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4-08-09

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精选6篇)

篇1: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农[2012]5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我们制定了《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会签,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2012年12月21日

附件:

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农技推广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推广先进适用、高产优质、安全环保的农业技术,增强农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高产创建、旱作农业技术、2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补助资金,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相关补助资金。

第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支持原则:

(一)突出生产应用。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解决生产环节应用主推技术的制约因素,调动农民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积极性,切实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二)突出区域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科学确定适用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应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突出安全环保。科学评估推广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推广技术中新品种、投入品等管理,农作物新品种需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确保推广技术安全环保,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二章

补助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农技推广资金支持的技术与服务:

(一)有效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繁育、改良、种植、养殖等。

(二)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干燥、包装初加工技术等。

(三)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动物疫病防控中高效低残留药物施用,农业生产投入品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产残余物资源综合利用等。

(四)有效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开展公益性服务,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等。

第五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主要支出范围:材料、农资、小型仪器设备等技术物化投入品的购置补助,推广服务、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等费用补助,以及与农业技术推

广相关的其他支出。

农技推广资金不得支出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基本支出,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支出,建造办公场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的支出,基础性农业科研等支出,以及与农技推广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对象是主推技术推广承担者、服务提供者和实际使用者,主要包括事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等。

第三章

资金分配和拨付

第七条

综合考虑各省耕地面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增加值、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实行资金切块分配。

第八条

中央财政将农技推广资金分项拨付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农技推广资金补助对象的预算级次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九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方式可采取现金补助、实物补助、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等。

第四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项目管理。省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按照财政部、农业部相关工作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当年支持项目,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省级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和规模、实施内容、补助对象和标准、管理措施等。

第十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项目的申请者应当编制申报文本,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市场需求、效益分析、投资构成以及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和部级绩效评价。实行省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制定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按对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效果等组织绩效评价。

实行部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农业部商财政部制定绩效评价方案,分省实施。

财政部和农业部对各省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情况,并于次年4月底前向财政部和农业部报送总结材料。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者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和项目形成的资产管理,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

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本办法所称各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7月7日财政部印发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4〕81号)、2005年7月11日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印发的《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5〕101号)同时废止。

篇2: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培训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培训补助资金是国家设立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短期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专项资金。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引导性培训和宣传。

第三条 培训补助资金用于对受培训农民的学费补助,或对培训机构因降低收费标准而给予的补助。中央财政对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条 培训补助资金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的各省(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下同)示范性培训任务,平均每期每人按不低于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重点用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各省具体的补助标准,由各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工种等自行确定。

第五条 培训补助资金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券或现金等形式直接补贴给受培训农民,也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

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须经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认可,并由其统一免费向农民发放。

第六条 培训机构须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评审确认;收费标准须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并报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 短期培训时间一般为15—90天,具体培训时间由培训机构根据工种的不同确定,并报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培训机构应保证受培训农民充分转移就业。充分转移就业应满足如下条件:转移就业率应达80%以上,用人单位与农民签订的劳务合同期限应不低于3个月。

第九条 培训补助资金只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给予补助,在岗培训的补助不在本办法之内。

第二章 资金申报

第十条 各省应按有关程序和要求向中央申报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任务和培训资金,中央根据各省的申报情况,并结合各省农村劳动力富余情况、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资金安排情况等,下达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任务和培训补助资金。各省将中央确定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市县,并将任务分解情况报财政部和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各省要保证完成中央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

第十一条 采取培训券补助方式的,基层财政部门或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将培训券发给受培训农民,由农民作为培训学费交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收费凭证和受培训农民考核合格证明等有关材料到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培训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使用。

第十二条 采取降低收费补助方式的,培训机构凭项目合同书、经验收合格并由农民签名的受训人员名单、收费凭证等有关材料,经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确认后,到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 经授权提供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的机构,向农业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由农业部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

第三章 资金拨付和使用

第十四条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助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到省级财政,再由省级财政结合省本级安排的资金逐级下拨,补贴给受训农民或培训机构,培训资金不切块给各部门使用。

中央财政安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培训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中央直属垦区的培训资金,由财政部将资金拨付到农业部,再由农业部下拨到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直属垦区将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和本级财务安排的资金补贴给受训农工或培训机构。

对经授权提供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机构的资金补助,由财政部将资金拨付到农业部,再由农业部下拨到机构。

第十五条 当地财政部门收到培训机构的资金申请报告及经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确认的项目合同书、经验收合格并由农民签名的受训人员名单、收费凭证等有关材料,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向培训机构拨付补助资金。

第十六条 培训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条件改善和技能资格鉴定开支等。项目工作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级分担。地方负担的项目工作经费,可从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安排,或由地方财政另行安排,但不得从中央补助资金中安排。

第四章 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培训机构不得因财政给予补助而借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受培训农民的学费负担。

第十八条 培训项目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基层财政部门要设立培训补助资金专账。

第十九条 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受训人员、收费标准、资金补助及使用、转移就业等情况进行公示。

第二十条 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培训台账和农民转移就业台账,提供用工单位用工证明等有关材料,并报当地财政部门和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备查。对没有达到本办法第八条相关要求的培训机构,将取消下参与申报“阳光工程”项目的资格。

第二十一条 受培训农民领取培训券或培训补助现金时,要登记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并要有签字、签章(手印)。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向上一级财政部门上报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省级财政部门应于次年3月份前将本省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等上报财政部。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设立举报电话,会同同级行政监察部门认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财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4]38号)同时废止。

篇3: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深化改革, 加强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了《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以下简称《办法》) 。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2014年至2015年林业贷款贴息补贴政策调整过渡期间, 2014年中央财政对以前年度累计贷款余额及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期间的新增林业贷款贴息, 2015年中央财政对以前年度累计贷款余额及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增林业贷款贴息。自2016年起, 中央财政均对以前年度累计贷款余额及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新增林业贷款贴息。

二、执行中有何问题, 请及时反馈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2014 年 4 月 30 日

附件:

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改革, 加强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 ( 以下简称林业补助资金) 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补贴、森林公安、国有林场改革等方面的补助资金。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三条每年12月31日前, 由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下达下一年度林业工作任务计划, 具体包括: 下一年度造林、森林抚育及良种生产繁育计划, 湿地和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支持重点内容, 林业贴息贷款建议计划, 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立项指南等。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 以下简称省) 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下达的林业工作任务计划和有关要求, 结合本省林业建设、保护和恢复工作任务, 于每年3月31日之前联合向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报送林业补助资金申请文件。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年度任务或计划、申请林业补助资金数额、上年度林业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总结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根据各省资金申请文件、林业工作任务计划等, 统筹研究和提出各省林业补助资金分配建议, 并于4月30日前将林业补助资金分配建议函报财政部。

第六条财政部根据预算安排、各省资金申请文件、国家林业局的资金分配建议函、上年度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确定林业补助资金分配方案, 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复预算后三个月内, 按照预算级次下达资金。

第七条林业补助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

第八条林业补助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分配使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九条林业补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林业补助资金使用中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 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实行预算决算管理。

第三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第十一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第十二条国家级公益林是指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 ( 林资发〔2009〕214号) 区划界定的公益林林地。

第十三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根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 包括管护补助支出和公共管护支出两部分。

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 其中管护补助支出4. 75元, 公共管护支出0. 25元;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5元, 其中管护补助支出14. 75元, 公共管护支出0. 25元。

第十四条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 用于国有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森工企业等国有单位管护国家级公益林的劳务补助等支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测算审核管理成本, 合理确定国有单位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数量、管护劳务补助标准。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 用于集体和个人的经济补偿和管护国家级公益林的劳务补助等支出。

公共管护支出主要用于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国家级公益林监督检查和评价监测等方面的支出。

第十五条财政部根据各省、国家林业局报送的国家级公益林征占用等资源变化情况, 相应调整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预算。

第十六条林业主管部门应与承担管护任务的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签订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合同。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应按照管护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 承担管护责任, 根据管护合同履行情况领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第四章林业补贴

第十七条林业补贴是指用于林木良种培育、造林和森林抚育, 湿地、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与保护, 林业防灾减灾, 林业科技推广示范, 林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出。

第十八条林木良种培育、造林和森林抚育补贴具体支出内容是:

( 一) 林木良种培育补贴。包括良种繁育补贴和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良种繁育补贴主要用于对良种生产、采集、处理、检验、贮藏等方面的人工费、材料费、简易设施设备购置和维护费, 以及调查设计、技术支撑、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等管理费用和必要的设备购置费用的补贴; 补贴对象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补贴标准: 种子园、种质资源库每亩补贴600元, 采穗圃每亩补贴300元, 母树林、试验林每亩补贴100元。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主要用于对因使用良种, 采用组织培养、轻型基质、无纺布和穴盘容器育苗、幼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培育的良种苗木所增加成本的补贴; 补贴对象为国有育苗单位; 补贴标准: 除有特殊要求的良种苗木外, 每株良种苗木平均补贴0. 2元,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不同树种苗木的补贴标准。

( 二) 造林补贴。对国有林场、农民和林业职工 ( 含林区人员, 下同)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造林主体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迹地、低产低效林地进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 面积不小于1亩的给予适当的补贴。造林补贴包括造林直接补贴和间接费用补贴。

直接补贴是指对造林主体造林所需费用的补贴, 补贴标准为: 人工营造, 乔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亩补贴200元, 灌木林每亩补贴120元 ( 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陕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亩补贴200元) , 水果、木本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亩补贴100元; 迹地人工更新、低产低效林改造每亩补贴100元。间接费用补贴是指对享受造林补贴的县、局、场林业部门 ( 以下简称县级林业部门) 组织开展造林有关作业设计、技术指导所需费用的补贴。

享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营造的乔木林, 造林后10年内不准主伐。

( 三) 森林抚育补贴。对承担森林抚育任务的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林业职工和农民等给予适当的补贴。森林抚育对象为国有林中的幼龄林和中龄林,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中的幼龄林和中龄林。一级国家级公益林不纳入森林抚育范围。

森林抚育补贴标准为平均每亩100元。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范围内的国有林森林抚育补贴标准为平均每亩120元。森林抚育补贴用于森林抚育有关费用支出, 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直接支出主要用于间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枝、除草、割灌、清理运输采伐剩余物、修建简易作业道路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和机械燃油等。间接支出主要用于作业设计、技术指导等。

第十九条湿地、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与保护补贴, 根据湿地、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重要性、建设内容、任务量、地方财力状况、保护成绩等因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一) 湿地补贴主要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湿试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湿地保护奖励等相关支出。其中, 湿地保护与恢复支出指用于林业系统管理的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相关支出, 主要包括监测监控设施维护和设备购置支出、退化湿地恢复支出和湿地所在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费等; 退耕还湿试点支出指用于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及其周边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湿的相关支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支出指用于对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湿地因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造成损失给予的补偿支出; 湿地保护奖励支出指用于经考核确认对湿地保护成绩突出的县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奖励支出。

( 二) 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贴主要用于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 特种救护、保护设施设备购置和维护, 专项调查和监测, 宣传教育, 以及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补贴等支出。

( 三)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贴主要用于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和因保护生态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的补贴支出。范围包括: 固沙压沙等生态修复与治理, 管护站点和必要的配套设施修建和维护, 必要的巡护和小型监测监控设施设备购置, 巡护道路维护、围栏、界碑界桩和警示标牌修建, 保护管理机构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所需的劳务费等支出。

第二十条林业防灾减灾补贴根据损失程度、防灾减灾任务量、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一) 森林防火补贴指用于预防和对突发性的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等相关支出的补贴, 包括开设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购置扑救工具和器械、物资设备等支出, 租用交通运输工具支出以及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建设支出等。补贴对象为承担森林防火任务的基层林业单位。

( 二)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贴指用于对危害森林、林木、种苗正常生长, 造成重大灾害的病、虫、鼠 ( 兔) 和有害植物的预防和治理等相关支出的补贴。支出范围包括: 购置药剂、药械、工具的开支, 除害处理的人工费补贴, 治理区发生检疫检验的材料费、小型器具费等。补贴对象为承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的基层林业单位。

( 三) 林业生产救灾补贴指用于支持林业系统遭受洪涝、干旱、雪灾、冻害、冰雹、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之后开展林业生产恢复等相关支出的补贴。补贴范围包括: 受灾林地、林木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境地的清理; 灾后林木的补植补造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境地的恢复;因灾损毁的林业相关设施修复和设备购置。补贴对象为因灾受损并承担林业生产救灾任务的基层林业单位。

第二十一条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贴是指用于对全国林业生态建设或林业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先进、成熟、有效的林业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等相关支出的补贴。补贴对象为承担林业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任务的林业技术推广站 ( 中心) 、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和国有苗圃等单位和组织。支出范围主要包括林木新品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与科技推广和示范项目相关的简易基础设施建设、必需的专用材料及小型仪器设备购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 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下达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立项指南,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负责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评审和批复立项等工作。

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根据各省林业补助资金申请文件、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评审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 结合当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 确定对各省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贴金额, 并切块到省。各省当年评审通过但未安排补贴的项目, 可滚动至下一年度继续申请。

第二十二条林业贷款贴息补贴 ( 以下简称贴息补贴) 是指中央财政对各类银行 ( 含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 下同) 发放的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给予一定期限和比例的利息补贴。

( 一) 中央财政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林业贷款予以贴息: 林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 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带动林区、沙区经济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 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经济林以及有利于改善沙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种植业贷款项目; 国有林场 ( 苗圃) 、国有森工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 缓解经济压力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 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贷款项目; 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

( 二) 对各省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林业贷款, 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3%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林业贷款, 中央财政年贴息率为5% 。

( 三) 林业贷款期限3年以上 ( 含3年) 的, 贴息期限为3年; 林业贷款期限不足3年的, 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对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 适当延长贴息期限。贷款期限5年以上 ( 含5年) 的, 贴息期限为5年; 贷款期限不足5年的, 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是指贴息年度内 ( 1月1日至12月31日, 下同) 累计额30万元以下的营造林贷款。

( 四) 贴息补贴采取分年据实贴息的办法 ( 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林业贷款贴息) 。对贴息年度内贷款期限1年以上的林业贷款, 按全年计算贴息; 对贴息年度内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林业贷款, 按贷款实际月数计算贴息。

( 五) 林业龙头企业、国有林场 ( 苗圃) 、国有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的贴息贷款项目, 由项目单位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主管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 逐级审核申报, 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农户和林业职工小额贷款项目,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 含国有森工企业, 下同) 统一汇总, 并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作为申报单位, 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 逐级审核申报, 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

( 六)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本省申报贴息补贴的贷款及其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核, 对其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确定应向中央财政申请的贴息补贴额, 并向财政部报送林业补助资金申请文件, 同时抄报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根据各省林业补助资金申请文件和林业贷款项目落实情况, 确定贴息补贴额, 并切块到省。

第五章森林公安补助

第二十三条森林公安补助主要是用于森林公安机关办案 ( 业务) 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开支的补助。森林公安补助根据警力、地方财力状况、业务工作量、装备需求、森林资源管理等因素分配。

第二十四条森林公安办案 (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由中央、省级和省以下同级财政分区域按保障责任负担。森林公安补助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森林公安机关和省级直属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公安机关, 以及维稳 任务重、经济 困难地区 的地 ( 市) 森林公安机关予以重点补助; 对东部地区县级森林公安机关予以奖励性补助。按照政法经费保障要求, 省级财政部门应在做好本级森林公安经费保障的同时, 依照不低于本省公安机关的标准安排省级森林公安转移支付资金。

第二十五条森林公安补助主要用于市级以下森林公安机关, 省级财政部门可预留不超过中央森林公安资金的10% , 专项用于省级森林公安机关承办公安部、国家林业局部署的重大任务, 直接侦办和督办重特大案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组织民警教育培训、处置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装备共建或其他特殊原因所需经费补助等。

第二十六条森林公安补助使用范围包括森林公安办案 ( 业务) 经费和森林公安业务装备经费。其中森林公安办案 ( 业务) 经费用于森林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办查处、森林资源保护、林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禁种铲毒、民警教育培训等直接支出; 森林公安业务装备经费用于森林公安机关购置指挥通信、刑侦技术、执法勤务 ( 含警用交通工具) 、信息化建设、处置突发事件、派出所和监管场所所需的各类警用业务装备的支出。

第六章国有林场改革补助

第二十七条国有林场改革补助是指用于支持国有林场改革的一次性补助支出。

第二十八条国有林场改革补助主要用于补缴国有林场拖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国有林场分离场办学校和医院等社会职能费用、先行自主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省奖励补助等。中央财政安排的补助资金补缴国有林场拖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有结余的, 可用于林场缴纳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以及其他与改革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九条国有林场改革补助按照国有林场职工人数 ( 包括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 和林地面积两个因素分配, 其中: 每名职工补助2万元, 每亩林地补助1. 15元。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业补助资金的申请、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各类违法违规以及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按第三十条规定追回的林业补助资金, 由财政部商国家林业局用于对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省进行奖励。

第三十二条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追踪问效, 适时组织开展绩效监督。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并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用于军事管理区的林业补助资金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管理办法, 由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和基建营房部, 根据本办法制定管理实施细则, 并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相关补助支出列入中央部门预算。

第三十四条林业补助资金相关补助补贴标准因政策需要进行调整的, 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 的通知》 ( 财农〔2009〕381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 的通知》 ( 财农〔2012〕505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的通知》 ( 财农〔2009〕290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 财农〔2011〕423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管理办法> 的通知》 ( 财农〔2005〕44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林业生产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 财农〔2011〕10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中央财政森林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的通知》 ( 财农〔2011〕447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的通知》 ( 财农〔2009〕289号)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规定 > 的通知》 ( 财农〔2009〕291号) 同时废止,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 边境草原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管理规定> 的通知》 ( 财农〔2002〕70号) 中有关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的内容同时废止。

附件

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申请主要内容和有关要求

一、上年度有关情况

( 一) 上年度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总结。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2. 林业补贴

3. 森林公安补助

4. 国有林场改革补助

( 二) 中央财政支持的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 三)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及资源变化情况。

( 四)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成灾情况、预防和治理成效, 林业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 五) 中央财政已支持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进展及完成情况等。

( 六) 林业贴息贷款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

二、本年度有关计划及情况

( 一) 本年度计划完成的造林和森林抚育以及良种生产、育苗任务。

( 二) 本年度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 三) 本年度计划实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任务。

( 四) 本年度计划支持的林业科技推 广示范项目。

( 五) 申报中央财政贴息的上年度林业贷款项目落实情况。

篇4: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规定,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制定了《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农业部

2014年6月9日

附件

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是中央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方向。

第三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补助的区域范围:

(一)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的省份,具体范围由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国家政策确定。

(二)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省份,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5省和农业部直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牧区半牧区县(场),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四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的支出内容:

(一)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所需的耕地污染与产品监测、土壤改良培肥剂(料)、专用肥料、秸杆腐熟剂、接种根瘤菌、绿肥种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作物新品种、耕种条件改变、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期间农民收益损失补助等;

(二)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所需的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绩效奖励、牧草良种补贴,飞播种草补助等;

(三)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所需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渔民减船转产补助等;

(四)畜禽粪污综合处理所需的主体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补助等;

(五)与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相关的其他支出。

第五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不得用于以下支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建造楼堂馆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以及与农业资源生态保护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第四条第(二)项中草原禁牧补助的中央财政测算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6元,草畜平衡奖励补助的中央财政测算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1.5元,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标准为每年每户500元,牧草良种补贴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10元。

省级财政和农牧部门可结合本地草原载畜能力、牧民承包草场面积、人口数量、牧民收入构成等情况,按照“对象明确、补助合理、发放准确、符合实际”的原则,在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额度内,制定对牧民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具体发放标准。对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实行资金额度封顶和保底发放的,不得留有资金缺口。

第七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实行因素法分配。不同支持方向的具体分配因素和权重在资金分配建议中确定。

农业部根据政策确定的实施范围,耕地、草原、渔业等资源状况和畜牧业发展情况提出保护与治理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并结合绩效评价情况提出资金分配建议。财政部结合预算资金安排等情况,对农业部提出的资金分配建议审核后安排分配资金。

第八条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内,中央财政应将农业资源保护资金按支持方向下达到省级财政。草原绩效奖励资金应于9月底完成评价工作后及时下达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补助对象所属预算级次安排资金。安排给农业部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资金,列入其年度预算。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快资金下达,督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形成结余的资金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确定资金分配方案。省级财政部门应将资金安排分配结果报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备案。

第十条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可制定实施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明确项目管理实施中的具体要求。

省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施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对农(牧)民补助的资金应经7天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发放。发放方式应按照便民高效、资金安全的原则,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接发放给农(牧)民。

第十二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实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作为资金分配的因素之一。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需要按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绩效评价。各省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监督检查,总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第十四条 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任务的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并接受财政、农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应专款专用,对任何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可制定资金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各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本办法所称农业部门是指农业、畜牧、渔业、农垦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解释。

篇5: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和病害防治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9)财农字第25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水产厅(局):

为了加强水产种苗培育,搞好水产病害防治,保证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央财政安排了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经费。为管好、用好此项经费,特制定《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地方财政安排用于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方面经费的使用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附件: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是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支持水产种苗培育和病害防治的专项补助经费。为了加强这项经费的使用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产种苗培育和病害防治所需资金,按照“地方自筹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的原则筹集。第三条 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的补助对象是各类从事水产种苗繁育、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单位。

第四条 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用于支持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种苗培育和对水产养殖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病害防治。补助范围包括:

一、水产原(良)种的引种、选育、繁育;

二、名、特、优、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

三、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不得用于人员机构经费、非种苗培育和病害防治方面的开支。

第五条 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必须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第六条 申请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的省(区、市),由省级财政部门、渔业主管部门联合向财政部、农业部申报。申报内容包括:申请项目的名称、建设内容、规模及实现目标;项目的实施计划、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的组织及落实措施;项目预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的分配方案,由财政部商农业部确定下达。

地方财政部门和渔业主管部门要保证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及时足额到位。

第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产种苗和病害防治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年度终了后,省级财政部门、渔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向财政部、农业部上报资金使用情况总结。

篇6: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通知各市、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现就2008年度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转化资金重点支持领域

(一)引领培育农业高科技支柱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农业种子种苗新品种及其配套农艺技术;

2.农业生物技术;

3.农业信息技术;

4.农业生物质能源技术;

5.农业生物质(基)新材料技术;

6.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7.多功能农机装备技术;

8.工厂化设施农业技术;

9.蓝色(海洋)农业技术;

10.林化产品制造技术。

(二)支撑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重点突出支撑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养殖、竹木、茶叶、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蚕桑茧丝等10个农业主导产业做优做精做强做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农业科技防灾、减灾应对技术项目

二、转化资金支持的对象

转化资金支持对象为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成果的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成果转化。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农业科技企业联合申报转化资金项目,不受理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独立申报的项目。

(一)实行限额申报。各市、县(市、区)及省级有关部门申报数不超过2项。

(二)优先支持的项目

1.优先支持欠发达县(市、区)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由省农业高科技园区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的骨干农业科技企业实施的转化项目。

(三)不支持的项目

1.至今还没有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市、县(市、区)申报的项目;

2.注册资金低于50万元的当年新注册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企业申报的项目;

3.已获得转化资金项目尚未通过验收的。

三、转化资金支持方式

2008年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采用无偿支持方式,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每个项目省级支持金额为15-30万元。选择特别好的项目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并按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相关规定申报立项。

四、转化资金项目的申请

(一)申请时间

2008年度转化资金项目的申报受理时间为4月30日之前,截止受理时间以申请材料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准。

(二)受理单位

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中心负责2008年度项目的申报受理工作。

地址:杭州市环城西路33号

邮编:310006

网址:http://

(三)申请程序

凡符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申请条件的项目可按下列程序提出申请。

1.通过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下载(),或从各市、县科技局索取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材料。其中申请书、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按照2007年度发的格式填报。

2.按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并按规定格式录制软盘。

3.将申请材料报送推荐单位。推荐单位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对通过审核的项

目,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在申报书上填写推荐意见。在4月30日前以当地科技、财政部门正式文件联合报送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不直接受理项目单位提供的申请材料。

(四)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附件以及申报软盘,申请单位应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组织和提交申请材料。

在申请书后附申请材料目录,按A4纸张尺寸,将书面材料(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关附件)装订成册(一式3份),并附申报软盘1张。

(五)推荐单位

申请单位提出的项目申请须经过1个推荐单位推荐。推荐单位为各市或扩权县(市)科技局、省级有关厅局。并盖推荐单位和各市或扩权县(市)财政局公章。

上一篇:化妆品合作协议范本下一篇:小猫的自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