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

2024-08-08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共6篇)

篇1: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

胃位于人体横膈膜之下,上接食管,下连小肠。胃又称“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称为中脘。其中贲门上接食管,幽门下连小肠。

关于胃的具体形态,古代文献亦有描述。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主受纳、腐熟水谷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胃主受纳,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生理功能。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到达于胃,由胃来容纳之并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利于消化吸收。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所谓腐熟,是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的不断蠕动及胃中阳气的蒸化下,使水谷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腐熟。胃的腐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胃的腐熟,水谷才能游溢出人体所需要的精微物质,人的气血才能充盛,脏腑组织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而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如果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失常,必然引起饮食物消化吸收障碍。如胃的受纳功能失常,可见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或不思饮食等。胃的腐熟功能失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除了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还要靠脾的运化,小肠的分别清浊等协同作用,才能顺利完成。中医常把人体的正常的消化机能,概括为“胃气”。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的作用,认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甚至认为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各代医家重视胃气的作用,固然反映了当时受医疗条件及技术的限制,维持正常的消化机能成为患者维持生命和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但现在中医治疗疾病,亦常把“保胃气”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

主通降,以降为和

主通降,以降为和:通降;即通利、下降之意。胃主通降,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以通降为正常。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并保留一定时间后,必须下降到小肠,泌别清浊,其清者,经脾的运化输布周身,浊者继续下降到大肠,形成糟粕排除到体外。所以胃主通降的`功能关系到饮食物的整个消化吸收及排泄过程。此外,胃气主降和脾气主升的功能是相反相成及相互为用的,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时下降到小肠,泌别清浊;脾气主升,及时把水谷精微输布周身,脾胃升降有序,纳运相宜,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的通降功能失常,中医称为胃失和降及胃气上逆。胃失和降,存留于胃的饮食物不能及时下降,影响了胃的受纳腐熟,网站收集可见脘腹胀满或疼痛、口臭、大便秘结等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可见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及呃逆等症。中医常采用和胃降逆的方法治疗。

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但胃为六腑之一,故为阳土,胃又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故胃性喜润恶燥。若胃阴不足,胃失和降,则可见饥不欲食,干呕、呃逆等。根据胃的这一生理特性,在饮食上,不能过食辛燥、苦寒,在治疗用药上,也应慎用辛燥苦寒之品,以防劫夺胃阴。

篇2: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对其所在部位和具体形态,在中医学术上颇多争议,直至现代,亦未取得统一认识。这里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简介一下。

一是有名无形说。

二是有名有形说。

现代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首先认为三焦为六腑之一,是有形质可见的。网站收集因为中医的藏象学说是建立在古代解剖学基础之上的,没有形质而只有其功能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关于三焦的具体部位与形态,一般认为包括上、中、下三部。

虽然中医对三焦的形态和部位有很多争议,但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却是一致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 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所谓“诸气”,是指全身各种各样的气。如脏腑经络之气、营卫之气等。气机,泛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化,是指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生化。因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通路,也是人体各种物质相互化生的场所,所以能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之所以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本身通行人的元气。

元气是通过三焦才得以布达全身的。故《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六难》亦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综上所述,三焦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之气,是通过三焦而布散于五脏六腑,充沛于周身的。

2. 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生理功能,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人体的津液代谢,是由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路,津液代谢才得以正常运行。如果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道不畅,必然会引起津液代谢失常,出现尿少、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

三焦的以上两个方面的生理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这是因为水液的运化要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人体的气也只能依附于津液与血才得以正常运行。气血津液的运行、代谢,又均以三焦作为通路的,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因为三焦还有运行水谷的生理功能,故《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

3. 上、中、下三焦的生理特点

(1)上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所以上焦包括膈以上的心肺两脏及头面部。

关于上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上焦如雾”。

(2)中焦:《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中焦是指整个胃,现一般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其所属脏腑,从解剖部位看,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但亦有医家将肝归属于下焦。

中焦的生理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

(3)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入膀胱而渗入焉。”现一般认为脐以下部位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等,亦有人将肝归为下焦。

篇3:胃出血中医辨治临床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54例胃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 男15例, 女12例;年龄39岁~79岁, 平均年龄 (51.3±3.1) 岁;出血时间1 h~6 d, 平均出血时间为14 h;其中24例患者黑便, 4例患者伴有呕血, 6例患者既有呕血也有黑便;18例患者有胃炎史, 7例患者有胃溃疡病史, 4例患者有黑便史。观察组27例, 男14例, 女13例;年龄36岁~77岁, 平均年龄 (50.7±3.3) 岁;出血时间在0.5 h~7 d, 平均出血时间15 h;其中22例患者黑便, 5例患者伴有呕血, 7例患者既有呕血也有黑便;16例患者有胃炎史, 8例患者有胃溃疡病史, 6例患者有黑便史。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时间及疾病史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急诊内科学》中有关于胃出血的诊断标准: (1) 患者具有胃炎、溃疡病史; (2) 临床症状:患者有呕血、黑便、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3) 体征:患者的胃部有压痛表现; (4) 胃镜下患者出现胃溃疡或黏膜出血表现。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 给予常规治疗, 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抗感染、吸氧等治疗, 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2) 给予20 mg的洛赛克, 每天2次;15 m L的氢氧化铝凝胶, 每天3次。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 其主要成分有:10 g生大黄, 15 g仙鹤草, 12 g侧柏炭, 10 g白术, 25 g白及6 g当归, ;对于血液瘀滞的患者可加用20 g党参及12 g茯苓;对于火气较大的患者加用15 g生地, 10 g栀子等, 每天1剂, 水煎服。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1 d内无出血、呕血及黑便表现, 且患者的血压及脉搏稳定, 红细胞计数稳定;有效:患者在治疗后72 h无出血、呕血及黑便表现, 红细胞计数不再下降;无效:患者在治疗后72 h后仍然出现呕血及黑便表现, 红细胞数目仍在下降, 大便隐血试验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3.0%,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胃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主要是由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临床上胃出血性危害较大, 患者常常出现头晕等表现, 严重者失血较多有引起休克的危险[1], 若救治不及时, 可造成死亡, 胃出血病死率为10%。一般临床上主要应用止血剂对患者进行治疗, 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中大黄能够泻火止血, 减少患者的出血, 其能够促进局部血管收缩, 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从而发挥止血作用[2];仙鹤草能够促进病变部位愈合, 进行止血;当归能够消炎杀菌, 并且具有止血作用。

洛赛克是一种抑酸剂, 降低胃内pH值, 促进出血部位形成血栓, 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2];氢氧化铝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 能够保护胃黏膜, 降低胃液的酸性, 减少出血。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77.7%) ,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于胃出血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 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胃出血患者的疗效,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 (27例) 患者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组 (27例) 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2.5%) 高于对照组 (63.0%) , 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胃出血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 临床效果较好, 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出血,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三仁.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内科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 6 (9) :402-403.

篇4: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

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内经》一书对咳嗽的专篇论述见于《素问·咳论》,而《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的发生主要关于肺,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累及肺,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咳嗽。现笔者就“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病因、病机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的理解,浅谈如下。

咳嗽的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1]。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或邪自内生,均影响及肺,致气机失常,肺失宣肃,肺气不利,或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气机失常包括气机上逆、气机郁闭和气机泄脱三个方面。而肺气上逆的病机主要包括邪阻致逆、肝郁气逆、因虚致逆三个方面。心咳、脾咳、肾咳主要见于因虚致逆。肝咳则见于肝气郁滞而致逆。

肺咳:肺居胸中,为五脏之华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接受人体水谷之气,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感风、寒、署、湿、燥、火六淫之邪气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首先易侵犯及肺,肺气失于宣肃,上逆而咳。临床多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风寒咳嗽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取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风热咳嗽,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方取桑菊饮加减;风燥咳嗽,治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取桑杏汤加减。肺脏自病,亦常因肺系疾病日久迁延不愈,致肺脏虚损,气阴耗伤,气机升降失常,气逆而咳,或肺失宣发、肃降,不能布散津液,津液不循其道,聚集成痰而致咳。肺气虚者,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懒言,疲倦,声音低微,苔白,脉细,治以补肺益气,可用补肺汤加减。肺阴虚,表现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舌红,苔少,脉细,治以滋阴、润肺止咳,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心咳:心与肺同居上焦,心为君主之宫。心主血,肺主气。“气以血帅,血以载气”,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等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致肺气上逆而咳,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阴血,心肺阴虚而致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咳。临床上以心气虚和心血痰阻为多见[2]。心气虚:多为年老久病体弱、暴病伤身、损伤肺气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所致。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乏力,胸闷心悸,痰多质稀,舌苔白,脉细或结代,治以温阳益气、化痰止咳,方取桂枝加附子汤加减。心血痰阻:多因气虚、温运血脉乏力,致血脉痰阻而肺之宣肃功能失常,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气短心悸,心胸闷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滑,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方取桃红四物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脾咳:脾属土,主运化,主通调水道,脾为肺之母,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当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为痰浊,痰浊上乘,蕴贮于肺脏,即所为“脾为生痰之器,肺为贮痰之器”[3]。因脾气虚弱,运化无权,聚湿生痰,痰饮阻肺,肺失宣肃,临床出现咳嗽,痰多色白,疲倦,胃脘闷胀,纳差,舌淡苔白,脉细,治以燥湿化痰,健脾益气,方取二陈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肾咳:肺主气,司呼吸,肾纳气,肾为气之根。若素体阳虚,或久病伤肾,致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逆于上,可出现肾不纳气之证,出现喘促气短,动则加重等症状,治以补肾纳气,方取肾气丸加减。

肝咳:肝属木,主疏泄,藏血,肺属金,主气。肝之经脉上入膈膜,分布脅肋,注于肺。若肝气郁滞,疏泄失常,气郁日久化火,肝火犯肺,阻遏肺气引起咳嗽并胁痛,咽喉干燥,烦躁易怒,目赤口苦,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玄细,治以清肝泻肺、化痰止咳,方取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六腑咳

六腑咳证,五脏所传。《内经》里还有六腑咳嗽,六腑咳是因五脏咳日久不愈,移于相表里的六腑所致,其症状出现咳嗽外,还伴有六腑功能失调[4]。如脾胃相表里,脾咳日久不愈,移于相表里的胃腑,而致胃咳,胃咳之状是咳嗽伴呕吐。《素问·咳论》“五脏之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之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之咳,咳而矢气;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验之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里,大肠为表,若大肠实热积滞,腑气不通,致肺气壅阻,可影响宣发肃降功能而咳喘,治疗时单从肺治很难见其效,采用泄表安里之法,用凉膈散治之。

综上所述,《素问·咳论》的“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充分强调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是一个充满着五行生克制化的有机体。咳嗽虽是肺系疾病的反映,但肺照朝百脉,各脏腑之气皆通于肺,各腑津液输布与肺相关。因此,各脏腑之功能失调涉及肺而形成内伤之久咳难愈。当咳嗽由脏传腑时,意味着病情病情在加重,病势在发展,病情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临床上对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一定要审证求因,不仅仅要着眼于肺咳,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脏腑所致的咳嗽兼症。只有通过对咳嗽作出全面、综合地分析,才能明确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5:68.

2 陈武杰.浅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辩证施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08,10(2):20-21.

3 陈雪梅,王儒平.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嗽,非独肺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64.

4 肖利华.《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嗽”的临床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8,39(6):21.

篇5: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六腑——膀胱

关于膀胱的形态,古医书亦有描述。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贮尿和排尿,是参与津液代谢的重要器官。摄入到人体内的水液,经过肺、肾、三焦等脏腑的气化作用,敷布周身,濡养脏腑组织,维持全身机能。代谢后的部分水液,又经过这些脏腑的气化作用,下输到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于体外,从而维持着全身津液代谢的平衡。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肾对膀胱贮尿、排尿的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方面。

篇6:中医基础理论:六腑――胃

安徽基层特定岗位笔试辅导课程【面授】

安徽基层特定岗位OAO课程【880元线上理论+2天2晚封闭辅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说“五脏六腑”这个词语,但对于其具体的内容知之甚少。而在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其他类型的考试中,因公共基础部分考查的范围较广,既有地理、历史、文化、法律等基本常识问题,也有医学、生物等基本问题。考生要想在这部分取得一个好成绩,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搜集大量的资料,并对相关的内容熟记于心。今天就学习医学部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这是最基本的内容了,考生一定要记住五脏所包含的内容,不要把五脏和六腑的内容混淆了。下面通过一道例题具体了解这部分内容出题的基本形式。

【例】关于医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难经》《伤害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

B.五脏六腑是人体内的主要器官,胆是五脏之一

C.华佗根据民间经验与自己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D.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答案】A。解析:“胆”属于六腑之一,排除B项。“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扁鹊总结的,排除C项。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张仲景,其代表作为《伤害杂病论》,排除D项。故A项为正确答案。

上一篇:行测语句排序题下一篇:少儿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