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24-08-14

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3、揣摩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层次:

一、朗读词文,整体感知;

二、赏析字词,理解词义;

三、把握脉搏,读懂词情;

四、加深体悟,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积累了哪些写月亮的诗词?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思乡怀念亲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杨柳岸,小风残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夜院锁清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给学生一个支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诵读品味

1、老师范读本课,(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

2、学生自由读本课,要求(①读准字音: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注意阙(què)琼(qióng)

绮(qi)胜(sheng)

(设计意图:先声夺人:让学生亲自看到老师用声音、用奔腾的激情重现词的形象,让学生受感染,让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愿意和老师一起走进词的里面,感知词的内容。)

3、齐读单个读结合,要求:读准节奏、了解词语的意义。

⑴、解释加点词。

(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早晨)

(2)高处不胜寒。(能忍受)

(3)何似在人间。(哪里像)

(4)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5)千里共婵娟。(借指月光)

(6)不应有恨(遗憾、失意)

(这几个词是古今异义的词,有必要在理解全词意思之前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扫清文字障碍。)

⑵读准节奏: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音读把握节奏:“语气可二二一、二一二或二二二、二三作逗,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找出韵脚:押an韵。

(每次读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是读得顺的基础,这是为后面意读作铺垫。)

三、感悟词的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下注解,小组讨论整首词,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词序颠倒的要把它理顺。有困难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解决。

①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

②谁“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亮。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指什么事?

——欢合,晴圆

④谁“但愿人长久”谁“千里共婵娟”

——苏轼“但愿人长久”离别的人“千里共婵娟”。

(这题比较灵活,学生感觉困难的地方,不一定是老师想到的地方,便于老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理解这首词的难点,给学生内化的时间,也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读,理解词内容后男生配乐朗读。要求: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朗读重音提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学生在理解词意思的基础上,在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第三次读课文,这次读的要求要高一些:语气要有轻重变化,语调要有高低变通。为下面的情读作铺垫。)

四、赏析课文

1、赏析字词

⑴:“欢饮”、“大醉”怎样理解?

——欢饮:尽情的饮或痛饮。

大醉:作者面对浩洁的圆月,触景情,怎不思绪万千。为求得自我解脱只有举杯消愁。虽痛饮达旦,喝得大醉,也难解心中的愁结。也正因这一“醉字,使下文天上人间交织一起的离奇想象变得合乎情理,又使下文酒后吐真言显得贴切自然。

⑵:为何说“兼怀”,除了怀子由以外,还怀什么?

——怀恋亲人之情,更主要的应是怀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情。

⑶:“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真的不如人间吗?作者真是这样想的吗?

——心情(矛盾):想回朝廷施展才华。

恐惧、勾心斗角政治斗争让他心寒。

作小官轻闲自在,忧郁无奈碌碌无为。

政治理想:辅君济世。

应是天上人间都不如人愿。

(赏析字词这三小题的设计,意在找到一个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近苏轼,理解苏轼写作此词时的背景和状态,他主要抒发的情怀以及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和思想。为下面学生把握词人的情感脉搏铺路搭桥。)

2、情感把握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情绪高涨、疑惑。

不知天上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沉思、忧郁无奈、双重矛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情绪高涨,排遣忧郁无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沉思,多遗憾。

篇2: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一、文本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主要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安排三组相关诗歌与这首词的不同词句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写词的背景及苏轼的经历,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认识这首词的内涵及其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苏词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这首词的主题及精神。

2、结合背景材料,了解这首词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苏轼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我们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应当已经对苏轼这位大文人有了一定了解,在这里,我引用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其名著《美的历程》中对他的评价:“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请大家注意,不是“之一”,而是“最”,这个评价言过其实吗?

生:没有

师:的确,人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李白、杜甫。但李泽厚先生又接着指出:“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算多。”这个评价同样也是恰当的,苏轼的词现存三百首左右,这个数量与李杜是无法相比的。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文学成就不如上述几位,但人们对他的喜爱又超过了李杜,可见他的身上必定有独特的魅力。那么,苏轼这种魅力何在?我们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来感受。

2、初读,正音。(学生朗读序并词,老师归纳出读错的词)

师:从词的平仄来说,此处当读“高处不胜(shēng)寒”,平声,意思是“禁不住”。

3、细读,探情。

(1)比较阅读1:

“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这首词可谓千古写中秋的名篇,此后再写中秋,光芒皆被其掩盖。诗的前两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大家知道这两句词化自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在宋人的诗词中很常见,他们称为“偷胎换骨”“点铁成金”。不过,是否点出“金”,还要看个人。苏轼的化用就非常高明,这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可知道李白诗句就少多了。这是因为他并非机械地照抄,而是进行了加工。比较一下两组诗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苏轼在词中突出了一个形象,一个动作。

什么形象?在开头就出现了。

生:明月。

师:“青天”“明月”,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再提示一下:李白的诗也是化自一首唐诗中的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的问题就化自“江畔何年初见月”这一句。“孤月轮”并非说月亮孤独,而是指此刻天空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浮云、星星都消失了。为什么?

生:因为月光太亮了。

师:“江天一色”,什么颜色?

生:银白色。

师:这两句诗在苏轼的词中就化成了一个形象,什么形象?

生:明月。

师: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同样也塑造了一个全白的世界,如何写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作者如何描写西湖?

生:“湖上影子了,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师:原本不大的西湖,此时成了什么样子?

生:一个广阔的世界。

师:在这首词中,苏轼也许也身处一个小小的院落,但他以“明月”“青天”印照,同样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广阔。

师: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中,个人自然就显得如何?

生:渺小

师:苏轼在诗中还突出了一个动作?

生:把酒。

师:与李白诗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朗诵两句诗,先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再读“把酒问青天”“我今停杯一问之”,注意突出诗句中的动作)

师:区别在哪里?

生:气势上有差异,苏轼的诗明显更加豪迈奔放。

师:作为渺小的个人,向如此广阔的世界发出疑问,去探寻宇宙最根本的隐秘,大家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探索精神

(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注重突出词语,把握好快慢节奏)

(2)描绘天上的世界

师:既然青天可以相邀共饮,那么必然也有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这个世界什么样?请大家自己小声读读下面的诗句,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这个世界。(学生自读诗句)

提示一下:这个世界与人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何处看出?

生:“今夕是何年?”

师:今夕不是“丙辰”年吗?

生: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一样。

师:非常好,可见天上的世界也不同于人间。这个世界什么样?

生:美仑美奂。

师:从何处看出?

生:“琼楼玉宇”

师:很好,还有呢?

提示一下:如此美好的世界,苏轼“归去”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高处不胜寒”

师:可见这个世界不仅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寒冷

师:苏轼在这里化用了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明皇所见的月亮是“玉城嵯峨,如万顷琉璃之田”。“嵯峨”,高大,“万顷琉璃”,何等的眩目多彩,但苏轼却在这里加上了“寒冷”的情感。中秋正值盛夏,为何诗人会感到寒冷?

生:这是他的心情的表现。

师:他为何会感到寒冷?

生:孤独。

师:对,词的序言中有“兼怀子由”一句,中秋原本应当是团聚的时刻,但他却与他的弟弟分离了。自然感到孤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谁在“起舞弄清影”?

生:苏轼。

师:“何似”,应当解释为“怎么像”更符合原意。这句诗的意思当为“怎么像在人间呢”?此刻,他又在想象什么?

生:自己仿佛又来到了天上。

师:我们发现,此处苏轼忽而向往天宫,但却又担心“高处不胜寒”,身处人间,却又想象已经来到了天上,他此刻处于什么之中?

生:矛盾。

师:他的内心什么样?

生:纠结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需要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补充材料:本词作于作者知密州之时,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京城政争的漩涡。当时他以激烈的言辞攻击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变法派的猛烈攻击,被迫离开京城。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际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苏轼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被迫与兄弟分散,并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因此内心处于纠结之中。

请大家朗读这一部分,读出苏轼的想象,内心的纠结。节奏可以放慢一些,突出几个词语,哪几个?

生:“归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少儿朗诵水调歌头 苏轼

2.水调歌头中秋宋苏轼

3.水调歌头苏轼带拼音

4.《水调歌头》苏轼的赏析

5.《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6.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赏析

7.《水调歌头·游泳》赏析及写作背景

8.精选《水调歌头》赏析

9.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阅读答案以及原文赏析

篇3: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一、模式的操作步骤 (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为例)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根据文本内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笔者把鉴赏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并设计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一) 辅助环节

1. 课前小练, 激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宋词及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以温故知新, 激活兴趣, 导入新课)

2. 显示学习目标。

(1) 理解“望月怀人”的含义, 体会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 鉴赏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3) 领会词中有关名句的哲理含义。

(二) “先学”环节

1. 诵读品味, 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正音、整体感知, 为下面的自学做准备)

2. 参看注释, 解析字词。 (设计意图:疏通文句, 了解大意)

3. 自学理解, 完成练习: (要求学生先自己做再四人小组交流对照, 整合出最佳答案)

思考完成:

(1) 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诗人在哪里所见?有何特点?

(2) 诗人中秋望月突发奇想, 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感?

(3) 诗人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三) “后教”环节

1. 评点练习, 指导鉴赏。 (设计意图:评点学生的练习, 补充分析, 指导鉴赏方法)

2. 总结归纳, 明确要旨。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表现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四) “当堂训练”环节

1. 名句赏析: (设计意图:加深领会名句的哲理含义、渗透思想情操的教育、练笔)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创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 表达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结合现实, 讨论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2.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放眼课外, 开阔视野, 积累名句)

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名的词还有很多, 如李清照、欧阳修、晏殊都写有与此同词牌的词, 且不乏佳句, 课后请搜集出来, 加以赏析, 互相交流。

二、课堂教学实效

自尝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来, 笔者深感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 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善了,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实践中的探索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需要教师花费的精力也更多!那么, 如何打造成功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提高两种能力, 做好三个“优化”。

(一) 要提高两种能力

1. 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面对教材, 教师首先是一个决策者, 然后才是一个执行者, 因此, 教师要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设计的练习既要重视双基的训练, 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课堂的调控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将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首先要善于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以生为本”, 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要善激发, 巧点拨。在问题的切入点处适时地、巧妙地加以点拨, 激发学生的灵感, 打开他们思考的窗户, 放飞他们的思想。

(二) 做好三个“优化”

1.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 找准“导”与“学”的突破口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惟有立足于课堂,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 找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突破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 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 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

2. 优化课堂的组织管理策略, 当好“引桥”、“路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实质, 就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是, 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点拨和组织管理。正如洋思中学的校长蔡林森的形象比喻: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好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老师要当引桥, 让学生尽快通过引桥上高速;老师要当路标, 让学生明确方向, 不迷路, 不走岔道。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好“学”、“教”、“练”的时间结构并根据需要适当进行循环, 对课堂的目标任务、课堂的节奏与进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策略。

3. 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优化教学资源

课堂学习必须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让学生走出课堂, 拓展视野。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的拓展延伸。有个学生就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就搜集了五首, 看不懂的还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只有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实践, 才能开发学生多姿多彩的创造才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也要学会学习。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都有一个重新学习探索的过程, 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 遵循语文学习和教学的规律, 求真务实, 勇于开拓, 就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水。

参考文献

[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洪明, 余文森.《中国教育学刊》, 2011年03期

篇4:苏轼《水调歌头》教学案例

古典诗词一向以精于炼字著称,辞约义丰,追求含义无穷或意在言外的效果。我们分析作品常常强调的是上下文的语境,但在古典诗词里,由于其辞约义丰的特点,语境就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上下文”的简单、线性的链条式结构,而是一个有形象体系互相渗透而成的饱和着情感的立体多维空间。要把握一首诗或词的情景意义(意境和诗情),必须启发学生多角度地伸展思维触角,把诗词中的某一语词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系的特定时空范围内去作综合考察、品位、体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的深度和广度。而对诗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程度,便是读者思想深浅度程度的反映,也是真正的鉴赏能力的反映。

本案例的设计旨在研究古诗词如何“美文美教”,探索“诵读——品读——体悟——拓展”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情景讨论式的学习,学会从苏词呈现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解读文学作品,把握诗情,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案例背景

1.案例的背景与课文的教学目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它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甚为明显即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彻。如何让学生透过诗歌表层的语言媒介,作情感的深透和体悟,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接受美学)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体会诗人暗寓的情感,这是赏析中要完成的一个主要目标。鉴于此,我觉得本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从学的角度来说,让学生通过对诗人所描摹和抒写的意象和诗歌凝练的语言的品味,去理解把握词作的意义,体悟诗人在词中所暗寓的情感(即诗情),以达到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从教的角度来说,探索诗词的教学方法,达到美文美教的目的。

2.课堂结构和设想

首先,诵读。初步把握该词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的涵泳诵读,感知词的神韵,逐渐品味词中独特的意境。

其二,品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形式促使学生品味那些内涵丰富、意蕴深长并且值得“品”的词句,并指出其好在哪里。在学生品析、讨论后,还要求带着体会再读有关语句,让学生结合读加深理解。

在品读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诗句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这没关系。因为这一过程是激趣过程,目的是通过品读,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他们探究诗意,诗情的兴趣,引导他们入境。

其三,体悟。体悟是鉴赏的最高层面,也是本课授课重点。

“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蒋成《语文课读解学》)这首词的“诗情”——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望月问天、对月怀人,通过奇特的想象,与天地的对话,通过月、月宫、琼楼玉宇、人间等有丰富内涵的意象来抒写的。抒幻想而留恋人世,伤别离而处以达观,这就是这首词的“情感”。因此,体悟诗情的重点是让学生去体悟该词想象丰富,笔调奇逸,风格健朗的表现方式。在体悟这个环节,我主要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请回答:这是一首写__________诗。(用短语或句子补全横线)为了帮助学生读解,我也向学生具体介绍了古人用“月”这个意象表达的内涵——常被用来作为离别相思的象征物。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若虚“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同学们是怎样看好这首词的?说说理由。3.结合这首词的“序”和有关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让学生加深理解。

其四,拓展。为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词的意境,了解苏词的概貌,在授课之后,我对教学内容作了拓展:课外学习苏轼的两首词,即《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查找有关“月亮”的古今诗词,进行对比阅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有的在课堂内由师生共同完成,有的放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完成。

“诵读——品读——体悟——拓展”构成了《水调歌头》的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悟”阶段的教学为中心,“诵读”、“品读”是基础,“拓展”是向外延伸。“诵读”、“品读”、“体悟”以课文知识为主,“拓展”则以课外知识为主。这样课文的教学便形成了立体式的教学框架。

三、案例实录(片段)

片段一

师:宋词与唐诗是古典文苑中的两朵奇葩,宋词能与唐诗并称两件瑰宝,自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苏轼。谁来介绍一下苏轼?

生1: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

生2:苏轼还是著名的书画家,我摹仿过他的字帖。

生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苏轼是一个全才,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而且他在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至今还留有他的书画真迹。苏轼的词代表一种风格——豪放,他是豪放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谁愿意把这首词读一下?

生1朗读。

生2站起来说道:“老师,他有几个字读错了。‘琼’读qión g,‘绮’读qǐ。”

教师肯定了他,并请他再来读一遍。教师请学生来点评。然后让学生齐读。

教师稍作指导:读的时候要注意速度放慢些,要注意重音处理。

学生再齐读,并且思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读之后,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生1:我喜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生2:我喜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令我感动。

师:还有理由吗?学生2思考着……

生3:老师,他又把“绮”字念错了。我觉得这句话好就好在通过月亮来写人,写出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深,竟然通宵无眠。

教师:说得很好。你能把这句话读一遍吗?(学生读)……同学们请继续我们的问题。

生4:喜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怨恨,月亮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是圆的,好像是捉弄人一样。

生5:我喜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因为他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6:我不赞成他的看法,读这句话并没有给人悲凉的感觉。而且下阕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是个很乐观的人。

师:你们的意见针锋相对,那么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这一句好吗?

两位学生都读这句诗句,再让其他学生评判。

生7:我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它是名句。

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句子进行朗读。

片段二

师:有位作家说过“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同学们请体会上下阕的意思和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师提问: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生1:这是一首写对弟弟思念的的词。

生2:这是一首写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我是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看出的。

生3:这是一首写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恐惧的词,诗人当时心理很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既写出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留恋,又写出他对朝廷生活的畏惧心理。

教师欣喜地说:说得很精彩。我们读诗要善于透过诗歌的语言去把握本质的东西——我们称它为言外之意。同学们再找找看,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生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中的“人间”既跟“天上”对,又与朝廷对,指不在朝廷,在民间。表达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厌恶,对民间生活的向往。

生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表面上写月亮,其实是写对亲人的思念。

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旁征博引进行提示:同学们,中国文人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比如节日就有“重阳节”(登高望月,以寄对亲人的思念。)关于月亮的诗也很多,而且其中很多都是与思念有关。月亮就是情思的象征物。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借月亮来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的诗句大家能否再举一些?学生思考片刻。其中一位说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好。还有吗?”学生一阵沉默。教师出示张若虚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

生6:我认为这首词上阕是写“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既对朝廷留恋,想为朝廷效力,又害怕朝廷的政治斗争,所以诗人很留恋民间的生活。下阕写诗人对月怀人,抒写离别之情,又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

教师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教师板书:望月问天对月怀人。教师结合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和词前面的“序”总结这首词的“诗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

四、案例分析

宋陈善《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诵读是熟习、感知课文;品读如鱼之游水,春雨之润花,是审美阅读,两者皆在“入书”,知作者之用心处,见得亲切。体悟是读者(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进入个人的情感体验;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差异,体验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出书”,用得透脱。拓展是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化为理性的思考,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教学最出彩的地方。陈善的话给了我教这首词的灵感。“诵读——品读——体悟——拓展”构成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应有法;虽然教学是流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诵读——品读——体悟——拓展”却是教学古典诗词最普遍适用的一种,因为它体现了“美文美教”的思想,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美文美教”也是我教这首词的灵魂和宗旨。

我觉得,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接受美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观察、思维、想像、创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三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要达到这三种教学目的,只有对作品去“品”去“悟”,才能完成。因为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鉴赏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过程,这中间包含了鉴赏者的知识、经历、认识等因素,它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而“品”与“悟”是鉴赏者最能在读解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去体会作品、张扬个性的一种阅读思维方法。这里要注意的是:(1)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文学积累不足,思想认识肤浅,对词作的认识把握不够深,教师可用自己的认识去点拨,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新课标》)。(2)诗之道在于抒情言志——《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因此,在对作品的“品”、“悟”阶段,教师要紧紧抓住“情意”这条线索,指导学生体味词作所表达的情感。

至于拓展,体现了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因为“学好语文,工夫在课外”,“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且通过对苏轼其他几首词的学习和对有关“月亮”诗的学习,达到对苏轼较全面的认识和对《水调歌头》的进一步体悟。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哪个环节,都紧紧扣住“读”这条线。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读”就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总之,这节课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诗歌教学的规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得到了完美体现。

篇5: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

2、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词牌的相关知识;

4、领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5、学习苏轼旷达的胸襟,领悟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6、记住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想:

(一)教学流程: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1.采用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经过学生讨论、释疑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3.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4.提供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写作赏析文章,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二)媒体设计:PowertointXP课件。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温庭筠有一首词《望江南》,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是一首思人的词,描述的是一个少妇对久离故乡的丈夫的盼望,意境很美。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

(说明: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营造一个相对熟悉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信息储备,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解题

学生已经学过“词”,请学生回顾与“词”相关的知识,教师补充: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展示课件“词牌”。)

篇6: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篇7:苏轼,水调歌头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宋四家”;与苏辙、苏洵合称“三苏”;善画竹木

“苏辛”,

注释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何事:为什么。 长向别时圆:长几位总是,向是在的意思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丙辰:熙宁九年【1076】 归去:回到天上去 子由: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另注: 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

今停杯一问之。”

:“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月如无恨月长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诗句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又恐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英文翻译

篇8:苏轼《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12年3月, 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 其中, 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 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 笔者觉得, 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 但是, 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 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 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 (1) 文学常识介绍。 (2)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3) 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4)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5) 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 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 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 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 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 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 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一角度而言, 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 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 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 在人文类教科书中, 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 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 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教师不是政治家, 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 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 只有“通古今之变”, 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借月怀人之作。“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学意象,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月”的意象以丰富的内涵。那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 “月”的意象与同学段中其他诗词中“月”的意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重点之一。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学段六本语文书中, 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月下独酌》, 王维的《竹里馆》, 杜牧的《泊秦淮》,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 陆游的《游山西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的《无题》, 李煜的《相见欢》, 刘方平的《月夜》,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在这些诗词中, “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间意义上的“月”。如王维的《竹里馆》“明月来相照”,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带月荷锄归”, 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李商隐的《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群, 月如钩”,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由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有的美学内涵:相思、离愁、孤寂、清冷, 在一些诗词中, “月”在凸显时间意义的同时, 也成为诗歌内容展开的重要背景, 成为诗歌意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月”。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此前归为时间意义上的诗人笔下的“月”就完全不带情感色彩, 事实上像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 “月”就寄托了他们主观感情色彩, 将它们归为“时间意义上的‘月’”, 是因为在诗词中, “月”是他们用来点明时间的重要物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郞西”,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些诗歌中, 月亮是诗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时间的意义并不重要, 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梳理, 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月”的特别之处。时间意义上的“月”古已有之, 借“月”怀人的抒情方式也古已有之, 那么苏轼词中“月”的独特之处在哪?通过与本学段中涉及“月”的古典诗、词仔细比较, 会发现独特之处是苏轼对“月”描绘的巧妙, 即想象的奇特。许多诗人笔下之“月”是一个外在于抒情主人公的平面意象, 即使是李白《月下独酌》中对“月”有较多的横绘, 但“我”仍是主体, “月”随“我”而动。在苏轼笔下, “月”不仅立体化可感可触“琼楼玉宇”, 而且像人一样拥有细腻的情感。“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词人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无限的情感波澜外化到描绘的对象上, 月亮成为一个活灵活现有着人的丰富情感的形象。正是这些, 构成了苏轼词中独有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感染力缘于其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描绘所刻画出事的生动意境, 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 每每牵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在对月怀人情感的把握上, 战乱之月与羁旅之月是有区别的。从单独一首诗词很难清楚地看出来, 但如果用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为旁证,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别。战乱之思源于对死的恐惧。课本编辑者在白居易《望月有感》前提示:“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他所抒发的骨肉相思之情也更见深切。”“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时, 亲人天各一方, 音讯隔绝, 生死两茫茫, 这时的相思带来的是切骨之痛, 所以诗人所希冀的是太平与安宁。羁旅之思缘于情, 或兄弟夫妻之情, 或知己友好之情, 隔离虽带来刻骨的思念, 但相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一种看得见希望的痛苦。有希望的痛苦是暂时的, 是由外在物象所引发的, 情至深浓处, 往往产生对现实遭遇的怨愤。

当然, 羁旅之思又可以分为兄弟友人之思和情侣之思, 情侣之思因双方关系的多变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离愁别恨往往更见深切缠绵, 也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喜好。所思不同, “月”所承载的内涵也不同。

单元内容比较是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不同课文的特点, 努力构建一课一品, 让学生一课一得。

“诗文志”“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任何诗词都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传统的对月怀人之外, 还有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的体悟。这种体悟深邃高远、深刻卓绝, 为后从人古传诵。这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通过课文外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宋人词作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为中秋词的双璧。“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两首诗都有中秋明月下个人情感活动的描绘, 都构思巧妙、想象奇特, 但最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张词面对“玉鉴琼田”“明河素月”, 忘情其中, 超然物外, “扣舷独啸”, 摆脱世间一切俗物拖累, 纵情自然, 物我两忘。而苏词中, 面对中秋明月感悟人世悲欢离合, 表现出一种既超然达观又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种面对人世坎坷乐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人们喜爱这首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初中阶段非常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珍贵材料。

苏词的这两个特别之处,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骨干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观摩与研讨, 并不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 而是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是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角度设计观察量表, 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观察的。通过对观察量表的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管理型提问。这是一种为组织教学而进行的提问, 学生一般不需要回答。 (2) 记忆型提问。这是教师为导入新课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设置的问题, 是新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 (3) 知识理解型提问。是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而设计的问题。 (4) 探究型提问。这类问题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所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纲领性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或合作探究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类提问设置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答案的寻找,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知识的获得不是终极目标, 思维的拓展更为重要。不能说哪种类型的提问层次高, 哪种类型层次低, 关键是根据学情, 结合新知识的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提问的数量, 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设置不同类型的提问, 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设置的技巧和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知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上一篇: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下一篇:关于开展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