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2024-08-08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通用8篇)

篇1:《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种一片太阳花》。本文借物喻人,借写太阳花的美丽与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们一些启迪,引起大家的思考。

我校正在进行“两步四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为了让老师们对这一模式有更深一点的认识,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地渗透,为老师提供一点参考。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就按此模式设计教学。但“两步四环”一般需要两个课时,老师们时间有限,所以我尽可能地在一个课时中体现“两步四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当时的设计思路。

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用以前的`常用的方法,通过补充题目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用一些词语将课题扩写一句话,这样既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方法。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

接下来我问: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他们种了一片太阳花吗?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目的,解决写了什么。

然后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来写的,即抓住课文第6——8自然段通过读来体会太阳花的特点。如不娇不雅,色彩鲜艳、生命所顽强,。更是通过第9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太阳花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并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目标。

课后拓展,我给学生推荐了《榕树》、《咏梅》、《古井》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文章的写法。

我力求在一节课时中展示两个步骤、四个环节,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研究的案例。

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学生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劳动者为什么来年还要种太阳花”,而不是别的什么花。在学生回答后,我没有罢手,又让同学们用“因为----所以----”来说话,我觉得这一点很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

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劳动者,来体会他们的心情。

注重语言文字训练。随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说出自己的感受。从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等。手脑并用。

读得少仍是一个问题,引导上还是不到位。这都是以后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

篇2:《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执教了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种一片太阳花》一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似五味陈杂的心情困扰了我许久许久„„

《种一片太阳花》讲的是机关四合院住久了的“劳动者”,他们不甘于长期被灰暗色彩所笼罩,而提议种些花草来装点生活,经过商量,选择种太阳花,并详细描述了太阳花从下种到一齐开放,太阳花盛开及联想到太阳花的事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进而决定“明年还种太阳花”的事。文章亮点频频,对太阳花的外形、色彩的描写,用词精准,余味无穷,结尾处“来年还种太阳花”更是对文章中心的巧妙突出,深化了主题,由物到人,借花喻人,引导学生做一个像太阳花那样默默无闻、惜时如金、无私奉献的人。

由于执教者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底子不清,加之该课位于第三单元,而上课时间为5月初,故而我有些高估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文由一个问题设计而成,即“为什么来年还要再种太阳花”,这个问题涵盖了全篇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有超强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从读中感悟,从悟中总结,进而升华主题,找一找身边具有太阳品格的人。通过执教,发现问题百出。

问题一:学生字词基础不夯实,认读词语不准确。

问题二:学生对课文内容生疏,读文不够流畅,对课文内容及框架结构不了解。

问题三: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习惯差,听讲不专心,师生互动艰难。

针对以上情况,教者对课堂驾驭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挑战,尤其是在陌生班级上课,遭遇如此状态的学生,虽千方百计,却也终因底气不足而丧失信心,只能草率收兵。课堂效果为零,原本意气奋发的教学终因自己缺少良好的调控而逃之夭夭,悲乎?真是郁闷至极!精心设计的好课会沦落如此境地,试问这是因为什么? 痛定思痛,我认为是以下原因所致:

1,对教材还不够熟悉,设计过于依赖于教学参考书;

2.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高,失控后不能及时调整方案,造成无法补救; 3.语文姓“语”的大语文教学观贯彻不够深入。如果还有机会,我们能否这样重新设计教学? 1.谈话导入,收拢人心

师:孩子们,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和大家做个朋友,你能告诉我,你姓什么吗?(逐一指名,约十多个人)设计理念:看似与课堂学习无关的问题,会一下子调动孩子们回答的兴趣,说说自己的姓氏,谁不会呀!课堂的紧张,尴尬顿消,为良好的开课做好了准备。

师:孩子们真热情!现在该老师来说了。老师姓郑,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语文(拿起手中的语文书),它呀,姓语,你们想知道它为什么姓“语”么?(稍停)语,就是语言,话语的意思,就是说和语文课做朋友,一定要张开口,大声地读,大声地说,你们记住了吗?

设计理念:当学生兴趣盎然之时,立即转入正题,告诉学生学习语文要大声读,大声说,把学习方法轻而易举地推出去,接下来,一切即可按部就班,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说,这样的开场白,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真的不可多得,不管什么场合,不论哪个类型的课,都可以适用,何乐而不为?比起那干巴的启发,恭维,这种导入确实要实用得多!2.点石成金,游刃有余

篇3:《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希望的彩霞在萌生

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 山里人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 奔一个光明的前程。但山里的路是那样的曲折、蜿蜒, 山里孩子奔向光明的路只有当兵和考学两条。当兵是有条件的, 且名额有限。而考学呢?5年前的长清五中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言, 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成绩在全县 (当时还没设区) 倒数第一、二名。这样的学校怎么能给山里的孩子以希望呢?社会的讥讽、家长的抱怨、孩子们那一双双满含失望的眼睛, 让县教育局的领导们感到了心灵上的震撼, 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们下定决心派一个有能力、有水平、有强烈改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校长来到这里, 来这里种下希望, 种下焚烧黑夜、迎来黎明的朝霞。

于是, 年富力强的董传鹏来到了这里。

董传鹏是有备而来的。他想, 大山里的孩子靠什么走出大山?不就是分数嘛!而提高分数不就是靠教师教嘛!于是,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提高教师的素质, 比如加强对教师的备课环节的督导, 要求教师讲清知识点、研究考试、理清考点, 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等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学生的能力提高有限, 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改观。教师教得苦, 学生学得累, 苦教苦学依然没有改变学校落后的局面, 在全区初中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 长清五中依然处于劣势。在教师的抱怨声、家长的埋怨声和学生麻木的目光中, 董传鹏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也充满了困惑和无奈——学校的改革之路到底应该怎样走?

在几度彷徨、几度思考之后, 领导班子的成员又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他们意识到, 像长清五中这样一个资源相对贫乏、各种问题堆积如山的山区学校, 仅靠教师和学生的苦教苦学, 是不可能很快打翻身仗的;而且, 要想在短时期内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 直接达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高境界也是不可能的。那么,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就必须举全校之力, 重点突破, 聚焦课堂教学, 打一场脱胎换骨的课堂攻坚战。他们认为, 课堂教学不改不行, 小改不行, 慢改更不行。于是, 他们提出了“坚持课改不动摇, 扭住课改不放松”的口号, 并确定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能力还给学生”的“三还”目标。为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学校领导们提出了四个坚持:解放思想, 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搞形式主义, 求真务实, 让效果说话;克服课改中的畏惧心理, 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 边探索、边研究、边提升, 在前进中修正, 在修正中提高;克服自身惰性, 持之以恒, 永葆课改的活力。

一场课堂改革的攻坚战终于打响了, 但胜利的到来却不如想象中那样顺利。

从一开始, 学校领导们就深刻地认识到, 教师对改革的态度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加强了教师对课改文件、课标、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 让教师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课改问题;同时, 为了让大家对时下比较知名的素质教育经验有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体验, 学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组织教师南下洋思、北到衡水、东到安丘、西到杜郎口学习观摩, 希望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并结合本校教学现状积极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学习归来, 全校师生豪情满怀地投入到了课改实践中, 大家首先在教室的布置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教师的讲台被去掉了, 学生的课桌之间的距离被拉开了, 黑板像一条条黑色的缎带被钉上了教室四周的墙壁——大家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环境就这样像模像样地搞起来了。在此基础上, 课堂教学也似乎像模像样了。但是, 这种急功近利、近乎于运动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很快就显现出了它的不足。课堂是活跃了, 但效率仍然很差。分析原因, 一方面教师缺乏经验和技巧, 学生感到目标不明、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学校指导乏力, 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不深入, 导致课堂教学秩序一片混乱。此次改革只坚持了半年就夭折了。

那段时间是董传鹏最难过的日子, 也是长清五中发展史上最惨淡的一段时间。苦累不怕, 最怕的莫过于学生学不到知识, 能力无法提高, 家长、领导、教师不满意。迫于无奈, 2006年春节后, 学生的桌子又被拉回去了, 教学又恢复到了从前的模式, 教师又开始满堂灌了, 大量练习加上大量作业又成了教学的常规。学生们静下来了, 长清五中也沉默了。

洋思的成绩是辉煌的, 杜郎口的教学也是成功的, 为什么大家亲眼看到的别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学校却遭遇了这种失败的厄运?是经验遭遇了水土不服, 还是大家对借鉴经验本身缺乏深入的思考?董传鹏和他的班子成员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们查原因、找根本, 冥思苦想, 探讨争论, 最后决定, 改革的锐气不能挫, 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认为,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他们参观时所学到的经验是成功的, 是可以借鉴的, 但学校的内部情况是否适应这样的改革呢?

于是, 董传鹏带领班子成员深入课堂、教研组、学生和教师群体, 认真地讨论、分析失败的原因, 查找病症, 清理脉象。通过调研他们发现, 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学生没有需求, 也不在于教师没有改革的热情, 而是师生缺乏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与改革的智慧, 而解决的方式就是把课堂让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己的群体中去自己解决和处理学习任务, 集学生之力、之智来解决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学习等问题。

半年多的深入研究使他们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与信心, 2006年暑期, 经过系统的设计与讨论, 长清五中再次启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董传鹏发出了“大家尽管大胆改革, 出了问题我负责”的最强音。校长的誓言激励着每一位教师, 希望的彩霞又一次在长清五中萌生了。

不经一番风霜苦, 哪得梅花放清香。历经磨难的改革多了些智慧, 少了些激情;多了些对问题的探索, 少了些鲁莽的行动;多了些对内容的研讨, 少了些对虚幻的理想。首先, 学校将勇于改革的教职员工及部分教学骨干组成第一梯队, 先行一步、率先垂范, 目的在于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其次, 学校出台了8条十分具体的措施, 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学习先进经验, 充分利用资源

首先, 学校派教师到教学改革成功的单位去学习, 让他们将先进的经验带回来, 然后在校内作考察报告, 讲解别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接着, 这些教师会深入班级, 组织学生观看所考查学校的课堂视频资料,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并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同时, 邀请学生家长观摩课堂, 了解课堂模式, 欣赏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 以此赢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

2.合理分组, 强化分组学习效应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在分组时, 一是注重小组长的选拔, 目的是发挥小组长在预习、展示、检测中的带头督促作用;二是对学习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按平时成绩高低编上号, 由此体现学习成绩的不同位次, 目的是在平时的活动中根据其特长发挥其作用。

3.加强预习指导, 注重预习方法

在集体备课方面, 学校创造出了教师与学生学习小组组长先行共同备课的模式, 组长明确了预习内容和要求后再带领组员共同预习。目的是做到计划、目标符合学生要求, 避免预习的盲目性、随意性, 从而使学生提高预习的效率。预习后, 在小组内或各小组间进行相互讲解训练, 以培养每位学生的胆量与信心。

4.建立小组评价机制

学校采取了“1+1捆绑加促进式”的评价方式, 即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带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 共同组成小组中的互助小团体, 两个人相互制约, 共同参与评价, 共同提高。

5.以点带面, 鼓励课改

学校采取以典型课、研讨课、示范课带动课改全面进行的策略。2006年, 学校发现数学教师马德君的课改力度最大、效果最好, 就将马老师树立为标兵, 并在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组全面开展课改实践。初见成效后, 语文、英语、物理、生物等学科也紧跟而上。

6.制订标准, 规范课堂

由教导处、教科室牵头, 根据成功课例, 制订了相应的长清五中课改标准, 并组成评委会, 采用无记名打分的方式, 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人人过关达标。对分数排在后四分之一的教师, 采取了一带一、一帮一的做法, 重点帮扶, 重新过关。

7.实行领导蹲班制

教导处、教科室成员分工协作, “蹲”在班级里, 不间断地跟踪听课、评课, 总结经验, 以期帮助教师改进、提升。

8.对教师课改的情况实行档案管理

由教导处把教师的课改情况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 纳入年度考核, 这一制度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措施的实施, 规范了教师的教改行为, 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教改热情, 它如阳光雨露, 滋润着希望的彩霞茁壮成长。

希望的彩霞在成长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经过三起三落的磨难之后, 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终于在长清五中诞生了, 这就是“反串互动”教学法。

这里的反串是指师生角色的反串,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改变传统的师生知识传递关系, 教师可以是问题的提问者, 学生可以是问题的讲解者, 师生角色在多元的学习时空中不断变换, 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智慧的共生。

这里的互动是指多维互动, 是指变过去课堂上师生、生生间单维、单项的互动交流为师生间、生生间的多项、多维互动交流。学习中的每一个人既是学习的发起者, 又是学习的接受者;既是互动交流的主体, 又是他人交流的对象;既是学习任务的提供者, 也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既是学习活动的决策者、设计者, 也是活动的实施者和完成者。

该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立体式、大容量、快反馈;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积极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氛围, 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其具体模式为:学生自主探究——角色反串、多维互动——展示提升——反馈创新。

1.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内初步交流教材及相关知识, 形成知识的超前学习,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本节知识形成初步认识。

2.角色反串、多维互动

在知识的超前学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互动。在这里,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 而教师是配角:学生提出问题, 并自主地讨论、分析、讲解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充当主角的机会, 在小组内或在全班同学面前, 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学生在听、说、读、写、演、讲、练的过程中, 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学习局面, 而教师在这里客串的是学生的角色, 他们会把某些学生忽视或易混淆的问题提出来, 再交由学生回答、讨论。

3.展示提升

展示是对学生超前学习知识与多维互动交流的延伸与拓展, 用以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水平及学习的精神境界, 是学生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检验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情况的重要环节。

4.反馈创新

反馈是对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论、规律进行总结, 对学习中遇到的死角作进一步的解决、反思和总结。这一环节主要突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体现了学校力求人人达标的决心。主要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 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 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战略, 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成绩较弱的学生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 可以是同组的, 也可以是其他组的, 结成若干对子;优等生的辅导既让弱生吸取了营养, 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 又使其本身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巩固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率先构建和实践这一教学模式的是马德君老师, 下面是他的一节常规教学课。

师:上课。

(班长引领全班同学诵读学习誓言:努力拼搏, 勤奋刻苦, 永不言弃, 力争成功。这是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斗志的一种措施, 规定每科、每节课前全体学生必须背诵)

师:根据昨天的预习要求和导学案, 请同学们汇报预习情况。请听好要求, 每组二号同学画一条线段, 并把这条线段表示出来, 然后举出几个线段的例子。每组三号同学画一条射线, 并把这条射线表示出来, 举出几个射线的例子。每组四号同学画一条直线, 并把这条直线表示出来, 然后再举出直线的例子。每组五号同学完成做一做: (1) 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 过A、B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每组的组长负责监督、检查组员的做题情况, 并负责批阅。注意不要再看课本和学习资料!好,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到黑板跟前来答题。

(在长清五中的教室内, 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块钉在墙上的属于自己的大约50cm×100cm的黑板。在这里, 教师只是分配任务而不参与解答问题, 问题全部交给学生解决。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完成自己的任务, 教师巡视并关注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答题完毕后回到自己的座位看书, 然后由组长批阅)

师:请各组组长汇报做题情况——概括说明你所在小组做题的情况, 指出出现的问题, 并能在黑板上将这些问题指出来。现在从一组组长开始。

一组组长:我们组的四号同学不会表示直线, 只是画了一条直线, 举了个例子。其他同学做得还可以。

师:看来四号同学预习不全面, 接下来注意看别人是如何理解的。二组继续。

二组组长:三号同学表示射线AB的时候, 没写射线, 只用了两个字母A、B来表示。六号同学没有举出例子。

三组组长:我们组出的问题和一、二组差不多, 也是不会表示射线、直线。例如, 四号同学将直线表示成了直线AB。还有三号同学举的关于射线的例子, 她写的是太阳光线。我觉得不对, 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师:说说你的看法。

三组组长:我觉得太阳光线是线段, 因为当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时, 在地面上就有一个端点, 它应该是一条线段。

师:你说得很好。看来这节课的内容你掌握得不错。请同学们先仔细思考一下, 等一会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下一组继续。

四组组长:我们组预习得还可以。六号开始不会做, 后来我帮助了他, 他现在也会做了。

师:很好!当组长的同学, 就应该帮助其他同学。希望各组组长向四组组长学习!通过刚才的检查我发现, 同学们的图做得还不错, 也比较规范。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不会正确地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希望我们这节课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一个同学说说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生 (七组三号) :这节课的目标是学习线段、射线、直线以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

师:总结得不错, 我来简要说一下本节课的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2) 通过操作活动, 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 积累操作活动经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两个任务。

目标一:填表

目标二:做一做

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 至少需要几颗钉子?

师: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表的填法。“画图”就是要求你用直尺做出相应的图形;“端点”要求你填写有无端点, 有几个端点;“表示”要求你把画的图形表示出来;“举例”就是要求你填上对应项的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该如何填, 然后同自己小组的成员交流一下看法, 填完后交给组长检查一下, 然后我找3个同学到黑板跟前来讲解。

(学生开始行动, 场面十分热烈。有的两个人互相对答案, 遇到不一样的地方, 就相互交流, 有的同学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请教师来评理。个别不会做的同学就问组长和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这时, 学习好的同学就成了大忙人, 往往刚给一个同学讲完就被另一个同学叫走。有时, 实在教不会, 组长也会着急, 甚至训斥组员。以前不想学习的同学现在也开始看书、问别人问题了, 因为组长要检查每个组员, 组长那一关可不好过)

师:讨论完了吗?下面请3个同学分别来完成这个表格。会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积极举手, 甚至个别同学站起来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二组一号同学你来填线段。

二组一号 (首先画了一条线段, 然后开始介绍) :线段有两个端点。我画的这条线段的端点是A和B。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端点的两个字母来表示, 如我画的这条线段可以表示成线段AB或线段BA, 还可以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如我画的这条线段可以表示成线段a。线段的例子是琴弦和人行横道线。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大家注意线段的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端点的两个英文字母来表示, 这时要注意这两个字母都是大写, 一定还要加上线段两个字, 如线段AB。还有, 这两个字母可以颠倒顺序, 例如线段AB也可记作线段BA。另外, 线段的例子除了琴弦和人行横道线外, 还有其他例子吗?

生:有, 例如一支粉笔可以看做一条线段, 一根灯棍也可以看做一条线段。

师:很好, 下面哪位同学填一下射线?

五组二号 (毛遂自荐) :老师, 这个我会。

师:好, 就由你来填。

五组二号 (首先画了一条射线, 然后作介绍)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它的端点是O, 射线可以用端点字母和射线上的一点来表示, 如从射线上取一点A (边说边做) , 这时, 这条射线就可以表示成射线OA, 射线的例子是探照灯发出的光线。

师:回答得很好, 请大家注意一下线段和射线表示方法的不同。好,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的那个问题, 太阳光线是不是射线呢?三组的组长请再说一下你的观点。

三组组长:我还是认为太阳光线是线段, 因为当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在地面上就有一个端点, 它有两个端点, 因此是线段。

师:很好, 大家认为他说的对吗?

(有的说对, 有的不确定)

师 (笑) :这个问题还是我来说一下吧。三组组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太阳光线射到地面上, 确实是有两个端点, 因此是线段。但是还有一个问题, 太阳的光线不是全部照到地球上的, 一部分还要射向浩瀚的宇宙, 这部分光可以看做什么?

生 (异口同声) :射线!

师:正确!看最后一个问题, 六组的四号。

六组四号 (首先画了一条直线, 然后作介绍) :直线没有端点, 我们可以用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直线, 如AB是直线上的两点 (边讲边指) , 这样直线就可以表示成直线AB, 也可以表示成直线BA, 还可以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例如可以写成直线m。直线的例子是铁轨和笔直的公路。

师:铁轨和笔直的公路是直线吗?

(有的说是, 有的说不是)

师:不完全正确, 应该说两边无限延长的笔直的铁轨和公路。下面我们来做一做, 哪位同学会?

(因为学生已经预习过, 所以并不感到困难, 因此勇于举手发言)

师:那好, 请七组的五号同学回答。

七组五号:过一点A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过两点AB可以画一条直线, 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两颗钉子。

“不需要两颗钉子, 一颗就够了。”一个学生抢答道。

师 (笑) :多亏我有备而来啊!大家看我这里有一根细木条和几颗钉子, 还有一张厚纸 (用来模拟墙) 。刚才那位同学, 你上来固定一下让大家看看。

(生很从容地走到讲台上, 然后用一颗钉子将细木条固定在厚纸上)

师:好, 大家注意看 (师用手按住木条的一端, 开始转动木条) 。

师 (笑) :大家看固定住了吗?

生 (亦笑) :没有。

师:对, 要想固定住木条至少需要两颗钉子, 就像这样 (教师演示) ,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一条结论。

生 (齐声)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师:好,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 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学生按照要求做题, 继续反串互动。老师巡视)

不仅马德君老师的课上得如此精彩, 段跃荣、董孝忠、孟令琨等数学教师的课上得也同样精彩;不仅数学教师的课上得多姿多彩, 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上得花团锦簇。

纸上的介绍也许是苍白的, 一个例子也许说明不了什么, 但亲爱的读者, 你们可以来实地看一看, 看一看那飘带一样在教室内、教室外连在一起的黑板, 看一看那一个个“乱如赶集”的课堂, 看一看那一群群争得面红耳赤的学生, 看一看那一个个“闲得无聊”的教师, 看一看现在教学质量已是全区 (县) 初中学校前一二名的长清五中。你哪怕只看上一上午或几个小时, 你也会惊讶着、惊叹着, 你的心也会被震撼着。

希望的彩霞在张扬

在学校组织的全校师生课堂教学改革献言建策的征文中, 有教师这样深情地写道:“是学校实施的师生角色反串、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改变了我对学生和学习的认识。使我认识到, 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对象, 更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是教育的资源, 也是教师的朋友。学生处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 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的可能来自于我们用了新的教育理念, 来自于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好的学习应该是简单的、充满乐趣的、顺其自然的。”“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意味着教师要敢于放手, 意味着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学习。而这一切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我总认为对学生最大的负责就是努力工作, 管住学生让他们按我的要求去完成任务, 从来没想过少了教师过多的干预学生会学得更好。”

长清五中的改革不仅感动着教师, 更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学生的习作中, 同学们表达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真切感受。有学生在《百分之百的构成》一文中写道:“学生讲解, 学生与教师共同点评, 效率真高!它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又能使我清楚地看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盼望着有一天, 我的学习效率能达到百分之百。”有同学在《理想在这里腾飞》一文中这样说:“这样的课堂, 生动而有趣;像精彩的辩论会, 不死板。小学时的课堂要求太严格, 死记硬背的东西就是记不牢, 现在都快忘光了。现在, 学习很轻松, 自己也感兴趣, 我的理想一定会在这里腾飞。”在《开花的课堂》一文中学生这样写道:“我喜欢我们的课堂,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只要坚持, 我们一定会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学生们的变化缩短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学校的课堂全面开放, 很多学生家长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学校参观、听课, 也有一些家长顾虑重重, 面色凝重。但是, 听课后却是好评如潮。“没见过这样上课的, 还真的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不错”, 一位家长如是说。房立星同学的爷爷来到校长办公室, 高兴地对校长说:“这孩子在家里像个大姑娘, 没想到在这里, 有这么好的表现……”

学生学习的潜能被释放之后, 回馈给学校的是他们能力的提高、精神面貌的改变, 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从全区初中教学质量检测中可以看到, 三年来,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从全区 (县) 的中下游跃居前列。2007年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总评位居全区 (县) 第二;2008年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总评跃居全区 (县) 第一。济南市教育局的领导在考察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后说:“你们的师生角色反串、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为农村的孩子做了一件大事, 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了不起的, 真可以说是‘善莫大焉’。”济南市教研室的领导认为, “这种教学模式, 落实了素质教育精神, 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有很强的生命力”。2009年4月, 济南市教研室初中数学科在长清五中举行了在全市推广“角色反串、多维互动模式”的研讨会, 受到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

篇4:《种一片太阳花》教学片段及评析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生:齐种一片太阳花。

师:大家看,(课件出示)这就是太阳花。作者李天芳为什么要种一片太阳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生自读。师强调,自己读自己的会更有味道)

师:生字和词语认识了没有,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服侍秆锦缎美人蕉花蕾汁液茂盛禁不住(学生把“禁”读成了四声,老师随即纠正)

师:男生齐读。①(单调焦躁渴望)

师:女生齐读。②(破土而出艳丽夺目缤纷五彩经久不衰)

师:这组词语全体来读。(生齐读:③朝开夕谢尽情绽放精神充沛新陈交替④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点评】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种一片太阳花”引入初读环节,简洁明了。词语的归类认读,既是语言的积累,又为后续教学作了铺垫。

师:结合课文,你们看看第二组词语都是写什么的呀?谁发现了?

生:写的是太阳花生长的过程。

师:对,写的都是太阳花。拿出你们的课文纸,看一看文章从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太阳花从破土而出到它夏秋的经久不衰。谁发现了,举手告诉大家。(生找)好,请你来。

生:从第4自然段到第8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根据这些重点词语,找到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这篇文章总共有四个部分,你们看看能不能根据其他_二组词语,把其他三个部分分出来。标在书上。(生在书上做标记,然后交流)

生:第一段是从第1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

生:第二段是从第4自然段到第8自然段,第三段是从第9自然段到第10自然段。

师:那第四个部分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是第11白然段。

师:说完整。

生:第四部分是第11自然段。

【点评】教者将词语进行归类,作为理清文章脉络的抓手。巧妙地引导学生采用重点段突破的方法,一下子理清了文章的四个部分。

师:根据一些重点词语的提示,我们把文章分成了四个部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第一部分,看看作者为什么要种一片太阳花。很快地读一读。

生:(读课文)这里,映进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夏天,烈日当空,砖铺的院地像火炉那样散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

师:作者在这种环境下,太渴望色彩了。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读课文)使人强烈地生出对于色彩的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

师:对,除了渴望色彩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他为什么就选中了太阳花?

生:(读课文)种什么呢?我和同事们面对一方泥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认定不能太娇,也不能太雅,太娇太雅都不是我们能服侍得了的。最后,都想到了太阳花。

【点评】紧扣“为什么要种一片太阳花”展开第一部分的阅读交流,目标集中,过程舒展。然而,前面两位学生读的句子不同,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只是存在因果的联系,如果教者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基于他人的思考所得,进一步阅读,就能更好地体现对话的本质了。

师:哎,太阳花好服侍。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作者就把那银粒儿似的种子撒了下去。可是过了大半个月,丝毫不见动静。就在各种判断莫衷一是的时候,它却——

生:(齐)破土而出了。

师:新长出来的太阳花什么样呢?请大家默读第5~8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生:新出的芽儿,细得像针,红得像血。

师: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这个芽儿刚出的时候,它非常的细,还非常的红。

师:先别坐下。你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红得像血(xié)。这个字啊,在读单个字或者口头语的时候,读血(xié)。另外一个音是xié,再读这句话。(生读)

师:嗯,还有吗?就这一段里面。

生:叶和秆都饱含着碧绿的汁液,嫩得人不敢去碰。我觉得它很娇嫩。

师:你来把这种娇嫩读出来。(生读)

师:就这样,它很快地,叶叶秆秆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孩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连成一片,像法兰绒一般厚厚地铺了一地。仿佛看到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非常好,你们自己再读一读这句。(生自读)

【点评】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教者“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在阅读想象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是抽象的、概括的,这似乎表明学生的想象缺乏生活经验的融入。

师: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谁把你看到的句子读出来。

生: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

师:(出示投影)这一句话里藏着一个词语,特别妙。谁发现了,你说说。

生:滚圆。

【点评】“滚圆”显然不是教者预设的答案,但学生觉得它用得妙。“妙”在哪里?是否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创生过程,而生长点往往来自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倾听,带着欣赏和等待地倾听。

师:滚圆写得很好,还有一个比它更妙的。你来说。

生:“闪”出。

师:嗯,闪。谁能给它换一个字。还可以怎么出来?

生:窜出。

生:亮出。

生:乍出。

师:嗯,这个花儿啊,开出来了,长出来了。那作者为什么说它“闪出三朵小花”啊?

生:我觉得作者这样写,写出了花儿长得快。

生:从这个“闪”字我体会到,这花不仅长得快,而且长得很漂亮。

师:还有吗?

生:我还觉得花儿非常喜欢阳光,阳光一出来,它也就“闪”出来了。

师:哎,如果你们就是这其中的一朵小花儿,你“闪”出来之后,想说点儿什么?

生:我起床了。

生:今天的阳光真好呀。

生:这一觉睡得真舒服。

师:好,你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小诗人啊。自己读一读这句话。(生自读)

师:就在这一段当中,还有别的句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下的?

生: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师:(出示投影)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这两句话对比着读一读。(出示对比句:乍开的花儿,那么艳丽,那么夺日,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第一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艳丽的化比作彩霞,将夺目的花比作宝石,这样写让我们有了可以参照的真实可感的物体,应该说是更具体生动了。

师:说得非常好。就带着你的这种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孩子们,仿佛我们此时此刻就是小院儿里的居民,面对这三朵艳丽的小花儿,你会发出怎样的惊喜,怎样

的赞叹呢?

生:啊,这些太阳花太美了!

生:多么可爱的太阳花呀!

生:想不到如此平凡的太阳花竟然这么美丽。

师:好,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很多的惊喜和赞叹。快把你的惊喜和赞叹,跟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互相说一说。(生互相交流)

师:我请一个同学配上音乐,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配乐读该句)

师:好,掌声送给她。(生鼓掌)

【点评】教者不仅仅关注言语内容,对于文本中独特的言语形式也让学生细细“咀嚼”。在换词中品味“闪”字表达的精妙,在比较中感受比喻这一修辞在表达上的特点,两次的角色换位更让学生入情入境,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课文语言给予的一种感觉与力量,并辅以朗读、配乐,使学生对“太阳花”的理解与感悟由浅入深。

师:这三朵花,只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面的便一发不可阻挡——(出示: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白、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教师引读句子)

师:是啊,这种快速的变化,用文章中的一个词就是——不可阻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它的艳丽夺目,也体会到了它的不可阻挡。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这样的情境冉感受一下(播放动画,提示学生齐读)。

【点评】改变一种朗读的形式,就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不可收拾”“不可阻挡”两个词语。

师: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禁不住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同前欣赏起来。作者写人的表现,这时是为了突出花的什么呀?

生:美丽。

师:好,这种写法,就叫做衬托。

师:从初夏到深秋,花儿们都怎么样?用一个词说是——

生:(齐)经久不衰。

师: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这是为什么呢?

生:(齐)因为太阳花特别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

师:在夏日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

生:(齐)偃旗息鼓。

师:美人蕉——

生:(齐)慵倦无力。

师:富贵的牡丹——

生:(齐)也早已失去神采。

师:只有太阳花——

生:(齐)阳光越是炽热,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

【点评】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中感受太阳花的不可阻挡、经久不衰的品性,还知道了什么是“衬托”,什么是“对比”,“言意”融会贯通,积累水到渠成。

师:好,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5-8自然段,这里面有好多优美的句子和词语,你们可以自己再读一读,争取能够背一到两句。开始。(生自己凄背)

师:好,谁愿意来给大家试者背一句?你来。

生:新出的芽儿,细得像针,红得像血。(师纠正“血”的读音)几天之内,就抽出细细的秆、小小的叶。

师:掌声送给他。(生鼓掌)还有谁愿意背一句?好,请你米。

生: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师:积累一些这样的词语、句子,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到了太阳花铺了一地的绿意,感受到了它的艳丽夺同、不可阻挡和经久不衰。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她用一片太阳花的另外一个原因呢?她种太阳花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点评】种太阳花起初是缘于现实环境与人们心里情绪的冲突,缘于人们对自然美的渴望。太阳花从破土而出到热情艳丽地盛开,使人与环境的冲突得以缓和。但文章的价值不仅于此,教者在此呼应开头,设下悬念,耐人寻味。

(本课教学实录由周彦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孟晓东节选)

篇5:《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香山小学张波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种一片太阳花》的研究课,针对上次学生说得太散,说得多读得少,我制定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针对一句话,先感受-再谈对词的理解-然后说词句的表达作用。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品读其他感受深刻的句子,由此达到言意兼得的目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教学4-7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用一个字表达自己对太阳花生长过程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第一印象。但“一个字”太束缚学生思维了,所以造成一阵气氛沉闷。大家说出了“快”、“盛”、“多”,最后归结为“美”。然后由此引出“扶”学生学的第一步,找出自己感觉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它美在哪里。小康无所适从,我叫他起来,让他说出自己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美,他说第七自然段,我又追问第七自然段中哪句话最美,他读了出来:“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正是比较有嚼头的一句话。1.这句话是说太阳花由绿色的叶秆变成了彩色的花圃;2.转眼间表现花开得快,面积大,与“不娇不雅”相照应;“五彩的锦缎”与“渴望色彩”相照应;3.“法兰绒”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太阳花叶秆的细柔,“五彩的锦缎”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太阳花在阳光下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同时,两种华贵的布料,表现出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如果当时就带着大家从这比喻句的内容入手,然后抓词,谈理解,最后说表达作用。那么这句话是既有代表性的,而且从这句话接下来很顺当,还能表现出对后进生的关照。而我这时却放下了这头,让大家分别来说自己找到的感受到美的句子,这应该是在“扶”之后“放”的时候再做的,那么好的一个机会,我给错过了,致使选取的句子不具代表性,不具耐读性。所以造成这一环节的紊乱。也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后面由于时间不够,所以没有按教案进行,只是理了一下情节,就出示最后的中心,又是很唐突。

上次课,李莉老师指出应该思考文章背景和文章词句的契合处。这次我想避开这个问题,让学生谈理解——这是我没有根据学生的客观条件,制定的,结果造成最后很草。这次李老师再次提到,要把表现中心主旨的句子,渗透在学文之中。并且一定要精心思考用什么样的语言把主旨展现出来。这点,我的确思考得不太多,并且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水平。

我对重点段的思考题考虑得还不够准确。这点,我的确很认真想了,但还需要不断摸索经验,不断听课,积累。

另外,是我讲课的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就是抢学生话,看到学生有一点答不出来的时候,赶紧想提醒他回答,这样就剥夺了他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同时也剥夺了其他同学补充的机会。这也是有些学生不听讲的原因,因为不会提问到他身上。李老师提出建议:如果某学生回答得很好,老师应该鼓励其他学生:“谁也找到了这个词?也这样先说意思,再谈理解和好处地说一说?”或“谁能像她这样说一说你感受深刻的句子?”这样学生就能逐渐深入下去,能够深入理解并表达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课文是学生读懂的,不是老师讲懂的。我一定要明白这点,所以要多给学生些这方面的时间。

有些学生理解很深,但因为放不开,读不出来;有些孩子能读出来,但说不出来。针对前者,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今天李老师提到大刘老师的课上得很稳。虽然没说,我却明白我有不少时候都过于急躁了。针对后者,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读?”“从这样读中,你体会到什么?”以此引起学生思考。

不过,整体而言,我觉得在备课思路上,我比上周要清晰了。化用课文的结尾:下周教研课,还要再上一节!

回归:品词析句——《三月桃花水》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上次评课之后,我了解到自己太放手学生了,以至于学生几乎不需要上课了,他们只是交流,而且交流的层面很浅。主任也对我提出意见,说得太多,读得太少——突然想起三年级时候,我带着他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从内容到词句再到表达效果,当时的课也算是讲得有模有样吧,学生也确实在读书。而今,放多了,学生根本踏不下心来读书了。

今天讲《三月桃花水》第二课时,我又提出了当初的阅读程序,只不过是把程序都放给他们,带着他们按程序学习两个自然段。

前两步1、2:整体感受、内容。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感性思维的孩子可以在初读之后,说出自己的整体感受;理性思维的孩子可以在初读后说出段落的主要内容。但初读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3、词语理解。这是这两学期主要训练的,学生针对某句中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词,谈出对它的感受和理解,并就句中含义进行理解。因为孩子们不会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基础,所以一直在弄这个——却把中段的任务丢了大多半。

4、表达效果。也就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能带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1)词。特殊用法。有些词用法与日常习惯不同,这时要注意它表达的特殊含义。

(2)句。四种句式(陈述、反问、感叹、祈使),其中感叹和反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加重语气的作用。注意标点的表达作用。

(3)段。也就是句间关系。(总分、并列、转折、因果、假设„„)弄清楚这些句间的关系,对了解表达侧重点有极大帮助。

(4)修辞。中段常用的修辞是内容上的比喻和拟人,形式上的排比。这和词句结合来体会。

然后我就《三月桃花水》前两自然段展开举例。第一自然段,带着他们从整体感受,到具体词句的表达上体会了一遍。学生能感受到比喻成小铃铛,表现了水流声音的清脆悦耳;轻轻走过,拟人表现和我们很近;明洁,明亮纯洁,表现水的清澈与平静。

第二自然段是我主句讲解。是的,语文不能单纯靠讲,但讲中有读是教学语文的老方法。我先让他们读第一句:“啊,河流醒来了!”让他们谈感受,很多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又问内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学生能说出是河流由冻结开始变为流淌了。小柴说,读了这句话,感到很亲近。我提出了表扬,并告诉他们这种读后的整体感受非常重要,以后速读理解,很大程度上靠这种感觉。这解决了第一步,了解了内容。

第二步,看词的理解。“醒”是流淌的意思,大家已经知道了。

第三步,(1)词的用法。这里的“醒”字用得特别,河流没有生命,是不会流动的。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喜悦融入到河流中,赋予河流以生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切都变得有精神了。再读品味。这时学生的感情就读出来了。尽管只是一个“醒”字的理解,学生却好像捅透了那层窗户纸。把自己对“醒”的理解读得非常生动。

(2)看句式特点。感叹句。学生再读,感受感叹句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说出了激动、兴奋,盼望已久,我都给予肯定。让学生把这种激动、兴奋、盼望的心情读出来。学生读得更起劲了。我总结到,这句只有六个字,一个标点。但一个“醒”字和一个“!“给了我们极为丰富的感受,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只有读透了这句,才能有这种感受。接下来下面几句,也是我带着他们理程序,他们多读,体会。

(3)看自然段结构。这自然段是总分,围绕河流醒来展开描写。河流醒来,一句点起了整段乃至整篇的基调。

篇6:《种一片太阳花》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三、四部分,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太阳花特点描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理解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感悟文章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太阳花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做太阳花一样的人。

教学准备:《种一片太阳花》的课件

第一课时:

1、整体感知。

2、学习课文第1、2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深情回顾):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它灿烂如花,绚丽如歌,高贵如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李天芳种了一片太阳花。小芽儿破土而出,新出的芽(生接:细得像针,红得像血)。很快(生接:叶叶秆秆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像法兰绒一般)。太阳花开了,闪出的花(生接: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宁静的院子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当大朵、小朵,(生接:单瓣、复瓣,红、黄、蓝、紫、粉一起开放时,这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了五彩缤纷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诱惑,前来欣赏。是呀!这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起开放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有美的感受,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难怪这群太阳花的欣赏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指一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的一句话)全班齐读。

还从哪里看出太阳花的事业是如此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太阳花来细细欣赏吧!

二、品读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第6-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太阳花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词。生答,师板:经久不衰

你怎样理解经久不衰?

教师:是呀!太阳花在长达半年的时间,也不衰败,而是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这是什么原因呢?

2、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找出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并在印象深刻的句子边写出你的感受。(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3、现在让我们一起交流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

预设①太阳花喜欢阳光。哪些句子具体描述了太阳花喜欢阳光?

(课件出示具体描述两句话)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能表现太阳花的生命力顽强。分着读这两句读出对比。

理解“偃旗息鼓”“慵倦无力”想象牵牛花美人蕉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而此时在骄阳下他们又是什么样子?现在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全班齐读。

教师回扣:喜爱阳光这是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让我们接着交流。

②一朵太阳花生命极其短促,朝开夕谢,但新旧交替十分活跃生动。

“朝开夕谢”说明什么?谁来把描述它朝开夕谢的句子读出来?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这里有三个时间段,让我们细细品味,你最欣赏什么时候的太阳花?

学生自由读再交流:

如日出前蓄积力量。(抓关键词体会)

日出时让学生想象开得怎样。相机理解“不遗余力”并说话。

教师讲述日落后太阳花怎样了?生:不消沉。你从哪些语句知道这些开过的花并不消沉。(课件出示句子)自由读读你从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开过的花并不消沉?(腾出、让给、闪在)读出感受。教师述说待到秋霜……新芽。

③小结:开完的太阳花不消沉主动让位无私奉献这也是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

过渡:这太阳花日出前,蓄积力量,充分准备,等待开放;日出时,即刻开放,不遗余力,开出最美的自己;日落后,虽不再开放,但并不消沉,无私奉献,孕育后代。那第二天呢?生答。新的成熟了的花蕾还是前一天开过的太阳花吗?学生:不是,是另一批。

教师:这另一批新的、成熟的花蕾,日出前……日出时……日落后……第三天……(师生合作)

教师:这就是新旧交替。这新旧交替…(指一名学生读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理解“前赴后继”小结:虽然一朵太阳花生命短促,朝开夕谢,但它善于抓住机会,新旧交替十分活跃,生动,所以太阳花经久不衰。

4、看板书小结。因为……,所以太阳花灿烂多姿,经久不衰。

5、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所以他发自肺腑地赞叹道……(学生齐读)理解“事业”

学完全文,你们怎样理解“太阳花的事业”结合板书谈一谈。

三、感情升华

1、教师总结板书,由太阳花你们会联想生活中哪些人像太阳花一样?(学生交流如:运动员、教师、医生、航天)

2、总结:是呀!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批又一批像太阳花一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3、我们做人就要做像太阳花一样的人:机会来前,蓄积力量,做好充分准备;机会来时,不遗余力,做最好的自己;机会过后,并不消沉,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

板书设计:

撒种

20 种一片太阳花 出芽开花

经久不衰 喜爱阳光

新旧交替

孕育后代

篇7:《种一片太阳花》教学案例

丁家沟中心小学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的特点描述; 教学重点:

理解太阳花个体生命的特点——生命如此短促,却又如此顽强。教学难点:

理解太阳花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寓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平时,你最喜欢那种花?为什么?

(注意让学生说出花的主要特点)

2、过渡:刚刚我们讲了很多花,他们都各有各的美丽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太阳花(板书:太阳花),看到这个花名,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的确,太阳花是因为特别喜欢阳光而得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齐读课题)

3、如果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你打算安排哪些内容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太阳花呢?

(学生各抒己见)

过渡: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的内容,现在让我打开书,看看作者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由于本课生字比较多,所以这一环节不要安排过多的要求。)

2、白板出示词语:

焦躁 斑斓多姿 花圃 服侍

乍开 缤纷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慵懒无力 炽热 花蕾 贪婪

充沛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1)自己读、开火车读、同位互读

(2)将自己在预习中对词语意思的了解与同学交流一下。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内容与刚才猜测的有哪些是一样的,又有哪些不同?

4、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的线索,把课文划分四部分。

三、以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

过渡: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

1、快速度浏览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说原因

其一:大家对色彩和花草的渴望。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2、过渡:可是,太阳花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很快开花了吗? 关键是在学生的回答中,理解“莫衷一是”一词的意思。

3、过渡:太阳花终于开了,你能用一个来形容一下太阳花吗?(板书:美)看到这么美的太阳花,人们的心情如何?

4、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大声朗读5——8自然段,拿出笔,从文中找出写太阳花美的句子,看看它有哪些独特的美。

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教师进行总结并板书:(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第八自然段

过渡:太阳花顽强,且能经久不衰,可是你们知道一朵太阳花的寿命是多长时间?(只有一天)

5、仔细默读9、10自然段,看看它为什么能做到经久不衰、灿烂多姿呢? 过渡:是啊,正是因为太阳花善于抓住机会,喜爱阳光,又能主动让位,所以,它能经久不衰,它总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那你面对这样的太阳花,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这给你什么启示呢?大家来齐读第十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6、齐读第十自然段

(1)小组讨论后,指名说(学生可根据板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能联想到雷锋,可引用一句他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并由此揭示课文“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2)小结:刚才同学讲了很多的启示,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它能经久不衰,流芳百世。所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向太阳花学习,人在整个历史生命长河中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利用它,我们才能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使命。

7、过渡:太阳花很美,所以作者很喜欢太阳花,以致她有了一个什么愿望啊?(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对!正是因为太阳花有它独特的美,作者爱上了太阳花,你们喜欢吗?

8、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作业:

课下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

板书设计:

种一片太阳花

我们院里种太阳花的缘由。

描写太阳花开放的景象。

描写单独一朵太阳花。

篇8:种一片太阳花

这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年幼时,生养我的家乡,是个草木落地生根的地方,常年四季、所到之处都有鲜花开放。成年以后,在北方的山野为民,虽然寒冷的气候和瘠薄的土地,都不利于绿色生命的繁衍,但出门是田地,举目是山坡,夏花秋叶还是比比皆是。

来到机关后,山川和土地远了。机关的四合院,构筑方正,屋舍俨然。半世纪前,据说曾经是大军阀的公馆。为了舒适,也为了阔气,室内的地用木板镶了,室外的地用青砖铺了。偌大的一个院子里,竟难找到五谷和花草赖以生长的泥土。

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这里,映进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夏天,烈日当空,砖铺的院地像火炉那样散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此情此景,促人强烈地生起对于色彩的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

有这念头的似乎还不止我。于是大家动手,揭掉砖头,垒起花墙,收拾出一块长方形的花圃。种什么呢?我和同事们面对一方泥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认定不能太娇,也不能太雅,太娇太雅都不是我们侍弄得了的。末了,一致想到太阳花。

银粒儿一般的种子撒下去以后,天天有人俯着身子瞅它、盼它。可是大半月过去了,竟丝毫没有动静。有人说种早了,有人说埋深了。正在各种判断莫衷一是时,它破土而出了。

新出的芽儿,细得像针,红得像土,几天之内,就抽出很圆的茎,细圆的叶。叶和茎都饱和着碧绿的汁液,嫩得不敢碰。很快的,叶叶茎茎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像法兰绒一般,厚厚地铺了一地。

当案头的文稿看得双目昏花时,走到院里来,看一看这绿茵可爱的太阳花,对于困倦的眼睛,是一种极好的休息。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儿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紫、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的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力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人们还注意到,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的任务之后,它们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繁荣昌盛的啊!

太阳花给予我们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为了这个,我们院里的劳动者说,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

上一篇:小班的生活常规管理下一篇:八年级历史第十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