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2024-08-12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精选6篇)

篇1: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很多同学问:我不知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觉得答的很好了,为什么得不到满分? 如何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呢? 学生的困惑?

近几年江苏省关于此考点的命题多考查什么? 2010年江苏论述类《谈静》

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2009年江苏卷论述类《说“异”》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2008年江苏卷论述类《纯朴的嗜血者》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 探求结论

本考点近几年在江苏高考中只在论述类文本中考查

所考重要句子的位置全在结尾处,是观点句

所考重要句子基本都属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技法1由位置而句子: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具体地说: 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 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

过渡句——就要联系其上下的文字作分析。由语境而句子:句不离篇

真题回顾(2001年全国卷)门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请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修辞技法2 由修辞而句子:

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含意。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例2:2010江苏论述类《谈静》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指示代词主旨词拟人,自在平等 化抽象为具体

如何整合答案:

1、简化问题:小林一茶的俳句表现了“静趣”。

2、代入关键词义:小林一茶的俳句(),表现了在()的“静”中悟出()的“趣”了。

3、结合试题题明确:小林一茶的俳句用拟人化手法写出苍蝇自在情态,表现了他在心界空灵中,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泯灭功利性观点的“趣”。他由此在静中获得情趣就是作者阐述的静趣。技法3. 由关键词而句子: 压缩句子主干,把握关键词。

特别注意指示代词、程度副词等修饰限制性词语。例3:《说异》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6分)

出示学生答案,讨论病因。

因为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所以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忽视结构,照抄直搬

升格答案:

因为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所以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

合并: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创新,具有积极意味。增加调整技法4:由结构而句子: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

如果是复句,先辨析分句间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找准其第一层关系,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一个长考不衰的考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答案升格】请学生小组讨论出示的答案并亮分 2009年山东 3 访谈

“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请给下面几种答案亮分,并说明理由。

1、我写作是因为21岁离开大陆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心里也一下子承受不了。表面幸福的人未必真的幸福,只有心安理得的人才是真的幸福。忽视关键词

作者在21岁时离开了大陆,失去了以前的旧交,失去了童年熟悉的故土,重新来过导致失去平衡,失去家乡,使心理没有保障。正是作者遭受了这些磨难,才磨练了自己,创作了如此多的作品。

忽视句子结构,只答一半

我写作的动力是我失去平衡,是因为内心世界很复杂,21岁离开故乡、朋友,离开了有美好记忆的地方,这成了我的心结,所以我把对中国的思念宣泄在写作中。内心幸福,就没有必要把情感倾注于其他地方,所以幸运女神不会关注他们。理解错误

正确答案

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与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作品。总结解题技法 由位置而句子 由语境而句子 由词语而句子 由形式而句子 由结构而句子

篇2: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4.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教学重难点】

1.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2.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特征

一、观点鲜明

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

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二、结构清晰

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3、命题范围及考点

(1)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2)阅读文本的篇幅:1000字左右的文本。

(3)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 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1.解题指导

纵观近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仔细分析还是能够从中悟出有关的“规律”和“方法”的。如果在迎考复习中能掌握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这一部分的理想分数。

☆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 阅读备考中要解决的问题(“五缺”)

①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②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③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④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⑤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一)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三)明确三个步骤。

第一步,勾画要点,运用指代,读懂原文。

学会快速的遵路阅读。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路的,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写文章的人在开头花了很大的功夫,因此看文章时也要着重看文章开头。考试就是考同学们有没有看懂作者的思路,同学们平时要下功夫,争取看一遍就了解作者的思路。

“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经常听学生说:“文章读得模模糊糊”“文章没有读懂”。究其原因,是在阅读中少走了两步:其一是未勾画要点,而是用速读的办法,把文章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就以为把文章主读懂了;其二是未运用指代,许多关键的内容似懂非懂,甚至理解出现了偏差。解决这些毛病就必须学会勾画要点,只有把每一段的小论点、小中心提炼出来,才能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才能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

承前指代,虽不能给予你最终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提供给你选择答案的范围,或者提供给你答题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

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①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②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③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1、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2、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关键是对文章的整体有个把握,考题往往是考某一点,要有总分的概念,虽然问在一点上,但实际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理解。

3、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拿到题目以后不要先急于答题,要先分析、理解、透视。每一道题目都是由命题人反复思考、呕心沥血后得出的,有些题目里是话里有话的,同学们不能一晃就过。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一篇文章中总有些词、句子含义深刻,或者包括哲理、或者点明中心,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这些词和句子同学们一定要去理解,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是很多的,如《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一文中提到的“马克思一生有很多敌人,但是没有一个私敌”一句。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就是考三个字“懂不懂”,因此看懂、理解是最重要的。

5、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整合”就是把散布在文章各个方面的信息提取出来,并组织成一个观点,需要自己概括。这个考点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实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的能力,这属于现代文阅读中较难的考点。☆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类属

论述类文本涵盖面甚广,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首先要认定其类属,是历史文化类的,还是文学艺术类的、教育伦理类的,因为文章的类属不同,话题就不同。认定类属,有助于唤起回忆,调动知识储备,迅速进入文章特定的内容。2.注意概括

论述类文章,因其基本观点鲜明,论述层次清晰,且重要句子比较醒目,这些正好是用来提高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的有利条件。要善于利用这个条件逐步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应考知识储备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测试,内容涉及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多样,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重要句子作用

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

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感情句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

修辞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识破答题陷阱

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八大对应关系上:

①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08山东卷8题)C.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明确:原文是“普遍”,选项是“全部”。

设题常涉及的重要词语(与程度范围相关):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大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

②主观与客观。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有效阅读信息】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试题】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辽宁卷5题)C.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明确:原文是书院选择的教材与官学一致,但选项则为“相似”。

③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有效阅读信息】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

【试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全国卷Ⅱ6题)

A. 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明确:原文是因为“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且“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才“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而选项是“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果关系混乱。

④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有效阅读信息】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

【试题】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08湖南卷6题)

A.人类大脑的特征 B.对称性 C.分辨左右的意义 D.不对称性

明确:设题点新,整体把握语段说明的核心问题,不难发现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不是“对称性”,而是“不对称性”。⑤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对位信息]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第二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第五段)【试题】(江苏卷第7题)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剖析:根据原文,尽管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但是木版年画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是有所改变的,如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就“一反传统(理想主义),十分写实”。所以A项说“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就犯了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的错误。

⑥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对位信息] 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试题】(福建卷第3题)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剖析:根据原文,“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而c项却将其表述成了“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这就犯了将“已然”误作为“未然”的错误。

⑦偶然、可然与必然。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对位信息] 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7 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

【试题】(广东卷第7题)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剖析:根据原文,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从而可能因社会经济无序而导致商品的绝对过剩。这里说的是“可能”,但A项的推论却把这种“可能”说成是“必然”,因而导致了推断的错误。

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词语:已经、正在、目前、将来、预计、如果、可能、或许、一定、必然等。

⑧无中生有。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对位信息]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的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试题】(安徽卷第6题)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篇3: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一、内容丰富, 知识性强

内容丰富、知识性强是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论述类文本材料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中, 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共3篇, 内容分别涉及生物学、天文学和环境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共14篇, 内容分别涉及文艺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和建筑美学。

可以看出, 2011年论述类阅读文本内容涉及领域广泛, 呈现出很强的多元化特点, 并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如全国大纲卷关于“意境”的阐释。该文对常用概念“意境”进行了细致、独到的辨析。作者在文中引入了与“意境”紧密相关的术语“意象”, 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 清晰地指出“意境”的真实含义及其呈现宇宙本体和生命之道的关键作用。文章丰富的内容让我们对“意象”和“意境”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再如全国《课标》卷中对于《诗经》知识的梳理和深入解读。从“献诗陈志”到“赋诗言志”再到“以意逆志”, 文章对此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并以此来阐明《诗经》在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三个不同的价值定位。文章最后说:“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 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从字里行间的语气之中, 我们能读出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否定“赋诗言志”和“以意逆志”的做法, 只有“献诗陈志”才是《诗经》的本义。整篇文章知识性很强, 但同时也显得较为专业, 这无疑增加了文章理解的难度。

知识性过弱, 文本材料就难以形成阅读挑战;知识性过强, 则又会产生一定的阅读障碍。因此, 如何既保证知识性又保证文本的难易度, 应该是命题者需要努力探索的。

二、反思深入, 切中时事

切中时事、侧重反思似乎是历年论述类阅读文本的一个共同特点。论述类文本往往针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展开议论, 内容多与社会时事相关联, 且多侧重于人类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反思。

如在2010年高考论述类阅读中, 有多篇选文着重探讨未来社会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重庆卷《枝蔓状城市发展布局》一文针对目前中心城市的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和矛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湖南卷就“志愿者行动”这一社会热点, 从社会和个人发展角度谈作为社会一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江苏卷朱光潜《谈静》一文则从心静的角度谈如何享受自然、领略人生趣味, 提倡在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 应不断超越功用、欲念和外在的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 不断追求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从而达到人与社会、身与心相和谐的状态。

2011年论述类文本同样延承了切中时事、侧重反思的特点。在高达14篇的社会科学类选文中, 文艺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成为命题选材的热点, 而且在总计只有3篇的自然科学类选文中, 也往往夹杂着一定程度的社会人文思考, 因此其切中时事、侧重反思的特点不言而喻。

如浙江卷选文关于“改造自然”这一技术性思维的反思。文章从“日本这次大灾难”谈起, 针对人们惯常持有的“改造自然”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 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 而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协调。人应该拥有“真理是整体的”这样的意识, 应该在技术思维外, 同时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认知思维, 并且要充分意识到不遵循自然规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再如四川卷《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一文也针对现在二氧化碳浓度日益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江苏卷鲁迅先生的《捧与挖》虽有其特定的写作时代背景, 但文中所抨击的社会现象并不过时, 而且时下似乎更为严峻, 因此大有针砭时弊的意味。

内容丰富、反思深入的高考论述类阅读材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社会反思和自我省察。

三、逻辑严密, 条理清晰

论述类阅读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选文材料本身大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使得论述类文本材料自然成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典范。

如湖南卷关于“新时代明星概念的泛化”一文, 作者从电影明星成本的昂贵谈到电视、网络明星门槛的降低, 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当今电子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里, 明星已成为流行趣味的代表, 继而成为工业文明、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集合点;然后进一步指出电视与网络使得影像电子文化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并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记忆中, 并且与早期的电影文化有了本质区别。整个文章叙事论理的逻辑严密清晰。

再如安徽卷关于“想象空间”一文。作者在第一段先表明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段再说明想象空间的两种类型——类现实空间和梦幻空间, 紧接着第三段阐明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想象空间因超越现实空间而变得更加自由。文章思路可谓非常清晰, 其试题也大多是针对文章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命制的。

四、语言简洁, 意味十足

论述类阅读材料的选择除了注重文本内容逻辑上的严谨外, 还非常注重文本语言的简洁流畅与韵味。这可能与论述类阅读材料的选文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选文多偏向人文社科, 且多侧重于文艺学、哲学、美学等内容, 因此其语言表述风格便有了因内容需要而简洁流畅且富有意味的鲜明特点。

如全国《大纲》卷叶朗的《说意境》、全国《课标》卷金开诚的《诗经》、广东卷蒋孔阳的《美和美的东西》、湖北卷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山东卷何家英的《衡中西以相融》等, 这些阅读材料的语言都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但总体而言, 都呈现出简洁流畅、意味十足的特点。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保证了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更为清晰明了且完美有力地呈现。

再如江苏卷鲁迅先生的《捧与挖》, 堪称论述类文本语言简洁、意味十足的典范, 其语言特点与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有密切的关系。但遗憾的是, 本文试题只是就文章的论述思路、例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主旨等方面进行了考查, 却并未涉及文本语言特色的鉴赏与评析。如果能不拘于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现代文阅读考查功能的划分, 而是打通三者的界限, 根据文本的具体特点来进行命题设置, 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篇4:论述类文本阅读

有些人认为午睡基本多余,完全可有可无,有些人甚至干脆认为午睡是偷懒者在消磨和浪费时间。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午睡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但究竟是否相关和相关到什么程度,各种说法一直比较模糊。

为了解午睡与健康的关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2名4岁至5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这其中77%的儿童有午睡习惯,另外23%的儿童没有这个习惯。在调查中,研究人员考虑了影响儿童健康的其他因素,如家庭背景、身体素质及行为方式等。结果发现,没有午睡习惯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多动行为,焦躁和抑郁情绪程度也较高。日本科学家也发现,午睡在帮助我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消除疲劳方面,要比喝咖啡更有效,午睡甚至可以避免早衰。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发现,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缺少午睡,如同玩命。如日本、美国、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没有午睡习惯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猝死的一个高峰时段是在下午2~3点;而对于有午睡习惯的这类病人来说,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反而是低谷时段。通过综合分析,医学专家们认为,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30%,并将死亡的风险降低37%,因为研究证实,只要中午好好地睡上一觉,哪怕是打个盹,我们的血压就会像夜间睡眠那样出现一个低谷,而这恰恰能给心脑血管提供了一个“稍息”的机会。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民航飞行员的午睡状况研究发现,如果驾驶员在飞行途中能够稍微小睡约30分钟,在此期间把飞机交由副驾驶操纵,那么他们睡醒后工作状态的良好程度和整体的警觉性可以提升约34%和54%,这对于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运行无疑好处巨大。美国太空署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每天午睡45分钟,工作效率将提高35%,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也会增加50%。

为什么午睡对于恢复人的脑力有如此好的效果呢?德国研究人员最近揭开了其中的秘密。他们发现,人类大脑在睡眠时要比清醒的时候更容易记住最新的记忆内容,因为在睡眠的最初几分钟,最新的记忆内容就开始由大脑存储新记忆信息的一块区域——海马区,向大脑的新皮层进行转移了;而大约只需40分钟的睡眠,很多新记忆就会全部存储到大脑中。大脑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睡的这段时间,处理短期记忆,以便让大脑“腾出”新空间来接受新的信息——这就是人们午睡后大脑会变得比较清醒的深层原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还专门对午睡后人的清醒度变化做过实验,结果显示,午睡1小时,其下午的清醒度会达到人们早起清醒程度的90%。

那么,人们中午为什么会瞌睡呢?如果没有这场瞌睡不是更好吗?科学家指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谜题。研究发现,有许多动物有打瞌睡的习惯,虽然没有统一出现中午瞌睡的现象,但中午瞌睡的动物还是有很多的。有趣的是,不但多数动物中午会瞌睡,个别植物竟然中午也要瞌睡。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引起植物“午睡”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研究还发现,如果在中午,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也会出现植物的“午睡”现象。

(节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第10期)

1. 下列关于午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午睡在帮助我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消除疲劳方面,要比喝咖啡更有效。

B. 医学专家们认为,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30%,并将死亡的风险降低到37%。

C. 大脑利用午睡这段时间,可以处理短期记忆,以便“腾出”新空间来接受新的信息,这就是人们午睡后大脑会变得比较清醒的重要原因。

D. 其实,不仅仅是人类,大多数动植物都有午睡的习惯。

2. 下列对于文章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如果一个儿童更容易发生多动行为,焦躁和抑郁情绪程度也较高,那么显而易见,他没有午睡的习惯。

B. 如果驾驶员在飞行途中能够稍微小睡约30分钟,那么他们睡醒后的工作状态可以提升约34%,整体的警觉性可以提升约54%。

C. 人类大脑的海马区只是大脑存储新记忆的地方,而最终的记忆,是需要向大脑的新皮层转移的。

D. 如果在中午,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植物也会“午睡”一会。

3. 下列关于本文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午睡,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意见,但是最终人们都会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的。

B. 只要心脑血管病患者能够坚持午睡,那么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就不会突然死亡。

C. 一个人午睡1小时,下午的清醒度会达到人们早起清醒程度的90%,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延长午睡的时间。

D.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中午为什么会瞌睡”这样的疑惑有可能被人们所探知。

4.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午睡能够带给人们的好处。(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好莱坞不敢把中国人拍成坏蛋

以前,美国银幕上的华人形象几乎不是流氓就是骗子;而今,好莱坞可不敢把中国人拍成坏人了。

2011年3月16日《洛杉矶时报》报道,尽管中国还没有发出批评之声,米高梅公司就主动采取措施,把电影《赤色黎明》中的坏人角色由中国人改为朝鲜人。这种变化,无疑显示出中国对全球娱乐业的影响力之大。

米高梅公司几年前决定重拍这部电影时,苏联已垮台,于是将入侵者由苏联人改为中国人。最近几周,米高梅向潜在买主放映该片,几位看过影片的人都表示,鉴于可能引起中国强烈抗议,他们不会冒险发行该片。于是,为了中国的票房,美国制片商眼下正通过数字化手段,剪掉该片中的中国国旗和军事标志,修改对白,将入侵者改为不影响美国钱袋子的朝鲜人。改动将耗资约100万美元,但比起动辄上亿的票房,这点投入可不算多。

3月17日的加拿大《环球邮报》评论认为,此事说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加拿大的Imax公司对此也心知肚明。总裁理查德·葛尔方说,该公司准备降低Imax屏幕的价格,吸引更多观众,同时增设Imax屏幕。“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Imax市场,我去年下半年去了中国5次,比去好莱坞的次数都多。”他说。

3月19日的《芝加哥论坛报》还看到中国电影院建设的热潮。过去4年,中国银幕数量翻番,达到6200块,按照规划,这个数字到2015年还会翻一番。去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15亿美元。该报认为,中国政府是电影制作、发行和电影院建设的主要投资方,电影是加强国家影响力的一种方式,是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说中国的软实力比美国差,那么,电影方面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美国有4万块银幕,2010年票房106亿美元。如果按人均计算,中国每22万人才拥有一块电影银幕,而美国每7500人就拥有一块。更大的差距在于,尽管每年进口数额不过20部,但中国的电影票房还是被好莱坞占去半壁江山,而美国鲜有中国大陆的影片上映。

为了应对这一劣势,中国选择国际合作。法国《论坛报》3月16日报道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为了支持这一发展,政府鼓励跨国联合拍摄,并为大力发展数字化传输系统提供便利条件。好莱坞制片人已得知,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电影和娱乐业是战略性的。与外国人合拍是一种“双赢”,因为中国制片公司可以更轻而易举地使自己国际化,而对外国从业者来说,他们可以不受配额限制而在中国得到发展。

问题在于,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影集团,都面临盗版猖獗的困扰。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3月22日报道,由于没有合法销售或出租各类影片的渠道,中国的电影迷选择在互联网上非法下载电影或购买盗版DVD。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盗版行为已转移到网上。但是,非法制造DVD仍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中国盗版DVD行业2010年的收入为60亿美元,是中国15亿元票房总收入的4倍。

在好莱坞的奥斯卡季,电影公司向投票人发放的DVD试看片,常常被盗版者复制。美国电影协会的成员已对各类网站、DVD销售商和未经许可的视频点播服务提起诉讼,并且赢得了诉讼,但惩罚不够严厉,不足以阻止其他盗版者。

索尼影像娱乐公司和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发行公司的大中华区副总裁周黎(音)说:“我们在中国能做的非常有限。这里有太多的工厂,却几乎没有执法措施。今天关闭工厂,明天它们就会重新开门。”

(《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25日)

1. 下列对文章的描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米高梅公司将入侵者由苏联人改为中国人,充分说明了对中国的不尊重,迟早是要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的。

B. 加拿大Imax公司总裁理查德·葛尔方说:“我去年下半年去了中国5次,比去好莱坞的次数都多。”说明好莱坞已不再是他们影片的重要市场了。

C. 电影是加强国家影响力和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因此,中国政府是非常重视电影发展事业的。

D. 中国政府鼓励跨国联合拍摄,因为中国制片公司可以更轻而易举地使自己国际化,从而成功登陆国际市场,获得国际大奖。

2. 下列关于盗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好莱坞的奥斯卡季,电影公司向投票人发放的DVD试看片,常常被盗版者复制,说明了盗版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B. 面对日益猖獗的盗版行为,各国都坚决地反对和打击影迷从互联网上下载电影或购买盗版DVD的行为。

C. 在美国,对各类网站、DVD销售商和未经许可的视频点播服务,电影协会的成员已对其提起诉讼,并且赢得了诉讼。

D. 盗版活动在中国也很猖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执法措施,因此屡禁不止,工厂屡关屡开。

3. 下列关于本文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米高梅公司主动采取措施,把电影《赤色黎明》中的坏人角色由中国人改为朝鲜人,说明了朝鲜人在世人的印象是不好的。

B. 过去4年,中国银幕数量达到6200块,到2015年还会翻一番,因此,再过4年,中国电影票房也会由现在的15亿美元翻番,达到30亿美元。

C. 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但是中国大陆的电影却很少在美国上映,说明了中国人易于接受美国文化,而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不太熟悉。

D. 中国盗版DVD行业2010年的收入为60亿美元,是中国15亿元票房总收入的4倍,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

4.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我们应该如何打击日益猖獗的盗版行为。(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义网

语义网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界在描述下一阶段网络发展时所使用的术语。所谓“语义”就是文本的含义。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也就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的智能网络。通过语义网,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网页内数据语义来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使网络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自动搜寻和检索网页,直至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语义网一开始就肩负着改造现有万维网的重任,它正在逐渐改变和影响我们现有的万维网。

RSS是目前最成功的以语义网支撑技术为基础的应用,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用户只要安装RSS阅读器,它就会自动收集和组织用户定制的新闻,按照用户希望的格式、地点和时间直接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目前国内外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都支持RSS应用,标记为“XML”或“RSS”的橙色图标就是该网站支持RSS应用的记号。

知识共享(CC)版权识别是语义网技术的另一个现实应用。非营利性组织“知识共享组织”旨在为创造性作品提供灵活的著作权许可协议。2006年3月,中国大陆版CC发布。基于语义网支撑技术RDF的CC搜索引擎,能自动识别和理解作品版权信息,为用户合法使用具有不同级别的知识产权网络作品提供了极大方便,例如在线图片存储网站巴巴变(bababian. com)就已经集成了CC中国大陆版许可协议,“巴巴变”的用户可以选择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提供的许可协议,授权他人使用自己拥有著作权的图片作品。

刚问世就被称为“Google杀手”的Powerset,则是巴尼·佩尔(BarneyPell)追逐的一个关于自然语言搜索引擎的梦想。38岁的佩尔认为,Google只能通过关键字来搜索,不能分辨“儿童看的书”、“儿童写的书”和“关于儿童的书”之间的区别,而自然语言引擎却能够分析“功能词”,理解哪怕是最小的关键词的意思。他相信Powerset搜索引擎很快就可以推向市场,成为语义网的催化剂。

除了上述语义网技术的成功应用外,目前有希望的语义网应用研究还集中在Web服务、基于代理的分布式计算以及基于语义的数字图书馆等方面。

语义网虽然是一种更加美好的网络,但实现起来却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人尚且难以决断,更何况计算机呢?况且,决定技术发展方向的是用户体验,而不是理论。要真正实现实用的语义网,还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有些暂时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语义网的研究开发基本上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成熟的语义网技术商业应用产品并不多见,各大软件生产商对其应用还处于观望期。但是,随着对语义网体系结构、支撑技术和实现方法的不断突破,基于语义网支撑技术的相关应用会日趋成熟,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一定能看懂并处理网页中的内容,伯纳斯·李所期盼的人们将更方便、快捷地使用万维网发布和获取信息的理想,也一定会成为现实。

(选自2011年8月《科技日报》)

1. 下列对“语义网”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语义网”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界在描述下一阶段网络发展时所使用的术语。

B. “语义网”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也就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可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的智能网络。

C. 通过“语义网”,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网页内数据语义来进行连接的网络,从而使网络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自动搜寻和检索网页,直至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D. 语义网一开始就肩负着改造现有万维网的重任,它正在逐渐改变和影响我们现有的万维网。

2. 下列对文章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RSS阅读器,可以实现自动收集和组织用户定制的新闻,按照用户要求直接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

B. CC搜索引擎能为用户合法使用具有不同级别的知识产权网络作品提供了极大方便,是因为它能自动识别和理解作品版权信息。

C. 刚问世就被称为“Google杀手”的Powerset搜索引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语义网的催化剂。

D. 除了RSS、知识共享(CC)版权识别和Powerset外,目前有希望的语义网应用研究还集中在Web服务、基于代理的分布式计算以及基于语义的数字图书馆等方面。

3. 下列关于本文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后语义网将使人与电脑交流得非常轻松,但真正应用于现实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B. 各大软件生产商对语义网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观望期,说明这一技术的研究开发还处于低级阶段,还没有成熟的语义网技术商业应用产品。无钱可赚,各大软件生产商自然不敢轻易出手。

C. Powerset搜索引擎比Google搜索引擎更加便捷,可以理解哪怕最小的关键词语的意思。

D. 在不久的将来,语义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4. 通过阅读本文,能使普通用户享受到语义网技术所带来便捷的语义网支撑技术有哪些?

篇5: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学开设恋爱课,有人________推崇,认为此举有利于引导________未深的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但也有人唯恐此举会鼓励校园热恋,对学生学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只不过是开设一门课程而已,不妨______,何必上纲上线,为此争得面红耳赤。A.竭力 涉事 付之一笑 B.竭力 涉世 报之一笑 C.极力 涉世 报之一笑 D.极力 涉事 付之一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宁泽涛火了,一夜之间,朋友圈满是他的刷屏,他掀起了整个互联网的潮汐。他虽然是冠军,更是颜值爆表的“体坛小鲜肉”。

B.迪亚克表示,中国是个体育大国,为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增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推动了田径运动的大发展。国际田联愿进一步加强同中方的交流与合作。

C.新兴市场股市今年已下跌15%,多个国家货币兑美元创多年来新低,货币贬值幅度在3%以上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高达17个。过去两个半月,A股指数下跌了32%,恒指下跌了21%。D.由于延迟退休或实行弹性退休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________________,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①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

②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 ③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 ④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 ⑤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 A.①③②④⑤ C.④①③②⑤

二、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2)____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4)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5)__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6)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__________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8)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胡 适

现在中国有几种人生观都是我们该反对的。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固然不消说了。还有一些人,如静坐会的人,如坐禅学佛的人,他们都只是一班退缩懦夫,没有生活的胆子,不敢冒险,只求平安。而另外一种人虽不退缩,但为完全自己的私利起见,所以他们不惜利用他人,作他们自己的器具,不惜牺牲别人的人格和自己的人格,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到了紧要关头,不惜作伪,不惜作恶,不顾社会的公共幸福,以求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一切习惯、风俗、制度的改良,都起于一点批评的眼光。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习俗,都最容易陷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的做去,全不理会何以要这样做,只晓得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无意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守旧社会。我们如果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必须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危险的,是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俗话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那些厌恶这个世界梦想到别的世界的人,更是懦夫,不用说了。

B.①④⑤②③ D.④⑤②①③ 上条所说的冒险进取,并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份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份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把人人都看作通力合作的伴侣,自然会尊重人人的人格了。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社会有关,自然不肯为社会造恶因,自然要努力为社会种善果,自然不致变成自私自利的野心投机家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些正确的人生观。(本文为1919年3月22日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筹备会上 的演讲,原载于1919年《少年中国》第1期,有删改)5.作者认为当时中国社会存在哪些问题? 答:

6.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答:

7.根据文本,简析“少年中国的人生观”应该具有的要素。答:

答案精析

1.C [竭力:尽力地。极力:用尽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根据语境,第一空应用“极力”。涉世:经历世事。涉事:和事件有关(的人或物)。根据语境,第二空应用“涉世”。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报之一笑:用一笑来回报、示意。根据语境,第三空应用“报之一笑”。] 2.C [A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虽然”改为“不仅”。B项“增强„„发展”搭配不当。D项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 3.C [整个语段是以穿镇而过的河作为参照物来描写的,所以第④句放在开头较好,故在C、D两项中选择。②⑤两句,很明显应该是先有炊烟,接着再写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因此选C项。] 4.(1)钿头云篦击节碎(2)春花秋月何时了(3)则素湍绿潭(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舳舻千里(6)佛狸祠下(7)西当太白有鸟道(8)千磨万击还坚劲

5.①有些人醉生梦死,无意识地生活;②有些人一味退缩地生活(没有生活的胆子),只求平安(不敢冒险);③有些人为一己私利(为满足自己的野心),不惜利用他人,牺牲人格,作伪作恶,不顾公共幸福。

6.首先反对(批评)当时中国存在的几种错误的人生观,接着分析了“少年中国的人生观”应有的内涵(特点、特征),最后强调“中国的少年”要时刻保存正确的人生观。

篇6: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

按照新课标《考试说明》的规定,“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课标卷中是“必考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文本主要指论文、杂文、评论等。论文主要指比较浅显的学术类论文,杂文则可以指针对时事、热点话题的杂感文章,评论主要可能涉及影评、书评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所涉及的考点包括: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1.抓各段中心句。注意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而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要点;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2.抓过渡句。过渡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3.研究标题、头尾。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的角度,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旁征博引,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均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

4.综合段落大意。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中心意思,这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最有效的方法。

5.注意关键词语。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如同被反复敲击的琴键,其乐音往往是乐曲的主旋律,是文章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

二、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注意确定有效答题区间。

一般情况下,原文会用一些篇幅对重要概念进行说明或阐释,有的比较集中,有的则分散在文章的段落里。解题的关键就是要寻找相关信息,弄清楚重要概念的内涵。

2.树立语境意识。

一般情况下,重要概念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词语组成句子来表达某种意思,因此,文中总是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出现与重要概念相关的信息。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联系全文,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意思,切不可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具体来说,就是三步筛选法:

第一步,“勾画”:一是大概理解作者“说了什么”,二是命题者所拟制的选项多半与勾画出来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有关,这样可以比照异同,快速找到【答案】。

第二步,“对照”:在答题的时候找到与题干相对应的内容,看是哪个词被删除了,选项与题干的意思是否符合,须仔细严谨地对照。

第三步,“分析”:明白命题的思路,看看是否有下面的几种现象:①漏掉信息、以偏概全;②因果倒置、主客互换;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④无中生有、查无实据。

考点一 客观型

1、(2015·新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了诸如

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等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货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

技术条件。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贷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第三段中说“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D项“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偷换概念,应为“宋代新型信用工具”,即指交子、关子、会子等便于携带的纸质信用工具,不包括原来铜铁钱等不便携带的信用工具。“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在文中并无此表述,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 D 【变式探究】(2015·新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答案】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 本题从强加因果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因果关系不当。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解析】 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于文无据。

【答案】 B 考点二 客观+主观型

2、(2015·浙江卷,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

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对“内部语言”理解不正确的观点,考生答题时如能找出一些关键词语,仔细阅读第一段内容,和选项内容进行核对就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A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发现原句是“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指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两者不同。B项漏掉了“隐蔽思维”“即潜台词”。C项强加因果,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答案】 D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变式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E不给分。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解析】 D.“美的问题并不复杂”是错误的。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

【答案】 D 3.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语境,两个“味”的意义各不相同。由“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句可知,前者指本义,后者则为比喻义。

【答案】 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4.—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时可根据第六段的内容。

【答案】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考点三 主观型

3、(2015·江苏卷,16~1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起步。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答题时要先阅读该段文字,然后划

次,【答案】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本性变革”出在第二段开头,是引领句,答题区间在第二、三、四段,找出各段中的中心句子进行简要概括即可。比如第二段中的“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三段中的“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四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

【答案】 ①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②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3.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开向生命的窗子”一句

【答案】 ①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②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③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④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 ~ 28 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

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5分)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答案】

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

28.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解析】

26.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中间的“二程”“朱子”和“书贾”所作的事情。【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7.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提取,然后进行整合。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8.注意对文中二程、朱子的观点的概括,然后注意重点词语的把握。【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

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答案】6.D 7.C 8.C 【解析】6. 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3分)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分)【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4.C

.B 6.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是纯粹个人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题目明确要求:“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什么?这个词出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无意义”理解有误,从后文第四段“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可以看出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A项“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可以推断。C项“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根据“但就了解说”可以推断。D项“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根据第五段“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式文学批评”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有关“法官”式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第⑨⑩段不是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而不是只针对印象派进行深入分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理解、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找准范围,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⑤⑧⑨⑩四段。然后概括即可。第⑤段“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第⑧段“这一派学者可说是 ‘饕餮者’” 第⑩段“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指的是第⑨段相关内容,从这里可以筛选出二者的相同点。根据第⑩段“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与第⑨段对比,不难得出不同点,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5.C 6.B 7.D 【解析】5.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把选项与文章中的相关语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细微的不同。C项“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可见文化消费只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在概念范围上前者小于后者,而选项把两者范围等同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题干问的是“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说法错误,根据第一段“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推断。B项“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说法欠妥。根据原文第三段“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推断选项B判断错误。C项“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说法错误,可根据原文第二段“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1.D 2.B 3.D 【解析】3.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王国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原文“汉代以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

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1.B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项“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错误。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丢掉”,混淆范围。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来理解。C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来理解。D项根据原文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来理解。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A项根据第二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来理解。C项根据第四段“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来分析理解。D项根据第四段“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来分析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七、【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

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1.C 2.D 3.B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C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也”,并不能说“就不会‘疑古’”,选项中“如果……就……”这个条件是不成立的。A项可根据原文第一段“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推断。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推断。D项根据第一段“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就是《山海经》”和第二段“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推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D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五四’之后,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说法有误,原文第一段“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第三段“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说明“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的时间应是“五四”之前;“分而治之者”推断“五四”之后,对于有争议的史料归类已经有了较为妥善的处理。A项根据第二段“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推断。C项根据第一段“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第三段

“分而治之者”可以推断;选项D是对原文第二三段的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文中是以《山海经》为例,“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以清人编《四库全书》……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五四’之后”“分而治之”。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八、【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

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9.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10.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答案】 8.B 9.C 10.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解析】

8.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本题主要考查适合做选文标题的,实际上就是能够准确概括文意的,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C项合适。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分别概括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015·山东卷,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结合首尾段及中间段落的重点句子概括得出。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要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注意找到选项对应区间,然后分析归纳得出答案。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的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 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这一论断错误。

【答案】 D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

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答非所问”“

涵、外

【答案】 D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解析】 从第三段可以看出选项C项,曲解文意,强加因果。【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上一篇:黄山的一处自然景观作文下一篇:在春花秋月等你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