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妇联执委会领导讲话(定)doc

2024-08-13

2010年妇联执委会领导讲话(定)doc(共2篇)

篇1:2010年妇联执委会领导讲话(定)doc

在市妇联二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妇联二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创新,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是我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就全国而言,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三保”措施,有效遏制经济下滑态势,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从我市来讲,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要求,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全力实施“十大工程”,不断拓宽“三条路子”,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办成了我们多年想办而没有条件办成的一些大事,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祁连山腹地环线旅游、城市天然气工程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得以落实和开工建设,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张掖城郊湿地 1 已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等等。一年来,全市各级妇女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深入开展妇女小额贷款、和谐家庭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等活动,在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增进家庭文明和谐、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帮扶弱势妇女儿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市委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向与会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妇女工作者及广大妇女群众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强梅同志代表市妇联二届常委会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总结,对今年妇女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我都赞同,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紧扣全市大局,正确把握妇女工作方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做好群众工作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工作做得怎样,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基层 2 党建工作全局。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定位,确定了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个发展重点,并以此谋划产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一战略思路,不但赋予“三条路子”新的内涵,也使张掖的发展定位更加科学,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特色更加突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对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妇联组织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各级妇联组织要切实把妇女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发展,紧紧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发挥妇联组织职能作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广大妇女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努力推进妇联工作的科学化,使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更加畅通、纽带更加牢固、社会支撑更加坚实。

二、围绕科学发展,充分履行工作职能

妇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妇联组织要发挥自 3 身优势,突出重点,创新思维,切实担负起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大责任。

一是要着眼促进发展,把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妇联工作的永恒主题。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抓住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大好机遇,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协调、沟通,推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扶持和引导受贷妇女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等产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发展;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和推进各种对接帮扶机制,通过科技文化、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领农村妇女走科技致富、创业致富的道路;要把激励创业、推进就业作为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加大就业指导,引导广大妇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要继续深化“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争创活动,激励广大女职工岗位创优,岗位成才。

二是要着眼维护社会稳定,把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最大责任。各级妇联组织要从广大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争取政策,着力解决妇女儿童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两规划”目标全面落实;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妇女儿童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使维权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 4 女儿童的切身利益;要以今年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加大妇女干部的培养、推荐、选拔力度,不断提高女性进村“两委”和女村官的比例;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要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紧紧抓住文化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涉及妇女儿童的重点问题,密切关注失地失业妇女、城乡贫困妇女、老龄妇女、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积极协调各方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帮扶救助,继续实施好“单亲特困母亲援助行动”、“春蕾计划”、“母亲水窖”等公益项目。春节将至,还要积极做好“送温暖”活动,尽心竭力为妇女儿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妇女儿童的心坎上。

三是要着眼保障民生,把引导妇女共建和谐社会放在突出位臵。家庭、社区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石,也是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创建的优势领域。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引导妇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进一步弘扬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等良好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邻里和谐、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妇女的思想教育、情绪疏导、矛盾化解等工作,引导广大妇女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国 5 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今年是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各级妇联组织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影响大、有创意、时效强的纪念活动,充分展示我市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努力营造男女平等、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妇联自身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妇联自身建设,是妇联组织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妇联要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就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和妇女工作的新特点,着眼于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妇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妇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在夯实基础、拓展领域上下功夫。妇女组织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发挥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促进妇女工作。要切实加强乡镇、社区、村组和机关事业单位妇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网络。要积极探索妇联基层组织设臵模式,适应妇女分布和流动的新变化,在“两新”组织和流动群体中建立妇女组织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以妇女为主体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妇女社团,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妇联工作的覆盖面,夯实妇女 6 工作的群众基础。

二是要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级妇联组织要努力克服心理弱势和守旧思想,积极应运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开启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新思路,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组织方式,促进全市妇女工作科学发展。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深入基层,了解妇女群众所想、所盼、所需,认真办一些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惠民生的实事,树立妇女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在发挥优势、创新机制上下功夫。要树立妇女工作现代化的理念,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网络覆盖面广、妇女工作渗透力强的“联”字优势,积极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增强主动意识、统筹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采用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各条战线妇女群众的联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借力、借台、借势,用足政策资源、用好社会资源,逐步形成开放式、社会化的妇女工作新格局。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立足妇女特点和妇联特色设计活动,开展工作,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富有实效的工作品牌,形成我市妇女工作的新亮点。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坚强领导是妇联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一步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妇联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妇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热情关心妇联干部的成长进步,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妇女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市妇女工作新局面。

春节将至,借此机会,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市广大妇女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篇2:2010年妇联执委会领导讲话(定)doc

市委副书记、市长 古小平(2010年12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委五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九江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瑞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稿)》,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明年工作。等下,熊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认真实施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

“十一五”时期,在九江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奋起赶超,取得了抗震救灾、抗冰救灾、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实现“经济总量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和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消费品零售总额四年翻一番”。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5.5亿元上升到63亿元,年均增长18.7%;财政总收入由2.9亿元上升到9亿元,年均增长25.6%;工业增加值由9.3亿元上升到 36亿元,年均增长3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8.7亿元上升到20.5亿元,年均增长18.6%。

2、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格局更加明显,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提升,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22∶53∶25调整为14∶67∶19,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11.4%提高到14.3%,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82.5%提高到 91.5%,科技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46个百分点。

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累计完成固投261.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72.7%。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明显优化,新建高速公路23.5公里,新建一级公路17.9公里,新建改建二级公路19公里,行政村水泥路(或油路)通达率100%。工业园区承载力明显增强,建成面积由“十五”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15.4平方公里,园区道路总里程达20公里,日处理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管网覆盖率达60%以上。中心城区面积达14.8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城镇化率达46%。

4、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收入由2005年的7664元上升到12000元,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391元上升到5390元,年均增长9.7%。“十一五”期间,取消了农业税,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城乡低保、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2.4亿元,其中

地方配套2.4亿元。

5、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城区道路面积由167万平方米增加到270万平方米,形成六纵六横的网络体系,有力推动了城市东进北移南扩;全省县级一流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人民公园改造三大标志性工程先后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城市品位。加大集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力度,集镇规划覆盖率达81%,村庄规划覆盖率达90%,全市495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关系瑞昌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规划编制要“立足于打基础、立足于上项目、立足于大发展”,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结合瑞昌实际,按照“更加解放思想、更加扩大开放、更加加快发展、更加珍惜环境、更加注重民生”的总体要求进行编制,真正体现规划的原则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一城两区”为主战场,以强工兴城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瑞昌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10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9%。二是经济质量明显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产比达到7∶65∶28。三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到2015年,“一城两区”格局基本形成,城镇人口达到26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20万,城镇化率达到55%。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分别突破1万元、2万元。

(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1、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经济总量。集中力量打造码头工业城,充分发挥沿江优势,加快推进码头安置区、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理文造纸等在建项目。促进产业集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四大产业集聚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军企业,努力构筑工业发展脊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开辟工业小区,建立创业基地,推动全民创业。

2、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快融入九江中心城区,发挥近城优势,策应大九江建设,扩大同城效应。加速“一市两区”相向发展,依托瑞码大道,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精品工程和生态景观工程。加快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支持武九高铁建设,争取西海至瑞昌高速公路、瑞昌至武穴长江大桥建设,不断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城镇建设,形成一批设施相对完善、产业繁荣兴旺、区域人口集聚的中心集镇。

3、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二级公路为重点,全面完成市区至南义、肇陈、横立山三条公路改造升级,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依托农业五站合一,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大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4、以统筹发展为重要原则,促进各项工作进位争先。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继续扩大就业,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防群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5、把加快瑞昌发展作为共同追求,形成进位赶超的强大合力。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坚决执行干部选拔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营造干事创业的深厚氛围,以真干事为使命,以会干事为责任,以干成事为光荣,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造福人民上,把本领施展在抓发展、促和谐上。

二、关于2010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0年是瑞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紧紧围绕“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以“决战工业300亿”为主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2112”大会战,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成效体现在八个方面:

1、经济总量实现“三个强势攀升”。一是财政收入强势攀升。总收入“跨七过八攀九”,可确保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41.7%,有望达到9.36亿元,同比增长47.3%;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42.1%,力争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45%。二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强势攀升。在上年突破百亿大关的基础上,预计可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37%,比去年净增39亿元,增幅高于去年10个百分点。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强势攀升。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33.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1亿元,竣工投产亿元项目8个,完成投资7.02亿元,是去年的26倍。

2、工业经济呈现“三个喜人变化”。一是传统产业变化喜人。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建筑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机械船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9家,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5家,矿冶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3家,四大产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85%,四大龙头企业全部实现税收过千万。二是新兴产业变化喜人。理文250万吨包装纸、3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填补了我市新兴造纸产业的空白;香港华润装机20万千瓦、北京龙源1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的成功落户,开创了我市电力产业的先河。三是园区面貌变化喜人。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码头工业城启动了江州东路、镇南路、梁公大道、滨江大道等道路

建设工程,以及110KV变电站、安置区等配套建设。基本完成了城区工业园四条道路和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凌珂针织、高秀园艺、华瑞化纤等项目厂房建设。

3、城市建设取得“三个显著成效”。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开工或续建城市建设项目达57个,总投资30.2亿元,杭瑞高速、瑞码快速通道、南环路、浔阳东路、杨林大街改造全面竣工通车,赤乌中路、北环路东段、龙泉路、公园路、安定湖和护城河改造等项目正抓紧建设。二是房地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5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1%,销售商品房面积5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1%。房地产开发价格平稳回升,实现税收1.4亿元,增长39.8%。三是城市经营取得显著成效。完成土地收储14宗287.4亩,储备土地总量达到2016.9亩,成功出让土地967.6亩,其中商业用地423.6亩,实现土地收益6.46亿元,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征地拆迁提供了资金保障。

4、项目建设凸显“三个主导作用”。一是在扩大投入上发挥了主导作用。开展了“2112”项目大会战,列入调度的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项目平台投入力度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7.6亿元,是去年的4.7倍。二是在增强后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理文造纸、亚泥五六期、沃土复合肥等列入省重点调度,江联造船扩改工程基本完工,码头110KV变电站进展顺利,为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动力。三是在创新服务上发挥了主导作用。成立了码头工业城项目建设前线指挥部,由9名处级领导任正副指挥长,抽调300余名机关干部投入到项目建设一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5、开放型经济出现“三个重大突破”。一是项目引进实现重大突破。新引进工业项目37个,合同资金186亿元,可用“155”来概括,就是1个百亿元项目,即理文造纸;5个10亿元项目,即30亿元的多元金属镍、26亿元的亚泥五六期、16亿元的华润风电、10亿元的沃土复合肥、10亿元的龙源风电;5个亿元项目,即6亿元的凌珂针织、5亿元的蓝谷新能源、1.4亿元的鸿丰混凝土、1.2亿元的怡美纺织、1亿元的高秀园艺。二是利用外资实现重大突破。实际利用外资5991美元,增长75.5%,其中,现汇进资5276万美元,位列九江市第一、可望挤进全省前五。三是项目储备实现重大突破。全力跟踪、高效对接国电集团、亿通集团、喜得龙公司等重大项目,如对接成功,将实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更大突破,仅国电集团一期就将投资80亿元,建设总装机达240万千瓦的电力项目。

6、统筹发展取得“三个长足进步”。一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长足进步。农业生产持续丰收,粮食总产1.74亿斤,油料总产3.7万吨,油菜集中育苗、高产创建和“一菜两收”经验全省推广,小龙虾、水梨、生猪、山药、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继续保持九江市先进行列,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分别受到省级表彰。二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启动21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整合城区教育资源,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成立了全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瑞昌剪纸喜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铜奖,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影《今天我出警》在我市成功开机;新中医院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应,投资810万元改建或新建9家卫

生院业务用房和20个村级卫生所。三是第三产业长足进步。商贸、旅游、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商贸城——联盛国际商贸中心快速推进,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活动,瑞昌剪纸作为旅游商品一大品牌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

7、改革攻坚做到“三个全面推进”。一是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在去年筹资1亿元完成17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7家非工业企业改革工作,化解改制企业银行贷款4300万元;赛湖农场完成20家工商企业改革,安置职工达662人。二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在范镇等7家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推进卫生综合改革,实行以岗定人,全员聘任;推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投入资金340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保障机制;率先在九江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7万余份。三是农技推广改革全面推进。全面推进乡镇农业“五站合一”工作,积极构建市、乡、村、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现场会与会代表专程莅临瑞昌参观考察。

8、民生事业实现“三个继续加大”。一是民生资金投入继续加大。投入民生资金5.2亿元,同比净增4400万元,全面实施8大类77项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排名九江市前列。二是民生保障范围继续加大。3.3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年征缴基金1.05亿元;1.2万人达到离退休年龄,年发放养老金1.6亿;3.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年征缴基金2376万元;

30.65万农民参加新农合,2.6万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983例、唇腭裂手术58例;新增城镇就业934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533人、免费开展就业培训9266人。三是民生保障能力继续加大。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建;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工程,解决6万群众饮水问题;投入资金200万元,提高了村干部基本待遇;新建保障性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性住房2553套,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制定出台了《瑞昌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670余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推进速度不快,签约落户项目多,开工投产项目少;城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项目推进速度不理想;外贸出口增长不快,在九江排名靠后;群众越级上访现象呈反弹之势,城区发生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刑案,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不断增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1年经济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瑞昌“三年决战工业300亿”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为“十二五”奠定良好开局,推进瑞昌赶超发展、争得瑞昌在九江乃至全省的应有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当前的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机遇多于挑战,希望大于压力。机遇和希望主要来自三

个方面:一是宏观政策优势更加凸显。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政策没有改变,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一方面,随着杭瑞高速和瑞码快速通车的竣工通车,改变了我市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缩短了瑞昌与省会城市间的距离,有利于我市更好地融入“大九江”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随着南昌至武汉城际高铁的全线贯通,我市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到南昌仅45分钟,到武汉仅70分钟,加快了我市与武汉、南昌两大都市经济圈的融合。三是园区平台优势更加凸显。随着码头工业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成范围的不断扩大,一批落户项目将在近期先后开工,一批在谈项目将陆续落户,标志着我市沿江开发步入良性轨道,园区平台优势正在得到逐步发挥。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发展的难得历史性发展机遇。

根据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和九江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要求,2011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机遇,深入推进“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明年,重点是持之以恒抓好六项工作:

1、持之以恒抓好新型工业化。要继续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一是着力壮大支柱产业。支持和引导四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亚泥五六期建设,扶持江联公司快速发

展,努力将瑞昌打造成长江南岸有影响力的建材、船舶产业基地;支持凤竹棉纺新上6万锭瑞士卡摩纺技改项目,促其产能达到12万锭,力促凤竹纺织申报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扶持华瑞三期扩建、恒信漂染生产线改造、玫瑰纺织技改扩能等技改项目;促进纺织行业向鞋、帽制造业延伸,改进矿冶行业提炼工艺,促进矿冶行业向深加工、精加工转移。二是着力抓好项目引进。紧盯大型国企、跨国集团、上市公司,力争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节能环保的高科技项目。要重点盯紧辽宁方大、国电五期、亿通集团、喜得龙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工作连锁反应和井喷效果。三着力抓好项目服务。全力做好理文造纸、亚泥新厂、沃土复合肥、蓝谷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安置、项目报批、“七通一平”等工作,确保明年2月份前完成理文征地拆迁工作,春节前土地款发放到位;加快亚泥新厂区土地平整,积极协调好输油管道和11万伏输电线路的改建,确保2012年建成投产。全力帮助企业化解土地报批、融资、用工等难题,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四是着力抓好园区建设。高质量完成镇南路东延建设,启动梁公大道北接、滨江大道、理文路、经五路、经六路、陶瓷基地北干道、梁公大道南延、亚泥东大门和北大门等9条道路建设;优化《码头工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码头工业城二期规划;加快推进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确保明年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入使用;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努力实现“无闲置土地、无闲置厂房、无闲置设备”目标,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形成主导市域经济发展的“马赛克”。五是着力扶持中小企业。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平

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办证、办照等全程代理一条龙服务,在技术支持、融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查询、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规范投资担保公司运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持之以恒抓好新型城镇化。紧紧围绕“三年城建投入30亿”目标,再掀城市建设新高潮。一是抓好“两门”改造。东大门以安定湖改造一期、休闲公园、景观水岸工程为基础,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资建设高档住宅小区,启动体育中心建设,将安定湖打造成为展示瑞昌形象的一流新区;西大门以杭瑞连接线和城西客运站建设为重点,完善周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九武城际高铁客运站建设创造条件,引资开发建设总部经济区、高档住宅、生态旅游等项目,拓展瑞昌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西建设品位。二是抓好“一园一河”建设。聘请国内一流设计专家,高标准搞好天嗣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工作,突出瑞昌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适时启动天嗣山森林公园开发和建设,形成与安定湖公园相映成趣的良好格局。充分利用瀼溪河水系和岸线,搞好沿岸景观设计,启动瀼溪河改造升级,打造沿河景观,营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水岸特色,增强城市的灵气和韵味。三是抓好“两路”开发。以瑞码大道和南环路建成通车为契机,高标准推进瑞码快速通道、南环路绿化亮化工程,真正将瑞码大道、南环路建设成为瑞昌的样板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以瑞码快速通道为重点,发挥沿湖滨水效果,包装沿赤湖景观带开发项目,引进外资启动沿湖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以南环路为重点,启动南环线以北地块详细规划,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做

活做旺人气财气,加大周边土地开发和经营,引资建设中央商务区、高档写字楼和总部基地,将南环路打造成贯通东西两大门的桥梁和纽带。四是加强“两个管理”。一方面,加大违法违章建筑管理,对城区、码头工业城范围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从源头上制止和杜绝违法违章建筑;另一方面,巩固省级文明卫生城创建成果,大力整治城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坚持24小时保洁,营造舒适、整洁、文明、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3、持之以恒抓好农业现代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要把产业发展好。突出创品牌、上规模,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巩固粮食、油料、棉花等传统产业,做大生猪、小龙虾、山药、水梨等特色产业;突出深加工、促增效,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突出建基地、带农户,重点打造南义油菜、横港水稻、南阳山药、横立山水梨、赛湖供港蔬菜等10个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基地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好。按照“标准不降、要求更高、效果更好、建好新点、巩固老点”要求,以“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为重点,狠抓新农村建设点、乡镇集镇、主要公路沿线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住全省“农业田水利基本建设年”活动有利机遇,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重点做好湖泊水利血防规划,人饮工程“千

吨万人”工程规划,全面完成50座小

(二)型水库和1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是要把生态保护好。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以城市绿化为重点,努力打造成城市绿化精品;以园区绿化为重点,努力争创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以通道绿化为重点,按照适地适树、美观大方、赏心悦目的绿化理念,重点将瑞码大道和南环路打造成精品工程;以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为重点,在宜林地段栽植防火树种,确保完成6000亩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四是要把集镇美化好。围绕“一个市域副中心镇、四个组团中心镇”的城镇发展定位,全力推进集镇建设。依托码头工业城园区,以工业发展带动集镇建设,使码头镇成为主城区的副中心;加大南义、肇陈、范镇、高丰、横港、夏畈、黄金等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组团中心集镇。扎实推进乡镇创业小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就近创业,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乡镇创业小区成为工业园区的孵化园和成长地。

4、持之以恒抓好民生工程。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最大追求,使发展成果普惠全市人民。一是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提高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年供养标准,确保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扶持农村敬老院建设,确保高丰敬老院通过省级五星级敬老院验收。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参试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推行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机制。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人均增幅10%,人均月增加140元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

本养老金。深入推行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让基本养老保险惠及更多人群。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参合率达到92%以上,资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争取政策,确保进入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大病救助范围,对全市所有符合救治条件的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在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的同时,根据财力增长幅度,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待遇。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廉租住房200套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200套1.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200户2.4万平方米、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300户2.3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加快安置住房建设进度,确保明年7月底前15万平方米码头安置用房顺利交付使用。

5、持之以恒抓好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启动赛湖学校整体搬迁,确保两年内新建成一所4000人的一贯制学校,将庆丰小学改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学校,满足残疾儿童入学需求;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集镇校安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投入。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成10个农村卫生所业务用房改建任务,实行药品同乡同价,统一配送,配送品种达95%以上;力争全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完善预防处理医患纠纷工作机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三是提升文化发展水平。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推进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启动铜岭遗址博物馆和洪一苏维埃县委县政府革命遗址纪念馆建设,努力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启动青铜文化生态主题园建设,做好赤湖影视创意基地引资工作,完成《今天我出警》影视拍摄工作。四是统筹发展其他各项事业。加强科技服务和推广力度,积极申报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稳步推进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工作;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全市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78%以上,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3以下。

6、持之以恒抓好财政增收。巩固壮大基础财源,积极培植新兴财源,努力挖掘隐性财源,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强化税费征管。健全财税增收激励机制,加大对江联造船、亚东水泥、武山铜矿、凤竹纺织等重点纳税企业的支持力度,注重培育长期稳定的税源;扶持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壮大骨干财源;进一步完善税收监控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跟踪管理,建立财政收入预警机制,确保应收尽收。二是经营好土地。围绕“两门”改造和“两路”开发,按照“先造环境后卖地”的工作思路,盘活周边土地,并进行整体包装规划,促进土地升值,提高开发效益;加大土地报批和开发力度,认真做好“争取增量、盘活存量、开发补量”三篇文章,有效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健全土地储备经营制度,实行饥饿式供地,实现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三是严格支出管理。继续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管理,从造价预算、预算审核、招投标、结算审查、审计监督等环节着手,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用好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严格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重大项目、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民生

需求;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管理,确保人均月增300元补贴发放到位。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园区行”活动,不断拓展银企对接空间,促进银企交流合作,提高金融对重点项目、工业经济、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确保更多的银行存款用于地方经济建设。

当前,“两节”即将来临,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抓好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不发生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市场物价稳定和有效供给。要周密安排“两节”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让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上一篇:《落水救人》译文下一篇:超拽的个性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