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2024-08-07

诗歌的特点与鉴赏(精选8篇)

篇1: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单元知识一: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一、诗歌的文体特征

诗歌是世界上形式最古老、语言最凝练、抒情性最强且近乎音乐的文学体裁。诗歌原是诗与歌的合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一起,统称为诗歌。《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朱光潜则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区别诗与散文,给诗下了这样的定义:“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并指出:“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这些言论,大致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散文、小说、戏剧都可以不受篇幅的严格限制,灵活自由地叙事、抒情、议论。而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不仅篇幅字数受限,而且还要受韵律的限制。所以,诗人必须要用最少的语言,反映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容。这就要求诗人在表达时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贡或最富有特征的事物,道过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和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一种“形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虽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滲透者作者的思想感情,但跟散文、小说、戏剧相比,诗歌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更鲜明,所以说,诗歌是一种最富于感情色彩的文学样式。“诗言志”的“志”,就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抒情诗自不待言,就是叙事诗,也必须饱含情感;无情而叙事,往往会使人感到淡乎寡味,缺乏艺术感染力。在饱含情感这一点上,白居易的《长恨歌》堪称典范。诗人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李、杨悲剧的始末,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痛彻心扉的相思相恋之苦。白居易就非常深刻地认识到诗歌的这一特点,他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现代著名抒情诗人郭小川也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

第三,语言凝练而富于形象性。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和字数中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诗歌的语言必须高度精练而生动。而要做到语言精练,就要求诗人必须对篇、章、句、字进行反复锤炼。诗歌史上,流传者不少诗人锤炼语言的故事,如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与韩愈“推敲”诗句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贾岛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名句,由此可以想见其作诗的艰难。杜甫也说:“为人性僻既住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由此也可看出他对诗歌语言艺术的矻矻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杜甫诗中的“惊人”之句比比皆是。诗歌的语言不仅要求精练,还要求形象。诗歌要用形象思维,诗人抒情言志,要能够捕捉生活中那些最能激起人们感情的事物(包括人)或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进行高度的集中与概括,形成饱含着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体境界,即诗境或意境。这种境界,往往是高度典型化了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诗歌是音乐与舞蹈的李生兄弟,因此,如果没有节奏与韵律,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节奏鲜明,是要求诗歌请言的高低、轻重和停顿有规律地交错出现,形成诗句的抑扬顿挫;韵律和谐,既要求诗歌要押韵,同时还要求句中平声字与仄声宇交错运用,从而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效果。

二、诗歌的分类

汉语诗歌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旧体诗与新体诗两大类。

旧体诗即中国古代诗歌,又大体分为两大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等。以“歌”“歌行”“引”曲”“吟”等为题的诗歌,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受格律限制,不要求对仗,押韵也较自由。以每句的字数划分,古体字主要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几种。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中间四句要求对仗,其学数、音律、平仄都有严格要求。按字数和句数划分,律诗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等。排律是律诗的铺排延伸,其句数少则十余句,多则数十上百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绝句其实就是律诗的戴断,或截前四句,或截后四句,或截中间四句。跟律诗一样,绝句也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和六言绝句等。

古典诗歌发展到唐宋元明清时期,又出现了词、散曲等新形式。词是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因为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曲的歌词,所以也叫曲子词,别称长短句、诗余,乐府、倚声、曲子词、琴趣等。词的一段称为一阕或一片。最常见的词是两阕,即上下阕(或曰上下片),此外有一阕的词,如《如梦令》 《调笑令》等;有三阕的词,如《兰陵王》 《威氏》等,有四阕的词,如《莺啼序》,词按共字数长短分为小令和长调两种,长调也称慢词。曲指散曲,是金元时期最盛行的一种新诗体。其形式虽然也是长短句,但字数的规定远没有词那么严格,它可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衬字,因而曲更能尽长短变化之能事。曲的用韵也较词韵宽松得多。曲的体式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指单首曲子,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是同一宫调中的曲子连贯而成的一套组曲,至少是 三曲,多则几十曲;不论曲子多少。都必须押同一个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新体诗也叫新诗,就是现代白话诗,是“五四”运动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体。新诗形式自由,基本不受句数、格律等的限制,句无定字,篇无定句,押韵也较宽松,所以通常也叫自由体诗。

按内容划分,诗歌又可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类。抒情诗侧重感情的倾诉,叙事诗则重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与人物形象的刻画。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的叙事诗最为发达,取得的成就也最高;叙事诗则相对要逊色一些。

三、诗歌的鉴赏

诗歌由于表现形式的独特性,要进行鉴赏并不容易。尤其是古典诗歌,由于时代相隔久远,所反映的社会与今天有异,创作有其特殊殊性,加上语言的障碍,要读懂颇不容易。它要求阅读者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艺术理论修养、诗词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生活阅历和人生历练等。限于篇幅,这里简单谈谈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诗言志”是我因古典诗歌的悠久传统,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为诗人自我形象,或者说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带有诗人的影子。因此,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遭际,能使读者体会到其诗作的思想和情感。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这就是说,要真正理解作品,就必须“知其人”“论其世”,即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也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鲁迅先生也曾说:“......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家的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所产生的时代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真正读懂作品,就必须先对作家的生平,思想及其时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没有这一点,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甚至很可能是歪曲的。例如,要是我们不了解李煜先是一国之君后是阶下囚的身世,怎能理解他那首《虞美人》以及其他作品所表现的亡国之痛、悔恨之情;如果我们不知道陈子昂随同武攸宜征讨契丹时的特殊遭际,怎能理解《登幽州台歌》那与“天地悠悠”一般深广的忧患与悲愤之情。

因此,要能正确地欣赏诗歌,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蕴含,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并深人到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氛围中去感受。

(二)认识意象,领悟意境

阅读欣赏诗歌,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涵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领悟到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抒发的情感,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古典诗歌往往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进入诗歌的事物形象,已经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含有作者之“意”的形象,即“意象”。诗歌中的一些惯用意象往往有特定的用法,寓繁于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许多诗歌语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而被赋予特定的涵义,能形成特定的诗歌意象,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歌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若涉及游子之思,则有“浮云”“落日”“转蓬”“芳草萋萋”一类意象。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所谓思与境谐、境与意会、神与境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人常常通过选择意象,来构成意境,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中,表现诗人的感情、意趣。诗人用语言符号创造的种种意境,只有靠读者想象复原,才能引发共鸣,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放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因此,我们欣赏诗歌,必须善于体味意境。要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物我交融,既入乎其内,了解诗人所咏之物木身的特性;又出乎其外,把握其中暗示的具有某种美学价值的寄托和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的意境,通常有寻景(寻找写了哪些景物)、构境(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析情(分析这个画面渗透出怎样的情调)三个步骤,最终归到“情”(志)上。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也可以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最写乐,有时更见其哀、乐之深沉、浓厚。

(三)掌握诗歌的常用表达手法

诗歌由于受到字数、格律和声韵等多种限制,特别要求精练概括,叙述中常常有跳跃性。我们鉴赏诗歌,还需懂得一些诗歌作法,如省略、错位、比兴、用典、对偶、夸张等。汉乐府《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或战死于城南,或战死于郭北,极言战死者之多,上句省略“死”,下句省略“战”,形成互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含弟》)“白露”被拆散颠倒了,形成错位,然而景色宛如画出,句式也因对仗更加好看动听了;中国古典诗歌有寄托象征的传统,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而用隐晦曲折的手法表现出来,有时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比兴,“楚雨含情皆有托”,如屈原的诗歌中常用“香草美人以喻君子”;典故的运用也是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典可分两类:语典,即就语言形式言,是前人运用过的;事典,即出处与某一故事有关。鉴赏诗歌时,如果知道是用典,就能更深一层了解其含意,品出其意味的浓厚。

(四)发挥联想,体验生活

鉴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诗歌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跳跃性强,留下的空白大,供读者联想、补充,进行再创造。诗人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读者读诗自然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欣赏诗歌(也包括欣赏其他文学作品)就是读者的一种再创造活动。诗贵新、贵凝练,诗人写作时,往往只截取感情脉络中最有意味的一段,其余的便成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留待读者去联想;优秀的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灌输什么,他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白由,让你自己去领悟其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获得更丰富的诗意。

另外,诗歌是生活的反映,诗人创作必须有生活,读者鉴赏也要有生活。一首诗年轻时读来平淡无奇,等年事稍长重新读它的时候,便可能觉得大有深意。因为阅历丰富了,诗里所表现的生活也就能够体会得更深了。一切优秀诗歌的鉴赏,都离不开读者本人的生活经验。(五)多多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关

自古以来,诗就是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从《诗经》到元代的散曲,都是可以配合音乐歌唱的。元以后的诗虽不能唱了,但其语言仍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句尾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为读者朗诵创造了条件。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反复朗诵,既有助于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会诗的意境,体会诗的音乐美,也能使心灵得到熏陶与享受。

篇2: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诗歌鉴赏步骤

1.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2.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鉴赏分析;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破”“弄”两字的品味等。

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例如,对“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句含义的理解、对“落花时节又逢君”语句含义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在描写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蕴的对国恨家仇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写燕子之外所包蕴的天涯游子的惆怅心态和羁旅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1)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语序倒置等。

4)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6)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赋比兴、象征)

篇3:把握诗歌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从近几年各地中考设置的古诗鉴赏考题来看,考点为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为主观题。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时要读懂诗歌写了什么事情,描写了具有怎样特色的景,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一、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抒情性是诗歌最突出的特点,诗歌鉴赏最根本的任务便是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诗歌写何事,绘何景,抒何情,言何志。这里所说的情和志,有的是诗人特定情境下的感情流露,有的是诗人阐述的某种哲理,有的是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等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或是总结。如何准确体会诗人的情感呢?

1. 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常见类型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绪,但有的诗歌也会在写离情的同时,劝勉友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比较典型的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一扫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依恋,写得积极旷达,开创了送别诗新的境界。

边塞诗多赞颂边疆将士的英勇,表达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和决心;也有暗示对朝廷的不满,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归家无望的哀怨。如辛弃疾《破阵子》,既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山水田园诗主要表达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也有的表达厌弃尘世、厌倦官场、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如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乡情诗表达羁旅愁思、思念亲友之情,也有的是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如马致远《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温庭筠《望江南》则表达闺中人对心上人魂牵梦系、痛彻心扉的思念。

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表面上是咏古,实则感慨个人遭遇、讽刺现实社会。如杜牧《赤壁》,借一件古物引起对历史兴亡的慨叹,暗讽当年周郎只是遇到了难得的机遇,也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

咏物诗是借吟咏某一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或是生活情操的诗歌。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的意象表达自己品行高洁、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情操。郑板桥《竹石》中开篇“咬定青山不放松”与末句“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互呼应,凸显作者那种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 熟悉古代诗词名家的艺术风格

要准确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了解诗人的主要生平、创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王安石《登飞来峰》只有了解王安石政治革新的伟大抱负,才能领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古代诗词名家的一些生平经历、创作风格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我们要了解:李白初到长安得到皇帝赏识颇为得意,后来受人排挤郁郁不得志,不得不离开长安,游览各地,自觉怀才不遇这样的经历,以及他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极富想象的浪漫情怀;青年杜甫胸怀大志,而后遭遇“安史之乱”、国破家散、个人遭遇坎坷的经历,以及他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另外一些诗人主要的创作内容和艺术风格我们也要有所了解,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王昌龄,长于咏史的杜牧,善于象征的李商隐等。

3. 透过意象体会情感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 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其共通之处。在平时的积累中,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各有哪些寓意,会对课外诗歌赏析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意象有:梅——凌寒傲骨,菊——高雅,莲——高洁,柳——惜别,松——坚贞,梧桐——凄凉悲伤,月光——思念,春风——得意,浮云——飘零,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杜鹃(子规)——凄凉哀伤,鸿雁——思乡怀亲,竹笛、笙箫——离别之苦、乡思之情、内心孤独,等等。

二、赏析语言,掌握技巧

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时,不仅仅要体会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还要理解诗人是怎样抒情的,要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

1. 抒情方式

诗歌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着重了解间接抒情的几种方法:

(1)寓情于景。柳宗元《江雪》,诗人遭朝廷贬谪,孤独高傲的心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来了。

(2) 寓情于物。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的意象表达自己品行高洁、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情操。

(3) 借古讽今。杜牧《泊秦淮》,用南朝陈后主荒淫误国的教训来讽喻当时的晚唐统治者。

(4) 以小见大。孟郊《游子吟》,通过母亲为游子缝制衣裳的事例表现深沉的母爱。

2. 描写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描写手法有: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表达诗人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烘托,如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渲染幽静、静谧的气氛来烘托愁情;侧面描写,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侧面写出天气的奇寒,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反衬,杜甫《孤雁》中“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野鸭象征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反衬孤雁高洁的品质;虚实相生,如曹操《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象征,如杜牧《赤壁》,以美女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3. 炼字

古诗词中词语的考查形式有多种。不过无论是找出句中的诗眼、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还是比较不同词语的差异,究其实质,都是对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使用及其表达效果的考查。以下几类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类:活用词,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使动用法,化腐朽为神奇;第二类:表现力强的动词,如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见”字,贾岛“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形象贴切,千古流芳;第三类:表示颜色的词,色调一般能体现心情,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渲染气氛。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妙用。

另外,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诗歌赏析中重要一点,平时比较容易掌握,在此就不再赘述。

篇4:高考诗歌鉴赏的特点与备考策略

【关键词】诗歌鉴赏特点 强化训练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9-01

诗歌以其生动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故而诗歌鉴赏自1993年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后,深受广大中学教师的好评,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导向。

诗歌鉴赏的前提是理解,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的享受。在鉴赏诗歌时,鉴赏者首先接触其语言,并通过它来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一、高考诗歌鉴赏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可见其具有以下特点:

1.就选材而言

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内容赏一般是短小精悍而且通俗易懂,在体式赏已涉及诗、词、曲等多种样式,在时代上已从唐、宋、元三代向现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都与课文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是课本知识的迁移。

2.就题材而言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是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额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歌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以古诗为主,题目从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题目的设问角度在传承语句理解的特点外,还采取扩展式鉴赏。材料来自课外,但和课内都有必然练习。一般选取知名度较高,内涵丰富的诗篇,但难度并不大于教材中的同类作品,且一般不用教材外的典故。鉴赏角度广泛:(1)诗歌形象的鉴赏;(2)诗歌语言的鉴赏;(3)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4)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

这些都是公考检测的特点,我们在诗歌鉴赏时必须引起注意。

二、高考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

中国诗歌富于抒情性,诗人的表现是情感式的,是通过抒情来表现主题。其次,诗歌通过创造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意境是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再次,诗歌是高度简练的,由于格律的限制,以简练的语言表现浓厚的意蕴。最后,由于入乐须依格律,诗歌富于音乐美。其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与内容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可以通过吟诵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鉴赏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1.“感觉”,对诗的形式或诗的形象的外在情状的反映。

2.“感染”,读者与诗人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共鸣。

3.“感触”,读者为诗的形所激发出的与之相关的一些感慨与思考。

在鉴赏过程中,不仅仅是读诗,更重要的是品诗,品尝出诗味,即品出情味、意味、兴味和韵味。我们是从现象、语言、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品出诗味。

(二)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

1.鉴赏者始终伴随着形象,融合着自己的思想情感。

2.鉴赏者总是充满着想象和联想投入诗的意境,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3.鉴赏者一直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美感享受,对形象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三)诗歌鉴赏除了必须读懂语言,理解大意,了解作者及写背景等之外,还应把握其独特的特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1.通过吟诵体会诗情

诗歌格律的节奏和韵律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古人写作诗文讲究“以声传情”,“声象相应”,那么,鉴赏者只有通过吟诵、品味,才能逐渐真切、清晰地感受到诗歌中描绘的形象,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获得诗人当时对生活的体验,进而在思想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2.把握诗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

诗人的感情蕴含在诗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尤为突出。诗忌直露,讲究含蓄,或情景交融,或写景寄情,或移情于景。因而领会诗的意境必须从把握诗的形象入手。在姜夔的《扬州慢》里,只有把握客观形象“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才能体会出作者由此产生的悲凉之感。

领会诗的意境首先应注意根据诗词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诗中的形象去探求诗人的情感,而不应先入为主,以对诗人的一般了解来生搬硬套。因为,李白的诗并非全部都是旷达的,同样,杜甫的诗也非全部都沉郁。其次对诗词形象的把握。意境的领会应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分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许多梦中美景,不能仅仅对景物特征做表层理解,,更应看到诗人的创作意图。再次,把握作品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把握形象,领会意境。

3.品味,推敲语言,领会情致理趣

中国诗歌力求语言精练,凝缩,字少意多,其情致理趣耐人寻味。“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一声笛起山前。”其中的“拂”面,船“横”以表现情致,“月”落,“一”声以体现理趣,皆十分传神,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宁静的夏夜,值得推敲,体味。

4.感悟诗句外的曲致

诗贵含蓄,诗人往往将情致藏在诗句的背后,借咏物叙事或用典而有所寄托。李清照《如梦令》里“知否知否?影视绿肥红瘦”表达出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四)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准确解答问题

1.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现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叙事则是寓情于景等等。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达,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2.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诗歌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合乎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3.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反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设置迷惑,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以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

篇5: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1.写景诗揣摩诗人于山水景物之中寄托何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抓景物的物象特点,分析意境,可以探知诗人蕴藏其中的情感。“见景生情”,写景往往为后一两句的直抒胸臆打下基础,从直接抒情句也可概括诗歌主旨。

2.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此类诗经常使用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揣摩诗人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挖掘人们所赋予物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如陶渊明咏菊,抒写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不谄媚世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3.边塞诗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其主旨或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奇特风光;或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或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表达边关将士对月思乡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或反映沙场征战的艰辛悲壮、连年征战的残酷、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往往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其风格豪迈旷达、慷慨雄壮。

但不同时代,边塞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基调是豪迈爽朗、勇敢、一往无前。诗中充满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虽然边塞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多了悲壮惋伤的.成分。如《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宋代外临强敌、内政颓靡,南宋沦亡半壁江山,诗坛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报国无门、收复中原无望的愤懑和征士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怀古咏史诗此类诗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或怀古伤情,对历史事件抒发思古之幽情(如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感慨朝代兴亡盛衰之情);或怀古论事,对历史兴亡作出思考、对历史事件作出评论,如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为项羽自刎而惋惜;而王安石《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或怀古讽今,借古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如讽刺当政者的荒淫奢侈)。

篇6: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

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

古诗英译中我们必须承认存在诗歌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存在,更不可混淆审美鉴赏的差异与误读的区别.诗歌的正确解释,依赖客观世界的.知识、作品的背景知识和语篇内含的知识.译诗的先决条件是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 者:穆诗雄 Mu Shixiong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2)分类号:H059关键词:差异性 达诂 背景知识 误读 意图

篇7:诗歌鉴赏--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与技巧,并会应用此技法来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2015·辽宁沈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二.知识汇编

高考考查的常见的几种写景的方法与技巧归纳 1.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结合 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来写 3.注重炼字

4.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5.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 6.从观察角度的立足点来写 7.注重景物的色彩搭配 三.讨论展示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他是怎样写景的呢?

四.应用体验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问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与技巧,并会用此技法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三.导入新课

(2015·辽宁沈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5 分)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写了“声”和“夕阳”,夕阳下的楼景为视觉,雁声为听觉,雁声为动,夕阳下的楼为静。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而渐渐远去,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尚在耳畔回响,描写了一幅辽远却又寂寥的图景,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客思乡怀人的愁苦心情。那么,写景常用的技法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

四.知识汇编

1.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结合(重点)

“虚”与“实”,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往往是诗人由现实之景通过联想或想像而生发的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歌写诗人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变化莫测,虚无缥缈。诗人笔下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光耀夺人,群仙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来迎接诗人的到来,场面多么盛大多么热烈,李白用奇特的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虚拟的神仙洞府的美好图景,又用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依然存在,但是往昔的繁华已逝去,故国凄凉,不堪回首,突出物是人非之感,是虚象。(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是如何写别后相思的呢?是用了想象,设想未来分别后的景物和心情:一想到分别,就肝肠寸断,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没有了知己,一切都索然寡味。离愁之深,别后之苦,思念之情,伤感之意,都融入其中,引起读者强烈共鸣。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来写:比喻 拟人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对偶 互文 通感等(重点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

“晨钟云外湿”(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这句写景用了什么手法?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由听觉而到视觉的通感。3.注重炼字

侍僧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去拜见当时的诗人郑谷,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王安石前前后后用了“到、过、入、满”等众多词语,一路吟咏,一路揣摩,想了又改,改了又想,都不甚满意,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由于“花弄影”之“弄”是将人的感情、动作移之于花,表现出花的精神、活力,故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赞为:“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张先也因为巧用“影”字而被称为张三影。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写出了蓬勃的春景。“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而宋祁也因为这句词名扬词坛。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4.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

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5.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 以动衬静 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他是怎样写景的呢?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景,“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清澈见底的泉水从石上淙淙流过,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以动衬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视听结合,“喧”“幽”互衬,具艺术感染力。

6.从观察角度的立足点来写(写景有层次):远近结合 俯仰结合 点面结合 空间的上下(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例《沁园春·长沙》中,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七句写景,角度多样,远近高低,俯仰变换,点面结合,从实到虚(由眼前的岳麓山到全多的无数山岳)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7.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来写: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重点)例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三.应用体验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解 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词作抒写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清明、寒食节过了没多久,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色彩,慢慢凋谢了。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翻腾衣柜,找出春天穿的衣服,纷纷出城来到苏堤,尽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

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 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四.归纳小结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问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篇8: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一.研究诗歌鉴赏的命题趋势

(一) 近3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特点

由此可见, 全国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 体裁多样化, 既有诗, 也有词和曲, 而诗 (唐宋诗) 占主位;

(2) 题材丰富多彩, 涉及山水、咏物、咏怀、羁旅行役、风物等多个侧面;

(3) 考查以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和表达技巧为主, 诗歌形象和语言的考查比重呈上升态势, 而考查综合程度高, 试题往往将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等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其中一个方面的很少;

(4) 题型多样, 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 非选择题有填空题、简答题、赏析题、比较鉴赏题和谈阅读启示的拓展题等, 而非选择题型即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

(5) 题量和赋分绝大多数省份命制为2题8分, 少数省份题量命制为1题、3题或4题, 赋分在6分、7分、10分、11分和17分不等。需要注意的是:以8分为基准, 低分区域分布呈下降态势, 而高分区域分布呈上升态势,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全国新课标卷赋分由过去的8分增加到11分, 而北京卷由原来的7分增加到17分, 增长幅度明显。

(二)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预测

近几年, 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难度一直居高不下, 导致试题区分度不大。如何降低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的难度?这是一个令命题者苦苦思索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不少省份在试题命制创新方面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下面, 根据国家《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 结合近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趋势和特点, 我们对201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作以下预测, 仅供同行复习时参考。

1. 命题内容和要求不变而试题难度整体上有所降低。

考查内容仍然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两点: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要求仍然是D级鉴赏评价, 即“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试题难度整体上降低主要体现在, 一是填空题的设置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二是比较鉴赏题的设置将保持由整首诗歌比较向若干相关诗句比较的发展态势, 三是选择题设置和启示拓展题的创新等。

2. 取材的体裁主流态势不变而题材内容异彩纷呈。

考查的体裁仍然以唐宋诗词为主流, 其他朝代的诗、词和曲次之。考查的题材仍将丰富多彩, 涉及山水、咏物、咏怀、羁旅行役、风物等多个侧面。

3. 主观题主流地位不变而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从题型看, 主观题中简答题或问答题的主流地位不会改变, 但其中的填空题、赏析题、比较鉴赏题和启示拓展题等, 将继续得到可贵的探索、创新和发展。

4. 题量和分值的主流趋势不变而又略有差异。

考查的题量仍然以2题为主, 赋分以8分为主, 诗歌鉴赏试题命制的这个主流趋势将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但具体到各个省份却略有差异。明年, 还会有一些省份的题量设置在1题、3题或4题, 分值也将随之有所增加或减少。

总之,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命制, 将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具体说, 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区分度和效度有所提高, 试题既具有稳定性和科学性, 又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

二.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我们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也就规范了答题思路与答题过程, 鉴赏诗歌时, 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章可循。

第一步:初读全诗, 力求读通读懂。

这一步, 要做到五个必看: (1) 必看题目。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 (体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 , 它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 也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通过认真阅读, 为进一步鉴赏作品打下基础。 (2) 必看作者。对于历代文学大家, 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其创作经历、创作风格。通过了解作者, 知人论世, 对诗歌的鉴赏很有帮助。试题时常在注释中提供一些关于作者和背景的介绍信息。 (3) 必看全诗。诗歌全文是鉴赏的主体, 我们应花大气力认真默读, 力求读通读懂。要做到:前半部分寻意象, 后半部分找中心。 (4) 必看注释。全国各省高考诗歌鉴赏题多数附有诗歌注释。其作用:一是暗示背景, 介绍作者这时所处的环境, 诗歌写作的背景;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 消除阅读障碍。无论哪一种, 我们都要在读完整首诗后, 回过头去, 结合诗歌本身细细阅读注解。注释的出现势必降低了诗歌的鉴赏难度, 考生应充分把握其中的每一个有效的信息。有时, 题干所要的答案就在其中。 (5) 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我们读懂了诗歌名句, 也就掌握了诗眼和中心。

第二步:审视题干, 反复推敲, 规范答题。

在基本读懂诗歌之后, 我们要认真阅读题干, 将题干问题与诗歌内容结合起来反复研读、推敲, 做到规范答题。其答题策略主要包括: (1) 知人论世, 评出作家风格特点。 (2) 依据题目, 突出文体特点。 (3) 分点答题, 点后例证。 (4) 就诗论诗, 不枝不蔓。 (5) 适当运用文学评论语言。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 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等, 这些常见文学评论语言的运用恰当, 可以使答案显得技高一筹。 (6) 鉴赏答题, 应“因题而异”。

三.灵活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高考诗歌鉴赏所考查的为两类五个点, 即第一类为三个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二类为两个点: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而命题又往往是综合在一起来考查。

第一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诗歌形象

形象一般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我们这里只探讨诗歌的景物形象和意象。一般说来, 诗歌形象鉴赏的答题要点: (1)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 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1] (2011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琅琊溪 (1)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2) 。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1)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2) 槎 (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命题者为了降低答题难度, 在命制试题时, 力避诗歌形象这一概念, 只是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而实际上该题是在考查考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其答题要点:“几幅画面+作者情感”。

通过认真研读诗歌与注释, 再审视题干, 我们不难答出如下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例2] (2007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 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 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题]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该题答题要点:“具体意象+如何反映时间变化+表现的情感”。我们知道,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结合, 象指诗中的形象, 意指诗人的情思。题干要求回答的“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 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回答“哪些融进了诗人情思的反映时间变化的形象”, 联系诗歌内容看, 这里的形象是指景物形象。明确了这些, 我们认真阅读诗歌, 便不难找出如下答案:用“日暮”即落日, “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 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语言炼字

任何一个单纯的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 只有当汉字进入具体的语境中, 才显示出高下来。所以, 赏析诗歌语言的妙处, 一定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所谓“字不离句”, 就是说出某字在某句中的作用发挥得好;所谓“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就是必须联系某字所处的相关诗句甚至全篇来进行分析。一般说来, 答案要有以下几部分:形式上要点明或修辞、或活用、或手法等等;内容上要分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思想感情;效果上可从诗中形象或作者角度两个方面介入来分析表达效果。但在具体解答时, 不能机械套用, 要因题而异。

[例3] (2011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按要求作答。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 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 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 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 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问题]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该题要求回答“卷”“吼”两词的表达效果, 并明确指出要“结合诗句简析”。其答题要点:“所写角度+具体内容+表达效果”。联系诗句, 不难看出, “卷”从视觉角度, 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 写出骤雨声势之大。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例4] (2008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小孤山 (1) [宋]谢枋得 (2)

人言此是海门关, 海眼 (3) 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 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 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 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1)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 四无依傍, 地势险要, 是南宋军事要地。 (2) 谢枋得:宋弋阳 (今属江西) 人, 以忠义自任, 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 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3)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题]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例4题, 当年高考学生普遍得分偏低。赏析“孤”的妙处, 不仅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 还要联系诗歌注释。不仅要就诗论诗, 还要知人论世。其妙处有: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 字面相应, 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 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 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 比喻贴切。

3.表达技巧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布局谋篇手段, 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主旨所起到的作用。而命题考查往往“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 其答题要点: (1) 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例5] (2010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岁暮 (1)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2) ,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1)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廊中) 。 (2) 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该题答题要点:“两种表达技巧+技巧具体内容+技巧作用”。通过认真研读、比对和思考, 我们不难答出:借代, 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 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 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 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除此以外, 该题的表达技巧还有“双关”、“对比”和“虚实结合”等, 限于篇幅, 恕不赘述。

[例6] (2011年安徽卷, [宋]欧阳修《琅琊溪》, 原诗见例1)

[问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该题答题要点:“实写内容+虚写内容+虚实结合手法作用”。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 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第二类: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思想内容

一般说来, 这类试题的答题要点: (1) 分析并理解有关诗句所写的具体内容; (2) 分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3) 所抒发的感情或所表达的旨趣。

[例7] (2012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 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 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 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 年年还自生。

[问题]下列对本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是 ()

A.一二句点题, 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 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 “十里”承“春江”, 写堤长;“千条”承“密树”, 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 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 以静写动, 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该题是选择题, 须将四个选项对照原诗进行一番比照、理解和分辨。认真细心阅读之后, 我们可做如下分析:A项、B项和D项对原诗内容的理解是正确的;C项理解有问题:一是三四两句并非单纯“写柳堤晴日的静景”, “十里笼晴苑”化用了“台城柳”的典故, “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 其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个咏写对象;二是五六两句也不仅仅是“写雨天的动景”, “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三是三四五六四句的表现手法绝非以静衬动, 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与“落花”, 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 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 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与“落花”, 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 此处应是以动衬静。故此题答案为C。

5. 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般说来, 这类试题需要考生了解背景, 理解内容, 把握情感, 从而领悟观点。其答题要点: (1) 亮明作者的观点态度; (2) 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求例证。

[例8] (2008年湖北卷) 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1)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1)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 年长无成, 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 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 官至宰相。

[问题]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该题答题要点:“亮明人生态度+联系词作具体分析”。我们认真阅读全词, 可以做出如下解答: (1) 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 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2)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 他不自卑, 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 (3) 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经常考查的诗歌思想感情题当属“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个考点。一般说来, 思想感情鉴赏的答题要点: (1) 分析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或意象; (2) 阐明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但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结合全诗对思想感情作简要分析的试题, 还要视具体情况作答。

[例9] (2010年安徽卷, [唐]杜甫《岁暮》, 原诗见例5)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题干已经明确告诉我们, 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寂寞壮心惊”, 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并且要“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鉴赏答题时, 我们不但要细读本诗, 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 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 还要做到知人论世, 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 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 然后进行综合思考, 才能不遗漏要点。

鉴赏答题时, 可以从“时局背景”、“诗人境遇”、“主观志向”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还用兵”、“犯雪岭”、“日流血”和“朝廷谁请缨”等, 可以看出战事紧张, 时局艰危而朝中无人为国分忧;题目“岁暮”, 既指一年之末, 又暗含壮士暮年, 而诗人客居异乡, 难免孤独寂寞;“济时敢爱死?”足见诗人空怀报国之志, 纵有一腔热血与报国无门形成强烈的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诗歌思想感情抒发或寄托的对象, 因作品不同而命题又有差异。就安徽省卷而言, 同样考查诗歌思想感情, 所抒发或寄托的对象:2007年是“下片的句子”, 2008年是“诗中小孤山的形象”, 2009年是词作中的重点词语“空惆怅”和“无人解”, 2011年是“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等等。答题时, 一定要根据题干指向和要求做出具体而准确的解答。

上述讨论的基本解题方法, 考生切不可机械套用。随着高考命题综合程度的不断提高, 考生在解答时, 要根据具体试题的题干要求, 灵活并综合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以便求得诗歌鉴赏的实效。

上一篇:《廉洁教育读本》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干部任职六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