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2024-08-09

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通用8篇)

篇1: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引进优秀小学校长和公开招聘

优秀小学教师公告

为满足开发区所属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依据《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豫人社﹝2015﹞55号)和《三门峡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三人社事业〔2012〕18号)文件规定,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拟引进优秀小学校长1名、公开招聘优秀教师11名(财政全供),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名额 详见附件1。

二、招聘范围

凡符合本次引进小学校长和公开招聘小学教师岗位所需专业、学历、年龄等资格条件的均可报名。

三、招聘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6、招聘岗位资格条件中有年龄、工作年限等时间要求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18日。

(二)引进优秀小学校长资格条件

1、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学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中小学二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二级乙等普通话等级证书;

2、年龄40周岁以下;

3、具有3年及以上教学经历、3年及以上校级领导任职经历,现仍从事校级领导工作的;

4、个人曾被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评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及相当荣誉;

5、所主持的教育教科研成果,获得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等教研业务部门和团体的表彰(奖励)。

(三)公开招聘优秀小学教师资格条件

1、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应聘语文教师须具有二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应聘其余教师岗位须具有二级乙等普通话等级证书,音乐、英语专业岗位应具备与学科一致的教师资格证书及专业学历;

2、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中小学二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可放宽到40周岁;

3、具有3年以上(含3年)教学经验(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师范类985、211院校毕业生不限。音乐类有指导合唱经验、会舞蹈、戏曲者优先。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应聘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有其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的。

四、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公布招聘信息

2018年1月18日在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门户网站(http://kaifa.smx.gov.cn/)等网络平台同时发布,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有意向者可登录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门户网站(http://kaifa.smx.gov.cn/),应聘小学优秀校长职位者可下载《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引进小学优秀校长报名登记表》(附件2),应聘小学优秀教师者可下载《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公开招聘小学教师报名登记表》(附件3),填写一式2份,并附近期两寸免冠彩色照片,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报名。同时提供以下材料:个人简历、照片电子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原件、复印件,教师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校级领导任职文件、业绩证明材料和可提供的获奖证书等复印件各1份,经审查属实后退回原件。

报名时间:2018年1月26日—2018年1月28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30。

报名地点:三门峡市崤山西路43号开发区管委会西配楼一楼。

联系电话:0398—2183861 3

2、资格审查。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凡查实应聘人员不符合规定资格条件或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随时取消其应聘资格。

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人员,统一发放《笔试准考证》,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引进、考试程序

(一)优秀小学校长引进程序

1、组织专家组对应聘者进行业绩评审,以材料评审和面试答辩等方式进行。对校长的面试采取现场陈述、答辩等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具体评分办法另行制定。

2、以业绩评审成绩为依据,择优确定考核和体检人选,并在开发区门户网站上公告。考核和体检后如出现岗位空缺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递补考核人选。考核工作不唯分数,注重领导管理学校的能力、取得的业绩和办学思想、经历视野、实干精神等。体检应在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被考核人员必须取得原工作单位同意。对优秀校长人选须进行实地考核,考核中发现档案或应聘材料存在弄虚作假情况者将取消录用资格。

(二)公开招聘优秀教师程序

1、笔试

采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的方式进行(笔试时间另行通知)。

笔试内容: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综合知识》,考试时间每科100分钟、满分100分。

(1)《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时事政治、职业能力测试等相关知识。

(2)《教育教学综合知识》内容: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

(3)笔试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成绩×50% +《教育教学综合知识》成绩×50%。

笔试时间、地点:详见《笔试准考证》。报考者须凭笔试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入场考试。

2、面试

(1)面试资格确认

根据笔试成绩,按报考岗位拟招聘人数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如遇末位名次并列的可同时参加面试。未按要求参加面试资格现场确认和面试资格现场确认不合格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并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2)面试采取试讲的方式进行。满分100分,主要测试应聘者的理论素养、思维能力、业务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试讲内容:为所报岗位现行教材。音乐类岗位还须增加专业技能测试。

因实际参加面试的应试者人数达不到规定面试比例且不具备竞争的岗位,应组织现有人员面试。

3、总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笔试成绩×40% +面试成绩×60%,音乐类岗位还须增加专业技能测试得分。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专业技能测试成绩、总成绩计算按四舍五入的办法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专业技能测试成绩、总成绩在河南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门户网站(http://kaifa.smx.gov.cn/)公布。

4、体检

按照所报考岗位的招聘名额,根据总成绩,按各岗位拟聘人员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如同一个岗位出现末位应试者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则按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如面试成绩也相同,则共同确定为参加体检人员。

体检项目、体检标准按照《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及办法(试行)》执行,费用自理。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考察

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为考察对象。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应聘者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并对应聘者的资格进行复查,对不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经核实后取消聘用资格。

如因体检、资格复查以及因自动放弃资格等原因而出现缺额的,应在同岗位报考者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考试成绩并列的,按确定体检人员的方法进行递补。因考察不合格出现招聘岗位缺额的,不再递补。

(三)公示

考察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对象,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开发区门户网站(http://kaifa.smx.gov.cn/)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四)聘用

经公示无异议的拟聘人员,由用人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依据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聘用人员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在所聘岗位最低服务期限为 5年(含试用期)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合同期内不得转岗或调动。

六、相关优惠政策和待遇

(一)工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本次引进小学校长和公开招聘小学教师为财政全供,办理聘用聘任手续后,享受开发区同级同类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和工资福利待遇。其中:引进小学校长可参照2017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人才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或本人取得的专业技术职称对应工资待遇。

(二)住房保障。引进小学校长参照2017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人才3年内享受每月800元租房补贴。

七、纪律监督

本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岗位及人数、招聘条件、招聘工作程序和聘用结果,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对违反招聘纪律一经查实的,按国家、省、市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中纪律与监督的有关规定处理。为方便群众和社会监督,增强招聘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设立监督电话:开发区监察局 0398-2280068

八、本招聘实施方案由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本次公开招聘的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和聘用等有关事宜均在开发区门户网站(http://kaifa.smx.gov.cn/)公布或公示,请报考人员及时登陆查阅有关信息。未尽事宜及公开考试招聘教师工作中的特殊情况,由开发区公开招聘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咨询电话: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398-2183861 附件:

1、2018年开发区公开招聘小学教师岗位明细表;

2、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引进小学优秀校长报名登记表;

3、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公开招聘小学优秀教师报名登记表。

篇2: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三门峡市抢抓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按照“求转、求进、求实”的总基调,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持续推进“一高两化”,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三门峡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一)国民经济在困境中爬升。2013年前三季度,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体制性问题等外部因素与自身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的多重影响,三门峡市经济运行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困难局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态势明显。上半年和前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到9%以下,分别为8.8%和8.9%。第四季度,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升、运行质量稳中有进、发展趋势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趋于协调,发展后劲增强。全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204.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全年财政总收入达1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3和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3.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51.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1.33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38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2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10.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12年的8.0:68.0:24.0,优化为

8.3:66.4:25.3。

(二)特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3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作出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果品行业推行“三管一做”,有力促进了果品产业的发展,100多家畜牧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色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灵宝大枣、陕县“二仙坡”苹果、卢氏黑木耳、渑池仰韶大杏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国叫响。特色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弥补了粮食因灾减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接近百亿元,达99.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4.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5和0.2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产量61.5万吨,比2012年减产6.8%;猪牛羊禽肉产量10.05万吨,比2012年增长8.8%;禽蛋产量5.13万吨,比2012年增长1.5%,牛奶产量

4.25万吨,比2012年增长1.7%。

(三)“一高两化”支撑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战略,三门峡市上下倾力打造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加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工业生产逐步扭转了3—7月份连续5个月个位数增长的低迷困局,复苏迹象逐步显现。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741.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

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3.62亿元,增长10.4%。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三门峡市重点支持发展的化工、医药、汽车等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2%,利税增长26.3%;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9.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9%,利税增长9.2%;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20.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4%;医药工业增加值20.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4%。小微企业活力尽显。2013年,三门峡市小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5.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6.1%,增速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个百分点。

(四)重点领域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3年,三门峡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度突破千亿元,达到1151.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2.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完成1138.03亿元,增长23%。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三门峡市在建的500万元以上项目706个,计划总投资达到2627.54亿元,比2012年扩大50.4%;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全年三门峡市民间投资完成769.92亿元,比2012年增长27.7%,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7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高速增长。以黄金产业园为支撑的有色金属冶炼业项目完成投资87.73亿元,比2012年增长212%;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2.01亿元,增长3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投资37.06亿元,增长105.8%;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10.9亿元,增长29.3%;文化、体育、娱乐业完成投资19.38亿元,增长11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4.6亿元,增长42.5%。房地产开发市场保持繁荣。全年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5.72亿元,比2012年增长32.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9.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22.99万平方米,增长23.6%;商品房销售额42.48亿元,增长36.5%。

(五)会展经济带动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3年,三门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特色商品交易博览会。展会期间,现场销售商品4亿元,客商签订购销合同79亿元。在会展经济的带动下,全年三门峡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9和0.2个百分点。

(六)政策支持确保财政金融走势平稳。2013年,三门峡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79亿元,增长19.2%,增速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税收收入55.39亿元,增长17.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5.1%,科技支出增长15.5%,教育支出增长13.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1%。

2013年年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6.03亿元,较年初增加110.85亿元,增长13.4%;各项贷款余额548.16亿元,较年初增加78.84亿元,增长16.8%。

(七)“大通关”引领外贸外经较快增长。随着三门峡海关、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和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投入运营,三门峡经济的外向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三门峡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6.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居各省辖市第6位,其中进口总值1.08亿美元,增幅高达193.2%;三门峡市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0个,比2012年增加6个,实际利用外资8.68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6.3%,总量居全省各省辖市第3位。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防灾减灾抗风险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尽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但由于过去多年来对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加之自然条件的约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2013年受旱灾的影响,三门峡市粮食总产量比2012年减产4.5万吨,减幅6.8%,其中夏粮亩产减产14%,总产减产13.7%,秋粮亩产减产1.5%,总产减产0.3%。此外,旱灾还对水果、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传统行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质量亟待提高。受资源、市场和生产要素等因素影响,煤炭、黄金、电解铝等行业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导致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年煤炭采选业增加值增长5.3%,主营业务收入下降6.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1.7%;电力工业增加值下降1.6%,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4%。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不景气,直接导致关联企业利税水平严重萎缩。201

3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税下降7.9%,非金属矿采选业利税下降

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税下降54.7%,电力工业利税下降24.2%。这些行业在工业和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其生产经营困难对三门峡市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体现在企业所得税下降,税收比重偏低。2013年,三门峡市企业所得税完成4.28亿元,仅比2012年增长0.3%,国内增值税8.14亿元,比2012年增长5.3%。受企业所得税等三大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的影响,三门峡市税收收入增长17.2%,比全省19.9%的平均增幅低2.7个百分点,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仅为67.7%,在全省排名第16位,比全省73%的平均水平低5.3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还需要进一步培育。2013年,三门峡市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比2012年下降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1.4%,比重与2012年持平;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3.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8.4%,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低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一高两化”的步伐需进一步加快。

三、对2014年三门峡市经济形势的初步判断

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恢复期,总体态势趋于稳定,欧盟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美国经济受债务上限和QE退出将呈现不确定性,日本经济刺激效应缩减,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从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看,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已不复存在,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内需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

从三门峡市情况看,随着“四大一高”战略在三门峡市的深入推进和打造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政策效应的显现,2014年,三门峡市经济有望在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提高,同

篇3: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频次

采样类别包括出厂水、自来水管网末梢水、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及部分自备水。采样点15处左右。每季度进行1次水质常规项目检验。

1.1.2 资料收集

收集2002—2006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所水质监测检验报告247份, 对水质毒理学指标进行分类整理。

1.2 方法

1.2.1 水样的检测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 (2001年) 的规定进行。监测仪器、设备均经过定期计量认证, 2002年实验室通过河南省计量认证考核。

1.2.2 数据处理

用Visual FoxPro 6.0建立基本数据库, 根据需要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扩充必要的字段成为应用数据库。输入数据时, 对于未检出样品 (低于最低检测质量浓度) , 统计时以“1/2×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参与计算[1]。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

1.2.3 毒理学指标的综合性分析

引入水质综合污染指数[2]方法。公式为, 毒理学指标综合污染指数undefined, 其中Pi=Ci/Si。Pi为某指标的分指数, Ci为该指标实测浓度值, Si为水质检验项目限值即评价标准。对每一份水样求出其Pi值 (当有水样毒理学指标检测不全时n按实际数取值) , 再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年度、季度、水样分类对Pi值分布进行比较。

1.2.4 结果评价

按照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001年)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要求进行。

2 结果

2.1 饮用水毒理学指标超标情况

共检测1933个项次, 超标率为2.17%。氟化物、氯仿和四氯化碳的超标率均大于等于5.00%, 汞、硒、铅等有个别水样超标, 结果见表1。

2.2 毒理学指标污染强度排序

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对11个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 各项指标的分指数Pi的最大值、最小值和中位数见表2。规定:P≤0.8为合格, 0.82.0为重污染。以此对这11项毒理学指标污染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见表2。污染强度排序按Pi中位数值大小先后排出, 可以看出氟化物、硝酸盐、氯仿、铅、硒、汞排在前5位, 它们与污染评价情况基本一致。

2.3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对饮用水污染评价

利用各指标的分指数再对每份水样计算综合指数, 有247份水样至少检测1项毒理学指标。将这247份水样的综合指数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看其在年度、季度、不同类别水样中的分布是否一致。结果表明, 毒理学指标污染情况在年度分布不同 (表3) , 以2003年、 2005年污染情况较重, 2004年最轻;而在季度 (χ2=4.191, v=3, P=0.242) 、分类 (χ2=7.759, v=3, P=0.051) 上, 污染情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χ2=79.114, v=4, P=0.000。

3 讨论

在检测的饮用水常规检验项目中有11个毒理学指标, 其中有42项次超标, 占总超标数构成的9.03%。分析这些数据在年度、季节、不同类型水样中的分布情况, 显示氟化物在2003年第1季度超标率显著增高, 氯仿在2005年第2季度的二次供水中测定值较高, 其余项目只有个别水样超标且分布较分散。此2项指标成为今后值得关注的毒理学项目。

毒理学项目占全部超标数的构成虽然不高, 但其危害程度不能轻视。通过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方法, 对这11种可能产生毒害效应的指标进行了纵向的比较, 用“相对性”概念把不同的物质放在同一个平台上, 让人们去关注、认识和评价。饮用水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 饮水毒理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全民、长期饮用是其特点, 对一些特殊人群更应该引起重视, 比如硝酸盐含量过高可使人工喂养婴儿的血液中变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3], 孕妇是铅危害的易感者等, 所以及时发现饮用水中卫生安全性问题, 并采取切实的改进措施, 是监督、疾控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市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污染程度的次序为:F->NO-3>CHCl3>Pb>Se>Hg>Cd>CCl4>Cr+6>As>CN-, 为今后监督检测提供了工作的重点。

采用247份水样的综合污染指数, 用秩和检验来分析5年来我市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污染状况, 可以看出年度均秩的分布不同, 2003、2005年存在较高的污染程度, 其次是2006、2002年, 以2004年污染程度最轻。而在季节和类别上, 秩和检验表明其分布一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与以上毒理学指标的单项分析结果基本相同。

摘要:目的了解三门峡市区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存在的卫生问题。方法对2002—2006年247份水样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年度、季节、类型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在各年度毒理学指标污染情况不同 (χ2=79.114, v=4, P<0.01) , 在季度、分类上污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门峡城市饮用水毒理学指标存在一定卫生隐患。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监测,毒理学指标

参考文献

[1]卫法监发 (2001) 161号.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文件, 2001:77.

[2]杨克敌.环境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1.

篇4: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这句民间俗语道出三门湾的富庶。的确,作为浙江省第一长、第二大海湾,三门湾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其腹地广阔,拥有健跳港、石浦港两大深水港口,这在全国范围内都不多见。

古往今来,中国有识之士一直对这块璞玉青睐有加。孙中山当年在中国沿海一带考察时曾对三门湾的资源、区位优势大加赞赏,称之为“实业之要港”,并写入后来的《建国方略》中。可惜的是,由于战争等原因,三门湾开发大计屡屡搁浅。与如日中天的广西北部湾相比,三门湾显得有些落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三门湾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而夹在宁波都市经济圈和台州都市区之间的三门县更是远远落在后面,坐拥“金银滩”的三门人尴尬地发现,与同样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玉环相比,三门明显居后;即便是与同处三门湾的宁海、象山对比,三门也只能羡慕地看着它们跻身全国百强县。

不过,不甘人后的三门人从未放弃梦想。现实差距反而更能激发三门人迎头赶上的豪情。

“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快,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深入实施,三门湾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是大势所趋。”2009年,三门县率先提出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这个承载着三门、宁海、象山三地共识的梦想,正因三门人的强烈意愿拉开序幕。

站上“巨人的肩膀”

为求又好又快地发展,三门县“父母官”们可谓殚精竭虑。征民意、请专家,在调研的过程中,三门的执政者认识到,要想实现经济的腾飞,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产业格局,只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谋求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做文章。

这个更高更大的平台就是“三门湾次经济圈”。

三门湾像一个半封闭的“葫芦状”,北邻象山港,南接台州湾,具有明显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特征。三门湾次经济圈即指一个在宁波都市经济圈和台州都市区之间形成的,具有快速成氏性的经济区域,核心范围包括三门、宁海、象山三县,共50个乡镇,陆域面积339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040平方公里。

作为三门的主政者,三门县委书记李浩眼光看得更远,他从全国、全省、区域三个层面审视三门湾次经济圈。

李浩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目前,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已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层面,并成为浙江省建设港航强省的核心平台;市委提三门要借势用力,借梯上楼,成为台州市北上接轨的“桥头堡”……所有这些,都为三门加快后发赶超、推动县域向区域发展跨越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此外,同处东海之滨,象山、宁海两县与三门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在行政规划上源远流长,民间交往由来已久,政府接触一直比较频繁一尤其是近年来,台州北上发展、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加快,三门作为台州北上接轨的“桥头堡”,积极开展访问、考察等活动。频繁的“访亲”和“探路”,为谋求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宁波都市经济圈和台州都市经济区建设需要新空间。随着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初步形成并对周边区域发展带动力的增强,三门湾正在成为宁波都市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新空间,也是其拓展的“桥头堡”。

显然,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对于有效推进产业带之间的融合、平衡发展,将三门由“边缘地带”变为“黄金轴心”,在接受辐射中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唯有三者兼备,方能傲立潮头。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洗牌”,中国不遗余力推进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环顾全国,区域合作风起云涌,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率先启动区域一体化实践之后,“中原城市群”、“武汉经济圈”、“长株潭一体化”等新一轮合纵连横迅速崛起。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快,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深入实施,三门湾战略地位重新体现,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正当其时,可谓大势所趋。

从资源禀赋看,三门湾三县区位优势明显,共同拥有得天独厚的电力、土地、港口、航道、淡水、湿地、浅海、海岛等资源,其中滩涂资源占到全省滩涂总面积的13%。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围垦滩涂167平方公里。

从区域发展走势看,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象山港大桥相继建成,沿海高速公路将动工建设,环三门湾区域成为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宁波都市经济圈南延和台州都市区北拓的集合区,三门湾是正待弥补的“发展断层”。

从产业优势看,三门、宁海、象山三县经济规模总量不大,但一些支柱产业成长性较好,其中船舶制造业蓬勃发展,整个区域在建的造船企业如果全部建成投产,将会形成600多万载重吨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到上百亿元,成为今后浙江省除舟山以外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

从产业集聚态势看,三县电力、能源、汽车、钢铁、船舶等产业独树一帜,三门滨海工业新城、宁海经济开发区、象山经济开发区、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等规模初现。

更加难得的是,近年来,宁海、象山、三门三县抢抓机遇、开发开放、创业创新,建设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资源优势正逐步向现实生产力优势转化,已经形成了竞合、快速发展的态势。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准备了无可替代的自然条件。而“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提出,正是立足于甬台毗邻区域的资源禀赋,顺应了各县在资源保护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强烈合作的需求。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是一项长期而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厢情愿”,还要各方“情投意合”。

三门和宁海、象山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宁波是副省级城市,宁海、象山两县均为全国百强县,而三门至今还是相对欠发达县,这种合作的大跨度和不对称性,会不会带来一定困难?

“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是区域共赢之举,不仅需要三地通力合作,更离不开台州、宁波两市的支持。这几年,三门县域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三地的合作将使三门发展如虎添翼,三门不会是包袱。”三门县委副书记、县长董服标说。

不仅如此,作为“三门湾次经济圈”的首倡者,三门还努力成为先行者和推动者。

三门率先建立“战略推进委员会”,书记、县长挂帅,下设空间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委员会,明确分工,统一协调。

去年,该县考察团一行60余人赴象山、宁海考察学习。“这是一次访友之行、取经之行、探路之行、鼓劲之行。”一路走来,考察团看到了差距,拓展了眼界,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门湾一地三市已经扬起改革风帆,蓄势待发。

向海洋要发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经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地中海时代”,还是“大西洋时代”,都伴随着海洋经济的繁荣而产生。

三门要发展,海洋就是最好的掘金地。三门全县海岸线长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被命名为中国青蟹之乡,浙江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

不过,海洋产业绝不仅仅是传统的渔业捕捞生产,而是全新的海洋产业。为此,三门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海洋产业发展平台的要求。三门的经济重心开始向海洋挺进。

2000年,三门开始实施“东拓西扩”战略,提出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口号;2002年,三门提出“工业南下”战略,把健跳港作为“工业南下”的主战场,并专门成立临港型工业集聚区;2004年,三门抢抓台州市委“建设沿海产业带,实施南北协作”的重大部署,开发废盐田建设沿海工业城;2005年,三门不失时机提出“三港三城”战略,即“开发浦坝港,建设沿海工业城;开发健跳港,建设华东电力城;开发海游港,建设滨海新城”……

转身向海,三门把沿海开发置于突围赶超的战略高度,在省内率先编制完成《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将新能源、船舶制造与船配、海洋旅游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每年在安排工业投入与平台建设项目时,都着眼于优化海洋开发利用布局,至今围垦滩涂10万余亩,海洋经济发展呈年均增长率30%以上态势。

三门人的海洋战略也收到了丰厚的回报。近年来,三门经济发展迅猛,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几年位居全市第一,被誉为“三门速度”,浙江以及全国的大型企业纷纷入驻三门。

现在的三门,境内可建大型核电厂两座、大型火电厂两座、大中型潮汐能电厂和抽水蓄能电站多个,终期装机容量达2000余万千瓦。是华东地区理想的能源基地。目前,三门核电一期正式开工,火电项目已获省政府批准,国内最大的健跳潮汐电项目意向签约。境内大小岛屿122个,有“海上仙子国”之美称,其中被称为“千洞岛”的蛇蟠岛已初步开发,计划打造成浙江省一流的海岛休闲旅游度假区……

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三门青蟹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云集、高朋满座,三门借此良机召开首届三门湾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广泛听取大家对于三门发展方向的意见。会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对三门湾次经济圈的发展持极为乐观的态度,他表示,三门湾次经济圈的形成对中国长三角一带发达的县域经济转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沿海地区的发展将承载更多就业和经济活动,也将带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他同时建言决策者们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做好发展成大城市的准备规划。

“青蟹为媒、经济唱戏”。本届青蟹节上,众多浙江商界领袖级人物纷纷现身,为其新型产业转型抢滩。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当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三门必能凭借蓝色产业群的崛起实现自身富民强县之梦。

篇5: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2014年1-2月,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均居于上游或中上游,财政金融形势稳定,市场物价涨势趋缓。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并没有有效解决,市场需求不旺、投资后劲不足的问题将会对后期经济运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1—2月份,三门峡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9.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列第8位。工业生产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2月份当月增速突破15%,累计稳步增长。2月份,三门峡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2%,为自2012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比2013年同月高1.5个百分点,比2013年12月高4.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个数不断增加。三门峡市符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条件的工业企业个数已达637家,比上年年初增加28家,增长4.6%,比上年年末增加12家,增长1.9%;其中新增企业18家,由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的27家。企业个数不断增加,为三门峡市工业生产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超过四分之三行业生产增长。1—2月份,三门峡市的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生产增长,占77.8%,其中占三门峡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前6个行业中,5个行业增长,1个行业下降。四是大、中型企业增加值个位数增长,小型企业成为拉动三门

峡市工业生产增长的主力。1—2月份,大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32.48亿元,增长8.6%;大中型企业拉动工业生产增长4.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前两个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超过一半,达52.5%,拉动三门峡市工业生产增长8.6个百分点,对三门峡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6%。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1—2月份,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列第2位。

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国有投资增速。1—2月份,三门峡市民间投资完成58.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7%。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18.55亿元,增长17.6%。

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均保持增长。1—2月份,三门峡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4.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10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97亿元,同比增长33.5%

部分支柱产业投资萎缩。1—2月份,三门峡市煤炭采选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90.2%,医药制造业投资下降81.9%,交通运输业投

资下降45.8%,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下降43.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同比下降16.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9%。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1—2月份,三门峡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列第8位。

1—2月份,三门峡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73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2%,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进口总值2055万美元,增长161.3%,出口总值1683万美元,下降20.1%。

四、财政金融形势稳定

1—2月份,三门峡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7.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12亿元,增长13.5%,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列第15位。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8.14亿元,增长6.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2%。其中:主体税种完成5.30亿元,增长18.0%,小税种完成2.84亿元,下降9.2%;非税收入完成3.98亿元,增长30.2%。

1—2月份,三门峡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重

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4.9%、143.9%、96.4%、76.5%。

2月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8.86亿元,比年初减少7.1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增加50.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67.87亿元,比年初增加19.71亿元,同比少增2.39亿元。

五、市场物价涨势趋缓

2月份,三门峡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

1.8%,农村上涨1.5%。

1—2月份,三门峡市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1.8%。在八大类商品与服务项目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上涨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分别上涨3.0%、1.5%、0.7%、0.4%,烟酒及制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均上涨0.1%。

篇6: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2018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以来,经济开发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结亲连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内强外拓、发力赶超,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全力“打好园区建设硬仗”,较好的发挥了“项目建设载体和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园区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一、精准发力,2018年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科学发展

(一)三引一促”成效显著。坚持招大引强。新开工16个项目总投资56.27亿元,新签约7个项目总签约额35.66亿元,实际到位外资1564万美元,年产120万吨高镍基复合材料项目、4*35万千瓦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天宝洁能科技园等一批大好项目相继落地,目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3亿元,同比增长18.6%。坚持招才引智。新引进A类创新人才15人,B类创新人才126人,C类高层次人才64人。坚持招研引技。引进转化科技成果75项,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新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金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9家。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冶金有色、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91.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12家企业被列入市重点骨干企业,37家企业被列入县重点培植“双20”企业。研发创新增效益。新开工技改项目60个,预计全年完成投资55亿元,有7个项目被列入2018年山东省导向计划**市企业重点技改项目。深化管理创新。79%的企业推行6S等现代管理模式,86%的企业完成质量、环境体系认证,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著名商标16个,各类名牌产品17个,** ** ** ** **获市长质量奖,义信、美达荣膺市长质量奖提名奖。

(三)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外向度提升。1-10月,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5亿美元,同比增长3.6%;外向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6%;28家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7%。利用外资实现突破。1-11月实际到位外资1564万美元,其中山东君乐置业有限公司到位服务业外资568万美元。走出去步伐加大。累计完成境外投资600万美元,绿润公司在法国收购欧洲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密涅瓦公司,绿地食品有限公司将花生加工基地转移到非洲塞内加尔,企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产城融合加快发展。坚持规划先行。聘请**教授进行了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业新城总体规划。完善设施配套。形成了“十纵十一横”路网格局,“四供两排”设施配套到位,绿化覆盖率达38%,规划建设了四大社区,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第五小学,招商引进二级综合医院1处,建设了养老服务中心。完善物流配套。万里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投入运营,全市第一家县级公用型保税仓库—鑫源保税仓库一期闭网运营,电商产业园投入使用,绿润等电商公司上线运营。搭建投融资平台。区内8家投融资机构1-11月累计投放资金32亿元,新成立1家担保公司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绿润在美国、阜丰在香港上市,民丰小额贷款公司和万威科技在齐鲁证券挂牌,万里达、远科非金属在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进。环境生态化。全面启动三化、三河改造工程,完善**河湿地、**河湿地建设,建设了环保科普展馆暨环保智慧平台,在全市省级开发区中率先开展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经济循环化。积极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建起五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起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格局。项目低碳化。突出规划引领,确立“三不”原则,坚持招商选资,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下降3.6%;COD排放新增削减量62.3%;氨氮排放新增削减量60.5%。

二、跨越赶超,2018年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升级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开发区条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强化担当,激情创业,加快园区向创新驱动、开放引领、集聚集约、生态环保、产城融合转型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力促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临港经济,加快**科技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千亿冶金有色、百亿生物医药和百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着重扩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到95%以上。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包扶责任制,确保恒正塑化、永能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20万吨高镍基复合材料项目、4*35万千瓦热电联产发电机组二期、鑫源保税仓库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金胜粮油、新胜颜料等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建设任务。培植骨干企业。集中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推进企业“二次创业”、“返乡创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产值过10亿元企业3家、税收过亿元企业1家。

(二)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新成立的担保公司作用,完善原有8家投融资机构运作,争取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扶持**、三方等企业做好上市筹备,探索建立投保贷一体化融资模式。继续推进服务外包。在2018年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基础上,探索市政、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维护服务外包。创新用人机制。申请实施用人分配机制试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力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

(三)着力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创新创业功能。深化产学研合作。由政府出面帮助企业引进所需前沿技术、高端人才,同时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作用,在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力求突破。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争取实现亿元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积极推进阜丰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全力筹建国家级生物发酵研发中心及国家级生物制药孵化器。实施技改扩建。引导投产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力争新开工永泰纸业年产80万吨纸制品搬迁升级改造、金胜粮油年产40万吨花生及植物油扩建等48个技改项目,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

(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强化规划引领,加快产业新城规划的论证与实施,对园区发展方向、主导产业等进行重新定位。狠抓功能配套。启动工业五路、工业二路及北二路工程,加快鑫源保税仓库二期、管状带式输送机等项目规划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刘家白龙等社区建设,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养老服务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探索以医养老、医养结合新路子。力促产城融合。对主导产业园进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服务,加快开发区从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

(五)着力强化开放引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外贸企业规模。做好外贸企业备案登记工作,全年计划新增外贸备案企业8家;加强企业外贸人才培训,为外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服务,提高企业自营出口比例,抑制货源外流。加快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碧海机械、特恩思电子等企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重点关注**科技、金胜粮油、嘉世通粮油等外贸进出口企业,在政策、资金和服务方面重点支持。扶持企业走出去投资。推进绿地食品、玉皇粮油、绿润食品等企业境外生产基地建设,增强核心竟争力。

篇7: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6月下旬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市产业集聚区于2010年9月底完成总规的编制工作。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及时拿出设计方案并报送省发改委。根据总体发展规划,三门峡市将湖滨区所属山前村、山后村划归开发区,建设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面积10.85平方公里,确定以总投资为56亿元的年产50万套纯电动汽车配套驱动再生制动控制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三大核心零部件及10万辆速达牌纯电动汽车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年产100吨柠檬酸金钾一期项目和总投资5.5亿元的年产2600万平方米纳米纤维离子膜项目等三大项目为主导产业,与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明确了集聚区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目前,山前村、山后村地面附属物清算工作,正在展开“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

篇8:2018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为认真贯彻落实《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通知》(海府办[2018]118号),结合桂林洋开发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我区政务公开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和省 2018 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紧紧围绕开发区工委、管委主要工作,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深化公开内容,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助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政务公开内容

(一)着力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

1.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依法行政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发区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市法制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开发区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这个主题,把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扎实推进各 项工作。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为了深入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桂林洋开发区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规定,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2018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计划。

(2)积极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我区综合执法大队多次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制培训。

(3)推行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根据《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下发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政府令第97、98、102、103号)要求,我区受政府依法委托共承接了3大类17项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6项,至目前为止,共办结36件,办结率达100%,其中建设工程施工许可26项,城市道路挖掘、占用许可6项,城市排水3项,辖区单位附属绿地范围内移植树木审批(50株以下)1项,总计办结行政许可36项。

(4)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要求,我区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建立“一单”、“二库”、“一平台”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库30家单位、执法检查人员6个人和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目前,我区录入双随机系统中的执法检查事项共8项,现已抽查了5项执法检查事项,已抽查完成5家 2 公司,覆盖率达到62.5%,每月按要求上报海口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统计一览表。

2.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抓好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臵、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开发区各部门按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并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中公布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开发区将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纳入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持续加以推进。

(1)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在市、区政门户网站开设预决算公开栏,分级分类集中展示,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财政部门要大力推进本级政府债务种类、规模、结构和使用、偿还等情况的公开工作。具体措施:为推进预决算公开,开发区每年按照海口市财政局文件要求,分别在海口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桂林洋开发区门户网站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对开发区预决算进行公开。

(2)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①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以下简称服务指南),服务指南中详细说明了建设项目申报材料清单、批准流程、办理时限等,同时服务指南已挂在海口市政府服务网及我区门户网站上,凡是要向我区申请报建的项目,申请人可登陆网站海口市政府服务网及我区门户网站查看相应流程,同时可以在海口市政府服务网上进行申报。②我区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审批事项在2016年已使用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信息平台进行审批(以下简称该平台)。通过该平台进行的申报的项目,其施工有关信息(项目法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信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资质情况等),都可登陆该平台查阅。

征收土地信息。有我区负责征收的项目,我区按要求张贴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期程序的相关证明,同时根据相关的征收政策及标准制定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并将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在开发区张贴公告,公开征求意见。

(3)推进公共资源配臵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①住房保障领域信息。我区根据《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2017年垦区职工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7‟203号)方案要求开展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补助资金分配等相关工作至今。目前,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制定《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农场)2018年垦区危房改造建设实施方案》。

政府采购领域信息。主要公开采购项目公告、采购文件、采购项目预算金额、采购结果、采购合同等采购项目信息,财政部门做出的投诉和监督检查等处理决定、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结果,违法失信行为记录等监督处罚信息。具体措施:政府采购项目目录主要由市公共资源中心公告,开发区按照政府采购项目目录集中采购;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违法失信行为记录等监督处罚由市财政处理,开发区无 4 权处臵。

(4)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国办发„2018‟10 号)要求,重点公开以下信息:

脱贫攻坚领域信息。

①扶贫政策:上级部门出台的有关扶贫开发政策以及政策解读。

②扶贫规划:开发区制定的扶贫计划、总结;开展各类扶贫会议、宣传政策、部署工作、入户帮扶以及取得成效等工作进展的文章图片资料。

③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名称、数量、金额、收益贫困户等内容。

④公开的方式: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对重大工作决策、重点工作、重要规定,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定期向社会公开;通过开发区和居委会政务公开栏、告示牌,或项目实施单位,就项目建设内容、实施情况等进行公开。

⑤公开时间:制度性、政策性的内容可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动态性的内容及时公开。

⑥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扶贫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安排专职人员,明确责任分工,政务公开责任人必须认真审定所要求公开的内容;加大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加强宣传引导。认真做好申请咨询答复、来信来电来 访等有关工作。对涉及扶贫工作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要认真研判处臵,及时借助新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处臵结果等。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信息。

①最低生活保障:持有我开发区户口,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海口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20月,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60元),其家庭财产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认定条件的均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

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持有我开发区户口,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赡养、抚养、扶养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予以救助供养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医疗救助: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琼府办„2016‟299号)文件精神,对开发区户籍人员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在合规的个人负担费用采取分类救助。

④临时救助:根据《海口市民政局 关于切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海民发„2018‟206 号)文件精神,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 6 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

⑤加大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困难群体的劳动技能。

⑥加强就业信息畅通,通过招聘会、LED发布、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宣传招聘岗位信息。

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先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创业小额贷款方面的资金支持。

教育领域信息。(说明:桂林洋开发区教育领域的事务已经移交海口市教育局)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信息。

①开展“四品一械”日常巡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276人次,巡查食品销售店98家次,餐饮店121家次,化妆品店7户次,药店13家次,医疗机构10家次。

②开展春节前食品安全专项快检,共快检水发产品5批次、冰鲜鱼虾11批次、海干产品4批次、米粉面条9批次、鱼丸肉丸7批次、银耳竹笋6批次、腊肠4批次、注水肉34批次,快检结果均为阴性。

③开展网络订餐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5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

④抓好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检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要求经营者把好进货来源关,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 度,共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检查食品小作坊9户次,督促两家小作坊完成登记备案。

⑤开展不合格化妆品专项排查工作。共出动21人次,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21家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⑥开展“五一”期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市区局的工作要求,我所对辖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的排查和监督检查,出动15人次,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7家,提出整改意见1条,落实整改意见1条。

⑦开展区2018年春季开学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园周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学校食堂6家次,检查学校及周边餐饮店43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份,有效地保障了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⑧继续开展“双创”工作。继续按照“双创”标准对辖区内两小门店进行检查,督促整改严抓落实,进一步巩固“双创”工作成果。

⑨组织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⑩开展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工作,严把食品经营准入关,共核查食品销售23家,餐饮服务65家。

⑪处理投诉举报32宗,办结32宗。

(桂林洋开发区基本医疗卫生领域的事务已经移交海口市卫生局)

环境保护领域信息。

①大气污染防治:将定期召开环保座谈会议,桂林洋环保处会同美兰区生态环保局定期召开园区环保工作座谈会,向企业通报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帮助企业查找、分析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交流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明确下一步环保工作的重点。我处成立以来,与美兰区环保局共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及联合开展环境整治行动10余次。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由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综合执法大队每天实行早中晚三班巡查制度,对园区的空气质量、污水管网、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工业污染物排放以及雨水、生活污水排放口等进行日常巡查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开发区环保工作小组接报后启动相关处臵程序,立即赶赴现场处理问题。

2018年,我区带队督导锅炉整改的工业企业有海口京好实业有限公司、海南九伦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海南鸿尔洗涤服务有限公司、海南锐洁实业有限公司,截止目前,上述公司都已增设布袋除尘或水膜处尘等废气预处理设施有锅炉废气监测达标报告,完成整改。其中海口粤广宝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涉及结构性污染现已搬迁完成整改。

②水污染防治:我区根据《海口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办发„2017‟42号)制定了《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海桂工字„2017‟110号),并建立了以桂林洋开发区工委书记为第一总河长,桂 林洋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为总河长,开发区分管副主任为区级河长,开发区各处室处长为二级河长,居委会主任为三级河长的体系,将责任层层落实;同时成立桂林洋开发区治水办公室与市治水办公室无缝对接,每月定期召开治水会议研究治水难题、制定下一步治水目标、总结治水经验等工作。通过强化治水意识,按时督导督办进展缓慢的区级河长,有效推进治水工作。

我区拟建立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委托“第三方”环保公司——博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园区环保工作进行管理,该公司对开发区园区环保工作进行排查和管理,执行人工监控企业偷排漏排入雨水管网、入河情况,并形成巡检记录,对于巡视过程中发现企业偷排漏排情况,第一时间进行汇报。同时对偷排漏排点进行采样及检测,每月将检测报告和情况分析报告提交开发区环保工作小组存档,实现“一企一档”,并依此“一企一策”管理企业。

近日,我区环保处联合市环监局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分四个小组对辖区内无环评手续及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彻底地清查和全面地打击,决定对以下公司:海南百家欢食品有限公司、海南志得食品有限公司、海南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鑫海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海南德佳医药有限公司按相关规定处理,有效打击了工业企业违法违规排污入河的嚣张气焰。

③处理12345热线投诉的环保件:我区上半年共接到环保投诉件26件,其中重复件14件,办结率100%。我区接到 10 环保投诉件后组织环保处工作人员至现场核实情况并查看环保手续,对违法违规排放,口头答应组织整改落实不力造成影响的企业重点打击。目前已对海南蔚蓝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予以行政处罚20万,海南泉溢食品有限公司予以行政处罚30万。

灾害事故救援领域信息。

开发区的防风防洪工作,由区防汛、防风、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三防”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其主要职责是:执行上级防风防洪指令,制定各项防风防汛措施,落实我区的防风防洪任务和措施,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抗灾救灾,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值班和统计灾情上报。根据需要,在开发区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人力和采取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在风洪灾害发生后,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灾区的生活保障、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以及各项水毁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复等救灾工作,具体工作由区“三防”办公室负责。机关各处室协助区“三防”办公室,做好“三防”工作。

①汛前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切实抓好防洪排涝工作:由区“三防”指挥部组织抽查,认真落实开发区安全渡汛措施。出现隐患的险情,及时排除解决,做到未雨绸缪。随着极端气候影响的增多,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降雨情况,认真查找泽涝原因,建立健全应急排涝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管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采取有效的应对机制和措施加以解决渍涝问题。特别是要抓好河道清障工作,由区农林水务 处(三防办)组织对辖区内所有河道进行全面检查,凡发现在河道中有影响行洪的障碍物(如建筑物、构筑物、淤积物、树木、垃圾等),坚决依法进行清除,确保排水顺畅。

②加强渔船防风管理:加强渔船防风安全管理工作,早做部署,提前准备。由区农林水务处(三防办)督导,对辖区102艘渔船进行全面检查,做好渔船的登记造册,随时掌握渔船的动态情况,对不满足安全要求的渔船进行整改,禁止出海作业;进一步落实渔船防风安全责任制,实行包片、包村、包组管理,做到每艘渔船都有人负责,管理到位;加强避风港口管理,为渔船防风避风提供良好的场所;加强渔民防风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增加渔民防风安全意识,提高渔民的自我防范能力。通过加大宣传教育、提升保障水平和加强监管等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做好渔船、渔民的防风安全。

③进一步完善“三防”预案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防御台风应急预案》,建立防御强台风工作的组织体系,明确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在防灾救灾中的工作职责,规范各部门、各单位的风前、风中、风后的行动指南,确保所编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④抓好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自成立应急指挥中心以来,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区投入480万元,安装了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和安装了118个摄像头,对“三防”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控。为了做好2018年汛前安全度汛准备工作,检查 12 防汛视频会商系统、防汛电台、电话,对运行不正常的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加强对防汛视频会商系统、防汛电台的使用管理和人员培训,确保防汛设备设施使用正常。

⑤加强“三防”业务培训和演练,落实防风防洪抢险队伍:认真抓好各类“三防”相关培训工作,切实提升“三防”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通过培训演练,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三防’抢险机动队伍,抽调公安、预备役、民兵青壮年骨干组成防风防洪抢险救灾队伍,并统一指挥和登记造册,存档备案,为开发区应对“三防”突发事件,抓好“三防”工作提供人员保障。同时有计划组织防洪重点区域人员进行预案演练,提高群众的防灾安全技能。

⑥继续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做好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采购需要储备的防汛物资,加强防汛物资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已经使用或到期的物资要进行补充和更换,保证储备总量不减少、品种不减少,并逐步按标准储备。

⑦认真落实防风责任制,对照各自职责抓好工作落实: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的第一防风防洪责任人。各单位要按照《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防御台风应急预案》明确的职责、任务,对照抓好落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整改,确保各项度汛措施落到实处。

⑧切实做好防汛值班管理和应急处臵突发事件工作:发 生灾情时由区“三防”办公室安排各处室、各单位值班,每天4班,每班6小时。同时,“三防”办公室成员安排人员在“三防”办值班,根据灾情紧急情况需要,开发区及“三防”指挥部领导参加“三防”办值班。各单位要强化“三防”值班,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确保防风期间信息收集、报送和预警,确保指挥部掌握防风全面动态。

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①在开发区开展安全生产阵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热潮,学懂、弄懂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②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目前,开发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大小企业、重点行业与非重点行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悬殊较大、不平衡问题。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存在重点行业、轻非重点行业、重大中企业、轻微小企业等横不到边、竖不到底的不充分问题。2018年要重点抓好安全生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③继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在2017年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基础上,2018年从救援设备、救援机构、救援队伍上落实预案的各项措施;

④主动协调上级安监执法部门,加大对开发区安监执法力度。目前,开发区安全生产管理不平衡、不充分、存死角、有短板、执法不严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安监执法力度是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之一。

⑤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

公共文化体育领域信息。

立足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体育的服务保障政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设施建设和使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目录、绩效评介结果等信息公开。公开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名录、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公益性体育赛事和活动、受捐款物管理使用等情况。具体措施:开发区对涉及公共文化体育领域预算投入及使用情况,已在每年预算及决算中体现,并分别在海口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桂林洋开发区门户网站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对开发区预决算进行公开。

(5)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规范区属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打造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阳光企业,通过开发区网站、公告、年鉴等及时发布企业重大变化事项;定期公布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国有资产有关统计信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推动区属企业开展信息公开,将是对传统监管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促使政府监管方式从依靠行政监管手段向运用高效、透明、公正的信用方式监管手段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主体责任和保值增值责任。

3.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政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政策,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做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调整和公开工作。抓好财政预决算、重 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臵、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开展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效果评估,建立问责制度。同时围绕稳定市场预期,聚焦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部署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借鉴推广“不见面审批”等典型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4.围绕社会重大关切加强舆情回应。建立信息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臵和通报机制,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信息安全工作机制,对信息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反馈上报并沟通处理。

(二)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5.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各市县人民政府开展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琼府办﹝2015﹞162号)要求,已组织人员对下放22项管理权限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行梳理,建立桂林洋开发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制度,并在海口市门户网站和桂林洋经济开发区门户网站上公布。由于我区属于依法委托办理审批事项的单位,相关审批事项都按职能部门的规定执行,没有增设前臵条件。未实施已取消或下放政府权力事项。完善市级协同监管平台,制定涉企信息归集公示相关制度。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面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实施方案的 16 通知》(琼府办„2017‟100 号)文件要求,我区已报送涉企政府部门相关信息收集、建设情况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相关材料,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平台,切实提高涉企信息归集,确保海口市市场主体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平台应用更加丰富便捷、信息更加全面准确、运行更加高效稳定,提高涉企数据共享利用率。

6.提升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加快四级服务体系的建设。将继续加强我区服务大厅建设,持续完善大厅功能布局与设施,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推行“一窗受理”,我区政务大厅探索推行 “一窗统一接件、信息统一录入、一窗统一发证”三统一模式,设立统一窗口对外,所有事项均在统一窗口收、取件并录入系统,事项办结后,统一窗口送达。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让群众“少跑腿”变“不跑腿”。结合我区实际加大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工作力度,完成需见面事项的法核工作,我区共34个审批事项,34个事项已全部列入不见面审批,所有事项已上传表格和样本,目前已指导四家企业申报并办结。继续加强对不见面审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对发现的不诚信行为纳入征信体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7.优化审批办事服务。我区投资项目推行“一号申请”,企业入园实行告知模式,使用省在线监管平台,通过平台统一生成投资项目代码,作为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唯一身份标识开展申报、办理、审批、监管等。一共有11个行政审批事 项通过省在线监管平台申报,全部上传申请表、法律依据、必备材料清单、办事流程等。我区按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简行政审批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消减审批环节,目前共34个行政审批事项(按小项计),原需要的申报材料 217份,清理后需要申报材料179 份,精简材料 17.5 %。拟砍掉的无法律法规依据各种证明13份。原办理承诺期限373个工作日,压缩后办理承诺期时为274个工作日,压缩率26.5%。原审批环节135个,消减后环节102个,削减率为24.4%。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办事指南,并在桂林洋开发区门户网站公布办事指南。凡是在我区事项申报时已提交过的材料、通过资源共享可取得的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8.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

①强化常态化监管,杜绝政府网站不合格现象。党政办要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和门户网站管理工作,完善保障工作机制,定期自查自检单位网站各级各类栏目,保证栏目信息及时更新。

②健全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机构并完善制度。为确保重要网络和网站的运行和正常使用,开发区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做到机构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人员、经费和措施到位。

③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按要求落实等级保护工作,加强用户管理,配臵安全防护设备。

9.整合各类政务热线电话。为进一步提升12345热线办理效率,桂林洋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提升12345热线办理效率。注重强化制度建设,积极受理问题,以沟通促改进,着力提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①领导重视,提高思想认识。我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12345政府热线工作,了解12345政府热线接件与办理情况,要求全区各单位与居委会高度重视12345政府热线工作,确保将此项工作做好做实。

②加强学习,提高办件质量。通过抽调有责任心、熟悉电脑的工作人员参加市12345政府热线培训学习,熟悉相关业务。安排专人负责政府热线办件处理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根据办件反映问题,限时办结,每天上报办理情况,确保按时办结。

③严格奖惩,提高办件效率。对各处室、单位对办件办理不及时、回复不到位引起群众不满意的限期整改。召开专门会议对12345政府热线办件处理情况进行回头望,对办件较多、处理不及时、满意率较低的单位与居委会负责人,要求他们进行大会检讨并取消年终评优资格。

(三)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10.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照新条例要求全面梳理应当主动公开的开发区信息,未公开的要及时向社会公开。进一步规 范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接收、登记、办理、答复等流程,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社会公众充分知情、有序参与、全面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开发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组长,其他分管副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制定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协调、推进政务公开日常工作。

(二)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开发区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强化公开理念,增强专业素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把握政策的能力,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上一篇:“我身边的道德榜样”评选条件下一篇:家庭医生服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