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2024-08-11

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精选8篇)

篇1: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杨建新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路径和着力点,也赋予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目标,以农村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此后,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全面覆盖”“供给对接”“普惠便民”“持续保障”“群众满意”的要求深化提升,努力将浙江建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地区。

构建全面覆盖、布局合理有效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随着浙江省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文化设施要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围绕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的目标,“十二五”要全面实现县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一室(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目标,形成由城市到集镇再到农村梯次辐射的文化设施网络。同时,要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备,着力抓好软件建设,加强对各类文化设施的管理,制定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功效。创新文化设施运行机制,探索管理和利用新模式。

形成供给充足、供需对接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

浙江公共文化供给要从“单向输送”向“供需对接、增量提质”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实现城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每年组织送演出下乡不少于1万场,送图书下乡不少于100万册次,送讲座、展览下乡不少于600场,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不少于500场。深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加强面向特定地域、特殊人群的文化关怀。定期开展群众文化需求调查,不断更新文化资源库,推行菜单式文化服务配送,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便民化。

建立持续创新、灵活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为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与新特点,文化服务形式要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利用互联网覆盖广泛的特点,大力推动建设“网络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网络剧场”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启动实施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浙江省文化强镇等文化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带动性、导向性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典型。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鼓励民间博物馆、图书馆等民营文化机构的发展。

打造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尤其是农村文化队伍要从“兼职型”向“专业型、复合型”发展。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基础上提升建设本科类艺术高校,打造文化人才培育基地。深入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对全省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和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全员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和农村文艺团队,力争实现85%以上的建制村(社区)建有一支以上的业余文化活动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完善支撑有力、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体系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与政策支持。争取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考核的范畴。研究制定综合测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框架。争取研究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强化公共文化投入的约束机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争取设立政府荣誉制度,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公共文化服务。

同时,加强文化市场培育与管理,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强省。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文化创造活力是快速发展的力量支撑。浙江要建设文化强省,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创造活力,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建设文化强省。

作者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

篇2: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摘 要】我国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文化体制改革也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文章将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供给;问题;建议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由于长期的体制机制因素阻碍,城乡之间文化服务供给差距日趋扩大。因此,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协调发展,不仅是多样化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转变,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水到渠成。但就全国而言,城市社区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属于薄弱环节,文化发展现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一、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现状

(二)全面启动全国性公共文化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为了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财政部、发改委及文化部门等还专门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若干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例如“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建设项目”等,这些工程都有效地向偏远农村倾斜。另外,还大力推广送书下乡活动,着重解决农民看书难、借书难得问题,鼓励建立农家书屋,满足农民对各类图书的需求。

二、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建设不平衡。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多了,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有待提高,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大部分都是建在乡镇上,偏远山区的农村根本难以享受到这些基础设施;另外,大多数农村没有实现数字化电视、有线电视,能接收的频道很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二)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平衡。在许多大城市,打着建设地标性建筑的名义,兴建豪华的大型场馆,资金消耗巨大,然而,普通市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无需豪华的外观及高档的设施。而在农村,文化投入经费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民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却不能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相协调,难以满足农村人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需求。

(三)弱势群体文化权利得不到重视。不管是市民还是农民,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在大城市有着一群为城市建设付出艰辛汗水,却一直被忽视的群体-农民工,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缺乏,他们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所以应该关心重视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组织建立农民工活动场所,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还能推动建设和谐文明的城市。

(四)缺乏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在我国,虽然文化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增加了,文化基础设施却没有得到逐步完善。究其原因在于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持续性。文化基础建设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容易跟风建设,临近乡村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便也跟着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一旦资金跟不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停滞,浪费资金的同时,文化建设也没有得到提高。

三、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差距。农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时,他们的利益应当受到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政府应当兴建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确保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主要是一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实惠项目,没有财政支撑,这些项目、活动无法展开。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要明确资金流向,确保建设资金是真正用到实处,并协调城乡建设资金的分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供给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保证。

(三)重视社会各群体的需求。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却扎根在农村,他们不仅享受不到农村的基础设施,也无法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属于被遗忘的群体。在城市,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生活在建筑工地周围的棚户区内,政府应当重视这以群体,适时的建设农民工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满足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寻求存在感、归属感。

(四)政府应当建立长效的文化下乡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持久关注。不仅要给予资金扶持,更需要政府监督作用,实时验收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严厉打击跟风建设。另外,应呼吁城市帮助农村逐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图书馆有大量书籍,可以适当借转一些到农村书屋,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协调发展。

四、结语

城乡公共文化供给虽然是城市和农村两个对象,但它其实是一个整体,都是国家的一部分,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供给,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未来有望实现。

参考文献

[1] 季根章.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和理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3.

[2] 王列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篇3: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一、财政性投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

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需要可靠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给应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而不能主要靠市场收费解决。近年来,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 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 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220.41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46倍, 年均增长速度为19.3%, 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针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 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 全国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 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据文化部的统计结果显示, 2010年, 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 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 占36.0%;2011年, 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为187.12亿元, 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47.7%, 较2010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一系列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 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12年3月底, 全国已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2 443个, 建设资金总计89.49亿元, 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87万元[2]。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呈不均衡发展态势,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少, 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财政性文化经费的政府支出层级较低, 一般由县级以下政府提供。自从2002年我国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 乡镇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 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 可支配财力薄弱, 基本上没有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 村一级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也没有“基本文化活动经费”这一项目。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据文化部统计显示, “十一五”期间, 全国文化事业费1 220.41亿元, 其中, 农村投入389.76亿元, 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亿元, 占69.71%, 城市投入约为农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见, 城乡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差距依然较大, 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项目选择结构失衡

在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 各地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获取上级财政的拨款上, 而将财政支出的项目选择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显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过剩, 而一些见效慢、期限长, 具有战略性的“隐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足。此外, 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 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盲目追求数量的现象———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文化项目, 而不愿投资维修现存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了, 但很多质量没有跟上, 没有实用价值, 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分层较多, 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转移支付过程中, 各个环节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资金到位慢, 到位率低。而财政资金经过层层截留, 下拨到农村后, 基层政府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差, 不仅出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下拨资金的局面, 而且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专项文化资金、项目运作, 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 这都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在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导致财政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政府财政统筹体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 要求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 政府必须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进行统筹。但我国目前实行各级政府“分税制”, 这就出现了“统”与“分”的矛盾。即“税”要分而用之, 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需要“统”而用之。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统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二) 非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 公共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重城市而轻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国民收入的城乡分配当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此外, 政府在GDP政绩的指挥下, 文化建设长期受到轻视、忽视和偏视, 加之财政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显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 一些地区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因此, 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 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 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强, 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因此, 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在我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针对具体项目, 规定了具体用途, 在资金的使用上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项目种类繁多, 重点不够突出, 对于缓解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的差异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且专项性转移支付额的额度、对象的确定均未进过科学论证, 财政部门很难对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所划拨的金额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四) 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文化经济领域的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统计中的难点,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财政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评估不仅要衡量其经济效益, 还要有针对性的衡量其社会效益, 而社会效益的评估很难直接量化, 需要借鉴中间指标, 这样难免出现评估主体认识所引起的误差。因此, 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欠缺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评价指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 合理界定各级财政的出资责任

首先应改变“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思路, 平衡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 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结构;其次,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分税制改革后, 财权主要集中在中央, 事权却集中于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体, 然而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 用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尽管中央财政已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但依旧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益福利事业, 根据公共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理论,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中理应承担主体责任, 而在地方财政的出资中, 则应明确以省级财政为主要出资主体。

(二)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人口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 再对适合的公共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可尝试构建一个由辖区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决策机制, 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表决,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率。其次, 应积极调整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国乡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应将今后的财政投入重点分配到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 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 扩大各类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三) 建立合理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专项性转移支付只能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 起辅助性作用。所以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 这样才能有效填补基层政府为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所产生的资金缺口, 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应增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个管理和分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的独立的专门机构, 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规范性。在降低专项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专项经费的投入上, 应该选择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和反馈体系

可从量化指标与民主评议两个方面设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一方面, 可以采用量化指标, 测算年度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量及财政实际投放量等数据来量化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质量。另一方面, 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 通过引进专家咨询制度和中介机构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农村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 考核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资金使用效果。

(五)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财政投入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 受财政总量的限制, 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投入, 因此应该应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非财政投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利用积极的金融及财税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摘要:当前, 我国城乡文化均等化任务非常艰巨,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滞后, 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财政投入乏力。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现存的问题, 分析其成因, 探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均等化

参考文献

[1]于群, 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201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2-3.

篇4: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关键词:高校;社区;文化建设;联动

一、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机制的基本内涵

(一)文化建设联动机制的概念。联动机制是指服务区域内,各主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进行相互协调合作响应,各环节的互动交流、联动协作,以提升工作效能的机制。主要包括联动推进机制、联动运行机制、联动评价机制和联动保障机制等。建立这一机制,必须坚持整体性、方向性、人本性和务实性的原则。

(二)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的重要意义。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的历史并不长,发展较早的上海也才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总的发展势头良好。在联动中,双方本着“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社区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注入高校,使学习场所从封闭的学校扩展到整个社区;同时,通过对高校注入社区文化资源,使社区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学生个体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共进共赢。

二、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范围相对较小。到目前为止,在笔者所在高校系部服务的社区当中,我们仅在条件较好的秦皇岛市青馨家园、漓江花园社区设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了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党建工作等系列活动,互动比较频繁。其他社区由于自身资源和空间限制等多种因素,一些常规化无法正常开展与进行。同时,囿于学生假期与社区活动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峰,导致一些服务周期长的特色重点活动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

(二)资金不足。由于自身资金的限制,导致高校与社区文化共建工作一直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学生和老师为社区文化建设所作的各种劳动与服务均是无偿免费的,有的工作资金还需要通过募捐、社会赞助等渠道获得,因此,资金不足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

三、秦皇岛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联动长效机制的构建措施

(一)联动推进运行,深化文化建设内涵。高校与社区文化建设项目从内容层面上而言,主要包含实践锻炼、文化创建、服务帮扶三大类;形式上包括社区挂职锻炼、队伍培训、专业实践、就业创业服务、勤工助学、文化共建、志愿服务、科研指导、帮扶服务、科技服务等;实践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社区工作者、社团等;互动时间包括长期、中期、短期等。高校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合作要紧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同时要基于两者与区域实际,创新渠道与方法,推进社区与高校多渠道、多层面、多层次的良性互动,提升文化建设内涵水平。如笔者所在的学院积极与秦皇岛市青馨家园社区中的老干部、老红军等群体进行深入双向对接,聘请社区老党员、老红军担任大学生思想成长校外辅导员,邀请他们定期到高校开展党课讲座,讲党史,引成长,以自身经历“现身引领”,使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爱国、理想与奋斗的宝贵教育资源,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促进,是高校与社区实施“党建联动”,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文化共建的新突破。

(二)联动评价考核,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高校与社区深入全面开展文化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将建设项目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和完备的考核评价机 制。将考评结果与改进意见和建议相互反馈,对今后工作提供借鉴,形成相互促进的协作氛围,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如笔者所在学院开展的团学干部社区挂职锻炼文化建设项目,制定《挂职锻炼社区工作手册》、《挂职锻炼意见反馈表》等台账,对挂职锻炼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升工作的效率效能。

(三)联动科学研究,增强机制实施保障。随着社区与高校各自的发展与变革,相互间交流的加强,必将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需要高校与社区文化工作者联合起来,深入实际,总结提炼,分析研判,通过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多层次合作,为文化共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实施文化建设联动,使得高校与社区优质的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吸纳、整合与利用,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实现文化的共享、共建、共创、共荣,提升了高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力,也丰富了城市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婷.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02—103.

篇5: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3.1以联合服务带动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益的整体提高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厦门存在岛内城市和岛外农村的二元结构,分属于岛内外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建立公共图书馆共享体系,就能打破这种二元结构,实现服务均等化,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目标。为此,厦门市以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建设工程作为切入点,积极打造城乡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建设,以“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为建设宗旨,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各区、镇(街)、社区图书馆为节点的联合服务体系,形成包括市、区图书馆(少儿馆)、镇(街)、社区图书馆的图书馆联合服务网络,采用社会保障卡为统一的借书证,实现了全市图书馆书目检索、文献编目、一证通用、书刊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等联合服务。截至4月,联合体覆盖了各成员馆约133万条书目数据、482万条馆藏记录、47.7万条读者数据,图书外借总册次达1961.7万。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公共文献资源的社会共享,提高了成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自投入运行后,厦门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的两项基本服务指标均得到较大增长。图书外借从的3550110册次提高到20的5893369册次,增长66%;读者流通从20的3550695人次提高到年的6282031人次,增长76.5%。仅从这两项基本指标来看,就可见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2以城乡文化互动互补推进城乡文化的共同繁荣

城乡文化互动互补,就是要变城市“送文化”下乡的单向流动模式为城市下乡“送文化”“种文化”和农村文艺队伍“送文化”进城的双向交流模式,以城区的优势资源带动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又调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展示农村传统特色文化的风采和魅力,形成城乡文化活动互动互补的局面。首先,积极打造全市性的大型活动项目,并将这些文化活动推送到全市城乡,通过“送”文化,引领全市群文活动的繁荣发展。如遍布全市上百个社区、农村广场的“温馨厦门”广场文化活动、闽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书香鹭岛”读书月系列活动、荣获全国首届群文品牌的厦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以及农民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等各类型活动。其次,发掘本地城乡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区一品牌”,实现“种”文化的转变。现在全市6个区都有自己的品牌文化节,文化节上举办的文化论坛、书画笔会、南音表演、投壶射箭、高甲戏、快板说唱、车鼓弄、龙舟赛、闽台民俗“阵头”踩街等闽南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为广大农民群众津津乐道,也为城区居民所喜爱。各区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带动了本区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基础上,把“文化下乡”和“文化进城”有机结合,打造城乡文化活动互动互补工程。市、区文化馆积极深入农村,发掘、辅导、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扶持农村民间业余艺术团队,组织农村特色文艺队伍进城参与活动,推动城乡文化活动互动互补。厦门市先后组织翔安拍胸舞表演队、新圩“嫂子”合唱团、金柄村农民艺术团、同安区云埔村文艺表演队、翔安区后村村文艺队等农村民间艺术团进城表演拍胸舞、宋江阵、踩高翘、车鼓弄、答嘴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做到既有“文化下乡”,也有“文化进城”,城乡文化活动互动互补、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篇6: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力推动城乡公共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制作

微信:shoffcn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以改善文化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跨越发展,全市文化事业迈上崭新的台阶。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最近长治市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

坚守文化责任,在机制创新中提供示范区创建的组织保障

长治拥有灿若星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草、得五谷、教民耕种,开创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先河;长治素有“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元代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多达189处,占全国的40%以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居全省之首;长治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在这里浴血奋战,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也是宝贵财富。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就是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化、繁荣文化事业的过程;就是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的过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强化保障,全面夯实示范区创建的工作基础。

一是创新示范区创建的领导机制。在全省率先理顺了集中统一的大文化管理体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市政府党组成员,各县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全部兼任副县市区长,分管宣传文化、新闻出版、文物旅游等大文化工作。这项改革使全市文化事业由多人多口管理变为归口归人管理,避免了推诿扯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长和各县市区长担任组长,宣传部长、副县市区长担任副组长,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创新示范区创建的宣传机制。2011年6月长治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以来,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市党代会报告及各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对示范区创建工作作出部署。并且,通过在公共场所摆放宣传展板,在公益广告屏播放创建标语,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举办创建示范区有奖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先后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登稿件300多篇,编发工作简报110期,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同创建的浓厚氛围。

三是创新示范区创建的保障机制。长治市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公共文化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县两级每年对文化事业投入近5亿元,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15.2个百分点。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3%,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44.5元,均在全省排名第一。市县编制部门为全市所有乡镇文化站增加了3名全额事业编制,配齐、配强了基层文化站辅导员;为所有行政村配备了1名享受财政补贴的村级文化管理员。制定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健全培训制度,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市里每年举办两期乡镇综合文化站辅导员培训班和村文化骨干培训班,县市区每年对基层文化干部进行培训。在山西省两届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员技能大赛中,长治市均名列第一。

完善文化设施,在强基固本中走出示范区创建的长治路径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涵盖了公共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成功创建的关键在于抓重点、强督查、建网络、优服务,强基固本全面达标,走出资源型地区文化跨越发展新路。

一是分解落实任务,加强督查考评。创建之初,我们就制定下发了《长治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将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创建领导小组抽调力量组成3个督查组,多次进行全面督查,做到了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馆站标准。把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作为示范区创建的重中之重。新建市群众艺术馆、8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一大批乡村文化场馆设施,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6万平方米增加到10万平方米,其中文化馆面积由31756平方米增加到5043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由29143平方米增加到49684平方米。全市28个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达标率居全省第一。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32个,村文体活动室3454个,农家书屋3515个,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长治县西火镇、长子县鲍店镇等6个乡镇被评为山西省文化先进乡镇,城区紫坊村、高新区捉马村和化家庄村等21个村被命名为山西省文化示范村,郊区故南村、长子县西南呈村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文化特色村。

三是实行免费开放,提升服务水平。全市28个图书馆、文化馆,2个博物馆和132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对辖区内15处纪念馆、收藏馆等重点文化设施、企业自办文化设施以及其他国有、民营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协调整合、免费开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部建立了专门网站,方便市民查阅。按照总分馆制的模式,市图书馆总馆与13个县市区分馆全部联网运行,实现了“一证通用、通借通还”。在全市所有的乡镇(街道)和社区建立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广泛开展展览、讲座、报告会、全民阅读、技能培训等活动。沁源县李元镇、长治县韩店村、襄垣县王桥村基层服务点被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按照市有分中心、县设支中心、乡村建服务点的模式,延伸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建立市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3个,乡镇基层服务站点132个,3454个行政村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目标。

保障文化民生,在开展活动中打造示范区创建的特色品牌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让城乡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创建示范区是手段,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才是根本。创建示范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实施了“文化低保”工程、周末大剧院、流动图书服务车进社区、文艺轻骑小分队下乡4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惠民项目。“文化低保”工程解决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问题,使全市835个贫困村30万贫困人口每年最少能读1本书、看1场戏、看6场电影;“周末大剧院”由市里统一组织,从2009年开始,每周五为群众提供免费演出,共演出175场,观众达到14万人次;“流动图书服务车进社区”活动,去年市里专门购置了两辆流动图书服务车,在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全市10个社区巡回开展流动服务,为市民提供了就近、便利、快捷的图书阅览服务;“文艺轻骑小分队下乡”活动自2000年实施以来,共演出300多场次,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针对长治市回族人口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这一实际情况,今年7月,在全省首家成立了两个清真寺民族图书阅览室,为少数民族群众看书学习提供了便利。在全市广泛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治县长乐社区、城区东关社区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八一广场及广场消夏文化活动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和广场特色文化活动。从市县文艺院团抽调演员,进学校、入社区、到农村进行演出,还邀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携儿童剧《特殊作业》来长治市进行了三场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演出,加强了与外界的合作交流。今年全市共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近600场,受众人数达到100万,形成小舞台演绎大精彩、小节目烘托大氛围的喜人局面。

二是培育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群舞《海英和她的妈妈们》、潞安大鼓《好婆婆》、长子鼓书《常回家看看》荣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多个节目参加了央视《我们的节日——清明》、《欢乐中国行——魅力长治》和《激情广场》的拍摄工作。上党梆子《丹凤朝阳》、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蝉联全省戏曲“杏花奖”比赛第一名。上党梆子《汉阳堂》等4台大戏、上党落子《申纪兰》和《大地情深——示范区创建城市群众文化专场文艺晚会》进京展演,还组织文艺院团赴日本、韩国、欧洲进行了文化交流,受到各界好评。

三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草根文化”品牌。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在全市培育了一批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乐的“草根文化”品牌,挖掘、传承和提升了传统文化影响力,打造了长治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壶关国际攀岩节、沁源灵空山避暑节、平顺全国新闻记者漂流邀请赛、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等一批有地域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节庆文化会展品牌。根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要求,长治市将发展群众自办“草根文化”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成立了由专家学者、文化行政管理人员和公共文化机构工作者组成的课题组,对“草根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顺利通过文化部专家评审,在全国31个示范区中名列第12位,被评为良好课题。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群众自办文化的意见》和10多项配套文件,有效推动了群众自办文化的发展。目前,长治市有民间自办文化大院1210个、民办剧团89个、民办个体放映队85个,其他民办文化机构及民间工艺特色文化户2181个。全市群众自办网络文化积极性很高,其中“上党公社网”已有社员43.4万人次,在全国综合性网站中排名第17位。

公共文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示范区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示范区创建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抓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行文化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扶持群众自办文化,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推动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乡、村创建活动,全面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以踏石留印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劲头,深入推动公共文化大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努力当好全省乃至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交流群:7236247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电 话:021-51061911

微博账号是“上海中公教育”

篇7:城乡联动小结0420

活动地点学校:官墩九年制学校

为了增进城乡的校际交流,教学互访,促进农村教师的成长,县教研室制定了本学期的“城乡联动”活动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官墩九年制学校有幸与修远中学成为结对学校。在学校接到县局通知以后,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各种交流学习活动,效果显著。现将近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我校领导极为重视城乡教育发展工作。专门召开行政领导班子会议,商量讨论并成立了“城乡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由主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持联动工作,并任组长,教务处、教科室中层领导为成员,教务处具体负责城乡联动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做好联动工作的宣传与发动,在学校形成学习城区学校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浓厚氛围。确定本学期城乡联动工作的努力目标和措施。

二、加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我校距离县城较远,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与修远中学成为结对学校,这就给我校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我校注重与修远中学的教学交流工作。结合我校的质量提升会议精神,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上,我校安排教务人员到送教学习研讨,不断完善课改方案。为实现学期的努力目标打好基础。

三、积极开展活动,提升教师素养

按县教研室安排,本学期修远中学对韩山片中学有一次送教活动。经过与两校的沟通、商定,本学期第一次活动于4月7日在我校举行。我校根据学科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经讨论研究决定对八年级的英语、数学和九年级的化学三门学科课堂教学展开学习与研讨。在主抓此项工作的杨士权副校长带领下,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听、评课活动。以课堂为载体深化课改,以交流为形式实现共同提高。

在做好学习城区学校经验的同时,我校也注重与韩山片各兄弟学校的交流。作为本次活动的地点学校,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教务处制定了详细的送教活动方案,并提前一周向县局汇报工作的筹备情况。同时向韩山片各中学发出邀请。修远中学的领导也对此次送教活动高度重视,多次与我校联络交流,提供指导。

4月7日,我校迎来了第一次送教活动。我校的仲其东老师、周华老师和胡华伟分别上了一节研讨课,修远的宗婷婷老师、袁媛老师和李平老师对同一课题为我们上了一节展示课。之后组织了交流与研讨,气氛热烈,各学校都诚挚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研室的曹宏宇主任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并针对目前的改革方向给予悉心指导,大家收获颇丰。

最后,我校的郁县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为我校的教学管理和课改的深入提供了宝贵的智力资源。

四、成果显著,激发活力

通过这次联动平台,我校吸收了优秀的资源,形成了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我校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改进,为形成官墩九年制学校的特色课堂不断努力。

以上是我校对此次联动活动的工作总结,以后我们将会继续做好与送教学校的交流工作,争取更多的经验,为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录1、2、3、4、5、6、7、8、9、教研室活动方案 通知 活动安排表

签到表 上课教师教案 评课活动记录 课堂教学研讨表 讲座发言稿 活动剪影

10、城乡联动活动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韩山片城乡联动活动”的通知

各中学: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本学期中学教研计划,将于4月上旬开展“韩山片城乡联动”活动。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时间:2011年4月7日(星期四)上午7:40。

二、地点:官墩中学

三、内容:见附件(城乡联动活动安排表)

四、参加人员:八年级英语、八年级数学、九年级化学每科至少两名教师(其中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务主任带队).沭阳县教研室 2011年4月2日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韩 山 片 城 乡 联 动 活 动 材 料

篇8:公共文化城乡联动机制

一、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社会成功实现转型的重要保障

(一)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软性基础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是法治经济, 成熟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要求在法治原则下达到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性。而平等的观念来源于对权利的追求, 如果没有文化权利的相对均衡覆盖, 也就无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内在推力。

李克强总理强调, 长期依靠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已经无法适应和支撑可持续发展, 必须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以改革来推动经济内生性增长, 实现制度红利。制度红利来源于经济运行的规则再造, 来源于广大国民的创造力在平等规则下的有效发挥。文化一体化就是尊重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对于精神追求的权利, 例如, 农民工进入城市, 他的子女在入托儿所、小学、中学等教育权利方面如果能够与城市子女拥有同样的权利, 将激发这些群体巨大的奋斗动力和创造力。但目前的现实是, 这个目标实现过程还有太多现实阻碍, 尤其是户籍等政策障碍。但令人欣喜的是, 国务院关于城镇化的意见正式发布, 中小城市正在逐步取消落户障碍, 户籍藩篱的消失将成为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也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性基础。

(二)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整合城乡文化资源,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不断夯实“三个自信”的重要切入点。民族精神的聚合是整个社会事业顺利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整体族群的复兴, 全社会群体的共同参与的结果, 所以, 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点是农村人群不应在这个伟大奋斗征程中被忽视、弱化。只有不断探索, 寻找适合当代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形式、机制, 才能够把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最终实现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集聚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载体

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必须有赖于社会中每个个体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深入理解, 文化资源的均等化有助于把握中国梦方向的准确性。农村地区, 历来被看作文化薄弱、贫瘠的地区, 自古以来, 封建帝王甚至把这种文化资源的匮乏作为愚民政策, 稳固统治的前提。社会主义国家把为全民谋福利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国家文化资源有目标、有步骤地向农村倾斜, 在新农村建设中, 实现农民从传统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的质量和竞争力。城乡文化的融合、统一, 为每个社会群体乃至个体, 描绘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国梦想, 这些梦想汇合在一起, 就是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基本源动力。

二、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政府精力过度集中于经营城市发展, 忽视农村

现行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 经济指标占了很大的比重, 城市的繁荣从表面上看, 最能体现地方政府的政绩, 加之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各级政府更多地着眼于城市的经营, 而客观上忽视了农村发展。从教育资源来看, 几乎大部分的重点小学、中学、大学都集中在大中城市, 为了兴建这些学校, 各级政府几乎都动用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 而众多的农村中小学工程和遍布农村乡镇的文化服务站则严重资源匮乏, 无论是资金投入, 还是人才配备, 都处于缺钱、缺编状态, 能够维持日常运转, 尚且不易, 更谈不上有较大的跨越发展。除了一些较富裕的行政村, 能够时常更新村级文化大院的书籍, 很多村庄根本无力维持日常运转, 甚至沦为纯粹的打牌、打麻将的场所。笔者曾经跑过许多乡镇和农村, 亲眼目睹了随着经济建设中心向城市的转移, 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开始走向没落, 就算仅有的一些地方特色项目, 也正在被现代传媒挤压得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二) 城乡人口单向流动, 导致农村文化人才流失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承担人口红利的基本载体, 农民工群体, 大量涌入城市打工, 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从这个城乡人口流动方向来讲, 基本上处于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状态。这种单一流动, 造成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严重缺失, 在诸多农村, “三农”的主力军, 变成老弱病残孕的群体。而现在的政策体系, 还无法有效实现城市中具备农业技术的先进精英分子向农村转移, 导致城市发展越来越好,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虽有志于在广袤农村创业的群体, 也因囿于各项扶持政策以及农村环境的艰苦, 而继续选择留在城市, 造成许多农村村庄空心化,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问题非常突出。

(三) 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根据中央政府网站数据显示, 2007年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 比2006年的44.6亿元增加11.53亿元, 增长25.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从2002年到2005年投资4.8亿元, 用于扶持1086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 到“十五”期末, 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期间, 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 国家通过转移支付39.48亿元, 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 到2010年将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2007年, 中央安排1亿元资金, 地方自筹配套资金5300万元开展乡镇文化站建设试点工作, 20个省区534个项目列入试点项目。2008年, 中央投入2亿元, 安排12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目前, 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14个、文化馆2806个, 乡镇文化站32976个, 村文化室103601个, 初步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相对于庞大的农村地区和人口而言, 这些投入仍然是有限度的, 在局部存在着撒胡椒面的现象, 缺乏整个城乡文化一体化财政科学、协调投入的长效机制。

(四) 缺乏整合政府、民间各方力量的制度性平台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牵扯到的部门跨度大、需要协调和平衡的群体众多。近年来, 关心和支持农村地区文化生活、关注农民精神食粮的满足的人士越来越多, 其中不乏诸多出身农村、创业富裕起来的一些企业界人士, 民间力量正在成为继政府之后, 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的最重要动力。但是, 目前民间力量参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还具有分散性、盲目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尚缺乏一个制度化的平台, 来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过程掌控、资金筹措等流程环节的优势。实现政府与民间优势互补,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充分把控民间力量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 应更加注意发挥和集聚正能量、传递正讯息, 让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非主流思想, 无法侵蚀由于城乡流动性所造成的农村文化阵地缺口。

(五) 城乡之间还存在由于传统文化和现实障碍形成的内在阶层观念阻碍

中国社会封建时代的时间段非常漫长, 相当多的封建思想短时期内还无法完全消除, 等级意识、官本位, 以及诸多封建遗毒在部分区域、群体还有存在的基础, 尤其是城乡流动性的加强, 由于诸多的政策限制, 资源的倾斜, 事实上导致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 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占有率方面远远高于农村, 很多农民工进城, 还不能一步到位地实现与城市市民平等享受城市的各项服务。这些现实的缺憾, 客观上造成了很多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农村人, 在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之间, 无形中出现了由于内在阶层意识所造成文化鸿沟。就此一点, 在很多新兴城市社区表现最为明显, 城市的快速发展, 人口增加, 许多社会外来人口增多, 但不同群体间的融合, 却非常缓慢。由于这种阶层观念, 甚至让众多社区区民之间人情冷漠, 缺少归属感, 最终不利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推进。

三、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城市经营理念, 培育包含农村人口在内的大文化服务观念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蓬勃发展, 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奠定了硬件基础, 提供了切入点。广大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能够通过改善城市经营理念, 把长时间以来城市资源只面向“城里人”的观念, 逐步改变为整个在城市区域内生活、生存的全部群体服务, 既包含“城里人”也包含新进入城市的“新市民”, 哪怕这些群体暂时还无法取得与城市市民一样的户籍资格, 但我们经营城市, 不应忽视这些群体。这一观念的改变, 将成为整个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最重要契机。如果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城市发展的话, 城市经营和服务理念的转变, 将惠及全体国民, 城乡人口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成果, 将真正激发全民的创造力。从福建省发展而言, 福建的经济属于后发优势省份, 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福建的地域文化分散性非常强, 甚至在方言特色上, 存在着镇与镇之间、村于村之间都有不同乡音, 这些优势, 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注入特色, 而不至于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搞得千篇一律, “流水线制造”。所以, 城市经营理念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思想基础。

(二) 强化政策导向, 实现城乡之间双向健康流动

重视城市的经营, 不能忽略广大农村文化精神生活匮乏的现实, 尤其是农村文化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 很多的传统文化曲目, 由于传承人无法维系的原因, 濒临失传的危险。在目前的城乡人口流动中, 几乎进城打工, 改善经济条件成了单一的目标, 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为了生计, 也不得不选择进城务工, 久而久之, 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项目逐步退出市场, 造成极大的文化资源浪费。如果要想彻底改观这一局面, 必须在政策导向上为优秀人才进入农村提供契机。为保护众多文化遗产, 尤其是很多民间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市、县区, 要通过各部门联动, 给予强大的政策扶持, 让农村人才流向城市的同时, 城市文化精英也有现实途径进入农村, 形成健康良性的流动。文化“三下乡”等形式是好的方式, 只是更多趋于短期化, 尚不具备长效机制, 要让城市文化人才在农村由点到面、落地生根, 星火燎原。福建省作为与台湾隔海而居的最近省份, 无论是现实距离还是文化情感, 都具有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优势, 强化闽台合作, 维系民族情感, 福建承担着文化先行的重任, 而闽文化的真正根基, 遍布于民间, 尤其是广袤农村之中。所以, 政策扶持城市文化精英进入农村, 实现城乡双向健康互动, 对于保存、发展闽文化, 增进闽台文化交流, 无疑具有现实动力基础。

(三) 稳步增加国家在发展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

由于长期的政策失衡, 城市文化建设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地区, 事实上形成了严重的文化资源不均衡, 可以说, 我们目前的城乡文化投入, 需要弥补几十年来对于广袤农村地区的文化欠账。从国家宏观层面上, 必须体现出农村文化投入应该占据的科学的、合适的比例, 并通过人大相关立法, 来保证国家宏观大文化政策的真正落实。对于福建省而言, 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应该上升为等同于国家战略的地位来重视, 毕竟福建承担着维系台海民族情感, 最终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阵地前沿, 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福建在国家文化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所以, 福建省应尽快加大资金投入, 既要保证一些大品牌地方文化的短期效应、增强闽台文化互动, 更要通过资金逐步倾斜民间, 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提升整个省内文化竞争力, 争取早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四) 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 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融入市场机制, 统筹各方资源, 实现1+1大于2的文化经营模式, 是改变目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管理部门分散、实际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等缺陷的重要手段。十七届六中全会非常大的亮点就是提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单纯从文化市场经营的角度而言, 在还无法从资金投入和规模上有跨越发展的实力的阶段, 资源的整合, 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通过建立政府相关平台, 政府投入一点、作为“引子”, 利用BOT等融资模式, 把一些小的文化品牌企业和一些有实力的大文化航母对接,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最后一步步做大做强, 进入发展正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重要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以市场来挖掘各方潜力, 政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领路人、掌舵人。福建是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 闽商在国内和国际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引导部分民间企业, 通过市场模式关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融入文化一体化事业当中, 打造有品牌竞争力的文化航母, 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 强化媒介宣传, 增强城乡群体间的融合力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浪潮当中, 各类文化媒体将承担着政府喉舌和导向作用。加快城乡建设发展, 是为了提供给城乡居民更好的居住条件和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这些都需要城乡群体的共同参与, 而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 过多加上很多文化歧视字眼, 例如“农民工”在媒体的使用频率上要适当降低, 而冠之“城市产业工人”之类应更加贴切。要逐步地淡化、消除文化歧视用语, 引导城乡居民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新闻媒体要多报道群体之间健康、积极向上的事例, 提倡群体之间体谅和宽容, 提升社区居民, 尤其是社区人口来源相对复杂的地区, 更应该倡导大家平等相处, 形成新闻媒体正能量、正导向, 让很多不符合主流导向、有失偏颇的文化思想淡出公众视野。例如, 有些小的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些因为经济纠纷导致家庭破裂, 造成情感伦理伤害、低劣的剧情节目。久而久之, 会造成彷佛群体关注的中心, 只能是经济利益, 忽视了道德情感修养。甚至有些电视剧, 公然宣扬等级意识, 扩大城乡矛盾, 甚至以轻视和侮辱农村人作为噱头, 来吸引公众眼球, 来提高所谓的收视率, 而忽略了新闻媒体的职业责任。

总之,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战略性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是实现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前提, 逐步探索适应社会发展, 满足人民文化生活要求的途径、形式和实现机制, 是社会全部群体的共同责任, 只有赋予城乡人口平等的文化权利, 才能真正实现每个群体的个体梦想, 每个个体梦想的汇集, 最终保证伟大“中国梦”顺利实现。

摘要: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格局是实现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的基础性瓶颈。其中, 城市吸纳了大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性资源, 以至于城乡文化资源在总量上, 省份之间, 东、中、西部之间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文化资源的不均衡, 影响着众多农村人口无法同城里人一样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富的精神食粮, 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传统的乡村社会的土壤正在消缺,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工业社会需要的新文化模型正在形成, 城乡文化资源的不均衡正在成为其形成的现实阻碍。所以, 探究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对策机制, 成为破解三农难题, 消除城乡差距, 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最终实现广大农村人口文化权利的重要抓手。

上一篇:城北保安工作排班表下一篇:安全值班台帐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