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2024-08-06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共8篇)

篇1: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键入文字]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键入文字]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17、空气占据(空间)。

18、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空气有(重量)。

20、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补充:

第一单元

植物

(一)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

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2、为了观察树叶,我们可以在树上任意采摘我们需要的叶子。(×)

3、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

4、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5、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

6、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树叶都是绿色的。

(√)

8、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

9、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要阳光。

(√)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3)等几个生长阶段。

①发芽、开花、结果 ②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③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植物的叶由(1)和(2)组成。①叶片 ②叶柄 ③叶脉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都有(3)。①叶纹 ②叶线 ③叶脉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1)。

①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 ②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 ③水生植物和土地植物

5、观察就是(2)。①随便看看 ②带着目的看 ③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6、我们可以用(3)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①看一看 ②摸一摸 ③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

7、只要两种树叶的(3)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①形状大小 ②大小 ③形状

8、龙血树是植物中的老寿星,它生长缓慢,往往能活(2)年。

[键入文字]

①几百 ②几千 ③几万

9、(3)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森林里。①茶花 ②王莲 ③大王花

第一单元

植物

(二)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2分)

1.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木本)植物,它的茎叫(木质茎)。

2.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草本)植物,它的茎叫(草质茎)。3.

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陆生)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水生植物)。4.

叶是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结成。

5.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等过程。

二、辩一辩。(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

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3、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4、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5、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6、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7、菊花一般在秋天才开花。(√)

8、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7分)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A)根。A、有 B、没有

2、蒲公英属于(B)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B)。A、玉米 B水葫芦 C、狗尾草

4、植物的叶是(A)。A、有生命的 B、无生命的

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C)。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6、陆生植物的生长(A)水份。A、需要 B、不需要

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B)。A、绿色的 B、枯黄的

四、我的研究。(每小题5分,共15分)

1、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正常生长?

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营养、土壤。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营养。

2、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第二单元

动物

(一)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只脚。(×)

4、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5、蜗牛可以在玻璃上爬行。

(×)

6、蚂蚁和蜗牛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7、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

8、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使劲敲打它的外壳使它活动起来。(√)

9、蚂蚁喜欢甜食,我们可以用白糖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键入文字]

(×)

10、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3)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①老虎 ②长颈鹿 ③非洲象

2、(2)是世界 上最高的动物。①老虎 ②长颈鹿 ③非洲象

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1)。①腹足 ②软足 ③脚

4、蜗牛的触角有(3)对。①3 ②1 ③2

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2),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①粘液 ②信息素 ③水分

6、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1)。①鱼类 ②虾类 ③螺蛳

7、蜗牛用(3)呼吸。①鼻子 ②鳃 ③气孔

8、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2)。①蛋糕 ②菜叶 ③桔子

9、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1)。

①把蚂蚁放回家 ②把蚂蚁扔掉 ③把它养起来

10、植物和动物都属于(1),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①生物 ②植物 ③动物

四、看

1、写出蜗牛各部分的名称。

2、写出蚯蚓各部分的名称。

五、观察与记录。(20分)

2在观察金鱼的活动中,我们观察认真观察了金鱼的身体,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单元

动物

(二)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3分)

1.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两)对触角,用(腹足)爬行。2.蚯蚓一般生活在(花坛)、(草地)等土壤中,它与蜗牛一样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3.蚯蚓的身体是由(口)、(环带)、(肛门)三部分组成。4.金鱼的全身都长有(鳞片),用(鳍)划水,用(鳃)呼吸。

二、辩一辩。(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8分)1.在砖块下我们容易找到蝗虫。(×)2.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3.蜗牛的一对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触角上的。(√)4.蜗牛喜欢吃蔬菜,不吃水果。(×)5.看到哪里有蚯蚓的粪便,就容易找到它。(√)6.蚂蚁的胸部长有四对足。(×)7.蚯蚓可以在水中生活很长时间。(×)8.金鱼是水中的动物,不要呼吸。(×)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4分)1.观察完小动物后,我们可把它(C)

A、弄死 B、养起来 C、放回原生活的地方

2、看小洞里是否有小动物,(B)手指进去摸。A、可以 B、不可以

3、蜗牛头上长有(B)触角。A、一对 B、二对 C、三对

4、蚯蚓一般生活在(A)。A、松软的土壤里 B、较硬的土壤里

5、蜗牛遇险后,会(B)。A、逃跑 B、把身子缩进壳里

6、给金鱼喂食要(B)。A、少一点 B、不过量 C、越多越好

[键入文字]

7、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B)。A、喝水 B、呼吸

[键入文字]

篇2: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分数

小朋友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了,现在就展示一下吧!

一、我会填:(30个空,每空1分)

1、人的身体是由()、()、()、()四部分构成的。

2、蚯蚓适合生活在()、()的环境里。

3、水是生命的(),()是动、植物的家。

4、蚯蚓是靠身体的()和()相互配合使身体前进的。

5、每个人的指纹都(),而且终生不会()。

6、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全面、仔细的观察,并及时()。7、我们利用()、()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8、土壤是由()、()、()、()()等组成的 9、水是()、()、()、()的()。10、我们利用()、()、()、()等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二、我会判断对与错:(18分)

1、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2、不腐烂的垃圾对环境有污染()

3、只有在水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4、所有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5、地球上的土都叫土壤。()

6、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三、我来选(14分)

1、榨果汁实验中()多。

A 果汁B 果渣

2、发现土壤的颜色浅了、干了,证明土壤中含有()。

A 水B空气C粘土

3、埋在土里能腐烂的物体是()

A 塑料袋B落叶C泡沫塑料

4、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是(),下沉的物体是()悬浮的 物体是().

A 铁块B 泡沫C 棉花

5、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万平方千米。

A 356B 365

四、我会答(9分)

1、在人的一生中哪些特征是会改变的,哪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2、让橡皮泥浮上来的方法有哪些?(写出3个方法)3、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五、我是小小实验家:(10分)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材料: 方法:现象: 结论:

六、我是小画家:(15分)画出一种种子开花植物,并标出它的各个器官

篇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复习建议

第一板块美丽风景令人醉

可将这一册课本中描写自然景色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以及描写城市繁华景象的《“东方之珠”》组成一个新的单元, 根据这些课文以写景为主的特点, 抓住“美”来设计并推进复习进程:

一、踏上美的旅程。通过启发谈话, 向学生介绍这一次“旅行”将要游览的地方:到北大荒看秋天的田野, 到杭州领略西湖美景, 途中还将观赏到秋天的枫叶, 体验夜泊枫桥的意境, 然后到西藏看湛蓝、透亮的天空, 最后去繁华的都市———香港, 感受“东方之珠”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这次假想旅行的兴趣, 进而对复习充满期待。

二、描绘美的景象。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一路的景致, 让学生对照着诵读文中的相关段落, 并适时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于背诵较为困难的段落, 可与学生讨论, 摘录段落中最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键词语, 绘制成简明扼要的“背诵路线图”来帮助记忆。如《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 就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绘制出这样的“背诵路线图”:原野热闹非凡→大豆 (摇动豆荚、发出笑声) →高粱 (扬起脸庞、演唱) →榛树叶子 (红得像火) 。当学生背得较为熟练时, 再去除括号里的内容练习背诵。

三、积累美的词汇。利用板块组合的优势, 整合原本相互孤立的课文, 进行词语的复习。课前可布置学生将文中描写色彩、湖水、天空、丰收景象、繁华街景等方面的词语分类摘录下来, 并将在课外阅读中掌握的词语一并归入其中。课上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汇报, 比一比谁掌握的词汇最丰富。

四、赏析美的文字。突破课文的限制, 选取表达方法相近的句子集中展示, 强化训练。根据本板块课文的语言特点, 可将课文中较为典型的比喻句集中出示,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比喻句独特的表达效果, 强化练习并运用。如《北大荒的秋天》中的“小河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西湖》中的“平静的湖面, 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拉萨的天空》中的“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等等。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欣赏哪一句以及为什么, 然后选取一些常见的事物进行说写比喻句的练习。除了句子的复习外, 还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赏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让美景跃然纸上的, 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为后面的习作练习作好铺垫。

五、学写美的景色。在学生复习完本板块的内容之后, 可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景物指导他们写一篇写景短文, 如《家乡的小河》《校园一角》等。这样可使学生及时运用本板块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实现读写迁移, 同时也对习作进行了复习。

第二板块大自然是位好老师

可将本册课本中以“人与自然”为话题的五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组成第二板块, 按照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探究发现、描绘表达的顺序来安排复习。不过, 这五篇课文虽然都可放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里, 但每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具体主旨却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侧重点将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梳理。

一、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可将《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第一组, 以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的思路来统领。可事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随家人到绿地、公园等地方走一走, 看一看, 并提出要求:用词语描绘几个看到的景象, 细致观察一种事物, 围绕看到的事物提出一个“为什么”并寻找答案。复习时, 可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词语,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绘各种景象。在引导学生回忆游玩的快乐时光时, 可相机让学生背诵、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体会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

二、在大自然中悉心观察、探究奥秘。可将《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作为第二组, 复习时应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石榴》一文应重点让学生懂得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并多途径、多侧面地去感受它;《石头书》一文则重点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隐藏着秘密, 要揭开这些秘密就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 认真地思考, 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做一片美的叶子》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从对叶子外形的美写到其内在的美, 最后升华到人生感悟这一心路历程。复习时, 可结合课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 让学生汇报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三、学习描绘自然界中事物的方法。在表达方式的复习上, 可对板块中的不同课文各有侧重。如《石榴》可重点赏析描写石榴熟透的片段, 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石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同时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片美的叶子》主要应让学生体会作者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篇章上, 可侧重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根据地点的变换组织材料以及《石榴》中按植物生长过程描写植物的方法。

四、用心记录自己的发现。本板块的习作训练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可以写冬天的松树、水仙花等植物, 冬天的蛇、麻雀等动物, 也可以写雪花、冰凌花等冬天特有的景物, 还可以写冬天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等人物。要求细细观察所写对象, 并有感受和思考。

第三板块奇丽的想象世界

我们可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童话主角的《蒲公英》《小露珠》, 以说明道理为主的童话《三袋麦子》, 以及侧重于知识介绍的童话《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组成童话单元, 并将神话故事《哪吒闹海》纳入其中 (对小学生来说, 《哪吒闹海》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奇特的童话故事) 。复习这一板块时, 可根据童话的特点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进入童话世界。可通过启发谈话把学生带进奇幻的童话世界, 引导学生一同回顾本学期学的童话故事。

二、感受童话情趣。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最有趣, 哪个情节最有意思, 以此帮助学生回忆故事中的精彩部分并感受童话的五彩缤纷, 同时也可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

三、对话童话人物。可让学生说说最喜爱哪个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以及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选一位文中的童话人物, 说说想对他说些什么。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童话角色的理解。

四、创编童话故事。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童话以及平时所读的童话故事概括出童话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幻想丰富奇特、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一组题目, 如《小小树叶船》《大老虎和小灰兔》《小音符漫游记》《云娃娃变魔术》《勇敢的小溪》等, 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编写一个童话。

第四板块生活告诉我

本板块由课本中的生活故事组成, 包括《掌声》《金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三篇课文。对于这组课文, 可以以感受生活为线索来安排复习任务。

一、感受生活的温暖。《掌声》一课记叙了身患残疾、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 鼓起生活的勇气, 走出生活的阴影, 最后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我们可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回忆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帮助的事来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二、感悟生活的真谛。《金子》这个关于淘金者彼得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必须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的道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应该脚踏实地。

三、体会生活的滋味。《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根据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编写而成的, 作者想象了诗人王维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景, 表达了王维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根深蒂固的亲情。

四、领悟生活的哲理。针对本板块三篇课文的特点, 可将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集中出示。如《掌声》中的“是啊, 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金子》中的“五年以后, 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等等。对于这类以感悟生活为重点的文章, 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

五、讲述生活中的故事。在写作方法的复习上, 可引导学生梳理三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将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听到的, 或是经历过的生活故事, 说说这些故事带给自己的生活启迪。

第五板块像他们那样闪亮

可将《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军神》和《孙中山破陋习》五篇课文放在一起, 组成名人故事板块。

一、感受人物的神采。让学生回顾本学期认识了哪些名人,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二、提炼人物的品格。在充分感受人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提炼出人物的品格。如王子普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创造的品格;军神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孙中山敢于跟封建思想作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从文中选取描写人物的典型段落, 如《军神》中沃克医生在做完手术后与刘伯承的一段对话;《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雷奈克发明听诊器过程中的心理描写等。让学生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并懂得写人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来写。

四、描写熟悉的人。让学生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人, 如妈妈、老师、同学等, 要求选一件事来写, 初步学习一人一事的写法。

篇4:科学课复习三步曲

一、打开记录,读一读

开学时,就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平时学习时就指导他们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每学完一单元就布置学生对教材中的科学知识(概念)进行初步的梳理。这样,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网络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且对自身掌握情况有了认识,为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作了铺垫,然后,教师在学生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概念)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印成讲义。复习时,指导学生打开记录本,拿出讲义。通过读一读、记一记、问一问、悟一悟来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二、再现探究,做一做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知识(概念),挖掘知识(概念)的内涵,有选择地对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再次探究。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接着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前讲清楚认真倾听的要求,要求学生对别人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或质疑,通过这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交流的过程。然后,做一做一些必要做的实验。如,滑轮组的特点、杠杆尺的科学、轮轴的秘密等,从期中测验来看,有好多学生掌握不太好。复习时就专门抽出一节课,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再次做一做这些实验,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当堂检测,练一练

检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又可以让教师了解复习的效果,让学生找出复习过程中的遗漏点、模糊点并进行修正。教师根据教材重点内容和学情,精心出一份试卷,让学生进行实战练习。检测的过程并不是把复习过程中整理的科学概念和探究活动进行二次文本考查,而是挖掘科学概念内涵和深化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检测对科学概念、探究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自己的思维深度得到纵深的发展。如,“麦秆为什么是空心的?空心管有哪些优点?”、“为新栽的小树搭建一个遮阳框架,先画出设计图,再标出选择的材料。”、“想法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这些检测题把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融为一体,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总之,功夫还是在平时,只靠这几节复习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科学原理和规律真正理解了,做题时就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我坚信,只要教师热爱这门课,能够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多方交流,科学教学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单位:睢宁县城西小学 江苏】

篇5: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答案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5、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篇6: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答案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依靠阳光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6、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等。

篇7: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科学家用精确地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对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3.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4.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5.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透明的),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压缩后(有弹性)。

7.(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8.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1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郞)、(青蛙)等。

1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3.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4.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

15.(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6.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17.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8.土壤由(土壤颗粒)、(水)、(空气)、(枯枝烂叶)以及(小生物)等组成的。

19.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的工具有(放大镜)(显微镜)。

2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有(质量)。

二、判断题

1.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它也没有体积。(×)

2.沙质土的颗粒大,渗水快,通气性能好,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3.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保护。(×)

4.土壤里没有蚯蚓,这里的土壤一定就是贫瘠。(×)

5.把纸蛇放在蜡烛上方,纸蛇转动,说明热空气会向下运动。(×)

6仙人球耐高温,不喜潮湿,所以适合沙质土。(√)

7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适合生在壤土上。(×)

8.在相同大小和材质的瓶子内装入等体积的水、空气和石子,装有空气的瓶子最轻。(√)

9.将充满气的皮球放在归零的电子天平上,电子天平显示的数就是空气的质量。(×)

三、选择题

1.有的地区通过(B),来防止水土流失。

A退耕还林

B修筑梯田

C修建大坝

D建水库

2.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B)

A牛顿

B伽利略

C拉瓦锡

3.制造风的方法(A)。

A扇扇子

B孔明灯

C热气球

4.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不能发现(C)

A土壤湿润

B小石子

C空气

5.能保护土壤的是(C)

A乱砍乱伐

B排放污水

C植树造林

6..加点水能够搓成条的是(B)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7.渗水性最好的是(A)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8.电子天平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B)

A.体积

B.质量

C.长度

四、连一连

1.请将下列人类的活动与对应的结果连线。

轮作或休耕

砍伐森林

保护土壤

修筑梯田

破坏土壤

开窑烧砖

五、实验题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判断土壤中有空气。

实验步骤:把一块干泥土放进水中,进行观察。

现象:(水里有气泡冒出。)

结论:(土壤中有空隙,水进入了这些空隙即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六、简答题

1.如何保护土壤?

其一、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其二、给垃圾分类,积极回收垃圾。

其三、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制止破坏土壤的行为等。

2.在家里打开冰箱的门后白气会向哪里流动?

白气会向下流动。

3.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4.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

纸团不会湿,因为杯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5.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的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因为瓶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把瓶子刺破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6.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观察到的现象是小棍不平衡了。说明空气有质量。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给篮球充气,喷水壶,充气床垫。

8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9.把一条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纸蛇就会转动这是为什么?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会怎么样?

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起来。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停止转动。

10.两个同样大小的冷热玻璃瓶,让热瓶充满烟雾,把热瓶倒放在冷瓶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把冷瓶倒放在热瓶上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热瓶倒放在冷瓶上,没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果冷瓶倒放在热瓶上,热瓶中的烟雾就会流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热瓶和冷瓶都充满了烟雾。

11.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哪些?

(1)用放大镜看: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颜色深;

(2)用手捻一捻:沙质土颗粒硬,黏质土细腻;

(3)和点水握一握:黏质土能握成团,沙质土握不成团。

12.土壤为什么会贫瘠?改善土壤贫瘠的办法有哪些?

(1)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2)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种植绿肥,覆盖农田;多施农家肥;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等方法。

13.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因为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4.土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哪里?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15.人类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砍伐森林,开窑烧砖,喷洒农药,抛撒垃圾。

2021春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经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习和认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各个方面比上学期有明显的进步,不再是整天就想着玩的小孩子了。为了让班级更加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概况:

本学期全班学生共计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学生个个都很热爱班集体,积极向上,活拨可爱,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意识都很高,能够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班级纪律也比较好。

二、常规教育方面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学习,他们逐渐适应了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继续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2.每星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学期还可以利用劳动节、和“六一”节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另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

三、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四、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常洗头洗澡。

2、班级卫生:每天早、晚分派值日生清扫,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五、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六、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继续开展各种活动.如:文明小标兵评选,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小诗人,数学小博士和爱书人等各种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级板报中的德育阵地,加强管理。

篇8: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1. 自主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背诵《欢庆》全文及《北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在游戏中积累重点词句, 运用生活经验, 趣味练习动宾词组搭配。

3. 运用积累的词语写1~2句通顺、连贯的话, 尝试表达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聚焦北京

1. 讨论: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哪里?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吗?

2. (在中国地图上找首都) 北京对于中国来说, 就像心脏对于人来说那么重要。不仅如此, 它还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呢!今天, 让我们在单元导语的指引下, 再次去这座美丽的城市游览、参观, 好吗?

二、回顾课文, 自主积累

1. 导语回顾。

(1) 我们的祖国妈妈叫什么?她还有其他名称吗?

(2)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回顾《识字三》, 关注“耸”“朝”“兴”“与”的读音)

2. 课题抢答:看课文图片回顾课题。

3. 句子竞赛:跟着图片,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比比谁的记性好。 (随机展示课前自主复习单中抄写频率高的句子)

4. 自主练习。

(1) 自主选择星级, 课堂练习。

田野献上 ( ) 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 ( ) , 蓝天飞着 ( ) 的鸽子, 大海奏起 ( ) 的乐曲。

请你用下面的四字词语完成填空。 (填序号)

1绿树成阴2鲜花盛开3风景优美4来来往往5高楼大厦6名胜古迹

北京真是个 ( ) 的城市, 这里 ( ) 、 ( ) , 立交桥上车辆 ( ) 、川流不息, 还新建了许多 ( ) 。 ( ) 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2) 练习单反馈:谁的字写得最端正、清楚?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

5.易错词复习:北京人的普通话可标准了, 他们想考考我们这些小游客, 谁愿意挑战一下?

你发现带点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搭配游戏, 初识动宾

1. 看图回顾《看雪》片段:看, 北京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2. 再次练习课后习题。

3. 讨论: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4. 玩搭配游戏 (师生) 。

(1) 师生示范: ( ) 桌子。

师:我是名词——桌子, 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抬”, 抬桌子。 (搬、擦、移、整理、推、拉、拍……)

(2) 指导下的生生示范: ( ) 衣服。

生:我是名词——衣服, 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做”, 做衣服。 (洗、裁、买、卖、收、晒、晾、烫、折、叠、脱、搓、拿……)

5. 练搭配 (生生) 。

(1) 选择提供的名词——“水、书、电话”, 同桌合作玩一玩。

(2) 小组合作玩一玩:为名词找伙伴。

6. 反馈:如果经常把复习变成游戏, 是不是很好玩呢?

四、语言运用, 主动评价

1. 回应《北京》主题:游完北京, 你有什么特别想介绍给别人的或有什么感想吗?

2. 选择星级, 尝试运用。

例句:北京的立交桥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 ______ 啊!我多么想 ____________。

天安门广场真 _______ 啊!我 ____________。

请选用括号里的词, 用1~2句话夸夸北京。 (美丽、城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洁白、到处、宽阔、又宽又长、来来往往)

温馨提醒: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 分享:谁写得好又读得好?

4. 转换角色, 尝试讲解。

(1) 明确任务:试着运用两个星级的题目, 像讲解员一样介绍自己了解的北京。

(2) 同桌扮演角色, 尝试练习。

(3) 展示并反馈:你更喜欢谁的介绍, 为什么?

5. 互评课堂表现。

(1) 你想夸夸身边的小游客吗?你想怎么夸?

提供句子范例:

________ 真 ________ !

________ 多好啊!

________ 非常 ________。

(2) 指导:如果你是被夸到的小游客, 该怎么做?

(3) 互相夸一夸。

6. 建议作业:利用作业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北京, 请他们打上星级或写写评语。

【教学反思】

按单元复习是复习中的常见形式。对于低段学生而言, 复习课的有趣和有效都很重要。本课例试图体现两者结合的一些做法。

1. 介入游戏“。学中玩, 玩中学”是低段学生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 枯燥的复习课只会导致低效而无趣。课始, 教师在创设“游玩北京”的情境之下, 适当展开“课题抢答”“句子竞赛”“普通话考试”“动词 + 名词, 一起玩搭配”“同伴互夸”等游戏活动, 使学生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展语文学习。

2. 重整教材。复习课比之新授课, 更注重提高与运用。本课以《北京》为核心, 辐射欢度国庆、申奥成功、北京的冬天等内容;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核心, 将课后练习与“读读说说”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聚焦, 突出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难点。

3. 基于起点。课前自主复习单及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运用, 在保证书面练习时间之外, 也为教师的“以学定教”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学有余力的学生, 能更多地参与课堂上的同伴互助, 也能在“小讲解员”的活动中崭露头角。学有困难的学生, 则能在星级作业的选择中, 扎实基础、有所提升。

附:课前自主复习单

一、我爱读 (背) 《:欢庆》全文。 ( ) 《北京》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

我很熟练 ( ) 比较熟练 ( ) 不够熟练 ( )

二、我会读。 (略)

我读给 ( ) 听了, 他 (她) 把我读得不够熟练的词圈了出来。我又读了 ( ) 遍。

三、我会写。

这个单元中, 我最容易写错的字是 ( ) 。

四、我会选 (抄抄我最喜欢的2~3个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心态的励志短文下一篇:典型材料写作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