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英国诗歌

2024-08-19

二十世纪英国诗歌(共5篇)

篇1:二十世纪英国诗歌

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

一、引言 英国,一个历经千年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古老国度,一个见证了人类蹒 跚学步、茁壮成长的沧桑智者,一个坚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翘首观世界、看 未来的猛士。他走过邪风冷雨,带着他那份沉甸甸的回忆,带着他那份独有的 气质与底蕴,正一刻不停歇地朝着更辉煌的明天前行。蓦然回首,那一长串深 深浅浅的历史脚印中,每一步都述说着一段不一样的却都一样惊心动魄的历史 岁月,或伤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 轻掸灰尘,打开那幅已微微泛黄的厚重历史画卷,“大英帝国”“日不落帝 国”“维多利亚时代”在光芒闪烁,诉说着英国在 19 世纪的灿烂辉煌。19 世纪 的英国,经济上、国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从一个小 小的岛国一步步壮大,成为领土遍及世界各洲,影响世界的大帝国。在19 世纪,它流了血,流了泪,也收获了财富,取得了进步,脱胎换骨。在当时的世界上 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19 世纪的大英帝国都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话。

二、经济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1801 年以后,英国在与法国长达14 年之久的战争之后最终大获全胜。英国 的皇家海军控制了海权,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商业空前繁荣。战争的胜利扩大 了英国的殖民地范围,成为了英国的原材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地,不但为英国 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原材料还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为工业发展 创造了有利环境。在工厂日夜不停的机器喧嚣声,英国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成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速度飞速发展。工业产值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 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英国在世界上的 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伦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19 世纪50~ 70 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 “维多利亚时代”。在这期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 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 1/3 以上。1850 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 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这个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 岛国成了不容小觑、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

(二)城市化与人口增长 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带动和促进下,曼彻斯特、伯明翰、舍菲尔德、格拉斯 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极其快 速。到1851 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农村人口,初步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 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舞台。农村文明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与理念。铁 路网在英国土地上星罗棋布,贯穿大江南北,让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更加的方 便更加频繁。在19 世纪的一百年中,英国总人口增加了3 倍,人均收入却增长 4 了4 倍,这就说明了19 世纪的英国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让 解决人民温饱,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三)万国博览会 19 世纪中期,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繁荣让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如日中天,英国人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所拥有的财富极为自豪。为了向世界展示 强盛的英国,万国博览会(亦成为“水晶宫博览会”)于 1851 年 5 月 1 日在伦 敦海德公园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钢管搭建而成的建筑物内举行了。万国博览会以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为主题,展期为 185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1 日,历时 5 个多月,吸引了 6039195 名参观者。展馆长约 563 米,宽约 138 米,建造费时仅九个月,后被移动并且重建于伦敦南区的塞登哈姆,这个地 区后来也因此被更名为水晶宫。展出了包括轨道、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 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等万余件展品。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在“灿烂光辉的玻璃顶下举行了他们的工业 和和平的凯旋式”。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 什么都能做。”这句话淋漓尽致、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了英国人对自己的自豪与满 足,以及他们对未来,对人类科学的满腔希望、虔诚信服。

(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经济的初期发展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有 利也有弊。19 世纪的英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相当迅速,人们尚未意识到或 者尚未想出合适策略来适应并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下是当时最 主要的两个问题:

1.阶级剥削 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 受剥削压迫的弱势群体。“血汗工厂” 频频出现,工人阶级,特别是中下层 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并未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多少好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城市贫民的数量居高不下,他 们的生活用“凄惨”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2.环境污染 工厂的“三废”让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伦敦的大地上插满了“大烟管”,日 夜不停歇的朝着天空排着滚滚浓烟,这些烟遇水汽后便变成雾,伦敦也就在 19 世纪成了“闻名于世”的“雾都”。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 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 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

(五)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重要特点,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 状态,经济危机便会席卷而来。英国,作为一个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工业化程 度最高的国家,第一次经济危机理所当然的在英国爆发。

1.爆发原因及背景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18 世纪末19 世 纪初,英国国内也曾多次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机器生 产发展尚不充分,这种危机仅限于局部地区及部门。1825 年以前,英国经历了 一个短暂的工业高涨阶段。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1820 年增长了大约 1/3,当时 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 58%,棉花消费量增长了 39%。但是,国内外市场却 6 没有随着相应扩大。那时拿破仑战争结束不久,再加上欧洲农业歉收,欧洲市 场缩小,一片萧条。从前局部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转变成周期性和普 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正如《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一书中所说:“英国在欧洲 市场的商品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额从 1814 年的2690 万英镑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万英镑。对美国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从1815 年的1580 万英镑减少到 1340 万英镑。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受到极大限制。1824~ 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 严重的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2.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英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遭受了沉重打击。3549 家 企业、80 家银行破产,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 年3 月的1390 万英镑骤 跌至1825 年12 月的 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生丝、煤的消费量锐减,出口 额减少了 16%。失业率骤然上升,并导致人口外流。但是当时德、法、美等国 工业革命尚未完全展开,所以,1825 年的经济危机还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议会改革

(一)1832 年议会改革

1.第一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国王 在首相和内阁成员选举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权(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宁·哥 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灵顿时,都是国王自己的选择。)。在乔治四世在 位期间,英国内阁越来越独立于王权,并向议会下议院靠拢,实际上,内阁才 7 是当时英国行政决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罗金汉姆和首相福克斯当政时期,他们 从不将国王视为“一国之主”,也不把自己当做国王的“仆人”。首相,从国王 的“总管家”变成了英国的真正主人。首相与内阁之间的微妙而紧密的关系让 他们同享利益、共担风险,而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却越来越被疏远。1830 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推动下,民主运动铺天盖地一般席卷欧洲,势不可挡。从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几个月里,上下议院收到全国各地总共645 份请愿书。但威灵顿公爵为首的托利党认为现行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甚至还公 开宣称坚决反对改革,寸步不让。当时,英国国内民众间施行改革的呼声震天,这就注定了托利党在同年的选举中必然惨败。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国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辉格党领袖格雷组阁。格雷内阁于1831 年 1 月成立了以罗素勋爵为首的四人小组,负责起草改革议案,同年 6 月 7 日 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并生效。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对议席分配做出调 整。取消了人口未达到2000 人的56 个“衰败选区”的议席,人口在2000 至4000 的31 个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143 个议席给大型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县,下议院总人数则不变。

二、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在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后,除了大银行家、大商人、大工厂主有选举权外,大批手工作坊主、小商人和部 分佃农也获得了选举权。

三、规定了选民登记程序,缩短了时间。选举时间从 15 缩短到2 天。3.意义

1832 年的议会改革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经过如此大规模的运动多番周 折而换来的改革,却收效甚微。马克思也曾批评说:“恐怕还从来没有一个像这 样强大的、看来似乎成功的人民运动得到这样微不足道的表面结果。”虽然工人 8 是改革运动的主力军,但是改革并未改变工人们艰苦的生活,并未带给他们真 正的民主权力。中尽管如此,1832 年的议会改革任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削弱了国王、贵族、上议院的势力,促进了政党组织的完善和两党制 度的形成,是英国议会君主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激发了人们深入选举改 革的信心和决心,一种内阁与国王、政党、社会舆论、上下议院之间的新型权 力关系逐渐形成。

(二)1867 年议会改革

1.第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进入19 世纪60 年代后,工人阶级政治积极性再次高涨,议会改革燃起了新 的希望。1861 年,英国各地工会组织纷纷要求改革制度。1864 年,积极支持英 国工人争取选举权的“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65 年,“全国改革联盟”成立,力争改革选举制度。马克思亦积极支持工人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他认为结束资 产阶级垄断性统治的时机尚未成熟,最大限度的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才是切实目 标。在第一国际、“全国改革联盟”等组织以及马克思等人的支持下,大规模的 改革运动在英国曼切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展开。声 势浩大的改革队伍行进在各大街头和公园,议会的改革已成了大势所趋,势在 必行。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当时的首相是反对改革的保守党的德比,但是拥有较高政治声望及地位的 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累利审时度势,深知识时务者为俊杰,应顺应天势民意。于是本杰明扮演改革派以笼络人心,于1867 年3 月18 日向下议院提出改革议 案,在做部分修改后,8 月通过上议院批准以及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9 签署后生效。1867 年的改革法案对议会席位做了再一次调整,取消了46 个“衰 败选区”,空出52 个选区给大工业城市和郡。伯明翰、曼切斯特、伦敦以及其 它中型城市席位有所增加。改革议案基本去除了“衰败选区”,小资产阶级和上 层工人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3.意义 虽然广大的城市下层工人以及全部的农业人口并未获得选举权,议会选举 制度的民主化任务认为结束,但是大多数工人境况得到好转。1867 年的议会改 革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三)第三次议会改革 1.二次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1880~1885 年英国爆发严重经融危机,失业率暴涨至历史最高点,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爱尔兰掀起了民主自治运动的高潮,苏丹更是爆发了马赫迪抗英大 起义,英国在非洲东北部的殖民扩张也遇到了困难。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执政的格拉斯顿自由党政府陷入困境。2.法案颁布过程、内容 约瑟夫·张伯伦为自由党激进派代表,他趁机联合在野的保守党给政府施 压,促使格拉斯顿政府提出两个新的议会改革法案——《人民代表制》法案以 及《重新分配议席》法案。《人民代表制》于1884 年12 月通过议会。该法案对 选民范围进一步作出了调整扩大,选民增加了1 倍,扩大到450 万人。“房主选 举权”扩大到了各郡县,部分工农业者也也有了选举权力,但是未成家立业、依靠父母生活的男子以及全部的妇女、家庭佣人都没能获得选举权。《重新分配 议席》于1885 年1 月通过议会。它取消了72 个人口未达到1.5 万城市单独选派 10 议员的权利,并将之并入其它郡县。按照每5.4 万人分配1 个议员席位的标准将 全国划分为617 个选区。全国22 个城市以及剑桥、牛津大学仍然保留2 个议席,其它各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能有一个议员代表。3.意义

这次议会的改革让议席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对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的工人 有一定好处,一定程度上让工人阶级以及部分农业人员参与到了国家政治中,对改善工人的处境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三、19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兴起和发展 世纪30 至40 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进行着巨大变革的,一种新 型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在英国文坛。它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贴近真实生活,最大限度的反应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面貌。在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消退的时候逐渐占领英国文坛,19 世纪40 至50 年代达到鼎盛。

(二)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可谓是密不可分。并且具有小资 产阶级文学特点,由于大部分作家均出生于小资家庭,故其作品也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小资阶级的生活。在这些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中,大部分都塑造了一个 奋斗不息的积极的小资形象。虽然此类文学作品幽默讽刺,反对暴力性革命、主张社会改革、拥护道德批判和道德感化。此外,不少优秀女性作家在文坛也 占据一席之地,例如盖斯凯尔夫人、乔治 · 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优秀的女 11 性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三)代表作家。

1、奥斯汀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一个牧师家庭的奥斯汀天生就对文学有 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她生活一个乡村小镇上,终生未婚。在她短暂却充实的一 生里一直锲而不舍的追求着自己的文学之梦,完成《理智与感伤》、《劝导》、《曼 斯菲尔德庄园》、《艾玛》、《诺桑觉寺》、《傲慢与偏见》等六部小说。她的小说 主要描写了乡绅家庭里女性的婚姻与生活,以一种轻快活泼又风趣诙谐的方式 体现了女性世界的酸甜苦辣,着重描写少女从懵懂与盲目走向认识现实、认识 自我的过程。奥斯汀也因此被誉为描写女性意识的卓越作家。

2、萨克雷 萨克雷(1811——1863)萨克雷父亲是东印度公司一名官员,自四岁丧父 后,年幼的萨克雷继承了父亲巨额遗产,常常出入于上流社会,过着公子哥生 活。1833 年将家产挥霍殆尽,先后任《弗雷泽杂志》和《笨拙》杂志专栏作者。在他的一生中写过大量小说,例如《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纽克姆 一家》、《弗吉尼亚人》,中篇小说《巴利·林顿的遭遇》,短篇小说集《 势利 眼集》等。最具代表意义的要算是以辛辣讽刺见长的长篇小说《名利场》,它真 实的再现了1810~1820 年摄政王期间英国上流社会之间勾心斗角与腐败丑恶。这部小说篇幅宏大,情节跌宕起伏,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萨克雷也因 此在文坛上与狄更斯齐名。

3、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盖斯凯尔夫人自幼受到父亲文学修养和宗 12 教信仰的影响,并且进入当地一所女子学校学习。盖斯凯尔夫人夫人一生发表 过六部长篇小说(包括《玛丽·巴顿》、《北与南》、《露丝》、《克兰福德》、《西 尔维娅恋人》、《夏洛特·勃朗特转》)。处女作是发表于1848 年的《玛丽·巴顿》,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的生活与命运,在19 世纪英国文学 上占有重要地位。

4、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代表作是世界著名女性著作之经典——《简·爱》。这 部作品虽不能说是巨作,但也称得上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从女性要求 独立平等的角度,展现了英国19 世纪上班也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的为慈善事 业的残暴本性,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 妇女要求平等地位同样待遇的思想,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础。艾米丽(1818-1848)《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唯一一部小说,但是仅此一部 已经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呼啸山庄》被成为是“最奇特的小 说”,艾米丽以其“心灵中非凡的热情”和她继拜伦之后无人可比的“强烈的情 感、忧伤、大胆”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心灵。安妮(1820-1849)安妮的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虽然比起《简·爱》 和《呼啸山庄》在文学上的地位稍逊一筹,但是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5、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玛丽·安·埃文斯,生于沃里克郡一个农村 家庭。对宗教有着虔诚的信仰的乔治·艾略特曾进入过两所女子学校学习。她 心地善良,终生热衷于慈善事业。于1859-1876 年间创作了《亚当·彼得》、《弗 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传》和《米德尔马契》《丹尼尔·德萨达》等7 部 13 长篇小说。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了19 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而后期 作品则牵涉到重大历史事件及政治社会内容。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刻画也非常 的生动传神。

四、19 世纪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一)英国1800~1880 期间的殖民扩张

工业发展,财富积累,英国统治世界的野心如无法控制的烈火,很快在世 界各地熊熊地燃烧起来。1801 年,爱尔兰被合并,英国正式更名为大不列颠及 爱尔兰联合王国。地大物博而又相对落后的亚洲大陆成为了英国一个主要战略 对象,沦陷的印度成为英国巨大的原材料提供地和广大的市场。19 世纪中期,英国利用鸦片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并参与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1758~1759 年 间,印度爆发爱国的民族大起义,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拥有着较之先进的军队,大举镇压起义队伍,此次起义以失败告终。1876 年,保守党 B.迪斯累里内阁为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 英帝国)。英国继续扩大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 亚等地的侵略,此外,英国还在南美洲大举投资,南美洲也被列入“狩猎”范 围。1867 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 个自治区域。

(二)1880~1900 年间英国的殖民扩张 世纪末期,英国的殖民扩张主战场转向非洲。在从法国手中夺得苏伊士 运河的控制权后,英国于 1882 年占领了埃及,紧接着在 1899 年占领了苏丹。英国埋头苦战在非洲战场,与其他殖民国家激烈争夺者东非、中非及西非的土 14 地。1884 年~1885 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实际上是帝国列强们的分赃大会,英国“满 载而归”。帝国主义分子 C.J.罗得斯提出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 陆的大铁路,也就是所谓的“二 C 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 母都是“C”),以便加紧侵略南非。1899 年英布战争爆发,英国吞并奥兰治和德 兰士瓦。19 世纪末,在亚洲战场上,缅甸、阿富汗沦为英国殖民地。1900 年,英国参与镇压了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在众多贪婪的殖民扩张国家中是最大的,遍及世界各洲,掠 夺来的财富不计其数。其土地之广,无国能及,成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既是让人痛恨又让人所震惊,对英国人来说,19 世纪的大英帝国是英 国人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神话。

五、结论 综上所诉,19 世纪的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上都进行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三次议会改革让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让更多人民参与到国家政 治中,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中起着典范作用;经济上来说,在19 世纪上半叶 英国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让英国面貌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化同 样也产生了种种问题,例如阶级剥削、工业污染、经济危机等等;文学上,19 世纪 30~40 年代,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种种黑暗,曾经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 渐渐褪色,以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性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40~50 年代达到 高潮。19 世纪的英国,危机与变革并存——在危机中进行变革,而在变革中又产 15 生新的危机,继而又是新的变革。英国在危机与变革中取得进步,并逐步登上 世界巅峰,了解19 世纪的英国对生活在充满危机与改革的世界我们来说有着重 大意义。总而言之,19 世纪的英国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不但有了量变,甚至有了质的 飞跃,让英国从平庸到脱颖而出,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先驱,当时世界的霸主。

评论(1)| 4 0

2013-05-07 20:59 21ofLove | 五级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化初具规模.即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韧,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海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一直是研究英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对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说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正如马克思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闸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加上工业革命使铁路和海船这个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国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这“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一些以农业为主或纯粹从事农业的国家,郡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大部分过剩原料,同时又满足它们对工业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无怪乎英国工业获得这样巨大的空前的发展”。

可见,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英国的现代化或工业化更不能没有海外贸易。正是这个海外贸易,扩大了英国的粮食供应.开辟了新的和广阔的原料(尤其是棉花)来源;正是这个海外贸易;又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国内或欧洲内部市场所能取得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贸易还有助于提高英国人均产量,从而提高英国的收入和消费。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国海外贸易经历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转变的论述,展现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以期后起现代化国家借鉴:

一、重商主义和工业革命早期 英国海外贸易的模式

工业革命早期.即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初的英国海外贸易.受制于重商主义政策的局限。

重商主义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全盛于16—17世纪,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政权为了获得商业资产阶级支持,实行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起了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重商主义并不完全适应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深入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英国早在17世纪中叶爆发了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这个角度,英国似乎是欧洲诸大国中最不重视重商主义的国家,并且是在国家政权最少干预下,一马当先地迈开了工业化的第一步。但是,从17世纪以来,整个政治演变和工业化进程看,英国所营造的大部分市场环境,还是由国家行动造成的。重商主义对英国诲外贸易的调节是另类的“重商主义”,它着重体现在为英国和殖民地商业利益而垄断帝国贸易的“航诲法”:即硬性规定殖民地输出商品必须先到英国,殖民地进口商品必须经过英国;进出口货物必须由英国或殖民地船只装载。这实际上是向当时荷兰的海上运输垄断权挑战。它意味着战争,战争使英国最终成功地扩大和保护了殖民地和商业,国家通过这另类的“重商主义”,在工业革命最初阶段(即13世纪),确实发挥了虽然是间接,但却是很重要的作用。

在重商主义政策下,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的后果及特点表现如下:

1.18世纪头70年,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势头较大,1700年英国出口量占国民产量的8.4%,1760年上升为14.6%。出口增长占国民产量增长的51%。但1760—1780年.随着美国独立战争而骤然下降,1780年后又有急剧增长。可见,贸易模式要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出现.加上重商主义政策的约束,英国出口占整个国民生产的比率未能达到自由贸易政策时代所达到的水平:

在整个13世纪,绝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工业产品,出口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1700年是14.4%,1760年是35.2%,1801年是34%,体现出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业化的初步成就。

2.进出口产品的构成,也反映出英国这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首先,从出口产品的构成看,英国大部分出口产品是纺织品,这反映英国在这方面生产技术的优势。但是,在出口纺织品的构成上,到18世纪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几个世纪作为英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毛纺织品,在18世纪初仍占出口纺织品的85%,随着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和产量的增长,这一优势被棉纺织品所取代。棉纺织品的出口,从18世纪初只占出口纺织品0.6%,一下子上升到19世纪初的35.4%。在工业革命早期(1784—1806 年),棉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为16.4%,而除棉纺织品外,包括毛纺织品等其他纺织品出口,年增长率仅2.9%。此外,工业革命中仅次于棉纺织业的重要的工业部门——金属业,其产品的出口额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其次,18世纪进口产品性质也发生变化。工业品,尤其是从印度等地进口的印花布的比重大大下降;原材料在进口产品中的比重一直很高,随着工业革命对原棉需求的扩大,到19世纪初更是急剧的增长:绝大多数进口食品可以说是非生活必需品.基本食品,如稻米、小麦和谷物只占小部分,食品.尤其是蔗糖和茶叶的比重上升。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粮食出口超过进口,到18世纪末才倒转过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把从殖民地进口的产品再出口,再出口商品的价值,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有所增长,相当于国内生产的出口产品的一半左右。再出口产品一般是殖民地生产的食品,如烟草、咖啡、蔗糖、稻米和茶叶等。英国从这些进口商品再出口的赢利,基本是运输和销售的利润。主要是因为“航海法”之类重商主义政策,限制了殖民地产品的贸易:

最后,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大都局限于对自己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18世纪初,英国4/5以上出口产品输往欧洲,而到18世纪末下降为大约30%:输往美洲的比例大有增长,从10%增至60%。进口来源地的变化也表明,在重商主义政策下,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贸易主要局限于美洲大陆、西印度和东印度殖民地或前殖民地。

总之,在工业革命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扩展主要归因于工业革命的启动,重商主义政策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一时段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重商主义的局限性,制约了这时英国海外贸易只能达到初步的层次。这种局限性典型地表现在“航海法的负担”上。

托马斯认为,“航海法”造成的最大影响是,绐殖民地带来经济损失。殖民地一些产品(如烟草和蔗糖)在出口到欧洲大陆前先要输往英国。这种迂回或间接的运输耗费,实际上造成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扬。“航海法”直接给殖民地生产者带来巨大的负担,也没有给英国带来利益。由于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直接从美洲到欧洲目的地的海运耗费,要比英国的迂回或间接海运费用便宜许多,英国人因而从中遭受一些经济损失。“航海法”也给英国造成负担,这就是包括“航海法” 在内的重商主义政策必须随着现代化和工业革命的深入,英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市场力量的威力,而让位给自由贸易的重要原因。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

二、自由贸易和工业革命全盛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

自由贸易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谷物法”的废除,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其直接动力是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赋予英国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棉纺织业和铁器业)在世界上的技术领导权。从而英国得以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廉价地制造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工业革命创造了廉价的铁路和轮船运输的伟大时代,使长途或远洋贸易革命化。美洲和亚洲辽阔的旷野和平原吸引农民和商人、投资者和殖民者、投机家和冒险家,迅速建立依托母国工业中心,带有充足原料供给的外国的真正的国际经济。英国的海外投资、销售以及运输业服务,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大市场。贸易必然开拓、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工业革命还造就了一个社会经济力量愈益增强的工业资产阶级。他们需要获得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他们十分迫切地要求打破重商主义政策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以更高的速度实现工业化。

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变。“谷物法”作为重商主义或贸易保护政策,特指1815年通过的有关限制粮食出口的法律。这是中世纪以来,尤其是17世纪以来重商主义为维持谷价低廉,禁止谷物出口的一系列谷物贸易政策的总结和高潮。“谷物法”为确保当权的英国土地贵族的经济利益,规定在国内小麦价格抵于每夸脱80先令时禁止外国小麦进口,并提高进口税率。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改变了英国的关税政策。虽然,英国政府继续为增加收入征收消费产品进口关税,但从此取消保护性关税的原则已经不可逆转。1849年废除“航海法”,1853年全面征收收入税,1860年绝大多数保护性关税被取消,四百多种商品关税只剩下丝绸品的关税。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税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在1841年,进口关税等于进口价值的35%,1881年下降到只有6%。政府收入来源从关税转为消费税。可见,自由贸易首先通过废除高额关税,削弱和打击英国土地贵族的实力。自由贸易给制造业资本家——工业资产阶级带来实质性好处。自由贸易只有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下,才得以向利于英国的方向转化。工业革命确立了英国工业资本家在棉纺织业、铁器业和机器制造业的绝对优势和技术垄断权。18世纪初的关税保护主义,限制了英国为了这些工业产品而接受外国产品的“自顾性”;外国也因为过重关税而减少对英国工业产品(如布和铁)的购买。只有自由贸易才能真正开拓辽阔的工业品海外市场。确实,“谷物法”废除,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英国的农业,但这种伤害却被自由贸易的获益所弥补。因为工业品出口的扩大,使英国工业部门获得了工业化所需要的规模经济,失业者的就业率以及储蓄率也上升了。自由贸易造就了维多利亚中期的繁荣。英国坚定的自由贸易政策,支撑着半个多世纪世界贸易的扩展。

自由贸易全盛于19世纪70年代。这时英国处于贸易和增长的全盛期,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不论是海外投资还是运输服务收入,都处于曲线的最高点。

1821—1873年,英国人均工业产品出口年增长率是4.4%,几乎是同期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四倍。同期,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8世纪60年代翻了一番,进口等于国民收入的25%—30%。

而在出口构成方面,棉、毛和麻织品,在19世纪初,占出口总值的3/4左右,到19世纪末,仍占40%;英国工业革命典型的工业品——棉纺织品仍占出口总值的25%,铁和钢占15%,机械占7%,煤占1O%,体现了“世界工厂”的往日雄姿。工业革命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品(棉纺织品、铁和钢、煤)占据出口总值的2/3。外国人消费英国这些重要产品所占的比重是:棉纺织品的80%.钢和铁的50%,还有日益重要的服务业的出口;1913年服务业(尤其是运输和销售业)的出口占总出口价值5,3亿英镑的近80%。

上述可见,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出口国外要比国内消费多得多;消费进口食品要比自己生产多得多。英国变得如此依赖世界贸易,英国从而成了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尤其在1876—1885年这十年中,英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数大约38%,即使到1899年有所下降,仍占世界工业国家总出口的33%,是当时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和印度的总和。英国这一统治或优势地位在世界经济史是独特的,只有美国在20世纪中叶才达到这个水平。

三、自由贸易和英国海外贸易评述

按重商主义学说,财富和利润只能从对外贸易中产生,对外贸易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差。在自由贸易政策下,到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70年代后,进口一直大大高于出口。这样严重的“出超”会使英国变穷吗?回答是:不会!因为贸易额有利于英国。贸易额(terms of trade)指出口产品的价格与进口产品的价格之比,即:

一方面,因为工业品价格要大大高于原料和农产品的价格,所以.尽管在19世纪后期,进口的“量”要大大超过出口的“量”,但贸易额一直朝向有利于英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18世纪期间,为了确保出口收入超过进口支出,英国千方百计地开拓服务业(尤其运输业)出口来弥补收入的不足。所以,从贸易额指数看,即使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英国仍处于海外贸易中有利地位。

海外贸易保证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几个重要工业部门(棉织业、铁器业和工程业等)得以惊人的发展。没有进口和出口贸易,英国的棉纺织业简直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更不能像实际上所发生的那样带动英国整个经济的飞速增长。例如,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棉织业生产成本,40支棉纱的成本耗费,1812年只是 1779年的1/6,英国迅速利用出口机会.把大量低廉棉织品销售国外,从而扩大雇工和生产规模.普及使用蒸汽机等先进能源和机器。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企业和公司才得以统治世界近代工业,在世界贸易中拥有绝对优势甚至垄断权。

海外贸易还大大促进英国工业的增长和原料的供应。1841年,英国生产的棉织品总数已经达到1815年的5.2倍,而这两个年份,又都有 60%生产的棉织品供出口。多亏这样的出口,方能支付了工业所需的进口原棉和其他原料的耗费。在1815年,原棉进口的耗费是总工业产量的1/4,而到 1841年却上升达31%。由于棉布价格下降而原棉价格基本不变,原定的出口所得价值只能购买原定进口棉花的一半;但棉布价廉又使棉布生产量和出口量有了 4—5倍的增长。由于这种进出口的海外贸易的增长.从而增强了英国的工业规模和国际影响。

但是,英国海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中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

1.整个19世纪,英国出口过分集中在几个处于工业革命前列的基本或重要的工业部门,即像棉纺织业、铁器业和金属冶炼业等几个“老”工业。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赢利一直占出口总利润的2/3。可见,英国出口赢利的繁盛取决于出口市场对这几个“老”工业部门的依赖。但是,到20世纪,随着从蒸汽机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转变,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分委身”于这几个工业,暴露了英国经济的弱点,也导致了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处于弱势,新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德)利用科学技术优势而发展了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英国沉重的包袱使其经济难以向更新兴的工业调整,从而失去了技术“领袖”或“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经济这种过分维持几个传统工业部门,而不是利用新技术优势走出困境的特点,严重地影响它对外贸易的均衡。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口产品在欧洲北美传统市场曾占40%以上,但在1870年开始下降,到1910年下降到不足30%。与此同时,通过技术改造的德、美生产的产品却日益受到青睐,甚至打入英国市场。

2.长期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进口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超过出口。这时期贸易额的平衡靠的是英国海运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的销售收入,“逆差”还被国外资产的股启、和利益所弥补:例如,1913年,英国产品贸易缺额(进口,出口)是1.3亿英镑,但是这一年服务业和海运业的收入盈利达1.9亿英镑。英国的海运业、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获利,长期地隐蔽着英国工业和贸易竞争的失败:英国这种“服务业”出口,在英国还能利用工业优势在统合市场中扩大财富,并发挥“服务业”的优势时,还可以暂时地保持外表上贸易大国的地位;但是,一旦其工业优势丧失。这种外表上贸易大国的优越性就要随即下降。到了“一战”前夕,英国海外贸易格式,尤其出口、进口产品的销售和产品构成起了重大变化(见图示)。

图示中,每对箭头(一)所指,表明该国对它国的剩余(收入超过支出)。英国对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贸易的人超(用虚线表示)分别是6000、1300和 1300,总价值8600万英镑。而英国对除这三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都出现“逆差”,“逆差”总价值达12000万英镑,要大大高于“人超”的 8600万,这表明20世纪初,英国与外界贸易模式暴露出的弱点。幸好这时尚有运输业和服务业的收入,海外投资的利息和股息的弥补,英国才暂时免于陷入困境的局面。但是这种“隐蔽”实质上延缓了英国出口的增长,造成了英国工业创新乏力。这就是所谓“荷兰病”或“英国病”。

综上所述,19世纪末以来,英国海外贸易模式的特征或弱点制约了英国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是后起现代化国家要引以为戒的;

一是,由于英国始终把工业品出口集中在几个工业革命率先发展的重要部门.到19世纪下半期,这些旧工业产品只能出口到西欧和美国之外的初级生产国家。英国对几个重要工业部门的重点生产虽保证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业领导权,但这种技术早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了“过分依赖”的后果。在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不断进步的20世纪,这种“过分依赖”损害了对需要技术进步潜能的新工业投入,致使英国生产力和外贸地位优势减缓了下来。

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贸易的模式影响了英国和德美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业的对比:英国只能在一些旧工业(纺织业、造船业、重型工程业和铁金属业)占有竞争的优势地位,而这些优势似乎只是基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陈旧的工业技艺;而德美这两个后起之秀却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自己新兴工业。工业优势的对比和竞争的格式制约了英国海外贸易的现代化进程。

篇2:二十世纪英国诗歌

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结之后也如此。英国人有些禁忌须注意,如他们从不从梯子下走过,在屋里不撑伞,从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和人像做装潢等。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

英国人对于妇女是比较尊重的,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如走路时,要让女士先进。乘电梯让妇女先进。

乘公共汽车、电车时,要让女子先上。斟酒要给女宾或女主人先斟。在街头行走,男的应走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保护妇女免受伤害。丈夫通常要偕同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且总是习惯先将妻子介绍给贵宾认识。

按英国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为好。他们相处之道是严守时间,遵守诺言。

英国名民族还是遵循传统的习惯,宜避免老用“English”一字来表示“英国的”.如遇到两个商人,一个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你说他是“英国人”,那么,他会纠正你说,他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quot;,宜用”British"一字。谈生意态度须保守,谨慎。

初次见面或在特殊场合,或者是表示赞同与祝贺时,才相互握手。在英国,不流行邀对方早餐谈生意。一般说来,他们的午餐比较简单,对晚餐比较重视,视为正餐。

1、坐姿

背部永远不要接触椅背。身体应坐直并将食物送至嘴边。即便吃容易掉渣儿的点心,也不要俯身去够。喝汤是唯一的例外——您可以稍微颔首。

2、座次安排

在传统意义上,主人会以男女相间的原则安排宾客入座。已婚夫妇会被分开,因为通常认为夫妇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而已订婚的夫妇会被安排坐在一起,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彼此交谈了。轮换原则为了不冷落任何一位客人,您应当和您身旁的男士交谈。之后,女主人会轻咳一声,这时您要转向身侧另一位男士。这就是所谓的“轮换原则”(turning the table)。

3、餐巾的尺寸

不同场合使用的餐巾尺寸有别。午餐用17-20英尺,下午茶12英尺,晚餐26英尺,鸡尾酒会6-9英尺。用餐进度很遗憾,一般不设卫生间的间歇哦。通常用餐会持续2小时左右,因此,应注意适量饮用酒水,避免去卫生间。

4、不要恭维

不要夸赞食物(因为菜是厨子而不是女主人做的);也不要夸赞女主人的穿着(因为一般默认女主人打扮得很得体)和家居摆设(如果您表现得似乎不适应良好的室内环境,那等于自降身段)。

5、适宜的话题

永远不要在餐桌上谈论金钱、工作、性、健康、政治和宗教。在这方面,年长贵妇通常会维持秩序。对于加餐性质的下午茶来说,交谈话题尤其应轻松愉快。

6、享用时令菜肴

餐桌上经常出现时令菜肴,如:8月的芦笋、狩猎季节的猎物。他们酷爱肉食,如:猪肉、鱼肉、牛肉和羊肉。

7、剩饭剩菜如何处理?

二战时期,食品供应采取配给制度。在此之前,人们并不太在意剩饭剩菜。由于通常正餐都由7道菜肴组成,所以剩下食物是可以的。此甜点非彼甜点主菜后上的甜点称为pudding,而dessert只是一道果盘,通常在pudding之后上,享用时仍使用刀叉。香蕉不能举着吃,那样吃像猩猩噢。

8、客厅时间

如果您是女主人,在用餐过后,您应当把女士们带到客厅里,享用咖啡或酒。这样,男士们便可以畅谈20分钟政治,他们随后也会到客厅去。

9、早餐原则

依照规矩,如果您已婚,那么您应在床上用早餐,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您已不必再为寻觅良偶而社交了。对于在餐桌用早餐的女士们而言,早餐通常是自助形式的,包括:鱼蛋烩饭、烤土司和烟熏鲱鱼。

10、亮出最好的餐具

尽管家仆们通常使用陶制餐具喝水,但您一定要将放在楼上的优质骨瓷餐具拿出来哦。

11、午餐过后可加餐

传统的晚餐要在8:30-9:00才开始,因此傍晚经常会饿。后来,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罗素发明了下午茶——晚餐前的小加餐。加餐通常包括:无边三明治、司康饼。此时一般不用刀具,而是用手掰。如果您愿意,还可以再来点儿果酱和凝脂奶油。

12、喝茶

喝茶时的规矩包括:先倒茶,再倒牛奶;搅拌牛奶时,要来回反复地搅拌(在12点和6点方向之间);茶勺要放在茶碟上离您最远的位置;不要攥着茶杯环,而应将食指和拇指在杯环内捏住,并用中指拖住杯环底部。如果桌子过低,可以在齐腰位置端着茶碟。

13、不要称下午茶“high tea”

“high tea”指家仆们的晚间加餐,因为这顿加餐就相当于一顿正餐的量,包括:肉类、蛋糕。而且,人们通常是在一张较高的木桌子上享用。美国人误认为“high tea”是一种奢华的说法。

14、帽子和手套

在下午6点前,女士进餐都要求戴帽子和手套。用餐时,可以将脱下的手套放在腿上,再将餐巾盖在上面。

15、最佳穿着

下午茶时,穿茶会女服(tea gown)[1]——类似于玛丽·波平斯阿姨[2]穿的那种低腰连衣裙;正餐要盘头穿礼服。男士则应穿黑色或白色的鞋子,以衬托女士的光彩。记得让您的女仆记录下您在宴请宾客时穿过的礼服,以避免重复。不过,穿着相同礼服参加家宴是没问题的。

16、有关冠饰的.禁忌

在出席宴会时,只有已婚妇女才可以佩戴冠饰。这些头冠饰品一般是结婚时的礼物。是否佩戴冠饰可以将房间中的已婚与未婚妇女区分开来。

17、还想再来点儿?

直接要求再来点儿食物或饮品有些不妥。正确的做法如下:在用下午茶时,如果您还想再喝点儿,那么您可以询问离茶壶最近的那个人,他是否想再来点儿茶。

出于礼貌,被询问者通常也会反过来问您同样的问题。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情形,比如在餐后饮酒阶段,对方竟没有将波特酒[3]瓶递过来,那么这时,您可以说,“玛丽女士,您知道那位伯爵吗?他人真是太好啦,每次都忘记把酒瓶递给我”。这么说对方就一定明白您的意思了。

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他们精于将传统中优秀的部分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不同于法国的浓郁与优雅,美国的活泼与复古,英伦社交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底蕴和风格。

篇3:十七世纪前期英国诗歌特点探析

在伊丽莎白时期,由于深受文艺复兴影响,文学作品十分强调艺术效果,富含细腻的描写和修饰性的语言,多运用丰富的表达方式。在十七世纪前期,越来越多人开始创作篇幅短小、简洁的作品。由于当时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家都处于壮年时期,创作出了许多极其优秀的作品。比如培根以他富含逻辑和立场主观的散文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现代哲学的发展;本·琼生的讽刺散文启示了后来的小说家,如乔纳森·斯威夫特和丹尼尔·笛福;以约翰·邓恩、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为先导人物的玄学派启蒙了一批二十世纪文学家。在这一时期,女性作家也开始崛起,在六十年代期间,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史诗之一,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也正在酝酿之中。

十七世纪前期处于从文艺复兴到复辟时期的过渡时期,这时的英国文学显示出过渡时期的特点。本文试从语言特色、思想特点和画面特征分析该时期诗歌的特点并试分析造成该特点的影响因素。

二、简洁性和直接性

在十六世纪末,伊丽莎白时期如斯宾塞和马洛一般重要的作家已经停止创作,长篇的寓言诗和浪漫诗已经减少,读者对篇幅较长且富有装饰性语言的作品的偏爱渐转移到短小精悍的作品。并且,在清教传统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变得简洁直接。

在十七世纪,写作还未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足以作为谋生的手段。那时的作家大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赞助人,主要是当时的一些王公贵族,为他们撰写歌功颂德的作品。这些作品一般仅流传于赞助人的交际圈中,因此发刊和印刷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印刷技术最初流传到英国时,并不十分流行,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之前出版业还遭到过严格的控制。在当时的上层人士看来,印刷作品显得俗气,不如手抄本那么精美和难得,于是都十分推崇手抄的书籍和短文。而冲淡这种观念的便是本·琼森作品的印刷出版[1]1264。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平民接受教育从而能够阅读书籍,文人也逐渐为取悦平民读者而写作,以及为他们发声和争取权利。于是,文学作品中逐渐出现更为口语化的语言。

约翰·邓恩的诗集《歌与十四行诗》就很好地体现了简洁的艺术。邓恩的诗歌中不少句子都是简短而直接的,比如《歌》的首句“去,抓住颗流星”,《宣布成圣》的首句“看上帝面请住嘴,让我爱”,绝不多说一个没必要的字,表达情感简单直接,使诗歌带有了热情奔放的色彩。此外如本·琼生的《狐狸》等作品也有这种风格的体现。

简洁和直接逐渐成为十七世纪前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特点,尤其是在世纪中期左右,而且正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被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流行特色。

三、矛盾性与相容性

十七世纪早期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社会上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包括新教与清教、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宗教长期以来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自不必说,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逐渐成为影响文学的重要因素,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受到影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发现给上帝创造论和上帝统治论狠狠的一击,比如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打破了“四种气质”的旧观点,因此受到宗教的压制,也使得深受宗教洗礼的大众对新兴科学产生了既向往又拒绝的矛盾和焦虑心理,这样的焦虑就体现在了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在邓恩的诗中,这样的情感表现得十分明显,他在《世界的解剖》中写到:“新哲学将一切置于怀疑/火元素被熄灭/太阳落下去,以及地球,而没有人的智慧/能够指引他去何处追寻”。足见新科学观否定一切旧观念的特点。新的宇宙观、元素观使得诗人对世界,甚至人的智慧产生了怀疑。此外,矛盾性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形式中,主要表现在反讽和讽刺风格的“悖论”式思维。当时的不少散文和戏剧作品就多含有讽刺的成分,比如邓恩的诗歌《歌》中对女人忠诚性的怀疑与题目的“歌颂”含义相悖,具有反讽的意味。

四、空间性和视觉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极其热爱丰富的细节装饰与对称美,到了十七世纪,却转向所谓的“巴洛克”风格,文学风格也受其影响。人们开始寻求原创和个性,摒弃模仿和说教。于是“巴洛克”便有了立足之地并且逐渐发扬光大。在十七世纪前期的英国文学中,巴洛克风格主要体现在宽广的空间性和丰富的视觉性。

(一)空间性

在“地心说”和宇宙有限观统治的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开始认识宇宙的广袤无垠。受此影响,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明显的空间感。例如,在邓恩的《歌》中,“流星”处于宇宙空间,“何首乌”处于地球空间,“人鱼”处于海洋空间……这首诗几乎容纳了宇宙的所有空间,展现了广袤的诗歌背景。又如在马维尔《致他羞涩的情人》中,“你可以在印度的恒河岸边/找到红宝石,我会在亨伯河畔/望潮哀叹”,几句从恒河畔到亨伯河,包含和广阔的现实空间,而“我早该把你爱恋/甚至比大洪水到来还早十年/你也可以拒绝,如果你高兴/知道犹太人皈依基督正宗”,从大洪水到犹太人皈依之时,跨越了广阔的神话空间。“我会用一百个年头来赞美/你的眼睛,凝视你的娥眉/用两百年来膜拜你的酥胸/其余部分要用三万个春冬/每一个部分至少要用一个世代,最后的世代才能够把你的心展开。”表现了对情人永不磨灭的爱慕和崇拜,展示了绵延的时间空间。此外,亚伯拉罕·考利的诗“我的饮食”中也从“一年”,“二十”延伸到“一百”,“一千”,再到“广阔的永恒”,体现了时间的绵延无尽。

(二)视觉性

视觉化手法在诗歌中常常出现,尤其是当时的玄学派诗歌。玄学派诗人善于奇喻,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善于将抽象的观念或感受视觉化为实在的形象。比如安德鲁·马维尔的《一颗露珠》将爱人的灵魂比作露珠,使不可触的灵魂形象化为纯洁透明可感之物。邓恩的“爱的炼金术”将爱情比作没有人得到过也并没有人能够得到的长生不老药,于是追求真正爱情的历程就如炼金术士炼不老药一样历尽辛苦仍不可得。他的另一首诗“致西莉亚”,描绘了一幅互送花束传达爱情的画面,爱情被喻为酒酿,年轻人沉醉爱河的感受就像喝醉的状态。理查德·克拉肖的《燃烧着的灵魂》中,信仰成了燃烧的灵魂,发出炽热的光芒照耀了天使,也射向观看者“我”。还有马维尔的《花园》将沉思、爱、灵魂比作不同的花园,都是将抽象事物视觉化、实体化,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在中国古代,王维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同样的,十七世纪许多诗人也善于营造栩栩如生的诗意画面或情节画面,带给读者丰富的视觉感受。

五、结语

英国诗歌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长寓言诗体风格,到十七世纪前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科学浪潮对思维和艺术形式的冲击,诗歌主要表现出简洁直接的特点,也表现了矛盾和折衷容忍的时代特征,同时具有更加宽广的时空维度,意象更加多样、新奇。十七世纪前期表现出过渡时期的特点,这些诗歌风格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得到继续发展,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和小说家。

参考文献

[1]Ed.M.H.Abram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eighth edition)[M].New York:W.W.Norton&Company,Inc.,2000.

[2]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王佐良,李赋宁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9月版.

[4]陈德凤.17世纪英国文学发展特点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4):143-144.

[5]蒙雪琴.论17世纪早期英国文风变迁的文化动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5):97-101.

篇4:二十世纪英国诗歌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显然不是一个少年天才。他的作曲家朋友乔治·巴特沃斯(George Butterworth)曾经这样评价道:“对于这样一个花费了那么大的困难才‘找到自我’的一流作曲家,我们很难给他下一个定义。”当歌曲《菩提地》(Linden Lea)使沃恩·威廉斯第一次受到公众的瞩目时,他已经将近三十岁了;而当《海洋交响曲》(这是他全部九部交响曲中的第一部)首演时,他已经三十八岁了。

沃恩·威廉斯的晚熟很容易被看作是在音乐上缺乏天赋和智力。本杰明·布里顿曾尖刻地指责他的《五首神秘歌曲》(Five Mystical Songs)是“在技术上不合格”,而且在沃恩·威廉斯较长的学业生涯中(他获得了三个剑桥大学的学位,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过,并且曾师从布鲁赫和拉威尔),似乎也表明了他早年作为一名专业作曲家能力上的不足。

然而,沃恩·威廉斯艺术上的缓慢成熟,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坚定不移地不让伟大的德奥大师们像影响其他英国作曲家那样来主导他的音乐。他表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对勃拉姆斯、门德尔松以及贝多芬的三流模仿。”

沃恩·威廉斯希望寻找的独特性就是民间歌曲。《树丛与烟斗》(Bushes and Briars)是他个人收集到的第一首歌,来自一个叫波蒂伐(Potiphar)的埃塞克斯工人,它给了沃恩·威廉斯很大的启示。这里有与英国音乐精神本质的直接联系:它给了沃恩·威廉斯一种全新的创作语汇,而且它可以成为古典音乐真正的英国风格的基础。关于民间歌曲,沃恩·威廉斯后来这么说道:“它将我们从那些萦绕于我们心头、让我们无法摆脱的外国影响中解放出来。”

《托马斯·塔利斯主题幻想曲》(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和《云雀飞翔》(The Lark Ascending)是沃恩·威廉斯的两部代表作,许多听众将它们视为英国音乐的精粹。《托马斯·塔利斯主题幻想曲》是建立在一位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作曲家写的赞美诗曲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沃恩·威廉斯使用了三个独立的弦乐组,使它那神秘的回响穿越过世纪,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云雀飞翔》是一首为小提琴和乐队而写的“浪漫曲”,长达十五分钟左右,散发着英国乡村的芬芳气息。虽然沃恩·威廉斯并没有直接引用民间歌曲(他很少这样做),但是民间歌曲在音乐氛围以及旋律创作方面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云雀飞翔》成为了沃恩·威廉斯最受欢迎的作品,许多乐评家称之为他音乐中“田园”元素的一种象征。

战争的影响

然而,《云雀飞翔》的广为流传,也导致了这样的误解:沃恩·威廉斯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田园”,或至少在风格上拥有相似的宁静平和。后来沃恩·威廉斯本人将他的《第三交响曲》命名为“田园”,也在无意中加深了这种误解。作曲家彼得·沃洛克(Peter Warlock)指责这部作品为“就像一头正在看着大门的母牛”。

沃洛克显然是错的。毫无疑问,《第三交响曲》是一部内敛的作品,“四个乐章都是慢板乐章……”是沃恩·威廉斯自己对它的描述。它是悲伤的,带有不安的情绪,但不像《云雀飞翔》那样具有田园气息。这部交响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沃恩·威廉斯正担任救护车的勤务工,专门运送从前线回来的受伤士兵接受治疗。战争的恐惧感在作曲家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关于“田园”的意思,作曲家自己表示道:“它是真正的战争期间的音乐……它根本不是大多数人理所当然认为的那个活泼蹦跳的乖孩子。”

沃恩·威廉斯经常被人怀疑为一匹只会一招的小马驹,但这样的疑虑最终被在《第四交响曲》中弥漫的野性和阴郁的气氛消除了。这部交响曲创作于1935年,当时作曲家已经六十岁出头了。这种在创作风格上的突然改变,其实早在作于1930年的《约伯:假面舞剧》(Job: A Masque for Dancing)中就有所预兆,但是《第四交响曲》中持续不断的冷酷却是史无前例的。沃恩·威廉斯自己评价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它,但它就是我所想要表达的音乐。”

关于这部看上去不够具有典型特征的作品,有各种不同的推测。有人说它是沃恩·威廉斯对欧洲政治局势恶化的一种回应,有人说它是对刚刚去世的作曲家霍斯特的悼念,还有人说是因为他妻子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以及他自己近期的健康问题(一条腿受伤了,然后又中毒了),等等。当有人问沃恩·威廉斯本人这部交响曲究竟是什么的时候,据说他这样回答道:“它是F小调。”不过,不管这部作品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作曲家自己在1937年的录音中表现出的张力证明了它是一部相当个人化的作品,而且毋庸置疑是一部杰作。

战争的和弦

沃恩·威廉斯接下去的两部交响曲同样是杰作。《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943年,当时他已经七十岁高龄了,那些着深刻不安的段落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这部交响曲在BBC逍遥音乐节上的首演时,作曲家的第二任妻子乌苏拉·沃恩·威廉斯(Ursula Vaughan Williams)说它传递了“平静安详”和“珍贵的宁静”:“这个世界似乎得到了重生。在掌声响起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对于沃恩·威廉斯最伟大的诠释者之一阿德里安·布尔特(Adrian Boult)来说,这部交响曲则是“当这个疯狂结束时,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个“疯狂”本身从《第六交响曲》的开头段落便开始狂躁地尖叫了,并且一直持续到它那让人恐惧的中板乐章、狂乱无序的谐谑曲乐章以及精疲力尽的终乐章,所有希望似乎都不复存在了。比《第四交响曲》更甚的是,《第六交响曲》被沃恩·威廉斯的传记作者西蒙·海弗尔(Simon Heffer)称为是“爆炸”,对于那些认为如今已经七十五岁的作曲家是一个和善、平静的老人的人们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大大的震惊。

和《第四交响曲》一样,再一次有人热衷于将这部充满着躁动情绪的交响曲贴上标签。因为它在1948年首演,许多人将它看作是对1939年到1945年冲突的一个回应。沃恩·威廉斯本人对这种解释是持反对态度的。当英国的《泰晤士报》将《第六交响曲》称作是“战争交响曲”时,作曲家说道“我并不喜欢这种暗示性的联系。”他后来还写道:“人们似乎永远不会意识到,那只不过是一个人想写一部音乐作品,仅此而已。”

在接下去的十年中,沃恩·威廉斯继续创作音乐,完成了另外三首交响曲和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歌剧《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虽然交响曲是沃恩·威廉斯创造力的支柱,但他还有不少其他重要的作品,比如合唱音乐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沃恩·威廉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徒,但是他一些最为感人的声乐作品,尤其是《圣城》(Sancta Civitas)和《赐给高贵的和平》(Dona Nobis Pacem)都大量借鉴了英国基督教的传统音乐,并且反映了它的人道主义原则。

同时,沃恩·威廉斯还是一位高水平的歌曲作家,他的两部声乐套曲《在温洛克的边境》(On Wenlock Edge)和《五首神秘歌曲》都是值得关注的。此外他的协奏曲也不容忽视:他分别为小提琴、钢琴、双簧管和低音大号写了四首协奏曲,还有不少组曲以及为小提琴、大提琴和口琴而写的交响协奏曲等。在这些形式多样的作品中,充满了鲜明的、富有张力的音乐。沃恩·威廉斯的歌剧作品在国际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歌剧纯朴自然,与布里顿最好的歌剧中的戏剧敏锐性有一些相似之处。沃恩·威廉斯从1940年开始创作电影音乐,他电影音乐和室内乐的重要唱片近几年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了,它们都值得一听。

1958年,沃恩·威廉斯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去世。《音乐时代》(Musical Times)刊登了这样的讣告:“在沃恩·威廉斯的音乐中,他表现了英国精神的本质,而在这之前可能还没有其他作曲家这样做到过。”沃恩·威廉斯所代表的英国人并不是一个“活泼蹦跳的乖孩子”,而是一个坚毅的乐观主义者,对人类礼仪规则有着坚定的信念。威廉斯的作品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纪里构建了一座文明价值的反抗堡垒。在这个全新的、依旧野蛮和粗俗的、很有可能发生暴力和火灾的太平盛世中,他的音乐持续供养着我们,给我们以勇气。

音乐风格

民间歌曲

这是沃恩·威廉斯早期灵感的主要来源,他像巴托克那样从原住民那儿就地采集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使他摆脱了德奥音乐的影响,并且打开了土生土长的“英国”音乐的可能性。

赞美诗

这是沃恩·威廉斯受到了另一个主要影响。三十多岁时,他花了两年时间来编写《英国赞美诗》(The English Hymnal),并在这过程中写了一些著名的歌曲,比如《为了所有的圣徒》(For all the Saints)等。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一次比任何奏鸣曲和赋格都要好的音乐教育”。

配器

一开始,沃恩·威廉斯对自己不够有信心,经常向他的朋友霍斯特寻求技术上的帮助,他把后者称为“对我音乐影响最大的人”。三十五岁左右时,他向拉威尔学习了三个月,为自己的配器技巧增添了一点“法国的光泽”,并最终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气氛

篇5:二十世纪英国诗歌

英国奇幻小说在古代时便已产生, 但作为一个文学亚类型大规模地出现则是在20世纪, 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 英语文学中最多产且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体裁当属奇幻小说, 《魔戒》是其中最好的代表。”[3]除了《魔戒》还有很多其他优秀作品 :1904詹姆斯·马修· 巴利的《彼得·潘》, 1997~2007年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等。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本该更加睿智和理性, 而不是痴醉于奇幻的世界。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奇幻小说风靡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本文尝试探索奇幻小说这一幻想文学样式在20世纪的英国大放光彩的原因。

一、反思现代性:回归传统理想社会, 关怀平凡人

20世纪在马歇尔·伯曼 (Marshall Berman) 的现代性三个阶段中处于第三阶段, 现代化的过程扩展到了全世界, 英国尤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科技的进一步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但这些进步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灾难和足以毁灭整个地球和一切地球生物的能量。大兴土木让人们热爱的田野和树林逐渐消失, 环境恶化、贫富悬殊、伦理危机、民族冲突、恐怖主义也层出不穷。更不用说破坏性极强的两次世界大战了, 战争的腥风血雨给人类造成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劫难和不堪回首的记忆。这些都让人性进步的古老梦想迅速褪色, 自启蒙运动建立起的理性权威开始动摇, 现代人开始质疑、思考和反思, 开始意识到盲目崇拜科技造成的后果是令人震惊的。

在反思的过程中, 许多现代人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 :极度的精神恐慌、冷漠、疲惫、没有寄托和信仰, 正如尼采说的“上帝死了”。焦虑无助的人们开始转向理性的对立面去汲取力量和灵感, 神话类、奇幻类作品开始复兴。这些作品从叙述层面来看采用的都是非理性的叙事逻辑, 在一个虚幻的时空下遵循非理性的逻辑展开情节。内容上则都在营造一个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理想世界, 在这个理想社会中, 人也不再是唯一的中心, 技术和理性也成了嘲讽的对象。《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一个屹立在现代文明中的和谐、美好空间, 兼容性非常强, 巫师、麻瓜、精灵等都能够居住在一起, 在这里人与动物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这里的人们很少使用高级现代化的交通, 他们使用的是扫帚, 即使有火车也是非常古老的蒸汽式火车, 学校里没有电视和电脑, 当哈利和朋友们需要找参考书时, 他们得从落着厚厚灰尘的书卷去找。

这种社会的描写恰好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人们通过构筑独特的时空架构中的社会想象来逃避现代并向往传统, 通过神话的永恒来表达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新的文学生产方式:各种消费因素的互动、媒体包 装和全球同步发行模式

20世纪, 资本的介入让文学成了消费品, 商业运作成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其中, 通过产业化经营方式开发系列文化产品来引起或满足读者的消费欲是一种成功的运作模式。奇幻小说的畅销波及影视、游戏以及玩具产业, 几乎贯穿文化领域的整个链条。《魔戒》、《哈利波特》等奇幻小说系列出版后基本都被拍成电影, 通过传媒的包装、宣传、制作、放映, 主题网站建设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萌发了对原著一探究竟的兴趣。全球同步发行这种新方式同样是奇幻小说风行的助推手, 这对读者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刺激果, 让全世界的人在同一时间看到 ( 消费到 ) 同一部作品, 这是一种身份与时尚的符号象征, 而奇幻小说的流行更是借助了这种时尚的力量, 把阅读变成了一种时尚, 一旦作品变成了一种全球化符号消费的产品, 它的消费者很快就会扩散开来。

三、结语

幻想是人类共通的能力, 英国也一直都有奇幻传统, 为什么在二十世纪呈现特别繁荣之势呢?综上所述, 我们知道, 是现代性和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它们像春雨一样, 让奇幻小说这棵小树在英国的神话和哥特传统文化沃土里迅速生长起来, 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喜爱和追捧。

注释

1[1]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 (第七版)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第278页。

2[2]C.N.Manlove, Modern Fantasy——Five Studie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

上一篇:理性爱国,知识报国团日活动心得下一篇:给大一新生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