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隐形辍学严重

2024-08-17

农村初中隐形辍学严重(精选8篇)

篇1:农村初中隐形辍学严重

最近就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老师反映,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高达40%。这些地区并非特别贫困,学生流失多半因为厌学。“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吉林省双辽市某偏远村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据他了解,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辍学率得有50%;离城近的,怎么也有20%~30%;平均下来有40%。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当过6年班主任的老师,以本校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初一入学人数有110人左右,到了初二上学期,还能有100人,而初二结束时,就剩60人左右了;中考前,只剩30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县,为了降低统计报表中的辍学率,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其余的组成职业技术班,其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二学生流失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一方面,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家长面对成绩,认为孩子升学没希望,不如回家种地,或者学点手艺,打工挣钱。“主要是厌学的太多。10个流失生中,也就1个是家长不让念的,其余9个,都是孩子学不进去,家长也没招儿。”双辽市某校一位张姓教师表示,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法》无能为力。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辍学学生中,有53%是因为厌学。“从学校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一位姓韩的农村老师说。双辽市某村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设施不那么齐全,光靠老师一张嘴,很难吸引学生。“像我校,语音室没有;图书室倒是有,但不对学生开放;试验室太小,老师只能把器材拿到教室进行操作,学生亲自演练的机会少;全校没有一台像样的微机,只有二三十台城里中学淘汰的28

6、386,老师连像样的课件都做不了。”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范文网

篇2:农村初中隐形辍学严重

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2007-12-12 19:10:2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

最近就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老师反映,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高达40。这些地区并非特别贫困,学生流失多半因为厌学。“30~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吉林省双辽市某偏远村庄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据他了解,农村偏远一点的学校,辍学率得有50;离城近的,怎么也有20~30;平均下来有40。

吉林省东丰县一位当过6年班主任的老师,以本校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初一入学人数有110人左右,到了初二上学期,还能有100人,而初二结束时,就剩60人左右了;中考前,只剩30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县,为了降低统计报表中的辍学率,将升学有望的学生单独组成班级,其余的组成职业技术班,其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二学生流失最多,因为在这个时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见眉目。一方面,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家长面对成绩,认为孩子升学没希望,不如回家种地,或者学点手艺,打工挣钱。“主要是厌学的太多。10个流失生中,也就1个是家长不让念的,其余9个,都是孩子学不进去,家长也没招儿。”双

辽市某校一位张姓教师表示,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法》无能为力。

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辍学学生中,有53是因为厌学。“从学校方面讲,应试教育压力太大。素质教育在会上、材料上有体现,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一位姓韩的农村老师说。

双辽市某村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设施不那么齐全,光靠老师一张嘴,很难吸引学生。“像我校,语音室没有;图书室倒是有,但不对学生开放;试验室太小,老师只能把器材拿到教室进行操作,学生亲自演练的机会少;全校没有一台像样的微机,只有二三十台城里中学淘汰的286、386,老师连像样的课件都做不了。”

篇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教育对策

一、个人因素

首先, 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失去自信心。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学习科目的增加使学生无法适应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 再加上一些学生自低年级时就因种种原因而学习跟不上, 基础差, 形成一步跟不上, 步步赶不上的恶性循环。其次, 有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 例如有些学生, 无视学校纪律, 到校外上网玩游戏, 跟老师捉迷藏。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从根本入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势利导, 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耐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家庭因素

学生辍学与家庭也有很大关系。一是“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的流行, 致使某些家长不让子女上学读书。分析其原因是现有的就业市场, 容纳不了这么大的就业人群, 加之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 实行双向选择, 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或找不到理想工作, 而赋闲在家。因此, 许多家长产生了供子女读书不划算的想法。他们认为:既然读书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 何必再去读书, 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可以说, 农民的这种观念, 对初中学生辍学影响非常大。二是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仍比较严重, 并且影响深广。在男女孩之间, 男孩优先, 女孩次之, 认为女孩早晚都要嫁出去, 供其读书白花钱, 导致辍学学生中女童多于男童。针对上述情况,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 扭转“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其实读书与就业是两码事。虽然现在就业形势不太好, 但是暂时的, 政府正在创造条件改善就业环境, 况且有知识有技能可以自主创业。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并非仅为升学, 也是建设农村、建设家乡的需要;况且“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考上大学并非唯一的出路。二要改变家长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事实证明男孩女孩都一样, 男孩子能做的事情女孩子同样能做到, 女孩子有了出息照样能发家致富。老师要做好家访工作, 深入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让辍学的学生重返课堂。

三、学校因素

首先是教师因素。“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表达了人们对教师的崇高敬意和赞美之情, 大多数教师是当之无愧的, 但有极少数教师教育学生方法不当, 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以致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或者只偏爱优秀生, 对后进生要么却放任自流, 要么横眉冷眼;或者对犯错误的学生, 缺乏宽容的心态教育, 甚至拳脚相待, 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干脆破罐子破摔, 直至退学。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仍然坚持“满堂灌”, 讲课枯燥无味, 先进的教学仪器不会使用, 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个别教师缺乏耐心细致的指导,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是学校因素。有些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排座位, 歧视差生, 缺乏对差生必要地关心和帮助;有些学校管理措施不得力, 各种制度不健全, 管理松懈, 学生纪律涣散, 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 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有进取心, 得过且过,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最终辍学回家。

综上所述, 学校、教师对学生要齐抓共管, 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以制度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积极进取, 用丰富的知识启迪智慧, 以智慧建设国家。教师要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善待每一位差生, 使他们树立自信的风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用爱心去帮助他们;在教法上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将来走向社会有用武之地。

四、社会因素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 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耳濡目染许多不良现象后, 很容易被甜言蜜语迷惑而上当受骗, 沾染上不良习惯, 以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为伍, 轻者由逃学到退学, 重者误入歧途,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除此之外,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一些家长把赚钱的算盘打到孩子身上, 认为只要能挣钱就行, 上学无用, 在家长这种金钱至上的思想支配下, 一些学生被迫辍学, 过早踏入社会务工挣钱。以上情况导致的学生辍学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净化社会风气,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加强依法治学的监督管理机制, 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杜绝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 切实担负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篇4: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辍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 9%,目前全国有80%以上的小学、64%以上的初中设在农村,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教育问题,实质上是农村的教育问题,而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 《中国青年报》2004年报道,初中生辍学率远远超过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一些地区实际辍学率达到40%,甚至更高。而2011年也有研究表明部分农村中学初中毕业生人数不足当初入校新生数的60%,年流失率超过10%。

一、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

我国农村初中生的辍学情况首先表现为:平均辍学率高。随着义务教育的免费和"两免一补"的实施,将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3%的标准应该更容易实现,然而官方数据显示初中生辍学率已达到5.47%,农村地区更是堪忧。就全国范围而言,几位学者通过调查显示,辍学率最高学校为74.37%,最低为5%。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等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这些数据表明,农村中学辍学率虽有差别,却普遍很高。

其次,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又处于上涨趋势。中央党校2006年《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而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要比统计数字高得多。我们以河南省罗山县初中为例,以下为罗山县教体局资料室资料:

数字也显示出,其辍学率呈逐年上涨趋势。

二、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危害

1.浪费了教育资源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开始增加,占每年GDP的3%左右,并力图达到4%,以逐步实现世界各国约5%的平均值。投入是为了产出,在教育投入不变的前提下, 教育产出率下降, 即因为学生中途辍学, 在规定时间内培养出合格毕业生的数量减少, 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引发社会问题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少年期,其情绪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和冲动性,容易处于激情状态,很难调控自己的情绪,而且自我监督能力也不高;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教育设备、开设课程等都不齐全,在德育特别是法制和心理教育方面很欠缺;辍学后,由于知识限制,他们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据统计, 青少年犯罪所涉及的案件占总数的20% , 而且在青少年犯罪中, 初中及以下的文盲、半文盲占90% 。

三、造成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钱,这是有争议的。“两免一补”实行后,辍学率反弹现象更表明,农村初中生辍学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1.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最多的还是需要廉价的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初中生,已接受一定的教育,有了初步的读写算的能力,又希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一些招工单位无视国家法律私自放低年龄要求,这就形成了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温床。

另外, 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毕业时就业率偏低,而失业率为12%多。且在城市立足仍需关系,农村学生通过上学向上流动的梦破灭。而"普九"之后,高中花费要远远大于初中,使得部分农村学生选择初中时辍学。

2.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低,分配又不合理,重高校轻基础,重城市轻农村,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23%的教育经费,农村初中所获经费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来,校舍破旧,教学设备难以完善,教师待遇无法保障,也没条件进行学术深造研究,优秀教师容易流失,使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觉得学与不学差别不大,就选择辍学打工。

(2)教育定位不准。现在农村教育仍把升学作为唯一标准,只重智育,忽视德体美育,相关课程取消或形同虚设。甚至一些学校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再加上学校学习的艰苦和压力,农村学生干脆选择初中辍学。更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部分学校劝退,被迫辍学。

(3)教材内容"城市中心化"。目前农村初中使用的教材与城市一样,而城市教育一直领先于农村。比如城市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到中学的时候已有很好的基础,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相当薄弱,甚至部分学校不开英语课。这样小学基础就不好的农村学生,到中学后跟不上,感觉学习没有意思,于是选择辍学。

3.家长介入度

“两免一补”以前,初中所需费用对部分农村家庭来说还略显高昂,初中生辍学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经济所迫。但目前农村经济条件整体改善,初中又实行免费政策,家庭经济原因已不存在。也就是说,辍学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学生是否辍学,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家长介入度。家长介入度即家长对学生的决定的干预程度,家长介入度受家长的观念影响,而家长的观念又受传统观念和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例如,成绩不好,学习也是白搭;女孩子终归要嫁人,不需要那么多知识;社会上关系网纵横,通过上学向上层社会流动的理想难以实现等。于是农村初中生提出辍学时,家长往往默许甚至支持。

4.学生厌学

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对学习知识的认识还不够,情绪又容易冲动。特别是农村学生,加上父母陈旧观念的影响,同伴辍学打工挣钱的诱惑,功课上面临的困难,同时又由于升学率带来的压力,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而产生厌学情绪。也就是认识上的后进,行为上的后进,加上学业上的后进,最后导致辍学。

参考文献:

[1]雷豫湘.浅析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及控辍对策[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统战理论与实践),2007(2).

[2]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3]张明水.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非经济因素辍学浅析——对河南省罗山县农村辍学初中生的走访调查[J]. 经济研究导论,2011(15).

[4]金东贤,曾盼盼,单志艳,富安利.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8).

[5]卫倩平. 免费背景下农村初中生輟学背后的实践逻辑[J]. 教育学术月刊,2011(3).

[6]刘伟.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与应对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基础教育研究,2008(10).

[7] 江玉娥,林国兵. 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现状及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7(4).

[8]郭庆娟.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5(6).

[9]王景英.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篇5: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浅析

陕西汉中勉县周家山中学/何文家

摘要:

义务教育中一直有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即辍学。对此,回避不是科学的方法。农村初中生辍学有教育自身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对此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希望能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使各部门形成合力,都做一点事,使初中学生尽可能都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对策

正文: 中国教育的较大问题之一是基础教育薄弱,因而积淀了大批素质较低的人口,普遍存在的初中生辍学现象会对此推波助澜。我们注意到,在社会上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常去农村学校校门口骚扰在校生的不乏辍学生,他们又影响在校学困生辍学而加入其队伍;一直以来,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也不乏辍学生。

辍学青少年进入社会,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素质下降,给社会增加了新的就业压力,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增高,这对“科教兴国”战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我国义务教育这一战略高度来说,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初中生辍学问题,设法从根本上减少辍学现象之发生,倘若讳疾忌医,情况可能会更糟。

一、辍学原因分析:

1、教育自身原因:

对辍学生来说,没有文化是一种悲哀,是他们自身发展的羁绊;对社会来说,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只有找到学生辍学的根源,才能控制乃至杜绝辍学现象的继续发生。

我认为,学生辍学的本质核心根源,主要还是教育本身的弊端,尽管我们也在不断的改革。我们的教育弊端主要表现在: 教改措施落实不够,教育方式单一,实质上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无情趣。

教师队伍不稳定,相当部分教师不同程度存在着无心从教、厌教、懒学等现象。

2、社会原因:

(1)、一方面,读书难以直接改变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或压力的驱使下,家长支持子女外出打工以增加收入,大量青少年也渴望像外出的民工一样,年终时腰包鼓鼓回家过年,因此便中途辍学而成为了低学历的从事一些简单工种的民工。

(2)、我国自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之后,人们在心理上还难以适应。大多数农民认为:读了中专大学,出来后还是没工作,还得花钱找工作,“毕业等于失业”,而且投资又大,不如不读。

3、家庭原因:

(1)、有些农村家长,送子女上学只是为了跳出农门,想法简单而现实。子女如果学习成绩不好,估计跳不出农门,就干脆让其辍学,反正会识字、会算帐就够了。

(2)、父母离异、病故及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一般来说性格孤僻内向,加之学习成绩不佳,心理压力大,故选择辍学以求解脱。

(3)、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虽然政府确实给予了这些贫困生以双免补贴,但他们的家长又会问:供了初中,高中谁供?大学谁又来供?早晚是供不起。何况他们的孩子大多13至16岁,已具备从事简单生产活动的能力,他们认为不如让孩子回家挣钱来得实惠。

4、学生自身原因:

目前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因娇生惯养,孩子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懒惰,不能克服自然、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自己放弃了学习。

大多处于13至16岁的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剧烈,个性突出,一般具有叛逆心理,心里素质差,加之有些家长和教师观念未转变或者是自身素质的因素,简单粗暴地惩戒学生频

3率较高,致使学生因受责骂而赌气,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厌学、逃学、最终弃学。

二、辍学应对策略:

面对农村学生辍学现象,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些许思考和建议,把它说出来,但愿对改善现状有所裨益:

1、地方教育局综合评价农村初中学校时应把巩固率所占积分至少提高到60%,这也是把实质上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否则学校及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绩的积分而给学生所施加的压力(如“题海战术”等)会把更多的学困生“逼上梁山”,即辍学。

2、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操作定义。改革中学考试制度,对部分课程实行开卷考试,切实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除中考和其他大型的联考外,平时考试让代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科学出题,让每一次平时考试都变成对学生自信心的加油和充电,力争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机制;而我们现今的平时考试的客观效果并不是这样,可以说,依然是在反反复复地打击着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等到没有了自信心,学生也就辍学了。现今的初中生大部分害怕考试、讨厌考试。期中期末考试时,学生因为不会做、又不能作弊、也不能交卷而如坐针毡,望着学生一双双怨恨的目光,有责任心的监考老师心如刀割,这种感受很多教师已经体味够了。

3、依法办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硬性规定不补课不上晚自习,向每星期五天里的白天课堂要效果,让学生多一点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阅读的时间、观察生活的时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有

4创新精神的人。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外国。教育办得好的国家,给学生的自由空间大,人家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最终能真正为人类创造点东西出来,而我们的学生呢?这恐怕也是至今没有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人荣获诺贝尔奖之原因吧。如果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因为怕麻烦,把对学生的晚上及节假日的管理也推给学校,那么,不仅对教师不公平,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学生确实需要一片自由发展的蓝色天空啊!

4、建议在教师聘用制度上别搞花架子,要切实实行岗位制,定岗定资。对于多年实践证明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师,无论职称文凭的高低都要大胆使用,放在恰当的岗位上,以肯定其工作能力和质量,使之能体会到“多劳多得”,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能用平和的心态,正常的而不是扭曲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赞美教师的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试想:假如教师的灵魂被变相地扭曲了,平和的心态不复存在了,他能塑造出学生的健康心灵、能培养出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又怎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呢?要想防止学生辍学,就得让学生能感受到在校学习的情趣,倘若经常是度日如年,不辍学才怪呢。没有工作积极性的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能让学生感受到在校学习的快乐?!

5、强化班主任工作,是稳定学生防止辍学至关重要的举措。稳定的班集体,离不开积极能干的班主任。班主任必须由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而不是任何教师都可以硬性地让他担任。防止辍学现象需

5要班主任做大量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所做的看不见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坚决执行教育部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新规定,吸引优秀的教师当班主任是强化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措施。

6、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只靠学校靠教师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家长及社会各部门的有效配合。比如,政府和执法机关应继续加强依法治教力度,坚决打击雇佣未满16岁的童工企业;给家长施加压力,让糊涂的家长知道强迫或支持孩子辍学而外出打工是违法而愚蠢的;建立专门学校,用于教育改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已无能为力的顽劣青少年辍学生,不使他们在社会上游手好闲、惹事生非以及骚扰在校生等等。

以上是我对现今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一点思考和建议,尚恳望教育同仁和关心教育的领导及有志之士斧正。

篇6: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成因例谈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成因例谈

作者:董彦才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倾向,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辍学现象却日益严重,初中尤为突出。作为教育工作者,目睹了部分学生辍学前后所发生的事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导致学生辍学的因素很多,有来自家庭的、学校的,也有来自社会的、个人的。下面仅举一例,我想便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探寻农村初中辍学的成因。

宋小柱(化名),男,15岁,父母离异,父亲再婚,现与祖母同住。父亲社交杂,而宋小柱又在祖母的溺爱之下,在同伴中骄横跋扈,欺压弱小,敲诈钱财。2010年9月,宋小柱升入初中,仍恶习不改,班主任老师决心想转化他,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其家庭状况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其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只是简单粗暴的打骂,孩子犯错误或是父亲心情不顺时便拿孩子发泄,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加之祖母的溺爱,孩子便将内心的积怨发泄于其他孩子的身上,久之在其身上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气。初中同班有一名学生,类似的单亲家庭(母亲弱智),他比较懦弱,经常受其他学生欺负,实是可怜。宋小柱,更是经常欺侮他,有一次,竟然将方便面的汤料揉进这个孩子的眼睛中,幸好班主任及时发现,带到诊所冲洗,没有发生太恶劣的后果。班主任老师对宋小柱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与其讲明道理,帮其分析严重的伤害后果,宋表示接受批评并决心改正。一段时间,宋小柱确实很本分,没有出现违纪现象。大概两周之后,班级里一名姓李的女生家长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说宋小柱向其女儿勒索钱财,班主任老师找到宋小柱了解情况,宋小柱却说是向李借钱,因为李不借给他便向其发难。很清楚,所说的借是不会还的(名为借实为要),班主任老师耐心地给他讲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珍惜同窗的生活,为未来留下美好的回忆等等。宋似乎懂了,以后再没发生此类事件。转眼到了冬季,一段时间宋某很是本分,班主任也感觉在他身上可以松一松神经了。一天,班主任老师在科任老师上课堂间到班级查看,发现宋小柱和另一名学生不在课堂,经了解发现,他们逃课已经有几天了。经过调查,知道街里新开了一家网吧,同学反映他们去网吧了,并且总是躲着班主任和比较负责任的老师偷偷地跳墙出去,班主任老师给他们的家长打了电话,告诉他们的行踪,果真家长在网吧里将他们领回。宋被其父亲痛斥,班主任了解其情况,劝解其父科学的入心的教育孩子,宋小柱也当面下了保证。之后,班主任老师上班级抽查,他也总在班级上课,只是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过了一段时间,班主任老师有意识地单独和他进行了谈话,这个孩子很不愿意袒露内心,思想当中存在诸多的偏激因素,很是危险。所以,后来找机会和他的家长进行一次长谈。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小旅店,特殊的环境不能过多地让孩子接触,便只能放在孩子的祖母家。作为父亲,由于读书不多,又不会科学管教孩子,如果管,便是粗暴地打骂,或是用钱奖励,盲目地用钱指使孩子。所以,孩子感受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暴力,补偿错误的方法是金钱,他看不到人情的魅力,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另加影视上的暴力宣传,孩子的这些恶习已根深蒂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加深,他已非常厌倦学校的生活,由于班主任对他关心有加,他不能再给班主任找麻烦了,便偷偷地拿回自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篇7: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

张朝鹏

摘要:农村中学出现较多的厌学辍学,是因为升级制度;是因为单调的校园环境;是因为单调的课堂、教师;是因为文化道德缺失的农村现状;是因为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要振兴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就要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文化。

关键词:农村辍学升级制度农村文化

试看我们某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情况吧!一个年级的学生120人以上,单文化课门门及格的学生不超过6人,全科几格率不超过5%。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诸君想一下,有多少学生跟不上,有多少学生只是在“熬”日子,调查学生,无非两个原因:“跟不上!”“没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农村教育出现什么问题?是谁抛弃我们的原本可爱的学生呢?

是谁?是我们的应付性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中小学升级制度。当今的中小学校中,一年级入学后,不论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一律大推大拥升入高一年级,直到初中毕业。我想这是有违班级授课创立的本意的。没有基本的合格升级制度,学生没有合格意识,没有合理的留级制度,部分学生就没有“补牢”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部分学生因为种种情况没能完成学习任务,却被形式的推入高一年级,而这些学生越学越吃力,再升级就更跟不上,越跟上越没有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便使“上学”成为“熬学”。同时,农村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培养孩子 1的意识淡薄,且又忙于生计,不能够辅导这部分学生,以至于他们无能力也无兴趣深入学习,最终辍学。即使有部分留下也是迫于家长压力熬至毕业。一批批本可造就的学生就这样被我们实施的“义务教育”挤出校门。古语有云“不以无过而为贵,贵为有错而改之”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补过的机会,这是谁的过错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执行的某些制度所造成的恶果吗?

是人文环境差,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校园。

学校是育人之所,万紫千红才是她的真模样,它本应是集文化、道德、梦想于一身,却有着各自特色品味的人文家园。农村本来有着有不错的自然条件,但由于某些为政者的漠视乃至无知,学校只有水泥楼房、黄土路,花园式的校园只是师生的空中楼阁;学校是书香校园,然而这只是某些领导的口头禅,偌大的一个学校没有图书室、图书馆,甚至一个阅报栏都没有,即便有两三个书架子,摆了一些教辅书和教师学生上交的过期刊,也只是应付检查人员的摆设,打扫卫生时学生和老师才会去转转。实验室形同虚设,学生进入的次数极少,去自由做实验更是不可能的。大黑板确实不少,但大都是政策的传声筒,文化快餐式的只会加快了学校的浮躁气氛。电教室是有,但干了什么呢?满满的课堂哪有“时间”呢?去食堂看又如何呢?老师一般是不愿去的,能回家吃饭的学生跑四五里路也要回去,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是喜欢的。商店往往有好几个,课间也会挤满了人,麻辣食品搞坏不少学生的肚子,学校很少供应茶水,“非典”时期除外,因此商店的利润往往很高。寝室更是住不的人的,臭气熏天,这是没有

水的供应,因此怨不得学生。夏热冬冷,学生很是受罪,也许比以前好多了,但这是21世纪的大多是独生子的孩子呀!休育设施有篮球场和乒乓台,但学生一天十一节课,大量的作业,楼上楼下的跑,已使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了。况且还有考试和老师的眼睛呢。

学校又有什么文体活动呢?不知道,只知道没有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没有什么校庆国庆活动,更不用说什么朗诵和演讲比赛,歌唱和运动会早已销声匿迹,一周的升旗活**乱的,不知玷污了多少人心中的神圣情感,这是个可悲的场面。考试总结会倒是主任讲教师讲学生讲,然后散场,留给一部分学生依然是心灵空白。与大自然接触的春游秋游早已因安全原因消失了。学校的生活乐趣在哪儿呢?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喜欢文化课的学生是找不到自己的。

我们的课堂又是如何呢。音乐美术在农村学校是不正常上的课,文化课才是主体,考试是当家作主者,绩效考核和聘任更强化它在教师心中的地位。况且在农村学校,没有什么活动,这些能力更少了用武之地,跟着流行歌曲倒可打发无聊。不种庄稼的土地就是野草的乐园。但有谁愿意关注这里的这些呢?文化课是学校的中心,自然很受重视,只是考试评比使教师和学生成了奴隶。新课程改革似乎吹进一阵春风。只是很快便成为了急功近利者的牺牲品。归其根源,这是一场没有根的改革

教师是一副穷酸相,没有个性,常谈的是重复的陈知旧闻:封闭的校园,经济的穷困使他们很少有可能深造或到远方游历,没有源头活水,哪有池塘清如许?教师辛苦工作,只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考试

之后很快就遗忘的知识,学生努力学习并不是为了换取自身的最佳的发展,而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看重的考试成绩。由于教育工具化的压迫,由于社会的评价机制和考试机制的制约,我们的教师对这种教育的弊病无能为力的遵照,并且自觉的维护。没有灵魂,缺少品格,缺少人文关怀,只是可能会丢掉的饭碗、差事。教师自己就被生活庸俗化,何谈培养高尚的人呢?有人说,教育应该是一项伟大事业,抑或是一种虔诚的宗教。因此,教育需要梦想家和诗人来经营,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需要灵魂的参与,精神生命的支撑。教育需要抗争种种疏远自然、脱离生活和缺乏诗意的弊端,如此才能引领儿童回归田园,融入生活,激活其野性思维和原始生命力量。然而,在物质至上的今天,这只是一个梦!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近年来,教师的工资有所提高,但这并未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经济政治地位低下的境况。在多数教师走处在人群中,与人交往,多多少少是有些自渐形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当今,教育仍是行政附庸的体制下,教师缺少社会应当给予的尊重。教师不是学校的主人翁,几乎没有什么决策权利,却要承担众多神圣的责任。实际上,教师很多时候,也是工具,甚至在有些,教师需牺牲个人人格尊严去做有违诚信之事。(个中滋味,非足为外人体会得了)因此有相当部分教师厌教情绪严重,留在教育岗位,只是笼内圈久了,出不了罢了,但实际已成了衣食的奴隶,工作的机械设备了。当然,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知识和道德的代表,是社会的良心,教师的经济政治地位的低下,更导致了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漠视,对知识的漠视,对道德的漠视。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生活中处处用钱,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现实和道德。一部分学生就更忍受不住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就看不到更远的未来,就远离了梦想,厌学辍学就是自然之事了。

对比之下,学校之外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一、文化道德缺失的农村现状。

当前农村未上满初中的大有人在,(某些官方统计数字假的太多)与上满初中者的生活没多大区别。男人往往在外打工,女人农活之余,搓麻将说闲话。青年人一部分靠金钱、关系上了岗、当了兵,还有一部分在家混生活,这部分人父母没办法,社会管不着,是所谓的二流子。在部分农民和学生的心目中,有没有文都吃饭,有没有知识都挣钱。在大部分农村,几人读书看报,触目可见的是麻将场!这里没有什么文化场所,成人文化教育几乎是空白,当然检查时数据是详尽的。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来造假,大家参与大家喜!

二、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

不知什么时候网吧布满了学校的周围,尽管有法律重重封锁,尽管有教师的谆谆教诲,尽管有家长的围追堵截,但网吧的依然生意兴隆灯火不息。网上世界自由自在,可以聊天,可以游戏,可以自由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里不必一本正经的读那些书了,看电影哟,听音乐,几乎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要可以不做。而我们的校园呢,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做。于是不少的学生有了QQ号,不少学生翻墙钻窗户也要进网吧,不少的学生看到了《坏蛋是怎样练成的》!

是走出校园,还是留在校园呢?

在农村,一所学校好比冬天的一炉火,它所散播的光和热可使整个村庄充满喜气和生气,使整村的群众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多办一所教堂,就是少办几所监狱。那么现在当今的中国,多办好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所监狱。处在变革中的城市和农村,旧道德死灰复燃,新道德尚在萌芽,学校作为传播文明,传播道德的根据地,其作用岂容忽视!

鲁迅先生以为,欲拯救国民,必先拯救其灵魂。但如今的教育又如何能拯救学生的灵魂呢?然而谁来救救我们的农村教育呢?

篇8: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探析及对策

一、乡村教育体制僵化, 教学内容单一

教育体制、尤其是乡村教育体制僵化, 教学内容单一, 学生所学知识与乡村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当地经济建设、农民奔小康严重脱节, “学而无用”, 是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当前, 我国的教育模式, 从根本上讲, 还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模式。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本人, 都把升学当成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动力。反映在教育上, 就是过于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轻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条块分割严重,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成一家, 致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综合利用, 优势得不到互补。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扩招以来, 大批毕业生不能就业, 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艺, 长期处于失业或亚失业状态, 这对于出生在农村、家庭没钱又没有什么背景的农村大学生来说, 尤为明显。因此, 就出现了“学与不学一样, 学多学少一样, 学好学坏一样”的“怪”现象, 致使“学习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又有不同程度的抬头。

二、农村经济的落后

农村家庭的极端贫困, 也是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虽然农村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 从总体上看, 农村经济还是很落后的, 与城市经济相比, 差距很大。而且这种差距随着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这在一些贫困边远山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近年来, 学费尤其是高中学费、大学学费飞速猛涨, 许多乡村家庭不堪重负。可以说, 教育收费偏高是大多数、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心头之痛。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对于农村教育收费, 广大农民均表示“吃力”或“非常吃力”。

义务教育实际上并不“义务”。近年来, 虽然政府决定对农村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但实际情况是: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 却允许学校增收杂费等其它费用, 这一规定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学校因为资金短缺, 便找种种借口, 把负担最终全部转嫁到学生和学生家长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 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实际收入低, 无力供孩子上学。农民实际收入, 其实远没有象现在一些媒体宣传那样高, 有些地区, 甚至连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此外, 还有一些父母离异、父母病重、父母早故家庭的孩子, 在当今学费高居不下的情况下, 其上学更加困难。

三、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资金短缺, 学校硬软件建设严重滞后,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是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 教育投入少, 这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农村, 这种投入又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税费改革以后, 这种困难表现得更加突出。税费改革后, 乡村学校旧的收入渠道被堵塞, 新的渠道又未建立, 乡村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一方面, 学校硬件建设上不去。在许多乡村学校, 还存在不少的危房。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必要的资金, 学校软件建设也上不去。一是缺乏合格的教师, 二是教师的素质不能得到提高。表现在教学上, 就是教学方法落后, 知识老化, 教学理念脱离实际, 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更为严重的是, 在一些乡村学校, 教师工资都得不到保证。这样的学校, 其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学生厌学的情绪十分严重

由于教育、教学内容老化、枯燥、无味, 远离现实, 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学生厌学的情绪十分严重。也是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农村学校学生厌学十分严重, 这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公认的一个事实。原因如下:许多乡村学校, 图书室没有, 实验室没有, 微机室没有, 语音室没有……学生只能天天啃课本。即使学校安排了体育、音乐、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 由于缺乏专业教师, 缺乏设备, 在实际上课中, 几乎全部都变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本来应该是充满了天真想象的学生生活, 整天都变得沉闷起来。此是其一。

教师由于缺乏“充电”, 知识老化, 教学方法落后、陈旧, 学生不愿学;加上受应试教育和现有教育评估机制影响, 教师对那些成绩不好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 导致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此是其二。

当前农村高中还没有普及, 远不能适应学生需求, 有大量学生还不能按期升学, 导致差生升学无望;即使就是那些考取高中乃至大学的学生, 由于高中、大学花销很大, 毕业后又很难就业, 更增加了乡村学校的学生厌学情绪。此是其三。

为了生计, 农村地区年轻父母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家中留守学生缺乏有效管理。还有一些父母离异、父母早亡、父母病重、父母极端贫困、父母素质低下等家庭的学生, 要么无人管理, 要么拿不起学费, 长此以往, 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此是其四。

当然, 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 除上述几个主要原因外, 还有其它因素。这里就不再一一再述。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乡村教育辍学问题, 已成为当今乡村教育的当务之急。

其一, 在广大乡村,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村社会“幼有所养, 中有所用, 老有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 应该在农村社会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彻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其次, 要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使农民生大病、生重病时也能得到及时救助和医治, 并不至于影响生计;再次, 真正把《义务教育法》落到实处, 严禁农村学校乱收费。

其二, 改革教育体制, 必须把学校教育同当地经济建设、农民奔小康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 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融为一体, 把有限的农村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使广大学生“成才有路, 致富有门”。

其三, 中央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必须承担农村社会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义务和职责。关键是改革目前实行的“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办学模式。要充分考虑到税费改革以后县乡两级财政大幅减少的事实, 中央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大幅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广大教师工资应列为国家财政支出, 学校的基础设施、基础建设应列为省级财政支出。保证拨付给学校的资金和教师的工资能按期、足额到位。

其四, 改革教学内容, 增加一些有益于农村经济建设, 有益于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题材和内容, 增加一些生动活泼、符合和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身心发展的题材和内容, 增加一些实用知识, 把学习与生产劳动、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摘要:当前, 我国初中农村学生存在大量的辍学, 主要是由教育体制僵化、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金短缺、教学内容老化等原因造成。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改革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把教育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政府必须承担起农村社会义务教育更多职责等。

上一篇:强化安全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下一篇:旅游专业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