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唱歌教案

2024-08-13

大班唱歌教案(共14篇)

篇1:大班唱歌教案

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唱歌的纸

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唱歌的纸

活动背景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幼儿挥舞着皱纹纸做的彩带,兴致盎然地玩着。忽然,钱淳小朋友对我说:“俞老师,你听听,我的彩带能发出声音耶!”其他幼儿一听,也都摆弄着手上的彩带,想让它发出比别人更响的声音来。鉴于幼儿兴趣,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设计理念

将科学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有机整合,是幼儿园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次设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活动中,科学教育与音乐教学自然地相互渗透,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为幼儿的探索营造了愉悦的氛围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获得了美的享受。整个活动通过“感受音乐一节奏训练一乐器制作”三个环节,促进了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并把活动引向课堂之外。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运用多种方法体验不同的纸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运用提供的材料进行“乐器”制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选择纸张为乐曲伴奏,享受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白板纸、牛皮纸、皱纹纸、彩箔纸、瓦棱纸、硫酸纸、报纸等。

2.纸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线、双面胶、蛋糕盒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说一说

(一)自由观察,感知和认识各种纸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纸)“请小朋友自己去看看、摸摸、捏捏,这些纸有什么不同,它们各叫什么名字,看完了请你向大家介绍。” 2.教师小结。

(二)尝试操作,发现发出声音的方法

1.“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这些纸还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呢!” “请小朋友去试一试,用哪种方法可以让这些纸唱歌呢?”(引导幼儿抖动纸、用手指弹纸、用嘴吹纸等)2.交流:把自己的做法和感受告诉大家。

(评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z乍为活动内容,其优点是准备工作不费力,而且使幼儿有亲切感。丰富的材斟激发了幼儿探索和发现的欲望。教师适时的质疑引发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发现使纸唱歌的方法。)

二、比一比,想一想

(一) 体会不同材料的纸的声音特点

1.“请小朋友互相比较一下,不一样的纸唱歌的声音一样吗?” 幼儿再次操作和感受,并与同伴交流发现。

2.“如果是同一张纸,能不能让它唱出不一样的歌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同一种纸用什么方法发出的声音会有不同的效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合作,体验各种纸的音色特点。

幼儿交流发现。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纸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相同的纸不同的操作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评析:教师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进一步操作和发现。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教师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引领下,在无拘无束的探索过程中,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发现了不同的纸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操作方法也能使同一种纸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三、听一听,找一找

(一)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特点,找出相应的纸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纸来为音乐伴奏好吗?…‘我们先来听听是什么音乐,你想用哪种纸为它伴奏,为什么?”(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请幼儿分别欣赏一段抒情、缓慢、安静的3/4拍的乐曲和一段欢乐、喜悦的2/4拍的乐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觉,找一种与乐曲相配的纸,进行配乐演奏。

(三)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纸,交流选择的原因

(评析:在科学活动中加入了艺术成分,使科学教育和音乐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是有效和合理的结合。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尽情地进行科学探索,促进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打击乐“铃儿响丁当” “请小朋友拿好选择的‘乐器’,想好‘演奏’的方法,听好曲子的节奏,进行打击乐伴奏。” 活动中,鼓励幼儿不断交换纸张或变换方法进行“演奏”。

(评析:整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游戏的愉悦性,真正体现了“玩中学”。)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纸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线等辅助材料,进行纸“乐器”制作并合作演奏。

篇2:大班唱歌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温暖、快乐的情感及爱的氛围。

2、学习歌曲的表达方式,能主动大胆地向自己亲近的人表达爱的情感。

3、尝试进行创编,并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我爱你》教学挂图、歌曲《我爱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最爱的人是谁啊?为什么爱他?

小结: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你们,很关心你们,所以小朋友们很爱他们。

2、那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而你们又很想他,怎么办呢?

3、我们除了用打电话、画画、写信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我爱你》的儿歌,把它送给爸爸妈妈。

(二)请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请幼儿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绪情感。

2、指导幼儿朗诵儿歌。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自然地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儿倾听教师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赏歌曲。

2、学唱歌曲。

(四)边唱边用体态表演

当唱到“你的爱给了我温暖和快乐”时双手放在胸前轻拍;唱到“你的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的时候,双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儿创编儿歌

1、我们除了可以用“蜜蜂亲吻鲜花说:“我爱你”来表示蜜蜂对鲜花的喜爱,还可以换成其他的词来表示自己对别人的爱,如郭老师爱小朋友们,我就可以编成这么一句好听的新歌词“老师亲吻小朋友说我爱你”。

2、现在谁来用xx对着xx说:“我爱你”这样的句式来创编一句好听的儿歌。

3、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自由创编儿歌。

活动延伸:

篇3:大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 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 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电子白板、自制大饼、实物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 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 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 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大的饼, 累得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 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 欣赏绘本,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 以“牙印”为线索, 理解故事内容。

(1)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 你看, 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 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 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 小猪很着急, 他找到了三个动物, 是谁? (出示图片) 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 幼儿相互讨论。

(3) 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 师:小猪接下来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 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 这么大的大饼, 只剩下一点点了, 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 啊呜, 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 它一边嚼着大饼, 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 小朋友, 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 体验游戏的快乐

篇4:大班唱歌游戏:“烫火锅”

1.体验烫火锅歌曲的有趣、重庆方言说白处的诙谐,感受与伙伴间逗乐的乐趣。

2.能唱清、唱准歌词,尝试用表情、肢体语言表现吃火锅的豪爽模样。

3.能摆出菜品的多种造型,或与旁边的伙伴合作扮演各种菜品。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清、红汤火锅视频、菜品视频、PPT

场地准备:17张椅子、电脑、钢琴

经验准备:大致了解“重庆非去不可”的原因,有吃火锅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视频情景引入练声

师:孩子们,“重庆非去不可”,这句话听说过吗?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是?(美食、美景、人……)

师: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之一,就有重庆的特色美食——火锅!

师:火锅吃过吗?【红汤视频】

师:吃红汤火锅什么感觉?【“辣”练声G、F、E调】

师:火锅里除了有许多辣椒,还有许多?花椒的味道是?

师:麻的感觉能用表情告诉我吗?【“麻”练声D、C调】

师:嘶~哈~又辣又麻!(老师辣、麻表情)

师:赶紧吃点清汤消消火吧!【清汤视频】

师:哇~尝尝!清汤味道怎么样?清汤鲜!

二、清唱欣赏

师:看来火锅的味道有辣、有麻、有香、有鲜……哇~味道可真多!

师:味道丰富的火锅里可以烫些什么菜?【菜品视频】

幼:海带……

师:哦,海洋里的食物!

幼:午餐肉……

师:我知道,这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哦……

师:哇~可以烫这么这么多的食物,那这么多菜的品种和数量,小朋友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师:我们重庆形容什么东西品种多、数量多,会说“名堂多”。

师:火锅里可以烫那么多种类的菜~它的名堂——也很多!

师:哇哦~我好像闻到这些菜的味道了诶!好香哦!嘶~哈!【清唱】

三、幼儿跟唱

1.烫毛肚

师:这首好听的火锅歌挺适合烫火锅吧?我们一起烫烫!【伴奏】

师:啥子好了?(重庆方言)

幼:毛肚好了!

师:夹一块(毛肚)尝尝,嗯~不太熟耶?

师:哦,刚才的火锅歌一会儿就没声,熄火了,难怪烫不熟呢!我们唱着火锅歌一定会烫熟!【伴奏】

师:啥子好了?(重庆方言)

幼:毛肚好了!

师:来尝尝!辣吗?好不好吃?

2.上午餐肉

师:安逸不?还想烫个菜不?(川话)

师:好!上菜!【伴奏】

师:哇~是什么?看谁能用火锅歌把午餐肉烫熟!

师:又辣又麻,好好吃哦,那这首火锅歌你们会了吗?

幼:会!

师:既然会了,那火锅里“什么多”在前?

师:不清楚怎么办?

幼:你跟我们讲……

师:有点道理哦。不清楚,没关系,你可以请老师再唱一遍!

师:听什么?会听吗?肯定会!会听才会唱哦!【清唱】

3.烫XX菜

师:弄清楚了,我们上个什么菜呢?哇~是XX。【菜品PPT】

师:火锅歌烫起来。【伴奏】

嘶~哈~好吃吗?想来烫个更大的火锅吗?

四、扮菜情景表演唱

师:我们坐成一个大火锅的样子!

师:锅是圆圆的,把这边修修圆……

师:锅好了!吃什么菜呢?【菜品图片】

幼:圆子、菠菜……

师:你们喜欢的食物有好多,不挑食的好孩子!

师:那就先尝圆子!圆子什么样?会做圆子的造型吗?

师:有没有跟他不一样的?

师:圆子放进锅,会闷在锅里一动不动吗?【红汤翻滚视频】(动静不太——慢慢浮起来——翻滚、上下浮动)

师:圆子在锅里有什么变化?

师:我们烫几个圆子来尝尝!

师:烫火锅咯!【伴奏】

五、大家一起烫火锅

师:哇哦~捞起来(放回所坐的位置),尝一尝!嘶~哈~又辣又麻,好舒服!

师:哇哦~火锅的名堂可真多!想尝更多的菜吗?

【红汤视频】

师:你想吃什么菜,就摆出你想吃的菜的造型。

师:自己想吃的菜,能摆出它的造型吗?

师:变成你喜欢的菜!烫火锅咯!【伴奏】

(一场盛大的火锅宴会就开始了!)

篇5:大班唱歌教案

1、认识多种纸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不同纸质发出的声音并用象声词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份:复印纸、卡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皱纹纸

2、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朋友,看看是谁呀?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操作

3、师幼讨论

这些特殊的朋友是谁呀?(出示不同纸质的纸,让幼儿知道纸的名称、用处。)

是纸。

是什么纸呢?有什么用?

瓦楞纸可以用来布置环境

白板纸可以画画、写字,还可以折纸。

牛皮纸可以包东西,报纸可以用来看的。

皱纹纸也可以布置环境,还可以用来跳舞。

教师小结:纸的本领真大,有的可以用来布置环境,有的可以写字、画画,还有的可以看、了解我们身边的、国家的事情、还有的可以用来包裹东西等等。不同的纸它的用途是不一样的。

(评析:一开始以朋友的身份引出,使幼儿产生了一种亲切感,通过操作让幼儿从视觉和触觉上感受不同纸的质地,使幼儿知道各种纸的名称和不同的用处,从而引起幼儿对纸产生探索的兴趣。)

4、探索纸发出声音的方法,体验不同的纸发出的不同声音。

第一次玩纸,探索不同的方法。

纸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能“发出声音”,我们桌上有一些不同的纸,我们去玩一玩、试一试,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让纸发出声音?把你的做法与感受与同伴讲述。(幼儿操作)

你玩的是什么纸?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纸发出声音的?

我玩的是瓦楞纸,我是用弹的方法的。(幼儿示范)

我用的是拍的方法和搓的方法。

我用刮的方法和甩的方法,还有往两边拉的方法。

我用了两张牛皮纸上下拍打的方法。

再次玩纸,体验不同的纸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这些纸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儿玩纸)

不一样,有的纸发出的声音是清脆的、有的纸发出的声音太小了、轻柔的。

有的纸发出“沙沙”的声音了。

教师小结:能让纸发出的声音有许多。有甩、拍、搓、弹、拉等方法。小朋友还发现了不同的姿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有的是清脆的、有的是轻轻的、柔柔的声音,还有发出“沙沙”的的声音。

(评析:给幼儿提供了两次玩纸的机会,每次玩纸的要求各不相同,是逐步提升的。在玩纸的过程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了使纸发出声音的许多种方法和不同的纸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在此环节中充分开阔了幼儿的思维。)

5、选择纸张为乐曲伴奏。

自由选择纸张伴奏。

这么好听的音乐如果用我们的纸来为它伴奏会不会更好听呢?我们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来尝试一下吧。(幼儿选择纸张)

用不同的方法为乐曲伴奏。

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伴奏呢?

先用拍然后用弹再用搓的方法来伴奏。

幼儿听着音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为乐曲伴奏。

(评析:让“纸能发声”这一特性,在幼儿的感受中得以发挥,让幼儿过了一把瘾。享受音乐的美,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6、活动结束

这首《木瓜恰恰恰》在小朋友的伴奏下变的更加好听了,原来很普通的纸还能为乐曲伴奏。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纸,它们是不是也能发出声音呢?请你们去找一找,玩一玩,再将能发出声音的纸收集起来,放在我们的发现室吧。

篇6:大班唱歌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从小喜欢倾听各种不同、有趣的声音,探究声音的来源,对自己敲敲打打制造出的声音更是感到新奇和愉悦。小班幼儿对各种声音充满好奇,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探索声音的产生、音色声响与材料的关系,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是此次活动的主旨。

活动中,教师以“小瓶子”为探究的载体,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瓶子发出声音的办法,来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习用 “弹、吹、拍、转、扔、敲”等动词,表达自己让瓶子发声的方法。教师提供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尝试制作“会唱歌瓶子”。通过有趣的 “小瓶子音乐会”的游戏,引导幼儿操作、听辨小瓶子发出的声音,在比较中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活动的设计组织遵循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将科学探究融入有趣的拟人化情境,给与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探究发现在前,及时观察、分享、提升幼儿探索的经验,鼓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分享中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3、喜欢动手制作音乐瓶子,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歌曲“小瓶子音乐会”的磁带。

2、学具:每人1个透明、带密封盖的塑料小瓶,小盘12个,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各若干,小勺和漏斗4个,圆桌两个。活动过程:

一、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

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1、老师出示一个空瓶子,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提问:听听老师手中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没有声音)

怎样让小瓶子发出声音?请你来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请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教师注意观察并及

时引导幼儿说出让小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3、引导幼儿分享操作经验

(1)提问:“你是怎样让小瓶子就发出声音?”

(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动词描述自己的发现。如 拍、敲、吹、扔、弹等。

4、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了不同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用手拍瓶子、手

指弹瓶子、用瓶子敲敲地面、把瓶子扔到地上等等,都会让瓶子发出声音。

5、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二次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大胆表达自己的发

现。

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

生、海绵)。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会唱歌小瓶子。

2、提出要求,指导幼儿灌装材料:

(1)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喜欢的材料装到瓶子里。

(2)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把掉在外面的材料送回家。

(3)装完后要扣紧盖。

3、师幼分享自制的“会唱歌的小瓶”

引导语:音乐会开始了,请小瓶子为大家唱歌。

(1)听辨装有不同材料小瓶发出的声音,感知物体软硬与声音的关系 提问:听听哪些瓶子会唱歌,里面装的是什么材料?

没有唱歌的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小结:瓶子里装上豆子、石子、花生等硬东西会发出声音。

(2)听辨装满瓶和半瓶豆子的小瓶发出声音,感知容量与声音的关系。提问:两个瓶子都装着豆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有什么办法让声音小的豆瓶子唱出响亮的歌声?(请装满瓶的幼儿倒出一半豆子,进行验证)

(3)小结:装得太满,小豆子没有地方跳舞,就发不出声音。

4、分享装豆子的好方法

(1)提问:用什么办法装豆子比较快?

(2)请个别幼儿演示装豆子的办法,鼓励幼儿使用工具

5、指导幼儿运用分享经验制作第二个“会唱歌的瓶子”。

三、演奏会唱歌的小瓶子,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

引导幼儿边用瓶子打击节奏,边与老师唱问答歌《小瓶子音乐会》。如:(师)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

(幼)有有有!

四、活动延伸

篇7:大班唱歌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活动准备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 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 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 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 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篇8:大班唱歌教案

关键词:唱歌的三大要素,气息,共鸣,语言

一、气息

“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的观点, 在我国唐代时就已被提出, 并记录在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 而美国的约翰·压力山大也曾说过“好的歌唱声音是骑在呼吸气息之上的”。 (1) 首先, 最基本的就是自我如何控制气息, 任何人要想发声必须通过呼吸器官产生的气流在发声器官的流动中产生声音。呼吸器官是所有气息的动力来源, 所以呼吸支持对于唱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声带是唱歌的发声体, 位于喉头中间, 是两片呈水平状的分布在左右两边并列的、对称又有弹性的白色韧带。在日常生活中, 正常呼吸声带是松弛的、分开的, 而唱歌时声带则是绷紧的、靠拢的, 气流通过声带加上共鸣器官一起配合, 才能唱出优美的歌声。

如何才能正确的呼吸呢?一般呼吸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叫做胸式呼吸, 第二种叫做腹式呼吸, 第三种叫做胸腹联合式呼吸, 其中最科学的是第三种, 前两种就不做详细说明了。第三种呼吸是综合运用胸腔、横膈膜以及腹腔肌肉来完成的, 这种方式既灵活又吸得深并且持久, 胸腔得到扩大, 气息容量增强, 控制力也得到加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才能做好胸腹联合式的呼吸方法?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保持口腔和喉腔方法—“打哈欠”:鼻子扩张吸气, 口腔内上软鄂抬高, 喉头下降的同时张开使空气迅速被吸进去, 下巴也得到放松, 胸腔与肋骨得到扩张, 横膈膜下降, 对于唱歌之前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接下来就是呼气了, 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所有状态, 呼气时通过腹腔肌肉的缓慢收缩将气流通过胸腔的压缩自然的从喉部发散出来, 就是声音, 再通过共鸣器官进行扩大与美化。在这里, 呼气时腹部肌肉 (也可以说是丹田) 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为了锻炼腹部肌肉, 我在这里也介绍一种锻炼腹部肌肉的呼吸方法“狗喘气”, 把嘴自然张开, 利用腹部的收缩短促的呼气与吸气, 刚开始练习时速度不用快, 但一定要保持速度均匀, 经常练习时可逐渐加快速度, 但切记一定要保持匀速, 当达到急速时, 一分钟内呼吸速度均匀稳定, 就说明腹部肌肉力量已经很好了。想要稳定流畅的气息一定要配合呼吸的支持, 只要勤加练习, 对于唱歌的基础的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二、共鸣

共鸣是使单一的基音得到放大、圆润以及丰满的重要手段。比起没有共鸣的声音要厚实, 即使没有扩音设备的支持也能传达的很远。共鸣器官是扩大以及美化声音的器官, 主要由头腔、胸腔和口腔组成。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等。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器官、支气管和肺。口腔包括喉腔、喉咽腔、咽腔及口腔。共鸣腔分为可变的共鸣腔和不变共鸣腔。口腔、咽腔、喉咽腔以及鼻咽腔通过肌肉的收缩进而改变腔体的形状和大小, 所以属于可变共鸣腔。头腔、胸腔和鼻腔是固定不能随意改变形状的, 属于不变共鸣腔。

如何获得好的共鸣?在稳定气息的支持下, 气流穿过声带发出的声音逐渐经过喉腔、咽腔、鼻腔至蝶窦腔最后从额窦腔扩散出来, 这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 这个共鸣的过程是建立在稳定的发声状态下, 就是之前练习气息的那种稳定的呼吸状态, 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唱歌过程。如果共鸣器官其中一个处于病变时期都会影响共鸣效果, 如感冒喉部发炎时, 喉腔就不如正常时期灵活;感冒流鼻涕时, 鼻腔充满黏液, 鼻腔空间变小, 共鸣自然不如正常时流畅。共鸣有时候也并不是一味追求音响的扩大, 在唱高音时, 喉头要下沉, 气息要更加均匀, 腹部肌肉支持加大, 声音从额窦也就是眉心发出来应该是很集中的声音, 并不是散的, 集中的声音通过共鸣腔才能得到更好的、更加结实的声音。

三、语言

唱歌除了表达自己的情绪, 更多的是想要感动别人, 如果别人连你唱的什么都听不清楚的话, 怎么能感动听众呢?所以吐词清晰也是很有必要的。语言器官包括唇、齿、牙、喉、上颚、下颚、鼻腔、口腔以及咽腔等。这些器官积极灵活的配合, 将声音变化成各种元音、辅音, 进而组合成我们的语言。歌唱中的语言要比平时说话更加严谨、集中, 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 时而轻声细语, 时而铿锵有力。流行音乐的要求自然就随性一些, 但至少也是能够让人听得懂的语言。训练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唱歌的状态摆出来, 包括气息、喉头、抬软腭等等, 用唱歌的状态, 把歌词带有韵律地念出来, 并且带有一定情感, 像跟自己演对手戏一样, 对每一个字、词的发音进行纠正。这种方法有点像歌剧的宣叙调中的念白, 这样没有音乐的干扰, 更加能够找到唱歌时喉头的正确位置与发音状态。

参考文献

[1]王鸿俊.声乐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联出版社, 2008.

篇9:大班唱歌教案

关键词:“光脚丫”唱歌;大班幼儿;音乐活动

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常常会只灌输而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机械地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那么,怎样使音乐活动更有活力、更加自然并讨孩子喜欢呢?我想,活动的形式非常重要。

案例1:光脚丫唱歌

《捉泥鳅》是一个歌唱活动,在集体练唱时,小棋开始不认真了,低头卷自己的裤腿,坐在旁边的豆豆也忍不住偷笑。我为了调整活动只好停止伴奏,静心听听孩子的想法。“你们在说什么,好像很有意思?”我问。“老师,放假时我跟哥哥去捉泥鳅,我们就是光脚踩在泥坑里。很好玩!”小棋说着把鞋子脱下踩了起来,逗的同伴们直发笑。这时有个声音从喧闹声中响起:老师,我们光脚丫唱歌吧?这个大胆的提议让孩子们兴奋又期待,我也觉得很有尝试价值。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孩子们是快乐的、自主的、放松的,比以往的歌唱活动更成功。活动之后孩子一天的情绪都很快乐,他们觉得光脚丫唱歌真的很有趣。

案例2:光脚丫踩节奏

有了一次光脚丫的活动形式后,每到音乐活动,孩子们就兴奋不已,纷纷想出新奇又大胆的方法。音乐活动《身体的节奏》中,孩子们尝试了拍手、拍肩、拍头,今天可以光脚丫踩节奏吗?老师笑着答应。孩子们三两下将鞋袜放在椅子下,兴奋地等待老师出一条难点的节奏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听到那难得一听的“叭叭声”,我也不自觉地脱了鞋子袜子和孩子们一起踩呀跺呀。这时不知谁在说:老师,光光用脚跟踩,声音不一样的,是咚咚咚呢。我们就嘻嘻哈哈一起用脚跟踩节奏,脚跟踩累了,就换前脚掌踩。就这样,孩子们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形式表现不同的节奏,让整个身体动起来的同时,脑子也更加机灵,情绪也更加放松了。

“光脚丫”唱歌形式真正所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接近大自然的音乐环境,帮助孩子脱下在集体活动中各样不适应的束缚,源于和谐教育的理念。教师需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结合一些案例的描述,我对歌唱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音乐

任何物品在孩子眼里、手中都会成为神奇的“乐器”。手拍桌椅,孩子们找到了闷闷声;小棒敲打玻璃,孩子们找到了叮叮的清脆声;敲打铁器,孩子们找到了铛铛的悠扬余音;吸管吹水,孩子们找到了噗噗声;撂水时孩子们找到了哗哗声。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敲打,孩子便会对不同音质的强弱、高低、长短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个探索过程是让孩子们热爱音乐的重要基础。

二、选择自主的形式,让幼儿表现音乐

打击乐《卡门序曲》活动中,我没有给孩子提供乐器,完全放手让他们用肢体动作并借助周围物体进行打击。孩子们纷纷献策,拍手和拍桌子相结合,可以一拍换一次,也可以一个乐句轮换一次。初次尝试之后我给孩子第二个建议:同样拍桌子,怎样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孩子们带着问题开始尝试了。有的用一只手指敲,有的用指尖敲,有的用小拳头敲,有的用指关节敲……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了,孩子高兴老师满意。一次别具风味的打击乐活动开始了,就连以往对音乐活动不感兴趣的孩子也专心地投入其中,这多好呀!

三、倾听幼儿想法,让幼儿创编动作

《三只猴子》是一首风趣诙谐的歌曲,孩子都很喜欢听、喜欢唱。活动开始时我用拉线木偶不能满足35名幼儿的操作要求。于是我问幼儿: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手指变成三只调皮的猴子在床上跳?怎样用手指来表演?尝试探索之后,孩子们都有了同样的想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就是三只调皮的小猴子,倒立在桌面上就是小猴子在床上跳,一只猴子受伤就收起一只手指。这个办法不错,很形象吗!再加上这是幼儿自己的创意,让每一个孩子都很激动并很开心地参与歌唱活动。

四、大胆尝试,给幼儿自然的感觉

学唱歌曲,节奏练习并不仅仅在室内进行,在幼儿游戏的地方,如水池、沙坑、草坪上、蹦床里都可以进行。唱歌不一定只能坐在椅子上或站立,让孩子光着小脚丫,三五人围坐在地板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唱歌氛围。此外,教师要经常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让孩子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和可爱,从而愿意学,更愿意用他们喜欢的表情、动作,把自己对歌曲的体验表达出来,和老师或同伴进行非语言的交流。

孩子只有在一个完全自主、放松的状态下才能表露自己最真实、最快乐、最天真的一面。那么,根据孩子这些自身习性,用自然的方法教育孩子,就显得很有必要。20世纪就有教育家提出“自然”在教育中的应用,我想这不无道理,“自然的形式”的确是“快乐学习”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任何活动中,都不要做束缚孩子的罪人,要让幼儿在我们的教育中自然的发展,成为真正快乐的个体。

参考文献:

万文雅.浅谈大班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合作行为[J].新课程:下,2013(12).

篇10:大班唱歌教案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

教学反思:

结合平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说话时,不太会控制音量,有时很大声,常常会影响到别人,之所以选择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同时,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对小鸟、小乌龟、小兔子等动物充满了关爱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语表达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单一、个别小朋友还出现不愿意说等现象。为了鼓励孩子们愿说、敢说,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选择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让他们在喜欢的角色中更加激发孩子其说的愿望。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理解和体验”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目标。

首先从认知目标中让孩子理解故事,通过图片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标中培养孩子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

最后在情感目标中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孩子重点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同时突破难点让孩子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很流畅,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平时孩子还要活跃,在这节课中还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动性,让全体孩子都能更加大胆的去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同时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游戏,让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游戏中显得更加活跃。

篇11:大班兴趣班唱歌教学总结

[大班兴趣班唱歌教学总结]近年来幼儿园越来越安静了,孩子们的歌声明显少了,很多幼儿不会唱歌,唱出来的歌不好听,大班兴趣班唱歌教学总结。还有的幼儿根本就不喜欢唱歌,不愿意参加班上老师组织的唱歌活动,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唱歌。与此同时,幼儿园的唱歌教学活动又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平淡,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不能激发起幼儿唱歌的兴趣。而且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过多关注的是幼儿唱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很少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表现,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要求,探索幼儿园科学的唱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如何在唱歌活动中培养幼儿唱歌的兴趣、唱歌的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以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

1、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唱歌兴趣(1)选择幼儿感兴趣,节奏鲜明,情境性强的歌曲: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我学习《纲要》中艺术领域教育目标、指导要点,把握唱歌活动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我和星星打电话》、《月光花》、《雪娃娃》、《办家家》、《小老鼠打电话》、《爱护小树苗》、《小乌鸦爱妈妈》等歌曲。这些歌曲的共同点是:节奏欢快、曲调优美、具有鲜明的游戏性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歌曲,工作总结《大班兴趣班唱歌教学总结》。(2)运用故事、舞蹈等形式表现歌曲内容: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借用故事、舞蹈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把歌曲表现出来。《爱护小树苗》是一首旋律优美、教育性很强的歌曲,我根据音乐的性质,设计了一个舞蹈,舞蹈形象地表现出了小朋友们由开始的追逐打闹、乱摇小树到后来主动扶好小树,主动为小树浇水的情景。孩子们通过欣赏舞蹈,产生了要学唱歌曲的强烈愿望。[3]、运用多种形式,提升幼儿演唱技能和表现能力:影响幼儿演唱技能和表现力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幼儿来说,节奏的掌握是幼儿学习歌曲的关键。在训练幼儿节奏方面,我摸索出一点策略。(1)运用儿歌和身体动作,进行节奏练习:在学习新歌时进行节奏训练对幼儿来说很重要,能帮助幼儿很好的演唱、表现对歌曲的感受,在以往口唱法、手拍法,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运用把单纯的节奏练习填词,编成儿歌的方法,效果很好。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琅琅上口,幼儿通过朗诵儿歌,幼儿很快就能掌握节奏。幼儿天性好动,无论说话唱歌都常常以动作相伴,根据这一特点,我让幼儿自由地把对节奏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各种动作表示出来,如:表现高兴愉快时幼儿可以熟练做出用手拍打的动作,还可以做出跺脚、拍腿、拍肩、原地转圈等动作,训练几次后,还可以鼓励幼儿再创编其他动作。(2)运用图示提示,帮幼儿记忆歌词: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演唱效果,尤其碰到内容较复杂的歌词,幼儿更是无从记起,而来自歌词的记忆负担,又会影响幼儿对歌曲情感的体验,降低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唱歌活动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借助形象,将歌词内容、歌曲结构表现出来出来的办法,在图示的帮助下幼儿学得轻松,唱得愉快,幼儿对歌词内容有了具体深刻的感知,对歌曲有了美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浓厚起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动中建立了自信,体验到了大胆表达的喜悦,促进了幼儿的发展。纯真清亮的旋律回荡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篇12:大班唱歌教案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不打扰别人。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图一幅,小黄莺、啄木鸟、小松鼠、小猴子、睡着的鹿宝宝和醒来的鹿宝宝图片各一。

2、故事磁带,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黄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这是谁?它是一只小黄莺,它可爱唱歌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发生在这只小黄莺身上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爱唱歌的小黄莺》。

二、教师操作图片,完整讲述故事。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2)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谁住在大树的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大树的最下面?(3)小黄莺可爱唱歌了,可为什么小松鼠叫小黄莺不要唱歌?

三、师幼合作讲述故事。

1、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引导幼儿讲述。

2、讨论:小黄莺最喜欢唱歌了,可现在鹿宝宝在睡觉,它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给小黄莺想想办法。

3、分享交流: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睡觉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四、师幼完整欣赏故事录音。

1、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2、以小鹿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黄莺和小朋友们。

篇13:天使在唱歌

他是我们科室新来的特别的小病人。之所以说他是小病人, 是因为他只有7岁, 可是他的身形看上去只有5岁, 全身瘦弱得让人忍不住想要把所有的美好一下子给他。一场无情的车祸让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消毒药水的味道, 他住在我们科室从来没有哭过, 不知道他是坚强还是已经不懂得怎样哭泣。住在同病室的病人都对他报以最大的同情, 他叫姚吉旺, 我们都亲切地叫他阿旺, 尽管我们喊他的时候他不能回应我们什么, 但是我们始终相信, 终有一天他会对我们微微一笑。父亲老来得子, 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父母对他以后的生活寄语了怎样的希望, 可惜上天并没有眷顾到父亲的心, 让这个农村家庭承受了这样的风霜。但是父母依然没有放弃, 至少他们觉得要让孩子活下去, 活着, 比什么都重要。在我们科室治疗了第一个疗程以后, 在医生与护士的共同努力之下, 治疗效果有了初步的成效, 阿旺的手会动了, 虽然幅度很小, 但是我们依然为之惊讶与高兴, 是的, 我们都在一起努力。治疗到第二个疗程时, 有一天我帮他打针, 他忽然对我说:“阿~姨~轻……”虽然很小声, 也不清楚, 但我确信他在和我说话, 真的难以置信, 那就像天使在和你打招呼一样, 从来没想过他可以恢复到这样的程度, 彼时, 阿旺的双手肌力已经有2级了, 每天下午父亲会双手托住他的双肩教他走路, 就像周岁的孩子踉跄学步一般。阿旺走得很努力, 这让我们对他的康复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都希望他能重返校园, 享受他应有的童年。高压氧的治疗非常显著, 第二个治疗疗程的结束让阿旺的康复有了质的飞跃, 他已经学会了说很多的话, 有了基本的思考思维, 以前走路父亲要双手托肩, 现在只要牵着就可以了, 看见每个上班的护士, 他都会微笑着叫“阿姨好”, 看着他天真的眼神, 让人觉得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现在的阿旺可以一个人在科室自由的玩耍, 和每一个人亲切的打着招呼, 尽管偶尔会有踉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奔跑”, 一个小小的拔河游戏就可以让他笑得很开心, 听着他礼貌的和人打着招呼, 看着他对着每一个人微笑, 就像天使在唱歌, 上班再累都觉得很开心。或许这就是简单的快乐吧。

阿旺, 我想对你说:终有一天, 你会看见暴风雨后的彩虹;终有一天, 所有的苦难都将过去;终有一天, 再深的伤口都会愈合;终有一天, 幸福会向你飞奔而来。

篇14:小动物唱歌教案

黄秋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f和p。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在音乐中正确表现音的强弱,学唱并创编歌词表演《小动物唱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品质和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教学重点】

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教学难点】

唱准节奏、强弱,和歌曲中的弱起小节。【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动物头饰、小动物卡片、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特别爱唱歌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生答)

二、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1、模仿小动物声音

活动:大家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看谁学得最像,奖一个动物卡片。

2、故事导入,理解声音的强与弱

(1)教师导入故事:今天老虎看到和自己长得很像的猫,想和他比试比试谁的嗓门儿亮。

活动:老师扮演的“老虎”与学生扮演“小猫”比赛,模仿这两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自行辨别声音的大小。

(2)小结:(出示强弱记号“f”与“p”)音乐中声音大的叫强,用“f”表示;声音小的叫弱,用“p”表示。

3、辨别声音的大小

(1)给小动物分类

教师导入:小动物们听了老虎与小猫的比赛,都想来一展身手。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

活动:多媒体播放小动物的声音,指名将这些小动物声音分为“f” 与“p”两大类。(例:模仿后,教师问:“小鸭的声音强还是弱。”)(2)拍掌游戏分辨声音强弱 ①教师拍掌,学生听辨说出强弱。②师生共同合作拍掌表示强弱。

三、学唱歌曲: 1.初听音乐: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太精彩了,瞧,你们的表演吸引了一群小动物,它们也要开音乐会了,听听是谁在唱歌? 师:你听到歌中唱了那些小动物了? 生:小猫、小狗。

2、(生模仿)那你知道音乐中的小猫是怎样唱歌的吗? 师放音乐,生再听。生:喵

师:学得真好。(奖励小猫头饰)还有谁会学小猫唱歌?加上动作。(生做。)师:那小狗是怎么样唱歌的呢?(生学,奖励小狗头饰。)

3、它们为我们带来的这首好听的歌曲叫做《小动物唱歌》,我们一起按节奏读一读歌词。随节奏读词,听老师哪个字读得强。(生找规律,注意“弱起”)

四、歌曲处理:

你在歌曲中找没找到f与p,你觉得怎样演唱呢?

1、再听。

师:再听一遍音乐,你觉的小猫唱得两种声音一样吗?(生听音乐。)生:第一个声音唱得强,第二个声音唱得弱。(生标强弱符号)

2、教唱:师范唱音谱,学生跟唱。

3、接龙唱。

师:遇到小动物的歌声时,你们来唱,其余的老师唱。

3、跟琴轻声演唱歌曲。

4、解决难点:322与321

师:听老师唱两句听听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

唱一唱。解决一下音准难点。

5、生跟视频有感情得演唱整首歌曲。

五、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

1、创编歌词

刚才我们只唱了小猫和小狗,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请来吗?

师拿出小青蛙头饰。师:小青蛙怎么唱?

一生学唱:呱呱 呱呱。(按歌曲中的旋律唱)师:唱得多好,这个青蛙头饰送给你了。师:大公鸡怎么唱?(出示公鸡头饰)。一生学唱:喔— 喔—(按歌曲中的旋律唱)师:看来你很喜欢大公鸡,这个头饰归你了。师:小羊怎么唱?

一生学唱:咩咩 咩咩(按歌曲中的旋律唱)(播放《小动物唱歌》伴奏,全班学生自由演唱。)

2、创编动作

小动物们唱得真开心,它们迫不及待地想翩翩起舞了,你能带着这种高兴地情绪带上动作演唱歌曲吗?

六、小结

上一篇:四年级笔算除法习题下一篇:学习中共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论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