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2024-08-12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精选12篇)

篇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中 国 地 震 局 令

第 7 号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已于2002年1月16日经中国地震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 宋瑞祥

二○○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

第五条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审定。

第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设立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由15名以上地震行业及有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其中技术专家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第七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委托本级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基础资料、技术途径和评价结果等进行审查,形成评审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根据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的评审意见,结合建设工程特性和其他综合因素,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九条下列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一)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

(二)位于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

第十条下列地区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中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二)位于地震动参数0.15g以上(含0.15g)的大中城市;

(三)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和新建开发区;

(四)其他需要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

第十一条地震动参数复核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十二条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审定,结果变动显著的,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地震小区划结果,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地震动参数复核和地震小区划结果的审定程序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执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将审定后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经过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区域内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十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十五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按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对村镇房屋建设抗震设防的指导,逐步增强村镇房屋抗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第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社会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湖北省防震减灾条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令第7号)、《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327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依法确定的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工作。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以下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城乡建设、住房保障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要求。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避让活动断层、滑坡、崩塌、地裂缝、采空区和沉陷区等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

第七条 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依法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其抗震设防要求。

第八条 除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外,其他建设工程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抗震设防要求:

(一)已经完成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按照地震小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未完成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二)位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按照较高一侧的参数值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三)学校、幼儿园、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场)馆、影剧院、医院、商场、候车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以及本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确定的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当根据地震小区划图或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高一档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第九条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应当纳入我市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项目审批部门和设计图审查机构应当将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定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审查、设计审查的依据和必备内容,并向社会公开。

抗震设防所需费用应当列入工程建设概算。

第十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将建设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计文件要求以及抗震设计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纳入竣工验收内容。

第十一条 销售住宅、写字楼、商铺等建筑物时,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明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第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扶持政策,提高农村住宅和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水平。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过建设示范点、提供指导性设计图册、技术培训等方式,为村民自建房屋提供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的,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篇3: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理探索

一、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理概况

房屋建筑工程中, 需要监理的内容是很复杂的, 所涉及的方面很广泛, 需要相关的监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抗震设防意识, 积极保证整个工程的监督力度, 一旦发现施工中出现缺陷, 即刻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以保证各项程序都是按照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的。与此同时, 需要注重对于监理单位工作的检查, 确保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工程的效能要求, 对于施工过程进行监管, 保证图纸, 施工步骤和建筑结果的高度一致。另外, 在特殊工程的建筑过程中, 谨慎对待监理工作, 依照程序对于地震安全进行评测, 保证地震设防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关键点

(一) 施工准备阶段。

在施工开展之前, 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就已经开始。其需要关注以下五点基本内容:一是对于图纸的研究, 积极参与到设计交底和图纸分析的过程中, 对于图纸中的缺陷和不足, 尤其是在防震设防环节上的缺失, 要及时提出, 要求作出调整和修改;二是检查设计的图纸的抗震设防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 主要涉及到地震等级, 地震构造等方面的因素;三是严格审核相关的设计图纸的有效性, 即其是否经过审核机构的审查, 是否履行相关程序在相关部门备案。一旦发现异常, 要求其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四是保证初次工地会议的顺利进行, 确保权责清晰, 各司其职;五是积极开展对于施工单位的审查, 主要包括对于施工单位的资质调查, 以及对于施工人员的证件。

(二) 施工进行阶段。

施工过程往往复杂多变, 需要监理工程师做的工作量比较大。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对于地基情况的检查, 主要包括地基的选择, 埋藏深度, 布置的分布以及凿洞开槽位置等几个方面;其二, 桩基的承载能力的检查。依据相关标准, 检查桩基的承载能力是否可以满足抗震的实际要求;其三, 对于建筑方案和布置的检查, 要求做到和规定相符合, 和抗震设防的要求相符合;其四, 对于结构设计的检查, 保证其设计结果为双向抗侧力体系, ;其五,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检查, 做到不同的结构都具备极好的抗震功能;其六,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检查, 这些因素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使得关键墙体能够发挥出抗震承载的效果, 确保构造柱, 圈梁数, 预制板长度, 楼板与墙体的连接都是合理的;其七, 对于超限楼层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抗震设防要求的检查, 严格保证其施工开展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

(三) 施工结束阶段。

施工结束阶段的监理工作, 相对来说其关注的重点不是很多, 但是由于在工程监督的最后环节, 往往需要更加重视。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其一, 对于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对于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测量, 确保整个工程的所有检测点达到80%以上的合格要求, 在这样的检测结果之后, 才能够认定为合格, 并签字认定;其二, 严格审查分项工程的质量, 保证程序的有效运行;其三, 对于分部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严格审查程序, 以抽查和实测相互结合的方式去确定其质量, 保证抗震设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四, 把握时间, 及时通知建筑单位办理抗震办的验收程序, 对于验收没有符合规定的, 不予合格处理。

三、对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抗震设防责任体制。

目前, 大多数情况下, 建筑工程在抗震设防方面都没有明确责任, 没有相关的体制来保证此项工作的运行。从这个角度讲, 积极促进监理单位的抗震设防体制, 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主体上。

(二) 不断增强抗震设防的意识。

很多的监理单位对于抗震设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使得很多的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作中意识缺乏, 对于相关的抗震设防的标准和规则没有清晰地掌握, 使得监理工作效率极低。对于这种情况, 相关的监理单位应该加强对于监理工程师的培训, 尤其是加深国家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认识, 使得监理工程师树立起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意识, 不断增强其抗震设防的认识水平, 提高其监理的水平。

(三) 不断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过程中, 有部分的监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 技术水平低, 对于国家和工程在抗震设防上的要求认识不清, 常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导致工程的延误或者误导。由此, 需要监理单位积极开展技术上的培训, 不断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水平, 充分结合目前的标准, 强化内部培训的力度, 保证监理工程师可以熟练地使用相关的标准去指导和纠正施工中的错误, 以确保整个房屋建设的质量。

(四) 强化与设计单位的联系。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有部分的设计单位, 受到技术实力的限制, 在设计上出现很多的漏洞, 尤其在抗震设防方面的设计不合理, 难以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于这样的情况, 监理工程师没有快速地作出反应, 认为此类问题是设计方的问题, 一味的尊重设计图纸的要求, 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后期使得建筑方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房屋建设的抗震工程也难以有效实现。对此, 要不断强化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联系, 对于实际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反映, 要求设计单位作出整改, 避免后期的返工建设, 既浪费了资源, 也难以将抗震设防的效果做好。相关的监理工程师应该有着强烈的监理意识, 对于图纸问题, 要第一时间联系相关的设计单位。

(五) 重视重大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

对于类似于学校, 医院等重大工程建筑项目, 要求监理工程师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 进行地震安全性评测, 再依据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证此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的。在此过程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联系和上报, 要求相关的单位作出整改。

四、结语

作为监理工程师, 需要对于整个建筑的监理工作负责。在如此的工作重任下, 需要监理工程师认清现在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断强化学习和交流,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争取在房屋建设中的抗震设防上做到不断的突破, 找到更加有利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 注重与建筑主体的联系, 对于不合格的问题及时调整, 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顺利实施。

摘要:文章结合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实践经验, 详细介绍了监理工程师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 对于详细的监控要点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理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监理工程,房屋建筑,抗震设防

参考文献

[1] .周德源.筑结构抗震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GBJl1—89/GB500l1-2001

[3] .魏英祖, 郭金贵.西北地区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J].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 (4) :351~356

篇4: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关键词:建筑施工,抗震设防;质量控制

一、工程抗震及其意义

建筑工程抗震是指通过编制、实施抗震防灾规划,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最大限度地抵抗和防御地震灾害活动。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三方面,其中抗震设防烈度是基础,抗震设计是保障,而施工质量是工程抗震的关键。实践证明,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的整体质量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重要保障,是当前预防地震的最好办法。

地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规划时所依据的地震烈度,由国家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制定必须达到的抵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1976年以前,唐山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而震后修改为8度,同时期做出修改的还有北京由6度调整为8度,天津由6度调整为7度。地震防设烈度是人为规定的,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工程重要程度等因素,以达到安全目标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平衡。

1976年后,我国对地震灾害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成果体现在文献[1][2][3]等标准与技术文件之中,其中《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我国抗震设计具有指导和规范双重意义,既是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也是建筑抗震安全性的衡量标准,是建筑抗震必须坚决遵照的规范。建筑抗震设计中的标准可归纳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一般分为承载力验算和弹塑性变形验算两个阶段,承载力验算是为了保证满足对于小震和中震的要求,而弹塑性变形验算是对于重点薄弱部位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提出应对地震的构造措施,实现对于大震的设防要求。仍以唐山为例,1976年唐山地震后,唐山市当时最高的民用公共建筑新华旅馆并未倒塌,该建筑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高等级的地震设防,但待建时发生了海城地震,设计者加设了12支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才创造了7.8级地震中墙体裂而不倒的奇迹。设计中不应完全把设防烈度当成安全的准确标准,实际上,设防标准也是基于并不准确的地震预报制定的。在当前地震预报工作并不完善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据当地情况与工程情况,提高应对地震的等级和要求。

建筑施工质量是工程抗震的关键。汶川特大地震中,位于重灾区的北川六汉希望小学,创造了没有一座房屋倒塌、没有一人因地震遭遇不测的奇迹,而承建该希望小学的承建商,在受灾地区所建五栋希望小学全都不倒,足以体现工程质量在抗震中的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对于抗震有重要意义,应予以特别重视。

二、建筑抗震设防施工要点

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广泛的两种结构形式,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引起的房屋建筑大面积倒塌损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房屋建筑中虽然进行了抗震设防,但设计只有通过施工才能付诸实施。施工质量良好的房屋建筑具备较好的抗震能力。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 关于墙体的砌筑

墙体在框架结构中是围护构件,在砖混结构中是承重构件。因此整体性和强度是墙体抗震设防的关键,而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主要从砂浆强度、砌体组砌方式、拉结筋设置三方面控制。砌块要通过砂浆的粘结构成整体,要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除了采用高标号水泥外,也要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的强度。施工中有时对砂浆的配合比重视不够,水泥供应紧张时,一个工地更换几个水泥生产厂家,有时一幢建筑上用的砂子也取自不同产地,而砂浆的配合比却一成不变,往往造成砂浆强度偏低,达不到设计要求。在施工中还有的润砖不彻底,干砖上墙使砂浆在墙体内还未达到设计强度,水分已被砖吸收,使砂浆强度降低。另外,规范要求墙体的砌筑砂浆饱满度必须达到80%以上,在实际施工中,墙体的砌筑常采用“三一”砌砖法,水平灰缝一般可以达到此要求,但竖向灰缝就比较难控制,这就要求在“一铲灰”中下功夫,保证砖块端部的砂浆到位。

墙体的组砌方式主要以门窗洞口、墙体转角等部位为控制重点。规范要求这些部位的墙体要同时砌筑,砖块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4砖长,且竖向灰缝通缝不得超过两皮,所以在施工中对工人要加强技术培训,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严格按规范方法组砌,合理使用配砖。

框架结构施工中,预先埋置短钢筋在墙体砌筑前再焊接接长,与墙体砌筑时在框架结构中后植入钢筋的方法比较,前者连接牢固。但同时易造成预先埋置钢筋的位置不够准确,造成拉结筋在墙体中随意摆放、弯折而影响结构质量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从标高、轴线等多角度控制预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拉结质量。砖混结构中砖墙的转角、交接处设置拉结筋,在施工中拉结筋常被遗漏,或未按规范布置;配筋的砖缝砂浆不饱满,露筋年久易锈。因此,施工中对所砌部位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备检查有无遗漏。墙体砌筑前拉结筋要作为隐检项目对待,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

(二) 关于构造柱和圈梁

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通过设置构造柱、圈梁来保证。为获得整个砖混结构房屋的最大抗震能力,必须对构件间的连接采取加强措施。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在施工中通常采用“退四皮砖进四皮砖”沿墙高砌成马牙槎,避免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形成通缝,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两根拉结筋与构造柱连接,可有效提高砖墙的抗震能力,防止砖墙倒塌。一般待墙体砌筑2d~3d后使墙体砂浆有充分的凝结固化时间,再进行构造柱混凝土的浇筑,避免后续施工中对砖墙撞击晃动造成损伤。在构造柱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根部处的碎砖块等杂物清除干净,将砖墙和模板浇水润湿。施工中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主筋,使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保证连接处的可靠强度。构造柱和圈梁的横竖相交,构成了房屋的骨架,从而有效約束墙体,加强纵横砖墙的连接,有效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三)关于框架节点抗震设防的施工

框架节点起着连接框架柱、梁的重要作用,框架节点若首先破坏,必将导致房屋结构位移或倾倒。因此,抗震设防要求框架节点的破坏必须滞后于梁、柱。框架节点受到剪力破坏时,混凝土首先突然发生对角贯通裂缝,箍筋应力骤然增高,随着裂缝的增多变宽,箍筋陆续屈服,直至节点破坏。因此,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箍筋配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证。

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为限制底层柱截面,通常框架柱强度等级比框架梁高出不少。而在施工中,通常先将混凝土浇筑到梁底标高,框架节点的混凝土随后和梁板一块浇筑。这样,框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就低于设计要求。为杜绝施工隐患,施工人员要提高抗震意识,在建筑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抗震构造图集施工,保证框架柱的强度。

在节点区,由于框架柱截面包容梁截面,因此同时配置柱箍筋、梁箍筋是施工中的难点。框架节点区内柱箍筋自底到顶全高配置;框架梁箍筋配置到柱边;框架节点,柱、梁节点附近内的箍筋绑扎均按加密区考虑。在施工中,为避免形式箍筋,应采用焊接封闭箍筋,保证节点箍筋的整体质量。若配筋中采用拉筋,拉筋应紧靠纵筋并且钩住封闭箍筋,以保证箍筋能够对混凝土的抗压起到良好的约束。

三、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重视抗震设防的施工质量,健全抗震设防施工质量专项检查和监督制度,将抗震设防纳入到规范化管理,把施工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只有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满足抗震设防对房屋结构的要求,杜绝抗震隐患。

参考文献:

1]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GB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4

[4]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戚跃远.关于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的几点认识[J].抗震研究,2008(10)

篇5: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联系人:联系电话:

办理程序: 申请受理、形式审查、省安评委评审、主管局长签发、印发审批决定办理时限: 15天

依法须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核准的,在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后,工程建设单位应向省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申请。

工程建设单位可委托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提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申请。

1、申请表2份

2、安评合同复印件1份

3、安评报告7-15份

4、安评资质复印件1份

5、委托申请者交委托书1份 受理条件: 材料明细:

篇6: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救援志愿者队伍授旗仪式 3月10日,省局王兰民局长出席临夏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志愿者队伍授旗仪式。

授旗仪式上,王兰民局长对临夏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志愿者队伍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临夏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志愿者队伍努力学习地震应急救援的专业知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坚持“一对多用”的原则,积极参与其它灾害和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起到地震科普宣传员的责任,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救援和救护知识等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州政府副州长戴超陪同参加了授旗仪式,授旗仪式结束后,王兰民局长和戴超副州长等参观了志愿者救援设备展示和演示。应急处 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项目开工建设

3月20日,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兰州隆重举行。省局石玉成副局长、武警总队牛永福副参谋长出席开工仪式。

石玉成副局长代表省局党组对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对武警甘肃总队长期以来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要求项目承建单位要全力以赴,按时、保质完成好项目建 1

设任务,把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同时要求项目建设管理部门要做好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严把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关,做好协调和监督保障工作,确保该工程圆满完成。

牛永福副参谋长代表武警甘肃总队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表示,武警甘肃总队和甘肃省地震局一定通力协作,按照武警总部和中国地震局的要求,全力完成好项目建设任务。

最后,石玉成副局长、牛永福副参谋长等领导为项目开工培土奠基。

武警总队后勤部朱万伟副部长、省局和武警总队相关部门负责人、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武警官兵300余人参加开工仪式。应急处

省重建办在舟曲召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汇报会

日前,省重建办在舟曲召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汇报会,省局袁道阳副局长代表局党组就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组织实施向省重建办做了专题汇报。

袁局长重点向省重建办汇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了满足地震观测设施和监测环境保护的基本需求,请政府领导批准,在台站(峪门口西侧)外围征用两亩台站建设用地,以满足其基本建设要求。二是为了确保台站基本运行正常,请在城区规划供水需求,以恢复被泥石流破坏的供水设施。

2省重建办领导现场同意在台站外征用两亩台站建设用地,要求县地震局按照程序到相关部门办理征地手续,也答复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规划城区供水设施。

汇报会结束后,袁道阳副局长到地震台现场调研,他要求,要将征用地用好,将台站规划好,建设好,要将舟曲地震台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台站。舟曲局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与

省地震局再次深入基层开展立法调研 继2010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与省地震局共同赴定西、平凉、庆阳等地开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案)》立法调研之后,2011年3月9日—14日,两家再次组团,由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刘士华带队,省地震局副局长杨立明、副巡视员吴瑾冰等一行5人,深入甘肃汶川地震重灾区陇南市文县、康县、武都区、碧口镇和天水市,开展省防震减灾条例立法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陇南市及其县区中小学校、乡村卫生院、农村抗震安居房屋和地震监测台站等10余处灾后重建工作,与灾区基层干部群众直接交流,倾听他们对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特别是地震应急救援部分有关条款的意见。调研组还在天水市和陇南市文县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当地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将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草案文本进行补充完善。法规处

定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下发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为切实做好2011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日前,定西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县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定西市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要点强调主要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努力提高工程建设抗震设防覆盖面。市县区地震机构要会同各有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监管机制,争取2011年要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市县区基本建设审批管理程序。

强化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加快漳县东桥水位观测和通渭温泉水汞监测手段的改造升级,落实市局地震节点信息项目建设。

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管理,推进应急避险与救灾救助保障体系建设。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督促修订各级职能部门、各类专业机构的地震应急预案,推进地震预案向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延伸,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一次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按照以防为主的原则,对2008年以前的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的普查登记、造册、建档,对城乡抗震性能低下的建筑物要分类挂牌警示。

全面推广实施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宣传周、乡村庙会等节日,市县区要分别开展大规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当地地震紧急救援队为依托,努力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以漳县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为典型示范,逐步建立以部队为中坚力量,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调用机制,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开展培训演练,提高防灾实战能力。

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要同市县区城建、地震等相关部门协同,重点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个县实施民居工程示范建设。

开展人大执法监督检查。市县区地震局要早报告、早规划,把地震行政执法检查提早列入各级人大执法检查的内容。

篇7:公路桥梁抗震设防要求

第一档次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系指特大桥、大桥、隧道和破坏后修复或抢修困难的路基、中桥和挡土墙等工程),此类工程地震破坏后会引起严重后果,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国防上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抗震等级定为一级,设计基准期为80年。

第二档次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一般工程(系指非重点的路基、中小桥和挡土墙等工程)和二级公路的抗震重点工程以及二三级公路路工程抗震设防目标

公路工程对政治、经济、国防和抗震救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地震时一旦发生破坏,将造成交通中断,后果非常严重。进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等级公路的重要性程度,考虑重要性系数来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的取值与工程类别有关,《公路抗震规范》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修复(抢修)难易程度上桥梁的支座。此类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其抗震等级定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60年。

第三档次为二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和三级工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以及四级公路上的梁端支座、梁端连接、支挡措施。此类工程具有比较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其抗震等级定为三级,设计基准期为40年。

第四档次为三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和四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此类工程的抗震等级定为四级,设计基准期为。

第五档次为四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此类工程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00辆以下,一般可以不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我国根据地震的不确定性、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国家的经济条件及公路工程的特点和用途,在考虑国家经济力量可以承受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公路工程设施基本完好的前提下,提出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总目标:按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公路工程在发生与之相当的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位于一般地段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经一般整修即可正常使用;位于一般地段的二级公路及位于软弱粘性土层或液化土层上的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工程,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三四级公路工程和位于地震危险地段(指发震断层及其邻近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滑坡、崩塌、岸坡滑移等地段)、软弱粘土层或液化土层上的二级公路以及位于抗震危险地段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保证桥梁、隧道及重要的构造物不发生严重破坏。

2 桥梁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1)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

选择公路工程建设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的有关资料,作出综合评价,宜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及危险地段。

对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地段;不利地段,一般是指孤突的山梁、高差较大台地边缘、软弱粘性土及可液化土层等地段;危险地段,是指发震断层及其邻近地段和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

路线与桥位宜绕避下列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段;地震时可能陷塌的暗河、溶洞等岩溶地段和已采空的矿穴地段;河床内基岩具有倾斜河槽的构造软弱面被深切河槽所切割的地段;地震时可能倒塌而严重中断公路交通的各种构造物,

对河谷两岸在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而造成堵河成湖的地方,应估计其淹没和堵塞体溃决的影响范围,合理确定路线的标高和选定桥位。当可能因发生滑坡、崩塌而改变河流方向、影响岸坡和桥梁墩台以及路基的安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确定合理的桥梁结构方案

在确定路线的总走向和主要控制点时,应尽量避开基本烈度较高的地区和震害危险性较大的地段;在路线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地形,正确掌握标准,尽量采用浅挖低填的设计方案以减少对自然平衡条件的破坏。

对于地震区的桥型选择,宜按下列几个原则进行:尽量减轻结构的自重和降低其重心,以减小结构物的地震作用和内力,提高稳定性;力求使结构物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以减小在地震中因扭转引起的附加地震力;应协调结构物的长度和高度,以减少各部分不同性质的振动所造成的危害作用;适当降低结构刚度,使用延性材料提高其变形能力,从而减少地震作用;加强地基的调整和处理,以减小地基变形和防止地基失效。

(3)震害调查表明,梁桥的震害主要发生在下部结构,桥墩在纵、横向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会发生剪切破坏或弯曲破坏,使得墩身错位倾斜,导致落梁现象,引起桥面垮塌。桥台背后土体易在地震作用下失稳,推动桥台向河心滑移,并伴有沉陷和倾斜,梁体沿纵向挤压桥台,重则支座剪坏桥台断裂,造成边跨落梁桥面坍塌。桥梁支座在地震力作用下,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支座锚栓剪断、活动支座脱落、支座连接破坏等,支座破坏常常导致落梁。震害资料同时显示,梁桥上部结构一般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主要是梁端撞损、梁片分离等,不影响梁的承载能力,震后也不难修复。

因此,按照《公路抗震规范》规定,在梁桥抗震验算时,应分别考虑顺桥和横桥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注]计算墩台和支座承受的水平力以及地震动力水压力,并应考虑顺桥方向桥台的水平地震力和地震土压力。而对于简支梁和连续梁桥上部结构的抗震能力一般不予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桥墩应采用反应谱理论计算,桥台采用静力法。对于结构特别复杂,桥墩高度超过30m的特大桥梁,可采用时程分析法。

3 公路桥梁设计反应谱

一般梁桥抗震计算仍采用反应谱理论,桥梁抗震设计反应谱与建筑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基本原理和导出方式均相同,但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谱的形状及参数取值也有微小差别。

篇8: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1 大型桥梁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的特殊性

桥梁工程区别于建筑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如果在地震中桥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 切断了震区交通生命线, 将会造成救灾工作的巨大困难, 使次生灾害加重, 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现代化城市入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交通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而一旦地震使交通线遭到破坏, 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以及间接经济损失也将会越来越巨大。几次大地震一再说明了桥梁工程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 也一再说明对桥梁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的重要性。作为生命线工程, 桥梁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决策和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有所不同。大型桥梁工程投资浩大, 在交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重要, 一旦受损后修复的难度也大, 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因此, 大型桥梁工程所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高于一般规范所规定的最低抗震标准。目前, 大型桥梁工程具体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 一般由业主参考其它大型桥梁工程已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 并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自身的经济能力以及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平, 进行决策。

针对大型桥梁工程, 由于其所处区域的地震危险性、社会经济状况和其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性具有其个体的特殊性, 其抗震设防标准需要进行单独的量化的研究。因此, 大型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与一般建筑结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地震损失的计算有本质的区别。

由于桥梁工程的价值是通过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功能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地震造成的桥梁破坏损失包括两部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即桥梁本身的结构破坏损失, 可通过修复成本进行计算;间接经济损失即因桥梁的破坏而导致的交通网络通行能力下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其计算非常复杂, 主要涉及到两方面: (1) 桥梁震害对交通网络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2) 交通网络受桥梁震害影响导致通行能力下降所造成的地震间接损失研究。前者可通过评估桥梁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性来实现:后者涉及的因素较复杂, 因为交通网络通行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当地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尽管震后经济活动的活跃性下降, 让位于救灾、消防、医疗、物资供应等震后应急救援活动而这一切仍然依赖于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

2 基于风险的大型桥梁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决策

谢礼立院士19J认为:决定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因素有三个, 即社会经济状况、地震危险性和工程结构的重要性。确定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时, 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设防原则、设防目标、设防环境、设防参数、设防水准、设防等级。确定最佳设防标准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解决设防水准和设防原则及目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被抽象为一个多变量、多目标、多约束的动态最优决策问题。对一般结构和工程的设防标准建立决策模型时, 模型中的基本变量应当是抗震设防标准, 目标函数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反映设防原则和目标的要求, 使为减灾目的而采用的防灾投入与采取措施后的潜在地震损失之和为最小。

首先, 对大型桥梁工程所在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危险性是指某一场地在一定时期内可能遭受到的地震作用的大小和频次, 可用烈度或其它地震动参数来表示。对未来某个地区中将要遭遇地震动强度的大小、或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的概率、或超过给定地震动强度水平的概率进行预测估计的工作, 叫做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确定性方法 (Deterministicmethod) ;一种是概率法 (Probabilistic method) 。在调查研究场址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 判定并划分出潜在震源区, 确定了各项地震活动性参数, 再结合桥址地区的基岩地震动水平向加速度衰减关系, 采用中国地震局推荐的“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程序包”, 对桥址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再经地震危险性不确定性校正, 即可得到桥址场地的地震危险性。曲线图中, 横轴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纵轴为加速度峰值年超越概率;曲线为桥址场地基岩地震加速度峰值年超越概率。年超越概率可对应于地震动重现期, 至此, 地震动重现期和基岩地震加速度峰值取得对应。

其次, 明确桥梁工程在交通网络中重要度。可靠度指“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预定功能或目标的概率” (Bell and Iida, 1997) , 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很多系统 (电力系统、管道系统和通讯网络等) 都把可靠度分析作为网络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交通系统作为一个大的动态系统, 道路的实际容量和交通需求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 这使得道路网络的运营状态也是不断随机变化的。随着人们对于交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路网的可靠度分析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最后, 对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 发生某种破坏程度的概率或可能性。易损性可采用从0 (无破坏) 到1 (完全破坏) 的标量形式来表达。地震易损性分析就是对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遭受各种破坏程度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地震危险性分析资料和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分析资料是易损性分析所依据的基本资料。目前常用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经验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是根据地震调查资料直接得到地震动参数与各类建筑结构破坏比例的关系。理论分析法是将不同结构理想化为数学模型 (如非线性分析模型) , 以地震“安评报告”提供的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 通过弹塑性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来计算结构反应, 利用结构反应与震害程度的关系或结构的失效概率与震害程度的关系来判断结构的震害等级。

参考文献

[1]叶爱君, 范立础.大型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26, (2) :8~12.

篇9: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摘要:地震是所有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有着极强的破坏力,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所以,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而后重点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希望能够对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建议

地震有着分布范围广、破坏力大以及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地震对工程设施以及地面建筑物有着极强的破坏性,例如:汶川大地震,建筑物在地震中瞬间崩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无可估量的损失。无数次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加强重视,否则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抗震设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管理问题

1.1.1轻防灾、重救灾

由于地震发生频率以及发生地点有着不确定的特点,导致不少人对地震心存侥幸,在平时对于地震的预防不够重视,而重视地震时的突击救灾,地震过后没有强烈的防灾观念,缺乏相应的宣传。政府和社会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工作不够重视,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建筑物抗震设防工作,全社会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1.1.2综合管理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对不少区域的抗震设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少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够熟悉抗震技术标准,甚至不少地区的抗震构造节点图集和标准不能准确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早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外加缺乏健全的抗震设防综合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标单位与质量管理部门、抗震主管部门的配合、协调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设计审查、施工方案核查、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等方面漏洞百出。

1.2设计问题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在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2.1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平面布置、建筑抗震措施等均对建筑物的破坏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物立面形状复杂、平面不规则,地震时引起扭转或变形不协调,加重房屋局部震害;砌体建筑物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定建筑物的宽度、高度之比,以至于在地震时形成平面弯曲破坏。

1.2.2建筑设计图纸质量不高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建筑工程的图纸设计粗糙、缺乏足够的深度,图纸设计交底以及图纸审查不够严格,设计缺乏计算书、不审查不分析图纸设计结果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设计人员存在着轻结构、重计算的思想,对于抗震设防节点的设计做好重视不够,对于建筑的抗震设防,通常不做通盘考虑,以至于最后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给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阻碍。

1.3施工、监理方面的问题

1.3.1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不高,施工队伍综合水平不够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为节约企业成本,不少建筑企业在其上岗之前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技能培训,其操作技术水平不高。不少施工企业领导存在轻质量重效益的观念,缺乏必要的兼职质量意识,监理工作中,监理部门不能在现场旁站检查、监督,现场施工中,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不少施工队伍在施工中存在着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高。

1.3.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不少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与要求相差较大,其中,砖砌体的组砌方法不正确、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连接、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与梁柱之间连接不牢最为常见。

1.4 使用方面的问题

因建筑物施工不正确引起的事故在近些年时有发生,例如:在房屋装修中,在墙上随意开口,对于原有的结构布置任意改变,随意破坏承重墙的受力性能,虽然不少破坏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已经对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的应对策略

2.1 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抗震设防

近些年来,国家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抗震管理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所以,建筑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严格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抗震设防,确保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性能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2.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

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型措施是当前人类在减轻和预防地震灾害时主要采取的两种措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抗震设防工作开展较晚,在进行抗震设防时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加强宣传抗震设防工作

建筑抗震设防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想要成功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危害就需要有全民抗震意识。所以,对于抗震防灾意识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民众对建筑抗震减灾的重视程度,在宣传过程中不但要面向城市,而且还要包含农村,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因地制宜的宣传,做到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2.2.2重视地震安全性评价.

在建筑项目开始之前,首先要设定合适的设防标准,如果设防标准过低,则会导致工程设施安全程度不高,在实际过程中达不到抗震的初衷。如果设防标准过高,极易造成项目不必要的浪费,造成项目超出概预算,造成工程项目资金短缺,严重者出现停工情况。所以,抗震设防标准要制定科学、合理。作为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安全性评价要求在遇到小震的情况下,所设计的工程基本无损伤,不需要进行修补;遇到中震时,通过修补还能继续使用;大震时,保障建筑物不倒塌,保障建筑内的人身安全。所以,对于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加强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下来。

2.2.3抗震设防措施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为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地震灾害,必须在建筑的设计选择到建筑的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严格贯彻抗震防灾工作,尤其是建筑工程的选址、设计以及施工三个阶段。要做到首先,将建筑场地选择在地震危险性较小的地段;其次,要严格按照二阶段与三个水准的目标进行建筑抗震设计,要认真仔细,不得马虎敷衍。最后,将抗震规范要求贯彻到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确保真正提高建筑物的地震防御能力。

2.2.4重视农村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工作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目前,仍有约6亿人居住在农村,受经济水平、生产力等水平的限制,农村建筑物相比城市建筑物在地震抵御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对农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远超过城市地区,这也显示出了农村地区建筑抗震设防工作不足的问题。当前,农村房屋换代速度很快,农房的抗震性能相比过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要注重引导农民建房时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多向农村提供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又能抗震的住宅设计和抗震构造图集,加强对农房建设的指导,十分必要。

3、结语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类无法制止地震,就要将精力放在防震上,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性能,除了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要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建筑监管,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就研究设计建筑结构和工程设计,处理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与建筑功能、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关系,确保在保障建筑正常使用的同时,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白润泉.张来山.浅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措施[J].建筑经济.2013(08).

[2]肖桂清.侯建国.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若干对策和建议[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08).

篇10: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篇1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提高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安全性,保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内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本规定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现行有关技术标 准所规定的适用高度、高宽比限值或体型规则性要求的高层建筑工程(以下简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超限高层建 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综合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时,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含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项报审。

第五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实行分级管理。一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由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抗震设防审查。审查项目应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及审查意见难以统一、需提请上 级裁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抗震设防审查。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体形特别复杂的建筑,规模巨大的特殊混合结构等。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申报立项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审查时,应邀请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参加。

第七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工作应当委托专家委员会进行。专家委员会分为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专家委员会应由国内长期从事并精通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的勘察、设计、科研、科学和管理的专家组成。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分别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聘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自接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申报之日起,应当在十五日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报组织审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十五日内进行审定。

第九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包括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查。承担超限

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质量全面负责,工程项目专业负责人和勘察设计人员对其负责设计的工程项目质量承担直接责任。负责审查的专家委员会对审查的部分承担相应的审查责任。

第十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时需提供的材料、审查的具体要求和不同设计阶段审查的内容。

第十一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应由具备甲级(一级)资质且至少完成过质量良好的五栋8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必须按经审定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实行监理,监理庆由具备甲级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经审查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方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审定的设计文件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

第十五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应包括抗震设防内容;竣工验收时应有抗震设防管理部门参加。

第十六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费用及设计中必要的试验、测试和特别要求的计算分析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抗震设防审查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与物价管理部门商定。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责令限期改正,提出警告,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第四条规定申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的;

(二)未按审定的设计文件进行抗震设防的。

第十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违反本规定,未按审定的设计文件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 防、设计、施工和监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由相应资质管理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第十九条 负责审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负责审查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审查不严,造成事故的,由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非设震设防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审查,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在建和已建成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

按本规定的要求申报补查。对审查发现的抗震安全问题,应责成有关单位采取措施。

附件: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内容

一、建设单位申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依据、可行性论证及主要抗震措施;

(二)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含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报告);

(三)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结果;

(四)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的分析和相应措施;

(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建筑和结构部分)文件;

(六)设计时参照使用的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

(七)对本规定要求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应提出抗震试验研究报告。

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抗震结构,其高度不得超过规范的最大适用高度,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 结构和简体结构,9度设防时一般不得超过规范、规程的最大适用高度,8度设防时高度不得超过规范、规程的最大适用高度的百分之二十,6度和7度设防时高度不得超过规范、规程的最大适用高度的百分之三十;

(二)在房屋高度、高宽比和体型规则性至少应有一方面满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

(三)应采用比规范、规程规定更严的抗震措施;

(四)计算分析应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结构实际情况的力学模型,且计算程序应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五)对房屋高度超过规范最大适用高度较多、体型特别复杂或结构类型特殊的结构,应进行小比例的整体结构模型、大比例的局部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实际结构 的动力特性测试;

(六)特殊超限高层及有明显薄弱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进行结构的强塑性时程分析。

篇12: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淄建发〔2011〕23号

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新区规土局、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城乡建设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各建设单位:

为做好我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淄博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淄博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我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山东省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等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超限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工程,以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号)所规定的工程。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超限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审查的范围包括我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建筑工程,其中,附建式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应审查学校、幼儿园、医院所在的建筑。

第六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按下列程序申报:

(一)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审查审批之前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先行提出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请。

(二)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三)需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建设单位申请和相关材料后,以正式文件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请,并转报相关材料。

第七条 建设单位申报超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所需提供的资料,按照建质〔2010〕109号第六条规定执行。

建设单位申报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附件1)(5份);

(二)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达到初步勘察以上深度);

(三)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5份);

(四)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专业部分,5份)。

(五)建设项目土地、规划、计划的政府部门批文;

(六)其他必要的材料。

第八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符合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要求的申报材料后,属于省审查的建设工程项目,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转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所需时间由省确定;属于市审查项目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下列程序完成审查工作: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的规模、技术特点提出专家组组长及成员的推荐名单。专家组一般由有关专业的3名以上专家组成,遵守审查回避制度并兼顾就近聘请原则。

(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召开审查会的2个工作日之前,将建设单位的申报材料送至专家组成员审阅。

(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会议,该项目所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专家组成员、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建筑、结构、勘察等有关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1、宣布专家组成员和组长名单;

2、专家组组长主持审查,听取勘察设计单位的汇报;

3、专家组研究讨论并提出审查意见;

4、专家组向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宣读并解释审查意见,形成书面审查意见。

(四)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专项审查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将专家组的书面审查意见,告知项目申请单位。

第九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明确提出“通过”、“修改”或“复审”的审查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审查结论为“通过”的项目,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对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二)审查结论为“修改”的项目,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补充、修改设计,提出书面报告,经原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组确认已达到“通过”的要求,再由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审查时检查落实情况;

(三)审查结论为“复审”的项目,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全面修改,提出修改内容的详细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

第十条 当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对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有重大异议时,应在接到审查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复议;审查难度大或者审查意见难以统一的,应报请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专项审查意见。

第十一条 当建设单位对已审查通过的工程项目做重大修改时,应重新向原审批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审。第十二条 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未经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或者经审查未通过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受理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建设单位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库,并加强对其所建专家库及专家成员的管理。专家库应由长期从事并精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勘察、设计、科研和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并对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承担相应的审查责任。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未经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或者经审查未通过,建设单位擅自交付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局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上一篇:总包单位进场通知书下一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数学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