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2024-08-08

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共9篇)

篇1: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几点体会

刁子蔚 张鹏 王海涛

作者简介:刁于漪、张麟、王海涛, 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管理系

摘要:实脸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性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 它的建设与管理, 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和学员的培养如何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 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本文在总结了作者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的基拙上, 提出了相关见解。关键词:实脸室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脸室管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搞好实验室管理, 使其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验教学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谈一谈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人员管理,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要管理好实验室, 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没有一支具备良好素质的实验人员队伍是不行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服务的质量、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因此实验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 树立较强的为教学、学生和科研服务的正确意识,平时多看业务书籍、期刊和文献等, 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学校也要积极安排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之能服务于教学, 当好任课教师的参谋, 认真准备好每个实验, 协助任课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成为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

二、理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 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章可循, 首先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规章制度, 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 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仪器设备、实验试剂和器材等实验用品的管理, 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深远, 责任重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加强规范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认真做好使用记录, 严格要求学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做好防尘、防锈、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盗、防火等工作发现有损坏的应及时维修, 提高仪器作者简介刁于漪、张麟、王海涛, 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管理系的完好率, 延长使用寿命, 使教学仪器设备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益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安全、实验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涉及许多方面, 如用电、用水安全, 仪器设备操作安全, 危险化学品、致病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的使用与贮存安全, 科研成果的保密, 财产物质的防火、防盗等。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如《仪器及设各损坏、丢失赔偿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等,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 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育人环境, 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奠定基础。

五、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做好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切方便条件, 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 为学生提供方便、实效的服务同时制订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 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开放实验室实行登记制, 学生实验要在所在实验室登记实验项口、实验仪器编号等信息, 各开放实验室实行轮班制, 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实验室开放工作, 解答学生实验过程的疑难问题, 仪器设备的准备、调整与维护, 并认真做好开放情况记录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不断创新的时代,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荃地, 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工作任务重, 问题多,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 学习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 使高校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的场所, 充分发挥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本文出处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二期】

篇2: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地方高校需要适应教育分类指导的原则,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与发展。在地方高校中,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高校的办学与管理水平。但是,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问题存在。

一、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现有实验室管理模式

1.三级管理模式。这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校院系的三级管理模式。它以课程作为实验室应用的主体,从而使得实验室功能较为单一化。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其主要是依托于学校教研室而存在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表现得较为分散,从而导致了实验室教学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实验室设备利用效率偏低,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协调,无法让实验室功能切实有效地发挥出来,最终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二级管理模式。一些地方高校为了打破三级管理各自为政的壁垒,选择了使用校系的二级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地方高校不再让实验室由各个不同教研室进行依托式管理,而是在对它们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让实验室成为实验中心或综合实验室。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实验室在行政层面上与教研室平级,这就有利于各种教学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加强各个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它可以在理论教学之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它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尤其是不能跨院系进行资源共享,从而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一级管理模式。一些地方高校在认识到三级管理和二级管理模式的缺陷之后,开始探索一种学校层面的一级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地方高校成立了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学校所有实验室进行统一建设与管理。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它使得实验室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让院系间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并按照不同的功能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同时还可以大大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不足

1.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我国不少地方高校的办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本科办学模式进行的,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实践教学常常处于一种较为弱势的地位。它们对于实验室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是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学校规模与大型硬件设施上,根本无法满足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需求。反过来,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资金缺乏,使得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也无法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需求,从而限制了实验室功能的有效发挥。

2.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地方高校实验室由于现行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而在实验员的选拔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从而使得真正合格的专业实验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具体来说,很多地方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是由各个院系自主选择,并且会根据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常规性的调换,加之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本身非科班出身,甚至有些是照顾教职工家属而安排的人员,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常常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让实验室日常运行无法稳定下来。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其他教师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实验室功能的充分发挥。

3.现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仍然较为落后,很多都处于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之下,无法满足全校的实验教学要求。这就让实验室功能较为单一。加之实验室开放时间较为固定,一般是在上课时间,从而无法为学生真正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造成了实验室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分散现象,无法让学科间实现实验教学的互动与交流,有时就会发生重复建设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还影响了各个学科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理念的构建与实施

(一)真正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地方高校实验室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实验室不是小事情,而是大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地方高校就必须尽快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一种全新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并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采取更为先进恰当的管理模式。这就是说,地方高校要把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及时转变过来,让其与理论教学做到平等,从内心里重视实验教学。同时,还应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一个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管理系统。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尽快打破实验室管理中的学科和专业界限,对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根据“跨专业、跨学科、大中心、现代化”的新型管理理念来重新优化配置实验室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实验室经费,还能提高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不仅涉及到实验教学管理,而且也涉及到很多固定资产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管理。那么,地方高校就要尽快完善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影响到实验室功能能否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因此,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实验室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切实效果的重要保障之一。地方高校要针对实验室的设备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让实验室设备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实验教学功能。对于一些价格高昂的实验室设备来说,地方高校应该实施有偿使用制度,并把缴纳的经费归入实验室建设资金账户中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为设备更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三)提高实验室队伍质量。地方高校实验室中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获得持续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这是确保实验室利用率大大提高的根本性保障。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加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引入一些高层次实验技术人才,壮大和充实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对于那些工作能力不够强的实验室人员可以实施淘汰制,不仅可以精简实验室人员,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实验室工作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当然,地方高校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激励机制,并组织相关知识和业务考核,让他们切实提升自己的实验室工作技能。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实验室工作队伍,地方高校实验室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际校企之间通过一定的交流来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雪琼,夏杏洲,黄和等.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学装备,2009(4).

[2]孔凡芹,刘中兵.高校实验室建设初探[J].科技资讯,2010(9).

[3]邱菊.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06(8).

[4]沈剑敏,陈强,张东凯等.适应形势推进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J].实验室科学,2009(1).

篇3: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1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高校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基本成熟, 管理也较为妥善, 但没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所以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方式仍然存在局限性, 管理人员匮乏, 时有发生实验设备丢失现象等问题。大多数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匮乏, 出现了一个人管理多个实验室的现象。如果这一个管理人员有课或者事请假, 就会出现没人有管理实验室的情况。有人趁机带走鼠标或者键盘之类的设备就很容易, 甚至带走一套主机和显示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没有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领导不够重视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内外没有安装监控设备, 不能实时掌握实验室的动态情况。

1.2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老化严重

虽然现在学校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投入较以前增大了许多, 新进的很多设备, 也新建了实验室。但是计算机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的步伐较快, 学校的建设范围广, 资金需求量太大, 学校能用于计算机实验设备更新的有限的, 新增实验设备和新建实验室都受到限制, 使用中的多数还是陈旧实验设备。又由于学校扩大招生人数, 学生数量剧增, 所以计算机实验设备的数量与更新的速度都跟不上学生人数增长的速度, 从而导致了计算机教学设备不足的现象。为了解决教学的燃眉之急, 淘汰的计算机设备不得不继续投入到教学中来。

1.3 实验室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 大多只用于上课时间的教学, 非上课期间, 几乎闲置, 实验设备利用率低下。学校建设的计算机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资源虽然略显紧缺, 可数量也不小, 花费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用于教学是应该的, 如果只是工作日的上课期间使用, 其他时间只是学校一块漆黑的地方, 名义上的实验室地盘而已, 实在太浪费了。完全不能体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应该发挥的价值。而非上课时间的学生, 四处游走, 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研究学习的学生, 没有研究、学习的场所, 不能及时验证已有的思维。计算机实验设备的用途比较单一, 需要用到计算机的专业都在建设实验室, 每个专业的实验室都在自己的区域, 相互独立。同时, 各分院、系还单独建立多媒体教室。每个专业的实验室除了本专业工作日上课期间的教学使用外, 其余时间除管理人员外的其他成员禁止出入。因而会出现实验室不集中, 实验室占据场所大, 整合性不强, 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2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改革创新的对策

创新实验室管理的体制机制, 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在计算机实验室投入使用的同时, 千万不能忽略的是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设备多, 使用频率高, 安装的软件种类多等因素导致实验室的管理维护工作量大, 难度大等问题。所以, 要管理好现在的计算机实验室, 离不开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当然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程度。所以, 要在建立完备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 革去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尽可能创新对实验室的管理理念的方法。有了管理制度的约束帮助管理, 但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是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 建议首先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 配备数量足够的高水平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 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同时。其次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 组织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为创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大实验设备投入, 及时更新实验设备, 开拓新的、高效管理途径。在计算机运用如此普遍的时代, 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 无形中也提高了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要求。因为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来源于高校, 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这就形成了以软件促硬件的格局, 相当于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硬性的要求。所以, 不得不加大对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及时更新陈旧的实验设备, 保证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1 创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方式, 让资源利用最大化

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室, 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让已有的计算机实验室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计算机应用领域广泛, 传统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 已经不能满足对实验室的需求。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上课期间大家争抢实验室, 供不应求;非上课期间, 实验室大量闲置, 门可罗雀, 供过于求。首先应该分散式管理, 改善对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方式, 适当调节对实验室的使用安排, 错开实验室使用的时间, 就避免了实验室供不应求和部分闲置时间。其次, 不同专业领域间应该相互渗透, 集中建立实验室, 进行资源整合, 共享实验设备。打破各相关专业领域实验室完全独立的局限性, 解决实验资源浪费问题, 提高试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 也可以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 减少实验室管理人员投入, 避免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再次, 采用开放、多元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非上课期间可以开放实验室, 把已有的实验室资源提供给有需要的广大师生, 让教师和学生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学习、研究。这样既合理利用了闲置的实验室资源, 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研究的场所,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和学生的人生安全性。

运用虚拟云桌面技术, 创新管理方式, 为实验设备更新不足和实验室管理维护工作量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虚拟云桌面是一种典型的云计算应用, 该技术通过“云”端为用户提供桌面远程服务。通过远程服务器运行用户终端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将桌面视图以图像方式通过桌面交付协议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通过网络访问虚拟桌面, 共享服务器和存储器, 按需分配、交付,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把云计算运用到计算机实验室中, 管理人员用在中心服务器上完成所有的终端设备的系统维护和软件更新, 替代了逐台进行系统维护和软件更新操作。为解决通过U盘、局域网、互联网等媒介传播的病毒感染, 提供了有效方法。有效解决了单台终端设备, 乃至局域网内多台终端设备因病计算机毒感染导致系统瘫痪, 从而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问题。大量应用软件或者是系统文件被意外删除等情况也不再是问题了。大幅度提高了实验室管理维护的效率, 减少了实验设备管理维护的时间和人员的投入。云计算的兼容性好, 对终端硬件设备的要求不高。可将不同批次、型号、配置的计算机设备作为云桌面服务的终端。用该技术升级中心服务器或者增加中心服务器数量, 可以解决部分计算机设备老化、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抑制IT资源的膨胀问题, 降低实验室投入成本。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且复杂。要解决或改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还需要在领导足够重视的前提下, 加大实验室的科学投入, 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 创新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洪刚.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探讨[J].读天下, 2016 (24) .

[2]曹宇, 刘燕, 李灿.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15) .

[3]朱亚平.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 (12) .

[4]洪文昕, 陈晓红, 张胜.高校实验室管理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探究[J].科技展望, 2016 (19) .

篇4:浅谈高校创新实验室的管理

【关键词】创新;实验室;计算机;管理制度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高等教育重要培养的三个方面。目前,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培养和造就现代高科技的摇篮,又是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结合,创新实验教学不但是对理论教学和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和补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改革传统落后的实验管理制度,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现状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知识更新迅速,实验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验课教学的需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呈下滑的趋势。据社会反馈,扩招前毕业的大学生的质量普遍优于扩招后毕业的大学生,尤其表现在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产生了矛盾,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特别是给实验设备的增加、实验师资的配备、实验教学手段方法的革新以及实验场所的安排等等带来了冲击。同时,实验课管理制度的不创新也制约了整个教学的发展。高校是培养的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的地方,会说、能做已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要,高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教学,还要从实验教学的管理上下工夫,首先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要创新,才能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高校实验室中心的效益也才能最大化。

二、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

(1)创新实验室的实验性质。计算机中心创新实验室是面向学院本科生设立的开放性创新实验场所,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本科生可以根据学院《创新基金管理条例》自行选定课题,申请项目和经费,同时寻求指导教师,在创新实验室从事创新科研项目。创新实验室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虑到实验安全及资源使用等必要因素,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项目要经过教师指导组的审批,方可进行实验活动。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行面向学生全面开放的制度,除上课时间外,其余时间也对外开放(包括节假日)。创新实验教学中,实验性质由验收型向设计型过渡,再由设计性向创新型过度。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题目和任务自拟实验方案,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可以看出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甚至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充分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教学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2)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率,首先应满足单人操作率,然后再完善购置创新实验所需的其他仪器。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行全開放,设备使用时间、人员不确定,这给仪器设备管理带来很多的问题。所以,创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维护、更新,实现统一管理。实验室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鼓励师生充分开发购置设备的功能和自制实验设备。创新建立全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公布设备开放和使用信息,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对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十分重要,也是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鼓励跨学科、跨项目、跨专业人才对设备使用和创新实验等的交流。建立全校甚至全省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交流信息平台,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及时公布创新实验室的开放和使用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创新实验室教师的素质。创新实验室要改革,教师素质就要提高。首先要把实验员与教师的管理相结合,然后要加强实验员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在创新实验室教学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矛盾:学生上课,实验员教师双方都认为由对方管理,教师学生仪器使用不明确等,如此,不利于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明确,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不只是实验员或教师的行为,而应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双方应互相配合,共同管理,贯穿整个创新实验教学的始末。第一应当根据创新实验室的特点,完善一些相应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从自身做起;第二应当根据教学计划定期安排实验员进修,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素质和知识技能。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创新实验室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基地,而创新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高校的管理者要重视高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高校教师的培养,不断加大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霄.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5)

[2]中关村在线.海光蓝卡与保护卡机房维护理念的比较(1)

[3]陈达银.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

[4]曾伟,沈晓东.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控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

篇5: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广西高校应转变传统观念,认清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一是要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状况,建立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制定严格的实验教学参与标准和考核标准,增加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旅游行业是瞬息万变的,促进旅游的转型升级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根据旅游行业的变化,抓住旅游行业的主流,随时更新、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2加大对实验设施设备的投入

实验设施设备是必要的实验教学工具,通过现代化的实验设备,能够达到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在校内实训中,广西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模拟前厅、餐饮、客房、模拟导游实验室、酒店住宿模拟系统等的实践性强的设施设备,甚至还可以紧跟旅游业的潮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虚拟现实技术和大数据智慧的旅游系统。在引进实验设施设备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每个高校都要求全求大,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设备,要找准自身的定位,突出优势,形成本校的教学特色,也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就业。

2.3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能力,还要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水平。一方面,对于校内的教师,要鼓励其参与国内甚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让教师了解学术的前沿动态,了解实验教学的最新资讯;另外,不仅要组织校内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研讨会和交流会,还要积极组织广西高校之间教师的交流会,除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学术研究外,还能学习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实验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积极和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企业合作,将教师派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理论知识能够和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

2.4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

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企业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学生应该抓住高校组织企业实习的机会,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熟练操作业务,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对客人的服务质量。一方面,广西高校在选择企业实习的合作对象时,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可以选择更多的实习地点,如:上海、北京、四川、浙江等地;企业类型的选择也要多样化,酒店、旅行社、会展、景区和旅游演艺企业可以均衡选择。另一方面,可以聘用长期在旅游管理相关企业的公司高管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还可以制定指导性和实施性的课程改革计划,以保证专业实验教学的前沿性和市场化。3结语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满足企业要求的专业性人才。广西高校要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应将实验教学的地位提高到与理论知识教学同等的水平,加大投入资金,引进优质教师的同时也要培养优质教师,这对于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瑞梅.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大学教育,(18):133-134.

[2]赵燕.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9):82-84.

篇6: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摘 要: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育和科研的主要环境和场所,无论是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对于学校的科研发展,都十分的重要。但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一直处于问题不断的窘境。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探究构建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针和体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安全管理制度;对策;创新;重要性

独立学院,虽然在办学规模上与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可以说是当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不同领域、许多公司等社会团体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方式。发展至今,独立学院在我国的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量;而对于一所独立学院来说,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有足够的投入以及充分的挖掘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成才方面的潜力是十分的重要的;而虽然在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相对欧美西方国家而言,还处于起步晚的初级阶段,但是经过这几年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水平,还是在实验室的发展上,其课程数量与质量、实验系统设备规模等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的学生人数、使用实验系统和器材进行教与学的实验人员和实验时长都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而我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形势严峻,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正进入一个“深水化”阶段,各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和新局面,人才培养方式也已然不同于之前,而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而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反过来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源头和基础则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教育工作和科研探究才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因此独立学院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财产、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安全,这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需要。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成立于1999年民办学校,作为经过几年的壮大发展为独立学院,2010年学院整体搬迁至海宁市长安镇仰山路2号。新校区经过6年的发展和建设,学校目前拥有三栋实验楼,占地5,2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4,146平方米,基本建成了仪器设备先进的各类实验室30多个。随着我校这几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进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验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在实验室的数量规模上,还是在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使得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2.1 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

当下,独立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或整改后,在制度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安全责任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问题和漏洞也没能做到责任到个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都是不利的。而哪怕是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宽泛、没有具体化,不能够针对性的规避实验室安全潜在威胁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管理不同类别、属性的实验室上,实验室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却不能够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 安全管理的意识欠缺、淡薄

当下,我国的大多高等院校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重热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却还还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具体的问题有: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流产于形式,虽然无论是会议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还是定期的制度检查,在形式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却没有真真正正的应用起来,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患意识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点真正的效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对于实验室制定的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使得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如何预防潜在危险以及发生危险时候如何自救等相关的知识更为的缺乏。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有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制度都是空口说白话。但是就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基本呈现出资金投入分配重教学科研,轻安防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方面,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搭建试验平台、购买实验仪器等工作上,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及检查却是十分的欠缺,而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在我国的诸多高校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以我院为例,2014至2015学年,我院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总费用是57万元左右,除去实验设备的维护费用后,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4 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独立学院的实验室而言,事务众多、工作量较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建设专业性高、素养高的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但实际上,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缺少相关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实验室里有部分员工还是临时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晋升渺茫。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心,缺少专业技术和学历,难以及时、科学的管理实验室。

2.5 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

鉴于独立学院的特点,对其在科研方面带来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安全保密管理是十分的重要,也是必要的。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实验室势必走向了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计算机和网络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许多的便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计算机病毒、设备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实验产生的资料和数据的各项安全管理以及保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行。

探究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和新模式

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不能够有一丝疏忽,其安全管理和保障需要所有实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下我院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和现状,探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对策和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保证学院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3.1 提升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

水、电、火、气等都是实验室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和化学药品的操作管理,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再根据我院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我院相继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上,通过做到落实管理个人责任,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统一化,只有这样,那么我们才能够有效的规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潜在危险。

3.2 侧重安管宣传,强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

调查现实,大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疏忽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安全管理教育、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么要想使大家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意识也就不在话下了。

3.3 从经费投入上提升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

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标准,我们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我院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如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失效、过期设备;实验室的总电闸和各个分电闸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

3.4 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工作的质量,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专业性是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下优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大在负责日常管理的教育技术中心上面。由于实验室种类多,设备数量大,工作量巨大,只靠实验实训中心的几位专职管理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的实验老师为兼职实验室主任,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水平,学校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丰富的晋升空间和优越的薪资待遇。

3.5 提高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级别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级别,决定了教育与科研的质量。作为实验室里接触实验资料和数据的第一人的工作人员,需从法制观念上出发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内容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从制度上落实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还必须做好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工作,建立多层病毒防护体系、进行有戏身份登录验证、加密数据库与存贮、系统访问权限分级设置、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升级相关实验设备系统补丁等。结语

教学科研力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实验室的发展是决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需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之,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然后才能够更好的为我院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发展等更好的贡献力量和光热。虽然过去几年也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鉴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篇7: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

民发〔2013〕13号

字体:[ 大 中 小 ] 日期:2013-1-28 17:15:40 浏览次数:5168 来源:温州市民政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自中央作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以来,民政部先后确认了一批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围绕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丰富社区自治形式、完善社区服务制度、优化社区服务手段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夯实基层、做实社区方面积累了初步经验,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为提升实验区的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经研究,现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实验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推进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主题,创新体制机制、拓展理论实践、完善制度规范,围绕社区治理多元化、社区自治法制化和社区服务标准化等重点领域攻坚克难,促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准确把握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借鉴国内外社区发展的科学经验,着力破除制约社区服务管理的认识误区和制度障碍,形成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成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问需于民。尊重社区居民的首创精神,从居民群众需求出发确定创新方向,以社区居民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确保全体社区居民从创新实验中共同受益。

(三)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切实做好地区层面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周密制定实验方案和配套政策,力争在社区服务管理的制度设计、体系支撑、政策创制、经费投入等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四)坚持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和实施实验项目,使社区服务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度超前,避免脱离实际、一哄而上和贪多求全。

三、拓展创新实践

实验区探索创新的重点内容包括:

(一)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通过区直管社区或街道“中心制”等方式,实现人力、财力、物力向社区下沉。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运行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公益创投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其他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区。

(二)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完善发展社区居民自治的具体制度,稳步提高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比例,构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融入社区、参与社区管理机制。发展院落(楼宇、门栋)自治、业主自治、社团自治等民主形式,拓宽社区媒体、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参与渠道。加强议事协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健全民情恳谈、社区听证、社区论坛、社区评议等对话机制,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强化权力监督,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务、居务、财务、服务等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社区信息公开目录。

(三)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大社区服务设施网络覆盖,提高社区服务设施使用效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对社区居民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全覆盖,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和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多样化,建立行政机制、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互联互补的社区服务供给方式。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区(县)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心,街道和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辐射,社区自助终端、个人服务终端为节点的信息网络。实施社区信息化建设运营方式改革,强化政府支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进合格市场主体,建立社区信息化建设多元筹资机制。

(四)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健全和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驻社区单位设施开放、人员交流和资金帮扶力度,整合发挥社区公共资源效能。逐步实行社区党组织领导成员直接选举,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完善社区“两委”议事协调机制,改进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有效发挥支持社区自治功能。加快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开展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优化实验布局。考虑到社区建设综合性强的特点,实验区主要以市辖区为申报单位,极个别涉及层次高、实施难度大的实验项目,也可以地级市为申报单位。实验区原则上不设名额和数量限制,申报单位应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积极性。各省级民政部门应统筹群众意愿、重视程度、保障力度、辐射效应等多方因素,对省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在充分尊重地方创新取向、充分考虑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实验区的项目布局和申报进度。

(二)完善申报程序。实验区的申报遵循“自主申请、逐级审批、单独确认”的原则,由所在地党委、政府提出申请,报省级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由省级民政部门报民政部审核批复。报民政部的申请材料(纸质版一式3份,同时附电子版光盘)应包括地方申请文件、实验方案和省级审核意见。地方申请文件应阐述申报理由,实验方案应明确实验背景(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实验主题(主要目标、基本任务等)、实验内容(具体举措、工作安排等)和实验保障(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等)。实验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三)落实实施责任。各实验区应根据批复的实验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和部门分工、制定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备工作人员和工作条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实验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凡涉及内容变更、进度调整和实验中止等事项,均应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在实验期内,各实验区应按时上报实验计划和总结,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和成效,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成果总结、提炼和宣传工作。在实验期末,各实验区应如期提交实验工作终期报告,由民政部组织对实验成果进行验收评审,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实验周期的,须向民政部提交延期申请。

(四)加强工作指导。各省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实验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支持保障。民政部将建立实验区工作的规范管理制度,通过新闻宣传、会议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交流各地推进创新实验的具体举措、实践成效和群众反响,并适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对成熟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和宣传推广。同时建立实验区工作的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实验方案对创新实验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和检查验收,切实加强对实验区的跟踪指导和日常管理,形成上下联动、进出平衡的良好局面。

篇8: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创新,改革

在新形势下,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高校实验室是大学核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实验室, 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理论研究, 深化实验室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已成为当前深化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新课题。我们要做到“四个创新”和“四项改革”。

一“四个创新”

1. 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对现有的思维定式、内容、构想的突破, 甚至是对以往思维方法的全盘否定, 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中, 管理观念的创新过程是指新的管理观念取代旧的管理观念的过程, 管理的观念创新对实验室管理改革起到先导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的需要, 改变实验室管理的思想意识和理念, 做到管理观的创新、服务观的创新、任务观的创新、主题观的创新和方法观的创新。

2. 模式创新

积极探索高校实验室开放、联合和共建的新模式, 树立实验室的服务和效益意识。在实验室保证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的同时, 使其走向社会, 为社会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实验内容和实验资源, 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和开放式管理。以实验室的联合、共建来促进资产结构优化、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互惠互利, 盘活资源。

3. 体系创新

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积极组织对实验项目的设计和论证, 逐渐减少简单重复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和项目, 使前沿性、实验性的实验项目在水平和数量上有大的提高和突破。

4. 制度创新

结构优化、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载体, 是高校实验室战略发展的组织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高校实验室无论从体制还是运作方式上都将发生许多变化, 必须创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制度, 以便促进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 规范实验室的行为, 以利于实验室的运作和激励实验室队伍的成长。科学构建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防止各种短期行为, 集中资源创造高校的核心竞争优势。 (1) 要树立战略的观念、全局的观念, 努力追求贡献最大化, 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作为实验室工作的最终目标。 (2) 组成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 从学校的学科发展、专业布局出发, 全面制定实验室的发展规划。 (3) 要实行学术指导委员会制度,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强化实验室的目标、任务、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的审议, 加强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 (4) 在院系设立实验室管理岗位, 切实加强院系一级对实验室的管理。

二“四项改革”

1. 专业实验室体制的改革

利用院系的调整时机, 统筹规划专业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彻底解决专业课实验室体制, 解决管理等方面长期积留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加快改革进程, 完成向二级管理模式转变, 建立院系一级的专业类中心实验室。

2. 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为教学提供服务的基础, 应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就是建立一支业务精干、素质优秀、责任心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高度相关, 所以实验室教学内容的改革、设计性实验室的开设、综合性实验室的设立, 要求实验人员和教师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共同完成。提高实验人员水平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充分激发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并且适时引进高素质人才, 为实验室及时补充新鲜力量。

3. 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针对当前科技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要努力改革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旧的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1) 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在实验环节中加强团结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方法的培养。 (2) 实验人员要有严谨的科学学风和高尚品德。 (3) 加强技术经济分析和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创造文明实验环境等方面的训练和教育。 (4) 强化计算机能力训练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过程中有明显的提高。

4. 教育技术手段的改革

面对新形势, 实验室体制结构要变化, 实验室运作方式要变革, 技术服务水平要提高。以CAI、CAD、CAM和多媒体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以信息网络为传播手段的计算机远程教育等教学手段的不断涌现, 使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受到严重冲击,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刻不容缓。高校实验室要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推广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学效果, 更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支撑体系的投资效益, 建立高效的技术物资保障系统。

总之, 高校必须在自身办学条件的基础上,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坚持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和改革, 才能为提高高校实验室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才会把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宋晓平、贾申利、杨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3) :254

[2]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 :21~23

[3]杜兴浩.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新突破[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1) :17~18

篇9: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关键词】实践操作;理念创新;改革管理

0.引言

21世纪的到来,全国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飞速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伴随这样的情况的发生,对刚出道的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操作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以及要求。面对该种情况,我国学校就应该同步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操作能力加以重视以及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由理念教学转变成注重实际生活操作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室学校进行操作教学的有效地点。故而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实验室能够被学生扩大利用。

1.传统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教育的发展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最凸显的地方就是学校对研究室的利用。研究室主要是给学生做生物化学试验、用科学技术去发展和观察、化学用品的试用和科学技术生活运用的主要根据地,也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效能人才的桥梁。大部分的科学技术院校都应该注重对研究室的利用,使研究室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更好的效果。伴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改革,学校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能有所提高,高等院校对研究室的利用与创建看的极为重要,要为研究室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全的使用体制,让学生有更好,更有利的发展,从而提升研究室的价值。

以往的研究室都是以分散型体制作为重要策略,其主要特征在于把研究室分布的非常细腻,是根据技术院校的学科体系,以及课程内容而设置的,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这种体制要根据课程内容去研究利用,但是每一种体制都会有一定的缺点,而这种研究室体制的缺点在于空间太小,器材的性能过于陈旧,利用率不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缺点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能力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降低了研究的价值。

其一,研究室现有的体制缺乏课程内容之间的交际,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现今研究室利用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之间缺少交际,所以跟不上社会发展得脚步,现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看的越来越重要

其二,由于现有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而研究室的体制划分的又很细腻,导致看管各部分的人员都只会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东西,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所以出现了有的工作人员非常忙碌而有的人却非常的轻松。进一步影响了研究室的发展。

1.3研究室的器材比较少,老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有的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了相关费用,从而影响了研究室的发展与改革。现有研究室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懂得使用的较少,使外来人员受到了束缚,降低了研究室之间的探讨机会,从而制约了研究室的发展。

2.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有效策略探究

在学校实验室进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直接的组织探讨,寻找出高效的方案来改革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形式,该有效的方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高校实验室进行理念改革

总所周知,高校是训练突出人才的地方,故而在我国高等院校就应该有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训练模式体制,特别是在学校的实验室是重点培养人才的地方。就更应该有一套合理、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要明确学校本身性质(例如,师范,计算等)要明确学校实验室的使用意图。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明确建立健全的学校各科教学的教学设计。不但如此,学校更应该吸收更好地高端人才,让实验室团队获得较多、更好的科学研究成果。

2.2设立现代化实验室

在面对现代市场时时刻刻更新的情况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实践研究方向就应该时时刻刻去掌握各企业的科学技术需要,研究出一套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动技术成就,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就应该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扩大对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的资金注入,时时刻刻保持更新实验室的机器设备,进而保证研究方面领先在世界前头,与此同时保证时时刻刻使用高科技的技术来进行指导学校教学的活动。

2.3建立健全体制的实验室网络系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改变以往信息交通不发达的麻烦,让信息资源更为的便捷,为了让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得到更大的使用,在高等院校就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学校网络交流平台。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各院系进行公共使用,做到实验室资源交流的便捷性。

2.4高技术含量实验基地

所谓高等院校就应该拥有高技术的实验室。在高等院校中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出一批批针对性人才。故而,为培养出针对性人才就应该设立不同的实验场所供所学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进行实验,一旦人数过多就实行几班倒的方式进行培训,同时学校实验室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争取让每个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2.5建立专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教师队伍

作为高等院校的重点培养人才地方,在这样的队伍行列中,该管理人才就应该是高素质,专业知识素养过关的人才。只有在这种人才的调控下、协调下的进行实验室管理,才能保证让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在科学、合理下使用。

结语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实验室工作室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各科教学改革使用,导致实验室工作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故而,抓好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工作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实验室相关的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的方面实在太多,导致高等院校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标准就更高。为了能与市场相配合,高等院校对学校的实验室越来越关注,与此同时,在高等院校的创新也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体制,设备的更新,人员的整齐,让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赵明.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9:248-250.

[2]李明顺.人本视角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9:343-345.

[3]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05:107-109.

上一篇:党知识竞赛试卷下一篇:感谢清晨那一抹阳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