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2024-08-07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精选11篇)

篇1: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1、《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情”、“水上**”比 作“人生波折”,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明西湖的美丽。

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篇2: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⑵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⑶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⑷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篇3: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这部小说最成功之处在于小说里面的精言妙语,特别是其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令人称叹。据粗略统计,《围城》全书共二十五万余字,其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多达七百多处。这些比喻的喻体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礼仪、民俗、典故等各方面的知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新奇独特,两者浑然一体、生动形象。钱先生能够将比喻修辞手法运用得如此灵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丰富的想象力。

《围城》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流畅自然;二是以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或者反之,新奇玄妙;三是综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诙谐幽默。

一是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流畅自然。

开篇第一段中有一段景物描写:“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1]朦胧的夜色,用“拥抱”“陶醉”“酡红”这些词来形容,十分贴切。

而当方鸿渐一行赶赴三闾途中的景物描写:“这是暮秋的天气,山深日短,云雾里露出一线月亮,宛如一只挤着的近视眼睛;少顷,这月亮圆滑得什么都粘不上,轻盈得什么都压不住,从蓬松如絮的云堆下无牵挂地浮出来,原来还有一边没满,像被打了耳光的脸肿着一边。”“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月亮“像被打了耳光的脸肿着一边”,反映了当时紧张局势下作者心情的糟糕以及旅途的劳累。“圆滑”一词用来形容月亮,“老成”一词用来形容雨,恐怕只有钱先生有这么独特的创意。而把细密的雨丝落在水面上的情景,说成是“水面上在长毛”,更是栩栩如生,又恰到好处。

写到方鸿渐和鲍小姐在西餐厅约会时糟糕的饮食时,“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连续的比喻句,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让读者仿佛闻到了不新鲜的鱼肉散发的臭味。

描写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投弹的情形︰“开战后第六天日本飞机第一次来投弹……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倾国倾城”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非常美丽,钱先生用它来形容飞机的破坏力,使一个普通的词语在这特定语境中脱胎换骨、光彩夺目。

二是以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或者反之,新奇玄妙。

唐晓芙与方鸿渐因误会翻脸后,她的内心非常痛苦:“……把方鸿渐忘了就算了。可是心里忘不了他,好比牙齿钳去了,齿腔空着作痛,更好比花盆里种的小树,要连根拔它,这花盆就得碎。唐小姐脾气高傲,宁可忍痛至于生病。”痛苦是抽象的,怎样让读者有深切的体会呢?钱先生将这种内心的痛苦比作身体上的病痛。这类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在阅读时充分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恶毒”比作“沙砾”或者“刺”、“空欢喜”比作“爆裂的气球”、“希望”比作“冒烟的湿柴”,抽象的事物被钱先生比作生活中常见的具体物象。

再看钱先生以实为虚,将具体的物象比作抽象的事物。描写留学生鲍小姐的外貌特点︰“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将鲍小姐暴露的穿着比作“局部的真理”,含蓄而形象地讽刺了她的新潮开放、无所顾忌。“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将眉毛和眼睛的远距离比作“害相思病”,真是奇思妙想。

第三种综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诙谐幽默。

在嘲讽李梅亭时,钱先生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眼睛与“剥掉壳的煮熟鸡蛋”,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很大,钱先生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两者联系起来,贬讽了李梅亭,让读者对其产生厌恶。后文中还有:“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的春气入耳,蠕蠕欲活”,更加突出了李梅亭喜欢恭维奉承的性格特点。

钱先生喜欢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联系起来,如“沈先生下唇肥厚倒垂,一望而知是个说话多而快像嘴里在泻肚子下痢的人。”,沈太太“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镜。”,“韩学愈容颜灰暗,在阴天可与周围的天色和融无间,隐身不见,是头等的保护色。”……

钱先生对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的形象描绘,充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沈先生“说话多而快”的特点比作“嘴里在泻肚子下痢”,把一种说话习惯和一种病态联系起来。沈太太是一位年纪不小的妇人,但是不合年龄的惺惺作态(多情的热泪)、不合年龄的嘴唇涂浓胭脂,让人觉得十分滑稽。褚哲学家直勾勾盯着苏文纨的丑态,通过对其眼睛的细致描写体现出来,刻画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而韩学愈“隐身不见”,表现了他善于伪装的特点。……小说综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诙谐幽默地刻画了人物的特点。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旧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围城》这部作品,是钱先生对这一观点的实践。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上非凡的想象力,使钱先生能够将不同门类的词汇随手拈来、运用自如,从而在小说中形成很多特别的比喻。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围城》最突出的语言特色,也是《围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的重要原因。

摘要:《围城》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流畅自然;二是以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或者反之,新奇玄妙;三是综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诙谐幽默。

关键词:比喻和拟人,以虚为实,比喻和夸张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杨绛.杨绛散文[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篇4: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一、考点梳理

(一)考点知识

1.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博喻。

(5)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如:柳妈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②浅显易懂。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③表达感情。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2.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擬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作用: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

3.两者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比喻)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拟人)

(二)考查角度

一是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二是修辞作用的正确理解,三是修辞类型的准确判断。

(三)考查内容

从取材来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的,主要是那些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考查中一般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为主,而尤以比喻、比拟、排比三种最为突出。

(四)考查形式

一般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常与仿用句式、扩展语句、语言表达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二、答题方法

1.熟悉比喻与比拟等修辞格的特点。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2.掌握比喻与比拟修辞格的意义与用法。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3.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近年来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考生要回答得出,回答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有些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不是因为不懂得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因此,考生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

4.紧扣辞格作用,结合语境作答。解答修辞类试题,除了要抓住各种修辞格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加以精准的赏析,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来理解,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分析所给的语句,弄清其在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特点。不仅要分析辞格对表现描述对象的作用,还要体会命题人的思想意图。

【同步突击】

1.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答: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个个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3.下面没有运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4.仿照下面的例句,以“玫瑰花和玉兰花”为内容,写两个拟人句。(不超过60字)

示例:梨有五月鲜,苹果有老花甜,阳光斑斑点点筛落枝叶间,映照着累累果实,五月鲜已经羞红了脸,老花甜已经笑脸迎人。

答:

5.仔细阅读下面的介绍,请按要求写广告词。

日前,某传媒公司出版了《桂林的山水——世界的桂林》一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桂林的山水以及桂林的山水文化,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视觉美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旅游工具书。

用比喻句(不超过30字):

6.请以“都市”“高楼”“灯火”“人群”为描述对象,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一段话,表现都市的扩张、繁华以及个人的渺小、孤独。(不少于60字)

答:

7.用拟人和描写的手法将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整。

虽然狂风暴雨,打得小草东倒西歪,可是雨过天晴,

8.分析下面一段文字的手法特点和表达效果。

河流在洪水季节获得了尊严,它每隔几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势告诉人们,河流是不可轻侮的。如果你站在某座横跨河流的桥上俯瞰秋天的流水,你会注意到水流的速度。水流的热情足以让你觉得震撼,那是野马的奔腾,是走出囚室的思想者在旷野中的一次长篇演讲;那是河流一年一度的倾诉。它告诉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缚的,你不可拦截,不可筑坝,你必须让它奔腾而下;河流告诉岸上的人群,你们之中,没有人比水的信仰更坚定。河流的信仰是海洋,多么淳朴的信仰啊,海洋是可靠的,它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

答:

9.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见,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问: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驼子摔跤”,请说明这个比喻所谈的与学文言文有关的问题及发言者借此表明的主张。

篇5: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3、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4、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6、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8、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9、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0、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11、梅须逊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4、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6、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8、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1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20、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21、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22、满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了大地上。

23、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4、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25、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26、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27、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28、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29、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30、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31、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32、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3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4、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篇6:修辞手法 比喻教案

(一)【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修辞——比喻

授课教师:贺智斌(北京延庆县第四中学,中学高级)

【说课】

一、课程说明:

修辞方法,单就这个知识点来讲,无论从考查还是实际的运用等方面看都是重点。作为九年级学生已经对比喻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力求通过研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遵从辨识、理解、运用的规律进行重点突破,解决疑难,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具体说明:本节课重点通过例句的解析,使学生掌握比喻这种修辞的几个特点,从而能准确辨识;通过经典片段赏析,以及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比喻的能力;通过语段改写,提高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体思想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解析,知识讲解,能够准确辨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2.通过比较赏析,了解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总结出精妙比喻的特点; 3.通过练笔,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体独特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重点:

1.通过比较赏析,了解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总结出精妙比喻的特点。2.通过练笔,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体独特的思想情感。

(三)学习难点:

通过练笔,学生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体独特的思想情感。【教学设计】

步环师生活动 骤 节

设计

意图 一 情 说起比喻,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学到现在我们接引出境触了大量的比喻句,他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我们的课第二导本和习作中。环入 节。二 辨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并说明理由: 提出识前测比 A.刚刚下过的这场雪好像与往年不同。中一喻 小部 B.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分学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生所

遇到 C.每一片雪花都是一幅精美的图案。的不

能准 D.接近黄昏,鹅毛般的大雪便铺天盖地而来。

确辨识比

二、依据知识解决问题:

喻句的问 1.关于比喻的知识:

题。

什么是“比喻”呢?“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比方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格。

本体是所要描述的对象;喻体是用来做比方的事物;比喻词有“像”“是”等。2.依据知识,分析习题 3.小结:

辨识比喻的关键为:

本体喻体,本质不同。

本体喻体,拥有相似。三 赏 1.听故事,辨优劣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喻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1)勾画出比喻句,说一说哪个比喻好?为什么?

(2)小结:妙喻的特点:本体喻体,形似神似。2.细比较,识标准

(1)比较分析:

①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②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如同洗了一半澡的美人,周身还围绕着雪白的泡沫便出浴了。

(2)名家指路:

补充:钱钟书在《七缀集》中曾经说: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

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

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

(3)妙喻赏析:

①李先生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

②那根充羊毛的“不皱领带”,给水洗得缩了,瘦小蜷曲,像前清老人的辫子。

③他(方鸿渐)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

④鸿渐倦极,迷迷糊糊要睡,心终放不平稳,睡四面聚近来,可是合不拢,仿佛两半窗帘要接缝了,忽然拉链梗住,还漏进一线外面的世界。

——选自钱钟书《围城》

(4)小结:妙喻的特点:本体喻体,愈远愈新。3.总结:

①本体喻体,本质不同。

②本体喻体,形似神似。

③本体喻体,愈远愈新。

三、妙笔生花写比喻

1.怎样才能写出精妙的比喻句呢?

伙伴相助:请祁燚同学谈创作过程。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如同洗了一半澡的美人,周身还围绕着雪白的泡沫便出浴了。——祁燚 2.师生小结:

① 确定本体。② 确定本体内在特点。

③ 依据特点寻找诗意喻体。

④ 两相扣合,生动描述传达出本体特点。3.练笔: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使之构成一组比喻句。

第一组: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细流,亲情是 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 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诗,亲情是 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 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 „„ 4.成果交流:

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较为准确的选择喻体完成一个比喻句的创作,但不具体形象,缺少感染力。

5.思考:怎样才能使比喻内容更具体,句子更丰满,效果更震撼呢?

①比较分析

第一组:

瘦身稿: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如同洗了一半澡的美人。

原稿: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如同洗了一半澡的美人,周身还围绕着雪白的泡沫便出浴了。

第二组:

原版:女孩是一朵花。

升级版:女孩是一朵会笑、会跳的花,她蹦跳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笑。

第三组:

原版: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升级版: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大地慵懒的躺在厚厚的棉被下睡熟了。

②小结得出方法:紧扣喻体、强化特征、细致描写,可以使比喻效果更震撼,内容更具体,句子更丰满。

6.运用方法,二次加工,完成比喻升级版。原版:亲情是一股细流。

升级版: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干涸的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7.同学展示,点评。8.老师范例:

亲情是诗,它书写在慈母的针脚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亲情是词,它吟唱在离人的酒杯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亲情是歌,它盘桓在儿女的心里,“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

作家秦牧说:

“美妙的比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字。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有奇特的变化。” 四 梳

四、总结回顾

理总 ①本体喻体,本质不同。结

②本体喻体,形似神似。

③本体喻体,愈远愈新。

④紧扣喻体,强化特征。五 拓

五、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展迁 1.这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中的一段描写,请你找出运用比喻的句子,并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移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摸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2.请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句子。

信念是什么?

信念是脊梁,支撑着不倒的灵魂;

信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篇7:考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

复习: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

1、概念: 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用一事物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组成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情景);喻体(比方成的事物和情景); 比喻词:像…一样、仿佛、好像、成了、是……

3、注意: 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

例:

4、比喻句举例:战士们像箭一样穿过熊熊大火,一个个成了烈火金刚。

天上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一刹那,邱少云的周围就成了一片火海。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5、练习:用下列词语串成比喻句:

A、校园、花园、同学、花朵 / B、好书、知识、海洋、我、小鱼 C、江水、绿、无瑕、翡翠 / D、孩子、野马

二、拟人:

1、概念: 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把物当人写,赋予事物和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人物的词语。

3、拟人句举例:那蝉在树上只管快乐地唱歌。/ 风儿吹起了口哨,花儿欢快地舞蹈。/高粱涨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4、练习:按下面句子的意思各写出一个拟人句:

A、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B、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C、森林里的树木一排排的很整齐。/D、老牛在农田里耕地。E、风吹得很猛,风力很大。

三、夸张:无限地放大或缩小:

1、概念: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故意将事物的形象、作用、特点等扩大或缩小

2、夸张句举例:

路很长(一年也走不到头);山很高(顶天立地);人很矮(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小豆豆);车很多(数也数不清)

3、练习:事小;河清

五、综合运用片段练习:妈妈生气了

作文:家庭趣事

篇8: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就是借用与甲事物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打比方来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甲事物叫本体, 乙事物叫喻体,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暂且称作特征。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格, 而拟物就是把人或物都当成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格, 笔者姑且将前者称为本体, 将后者称作拟体, 被模拟的情感、动作等称之为特征。

1. 混淆的原因

首先, 比喻和比拟的结构基本相同, 容易混淆。具体来说, 比喻句是由喻体和特征构成, 比拟则一定是由本体和特征构成。如“一条拉链哗啦啦拉开两山翠绿”和“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门开户来翻书”两句, 其结构非常相似, 前者是由对象“拉链”和特征“拉开两山翠绿”构成, 后者是由对象“南风”和特征“偷门开户来翻书”构成, 如果不细分析“拉链”和“南风”究竟哪一个对象是喻体, 哪一个对象是本体, 则这两个句子很难分清比喻还是比拟。

其次, 比喻和比拟都有模拟对象特征的特点, 即都会使用一些描绘性的词语。如现代流行歌曲《江南》中“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流连人间”, “缠”字既突出“雨”连绵不断的特点, 又模拟“线”的缠绵不绝的特点。前一个分句由本体“雨”和喻体“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 可是后一个分句“缠着我们流连人间”, 又确实是将雨模拟成丝线, 具有缠绕的特征, 又分明是个拟物句子。这两句歌词究竟是比喻还是比拟?

2. 区别的关键

区别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的关键是两看:

一看模拟特征的对象是本体还是喻 (拟) 体, 如果是本体, 则为比拟;如果是喻体, 则为比喻。如上两例:第一个例子中, “拉开两山翠绿”的对象是“拉链”, 而现实中“拉链”是拉开衣服的工具, 不能拉开两座山, 能拉开两座山的只能是江河湖流一类的水域, 所以“拉链”是喻体, 此句为比喻;另一个例子中, “偷门开户来翻书”的对象是“南风”, 自然界的风确实能吹开门户和书籍, 但“偷”“翻”动作都带上人的情感, 这两个词是只有“人”才能做出来, 这句话分明将“南风”模拟成人来写, 只是“人”这个潜在的拟体未出现, “南风”这个发出动作的对象是本体, 而不是拟体, 此句便是比拟 (拟人) 修辞了。

二看是否点破喻体或拟体, 一旦点破则为比喻, 否则是比拟。再以《江南》歌词为例, “雨到这里缠成线, 缠着我们流连人间”句中, “线”这个拟体或者说是喻体已经出现, 这个句子无疑是个比喻句。再如鲁迅小说《故乡》中有一句“到了自家的房外,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句话将“八岁的侄儿宏儿”比拟成能飞翔的物体, 写出小孩子见到家里来客人后的欢喜兴奋的神情和跑得轻快的动作, 这个句子只模拟“鸟”而未点破“鸟”这个拟体, 所以这是比拟 (拟物) 。

二、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相对于明喻和暗喻来说, 它仅由喻体构成, 而无本体, 也无比喻词。由于它没有本体, 仅靠在语境中揣测出本体, 所以它在句中很隐秘, 很难辨别, 最容易与借代修辞相混淆。而借代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而是借和它关系密切的相关物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格,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我们姑且称之为本体, “代替”本体的姑且称之为借体。

1. 混淆的原因

借喻和借代修辞中, 事物的本体均未出现, 只出现修辞中的一方, 即喻体或代体, 很难分辨它们与本体的关系。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先生, 给现钱, 袁世凯, 不行么?”用“袁世凯”来代替的本体是什么?如果不结合上下文语境, 很难揣摩出本体是金钱钞票一类的东西, 所以很难区别是借喻还是借代。再如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有这样一句“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 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这句话中不仅本体很难揣摩, 甚至连代替的对象也要结合语境才能知道是“嫩苗”, 这就更难了。

所以本体不明导致借喻和借代修辞手法很难辨别。而要想辨明两种修辞手法, 前提必须结合语境, 揣摩出本体, 然后方能辨别本体与代替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2. 区别的关键

首先,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 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 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再如上文中的例子:用“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这是用事物的特征代替本体, 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是借代;而用“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 这二者之间本无关系, 只有相似性, 是借喻。

其次, 脱离具体的语境,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仍有直接的关联, 而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就没有任何关联。再如“我不排斥应合丝弦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我更愿选择手执铁板高歌大江东去!”“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派词人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句子, “大江东去”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 分别借代风格柔婉和刚健豪放的作品, 可以说在任何语境中, 这种本体和借体都存在着“具体代抽象”的关系。而陈涉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在陈涉所说话的具体语境中, “燕雀”和“鸿鹄”分别借喻志向渺小和志向远大的人, 而脱离这种语境, “燕雀”就是燕雀, “鸿鹄”就是鸿鹄, 它们与人没有任何关联。

篇9: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修辞手法;大学英语;写作

H319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准确来说,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更加准确、恰当地使用语言,同时也能够使文章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以修辞手段来表现文章的蕴意。所以,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必须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传授给学生写作修辞手法。而且学生在日常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积累各种英语词汇和语法,忽视了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认为修辞手法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可有可无,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在英语写作实践中可以发现,在英语阅读材料中修辞手法比比皆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英语阅读材料更加富有表现力。因此,对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改善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对比修辞手法

对比修辞手法指的是把两种事物进行对比,这样能够表现两种事物的各自特征,体现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对比修辞手法由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对比,也就是全面地对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从整体上表现二者的相异性;另一种是部分对比法,也就是针对两种事物的部分进行对比,在部分对比之后,向整体上进行对比。除此之外,还有正反对比方法,这一对比方法是对称英文句式中常用的对比修辞手法,采用恰当的反义词能够加强句子语气,体现语句的亮点。例如:汉语常用句式“利远远大于弊”,翻译成英文句式,可以这样表达“The advantages fo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在这一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theadvantages与 thedisadvantages形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关系。

2.平行结构修辞手法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平行结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使英语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同时,平行结构的英语句子也更加具有节奏感,能够调节句式的结构,使读者感受到英语句式的气势。例如:“读书让我们变得聪明,锻炼让我们变得健康强壮”翻译成英文句式为:“Reading make us wise while exercise make us strong.”由此可以看出,平行结构修辞手法使整个句式更加整齐,富有张力。但是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许多学生使用平行结构修辞手法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平行结构修辞手法指的是让语法能够对应起来,通过相似的语法概念来表现句子形式,名词对名词,介词对介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种对应方式使英语句式更加具有说服力。

3.重复的修辞手法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偶尔也会使用到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重复修辞手法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英语写作中的重复词语一般应用在句首或句尾,采用首尾重复的方式能够使句式连成整体。例如:“我们期望成功,并且正在为成功而努力奋斗”,翻译成英文为“We long for success and we are working hard for success.”从这句英文句式中,我們可以看出两端分居的末尾都运用了“for success”一词,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1.使英语作文句式结构更加富有变化

目前,许多英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习惯运用简单句式,经常使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和语法,这种表现形式难以突出文章主体,使文章变得平淡乏味,这类文章在考试中非常难拿到高分。要想提高英语作文的整体质量,必须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才能让英语作文句式结构更加富有变化。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英语句式进一步了解修辞效果。例如:“So when you see someone in difficulty of in distress and in need of help,dont hesitate to give your love to him”在这段英语句式中,运用了多次介词in,使句式构成了一个平行结构整体,句式更加富有变化,同时也使语言更加流畅。

2.修辞手法能够提高英语作文语言的感染力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作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句子的音韵更加和谐规整,调整句子结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分数比较高的英语作文中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让作文的语言文字更加活泼、逼真,提高了英语作文的艺术表现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影响。例如:“Nowadays, energ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naturalgas, solarheat, the wind and oceantides.”在这段英语句式中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整体句式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

3.修辞手法能够增加英语写作亮点

英语写作中语句亮点非常重要,只有具备写作亮点,才能调动老师的阅卷兴趣,让老师有兴趣阅读学生的英语作文,整体语言句式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如果在英语句式中缺少亮点,那么就会使英语句子平淡无味,难以调动阅读者的兴趣。因此,生动的修辞手法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必不可少,能够增加英语句子的两点。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可以是当地运用比喻、夸张、对比和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手法对于英语写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运用对比修辞、平行结构修辞和重复修辞等各种修辞手法,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慧.修辞美学下的大学英语写作——以五种常见修辞手法为例[J].艺术科技,2014,27(2):167,174.

[2]范莉萍.浅议修辞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55):79-80.

篇10:摭谈比喻修辞手法(网友来稿)

具体有比喻:又可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明喻

比喻明喻有比喻词。比喻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词。

例1:共产党像太阳。(本体像喻体)。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例2:小女孩的脸蛋像个红苹果,红通通的。其中“小女孩的脸蛋”是本体,“红苹果”是喻体,“红通通”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喑喻

喑喻(用“是”、“等于”、“成为”等比喻词)。

例: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借喻

借喻(只有喻体,本体比喻词不出现)。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

例1:忘了和尚多了没水吃。

例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风雨”代替“革命形势”,是因为它和“革命形势”有相似点,所以是借喻。

博喻、复喻

博喻:又名复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同一个本体。这种比喻能够充分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又能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气势。

博喻:用一连串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修辞手法叫做“博喻”。

例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老山界》)

例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象老人,象巨象,象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

例3: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例4:“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涌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例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倒喻、逆喻

倒喻:又名逆喻,即故意将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使用,它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

例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草原》)。

例2: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心愿》)

例3:一阵隆隆的雷声忽然从头上滚过……金色的细雨已经从空中洒落。哦,原来是飞机在撒播树种。(《金色的细雨》)

反喻

反喻:即从本体的反面设喻,来说明本体不具备某种性质或特征。这种比喻具有正反对照的效果,能够加强观点和感情的鲜明性。

例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落花生》)

例2: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蟋蟀的住宅》)

例3:小姑娘的天真心灵,不正是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心愿》)

互喻、回喻

互喻:又名回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例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

例2:那时候,矿洞里发出可怕的响声,象打雷一样,不,比打雷还可怕。(《煤的对话》)(这是一种迂回曲折的比喻,它在提出喻体“打雷”之后,再否定喻体,最后又提出喻体。经过肯定、否定、再否定,加强了比喻的鲜明性。)

例3:老师用温柔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久久地没有松开。我知道老师是在期待我的回答,我的誓言,我的进步。这,是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不,是一场春雨洒得我昂起了头。(这样平起肯定,陡然一抑又否定,又突起一场肯定,回环跌宕,使抒情淋漓尽致。)

较喻、强喻

较喻:又称强喻,是指本体不仅像喻体,而且超过喻体。是用比较形式构成的比喻。把本体与喻体放在一起比较,既承认它的相似点,又显出在程度上的差别。常用“比”、“不如”、“赛过”、“比不上”等词语。

例1:蜻蜓赛过飞机啦。(《放风筝》)

例2: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凡卡》)

例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再见了,亲人》)(“情谊”与“山”、“海”放在一起,构成双重较喻。)

譬喻

譬喻:联想出与所要记叙者,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或所要抒发的情感与论说的道理,具有类似的说法,而加以比方说明、形容描写,这种“藉彼喻此”的修辞法,称为“譬喻”。

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饰喻

饰喻:是指本体和喻体间构成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喻体作定语,本体作中心语,

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天山景物记》)

引喻

引喻:即运用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来引出并比喻另一种事物蕴含的道理。它的前面是喻体部分,后面是本体部分。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隐喻

隐喻没有比喻词。

例: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作者邮箱: hugekey@126.com

篇11:修辞手法之比喻微课教案

萧县马井镇长征中学

武艳菊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喻修辞的含义.2.了解比喻句的类型。3.能准确辨析比喻句。教学重点: 准确辨析比喻句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说起比喻,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学到现在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比喻句,他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我们的课本和习作中。今天我们将系统地学习比喻句。板书课题《修辞手法之比喻》。二.辨识比喻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雨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

2.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3.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4.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二)生回答 三.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四.比喻的结构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是、成了、变为„„

学生找出下列句子的本体喻体比喻词 1.女同学像鲜花一样美丽 2.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3.二月春风似剪刀。五.比喻的作用:

比喻可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六.比喻的分类

明喻 本体+喻词(象、如等)+喻体

例:1.共产党像太阳。

2.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本体+喻词(是、成等)+喻体

例: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喻体(本体、喻词均不出现)

例:1.在稿纸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七.慧眼辨真假 1.同类相比

例如:她长得很像妈妈。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2.表示猜测

例如: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见过。3.表示想像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 年时代。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4.表示举例

例如:社会主义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像您这样的高个干不了这重活儿。八.判断“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的方法 1.“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2.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九.牛刀小试

1.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2.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3.星空中银盘高挂

4.像李然那样聪明好学的学生,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呢? 十.小结

上一篇:关于举办“全县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的下一篇: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