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2024-08-14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精选6篇)

篇1: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从高中学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高一至高三时间意义的阶段;二是指从审美感知力到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本文要探讨的阶段既不单指时间意义的阶段,也不单指审美能力本身演进的阶段,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这绝非是将二者生拉硬扯在一起,因为已在全国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突出了审美观照下的人文精神陶冶,把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有机整合在教材中,其注重选文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的特点,从整体安排的隐性序列上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安排的是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等阅读基本能力培养;二年级安排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三年级安排的是研讨、评析。其中,不但显示出阅读能力层级的提高,而且也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的高一阶段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

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1]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学生首先要对课文中意象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等单个属性产生感觉。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这些感受,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其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才能整体把握意象。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我们称之为审美感知。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让学生在课内学得整体感知的方法、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教学反复印证和提高,不断扩大和充实,能自己感受文章的妙处。在起始阶段就要强调胸中有全文,根据这一整体的直觉感受,再对文章精要部分作深入探讨。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审美能力培养的高二阶段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高三阶段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

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

高三的教材“是比较阅读,简明了解中国和外国文学的一般情况,初步具有对外国文学的鉴别能力”。[3]其中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表现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鉴赏评价的同时启发了思维,学生在感性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于一连串原储存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虽不如原文意象丰富,却可能生发出新的认识。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真福:《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二册说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期,第7页。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3]庄文中:《新课程、新教材有怎样的新面貌》,《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6期,第3页。

篇2: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

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二阶段重点培养审美能力

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高三阶段重点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

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高三的教材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

篇3: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一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1.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涵义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美的方法和形式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诗歌学习, 使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成为教学目标, 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成为审美的过程, 学生在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感悟美,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 高中语文教学在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技能, 还要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达到更高的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 诗歌学习不仅是获得诗歌知识的过程, 还是体验诗歌审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语文的诗歌审美教学, 突出诗歌审美性教学的特点,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美,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塑造学生的诗歌审美热情。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策略

1. 拓展学生的诗歌审美视野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诗歌美的眼睛。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层次, 通过细细地品味诗歌文学, 在诗歌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 感受诗歌独有的韵律美, 不断拓展学生的诗歌审美视野。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内容美, 如《孔雀东南飞》描写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忠贞的爱情, 《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诗歌, 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

2. 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审美性表达, 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感情, 诗歌中情感的表达形成都能体现出诗歌的艺术美。我国古代诗歌创作讲究委婉含蓄、干练, 诗人往往通过诗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 诗歌的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精华, 通过借助于意境和客观形象, 委婉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借助于一江向东流的春水来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 这种客观的意象更加能体现诗歌的审美。

3. 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人在创作诗歌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采用了很多的表达技巧, 这种表达技巧充满了诗歌的审美艺术魅力, 在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我国古代诗歌往往借景抒情、借物言志, 这种技巧性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如王维的《终南山》中: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作者通过描写终南山的寂静景色表达自己的踌躇之志无法施展的苦闷之情。

4.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 有着独特的韵律、节奏和声调。在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通过大声朗诵诗歌, 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感悟诗歌的韵律美。朗诵诗歌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鉴赏诗歌技巧, 品味诗歌表达形式, 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如朱继芳的《溪村》:雨洗山光绿净, 波涵天影清空。草际自浮鹅鸭, 柳阴分坐儿童。学生通过朗诵这首四言绝句, 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歌的韵律美, 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欢快愉悦之情。

5.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审美性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审美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学习诗歌过程中感受审美的乐趣。针对诗歌教学内容,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加强互动, 转变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积极地和教师探讨, 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 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诗歌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崇春.高中语文新课程诗歌审美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孙勤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J].课外语文, 2013 (12)

篇4: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一、高一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高一正是这样一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大纲要求学生把握内容,既要消化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从木见林、窥斑见豹。从教材而言,高一新教材与高二、高三相对有别,既注意与初中衔接,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为高二的文学鉴赏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时,要变初中阶段较为浅显文章的学习为对内涵丰富作品的领悟,思维也由浅入深,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和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并对其感性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性认识的发生离不开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

高一阶段,应利用新教材与初中衔接的优势及现代和古代散文为主体的教材资源,着力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上,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同时强调意象各特点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整体地体味意象,领悟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从而深入其中,舍形得神吸收精髓。只有在高一突出了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测、琢磨,才会在头脑中储存下大量的表象;感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审美经验,学生才会具有审美想象的原料,才能在审美想象的工厂中加工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精神产品,并为高二的文学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二阶段重点培养审美能力

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2]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三、高三阶段重点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出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还应看到,高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教学的终点目标。大纲规定的各项任务要在高三结束时最终完成。而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弥补高一、高二阅读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就业,都能具备必要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独立评价事物的能力去满足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高三的教材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其他以文学评论、论文为主,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讨、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较高层次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的特征和任务非常适宜突出理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

篇5: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谷平利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应担当怎样的角色,怎样让自己与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怎样把新教材与新的教学大纲、新的考试大纲统一起来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看法。

篇6: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读书的有益经验,代代相传,成了语文教和学的法宝。从古至今,有多少莘莘学子,乐此不疲,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有的功成名就,但花费了毕生的时间和心血,和效益相比不成比例。传统的阅读方法,显然滞后于高速而快节奏、信息量繁多的现代社会,显然与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相不符。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循序渐进而又快速高效地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预期的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改变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目标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要对中学生进行“学习语文的方法”的教育。一个人能说、写得准确而有条理,形象而有层次,波澜曲折而又通俗易懂,精炼而又富有哲理,进而使人听得如风行水上、轻松明白,读得快速而准确,进而促进听、说、写的层次和水平。这就是语文的能力,这也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坚实基础。如果能把这样的能力转化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举一反三的具体规则或方法,这样就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宗旨是: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主,这个能力应是可持续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课程标准所规定课时的阅读训练,达到既定目标。所有课内外的教学和训练,都应全力以赴为阅读教学的既定目标服务。这种教学和训练应是有序的,而决不是随意的;应是有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的,而决不是盲目的。例如,要用一篇课外的文章补充课内的教学,选择的标准应不尽是“美文”也不能凭教师的个人情感,更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应为能力训练“点”所服务的。

二、从整体入手反复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读得好,可以深刻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先充分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再采取各种朗读方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和自由读等,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地体会到乡愁的含义,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最后采用集体朗读,让学生再一次透彻地体会出情感,把课文读得淋漓尽致,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教、教师讲,很少有学生的阅读。新课程强调体验和感悟,实际上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很显然,体验和感悟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体验,才能够感悟,才能够因文悟道。

能力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桥梁。新课程新教材强调了阅读能力的层次和要求。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入点,从学生的思维的形式和模式入手,借助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和规则,追根溯源,开发出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的具体方法,以此贯穿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凭借这种方法并且熟练地驾驭这类系统的方法进行阅读,准确地把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真正达到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并且,教师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使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更新,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四、分层施教,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分层次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机会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差别,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都同一标准,则势必是强者智力过剩,弱者畏难扫兴。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分层次训练的方法,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训练,又有因人而异训练的兼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能够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2.采用多种方法,使课堂训练落到实处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懂内容,在课堂训练中,应层层深入,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上下功夫,设计各种练习。其中写是最重要的一环,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怎样的。所以教学生写好作文这一工作,是需要长抓不懈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及时学习别人的优秀写作方法和语言,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文章的许多写作技巧大家在学课文都已经明确了,关键是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就要教师帮助他们做一些铺垫,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展开写作。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就心中有数了,然后再说明一下自己所要说的道理或要赞扬的精神,选取有代表性事物,拟好提纲,搭好文章的框架,再写完整,再润色,文章就写好了。

上一篇:初中丑小鸭的读后感作文下一篇:2018年韩国留学税务专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