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2024-08-11

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通用10篇)

篇1: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清洁生产与企业环境意识

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表明,人们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物质是遵照平衡定理来运转的,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越多,原料和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所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实际上就实现了原料和资源的合理消耗。这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环境。清洁生产减少生产物耗和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是同一过程。它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进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的一种积极措施。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并在全部排放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他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可减少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清洁生产通过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只有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才能自觉的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有些国家被称为“污染预防”,“废物最小量化”,“清洁工艺”或“源控制”等。“污染预防”和“废物量最小化”是指在可能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控制”--在进行再生利用和处理之前,减少废物释放到环境中;减少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重复利用投入的原料,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这样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物料和能量消耗最少的生产方式,它使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等措施,使生产各环节产出的废物尽可能在内部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生产。它可使废物消灭于生产过程中或最终污染最少。广泛开展清洁生产,不但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清洁生产理论的提出,表明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对科学生产、环境保护、经济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我国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特点表明,要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过程,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道路。

环境文化与历史人文精神

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融合了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必定注重吸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

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环保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性,他们有关尊重生命、崇尚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对提高人的环保意识,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尽人之性;二是尽物之性;进而设置了正德、利用、厚生的德目。儒家一方面重视利用厚生以表现精神,完成人之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足以用物为文化之手段或材料,对自然万物之变化生长本身,仍视为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用物不求竭物,使之恒有余而不尽。儒家提倡泛爱众生,体现了崇尚自然的思想。推崇清静自然、超群隔世的生活方式的老庄道学,把社会的人重新置于一种自然状态中,推崇向原始生存状态的复归。这种寻求自律的内在要求和洒脱豁达的处世态度,以及执著于心主万物的自然主义天道观,与近日主张回归自然的现代生态观所追寻的目标是一致的。老庄道学主张人回归自然的状态,认为人的行为必须顺应自然。

中国古典典籍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思想及其人文精神有助于我们今后形成一种环境伦理和可持续的生产。历史人文精神和当代环保意识的契合,要求我们在工业生产中,必须以生

态学的观点进行生产设计,模拟生态系统原理建设生态工艺体系。采用生态工程使投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分层、分级利用或循环使用,力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同样多的产出,或者用同样多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把资源最大限度的转化为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从而合理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处理工业建设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上,应当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自然科学关心的是事物是怎样的,而设计关心的则是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科学是分析性的,设计是构造性的。设计师设计师预先构想某种事物的形式与功能,然后人们根据设计蓝图把事物制造出来。工业生产的生态设计是城市建设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的危机与环境意识的滞后

环境的危机是与环境意识的滞后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作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单位,如果对环境的恶化状况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就难以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也就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使企业界,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及其后果,人人树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过去对环保问题的消极态度为积极参与的态度,从关系环保、治理污染入手树立企业的新形象。我国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因此又从总体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率,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影响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工业布局上,我国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由于忽视城市整体规划和工业的合理布局,不少工业企业建立在居民稠密区、文教区、水源区、名胜游览区,加重了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危害。

在工业结构上,重污染行业占比重较大,不少企业装备落后,工业发展一直是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这种方式使单位产品能源、原材料、资金、劳动力要素的消耗很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乡镇企业虽然为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少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装备简陋,一些地区的发展带有盲目性,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从历史原因看,污染治理欠账较多,环境污染的70%来自工业污染,要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治理难度较大。加上现有工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原料加工深度不够,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单位产品的能耗原材料消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任务艰巨,推行清洁生产势在必行。

篇2: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前身是铁道兵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2011年,新签合同额6811.8亿元,完成营业收入4573.7亿元,实现净利润78.8亿元,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11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7位,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

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资委《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传承铁道兵优良传统,突出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以项目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持之以恒地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中国铁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中国铁建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中国铁建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定位,提到战略高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系统筹划,扎实推进。全系统自上而下,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党政工团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和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责任主体。各单位加大贯彻落实力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一同考核评比,形成了党政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每个员工积极践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大格局,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强力推行“四个统一”,打造中国铁建品牌。从上到下,统一使用企业标志、企业价值观(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企业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和企业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这“四个统一”,确立了中国铁建统一的主体文化。为保证强力有效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执行力度,并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督查,坚决纠正不规范的现象和行为,从而有效推动了主体文化在全系统的落地。随着“四个统一”的强力推进,全系统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有项目的地方就有中国铁建的旗帜在飘扬,有队伍的地方就有中国铁建的歌声在传唱,有业绩的地方就能感受到“中国铁建”的品牌力量,很好地打造了中国铁建统一的对外整体形象。

三、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2004年以来,中国铁建先后向全系统印发了《关于颁布实施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决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项目文化建设标准及考核评比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等文件,提出“大统一,小自主”的原则,突出主体文化,鼓励创新文化,完善子文化。目前已形成了由中国铁建主体文化和各单位特色文化构成的,涵盖视觉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既体现公司丰厚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既为广大员工认同,又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既与企业实际和发展战略相适应,又与员工要求相一致的覆盖总部机关、二级单位、三级单位,直至基层项目部的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各级领导者和广大员工素质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突出抓好项目文化建设。项目是中国铁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铁建文化建设的支撑点。公司把企业文化落地的重点放在遍及国内外的工程项目上,注重以项目文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来凸显中国铁建统一的整体形象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专门出台了《项目文化建设标准及考核评比办法》,对项目施工现场、营区、生活区、室内室外环境等提出了参考标准,坚持项目文化建设与施工生产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时,注重抓好典型宣传带动,召开现场推进会扎实推进。2005年以来,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片区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成绩、发现问题、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持续不断、常抓不懈的现场推进会,保证了全系统的项目文化建设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有检查、有落实,项目文化建设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五、搞好企业整合重组中的文化融合。近几年,适应做强做大企业的战略需要,公司内外进行了数次涉及几十亿元资产、数万名员工的整合重组。公司以文化融合为先导,倡导“大统一,小自主”,努力建设和谐企业。一方面,要求各重组单位必须坚决贯彻中国铁建主体文化,另一方面,正视重组企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资源,做好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在坚持中国铁建主体文化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充实和丰富整合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并在实践中积极消除整合重组带来的文化冲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了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成果同享的和谐团队,形成了“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六、不断推进理念转化深化。企业文化要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更要内化于心。公司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促进各种理念的转化上,根据企业阶段性工作重点和形势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强化某项理念,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努力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2007年,以弘扬铁道兵精神和“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为主题,在全系统开展了“铸魂杯”企业文化征文活动。2008年,以“安全质量文化建设”为中心,强化项目文化建设。2009年,开展了“工程公司文化建设年”活动。2010年6月,为使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开展了“践行企业价值观,提升发展软实力”专题教育活动,全系统一年间累计举行演讲500多场次,受众7万多人。2011年10月,筹划组织了“践行企业价值观,提升发展软实力”演讲报告会,在员工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和重难点工程项目巡演,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诠释企业价值观,共巡演10场,29个局集团公司(公司)、25个工程公司和23个项目部近3000名代表现场观看演讲,反响强烈。通过把理念渗透到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增强了理念转化效果。

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企业文化的核心特质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公司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把为了员工、尊重员工、热爱员工、依靠员工、培养和发展员工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中去,做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一致,激发员工潜能与提高员工素质和谐一致,营造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环境和营造文化氛围和谐一致。

篇3: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城市园林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发展的时期, 在快速发展的需求下, 需要有效地保证城市园林规划的人文关怀、文化品位, 重视城市园林规划的园林风格与植物配置以及实现城市园林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本文分析了现在城市园林规划的不足, 同时对城市园林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1 目前社区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市容环境质量差

社区绿化系统不健全, 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沿街建筑形式杂乱, 没有特色;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 墙上广告随意乱贴;社区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 整体性较差。

1.2 环境建设缺乏个性

“千楼一面, 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 “方盒子”式的建筑使社区成了“水泥的森林”, 缺乏绿化, 变为“沥青的沙漠”, 社区环境失去了个性。目前我国城市的园林规划建设, 还没最大限度的从园林自身功能和人民需求出发, 盲目追求园林的景观化, 建设了一些功能不健全的园林绿化和不伦不类的景观工程, 忽视城市园林绿化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还有一些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一味追求高档次, 在资金上高投入、用材上高规格, 大量的堆砌作品和雕塑, 贪大求洋, 片面的强调大广场、大草坪, 种树少、铺装多, 缺乏高大乔木, 这不但起不到环境绿化的效果, 反而造成大幅度增加成本、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污染。

1.3 缺乏公共活动场所

社区环境的设计很少考虑为居民交往提供场所, 缺少人行空间, 缺乏必要的环境景观建设。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 供居民共同使用。

1.4 功能设施不健全, 水平低下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建设仅仅考虑了住宅, 而忽视与之相配套的各种设施建设, 如道路、街巷和门栋的标志、照明、交通及公用设施的展示板, 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短缺。城市服务对象是人, 综合发挥园林绿化多方面的功能, 满足居民审美、游憩、休闲娱乐和生态保护等多层次、多方面活动的需求, 既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根本要求, 也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重要体现, 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 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的功能。

2 园林规划具有凸现社区环境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品位功能

2.1 园林规划设计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2.1.1 人口老龄化

作为城市规划内容之一,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越来越多的居民亲身感受到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在美好的社区环境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可是, 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 目前的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还没能充分满足他们的使用要求, 让他们与环境产生顺畅的交流。

2.1.2 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由于自身的特点, 老年人和残疾人对园林环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老年人和残疾人都有必要走出居所, 扩大活动范围, 参与社会活动, 到自然环境中愉悦身心、与人交流、锻炼身体, 感受社会关爱和生活美好。

2.2 园林规划设计中人文关怀的可行性

20世纪初, 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 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所谓无障碍设计就是将障碍取出的意思, 在建筑上一般指为满足使用轮椅等的残疾人的生活需要而采取的关爱措施, 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 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 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 增进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怀。

2.3 人文关怀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实现

2.3.1 园林空间

⑴无障碍。在园林环境中不应该有对老年人和残疾人行动构成障碍或危险的障碍物。由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生理条件的限制, 他们的行为范围要小于正常人, 因此, 在园林设计要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着想, 设计方便他们使用的各种设施, 实现他们对设施的无障碍使用, 而从通用设计的角度考虑, 这些设施也应该同时满足其他使用者的要求。

⑵易识别。园林环境中的标识要容易辨认。因为, 标识的缺乏会给老年人和残疾人带来困难, 不利于他们预知危险和辨别方向。所以, 在园林环境设计时, 不仅要求标识色彩鲜艳醒目, 还要尽可能运用听觉、触觉等感觉手段, 将标识的作用充分发挥, 避免危险的发生。

⑶易到达。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行动不便, 设计者需要规划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道路, 保证他们可以容易到达各个园林空间。

⑷可聚集。园林环境要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老年人和残疾人独处往往家中, 当他们走出家门, 就非常渴望通过与人交流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所以, 一些便于交往的可停留空间的创造是非常必要的。

2.3.2 道路系统

⑴道路。园路路面应该尽可能平坦, 避免凹凸不平, 并选用防滑材料, 实施无障碍设计。道路的导向标志要明显, 具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交叉路口的拐弯处应尽量圆滑, 避免死角。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 应设轮椅直行坡和扶手;绿地内的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提示盲道。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的通路应符合轮椅通行要求;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

⑵坡道与台阶。坡道是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克服地面高差、保证垂直移动的手段, 对于轮椅要防滑而坡缓, 坡长超过10m时, 应每隔10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度应该在30~35cm, 踢面高度应在10~16cm, 幅宽至少在1m左右, 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应当设置水平休息平台, 并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夜间照明设备。

3 园林规划中文化品位的表达

⑴园林的主题立意, 即园林所要塑造的精神文化内涵, 是园林的灵魂。其定位正确与否, 关系到园林的存在与发展, 也决定着园林本身的水平和地位。恰当的主题文化定位能使园林景观锦上添花。

⑵不规则的, 是自然和谐的。园林中假山叠石的峰峦洞谷或峭壁悬崖力求取自真山片段, 理水的湖池泉瀑和石矶、驳岸也模仿自然水体的真实形态, 地形高低起伏, 道路蜿蜒弯曲, 树木苍翠葱郁, 亭台楼阁绰约多姿, 表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美的执著追求和深刻理解。

⑶园林建筑是园林的一个重要造景要素,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它的观赏性质已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要求, 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化审美价值。它的文化因素, 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它的实用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影响到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所以, 它不仅仅是一种具有造型美的建筑, 同时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审美内容。

⑷园林中树木的栽植, 不仅是为了绿化, 而且还要具有诗情画意。园林讲究诗意, 诗文描绘风景, 它们相互借鉴, 相得益彰。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活动中, 要深刻理解园林的文化属性, 掌握各种园林文化的内涵, 赋予园林建设及管理以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

4 凸现社区环境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品位的思考

⑴更新观念, 突出建设生态社区环境的园林规划理念。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 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 加以利用, 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 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重视自然生态环境, 少造景观、亮点, 要多植树, 重乔木, 少建所谓的大广场、大草坪。二是要尽量减少自然环境的人为干预,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对于规划的绿化位置、面积, 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 避免大规模盲目的地形改造, 以免造成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做好园林绿化。应充分把握植物的生态特征, 在园林绿化中尽量种植适宜本地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的植物,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 适应当地的自然形态, 保护利用好野生植被、自然水系, 创造有自然气息的原始景观。四是要树立大园林思想, 强调园林绿化的整体性, 突出城市整体环境观念, 保护城区自然环境, 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园林绿化的系统规划。

⑵把握美化社区环境的各个要素, 凸现社区环境的人文关怀。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 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 满足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 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 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 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 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 整合为一体。

⑶抓住切入点, 结合社区环境的实际资源进行园林规划, 提升文化品位。

风景园林是一项实践性的造型艺术, 也是文化的载体, 它采用不同的物质材料构成不同的艺术形象。物质表象传达着不同的人文精神和内涵, 包括造园的宗旨、意义、形式和形态的发展变化, 建筑、绘画、诗词、书法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渗透和影响, 并从中折射出对自然、审美等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5 结言

篇4:文化漫谈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

陈先生提出的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对象和对应的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其实难度很大。考虑到国内众多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这种设计的实践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实事求是地说,许多高校的中文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层次可言,用“眉毛胡子一把抓”来形容并不为过。从陈先生的谈论中看,连复旦大学那样的名校也难免把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混淆不清。虽然如此,陈先生提出的这种有层次、分对象的教学设想还是绰具启发意义的。尽管它不能全面推行、实践,但完全可以在某一个层次或局部地方很好地实践,比如对中文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育,在一些水平较高的大学就可以着重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的积累上,而是继承、发扬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精神传统,在使自身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教育,只要相关教授、导师自身在人文精神方面能够达到一定层次,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实施有效引导,达到理想效果。我曾经就读的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这方面做得绰具特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不仅仅限于课堂讲授、讨论)中,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们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培养。可以说,在研究生教育这个层次上,他们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陈思和先生提出的那种理想的设定目标。

长期以来,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组建的学术团队,是一支富于批判精神的团队。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批教师:从年纪较大的董健、丁帆、胡星亮先生到中年的王彬彬、吴俊、沈卫威先生,再到更为年轻的刘俊、张光芒、黄发有等先生,都是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学者和批评家。他们的批判锋芒和锐气尽可从他们那些有声有色劲道十足的文章中一览无余,读过他们文章的人都会有所领略和感受。诚然,对于能够直接面对老师的学生来说,仅仅阅读老师的文章,未必能从灵魂深处感同身受,在学风文风严重不端的今天,“文如其人”的说法已经遭到了质疑。因此,学者、批评者要想让自己在话语中表达的精神对学子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惟此方可真正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在这方面,这批老师可以说充分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表现出相当的批判精神。

一则关于董健先生的小故事可为佐证。记得南京大学中文系90周年系庆(当时还没有改为文学院)时,在南大鼓楼校区礼堂举行庆祝大会。会议由当时的系主任莫砺锋教授主持,一位副校长列席参加了会议并发表讲话。这位副校长的讲话自然是对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通表扬,并谈到要大力支持学校文科的发展,可想而知,他的讲话不无官腔。轮到董健先生发言时,身材高大的董健先生弯腰站在话筒前,声音洪亮地开始了自己的即兴发言。也许是因为听了副校长有些言不符实的官话的缘故,他的发言一开始就针对那位副校长的讲话,没有给副校长留面子,而是非常严肃地批评了南京大学领导对文科重视不够,并希望今天这位领导所讲的话能够兑现。我不知道当时那位副校长感觉如何,但老而弥坚的董健先生的这一举动,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董健先生的敢于说真话,显然正是他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的体现。对于他,这已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批判精神使他不可能容忍在那样一个严肃场合,在年轻学子面前堂而皇之地讲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把庆祝大会搞成官僚聚会。目前不少学校对理工科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文科的重视,当时的南京大学也不例外,曾做过南大副校长的董健先生对此当然心如明镜,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唱起了反调。毋庸讳言,他的这种随时随地从思想意识之中流露出来的批判精神,对学生们的影响比文章中表现出的批判精神要强烈、深刻和持久得多。这个小小的插曲过去已近四年,但董健先生讲话时的神采和气势至今仍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愈久弥新。不止董健先生,南大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们大多都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既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直面现实的勇气,也把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上述几位老师都是在“五四”文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者,“五四”文学自由、民主的启蒙精神对他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身上时时透露着一种自由、民主的精神气息。他们把这种精神气息贯彻到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在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构建。沈卫威先生是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和学衡派的。按理,依照沈先生的治学思路,他的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是不易发生联系的,但在教学中沈先生有一个明确目的,即联系现实,强调“五四”时期自由、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是讲述曾被认为“顽固守旧”的学衡派的学术观念,他也会给学生讲授学术独立的意义和必要。当然,说到“五四”精神,以董健、丁帆、王彬彬等为代表的老师对此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秉承和实践。这些老师从未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局限在文学的圈子里,也从不在文学的“审美纯洁性”问题上固执地纠缠不休。他们的目光总是会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通过文学研究观照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尤其在实际教学中会就一些关系到自由、民主,甚至民生疾苦的细小问题畅谈自己的看法,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范,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现实情怀会对学生的精神、人格的构建和塑造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

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是南大文学院老师们的一个鲜明特点,这种态度不仅仅体现在撰写论文著书立说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引导、教育方面。沈卫威先生是一位功力深厚的学者,他对学术研究的那种细致入微、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作为老师,他把这种态度贯彻到了对学生的要求和引导上,一个细微的差错,他都要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他鼓励学生去查阅原始资料,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学术研究不能偷懒,要做到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胡星亮先生也是这方面的表率。胡先生面相温和、谈吐斯文,对学生论文质量的要求却不像他的面相和谈吐。他的不少学生私下里叫苦不迭,原因就在于胡先生对论文的要求很是严格。据我所知,他所指导的博士生,不少都未能正常毕业,这主要是他坚持要求博士生必须拿出一个像样的论文来,否则就得继续努力,直至符合他心目中设定的标准才能过关。王彬彬先生在这方面就更为严肃认真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对学术研究怀有任何轻浮和轻率的态度,至少在几年读书期间,作为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学术热情、真诚的学术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学业。

篇5: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本质也在不断地变化。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根据社会的进步的需要,企业在今后的运作中就需要创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有了一种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那就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面貌、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

本公司“关注人、尊重人、欣赏人、发展人”的企业特色,体现出“科理德”的企业文化:“以科学理念进行管理,以道德理念履行职责。以人为本、以勤为尊、以忠为荣、以诚待人。”

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可以组织起一支优秀的团队:从员工到最高管理层,从生产到经营,精诚团结、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忠诚互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在整个生产工作中我们提倡“参与、奉献、协作”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现代社会和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与此同时,用科学理念去分析市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思想,冲出企业到市场中去寻求客户(用户),去猎取人才,然后以真诚待人,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获得极大的收获和回报。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坚守“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因为它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它可以体现出“人的文化”的企业文化的实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人上,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行为规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美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目的。

综合以上内容得出一个结论:要创建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并使它能被所有员工所接受,那就需要建立一支凝聚战斗力的团队,而这支团队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将对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怎么样的团队能让人凝聚在一起而创造出与之相应的“团队精神”呢?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培养有用人才,让有用人才发挥各自的才能,在企业文化的渲染下能凝聚周围的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建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这支团队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必须具备“主观能动性、团结齐心性、进去向上性、忠诚可靠性”等特性。其中“忠诚可靠性”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人的能力是不能确定一个人的本质和道德观的,只有人的忠诚度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根本价值和道德观。一个人如果对企业忠诚了,那么他(她)就会把自己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起来,积极进取,而且这个人能在他{她)的周围凝聚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反之,有的人能力很强,才能也很高,但是,他{她)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那么他{她)在工作时就会消极怠慢、不按章办事、怨声不断,甚至会见异思迁,总是考虑什么时候可以加薪,什么时候升职、有多大的权力,一旦企业没有做到这几点,他(她)就会不考虑如何细节就会跳槽,或者说会背叛企业而将有关商业秘密出卖给企业的竞争对手。所以说,在一个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首先就要对自己忠诚,只有对自己忠诚了,才能忠诚于团队,才能

忠诚于企业。在忠诚与能力的相比较之下,我认为忠诚胜于能力。在当今的社会,能力强、才华高的人太多了,但有能力、有才华并且有绝对忠诚度的人相比之下就少多了,只有在生产工作中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改变自己,忠诚于自己,忠诚于团队,忠诚于企业的员工才能被企业看好,才能有发展,才能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的人和企业就会融合为一体,视企业为根本,视企业为一家,努力工作。在这里,借用一首诗作为结束语,献给所有的员工:

写给员工的赞美诗

你的老板并没有聘用你,也没有雇佣你。

他只是给了你:

一个舞台,一份工作,一个生存的空间。

本来是他自己事业的一部分,你是他的事业伙伴,是他的家庭成员,而绝对不是他的打工仔。

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这是老板的需求,是你所在组织的需求。

因为你是在为你自己工作,你应该郑重承诺:努力工作。

你应该以良心和人格去付诸行动。你要善待你的老板,理解他,敬爱他,支持他,信任他。

和他站在同一立场,和他保持同一方向,像对待你的兄长那样。

你要自信,你要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切勿为自己寻找借口和理由。你要用最完美的业绩,去让你的老板感到欣慰,让你和你的老板共有的事业蒸蒸日上。

钱国兴

篇6:对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认知

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目前,就相关企业对招聘方面提出了一些文字性要求,就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要求名列前茅。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基,如果企业欲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先满足二者。

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文化,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只是独靠企业文化而生存,还需要员工的职业精神来巩固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企业就离地狱不远矣。好比舌头和牙齿一样,如果人把食物放入嘴中,没有用牙齿来咀嚼,就只是用舌头来帮助消化。那么,舌头的使用寿命会缩短。也会使食物不能更好的消化,有可能让食物成为危害人生命安全的一种道具。再如人把食物放入嘴中,先只是用牙齿来咀嚼,而没有用舌头去品尝出它的味道,没有尝出酸、甜、苦、辣、麻,使我们缺少了对食物美味的了解,那样会使人失去味觉,时而久之,也会使一个人成为一个不正常的人。企业也是如此,需要二者相互依存,互补互足。这样的企业才有足够大的机会占领市场,长期稳定生存。

企业看重的是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如果应聘者对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有较多的认识,那样可以帮助应聘者能过迅速的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像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时常把“态度决定一切”牢记嘴上,态度就犹如职业精神中的一小部分。职业精神越高尚,能力发挥度就越高。

把企业、企业文化、职业精神放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函数。企业=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在函数中,企业就是一个函数f(x),企业文化为x,职业精神为y。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一定的,有自己的一个度,而员工的职业精神就是变量y。如果企业文化x不变,那么,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职业精神y息息相关,成正比例函数。职业精神高尚,企业发展相之壮大。如果只有职业精神是不行的,没有企业文化,f(x)=y是恒成立的,但这样的企业迟早会被社会淘汰的,也就与地狱相差一步之遥了。

篇7: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为我国未来 5 年乃至15 年的文化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规划了战略目标。

近年来,无论是各地呈现的博物馆热、书院热,还是不断涌现的知识付费、视频直播等新兴的文化消费热点,都彰显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升温。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精神文化需求正朝着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要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而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又会对文化产生新的更高的需求。促进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意

识和社会思潮,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体两翼,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文化事业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产业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近年来,一系列优秀国产影片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就在于弘扬了中国精神,振奋了民族力量。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准确把握人民的文化需求。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深刻反映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要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作品,传

递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篇8:企业文化和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 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则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正面临着如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课题。中华传统文化历五千年积淀, 长盛不衰, 可见其凝聚力之强。因此, 新的历史条件下, 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 有必要立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通过传承人文精神和幽默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与创新,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增强其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人文精神和幽默文化初探

(一) 人文精神探析

中国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最早从《周易·贲卦·彖传》中“文明以止, 人文也”一直到“人文奥运”的口号、和谐社会的建设, 无一不传递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思想。

国学大师季羡林对中华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经典注释就是, 爱国精神和有骨气。何谓爱国精神?即九死而未悔的爱国之心, 秉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 信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至理, “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这种拳拳爱国之心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民族性格, 早已融入到传统人文精神中。那何谓有骨气呢?即秉持“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坚持“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从来不乏铮铮铁骨之士。毛泽东同志早就断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骨气教育在当代, 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 完善其人文修养;厚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底蕴, 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 幽默文化探源

幽默即“Humor”, 最早由林语堂翻译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关于幽默早有表述, 《史记·滑稽列传》“言谈微中, 亦可以解纷”中的“言谈微中”即是对幽默所谓愈幽愈默而愈妙之精髓的完美概括。“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 所以一国的文化, 到了相当程度, 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1]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曾指出“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蔬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 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 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中国人很少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 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2]

幽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元素。萧伯纳指出:“没有幽默的语言是一篇公文, 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 没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间旅店。”试想, 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少幽默, 将会怎样?

二、以传承人文精神, 汲取幽默元素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中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各种价值观交互浸染,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显性教育法的实效性已明显不足。新的历史时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有必要在保持显性教育法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法“润物无声”的熏陶、感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法“就是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 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3]它注重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强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性。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必要通过传承人文精神和幽默文化, 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产生影响, 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法的潜移默化作用,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传承人文精神, 以人文精神熏陶人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终目的还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 这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1. 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上疾呼:“中国教育缺乏人文关怀”、“我们的教育是最需要也是最缺少人文精神的”[4],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就做好下一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青年学生成长的新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立足于传承人文精神, 充分认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加强对大学生传统人文精神的教育, 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 特别要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 构建人文校园,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

马克思指出:“人可以改变环境, 环境也可能改变人。”“校园文化体现了该高校内在的精神, 是高校最为主要的隐性教育支撑性资源, 它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形成确有巨大的感召力和规范作用。”[5]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务必要增强时代感, 彻底抛弃传统说教的教学方式, 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网络技术, 弘扬人文精神;开发网络阵地,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力求增强教学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唤起学生的共鸣, 以传统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从而推进对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传承, 构建人文校园。

(二) 汲取幽默元素, 以幽默的语言感染人

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幽默元素, 以幽默的语言显著发挥隐性教育法的感染作用,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1. 寓幽默于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近年来, 高校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 自然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 但是, 由此也暴露了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 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弱化、漠视生命、自暴自弃。而相关案例也已经表明: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因素;而无助感、无望感、无价值感、空虚感是自杀者常见的心理反应[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 必然要担负起帮助青年大学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的重要使命, 指导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 珍视生命。

林语堂曾指出幽默的化学作用———可以改变我们思想的特质, 可以渗透到文化的根底。“人生充满了悲哀与忧愁、愚行与困顿, 那就需要幽默以促使人发挥潜力……幽默感常能激扬心志, 使人重获活力, 虽然身存历劫, 仍然保持蓬勃的生趣。”[1]因此, 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以幽默的语言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法的感染作用, 对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的积极性, 正视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师生交流方式,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课都觉得枯燥, 甚至产生厌学现象。对此,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汲取幽默元素, 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必须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发挥其引人入胜, 鞭辟入里的长处, 增强隐性教育法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完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

三、结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 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实践者。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且承载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使命。因此, 保持显性教育法的主导地位, 传承人文精神和幽默文化, 注重发挥隐性教育法的独特作用, 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作为当前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与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幽默人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21.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311.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52.

[4]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5-6.

[5]鹿晓红.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135.

篇9:中国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

在人类的封建时代,差不多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处于宗教的全面统治之下,唯独中国是一个例外。当然,这不是说在中国封建时代宗教没有起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佛教、道教、各种封建迷信也曾广泛传播,并多次试图登上封建意识形态的王座。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宗教的具有浓厚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占据着统治地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封建时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中国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源头,可以追索到西周。殷商时期的奴隶主阶级是笃信宗教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求神问卜,巫师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尚书·洪范》追述,殷人在作出重大政治决策时,要“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十筮”。其中有五种情况值得注意:“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殷人的决策程序中,龟筮的结果,即神的意志(亦即巫师集团的意志),具有不容违抗的最高权威。这种情况,至西周为之一变。西周统治者虽然从形式上继承了殷商的宗教并以此愚弄、恐吓治下的人民,但他们骨子里并不真正相信。西周统治者的信条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在宗教的外壳里明显地孕育着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礼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道出了殷周在宗教方面的差异。

西周末年,随着宗法奴隶制的危机日益加深,“天”的权威也维持不下去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破壳而出,独立地发展起来,并从此确立了它们在士文化中的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在理论形式上颇为相似。它也和西方人文主义一样,把自己活动的领域和研究的对象集中在人文方面,而把鬼神生死之类的宗教问题置之度外。如孔子讲“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后来的许多思想家,进而采取了无神论的立场。它也和西方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一样,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重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是域中“四大”之一,是“三才”之一。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人能凭借道德和智慧“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能够“参天地、赞化育”。一些哲学家如老子、庄子把所谓“天道”“地道”“人道”中的“道”抽象出来,抬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他们所谓的道,实际上是被实体化了的普遍规律、最高原理。一些哲学家如荀子主张以“道”为“衡”。道在荀子那里有总的原则、规律等意思。以道为衡,也就是主张以人们认识到的法则、规律为裁判、衡量一切的准绳。一些思想家如韩非讲“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即人们的行为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凡此种种,都是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自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之后,在两汉时期、南北朝时期受到严重的挑战。两汉时期,具有许多“非常可怪之论”的春秋公羊说和宗教迷信色彩极浓的谶纬之学盛行一时,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泛滥。但这两次挑战,都受到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坚决而有效的回击。宋、明以降,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力量大大加强,宗教势力日益衰落。

应当承认,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基本上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在理论形态上与西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是相通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和文化在17世纪传入欧洲后,受到了启蒙思想家的大力推崇,在启蒙运动中推波助澜,成为启蒙思想家们理性主义倾向的思想先驱和他们“借以鞭挞旧欧洲的‘巨杖’”。

在德国,这种影响可以明确地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高度评价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他的单子论在相当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思想。莱布尼茨认为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中国人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从而开启了以后启蒙思想家借重中国文明鞭笞旧欧洲传统的先河。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政治理想,是希望在清除现存的基本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一种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新的“理性宗教”。而在伏尔泰心目中,中国儒学乃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而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仿照元曲《赵氏孤儿》编写了诗剧《中国孤儿》(副题《孔子学说五幕剧》),剧中崇尚武功、企图以暴力取胜的成吉思汗,最后折服于崇高的道义。伏尔泰在这部诗剧的前言中写道:“这是一个巨大的证明,体现了理性与才智对盲目和野蛮的力量具有自然的优越性。”

伏尔泰对中国理性主义的赞扬,得到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共鸣。狄德罗在其《百科全书》中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他特别称赞儒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這些评论都说明,中国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对西方近代的启蒙运动发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也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现代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宗教负担最小的民族,这就是古代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硕果。在西方和其他许多地方,“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把矛头指向教会”。而在中国,情况则大大不同。中国反对封建制度斗争的矛头,首先不是指向教会,而是指向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礼教、封建的土地制度。中华民族宗教负担很轻,这对于她今后的振兴和腾飞将具有深远意义。

(选自《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删节。张岱年为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著作等身。程宜山为张岱年先生的弟子)

篇10: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企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就会造成企业运营管理的失范,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一、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所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容。人文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其一是内沟通,即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包括上下级、平行级,是全方位的沟通。其二是外沟通。通过信息传递使外界更直接、更真实、更可靠了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无论是内沟通还是外沟通,都需要人文精神作平台。缺乏人文精神平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根基,无法给企业提供长成参天大树的源动力,即重科技、轻人文,重利益、轻道德,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导致缺乏社会诚信,使企业缺乏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社会环境。

缺乏人文内涵使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流于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千人一面,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达到应有功效。而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善待,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在人文平台上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成败。企业理念的立意要高,这个高的基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平台。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经理人员和员工“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

(二)提供充满人性化的产品。让公众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这是企业的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涉及多方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提高美誉度、赢得良好的口碑,企业要与外界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尤其是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要让以人为本落实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在企业内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并通过组织设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参与企业决策。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文化氛围,对于迅速激发员工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

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

(五)谋求人与事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还有生存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要设法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做到人与事的和谐配置,人与事的共同发展,让员工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提高,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在企业大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这对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积极发挥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体制和制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在于它是人们积极性的助推器,还是作茧自缚的消极绳索。不能让原则窒息活力,而是应该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理念依据。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潜移默化,沉淀到企业的每个人的血液中才能有效。

(一)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员工队伍建设中去是人文精神培育的群众基础。员工队伍的培训不应仅着眼于企业所在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应着眼于培育“自信、健康、上进、宽容”的人。要将员工队伍建设建立在人文平台上,使其具备学习能力、凝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颗热诚的心,热爱祖国,关爱他人,追求自信、从容、稳健、生生不息、越飞越高的生命状态。这个平台的核心主线是“有质量的热诚”。对自己工作热诚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从容自信地进行,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质量的热诚意味着有感染力,有智慧,成熟而有弹性。这种热诚是一种力量的积聚,智慧资源的积聚,是树立企业希望、理想与探索、超越精神的人文平台。

(二)重新认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根本方式,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人的结合体”,“它是通过人的纽带而不一定是以资本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成功的企业“其关键在于一套大力强调人的作用的哲学”。企业应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因为出色意味着创新,只有真诚地以干好工作为己任,才会有出色的表现。(改为:重新认识企业的本质)

上一篇:大四顶岗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招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