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

2024-08-14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精选6篇)

篇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

1、总体上与修订后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协调、统一。

2、纳入三个修订单的内容到新规则中(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5年第141号、2006年第216号和2008年第16号)。

3、格式修改,附件一改为附件A等;按特种设备局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格式规定进行修改(减少层次,最多二层)。

4、明确定期检验的性质、定位,明确检验结论、安全状况等级的含义。

第三条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是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压力容器停机时,根据本规则的规定对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所进行的符合性验证活动。

释义:新增条款。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属于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对检查机构的认可领域之一,涉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检验检测、监督检查活动。在工SO 17020《各类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中,检查(inspection)的定义是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对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

本条从检查机构的性质上来定义“定期检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是一种符合性验证活动,其依据是本规则,检验时压力容器应当处于停机状态,检验的目的是验证在用压力容器在检验时的安全状况是否符合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安全要求。检验机构的人员应不受可能影响其判断的来自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压力的影响,应严格执行程序,确保检验的结果不受检验机构以外的人员或组织的影响。定期检验活动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诚实性。

本条规定定期检验在压力容器停机时进行,是一种原则规定,在目前在线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标准、评定方法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不提倡进行在线检验替代定期检验。本规则附件C规定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可以在系统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这是在大量经验积累和科研基础上作出的规定,为的就是解决这类难以停机设备(冷库)的实际检验问题,使之规范进行,二者并不矛盾。

5、理清使用单位、检验机构、监察单位的义务;明确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的义务与分工。

第十二条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检验检测人员(以下简称检验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书,并且按照规定进行注册。检验机构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并且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注2).注2:真实性表示结论、报告以事实为基础,不作假证;准确性表示结论、报告所涉及的检测数据符合相关要求;有效性表示检验机构的资质、检验人员的资格符合要求,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检验依据合法,报告审批程序符合要求。

释义:本条规定了检验机构资质和检验人员资格、权限及职责,增加检验人员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注册的要求;有关检验方案的规定放到本规则第十五条中。

按照总局国质检特〔20091478号文件《关于实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调整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文件中检协【2010]会字第此号《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聘用持证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后,应及时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办理告知或变更执业单位的手续,即建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制度。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是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取得能力资格证后,按照规定,由其执业单位到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申请办理执业注册,注册完成之后,方能合法执业,即只有经执业注册的检验检测人员才能代表其执业单位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原检规规定检验机构应当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正确性”的含义比较宽泛,难以把握。本次修订改为“检验机构应当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体现检验结论(报告)的“三性”原则,真实性表示结论、报告以事实为基拙,不作假证;准确性表示结论、报告所涉及的检测数据符合相关要求(如偏差要求、数据处理要求、有关测试要求等);有效性表示检验机构的资质、检验人员的资格符合要求,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检验依据合法,报告审批程序符合要求(法规及质量体系)。

6、建立按使用情况、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进行针对性检验(编制针对性检验方案)的思想;例如,在每种检验方法中(或者在释义中)加入所对应的典型损伤模式或者失效模式(可检缺陷),作为指导。

7、为新检测技术、新评定方法的应用制定程序,给出渠道。

8、吸纳成熟的科技成果(如《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的TOFD方法、合于使用评价、RBI技术),理清与常规检验方法的关系,有利于技术进步、科学发展。

第十一条采用与本规则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不一致的新检测技术、新评定方法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研究、试验、检测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报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新检测技术、新评定方法方可进行试用。

释义:随着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的进步,随着石油、化工装置向高参数、大型化方向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条明确了与本规则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如相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不一致的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等应用的出路和评审程序。

概括来说,新的检测技术指本规则中尚未提及的无损检测方法,如磁记忆、漏磁检测等;新的评定方法指本规则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中没有规定的评定方法,如可能出现的可靠性评定方法、失效概率评定方法等。应用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代替规定检测技术或者评定方法,其结果直接作为检验结论时,需要进行本条规定的技术评审;如果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只是作为研究或者辅助手段,不代替规定检测技术或者评定方法时,不需要技术评审。

本规则的解释权归国家质检总局,因此,采用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不在本规则范围内时,必须由国家质检总局进行批准。批准需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国家质检总局将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对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组织技术评审,在技术评价的基础上审批。

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试验测试、检验检测比对等,并组织专家对其结果进行技术评审,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技术评审报告,提出这些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是否可以使用的意见。

对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的批准一事一议,批准只对申请单位有效。不同单位使用类似(或相同)的新的检测技术、新的评定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批准只针对申请单位,不针对申请事项,没有推广之意。

9、增加定期检验工作的信息化要求。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本规则的规定,做好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且按照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规定,及时将所要求的数据输入特种设备信息系统。

释义:本规则是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基本要求。明确相关单位都应当严格执行本规则的规定。

新增有关信息管理方面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正在推进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平台和检验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将要对特种设备从生产到退役(报废)整个周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管,这就要求检验机构将定期检验的有关数据输入到规定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平台中,对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以达到对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的目的。

10、增加对检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规定。

第十四条检验机构应当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安全教育,并且保存教育记录。

释义:新增条款。

目的是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对现场检验工作中的危险源加以辫识,减少现场安全事故,并且要求安全教育要有记录,不流于形式。检验机构应当制定检验检测工作安全管理程序(或者制度),要求在检验检测现场辫识危及检验人员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危险源,评价、控制其风险,保障检验检测人员安全,发生事故时,能够按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响应,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11、删除年度检查内容,移到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中。

12、更加准确地描述各检验项目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标准)、检验重点及检验要求,突出检验项目及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加强与损伤模式或者失效模式的对应性。

13、根据检验经验,大幅度调整宏观检验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14、明确部分或者全部拆除压力容器外隔热层的情况,便于操作。第十八条 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当根据需要部分或者全部拆除压力容器外隔热层:

(一)隔热层有破损、失效的;

(二)隔热层下容器壳体存在腐蚀或者外表面开裂可能性的;

(三)无法进行压力容器内部检验,需要外壁检验或者从外壁进行内部检测的;

(四)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

释义:对外保温层(现改为外隔热层,包括保冷,更准确),原检规规定除明确规定可不拆除的几种情况外,一般均应拆除,至于拆除的部位、比例,根据对外保温层宏观检验的结果由检验人员确定。

隔热层是否需要拆除、拆多少,是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一个难题。不拆除或者拆除不够,定期检验工作难以开展;全部拆除难度大、成本高,不现实,使用单位也难以接受。本次修订与原检规相比,换了一个角度来考虑,以一般情况下不拆除为前提,必要时才根据需要进行拆除。也就是说,是否需要拆除外隔热层,其基本判断原则就是容器的损伤和失效模式;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拆除隔热层,一种是容器存在外表面损伤或者失效可能性的,另一种是容器无法进行开罐内表面检验而只能从外表面检验的。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如果容器开罐内表面检验未发现问题,一般就不需再拆除隔热层。这样的修改既明确了拆除外隔热层的必要条件,又满足了使用单位降低检修费用的需求,规定更加明晰,更容易操作。

15、进一步简化定期检验时的安全附件检验,既要发挥作用,又要切实可行;对安全附件的检查内容主要放到年度检查中。

第三十二条 安全附件检验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安全阀,检验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

(二)爆破片装置,检验是否按期更换;

(三)压力表,检验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适用于有检定要求的压力表)

释义:大大简化安全附件检验内容,安全阀只检验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爆破片装置只检验是否按期更换、压力表只检验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适用于有检定要求的压力表)。安全附件是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但其不属于压力容器本体,不影响定期检验时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检验安全附件主要是检验其是否在检定、校准、校验有效期内;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指示是否准确,这些检查应当是在压力容器运行期间进行的经常性项目,仅在停机定期检验时检验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项目也难以进行,因此,将安全附件的主要检查工作放到使用管理规则中,放到日常维护保养巡检以及年度检查中,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16、取消强制性耐压试验要求,做为一个检验项目,只必要时进行;扩展气密性试验为泄漏试验。

17、删除具体的技术细节,如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过程要求等;规定试验由使用单位负责实施,检验机构进行验证性(见证性)检验。

释义:本次修订重新界定了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类另」和适用对象(参见本规则第六条的释义),耐压试验不再单独作为一种检验类别,而是作为必要时进行的一个检验项目。原检规所规定的必须进行耐压试验的情况,从环节控制和落实安全责任的角度看不应当都放在定期检验中,本次修仃取消了原检规和19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关于定期检验时耐压试验的规定,耐压试验不要求必须进行,只有在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机构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有怀疑时,才进行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主要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超压(超过设计压力或者是工作压力)的试验办法全面考核容器的整体强度,二是检验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和密封元件的严密性。对于新制压力容器(或者经过改造与重大维修)来说,耐压试验是考核容器强度和严密性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也证实这种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一些压力容器在耐压试验发生了焊接接头或密封元件的泄漏,有的甚至还发生了压力容器本体开裂。因此制造时(或者改造与重大维修后)的耐压试验确实是必不可少的。而承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影响其整体强度的主要是均匀腐蚀、材质劣化,而均匀腐蚀完全可以通过测厚,材质劣化可以通过测量硬度、检验金相、化学成分分析来检验评价,同时,因存在较大的安全系数,致使耐压试验并不能准确反映这些缺陷的真实危害情况。在现有的事故资料中,几乎没有因设备整体强度问题而引发事故的案例。对在用设备,因其有内件或工艺介质,或者设备本身是禁水的,或者由于基础承重限制,即使要求进行耐压试验,许多设备也无法进行。进行耐压试验。要消耗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大型承压设备的耐压试验时间往往很长,不符合节能减排降耗基本国策的要求。另外,这种超载对设备的安全性并不一定有益,反倒对地基、支撑设施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制造(组焊)时进行耐压试验是必要的,对没有材质劣化的设备,在定期检验时,没必要进行耐压试验,采取测厚的方式进行强度校核即可。本次修订规定,耐压试验的试验参数(试验压力、温度等以本次定期检验确定的允许/监控使用参数为基拙计算)、准备工作、安全防护、试验介质、试验过程、合格要求等按照相应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相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包括《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对耐压试验如何进行都有明确规定,不规则不再重复规定。

18、从概念上区分材质劣化、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等,整合缺陷与损伤模式(腐蚀减薄、材质劣化、环境开裂、机械损伤)的关系,科学确定其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19、附件A“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定期检验专项要求”、附件D“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定期检验专项要求”与《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协调统一,如名词术语、适用范围、检验周期等。

20、新增加附件E“非金属及非金属衬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专项要求”。

21、调整检验报告格式、内容,使之适应信息化工作有关要求。

相关的无损检测内容:

第二十六条

表面缺陷检测,应当采用JB/T 4730中的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方法。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

表面缺陷检测的要求如下:

(一)碳钢低合金钢制低温压力容器、存在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的压力容器、有再热裂纹倾向的压力容器、Cr-Mo钢制压力容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按照疲劳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首次定期检验的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6MPa表压,以下没有注明的均同)的第III类压力容器,检测长度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的20%;

(二)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宏观检验发现裂纹的部位,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异种钢焊接接头、T型接头、接管角接接头、其他有怀疑的焊接接头,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当重点检验;对焊接裂纹敏感的材料,注意检验可能出现的延迟裂纹;

(三)检测中发现裂纹,检验人员应当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或者区域,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缺陷;

(四)如果无法在内表面进行检测,可以在外表面采用其他方法对内表面进行检测。

释义:明确表面缺陷检测应当采用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中的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方法,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本次修订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一致,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如果采用JB/T 4730中没有的无损检测方法时,应当按本规则第十一条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

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本条第(一)款内列出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20%的表面无损检测;在原检规基础上,新增碳钢低合金钢低温压力容器、有再热裂纹倾向的压力容器、按疲劳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这3种容易出现表面裂纹的压力容器,同时将应力腐蚀扩展为环境开裂,增加对机械损伤产生裂纹情况的检测,并且要求对宏观检验发现裂纹的部位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2.将标准杭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制压力容器仅限定为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制压力容器,不一定都容易产生表面裂纹,例如双相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等压力容器,其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是较为稳定的,并没有严重出现表面裂纹的情况,只有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由于其组装焊接时预热、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等较难控制,有可能产生延迟裂纹,因此,本次修订将需要表面无损检测的范围限定为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3.删除原检规“内表面的焊接接头已有裂纹的部位,对其相应外表面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抽查”这一规定。内外表面裂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和对应关系,删除后可以避免检验范围扩大,减少对隔热层的不必要拆除。对外表面裂纹,参照本条第(二)款及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4.本条第(二)款针对所有需要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列出了需要重点检验的部位。本次修订将T型焊接接头改为T型接头(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一致),新增接管角接接头作为重点检验部位。

钢材的金相组织主要分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从焊接角度讲,异种钢一般指两种不同类型金相组织钢材的组合;在相同类型金相组织的钢材中,也可能因其化学成分与性能有较大差异而组成异种钢;当同种钢材选用异质填充金属焊接时,也纳入异种钢焊接范围内。异种钢焊接突出问题在于焊接接头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异种组织的不稳定性、应力和变形的复杂性。

不同强度的珠光体钢材相焊,应保证焊接金属抗拉强度高于或等于强度较低一侧母材抗拉强度下限值,且不超过强度较高一侧母材标准规定杭拉强度的上限值;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焊接时,尽可能防止焊接接头产生脆化和冷裂纹;珠光体钢与铁素体钢相焊时,则需防止焊接接头过热粗化、脆化和裂纹;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相焊时,则需防止焊缝金属的稀释、碳迁移形成的扩散层及组织不同产生焊缝金属的剥离;Cr-M。珠光体钢、马氏体钢与铁素体钢同种钢相焊均有较高的冷裂纹敏感性;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异种钢相焊,也有较高冷裂纹倾向,应加强无损检验。

从无损检测要求的角度讲,异种钢焊接接头主要指凡是两种钢材在焊接后容易产生焊接缺陷的应增加表面检测要求。一般情况下:按NB/T 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表1不同组别钢材的焊接接头应考虑增加表面检测要求,但如果其中一种钢材的焊接工艺评定可以适用于另一种钢材时除外。

“角接接头”和“T形接头”的结构可参照GB 150.3附录D(资料性附录)“焊接接头结构”。角接接头一般指两焊件端部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焊接接头;如安放式接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和容器内壁平齐的插入式接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T形接头一般指一焊件端面与另一焊件表面构成直角的焊接接头;如内伸接管与壳体的焊接接头。(也可参照GB/T 3375-1994《焊接术语》中的定义以加深理解)

5.原检规规定“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可以采用金相检验检查。”该内容不属于表面

无损检测,将其删除。对原检规此内容的理解可结合本规则第二十八条的相关内容。

6.原检规规定“绕带式压力容器的钢带始、末端焊接接头,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不得有裂纹。”该内容应当是对制造过程的检验要求,对在用绕带式压力容器的钢带始、末端焊接接头已经无法检测,故修订时取消该内容。

7.取消“标准杭拉强度下限二。>540MPa的钢制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后应当进行表

面无损检测抽查。”在《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5.3.3无损检测的实施

时机((4)中,对制造过程有类似的要求。本次修订,规定耐压试验只在必要时进行,同

时,即使是低合金高强度钢也不会因耐压试验本身而产生裂纹,因此取消这一规定。如果检验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二。》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并

且检验机构认为需要耐压试验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仍可以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

进行。

正确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对有效检出缺陷保证运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表面

无损检测方法有磁粉检测、渗透检测两种。渗透检测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的缺陷,而磁粉

检测既能检测表面开口的缺陷,也能检测闭合的缺陷,还可检测3mm以内浅表面的埋藏

缺陷,对铁磁性材料而言磁粉检测的灵敏度高于渗透检测。

在检测中发现裂纹,检验人员应当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或者区域,以发现可能

存在的其他缺陷。对焊接接头应在裂纹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检测长度,增加的长度一般

应为该焊接接头长度的10%,且两侧一般不小于250 mm;对非焊接接头部位扩大检测区

域范围,而不仅仅是长度比例。

如果无法在内表面进行检测,可以在外表面采用其他方法(例如超声检侧、内实袱之、声发射等)对内表面进行检测,参见本规则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七条

理藏缺陷检测,应当采用JBiT 4730中的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等方法。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进行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抽查,必要时相互复验;抽查比例或者是否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复验,由检验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必要时,可以用声发射判断缺陷的活动性:

(一)使用过程中补焊过的部位;

(一力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裂纹,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测的部位;

(三少错边量和棱角度超过相应制造标准要求的焊缝部位:

(四)使用中出现焊接接头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

(五)承受交变载荷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和其他应力集中部位;

(六)使用单位要求或者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部位

已进行过埋藏缺陷检测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无异常情况,可以不再进行检测。

释义:明确埋藏缺陷检测应当应当采用JB/T 4730中的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等方 法。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

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本次修订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一

致,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如果采用JB/T4730中没有的无损检测方法时,应当按本规则第

十一条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

本次修订,对于超声检测给出了3种方法:T汀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 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

测是指记录全部检测过程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其检测设备应当记录所检测对接接头 的全部超声波形并可回放,例如采用自动记录的超声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不可记录的脉

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则是指仅局部记录检测数据或不记录检测数据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

测,例如采用模拟超声检测仪器进行的检测。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是近年来国内应用较为成熟的超声检测新方法。自2000 年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在国内首次进行TOFD检

测研究和应用以后,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以国质检特函(2007)402号文《关于进一步

完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衍射时

差法超声检测(TOFD)替代射线检测。此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多个单位也进行了大 量研究和实际检测应用,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委会也培训和认可了11级

TOFD检测人员200余人,TOFD检测标准NB/T 47013.10-20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已经颁布,并且该方法也已经纳入到《固定式压力容

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大量的检测实例表明,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技术具有缺陷检出率较高、实时成像记录、环保等优点,对于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一种有效的

补充。鉴于国内对TOFD技术的强烈需求,如厚壁容器、无法进入容器内部的封头与筒

体的最后一条对接焊缝、现场组焊检测等各种情况,本次修仃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TOFD)及时纳入,以期促进和规范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挤提

高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水平。由于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在我国的应用时间

尚短、所积累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应用该方法前,应当充

分准备、加强工艺试验,及时总结检测经验,保证该技术有导健康地发展。

检验内容基本未变。规定需要检测部位的(一)至

(五)项,都是容易出砚缺陷或者

已经出现问题的部位,而原检规“(6)有衬里或者因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表面分粉为焊

接接头”却是难以检测的部位,与需要检测的立意不完全相符,不再强制规定,需要检

测时,可以理解为将其列入了修订后的“

(六)使用单位要求或者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 部位。”

声发射是判断缺陷活动性也即危险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在压力家养定期

检验中日益获得广泛的应用,必要时,可用声发射判断缺陷的活动性,声发t--GB/T 18182-2012《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标准进行、

篇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

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包括哪些内容?其检验周期是如何确定的? 答: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1)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全面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2)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应当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其检验周期为:

a、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 b、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

c、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2、什么情况下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周期应当缩短?

答:首次全面检验一般为投用三年后进行。但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周期应当适当缩短:

(1)介质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或者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每年大于0.25一,以及设计者所确定的腐蚀数据与实际不符的;

(2)材料表面质量差或者内部有缺陷的;

(3)使用条件恶劣或者使用中发现应力腐蚀现象的;

(4)使用超过20年,经过技术鉴定或者由检验人员确认按正常检验周期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5)停止使用时间超过2年的;

(6)改变使用介质并且可能造成腐蚀现象恶化的;(7)设计图样注明无法进行耐压试验的;(8)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

(9)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有应力腐蚀现象的,每年或根据需要进行全面检验;

(10)采用“亚铵法”造纸工艺,且无防腐措施的蒸球根据需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11)球形储罐(使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fb≥540MPa材料制造的,投用一年后应当开罐检验);

(12)搪玻璃设备。

3、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压力容器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全面检验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1)非金属衬里层完好,其检验周期最长可以延长至9年;(2)介质对材料腐蚀速率每年低于0.1一(实测数据)、有可靠的耐腐蚀金属衬里(复合钢板)或者热喷涂金属(铝粉或者不锈钢粉)涂层,通过1-2次全面检验确认腐蚀轻微或者衬里完好的,其检验周期最长可以延长至12年;

(3)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以及装有充填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其检验周期根据设计图样和实际使用情况由使用单位、设计单位和检验机构协商确定,报办理《使用登记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构)备案。4、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一)用焊接方法更换受压元件的;

(二)受压元件焊补深度大于1/2壁厚的;

(三)改变使用条件,超过原设计参数并且经过强度校核合格的;

(四)需要更换衬里的(耐压试验应当于更换衬里前进行);

(五)停止使用2年后重新复用的;

(六)从外单位移装或者本单位移装的;

(七)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机构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有怀疑的。5、什么是压力容器的检查,主要检查哪些内容,如何进行? 答:压力容器的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使用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及运行状况检查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等。检查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进行测厚、壁温检查和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真空度测试等。

6、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内容如下:

(1)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运行记录是否齐全、真实,查阅压力容器台账(或者账册)与实际是否相符;

(2)压力容器图样、使用登记证、产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监督检验证书、历年检验报告以及维修、改造资料等建档资料是否齐全并且符合要求;(3)压力容器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4)上次检验、检查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7、压力容器本体及运行状况的检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有以下内容:

(1)压力容器的铭牌、漆色、标志及喷涂的使用证号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阀门、管路)部位、焊接接头等是否有裂纹、过热、变形、泄漏、损伤等;

(3)外表面有无腐蚀,有无异常结霜、结露等;(4)保温层有无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5)检漏孔、信号孔有无漏液、漏气,检漏孔是否畅通;

(6)压力容器与相邻管道或者构件有无异常振动、响声或者相互摩擦;(7)支承或者支座有无损坏,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完好;

(8)排放(疏水、排污)装置是否完好;

(9)运行期间是否有超压、超温、超量等现象;

(10)罐体有接地装置的,检查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11)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压力容器的监控措施执行情况和有无异常情况;(12)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联锁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8、检查时,安全附件装置发现哪些情况时,要求使用单位限期改正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改正期间的安全,如果逾期仍未改正应当暂停该压力容器使用? 答:

(一)压力表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1)选型错误;

(2)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者表盘刻度模糊不清;(3)封印损坏或者超过检定有效期限:

(4)表内弹簧管泄漏或者压力表指针松动;(5)指针扭曲断裂或者外壳腐蚀严重;

(6)通旋塞或者针形阀开启标记不清或者锁紧装置损坏。

(二)液位计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1)超过规定的检定、检修期限(2)玻璃板(管)有裂纹、破碎;(3)阀件固死;(4)出现假液位;

(5)液位计指示模糊不清;

(6)选型错误;

(7)防止泄漏的保护装置损坏。

(三)安全阀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1)选型错误;

(2)超过校验有效期;(3)铅封损坏;(4)安全阀泄漏。

(四)爆破片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1)爆破片超过规定使用期限的;(2)爆破片安装方向错误的;

(3)爆破片装置标定的爆破压力、温度和运行要求不符的;(4)使用中超过标定爆破压力而未爆破的;(5)爆破片装在安全阀进口侧与安全阀串联使用时,爆破片和安全阀之间的压力表有压力显示或者截止阀打开后有气体漏出的;(6)爆破片装置泄漏的。

爆破片单独作泄压装置或者爆破片与安全阀并联使用的压力容器进行检查时,如果发现爆破片和容器间的截止阀未处于全开状态或者铅封损坏时,要求使用单位限期改正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改正期间的安全,如果逾期仍未改正则该压力容器暂停使用。

9、检查的结论有哪些? 答: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人员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出具检查报告,做出下述结论:

(1)允许运行,系指未发现或者只有轻度不影响安全的缺陷;(2)监督运行,系指发现一般缺陷,经过使用单位采取措施后能保证安全运行,结论中应当注明监督运行需解决的问题及完成期限;

(3)暂停运行,仅指安全附件的问题逾期仍未解决的情况。问题解决并且经过确认后,允许恢复运行;

(4)停止运行,系指发现严重缺陷,不能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情况,应当停止运行或者由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做进一步检验。检验查一般不对压力容器安全器安全状况等级进行评定,但如果发现严重问题,应当由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按本规则第五章的规定进行评定,适当降低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

10、在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检验时必须审查的资料有哪些? 答:(1)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2)制造单位资格,制造日期,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对低温度液体(绝热)压力容器,还包括封口真空度、真空夹层泄漏率检验结果、静态蒸发率指标等),竣工图等;

(3)大型压力容器现场组装单位资格,安装日期,竣工验收文件;(4)制造、安装监督检验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5)使用登记证;

其中以下资料为首次检验为非必检项目:(6)运行周期内的检查报告;(7)历次全面检验报告;

(8)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操作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9)有关维修或者改造的文件,重大改造维修方案,告知文件,竣工资料,改造、维修监督检验证书等。

11、全面检验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检验前准备、全面检验、缺陷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结论和出具检验报告等,检验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工作。12、全面检验的项目有哪些?

答:检验的具体项目包括宏观(外观、结构以及几何尺寸)、保温层隔热层衬里、壁厚、表面缺陷、埋藏缺陷、材质、紧固件、强度、安全附件、气密性以及其他必要的项目。

13、宏观检查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是检查外观、结构及几何尺寸等是否满足容器安全使用的要求。外观检查:

(1)容器本体、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等部位的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焊缝表面(包括近缝区),以肉眼或者5~10倍放大镜检查裂纹;(2)内外表面的腐蚀和机械损伤;(3)紧固螺栓;(4)支承或者支座,大型容器基础的下沉、倾斜、开裂;(5)排放(疏水、排污)装置;

(6)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7)多层包扎、热套容器的泄放孔。

上述检查项目以发现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为重点,对于内部无法进入的容器应当采用内窥镜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检查。结构检查:

(1)筒体与封头的连接;

(2)开孔及补强;(3)角接;

(4)搭接;(5)布置不合理的焊缝;

(6)封头(端盖);(7)支座或者支承;

(8)法兰;(9)排污口。

上述检查项目仅在首次全面检验时进行,以后的检验仅对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复查。几何尺寸:

(1)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

(2)焊缝余高、角焊缝的焊缝厚度和焊脚尺寸;(3)同一断面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

(4)封头表面凹凸量、直边高度和直边部位的纵向皱折;

(5)不等厚板(锻)件对接接头未进行削薄或者堆焊过渡的两侧厚度差;(6)直立压力器和球形压力容器支柱的铅垂度。

上述检查项目仅在首次全面检验时进行,以后的检验只对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复查。

14、检验时对于外保温层的拆除是如何规定的?

答:外保温层一般应当拆除,拆除的部位、比例由检验人员确定。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以不拆除保温层。4

(1)外表面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2)外部环境没有水浸入或者跑冷;

(3)对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抽查,未发现裂纹等缺陷;(4)壁温在露点以上;

(5)有类似的成功使用经验。

15、如何对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补充检查?

(1)、夹层上装有真空测试装置的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测试夹层的真空度。其合格指标为:

(a)未装低温介质的情况下,真空粉末绝热夹怪真空度应当低于65Pa,多层绝热夹层真空度应当低于40Pa。

(b)装有低温介质的情况下,真空粉末绝热夹层真空度应当低于10Pa,多层绝热夹层真空度应当低于0.2Pa。

(2)、夹层上未装真空测试装置的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检查容器日蒸发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容器日蒸发率测量。实测日蒸发率指标小于2倍额定日蒸发率指标为合格。

16、测厚时如何确定测厚位置?

答:测定位置应当有代表性,有足够的测定点数。测定后标图记录,对异常测厚点做详细标记。

厚度测定点的位置,一般应当选择以下部位:(1)液位经常波动的部位;(2)易受腐蚀、冲蚀的部位;

(3)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易产生变形及磨损的部位;(4)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5)接管部位。

17、哪些情况下对于压力容器的内表面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答: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对容器内表面对接焊缝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检测长度不少于每条对接焊缝长度的20%:

(1)首次进行全面检验的第三类压力容器;(2)盛装介质有明显应力腐蚀倾向的压力容器(3)Cr-Mo钢制压力容器;

(4)标准抗拉强度下限бb≥540Mpa钢制压力容器。18、哪些情况的压力容器应当进行射线或者超声检测? 答: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进行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抽查,必要时相互复验:(1)使用过程中补焊过的部位;

(2)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裂纹,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的部位;(3)错边量和棱角度超过制造标准要求的焊缝部位;(4)使用中出现焊接接头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5)承受交变载荷设备的焊接接头和其他应力集中部位;

(6)有衬里或者因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表面检查的外表面焊接接头;(7)用户要求或者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部位。

篇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分析

关键词:安全管理,检验周期,风险检验,耐压试验

1 安全技术管理

1.1 安全技术管理的基本情况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其日常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于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次调研结果表明, 各行业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都有一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规模较小的企业, 大多采用设备科等传统的主管部门管理;大型化工企业或外资企业, 基本上采用了现行的HSE、OHS、ISO 18000等安全管理模式。各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较为齐全,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能满足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需求。

1.2 关于安全技术管理问题的讨论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大型企业 (包括大中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 和小型企业 (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小型国企) 。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状况上, 大型企业大多采用数字集散控制系统, 总体状况较好, 设备管理水平高, 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积极主动, 编制的各类作业指导书和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能够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实战演习。而小型企业其设备状况相对较差, 设备管理水平较低, 在安全管理方面, 即使通过了管理体系认证, 也并未真正会贯通这些管理体系的精神实质, 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多流于形式, 针对性不强。

压力容器使用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与企业生产的特点、当地政府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地域经济的发达程度等均有一定关系。另外, 人为失误是压力容器安全事故中主要原因。据统计, 在1992~2001年间美国共计发生锅炉压力容器事故23338起, 造成了127人死亡。这些事故中, 直接由于人为失误或者缺乏知识而造成的事故占83%。因此, 对于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而言, 人为失误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鉴于这些情况, 特别是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技术管理状况的差异, 在压力容器的监察和检验工作中, 应对小型企业的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重点加强对其宣传相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的力度, 强化其安全技术管理, 提高其设备管理水平, 改善其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同时提升监察和检验机构的服务意识, 对企业加强压力容器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力度, 使企业特别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能方便、及时地了解到法规标准的相关内容及修改、变动和更新情况, 从而使企业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法规和规范。

2 年度检查与定期检验

2.1 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的基本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 有50%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进行了年度检查, 主要项目是宏观检查和安全附件检查, 少数单位还进行了壁厚测定, 并作了年度检查记录。虽然开展压力容器年度检查的企业具备了一定数量, 但年度检查的总体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检验人员水平参差不起, 安全隐患检出率偏低, 多数使用单位对年度检验人员具备的资格不清楚, 不能及时获得检查人员的培训信息;检验案例是定期检验中发现设备存在缺陷或者损伤的集中反映。近两年来特检院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发现缺陷后所填报的检验案例, 这些检验案例中所涉及的危险性缺陷主要是裂纹、腐蚀、未焊透等。

2.2 关于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的讨论

99版《容规》中的外部检查是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定检规》中的年度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从年度检查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方面来看, 宜将年度检查纳入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范围, 由企业自主进行年度检查。某些企业由于自身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等原因难以完成年度检查时, 可以委托专业检验机构进行。

另外, 由于年度检查的执行情况还不尽如人意, 强调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 加大力度强化企业年度检查意识, 提高企业年度检查工作技术水平, 以消除在用压力容器运行的安全隐患, 确保其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运行。若能够在缺陷的处理上, 区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新生缺陷和制造过程中的遗留缺陷, 在定期检验中合理地放宽制造过程产生缺陷的返修标准。全面检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和消除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性缺陷。

3 检验周期

3.1 检验周期的基本情况

调研中发现, 目前一些连续性生产的中小型石油和化工企业, 已经由过去的“一年一修”改为“二年一修”。这样, 企业的大检修周期可能难以与检验机构确定的检验周期同步, 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的连续性, 造成企业的非正常停车, 从而增加企业的额外经济支出;由于企业停机检验造成的经济成本高, 企业为配合检验做的准备工作往往不到位, 从而导致检验机构难以按既定方案实施正常的定期检验程序和检验项目。

近几年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外部竞争的增强, 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非常注重设备的长周期运行, 很多大型企业的大检修周期已经改为“三年一修”乃至“四年一修”, 这样定期检验周期与大检修周期不相符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调研发现, 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非连续性生产企业, 定期检验周期的长短对其生产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他们并不在意检验周期的长短, 而更关注设备的安全性, 个别企业甚至提出要缩短检验周期的要求, 一是为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二是可把风险转嫁到检验机构, 可以适当规避使用单位的风险。大部分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认为, 目前技术规范所定的检验周期过于刚性, 不能与企业的生产周期相适应, 不能真正体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3.2 关于检验周期的讨论

合理确定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 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 检验周期延长一年节约成本可达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 经济效益巨大。

99版《容规》和《定检规》中确定的检验周期, 是考虑到我国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总体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 针对一般情况而提出的。实践证明, 这对于确保我国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RBI风险检验技术可以合理确定其设备检验周期的需求。RBI技术是在追求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理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检验策略的方法, 通过对承压设备的潜在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 对风险状况进行排序, 制定优化合理的检验策略, 将检验检测的注意力集中于高风险设备。

RBI风险检验技术的目标是在确保承压设备的本质安全的同时减少运行费用, 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并不矛, RBI技术在我国试点两年多来, 已经先后应用于百余套石油化工装置,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数据, 国内一些大型检验研究机构也正对此积极开展研究。

4 耐压试验

4.1 耐压试验的基本情况

99版《容规》规定:对固定式压力容器, 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 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对移动式压力容器, 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定检规》则规定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 原则上应进行一次耐压试验。调研发现, 有超过90%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认为上述规定过于苛刻而且没有必要, 在定期检验中不必要的耐压试验只会增加企业负担, 耗时费财, 对设备本身亦无好处, 尤其是石化企业的大部分压力容器是不能进行水压试验的, 而采用气压试验又相当危险。

4.2 关于耐压试验的讨论

耐压试验主要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超压 (超过设计压力或者是工作压力) 的试验办法全面考核容器的宏观强度, 二是检查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和密封元件的严密性。对于新制压力容器来说, 耐压试验是考核容器强度和严密性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也证实这种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一些压力容器在耐压试验发生了焊接接头或密封元件的泄漏, 有的甚至还发生了压力容器本体开裂。因此制造厂或组焊现场的耐压试验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 在役压力容器使用中产生的缺陷可以通过宏观检查、壁厚测定和表面无损检测来发现。对于在用压力容器来说,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材质劣化, 没有产生较严重的腐蚀、变形、鼓包、裂纹等缺陷, 其宏观强度、焊接接头和密封元件的严密性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定期检验结束后, 如没有经历重大修理改造等特殊情况或者发现有影响压力容器强度的异常情况, 在用压力容器的强制耐压试验就显得多余, 耗费大量时间和费用。

参考文献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篇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

关键词: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常见问题;分析处理

1.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1.1.一般性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1.1.1.对于机械的碰撞、电弧灼伤以及焊接时遗留的焊迹等原因造成压力容器表面产生的裂纹,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对压力容器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要进行表面检测,以检查表面裂纹是否完全消除,而打磨过程中应注意打磨倾斜度必须大于裂纹的三分之二,以确保表面光滑、平缓。另外,如果检测出的裂纹深度小于表面厚度的5%且不足2mm的话,则可暂时不进行打磨修复。

1.2.焊接参数选取不正确或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咬边问题,由于其非常造成裂纹并不断恶化,对压力容器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我们在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对咬边现象的判定标准,对咬边进行仔细检测,坚决不能放过每一处咬边问题,发现后要尽早对其进行打磨直到完全处理位置。

1.3.压力容器的腐蚀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点状腐蚀、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

1.3.1.点状腐蚀,虽然这类腐蚀比较分散,看似不起眼,但事实上很容易导致容器穿孔,因此我们在检验时要对其多加小心,如果发现的点状腐蚀超过容器厚度的三分之二,或者分布直径超过20cm的话,就需要马上采取补焊措施,如果相反则可以暂时将其列入观察对象不用立即采取措施。

1.3.2.均匀腐蚀,会对容器表面的厚度进行均匀地减薄,因此如果只靠人眼观察判断,是难度很高且没法保证准确性的,所以应通过厚度测量对其腐蚀厚度进行测量,再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校核,一次性通过或补焊后通过校核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定级,定为3级或4级。

1.3.3.局部腐蚀,是三种腐蚀中情况最为复杂的一种,局部腐蚀分两种,一种是附带应力腐蚀、晶间腐蚀或者石墨化等直接对容器材质产生劣化影响的局部腐蚀,只是用普通的补焊措施是无法将其根除的,应该通过对受腐蚀元件的更换结合结挖补方式解决;另一种是一般的局部腐蚀,对于这种腐蚀我们应该经过测量后对其进行无量纲参数G0的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判断进行补焊的必要性。

1.4.埋藏缺陷

对压力容器埋藏缺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超声波检测或者射线探伤的方式,在发现存在埋藏缺陷后,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安全定级,如果定级结果为4级或5级时,负责检验的人员有义务向压力容器使用者报告,并共同对是否对焊缝埋藏采取补焊修复,以提升其安全定级进行研究分析。一般来说,检测人员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或者《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中的要求对埋藏缺陷是否进行补焊进行判断,但要留意的是,对于大型的压力容器,若发现焊缝埋藏,修复难度会比一般的压力容器高上很多,这时,我们应该聘请拥有丰富检测和修复处理经验的单位,严格按照《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的相关规定来对压力容器进行高品质的检验、安全定级以及修复处理。

2.焊接处理的注意事项

对于经过检验、定级不合格的压力容器,必须对其进行焊接处理,以提高其安全定级,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性。而对缺陷问题进行焊接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2.1.在对缺陷问题进行焊接处理前,需要确保负责检验的人员在场或者受到他的授权,而且负责焊接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和焊接经验,如没有则要在其他有经验的焊接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另外,不能以压力容器的制作标准来对缺陷问题的安全等级进行判定。

2.2.在对深度大的裂纹或者穿透性裂纹进行补焊处理时,需要用到例如像碳弧气刨的热源,为了避免裂纹受热源加热后导致裂纹发生扩散,因此在焊接前必须根据裂纹的大小选择在其两端挖出止裂孔或止裂槽。

2.3.在对焊缝埋藏缺陷进行焊补前,需要先用超声波检测或者射线探伤的方式进行检验,而在焊补过程中应尽量按由埋藏缺陷较浅部分开始再到较深部分的顺序焊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压力容器产生缺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在其设计、选材、运送以及制作等每一个步骤中产生。因此,压力容器出现一定的缺陷问题总是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全面检测,按照发现问题、准确测量、安全定级、判定是否需要修复的流程对每一处缺陷问题进行跟进,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中间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以免缺陷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把缺陷问题的数量和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对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润华.压力容器检验信息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6.

[2]缪春生,曹建树,马歆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的探讨[J].压力容器,2008(12).

篇5: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主要变化

1.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门站、调压站(器)管道及其安全保护装置、附属设施的定期检验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A.工业管道

B.工业管道、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C.长输油气管道检验规则 D.公用管道检验规则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40

2.对于检验和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关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单位应当对全面检验、合于使用评价过程中要求进行处理的缺陷,采取修复或者降压运行的措施

B.检验机构、评价机构可以在出具全面检验报告、使用评价报告前将需要处理缺陷通知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对需处理的缺陷进行确认,必要时,可委托其它机构进行再次评估

C.使用单位处理完成并且经检验机构、评价机构确认后,检验机构、评价机构再出具全面检验报告、合于使用评价报告,并且重新对风险预评估结果进行修正(即风险再评估)。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当纳入管道使用登记中

D.缺陷修复前,使用单位应当制订修复方案,缺陷的修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相关文件记录应当存档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40

3.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以PE管或者铸铁管为管道材料的管道全面检验周期不超过()年。

A.15 B.8 C.12 D.6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4.公用管道检查项目与要求中,关于安全保护装置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参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关要求执行 B.参照长输管道定期检验规则有关要求执行 C.参照使用单位内部技术规范执行

D.参照工业管道定期检验有关要求执行,特殊的安全保护装置参照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5.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燃气管道,除出具全面检验报告外,还应当由合于使用评价人员根据全面检验报告和所进行的合于使用评价项目,及时出具合于使用评价报告。合于使用评价报告中应当明确许用参数、下次全面检验日期等。

A.GB1-Ⅲ 级次高压 B.GB1-VI级次高压 C.GB1-V 级中压 D.GB1-VI 中压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6.从事管道风险评估工作的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每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下列评估方法中,对数据需求量大,对数据完整性、准确性要求很高,最复杂的是()。

A.专家评估法 B.相对评估法 C.场景评估法 D.概率评估法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7.对于阴极保护系统测试方法中,瞬间断电法在()采集才是最为准确的断电电位。

A.中断出现尖峰电位瞬间 B.中断出现尖峰电位之后 C.中断后电位衰减平缓后 D.中断后电位波动时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8.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除对对开挖处的管道对接环焊缝位置进行无损检测外,必要时对下述位置的裸露管段也应当进行无损检测抽查,其中不包括()。

A.阀门、膨胀器连接的第一道焊接接头 B.跨越部位、出土与入土端的焊接接头 C.进入阀室内的重要焊接接头

D.检验人员和使用单位认为需要抽查的其他焊接接头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9.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对于GB2级管道,应当结合全面检验结果确定管道下一全面检验日期,其检验周期不能大于()年。

A.15 B.8 C.12 D.6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10.检查的现场工作结束后,检查人员应当根据检查情况出具检查报告,报告中检查结论包含()两种情况。

A.允许使用和进行全面检验 B.允许使用和不允许使用 C.允许使用和进行合于使用评价 D.允许使用和整改后允许使用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11.管道需要设置而未设置补偿器或者补偿器失效的,应当进行()。

A.应力分析校核 B.耐压强度校核 C.剩余寿命预测 D.剩余强度评估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12.对GB1-Ⅲ 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应当结合()结果确定管道下一次全面检验日期。

A.全面检验 B.合于使用评价

C.全面检验和合于使用评价 D.管道剩余寿命评价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13.在检查中,资料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资料、技术档案资料、运行状况资料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检验人员需对上述内容的()负责。

A.完善性与真实性 B.正确与否 C.合理性 D.合法性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14.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对GB1-Ⅲ 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应当根据危害管道安全的主要潜在危险因素选择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管道的剩余寿命预测的是()。

A.腐蚀寿命 B.裂纹扩展寿命 C.损伤寿命 D.疲劳寿命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15.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对GB1-Ⅲ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应当结合全面检验结果和合于使用评价结果,确定管道下一次全面检验日期,其全面检验周期不能大于本规则第二十九条表1的规定,并且最长不能超过预测的管道剩余寿命的()。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一半 D.三分之二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16.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直接检测方法包括管道内腐蚀直接检测、外腐蚀直接检测。内腐蚀直接检测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预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查、()四个步骤。

A.再评价 B.后期评价 C.合于使用评价 D.安全评价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40

17.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下列不属于公用管道检查项目的是()。

A.资料审查 B.宏观检查 C.壁厚测定 D.耐压试验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18.在宏观检查中,对于位置与走向的检查,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不要求进行()。

A.如管线周围地表环境无较大变动、管道无沉降等 B.敷设管道地面因施工无法进入时 C.新建管道投入使用不满一年的管道 D.管道位于地区等级为四级的区域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19.全面检验前,检验机构应当根据资料分析辨识危害管道结构完整性的潜在危险。这些潜在危险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其中制造与安装、改造、维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属于()。

A.固有危险

B.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有关的危险 C.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无关的危险 D.其他危害管道安全的潜在危险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20.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检查,是指在运行过程中的常规性检查。检查通常由()进行。

A.国家质监总局核准的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 B.管道使用单位公用管道作业人员 C.企业管道巡线人员 D.企业管道技术人员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21.全面检验前,检验机构应当对提交和收集的管道资料进行审查,下列哪项是不属于管道投用后首次全面检验时必须审查的资料()。

A.设计图纸、文件与有关强度计算书 B.管道元件产品质量证明资料

C.安装监督检验证明文件,安装及其竣工验收资料 D.管道使用登记证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22.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 管线敷设环境调查一般包括环境腐蚀性检测和()。

A.大气腐蚀性调查 B.土壤腐蚀性调查 C.介质腐蚀性调查 D.区域腐蚀性调查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23.根据事故“浴盆”曲线(图1)所反映的规律,主要是由于设计和施工上的缺陷(如管材、焊接等质量问题)导致的管道故障称为不变事故因素,这些不变事故因素容易诱发()的管道事故。

A.初期诱发管道事故。B.中期诱发管道事故 C.晚期诱发管道事故 D.中、晚期诱发管道事故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24.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 环境腐蚀性检测包括土壤腐蚀性测试和()。

A.管地电位测试 B.干扰电流测试 C.杂散电流测试 D.腐蚀电位测试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25.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GB2 级管道,如果为管沟敷设或者架空敷设,管道本身、附属设施与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验参照工业管道、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关要求执行;如果为直埋敷设,定期检验按照本规则()燃气管道的要求进行。

A.高压 B.次高压 C.中压 D.次高压或中压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40

26.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对于宏观检查存在裂纹或者可疑情况的管道,以及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管道对接环焊缝、管道连头与碰口、管道螺旋焊缝或者对接直焊缝以及焊缝返修处等部位进行()。

A.无损检测 B.安全评定 C.失效分析 D.直接检测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27.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按照定期检验方式和要求,GB1级管道依据设计压力(P,单位为MPa)划分为()级别。

A.高压、次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 B.高压、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 C.高压、次高压和中低压燃气管道 D.高压、次高压和次中压燃气管道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28.《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开挖点的选取应当结合资料调查中的()。

A.错边、咬边严重的焊接接头以及碰口支连头焊口 B.风险较高的管段

C.使用中发生过泄漏、第三方破坏的位置 D.以上全部都是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29.测量管道沿线保护电位时,应考虑IR降的影响。这里所指的IR是()。

A.管道外防腐层破损部位的阴极保护电流在土壤介质中产生的电压梯度 B.管道外防腐层破损部位的阴极保护电流在土壤介质中产生的电位梯度 C.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在管道与地界面之间的极化电位 D.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在管道与地界面之间的电位差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30.合于使用评价,在全面检验之后进行。合于使用评价包含项目中,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开展的项目为()。

A.对管道进行的应力分析计算

B.对危害管道结构完整性的缺陷进行的剩余强度评估与超标缺陷安全评定 C.对危害管道安全的主要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的管道剩余寿命预测 D.材料适用性评价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31.下列与管道腐蚀寿命预测公式计算无关的参量是()。

A.校正系数 B.安全裕量 C.腐蚀速率 D.焊缝系数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32.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高压管道的压力(P,单位为MPa)范围是()。

A.1.6 <P ≤4.0 B.1.6 <P ≤2.5 C.0.4 <P ≤2.5 D.0.4 <P ≤1.6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33.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对于GB1-Ⅲ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定期检验包括(),定期检验要求按照本规则执行。

A.检查与全面检验 B.合于使用评价

C.检查、全面检验与合于使用评价 D.全面检验与合于使用评价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34.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开挖直接检验是按照一定比例选择开挖检验点。开挖点数量的确定原则根据压力等级和()。

A.腐蚀防护系统质量等级 B.管道风险系数等级 C.管道泄漏点数量等级 D.管道本体状况等级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40

35.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当直接检测不可实施时,可以采用()的方法进行检验。

A.水压试验 B.耐压(压力)试验 C.气压试验 D.泄漏性试验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40

36.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开挖直接检验的方法不包括()。

A.土壤腐蚀性检测

B.防腐(保温)层检查和探坑处管地电位测试 C.管道腐蚀状况检测 D.管道本体质量检测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37.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外腐蚀直接检测的具体项目一般包括管线敷设环境调查、防腐(保温)层状况不开挖检测、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开挖直接检验。根据检测、检验结果,对腐蚀防护系统进行分级,原则上分为()个等级。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38.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如果超出风险可接受程度,应当立即进行全面检验。其中下列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运行工况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导致运行风险提高的

B.GB1级管道输送介质种类发生变化,改变为更危险介质的 C.停用超过1年后再启用的 D.发生严重泄漏或腐蚀的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39.GB1-Ⅲ 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在某些情况下应当按照许用压力进行耐压强度校核,下列情况中不需要耐压强度校核的是()。

A.全面减薄量超过公称壁厚20%的 B.操作参数增加大的

C.输送介质种类发生重大变化的,改变为更危险介质的 D.安全附属设施失效对管道产生重大影响的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40

40.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规定,非钢质材料的检验包括铸铁管的检测和()的检查。

A.复合管 B.非金属管 C.PE管 D.聚乙烯管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41.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中关于检验机构与评价机构的全面和合于使用评价方案,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GB1-Ⅲ级次高压燃气管道,检验机构必须制定全面检验方案;

B.对GB1-Ⅳ级次高压燃气管道、GB1-Ⅴ级和GB1-Ⅵ级中压燃气管道、GB2级热气管道,检验机构必须制定全面检验方案;

C.全面检验、合于使用评价方案包括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内容;

D.全面检验方案、合于使用评价方案应当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经检验机构和评价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批。正确答案:[A]

篇6: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为了统一全国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的程序和内容,提高检验工作质 量, 保证锅炉结构上的可靠性, 巩固锅炉定期检验制度, 我们参照一些地方定期 检验工作的做法,制订了《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于一九 八九年开始执行。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 望及时告诉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局。

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质量, 保证锅炉结构上的可靠 性, 根据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及有关规程的规定, 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下列在用的固定式工业锅炉和生活锅炉的定期 检验工作: 1.以水为介质的承压蒸汽锅炉;2.以水为介质、额定供热量大于或等于0.06MW(5×104 Kcal/h的热水锅炉。本规则不适用于发电锅炉、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和核能蒸汽发生器。

第三条 在用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应由省级以上(含省级 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机构考核批准的检验员担任。检验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法 规 , 坚持原则 , 廉洁奉公 , 实事求是地做好检验工作。

第二章 检验前的准备

第四条 在用锅炉定期检验有效期前2个月, 检验单位应向锅炉使用单 位发出《锅炉定期检验通知书》(附件一。锅炉使用单位在锅炉定期检验有效 期终止前40天内向检验单位提交《锅炉定期检验申请书》(附件二。检验单 位综合各使用单位希望的检验日期做出检验计划,并通知受检单位。

第五条 使用单位应准备好受检锅炉有关技术资料:锅炉登记表、锅炉 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上检验报告。

检验前,检验员应认真查阅上述有关资料,以便了解锅炉使用情况和 管理中的问题。

第六条 为了保障检验员人身安全和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检验前, 受检 单位必须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供汽(水管道、排污管道、给水管 道及烟风道必须采取可靠隔绝措施;2.检验中若要进行登高(离地3m以上作业又无固定平台扶梯到 达的地点时,应搭脚手架;3.检验所用照明电源应是安全电源,一般电压不超过12V;在比 较干燥的烟道内并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高于36V电压;4.打开锅炉上的人孔、手孔、检查孔和烟灰门等一切门孔装置,并 确认锅炉内部得到充分冷却(低于35℃、通风换气;5.清除锅炉内水垢污物, 炉膛和烟道内的烟灰炉渣, 露出金属表面, 水垢样品留检验人员检查;6.拆除妨碍检查的汽水挡板、分离装置及给水、排污装置等锅筒内 件;7.燃料的供给和点火系统须上锁。

检验员开始检验前,对上述准备情况必须认真检查。

第七条检验时,受检单位应派锅炉房管理人员到现场,做好检验员的 安全监护工作。

第三章 定 期 检 验

第八条锅炉的定期检验包括停炉的内外部检验和点火升压时的检验。运行状态下的检验是在停炉检验合格基础上进行。

第九条 在定期检验时, 检验员首先要查阅上次检验报告书, 锅炉运行 记录、水质化验记录、锅炉事故、维修、保养记录等资料,了解锅炉运行和使用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 停炉检验时,锅炉本体检验重点: 1.历次锅炉定期检验报告中所记载的有缺陷的部位。

2.有无鼓包、凹陷、弯曲等变形。重点是炉胆、锅筒受高温辐射热 的部位和炉膛水冷壁管、防焦箱以及过热器管等。

3.有无裂纹。特别注意锅筒的纵、环焊缝及焊缝的热影响区;拉撑 件与被拉件的连接部位;水冷壁管、下降管、进水管与锅筒、集箱连接处的角焊 缝及焊缝附近;炉门圈和喉管火侧伸出端;膜式壁鳍片焊缝及胀接管端。

4.锅炉元、部件内外表面有无腐蚀。重点是锅筒内侧水位线附近、锅筒底部、管孔区、人孔、手孔、检查孔、加强圈及其附近锅壳板外表面;锅筒 纵、环焊缝水侧表面;给水管、排污管与锅筒、集箱排接处;立式锅炉下脚圈的 内外侧;卧式锅炉锅壳与砖衬接触部位。

5.有无磨损。重点是炉门圈、小烟室、烟气流速较高部位及吹灰器 吹扫区域的管壁。

6.管板、封头、炉胆扳边处有无沟槽、裂纹。7.有无泄漏。重点是胀接管口处。

8.锅炉内侧表面水垢厚度,水渣、污物堆积和堵塞程度。重点是主 要受热面、集箱、进水管、排污管及水位表、压力表的汽水连接管。

第十一条 点火升压时检验的重点: 1.校验安全阀的始启压力、回座压力有条件的地区,在停炉检验时 也可将安全阀拆下送校验单位试验和调试。检验后由检验员进行铅封。

2.检查水位表指示是否清晰,两侧水位表指示是否一致;汽、水旋 塞处有无渗漏现象。

3.压力表的指示是否正确。

4.高低水位报警装置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5.超压报警和超压联锁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6.熄火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7.排污阀是否渗漏。第四章 水 压 试 验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锅炉,需要进行水压试验: 1.上次水压试验后已达六年者;2.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的锅炉;3.检验员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

第十三条 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或 《热 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第十四条 水压试验的程序和要求: 1.水压试验应在停炉检验后进行。必要时应做强度校核,不能用水 压试验方法确定锅炉运行压力。

2.为了暴露检查部分,必要时应拆去局部绝热层或其他附件,以利 检查。3.除试验所用管路外,锅炉范围内其余管路上的阀门都应采取可靠 的隔断措施。

4.水压试验时的试验压力以锅炉上的压力表读数为准。此表应预先 校验合格。5.水压试验用水的水温以20-70℃为宜,试验时周围气温高于 5℃,低于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

6.水压试验加压前,锅炉内要上满水,不得残留空气。

7.水压试验时应缓慢升压。水压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 查锅炉各部位有无渗漏和不正常现象发生, 如没有异常现象, 继续升压到试验压 力。在升压中不得以电动离心泵升压。

8.在试验压力下保持5分钟此处是指焊制锅炉而言,对于铆接锅炉 按有关规定执行。, 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进行检查。在检查期间压力应维持不变。

9.水压试验合格标准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热 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第十五条 在进行水压试验时,检验员必须在现场,并进行检查。第五章 缺陷及处理

第十六条 锅炉检验后, 检验员应根据本体受压元件有无缺陷, 安全附 件是否齐全、可靠, 附属装置有无故障和技术资料有无等情况, 对受检锅炉做出 允许投入运行、监督运行、修理后运行或报废的结论。

第十七条 锅筒部分不允许有任何裂纹。如发现裂纹, 应查明裂纹的性 质、深度和长度,分析产生裂纹的原因,按如下原则处理:

1.表面裂纹深度不超过钢板负偏差,裂纹部位钢板厚度不小于强度 计算所确定的最小允许值,可将裂纹部位进行平滑打磨。

2.焊缝上的裂纹允许剔除后补焊。

3.焊缝以外的裂纹的深度超过1款中的规定,但条数不多,且不聚 集在一起, 间距大于50mm, 总长度不超过本节筒身长度的50%时, 允许在 裂纹处开坡口补焊,超过者应做挖补修理或更换筒节。

4.炉胆或封头扳边圆弧的环向裂纹,其长度小于周长的25%者, 可以将裂纹剔除后开坡口补焊。超过者应做挖补修理。

5.管板上的以下几种裂纹不能补焊:(1呈封闭状的裂纹;(2从管孔向外呈辐射状的裂纹;(3连续穿过四个以上孔带的裂纹;(4在孔带最外一排连续穿过两个孔带的裂纹;(5在孔带最外一排且向外延伸的裂纹。

6、凡苛性脆化造成的晶界裂纹一律不能补焊,必须挖补或更换。如 挖补,边界区必须无苛性脆化迹象。

7.水管、烟管胀接处管端环形裂纹必须更换管子。

8.胀接的水管、烟管的管端裂纹未延伸到胀口部分,可观察使用。

9.立式锅炉喉管有纵向裂纹总长小于喉管长度的50%,可以开坡 口补焊。超过此值或有环向裂纹时应更换喉管。

10.裂纹补焊后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第十八条 锅炉受压元件腐蚀、磨损的处理: 1.受压元件均匀腐蚀、磨损量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且剩余壁厚满足运 行压力下的强度要求时,可不修理,监督使用:(1双面对接焊锅筒的筒体部分,在焊缝和管孔区外,壁厚减薄量 小于20%;在焊缝和管孔区内,壁厚减薄量小于15%。

(2)椭球形封头,在过渡圆弧部分以外,壁厚减薄量小于25%; 过渡圆弧部分壁厚减薄量小于15%。(3)管板管孔区壁厚减薄量小于25%;管板扳边区壁厚减薄量小 于15%。(4)炉胆壁厚减薄量小于20%。(5)水管、烟管壁厚减薄量小于1.5mm。(6)局部腐蚀面积如小于或等于相当于直径350mm圆面积时。2.下列腐蚀、磨损允许用堆焊方法修理:(1)受压元件剩余厚度大于或等于原来壁厚的60%,且面积小于 或等于2500cm2。(2)任何深度的个别腐蚀凹坑,当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且相 邻两凹坑距离大于或等于120mm。3.上述情况以外的严重腐蚀和磨损应采取挖补或更换处理。第十九条 炉胆或封头扳边处的轻微起槽,深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可以磨平后监督使用;起槽深度超过2mm,长度不超过炉胆或封头周长的2 5%时,可补焊或磨光修理。更严重时,必须挖补或更新处理。第二十条 泄漏的处理: 1.发现泄漏时应检查其附近有无腐蚀,若泄漏处被保温层覆盖,应 拆除保温层。2.水管、烟管胀接处的泄漏,补胀后仍泄漏者,应更换新管或采用 管端封焊。第二十一条 变形、鼓包的处理: 1.因材质原因造成受压元件鼓包时,必须进行更换。2.非因材质原因而在锅筒筒体、炉胆发生鼓包,在鼓包处未发现有 裂纹、过烧时,按如下原则处理:(1)受火面鼓包高度不超过筒体直径的1.5%,非受火面不超过 2%,且不超过20mm,采取必要措施后(如彻底清除水垢)可不修理,在原 运行压力下监督使用。6(2)鼓包高度超过上述规定,但鼓包处钢板减薄量小于原板厚的2 0%时,可采用加热法将鼓包顶回。(3)鼓包高度超过上述规定,且鼓包处钢板减薄量超过了原板厚的 20%,或有裂纹、过烧等严重缺陷时,必须进行挖补修

上一篇:考研英语暑期备考 做好过渡阶段复习下一篇:四季的声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