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2024-08-08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精选8篇)

篇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1.民政部1992年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简称“老农保”)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只有生活贫困的农民才有社会救济。直到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提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时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有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加,起初在江浙一带的乡村试点,并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991年,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我国选择山东的五个县作为典范开始试行。1995年到1997年的两年时间里,全国2900个县中有2123个县引进了此项制度,参保率为9.74% 0 1998年,为满足资深投资人士选择可预测的、透明的、且有一定管理框架的市场进行资金注入,国家着手整顿保险业,这一举措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险业务发展且使其进入暂停整顿时期。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9月,国家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但是,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高龄化不断发展,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人口,且城乡老龄化差距在扩大。袁俊、吴殿廷、吴铮争(2007年)根据1990-2000年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除东北的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6个省份尚处在成年型外,其余都将进入严重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态。农村人口老龄化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西部内陆递进,且已发展成农村地区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①。

在人口快速且大面积老龄化状态下,我国一直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杯水车薪”。面对强大的农村社会变化,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口依然处于贫困和养老远,这意味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此次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改变了过去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的模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在支付结构上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开,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形式。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2.政府及政府财力具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

政府行为包括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研究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行为也就是研究政府如何参与社会养老保险。通常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而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手段是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这极大的体现了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由于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和增进社会福利的本质属性,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便构成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这一共同特征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而改变。

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定位在监管责任和财政责任两个方面。在大多数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支持,养老保障开支成为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财政支持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现在财政有没有能力彻底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到底需要多少钱可以在全国普及农村养老制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政府财力持续高速增长,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日益丰厚,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825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增幅279.99%;国家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3395亿元增长到2009年68477亿元,增幅411.21%,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可达到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同步增长的异曲同工之妙。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成功经验给予我国的良好启示和借鉴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问题,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差异。一部分国家没有设立单独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而是给予农村居民以相同的国民年金待遇;一部分国家则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置在具体内容上受到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或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是围绕农村、农业和农民而展开,其最终目的都是成功的解决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例如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细碎化、实现现代农业经营和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老年贫困问题,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另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大多数都成功地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这是各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当然,在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政府的财政作用也不能忽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给予了稳定的财政支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积累和支付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因此,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模式选择、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给予了良好的启示和经验。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我国不可能简单选择高福利模式,也不可能采取完全自助型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趋于成熟,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属空白,本文引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试图厘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从理论上拾遗补缺,提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参考。

2.实用价值。农村养老保险依托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财富积累,通过国家财政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保障农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甚至是较高水平的生活,促进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和增长,这种良性的社会收入再分配方式给农民带来希望和感动。总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基本稳定、消除农村贫困,尤其是消除农村老年贫困现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都能带来较大实用价值。

篇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养老,是社会成员生产与发展中的客观需求,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表明,任何一个完整的的人生必然经过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当一个人步入老年后,就可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需他人的供养。养老保险是为社会成员生命过程最后阶段的生活进行的物质储备,是现代各国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项目,也是开支最大的项目。众所周知,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而且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更加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人口大国。因此,农民的问题不容忽视。当前,中国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向是人口老龄化,因此解决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是当前一段时间甚至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热点话题,能否解决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关系着中国的稳定发展,也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从1954年就开始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是比较完善了。但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则是从1986年开始的,而且只是初步探索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险是从1991年以后才算建立起来的。目前,大多数的学者都只是在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及资金管理问题上,而忽视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与探索,特别是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研究问题就更是少之又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而言,不仅仅是开头难,更难的是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建设,包括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基金的投资运营以及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三个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导致个人缴费缺乏积极性、集体补助不到位、国家政策难以落实等乱象丛生。在基金的运营方面,由于统筹层次过低,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互济性;投资渠道单一,导致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在养老保险金支出方面,由于国家给予的补贴标准过低,导致农民缺乏参保积极性;由于各地区的发放标准一致(主要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使养老保险失去了公平性。因此,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乱象丛生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农村养老保险从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十年,在其探索与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其中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包括保险资金的筹集、必须基金的投资运营与养老保险金的支出三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导致个人缴费缺乏积极性、集体补助不到位、国家政策难以落实等乱象丛生。在基金的运营方面,由于统筹层次过低,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互济性;投资渠道单一,导致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在养老保险金支出方面,由于国家给予的补贴标准过低,导致农民缺乏参保积极性;由于各地区的发放标准一致(主要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使养老保险失去了公平性。如何处理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否良性有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基金的运营投资与保险金的支出三方面分析了玉山镇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及对策,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处于良性运转之中。

篇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进城务工,造成土地撂荒、家庭空巢化,使得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加上近年来农村集体养老体制弱化、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物价上涨较快,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无法实现,致使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率不高等问题,养老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湖北省农村老人养老难的原因

1、人口老龄化问题

截止2009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近1亿,占总人口数的8.3%,说明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湖北省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5.13万人,占6.31%。

2、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人数减少

我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显示,1953年家庭户规模为每户平均4.33人,到2000年家庭户规模为每户平均3.44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数减少了,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

3、农民收入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的发展策略,农民的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其他的开支,当子女上学费用增加,或者遇到较严重的疾病,农民生活更加艰难,更加没有多余的资金参与养老保险。

4、土地保障功能减弱

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土地收入,由于环境恶化、城市建设征用土地,人均土地占有量不断减少。1999年湖北省农村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为1.49亩,到2008年减少为1.21亩。由于征地补偿措施不完善,存在着很多侵害农民权利的问题,一旦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生产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防线。

5、集体养老保障体制弱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养老保险通常是从村提留款和统筹款支付,农民缴纳“三提五统”费用来维持村集体的生产和日常管理费用。由于农民的负担沉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除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但是村集体就减少了一部分用于民政优抚和维持集体日常管理的费用,村集体保障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功能就弱化了。

三、党中央和湖北省党组织采取的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缓解我国农村严峻的养老问题。

1、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1)党中央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先后发布了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对三农投入等角度来巩固加强农业建设,可以看出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从下半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9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指明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方向,各个省依据指导意见,逐步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湖北省党组织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

湖北省紧紧围绕着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管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湖北省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2003年湖北省财政用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支出为30多亿元,到2008年增长为280多亿元,加大了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并且不断地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补贴标准,使得农民负担的养老保险金金额度降低。

湖北省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解决三农问题,使得制度规范化,可操作性强,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2005年2月27日颁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通知中规定要严格征地程序,维护农民的权益。200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第294号令《湖北省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办法规定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这样可以促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2009年12月2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基金筹集、养老金的构成和待遇领取条件等方面对湖北省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

2、加强党的思想领导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在处在试点阶段,应该注重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条件、待遇等实施细则的宣传力度,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一制度,让这一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增强人们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篇4: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9-01

一、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巨大,增长迅速。农村留守儿童特别集中地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在重庆、四川、安徽和江西等地区,每10个农村儿童中就有4个是留守儿童。超过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学龄前和义务教育后阶段留守儿童需要特别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基本能得到保障,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尚未得到完全保障。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照料有所保证,但其内心情感极易被忽视,家庭关爱的缺失使其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女童承担着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易成为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外出父母在留守儿童成长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村社区中赌博、网吧、人情攀比等社会风气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成长,儿童非常单纯,容易上当受骗,缺乏抵抗力,,受社会文化的引导,留守儿童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容易产生偏差和会乱,需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的重要环节,然而义务教育的体制壁垒又限制了其能动性的发挥。留守儿童所处教育环境中的种种弊病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对于农村儿童教育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留守儿童群体在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有被标签化的趋势,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陷入心理压力和不利的舆论氛围中。

(二)留守儿童发展特征。

1.社会发展方面:农村流动人口数量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

2.家庭环境方面:低收入水平,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儿童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3.政策体制方面: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导致了农村入学费用昂贵,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升学等问题,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跟随父母去外地落户就读。

4.存在的持久性: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时间上的长期性以及地域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留守儿童存在的持久性。

(三)解决措施。

1.推进县内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举措。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工用人机制。二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三是全面加强县内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2.加大对学校的扶持力度,就地吸纳流动儿童入学,使儿童能够跟随父母在外务工地区就地入学。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尽量减少流动儿童上学的经济负担。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壁垒。使儿童能够随父母迁移,使流动人员及其子女与当地人享受平等的权利。

4.加强农村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多增加一些儿童之间娱乐和交流学习的设施,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乡村治安,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

二、留守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现状。绝大多数的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因子女外出务工而明显改善,生活只能维持温饱,贫困现象非常普遍。子女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出现严重的生活照料特别是疾病照料的缺失,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子女赡养重物质而轻精神,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在家庭内外均很难得到满足。留守老人的看病就医问题依然严峻,应对疾病的脆弱性严重影响到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里状态。

(二)留守老人特征。1.家庭负担重。留守老人不仅需要在家做农活,在农田耕作,还需要照看农民工子女,生活负担很重。2.经济状况差。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不高,还要支付各种生活费用,能用于给老人养老的资金并不多,多数老人经济窘迫。3.疾病困扰多。老人长期劳累身体状况差,医治费用高导致久病不医,使得老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4.权益受侵害。留守老人独自生活在农村,没有亲人保护,好多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生活处境艰难。

(三)应对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针对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本文从以下家庭、政府、社会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具体的解决措施。

1.家庭措施。a.外出子女应当尽可能为父母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保障父母的进本生活需求。b.外出子女应重视和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c.夫妇双方最好能留下一方抚养孩子、照料父母,尽量避免留守老人进行隔代监护和耕种大面积土地。

2. 政府措施。a.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从而缩短其回家的周期,尽可能减少对留守老人造成的负面影响。b.政府应加快完善和健全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贫困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C.通过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完善农村道路、饮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d.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扶持老人协会,推动农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

3. 社会措施。

a.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对农村老年人的贷款门槛,使留守老人需要时能及时获得资金支持。b.通讯公司可免费或优惠为留守老人安装电话,降低通话资费,是留守老人能与外出子女保持经常性的联系。c.医疗机构可以在农村社区定期为留守老人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留守老人的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d.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可以通过捐助、慰问等方式加入到关爱留守老人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叶敬忠:《留守中国》。

[2]张德乾、仰和芝:《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中国统计》2007年第6期。

篇5: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改善 农村养老保险状况与 余伟龙 200730950330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 3 班 【摘要 : 摘要】“人生易老”是古人常感叹的.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 摘要 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 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直接 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 探索性 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发 展情况和实施情况入手,分析了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解决对策,并 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养老;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关键词】 关键词 【正文 : 正文】 正文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 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 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 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 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 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 化, 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 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 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 活保障.辨证的看,我国农村建立制度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9 年 GDP 已经突破 33 万亿元,财政收入也已 经突破 6.8 万亿元, 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和手段都已经基本具备.农村经济日益发展,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农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农民参保意识也在不 断增强.在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城镇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部分乡村,建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其次,中央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税费改革,农民补 贴方式改革都已经启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制度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也必将 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这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条件.总之, 我国目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上是基本可行的.但需要的是抓住有 利时机,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及时将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到议事日程 上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 这次通过相关资料了解 1999~2007 年城镇和农村地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的数 据,通过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对比,揭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从中我发现几点值得令我们关注的:(1)农村参保人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农村参保人数一 直在 5000 万人左右停滞不前.相比较而言,城镇参保人数一直在平稳上升,且远远高于农 村参保人数.两者的差距越拉越大.(2)农村参保人数在 2000 年出现一个陡然的下滑,参保人数比上年减少 22.90%,这是 由于官方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动摇.1999 年 7 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 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 业务.(3)社会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的覆盖面远远大予农村地区.2007 年的数据为例, 以 2007 年全国总人口 132129 万人, 城镇人口 59379 万人, 占总人口 44.9%, 乡村人口 72750 万人, 占总人口数 55.1%.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2007 年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的覆盖率为 33.9%,而农村居民仅为 7.1%,两者差距非常大.(4)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逐年增加, 截至 2007 年底已达 412 亿元, 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也 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完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 多学者的关注.(1)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前 者主要包括: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 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 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 任何补贴, 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鼓励性储 蓄,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 民政部颁布的 《基本方案》 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 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实际上, 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 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 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 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 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 1996 年下半年以来, 银行利率不断下调, 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增值.4)保障水平过低.《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 2 元,4 元,6 元,8 元……20 元等 10 个档次缴费.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 2 元/月 的投保档次.(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政府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有什么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时, 有时就会要求动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这样的要求,民政部门往往难以拒绝.因此各 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给今后的发放工作 留下了极大的隐患.2)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基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 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 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 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基本方案》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 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但在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同一个行政村的干 部和群众却不平等享受集体补助.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 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强化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抵触情绪.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由民政部门组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与商业保险也产生竞争, 虽然竞争本身可以给投保农民带来实惠, 但由于政府的不正当干 预,商业保险往往受到排挤,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四,解决的对策.解决的对策.(1)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村劳动力养老保险,应当根据经济水平和负担能力采 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实行分层分类解决.中国农民可分解为四个群体, 如乡镇企业农民职工, 城市流动人口,被征地农民和纯留地的职业农民.对于乡镇企业农民,由于从事非农业生产 活动,收入和消费高于农村人口的平均水平,因而其养老保险需求也较高,他们的养老保险 问题可以部分由乡镇企业来解决;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两种思路,一 是与城镇职工适用同一的制度模式(广州,北京,南京等中心城市),二是单独为农民工设立 新的综合社会保险制度(上海,成都,大连等市);对于被征地农民,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与 功能因土地被征用而弱化甚至崩溃与丧失.而征地补偿标准又偏低,因而对其要区别对待;对于纯留地农民, 他们以土地收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来源, 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可 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2)针对现行制度设计与农民现实的日常支出预算不匹配的问题,应加大对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的扶持.建议根据地方经济,财政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推进适当的公 共财政投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要确定一定的比例,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而且要随 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3)针对个人账户资金长期封闭闲置与农民个人用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可推行农村 养老保险抵押小额信贷业务.当参保农民因各种原因需要资金时, 可以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的有效证书作为抵押, 向养老保险基金申请借款.这种创新制度不仅满足了农民的个人用资 需求,也是将农村资金真正留在农村,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最佳方式.(4)针对农保资金增值难的问题,应该促进两个价值增值循环.一个是对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基金进行经营性价值增值管理,可以由商业性机构竞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 作.在商业性机构对养老保险运作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基金以及 运作状况进行监督.另一个是非经营性价值增值循环,通过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宣传,不断 增加政策性收入,捐赠和赞助收入以及其他各种非经营性的收入等来辅助养老基金增值.(5)应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问题.这是一个非常 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且目 前我国风险较小, 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很少, 但是许多文献仍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改 革的方向.五,结束语.结束语.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行了 10 多年,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献,但由于为农 民这类非雇佣的独立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障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而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总体而言还比较落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 构.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设置 3,城乡养老保险的 衔接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革的道路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地完善, 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人们的需要,也促进国家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贵平.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优势与不足[J].人口与经济,1998,(2):25-28.[2] 张 仕平等.建 国 以 来 农 村 老 年 保 障 的 历 史 沿 革 , 特 点 及 成 因 [J].人 口 学 刊 , 2000,(5):35-39.[3] D盖尔约翰逊.中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1-1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J].人民论坛,2000,(6):8-10.[5] 田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0,(6):28-31.[6] 何 承 金 等.中 国 西 部 农 村 人 口 控 制 与 社 会 养 老 保 障 研 究 [J].中 国 人 口 科 学 , 1997,(1):14-24.[7] 梁鸿.农村老年人自给自理能力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9,(4):21-25.[8] 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5):26-31.[9] 张晖等.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J].人口学刊,1997,(6):50-5 [10] 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J].探索与争鸣,1999,(7):11-12.[11] 黄晓平.让农民兄弟老有所养——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J].中国财 政,1998,(8):16-17.[12] 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 刊,2000,(1):120-127.[13] 吴云高.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J].上海农村经济,1998,(5):39-42.[14] 刘书鹤等.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J].经济研究,1998,(5):15-21.[15] 彭希哲等.乡镇企业与苏南农村社会保障[J].上海金融,1996,(6):31-32.[16] 周光复等.股份合作制与农村养老探析:来自广东的考察报告[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1):62-65.

篇6: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和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近两年来,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对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新的成果不断涌现。课题申请人通过CNKI、维普等学术资源网文献检索发现,自2006年以来,有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的论文共有86篇,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制度模式、筹资机制、财力保障、档案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等,初步形成了一下几

个特点:

第一,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不断深化。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口贫困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着缺陷,使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必要。而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的比例为4.7﹕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左右。因此,学者(卢海元,2008;吴航 窦尔翔,2009)认为,必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其重要意义而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改善民生,增进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从全国来看,目前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和安徽、山西、黑龙江、河南、河北、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新疆等中西部地区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市),正在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的要求,探索以缴费补贴、基金贴息、老人直补、待遇调整等方式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与农民参保补贴机制,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建立农民个人缴

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探讨有了突破。由于我国区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工作起步有先有后,因此,各地模式各不相同。从学者(卢海元,2008;周莹,2009)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总结归纳为七种类型四大模式,具体包括:一是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二是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四是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五是纳入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六是纳入商业保险体系;七是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就实际操作模式而言,一是以政府倡导和扶持为特征的准商业保险模式——烟台模式。这种模式坚持“政府倡导、个人自愿、因地制宜、稳妥推进” 的原则、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上以收定支,类似商业保险。二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核心,商业性保险为补充” 的苏南模式。这种社区保障是社区范围内统筹的制度,社区成员一般都享有类似的保障福利而不受其就业的那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直接影响。它在资金上主要依赖于社区公共资金的投入,而社区公共资金又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的盈利。三是以政府扶持和有限补助为特征的行政支持的青岛模式。这种模式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扶持相结合” 的原则,实行财政补助和兜底。四是以政府高补贴为特征的福利社保模式苏州模式。该模式实行“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分别实行两种社会基本

养老保险办法: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即纯农户)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并建立了

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相互衔接的机制。

第三,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目前各地试点采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符合社会保险的价值取向、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有效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也

存在各级政府责任不明确、缴费基数确定方法不规范等问题。

赵殿国(2008)认为,由于过去一段时期内农保工作处于整顿规范阶段,管理体制不顺,少数省级、多数地县级单位还未完成职能划转工作,绝大部分乡镇一级的职能机构没有落实,农保管理工作断档,直接影响队伍的稳定、档案的管理、保费的收缴、养老金的发放和基金的安全。基金安全增值困难,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增值渠道单一。按目前规定,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二是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目前绝大部分基金在县级管理,管理手段缺乏,易于受到当地行政干涉,难以防止基金挪用等弊端,基金管理运营效率普遍偏低。三是现行基金管理的治理结构不利于基金风险的控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缺乏统一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凸显;缺乏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五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缺乏系统性政策规范。六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财政资金投入。七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有待规范(陈淑君,2009)。八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政策的理解与宣传、执行机构的定位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政府角色定位、农村经济发展、执行机构完善和监督体系完善等方面也缺乏增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孟芳,刘和平,2008)。

第四,对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原则和建议有创新。赵殿国(2008)指出,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 “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制度条件来看,逐步建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为应对保险覆盖面窄、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等挑战,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王章华(2009)认为,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键要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建立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方式,体现普惠制原则,具有弹性和包容性,并加强法规建设。同时还应该明确各级政府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分配、规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档次确定的方法、健全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立法、加强基层政策的落实。

周莹(2009)在分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后指出,在实施的具体模式选择和设计上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强化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原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应投入资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扶持方面基本缺位的现状。第二,划分区域区别对待原则。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村养老保障,我国农村经济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地区之间的农村养老方式、保障水平不平衡。因此,在设计农村养老保障政策时,要基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区别对待、合理设计、合理制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养老保障目标、标准等指标,绝不能一刀切。第三,农民群体收入差异原则。由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养老保障需求的内涵及层次有很

大差异,体系的设计和建设应当考虑不同收入农民的要求差别。

在操作层面,一是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二是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四是妥善解决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转换、衔接问题。五是改革基金管理模式,提高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韩俊江,2009)。也有学者指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对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应该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先立法后实施,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应该有鼓励家庭养老的措施,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张腊梅,2008)。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关键;公共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是做好新型农村社会老保险的保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基金省级统筹是实现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基石(陈淑君,2009)。孟芳,葛笑如(2008)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特征应体现为通过正向的鼓励激励和诱导措施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而尽量避免使用监督性 惩罚性的方法。一是兜底激励;二是融资激励;三是配套激励(吴航 窦尔翔,2009)。有学者也提出要从合理定位政府角色的政策主体层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策环境层面、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渠道的政策执行层面和建立完善的监

督体系的政策评估层面来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在制度建设方面,必须坚持制度推进的制度化原则、政府责任原则、社会化原则、渐进性原则。在制度推进策略方面,要根据制度身份和职业特征匹配相应的制度,农村与城市逐渐统筹具有可衔接性;传统家庭养老逐步弱化,新型社会养老同时强化;聚类分析法划分区域。在路径推进方面,要划分 “基础养老金为主,设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附加商业养老保险金” 三个层次;低水平、强制性缴纳、政府兜底、受益确定性的基础养老金;自愿性与补充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商业养老保险金”(周莹,2009)。在制度框架与基金管理模式两个方面,一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可以实行:最低养老金(零支柱)+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保基本+缴费确定型。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模式创新方面:一是可以推行委托投资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二是探索银行质押贷款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

理方式(刘昌平,2008)。

第五,国外有关中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其试点研究十分有限,多为一些新闻报道。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新闻周刊、欧洲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均有报道,但

没有深度的分析。

从上述近几年研究的特点和试点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案例分析多,理论探讨较少,多为一些工作总结性的研究报告。二是单一地区案例分析的多,跨区域、跨国家比较研究的少。目前单一区域研究的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黑龙江、河南、陕西、宁夏等省市区。三是研究成果有限,发表的刊物核心期刊少。从CNKI检索的86篇论文中,多为一些普通期刊。四是研究机构不多,缺乏整体性、科学性、系统性研究。目前从事社会保障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多集中在一些大专院校,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学理性的探索,缺乏操作层面的论证。五是研究方法单一,多为一些文献法、总结归纳法等,缺乏抽样、田野等实证性的统计分析数据。六是对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试点调查的研究成果不多,尚处在探索起步阶段。

因此,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建立起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必须将其置于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的视域下,站在全国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理论成果,并使之“中国化”,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几个空间的差异性着手进行理论探索和实际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

篇7: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2)养老保险模式的演变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纵观世界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己经历了2个历史阶段并相应的形成了两种养老保险模式。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家庭养老保险发展到社会养老保险,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都是处在该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所取代,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大量迁移,农业人口相对一国的人口总数所占比例极低,传统的家庭结构解体,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首先在工业先行国家瓦解,而代之以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日本在20世纪的1941年,就提出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的厚生年金保险,而直到1971年才推出了面向农业从业者的年金保险制度,这时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己达到70%以上,农业从业人口还不到20%.为了推进城乡实质平等的“国民皆保险”,国家财政给予农业从业者社会保险以更大的支持。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中期,城市化水平是18.23% , 才达到36.09%;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显然,我国农村向城市化转轨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若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是不现实的。所以,在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时,必须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2)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社会保险模式选择的核心因素。这是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一个理论依据。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看,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集体和个人,但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国民收人的状况又往往制约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国家财务充裕,企业和国民支付能力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社会化、保险对象的社会化和保险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就比较高;反之,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只能是低度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过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仍然很强烈,各种发展事业和项目都需要经济或财力的支持,这又树俯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约束。国家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8亿多农民养老问题,而我国农村总体上生产力又不发达,农民可支配收人低,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所以,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国建立城乡统一的高度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模式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只能选择社会化水平较低的养老保险模式。

(3)社区化养老保险是社会化养老保险的过渡社会保障的科学机理是“大数法则”,即大多数人群分摊少数人的风险。覆盖面越大,每个保障对象遭遇风险的概率越小,补偿越稳定。有着“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贝弗里奇,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社会保障的“全面普遍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覆盖全体国民。但贝弗里奇同时出提出了“区别对待原则”,要求根据不同的社会成员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障标准。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性极为明显。历史因素的积累和现实条件的局限,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更不能一步到位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应“区别对待”,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根据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借鉴国外养老保险的经验,把农村社区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起步与发展阶段中特殊过渡形式,谋求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相对独立地发展,待条件成熟后与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并轨,是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

篇8: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宏观经济中,人口老龄化指的是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由于我国法定的最高退休年龄为60周岁,故目前我国普遍采取第一种界定方法。

众所周知,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社会、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已经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截止2010年1月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这充分说明我国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更是我们吃惊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2010年9月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指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2目前全球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卫生的挑战以及危害性

200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5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2)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将长时期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位居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3)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4)城乡倒置显著。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万-1900万人。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3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的深远意义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指卫生成果中适用面广,安全性好,可用性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容易掌握的医疗卫生技术、方法和产品等。这不仅是国家在农村卫生领域推行的一条主要政策,也是政府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人才、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

3.1 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利于减轻政府、社会养老职责尤其是疾病经济负担。

老年人口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口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水平的1.9倍,但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难以适应这个形势,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疾病是老年人口最大的风险,所以医疗是老人首要的需求。医疗服务需求的总量从理论上来说与3个因素相关:老人数量、老人健康状况和老人的健康意识。对于现有老人来说,上述三方面都存在问题,首先是供给问题,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供给布局不合理;另外医技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等,使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支付能力极为有限,加上医疗费用上涨,使很多老人本来已经疾病缠身,却无钱看病。

3.2 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可使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的冲击转危为机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旨在缓解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2000年卫生部统计的数据中显示,全国卫生总费用为4763.97亿元,然而农村卫生费用为1073.60亿元,只占22.50%,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老年人的患病率和人均医药费用高于青年人,多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疗程长,费用大,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占据药品市场消费的1/2以上[1]。目前,农民根据自愿参加原则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部分贫困农民未纳入其中,加之对医疗保险意识的淡薄,因此,部分农民未享受到参加保险的好处。农民生病还是要掏自己的腰包,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加重,加重了农民家庭负担,间接冲击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其衍生了一系列的针对老年人的特别需求的服务,例如医疗服务、健康护理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针对农村经济的状况而进行的推广的医疗卫生技术,这为农村中的老年人带来安全、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本课题组对实施模式的探索中主张实行的“企业主导、市场干预、企业跟进式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社会(包括企业力量)参与进来,缓解了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负担,为农村带来商机。

3.3 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有利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

应用和推广适宜技术可以缩小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之问的医疗技术差距,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防治技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是基层卫生机构事业发展的一条途径。现阶段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学历以中专学历以下为主,占总人数比例63.81%,本科及以上以学历不足4%[2],尤其是乡村医生中赤脚医生仍是主力。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低,结构偏失,与市级三甲医院中的医生的技术差距巨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定位为安全、经济、方便、有效;与此同时,课题组对乡镇卫生人员给予技术培训,并针对培训效果选出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安全性高、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的技术进行推广,提高了医生的业务素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适宜技术的推广对于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要,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和拥护[3]。同时国家对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与条件给予财政支持,对于其增强硬件设施给予极大的帮助,有助于缩小与城镇医院的差距。

4问题、困境阐释

为长久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并取得积极效果,对县(市区)乡村医生进行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主要是通过集中课堂现场培训、短期进修、分级培训强化培训等方式对基层医务工作工作者的中医技术的培训、生殖卫生技术和公共卫生技术的培训。

4.1 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培训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在市场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分配之后,大部分的基层医生大都是专科生或及少数的本科生,其大部分医生的专业技能与那些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中的医生技能存在差距,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性与掌握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虽有资料显示现场培训满意度为96.4%、意愿推广率为96.5%,技术易掌握率为98.8%[4]。但本课题组在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调研中也发现其存在弱点:(1)、基层医务人员到县级医疗机构培训或县级(或乡级)医务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的中、长期培训只能限于少数人员,专业性较强,缺乏广泛受益性,且已培训出“人才”易流失。这对于改善县内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呈现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局面。(2)、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出于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处于被动灌输式地位。一些参与培训的医生反映近期易忘、近期亦无法在实践中操作等。(3)、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的日常培训只能靠日或旬例会,业务培训相对少,且没有显示出培训后的效果,没有后续卫生适宜技术使用的跟踪,对实施的效果很难把握和界定。

4.2 缺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卫生适宜技术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筛选出来的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

技术大部分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系统管理、农村育龄妇女围产保健措施、孕妇破伤风类霉素接种技术、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推广等[5],对老年人易患的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的慢性病、常见病却未列入其中。根据2000年的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全国人口的10.46%,因此我国在那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并具有农村老龄化高于城镇、农村老龄化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特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将成为小家庭甚至整个国家的沉重的负担。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就是以为农村的患者提供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技术,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民看病难的目的,但是其筛选出来的技术大部分是针对儿童和妇女的常见病,继续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的适宜技术将成为迫切要求。

4.3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适宜标准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卫生适宜技术的标准是确立筛选技术的前提,要求能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疾病谱、死亡谱、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等因素相匹配。但是随着卫生适宜技术的不断推广,卫生适宜技术中的不适宜情况逐渐暴露出来。(1)、技术目录有局限,某些技术并非适合农村,技术源和技术内容不详,技术虽简单但关键技术未公开,不适合农村需求;一些适合在基层推广或者急切需求的技术没有被纳入技术目录中;(2)、所用试剂、药品与器具的购买难度大或价格不菲[6]。技术所需小型仪器和制剂品出现购买困难的情况;(3)、优选的适宜技术由于当地基层医务人员习惯和利益冲突而不被或减少被采用等,或优选的适宜技术在设备和医务人员方面在实践中出现偏差,技术的实用性不强。

5对策和建议

5.1 培训方法上创新,建立基层培训平台,实现基层医务人员的自主培训

农村适宜技术培训效果直接影响着基层医务人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培训方法一般都是专题讲座、课堂现场培训、短期进修、分级培训、强化培训和接受电话咨询等常规方法,建议在此基础上在基层选拔技术人员到三甲医院进行专门的进修和专家定期定点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先帮助一批基层医务人员成长起来,再由他们将技术传授给本医院的其他人员,实现“先富”帮“贫困”。这样不仅可以随时评价培训的效果,推广培训效果好的技术,加强培训效果不明显的技术,还可以逐渐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承担起自身繁衍机制和自主培训机制,建立自主培训平台,便于基层医生技术的掌握,从而实现农村卫生技术培训自主培训、可持续的自主发展的良性道路。

5.2 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目录,深入推广适宜技术

在未来的几十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将持续增加,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将占据医药市场的大部分,市场前景广阔。从目前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思路来看,为各乡镇根据科技部卫生适宜技术的目录,结合本乡镇农村居民疾病谱、死亡普选择适宜技术,针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技术目录甚少。另外,部分推荐的适宜技术虽然技术上成熟,但超过了农民的经济消费能力,不适宜在多数县镇推广。国家应根据国情与时俱进,把人口老龄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及时更新卫生适宜技术目录,淘汰过时、不适宜、不易操作的技术,增加乡镇居民切实需求的适宜技术,把卫生适宜技术持续深入的推广下去。

5.3 加大政府干涉力度,强化投入机制,确保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待遇低,卫生适宜技术是考虑到农村的经济水平而推广的技术,价格相对低廉,在基层推广适宜技术会影响到医生和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将会削弱医生对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积极性[7]。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以支持,制定相关文件或政策引导基层医院的使用适宜技术,保证适宜技术能无障碍的实施;同时给予财政上的补助,至少能把医院因使用适宜技术的而使本医院的经济收入降低的部分兜底。在医院内实施工作补偿制度,凡是参加培训的卫生人员,给予相应的岗位职称的评定上的倾斜,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制定相关的补偿标准,给予误工、交通方面的费用补助,提高医生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确保卫生适宜技术持续健康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东方.老龄化危机将提升国内医药需求[J].老同志之友,2011.14:14.

[2]程风敏,杨竹,吴小翎,等.浅析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过程中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1,40(6):612-614.

[3]黄鹏,高国兰,辛青,等.江西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绩效的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49-451.

[4]孙国荣,曾智,饶莉,等.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15(37):2841-2843.

[5]王悦,李兆君,刘玉霞,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纳入学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事业教育,2011,12:32-33.

[6]程风敏,杨竹,吴小翎.浅谈新医改和城乡统筹背景下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一点思考—基于适宜技术理论视角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6):1649-1651.

上一篇:2024年度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下一篇:羽毛球锦标赛招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