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

2024-08-10

农村基层干部(共8篇)

篇1:农村基层干部

浅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近几年来,农村基层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基层政局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打击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我从解剖基层干部腐败的案例入手,从基层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分析当前基层不稳定的腐败因素,探讨检察机关打击基层干部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对策。

一、引言

某基层检察院2006年至2010年,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38件39人,其中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案件19件19人,占查办案件数的50%,其中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6件6人,基层站所贪污案9件9人,村干部贪污5件5人,所查办案件起诉到法院均作出有罪判决。这些案件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粮食补贴、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拆迁补偿、扶贫项目资金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等问题,这些腐败因素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基层干群关系,削弱了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作用,还是越级上访、进京上访乃至暴力事件等情况的导火索,不仅影响恶劣,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查办基层干部的腐败案件,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望,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检察机关“加大办案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既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巩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成因分析

目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利益的诱惑,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追逐利益,因此,分析农村基层腐败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一)经济上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基层干部的工资收入不断提升,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他们的工资水平却偏低。基层干部收入偏低,严重地挫伤了其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低收入、高工作量、高素质的要求,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腐败也就成了一种可行的选择。某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得部分人先富起来,巨大的差异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由于这种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形成的强烈反差,基层的干部容易产生产生不平衡心态,在思想上萌生权钱交易的念头,进而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该镇出现了分管矿山的副镇长、两名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前腐后继”,在矿山中占有干股和收受贿赂被检察机关查处后获刑。

(二)政治上的因素。基层干部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全面管理农村农民事务,但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痪散,基层干部素质低下,成为农村稳定的一大隐患。由于基层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削弱,基层干部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少了,群众直接向干部和组织反映情况的机会和参与政治的渠道相对变窄了。民主治理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内容不实、不详、假公开,流于形式,群众对干部且多心、不放心,有意见,这就使得农民不寻求正规渠道、手段解决问题,而采取群访、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等方式来表达诉求,造成基层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文化上的因素。腐败文化是一种陋习和糟粕的集合体,可是这种文化却很有生命力和市场,在基层农村,腐败文化像病毒一样感染着意志力和抵抗力较低的基层干部,这种腐败文化的具体表现是:

(1)对不良的习俗以及腐败表示理解和容忍。一些人认为,腐败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要容忍腐败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认为,腐败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一件事通过正常渠道也许三个月都办不好,而只要通过托关系、找门路、送票子,也许一天就办好了。

(2)对腐败羡慕和攀比的心理。“笑贫不笑贪”的心理在社会中普遍,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清廉的干部被孤立,原因就是清廉的干部与已经形成的“腐败文化”格格不入。而原本清廉者由于不能忍受这孤立、排斥和无端的打击,最终也可能走上腐败这条不归路。同时在某些人的眼里,认为腐败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认为腐败是一种社会能力,进而有人甚至以腐败为荣,清廉为耻。

(四)组织上的因素。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调整,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基层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管控制机制落实不到位,为那些滥用人民的公权搞腐败违纪和贪污受贿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稳定。

(五)乡镇机构及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乡镇机构及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 基层干部、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明确,会计出纳是同一个人, 钱账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财务从不向群众公开,没有建立起并实施一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度;虽然实行了乡镇统筹管理制度和村帐站管,但由于乡镇财政所要求各乡镇机构、各村报账要使用正规发票,但基层往往不可能都取得正规发票,就出现了先用正规发票套出资金再白条支出,监管和使用资金出现脱节,使得各乡镇机构、各村依旧将套出的资金作为自己的“私房钱”,个别的甚至直接中饱私囊。查处的14起基层干部及村干部贪污贿赂案件中均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管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六)基层反腐工作机制弱化。基层反腐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仅凭检察机关开展反腐败工作就显得力量有限。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新形势基础上做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但从基层实际情况来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仍处于一种零散、孤立状态,存在着为搞宣传教育而搞宣传教育、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为开展监督而开展监督的现象,甚至存在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错误认识。

三、惩治农村基层腐败的意义

(一)检察机关查处基层干部腐败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完成“十二.五”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管理文明、政治文明的新农村。但是基层干部腐败破坏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民主建设,而农村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因此通过检察机关打击基层干部腐败现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十二五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检察机关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可以稳定农业生产,为国家提供一个安全的粮食环境。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根本中的根本,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忽略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部分基层干部虚报冒领各种农业补贴等腐败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和社会的不稳定,破坏了既有的生产关系,继而影响既有的生产

力的发挥,也因此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打击涉农腐败案件,可以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查办基层腐败案件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民群众大多通过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农村干部的言行来认识和评判整个党和国家,广大农村干部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查处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打击腐败犯罪分子,使腐败必遭严惩的信息辐射到社会,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其他公民会产生心理效应,给那些欲腐败的分子以儆戒,使之悬崖勒马;另一方面,可以教育和鼓舞人民,使人民相信法律,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从而自觉敢于同腐败分子做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同,运用法律武器同腐败现象斗争,而不是通过越级上访、进京访等形式表达诉求,同时通过严厉的打击基层村官腐败现象,可以提高基层干部对腐败成本的反思,达到从心理上防腐拒腐的效果。

四、基层腐败防治的具体策略

(一)检察机关继续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

(1)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检察机关查处基层干部腐败案件事关基层稳定大局,加强基层干部腐败案件查处力度,首先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要与党委配合搞好干部调整、宣传舆论引导及动员发动群众,协调各方的关系,形成反腐败合力。

(2)检察机关应运用“持久战”和 “歼灭战”的策略来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腐败案件。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与腐败现象根深蒂固的历史根源和深厚的现实土壤有关系,因而,反腐败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把深入查办基层干部腐败工作常态化,突出查办支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打好持久战。还要结合实际,围绕涉及民生利益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热点行业,适时组织力量打歼灭战,决不能让腐败分子为所欲为、逍遥法外。

(3)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参与反腐败。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反腐败斗争尤其应该走群众路线。在多年的反腐败实践中,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大量的线索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检举揭发。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赢得了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就一定能够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

(二)要建立侦防一体化机制。

检察机关要建立侦防一体化机制,加强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协作配合,结合办案加强职务犯罪犯罪预防,“充分利用已经查处的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抓好警示教育,检察院把办理的影响农村稳定,侵农、害农案件进行梳理,编选典型案例,在广大农村进行巡回警示教育。” [3]提高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筑牢清廉防线。引导基层干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基层干部认识清醒、行为清廉、干事清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在广大群众心中牢固树立基层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使老百姓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

基于农村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但是到最终的执行端就变样了,一方面是执行端的村官或者基层干部为利益诱惑,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就是农村大部分人是不了解政策,因此针对这个特殊的情况,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方法来解决,即建立国家政策直达农村的网络体系,五峰检察院尝试在扶贫联系村采花乡白溢坪村建立了覆盖全村的广播系统,每天定时为农民广播农村政策信息、科学种田方法,农民最大可能的知晓国家关于农村、农民的惠农政策,将给农民的惠农资金臵于阳光之下,让基层干部腐败无处藏身。

(四)健全基层财务管理制度,让人民监督。

目前基层和村级的财务公开制度是有的,但关键是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尽快建立基层、村级财务审计机构和制度是有效解决基层干部腐败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基层和村级财务管理权责不明、力量薄弱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基层财务监管制度,如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报账单据、农村报账员要实行聘任制等。

其次加强财务审计。认真开展对基层干部的目标责任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制度,检验基层干部任期目标履行情况,针对土地征占收入、农民负担、争取项目、集体资产处臵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并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

(五)建立有效实用的举报网络,让人民参与。

目前农民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信访,但是信访是一种被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检察机关可以将举报信访工作的重心前移至农村基层。从农村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部分信息员,结合建立乡镇检察室(办事处)的契机,定时在乡镇集中办公,接待来访和下访农村基层群众,真实掌握农村群众对基层敏感问题的意见和诉求,把收集的涉及基层干部腐败信息适时梳理,对成熟的举报信息进行初查,并定时向党委、纪委通报。

五、结语

腐败是文明社会毒瘤,基层腐败的危害更大,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加大对基层腐败的惩处力度,就是要做到“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心理上后悔莫及”。只有重拳反腐,才能让腐败分子认识到腐败的高成本,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基层腐败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村民法制观念的增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防控腐败的社会力量。”[4]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的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群众幸福生活。只有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查处基层干部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的新农村,从而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履行检察职能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水道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占定2011-8-29

篇2:农村基层干部

个人自查报告

农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是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制度,对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履行职责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从《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深深感受到要成为一名合格农村干部的重要性。

一、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明确的了约束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该规定共29条,提出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41个不准。

对基层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对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妨害和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都做出了禁止性的要求。

并且,在规定的第四章也专门规定了责任追究方式和处理依据。从而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相信该规定实行后,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安定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二、结合实际自我剖析。

以组织要求的几个重点进行自我剖析,与当今的发展形势相比较,与当今的发展方式相比较,发现自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自身对于新知识的了解有限,在对于新的发展背景和新的发展要求的了解上不及时,因此不能做到主动出击,迎接挑战;

其次,在开展群众工作上,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在帮助经济发展问题上的解决力度还有所欠缺;

再者,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不深入,常因忙于具体事项的工作而放松了理论知识系统的巩固,也因此不能做到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面对工作,强化落实,争取进步。

首先,应“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建立良好的理论知识体系,做到常思考,常与日常实践工作相挂钩,在应对新的发展形势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正所谓“民无小事”,群众的事便是大事,所以应常与群众“唠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之处,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与组织联系,竭尽所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再者,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组织的各项相关规定及文件精神,做到把握文件精神,提高理论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并努力研究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新的发展形势。

篇3: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影响

培训是指学习一系列程序化的行为的过程, 培训的英文Training意味着训练。对培训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或完整的定义, 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 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 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第二, 指创造一个环境, 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第三, 指给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总之, 培训的本质是一个有计划、持续的、系统的学习过程, 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改进受训人员的态度、知识、技能、行为, 从而使其发挥更大潜力, 提高工作质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员工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二、培训的调节作用

(一)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对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回归分析 (表1 (a) 、1 (b) 、1 (c) )

D.W检验, 是用来检验变量自相关性的, 一般来说D.W统计量越接近2越好, 说明残差服从正态分布, 模型设计的较好;若偏离2太远, 所构建模型的解释能力会受到影响。由表1 (a) 可知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生产发展回归模型的D.W值为1.562, 说明该模型设计较好。由表1 (b) 、1 (c) 可知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生产发展回归模型总体及变量系数均通过了检验, 回归方程模型为:y=1.420+0.491x, 回归系数为0.491, 说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生产发展是正相关的关系,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越高, 新农村生产发展越好。

a.Predictors: (Constant) , 干部素质;b.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a.Predictors: (Constant) , 干部素质;b.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a.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a.Predictors: (Constant) , 干部素质

a.Predictors: (Constant) , 干部素质;b.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a.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a.Predictors: (Constant) , 干部素质

a.Predictors: (Constant) , 干部素质;b.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a.Dependent Variable:生产发展

(二) 调入调节变量后两者影响作用分析。

首先, 将培训状况按分值高低分成两组, 得分为1 (很差) 、2 (较差) 、3 (一般) 的归为低分组, 得分为4 (较好) 、5 (很好) 的归为高分组;其次, 筛选出对应低分组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新农村生产发展的相应数值和对应高分组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新农村生产发展的相应数值;再次, 将筛选出来的相应数值导入相关回归模型, 分析比较得出结果。

对应低分组的两者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a) 、2 (b) 、2 (c) 所示。 (表2 (a) 、2 (b) 、2 (c) )

对应高分组的两者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a) 、3 (b) 、3 (c) 所示。 (表3 (a) 、3 (b) 、3 (c) )

由表2 (b) 、2 (c) 可知, 在培训状况得分低的情况下,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生产发展回归模型总体及变量系数均通过了检验, 回归方程模型为:y=1.612+0.412x, 回归系数为0.412。由表3 (b) 、3 (c) 可知, 在培训状况得分高的情况下,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生产发展回归模型总体及变量系数也均通过了检验, 回归方程模型为:y=0.974+0.662x, 回归系数为0.662。由分析比较可得:0.412<0.491<0.662, 即培训状况得分低的回归系数低于没有培训状况介入的回归系数低于培训状况得分高的回归系数。因此, 由以上相关回归分析可以得出, 培训状况越好 (差) ,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对新农村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小) 。

三、培训状况对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各变量影响的差异检验

为考察不同培训状况下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差异, 本文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第一步, 选择检验变量———农村基层干部14种素质到Test Variable (s) 框中;第二步, 选择总体标志变量———培训状况到Grouping Variables框中;第三步, 单击Define Groups按钮定义两总体的标志值, 本文选择切点定义方式, 在Cut Point框中输入4 (较好) , 大于等于4 (较好) 的对应一个总体, 小于4 (较好) 的对应另一个总体, 即认为大于等于4 (较好) 为培训好, 小于4 (较好) 为培训差;第四步, 运行得结果。 (表4)

由表4所示的统计整理结果可以看出, 培训状况对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各变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得到大部分证实。在14种素质中法制观念的双边p值等于0.084大于0.05, 没有通过检验, 即培训状况对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没有得到证实。其余13种素质的双边p值等于0.000小于0.05, 通过了检验, 且通过均值3.11>2.83, 3.31>2.62, 3.21>2.74, 3.45>2.71, 3.29>2.71, 3.41>2.90, 3.28>2.84, 3.50>2.78, 3.30>2.83, 3.12>2.77, 3.42>2.73, 3.39>2.84, 3.40>2.75, 可以看出培训状况好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优于培训状况差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

人力资本在培训后能够增值, 这主要反映在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上, 因此培训的需求从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机制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余凯成, 程文文, 陈维正.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带领和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新时期,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其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冲击着农村,农村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农村阵地,腐朽、落后的东西必然会滋生蔓延。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引领者,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文化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一个村风气的好坏。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可以提升其参与和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繁荣农村社会文化建设。

(三)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的凝聚力,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密切联系群众,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现状与问题

客观上,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道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同程度的产生了理想平庸、信仰危机的现象。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发展意识与发展思路;有的基层干部核心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取向物化;有的基层干部角色意识颠倒,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弱化。

(二)道德意识有待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更加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致富能力,而忽视了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因为长期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平时缺少学习总结,对自身道德认识及定位比较模糊,认为干好工作就行,经济发展就行,道德提高可有可无,道德要求的标准无形中有所下降。

(三)道德行为有待约束。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最终体现。当前,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忽视农民的利益,对农民的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喜欢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处理事情,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来看,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情况普遍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却并不多。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影响思想觉的提高,导致他们私心较重,民主意识淡薄,容易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在工作中执行不到位,方式简单粗暴。(2)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少数基层干部由于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理论学习存在应付现象,理论体系掌握不够。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健全。在干部考核中,“德”作为软指标,一直是基层组织部门考察中的弱点和难点,有时甚至是处于盲区,考核目标仍然侧重于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突出对干部“德”的要求,考核主体和评价结果之间缺乏有效的定性指标,使“德”的考核呈现程式化、简单化和模糊化倾向。

三、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道德素质下降虽然发生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很大,必须高度重视,但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第一,规划道德教育内容。要根据农村基层干部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合理确定知识结构,突出道德培训重点,逐步健全由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构成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第二,拓宽道德教育渠道。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涉及多个层面和部门,新形势下,要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需要县和乡镇两级密切配合,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其他基层干部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党校的独特优势,突出县级党校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第三,创新道德教育形式。从农村基层干部的角度出发,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开展活动等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教育富有成效。

(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环境。第一,夯实坚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有效开展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广大农村来讲,优化经济环境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改革的机遇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大趋势,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能在纯粹“理想国”中。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扼制庸俗、低劣文化的蔓延,在全社會树立良好风气,净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文化环境。第三,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安定团结才能激发出凝聚力,培养出崇德向善的农村基层干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调整,面临的阻力也在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而带来的振荡,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构建和完善监督机制。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必须不断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通过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激发各方面监督的积极性。第二,构建和完善考评机制。在干部考核体系中,将“德”的考核放在首位,确立干部考核导向。根据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和考核效果,科学设置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做到定期考核和常态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考核结果合理运用,对经科学评价后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行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戒。对道德品行优秀的干部进行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比如与提拔重用、晋升工资、优先录用等挂钩。对道德失范的干部进行处罚,如批评教育,记过、降职等措施。

总之,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多措并举,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构建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娟:《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第8期。

篇5:农村基层干部学法心得

李新荣

在参加XX干部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又一次让我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提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们基层党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学习中认真对照,自我反思;在寻找差距与不足中正视自己。

一、在十七大的引领中正视基层建设。

十七大报告中将大力发展基层建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基层发展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着力提升层次,提高工作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顾自己近十年的工作时间,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当好一名基层干部,最根本的就是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到在工作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丰厚自己的底蕴,提升自己的品味,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今后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自己,以便更好的完成农村基层建设的重任。

二、让法律法规时刻警醒自己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计划生育法》、《土地法》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广大群众要平等对待的原则。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开展各项中努力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村民,为群众踏踏实实办实事,促进农村基层科学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每一位村民,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想完成各项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更加离不开“德”,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多了解,多沟通,以德为先,在与广大群众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四、学典型找差距

篇6:农村基层干部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以*****村村民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身份站在这里跟大家汇报思想,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下面我分三个部分向您作一下简单汇报:

一、个人情况:

在座的各位有的认识我,也有的对我不是很熟悉。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今年28岁,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 2月大专毕业后在*****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年被安丘市****。、被评为市****。5月被安丘团市委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在市里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多次获奖。本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由于本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有着很深的感触和体会,与老少爷们打惯了交道的我对改变农村面貌有满腔的热情,想积极的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大浪潮中,虽然我是一名女同志,但是干起工作毫不含糊,雷厉风行。

二、个人优势:

首先,我热爱村干部这个工作岗位,有着为*****村的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满腔热情。我正当壮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充足的工作时间。

第二,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一直十分重视与邻里乡亲和睦相处,能够帮的忙我总是尽力去帮,能够为乡亲们做的事我总是尽力去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我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具备现代化办公设施的应用技能和文秘工作能力,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有较高文化水平,能适应当前农村科学发展的要求。

第四,热爱文艺的我能够组织好村里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老龄化加快,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特别多。,期待党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比如组建秧歌队,老年健身队等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本人有文化,懂电脑,计划争取各方面力量,建立农村书屋,让科技书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科学种田。

第五,本人自学法律知识,并取得自学法律本科文凭,能在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上有所作为,特别是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当选后的工作设想:

如果我当选村委委员,我将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好以下工作:

1、带头完成党委政府和村支部、村委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班子成员中树榜样,做表率

2、当好支部、村委会的参谋,发挥好助手作用。加强班子内部团结,诚实待人,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保持正确的生活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观念。

3、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服从大局,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好经济、维稳等其它工作,为咱村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我村修路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我会不等不靠不依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充分发挥人脉资源,多渠道寻找资金门路。

4、积极动员和组织村民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理顺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彻底的从传统的农业和土地中解放出来,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坚持以工养农,以工兴农、以工富农的发展思路。

5、协助搞好我村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村民和残障人士,要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来说对农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作为一名村干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村民群众的立场上,先问问群众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真正代表村民的意愿, 在工作作风上,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别人不愿做的事我做,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当一名村干部,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议论。有人会猜测我当村官的动机不纯,也有好心人劝我不要揽这份恐怕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是的,人生在世,就得要有精神,要懂得感恩,懂得奉献,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毅然走上了竞选的舞台,不为别的,只想为全村人实实在在地做事情,只想用最大的能力回报以信任和支持的父老乡亲。我深深地感到,当村干部难,当能够聚人心,得民意,能够让百姓满意,令放心的村干部更难。有句话说得好,给了舞台,就要唱好戏。让我们更同携手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我愿意就我今天承诺的接受村民监督。如若失言,自动辞职。

篇7: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探究

摘要: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和“发动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形势下,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农村 基层干部 执行力 现状 提高 对策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先锋模范、战斗堡垒作用,当前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核心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在农村干部执行力,农村干部执行力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关系着农民群众的福祉,关系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农村干部执行力提升的问题非常必要,执行力的提升也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的现状

日前,农村干部在带领农民发展生产、扩大农村经济、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创第一争优秀等活动的开办,农村干部的执行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在专题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仍有着执行不力,办事效率不高,没有作为、慢作为、胡乱作为等严重问题。

(一)执行状态不够认真:有的农村干部认为执政建设主要是高层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因而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够重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一些工作开展不到位或是拖延时间;甚至有的农村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选举产生的,一届任期三年,位置不会动,工作干好干坏也没事,所以他们做事不积极,甚至很消极。

(二)执行力很慢:有些农村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科学判断形势、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比较弱,从而导致决策和执行不力甚至失误,是政策领悟力不行;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仍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缺乏开拓创新的执行勇气,过程控制力不行,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些农村基层干部对本村的发展思路十分不清晰,年初没有工作计划,年底没有工作总结,办法少,困难多。

(三)执行作风不够实: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团队建设力、协调沟通力差一些,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家长制,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不顾长远,只求眼前利益,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弄虚作假;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耍威风,搞特权,贪集体财产;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人为制造一些不安定因素,致使干群关系紧张,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能力素质不佳: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执行力不高问题,一是业务素质问题。习惯于上级布置跟着布置,上级开会跟着开会,生搬硬套;凡事按惯例执行,以老一套行事,用老办法工作,习惯念老经、走老路、说老话,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这叫“知识、本领”恐慌。二是政治素质问题。政治素质不高必然导致业务能力的低下,直至执行力水平的降低,必然表现出“应付执行”、“低效执行”,更可怕的是“趋利执行”!

(二)体制机制不优:在基层工作体制上,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导致存在不重视、不关心基层的现象,责、权、利统一不到位。从社会环境上分析,社会风气不良是我们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潜在原因。进行公共行政活动时,以本村、本组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有利的抢着干,没利的不推则躲,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甚至有的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于己有益,用足用活,于己?o益,束之高阁;有的则唯上级利益,不讲群众观念,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唯上欺下,不顾群众的切身权益。

三、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决策:发挥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力,最根本的是围绕农村基层干部意识这一核心问题,形式多样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学习,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熟知党的历史、掌握党的理论、牢记党的奋斗目标,从情感上培养起对党高度的认同感。结合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和生产活动的实际,积极开展“率先小康驻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等活动,为农村基层干部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建功立业的舞台,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思路决定决策,决策决定出路”。农村基层干部,一是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兼顾好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把握政策,明晰思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牢固树立领导班子带头执行正确决策的理念。二是要带头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多提出一些正确科学的战略和思路,不断强化执行意识、落实作风,使执行贯彻理念不断得到提高升华。三是要抓大事、谋大局,不断提高驾驭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

(二)优化作风:当前,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尊重农村基层干部地位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在实践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形成保障农村基层干部地位、发挥农村基层干部作用的工作机制,保障农村基层干部的知情权和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监督权。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扎实搞好“三重一大”的公开工作,从而使农村基层干部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参与监督。农村基层干部提高执行力,一是要正确理解,吃透精神。落实执行必须正确理解上级决策,准确领会领导意图。二是坚决服从,没有任何借口。党作为党的一分子,服从组织、服从制度,党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三是要有绝对负责的态度,要做到层层把关,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自己手中,对上级负责,对群众负责。四是要坚持廉洁自律。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五是要锤炼诚信品质。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诚信是完人的核心价值,承诺思想行动一致,客观证明有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如果我们的干部对群众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六是要雷厉风行,坚决迅速。雷厉风行,是一种精神状态。雷厉风行的对立面就是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因此,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执行能力强,对于已经确定的方针、既定目标、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必须是坚决迅速,不折不扣,有声有色,确有成效。七是要一丝不苟,关注细节。细节是一种精神,态度决定一切。

(三)增强人格:农村基层干部的创造力来自于党内民主的发展,要改变过去强调履行义务多、落实民主权利少的状况,不断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聪明才智和先锋模范作用。一要健全高质量、高标准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注意把好征求意见关,确保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实效性。二要建立党内评议制度,重点由农村基层干部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评议,并在党内一定范围内公布评议结果。三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渠道,建立必要的人身保障措施,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有效行使监督权。农村基层干部在影响力中包含着一种非权力影响力,即人格魅力。其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致力于同上级、同事、下属,甚至服务对象建立信赖关系,给社会和群众留下可亲可敬、诚实守信的印象;二是致力于维护大局,锁定目标,表里如一,说做一致,靠前指挥,身体力行,给群众留下率先垂范、执行楷模的印象;三是致力于品行端正,具有亲情感、人情味,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理解人,处事开明,平等待人,给群众留下忠诚厚道、公道正派的印象。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魅力;必须心系群众,自觉汲取人生营养;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四)加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是决定其执行力高低的前提。因此,要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就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是要搞好常规培训I。依托各级党校、新农村建设大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在农闲时节,分期分批举办内容以《党章》、《村级组织工作规范》、《信访条例》、《土地承包法》和“三农”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培训班。同时,要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执行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二是要推行“菜单式”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干部开设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实现按需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把未达到高中学历的村干部和45岁以下的党员全部纳入党校教育培训的范畴,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理论、法规和专业实用技术。大力开展“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支持、鼓励村干部参加自学考试、电大以及农函大等学历教育。因此,要有效发挥自身执行力,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团队执行力的建设,充分激发团队工作热情,使每一名成员都成为执行力的表率。

(五)拓宽视野:从管理组织层面,当务之急应重点从选好用准干部、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选什么样的人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执行力,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选人、用人。在干部的德才素质中,德是统帅,是灵魂,它决定着才实施的力度与用力方向。村“两委”选举时,要让品德好、素质能力较为全面的人当选村干部。要拓宽选人范围,强化人才资源共享,可以采取机关下派、村际交流、对外招聘等多种形式,注重从回乡优秀青年、退伍?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人,把乡村企业经营管理骨干、外出返乡农民工以及经商能手延揽到村级班子中任职。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政策)到农村基层工作,改善基层人才结构性短缺。要完善后备干部培养载体,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对入库管理对象进行一次考核,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重义务轻权利等传统习惯的束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参与党的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把“入口”畅通“出口”,通过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尊重农村基层干部地位离不开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发展农村基层干部环节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用“能人”、“好人”标准替代农村基层干部标准的问题,切实保证新农村基层干部发展质量。在农村基层干部管理问题上,要畅通“出口”,对那些意识淡薄、不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违规违纪的农村基层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多次教育无效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二要创新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方式,以提高教育管理效果推动农村基层干部主体作用发挥。在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意识、发挥作用的新的教育管理方式。各级党组织要注意适当多采取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常规教育管理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增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篇8:农村基层干部

近年来, 经过培养整顿,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 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文化程度不高, 专业结构不均衡。

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匮乏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近些年, 乡村干部队伍的年龄普遍降低, 增加了活力, 但文化程度还大多是高中及高中以下, 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生回乡务农的不多。干部队伍中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科技型、管理型干部比重严重偏低, 难以适应农村新的发展需要。

2. 思想观念不开放, 创新意识不强。

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去引领, 但相当数量的农村基层干部仍然思想观念保守, 视野不够开阔, 缺少“敢闯、敢试, 感冒”的精神, 不愿接受新事物, 不敢发展新产业, 安于现状。缺少把握机遇, 带领群众增加个人收入,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政策水平偏低, 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注重学习, 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做不到明澈在心, 不能很好地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本地发展实际相结合, 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个别干部为了小集体利益和自身利益, 歪曲政策, 断章取义。个别干部以权谋私, 为政不廉, 不能依法治村, 依法理政, 影响了党群关系。

4. 工作作风漂浮, 工作方法简单。

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缺乏民主意识, 独断专行, 搞家长制和一言堂, 安排工作靠骂靠罚, 人为制造矛盾, 干群关系紧张。个别干部短期行为严重, 只顾眼前, 形式主义严重。

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出现的问题既有干部自身不注意学习提高的主观原因, 又有党委缺乏长远治本措施, 缺乏对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对现任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客观原因, 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和成因, 要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第一, 要科学规划, 注重结构调整。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逐步设步入科学、规范、系统化的管理轨道。制定计划一定要统筹谋划, 切合实际, 科学调整, 逐步实施。计划中要明确规定现有村级干部的学历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中专以上, 乡镇干部达到大专以上, 并且新任、新提拔干部坚决执行此学历标准。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要形成梯次, 逐步实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等的最优化, 为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打好人才基础。

第二, 要全面整顿, 注重素质提高。要按照先乡后村的的顺序, 按照考核、调整、整改建制、检查验收的工作程序有序进行。做到民主推荐与民主测评相结合、民主评议与个别谈话相结合、考核与经济审计相结合。对于政治素质低, 理论水平不高, 实践能力不强, 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威信低的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重点把一些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 有市场经济头脑, 能想事干事的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中来, 尤其要注意从科技能手、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的优秀党员中发现和选拔村干部。注意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建立机制, 保证乡村干部要保持相对稳定, 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 要解放思想, 注重观念转变。要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乡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认真组织乡村干部通过理论学习、外出考察、典型带动等形式, 牢固树立市场导向观念, 要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带群众对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及时调整, 并发展多种经营, 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四, 要培训现任, 注重后备培养。要制定培训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 对现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分层次、分批次全部轮训。特别要加大党的涉农政策的辅导, 为乡村干部依法管理和科学决策打好基础, 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有明显改善,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还要通过外出考察, 开拓视野, 增加本领。

第五, 要改进方法, 转变作风。要加强对干部的宗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 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明显提高, 努力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要注重民主, 善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正确行使党和群众赋予的权力, 坚决杜绝以权谋私。要让农村基层干部成为广大农民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第六, 要强化管理, 加强监督。对干部要实行动态管理, 对那些完不成年度目标, 工作打不开局面, 不主动干事, 给村集体带来损失的, 该罚的罚, 该处分的处分, 该调整的绝不姑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村干部每年向村民述职述廉一次。对村干部要实行年审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县区委组织部要对村党支部实行上管一级制度。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基层干部的收入, 提高待遇, 搞好养老保险, 为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结语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决定作用。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农村建设, 关注农民生活, 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培养提供便利, 为农村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道奎, 柏群.当前我国农村干部素质的现状及提升途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

[2]王银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上一篇:《长相思》教学反思: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下一篇:青蛙的自述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