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2024-08-07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精选3篇)

篇1: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流浪乞讨儿童谁来解救?

摘要:当我们走在繁华都市的街头,总会看到那些被埋没在来往人群中却艰难的生存着的人,有老人、孩子、青年人。乞讨儿童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流浪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流浪乞讨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及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又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和公共管理问题.本文将对

关键词:乞讨儿童;微博解救;福利政策;

引言

解救乞讨儿童,是近期微博上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2011年1月17日,一名失踪儿童的母亲给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发了一封求救信,希望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孩子。于建嵘随后通过微博向网友求助。在接到更多的寻人信息之后,于建嵘教授专门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号召网友们随时留意身边的乞讨儿童,帮助他们和亲人团聚。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不仅在热心人群中反响强烈,还受到了名人微博和公安微博的推荐与回应。

城市中的流浪乞讨儿童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群体,这类特殊的群体一直被当作污染城市环境的垃圾,但是他们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法治等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他们的产生及大量涌入城市必将会对城市的管理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这一群体进行现象分析、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合理有效的救助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乞讨儿童的现状分析

丐是社会的私处,我们天天羞于示人,却又天天感觉存在;丐又是极端传说,丐到洪七公的境界,皇帝都不做,丐到残疾童丐的境地,则暗无天日,江河无语。

根据民政部《十一五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流浪乞讨儿童100-150万,其中80%有盗窃、抢夺等违法行为,45%的儿童常年以违法行为为生,74.4%的儿童在流浪乞讨两个月后就会出现违法行为。

(一)流浪乞讨儿童的乞讨方式

1.沿街流动行乞,这种方式较为普遍,或行走在商业区,或在过街天桥,或在地下通道。

2.示残型乞讨,主要是展示残疾或畸形的肢体,以获取路人的同情。

3.卖艺型乞讨,主要采用吹拉弹唱、表演杂技等方式进行乞讨。

4.以贫病等虚假理由欺骗行乞,以天灾人祸,本人落难,家人生病,无钱就医等理由进行乞讨。

5.纠缠尾随等强讨恶要,采用抱住行人大腿,强拉硬拽的方式,这类儿童一般受人暗中教唆。

(二)、流浪乞讨儿童的特点分析

1.被操控性及团体化乞讨现象突出

操控行为主体往往是成年人,包括其亲人、老乡、陌生人等,通常以幕后操控或者带领乞讨为主要形式来组织、控制流浪儿童的乞讨。操控主体与流浪儿童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亲人为主,带领或近距离控制流浪儿童以示弱方式为主要手段进行乞讨。第二种主体与这些儿童大多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以收养、领养、租、捡、买、诱骗等方式获得婴儿、病童、残疾儿童等,并以其为工具进行乞讨。乞讨所得基本为操控者所占有。第三种,成人通过哄骗、威逼利诱等方式控制流浪儿童,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把他们组织起来,经过培训,操纵行乞从中获利。例如大街上的一些卖花童,操控卖花童的有些是亲人,但大多是老乡或陌生人,他们组织卖花童以抱脚、纠缠情侣、下跪乞求等方式强卖获得高利,并用体罚、挨饿

等形式虐待未达到收入要求的卖花童。

2.职业化、半职业化倾向明显

由于流浪儿童乞讨者的被操控性,通过成人有计划的组织、培训、监控等手段强化了流浪儿童乞讨行为的职业化或半职业化走向。

3.低龄化与低学历状况严重

有调查显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乞讨人员占了调查对象的八成多,反映未成年乞讨者低龄化现象较为突出。这些乞讨儿童大部分都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一般处于小学文化程度,有的儿童并没有接受过教育。

4.乞讨收益与个人受益极度失衡

儿童乞讨者一般每天都能乞讨到几十元,尤其是卖花童,他们每晚到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夜市卖花,一般都有几十元至一百元收入。尽管有较高的乞讨收入,但未成年乞讨者所得一般都要交由控制他们的成年人掌管并占有,他们仅得能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不是现金。

(三)、乞讨儿童未被满足的需求

乞讨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很多方面的基本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而乞讨儿童的最低级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更不要说更高等级的需求。乞讨儿童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基本需求,指在衣、食、住、医疗等生存和安全层面上的需要。长期在外流浪乞讨的儿童,他们中很多都有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露宿街头、有病无法医治的经历。

然后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乞讨儿童大多缺少爱和关怀,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价值观和认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流浪儿童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一些孩子在流浪过程中沾染了很多不良的习惯。

其次是受教育的需求,这是指在文化知识、人格品性、社会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乞讨儿童并不能和一般儿童一样,幸福地依偎在爸妈的怀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们的受教育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了,所以,更多的孩子表现出人格、品性方面的缺陷,如低自尊、爱说谎、打架、骂人、孤僻、偷摸、自由散漫、对他人和社会缺乏信任等

最后是回归与发展的需求,有的儿童成为乞讨儿童是因为被拐骗离开家庭,所以,面对这样的群体,把他们从背后操作的人手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回归到自己的家庭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需求未被满足,在未来发展上与一般儿童有很大程度的差距,他们的未来发展问题也毅然非常重要。

二、儿童乞讨的原因分析

在基本了解儿童乞讨的现状,特点之后,我们大致可以将儿童乞讨现象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每一个人都首先是家庭的一部分,都来自于特定的家庭,同时也归属特定的家庭。家庭在人最初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不良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危机,再由于得不到良好的救助,最终离家出走。再由于温饱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他们便不得不走上乞讨之路。

家庭因素导致的外出乞讨主要有自愿乞讨和被迫乞讨。儿童自愿选择乞讨的道路多由于逃避家庭暴力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脱离家庭虽然是他们远离暴力的径直途径,然而一旦脱离家庭,就断绝了家庭给予他们的生活上的支持,乞讨便成为他们维持生活的手段。造成儿童被迫乞讨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解体和父母的遗弃。父母的分离或死亡是原有的家庭解体,孩子处于孤立的地位,孩子对家庭的依附性也减少了,被迫流浪街头,乞讨为生。

(二)社会因素

1.经济贫困

物质生活条件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基础。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未能达到极大丰富,全民未能实现共同富裕,有的贫困家庭人员包括儿童寻找生活的出路,乞讨无疑是一种便捷的途径。

《新民周刊》经多年的调查显示乞讨儿童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2月10日,海南省三亚市有了一个新的进展,8名在三亚市第一市场行乞的河南籍儿童被警方发现后带至三亚市救助管理处,经调查,其中7名孩子均因贫困由父母或亲戚带至三亚卖艺行乞。

2.保障性原因

(1)对未成年人群体保护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乞讨儿童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获得针对性的保护。对乞讨儿童的解决方法和管理手段仍然同成年乞讨者混杂在一起,一旦发现乞讨者便用遣返原家庭等简单方式解决,未能探究引起其乞讨的根本原因,不能从根源上切除令其乞讨的问题所在。

(2)对利用儿童乞讨的行为打击不够。对于犯罪分子操纵儿童乞讨的打击力度不够。犯罪分子看到利用儿童乞讨带来的利益远大于操纵儿童进行乞讨的风险,致使这种行为的扩大化的趋势。

(三)儿童自身的因素

1.厌学、逃学

现行的教育制度,分数被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被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训斥、嘲笑、批评甚至打骂。日积月累的叛逆心理和厌学情绪使得这些儿童逃学、辍学,走上乞讨的道路。

2.迷恋社会诱惑

网络游戏、带有情色内容的电影、杂志对于鉴别能力弱、自制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说往往有不恰当的指引。支付这些诱惑的开销一旦在家庭不能满足时,未成年人只能自谋出路,乞讨便是成本小,受益大的有效途径。

流浪乞讨儿童的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对于独立思考能力还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流浪乞讨行为大多是被迫的。有些流浪乞讨儿童甚至是遭到的身体和心灵的残害后,被操控着进行乞讨。他们作为被某些“弱势群体”操控的弱势群体,对得到救助的愿望就更为强烈,而全社会通过各方面的行动对其进行能使其真正获得救助的要求也更加紧迫。

三、乞讨儿童的救助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法律规定

从法律上说,乞讨儿童本不应存在。《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均应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仅就这一法条的施行而言,年满六周岁的乞讨儿童都应接受当地政府的调查和救助。我国在其他许多法律中也保护了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权利。

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9条,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规定利用残疾人的残疾,侵犯其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2006年6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规定了“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不满十

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些法律条文对减少流浪乞讨儿童的数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法律也存在一些不足,覆盖面过窄;法律情节规定不明确,使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威慑一些犯罪分子。面对这些不足,应具体而明确的去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

(二)丰富和创新适合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确保有效救助。

相关部门在对成年人乞讨者采取引导救助、即时救助、昼夜救助和流动救助等积极救助方式的同时,应创新救助方式,做到主动出击、及时发现、即时甄别、强制护送至救助站或儿童保护中心进行救助,实行一步到位的救助。救助要根据不同的受助对象需要,做到分类救助。当然,按需施救是以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素质为前提的。为此必须拥有一批合资格的救助人员,救助人员必须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统学习,具备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计划、干预和评估的能力等。

(三)协调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对流浪乞讨者的救助真正产生实效,实现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必须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以及运用政府的调剂手段,建立完善的生活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养老保障等制度,扩大贫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使农村中老有所养,弱有所保,痛有所医,幼有所学。

(四)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乞讨儿童安置问题

1.建立统一的信息收集、监测、发布系统。一个连接民政、公安、城管等多部门的信息网络,对有过乞讨经历的儿童进行身份登记,将信息资料翔实入网,使得信息能够共享。

2.建立全国性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立这样的保护中心,需要分三个阶段和四个环节,第一阶段,在省会和大中城市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第二阶段是在中心的基础上在各区县建立分中心;第三阶段在分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救助点。四个环节是早期干预制度——中心帮教——回归安置——定期回访。

3.建立救助主体网络,形成政府、社会、社区救助乞讨儿童的合力。对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不仅由政府负责,还要靠社会力量的补充,吸引中介组织和民间团体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首先,借助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其次,要创造条件,催生社会中介组织及民间救助团体,开发和扶持其发展,用制定优惠政策、减税、购买专业社团的服务等具体措施,刺激和鼓励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最后,寻求社区协作,建立社区化救助模式。

篇2: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浪乞讨人员的共性

在调查中发现, 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一是学历普遍较低, 多数仅有小学水平, 甚至没有上过学;二是来自于不完整家庭, 多数是单亲家庭, 或者是父母离异后再婚;三是有明显偏差行为表现, 如身体上有烟头烫伤、疤痕等;四是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有越轨行为, 如偷盗、打架斗殴等。通过深入交流与了解, 发现他们还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征:一是初入圈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大多朴实, 具有主流社会的是非观;二是未成年的流浪乞讨人员, 虽有多年的闯荡经历, 但仍不失天真、活泼的天性;三是为人处事, 都重江湖义气, 大有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之习气;四是有些人并非本性游手好闲, 只是在城里找不到或没有称心的工作。当然的确也有一些钻政策空子, 骗取国家救助资源的人, 但这毕竟是少数, 非不得已, 他们是不愿走进救助站的。

2.当前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第381号令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颁布实施, 使得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面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从生硬的收容遣送转变为救助管理和服务,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更替, 更多的是在理念、意识、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改变。但由于政策制订出台过程比较仓促, 加之在执行过程中对收容遣送路径的依赖, 立法所蕴含的救助理念在实际救助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被全面领会与贯彻, 致使救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救助对象发生偏差。《办法》颁布实施以后, 寻求救助的人员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方面, 大多数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而选择继续流浪街头;另一方面是一些前来寻求救助的却并非真正应该施救的人员。各地救助站普遍反映, 如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来甄别, 则求助者中很多人是不具备救助条件的, 因为他们并非《办法》及实施细则界定的严格意义上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而是一些家里走失、务工不着、寻亲不遇、遭遇偷盗等临时有困难的人。面对这些前来求助的人员, 工作人员往往是出于人道主义做出变通处理, 救助对象目标与现实发生了偏离。

第二, 救助管理的有效性不强。目前, 多数的救助站都是按照《办法》及实施细则规定的救助程序机械地执行公务, 很少有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需求实施救助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将求助者送回户籍所在地。这种做法实质上还是把乞丐赶出城市, 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了原有的收容遣送特征, 从而降低了救助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 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 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社工已经成为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被誉为“社会工程师”的一种独立职业。我国2006年才开始全面推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在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故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仍然是原来工作在收容遣送站的人员, 而真正具有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知识教育等方面个性化救助的专业社工却很少, 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优势

拥有专业助人自助知识和救助方法、技巧的社会工作者, 与传统的实施社会救助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相比, 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社会工作具有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 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社会工作价值观也比较稳定。如今, 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不断发展, 形成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为本, 回应需要;接纳和尊重;个别化和不批判;注重和谐, 促进发展;平等待人, 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人本主义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可以使救助工作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做到平等、尊重、接纳、理解;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 可以使救助工作人员与流浪乞讨人员之间构建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打开流浪乞讨人员封闭的心灵, 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 挖掘自身潜能, 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 最终实现其重新融入主流社会。

2.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的理念, 它诠释了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最高含义。社会工作助人不是机械地助人, 不是把受助者看成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致力于流浪乞讨人员自信的恢复。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助人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受助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其发挥潜能, 乃至增能, 从而尽快适应社会, 实现自我超越。

3.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既包括直接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也包括间接地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督导等。其中个案、小组与社区工作是主要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流浪乞讨人员的共性与个性, 通过专业的助人方法, 从而找到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案, 帮助其正确对待困境、努力克服困难, 同时调动、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社会工作环境, 从而保证服务的长期效果。

三、社会工作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实务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 主要是做好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和外展社会工作救助两方面工作。

1.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

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 主要是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在机构内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救助活动。

第一, 运用个案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个案工作把工作的焦点聚集于一个案主的具体性问题, 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困难, 达到个人与社会良好的福利状态。由于每个流浪乞讨人员都有其个性化的原因而选择流浪, 所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比较适合的。社会工作者接案之后可以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资料为其设计合适的救助方案。首先, 应鼓励其正视自己的处境, 明确自己的问题, 让其认识到未来生活的美好;其次, 要让其接受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 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再次, 对于可以回归家庭的应尽力使其返家, 并提供跟踪救助, 对于那些无家可回或无法回家的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 学习一技之能, 为将来的独立生活创造条件。

第二, 运用小组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小组工作涉及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 以及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 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最终使小组成员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小组工作, 可以使流浪乞讨人员在小组内了解成员间的共性, 学习自我情绪管理的技巧, 增强自我不良行为控制的信心, 并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归属感。在运用小组工作法开展救助时, 应注重采用标榜示范、情景感染、角色模拟等专业方法, 使其学有标杆, 赶有榜样。

第三, 运用社区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社区工作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 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与社区成员的共同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化的发展和成熟, 很多救助站被纳入到了相应的社区体系中。故此, 社会工作者要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努力改变社区居民对救助站、受助者的不友好心理, 为受助者的自由发展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

2.外展社会工作救助

实施外展社会工作救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参与外展救助的人员进行分组并划分工作区域, 在划定的区域内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外展社会工作要进入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区, 他们一般处于繁华的街道、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 这些场所一般比较混乱, 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群, 且救助对象的行为也具有不确定性, 安全系数较低, 所以开展外展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 要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通过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流浪的原因、家庭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 结合自身经验设计恰当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技巧来完成:首先, 社会工作者通过专注于倾听流浪乞讨人员对自己状况的描述使之感受到被关注, 同时站在流浪乞讨人员的立场来思考他们面对的问题, 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其次, 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流浪乞讨人员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其有能力解决将来遇到的问题;再次, 社会工作者通过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建议, 让他们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第三, 在实施外展社会工作救助过程中, 更需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运用, 因此, 要加强外展社会工作救助者专业知识的学习, 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 强化他们的救助技巧。在具体工作中, 可以吸收接受过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协助进行外展社会工作救助。由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 更容易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 同时这也是对接受过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自身的重塑。

综上所述, 流浪乞讨人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传统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着一定缺陷的前提下, 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的人本主义精神、专业工作方法、周密工作思路、巧妙工作技巧, 不仅能够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救助, 而且有助于矫治流浪乞讨人员身心与情感的创伤, 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因此,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需要社会工作, 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工作最根本的职能, 应该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服务, 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对象自决。这为以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亦即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机制, 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功能, 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其中, 以促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应磊.社会工作者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J].学术探讨, 2012, (3) .

[2]刘日飞.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介入及其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 .

[3]汪浩.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管理中的角色[J].社会工作, 2008, (7) .

[4]李志君.社会工作者在救助和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工作中的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5) .

篇3:流浪乞讨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关键词:流浪乞讨儿童;发展型社会福利;救助支持;自尊;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20-03

“流浪乞讨儿童”,就是居无定所,四处游走,没有法定监护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或以乞讨为生的未成年人,其中有的是离家出走,有的是失去了家人和监护人,有的是被拐卖或拐骗的。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一项抽样调查推算,我国目前事实上约有100万至150万流浪儿童,每年可以得到社会救助的流浪儿童人数为15万人。可见,实际获得救助的流浪乞讨儿童与流浪乞讨儿童的总群体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仍有较大部分的群体得不到任何的救助或救助效果不良。无法获得救助的流浪乞讨儿童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下层或边缘,成长受到挑战。被救助但是救助效果不良,也会导致流浪乞讨儿童的再次回流。所以,如何确保流浪乞讨儿童获得有效的救助是应该进行针对性考虑的。如果能够针对流浪乞讨儿童真正需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许会事半功倍。

一、流浪乞讨儿童的成因分析

流浪乞讨儿童的大规模形成,有比较复杂的原因。总结一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其它方面(见图1)。

(一)家庭经济贫困

家庭经济贫困是我国流浪儿童最根本来源,我国的流浪儿童多是来自农村以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他们由于家庭贫困,往往难以正常完成学业,再加上家里人及村里其他人员外出打工会诱发他们外出挣钱的念头,但年龄小,教育程度低,使他们很难找到正规的工作,弹尽粮绝之后,不得不以乞讨谋生,过上流浪的生活。更甚者父母因为家境困难并且受到犯罪份子的诱惑,将一个孩子卖给犯罪份子从而赚到一些钱来养活剩下的孩子。

(二)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不当

据调查,18%的孩子流浪的原因父母离异或者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入狱或死亡等造成家庭突变,7%则是由于遭到家庭暴力而出走。不难看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的监护失职,多由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或家长缺乏责任心造成,如有一些家长因为事业繁忙或缺乏责任心,从而导致了这些未成年人离家出走。而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家庭教育方法的失当。比如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不好而经常遭到家长批评甚至打骂,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最终导致离家出走。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失误

如今学校的教育观念有着一定的偏颇,有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甚至会受到老师和同龄人的歧视,从而产生自卑或叛逆心理,同时青少年容易在外结交不良朋友,从而导致自身的思想受到不良诱导产生偏差,不愿意学习而外出流浪。

(四)儿童自身原因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同时有可能受到来自于社会文化媒体的无心诱导而因此萌生流浪的念头,有时候是自己一人,有时则可能是多人结伴一起出来流浪。

尽管出于这样原因的流浪儿童是少数,但像这样具有纯粹的流浪动机并且染有偷窃、盗窃等恶习的长期流浪儿童对其他类型流浪儿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常常与黑社会和犯罪团伙有着密切的联系,会主动和恶意地诱导其它类型的流浪儿童组成犯罪团,同时他们也是最危险的流浪儿童群体。

(五)其他社会原因

每年我国都有许多未成年人被不法分子诱拐,以新疆为例,新疆流浪儿童中被诱拐者居多,犯罪分子已形成一个诱骗拐卖新疆籍儿童到内地流浪的“隐形市场”,犯罪团伙行动严密,组建了拐骗、藏匿、中转、贩运的“一条龙”作业网络。犯罪分子往往以学手艺、做生意等为诱饵,从困难家庭、多子女家庭拐卖儿童,这些儿童被带到内地,被胁迫、利诱、控制成为犯罪团伙敛财的工具。

二、流浪乞讨儿童的影响分析

由于缺乏正常的住所,流浪儿童的栖身之所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城市商业中心区和繁华地带的大型购物中心、地下通道、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公共汽车站;二是城乡结合地区,这主要包括各类建筑工地和娱乐场所;三是一些公共娱乐场所,主要包括录相厅、游戏厅、卡拉OK厅、网吧和公园;四是城市中心以及城郊个体和私营的餐馆、饭店、旅馆之类地方。

(一)个体影响

1.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儿童阶段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但是由于流浪乞讨儿童缺乏正常的关爱或生活条件较差,居无定所、饮食无规律或缺乏饮食,保证身体成长的基本要素都很难满足,所以该群体通常身体健康面临极高的挑战,更不排除有甚者会故意伤害其身体的健康成长。故人们经常会看到肢体不健全、功能不具备的孩子在进行乞讨,以此来诱发人们的同情心。据有关调查人员观察显示:3成以上的流浪儿童有受过伤害的痕迹和有或轻或重的生理缺陷。

2.不利于智力和精神的健康成长。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后天的培养影响。而对于流浪乞讨儿童如果说遗传因素我们无法决定的话,那么后天的培养我们确实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该群体每天的主要生活路径是乞讨、沿街流浪,看如何来获得人们的同情并获得一些施舍,通常没有正常的时间或者接受真正的智力培养或开发,如果有通常也是一些生存技能的开发,通常会是投机取巧,非正面的。关于精神的成长,通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如果家庭总体上积极上进,孩子通常也会如此,但是如果家庭消极沉溺,孩子也会情绪不高,郁郁寡欢。但是流浪乞讨儿童每天接触的环境都较差、较混乱,耳闻目睹的通常是一些浮躁的情绪、喧嚣的噪音、世风的冷漠等等。这些负面情绪对于人的健康成长的危害性是较高的。所以,流浪乞讨儿童很多时候会丧失尊严,以各种极尽可能的生存技能来获得一些人的施舍和怜悯。有关资料显示,有7.6%的儿童反应比正常人迟钝。endprint

3.不利于社会地位的获得。人的健康成长除了自然身体的成长之外,还需要精神满足,但是一个良好状态的人的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社会地位的成长。长期的自尊受损造成了他们的人格缺失,社会化过程异于正常儿童,他们对于主流社会和群体有着复杂而无知的情绪。大多数的流浪儿童都非常的敏感焦虑、自我封闭、多疑、固执而且缺乏合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且又多数都曾因为受到犯罪分子的不良诱导而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问题,甚至造成人格扭曲,出现心理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流浪乞讨儿童在社会中往往被边缘化或是被下层化。

(二)社会影响

流浪乞讨儿童的大规模产生与存在不仅对其自身成长和发展形成较恶劣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全等形成严重的影响,增加社会管理的难度,引发社会其他群体的仇视心理,影响地区形象,引发社会不和谐。

1.增加社会管理的难度。流浪乞讨儿童通常会集中在热闹的人行道或是繁华的商业中心等地,由于人流较大,交通问题、安全问题本就是直接的管理难题和现实苦难,但是由于流浪乞讨儿童的存在使得管理难度更进一步加深。流浪乞讨儿童通常需要沿街乞讨,在人流较高的区域设置乞讨摊位,能够确保流浪乞讨儿童的乞讨成效,但是这样的设置必然会导致交通的滞缓,或者是其他安全问题的产生。

2.增加社会公众的不良情绪。流浪乞讨儿童的大规模存在,一方面会引发广大各界人士的同情心,另一方面也会给广大各界人士形成一些强力的心理冲击。惨不忍睹的身体状况、悲悯的生活状况及生活经历、低劣的生活行为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人们的情感神经。真的抑或是假的?为什么会如此?穷困?被人虐待还是控制?等等。人们在辨别与判断的过程中给自己增加了诸多的情绪困扰。

3.引发社会不和谐。以新疆籍流浪儿童为例,其问题非常突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救助管理办公室表示,新疆每年救助的流浪儿人数在3000人左右。目前内地一共有3万至5万新疆流浪儿童,主要来源于经济与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南疆三州(喀什、阿克苏、和田),数量在10年间翻了10倍,且被犯罪组织控制程度更高、分布范围更广。导致很多地区的偷摸抢等恶劣行为产生时会自觉不自觉的首先被怀疑为是流浪乞讨儿童的行为甚或是新疆籍流浪儿童的行为。这无形中增加了流浪乞讨儿童与主流群体之间的矛盾,引发社会的不和谐。

总之,大规模流浪乞讨儿童的存在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成长与发展形成制约。

三、发展性社会福利理论介绍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的挫折,新右派在西方取得了主导地位。他们推崇市场及其功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介入。他们认为福利国家影响了自由、效益和经济发展,认为社会福利破坏了社会调控的结构,损害了家庭等传统社会组织和制度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主张大幅度消减福利开支,推进公共部门的私营化。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学者为了克服传统福利思想重消费轻发展的不足,在第三世界国家实践、联合国推动,以及西方相应学术渊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社会发展(social development)或发展性福利(development welfare)的思想,试图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同进步。

尽管准确界定社会发展并非易事,但学术界也存在一定的共识。卡明斯(cummings)认为大多数社会发展的定义具有6个方面的共同特点:(1)关注政治与经济体系;(2)关注科学技术提高人类能力的方式;(3)关注社会体制内福利的成败;(4)关注确立自由与人道的社会政策途径;(5)关注人类价值及其行为向更为人道的社会运作水平的转变;(6)促进社会运作的“伙伴”合作关系。佩瓦(Paiva)认为,重视社会福利的改善和人们自我抉择能力的提高,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前提条件。

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包含了3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原则,即人类尊严(human dignity)、平等(equality)和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此外,社会发展还主张弘扬合作、反对竞争,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四、基于发展性福利视角的流浪乞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流浪乞讨儿童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现实困难,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传统的遣送返家式救助经过实践的考察,运行效果不良,回返率较高。应考虑运用发展性的眼光,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工作,运用发展的价值目标,注重对该群体的尊严、平等、社会正义等方面考虑设计,构建多重救助支持机制,充分发挥救助的实效。

社会支持网络,即帮助流浪乞讨儿童的生活、成长及发展的各种社会支持的组织系统或网络。

(一)公安机关的流动式救助支持

流浪乞讨儿童的发现与筛查,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公安或其派出机构的帮助。流浪乞讨儿童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群体类型也比较复杂,有自主式流浪群体、家庭式流浪群体、被诱拐形成的团伙式流浪群体等,也就是说有些可能是纯粹的孤残儿童、也有的可能是属于有家庭的但是家庭本身较困难、也有属于被拐被骗被卖或被租所形成的流浪群体等。不同群体的样本特征不同,不能进行模式化救助,需要考虑各群体实际情况进行区别救助和扶助。但是发现群体的区别必须有专门的组织进行信息的收集、采集与对比,发现问题,找到路径。

(二)街道和社区的“类家庭”式支持

在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实践发展中,郑州的“类家庭模式”及“家庭寄养模式”获得了民政部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国际组织的认可。其他省地级市或县级街道、社区在当地或中央民政部门的扶持下设置家庭中心,选拔合格的家庭候选人承担家庭角色,针对流浪乞讨儿童进行类家庭式救助。这种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流浪乞讨儿童被武断遣送回家的不安或不被尊重感。通过让流浪乞讨儿童在中心生活的体验增加更好生活的信心,获得情感的寄托与尊重,满足其自尊的需要。

(三)民政部门的救助中心支持

民政部门应该建立集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救助中心。即使是流浪乞讨儿童,也不能剥夺其正常的成长权利。虽然对于成长来讲,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考虑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总体而言,肢体的健康、教育的需求是必须的。而肢体也好,教育也罢,都是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有系统化的组织,作为我国主要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民政部而言,是理所当然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育部门的教育支持

虽然民政部门可以从事整体的管理,但是专业部门的专业救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教育部门的教育救助一方面可以对于未成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很好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其生存技能的获得。

(五)其他社会组织的支持

针对流浪乞讨儿童的社会支持还应该呼吁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发挥社会舆论媒体的重要作用。比如,网络化的最大优点就是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借助网络打拐的做法正在被广泛运用,继续发挥网络的优势,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之举需进一步被弘扬。积极借助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呼吁社会公益组织、非营利组织、企业单位、政府组织等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支持。

当然,在实际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到各组织、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沟通协调等,尽可能避免“多龙不治水”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戴黍.流浪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考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刘日飞.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介入及其意义.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1).

〔4〕刘春燕.以人为本的救助模式——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3).

上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语文知识点下一篇:信息公开发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