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2024-08-06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精选8篇)

篇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按照市文明办《关于开展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抽调3名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我县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文化工作,突出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出人才、创精品”为目标,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推动精品创作。支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社团,培养壮大群众业余文化队伍。筹建起武城县京剧协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书画家协会,使他们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加省、市“精品工程”评选活动,整合全县文艺创作力量,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化创作积累,创作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先后有6件作品获市级以上精品工程奖。

二是以弘扬时代精神,反映发展成就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艺会演、调演、展演和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文体竞赛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广场文化建设,组织人员对其分类指导,提升档次,丰富内涵,不断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力量,对我县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鼓励民间艺术的创作和创新。积极开展“三下乡”特别是送戏、送电影、送书、送春联等文化下乡活动,培植农村先进文化示范点,推动先进文化向乡镇、村组辐射延伸。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广泛开展文化与企业联姻活动,确定运用全社会的力量办大文化的思想观念,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兴办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事业,促进了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

三是强化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加强现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改造,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功能,进一步拓展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的软硬件建设,抓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好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推进党报党刊进村入户。组织开展了“读书读报、用书用报”活动,开办了公开栏、阅报栏、黑板报。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盗版盗印活动为重点,深入持久的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加强了对网吧、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为城乡群众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经济发展条件制约,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基层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除城区有文化会堂、文化大厦等文化设施外,9个乡镇街文化站几乎没有活动场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本属于无专业人员、无经费、无设施、无场地的“四无”状况。村文化大院多为一院多用,且无一达到省颁标准,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或者说仅仅是挂块牌而已。

二是专业队伍严重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原81人的文化队伍现在仅有15人能工作,乡镇文化站无一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才流失严重,近十多年来文化系统没有一个专业人员进来,却有几十个人才流失,这里有大环境问题也有小气候的问题。文化系统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原文化馆、图书馆、书画院人员执行差额工资,评剧团执行差额补贴,电影公司属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目前,由于市场疲软,所有职工全部下岗待业,养老保险金及医疗保险无法缴纳。这严重影响了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并波及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社会文化活动资金短缺,图书馆没有一分钱的购书经费,文化市场管理无人员、无编制、无工资、无经费。乡镇文化站无一分钱活动经费,已经近于名存实亡;村级文化大院几乎没有活动,更是形同虚设。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和巩固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

当前各级组织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主要放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建设、农民的社会保障、非农就业等物质条件和经济利益方面,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各级组织对和谐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较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深入地研究、落实农民思想道德、文明素养等教育工作,部分农民群众逐渐被一些低俗、落后、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同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民群体中未能得到完全认同,未能真正做到尚荣、明辱、知耻,农村和谐文化的思想根基还未奠定。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积极引导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实现新崛起 建设新德州”的宏伟目标和伟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强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新崛起 建设新德州”目标的认同感、归属感,紧紧跟上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要努力引导农民群众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热爱德州,努力建设小康德州的精神结合起来,识大体,顾大局,团结一致,发奋图强,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继续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认识当前德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想、敢试、敢闯、敢干;要大力培养农村创新型领导和实用人才,带领农民进行创新实践;要进一步弘扬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开拓精神,崇尚绿色文明,追求创新卓越,努力开创“实现新崛起 建设新德州”工作的新局面。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积极发扬党的宣传工作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以主题宣讲、教育影片、案例解说专题片等农民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宣传形式,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农民群众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卫生、文明生活等良好文化理念、文明习惯的培养作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一系列如文明生态村创建、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工作的重点和评判的重要指标之一,充分发挥这些工作载体的作用。把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目标和重要的工作抓手,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农民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自觉的道德操守。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应切实发挥宣传工作主渠道和群众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承担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责任,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专栏、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宣传能引起社会共鸣的典型人物及感人事例,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同时,要以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人们形成文化批判的意识,帮助人们分析判断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所源自的文化劣根性,从而提高群众的文化自省能力,夯实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二)、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抓紧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建设。各级财政预算应切实落实相关规定,确保相应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同时,以财政资金为主体,设立包括农村在内的“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建立文化专项活动保障机制。对关系到农民实际利益的有线电视、文化大院等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应尽早确定县、乡镇出资比例或补贴标准,尽快使各项建设落实到位,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2、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发展特色农村文化。要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挖掘、开发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特色民间文化形式和产品,在各旅游景点进行定点定时演出,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通过门票分成等方式,解决传统特色民间文化保护、发展的经费短缺问题,提高其知名度,拓展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创作更多农村题材文化作品。根据文化事业的特殊性,制定完善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培养和使用文学艺术等专业人才,并根据人才特点,制订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计划,加大资助力度,确保真实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应将各乡镇文化站全部划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保专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并根据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的实际,不拘一格,以“文体协管员”等灵活的方式,招录、培养一批农村文化专业人员,指导、帮助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缓解农村文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从而创作更多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题材文化作品。

4、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农村文化。要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在各乡镇的文化资源,实现学校图书馆、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使各类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要引导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将文化团队的培养作为企业文化内涵发展的一个方面,将农村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的同时,宣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与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形式,支持农村群众性文艺团体的发展,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人和爱好者开展特色文化作品的创作、巡演,创新乡土文化内涵,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形式。特别是要针对农村文化的缺失特性,发挥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扩大文化传播的覆盖面。要积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农民需要、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坚持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共同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据调查反映,全县上下对如何系统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保障和促进文化建设的政策性规定较少,还未建立起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长效性的工作机制,没有明确统筹协调的工作部门。各级在相关工作的策划和推进过程中较少把具体工作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结合起来,甚至不少人还仅仅把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村级干部对文化建设更是缺乏认识,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而较少注重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和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为此,建议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正确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应按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不断循序推进。要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突出内容予以深化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村和谐文化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纳入其规划体系,并科学分解,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及相应的工作措施,保持相关工作的持续性,使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

2、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共同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协调、考核和监督机制。应明确县委宣传部或县文明办为统筹协调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或总协调单位,从而更好地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落实各项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重要举措兼容并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要将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相关目标、任务、要求的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由主管部门或总协调单位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加强专项考核和监督。各乡镇党委负责对村级和谐文化建设情况的考核与监督,从而建立起共同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3、发挥党员、团员和各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团员和各级干部对先进文化理念的学习和培训,自觉地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为群众做出表率。广大党、团员和各级干部要带头倡导和谐文化理念,带头传播和谐文化思想,带头发扬和谐文化精神,带头参与和谐文化建设,从而真正成为构建农村和谐文化的中坚力量,更好地担负起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历史使命。

篇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一、经济转型要求发展农村文化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的进步。这一转型首要的在观念和精神上发轫,然后表现在物质和行为方式上。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就严重不足,特别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就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就从执政党的执政要求上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的文化。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与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灵魂。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和干部基础是党在农村广泛设立的基层组织和广大的党员干部,他们是党在农村一切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和带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和行动,群众不仅要按照他们要求的、所说的去做,还要按照他们所做的样子去做。农村一切文化建设都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进行,都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否则就不能称得上先进文化,这是先进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二是在社会伦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社会伦理要随着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而发生进化,这个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又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新文化的产生,并在历史的运动中发展、演绎和嬗变。“和”是社会存在的最好境界,人们无不期望“和”。新时代的“和”应当是和谐社会之“和”,这个“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追求的“和”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和”,执政党要求的社会稳定之“和”,还有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之“和”,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之“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之“和”。“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和内涵,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日益发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美”的追求更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人们既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也需要享受外来文化之“美”和新时代创造出来的更多的崭新的“美”。三是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生活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交相发展的新时代的农民,不论有怎样的文化积淀,都应该有具备自身特点的符合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潮流的人文精神追求,都应该表现出人类美好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这种人文精神要含纳人类文化已到达的最好的精神境界,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要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应该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农民塑造出健康和优良的品格,从对人的社会化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文化方面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算真正起到了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了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由于农村社会化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建构新时期既能体现农民价值观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体系,则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个价值观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农民群众共同的道德价值观,集中体现着广大农村、农民的文明程度和文明进步。

篇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一、重庆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现状

直辖以来,全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着力于健全完善、保障有力、公平公正,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大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已经建立起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灾害救助、农村五保、孤儿(事实孤儿)福利生活保障为重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医疗、教育、司法、殡葬等专项救助相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农村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网编织成形。

(二)农村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困难群众基本权益得到较好保障。

一是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分类重点救助更加有力。2012年底,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为月人均185元,城乡低保标准差距从2007年的2.7:1降低为2012年的1.78:1。二是灾害救助标准逐年提高,救助更加及时有力。全市建立完善了自然灾害救助最低补助标准。救灾资金年支出从2004年的1.2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99亿元,年均增幅14.9%。三是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步提升,供养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加大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力度,实现了农村敬老院乡镇全覆盖。四农村孤儿救助纳入福利制度保障。2012年全市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为每月1000元和600元,较2002年孤供养标准增长了11倍以上,年均增幅为28.63%。五是农村医疗救助惠及范围和救助力度更大。2012年,全市农村医疗救助211.41万人次,比2007年全面建制时增长52.7%。六是农村教育和司法专项救助稳步推进,困难群众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全市累计办理农村法律援助案件238421件,解答法律咨询、代书733600人次,受援人数280757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22.86亿元,较好地维护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七是殡葬救助切实减轻了农村困难群众殡葬负担。全市按照殡葬救助政策规定,共为30537名农村困难群众免除基本丧葬费2644.4万元。八是农村临时救助作用逐步增强。实施临时救助39.3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4.6亿元,为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临时性的生活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规范,社会救助公信力逐步提高。

一是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纵向统一、横向协调、运转联合的新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制度得到完善,资金得到落实,人员得到强化。二是农村社会救助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建立农村低保申请审核审批“九步流程”工作运行规范,出台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推行农村社会救助资金银行代发制度,确保了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运行程序公平公正。三是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手段逐步提升。在市、区县、乡镇和村基本建立起了包含低保、医疗救助、孤儿、五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数据信息库,全面实现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机构的同步结算,市级已建立低保申请家庭与劳动保障信息和机动车车辆信息的及时比对机制,部分区县还与工商、税务、国土房管等部门建立起了家庭经济状况定期比对机制,为提高农村低保救助对象家庭确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虽然重庆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但仍然存在着亟待完善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农村救助对象选择、标准确定、运行模式、程序设定、能力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一)农村社会救助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作用发挥仍然不够。

农村社会救助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也由2006年1.5%提高到2012年的3.9%,呈逐年递增之势,但总的来看,贡献率仍然不高,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投入。

(二)农村救助对象确定存在偏移现象,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由于家庭收入难以核查准确,申请家庭经济状况难以做到客观真实的掌握,存在“人情保、关系保”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公正性和生命力。

(三)农村救助标准总体偏低。

目前,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为月人均185元。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每月318元,低保标准仅占实际支出水平的58.2%,表明农村低保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比较差。在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等标准上也偏低。

(四)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相互衔接不畅,影响农村社会公平公正。

现有的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以农村低保制度为基础,凡农村教育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殡葬救助等专项救助,基本上都以是否为农村低保家庭作为享受的基本条件,造成了其他低保边缘群体在面临看病难、看病贵和教育经费负担重等问题时,因为没有低保“身份”,享受不到医疗、教育等相关救助,导致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往往还要低于农村低保户。

(五)农村救助程序复杂,不利于救助效率提升。

农村低保工作程序为九步流程,复杂且期限冗长的审核审批程序,影响了农村社会救助的效率。特别是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关口主要集中到村一级,导致村干部审查权力过大,人情保、错保、漏保等现象就很容易发生,社会救助的公正性也往往大打折扣。

(六)农村救助运行模式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整体效应发挥不足。

目前农村社会救助工作项目繁多,分别由多个职能部门承担,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机构间的信息及时交换、共享机制还没有形成,在实际救助操作中往往出现重救、错救和漏救的现象。

(七)农村社会救助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对象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与薄弱的基层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制约全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和其它专项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民生,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保障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和当期可承受、长期可持续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短期而言,围绕“十二五”民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确定全市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提升幅度。长期而言,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两个翻番”目标来制定全市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的提升幅度,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二是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努力让他们的生活水准达到当地农民平均生活水平,携手共奔小康。

(二)推进社会救助均等化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推进社会救助均衡化发展。要加大社会救助的城乡区域统筹力度,从根本上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一是实现城乡贫困居民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一体化,整合现有制度,加快医疗、住房、就业扶助等制度在农村的普及推广。二是逐步实现城乡救助标准的一体化,按照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思路,科学制定城乡社会救助标准,缩小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差距,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三是资金保障一体化。改善城乡社会救助财政资源配置,遵循社会救助发展规律,把资金投入固化为正式的制度安排,坚持各级财政合理分担,城乡一视同仁。

2.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统筹安排。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市、区县跨部门的社会救助委员会,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的统一领导、物资调配、目标考核、督促检查;探索建立乡镇社会救助综合协调组织,推动各单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二是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低保管理、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把落实各项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重点放在规范操作上,努力解决操作难题,做到权责分明、程序合理、管理规范。三是建立多重监督机制。加强财政监管、纪检审计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健康发展。

(三)加快构建社会救助法规体系,提升“三农”工作法制化水平。

加快推进国家层面的《社会救助法》尽快出台,为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医疗救助条例、临时救助条例,制定完善法律援助、教育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各项单项救助政策制度,使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相互衔接、各具功能、运转协调、高效便民,共同架构起困难群众基本民生的制度保障体系。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救助运行模式,确保救助程序公平公正。

一是完善农村救助对象选择机制。实行精确化选择,建立居民收入核对中心,全面掌握了解申请救助的人员家庭收入、财产、支出情况,重点监测家庭收入易于发生变化的家庭情况,及时清查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模糊化选择,不以家庭收入是否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唯一条件,更多关注其家庭是否有教育、医疗、受灾等刚性的大额支出,以家庭收支平衡比例来界定贫困程度和救助需求。专项救助时,重点考虑申请人在遭遇疾病、突发事件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等特定境况下的实际救助需求。二是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救助程序。按照有利于强化责任、促进公平、增强刚性、易于操作的原则,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流程,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和操作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空间,提高政策的约束力。三是推进工作手段现代化。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建成市、区县、乡镇、村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的时效和水平。加快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五)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支撑体系,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农村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财政收入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匹配、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物价指数变动相衔接、动态增长、制度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投入机制和农村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倾斜力度和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力度,畅通资金发放渠道。

二是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慈善和公益性民间组织。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开展社工或志愿者活动,开展各种扶危、济困、安老、助残等社会互助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条件成熟的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的事务性工作,委托给慈善和公益性民间组织来承担,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篇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的生活品味。而目前农村的现状是文化建设不平衡,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文化生活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不相适应,为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十分必要,其内容和目的有三个层面:

(一)精神层面

这个精神层面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树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養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并被他们所接受,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以此来坚实党执政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巩固党执政的最广泛的农村阵地。

(二)物质文化层面

这个层面的文化是物态文化,包括文化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践等各个方面。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一是要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的需求,生产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

(三)制度层面

这个层面的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时俱进,一些好的制度文化要弘扬和完善,一些落后的制度文化要革除,一些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新的制度文化要建立,整个社会制度文化要符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分析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当前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匮乏,设施和场所缺乏

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主要表现为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等等,这些主要是由于文化设施缺乏,文化活动稀少造成的。调查研究发现,乡镇文化站名义上建起的多,实际上能开展活动的少。文化专干配备不全,真正干文化的更少。村级文化室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乡镇文化站((中心﹚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原因:有的是无文化专干,无活动场地,无图书报刊,无活动内容,有的是有人没阵地,拿钱不干活,占编不到岗,阵地功能发挥不到位,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小,群众参与不广泛。

(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经济发展,轻视文化建设也是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之一。因为群众文化生活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引不起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多把精力放在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上,放松了群众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迟早会影响经济建设速度。

(三)政策落实不力

真正能让农民参与的“三下乡”活动,因受经费、人员、设备等制约,而得不到很好地开展。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每年活动只能进行很少几次,并且还不能保证每个乡镇都能走到,要将广泛的文化活动延伸到农村社区是比较困难的。

三、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办法

(一)加快发展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切实解决县级两馆设施空白点和设施落后问题,切实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无场所,只有编制无经费,只有人员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另外,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文化下乡,不但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变“三下乡”为“常下乡”,组织形式多样的下乡活动。如学生艺术团、职工艺术团、老年艺术团、社会艺术团等,在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领导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倡导农民健康娱乐等先进文化建设,应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精神,在考核中把社会事业等各项“软”指标“硬”起来,不要“喊得多,做得少”。基层文化建设是政府建设的一部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要出台一些操作性强的东西,要有真正意义上的加大投入。群众文化工作作为公益性事业,政府应该投入,因为,经济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三)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法

一方面要明确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重要内容,使国办文化机构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加大闭路电视的普及力度,把在农村很实用的广播恢复发展起来,完善固定阵地与流动阵地相结合的网络体系,运用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内容、方式等。另一方面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支持农民发展民间剧团、文化户、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个人图书室等文化实体。通过积极引导、民办公助、税收优惠、培训骨干、表彰激励、加强管理等方式,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5: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从加强“三资”管理入手,制定了有效的监管办法,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三资” 管理台账,明确管理内容

村级“三资”,即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包括农村集体本身所有、国家扶持、部门捐赠等形成的集体“家底”。主要包括村集体的土地、山林、小流域、塘坝、房屋、债权债务、货币存款等。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台账。这不仅能够使村民清楚本村、组的“家底”,同时,还能够为有效的管理好村集体的“三资”提供基础资料,为促进农村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从2004年开始,湾甸子镇由分管副镇长负责,经管站牵头,林业站、水利站、财政所等部门及各村组干部配合,经过3年多的努力,于2007年末,全面完成了全镇11个行政村的“三资”管理的登记建档工作,共建立

村集体 “三资”台账166本,全面登记了全镇各村、组现有村级集体“三资”的详细情况。一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台账11本。主要登记的内容有:山林的树种、坐落、面积、林龄、转让等情况。对转让后被他人采伐完的林地,村集体立即收回重新发包,同时进行变更登记,实现了对山林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小流域台账48本。主要登记小流域的坐落、流域面积、承包者姓名、承包年限、承包金额等内容,做到到期收回,并及时发包,实现对小流域发包的动态管理。三是建立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台账11本。主要登记集体所有的房屋、塘坝、水库、拦河闸及集体和国家投资兴建的其他固定资产等内容。四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资金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债权债务和货币资金等。每年镇经管站都对各村组的资金账目进行清理,及时掌握各村组各的债权、债务、资金变动情况。五是建立村机动地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坐落、面积、四至、承包者姓名和承包年限等。在各农户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的按政策发包机动地,做好机动地的变更登记工作。

二、制定“三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权限

全镇制定了一整套村级“三资”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三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明确了监督要在镇政府的指导和村民参与下进行。规定了在转让发包集体资产时,要按照村“两委”班子研究通过、提交村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向镇政府提出请示报告、经过镇有关部门现场评估批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进行,不允许简化程序。规定镇林业站对涉及山林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水利站对涉及小流域水面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经管站对涉及土地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并以评估最高价为底价由镇政府统一对外公开招标。在资金的管理上规定:所有资金的使用必须在村监会签字同意后方可入账。村主任有权决定500元以下的资金使用;500元至1000元的,需要由村书记和村主任共同研究决定;1000元至2000元的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使用。2000元以上的需要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镇经管站把关,报镇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完善“三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明确了镇经管站对村级“三资”管理负有主要监督职责,安排专人负责各村“三资”台账的管理,保证监管工作不出差错。二是实行村级“三资”管理镇政府备案制度。从2008年开始,镇经管站对各村统一建立集体“三资”电脑管理台账,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变更。要求各村把每年有关“三资”管理的会议记录、各类合同协议、台账

等资料一式二份报镇经管站备案,随时掌握各村“三资”管理的运行情况。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村财镇代管”制度。把各村“三资”管理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进行及时公开。各村组的资金全部由经管站统一管理;各村组的资产和资源的处置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工程项目的承包必须公开招标;国家支农惠农专项资金补助的使用必须由镇政府、村组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管理,严格按政策、按规定办事。四是赋予村监会对“三资”管理的监督职能。镇纪委明确要求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三资”管理上,事前要请村监会成员参加,事中要求村监会成员参与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事后要听取村监会成员报告。2008年得胜村原小学校舍评估定价为11万元,在村监会的参与下,经公开招标卖到23.05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多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管效果。

四、“三资”管理效果显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操作,湾甸子镇的“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1、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个别村民对村组干部的工作有疑问或有想法,可以直接到镇政府反映,由镇政府直接查阅“三资”管理台账当场进行说明解释,增加了工作的透

明度和可信度。各村因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引发的信访量明显减少,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2、规范了村组干部的工作行为。2007年3月,村“两委”换届后,某村新上任的村主任不久就招标转包了一条小流域,收入23.3万元。他想把钱拿回村里,还说以前村里的钱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镇经管站按照“村财镇代管”制度,向他说明解释后,将转让款如数存入该村会计账户。2008年,这个村主任又擅自作主,私自安排修建边沟支出3万余元。报账时因未履行“三资”管理程序,被镇经管站否决,没有入账。年末在村干部“双述双评”大会上,尽管他向村民代表做了检讨,但因为村民代表提出此事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还是没有入账报销。这件事不仅教育了他,同时也树立了镇政府的威信,维护了村民的共同利益。

3、减少了村组干部腐败现象发生。湾甸子镇的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实现了镇政府相关部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三者权力相互制衡的管理监督模式,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监督工作的公开化。保护了村集体的利益,瓦解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全镇连续三年无村组干部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确保了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2007年末,湾甸子村河东组个别村民到镇政府反映村组干部私自将一片林木给

篇6: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大局,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雅畈镇在贯彻中央及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镇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还不能令人乐观,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镇领导干部、村两委班子,甚至是主要领导,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敢指出,不敢批评。

各种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等制度尚不健全,工作落实还不够到位。部分村委在财务处置、土地转让款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从而造成了村内部财、物管理比较混乱的情况,给一部分人钻了空子。在制度建设上,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在一些地方落实不力,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

反腐倡廉教育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法律和党纪方面的教育还不够;有的基层干部不注重学习,对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缺乏了解,法制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还有的基层干部民主观念差,接受监督意识不强等。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剖析、整改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要推进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就要长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雅畈镇党委从以下几方面做了重点落实: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为此,镇党委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各项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订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与全镇37个村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党委不仅注重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基层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更主要的是注重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落实,明确各项领导的责任,做到各负其责。使目标责任落实到人,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形成了层层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机制和格局。

2、以完善基层党的纪律检查机制为核心,大力推进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种制度,如会议制度、党内民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议事制度、考核制度、招投标制度等;配齐配强人员。镇纪委设委员3人,其中纪委书记1名,主持镇纪委全面工作,侧重党风廉政、案件审理;专职副书记1名,按中层正职配备,具体负责执法监察,纠风治乱、资料统计;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工作,另外配备纪检干事一名;实现硬件标准化。专门为纪检成立了监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

机、档案袋、电话等等,确保纪检工作有效展开;加强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按照区纪委要求,在各村和企事业单位成立纪检组织,明确具体权责,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

二、完善制度,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的完成。

1、建立农村廉政建设预警机制。廉情预警机制是集收集、分析反馈和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管理、严密完善的信息渠道、获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及违法乱纪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反馈处理,然后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分类预警。廉政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是解决党风廉政的监督工作从被动、静态监督到主动、事前、动态监督的转变,从而更积极有效地预防腐败的发生。

2、健全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今年我镇已党纪处理五人,其中两人开除党籍。

3制定机关干部管理制度,严格工作纪律。为加强镇、村干部管理,特制定《雅畈镇机关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村干部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雅畈镇机关干部考勤办法》、《机关干部职工假事制度》等制度,镇干部上、下班实行指纹签到。我镇还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制度,每天四人值班,一名带班领导,无故不值班者,追究相应责任。

三、抓财政、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在全镇推行财务公开制度,专门设立村务公开牌,对村里的财务收支情况必须说明,做到收支一条线,一支笔审批,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镇机关的财务也实行公开化,设立财务公开栏。每季度按时对财务收支情况公布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民主理财和群众参与意识,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严格控制非

生产性费用,禁止和杜绝村级招待费等不合理开支。

四、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查处违纪案件。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上墙公示,设立了举报箱,信访接待室。全面落实《关于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各级领导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成立信访领导小组,制定信访制度,坚持每一名领导干部轮流接待群众上访,坚持有访必查,有查必果的信访工作制度,将责任落到具体人员。把信访举报工作作为惩治腐败的前沿阵地,切实抓紧抓好,彻底解决农民上访难,解决问题难的问题,使农民上访事件得到了减少。把信访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根据信访举报的情况,对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和贪污行贿、挪用公款以及严重失职、渎职的案件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厉惩治腐败行为;三是按照有关规定,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起到警示作用。

五、强化廉政知识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篇7: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的贫乏,以及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方式沉渣泛起,因此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已是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镇以大力创建省级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我镇开展创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以来,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是加强了基础建设。通过机构改革,镇政府建立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通过创建活动,镇、村两级文化活动阵地增了不少。镇一级有了1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并添置了部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全镇26个行政村建有水泥球场15个、乒乓室19个、休闲健身点19个,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是文化网络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了各村企事业单位文体联络员为骨干的组织网络和文化队伍,基本做到有组织,有活动。

三是一些村的干部、群众自发参与文化活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象我们山亚村已连续三年举办了村运动会,大大改变了村风、民风。

二、存在问题

认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文化生活贫乏。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的需求。但目前群众自发文化活动为数太少,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等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

投入不足。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宥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二是人力不足,上、下各级都注重抓经济建设,乡镇一级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

文化。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群众看了则了,实际用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多。由此,导致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具体抓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缺乏,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发展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良莠参杂、供不足需的状态。

队伍建设不力。乡镇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少,现在体制又难以确保基层文化干部的相对稳定,加上基层工作应付的多,从而导致基层文化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几点建议:

解决好认识问题。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健康的文娱活动的实际效应。当前,我们已进入经济促进社会、城市反哺农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只要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主流,村里就一定是邻里和睦、治安良好,赌博迷信极少。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农业大国,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发展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力抓、抓好,是当务,也是职责。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从我镇山亚村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活动看,农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资投入。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里可以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重视文体服务站的建设,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队伍。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障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

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要坚持以民为本,确立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重点,并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落实。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弱“办”强“管”,致力于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改变一些单位、一部分人懒散无为状态,强化职能,激发活力,切实发挥群

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领头羊”作用。各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开展有偿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活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

发挥好城市带动作用。市级文体协会、艺术团体等社会团体在城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之文化下乡工作的大力推进,对农村影响带动极大。利用城市文化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加强城乡文化联系、互动,助推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是行之有效之路。

渌渚镇政府周鹏飞

篇8: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基础,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诸如,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自治管理、发展农业生产、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稳定、繁荣农村文化等等都离不开档案作用的发挥。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档案部门的神圣职责, 也给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那么, 档案部门就必须认清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重视自己的本质工作, 不断地创新工作方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法, 在创新中求生存, 在服务中求发展。

1 当前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进程的加快, 农村各种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 形成的档案越来越多, 档案的利用也日趋前沿化, 档案的地位和社会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 这对农村档案工作的规范发展无疑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到观念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档案意识淡化, 重视程度不够

在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村干部中认为“经济工作是中心, 档案工作的好与坏无关大局”的思想严重, 同时村级干部更迭频繁, 管理层面容易形成“真空”。这就使得档案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和范围内失控, 工作无部署、无检查、无落实。土地、林权、宅基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合同滞留在承办人手中, 有的甚至散落在民间, 得不到及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管理流于形式, 资料残缺不全, 开发与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造成大量的珍贵资料流失, 使得处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时无据可查, 处理现实中的家庭纠纷、社会矛盾时无证可考, 所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 其影响不容低估。

1.2 档案管理机构不健全, 档案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绝大多数乡村没有设置档案机构和管理人员, 或有机构但无编制、无人员, 档案工作往往由村办公室主任或文书兼任, 有的是临时抽调, 用来应急。目前在某些农村档案工作没有专项经费, 管理部门的投入也相当有限, 绝大多数农村没有相对完善的档案室, 有的村连存放档案的专用橱柜都没有, 完善“三铁”只是虚话, 个别村还用破旧的木箱存放档案, 文件档案混放一处, 无任何防护措施, 虫蛀和霉变常常发生, 档案的完整性让人质疑, 安全性令人担忧。

1.3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农村目前所谓的档案管理人员绝大多数人并未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 基本的档案收集整理程序不清楚, 对于档案只按一般的文件收发处理。特别是一些村干部, 日常既要处理村务, 又要从事农业生产, 任务重、待遇低, 档案管理成了工作之外的“附加品”, 谁在谁收, 谁收谁放, 各自为政, 无所适从。

2 加强农村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乡镇机关、行政村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乡镇机关是基层政权组织, 是国家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主阵地, 档案工作按照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 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体系, 实施规范化管理.行政村是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也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村级档案工作是“三农”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这方面工作;

2.1 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农村档案工作是农业系统行政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我们从事农村工作的真实记录, 是基层政府制定农村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凭证, 因此,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增强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地破除以往封闭与被动的服务格局, 逐步确立档案管理工作的产业意识和开放意识, 积极主动地营造农村档案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氛围, 以适应农村各项工作发展的需要。各基层组织、特别是一些主管领导, 要密切结合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广泛地宣传好《档案法》和党的相关政策, 真正的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 健全机构, 确定人员, 明确责任, 规范引导, 大力扶持, 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当前档案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使农村档案工作尽快步入正轨。

2.2 夯实基础, 建章立制

档案工作是需要投入的事业, 因此, 乡镇村的财政在档案工作上要做到年初有预算、有安排, 有检查, 有落实, 特别是对档案的维护、档案的保护和抢救、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需的费用一定要专项列支, 重点倾斜, 全力保障。在硬件建设上, 首先要按标准建设规范化的综合档案室, 搞好通风、采光、防盗、防虫、防潮、防火等配套保护设施, 使档案先有“立身之地”, 确保档案利用的及时、安全、完整和保密, 然后逐步地再向现代化管理层面过渡, 诸如添置电脑、空调、扫描仪、监视仪等, 在这个问题上建档单位要量力为出, 循序渐进, 不搞一刀切。与之同时, 我们还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健康发展, 在贯彻落实好档案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基础上, 要结合自身实际,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鉴定、销毁等工作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配套的管理办法, 确保农村档案工作责任到人, 工作到位, 收到实效, 不搞花架子。

2.3 典型引导, 整体推进

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档案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经验与事迹的总结与宣传, 以先进促后进、带动后进。可以组织有益活动, 架起先进向后进传授经验的桥梁。如召开现场会、搞展板宣传, 评选表彰等方法都可以采用。通过典型引路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农村劳动力档案建档工作的标准和质量, 统一模式和要求, 为农村档案的建立和利用奠定基础。

2.4 搞好培训, 强化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管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还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知识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 这就要求农村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档案管理队伍, 同时, 档案管理部门还要注重从青年中挑选综合素质好、热爱档案事业的人员向工作一线充实, 关心并支持他们, 既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又要落实他们的编制和福利待遇, 使他们工作上有想头, 政治上有奔头, 安心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要积极的做好业务指导, 通过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形式, 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常识和业务知识, 交流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 在培训时不但要学习基础知识, 还要打好“提前量”, 突出即将到来的信息技术, 力争做到早安排、早动手, 为未来档案规范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奠定基础。在基本条件具备了的前提下, 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建立动态的人员网络化管理体系。这样做有利于把高素质的人员融入到高科技的管理之中, 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上一篇:北京大学的排名及介绍下一篇:汽车修理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