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教案

2024-08-17

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教案(精选4篇)

篇1: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教案

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一、漫画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幅漫画上的人物是谁?(张乐平所画的三毛)这个人物眼睛鼻子并不鲜明,但头上的三根毛让我们一眼就认出了他,这就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表现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二、细节描写的含义:

首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细节描写”?(学生发言)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细节描写”的完整含义。

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三、了解表现人物的细节描写的类型:

从“细节描写”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运用的范围很广。(并不仅仅是同学们认为的就是人物的动作描写。)我们也从这个含义中了解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这些方面进行细节描写)

我们结合具体的课文片断来看一下这几方面的细节描写。

(每个片段让学生说说 这是对人物的 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状况。)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片断(——对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了。

——《背影》片断(——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所进行的动作描写,攀、缩、倾等动词突出了父亲虽然承受着家庭的变故和自己歇业的双重心理负担,但还是给予我了无私的爱,这种爱入微深沉,读来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3、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皇帝的新装》片断(——对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

4、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我的叔叔于勒》片断(——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5、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片断(——对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

(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总结:这几个细节描写的片段精确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让我们更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更好的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这里有一个幻灯片)

四、概括“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所以同学们写细节描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为了细节而细节,应该想 一想我写这个细节是否能更生动有力地表现这个人物的某个特征。既然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呢?我们也从一些片段中来概括几种常用的方法。

1、粗略写: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头发在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细致写: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多用描写,巧用修辞。)

2、粗略写:他右手把芝麻烧饼送到嘴巴,左手接着。吃完烧饼,把左手上的芝麻也吃掉了。

细致写:他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了一下,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并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有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用词准确。)

3、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 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怎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 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 饶,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运用感官,合理想象。)

五、小练习:

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关键处停留,‘慢’ 说细微之处”。(板书)如何“慢”,就要用到我们刚才说的几种方法。现在我们就来实际操练一下。

首先来看一个小练习。

1、牛刀小试一:

一个人很怕吃辣椒。请你想象这个人吃辣椒的情景,并把它细致地描写下来。

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2、刚才我是提供了一个情境,让同学们展开细节描写。现在我想请同 学们先从画面中捕捉到细节再展开描写。一起来看一下要求。

牛刀小试二: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中总有许多细节让我们感动不已,观 察下面几幅图画,任选一幅,捕捉画面中让你感动最深的 细节,写一段话。发挥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和场景等。要求:要有恰当的细节描写,用词准确生动,能使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和描写方法,两百字左右。

篇2: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 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二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2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教学方法

感受法 讨论法 练习法 三 教学过程

(一)1.课题引入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 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里)

通过同学们合理想象,一个鲜活的人物已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这也告诉我们什么是细节描写? 2感受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明确: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3 比较品读,感悟方法

既然细节描写能使人物鲜活起来,那么,怎样把这些细节形诸于笔,让他们形象可感呢 ?接下来一起欣赏几个经典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他们写得生动,富有感染力的。

A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朱自清《背影》

B只见他很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来几个桔子。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爸爸真是太好了,看着爸爸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咱们比较一下,这两段表达同样的场景,效果有没有不同呢?

这段文字摘自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这里写父亲为我买橘子,让我路上解渴。买橘子其实是一件平常的事,在朱自清笔下却是那么的感人。从这段话中我们有没有悟出什么表现细节描写的方法呢?

方法一:精用动词(板书)

(过渡)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真实可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空洞的表白。

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

C、父亲弯着身子,走到一个小店。进了店门,父亲说:“老板,换两张大钞票。”接着,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大把钱,放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D.、父亲佝偻着身子,慢慢地朝前面一个小店走去。进了店门,父亲堆着满脸的笑:“老板,生意好!请帮帮忙,换两张大钞票。”笑着说着,贴满膏药的手伸进夹衣口袋,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大把钱,摊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摘自《山路弯弯》

同样的场景,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呢? 这是《山路弯弯》中最精彩的细节,是全文中的亮点,作者屏弃了程式化的生活琐事,选择了父亲到小店里为我换大钞票的细节,用细腻的笔墨具体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至此,一个淳朴厚道、充满爱心的父亲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的。这种表现细节描写的方法是:

方法二:巧用修饰语(板书)

(过渡)巧用修饰语是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能感人肺腑,它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再看一个片段(出示PPT)

④母亲曾经有过一头浓密的黑发,柔软、亮洁、光泽,由于一生辛劳,捧出所有的心血,奉献最纯洁的母爱,来抚育我们成长,所以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先是两鬓染霜,后来是额前飘白,就象春天黛青的远山里悄然冒出一抹残雪,一丝丝,一缕缕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再后来脑前脑后全沾满了白发,白得我们儿女们心疼。

——摘自冯瑞祥《母亲的白发》

这个片段,是对什么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谁来分析一下? 方法三:妙用修辞(板书)

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对事物加以淡妆浓抹,能使语言增亮增色,提高文章品味给人以美感。⑤总之,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今天老师只是抛砖引玉教会大家其中的三点,下课之后大家可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超越自我。

4、描绘细节,表现亲情

说了这么多,早就有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 ①学生写作:

请以“想起了那一幕”为题写一个片段,抒写你与亲人相处时,印象深刻的情景。(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②修改习作。

细致地对同桌习作进行修改。③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④(总结):细节描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描写特别细腻,能抓住人物的具体特征,把人物最感人的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感动读者。

4、结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亲情的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去描摹去刻画,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让亲情的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附:板书设计: 细节描写

篇3:在细节描写中展现写作魅力

(一) 人物外貌描写

对于文章中的人物外貌描写,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有学生这样描写自己的同学:“齐耳短发, 黝黑的脸庞, 一双虽不大但很精神的眸子里, 透着一股晶莹的光。透过这双小小的眸子, 我仿佛看到了她那美丽的心灵:像泉水一样清澈, 像镜子一样明亮……”。这位学生紧扣文章中心, 抓住了人物的特点, 并加以联想, 刻画了一个外表并不美, 但心灵如金子般闪光的同学形象。

(二) 人物动作描写

文章中如果能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细微的动作描写, 就可以更好地反映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有学生写自己的奶奶给祖奶奶洗脚:“凉风吹拂着她们, 祖奶奶伸出手, 缓慢地为奶奶理好被风吹乱的发丝。奶奶抬起头, 像个孩子一般对着祖奶奶憨憨地笑, 然后她起身, 蹒跚地走到了窗边, 关上了窗户, 重新坐回凳上, 继续给祖奶奶洗脚。只见她轻轻地撩起水, 撩在那双布满皱纹, 有些萎缩的脚上。”这里作者就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 表现出了奶奶为祖奶奶洗脚时的细心, 透漏出淡淡的温馨, 浓浓的爱意,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 人物语言描写

文章中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真实性格。所以, 我们要想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就要抓住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 进行细致描写。如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语言描写:自习课上, 有的同学催英语课代表去交作业, 课代表头也不抬地甩过来一句:“我不干了!”大家都莫名其妙。性格开朗、向来说话没个遮掩的张淼对着课代表大喊一声:“喂, 课代表!行行好, 把本子送去吧!”“要送你送, 我没空!”“张淼气得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摔:“送就送, 有什么了不起!”然后她边整理本子边说:“哎, 我可有言在先, 大家要按时交作业, 过时不候, 自己送去!以后大家对本子爱惜点, 再有脏的、皱的、破的, 我不要, 重买新的去!”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这位学生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展现两位课代表不同的思想品质和风格, 一个自私冷淡, 一个热心豪爽。两相对比, 这位同学的感情倾向和褒贬不言自明。如果没有这些语言描写, 那么这篇文章就会逊色不少。

(四) 人物神态描写

人物的神态变化甚微, 但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同学在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的作文中, 有这样一段描写:“她接过去, 并没有说什么, 那双大眼睛隐隐掠过一丝无奈与痛苦。我无法体会那个眼神的含义, 只感到她很高傲, 渴望得到却并不乞求, 十分清高却脆弱。”生动细腻的眼神描写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饱受嘲弄、伤害而表面清高实际自卑的心灵。这让我们不由地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接近那颗少有关爱的心, 让她重新燃起生命之火。

(五) 人物心理描写

让人物倾吐内心的真情, 能够引发读者深深的思索,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也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我抬起头向四周张望, 像是在教室的四壁和顶棚上寻找什么, 又像是躲避着什么。总之, 我觉得这个世界太狭小了, 自己感到一种难容的挤压, 以至于呼吸的艰难;又像被一种无形的绳索牢牢地捆绑着, 无法挣脱。这时, 我觉得唯一可以松动的就是眼睛, 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像要跑出来, 我努力地眨巴眨巴眼皮, 使它不至于流出来。”这段感人肺腑的细腻的心理描写, 透露出作者不能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压抑。特别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使抒情色彩更强烈, 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可见, 出色的心理活动描写能将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人物真实可信, 有说服力。

(六) 环境细节描写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记叙文中除了人物细节描写以外, 也应该注重环境的细节描写。它不但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而且能够烘托气氛, 让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比如, 一位同学想表达自己因考试失利而痛苦万分的心情, 曾这样描述景物:“一阵寒风吹过, 几片枯黄的树叶, 无精打采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我打了一个寒颤。天虽然冷, 可我却感到有些闷热似的。怎么办?父亲会不会打我?母亲一定很伤心。”这里作者抓住了寒风、枯叶, 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作者胆怯、痛苦、不安的心情。这是发自肺腑的真情的自然流露, 情真而意切。

从以上我们对细节的感悟中可以看出,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细节, 就没有了欣赏的价值, 如同一棵树失去了生命。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细致的描写呢?

1. 细致观察, 用心感悟

我们写作的素材就来源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脱离了真实生活的作文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只有发现生活中的美, 拥有真切的生活体验, 才能以情传情, 感染读者。因此, 我们应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的变化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 感悟精彩、典型的细节, 勤于生活的积累。

2. 锤炼字句, 增添光彩

由于写作的需要, 我们从真实的生活中选取了典型的细节后, 还要通过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使真实具体的细节大放光彩。古人云:“百炼成字, 千炼成句。”因而, 锤炼字句是写好细节的重要环节, 更能凸显文章的魅力。比如, 巧妙运用动词, 利于准确具体地表情达意;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利于生动形象地描述。

3. 围绕中心, 精彩回放

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思想, 增强感染力, 有必要使文章中的人和物的某一典型细节多次反复出现。

篇4:抓住细节变化,品味语言魅力

【摘要】文章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透过细节,品出作者构思的巧妙,用语的精彩。

【关键词】细节景物变化人物变化品味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79-01

一些文章善于通过细节的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在阅读中,如果能抓住这些细节变化。就能快速走进文本,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品出作者构思的巧妙,用语的精彩。

那么在阅读中要抓住哪些变化呢?

一、抓住景物的变化

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常见的作用有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它所起的作用往往有所不同。特别是当它有了些许的变化后,它的作用就更值得推敲了。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有多处对于树(枝、叶)的描写。第二节描写了柳树:“街上的柳树像得了病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此处描写表现了天气的炎热。第二部分有多处描写:“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微微地动了两下。”“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这些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暴雨从来临到落下的过程。“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一句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祥子的命运就像这风雨中的树叶一样难以自持。不仅如此,柳枝在文中反复出现,在结构上还起到了穿插的作用,使得文章结构显得非常紧凑。

二、抓住人物的变化

人物的思想、情感常常表现在他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阅读中如果能从这些方面纵向比较,就能很快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1语言变化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于勒的称呼有这样一些:当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而且“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时,他被视为“坏蛋”、“流氓”、“无赖”;后来因于勒在他的来信中说,“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而且表示“发了财”就回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菲利普一家人对他的称呼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母亲也极力称赞他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当菲利普全家在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游船上,巧遇已沦为穷水手的于勒,母亲立刻“暴怒起来”,破口大骂,“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立刻成了“贼”、“那个讨饭的”、“流氓”。这些称呼的变化,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和金钱至上的心理。

2动作变化

如《孔乙己》里两次描写孔乙己拿钱买酒的动作,第一次用了“排”字,第二次用了“摸”字。“排”这个动作出现的背景是酒客们嘲笑孔乙己偷了东西。这些酒客里有短衣帮,他们散了工的时候每每花四文铜钱温一碗酒,热热的喝了休息。孔乙己面对他们的嘲笑并不回答,而是将能到买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的九文大钱排在了柜台上,这是一种炫耀,是对嘲讽他的人的一种回击,孔乙己以此来掩饰内心的尴尬。“摸”这个动作的出现背景是中秋过后,孔乙己拖着被丁举人打折了的断腿来酒店喝酒,此时的孔乙己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面对掌柜的取笑却不十分分辩。这一“摸”字表明了孔乙己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掏钱动作由“排”到“摸”的变化,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艰难处境,也含蓄地交待了孔乙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无可挽回的悲惨命运。

3心理变化

如《荔枝蜜》一文中“我”对蜜蜂的感情出现了三次变化:因为儿时被蜜蜂蛰过,所以对蜜蜂总不大喜欢。当来到从化温泉吃到荔枝蜜后,不觉动了情,产生了想去看一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的愿望。在参观养蜂大厦,了解了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种崇高品质后,心中“不禁一颤”。于是发出了对蜜蜂由衷的赞美“多可爱的小生灵啊”,最后以自己梦变成一只小蜜蜂而结尾表达了决心向蜜蜂学习的愿望。这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既赞颂了蜜蜂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又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情趣。

4外貌变化

如《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而中年闰土外貌的变化太大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早先“红活圆实的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外貌的变化不仅是岁月的流逝造成的,更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多子、饥荒、兵、匪、官、绅,苦的他像木头人了——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困苦。

5神态变化

如李济深的《丰碑》一文对将军的神态描写出现了四次:当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人冻死了”时,“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二是将军看到冻死的老战士,“脸色顿时严肃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三是将军叫军需处长来,没人回答他,“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十分可怕”:四是将军得知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眼睛湿润了”,“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作者不惜重彩浓墨描写将军的神态变化,目的是以将军的感情变化侧面烘托军需处长的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上一篇:网络技术zigbee技术下一篇:企业文化师成为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