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4-08-07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共6篇)

篇1: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

精华与糟粕并存,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1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五、结束语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克服发展中的阻力,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小英.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2011 年 8 月刊.[2]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邓显超.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 年第 2 期.[4]崔海英 邵丽君 王晶.探析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天下论文网.

篇2: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

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 “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要正确看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是我们繁荣昌盛的根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 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 1

言》建议以 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 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 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 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 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三、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杨与创新

1、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 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 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 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 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 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 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2、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 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3、传统文化发展中求创新

和平发展扬弃和创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亲 仁善邻、和睦相处思想。这一传统思想,培育了中华 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以及“亲仁善邻”、“崇信修睦”、“和睦相处”、消弭战祸的理念。这样的扬弃和创新,汇融合了世界时代主题,它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诚意;并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用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从而达到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之目标。

可喜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理念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升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新高度。弘扬中华文化,只有

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并列弘扬,对继承与借鉴同等重视,才能在文化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一,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这里的主要内容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思想。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四民”思想的基本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其核心内容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科学发展理念坚 持与时俱进,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不断 进取的精神。单就“全面发展”而言,我们过去强调 “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现在已发展到 “五个方面建设”,即增加了“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 建设”,显然,全面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

第三,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这里的重要思想是“和为贵”。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继承了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等思想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四,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体会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编者:张英 金舒年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编者:庞朴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编者:王玉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文化史述》编者:刘蕙孙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5.《明日之中国文化》编者:张君励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6、《中国本位的文化建 设宣言》

7、《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篇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文化艺术在经济和政治中作为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全球化的趋势也不可避免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有的日渐消亡,如何传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延续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问题。

1 传统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拓展了现代人的视野,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要,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更多地选择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重新认知,通过挖掘和整理,重新回到我们现代人的视野。然而还有许多散落民间的传统艺术,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形势下,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滞后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形成巨大的落差,因为失去了市场而面临消失的尴尬境地。

1.2 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传统文化艺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它生存的土壤和环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外来文化对当地好的一面有目共睹,但是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在被稀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被淡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变得不那么纯粹,在共性和个性之间突出了前者,导致全国各地很多传统艺术形式要么消失,要么被同化。

1.3 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使得流动性人口增加,一些偏远地区甚至被“掏空”,12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只剩270万个,这意味着,每一天中国都有80个到100个村庄消失。青壮年背井离乡,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成了农村主力军,许多民间传统艺术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也使得民间艺人队伍大量流失,老一辈艺人成了最后的坚守者,这给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造成了困难,也使得传统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缺乏活力和后劲,致使许多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1.4 政策法规尚待加强

在以往制定政策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地方政策考核指标与经济数据挂钩,而传统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短时期内很难产生效益,文化建设又很难量化考核,致使很多传统文化艺术还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阶段,政府没有形成对传统艺术保护的有效机制,现实困难制约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稀释了本民族文化,在这一方面,没有政策从意识形态方面加以引导,很难形成有效的保护措施。

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那么如何解决传统文化渐显凋敝这一局面呢?

2.1 从国家层面

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制定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出台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将传统文化的发展机制纳入其中,使传统文化的保护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结合起来,加大本土传统文化扶持力度,为传统文化提供赖以生存的土壤,充分体现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胸襟,从政策引导上增强传统文化的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为传统文化的生存提供坚强后盾。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出发,对待传统文化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和利用,保留其精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发展,使之相得益彰,但是在没有经济效益支撑的情况下,政府的扶植与帮助是部分传统艺术不致消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也是政府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一些民间人士和知名人士也加入到了保护的行列,例如央视原主持人崔永元在中国传媒大学建立的口述历史博物馆,对即将消失历史的保护有重要价值,但是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都有这样的幸运,我们就要力所能及的提供给有兴趣有能力的有识之士更多便利,在政策的引导下起到保护的目的,有效的保护机制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得以落实的保证。

2.2 从教育层面

担负民族兴亡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的兴亡重在教育,面对部分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局面,仅仅鼓励青年人的加入还是不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推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开放的姿态办学,适当开设当地的传统文化专业,兼容并包,让传统艺人走入课堂,言传身教,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学校教育开始,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调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外也要从社会风气上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校园、家庭、社会的配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传统文化。

2.3 从创新层面

传统文化也是动态发展的,没有一个民族的的文化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创新和与时俱进将会被淘汰,就失去了生命力,只有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走。

在对待传统文化自身方面来说,社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文化自身的改革创新是适应新时期文化需要的源动力,在不隔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这一根基之上,发扬内部的改革与创新,适应新时期人们审美与文化渴求的需要。另一方面,以开放的胸襟,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兼容并包,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使内容和形式上异彩纷呈,适者生存,这才是文化存留的根本。

除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之外,大胆借助科技进步带给人们的便利,一味的守旧不等于传承,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不断吐故纳新,既要坚持传统文化之根基,又要博采众长,大胆借鉴和吸收世界民族之长,以开放的胸怀借鉴吸收,丰富自己,建设本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色,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3 结束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上,更多是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归属感上,我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无不体现了对本民族文化依存,选择有特色,重传统,兼容并包的传承发展模式,是对本民族凝聚力提升的有效手段,经济的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保证,传统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因此只要加以引导和规范,用新的思维体系和文化体系来引导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极大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回归满足了现代人类的精神需求,很多传统文化受到保护和扶植,社会的开放的姿态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博大的传统艺术近些年虽然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除了一部分被认知外,很多传统艺术因为种种原因面临的是没有市场和传承人而失传的危险。面对这迥然不同的局面,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讨论的重要话题。

篇4: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建筑;传统民居;现代建筑;传承;发展

一 中国传统民居的广泛性

我国地域分布广泛,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地貌等造就了不同的民居风格。从建筑的选址、布局、建筑立面以及装饰风格上差别都很大,而且各具特色。

二 中国传统民居的现状

中国传统民居已经越来越不被重视,地域性特色建筑逐渐消失,现代建筑没有对将传统

建筑传承,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以住房为主,其类型都以此为基本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在封建礼制的影响下,建筑为木结构,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的创作生动体现出这一点。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的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成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一个地方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矛盾运动本身所需要并产生了这个区域所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人们常说地区主义建筑的发展应该是以传统民居为基础的,因此传统民居是地方主义建筑的“根”。新的农村住宅以“方盒子”为主流﹑形式单一﹑呆板,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结果,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建筑应当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们的意识观念想适应,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予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是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我们在建筑创作上应该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

三 中国现代建筑对地域性的忽视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建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民居已失去了其特色,失去了民居的地域性特色,现在建筑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失去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建筑对地域的问题考录的越来越少,传统建筑趋于对地域性的考虑,其地域性很强,从建筑形式和布局就可以大概知道其地域特色,而现代建筑已经忽略了这个方面,现代建筑追求方便,快捷,工业化生产,造成现代建筑总是千城一面,在经济发展的促使下,城市化的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所以现代建筑其形式都差不多,完全失去了地域性,没有地域特色可言,造成千城一面的结果。而传统建筑中是把地域特色作为主要方面来考虑的,根据其地域特色来建造相符的建筑,这正是现代建筑所缺失的部分。

四 中国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的传承

现代建筑也有继承和借鉴传统建筑的典例,有些现代建筑就将传统建筑的精华运用的十分恰当,并发展了传统建筑。如:北京香山饭店,北京香山饭店

是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酒店,坐落在北京西山旅游胜地香山公园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北京香山饭店建筑别具一格,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又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整个饭店依凭山势,蛇蜒曲折,院落相间。饭店中心面积为七百八十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形式颇具特色。饭店拥有262套客房,设施齐备、宽敞舒适。饭店还设有各种形式规格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宴会厅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风格各异的餐厅、完善的娱乐设施为宾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五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时,应该有机地吸收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应用,将环境与物质技术处理与运用,完美的统一起来。现代建筑中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并非单纯的仿古,而是应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通过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表达出来。对待建筑传统,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层面,不应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继承,而应延展中国建筑优秀文化传统,将重点放在深层内涵的精神继承。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应用传统建筑元素时灵活巧妙。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清晰地表达建筑的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的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檐部、柱头、窗套和等部分,并严格的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这是中国建筑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最先选择采用的手法之一。在设计中可以把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的反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复制传统。一方面,我们要从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吸收精华,与当代建筑和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更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是发展的、逐渐演进的,并在不断的制作当中。我们继承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是在创造和丰富传统,努力建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我们在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够更好的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 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

冯磊、男、1993、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2011级

篇5: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2)正文 „„„„„„„„„„„„„„„„„„„„„„„„„„„„„„(3)

一、花腰彝文化概览 „„„„„„„„„„„„„„„„„„„„„(3)

(一)民居风格 „„„„„„„„„„„„„„„„„„„„„(3)

(二)服饰文化 „„„„„„„„„„„„„„„„„„„„„(4)

(三)花腰歌舞 „„„„„„„„„„„„„„„„„„„„„(5)

(四)节日习俗 „„„„„„„„„„„„„„„„„„„„„(6)

二、花腰彝文化的发展现状 „„„„„„„„„„„„„„„„„„(7)

三、现代化进程中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10)

第一、重视民族节日习俗 „„„„„„„„„„„„„„„„„(10)第二、加强民族教育事业 „„„„„„„„„„„„„„„„„(11)第三、提升民族文化意识 „„„„„„„„„„„„„„„„„(11)第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2)

结语 „„„„„„„„„„„„„„„„„„„„„„„„„„„„„„(13)致谢 „„„„„„„„„„„„„„„„„„„„„„„„„„„„„„(14)主要参考文献 „„„„„„„„„„„„„„„„„„„„„„„„„„(14)订线

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个案研究

——以石屏县花腰彝为例

罗 骏

摘 要: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全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复杂而独特的社会现实。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乡土文化与国际化、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等二元对立的边缘徘徊、彷徨和游移的情况。花腰彝文化在近两年取得较好发展,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来自强势文化的冲击,它同样面临着被同化的危险。花腰彝文化如何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在世界多元化的交融中如何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使其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融合的趋势下能与时俱进、充实与发扬光大等,都决定着花腰彝文化未来的兴衰命运——回光返照还是辉煌创生。本文在介绍了花腰彝文化及其发展现状后,对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花腰彝文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肤浅的思考。

关键词:花腰彝文化;现代化进程;传承;发展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of the new situati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aced with complex and unique social reality.Na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uation of 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local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binary opposition hovering on the edge, indecision and wavering situation.Huayao Yi culture in the lumbar spent the past better developme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from the facwo years, achieve e of strong cultural impact, it also faces the risk of assimilation.Huayao Yi culture lumbar How can with an open mind to face the world and a wide range of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in how to maintain their personality, how to enable it to catch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can advance with the times, Enrich and carry forward, have decided to spend the Huayao Yi cultural future fate of the rise and fall—only the brilliant final or brilliant creativity.Based on the Huayao Yi sp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its status, on how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mission to spend the culture of Huayao Yi made a number of shallow thinking.“花腰”是彝族“尼苏”支系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滇中与滇南交界处石屏县北部的龙武、哨冲、龙朋及大桥等山区乡镇,其地界西与元江、新平接壤,北与峨山、河西、通海、建水相连。人口约3万,占石屏县彝族总数的22%。①花腰彝自称尼苏泼,元明清时期的汉文字记录称之为“罗婺”或“鲁屋”,近代汉人则以其妇女衣服绣有美丽的花腰带特征,称之为“花腰”。②“尼苏”一词,首见于清初的记录,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种人》说:“尼苏,居永平里(今马关县西郜怀八寨),服食器用与罗倮同。读书犁田,性情较醇。”《开化府志》中所提到的“尼苏”,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今天的花腰彝的先祖。

花腰彝大多居于高山深谷,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其在近现代之前与外界接触较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人口较少。故此方风土人情以及花腰文化鲜为人知。

一、花腰彝文化概览

花腰彝,其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怀着对生活火一般的热情,世代生存繁衍在祖国南疆的红土地上,四面环山、崖高涧深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在阻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出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一)民居风格

花腰彝村落多坐落在向阳山坡,如果不是地基受限,房屋一般讲究坐北朝南。住房普遍为土掌房,土掌房多建筑在斜坡上,不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而且防火性能好,易于修建和翻新。在民居较集中的寨子,土掌房层层叠叠,似阶梯级级而上,家家户户相连通,显得整齐美观,表现出彝族住房建筑的艺术特色,同 ① 云南省石屏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石屏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7页。

② 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版,第273—274页。时也更好地适应了花腰彝居住地区特殊的气候地形。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花腰彝土掌房的架构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往往要根据不同的地势特点来巧妙地布置自己的房屋结构。土掌房有平房(单体式)和土掌起楼(组合式)两种,其建筑结构大体相似,以块石作墙基,土坯垒墙,或以粘土直接筑墙。内立木柱,大梁架于柱上,然后垫木横架,上铺劈柴,再铺松毛或茅草,以稀泥糊顶,最后以细泥土捶实,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此为平房建筑。若起楼,则以木板装扎板壁和楼板,屋顶结构与平房同。屋顶又是晒谷场,晒食物可免家禽畜牲糟蹋,富有山区特征。土掌房一般分为上下层,下层为平房,上层起楼,有三间两耳,有五间四耳。室内耳房做灶房,或作关牛羊鸡猪之用。正房(堂屋)接待客人,并有火塘,正处置有贡桌,供奉祖宗神位。正房二楼作仓库存放粮食,耳房作为厢房用来住人。

花腰民居历史悠久,可上溯到远古穴居年代。“沐呃鲁额枯,咪能鲁筑夜,阿仆笃姆恒,号书鄂平侧。”① 翻译成汉语就是:天生石溶洞,红烧石林带,阿仆笃慕屋,自古如是说。此记载至少从一方面说明了彝族花腰支系的祖先们曾经历了穴居地下溶洞和穴居山洞的过程,这是人类最初阶段的居住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及汉文化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土掌房的采光和通风性能差的缺点,花腰彝人民在原始土掌房的基础上改进了建筑形式——瓦檐式土掌房,其正房房顶不是传统平整的土顶,而是仿照汉族民居加盖瓦顶。从地面看,这类房屋和一般瓦房非常相似,它是滇南花腰彝民居建筑汉化的历史产物。此外,砖木结构的瓦房和钢筋水泥房在现代的花腰彝寨中也依稀可见。

(二)服饰文化

服饰是每一个民族较为显著的特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石屏北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彝族人民,以手工方式生产和制造了极其丰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其中,要数花腰妇女的服饰风格最具魅力。

花腰妇女服饰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纹样繁多。花腰彝服饰都是先由民间剪纸艺人剪出纸花,尔后挑绣者依据小鸟、蝴蝶、兔子、孔雀、杨梅花、桃子、八角、狗牙、马缨花等花纹的本色,用五色丝线在布料上挑绣出各色花纹图案。花腰妇女服饰由头帕、长衣、领褂、缠腰巾、围腰带、兜肚、黑裤和绣花 ① 引自《笃姆躲雨枝》,花腰民间彝文书,书名汉译为“洪水与笃慕”。鞋等部分组成。头帕用不同颜色的布料拼接成长方形整块,头帕上绣花纹图案并缀两条布带,布带上绣花纹图案并饰以银泡结成流苏状缨花,妇女盘发后将头帕折叠戴于头上。长衣为黑色或粉蓝色,后下摆绣花纹图案,袖口部位向外翻折并绣火纹图案,肩头饰火焰纹饰并嵌菱形银泡。领褂罩于长衣上,前后绣垂直形连续花卉饰彩色花边。缠腰巾两端绣花纹图案或饰流苏状缨花并系于腰上。围腰带中间绣连续花卉,边沿饰彩色花边,两端嵌银泡或银扣,围于缠腰巾上做装饰用。兜肚饰于下腹部,中间绣花纹图案,边沿饰彩色花边,下端嵌三角形银泡。黑裤为黑色宽腰裤,裤脚边缝一条粉蓝色布。接头处嵌一道红线。绣花鞋以黑布为底色,其上绣花卉图案。做工最精细的要数“花口锁塔”,做一套“花口锁塔”需三至五年的时间(除非特殊因素,一般只利用农闲时间来刺绣)。花腰妇女的服饰,做工之精,色彩之艳,极大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些文化事象蕴含的文化含义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花腰服饰的每一个图案都记载着花腰彝族人民的生活愿望和神话传说,折射着彝族的历史、分支、迁徙等内容,寄托了彝族花腰人的原始图腾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一部展示彝族花腰文化史的经典作品。花腰服饰的形成与其周围的山川景物和自然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彝族花腰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积累中认识世界和审美意趣的总和。

(三)花腰歌舞

花腰彝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花腰彝人民创造了无数优美动听的叙事长诗,编创了众多高亢嘹亮的田野山歌和情意深长的抒情恋歌。“花腰,童男女竹成声,和歌相诱。”① 可见历史上花腰歌舞之盛。

花腰歌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隋唐的“踏歌”时代,因为受汉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在许多曲调上都保留着“踏歌”遗风;其曲调特点是“流畅欢快,由四弦引头,歌舞合拍”,其舞蹈情形为“腹前击掌,顿足踏地”,俗称“团乐”,戏称“簸箕舞”;因跳时边唱边舞,歌词与舞步默契配合,故“歌舞”连称——谓之“花腰歌舞”。“花腰歌舞”,号称七十二调,但现代的花腰彝聚居区,无人全懂。目前流行的有:“赛点哩”、“母点黑”、“心肝呢阿妹”、“扁担郎”、“思念调”和“叹惋调”等。其音律流畅,歌者有琅琅上口之便,闻者有一气呵成之感。“花 ①(清)管学宣(纂修):《石屏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8年(1969年)。腰歌舞”的内容丰富,句式整齐,韵脚清楚,意味隽永,唱跳并举。其类型有:

一、自娱性歌舞。此类歌舞适用于男女青年社交活动,逢场作戏,以唱跳的形式表达心意,试探对方,以求达到觅求知音的目的;参与人员视其情况可多可少。其特点是“热烈欢快,情景交融”。

二、庆祝性歌舞。此类歌舞俗称“大团乐”,一般是在节日喜庆时进行,其特点是“坚定有力,沉着稳健”。

三、祭祀性歌舞。此类歌舞称“呢松黑”①,一般是追悼死者或棺前歌舞,唱词是传统的“祭祀歌”或哀歌,歌手通常由毕摩②(祭司)担任,其特点是“旋律悲哀,节拍凝重”。花腰彝歌舞的表演有相当的难度,即使是受过专业音乐舞蹈训练的舞者也不一定就能很快把握,而花腰彝人却靠着千古传习的以歌舞表达情感的方式一直掌握着它。

(四)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可谓繁多复杂,彝族花腰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说到彝族的节日,或许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火把节,然而对花腰彝而言,祭龙节才是最为重要的节日。“祭龙习俗”、“舞龙民风”是花腰彝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花腰彝是一个崇拜虎和龙的民族,他们认为龙是万物的神灵,能行云布雨、喜降甘露,在其内心深处龙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力量,象征着幸福美满;龙是一种至尊至贵的圣物,是一种深入民魂的图腾。走进花腰彝村寨,只要留心,随处都可以发现“龙”的踪迹。在龙武、哨冲的每个彝族寨子附近均有一片特别护理的原始古林,当地人称为“龙林”;“龙林”里有一棵特定的大树,称为“龙树”;树下设有一间小石房,称为“龙宫”;宫里放有两个石头雕成的龙头,称做“护寨龙”。每年春天,各个村寨或先或后皆要聚众到“龙林”里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一年一小祭,称为“咪嘎好”③;十二年一大祭,称为“德培好”④。在花腰彝的心里,只要对龙虔诚拜祭,龙就会保护村寨,子孙就能无灾无病,生活便 ① 彝语,意为“伤心调”。

② 毕摩,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③ 彝语,小祭龙之专称,一般在每年春节之后举行。

④ 彝语,祭大龙之专称,逢十二年一轮的马年马月马日举行,是祭龙的最高形式。能美满幸福。

祭龙仪式有三大程序:接龙、倮哦①、送龙。每天一程序,历时三天。在祭龙的过程中,舞龙乃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花腰彝的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龙即雌龙,男子舞黄龙即雄龙。在两种舞龙队中,女子舞龙队地位更高,即使双龙共舞,也要“雌雄相戏凤先飞”,舞龙姑娘年龄都在15至18岁之间,年轻有力。一条长龙由12个姑娘共舞,代表12生肖,也代表12年。花腰姑娘舞龙,有独到之处,龙头一动,虎虎生风。姑娘们舞青龙,可看出其母系文化的浓郁色彩;在彝族的传统观念里,世间万物都分雌雄,雌雄相戏万物繁茂。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哨冲花腰彝女子舞龙在各种社会性公益活动和专业比赛中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②。对于这一朵民族文化瑰宝中的奇葩,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各大媒体对她们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使她们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目前,石屏县“凤舞龙”进一步发展壮大,已经有包括娃娃舞龙在内的龙17条,她们精湛的舞龙技艺,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国的艺术家、游客纷至踏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石屏彝族舞龙正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识。在保持原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花腰彝舞龙也在不断创新。例如,今哨冲镇由“撒玛扎”、“他达”等村组成的舞龙队,其所用音乐旋律有新的色彩,其表演套路有新的发展,其技艺演练有新的突破。

此外,花腰彝的婚俗、丧葬礼仪以及生活习俗都是别具一格的。

二、花腰彝文化的发展现状

石屏是滇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民族文化五彩斑斓,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近年来,“花腰歌舞”、“花腰女子舞龙队”、“花腰服饰”逐渐享有盛名,使花腰彝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

① 彝语,俗称“依嗦喂”,是祭龙过程中的祭龙调,在祭龙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演唱时所有人围成圆圈拍掌歌舞,祭龙调只能在祭龙时表演。

② 1999年8月,参加“中国·河口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节”表演,令中外来宾大开眼界,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1999年12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国安杯’百龙大赛”,荣获金奖,并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迎澳门回归庆祝联欢晚会”; 2002年11 月,参加“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荣获金奖;2003年 7至9月,参加“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荣获金奖。“花腰歌舞在明清时期被当权者视为‘伤风败俗、低级下流’,不得上大雅之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扣以‘陈规陋习’,严加禁止。”① 可见历史上花腰歌舞的发展困难重重。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哪个朝代,花腰彝民间都有人在唱跳。如今,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着花腰彝的村村寨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浪潮不断掀起,花腰歌舞的艺术造诣也越来越被世人认识了。因为独特原始,花腰歌舞近年来深受专家学者青睐。已故昆明民俗传习馆的创始人田丰教授称:“花腰歌舞,唱的是三四拍子,跳的是四二拍子,这在世界舞蹈史上绝无仅有”;中美文化合作中心主任一行1993年正月初二到花腰寨莫测甸参跳“大团乐”后,赞叹道:“世界上没有哪位音乐家的曲调如此令人欢欣鼓舞”。随着《花腰新娘》电影的上映和CCTV-3《魅力花腰彝》、云南卫视“非常大不同”栏目《走进花腰彝》的播放,花腰彝文化特别是花腰歌舞的价值越来越显露于世。2005年石屏县文产办已将“花腰歌舞”作了商标注册。

“花腰女子舞龙”,雅称“凤舞龙”。1999年12月,哨冲女子舞龙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获金奖。“观众称赞:看云南石屏花腰姑娘舞龙,就好似欣赏一幅凤舞龙腾的画卷。”② “彝家姑娘舞出了云南人民的风采,舞尽了边疆儿女的风流,表达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庆唤起澳门回归的喜悦心情,展示了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③ 这在花腰彝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它为花腰彝文化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的篇章。继后,中央电视台专程抵达哨冲花腰彝寨采访夺得金奖的花腰彝姑娘以及与“龙”有关的地名、风俗,制作《石屏寻龙》专题片播放。之后,花腰彝“女子舞龙”多次获国家级“表演”、“竞赛”大奖,起到了宣传一个民族、宣传一个地方的作用。2005年石屏县文产办已将“花腰女子舞龙”作了商标注册。

“花腰服饰”这流淌于指间的美丽,色彩秀丽、荣光焕发。其花纹图案的逼真,其挑绣功夫的精巧,让人叹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1993年6月,有两个英国人乘专车直达花腰彝寨莫测甸,通过当地政府购买花腰彝妇女服饰,在民间艺人介绍服饰的过程中赞叹不已。花腰彝妇女服饰曾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展出,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随着时代的发展,花腰服饰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而呈现出 ① 李朝旺、孔繁武:《彝族花腰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② 杜京:《石屏彝族就的腰女子舞龙队夺金奖》,载于《云南日报》1999年12月19日,第三版。③ 杜京:《彝家姑娘舞巨龙》,载于《云南日报》1999年12月20日,第四版。多样化,一些新的刺绣饰品,如手机袋、钱包、挂包等也相继问世。

“群众对自己文化的珍惜,往往是外界的重视引发的。”① 花腰彝人民开始在意自己原本不以为然的文化,他们以自己的“花腰歌舞”、“舞龙队”为骄傲,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感到欣喜和惊讶,顿时间对自己民族的发展充满希望。然而花腰彝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非众人所见到的现象那般乐观。在现代化社会中,商业、经济乃至文化高度一体化,年轻的人们都向着这“一体化”的世界进发,彝族年轻人也不例外,在面临了外界充满新奇诱惑的选择后,常常很难再回到原生地去继承自己的古老文化传统。他们在接受现代化教育的同时,抛弃和遗忘了本民族的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离心力表现得越明显,或许直到老去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自己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流行歌曲脱口而出,现代舞跳得如鱼得水,完遍电脑游戏,遗憾的是连一句最简单的民族歌词都会唱错或唱不完整。事实上,现在的花腰彝村落里,花腰彝文化的流失是相当严重的。诸如,人们虽然讲着民族语言(彝语),但彝文对绝大多数人是完全陌生的,只有主持祭祀的专职人员毕摩有所掌握,而这种毕摩又是极少数的,大概一个乡镇就那么几位,而且年龄一般都在五六十岁以上。照此,估计许多年后,花腰彝中大概很难找出懂得彝文的人了。此外,一些节日的程序、习俗都已逐渐淡化,原生态歌舞表演中加入了一些创作型歌舞,甚或一些对原生态歌舞的改编形式。而花腰彝的舞龙队员,除了专门培训过的以外,会舞龙的也为数不多。

花腰彝文化的质朴性,能否在商业性演出中得到维系?它所拥有的原初经验,是否会在文明传播过程中失真?花腰彝文化是否会因此而遭到风化?这些都是令人忧思的问题。舞台上的花腰彝文化“就像被人投进了一个盛满福尔马林液的玻璃罐里,成为文化标本,然后到处去展览和陈列,向参观者收取门票。资本逻辑的食指,正在叩响起壮丽而脆弱的命运。”②

① 许嘉璐:《经济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化》,载于金星华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9页。

② 朱大可:《人类学镜像和花腰彝歌舞》,载于《南方周末》,2006年3月9日。朱在论及杨丽萍打造的“花腰歌舞”时如是说。

三、现代化进程中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灵魂,文化的发展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花腰彝同样需要发展,发展必然就要求开放,但开放的结果必然带来自我文化个性的消解,所以,保留古老的传统文化难上加难。花腰彝文化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受到的外界冲击日益激烈。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花腰彝文化能否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的未来命运。通过一系列的文献阅读和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当给予考虑:

第一、重视民族节日习俗

“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民族的各种文化事项都可以在民族节日中得到展现,它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民

①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发扬,是民族节日能够真正发挥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彝族花腰人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与习俗。火把节、祭龙节、婚俗、丧俗等都是一些民族味十足的节日习俗。虽然各村寨的节日习俗存在差异性,但在实质上,它们都是一代代花腰彝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形成的文化财富,它囊括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特殊魅力。年轻的花腰新生们在这些节日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从他们先辈的教授中逐渐形成崇宗敬祖的道德观念、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及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这种本乡本土的自我传习是潜移默化、深刻而深远的。然而,花腰彝的节日习俗的淡化趋向给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阻碍。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花腰彝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迷失了方向,花腰彝人不知道该如何坚持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而在徘徊的过程中做出了并不合适的选择。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政府、村干部(组织者)、群众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组织者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花腰群众则要改变心态,支持干部的工作。在保证基本的仪式程序不变的情况下,丰富活动的内容,保证节目的质量。这样,花腰彝的节日习俗才不会没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有机会和可能。

① 王彦达:《全球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于金星华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41页。第二、加强民族教育事业

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勿庸置疑,教育乃现代国家生存的根本大计,教育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长足发展的好坏。然而,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当地发展的要求,却是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应该深思的问题。花腰彝聚居区的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可贺的成绩,但其中仍不免存在着严重的纰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地的教育仍然是非常落后的,而且花腰彝学子们所学习的基本上是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主流社会的科学知识。他们自踏进校门之日起,就无形地逐渐远离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学校里,没有任何的老师或课程告诉他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他们机械式地接受了一套完全陌生的汉文化知识体系,长年累月的学校寄宿生活也截断了他们从家庭生活中获得的基本的民族生存和生活的技能。随着孩子入学率的增加,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上学的情况下,花腰彝文化的传承就面临着断代的趋势。这与我们传承和发展花腰彝文化的愿望似乎背道而驰了。因此,在花腰彝聚居地区发展教育需要新的尝试。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笔者认为,可以组织一些花腰民间艺人(如毕摩、剪纸艺人、歌舞艺人等)编写彝文教材,开设彝文教学班,开设各种各样关于民族文化历史的课程;这样,既对花腰民间艺人进行了有效保护,同时也让作为主要继承者的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去了解自己本土的艺术,明白他们的责任与角色,培养真正的民族人才,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目前,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加入“花腰歌舞”、“舞龙”的教授,开设有关花腰文化的专业特色班。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比较重要的。据了解,花腰彝的家庭教育主要停留在一些诸如“做人的道理”等民间大众化的教育上,对民族文化的教育涉及不多(一般传承的多数是习俗,歌舞艺术则较少);那么,可以考虑——打破家庭成员间自我传承的局限,给那些具有并且积极弘扬本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家庭授予牌匾,以提高人们共同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提升民族文化意识

花腰彝自身是传承花腰彝文化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花腰彝人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仅 11 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花腰彝文化只有在产生它们的土壤上才能得到保持和发扬,离开了孕育它的土壤,他的生命力必将逐渐消退,乃至最终消失。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单纯的大众化教育以及村民栽种烤烟以及其它经济农作物等所引发的经济功利性思想观念的强烈萌发下①,外界异质文化及周边商品化浪潮的迅猛冲击,使花腰彝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再者,伴随着年老一代的相继去世,其所掌握的整体或部分文化因子、元素无疑也会逐一丢失掉,而新一代则与本民族的文化渐行渐远。基于这些问题,可以试图建立“花腰彝文化生态村”,它所发挥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村、民俗村、旅游村的功能,而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力求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文化的原生地进行保护,强调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和自我主导,强调文化不能脱离其“母体”,不能抛弃其根本。另外,各花腰村寨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花腰彝民间文化传习班,各村寨之间可以进行不定期的交流。同时,花腰彝人应当努力吸收外界和现代的优秀文化,继承自我是根本,吸收他者是发展,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花腰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是有生命力的。

第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花腰彝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其中“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的报告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举措,于某种程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能否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尚无一席之地,没有被列入法律调整的范畴。只有通过立法的程序规范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与保护,使民族民间文化受到法律保护,做到有章可遁,有法可依,利用法律的形式,科学地研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和《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政策和保护法规,这才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为民族民间文化 ① 据哨冲当地村民讲,近几年来随着大面积栽种烤烟,龙武、哨冲森林植被已在急剧恶化,山上的树木大多被砍光。种植烤烟虽然能暂时解决经济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其对生态环境影响之负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更不利于原本凭借森林与草场创造民族民间歌舞文化的花腰彝在未来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确立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措施。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对传承人的培养以及对从事民间艺术的艺人给予适当的生活支持资助,给予建设花腰彝文化需要的经费。如果没有经费的支持,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得不到保障。要传承和发展花腰彝文化必须保证经费投入,政府财政部门应给予经费的保证,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列入专款。同时加强专款支出管理,确保花腰彝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促进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 语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根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本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也为巩固本土文化之根基起到了必要作用。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由于借助现代传媒,人类的文化交往将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中更快速度地实现;网络的兴起,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的接触和对话,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其结果对于花腰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一成不变地沿袭继承还是“扬弃式”①的发展?事实上,无论是继承还是发展,都很难保持其原有的生存样貌。民间艺术的存活对原生地有着极强的依附性,一旦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任何文化形式都会随之而改变,所以,所谓继承只可能是部分或局部的。另一方面讲,所谓“扬弃”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留下的一般都是可以适应的东西,而弃掉的则是现代人所无法接受或喜欢的部分,这本来就已经把传统文化形式的整体进行了剥离,倘若再揉进新的因素势必面目全非。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扬弃”发展,其最终的结果都会与传统越来越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管情愿不情愿,变化总是在要求和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多新奇的选择同样也摆在花腰彝人的面前,那么,对于花腰彝文化的发展去向问题就应该慎而又慎,尤其要保持一个较为朴素和平静的心态,惟此,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在传统文化面前保持住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态度。“保存与传 ① 潘妍娜:《云南石屏“花腰”彝族祭龙仪式初探》载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5年3第24卷第1期。潘在论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时,提出“扬弃发展”与“继承”两种途径的特点和关系,认为继承只可能是局部或部分的,扬弃发展也只会留下能适应当代需要的方面,而两种做法都会远离传统。扬这些有历史性的见证,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记忆。——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这也是我们对未来一代所肩负的责任。”①花腰彝文化只有在把持现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实现传统和现代性的结合,其传承和发展才有希望,才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留有一席生存之地。

致 谢

从选题到收集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及整理成文,历经数月,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还有哨冲的父老乡亲的帮助。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杨永兵老师,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半年多来,杨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本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四年来对我们的辛勤培育,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我不断地克服了各种的困难和疑惑,顺利地完成学业和本篇论文。特别感谢我的两位花腰彝培养张剑波和张进春同学,他们对本文做了不少建议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当然更要感谢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全力配合并给予大力支持的石屏县哨冲镇他克母村委的父老乡亲们!

参考文献:

篇6: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姓名:陈帅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功能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如同大家熟知的艺术:绘画,书法,剪纸艺术,皮影„„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些是我们祖先千年里的得出的精髓,如同我们要铭记历史一样,看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南无民间文化艺术对公民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的文化和艺术。在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功能时,就要既重视他的精神领域的功能,又要强调它的物质文化功能。因此,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就不能单一注重他的精神领域,也不应拘泥于艺术作品的用途,而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造物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功能展开分析。【1】 中国文化与艺术也存在不同的差异,但价值方面也方向一致,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1)文化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下乡为乡村送文化的同时,在迅速的发展壮大。以前一直被用来养家糊口的传统文化,正在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最主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价值。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否则必将成为外来文化的虏役与附庸,最终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渊源的东西,是任何一个继之而起的新的文化所对接和承袭。我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更新和超越,否则新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上,我们应当回朔到我们民族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并立足于这个深厚的根基之上努力开掘其适应现代的当代意蕴!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不会成为别人的附庸,只有这样才能主宰世界,正象歌德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定要放眼全球,将我们民族的东西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不至于让世人忘却!”

(2)艺术的价值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比如绘画方面,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强调描述,从中产生油画,素描„„绘画艺术。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不论西方东方艺术流传千年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我们今天研究传统艺术,重视传统艺术,不光是获得创造新的艺术的能力,也不仅是为了证明中国文化的辉煌,更不能从商业方面去理解其“文化产业价值”。它是一潭幽深澄澈的灵泉,可以浇灌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生命更有风采,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它的人文价值,给我们的生存以力量。

(二)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一些文化传统正面临着失传与消亡。虽然国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是偏远地区的文化艺术也阻止不了新时代的冲击。众所周知,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了。希望各地的有关部门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抢救和发展乡村民间文化。比如组织相关人员搜集记录民间艺术作品,建立民间艺人电子档案,利用摄影、摄像、录音、出版等现代手段尽可能整理保存民间艺术;努力营造民间文化的市场,积极扶植民间艺术的开掘和发展等等。唯有如此,我们才前不负古人,后不愧对来者。林宝晓先生对民间艺术的保存与传承曾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与措施。他指出,根据民间艺术的“属地主义”,即地域性特征,传统艺术研究中心与各地文化中心相结合,共同实施保护,建立地方性的民间传统技艺传习所,“广结善缘”,国家,社会,全民都来关心民间艺术,而不仅限于文教机构;积极培养新生力量,编辑出版民间艺术教材,促使民间艺术传习进入教育体系,朝向高等研究体系群的整合研究开发,如此等等,才能使民间艺术得以全健的生存并传习下去。【2】

总之,无论是国际社会对各国,各民族文化一擦海南的抢救和保护,还是大陆及台湾地区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实践,既为我们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也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3】

(三)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民间文艺极其丰富,二十年前,陇原大地上的人们都会为精致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但今天,你只能看到满墙的明星贴画。每年端午前后山间田埂漫来的花儿声、村头动听的二胡音乐已经悄然逝去,被电子产品所代替,这也引起无数人的反思。如何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让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促进陇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本次全国两会上关注的热点。作为我省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艺术是否魅力仍在?近日,记者走访我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发现,文化部门虽然不遗余力地抢救,但因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保护和传承工作仍难如所愿,大量的民间艺术面临消亡和失传的危险。【4】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是泱泱大国,中国是发展中的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国家,中国是正在改革开放中急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乡

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在面临危机我们不得不承担起应该担承的责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此倡导、发起和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有千万年历史传承,可以与经史子集、经典遗址遗迹相提并论的伟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中无形的、非物质的、口头的、民间的、活态的另一半。民间文化遗产面临消亡中最严峻的问题。

建立乡土文化博物馆也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直接保护,注重旅游业经济与文化性共同兼顾以促进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性开发。修建以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或景点也是传承的一个好办法。位于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取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之意境,并完全按照画中原始布局建造,集中展现了开封城由虹桥至上善门一段的风物景观。园中现可轮流展演100多个以宋代文化为主的活动项目。在这里,游客每天可以轮流欣赏到包公迎宾、大宋科举、皇帝祭祀大礼、民间绝活等节目表演,宋代杂耍、气功、鞠球、舞狮等文艺表演,织杼、年画、官瓷、汴绣等宋代技艺展示,还有糖人、剪纸、风筝、泥人等民间工艺表演穿插其间。景区内再现了1000多年前北宋时期开封城歌舞升平、繁华富庶的景象。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又如目前一些公园内增设了手工作坊、民俗表演,让人们在休闲之余感受民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在无形之中让其溶入现代生活,起到传承作用。【5】

结论

民俗民间艺术,就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造就了民族性格。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其中蕴含了民族独特的精神,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如何保护民俗民间艺术,取决于一个民族或国家对传统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认识的自觉程度。民俗文化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是承自上辈的文化,这种文化养成了民族的国民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但是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又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所以应该倍加重视,自觉地加以扶持、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唐家路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2】林宝晓著《民间艺术传习保存计划》

【3】《保护民间文化艺术迫在眉睫》

【4】《路在何方?》

上一篇:计算机系文献综述下一篇:精选心理健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