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观念

2024-08-10

刑法观念(通用7篇)

篇1:刑法观念

刑法与行政刑法的并立论文

结合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刑法想要实现现代化改革目标,就必须保证在快速规范网络安全法内部的直接规定罪刑的前提下,树立起刑法和行政刑法并立的二元立法机制,进一步处理好以往附属刑法遗留的附而不属等难题。至于刑法究竟怎样实现和行政刑法的合理性并立,相关细节性内容将具体如后续所阐述。

一、我国行政刑法与刑法之间的差异现象

(一)像刑法一样包含实体性问题之余,亦存在程序立法和对应的使用题

须知我国在刑法之外仍旧存在许多数量的准行政犯罪或是行政性刑事违法行为,单纯透过性质角度分析,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违反刑法的,但是却未能达到刑法本身规定的量化标准,所以只能够实施行政拘留、收容教养等方式,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行政处罚程序。而这类行政处罚程序的存在意义,就是保证确认出行政刑法案件的实际管辖范畴基础上,利用所谓的专门或是特别程序,实现行政处罚过程中人身自由罚的司法化。

(二)和刑法相互对比我国行政刑法大多数属于单一且典籍式的立法模式

透过客观角度分析,我国在对待行政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等过程中,一直为能够将刑法规制的功能得以有机发挥。如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颁布了《铁路法》,当中明文规定严禁携带危险物品上车,严重情况下则要判四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可以说是唯一在附属刑法之中明确规定罪名与法定刑的状况。纵观既有的行政和经济法之中,类似的规定着实太少,尤其是最近阶段的刑法修订,通常都是凭借刑法行政案的模式设计出的典籍式立法,不存在具体的罪名和法定刑说明条款。

二、在我国开展刑法和行政刑法并立工作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如今我国的刑法理念或是规范体系,仍旧是借鉴别国的,归结来讲,我国国情相对比较特殊,价值观和别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发展行政法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做到跟时代接轨的前提下,完成其余刑法的衔接并立工作。

(一)我国刑法的体系和结构,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显得更加零散一些

包括犯罪和刑法关系描述的模糊性状况、犯罪构罪标准的定性和定量问题、刑罚体系的不完备现象,以及针对人身危险犯罪是否规定保安处分措施的疑问等。特别是经过我国犯罪构罪标准定性与定量特性交织化作用下,不单单令最后的刑罚处罚难以适从,严重情况下会直接造成行政执法、刑事和民事司法、宪法实施等多个程序之间的脱节状况。

(二)我国刑法的法籍化趋势愈加显著

如若此类现象长期得不到遏制,会直接限制附属刑法的应用效果,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不能得到精确化衔接并立。就像是我国在九七年刑法中的.第219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当时实际上就是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理念照抄上去的,而在目前我国全方位修订不正当竞争法过程中,如若说商业秘密的内涵与界定范畴产生变动迹象,则必然令后续的刑法执法活动变得更加困难,更加不利于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在该类问题上的高效率并立与衔接。

基于以上问题,我国组织刑法和行政刑法的并立工作,明显是势在必行的。不过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刑法涉猎多样的行政法和经济法内容,并非全部都可搬进的。相对应的,如若我们能够全面关注并且处理好行政法和经济法之中的附属刑法规范工作,则不仅可以保证令我国的刑法规范变得更为完整和灵活一些,同时更加可以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并立,应用实效。

三、进行我国刑法与行政刑法有效并立的建议

(一)在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之中分别创建罪刑规范

归根结底,就是主张在我国刑法立法环节中构建沿用二元立法机制,进一步克制以往频繁引发的附属刑法附而不属问题。虽然说我国以往曾经开展过二元立法机制构建活动,并且在对应的附属刑法之中同步明确罪名和对应的法定刑。但是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具体就是需要在行政法之中构建起切实意义上的附属刑法规范,进一步令我国既有的附属刑法变成真正的行政刑法,换句话说,就是同步保留罪名和法定刑的规定。如实时性进行犯罪圈的定义范畴扩张,包括设置新罪、增加选择性构成要件要素、不再严格性区分主观故意和过失行为、帮助行为的正犯化、增加诉讼救济的规定来提升刑事自诉的成功几率等。

(二)针对一系列高效的立法资源加以规划整合

须知我国始终属于典型的刑法为主的国家,刑法和其余法律存在较为清晰性的区分迹象,犯罪多属于刑法内部规定的内容,处罚犯罪行为的职责长期落在司法机关身上。如若突发性地将行政犯罪规定在行政法之中,同时赋予行政机关打击犯罪的权利,那么一定会出现和我国以往立法资源配置相互冲突的现象。所以,日后必须进行各类立法资源收集整合基础上,全方位挖掘和沿用行政法来弥补刑事立法中行政犯罪规范的缺陷,毕竟这是处理好两法并立工作的重要环节。

如此一来,我们不单单能够确保在刑法内部保留实质意义上的罪刑规范内容,同时在刑法外部的附属刑法也会包含具体的罪刑规范,为后续行政法和刑法的高效率衔接和并立,中国特色的二元立法机制构建,以及我国刑事法治改革进程的加快等目标贯彻,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涉及刑法和行政刑法之间的并立研究工作,着实繁琐复杂,笔者在此阐述的意见都是在一定实践活动中提取整理的,相信势必不够完美。希望日后有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和个人所学加以全面改良补充。长此以往,真正令我国的行政刑法得以健全规范,克制一系列严重性的违法行为,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和平安定状态。

参考文献:

[1]左勇.犯罪打击与权利保障的双重悖反――刑事推定现状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2,31(28):166-169.

[2]贺毓.刑事司法赢得公众信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02):124-133.

[3]祖琼.民意与刑法・社会观念在定罪量刑实践中的合理定位[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14(01):111-115.

篇2:刑法观念

第一讲 刑法与刑法学

第一节 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属性

(一)刑法的概念

1、对刑法内涵的界定:

一般从刑法的阶级本质与刑法的主要内容相结合的角度来界定:

(1)阶级本质: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颁布,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

(2)主要内容:基于对刑法结构的不同理解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A、规定犯罪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B、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2、对刑法外延的理解

(1)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2)普通刑法与特殊刑法。(3)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扩展:关于“刑法”的称谓

在外国,既有使用“刑法”概念的,也有使用“犯罪法”概念的。英美多使用“犯罪法”(criminal law)概念,而德日则使用“刑法”(penal law)概念,法国则是两个概念都使用。日本学者团藤重光认为,是使用“刑法”概念还是使用“犯罪法”概念,主要是一种习惯,难以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实质区别。或许可以说,使用“刑法”一次时所重视的是规范的一面,使用“犯罪法”一词时重视的是事实的一面。

(二)刑法的属性

刑法的属性,是指刑法区别于其他一切法律的基本特征。

1、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2、规制对象的特定性。

3、调整手段的严厉性。

4、功能发挥的保障性。

二、刑法的目的和机能

(一)刑法的目的

“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现的动机。”(耶林)刑法自然也有其制定和适用的特定目的,对该目的我们一般从以下三个层次理解:

1、刑法的整体目的;

2、刑法各个章节的目的;

3、刑法条文的目的

对于条文的理解不能超出章节的目的范围。

(二)刑法的机能

1、行为规制机能。其一,其二,2、法益保护机能。其一,其二,3、人权保障机能。其一,其二,扩展:关于刑法的保障机能

刑法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其益;用之不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其害。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将这一命题归结为刑法的悖论性,指出:自从有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施行报复时开始,国家就承担双重责任,正如国家在采取任何行为时,不仅要为社会利益反对犯罪者,也要保护犯罪人不受被害人的报复。现在刑法同样不只反对犯罪人,也保护犯罪人;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设立国家刑罚权力,同时也要限制这一权力;它不只是可罚性的缘由,也是它的界限,因此表现出悖论性: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也要民对国家以保护犯罪人;不仅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等译,第96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课后思考】如何协调刑法的保护机能与保障机能之间的冲突?

三、刑法的渊源和体系

(一)刑法的渊源

1、什么是刑法的渊源?

2、刑法渊源的种类(1)刑法典。

(2)单行刑法,即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型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刑罚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3)附属刑法,即附带规定于其他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问题:关于《刑法修正案》的性质?

(二)刑法的体系

1、我国近代刑法的发展历程

2、当前我国刑法体系:

3、我国刑法典的编纂体例(1)编:(2)章:(3)节:(4)条:(5)款: ·引用表述: ·但书:(6)项:

四、刑法的解释

1、刑法解释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法律解释而言,刑法解释有其特殊性:由于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是以剥夺人的生命、人身自由、财产等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为内容的,所以任何一个法治文明国家对此都应慎之又慎,这就要求我们以最严格的态度解释刑法。

扩展:

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反对对刑法进行解释,他认为:“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不能与解释法律所造成的混乱相提并论。这种暂时的麻烦促使立法者对引起疑惑的词句作必要的修改,力求准确,并且阻止人们进行致命的自由解释,而这正是擅断和徇私的源泉。”

【课堂讨论】是不是可以不经解释而直接适用刑法?

2、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1)主观解释论,是一种根据立法者原意来探求刑法内容的刑法解释论。持此论者认为:刑法的本质是主权者的命令,刑法规范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立法者立法时的意志。刑法规范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解释者的客观认识对象,其含义不仅与解释者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无关,也不应该因社会的变迁而不同;解释者对于立法原意具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而没有探讨其合理性的权利。

(2)客观解释论,是一种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理解刑法规范含义的刑法解释论。持此论者认为:刑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无论是刑法的制定还是解释都应该服从社会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刑法规范一经制定,其内容就应脱离立法者的意志而获得独立的生命力;刑法的解释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揭示立法者意志过程的认识活动,而应该是一种不断地促使刑法规范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扩展:

法国哲学家利科尔认为:文本一旦形成,就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的意图产生一定的举例,成为一个有自律性的言语实体;理解是解释者与文本意义的同化过程。【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元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以下。

【课后思考】刑法解释应当采取何种立场?

3、刑法解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明确性原则。·可预测性原则。

4、刑法解释的方法

将解释方法分为解释理由和解释技巧。在进行刑法解释时,解释理由可以是多种并行的,而解释技巧只能采用一种,选取哪一种解释技巧取决于解释理由。

(1)解释理由: ·文理解释,是指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其通常使用方式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

·体系解释,是指将刑法条文放在整个刑法体系乃至法律体系中,根据其在体系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规范意旨的解释方法。

·历史解释,是指根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比较解释,是指外国立法与判例或刑事法理论作为参考资料,借以阐明本国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来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扩展:

我国学者张明楷教授认为:在所有的解释理由中,只有文理解释和目的解释具有决定性意义。文理解释的决定性在于所有的刑法解释都要从法条的文理开始,而且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目的解释的决定性在于在对一个法条可以做出两种以上解释结论时,只能采纳符合法条目的的解释结论。换言之,“正确的解释,必须永远同时符合法律的文言与法律的目的,仅仅满足其中一个标准是不够的。”

(2)解释技巧:

·平义解释,是指对法条用语进行最平白的字义解释。

·限制解释,是指在法条的字面含义过于宽泛时作出缩小法条文义的解释。·扩大解释,是指在法条的字面含义过于狭窄时作出扩大法条文义的解释。·补正解释,是指在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技巧。

判断下列刑法解释中所运用的解释方法:(1)强奸男性不成立强奸罪;

(2)T111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3)婚内强奸不成立强奸罪;

(4)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包括借记卡和贷记信用卡;

(5)T64中的“以下”不包括本数;T191中的“没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第二节 刑法学概说

一、刑法学的概念

·最广义的刑法学,又叫刑事法学,是研究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一切问题的学问,包括研究刑法规范的理解与适用、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等与犯罪和刑罚相关的一切内容的学科。

·广义的刑法学,即以刑法实体规范为研究内容的学问,包括刑法解释学、刑法哲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以及国际刑法学等分支学科。

·狭义的刑法学,即一般意义上的刑法学,主要是指刑法解释学及部分意义的刑法哲学。

二、刑法学的理论体系

一般而言,指的是刑法总论的理论体系。

1、刑法基础论:刑法与刑法学、刑法基本原则、刑法效力范围

2、犯罪论: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四要件+正当行为)、犯罪的特殊形态(停止形态+共犯形态+罪数形态)

3、刑罚论:刑罚的一般理论、刑罚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消灭制度

三、西方近代刑法学思想发展简要

篇3:近代刑法和刑法观念的形成研究

关键词:近代刑法,形成过程,政治社会,公共权力

这里深入强调的近代刑法, 实质上是西方不同国家独立法律机构开放沿用的实体刑法, 当中蕴含的丰富理念便是刑法观念, 不过因为其独有的自治性限制, 只能够在西方近代维持运行。近代刑法观念存在该类核心命题, 犯罪本身属于一类客观行为, 不过归根结底在于不良主观思想的泛滥, 理当接受公共权力的适当惩罚, 建立在对犯罪行为遏制和自由心态拯救等动机背景下, 刑法应运而生。

一、近代主观救赎理念对于古代客观归罪模式的合理传承替代背景论述

刑法观念一直受到基督教深刻影响, 尤其在赎罪方面被强加一种神学理论, 即主观犯罪和惩罚结果之中俨然存在一类因果关联, 犯罪和刑法不单单表现出谋害、被害人员的冲突迹象, 同时使得犯罪主体遗留的罪恶感顺利消除, 至于以往归罪处理手段和近代刑法救赎理念的相似、差异结果, 则具体如下所示:

首先, 传承方面。古代刑法时刻保留过于浓厚的宗教思想痕迹, 人的生命原本就是十分短暂的, 在这个过渡周期内, 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赎去所有的罪恶感, 确保之后能够顺利地步入天堂, 而耶稣的死, 和违反罗马法律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透过另外一类层面观察验证, 其是在进行所有人类的救赎。归结来讲, 古代刑法是建立在上帝理论基础上, 他们认定, 上帝直接监视人们的一举一动, 并会自动实施报应体制, 善良且拥有正义感的人会得到不可计数的财富, 而结党抵抗的人会引起愤恨并被丢到火海里去, 这种鲜明的对比结果为近代刑法的确立, 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参考指引方向。

其次, 替代方面。寺院法是西方近代刑法的发源地, 其主张刑法的存在意义, 不单单限定在对于迫害人员的惩罚结果之上, 同时要利用救赎思想加以渗透, 令该类充满病态思想的人群得到根治, 这便是近代刑法改善主义的核心理论。自从近代宗教仪式改革之后, 刑法才顺利地摆脱宗教全力束缚效应, 不过两者的联系过于缜密, 想要在短时间内予以根除, 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如今, 西方法律的诸多领域, 还是到处弥漫着宗教韵味。

二、残酷肉刑向人道主义刑法观念的过渡交接过程研究

第一, 古代社会刑罚过于野蛮粗暴。西方古代时期惩罚体系架构过于深入复杂, 包括犯罪人员自尽、流放等残忍处罚现象。当时人们毫无贞操观念, 通奸问题肆意恒生, 严重影响社会管理秩序。所以, 至此过后, 古代严明立法, 将该类不道德且容易导致民族危机的行为定位为严重的犯罪问题, 主张配合较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加以克制。

第二, 古代已有刑法专制、残酷性显著。结合以往史料调查分析, 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前期, 奴役、鞭刑拷打、死罪等刑罚措施大为兴盛, 单纯在肉体惩罚层面上, 便可细分为直接绞死、绞刑加肢解、车裂后焚烧等形式。受刑者当下体验到的痛苦都是经过计算量化处理的, 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 往往都会被匹配对应痛苦效果的酷刑。绞刑和斩首有着本质化区别, 其明显地令受刑人员痛苦时间延长, 而令人痛苦感官效应上升到极限状态的, 莫过于肢解了。这类将生命痛苦加以延长的极限刑罚, 在当时被普遍认定是一类高尚艺术, 人的痛苦愈加激烈精细, 才会对周边人群产生警示效果, 避免相似事件的重复衍生。

第三, 人道主义刑法的全面兴起。持续到18 世纪, 西方资产阶级兴盛, 并开始主动针对过往残酷的刑罚加以否定, 特别是在新兴人文主义和思想启蒙运动支持作用下, 涉及人道主义刑法开始得以正式确立。处于该类时代环境下, 人类理性主义特征明显带有厚积薄发之势, 逐渐透过反基督道德观念中, 验证刑法形式正确的必要性, 从此人与神的关系, 开始在西方国家刑法根基中产生动摇。近代刑法观念, 观察处理一系列问题, 都应该事先挖掘事物本质特性, 不应该盲目依靠神的旨意来操控人类社会管理体制。人始终是独立的个体, 时刻保留独特的理性和情感特征, 不应该长时期被神学理念操纵把玩。再就是透过君主和臣民的上下关系验证, 军权自民出和人民主权都应该毫不迟疑地将君权神授制度取代, 唯独如此, 人道主义刑法和相关协调治理观念, 才能顺利延续发展。而延伸到我国近代, 传统身份等级制度被打破, 民主、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社会日益朝着更文明的方向迈进, 为社会民主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都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关于刑法和刑法观念形成过程, 内部涉及要素过于繁多, 包括国家性质、宗教信仰等。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随着日后不同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提升, 关于刑法人道主义特性会更加显著, 在此类科学管理和适当警示效应下, 有关不良罪犯心理和犯罪案件都会得到适当的克制。

参考文献

[1]杨尚文.近代刑法精神在罪刑法定中的实现[J].法制与社会, 2009, 22 (19) :103-116.

篇4:论我国刑法及其刑法的任务

关键词:刑法的任务;非刑罚手段;个人法益

我国立法机关在制定第一部刑法时便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任务,体现出刑法的阶级本质。基于法的适时性的需要和社会情势变迁,现行刑法第2条对我国刑法的任务做出了修正。然而,刑法学界对我国刑法的任务存在分歧,刑法第2条本身亦有不足之处。因此,本文拟对我国刑法任务的立法及学术争议予以探讨,以期对刑法任务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我国刑法对刑法任务的规定

刑法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刑法的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刑法,我国刑法第2条对刑法的任务作了规定,其内容包含五个方面:①惩罚犯罪;②保卫国家安全和政权;③保护国有财产和集体所有财产;④保护公民所有财产和权利;⑤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①

分析刑法第2条的表述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任务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明确了刑罚手段在处理犯罪时的主要作用。刑法是以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为内容的法律,是保障其他部门法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一句可以看出,刑罚手段是我国刑法打击犯罪的主要手段,除刑罚之外的其他方法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其次,体现了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优先于个人法益的理念。在刑法第2条中,“国家安全”、“政权”、“国有财产”和“集体所有财产”被置于“公民财产”和“公民权利之前”,刑法的终极任务被归纳为“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刑法分则部分,前两章便是对危害国家安全及公共安全犯罪的规定。这样一种设置反映出立法者在确立刑法任务时贯彻了国家本位优先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类型刑法的显著特征。最后,强调了刑法保护内容的广泛性。部门法通常只调整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因此其保护的内容具有特定性。依照刑法第2条的规定,我国刑法保护的内容包括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三个层面,涉及政治、经济、人身、财产等多方面的社会关系。这是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区别,也是其作为法律体系中最后一道防线的要求。

二、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任务的不同阐述

关于刑法的任务,德国刑法学界主要有“法益保护论”和“规范保护论”两种观点。我国学者对于刑法的任务也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刑法的任务等同于刑法的目的。我国刑法第2条的规定是对第1条中刑法目的的具体化,因此刑法的任务可以归纳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两个层面,两者有机统一,惩罚是手段,保护为目的。

第二种观点在第一种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完成刑法任务的过程就是实现刑法目的的过程,所以刑法的任务就是刑法的目的。与前一种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学者将我国刑法的任务阐述为“保护法益”,并将我国刑法的目的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刑法第2条的规定是我国刑法整体性的目的。

第三种观点将刑法的任务与刑法的目的区分开来,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刑法的任务反映了人们工具化的使用刑法的意图,是一种世俗性的目的而非法律本身的目的。探究刑法的目的时应当把刑法视为理性的实体,刑法的目的应当合乎正义原则及功利的要求。基于此,学者主张刑法的任务是惩罚犯罪,刑法的目的是法益保护。

以上学者的观点都有合理性。本文认为,刑法的任务、刑法的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区别看待。首先,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刑法的任务是立法者赋予司法者工具化的适用刑法去完成的事务;刑法的目的是立法机关制定刑法时期望实现的价值,是法的理念在部门法中的体現;其次,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刑法的任务是实现刑法目的的手段。综上所述,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惩罚犯罪,目的在于保护法益。

三、我国刑法任务的不足及完善的建议

与1979年刑法相比,现行刑法确立的刑法任务体现了我国刑法理念的进步,但仍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将打击犯罪的手段局限于刑罚。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方法,刑罚通过限制、剥夺犯罪人的权益来发挥惩罚、改造、威慑、教育的功能。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针对情节轻微、行为危害不大的个案,以非刑罚的处理方法也能够达到惩罚行为人、预防其再次犯罪的目的。改变单一化的刑事制裁模式既符合实践的需要,又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以及我国一贯奉行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第二,未能突出对个人法益的保障。我国刑法第2条的表述反映出立法者秉持国家利益优先的理念,这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家国本位文化有关。但是,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民主权益意识日益高涨。维护个人利益构成了现代社会法秩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因此,在刑法的任务中突出国家本位与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不相符合。

针对我国刑法任务的不足,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完善的建议:①明确非刑罚手段的作用。将非刑罚手段纳入我国刑法任务的规定中,能够为司法机关针对案件的危害程度适用刑事制裁提供宏观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刑事制裁的针对性,确保罚当其罪。②彰显个体权利意识。在刑法的任务中突出对个人法益的保障,符合从国家刑法向市民刑法转变的需要,有利于在刑法中杜绝权力侵夺权利的现象。

注释:

①《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远.刑法任务的司法逻辑解读[J].中外法学,2012(4)

[2]王燕飞.论我国刑法的任务及其立法完善[J].法学论坛,2008(9)

作者简介:

公雪(1992~),女,山东临沂人,辽宁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5:刑法观念

刑法的目的是刑法法律条文的本源。刑法第一条将立法目的阐述为“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 刑法第二条关于刑法任务的表述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只是操作上更为具体。可以说, 刑法的任务与目的具有本质上的等价性, 刑法任务是刑罚目的的具体化。

二、刑法任务的来源

我国刑法诞生于1997年, 刑法任务的立法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从立法本源上来说, 坚持以社会为本位;第二, 从功能上来说, 保护社会的功能尤为突出。当然, 这也与社会本位的立法出发点相呼应;第三, 从打击犯罪的手段上来说, 打击犯罪的方法具有单一性, 仅仅单独规定刑罚方法, 没有明确规定非刑罚方法。

从以上特点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当时刑法任务立法中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刑法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 这本身就与以人为本相违背, 自然在立法中对于人权的保障体现就会很少。对于人权保障的忽视在打击犯罪的方法之中最能体现———缺少关于非刑罚方法打击犯罪的规定。

三、刑法任务的渐变

自97刑法颁布以来, 我国先后共进行了九次修正, 都未曾对刑法第二条进行任何修改。不可否认的是, 刑法任务应当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刑法的任务即使是保持法律条文上的稳定性, 在其他条款中的体现应当有所变化。

其实在97刑法制定之初和多次修正案对刑法的修改之后, 虽然非刑罚方法并未明确进入刑法第二条之中, 但在具体的犯罪中却早已存在通过非刑罚方法惩治犯罪的规定。例如在97刑法制定之时考虑免除处罚的情节, 在具体适用中对于刑罚的范围进行了实质上的限制, 只是关于免除刑罚并没有进行体系化的规定;刑法修正案 (八) 在为第三十八条增加了的第二款关于禁止令之规定。从刑法修正案 (八) 中, 非刑罚处罚方法由隐含到明确的具体规定, 这种体现不仅仅表明了刑罚方法的多样性, 同时是对于犯罪分子人权的保障, 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本位到人本位的巨大转变。

四、修 (九) 刑法任务新体现

虽然修 (九) 同前八次修正案一样, 未对刑法第二条的表述进行更改, 但是在刑法的其他条文中对刑法任务的体现却又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首先, 关于法律后果的完善———刑罚与非刑罚。世界各国的非刑罚化改革, 主要通过限制刑罚的方式来进行, 其主要途径有:其一, 通过对免除刑罚和免除处罚的制度及适用情形加以规定, 进而限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其二, 以非刑事制裁措施来限制刑罚范围, 例如英国以社会服务命令来代替监禁刑, 美国的缓刑监督制度等;其三, 通过保安处分包括矫治、感化、医疗、禁戒等手段来完善刑罚的功能, 限制刑罚的适用范围。可以说, 非刑罚处罚化是当今刑法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修 (九) 的最大亮点, 就在于对保安处分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虽然我国并未在刑法中使用保安处分这一概念,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实质意义。

修 (九) 的第一条就是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 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 可以称之为“职业禁止”。此处的“职业禁止”本身就是一种非刑罚的处罚方法。将“职业禁止”作为刑法中的一种非刑罚处罚手段, 是对保安处分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其处分范围是对刑罚适用范围的一种限制。具体而言, 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违背职业要求, 那么, 职业明显包含了职务, 若是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则受贿者在遭受刑罚处罚之时完全可能得保安处分。然而, “职业禁止”中的职业亦不能将其范围无限扩大, 否则会导致受处罚人刑罚结束之后无法工作, 获得生活来源, 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反而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刑法修正案 (八) 到修正案 (九) , 保安处分的措施越来越多, 越来越完善, 是我国刑法非刑罚化的一大进步, 更有利于完成刑法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的目的, 并且在人权的保障上更加深入。

刑法修正案 (九) 的另一关于刑法任务的亮点:法益保护的提前。犯罪之所以受处罚, 原因就在于其法益侵犯性, 毫无疑问, 保护法益是刑法任务的应有之义, 尽管并未明文规定在刑法第二条之中, 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一般而言, 只有违法行为对法益造成了实害, 或者有紧迫危险的时候, 该行为才被规定为犯罪, 只有预备犯和抽象的危险犯是例外。而现在刑法保护的提前, 将这两种例外的处罚变成了常态, 规定出了独立的预备罪。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修 (九) 在第一百二十条后增加五条, 仅以第一百二十条之二为例, 其将恐怖活动的预备行为, 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 这是我国刑法前所未有的。这种法益保护的提前, 是对犯罪的界定范围的扩大化, 更早地对法益进行保护, 更利于完成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任务。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刑法修正案 (九) 虽没有对刑法第二条的条文进行改动, 但是对于惩罚犯罪的手段和保护人民的起点进行了新的改动, 也是刑法任务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 (第4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篇6:刑法观念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中基本原则之一, 在现代刑法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贯穿始终的基本指导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是绝对重要的地位, 同样, 在刑法的解释也应处于基础地位。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解释的合法性基础的刑法解释, 目标, 方法和结果必须接受罪刑法定原则, 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法解释获得合法性。罪刑法定原则在追求自由和人权的最高价值, 努力实现对立法权和司法权在同一时间限制, 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之间的枢轴点, 同时, 对刑法解释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刑法解释的解释作为一个解释学的共性, 但它不同于其他法律解释, 它的特殊性在于刑法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 要求不超出刑法本身解释的刑法意义。罪刑法定原则是明确禁止的法律, 犯罪必须有明确的法律相对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司法, 立法的基础, 也成为刑法解释的奠基。在司法实践中, 法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解决案件的解释法律的规定, 面临着许多方法和对结果的解释, 他必须确保选择, 只有当这种选择是符合法定标准的, 有说服力的解释获得合法性。法官的情况并非历史检验, 但应根据现实的法律解释和应用, 而不是由个人的想象力任意解释, 应以更高的价值标准作出解释, 这一更高层次的价值标准是法治下的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解释规范中的表现。

二、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关系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在基础和总体目标上以及同一目标的实现途径上存在差异, 即矛盾性。然而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是对立统一的,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协调。因此, 刑法解释与罪刑法定原则是一体化的价值基础。法律的正义来自对司法的实践, 实体正义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但立法和司法界有互动效应。然而, 司法和立法两者并不冲突, 他们是相互修正的过程, 这也成为司法解释合理的理由。考虑法律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 法律补偿机制将主动抑制在可受范围内, 这是实现社会正义的社会可受性。

罪刑法定原则是限制国家权力, 保障人权的价值选择, 选择形式是采取固定的方式, 从而促进实现内容, 是形式上的秩序保障人权的价值实体。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需要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作适当调整, 调整的过程是依靠刑法解释。其中, 可把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理解成一个因社会需要所改变的尺度, 它与刑法解释出现重合的话, 就会因此而得到正确的处理, 两者统一的观点是实现基本条件和社会实践的要求。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途径

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定要求之前, 刑法, 司法机关依照刑事定罪和量刑, 公民可以预测他们的行为根据成文刑法的性质和后果, 导致法律禁止自由。刑法上的表面是由一个固定的文字表述, 似乎有不确定性, 但问题是在“文本”, 许多词是含糊不清。文字、词语可随着社会发展作出新含义, 产生的问题是, 采取立法意义还是适用意义, 对刑法认识存在不确定因素。法律语言的特点, 带给成文刑法一个很大的阐释空间, 各地区法官没有遵循先例的限制, 可随意按照自身理解的刑法解释来运用刑法, 那么就导致相同行为各法院判决不同, 有很大的差异。其实, 法律是法官对法律的解释, 具有法官的发现性, 法官认为法律应该理解法律文本和事实的风格, 从而发现其实是理解, 解释和适用的法律。对于刑法, 应严格的解释, 但法官不是随意地解释, 应该根据刑法条例以及刑法解释来作出刑罚判决。

四、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影响

刑法有权解释, 是由法律规定的, 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机关对刑法的解释。作为刑法有权解释, 包括刑法立法解释和刑法司法解释。

《立法法》42条规定, 对法律解释的权力是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若有以下情况,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1.法律规定需更进一层明了其含义的;2.制定该法律之后, 有新情况发生的, 需要对此进行具体明确所要适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的。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立法机构, 因此它对刑法规定的解释叫做刑法立法解释。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具体规定, 对于法院在审判过程中, 应具体运用法律和法律法令的问题,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将进行的具体刑法解释;对于检察院工作, 也应具体运用法律和法律法令的问题, 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将进行的具体刑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审判和检察的工作中对一些刑法问题所具体运用的刑法解释, 称为刑法司法解释。

作为刑法立法解释, 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刑法解释, 然而, 它仍旧需要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牵制和制约, 刑法立法解释不能逾越刑法中法条各词语之间的具体意义, 不能出现如下情况:当在解释刑法的规定时不能随意的发表自己根据解释内容所创设的观点, 不能随意地出现刑法所不包含的内容, 简单来说, 就是不能通过对法律的解释自己去创造法律, 这样必然会破坏法律的神圣性和威严性。所以, 对于刑法立法解释来说, 也只可以在刑法的条款中所阐述的法条意义下进行解释, 不能逾越其本身的含义, 如果逾越的话, 就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四、结语

通过本文对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研究, 可以明确地认识到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重要意义, 以及对刑法解释存在的制约性, 刑法解释不能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性, 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地位、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关系、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途径以及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关系,制约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主编:《刑法解释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同注②.第132—133页

[2]陈兴良著:《刑法方法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205页

篇7:刑法观念

(一) 人性初探

人性崇美, 美即和谐。关于人性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答案。中国哲学往往把人性分为善和恶进行探讨, 而在西方哲学讨论中, 往往主要集中于理性人和经验人的争论中。理性人的称谓建立在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假定任何人都是意志自由。刑事实证派的人性假设是经验人, 任何人生活在社会中, 那么人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的和自然的制约与影响。它认为犯罪人的犯罪意识和犯罪行为都是被决定的, 犯罪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所决定的。从刑事责任本质上来说不是道义责任而是社会责任。由此可见人性对作为刑法的根基的重要性, 不同的人性观决定了不同的学派。

在古代, 传统刑法理念异常冷酷。古代刑罚的主要目的是试图以严酷的惩罚方式起到震慑作用。在封建社会,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规制人民的行为, 制定了残酷的刑罚动辄游街示众、杀头、抄家、诛九族, 甚至还有戮尸的法律规定。犯罪本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刑罚过于残酷, 缺乏人性只能是贻害无穷, 如果不是商鞅顽固的认为“行刑, 重其轻者, 轻者不至, 重者不来, 此所以刑去刑, 刑去事成” (2) 也不会自食其果。理想和充满正义的刑罚应该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成为和谐社会的最主要的理念, 只有合乎人性,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真正体现现代意义下法律的真正价值。

(二) 刑法之人性体现

刑法作为法的最后一道防线关乎人的生死存亡, 稍不留意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犯罪本身来源于社会, 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存在的根基正是人性.所谓刑法的人性化, 就是要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对人自身的尊严和生存的关怀, 寻求一种平等、博爱、宽容的人道主义价值理念。通过人性的互动使刑法能够获得民众的情感认同与尊重。刑法总则部分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反对特权, 提倡平等,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个体权利的维护和保障, 规定缓刑、假释、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等更是对这些弱势群体所体现出特殊的人文关怀。在刑罚适用上规定自首、立功、累犯制度, 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明确规定。在死缓制度中, 对于判处死刑而不必立即执行, 而是可以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2年期满无故意犯罪的, 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充分给予人重生的机会, 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还有自首、立功等等。都体现出对人自身的极大尊重。近几年高考生涉嫌犯罪的暂缓起诉, 也曾一度遭人褒贬, 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公众更多的肯定, 因为此项制度“使被告人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合乎法制人性化倾向”, 他成为“拯救和关怀被告人的利器。”

(3) 人性化执法和我国当前“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相适应的, 它是时代的要求。日本1947年修订刑法草案48条规定:“在适用刑罚时, 必须考虑犯人年龄、性格、经历、环境、犯罪动机、方法、结果及对抗社会的影响、犯罪后犯人的态度等等, 必须以有利于犯罪抑制以及犯人改恶从善及更生为目的。”对犯罪未成年的非刑罚处罚, 暂缓起诉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社区矫正制度等等。我们不得不为此欣喜鼓舞、拍手叫好。这些制度都是给予人的权利而制定, 充分体现了刑法的人性化, 也是刑法人道性的必然要求。

二、刑法的本源性思考之二:以人为本, 弘扬人道

(一) 刑法的人道思考

人道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最初体现是人文主义, 反对特权和专制, 提出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性和人的尊严, 尊重人的自由意志。18世纪中期, 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由于受人道主义思潮影响, 对中世纪的严酷刑罚提出了改进, 主张废除和限制了死刑, 取消了残废刑和耻辱刑, 从而建立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刑法的人道性正是在人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是刑法不可缺少内在价值的底蕴之一。曲新久认为:“刑罚的人道主义实质命题是, 将犯罪人作为伦理的主体对待而不足作为物体来处理, 刑罚的人道主义意味着对于人自主性的承认, 中心思想是犯罪人也是人, 必须将其作为人而不是作为手段对待。 (4) 尽管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 但实质都是相同的。犯罪人也是人, 也有人格尊严, 要把他们当人一样看待, 无论是刑罚种类和执行方式的设计上, 尽量少适用生命刑和终身监禁, 给犯罪人更多的机会回归社会, 不要迷信重刑主义, 这样不仅失去了刑罚与改造的意义还会使犯罪更加猖獗和严重。“刑罚的适用如同双刃之剑, 用之不得其当, 则国家和个人就会两受其害。” (5)

(二) 人道主义刑罚体现

刑罚人道无疑是刑法保障人权极其重要的方面。在公权力面前, 个人永远显得弱小, 严重的刑罚只能失去刑罚原有的公正和感化作用, 只能引起更多人的不满和报复, 社会上的人也因此开始同情犯罪人, 也就失去了刑罚预防功能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根基, 刑罚的人道性首先应该反对酷刑、重刑, 主张刑罚的宽容和缓和。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本质是痛苦但决不能给犯罪人施以过多的痛苦, 主张刑罚应当宽和, 只要刑罚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 刑罚就可以收到它的效果———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因而也就是蛮横的。” (6) 刑法只有保持谦抑性, 人民大众的权益才不会受到侵犯, 实现刑罚人道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它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人道主义的理念, 转变传统的观念, 不断完善制度。

三、刑法的本原性思考之三:终极目标, 保障人权

(一) 从历史的本源追溯人权

什么是人权?人权最基本的权利起源于古代和中世纪,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后经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广泛传播, 并确定立法原则, 从而使人权的保障得以实践。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布人而平等且自由, 人的自然权利“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一次以法律对“人权”提出了口号, 1945年联合国第一次把人权写入国际性文件, 1948年12月10日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五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侮辱性待遇或刑罚。刑法体现:1.刑法对于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专制社会的刑法, 公民一旦指控为罪便丧失了一切权利处于被折磨与刑讯地位, 甚至受非人待遇, 刑法的设立, 有效地保护了犯罪行为者权利及利益, 避免国家权力的滥用。2.刑法对民众的保障。刑法不仅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更是公民自由的大宪章。刑法是公民自由的大宪章这一思想是现代的法治国家的灵魂和精髓, 也是现代的刑法与以往专制的刑法的根本区别之一。 (7)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与保障人权之理念不和谐的做法, 忽视保障人权功能、人权意识淡薄;先入为主, 重口供, 轻视其他证据, 重视从重从严, 忽视从宽从缓。忽视了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忽视未成年人、死刑犯等权利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刑法也在逐渐变得温情。公民的权利是宪法上的一种基本权利, 人权意识的觉醒是闪耀的火花, 人权保障也就成了刑法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 我国刑法的人权保障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 法治文明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法律对那些善良、守法的公民的权利的保障, 恰恰取决于法律对被告人、犯罪人权利的保护程度, 这是刑法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 彰显了现代刑法的文明发展程度。我国刑法在刑种设置、量刑及刑罚的执行上, 人道主义色彩浓厚, 黑格尔认为, 由于文化的进步, 刑罚的发展总趋势从残酷到缓和,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的处罚方法, 已经为国际所认可。我国刑法无论是罪刑法定的确立、刑事法律期间的计算, 还是刑罚裁量上对量刑情节的考虑, 是否初犯、偶犯还是惯犯, 有无自首、立功等, 犯罪人一贯的表现、犯罪动机、目的、犯罪人事后表现、悔罪表现等, 无不体现了刑罚个别化、人道化的要求。

一位刑法学家说:“梦想设计一部十全十美的法律是幼稚的也是对立法者的苛求。我国刑法上尚有很多不足之处, 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把法条机械化、教条化形式化, 片面的专注于具体犯罪过程中的行为, 全然不顾案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变迁。一味加重或减轻刑罚, 势必会逾越罪刑相适应的“底线”。“人的心就像液体一样, 总是顺应它周围的事物, 随刑场变得日益残酷, 这些心灵也会变得麻木不仁。” (8) 对犯罪人尊敬、犯罪原因的深刻理解背后便是“以人为本和悲天悯人”。国家应该和犯罪人做朋友, 成为知心人、知情人, 像医生对病人, 家长对孩子, 教师对学生一样进行教育、感化、挽救使之尽快回归社会, 融入社会。正是我们以保障人权为目标, 寻求与人性相和谐的发展道路, 才使我们的法律更具有魅力和生机。正如培根所言:“对于一切事物, 尤其是最艰难的事物, 人们不应期望播种与收获同时进行, 为了使他们逐渐成熟, 必须有一个培育的过程。”

摘要:理性的刑法离不开人性的信仰、人道的弘扬、人权的保障, “刑法是以规制人的行为作为其内容的, 任何一种刑法规范, 只有建立在对人性的科学假设的基础之上, 其存在与适用才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因此, 刑法的本源性思考, 必然将理论的触须伸向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性问题。”1刑法的一切规范都要与之相契合从而寻求最大化的正义。本文通过对刑法人性、人道、人权的解读来探索刑法的内在底蕴和终极价值。

关键词:本源性思考,人性,人道,人权

注释

11 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2 <商君书·靳令>.

33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44 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55 林山田.刑罚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5:127.

66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77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校长培训小结下一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