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专业术语

2024-08-13

相声专业术语(精选5篇)

篇1:相声专业术语

活———段子

一块活———一个段子使活———表演段子

包袱———笑料倒口———模拟方言

下挂———重新整理皮厚———不容易懂

皮薄———容易懂码前———快一点

码后———慢一点格念———别说了

杵头———钱抛杵———给钱

杵门子———要钱对托———正合适

黄调———不搭调念嘬———不好

使相———面部表情夯头———嗓子

圆粘———招徕观众

包袱点———爱笑的观众

泥啦———效果不好

出蛊———发生问题

抽签———少数观众退场

开闸———大批观众退场

攒儿亮———心里明白

对儿春———对口相声

单春———单口相声

柳活———学唱的段子

海———大,多

蹶———小,少

硬买卖———挣钱多

册子———台词本子

醒攒儿———觉悟了

稀溜纲———逗趣的话

疃春———相声

咧瓢———笑啦

瘟———平淡,效果不好

起堂———观众走了

盘儿尖———面孔漂亮

撇苏儿———哭

瓤———饿

念啃———没吃饭

开门柳——即“垫话”,旧时也起着招揽观众作用。

荤口——陈旧庸俗的语言。

发托卖像——双簧术语。背后的说唱,前脸的学其动作口型。

撂地——解放前表演相声时,设在庙会、集市、街头空地上的演出场所。演员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观众租赁桌、凳,供观众坐席。撂地”卖艺按场地分可以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施都没有。

念年儿——旧相声术语。指没有听众或者很少,火年儿——旧相声术语,指听众很多

挑笼子——相声界行话,说相声“挑笼子”的,与唱戏的角儿的“跟包”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样。“跟包”背着角儿的行头靴包,拿着包头用具的提盒子、饮场的壶碗等等,是专门侍候角儿的,后台扮戏,台上饮场,都是“跟包”的活。“挑笼子”的虽然也提一个提盒,里面放上说相声的道具折扇、手绢,唱太平歌词的竹板,还有拍案的醒木,也有喝水的壶碗等等,但是无须侍候扮装及饮场。“挑笼子”的既要干演出的一切杂活,如打扫场地、摆凳子、打水、敛钱等,还要为师父“使活”,或捧或逗,或在师父说累了的时侯“垫场”,说个笑话,来个单口,或者唱段太平歌词。掌旋——旧时相声场子掌权的那种人叫“掌旋”,这是行话。跑江湖的人到处转,叫做“旋”,北京话音念做“学”。

抠溜——专用术语,即数来宝。

铺垫——顾名思义,不用多说了吧?

刨底——意思就是把悬念或是包袱等注入作者强大智慧含量的东西提前告诉观众或者听众,从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是搞笑效果

贯口——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经典段子很多,如《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开粥场》等.使活儿的——相声行话,即逗哏者.量活儿的——相声行话,即捧哏者.一头沉——即捧逗之间是主次关系.子母哏——捧逗二人便成了等重关系.怯口活儿,又叫切口。传统相声以北京话为语言核心,运用其他方言,即怯口。相声的怯口活儿,是找寻不同方言之间因误说,误听而制造的误解,从中调笑,或可从讽刺里反省。

泥(ni四音)缝儿——群口相声中的捧哏者,站位多名逗哏演员的中间。泥(ni)缝儿,取其填补砖墙缝隙之意,顾名思义,来往于甲乙之间,起着连接作用。

篇2:相声专业术语

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

意思是说: 听评书要听没听过的;听戏要听熟悉的, 边听边哼哼是很有味道的;曲艺总是听不腻的,越听越有意思。

------------------------调侃儿 Diào Kǎnr 春典 唇典

江湖黑话,相声业内的一种秘密联系方式,就是“调侃儿”、“春典”“唇典”

------------------------活、这块活、使活

就是相声段子,说相声就叫使活,一段相声就是“一块活”,块是个量词。

-----------------------量活 Liáng Huó

量活,捧哏的意思。别小看这个捧哏,在使活的时候捧哏是掌舵的,讲究“不把一个包袱扔在地上”,一般都是老艺人给新手量活,帮助掌握尺寸。

在旧社会的茶馆里,经常是老相声艺人坐在太师椅上在桌案后边量活,新演员挨个上台逗哏,老先生就一个一个的捧过来,在台上量一个晌午。

------------------------腻缝儿 Nì Fèngr

群口相声里边也有捧哏和逗哏,同时还有一种角色叫“腻缝”,就是穿插在捧逗之间,将笑料进行传递的,比如《扒马褂》里面扮演正直中间人的角色。

在两段相声之间的换场,也有演员上台来继续前面相声的包袱,也叫腻缝儿。比如在说《夸住宅》的时候,最后描述捧哏演员的爸爸戴表“什么金壳套银壳套欧米伽.....左手拿着八音盒,右手抱着大座钟.....”捧哏:“这是我爸爸戴表?”逗哏:“这是给钟表铺搬家”包袱响了,观众笑了,演员正要下台来,突然又有一位演员戴着很多手表抱着座钟上台来说:“我给钟表铺搬家呢”(相当于抄了一个)于是观众又继续大笑,这也叫“腻缝儿”。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相声演员为了把观众逗乐,在台上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玩笑,以演员的家人父母抓哏,打乱辈份进行讽刺;但是在台下,师承关系和礼貌规矩必须非常严格,不准把台上的玩笑继续。通常在旧社会的剧团里,捧哏人因为演出需要承认自己的父母去世(比如白事会),班主还必须给该演员特殊的红包,作为一种礼貌,图个吉利。

------------------------包袱 铺平垫稳 三翻四抖 响包袱 闷包袱

包袱就是笑料,或者组织笑料的方式。

马季在其《相声艺术漫谈》中将组织包袱儿的手法分为二十二类:三翻四抖,先褒后贬,性格语言,违反常规,阴错阳差,故弄玄虚,词意错觉,荒诞夸张,自相矛盾,机智巧辩,逻辑混乱,颠倒岔说,运用谐音,吹捧奉承,误会曲解,乱用词语,引申发挥,强词夺理,歪讲歪唱,用俏皮话,借助形声,有意自嘲。这些手法一般是交错、混合使用的。

把包袱提出来就叫“抖包袱”,在抖之前,先要进行铺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悬念,这就叫铺平垫稳。只有铺垫稳妥了,包袱笑料的幽默才能有最大的发挥。

三翻四抖,就是把一个笑料不断的在整个节目中穿插出现,让幽默闪光延续,通常相声可以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就是“一翻儿”。

一旦包袱抖落出来,观众笑了,那么这就是个“响包袱”,否则就是个“闷包袱”。

------------------------填产业

相声艺人自己创作的经典段子,被其他艺人广为学习,并且沿袭下去,就是给相声“填产业”,也叫给后辈“留饭”。

------------------------砸挂 现挂

根据现场环境即兴发挥,对表演进行临时的修改,就叫“挂”、或者“现挂”,通常是和台下的观众互动。

砸挂是现挂的一种,通常是对前场演出的演员和包袱进行重新提及,进行延伸、讽刺。

-----------------------辙口 十三道大辙

辙口就是汉字的韵母。

十三道大辙包括:江阳-ang 言前-an 一七-i 怀来-ai 姑苏-u 灰堆-ui、ei 中东-ong、eng、ing 乜斜-ie 由求-ou 发花-a 波梭-o 任臣-en 窈窕-ao

还有用一句话概括的——“小佳人忸怩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另有两道小辙:小言前儿、小人辰儿

------------------------抄一个

当任何一个相声演员在台词中说出“爸爸”“爹”“父亲”“叔叔”的时候,其他演员都可以答应一声“唉”,这就算“抄了一个”。

------------------------贯口 趟子Tàng Zi

大段连续的台词,通常考验相声演员的嘴皮子功夫。比较著名的贯口活有《报菜名(菜单子)》《八扇屏》《白事会》《夸住宅》《地理图》

趟子就是贯口,同时在快板里面大段的贯口也可以特指为趟子,比如数来宝里面有著名的“进街趟子唱八家”,唱了豆腐坊、剃头棚、铁匠铺等旧时代的小生意。

------------------------倒口 Dáo Kǒu 怯口 Qiè Kǒu

模仿外地口音,特别是乡下人说话。通常相声演员模仿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的地方话,当然也有用方言唱戏,比如《山东二黄》、《学四省》,这都叫倒口、怯口。

------------------------柳儿 柳儿活 开门柳

学唱京剧二黄、大鼓、地方戏等其他曲艺形式,统称为“柳儿”、“ 柳儿活”,分为“歌柳儿”和“戏柳儿”。

“开门柳儿”也叫“点买卖”,就是相声场子开场第一回的唱儿,一般说来都是几个人一块儿唱,(也有单人唱的,但不如众人唱的声音、气势大。)相声开场时,由一个捧哏的先念书词儿,再由几个逗哏的唱“开门柳儿”。比如《发四喜》就可以作为开门柳,建议大家听听刘宝瑞、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的版本;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唱的《发四喜》落腔都是河北梆子味的,实在不伦不类。

------------------------撂地 Liào Dì 上地

在露天演出就叫撂地,和什样杂耍在茶馆剧场演出也可以叫撂地。

除非是和京剧在一起在正式剧场穿插演出的时候,才叫“上地”。

------------------------底 攒底Cuán Dǐ

底,有两层含义:一段相声最后一个包袱可以叫“底”;一场演出最后上场的演员也可以叫“底”或者“攒底”。

一场演出可能要持续很长,从下午四五点钟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只有那些非常出名的演员才有资格“攒底”,能够攒底的演员就叫“底角儿”Dǐ Juér

------------------------刨活 刨底

把段子中的“底”提前告诉给观众,让笑料失效,就叫“刨活”、“刨底”,是旧社会演员之间的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现在的演出也有“刨”,当然现在刨底的人大多数是台下的观众。

-----------------------圆粘儿Yuán Niánr 拢粘儿

相声艺人招徕观众的行话叫“圆粘儿”、“拢粘儿”,就是艺人每到一块地儿后,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一种本领。“圆”就是“聚集”,“粘儿”(也叫粘子)就是“观众”。“撂地”先“圆粘儿”,待等有了观众后再进行表演。

-----------------------画锅 踔朵儿Chuō Duǒr

相声艺人左手提着个白沙子布袋,右手从布袋里抓一把沙子,用握着沙子的手当漏斗,把沙子漏下去成字。一般先用沙子在地上画一个圈儿,艺人站在圈儿内,观众站在圈儿外,也就划分出了艺人的表演区域,这就是“画锅”,白沙写字就叫“踔朵儿”

------------------------扒大棍儿

在旧社会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撂地的艺人也有用苇席围成的临时剧场或者小茶舍。

每到中午11点半,很多观众都要回家吃饭了,也就是到了“饭口”,为了留住观众,相声艺人每到这个时候就会上演类似评书的单口相声(其他演员去吃饭了)。

这种单口相声时间很长,而且有情节,能留住一些观众。这个单口相声说到下午1点多结束,然后观众就去吃饭了,这个时候刚才去吃饭的观众又回来了,相声场子用这种方式保收入。

用演出长篇单口相声留住去吃饭的观众,这种方式就叫“扒大棍儿”。刘宝瑞那些动辄1个多小时的单口相声,其实就是扒大棍儿的产物。

------------------------打铁

甲逗乙捧,下一个段子乙逗甲捧,然后再交换捧逗,如是下去,就叫打铁。打铁是在演员很少的时候,也可以表演很多段相声,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鞭托儿

在春典里面本身是“打架”的意思,在相声里代表“打哏”,就是在台上以用扇子打人的方式引人发笑。比如《口吐莲花》《武训徒》《拉洋片》

------------------------垫话儿 瓢把儿 Piáo Bàr

在上一个节目结束之后,为了承上启下,下一个节目的演员一般要经过一些铺垫,把上一个节目的包袱翻一翻,然后再把观众引入“正活”,这就叫“垫话”、“瓢把儿”。当一个段子已经听得滚花烂熟的时候,资深观众其实就是在听“垫话”和“现挂”,而“正活”倒在了其次,这就是所谓“听不腻的曲艺”。

------------------------一头沉 子母哏

逗哏演员台词比较多,以逗为主的节目就叫“一头沉”,实际上“一头沉”节目对捧哏演员要求很高,必须全神贯注,否则逗哏的包袱也许就“掉在地上了”,必须捧的严实才有效果。比如《八扇屏》

对口相声台词相当,互为捧逗,就是“子母哏”,比如《对春联》《绕口令》

------------------------摆枝 口盟 寄名 引、保、代

旧社会,艺人们的门第观念是很严重的,他们认为自己这碗饭“是祖师爷留给他的子孙们吃的,外人不许吃”。因此若想依卖艺为生,必须先入此门才能学艺,拜师是入门的唯一途径,这就成了艺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

首先,学徒除了拜本师(正式向自己传艺授业者)外,还要有引(引见人)、保(保证人)、代(本师不在时替他教徒者)三个师父,这三人不一定都是说相声的,可以是说评书、唱单弦、耍把式变戏法的等等但必须与本师同辈。师父同意收徒后,徒弟要先写帖子,也叫帖,即确立师徒关系的字据。帖又分红帖和白帖两种,红帖多是中途带艺投师或者家境较宽裕,自供食宿,只是学艺而已。写好“×××经×××介绍拜××为师„„”等;家境贫困,从小学徒,只能在师父家吃住的要写白帖,帖上写着:“×××学徒×年,立字为据,其间天灾病业,投河觅井,两家各自安命,不遵师训,打死勿论。如本人中途不学或逃跑,需按日赔偿师父食宿费”,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张卖身契。

立好字据后,选个好日子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这一天要摆宴请客,行话叫“摆枝”,请上说评书的、唱莲花落的、变戏法的、练把式的四大家的名人为证。先拜学坛老祖,传说是东方朔,也有说是周庄王的,为之摆个牌位,再供上师父、师爷的姓名牌位,由有名望的前辈给焚香,师父先给牌位叩头行礼后坐在一旁,徒弟开始依次向老祖,引、保、代、本四师分别叩三个头,一般说来,也要向师父、师爷的亲友及近派的师伯、师叔们叩头,然后,师父给徒弟一个红封,里面多少封点钱就算是见面礼了,这套仪式才算结束。

正式的拜师叫“摆枝”,非正式的拜师叫“口盟”或者“寄名”,只要师傅承认了弟子就算“口盟”,相当于婚前同居。

------------------------吃栗子

背诵大段贯口的时候出现错误,就叫吃栗子。演出时出现吐字不清,唾沫乱飞,口风不紧,都可以算是吃栗子。

------------------------钻锅

这个词来自京剧舞台,演员忘词的时候,为了把演出继续,就完全抛弃台词进行救场即兴表演,弥补演出失误,这就叫“钻锅”。

------------------------泥了

天津有个词叫“崴泥Wǎi Ní”,糟糕的意思,“泥了”就是说整个相声段子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演员只好下场(忘记台词、配合不当等演出失误)。

------------------------

观众听相声的时候为什么要喊 “咦~~~~~~~~~~~~~~~”

天津人有泡热澡和泡脚的习惯,每当热滚滚的池子里面烫舒服了,就会喊“咦~~~~~~~~~”;后来这个习惯被带进了相声茶馆,变成了一种观众与演员交流的文化,观众喊“咦~~~~~~~~~~~”,就代表这段相声观众听美了、听舒服了。

------------------------仙鹤 Xiān Háo

这个发音是“上口”的念白,也就是京剧里面的“尖团字”。

在相声中 鹤 字的发音就是háo 比如 《黄鹤háo楼》 “玻璃耗子琉璃猫瓷公鸡铁仙鹤 háo ” 相声《八大吉祥》里面“鹤 háo仙问鹿仙”

------------------------硌窝儿 GèWōr

篇3:农业专业术语翻译浅析

随着我国农业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益频繁,各类农业外宣资料、合作手册、科技信息和国别报告等均涉及农业专业术语翻译。这些术语承载着大量农业科技信息,在农业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规范、专业地翻译农业术语对于准确传递信息、规范术语使用、推动农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所指的农业专业术语不仅仅是指一般狭义的种养农业,而是指涵盖了“农、林、牧、渔”各个子领域的广义上的农业术语集。

二、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

1.专业性强。农业英语属于科技类文体,而用词专业化是科技文体的特征之一。笔者参与的项目中专业词汇丰富,例如ammonium sulphate“硫酸铵”、potassium chloride“氯化钾”、calcium ammonium nitrate“硝酸铵钙”等。

这些农业术语专业性强,客观、准确地表达某一农业专业概念。在翻译时译者必须查阅相关农业专业词典,才能了解其确切含义并且做出符合行业规范的翻译。

2.缩略词多。农业英语中有大量术语,为了便于使用和记忆,人们按照有关缩写规则为这些术语制定了缩略形式,即缩略词(acronym)。缩略词是指把一个名词词组的各组成单词的首字母拼在一起,此种表达方式非常简洁[2]。这些缩略词也逐渐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例如:Sub-Saharan Africa(撒哈拉以南非洲),人们通常缩略为SSA;Ministry of Food and Agriculture(食品和农业部),通常缩略为MOFA;而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灌溉和排水国际委员会),通常缩略为ICID。这些专业缩略词涉及与农业相关的方方面面,翻译时要求译者了解其全称、内涵,并给出符合国际惯例的中文释义。

3.派生词多。为了保证农业术语的精密性和简约性,大量农业术语都是通过派生方式构成的。这些派生词是在词根的基础上添加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衍生而成的新词,并且在整个农业英语术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agriculture(农业)即有前缀agri-(农田)和词根culture(培养)组成;hydroelectric(水力发电的)由hydro-(水的)和electric(电)组成。

面对这些派生词的翻译,译者需要了解每个派生词的构词方式,清楚其前、后缀和词根,并根据专业词典做出相应的准确翻译。

4.复合词多。除去上面提及的缩略词和派生词,农业英语中还有海量的复合词(compound)。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构词方式:(1)单词型复合词。指不用连字符,直接由两单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如livestock“牲畜”、coconut“椰子”、cottonseed“棉籽”等。(2)连字符型复合词。指由连字符连接而成的复合词,如combine harvesters–threshers“联合收割脱粒机”、track-laying tractors“履带式拖拉机”等。(3)短语型复合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以短语形式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如cash crop“经济作物”、deciduous forest“落叶林”等。

三、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难点

1.词汇空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我们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生存,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夏鄂琼指出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不存在的,那么语言就有可能出现空缺现象[3]。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词汇空缺。

在翻译农产品shea butter时,笔者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开始,笔者在诸多农业专业词典中均未找到该农业术语的释义,只好求助于网络。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乳木果油(shea butter),是从乳油木的果实中萃取出的珍稀油脂。由于气候及种植业方面的原因,乳油木只能在非洲大陆存活。其果食可供食用,果仁则用来生产乳木果油。”从该释义中可见,shea butter原产于非洲,因气候原因在国内几乎见不到农民培育该农产品。这也是造成词汇空缺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在处理此术语时结合网络资源、护肤品介绍以及求助非洲留学生的方式,最终处理成“乳木果油”。像这类因文化差异导致对等词空缺的术语,译者一定要多方查证。

2.译名混乱。另一大难点是译名混乱。在整理和翻译农作物生产情况时,笔者发现某个农作物在不同的资料中竟有好几个不同的中文释义,主要表现为以作物的别名代替中文名。这给术语翻译标准化和规范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违反了术语翻译单一性的原则。例如加纳主要的粮食作物plantain。了解加纳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和风俗的人应该都有所了解,加纳有一种大蕉,比我们国内常见的香蕉大3~4倍,是当地人民的主食之一。大蕉必须做熟以后才能食用,炸熟或者煮熟之后变得甜软可口,广受加纳人民欢迎。目前笔者看到的plantain的中文译名有“芭蕉”、“大蕉”、“车前草”等。在《英汉畜牧词典》[4]928上,其释义为“车前草属、车前草”。而《简明英汉农业词典》[5]609的第二条释义为“芭蕉、大蕉”。根据加纳人民的实际饮食情况,plantain应翻译为“大蕉”。

3.普通名词专业化。上文已提及专业性强是农业专业术语的一大特点,也即我们熟悉的日常英语词汇在农业领域被赋予了特定的专业含义。这类普通名词专业化现象也给我们的农业术语翻译带来了挑战,需要译者仔细斟酌并根据其所运用的专业领域选择其专业释义。如术语monoculture由前缀mono+词根culture构成。Culture在普通词汇中是“文化”之意,但在农业领域就转变成了“种植、培育”之意。而结合前缀mono(单一),我们可以推测monoculture为“单一种植”或“单一培育”的意思。根据《英汉畜牧词典》[4]826,monoculture的释义为“单播”,即单一播种,是指当时加纳很多大型农场采用了单播的方式,比如专门种植可可、橡胶或者椰子,不与其他作物混种。再如术语cash crop中的cash,本意为“现金、现款”,但跟crop结合后,cash crop却转义为专业术语“经济作物”之意。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带有普通词汇的农业术语运用在农业领域时,便具有了独特的专业释义。这类专业性强的术语比比皆是。译者在翻译时,要对那些似是而非的单词特别敏感,及时识别专业术语中的词义转换现象,切忌望词生义。在结合各专业背景知识的同时,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词典,准确辨别每个术语的内涵和专业用法,做出符合行业规范的翻译。尽量避免因滥用、错用词汇而引起歧义[6]的现象。

4.译者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农业术语翻译的好坏还与译者本身的专业素养有关。目前很多从事农业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翻译培训,翻译出来的农业资料生硬、可读性不强。另一方面,职业翻译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双语能力,但因不熟悉农业各个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往往死译术语,造成农业专业术语的误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对外交流。例如上文提及的国家农业推广计划中的“农业推广”一词的翻译,如果按照词典的解释很有可能会翻译成“promotion program”。而事实上,专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或者有一定农业相关背景知识的人一般了解农业推广的专业释义为“extension program”。虽然是一词之差,但翻译的地道、专业与否,行家一眼就能看个究竟。因此,要把农业术语译的规范、可读性强、可接受度高,译者的专业背景知识积累相当重要。

四、结语

农业专业术语量大面广,要准确、规范地翻译好这些农业科技术语,译者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还要了解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构词方式、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及丰富的农业专业背景知识。此外,碰到自己不熟悉的新术语时,还需要本着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及时参考国内外第一手文献资料,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查阅专业字词典,或结合农业英语语料库等方式多方查找专业释义,切不能只照搬字典上的释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规范、统一农业英语术语译名,为农业英语教学、农业学术研究,以及农业国际交流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摘要: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农业项目为材料,结合其中出现的翻译实例,介绍了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以及一些翻译难点,希望有助于促进农业国际交流。

关键词:术语,农业专业术语翻译,农业项目

参考文献

[1]陶莉.农业专业术语翻译方法管窥[J].海外英语,2011,(4):164-165.

[2]汪庆伟.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4-128.

[3]夏鄂琼.浅谈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J].湖南农业科学,2005,(2):68-70.

[4]英汉畜牧词典编纂委员会[Z].英汉畜牧词典.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简明英汉农业词典编纂委员会[Z].简明英汉农业词典.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篇4:读懂孕期“专业术语”

胎膜早破

临产前胎膜破裂叫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因为胎膜破裂后子宫内部就与外界直接相通了,外部的细菌可以经阴道上行感染,从而易引发宫内炎症。

一般我们将胎膜早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还没有到孕37周时胎膜突然破裂,这往往是因为感染增加了胎膜的脆性。这时孩子还没有足月,需要保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孕37周后胎膜早破,这往往是因为胎位不正,羊水囊受力不均。这时就需要及时引产,尽早结束妊娠。

有的准妈妈可能会担心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出,如果遇到外界压力,没有了羊水的缓冲作用,胎儿会有危险。其实羊水是胎儿排尿以及羊膜不断分泌产生的,所以准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

解决办法:胎膜早破者,必须立即住院,卧床休息。如果胎头高浮或臀位、横位,应抬高床尾,以防脐带脱垂。要严密观察羊水性状及胎心情况,防止胎儿窘迫的发生。胎膜破裂,重要的是预防感染。破膜超过12小时后,应该酌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孕妇还应该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

一、胎膜早破接近预产期,胎儿已成熟,如果无胎位异常、骨盆狭窄、脐带脱垂,且胎儿先露部较低者,多不影响产程进展,可经阴道自然分娩。

二、破膜12小时尚未临产者,如果无胎位不正及头盆不称,可在抗感染的情况下进行引产。如果有感染情况,不能完全排除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等情况存在,应该立即剖宫产,手术后应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胎膜破裂距预产期尚远、胎儿不成熟、孕妇迫切要求保胎者,医生应在排除感染情况下行保胎治疗并积极促胎肺成熟。此时还应严密观察孕妇的体温、脉搏,子宫有无压痛,流出的羊水有无臭味,胎心、胎动的变化,并给予对胎儿无害的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药物。保持孕妇外阴清洁,避免不必要的肛查或阴道检查。一旦发现胎心不规律,或有感染可能,不管孕周,应立即终止妊娠。

宫内感染

胎膜像一层保护膜,保护着胎儿并使之与外界隔离,保持子宫内部处于无菌状态。如果胎膜破裂或者患阴道炎症,破水会使子宫内部与外界相通,外界的细菌就会从阴道顺势而上进入子宫内,从而发生上行感染。子宫内感染不仅可以造成孕妇患上羊膜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等,还可以造成胎儿宫内感染,也容易使新生儿感染肺炎等其他疾病。

解决办法:胎膜破裂后,为了预防感染,医生通常会让准妈妈服用抗生素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如果预防无效,子宫内真的发生感染,孕妇就会出现体温上升、羊水混浊等症状。这时最主要的就是促进宫缩,让胎儿尽快娩出,紧急状况下可能就要选择剖宫产了。所以,对于胎膜破裂者而言,预防感染是重中之重。同时,阴道炎也要积极治疗,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白带增多,或者有外阴瘙痒、灼热等症状,应该尽快就医治疗,以免发生宫内感染。

羊水混浊

羊水是胎儿的生命之水,在妊娠初期,它透明、无色;进入妊娠晚期,它变成乳白色。胎儿在宫内缺氧时,会造成肠部蠕动亢进并将胎便排入羊水,使羊水污染。因此,羊水的性状直接反应胎儿在宫腔内是否缺氧。胎儿缺氧越严重,羊水颜色越深。胎儿轻度缺氧时,羊水是淡黄色的;重度缺氧时,羊水就是深绿色的。

解决办法:缺氧会导致胎儿窘迫,在产程中,医生会根据羊水的性状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通过胎心监护仪,人们可以监测胎儿的心率变化,并根据羊水的性状、污染程度,决定分娩时机。如果宫口开大,短时间可以分娩,医生就会促进宫缩,必要时采取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如果羊水重度污染,胎儿严重缺氧,医生会果断决定剖宫产,让胎儿以最短的时间迅速脱离恶劣的环境。

宫缩乏力

随着产程进展,子宫收缩逐渐增强,收缩时间变长,间隔时间变短,强有力的宫缩促使分娩继续进行。但是有的准妈妈宫缩并不是随着产程而增强,这就必然使产程时间拖长,这种状况被称作宫缩乏力。宫缩乏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宫缩乏力的原因:子宫肌肉的收缩力一开始就很弱,或是子宫肌肉水肿妨碍收缩。多胎、羊水过多等原因也会造成宫缩乏力。

继发性宫缩乏力的原因:如果骨盆狭窄、胎头位置不正,分娩就将无法正常进行,产妇就会感到疲惫,宫缩也会变得不协调。除此之外,产妇心里紧张、呼疼不止,也会使产程拖长导致宫缩乏力。

解决办法:凡准备自然分娩的产妇,一定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听从医生和助产士的指导,解除心理压力。心理因素是决定自然分娩成功的关键。不论何种原因,如果宫缩一直很微弱,都可以用宫缩剂加强宫缩。如果是准妈妈身体疲惫导致宫缩乏力,可给药休息,或散散步调节心情、吃点东西恢复体力,这样强有力的宫缩就会再次来临。

如果子宫口全开,宫缩逐渐减弱,这时可以适当使用催产素使宫缩加强。同时,产妇应尽量进食易吸收的饮料或巧克力从而提起精神尽快分娩。

产程延长

初产妇平均分娩时间为12~16小时,不过每个人的分娩进度不同,稍有拖延也不一定就是异常。但是,如果超过平均时间过多而胎儿仍未娩出,就是产程延长。

产程延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儿头和骨盆不相称,胎头进入骨盆腔的方向异常造成胎位异常,使胎头无法下降;第三是软产道问题,宫颈水肿或坚韧使宫口不再开大,或脐带缠绕妨碍了分娩进行。

解决方法: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宫缩,或是让产妇休息,同时还可以及时人工破膜。如果采取相应措施后分娩仍无进展,可能是胎头与骨盆不相称,就只能选择剖宫产手术了。

胎盘早剥

胎盘是胎儿与母亲之间营养、氧气和废物转换的器官,这就要求胎儿出世前胎盘功能必须保持正常。但是,胎盘有时会“擅离职守”,会提前从子宫壁剥离,这是非常危险的。准妈妈虽无法知道胎盘剥离,但腹部会产生强烈的疼痛,这是因为子宫壁的血管因破裂而出血。这时,如果血液流出体外就能及时发现,但子宫口若被堵塞,血液会积存在子宫与胎盘之间,从而导致大量出血,使胎盘发生剥离,直接威胁胎儿和母亲的生命安全。发生胎盘早剥的产妇大多数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它有时会使胎盘血管痉挛而缺氧,继而发生血管破裂造成胎盘早剥。所以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准妈妈要注意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孕妇要慢些走路,不要磕碰腹部,以防外力碰撞造成胎盘早剥。平时,如果有无痛性出血或腹部不缓解的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解决办法:为了挽救胎儿的生命,医生会实行急诊手术。如果是在临产前发病,通常会立即进行剖宫产。孕妇在孕期要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病症的高危妊娠者,应加强管理,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

脐带异常

脐带隐形脱垂是指脐带到达胎儿先露部前方而受到压迫。

脐带脱垂是指胎膜已破,脐带进一步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部。

脐带缠绕于胎儿颈部和身体,胎儿娩出时脐带可能会受到拉扯或压迫,称为脐带缠绕

脐带结节是指脐带打了结的状态。脐带结节分真结节和假结节。真结节如果太紧,就会妨碍血液循环,容易发生胎死宫内。假结节是脐带血管盘曲,不影响血液循环,对胎儿没有危险。

解决办法:脐带隐形脱垂和脐带脱垂这两种情况,由于脐带受压阻碍血液循环,胎儿处于缺氧状态,多数情况下医生会马上进行剖宫产手术。脐带缠绕一般可自行分娩,但要一边观察胎儿心率,一边缓缓娩出。

篇5:农业专业术语翻译方法管窥

1 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

在农业对外交流活动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农业专业术语。狭义的农业是指种养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因此,农业专业术语不仅涵盖了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而且,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诸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等新概念和新理论不断出现。农业专业术语面广量大,如何正确翻译出农业专业术语,已经成为广大农业翻译的一个难点。归纳起来,农业专业术语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专业性强

在农业行业中,即使最简单的普通词汇都被赋予了专业的含义,在翻译时必须符合行业规范。例如,litter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垃圾、七零八碎的东西”等意思,但在农业专业领域中,却是“垫料”的意思,是指铺于畜禽舍内、运输工具或容器上的沙、木屑、碎纸等物品,以供防滑、吸震、绝缘或吸收排汇物。又如:percentage of settign eggs应译为“种蛋合格率”,是指种禽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而yolk color则应译为“蛋黄色泽”,这个术语是按照罗氏蛋黄比色扇的30个蛋黄色泽等级对比分级,统计各级的数量与百分比,求平均值。

2)多用词缀

英语中,有一种词汇的构成方法叫作“派生法”(Derivation),词缀法或缀合法(Affixation)属于派生法的一种。它是在词基(单词或词根)上添加构词词缀(包括前缀、后缀、中缀)而生成新词干的方法(李平武:7)。在农业英语中,很多词根和词缀大多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不同的词根和词缀组合能够衍生出无数新词。比如:antibiotic一词中,前缀anti表示“反、防、抗”的意思,antibiotic就解释为“抗生素”。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生物燃料这个词biofuel就是由前缀bio-和单词fuel共同构成。

3)复合词多

为了简练而准确地描述客观事物的特性、大小、数量、程度等农业科技概念,农业专业术语中还出现了很多复合词。复合词(Compound)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构建一个新词。复合词是英语中最古老的构词方法之一,是古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目前复合词在英语词汇中与日俱增,Barnhart在1990版的The Barnhart Dictionary of New English Since 1963中汇集了6000多个新词,其中900个左右是复合名词(汪榕培,40-41)。就拿slaughterhouse来说,它是一个复合词,由slaughter和house两个单词组成,是指“屠宰场”。还有近年来国内开始流行的environment-friendly,一开始意译为“环保的”,现在很多官方媒体也开始直译为“环境友好型”。

4)缩略词多

农业专业术语中,有不少常用的缩略词(Acronym)。如:IPM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缩写,表示“害虫综合防治”;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译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SE则是Bovine Spongiform Enceohalopathy的缩略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疯牛病”。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名称也常用缩略词,如FAO表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是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的缩略词。IFAD是Internation Fund for Agricultura Development的缩略词,代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

2 农业专业术语误译的几种类型

农业专业术语的正确、规范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有效性。但是,在农业对外交流过程中,往往由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受过翻译方面的专业训练,而无法承担起高强度的翻译任务,尤其是口译工作。另一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翻译又常常由于不熟悉相关及的农业专业知识,而造成部分农业专业术语的误译。综合来看,农业专业术语误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对原意理解错误

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这表明“信”乃翻译最基本的要求。从农业专业术语翻译的角度来看,“信”更是重中之重。明白无误地理解原意,是正确翻译农业术语的前提。否则,不仅可能给农业国际交流带来一定障碍,而且可能给农业生产、研究、贸易等方面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例如,在一篇关于仔猪精细管理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Nucleus units with few stresses,for example,have higher feed intakes while units with many stresses(disease and poor management)have lower intakes.

其中的Nucleus units由两个意思非常明确的单词组成:nucleus表示“核心、核子”;而unit有“单位、部队”等意思。但是,如果译成“核心单位”显然与原文本意不合。因此,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对该术语作出合理判断,将nucleus units确定为“集约化养猪场”的意思。

又如:在这段话中,还出现了stress这个词。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单词,在公共英语中可以译为“压力、重压、逼迫”,但在畜牧行业中,stress是一个常见的专业术语,可以解释为“应激”。在我国GB/T20014.1-2005《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中,stress(应激)是这样定义的:机体对不利条件或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由于饥饿、疾病、妊娠、运输、不良气候、惊吓、陌生环境造成家畜精神和生理负担,能影响其代谢和生理健康及其生产性能。

2)曲解指代关系

科技文章由于要求行文简练、结构紧凑,经常会使用分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或者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农业科技文献是科技文献的一个类别,也具有这一显著特点。因此,正确理解指代关系,合理划分句子结构,对于准确翻译农业术语有着极大的帮助。

请看这样一段话:This is supported by research that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one week post-weaning growth rate on days to market with pigs doing greater than 115g/day in week one getting to market 10 days quicker than pigs doing less than 115g/day.

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to market的作用,就无法真正理解这段话。实际上to market是一个不定式短语,指代days,可以译成“上市日龄”。

3)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

农业专业术语的正确翻译,与译者是否具备足够的农业方面背景知识密切相关。无论是词义的理解,还是对句子的整体把握,都需要借助足够的农业背景知识储备。例如:DDGS一词,即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的缩写形式,应当译为“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是乙醇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饲料蛋白源,目前广泛应用在反刍动物、肉蛋禽、生猪、水产等饲料当中。它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DDG(Distiller’s Dried Grains),即干酒精糟;二是DDS(Distiller’s Dried Soluble),即可溶性酒精糖滤液。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正确翻译DDGS的全名就并非难事了。但是,实际上不少专业网站和杂志都出现了不同的译法,如含可溶物的干玉米酒精糟,玉米干酒糟高蛋白饲料、带可溶物的玉米酒糟、玉米酒精糟生产全干燥蛋白饲料等,不一而足。有的地方甚至干脆简化为玉米酒精糟。其实,DDGS的原料只是以玉米为主,除玉米以外,还有麦类作物。另外,由不同谷物产生的DDGS,营养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前,如果能对乙醇的生产过程和DDGS的来由有一定了解,才能得出更加准确、规范、科学的译文。

4)死译或胡译

在农业翻译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死译或胡译而造成专业术语误译的情况。比如:畜牧生产这个词,在汉英词典中一般会注为animal husbandry,但在目前的很多欧美官方网站以及FAO出版物中,都会译为animal或livestock production。再如:农业对外交流中,常常会提到农技推广,如果按照汉英词典的解释进行生搬硬套,可能会译成“promotion”。实际上,国外的官方农业网站中,约定俗成的译法是“extension”。又如,畜牧或家禽的生长速度,一般译为growth rate,而growth rate在经济专业中又可解释为“增长率”。因此,闭门造车式的死译或胡译,会直接造成农业专业术语的误译,在翻译实践中一定要避免这一错误。

3 农业专业术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1967年,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H.P.Grice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有以下四个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量的准则是指保证会话的量充分但不多余;质的准则是指保证会话内容是真实可靠的信息;关联准则是指方式明白易懂,为对方接受和理解;方式准则是指话语围绕目的,紧扣主题(Grice 41-58)。这四个准则不仅适用于会话,也可应用到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中。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基础,结合以上几种农业专业术语的特点以及误译类型,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在农业英语中,一部分专业术语可以采用直译,使得译文既符合术语的结构形式,又忠实于原文内容,显得直观易懂。如:corn-soybean meal based diet可以译为“玉米—豆粕型日粮”;hot carcass可以直接译为“热胴体”;crop protection则是“植物保护”的意思;renewable energy则是“可再生能源”。通过直译的方法,即使对农业行业不熟悉的读者,也能根据字面意思对词义略知一二。

2)意译

在农业术语中,相当一部分的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逐字翻译,不仅会造成笑话,而且,会造成严重误解。如:a dry cow,如果安照字面翻译,则是“一头干巴巴的奶牛”,实际上,这是指“不产奶的母牛”。Finishing是一个动名词,在普通英语中,是指“完成,结束,最后的修整”,在油漆行业中,是指油漆最后一道工序。而在畜牧业中,finishing是指肥育,是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近几年,各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大力开发观光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新兴产业,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而后在日本、以色列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如果想当然地把“观光”译成“sightseeing”,可能会让外宾莫名其妙,所以,必须参考国外文献的相关表述,译为agritourism或rural tourism。因此,译者在翻译这样的农业专业术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推测,还要根据上下文谨慎选择词义或是参考国外文献的表述。

3)音译

农业术语中,存在一些专有名词,比如约克夏猪,是我国引进的国外猪种,原产于英国约克夏邵及其邻近地区,就取其发音Yorkshire pig。还有Duroc pigs也可音译为杜洛克猪,该名称据说是以当时一种著名的良种马命名。此外,还有一些度量单位,也应当遵循约定俗成的音译。

4)增词

在农业交流中,有一些词汇,虽然有明确的含意,但是,不同的语境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例如:byproduct一词,可以译为“副产品”,它是指生产主要产品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那么,我们就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来确定byproduct究竟属于哪类副产品,否则,翻译就显得含混不清。在题为The Use of Byproducts and High Fiber Ingredients in Swine Diet的文章中,很显然byproducts是指乙醇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因此,必须增译为“谷物副产品”。

综上所述,广大农业翻译必须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认真严肃地对待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我国的翻译服务规范(GB/T19363.1-2003),于2003年11月27日发布,2004年6月1日实施。广大农业翻译必须按照翻译服务规范,遵循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行业术语标准,同时参考农业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农业组织对于相关术语的表述,准确、规范、专业地对农业专业术语进行翻译。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推进,翻译在农业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农业专业术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专业术语具有专业性强、派生词多、复合词多、缩略词多等特点,阐明了农业专业术语误译是由于原意理解错误、曲解指代关系、缺少背景知识等因素而造成的,并就正确、规范、专业地翻译农业专业术语,提出了直译、意译、音译、增译等方法。

关键词:农业,术语,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M].Cole P,Morgan J,et al.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2]李平武.英语词缀与英语派生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声专业术语】相关文章:

相声术语09-10

相声台词相声范文06-03

相声剧本05-11

相声《托》06-28

圣诞相声06-28

考试相声07-29

朗诵相声08-23

做好事相声05-22

元宵晚会相声05-26

搞笑相声剧本04-10

上一篇:危险化学品装卸规程下一篇:农发行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