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4-08-12

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通用9篇)

篇1: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综合文化素质、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文化企业、企业和事业单位文化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文化活动运作、文化产业研究的文化产业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业务素质

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文化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管理业务、经营业务和文化活动运作知识,掌握文化政策与法规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受到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等业务的训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能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达到一定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处理文化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化学和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文化史和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文化管理业务和技能;

3.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熟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政策法规和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4.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文化产业经营、文化运作业务和技能;

5.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

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法学

四、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4年。按学分制管理要求,实行弹性学制,在校最高修业年限为6年。

五、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六、主要课程

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古代汉语、专业写作、中国文学、文博基础、美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中外音乐基础、中外美术基础、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知识产权法学、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传播学、应用统计、合同法学、公共关系学、影视文化。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安排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文化行政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活动项目策划等课程实践训练,进行社会调查2周,专业见习3周,毕业实习14周,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详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实践课程部分)》。

八、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士需取得160学分方可毕业(港、澳、台及外籍留学生按相关规定执行),其中理论类课程144学分,实践类课程16学分。理论类课程学分中必须完成普通教育必修课45学分,普通教育限选课(通识类限选课)11学分,专业必修课64学分,专业限选课14学分,任选课10学分。

篇2: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文化产业作为 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年6月,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成为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该专业的报名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十分不乐观,并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众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领域是缺乏人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 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 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代理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 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虽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从传统的专业和教学模式平移过来的,如“文化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没有说清楚;有些教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专业教材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深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现状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因而造成文化产业领域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部门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

因而,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确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之上。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复合性、应用性,要围绕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构建起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架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体系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定位。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符合文化产业实践性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3.2.1 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美学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2 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2.3 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三个脱节:几个课程群之间的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通过知识的拓展与融合方能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文化类课程、经营管理类课程组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课程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的问题,以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要求担任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中心目标,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文化管理人才,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第一、第二、三课堂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3.4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突出特点,懂经营、善策划,熟谙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设计长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应当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现实。因而,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篇3: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一、国内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一) 各高校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差异性, 不以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

从各高校的培养目标来看, 都希望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在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除了具备大学生最基本道德和能力素质外, 在专业素质方面, 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然后依据学校的优势学科, 各有不同, 在长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同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都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点与文化产业的行业特点是紧密联系的。各高校都强调自己培养的是实践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每个学校并没有依据自己的重点学科、优势资源, 各有侧重点, 使专业定位差异化。文化产业包括了文化旅游业、电视产业、电影产业、文化娱乐业、出版发行业、广告行业、网络行业等, 就看培养目标而言, 每所高校都准备培养出能在各个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但是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211层次的学校和二本院校, 还是民办三本院校, 培养的人才类型都是一样的。

(二) 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没有遵循文化企业人才需求特点。

各高校都是按层次划分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大体基本上采用了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类课程, 并在前三种类课程又划分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且通识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平均占比33%。通识类课程学分占了全部课程学分1/3还多。这与文化企业人才需求是厚基础、重能力的特点不相符。各所高校的培养目标无一例外都是要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人才, 但是实践类型的课程所占总体课程的比例非常小。对于文化产业这个行业特点来说, 创意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创意类课程非常少。主要是由于各高校并没有对文化企业需要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调研和深入研究, 并不了解文化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的特点。文化企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选择, 基础较宽、功底较厚、综合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大, 要求良好的专业技能。但是各个高校教师本身对文化企业的实际工作缺乏了解, 与现实脱节, 导致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三) 学科基础课设置虽涉及学科较多, 但内部缺乏有机联系。

学科基础课使学生获得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由于文化产业本身形态多样、行业众多、产品和服务各有特点, 文化产业本身跨学科, 综合性程度比较高, 这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多学科知识。所以大多数高校在学科基础类课程涉及学科比较多。其次是经济管理类课程, 另外还有少量法学和社会学课程。各高校学科基础课都想尽力把对文化产业研究涉及的学科都包含进来, 文化、文学、历史、经济、管理、传播、法学、社会学、艺术学, 所以课程设置内部缺乏有机联系, 不成体系。主要由于本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国家新设置专业, 办学年限较短,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文化产业学科, 所以本身该专业师资都是从其他学科专业转过来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多数教师都是来自于文学、艺术、历史等非经济管理专业, 各高校学科基础课设置一般都是依托本高校的优势学科, 视师资情况而定, 有什么任课教师就开什么课, 存在因人设课现象, 没有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 课程建设缺乏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四) 各高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雷同, 并没有体现各高校所在区域文化企业的特点。

专业基础课重点在于理论, 这些理论往往是专业知识体系“金字塔”的底座, 专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和其他技术课的基础、是奠基石。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各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设置是按照文化产业运作整个过程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设置的。由于文化企业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 所以不同的文化企业运作管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各个高校仅仅从中找出众多不同文化企业运作管理所需要共同性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设置。而文化产业包括了众多行业, 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涉及到了文化产业大多数行业, 而有的行业在当地并不发达, 所需的人才不多。并没有从当地文化企业用人的角度去考虑。并没有体现各高校所在区域文化产业的特点。

二、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 依托本区域优势文化产业和高校优势学科,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方向, 差异化培养各类型人才。

文化产业所涉及行业比较宽广, 有电视产业、娱乐产业、出版产业、旅游产业、广告业、文化体育业、网络产业等等, 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有其差异化, 即使同一区域不同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也具有差异性。发展较好较快的文化产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较多, 所以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依托各高校所在的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 可以为此设置专业方向为各高校所在区域的发展较快较好的文化产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 高校本身的优势学科所包含的教师、教材、课程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各高校也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开设专业方向, 为全国的文化产业行业培养人才。

(二) 通过产学研结合, 积极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研究合作, 优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 本身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产学研结合, 即老师通过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同做文化产业相关课题, 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产业, 解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熟知文化企事业单位需求人才的技能特点, 同时把自己对文化产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另外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不懂地方可以通过科研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既可以使教师自身素质、科研和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 教师也可以带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有关文化产业的研究课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 通过产学用结合, 积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文化企事业单位用人特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加强与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联系, 积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可以在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学校让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招生面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师资配备、设备设施建设、教育管理、实践性教学、阶段考核及学生奖惩等环节, 充分调动文化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将特色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引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 把企业的文化观、价值观, 以及企业对员工发展的优良理念与规范、要求贯穿于全过程, 落实到课程中, 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充分反映了文化企事业单位用人需要, 不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而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 从而使得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与现实需求联系起来, 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可以让用人单位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来。

总之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 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用人需要相符合, 使得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了较高水平的师资。

参考文献

篇4: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嘉华学院;应用型

1 专业发展背景

1.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社会需求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揭示了经济规律运动之必然,在产业结构日趋模糊和经济发展方向混乱的信息化之际,重新引导、梳理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正确导航了世界经济的前进走向。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断言:21世纪,文化产业将从边缘产业进入各个经济强国以及絕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核心产业,因此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大经济领域。而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较小,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不到3%,同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条块分割”的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完整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而且目前我国高校中设立该专业的学校仅30多所,照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余地大,人才稀缺,应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我院积极响应北京市相关部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的号召,立足于打造国际化商学院的战略思想,决定了我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广告与艺术管理人才是具备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前瞻性人才。文化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也是北京市在新世纪的重要发展支柱产业之一。这就决定了我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1.2 国际化商学院的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跨学科的产物,专业由艺术学和管理学两个主要部分构成。我院旨在打造国际化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是商学院的重要学科,我院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国际连锁经营管理和网络营销方向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

我院已有四年承办艺术类学科的经验,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自创办以来,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屡获殊荣,成为学院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院自2008年成立国际学院,作为我院建成国际化商学院的战略平台,以促进国际交流、拓展合作项目、培养和保障学生出国交流学习为宗旨。学院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打造国际化商学院战略相结合,提供学生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将国外学习的知识与国内实习实践结合,创办一个国际化的艺术与商科结合的新型专业。

1.3 现有多学科学术支持

(1)广告学。广告学专业成立于学院创办之初,广告学和商科有着天然的联姻关系,从现代商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商业社会离不开广告。该专业培养熟悉市场,掌握现代广告的系统知识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市场运作、广告经营管理、策划与创意、文案写作以及设计制作的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于2009年,属于商科院校中新增加的特色配套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将直接地为北京市的商业营销和传媒业服务。该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市场,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为社会文化产业和市场经济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现代传媒与展示创意、传播、设计与制作的复合型、实用型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管理学(市场营销):该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国际连锁经营管理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能够开展现代商务营销活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专业发展制约条件

2.1 专业定位有待明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2004年教育部为适应国内文化发展形势而在部分重点大学设置的一门新兴专业,其设置在管理学的工商管理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最新颁布的《(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和艺术学学位,也就意味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艺术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专业。作为跨界专业,往往存在着定位方面的困难。

我院在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创新的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试行艺术类招生,拟将该专业打造为带有艺术学科特色的管理学专业。这也就面临着一个平衡的问题,艺术学和管理学的成分各占多少?这个百分比需要非常明确的落实在专业定位上,以及课程设置等细节方面。

2.2 学术体系有待完备

现有的广告学和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对完备,学科发展较为成熟,但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术体系而言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面临着教学计划的论证与调整、学术体系的设置与建设、教师队伍的转型与扩展等方面问题。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学科建设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在将学科专业打造为“产、学、研、销”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术体系方面,先应从教学、科研方面完善自身素质,其后再“走出去”,把我们的学术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同时“请进来”,把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请进来,完善我们的教学,提升本专业的学术魅力。

教师队伍面临着转型,原有的广告学专业教师基本承担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工作,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承担艺术类和实践课程教学工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广告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许多相交织的课程,但仍有一些新的课程需要教师去完备自我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领域,适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学院相应引进相关人才,完善专业发展需求。

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

3.1 第一步:立足商科优势,发挥艺术学科魅力,站稳宋庄艺术圈

(1)实践上与艺术机构合作。学院地处宋庄艺术区,可凭借学院是宋庄艺术区内唯一高等学府的优势与艺术区内有影响力的艺术机构合作。与艺术机构的合作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点到面,即通过个人关系建立起学院与著名艺术家、艺术经纪人的联系,再通过艺术家、艺术经纪人建立其他人脉,也可通过艺术家、艺术经纪人与艺术馆建立联系;另外一种是由面及点,即通过与艺术馆等机构直接建立联系,再通过艺术机构与艺术家、艺术经纪人建立联系

(2)请星。现代社会是绝对的金字塔构架,人们对于明星的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界很早就开始利用名人效应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学院也可效仿这种形势,但作为学院,我们需要请来的明星是与专业相关的明星,是学术界同样认可的明星。

请星不仅仅是经费支出的问题,在花了很大的代价去请来明星之后却没砸出点声响的案例比比皆是。一是请星一定不能追星,一些当红明星出场费被炒至百万,出(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场即是走马灯,没有任何意义;二是请来的明星不能是自己认为的大腕,艺术圈的乱象集中体现在了宋庄,真正的明星大腕艺术家、艺术经纪人往往是低调的,但走到哪都闻名,我们请来的明星需要调查其背景,杜绝江湖人士忽悠。

3.2 第二步:打造学科品牌,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1)培养中国文化形象的代言人。我院属于三本院校,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不足一些公办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相关学科领域,我们可以与一本、二本高校相关专业攀亲,无论是北京的还是全国的,我们需要的是学术上的合作,合作即意味着认同。同时,也可与同类院校建立合作,如燕京理工学院、科德学院、耿丹学院、南广学院等建立合作,共同策划学术交流活动,“抱团式”提升民办院校专业水平和知名度。

与视觉传达设计(跨界设计方向)进行跨学科融合,在课程中加入当前最热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文化艺术传承等相关课程,促成两个专业方向的同学交叉组建团队,设立工作室,搭建产、学、研、销四维一体的教学实践平台。学院应利用已建立合作关系的艺术机构、艺术经纪人、艺术家资源策划大型展览活动,在文博会、设计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等大型策展活动里时常能有我院师生参与。

(2)造星。造星是每个教育机构的梦想,学院需要有自己的明星,这里指的明星不仅仅是学生,因为学生成为明星需要诸多客观条件,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指教师。学院应该鼓励教师开拓社会资源,成为行业的明星。现代大学的教师不仅仅是站在讲台上的传道士,更应该是利用高校平台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

鼓勵教师成为业界明星的同时,学院最为担心的是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明星教师飞去高枝,但我认为这种担心实属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当一个学院能培养出业界明星时,这个学院的实力和凝聚力还可小觑?当然,培养学生成为明星本该是学院教学的要旨,然而在社会分工日趋成熟的今天,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仍然存在,但并不是主流,学生的成功在于多方面的契合,而学院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明星、专家的扶持,以及诸多社会实践的积累。

3.3 第三步:拓展专业方向

笔者认为,铺垫好前两步,到了第三步才是拓展专业方向。因为开设专业和方向在2012年教育部、市教委的新政策下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困难的是如何把新专业、方向办好,如何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根基扎牢。

(1)现有方向。艺术管理方向:该方向是本专业全新的专业方向,基础课程与广告传播方向一致,专业课程上开设了管理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设计、艺术经纪、艺术策划、艺术品鉴赏与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2)拟拓展方向。1)设计管理:旨在培养具有学生具有艺术设计和设计管理基础知识,扎实的设计应用和艺术理论基础、能独立从事教学、研究及企事业单位的设计和设计管理工作,具有整合、统筹设计资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设计技能在平面设计领域、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和动画与游戏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能够在平面艺术设计和影视艺术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并能熟练使用英语的高级专门人才。2)演艺经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艺术素养,了解文化演艺市场规律,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文艺演出推广能力、演艺策划与组织能力,有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毕业生可在演艺团体、公司企业文化、电视台等文化传媒部门从事管理、策划、制作、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等方面工作。

4 结语

篇5: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 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 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代理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 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篇6: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是什么,浙江传媒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国内可以排到第几?

[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前景如何?国内大学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排名?]

篇7: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周记

我的实习工作从3月4日开始,到5月4日结束,历时8周又3天。我实习所在的单位是晋江市金井镇培育小学,这是一间规模不大环境却非常优美的学校。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我人生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而且使我获取了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育观,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学校的指导老师安排给我的实习主要任务是对六年级的毕业班进行语文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六年级的学生都将我当成他们的朋友,不仅听我的话,使我的教育管理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他们还经常找我聊天,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我分享,使我体会到做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乐趣。现将我的实习情况总结以下:

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是琐碎,繁忙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实习的需要,指导老师把我安排在六年级实习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

篇8: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文化产业管理,新媒体,改革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及其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2004年, 经教育部批准, 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批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2012年,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文化产业管理由增设专业变为正式专业。至今, 全国7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张秋月 (2011) 通过对该专业培养方案的统计和教师的问卷调查, 确定其核心课程为文化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经济学、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 就其课程体系失范、教学未能深入、较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但并未涉及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Inquiry-oriented Teaching) 是教师在理解探究精神的基础上, 创设开放、自由、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情境, 进而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既有面向所有课程的普遍意义, 也有针对特定课程的特殊意义。Kolb (1984) 将探究式教学的普遍意义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二是以相关事实、资料、理论的呈现及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为基础, 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和反思;三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探究方式和方法。Lee (200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探究式教学显著提高了各学科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责任心和智力水平。丁邦平 (2010)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 分析了探究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陆长平、姜锐等 (2011) 以评价指标的建构强调了探究式教学的普遍意义:训练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掌握新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协助能力, 有效开发学生的潜力等。综上所述, 探究式教学的普遍意义可概括为: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探究意识和思维、提升学习能力和效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既具有上述普遍意义, 还具有其特殊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涵盖了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这10个大类又可细分为50个中类、120个小类, 其中不乏隔行如隔山的状况, 但都因满足精神需求的属性而归入了文化产业范畴。面对如此宽泛、庞杂的课程内容, 教师普遍产生了“教什么、怎样教”的困惑。目前, 解决该困惑的普遍做法是:依托本校的办学资源和特色, 对专业内容有所取舍和侧重, 或者直接细分出若干专业方向。这些做法对学校而言是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但若没有进一步的改革, 对学生而言就只有“减法”而没有“加法”了。在此情况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探究式教学就具有进一步改革的特殊意义:第一, 明确了“教什么”, 即重点培养该专业本科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如经营管理、文化创意和活动策划能力, 而不是向其灌输内容庞杂的文化产业知识;第二, 明确了“怎样教”, 即鼓励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自由、多向地探究和发展, 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资源、指导、帮助和支持, 同时利用文化产业满足精神需求、贴近日常生活、发展日新月异的特质,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 增强学生的探究“原动力”。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探究式教学的三个层面

2012年3月, 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开始实施探究式教学并将其分为理念、理论和实践这三个教学层面 (见图1) 。

(一) 理念层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在理念层面的探究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 了解课程学习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其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概要阐释课程内容。

该环节设在开课第一周, 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 在探究式教学中起到奠基和引导的作用。

2. 构想学业与职业 (创业) 。

该环节以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 目的是影响学生的个人意识和价值取向, 让探究式学习成为其实现职业 (创业) 构想的重要路径。

3. 理解探究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 需要学生理解其基本内容。 (1) 理论基础:主要是人本理论、知识建构理论等, 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多元性、过程的开放性和知识的建构性; (2) 教学目标:兴趣、动机的激发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3) 教学程序:创设探究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探究方案、获取并分析信息、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等; (4) 教学条件:资源、氛围、时间、机制等; (5) 教学考核:依据全程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能力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二) 理论层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在理论层面的探究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文献检索、阅读、综述等探究活动中掌握课程的相关理论。

1. 文献检索和阅读教学。

该类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检索与所探究主题直接相关、间接相关、部分相关及并不相关但有启发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文献, 同时列出阅读各类文献的具体要求。例如, 要求学生在精读中进行以下思考:文献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出问题的背景、视角和思路, 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运用了哪些调查方法 (如实地调查、网媒调查、纸媒调查、实验调查、观察等) 获取资料, 作者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 (如归纳、演绎、推演、类比等) 处理资料, 文献的研究层次或研究结构如何呈现, 得出了哪些主要结论及如何得出等。

2. 文献综述教学。

该类教学中, 教师着力提高学生的文献组织、分析和利用能力, 指导学生在综述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提升, 即“发现已有文献的空白点、局限性和薄弱环节, 进而有全新理论的提出、已有理论的改进、难点问题的突破、热点问题的新论、重点问题的进展和冷点问题的发掘”。

(三) 实践层面

在我国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文化产业管理被划分到管理学下的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侧重以调查研究、专题探究、企业诊断和案例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在实践层面的探究式教学也可细分为调查研究教学、专题探究式教学、企业诊断教学和案例探究式教学 (如图1所示) 。

1. 调查研究教学。

(1) 以文化产业的行业、组织、项目、活动、决策等为调查对象; (2) 调查对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或重要性; (3) 既深入实际获取第一手资料, 又高效利用网媒、纸媒等获取第二手资料; (4) 既通过访谈、观察、会议等方法采集定性资料, 又通过抽样、实验等方法采集定量资料; (5) 发现调查对象的问题及其关键影响要素, 撰写调研报告, 提出可行性建议, 得出可推广结论。

2. 专题探究式教学。

(1) 选题具有重要性、新颖性和前瞻性; (2) 要小题大做、深做, 避免大题小做、泛做; (3) 对专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深入分析和综合评述; (4) 以客观事实、统计数据和专业理论为支撑。

3. 企业诊断教学。

(1) 深入实际:企业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涉及广泛, 短期、表面的调查很难找到其真正原因, 因此必须深入实际; (2) 立场客观:在面对矛盾冲突、利益问题和不同倾向的时候, 诊断者应保持中立和客观, 避免受到不当利益的诱惑和主观好恶的影响。 (3) 方法科学:以适用为原则, 鼓励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客位研究方法与主位研究方法相结合。

4. 案例探究式教学。

(1) 全景型案例探究式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对文化产业的特定组织、项目、事件、现象、活动、工作等进行全景式的描述,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过程和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掘意义和价值; (2) 片段型案例探究式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案例的特定片段, 学习该片段的相关理论, 发现、阐释其中的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一) 改革缘由

经过2012年两学期的探究式教学,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统一性探究和选择性探究过多而开放性探究不足。统一性探究即教师给出统一的问题和探究方案;选择性探究即教师 (或教师指导学生) 给出可选择的问题和探究方案;开放性探究即探究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信任学生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统一性、选择性探究过多, 意味着偏重知识掌握的传统教学依然占据主流, 同时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办法不多或投入不足。

2.探究时间、空间、内容、方式延展不够。探究式教学需要探究活动在各个层面的充分延展, 但目前部分课程的情况是:学生的课堂时间大多被教师讲授占用;课余时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探究空间少而零散;探究内容局限于少量的书本和网站;探究方式不够灵活和多样。

3.学生检索网络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弱。这主要是网络检索教学的“短板”所致, 表现为学生检索效率低下, 检索到的信息种类不全、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内容陈旧、缺乏信度和杂乱无章, 进而对整个探究式教学产生“水桶效应” (木桶的最短板决定其盛水量) 。

4.缺乏围绕教师科研项目的探究。由于过度依赖教材和参考书, 大部分教师没有发挥其科研项目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5.没有形成网络探究共同体。在常规课堂, 学生难以进行独立的探究活动, 难以获得各种探究资源, 其问题、想法、成果也难以表达, 所以探究式教学难以成为常规课堂的主角。而在网络探究共同体, 即突出探究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共同体, 这些局限就不复存在。但是, 我们的探究小组成员在网络上关系松散、缺乏自律并且“搭便车”现象普遍, 真正的网络探究共同体并没有形成。

6.探究式教学的学生成果和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仅限于课堂上的“报告 (论文) +PPT”。

(二) 新媒体支持下的改革措施

以上问题主要暴露了我们的探究式教学在新媒体支持方面的欠缺。当下的新媒体是依赖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媒体形态, 包括各种有线/无线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等, 具有传播便捷、信息海量、表达多样、应用广泛、实时交互、体现个性、融合发展等特征, 能为教学提供多元立体的信息资源、高效智能的信息检索、交汇实时的信息互动和虚拟理想的交流空间。针对以上问题, 借助新媒体的支持, 我们在2013年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以下改革。

1. 重点实施开放性的探究式教学。

按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着重培养经营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教师利用相关网站及QQ、专业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体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情境, 讨论文化产业与个人发展的直接和间接、目前和长远的关系,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了强化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 教师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或者教师给出若干探究“问题域”, 让学生在其范围内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期间, 教师不做裁判, 只做探究资源的提供者、探究动机的激发者、探究尝试的鼓励者、探究方法的指导者、探究行为的支持者及探究结果的检验者和推广者。

2.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延展探究式教学。

近年来,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终端及QQ、微博/博客、微信等应用的全民普及, 各种数字内容的便捷传播, 数据库服务提供商、图书馆、传统媒体与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深度合作, 使得泛在学习成为惠及全民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的具体表现为:学习时间泛化 (Anytime) 、学习空间泛化 (Anywhere) 、学习内容泛化 (Anything) 、学习方式泛化 (Any style) 和学习主体泛化 (Anyone) 。在此环境下, 我们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教学延展为“泛在探究式教学”: (1) 教师提供独立的数字化教学模块, 每一模块按照3~15分钟的时长分解为若干教学片段, 以适应泛在学习的“移动化、碎片化”特征; (2) 教学模块中的教学片段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综合介质的媒体报道、权威观点、经典导读、前沿分析、热点追踪、政策解读、业界动态、微媒课堂等, 营造虚拟的教学情境; (3) 学生可通过多种终端连接无线和有线网络, 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检索或接收内容, 可同步、即时地进行互动交流和接受教师指导。

3. 提升信息检索教学水平。

我们借鉴了信息检索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检索课程, 在专业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嵌入了以下信息检索教学: (1) 训练学生掌握“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如同义、近义、缩写和全称词检索, 高级检索及其检索式编制, 通过导航和筛选功能查找核心文献、经典文献、最新文献、高下载/点击率文献、高被引文献等; (2) 指导学生从纷繁芜杂的检索信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3) 围绕探究内容, 指导学生筛选、管理、分析检索信息, 发现以往检索的不足和盲区, 不断调整检索策略; (4) 要求学生对检索到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进而获得对探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4. 围绕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探究式教学。

我们把围绕教师科研项目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为5个环节:科研项目背景探究、信息检索探究、项目论证探究、项目实施探究和项目成果探究 (图2所示) 。其类型包括了Randy等 (2005) 提出的验证性探究 (Confirmation Inquiry) 、结构性探究 (Structured Inquiry) 、指导性探究 (Guided Inquiry) 和开放性探究 (Open Inquiry) 。该教学与围绕教材的探究式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 (1) 主线不同:前者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主线, 而后者以教材的内容为主线; (2) 问题不同:前者的问题是按照项目研究程序逐步深入、环环相扣, 而后者的问题都依附于教材并且领域较散、关联较弱; (3) 要求不同:前者要求专门、深入的研究和尽可能的创新, 而后者要求系统、全面的认知和尽可能的理解; (4) 作用不同:前者的主要作用是培育学术潜质、提高科研能力, 而后者的主要作用是更好地掌握教材相关知识。需要强调的是, 围绕教师科研项目的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学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对不同的学生则有目的、深度和方法上的区别。

5. 构建网络探究共同体。

目前, QQ、微信等软件为构建网络探究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 QQ群的共享、群聊、群视频、讨论组、留言板、邮件、相册、公告、多人语音聊天等功能, 很好地支持了探究式教学的互动交流、资料共享和答疑解惑;QQ空间的资源管理系统, 支持教师把教学资源按照应用类型分为文献、课件、教案、调研、实习、题库、作业、试卷等, 或按照文件类型分为文本、视频、音频、图像、软件及其他;微信的朋友圈、群发、群聊、公众平台等功能, 支持教师随时发布信息、引发讨论和点拨指导。网络探究共同体构建中, 教师应及时了解成员的所思所想和学习动态, 对其探究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 以合理的规范和激励促使其有优良表现。

6. 优化学生成果与考核。

“报告 (论文) +PPT”式的探究成果远不能反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经营管理、文化创意和活动策划能力。因此, 我们增加了能反映这些能力的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文化项目建议书、文化项目论证报告、创意文案、活动策划书、文化创意作品、个人实践日志等成果类型, 要求学生将其上传到QQ群空间, 以进行集体讨论和互评。而且, 我们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和交流, 优秀的探究成果也由此不断产生。在学生考核方面, 我们将质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相结合, 使其充分反映探究式教学的反思性、过程性、有效性和发展性。其中, 质性考核方式是:学生按照“探究能力考核指标”给自己打分, 以促进自我评价和反思。该分数占总分的20%。量化考核方式有两种:一是探究小组在QQ群召开评议会, 以集体投票的形式对本组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和有效性打分;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开放性试卷答题和阶段性探究成果打分。这两种量化考核的分数各占总分的30%和50%。

(三) 改革效果

我们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调研, 总结出新媒体支持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对学生主要有如下效果。

1.在学习态度方面, 大多数学生探究兴趣浓厚, 能够踊跃提出和探讨问题、主动承担并认真完成任务、积极克服困难且勇于迎接挑战, 能够大胆提出假设、小心进行论证、虚心接受质疑。

2.在合作精神方面, 学生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团队, 能够明确分工、服从安排、协作攻关、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并消除成员“搭便车”现象。

3.在探究行为方面, 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显著提高, 探究问题真实、可行甚至前瞻、新颖, 实地调查严谨求实, 研究方法运用得当, 泛在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网络探究共同体得以构建并不断改进。

4.在探究成果方面, 通过参加网络展示、交流、评议和各类创意、策划、创业赛事, 实现了“以展促学、以赛带学”, 学生的探究成果质量不断提高, 经营管理、文化创意、活动策划等能力得到了较好体现。

四、结论

在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过程中, 探究式教学意义重大。由此,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团队转变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 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究能力定为主要教学目标, 把探究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并将其分为理念、理论和实践层面。但是, 新媒体支持的欠缺促使该团队在2013年进行了新一轮改革, 得出了重点实施开放性探究式教学、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延展探究式教学、提升信息检索教学水平、围绕教师科研项目开展探究式教学、构建网络探究共同体、优化学生成果与考核的改革结论。其经验为相关专业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篇9:浅议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教学体系;构建;地方经济

一、贵州省文化产业及高校文产专业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西南地区,虽然经落后,但是文化资源丰厚,自2006年贵州省文化体制改革启动以来,贵州省的文化产业呈现出态势好、增速快的总体特征。截至2013年底,全省文化产业单位共有11698个,共有从业人员32.82万人,收入483.00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9.7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2%。[1]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文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全省开设文产专业的院校共有6所,其中,4所院校招收本科生,2所院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一所院校招生在职研究生)。从开设此专业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上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本专业竞争力上同样处于较低水平。据中国科教评价网相关数据显示,2012-2015年中国文化产管理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贵州省无一所高校上榜。[2]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文化企业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是急需大量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高的文化管理人才。目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科一本科一研究生"金字塔式的合理人才层次结构尚未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明显突出,尤其是专科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模和力度明显不够,继而导致社会急需的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严重缺乏。[3]然近几年来,高校文产专业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专社会认同度降低,社会需求量减少,就业率偏低。2014年和2015年,该专业被教育厅列位贵州省的十大预警专业(即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需求量下降,学生就业率低)之一。高校文产专业的尴尬现状迫使我们追究其背后深层因素,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

二、贵州文产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归属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文产专业作为新生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很多高校甚至在不具备开设此专业的条件下就开办此专业,因此存在归属混乱的问题,有的院校把它放在经济管理学院,有的放在文学院,有的放在历史学院,有的放在传播学院,有的又放在艺术学院,也有学校单独成立文化产业学院。专业的归属不同,导致了不同学校文产专业的课程设置大相径庭,很多院校根据本院系的特点和教师“能上,易上”的原则来设置课程,致使课程设置出现乱象丛生的现象。“有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所设课程有的偏向于艺术学,有的偏重于文学,有的偏向于传播学,有的偏向于历史学”。 课程设置的现状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博而不精”、“杂而不专”,专业技能缺乏,就业困难。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服务地方经济功能较弱。近年来文产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生资源相对的过剩局面。课堂所学知识大而空,理论知识不牢固,且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不具备,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创意能力"不足,不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不协调。文产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原因如下,第一,理论教学比重偏大是本科教育一贯的传统和弊病,文产专业同样不例外。第二,高校从控制教学成本上压缩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较之理论教学需要投入的成本更高。所以很多院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减少实践教学的比重,即使课程大纲里列出了适当的实践教学的课时,执行的时候并未遵照执行,以理论课程代替之。第三,实践教学课程操作难度较大,实践过程中又涉及到实践基地的联络及学生人身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有限,很多老师不愿意进行实践教学。以上原因致使文产专业学生实践机会甚少,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局面,因此就出现择业时用人单位“缺人,严重缺人”、 “空缺岗位一人难求”而又拒绝“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优先”,人才相对饱就业困难的局面。

(四)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文化产业外延庞杂,口径宽泛。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我国文化产业分为五层,共10个大类、5O个中类、120个小类,内容涉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多个领域,体现在高校专业上也极为丰富和具体,涵盖了横跨文学、管理学、艺术学、传播学、人类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纵贯研究生、本科、专科等不同学历教育层次的多种专业。 文产专业的跨学科性使得该专业的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极高的专业素养,而在实际办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文产专业属于新兴学科,文产专业毕业的科班出身的老师少而又少,很多老师都是从文学、管理学、历史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转岗而来,知识结构和学科视野有待丰富和提高,实践能力更是不足。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够两手都硬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甚是缺乏。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旺盛。因此,调整文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以迎合市场的需求,扭转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势在必行。

三、构建合理高校文产专业教学新体系

(一)明确专业定位,合理设置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定位应来源于市场。根据市场对文产人才能力及素质的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诞生因该遵循这样一个程序:市场调研,获取毕业生所需的能力及素养,开设相关专业课程,配备专业老师,形成学生相关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应该而并非是专业老师——相关课程——能力及素质——市场的过程。人才的培养,同样要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一样要遵循“以需定产”的规律。另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宗旨之一,因此,贵州高校文产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贵州需求,服务地方发展需要”。 凸显地方特色。目前,贵州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一个龙头,三大部类,十大产业的带动下,推动其他八大领域”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旅游业为先导,整合贵州多种文化资源,将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新媒体与动漫与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分为相互支持,相需为用,融合发展的三大部类。从而带动休闲避暑创意地产业、酒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民族医药产业、风味餐饮产业、温泉健身养身产业、花卉产业与景石产业、民族时尚家居用品与中国银器产业等8大产业更广泛领域的发展。 因此贵州省文产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展开广泛的市场调研,了解贵州需求,调整专业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凸显地方特色,为贵州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有针对性。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凸显“创意”和“技能”特色,提升实践教学比重。文产专业应该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课程设置时要凸显培养学生“创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势在必行。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处理,我们不妨借鉴高职院校的经验,理论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让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丰富、深化和反哺理论教学。

(三)借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点。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种。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可以采用常见的“实训室”和“经济实体”两种,后者可以实现和专业的“无缝对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离不开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贵州省自2012年至今共推出像“贵州天马传媒有限公司”、 “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当代贵州杂志社”、等3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校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多种途径和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机构,创新“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四)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增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文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尤为重要。文产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提升自己实践教学能力,而这正很多高校教师致命缺陷。我们可以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合理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所谓“请进来”就是要聘请文化企业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又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作为我们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所谓“送出去”就是让我们的专业老师到企业去锻炼,通过“实习、兼职、顶岗、交流”等多种方式,一方面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总之,贵州高校文产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当地文产经济的发展,高校要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立足本地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静.贵州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文化产业[N]贵州日报,2015年1月12日.

[2] 2014-2015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DB/OL]

http://www.nseac.com/html/261/646033.html,2014-04-16.

[3] 杨元芳,郑至荣.论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4] 王志标,郭太臣.积极转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5] 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6]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专业设置须看“贵州需求”[EB/OL]

http://www.gywb.cn/content/2014-01/13/content_391882.htm,2014-01-13.

[7] 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

[8] 贵州省第二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公示[EB/OL]

上一篇:春雪阅读的课后题答案下一篇:能力比学习重要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