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留学打造世界一流IT精英!

2024-08-19

印度留学打造世界一流IT精英!(通用3篇)

篇1:印度留学打造世界一流IT精英!

印度留学打造世界一流IT精英!

——国内高端IT人才缺口严重,印度IT留学成热门!

随着20世纪中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技术(IT)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拉开了序幕。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已成为覆盖范围最广,渗透性最强,倍增效应最大的一项技术。毫无疑问,在新的世纪里,谁能在IT产业的发展上领先一筹,谁就能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

人才缺失限制IT产业健康发展,市场急需国际化IT人才!

高端人才的缺失一直是制约我国IT产业发展的第一大因素,目前我国软件主要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很弱。我们看到,国外软件仍然占据高端的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国产软件产品只在财务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领域占据一定优势,面临着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

中国软件企业具有成长快,规模小,缺乏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特点,要走向规模化道路,往往还需要超越技术的东西,比如项目管理经验、团队协作流程和能力等等,而这种高级和复合型人才往往需要积累才能获得。仅靠国内软件企业自身的积累,显然难以满足目前面临的跨越式增长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这时候,具备国际视野以及掌握先进专业技能的高端IT人才就成了企业最急需的 “资源”。

印度——制造国际化IT人才的“热土”

印度近年来的IT发展得很快,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未来引领IT行业的不在欧美,是在亚洲,亚洲又IT发展的最快的莫过于印度,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和中国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十几年后,中国软件销售收入只占世界软件销售收入的1.2%,而印度软件业已经排名世界“第二”,软件出口额是中国的30倍。尽管从数量上看,中国的软件企业有5000家,是印度的5倍以上,但其中80%以上是小作坊式的企业。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得力于成功的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印度留学被誉为全球IT精英的培养基地,大学在师资力量和学校规模、学科设置、人才输出堪称世界一流。仅美国硅谷和华盛顿地区IT人员中,印度人才就占据了40%。而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大公司如IBM、英特尔、微软等也相继在印度成立研发中心,他们选择那里的最重要

原因就是因为看重了那里每年培养出来的众多“IT精英”。据统计美国硅谷有38%的软件人才来自印度。超过18%的微软员工,16%的IBM员工,17%的网络人才曾经在印度接受过教育。这些数据使得美国《商业周刊》和《福布斯》杂志也不禁感叹到:“印度有着无穷无尽的技术人才储备。”

三大优势让印度留学正在迅速“走红”

1、强大的IT专业优势!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IT强国、第三大教育国家,世界前列IT工程类大学教育自然孕育国际顶尖的人才。尼赫鲁大学、尼赫鲁科技大学、德里大学等都是世界名校排行榜中的著名高校。(据2007、2008年排名,国内无一家大学进入世界排名100强)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硅谷的2000家企业中,有近40%的企业是印度人领导的;在微软公司的2万名职工中,印度人就有2000多人。百事可乐、摩托罗拉、思科、ADOBE、CITI、LSI、VODAFONE等知名跨国企业的CEO都是印度裔。可以说,“世界硅谷”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的世界人才输送大本营。

2、全英文语言环境优势

英语和印地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是世界上说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大学实行全英文教学,中国学生能够在充分的时间里,学习到英语语言。同时,因为语言优势,中国学生可以选择通过学历互认机制到其他欧美国家继续深造,或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就业。在继续发展和选择就业方面语言优势显而易见。

3、低投入高回报的性价比优势

赴印度留学每年学费仅2500——4000美元,无需入学门槛、无需经济担保,仅需高中毕业证及成绩单公证,3万元存款证明即可报名,而且是入读印度名校接受纯英文教育,这是中国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的教育支出。半年到一年的英文预科,三年的专业课,四年大学生涯结束后,孩子们将获得英文、专业双重技能,回国就业将大大增强竞争实力。

印度留学虽然刚被引入国内2到3年时间,但是赴印留学人员正以成倍的数量逐年递增。随着国内对高端软件人才需求日益强烈,“印度留学生”队伍将会越来越庞大。未来中国软件业是否会被这些印度留学生们撑起一片天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吧!

据悉,印度人力资源部2010高校报考已经展开,中国地区报考可咨询印

度教育授权单位——印度留学网,中印正式交流项目、正规留学机构、正式渠道输出、官方学历认证,为保障赴印留学生高薪就业,印度留学网与中关村、大连、印度软件园、青岛工业园及空中网、泡泡网、中石油、鲁能泰山等国内外50多家著名企业一起组建了印度留学就业联盟,为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来源:印度留学(http://)

篇2: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

一、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背景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20世纪末,全球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农业逐渐被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取代。在此背景下,印度的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也逐渐占据本国经济的主导地位。据推测,到2020年,印度9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75%的就业机会都将依赖于服务业和制造业。[2]而在这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中,高新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这意味着知识创新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印度不仅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就业机会,而且也导致一些职业岗位过剩。印度需要更多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印度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如印度用于高等教育的支出仅占GDP的1.22%,大学所获得的科研经费也仅占国内科研经费总额6%~7%。印度大学已有的高等教育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随着印度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急速扩充,印度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也都未能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有统计显示,约有75%未接受在职培训的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而无法胜任工作岗位。[3]有学者指出,如果高等教育质量无法提高,印度可能将失去作为人口大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如果印度高等教育不能达到参与全球化竞争所需的卓越水平,印度很难在知识驱动的时代中具有竞争力。[4]在此背景下,印度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的教育质量问题,开始关注大学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都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对提供高等教育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印度大学教育委员会早在1948年就在《拉达克里报告》(Radhakrishnan Report)中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但并没有被全面采纳。[5]尽管作为印度发展指南的5年计划中数次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改革要求,但质量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印度政府(尤其是各邦政府)仍仅关注高等教育扩招。目前,印度仅有一些私立学院(如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等)和研究培训机构(如全印度医学科学中心等)能够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仅有印度理工学院等少数高校被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①列入前100位的大学。然而,这些高校大多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重视发展工程、医药等应用性学科,较少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而且他们规模较小,学科较为单一,其在校学生人数加起来不足全国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6]基于此,一些专业性组织和机构纷纷向印度中央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这种背景下,印度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七五”计划期间中央政府开始关注大学的研究和学术发展,鼓励创建卓越中心。自“八五”计划开始,印度中央政府开始实施差异性拨款,并启动了“特殊资助计划”(Special Assistance Programme)、②“高等研究中心”(Centre of Advanced Study)等一系列资助项目来激励大学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追求卓越。在此期间,印度拨款委员会还成立了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National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NAAC),负责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和科研质量进行系统评估,以期巩固本国在知识技能密集型服务业的相对优势,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型社会。

二、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内容

为了激励印度现有大学追求卓越,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了“卓越潜力大学”计划与“创新大学”计划,以期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在印度推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这两项计划分别对其建设目标、申请条件、审核程序及经费分配做出了不同的具体规定。

(一)建设目标

“卓越潜力大学”计划与“创新大学”计划提出不同的建设目标:前者聚焦于传统的优势学科,注重提升大学现有相关学科的基础设施水平,更关注大学的整体发展;后者则更关注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发展,更注重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校内外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

1.“卓越潜力大学”计划

“卓越潜力大学”计划旨在激励一些表现优秀的印度大学进一步提高其优势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水平,鼓励他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变革评价方法和追求卓越等方式来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敌,使他们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建设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项:(1)让这些大学在教育、培训、研究和治理方面达到卓越水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2)加强学术条件和硬件设施建设(academic an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努力在教学、科研和拓展计划(outreach programmes)方面达到卓越水平;(3)提高大学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4)利用模块化的弹性学分制度和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系列创新手段来提高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5)加强国家和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建设;(6)通过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来提高本科教育水平;(7)加强大学与本国其他中心(或院系)和实验室之间的联系;(8)实施考试制度改革,如引进学期制、学分制、持续性内部评价等;(9)推动大学自治和权力下放;(10)开展以上可以实现卓越的所有活动。[7]该计划不仅注重激励大学提高其核心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鼓励大学开展有助于大学整体发展的所有相关活动,并为其提供资助。

随着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联系日趋紧密和复杂,单凭某一学科的知识很难予以解释和解决,“卓越潜力大学”在“十二五”计划中又对该计划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这些大学除了致力于实现“卓越潜力大学”建设目标,还需要加强教学、科研和拓展计划方面的创新能力,以新兴的跨学科专业教学和研究为主,努力成为“知识传播中心”和真正的“知识创造中心”。在此基础上,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还决定根据博士学位数量、社会研究情况、合格师资数量等因素,从已经完成的“卓越潜力大学”一期计划的若干所大学中选拔3所“卓越大学”(University of Excellence)。[8]

2.“创新大学计划”

“创新大学计划”旨在鼓励大学以崭新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推动校内外共同分享和共同发展,为大学的大胆设想提供所需的支持和自由,避免这些想法因与大学现有拨款模式不符而夭折。其具体包括三个子项目:一是“创新教学”项目(Innovative teaching/educational programme),具体包括新型学位和新课程;课程改革(包括评估);教学改革;开发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评估机制;新的教育国际化战略等方面。二是“创新研究”项目(Innovative research programme),具体包括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尤其是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新的跨学科方法;可供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的研究设备;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创新合作和研究交流;开展将学术界之外的传统实践知识或创新与学术知识相结合的研究;传播大学与地方相结合的新研究方式等方面。三是“组织创新”项目(Organisational innovation),具体包括实施扩招和招生的制度改革;促进大学多样化和平等的新途径;学生参与决策的新方式;提高教职工积极性的新举措;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和问责,避免利益冲突的新治理模式;筹资的新途径等方面。该计划明确规定,以下内容不包括在资助范围内:提升大学整体的基础设施水平;在已参与项目资助的学科或领域(如区域研究、女性研究等)设立新的院系和学科中心;改善常规的教学、教师培训和课程更新;资助专业协会和研究人员机构;定期实施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在质量提高和评估方面的规定、制度等。

(二)申请条件及审核程序

1.“卓越潜力大学”计划

该计划最初只面向获得一般发展资助(Gener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GDA)①的邦立大学和国立大学。根据规定,凡是符合以下五项条件的大学都可申请该计划:(1)通过NAAC认证;(2)现有的研究生院系中应该至少有25%的院系已经参与大学拨款委员会的“特殊资助”计划、“加强科技设施委员会”计划(Committee on Strengthening of Infrastructur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SIST)①或创新计划(National facility/Innovative programmes);(3)近10年间已成功地开展学术、行政和财政改革活动;(4)近10年已成功地开展由校外经费资助的研发活动;(5)拥有有效的学术和管理体制,具备成为本国大学系统重构典范的潜力。[9]为了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卓越大学的建设中,在“十二五”计划(2012~2017年)中,大学拨款委员会决定不仅允许邦立大学和国立大学参与该计划,而且允许私立大学和类似大学的机构(deemed to be universities)参与该计划,与公立大学不同的是,这类大学无法获得相应的资助。[10]与此同时,大学拨款委员会对该计划的申请条件进行了修改,即,(1)通过NAAC认证并达到A级水平。满足这类条件的大学通常在院系数量、获得博士学位的师资数量、各院系师资数量、图书馆书籍数量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2)拥有正常运行且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Cell,IQAC);(3)定期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定期开展校企合作和社区拓展计划,追求卓越。

凡是满足以上条件的大学可按照规定向大学拨款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报告。申请报告中需提交有关入学政策、课程、师资、远程教育、研究咨询、教学评价系统以及治理体系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大学拨款委员会将对这些大学进行初步筛选,入选的大学将被邀请参与见面会。会上,来自入选大学的代表将与一些教育专家、质量管理专家、学科专家以及大学拨款委员会官员共同讨论该大学未来的发展目标及行动计划。随后这些大学需向大学拨款委员会提交《行动计划》,并接受专家委员会的实地考察。专家委员会将与大学的所有相关利益者进行会谈,最后向大学拨款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参考建议和评估报告。常务委员会将对这些大学进行筛选,入选大学的副校长需向常务委员会做口头报告。在此基础上,执行委员会将按照以下比例对候选的大学进行评分,即大学申请的数据信息占总分的40%;专家评估报告占总分的40%;口头报告占总分的20%,[11]并向大学拨款委员会提交最终入选大学的名单。为了帮助大学更为有效地实现其目标,大学拨款委员会还为参与该计划的所有大学成立了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负责监督大学建设计划的实施进度,并为他们提供相关建议。根据规定,该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参与该计划的大学每年必须在5月31日前向常务委员会递交年度报告,反思其已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挑战。在计划实施两年后相关大学还需向中期审核委员会(Mid-Term Review Committee)做口头报告,该委员会将对大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向常务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提交相关报告。该委员会如果对大学的表现不满意,将会提出改进措施或中止建议,以供常务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考虑。在该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大学拨款委员会主席将负责组建终期评审委员会(Final Review Committee)。该委员会将根据计划的目标对每一所大学的表现和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并提交是否允许大学参与下一期计划的建议,供常务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参考。

2.“创新大学计划”

该计划面向印度所有的国立大学、邦立大学以及类似大学的机构,为他们成为卓越创新和研究的中心提供资助。根据规定,申请该项目资助的大学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通过NAAC认证并达到A级水平;其二,建校时间至少已达10年。所有满足条件的大学可以向大学拨款委员会递交申请书,说明其申请资助的具体项目及其创新理念。然后,由该计划的常务委员会对这些申请书进行评比和筛选,进入候选名单的大学需递交更为具体的申请书,并参与常务委员会主持的见面会。会上,常务委员会成员将决定“创新研究”项目申请评审结果,而申请“创新教育”项目和“创新大学”项目的大学还需要向大学拨款委员会递交《具体项目报告》(Detailed Project Report),其中应该包括实现预期目标的时间表,以此作为定期审核的依据。随后,由专家委员会对这些大学进行评比。申请“创新教育”项目的大学无需接受专家委员会的实地考察,由专家委员会决定申请评审结果,而申请“创新大学”项目的大学必须接受专家委员会的实地考察,并由专家委员会递交相应的报告,为大学拨款委员会最终决策提供参考。如何对参与的项目进行审核,该计划暂未做较为明确的规定。

(三)经费分配

1.“卓越潜力大学”计划

“十五”计划期间,大学拨款委员会决定为参与该计划的大学提供三期的拨款经费,每一期时限为5年,大学每期最多可获得3亿卢比的资助。获得资助的大学可将其中30%的经费用于重点建设的一至两个核心领域,70%的经费则用于大学的整体发展。[12]根据规定,凡参与该计划的大学还可将其经费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已有明显优势的核心领域;支持核心领域前沿学科合作研究项目的发展(不得奖励那些单个项目的教师);鼓励那些未被核心领域囊括的院系从事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大学的全面发展。如果该项经费仍有结余,大学可以将结余的经费用于购买硬件设施、书籍、杂志等。经咨询委员会同意,大学还可以对总经费的5%进行重新分配。2007年,大学拨款委员会对该计划的资助额度及其分配比例进行了修改,决定加大对该计划的支持力度,将资助额度的上限增加至7.5亿卢比,其中“卓越大学”的资助额度可增至15亿卢比。同时,大学拨款委员会对该计划的经费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决定增加用于大学核心领域发展的经费,规定大学将总经费中50%用于大学重点建设的一至两个核心领域,剩余50%经费可用于大学的整体发展。

参与该计划的所有大学所获得的资助额度并非相同,而是由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来决定每所大学的资助额度。通常情况下,大学拨款委员会会在计划启动伊始向大学发放100%的一次性拨款(Non-recurring grant)和20%的经常性拨款(Recurring grant)。根据规定,大学应该在获得一次性拨款后18个月内使用经费,并提交相关报告,陈述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及其效果。然后,大学拨款委员会根据大学中期审核的情况向大学发放剩余的经常性拨款经费,规定每年为大学提供20%的经常性拨款。

2.“创新大学计划”

大学拨款委员会根据创新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给予大学数额不等的拨款资助。如申请“创新研究”项目的大学通常聚焦于一至两项创新活动,且仅在大学某个系或学院内部开展,其可以获得一次性2.5亿卢比的资助,为期5年。而参与“创新教育”项目(Innovative programme)的大学则通常要从事多项创新活动,且不仅限于一个系或学院,可以获得2.5亿~10亿卢比的资助,为期5年。“创新大学”项目通常要致力于开展所有的创新活动,这类大学可在5年里获得10亿~30亿卢比的拨款资助。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大学也可仅凭某项创新活动而获得“创新大学”项目的资助,尤其是该项创新活动可为其他大学和机构提供研究设备。

三、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实施成效与评价

从2000年开始,尼赫鲁大学、普纳大学、贾达普大学、海德拉巴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先后参与了“卓越潜力大学”计划一期,并分别获得了3亿卢比的资助。他们聚焦于核心领域,利用这些经费来引进优秀学者,新建现代化的教学和研究实验室,更新实验和研究设备,改善图书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核心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如马德拉斯大学在2003年~2008年间不仅为核心领域成立了一个跨学科高级研究中心,采购了37套设备,研发了28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和草药种植技术,还引进了一批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并在国际和国内期刊上分别发表了84篇和20篇学术论文,申请了10项专利。[13]有学者对所有参与该项计划的15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1999年~2014年间,他们的论文发表数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即由1999年的2,040篇增加至2014年的5,686篇,15年间共发表了5.6万多篇文章。其中16%的文章发表于排名前20的期刊,其文章篇均引用次数达9.38,H指数为58。而且许多研究成果是以合作的形式呈现,如在1999年~2014年间,这15所大学发表的文章中近2.3万篇是以国际合作形式发表,占科研成果总量的40.93%。这些大学已与全球139个国家开展研究合作。[14]到2014年,印度已有15所大学参与该计划,其资助额度也随之不断增加(详见下页表1)。

“创新大学计划”公布后,一些大学为了获取大量的项目拨款,纷纷向大学拨款委员会提交申请,但到目前仅有普纳大学、德里大学、贾达普大学和海德拉巴大学被列入“创新大学”计划的候选名单。[15]目前,“创新大学计划”还未完全展开,大学拨款委员会决定继续对该计划的具体细则进行讨论,并正在考虑是否将该计划与“卓越潜力大学”计划合并。[16]该计划的实施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资料来源:UGC.University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EB/OL].http://www.ugc.ac.in/page/Universities-(UPE).aspx.2016-02-12.

篇3:印度IT精英爱用大公司名字文身

《参考消息》转载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班加罗尔的IT精英们不仅以进入西方知名企业工作为荣,他们还热衷于将所在公司的名字或品牌标志文在身上,以表达自豪感。

班加罗尔市的纹身行业人士称,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品牌文身”,以庆祝在世界顶级科技公司获得职位,人们不会将这种永久性的“烙印”视为被奴役的标志,而是将其看成获得一份令人垂涎的工作的象征。

许多人换工作后依然会保留之前的“品牌文身”。一名文身师称:“多数顾客来自IBM、苹果、微软等IT公司,他们将公司标志文在身体上,就像他们的初恋。这对于他们代表着成功。大多数人在这些公司开始自己的事业,希望保留公司文身作为纪念。”

财经网报道称,最近几年来,由外包引发的争议使班加罗尔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因为它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软件及服务业外包的主要目的地。美国甚至因此创造了一句流行语:“你班加罗尔了吗?”

最早开掘班加罗尔外包潜力的是GE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GE就将它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转移到班加罗尔。不过,直到2000年左右,才出现大量外国公司跟进将外包业务转移到班加罗尔的现象。班加罗尔这座城市也因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这里的交通日益堵塞,房价亦年年飙升

班加罗尔的发展一直深受英美国家的影响。英国首相卡梅伦今年2月访印时宣布,两国将共同建设孟买至班加罗尔的新工业走廊,不仅包括大量公路、铁路和电信枢纽,还将新建多座城市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特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印度留学打造世界一流IT精英!】相关文章:

印度留学生05-21

全英语教学的西医印度留学生管理特点及对策浅析12-13

印度IT职业教育08-15

四、印度与外部世界的交流04-10

印度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礼仪05-24

印度经济06-29

印度游记08-17

美国印度05-27

印度宗教06-07

印度企业07-05

上一篇:上半年公司工作员工总结下一篇:宽容触动我的心灵初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