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2024-08-19

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共8篇)

篇1: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师范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第二页)

再由此,在教师间就形成一种观点,到乡下中学就教只是一个“镀金期”,很多教师只是将其看成一种往上爬的阶梯,因而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教师不是全心搞好教学,而是满门心思寻求调迁机会。教师如此,又怎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第二,乡镇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黄洞乡中学男教师27人,女教师仅2人(且是近两年才分下来的)这也成为乡镇学校留不住青年教师的原因之一。

其三,教师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据一些教师及村民反映。现在初中教师学历一般是大学专科或师专函授。但也有些特殊情况,如有一人小学毕业后就接父亲的班来教小学。

当然,学历不是本质因素,但教师素质却能反映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教学水平。由于本地教师培养不足,大部分教师来自较远地方,居无定所,责任心不强。有部分教师更是聚赌成风,既影响社会风气,又影响学生成长,给教育体系带来了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关于学生流失现象:

目前洋泉镇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塔山一中学某班初一入学时62人,进入初三时只有29人;黄洞中学初一100多人,初三时只剩下30人;洋泉中心初中某班入校时70余人,初三时仅余下40人,失学率高达50%-60%(除去中途转学学生)。农村学生流失现象是多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量家长外出打工,小孩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更有些家长目光短浅或局限于经济原因,即使其孩子未完成九年基本义务教育,仍强迫其孩子外出打工,剥夺了孩子受基本教育的权力。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学习意识缺乏,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个人认为这些学生中途辍学是因为面临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三方面的压力,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或机会。

与此同时,大量优秀小学毕业生被招到一、二中附属中学,致使洋泉中学生源质量下降再加上中途转学的中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因而出现了洋泉中学高中上线率逐年下滑的现象,这一结果又影响了教师教学热情,形成恶性循环。

五、关于教育管理体制:

现行教师应聘制从大局上看的确有利于教育业的不断进步。但面对洋泉经济现状,面对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欠缺的局面,洋泉教育能否在应聘大潮中站住脚实在令人担忧。据调查,洋泉镇中小学校长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在校长任职期间,改革措施得不到彻底贯彻,从而大大影响学校建设。要改变这一现状,黄洞一教师明确表示应该实行校长任届制。的确,实行校长任届制即将校长任期定为4-5年,是避免校长经常性流动给学校带来影响的较好方案。任届制给了校长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了其改革措施的连续性。然而要突破教师流失这一瓶颈问题,在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奖惩体制,成立教师评定委员会,综合教师一年来工作情况,通过严格的审核,由监督体系对教师作出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教师奖罚金数目。这样可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其更专心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从总体来看,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四制改革”是指“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考师制”。四制改革有利于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质量,它从教师责任环节来抓好教育改革,表明了改革的方向,只有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力实施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六、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据一些洋泉教师反映,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了,但目前仍是一句空话,而教育本身已误入歧途,功利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到只有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葬送一大批本来在其它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的人才。

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没引起足够重视,以致当地一中学竟被当地民众称为“培养流氓的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一些学生毕业后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篇2: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二、主要措施与办法

(一)收集我系学生在寒假的社会实践作业,与我系社会实践部干事共同整理社会实践作业,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作业并对其同学颁发证书。

(二)积极配合团组织工作,协助其他系完成工作,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校或进社区为大家服务。

(三)为其他系开展活动做好外联工作,共同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三、主要成绩与不足

(一)成绩

1、我系团委全面细致地组织了2012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式效果良好,成绩突出,涌现出了一大批“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大学时代是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要掌握更多、更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要逐步学会 适应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因此,很多时候,社会实践跟

篇3: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课堂展示活动

1 引语

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 开放的探究教学模式越来越盛行, 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展示、班级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既注重挖掘学习者的个人探究能力, 又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者之间的合作, 而课堂展示活动无疑是此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大学英语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及学习者之间互动、合作的能力, 这一点军校英语课堂也不例外。如何在军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的大学英语必修课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践贴近教材、贴近军旅生活的课堂展示活动, 增进师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以军校本科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上半学期的课堂展示活动及其前伸 (教师创设情境设问,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与后延 (教师评价) 为例, 探讨此项实践活动进行的步骤及取得的效果。

2 探究式课堂展示活动的实践

笔者所授课程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第三册, 此书虽然内容比较丰富, 涉及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 但是延展性不足, 仅仅依靠学习课本内容显然不足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笔者根据每单元课文的内容, 设置不同的课堂展示活动课题, 通过分组形式给学生布置下去, 让他们课后合作搜寻资料, 整理成文, 并在课堂进行展示和讨论活动。这种方式, 首先弥补了课本内容的不足;其次, 课后的搜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整理成文又是对其写作能力的考查, 课堂的展示、讨论对他们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下面笔者将重点论述探究式课堂展示活动进行的步骤。

2.1 创设情境阶段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基于特定情境, 提出问题,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意识。因此, 教师在设置课堂展示活动的主题之前, 要首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探索的主动性。《新视野大学英语3》的文化主题丰富多样, 但是如何与现实生活、军旅生涯结合起来设问, 则要依赖教师从中挖掘。下面笔者将通过三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典例来自本册书第三单元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 (品德至上) , 尽管该文主题为海德中学的教育原则, 与国内的大学教育有很大差异, 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因此, 除了引导学生阅读, 了解文中的教育理念外, 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方大学教育之不同。考虑到教育对象为军校大学生, 因此笔者重点启发学生关注西方的军事教育, 安排他们分组进行课堂展示活动的准备, 展示主题为“世界四大名牌军校成功的秘诀, 及与我国的军事教育的比较”。这个主题紧贴军校教育, 引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 为他们积极搜集相关资料, 整理展示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第二个典例出自本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 (美国文化的五大著名象征) , 此文与西方文化紧密结合, 较易挖掘课堂展示的主题。然而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西方文化, 更重要的是以英语为语言工具来传播中国文化, 正如英语大师陆谷孙先生提倡的要“学好外国语, 做好中国人”, 这一点对军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因此除了让学生在课上思考并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外, 笔者还要求他们按照课文的小标题进行分组, 准备“中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这就为学生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更为具体的新知做好了铺垫。

最后一个典例来自本册第六单元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 (如何做好防震准备) ,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之前如何预测、预防, 但没有提到地震中如何逃生, 地震后如何应对等措施。因此, 笔者首先通过比较日本9级大地震和中国汶川地震的伤亡人数, 启发学生思考这两次地震伤亡数量差距巨大的原因, 然后布置给他们以分组准备震中自救法, 及震后人民军队的救援等为主题的课堂展示。学生在这种情境铺垫下, 大都对于找出震中逃生的办法产生了责任感和紧迫感, 有些战士学员还欲分享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 这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和分享欲, 也有利于加深对课文本身的理解。

2.2 搜集、整理阶段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布置研究课题和任务后, 就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首先, 教师需确定组织形式,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先按学生水平差异分组, 每组包含好中差生和一名组长, 组员四到五名。由组长根据课题分配收集资料的任务, 待组员收集资料完毕后, 进行小组讨论、汇总, 再由组内推选一名组员完成课题的文字稿, 另一名组员完成PPT的课堂展示。这样学生既有个体独立探究的空间, 又有小组交流、切磋的机会, 使他们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 对所探究知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资料, 也可提供与指定课题相关的一些书目及网址, 使学生通过查询、筛选各种资料获得所需信息, 进而归纳、整理, 拓展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课堂展示阶段

在各小组完成资料搜集、整理之后, 接下来就要给学生提供课堂展示的机会, 以验收搜集、整理的成果。首先, 教师需确定课堂展示的形式。每次课前分别让两个小组的代表用PPT进行演示, 演示的程序为: (1) leadin; (2) Analysis; (3) Conclusion; (4) Questions&Answers。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又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流、组与组交流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良机。例如, 在笔者所教授的一个班级中, 一名学生在展示完地震中如何逃生的视频和PPT之后,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 请一名来自四川绵阳, 经历过地震的同学讲述亲身经历, 从而丰富了课堂展示的内容, 使大家对地震逃生技能印象深刻。更有一名参加过抗震救灾的学员跟大家分享了很多震后救援的细节, 加深了学生对于人民军队甘于奉献、救人于危难的认识, 成为生动的英语德育课。另外, 教师需确定每组课堂展示的时间。一般每组展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这对学生的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利于培养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展示精华部分的才能。

2.4 评价阶段

课堂展示及问答互动环节之后便进入教师评价阶段了。探究式课堂展示活动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应把定性描述与定量计分相结合, 多给予学生正面、肯定的评价, 同时委婉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 并指出其在哪一方面还有上升提高的空间, 还要对整个组的通力合作予以评价, 通过打分计入平时成绩。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评价中总结经验, 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 又能以计分的形式督促他们将活动进行得更好。

3 结语

总之, 课堂展示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 课堂展示活动及其前伸、后延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式英语学习的良机, 使他们在教师的设问中燃起了求知欲, 在搜集、整理资料中锻炼了去粗取精、归纳整理的能力, 在课堂展示中提高了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在教师的评价中,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吸取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因此, 此项活动深受学生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探究式教学法在军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达峰.让探究成为教学的动力——推进本科研讨型课程的设想[J].复旦教育论坛, 2006 (6) :12-15.

[2]李曦.浅谈英语自主学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158.

[3]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78.

[4]徐斌.大学英语探究教学中的策略和原则[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7) :144.

篇4: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摘 要:众所周知,创新课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互动教学。精品课堂更应该是任课教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高效的课堂。针对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教学的改革。分小组教学得到了全体同学的高度认可。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五方面:(一)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的并重发展;(二)传统文化传承与人生修养提高有机结合;(三)教师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相互促进;(四)课上教师教学与课下学生自学的贯通;(五)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分组教学、活动教学针对中国目前高校选修课中存在的班额超大的问题,极好地解决了中国高校中“一对多”,即一名教师对大规模学生教学的现状,变大班为小组,将徒具形式的选修课改变为卓有成效的深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

关键词:创新课堂 精品课堂 互动教学 分组教学 活动教学 选修课

创新课程是国内高等教育专家韩延明先生在2011年提出来的一个崭新理论,“要大力推行讨论式、情景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彰显综合性大学个性化教师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按照大课变小课、小课变讲座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一课多样”。韩先生认为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性、公益性活动,必须在与社会的交往和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真正确立自身的存在并获得全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应逐步走向多样、灵活、创新的弹性教学或柔性教学,以保持动态性调整和全方位开放。[1]创新课堂理论的核心是强化推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互动教学。

众所周知,创新课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互动教学;而精品课堂应该是创新课堂建设的终极目标和最高标准。互动教学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往往片面强调了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往往成了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全方位互动,不能有效地将更多的学生纳入到互动教学的体系中来;只有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互动教学才会真正有意义。所以互动教学除了和谐的积极的师生互动以外,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也应该是互动教学的应有之义。能否创造出科学高效的互动教学应该是精品课堂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一般高校课堂上最常见的就是讲授法教学。这种方法优点明显,缺点也很突出。“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所订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上,一般存在重讲授,轻实验、讨论、实习以及自学指导缺乏、自习时间太少的问题。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2]所以,在讲授法盛行的高校,一谈到课堂,一般人,包括一些教师都认为是某某教师的课堂,但其实创新课堂应该是任课教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课堂;准确地说,在这一间教室里的所有人都是创新课堂的参与者,都是精品课堂的建设者。在学生中一定要强化某某课堂是“咱们的课”“我们自己的课堂”的理念。笔者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业方向课《史记讲读》、校公选课《史记与人生》的教学中,开展了分小组教学的改革尝试,效果非常之好,大大出乎笔者以及几乎所有学生的意料。

中国大学的课堂,往往是大教室的大规模的课堂,尤其是在专业方向课和全校性选修课的课堂上,存在极为明显的两头满现象:第一次、第二次课济济一堂,最后一两次课一堂济济;平时缺课严重,上课兴趣不高,总是稀稀两两的几十个人甚至出现了个位数,教学效果极差,没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言。单门选修课一般课时较少,但是所有的选修课加起来的课时相当惊人,几乎占到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还要多,由此可见,切实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成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这应该引起所有人,包括任课教师,尤其是要引起高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通过科学实践来加以解决,而推进创新课堂建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妙药。

针对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教学的改革。分组教学正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改革之初,许多同学都是抱着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的。“分小组教学,刚开始觉得不就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嘛,至于搞那么多花样么”,“其实,我们刚开始对于小组活动都不感冒,简直是十分不看好的,认为是浪费时间;有的学生甚至有反感的情绪”但实施的效果,最后的圆满的结果告诉我们,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当然,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系列充分准备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划分行政学习小组。笔者要求按照班级划分学习小组,一般是8人左右,一个班级一般有5个小组,小组就是一个集体,又是一个团队,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活动小组,还是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学习单位。平时上课小组成员相对集中,可以实现小组的有效管理,省却了点名的环节,大大节约了时间。授课教师自然是既定的管理者,但班额过大,学时过短,凭教师一人之力难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因此划分学习小组、成立小的团队可以变大为小、化整为零,实现有组织地层级化管理。

《孙子兵法·势篇》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3]“治众如治寡”,这是孙子提出的方法论思想和管理学思想。所谓“分数”就是在军队中按一定的管理层级建立组织机构,也就是分官设职,建立等级职权系统;“形名”就是法令,即建立严明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具备这两种条件,就会使得治理一大群人就像治理一小部分人一样容易。我们的分小组教学其实就是《孙子兵法》“分数”原理的灵活运用。选修课创新课堂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行分组教学,进行划分小组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组教学的条件研究,进行分组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在保证整体水平的前提下,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组成学习小组,形成学习团队,发挥各自特长,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功能,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目的。endprint

在实践中,将教师讲授与分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小组学习中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将更多的同学吸纳到教学活动中来,许多班干部才拥有的机会最大化地在选修课上在更多学生中得到了实现。分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演讲能力等等;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小组具有行政职能、学习职能、互助职能,具有高效的上传下达的作用。每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人,负责人灵活产生,可由选举产生,可由同学推荐,可自我推销,毛遂自荐。

其次是确定适合分组教学的内容,确立适合分组教学的问题;根据分组教学的需要调整设定课程教学内容。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切实做到分组教学与新型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注意安排学习任务,教师安排的任务与小组的自行活动相结合,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联系起来。教师提前布置作业,设计问题,有的当堂设计问题,当堂讨论,小组成员都要发言,讨论结束后,可自由发言,可推举代表发言,也可轮流发言,点名发言,还可以将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做总结汇报。教师在此环节灵活介入,实现对全过程的掌控。

分组教学中小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活动教学。课堂学习的职能要求在第3、4周内确定小组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形式,这些问题由小组成员集体决定,活动方式不一,由小组成员自由选择,但要求所有成员全员参与。活动的内容应与课堂密切相关,从实践来看,最受欢迎、效果最好的活动形式应是话剧。小组演出的话剧有《霸王别姬》《将相和》《凤求凰》《烽火戏诸侯》等,深受同学欢迎。同学们还创造出了主题演讲、辩论会、相声、新闻采访、庭审现场等形式,这些形式灵活多样,也很成功。活动主题集中,活动内容要分工负责,最后在小组内实习讲授演练,然后集中改进提高,最后拿出的是组员辛勤汗水和集体聪明才智的结晶。通过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史记讲读”课受到了广大同学的一致欢迎和广泛好评。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做好动员,做好引导。要求学生端正态度,选好活动主题,做好充分准备。教师一定要对于首先进行活动展示的小组主动介入,科学引导,开好头,起好步,确保一炮打响,一举成功,为其他小组的成功展示起到示范作用。在开始的小组活动展示结束后,以教师为主评论,引导学生自主点评,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其成功与失败之处;还注意让小组成员发言谈自己的感受与评价,最后教师做出针对性的总结评价。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这可以让后来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拿出更精彩更成功的作品。

而且在小组之间,班级之间也无形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从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小组活动的进行中,更加端正了小组学习、活动学习的态度。其中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浓,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无论是活动展示的形式还是内容都谈不上精彩,而其他班级的活动展示却屡屡大获成功。该班同学说:“在我们组表演话剧之前,我们班前两组展示的都是不怎么成功的ppt,经常听一起上课的别的班的同学问:‘你们班展示的又是ppt啊?说实在话,听了这些,心里挺难受的。所以我们小组一起商定我们也要演话剧,而且一定要演好。最后,我们终于成功了。”知耻后勇,迎头赶上,在另两个班级的带动下,这个班级后来的两次小组活动展示也都非常成功。

分小组教学得到了全体同学的高度认可,有的同学说,一门选修课竟然成了每周同学最盼望的一堂课,这门课不仅仅全部同学参与,还吸引了许多外专业同学前来旁听,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一个个成功精彩的展示震撼人心,简直制造了轰动效应。这一切的收获不能不说得益于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科学有效实施。

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目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更多能力的锻炼”,从而可以在大学阶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成员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优点主要有如下五方面:

(一)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的并重发展

在分组教学模式中,每个学习小组每周都有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学习压力,组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因此学生能够将精力投入到书本的阅读上来,知识学习得到了强化。毋庸多言,“读万卷书”一定是文科学生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活动展示阶段,有的要做主题演讲,有的要进行辩论赛,有的要进行话剧表演,这样就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阅读乃至研究。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在活动展示阶段,精彩成功的活动作品展示实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的并重发展。

分小组教学更好地贯彻实施了创新课堂的理论,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学生要找剧本,改剧本,编写剧本,准备讲演材料,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在活动作品展示准备的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最终实现了全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同学说,“在小组中收获了友谊,在活动展示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别人,一些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竟然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没想到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了连我自己都不能相信的能力,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潜力。的确是的,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抛弃了自卑,收获了自信,这正是我的最大收获。”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人生修养提高有机结合

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提升大学生的人生修养,唤醒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还是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乃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史记》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文本,而《史记讲读》课就很好地担负起来这个职责。通过《史记》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授学习与作品的阅读解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兴趣。史论和作品有机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密切结合,引导学生阅读古代典籍,自觉接受传统文化,从而能有效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培养起自己的高尚情操。endprint

在人生修养方面,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打开心扉,与人交流。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而心的问题往往是能否与人正常交往的问题。人生修养首先表现在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心态的有无上。学生在分小组学习、小组活动教学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打交道,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班额、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分组教学实现大班小班化,取得了小班化教学的效果。学生说:“我们真正地体会了什么是相互讨论,什么是共同策划,什么才是合作的成果。通过小组活动,加深了组员之间的彼此的默契,并让我们学会了怎样与别人交流。……通过小组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无穷无尽的潜力。……排练话剧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无穷魅力与不可思议的魔力。从来没有排练过话剧的我们,通过集体的努力竟然做出了那么优秀的成果,让人觉得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只是需要不同的机会与锻炼。”

(三)教师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相互促进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书就好了,科研不科研的不重要。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须臾不可分,这是一个无需争辩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没有科研,教学永远只能停留在陈旧的教材层面,无法把握学术的前沿,难以实现自己的更大发展,在教学中教给同学的只是机械的知识,不可能对学生的科研有大的促进。学术最为看重的其实就是创新,自己不能创新,教学就难以服人,学生的创新精神自然也就大受影响。所以教师应该积极进行科研,因为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决不可分,科研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一般来说,科研工作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术研究,一是教学研究。但在目前的高校里,大多数教师进行的多是学术研究,忽视了教学研究,这其实也步入了一个误区。因为任何一所高校,没有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没有各种类型优秀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算得上是一所合格的大学;而各种类型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自不必说,所以,进行教学研究应该成为所有大学教师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年,笔者在汉本学生中进行了三轮分组教学的改革,第一次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分组教学成了个别学生的事情,没有达到让所有同学参与的目的,所以,基本是失败的;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第三次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这里面既有教训也有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申报了2011年度的校级教改立项《高校校选课创新课堂教学建设研究》,现已基本完成研究。成果其实就是自己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教学中,学术研究可以紧跟学术前沿,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2012年,适应分组教学改革的《史记讲读》获得了校级教材立项,今年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顺利出版。该教材史论与作品结合,体例新颖,非常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更重要的,这是一部适应分组教学的教材,通过这学期的使用,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最近几年,笔者还在一些学术期刊发表了有关论文,还成功申报了课题。这都是在平时备课过程中、或者教学中发现的研究线索或者思考,重视教学而不忽视科研,将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学术科研从教学中来,反过来又回到教学中去指导教学,有的还可以成为教学的内容,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这样就实现了学术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四)课上教师教学与课下学生自学的贯通

现在的高校,大一主要开设公共课,大四开设课程非常少,课程都集中到了大二、大三。学生一周只有2-4节自习课,学生的上课任务非常重。课业负担如此之重,课下竟有不少学生反映在大学非常无聊,时间非常多,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中国的高校教师似乎只要将课上好就万事大吉,教学改革喊了那么多年,许多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割裂了师生关系。近些年师生之间有若鸿沟,甚或老死不相往来,与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简单的几个问答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交集。这样的课堂,只是教师的课堂,不是人才培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没有互动教学,这样的被动学习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有人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体现在课上,而是决定于课下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这实在是极有道理的。

在分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散漫的,无目的的,被动的,而是有组织、有集体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而且教师与学生实现了全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互动。互动教学不仅仅是课上一个教师与众多学生的互动,更是与多个小组的互动,小组与小组的互动,更是课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因为活动任务的存在,所以又是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的互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体,他们为了课上的讨论发言,需要提前预习、阅读,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许多的讨论交流等任务都需要在课下进行,这就将有限的课内与无限的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课上教学与课下个体自学、小组集体学习的贯通。

(五)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且因为学习小组的存在,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即便教师的讲授非常精彩,所收获的也只能是单方面的知识,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的问题。

比如,学生要演出一部话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课堂指导,还可以通过电话、qq、微信、电子邮箱等方式进行全天候的网络交流指导,而且我们非常注意与学生的级级交流这种互动形式的使用,通过学生的级级交流报告会,发现效果非常之好。单纯教师来讲说,学生不一定愿意接受,但通过上一级学长的学习报告进行现身说法,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而言学长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他们的学习、成长乃至于以后的就业考研等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而级级交流报告会正好为下一级同学提供了这种难得的交流机会。同学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跟进指导,学生有问题先小组内部交流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教师再参与其中。如果发现问题带有普遍性,教师可以与全体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在进行活动展示的准备过程中,教师与各小组密切互动,确立下更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内容、主题等。比如指导学生找剧本,改剧本,编写剧本,准备讲演材料。起初教师密切跟进,科学指导,后来逐渐淡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实现更有意义的成长。在活动展示的过程中,小组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发表感言,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观众谈谈自己的观感,应该发扬哪些长处,避免哪些不足。这样就实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学习主体的统一。

分组教学针对中国目前高校课堂中存在的班额庞大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中国高校中“一对多”,即一名教师对大规模学生教学的现状,变大班为小组,将徒具形式的选修课改变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卓有成效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活动教学是分组教学的一部分,其实,活动教学可以独立存在,成为与分组教学并列的教学形式。这两种教学模式看上去并不新,但在中国高校的大规模的课堂却少有人推行。而实际上,这两种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师生、生生关系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成功实践为高校选修课乃至专业课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以切实改变高校师生之间有若鸿沟的关系现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分组教学是创新课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组教学不仅可以在选修课中大力推广应用,还可以在一些专业课中进行推广。这一教学改革顺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民主化潮流,很好地解决了目前高校选修课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分组教学、活动教学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将课程内容与小组活动有机结合,分组教学的改革既可以促进校选课的良性科学发展,为广大高校进行校选课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经验支持,更可为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深化互动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践借鉴和智力支持。

创新才能成为精品,而创新的真谛在于真正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施全方位的互动,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分组教学、活动教学的改革探索为精品课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为临沂大学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校校选课创新课堂建设研究》的结题成果。)

注释:

[1]韩延明:《建设创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诸子集成·孙子十家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篇5: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大学生工作实践活动总结1

(一)前言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里,我期望能与以往有所不一样。我要自我找工作,自我上班,自我实践,一切都靠自我,我不想总当温室中的花朵,被别人保护着,我要独立。

这是一种磨练,对我来讲,实践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在社会上实践所学,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这次实践是在饭店做服务员,仅有我一人,实践的时间是从__月__日到__月__日为期一个月,主要资料有刷盘子、点菜、上菜、收拾餐具、摘菜、洗菜、拖地等等。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景报告如下:

(二)基本情景以及工作体会

我能找到这份工作完全是凭运气撞的正在我准备打包回家时,意外的碰到了我们的老板——一位可亲的阿姨,是她给了我这次实践的机会,并且对我照顾有加,我真的很感激她。

刚开始工作时,那真叫一个乱啊。自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每次手忙脚乱的忙半天,却总是做不对。和我一齐工作的有个比我小四岁的小姑娘,她做的是那样井井有条,我都怀疑自我这二十多年白活了,竟然连简单的刷碗拖地都做不好。好在,那里的人都很好,慢慢教,我也算虚心求教,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慢慢适应了。

工作确实很累,每一天九点开始上班直到晚上十点,擦桌子、拖地、摘菜、洗菜、等客人来、点菜、上菜,还要查看菜的样貌,刷碗,中午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是我最舒服的时候,仅有那时,脚是离地的,它们才能够放假,可是起床时,它们都要细心的下地,因为它们好疼。在时间快要结束时,我还不细心摔了一跤,把腿都摔青了,但还要坚持上班……

可是在那里还是很开心的。首先,那里有一帮和我同龄的年轻人,我们在一齐工作,没事时还能够聊会天,大家相处的很好。其次,在那里我也算接触过一些人,形形色色,上至各种局长,下至普通食客以及民工等,和他们打交道也很锻炼人啊。还有,我们那里有一位好老板,她待我们真是没的挑,有时感觉她象我妈妈似的,好喜欢她。

(三)实践感悟与心得体会

这次实践,我只是想接触一下人们口中总提到的社会,总说大学生接触不到社会,我想自我体验一下社会到底是什么样貌,一个月下来,还是有所收获。

1、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这一个月的实践工作让我认识很多的人,也让我了解到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随机应变,总是想说什么就说,谈话时从不注意别人的想法,这是很让别人厌恶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理解。

2、在社会上工作要有自信。我刚工作时,总认为自我什么都做不好,就养成了不耻下问的习惯,干什么都问好,一开始大家还有耐心。然而当我慢慢熟悉后,还是改不了这个习惯,大家边有点烦了。之后,同事说“你能不能有点自信,自我作主啊”,我才意识到,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尽量自我作主,让自我有点自信。不论你以后做什么工作,肯定会又要自我做主的时候,所以,自信一点,自我作主。

3、工作中也充满学习的机会。像我在饭店工作,那的厨师很好,我站在旁边,他还教我炒菜呢。虽然学生不是太好,但也还是受了点熏陶,回家后妈妈还夸我做菜好吃呢。还有,我也经常和同事说我们学的东西,讨论我们都看过的书,很有意思。其实,生活中,工作中,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只要肯抓住,不必须要在学校学习。

(四)本人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本人的人际交往的本事还欠佳,这还应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有待加强和学习。

第二,缺乏社会经验,在为人处事方面尚还不太成熟,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有时不得当。

经过参加社会实践,我认识到,在生活中吸取周围人的经验和阅历,掌握一些社会礼仪的技巧是极为必要的。充分发扬本人自身的优点,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我对将来充满信心,也为以后真正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本次社会实践的问题和提议

1、在待人接物上应以真诚为主,只要你真诚对待周围的一切,他们会以同样的行动回报的。仅有你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

2、期望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温室中花朵的称谓。我们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充足的磨练机会。

最终,很高兴能有这个实践的机会,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我觉得挺充实的,至少让我的暑假过得有意义。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我的同时让自我认识得更多,使自我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让自我能早点融入社会,这个每个人都必须应对的问题。

大学生工作实践活动总结2

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理解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经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我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我的才干,培养自我的韧性,想经过社会实践,找出自我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学校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我的本事,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___,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一样,接触的人与事不一样,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一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日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教师分配说今日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那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明白做什么,要自我地去做,并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仅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本事!记得教师以往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学校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坚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并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景。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我的本事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大学生工作实践活动总结3

时间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半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当我还在回味半年里的点滴的时候,更多的任务在向我招手。确实,回味过去不如展望未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不仅仅要明白学习什么知识,更要懂得如何利用知识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实实在在的干活。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就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而我也向着这样的方向,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一个多月的暑假里,我选取了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__市的__厂担任秘书工作。在那里,我并不是第一次参与工作,所以,适应还是比较好的。秘书的工作:主要是记帐,整理收据、出货单,还有打扫办公室等等。

在工厂里做秘书,一般是不用外跑的,多数是比简单的数据整理,出货的单据等等。感激此刻的科学技术,此刻算数不用笔算,而是利用计算机了。在石材厂工作计算方数是件很考人的事,因为很多事很多小件石头的单,我的工作就是要计算每一块石头的方数,总的方数,石头的价钱,石头究竟是按顿来买赚钱还是按平方来买赚钱,我就要计算使工厂赚尽量多钱的方案。这是必须要有耐心和细心,一个数据出错了,也许计算出来的方案是亏而不是挣钱。

接触商业多了,就会明白钱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记账是件错不得的事。我不仅仅不能够让账错,并且要明白每一笔钱的来和去。要明白钱什么时候到帐什么时候出账。

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必须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职责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能够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必须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必须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厂的收入,是一个工厂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这两个任务使得我有喜有悲,它能够让我学到很多,学会如何在工作中把困难解决,在困难中找冷静。在工作中,有难也有易。例如整理收据,打扫办公室都是些简单的活。在家也有类似的工作,也许是有加重做家务的经验,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秘书的工作真的不简单,可是,每一种工作都是挑战,每一种工作都是机遇。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因而秘书在工作中所会遇到的挫折。针对秘书这个职位的特点,具体到挫折时,不妨从调整心态来舒解压力,应对挫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读此句时,我并没有个性的感觉。然而就在这不长的社会实践后,我不仅仅真正明白了它的好处,更深切体会到它的内涵。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状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是,学到的却是不能用多少来衡量的经验。

大学生工作实践活动总结4

时间飞逝如流水,转眼间就过去。而为期一个月的暑假社会实践,也已经落下帷幕了,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同时搞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而对于大学生而已,敢于理解挑战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虽然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我,这些是我在大学课本上不能学来的。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工作,让我懂得了要将理论与行动结合在一齐,让我明白了自我是否拥有好的交流技能和理解沟通本事。而交流和理解将会是任何工作的基础,好的沟通将会事半功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一个多月来的感受。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梦想。经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知识和水平。经过实践,原先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经过社会实践,让我们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供给宝贵的经验和阅历,也为将来从事任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向是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有了上班族的味道,还有那种忙碌,那种盼望双休日的心境,这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真的期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进行社会实践。因为很多大学生都清醒的明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所需的人才。大学生人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就解决问题的本事。所以我觉得在校大学生要借机培养自我的实践和创业本事。同时在实践中帮忙别人。

在这个暑假里,我参加了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社会实践,在短短一个多月中,我尽我所能,把我所明白的知识全都交给他们,孩子们也都十分认真的学习着。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大多梦想着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等,对外面位置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到以后回不回家乡的时候哦,大家都沉默了。也许是孩子们太小,不能理解这件事的含义,也许是另一种思想一向影响着他们“离开农村,去城市才不用过苦日子。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发生变化,造成人才流失,如今人们的思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思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一样角度的分歧,有部分学生和家长教育观念有些偏激。所以支持农村教育不仅仅知识财力上的帮忙,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忙。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

大学生工作实践活动总结5

高考后所做的决定――报考师范院校,使我也顺利地被河南师范大学录取,从此,我心中便一向信奉着这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

作为一名师范生的我,一向都在为自我的将来做打算,应对当今如此激烈的就业压力,我该何去何从呢在大一的时候,我曾犹豫徘徊过,烦恼着自我选择师范专业是不是错了如果错了,那我该如何补救如何改变目前的状态等等一系列问题。之后经同学和教师的开导,我渐渐的想通了,明白了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的真谛。大一的那年,我过的很茫然,当然,时间不会因你的茫然而多为你停留一刻,也就是这样,大一的生活就这样悄然而逝。

在大一的暑假,我的境遇十分的坎坷。在我独自去广州的路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总算过去了,暗淡的日子不会一向萦绕着我,只要我拥有一颗进取乐观的心。很快结束了大一的暑假生活,迎来了新的生活,大二已经在不远处。

经过在大一一年的磨合,我的目标也就渐渐的明确了,既然我选择了将来要做一名教师,我就应当坚强的走下去,为实现这个目标为奋斗。所以,在大二这个暑假我决定不再让它虚度,应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才对,就在这时,我遇到了天泽培训机构,看到了期望之光。

我选择天泽是有多重原因的。首先,是为了锻炼我自我做做教师的综合本事,作为一名师范生,应当在大学期间积累经验,为以后走入职场积累丰富的经验。其次,天泽培训机构的分校都是在驻马店,作为驻马店人的我,当然更乐意在自我的家乡工作。最终,因为天泽及其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相信天泽是一个优秀的暑期补习机构。以上种种原因,使我坚定了去天泽的决心。期末考试过后,我们团队就拎着行李箱踏上了驻马店市汝南县的征途,到驻马店市中心时,天泽总校校长亲自接我们,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随后我们就去了汝南,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要在汝南度过。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工作刚开始的前几天是最艰难的也是有挑战性的几天,也就是下乡招生。尽管雨下得再大,路再泥泞,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尽管满身是泥,满脸都是雨滴,我们也不曾退缩。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念――走进天泽,共同学习,共同改变。我们已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此刻的社会有些事情始终遵循着优胜劣汰原则,仅有使自我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坚强,才能适应这个社会,也才能脱颖而出。

在招生期间,除了困难外,也听说过和遇到过一些感动,有些教师为了工作中午只能吃馒头和咸菜,喝的是自我提的白开水,每一天都是早出晚归,只为心中的那个信念。更令我难以忘记的是,我们在村里招生的时候,农村的大叔大婶们都很热情、善良,主动给我们送上热茶和西瓜等解渴的东西。顷刻间,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心中不禁感叹:还是农村人最朴实、最纯真。总之,招生期间,既有困难,又有感动。有困难我们每一天开会交流,共同克服,那么,那些感动就让它永远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吧。

招生期过后,我们教师们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也即是授课期。七月十号是正式开学时间,那天,我们教师们和往常一样起得异常早,洗涮完毕,就开始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我们各行其责。有的教师在班级里等待学生报到,有的在门口迎接学生,而我和校长则在校门口负责开票和补票以及学生报名等事项。忙碌的一天最终过去,经过那天的奋战,基本上都把学生安排好了,就等着第二天正式上课了。

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的心里激动万分,虽然十号那天我已经见到了亲爱的同学们,可是这毕竟是正式开学的第一天,心里难免还会有些紧张和兴奋,最终我还是走上了讲台。在前一段时间我担任的课程是三四五年级的数学和六年级的语文,所以我在上这些课的第一节都是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让他们了解我,从而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可是,孩子们比我想象的还要可爱,一个个都是那么天真烂漫,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感到很满意,这也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这样,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很快就这样过去了,学生们的表现还能够,就是有些学生的纪律性太差,使得整个班级的纪律比较乱,如果太纵容他们,会使这些情景变得更糟糕,可是如果对他们太严,又怕会起到不良的后果,所以这个问题十分难以处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团队的教师总会有办法的。果然如此,其实班上总会有捣乱纪律的人,我们做教师的仅有经过各种办法、策略针对这些学生,而这些方法能够是硬性的,也能够是软性的,还要视情景而定。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日最终到来,我们每人心中都激动万分,经过这么多天的辛勤工作,大家都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可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有的教师提出了更好的主意,结果大家那天还和往常一样起得很早,骑着借来的电动车开始了我们的旅途――去马乡赶集。一路上大家唱着欢快的歌曲前行,并且在半路上我们有意外的收获,见到了梁祝故里。这是一件不寻常的经历,之前总是听别人说或只在电视剧当中了解一些有关梁祝的故事,那天有幸见到了梁祝故里,心中感慨万千,参观后,我们继续赶路,很快目的地就到了,呵!好热闹的集市啊!来了这么多天,第一次出远门逛街,大家购完物品就往回赶,怕耽误吃午饭的时间,到学校后开始忙着做饭,午时休息、聊天、做游戏等等。就这样周末过去了。

由于三、四年级的人数比较少,所以三、四年级合并为一个班级。这对于教三、四年级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一种困难,因为两个年级在一个班里,在上课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分工。在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先讲一个年级,而让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先做题或先预习课本,然后再讲这个年级的课程的策略。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我在讲三年级课程的时候,回答的进取踊跃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而非我要讲述的对象――三年级学生,这就造成三年级学习进取性不高,尽管我一再强调让四年级的学生做其他的事情,可是效果欠佳。另外,三四年级的学生在一齐时使班级的纪律变得更差,他们都很爱动,其中有一个男孩子是四年级的,十分爱动,注意力不会集中到五分钟,这使我们教师都很头痛。一节课下来,我的精力几乎消耗殆尽。尽管我曾和其他教师交流过,询问是否有较好地解决办法,可是收效甚微,教师们也束手无策,可是我也尝试着用我自认为有效的方法改变现状,效果最起码比之前要好得多。

另外,我还教五年级的数学。五年级的班级纪律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好的,学生们都比较爱学,或许和他们的年龄有关吧。每次在五年级讲课的时候,我都感到异常简便愉快,下课和孩子们一齐做游戏,好像他们又带我回到了我的童年,一天的疲惫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六年级的孩子们更可爱,之前我教六年级的语文,但之后学校又来了新教师,我没办法,仅有忍痛割爱把六年级的语文让给了新教师,六年级的学生得知我不再教他们时,他们主动找上我,要求让我回去教他们,但我也有我的苦衷,每次我经过他们班级或在学校里走时,他们都会出来主动出来跟我打招呼,并要求以后我有机会必须要再教他们,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眼睛都湿润了……

篇6:大学实践活动总结

作为一名云龙县的大学生,我很幸运能参加今年云龙团县委组织的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报名的岗位是国土的财务岗,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意识到: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对我们学生来说,实习可以使我们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让我们发现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和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同时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除惰性。

感谢各位领导、哥哥姐姐们、和各位小伙伴们的帮助关心,这对我以后的人生之路都有很大的影响。最后要感谢组织这次活动的所有人员,你们辛苦了,这次的实习让我明白了不管做事还是学习一定要认真、细致,特别是像我这个专业,需要特别的心细和有耐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坚持学习。现代的会计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刻处于变化更新中,要多关注学习经济、税法等烦各面的发展,以便自我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经济的各种政策及变动。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和与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起来才得心应手。与同事相处必须刚要注意沟通方法,要礼貌、谦虚、宽容、相互帮忙和相互体谅,不要怕付出,有舍才有得。

篇7:大学实践活动总结

所以,我想到万事开头难,无论做什么,只要方向是对的,一定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在坚持主体的同时,也要善于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全面的调整,张弛有度,灵活应对。

总结这一周的实践活动,我觉得是最有意义、最充实、最开心、收获最多的一次活动,我们的团队也是最棒的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特长,以自己的行为个性影响其他人,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交流配合,相互帮扶,对实践中的人、事、物各有对策,在实际行动中近距离的感知这个我们周围的世界、与我们所学相关的实践,以此来发展延伸对所学专业在未来的规划,对环保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对志愿者服务的实际认识,是在书本上得不到的收获,是我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最大收获之一。

篇8:大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总结

项目化社会实践, 是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有机结合, 并按照科研立项的管理形式给予科学规划指导的一种模式。将项目化管理模式有效运用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中,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学生活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 有效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标。[1]

二、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分析

人文学院是佳木斯大学最大的文科师范类学院, 针对“当前学校课外科技活动大多以讲座、论坛、刊物等形式开展, 缺乏有效载体, 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2]的现状, 自2013年6月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 项目组分别选取2010级和2013级男女生数相同的200人作为样本, 并分别于2013年5月和2015年6月组织了问卷调查。经过对比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愈加强烈, 创新热情竞相迸发。2013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申请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 他们对于参加“创新活动”的内涵比较了解, 对“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特别大的兴趣, 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个人就业之间呈正相关, 创新热情空前高涨, 参加创新活动的人数、次数远高于2010级。所以说, 通过两年的引导,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得以加强。

(二) 大学生创新素养显著提高, 创新思维逐步养成。2010级中仅有8.2%的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现可以应用于创新活动的主题, 而2013级恰恰相反, 约有44.7%的同学能够时常发现创新活动主题, 在回答“通过何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问题时, 2010级学生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和专题社会调研, 而2013级学生则恰恰相反, 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题社会调研、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 2010级学生中有21.7%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 有6.5%参加过创新为主题的竞赛, 37.7%没有参加任何活动, 没人参加过“挑战杯”辅导等专项讲座, 而2013级学生中达到51.5%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 12.9%参加过以创新为主题的竞赛, 22.4%参加过“挑战杯”等专项辅导讲座, 仅有2.6%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很显然, 经过两年项目化活动的开展,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创新思维更是得以逐步养成。

(三) 大学生创新智慧充分涌流,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12~2013学年度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仅4篇, 学院未曾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 没有院级立项, 校级立项13个, 省级立项4个, 任何级别的奖励都没有。而2013~2014学年度学生发表论文5篇, 开始实施项目化社会实践, 院级项目52个, 校级项目22个, 省级项目8个, 校级奖励6个, 没有省级奖励。到了2014~2015学年度学生发表论文30篇, 院级项目89个, 校级项目34个, 省级项目略有下降, 但仍有4项, 校级奖励13项, 1项冲进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可以说, 经过两年的实践, 全院学生的创新智慧得以充分涌流, 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构建

(一) 健全组织架构。健全的组织是夯实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有序, 一是要建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任组长的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对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宏观指导, 主管副书记和教科研副院长主抓工作落实;二是应从院内外遴选出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组成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 负责指导制订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方案、课题指南、项目论证、项目评审等工作, 进而有效提高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层次和质量, 不断丰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成果;三是应以学院团委为依托设立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安排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日常工作;四是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 吸引有志于支持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 负责指导学生书写立项申请书、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五是应该建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或者在学生会建立科技部等学生组织, 专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服务。

(二) 完善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是项目化社会实践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执行, 必须要逐步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此外, 还“可以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 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3], 需要构建物质和政策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项目培育机制等。

(三) 规范项目申报。规范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程序是帮助学生提高科研素养、熟悉立项申报程序、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策略。每学期开学伊始, 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就应该召开调研会、工作会和研讨会, 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大学团委关于学生暑期“三下乡”相关文件要求, 结合实践的实际需要、学院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实践需求, 科学论证、明确主题, 加强对学生立项的宏观指导。而后, 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按照相关精神, 编制课题指南、制订本学期工作方案、开展相关培训和讲座。按照工作方案, 学院团委应秉持“严格规范学院组队, 大力支持学生自组团队, 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实践”的组队原则, 注重学生团队在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引导学生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 自行组成项目化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学生自主申报后, 顾问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对自主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定级, 严把质量关, 最终将获准立项的项目确立为项目化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和一般项目, 并对不同等级的立项团队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 建设科学平台。科学、协调成体系的科研平台构建, 必将能够有力促进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成果快速转化。搭建科学、系统的科研平台, 具体说, 一个是项目拓展平台, 一个是成果转化平台。此外, 还要就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成果参赛的方向构建另一个平台, 在引导大学生参与项目化社会实践, 完成调研报告、发表科研论文、参与出版成果汇编的前提下, 支持大学生携带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参考文献

[1]胡丹, 颜东亮.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萍乡学院学报, 2015, 2:90~93

[2]姜威, 龙世立, 朱秀娟.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60 (2) :131~133

上一篇:快乐的你和我的快乐诗歌下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