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4-08-06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精选9篇)

篇1: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日志5)

作者:信息林

2012-10-162012北师大培训日志

培训时间:2012.10.118:30-11:30

篇2: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素养是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就当前的小学数学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的专业素养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认同、思维顽固陈旧、素质不高、知识陈旧等问题在教育信息化的当下,老师必须不断自我更新、发展、反思,通过教学改革与各种教育活动,及时做好反思工作

一、教育信息化对老师素养提出的要求

1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利用现代技术,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更新和变革而教育理念不同,教学设计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老师的教学行为与部署,及时做好观念更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信息化大的背景,老师必须不断改变已有的人才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资源观与师生观,通过研究《教学课程标准》,掌握其思想要领,对工作做好调整

2将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

基于教育信息化这一背景,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具备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能力,根据信息技术,让各个学科与时代活水结合在一起另外,信息技术融文、图、像、声于一体,让抽象知识形象化,学习内容更加多彩,时代气息浓郁,更有助于带动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研究与协作

基于信息化教育背景,小学数学老师在科研与教育活动具有密切关系老师也是行为活动的先驱,做好教学和研究工作,已经被现代化教育认可因此,在现代化教学中,老师必须集结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及时吸取教学经验,探讨得失,在取长补短的工作中,避免单打独斗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这也是搭建合同协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4资源组织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效率、成果都要求老师及时做好改进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深入教材内容,掌握网络、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做好组织管理与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终身学习

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与老师的教学方式都会出现改变,知识作为代言人与权威人士,其身份也遭到了质疑对此,老师必须不断作出改变,主动放弃传统一堂灌、满堂言的教学方式当然老师还要意识到学无止境,用终身学习观念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老师专业素养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小学数学老师专业素养现状

专业素养作为保障老师相关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具体包含:技能、专业知识与理念等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老师对应用知识与教学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知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专业素养、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研究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年龄差异,让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存在很大差距这和老师拥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有着很大关系,同时和教学设施也有关联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技术正在以惊人速度发展,同时也从理念、技术与知识上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大多数老师都希望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也有部分老师希望信息应用的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普遍认为:良好的职业素养,必须遵从职业发展要求

2老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要求老师了解学生情况,主要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偶尔交流与课堂表现获得,而这根本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缺乏有效持续的发展观念,由于认识不完善,所有很难使用有效的方法改进教学

其次,教学方案陈旧随着信息量增加,教育资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种教学途径与方式随之产生,这也满足了不同专业与级别的老师要求但是事实上,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已有的教学方式与习惯学校进行的研修活动,由于缺乏有效引导,老师学到的知识通常是零散的,由于缺乏创新,这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老师不能有效、及时地进行反思,即使有助于拓展知识传输,也很难内化相对,年轻的小学数学老师他们有先进的教学方式与理念,但是缺少实践经验,依然按照有经验的老师传输的经验教学,这样自身专业素养不能及时得到挖掘与提升

三、促进小学数学老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措施

1正确看待数学老师与信息技术的平衡关系

针对小学数学老师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平衡、和谐关系一则,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必须努力发挥其主导功能数学老师必须从学生容易接受、感兴趣的方面,帮助其提高创新水平与思维能力,这种培养主要通过几何作图、论证命题、算式推理等方式实现当然,在这期间,主导性必须适时、恰到好处、适度,以避免思维偏向二则,小学生特征直接影响着其主体特性的发挥,要求必须充分应用其优势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来看:他们正处于逻辑与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所以,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与开放式教学,让教学知识更充满趣味性,在学习兴趣得到提升的同时,带领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与思考中

2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反思与总结,为促进小学数学老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条件,打破原教学的约束,具体如:博客、QQ群、老师论坛、视频等;通过技术资源,及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信息技术也为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网站它不仅为教学管理提供了资源,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这样就能实现足不出户进行交流,向专业、名流的老师学习,更好地促进自我发展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必须及时掌握学生需求,从信息技术的层面做好反思与引领工作

3促进自我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我发展对老师专业素养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入职前老师必须树立起良好的专业素养,通过转变自我观念,用问题意识武装自己,就能不断增强知识储备量,更好地解决问题另外,新形势下,做好老师评价对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作用,所以要注重多元化评价

篇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全纳教育,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

全纳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平等”、“以人为本”, 这表示全纳教育不仅仅是将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班级和学校中, 更呼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起点与教育过程。正如它的名字“全纳”一样———它本身就意味着对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包容。学前阶段全纳教育的对象不应当只是身心发展迟缓、异常与超常的特殊儿童, 还应该包括“处境不利”的学龄前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城市农民工子女、贫困地区儿童、离异家庭儿童等其他在学龄前获得均等教育机会与资源的比例值较小的儿童对象。儿童在接受教育时所遭受的歧视与排斥现象是阻碍全纳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提倡包容多样性与差异性, 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视为正常现象。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差异中所隐含的发展潜能和优势, 将一般的教育方法与特殊的教育方法相结合, 让每一个儿童都得到适宜的教育, 最终实现教育民主、教育公平和教育多样化。而教师正是促进全纳教育得到真正实施的关键性角色, 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的储备, 决定了全纳教育的实施程度。

一、全纳型幼儿园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成都市号称能够开展或已经开展全纳教育的幼儿园中进行了大量调查, 调查结果均显示:由于教师自身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他们不愿意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教育, 包括肢体残疾儿童、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严重焦虑情绪的儿童、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自闭症儿童和其他处境不利儿童, 但并不包括超常儿童。大多数教师在职前并没有接受相关的学习与培训, 不具备这一方面的专业能力, 他们甚至无法辨认哪些儿童存在特殊需求, 更谈不上对儿童进行个别化的指导。这就直接导致了存在特殊状况的幼儿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 最终被迫离园。

1. 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意识薄弱。

幼儿园中的全纳教育理念首要体现在教师们具体的态度、情感、语言和行为上是否像接纳普通儿童一样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目前社会上真正开展“全纳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并不多, 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职前学习阶段从未接触过“全纳教育”, 在职后真实的工作中对其也并没有实际体验。他们对于“全纳教育”的理解可能更多是“想当然”的、是呆板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在笔者对教师 (不包括保育员) 进行的调查与访问中, 所有被访问的教师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表达出对于“全纳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绝大部分教师 (89.5%) 赞同“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 也有高达73.7%的教师表示“没有必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全纳教育”, 因为“会给我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会减少生源”“会影响到其他儿童的学习”。从另一种角度来就理解, 事实上是有73.7%的已经在岗的全纳型幼儿教师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全纳教育意识———他们虽然嘴上说自己认可“全纳教育”也在开展“全纳教育”, 却不认为那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 更不愿意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2. 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专业知识匮乏。

从满足学前全纳教育中特殊儿童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 全纳型幼儿园教师应当是精通学前教育原理与特殊教育原理的教师。但目前的高校、职前培训机构还没有培养全纳性教师的视野和机制, 直接导致了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缺失, 从而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全纳教育”。笔者在调查后发现, 幼儿园的教师对全纳教育的专业知识十分匮乏, 半数以上教师表示迫切需要掌握有关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技能。91%的教师在学校、培训机构中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原理, 82%的教师在职后教育中没有接受过有关特殊教育的相关培训。之所以在幼儿园中的“全纳班”或者在学前特殊教育岗位上工作, 也多因为被“赶鸭子上架”。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前儿童保育原理、学前教育原理、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儿童行为矫正等知识, 并进行过长期的专业实习的教师才能够成为全纳型幼儿教师。

3. 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专业技能缺失。

全纳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两方面的技能, 学前教育的技能包括艺术教育、根据普通幼儿身心特点制定教育计划等技能, 特殊教育技能则包括发现和诊断特殊儿童的能力、设计特殊儿童教育活动的能力、与特殊儿童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包括手语、盲文等特殊沟通的技巧) 等。由于目前各大高校大都将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分为两大专业, 所以多数学前专业教师都缺乏特殊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 这就直接导致她们在针对特殊儿童生活和行为方面显现出力不从心的局面, 也无法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全纳型幼儿园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幼儿园教师本身具有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工作经验、不同的关注对象以及不同的研究兴趣等。根据幼儿园教师的个体差异, 其专业发展也应该分层次、分领域。不仅如此, 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 其专业发展的途径也应该是不同的。基于此, 笔者对于全纳型幼儿园的教师职后培训提出以下建议。

1. 发展目标分层次。

教师职后发展应当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1) 初级层次:具备全纳教育的理念, 愿意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包括处境不利儿童和特殊儿童。理论上, 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应当达到此层次, 提供给所有儿童教育机会上的公平。 (2) 高级层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辨识儿童的特殊需要, 能够正面回应其需求, 能够对其进行沟通与指导;能够让普通儿童真诚地接纳处境不利儿童并与其快乐的相处。给予现实的幼儿园教育需求, 一半数量的教师应当达到次层次, 满足所有儿童教育过程公平的需求。 (3) 专家层次:能够设计出适合身心发展迟缓、异常及超常儿童和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活动, 使其在随班就读过程中乐于与其他儿童及成人相处, 使其乐于学习, 从而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幼儿园中少数教师 (“精英”教师) 应当达到此层次, 实现幼儿园内真正的教育均衡。

2. 职后培训分方向。

幼儿园教师无法选择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儿童, 幼儿园管理者也不应当把儿童按照其特殊需求的类型进行编班;并且作为与儿童面对面的教师, 其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就是与儿童沟通, 因此, 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与所有儿童沟通的技能, 包括对儿童的观察与分析、基础的手语等。在此基础之上, 再谈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暨职后培训方向的分类;换句话说, 分方向的职后培训适合于专家层次的幼儿园教师。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 本研究初步设定全纳型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 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指导。智力障碍儿童在智力功能及适应功能方面均存在缺陷, 根据智力障碍严重程度的不同, 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记忆、学习速度、保持、迁移、动机以及适应性行为等方面发展的问题。幼儿教师在面对智力障碍儿童时, 应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重点需考虑其个体差异性, 掌握如何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适当调整对儿童的要求, 采用何种方式让儿童能以符合其能力、学习速度与兴趣的方式来参与活动, 并提供适当支持促进其发展;同时, 要了解班级中的智力障碍儿童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 有哪些需注意的问题。 (2) 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指导。在全纳班级中, 为了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 幼儿教师需掌握: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点、助听器的使用、日常的手语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在与听力障碍儿童沟通或提供指导时, 应采用什么样的语速、音量, 肢体语言怎样配合等;如何充分利用听力障碍儿童的残余听力, 通过同伴互动等途径鼓励儿童多听多说, 帮助儿童听觉与言语能力的发展;如何通过其他通道, 如视觉, 来弥补其听觉信息的缺失。通过对教学活动参与方式的调整与支持辅助的提供, 让儿童充分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3) 对视力障碍儿童的指导。对于视力障碍儿童, 除了营造接纳的班级氛围, 幼儿教师还应掌握如何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视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点, 让视力障碍儿童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视力障碍儿童的功能性视力, 提供适合儿童使用的学具、教具, 如放大的字卡等, 并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知道如何通过其他感官通道的信息来补偿视觉通道信息的不足。 (4) 对自闭症儿童的指导。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特征是其在社会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 同时伴有狭窄、重复的行为与兴趣。在全纳班级中, 幼儿教师需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点, 并具备处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的能力:一是如何营造一个全员接纳与参与的环境, 让其他儿童也能接纳自闭症儿童, 避免其他儿童因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或问题行为等而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二是如何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要提供何种支持帮助, 如何合理利用资源 (如同伴资源等) , 让自闭症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 与其他儿童互动, 从而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三是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如自闭症儿童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突然情绪失去控制而出现攻击或自伤行为等。 (5) 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指导。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的情绪、行为反应与同龄、同文化背景的人存在很大差异, 且此差异对儿童的学业、社会适应等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儿童可能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如攻击、不服从等, 也可能表现出内倾性行为如焦虑、抑郁等。在全纳班级中, 幼儿教师首先需注意观察儿童, 及时发现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尤其是内倾性的行为;幼儿教师需掌握如何与家长合作, 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接纳与支持的环境;同时, 幼儿教师还需掌握基本的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如强化、消退、塑造、代币制等, 在日常学习及生活常规中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此外, 幼儿教师要合理利用资源, 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 (6) 对超常儿童的指导。超常儿童也被称为“天才儿童”, 其智力、创造力、实践力的发展都显著领先于普通儿童。有研究表明, 虽然学业成绩和儿童的智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但相关度却不高———有的儿童学习成绩优异, 很难归因于智力超常;有的儿童其特殊才华并不一定能在学业成绩中体现出来;有的创造力很强的儿童, 由于不能循规蹈矩地学习, 难以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尤其是在学龄前阶段, 儿童的系的成果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 很难用分数或等级来判断其发展是否超常。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部分超常儿童对于学习和成长的特殊需求被幼儿园和教师忽视。教师一旦忽略儿童的这种渴望, 按照统一的教学手段强制规范他们的行为, 打击他们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欲望, 最终只能使得超常儿童才能的泯灭和身心的不健康发展。即便是能够发现超常儿童的需求, 如何满足他们———怎样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应用何种教育方式等———也时时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 幼儿园教师对于超常儿童的鉴别与指导也是幼儿园开展全纳教育的重要能力需求。 (7) 对其他处境不利儿童的指导。父母离异、父母外出务工、跟随务工父母进入陌生生活环境、家庭暴力、语言不通、被遗弃等种种因素, 都能够影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为自卑、焦虑、恐惧、反应力下降、对家人缺乏依恋、具有攻击性行为等现象。幼儿园中的处境不利儿童并不少见, 但教师却往往对他们“视而不见”, 一些经验尚浅或缺乏教育敏感度的教师根本无法鉴别处境不利儿童;另一些教师当他们发现有处境不利儿童时, 受到自身专业态度的影响或专业能力的限制, 根本不愿/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适宜的指导。全纳型幼儿园的教师应当知道如何因人施教, 从而改变处境不利儿童的偏差性认知结构、提高其心理抗挫能力、消除影响其个性发展的不利因素, 使其健康地成长。

3. 发展途径多样化。

现阶段, 幼儿教师的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主要依靠职后培训等方式实现。大多数幼儿教师参与职后培训的目的在与获得某种证书, 从而导致教师自我成长意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所以全纳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应当以多种形式开展, 这样才更有效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通过职后培训实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学期培训。以一学期为一个培训周期, 利用晚间与周末, 组织幼儿园教师进行学习。由于持续时间较长, 培训内容可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与递进性, 适合于期望达到初级层次的教师。 (2) 专题培训。以全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 开展独立的讲座。专题培训的时间较短, 内容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适合于高级层次的教师与专家层次的教师。 (3) 体验式培训。此种培训方式主要针对教学实践的观摩与交流, 要求教师走进示范性的全纳型幼儿园观摩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实施各种教育活动。并且以带班教师的身份驻进幼儿园, 真实地面对不同的儿童, 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帮助儿童、发展儿童。这种培训方式适合于初级层次、高级层次与专家层次的教师。 (4) 影子培训。此种培训方式要求培训方组织专门的导师小组确保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解惑时, 够得到及时的智力与策略支持, 就像影子一样时刻守护在幼儿园教师的身旁。这种培训方式适合于高级层次与专家层次的教师。 (5) 网络培训。现代信息社会, 咨询爆棚, 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全球MOOC课程的兴起, 许多教师选择了远程进修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目前大陆地区已有许多幼儿园教师进行讨论的网络社区, 但是却很少有专门关注幼儿园中全纳教育的平台。建立一个全纳教育为基本核心的网络平台、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即时咨询、储备专业信息、发布相关消息, 这将为全纳型幼儿园教师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长之路。

根据以上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设计出全纳型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途径与内容的模型, 如图1。

篇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05-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时代,教师应如何应对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信息化社会呼吁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教育信息化技能。

提高教育信息化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提出必然要求。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有着信息技术的痕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教育信息化注定要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手段,更将带动教育、师生关系、组织管理乃至教育运行模式和机制在各个层面的革新,这种革新影响与日俱增。教育信息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异常快,传统的学习方式、知识结构不适应迅速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技能,不足以满足现实工作、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号角已经吹响。网络学习、职后学习方兴未艾。信息化社会发展呼吁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

2.教师内在发展必然性。

技术革命、教育改革呼吁教育信息化关键者——教师要主动掌握信息技术,适应时代变化。教师专业发展其实是教师内在发展要求决定:“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教师在适应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中,个体信念、知识、教学实践对学校、学生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岗位晋升、彰显教师个人价值、实现生命价值。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为主渠道的网络教育把课堂扩大到全世界,延伸、细化到每个家庭、每个教室等任何一个可能的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学、虚拟教学、数字化教学开创了教学方式的“革命”。教育信息化真正来到我们身边,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改变着学校课堂,影响着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教育信息化目的是为学习者、教师及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具、内容资源和相关服务。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备课系统、学习管理系统(LMS)、多媒体网络课件、学科资源库素材库、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框架型学习工具软件(如建模软件、几何画板等)、教育门户网站、教育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各种工具系统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实现教学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软件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育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资源和更便捷的服务,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变成现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现教育方式的改革。面对教育信息化技术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反思教学,亦成为科研的研究源泉。

2.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能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社会给予教师学习更大的可能性,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知识结构组建、教学过程、教学途径、教学观念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到所有的知识,互联网实际上就是“将一切知识开放给一切的人”。传统学校式学习方式不适应迅猛的知识增长。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学会学习”。教育科研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开展教育科研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则是信息时代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得力助手,它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题资源、工具支持和策略方法指导。科研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过程离不开电脑技术的运用。以往进行课题申报、研究、撰写,查阅文献资料是一件困难的事,动则数月,有些珍贵书籍还不是每个馆藏图书馆都有,进行科研教育成本高。如今信息网络化,因特网为人类提供最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最丰富的学习情境。有了网络,教师可以查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章,各种电子图书出现和运用,扩大检阅范围,提高产出效率。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对科研调查过程如实记录,电脑更是加快了对资料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从而从在繁琐的数据、资料里解放出来。提高科研产出,提高科研质量,缩短教师职称晋升过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教师主体意识增长,加快教师个体成长。

教育信息化的出现,意味着要掀起更为剧烈的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必然有利于个性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师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教育改革提出的个性化发展使因材施教变成可能,教育成效提高。以往的知识模块,可以根据学生个性需要,组合成为一个个方块,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新组建,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以网络化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途径便捷、迅速,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人格魅力。教学的进步可以提高教师自信心,教学的成就自然能刺激教师寻求更大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能力、主体价值不断完善,主体个性的生命质量的提高,教师个体技能、知识提升;教师参与社会变革,政治意识增强,更是赢得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和尊重。

2.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目标就是建构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社会”意味着学习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时随地学习变成可能,优质资源人人可以享用,教育公平变成现实。教育信息化将为学习社会的终身学习提供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持。在资源共享、开放式的网络里,知识的获取是随处可得的。教师可以在互联网里自由自在的学习,不再局向于行政式的培训,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需求有选择性地参与到各种学习、培训中,在网络中还能寻求到教师群体,实现群体合作,通过网络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实现资源共享。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无止境,教师理应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

篇5: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武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发挥中华武术的重要作用,实施武术强国战略。而中华武术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则是基础,为此,必须加快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步伐。本文从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打开通道;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涵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和找准定位;不断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地位,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提供支撑;各级学校领导和部门积极支持,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落实保障;社会各部门要转变理念,加大合作,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凝聚合力等方面提出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发展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和举措,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强国;学校武术;发展

前言

北京奥运会后,我们提出了要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一直以来,建设体育强国是学界、政界等各界争相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举措更多的是关注竞技方面,忽视了学校这个基础平台,提到体育强国也更多的是关注西方的体育项目的发展与提高,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项目,似乎这就是一种从洋忘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代表之一的中华武术一直处在被冷场的角落。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路在何方?作为武术教育基础和平台的学校武术又该如何积极应对呢?2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华武术一直以来在夹缝中生存,学校教育极少有武术的一席之地,武术被跆拳道、田径等西方体育项目所取代,学校教育不传授武术。中国武术研究院康戈武研究员曾指出“:学校武术教育名存实亡”。甚至有的学生还认为搏击、西洋剑、合气道、空手道、相扑等也属于武术项目。[1]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学校武术教育在一个全面西化的身体教育场域里“惨淡经营”[2]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极其匮乏!同时学校武术也存在着武术师资薄弱,武术教材内容陈旧,改革力度不够,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无武术课本,部分领导对武术教学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武术场馆、器械严重缺乏等问题。

3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措施3.1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为学校武术教育打开通道发展学校武术必须要有畅通之道。建构和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需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终身武术教育系统,努力做好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进行武术的系统教育,为学校武术教育打开一个通道。将学校武术教育教学从体育课体系中剥离出来,构建民族身体文化教育教学体系,使武术教育能站在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并得到良好传播。[3]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4]3.2实施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涵养,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和找准定位费孝通等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5]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发挥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使其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做贡献。学校武术教育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和培养创造性人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学校武术》[6]中提出,学校武术总体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可选择的武术丰富内容,以及学校适用的武术运动形式,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参与武术锻炼,从中获得技击和真实的体验;以简单有效的武术方法促进学生提高体能水平,增进健康;养成运用武术技能进行锻炼的习惯;掌握武术攻防的基本技法和知识,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有效地进行锻炼和防卫;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合作礼让的道德品质。中国武术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7]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使命感,这将是学校武术教育的正确方向。

3.3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地位,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提供支撑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直接传承者,武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化素质是发展武术教育的重要支撑,发展武术教育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化的武术教师。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着力培养武术专长教师。有学者调查过,现在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武术教师,武术教师大部分由本校体育教师兼任,即使有些教师是武术专业出身,到了学校也很少教武术,只教那些应试的体育项目。武术教师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断了学校武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有效媒介,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等都产生一系的`影响。

3.4学校领导和部门积极支持和重视,为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落实保障目前有些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武术的认识和态度仍有一定的偏差,对学校武术不闻不问,态度极为冷漠,忽视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以致严重阻碍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的顺利发展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及其他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其中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形成上下“一盘棋”的优势,唯有此,才能形成学校武术教育的良好局面,才能为学校武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开创学校武术教育的新局面。

篇6: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初探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媒介组织都在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这个大趋势,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重点.目前国内针对媒介融合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最大难点在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不论是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施,还是培养环节、科研机制等方面都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

作 者:尹良润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天津,300387刊 名:东南传播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64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媒介融合专业 融合新闻

篇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朱培红

日前,本人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杨贵亮教授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专场报告。杨教授从宏观到微观,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现实,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层次以及我们应当追求的几种境界。的确,在知识加速更新的时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问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这个重心问题的核心。然而,在当前课程改革大形势下,如何把握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下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各个国家、学校、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课程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而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势必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这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即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这无疑要求教师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教育目标观的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教师专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即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教师专业要从根本上去求发展,今后鉴定教师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新课程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从而使教师角色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为主动的研究者,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它不但要求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教师自身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用自己的探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二,学会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评和他评相结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合,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主动参与,有助于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形成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效地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教师专业不断改进和发展。

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

没有教师就没有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也不会有教师专业的长期发展,就象课程研究上的一句名言“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实际上,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课程改革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和技术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正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离开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工作不可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首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加上现在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对课程改革的前景无法预料,势必使教师难以舍弃旧习惯和旧观念,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我们的课程改革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要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造成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致使教师专业必须得到改变与发展,教师由原先的“自主型”阶段向“自我更新型”阶段发展,教学生活与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使自己的专业得到锻炼与成长。同时教师的关注也得到升华,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持续性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形成了以关注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伦理观。

三、课程改革中应树立“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者,又是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师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适应课程改革及其新要求,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加以省思、研究、改进,成为一名“研究者”。

第一,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首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方法、思想与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所以,成为一名“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其次,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已成为课程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研究者,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世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课程改革作好准备。这说明教师即研究者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第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来看,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而这种知识是教师本人的一种能力与技巧,因此要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只能从教师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中得到与确认,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其次,课程改革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大致需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三个阶段。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却不对经验深入研究,其真正价值只能是经验的重复。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探索精神,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最后,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主要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是支配教师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教师只有对自己已有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反思和辨析,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和探索,坚持自己深思熟虑的教育观念,并不懈地确信、恪守与实践,才能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有所建树,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

四、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成绩效果的判断。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适当与否,不但影响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而且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事实上,教师中大多数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断他们工作的等第更有意义。为此,在课程改革中,管理者应注重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评价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管理者的目标,并不断地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使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和学校集体需要得到融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

再次,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负责的工厂,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缺少综合评价,就无法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无法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最后,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主张教师自我反思。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发展的质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自我反思,吸取前面一些错误的经验、教训,建立自我剖析的档案,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反思技能。这将帮助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当然,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面地去了解,也不可能靠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动,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运动,也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可以奏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课程改革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篇8: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产教深入融合”, 必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产教深入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要求高职院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创新顶岗实习形式, 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因此, 青年教师必须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 了解技术信息;了解和熟悉实践企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技术规范, 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把企业实践成果引入或融入到教学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产教深入融合对青年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2.“产教深入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 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在此背景下, 高职院校必须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而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拥有一支整体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加大, 必须切实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教的师专业发展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过程中通过自主多样专业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 促使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更新、完善。“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实现增强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既给高职院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又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办学资源、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和效益等方面的压力, 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就浙江省来说至2013年底全省高职院校35周岁以下教师占5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 其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高职院校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 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虽然有许多致力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包括对教师提出学历、学位、职称、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但没有真正从教师专业化的高度来认识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更是缺乏科学的引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本位观念导致老师们关注的是如何上好课, 对自身的专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 更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部分青年教师将教师专业发展仅仅等同于学历、知识的发展, 因此降低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2. 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目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多是由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组成的, 他们基本上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的通过招聘直接进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马格德堡大学教授巴德认为, 由于大学是按照学科体系培养未来职业学校的教师的, 学生所积聚的是抽象的、学科体系的结构性知识, 使得这些未来的教师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 很难跳出学科体系而采取行动体系的教学 (1)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在教师入职之后提供相关的各种培训, 但存在培训时间短、内容上不全面、培训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加之青年教师被动地接受学校布置的跨专业的教学任务, 导致青年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 科研能力欠缺。

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 还应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事教研科研工作的动力是为了专业技术职务的提升, 平日里工作重点基本上都放在课堂教学上。二是侧重理论研究, 部分青年教师虽积极地参与一些课题研究, 但因缺乏专业实践经历和经验, 所选课题的方向多偏重于理论研究。三是参与校企合作课题少。由于学校与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致使某些青年教师无法参与其科技研发, 更谈不上成果推广。

4. 专业发展支撑保障不足。

高职院校为青年教师提供的专业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 还缺乏规范的、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提供的相关培训力度不强、效果不明显, 培训渠道不够宽, 经费投入不足等。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出台了一些鼓励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奖励方案, 可对于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激发他们的科研潜力来说, 力度还不够。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 做好规划,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从学校毕业后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三到五年内的青年教师所取得的成就, 对他今后发展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他以后发展方向, 所以青年教师要根据情况准确定位明确专业发展目标。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专业发展或成长规划的系统学习。青年教师申请参加“一对一”帮传带、助讲培养等传统活动, 参加专业教学团队、教学科研团队等充分争取得到有经验的教师们帮助, 获得自身专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持。青年教师要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加上导师的指导尽快做好规划、明确定专业发展方向。

2. 深入企业, 增强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然而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已经不仅是简单的知识层面的传道授业解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各高职院校出台专业老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要求, 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下企业锻炼活动, 了解企业知识文化, 学习新知识, 了解新工艺, 掌握新技术。青年老师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入企业产品试制或设备安装等工作小组中, 成为企业的一员。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教师技能, 将这些新内容渗入教学中,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寻求合作, 加强横向课题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产教融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主、科研力量普遍薄弱的现状, 青年教师应积极寻求合作, 参与企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加强横向课题研究。首先要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于与企业合作, 开展“立地式”开发研究, 侧重生产技术的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方面的研究。其次要立足于与专业相关的中小型企业, 因为规模较大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青年教师参与合作的机会不高, 而中小型企业有较好的合作意愿和合作基础。例如我校设富阳创业园, 引进周边地区几十家中小企业入园, 为青年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合作既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又能提高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4. 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前提虽然是教师的内在动因, 但是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坚强有力的外部境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封闭的、孤立的, 而是一个连续性和长期性的过程, 必须借助相关的专业组织的帮助。各高职院校要加强青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化建设,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互相交流和研讨,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素养, 最终达到专业全面发展的目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发展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同时各高职院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建设。充足的经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将步履维艰, 难以取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善江.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8) .

[2]冯宁.论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2 (9) .

[3]李国成.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 2014 (8) .

[4]王晓茹, 孙小娅.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 2014 (8) .

篇9: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状况,从而探寻教育学意义上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系统。

[关键词]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动力 教育学研究

[作者简介]游华金(1967- ),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阳艳美(1980- ),女,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广西南宁530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高职院校教师从业动力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C121)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46-02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高职教师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定性,要求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在工作中促进专业发展。但事实上,据笔者调查,目前高职教师的从业动力不足,发展动力不强,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质量。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状况,从教育学意义上探寻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历程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体现于日常的细微行动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①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及研究经历了由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教师群体专业化到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由关注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地位的认可到关注“内部”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

1.教师群体专业化。“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是教师群体专业化时期。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中,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性质,强调“教学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并指出这种专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这一时期,虽然在政策上对教师地位给予了专业确认,但在现实中教师专业地位并不稳定。作为“准专业”的教师,必定倾向于对照成熟专业的特征,设法让自己满足各项指标,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化。基于这种逻辑思路探讨教师专业化的议题,主要通过亮点来保障教师专业化,强化其发展动力,并最终实现专业化。

2.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期教师个体专业化策略主要表现为教师被动的专业化。人们曾试图通过提升教师群体专业化或教学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使每一个教师得到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得到预想的较高专业认可。制定严格的专业规范、入职标准至多只是专业制度上的建设,外在的制度无法保证每一位教师专业知能和专业性的不断提升。这种外在的动力使得研究从谋求教师群体专业化策略逐渐转向教师个体专业化策略,教师专业教育的范围也拓展至整个职业生涯,并逐渐得到强化。

3.教师个体专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开展的“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可大略勾画出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这种研究将社会大众的关注视角拉回到教师身上,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诸如标准提升、家长共同参与、教师合作、行动研究、学校自我管理等各项教育改革方案。这些改革诉求不必然改善教师的专业文化,但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项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在具体实施中就会变味,不仅没有促进教师的发展,反而给教师专业发展增添了新的现实困难。

二、高职教师专业化与高职教师发展动力

近来,网络调查发现有七成的教师幸福感缺失,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压力太大。我们现在都在呼吁教育的生命意义,一个充满压力和倦怠、毫无幸福感的人如何能带给别人幸福?教师的这种状态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教师专业化是时代的要求,但要倾听现实中的声音,到底是什么限制或抑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基于对有关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的综合考察,笔者发现,不论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内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执行者、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实现模式,还是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高职教师主体需要,忽视高职教师情意、期望等专业结构深层次内容发展的问题;只强调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其对高职教师自身人格完善、人生价值实现的主体价值。高职教师在被动的专业发展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自我迷失。针对这种忽视高职教师自我的高职教师被动专业发展,教育学界提出了“高职教师本位”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观,强调高职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和专业发展对高职教师人格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价值。“高职教师本位”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观认为,高职教师主动参与是其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职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是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这个多元化和不确定的世界里,事物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校园中的教师也面临着各种选择。社会中的价值迷惘和道德失落影响着教师,他们如何才能坚守岗位呢?有的新教师在教学领域中无法自我实现,随波逐流或干脆放弃教师职业,也有的教师从中体验到了成果和自我价值,不断努力寻求自我专业发展。有些中年教师陷入生活压力中,寻找不到新的动力,得过且过,严重倦怠,而有些教师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反思,体验到了教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成为学校中的骨干、专家。这些现象引人深思。同时,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已有研究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学校具体环境中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得不去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教育学追寻

武德沃斯(R.S.Woodworth)把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称为内驱力。需要是产生内驱力的基础,当人需要某种东西时,便把缺少的东西视为必需。需要激励着人去行动,使人朝向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②只有自己产生了发展的需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否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只能停留于表面或成为空谈。

大部分教师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动机来自于外界(家庭、社会对教师的定位等),即认为教师是一种比较有保障的选择,如有寒暑假、稳定,甚至对择偶、孩子教育等有利,此时选择做教师只是为其生活服务的;还有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选择,如师范学校毕业自然首选学校。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职业选择中缺少个人内部的需要和意愿,更缺少对教师职业全面的认识以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高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职业的发展不是自身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所以比较被动。

笔者认为,高职教师的发展动力源于三个方面:内在动力、外在压力和吸引力。内在动力是指高职教师具备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主人翁精神,这是高职教师发展动力的主要因素。高职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表现在高职教师的职业责任上。高职教师的工作既是神圣的,也是清贫的。神圣的职业道德责任使其自觉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倾注到学生身上,辛勤工作,这是最可贵的力量。

外在压力是指有形或无形地施加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力量。高职教师目前承受着各种压力。首先,教学质量、业务能力与水平是最大的压力,高职教师心中始终想着教好学生,尽力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其次,各种制度的约束与考核、评价、表彰、奖励也是一种压力,促使教师设法做好自身的工作。再次,科技发展、知识更新也对高职教师产生了压力,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业务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以便胜任教学工作。最后,当前教育改革中实行的聘任制、责任制、持证上岗等竞争机制也给高职教师增加了压力。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正确地运用各种压力激励高职教师,就会大大地调动高职教师的积极性。

吸引力是使人们对工作目标有一定兴趣和爱好,愿意为之投入的力量。吸引力归纳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像卫生条件保证人们不生病那样防止对工作产生不满的因素,可称之为保健因素;而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欣慰,工作成就感,由于良好工作受到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责任感等因素能促使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这些可称之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抓好了,能吸引高职教师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这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内在动力产生于高职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激励高职教师奋发向上的决定因素。外在压力是激励过程中的组织手段,它按照社会的要求,规范高职教师的行为,使之自觉地为学校积极工作。吸引力则是从人的需求和情感特点出发去激励高职教师的积极性。这三个方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构成了高职教师发展前进的动力。学校对高职教师有吸引力是构成高职教师发展动力的基本条件,它为内在动力的产生和外在压力的存在提供了保证。外在压力也为内在动力提供了组织、制度上的保障。而内在动力则是高职教师发展动力的最大影响因素。目前,高职教师发展动力的三个方面正在发生变化,其趋势是:内在动力不足,外在压力增加,吸引力效值升高。内在动力不足是整个社会的大势,外在压力增加是教育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加强的结果,而吸引力效值升高的原因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构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系统,首先要提升高职教师自我发展需要和职业认同感,强化其角色扮演;其次要构建高职教师从业的社会支持系统,给高职教师的发展提高适当的外部激励;最后要形成高职教师任职的良好组织氛围以及以情感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释]

①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19.

②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9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新课程热中教师角色的冷思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王新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尔利.效能理论与高职教师管理[J].广西交通科技,2003(6).

[5]周萍.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因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3).

上一篇:《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阅读训练及答案下一篇:有关清明节现代朗诵诗歌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