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

2024-08-08

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共9篇)

篇1: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

参与和体验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的每一个环节,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让我们掌握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术,成为可以应对基本需要的“全面人才”,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体味和感受各个工种间配合的重要,而后者可能对我们更为重要。

套用初中课本中的一句话,电视节目制作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这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的综合。这里有语言文字的文学艺术,有摄影摄像的声光艺术,等等。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中的点滴体会。

1.策划与编辑

好的节目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策划,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好“点子”。这个点子就是节目的灵魂,决定了节目发展的方向。节目前进的道路平坦通途还是崎岖小道,很可能就在出发的一刻决定了。为了一个好的选题大家讨论了很久。而一旦一个可行的方案推出以后,后面的工作就会在这个前进的方向上一帆风顺了。如何才能有一个好的策划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必须很好的理解要做的节目的意图:要做给谁看,要对他们说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明白你的宗旨是要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你的受众易于接受的切入点,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出发,把一个事情说明白。这些,是我们很多从业人员所欠缺的,也是我们学习中所应当重视的。之后,要在拍摄前尽可能多的做功课,包括考虑到实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拍摄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等等,最好能形成书面。如果有大量的语言表达,则应该有比较完整的文案。

2.拍摄

拍摄过程是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技术含量相当高的环节,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操作各种专业设备,另一方面要求其有较高的审美水平,能做到不仅拍摄到事物本身,还能通过这个拍摄过程展现出其美好或者丑陋的一面。虽然客观的事物是不变的,但是不同的人拍摄出来,就会有千差万别。可以说,看到一部作品的画面,就可以看出这个摄像人员或者导演的审美价值观。尽管目前我们在学习阶段接触到的还都是比较简单的设备和比较低的要求,尽管目前的设备只要把所有设置都调到auto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那些只是所谓的表面文章。我个人在拍摄过程中的体会是,通过摄像反映思想的过程主要在于视角的把握而不在于技术的操作,一个合适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状态决定了你的关注程度,而不是是否在拍摄中运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使一部作品显得花里胡哨但是内容流于空洞。这个观点在新闻纪实作品中尤为突出,过度的技术参与反而可能降低了真实和可信度。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技术的进步,而只是提出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内容永远应该大于形式,内涵永远应该大于外表,这个思路在后期的剪辑中同样值得借鉴。

3.后期制作

后期的制作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俗话说是“七分拍,三分剪”,其实在很多具体的应用中,剪辑的重要程度可能更大一些。特别是一些文艺作品,很多气氛的烘托、特技的加入都是依靠后期制作完成的。我个人是偏重新闻纪实性的,一般的应用中剪辑的作用更多的是从大量素材总选择需要的素材,然后拼接成段子,用来支持和反映主题。但是这个剪辑同样是有讲究的,我的实践经验就是挑核心内容,尽量保持简洁。很多时候自己拍摄的素材会难以取舍,结果是自己陶醉的很而旁人不厌其烦,在这个时候我们呢就应该更加注意对于主题的把握,点到即可。

总而言之,参与过制作的方方面面,就能够做到不仅仅从节目主持的角度看问题,而可以从节目全局审视你的创作。同时,对于你与各个工种的合作和沟通也是很有帮助的。

篇2: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

首先,本次培训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的,因此,培训一开始南京电教馆的老师就给我们学员介绍了基础的摄像的一些应用操作技巧,讲解的内容很实用,很贴合我们平时的工作需要。而且紧接着就带领我们学员到了奥体去实践拍摄了,每个人都交了作品。但是我觉得,开始的摄像的拍摄技巧讲解还可以在深入一些,并且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应该给我们学员规定一个拍摄的主题,然后作业上交后紧接着老师就可以对于我们的拍摄作品进行更加详细的点评和指导,最后是老师们也同时拍摄一个作品和学员的作品进行一个参照,我想这样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我们的问题,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提高。

其次,在随后的培训中又学习了如何使用非编软件对于所拍摄的视频进行编辑,但是学习的时间太短暂了。很多的学员老师并没有来得及完成自己的非编作品,而且对于非编的软件掌握的也不是很熟悉。我觉得应该利用更长的时间对软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至少让每一位学员老师都能够完成一个作品。还有后来的ps的学习也应该如此。

再次,对于灯光的讲座我觉得对于我们学校教师来说不是很实用,一方面学校没有条件,另一方面我们的专业知识也不够。只能是作为一个知识去了解。

最后对于校园电视的制作培训非常实用,也很贴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学习过后觉得收益匪浅。

还有,我觉得作为一次培训,后续的工作也应该跟上,例如继续进行第二期,第三期的培训;还可以将培训的教程和资源挂在网上,让感兴趣的学员进行继续学习等等。

篇3: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

一熟练掌握示波器的各项性能与使用方法, 透彻理解电视节目各项技术指标的含义

数字电视节目所采用的监测手段与方法和以往的模拟电视节目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已完全不同。我们采用监测图像的Y、Pb、Pr的方法,在模拟电视中监测图像的视频信号幅度是否超标,这个方法在模拟电视节目中是合理可行的。但是我们当今的数字电视设备在处理节目的R、G、B信号时,中间须经过各种形式的变换,如信号采样、量化、编码等这些模/数与数/模的转换,在这些中间形式的信号变换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带宽原因的不同而使原本合法的Y、Pb、Pr信号产生幅度上的突变,所以,在数字电视节目中我们采用的是直接监测节目视频信号R、G、B电压的幅度和复合视频信号的幅度是否超标来判别节目信号的幅度是否安全。2007年,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GYT 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标准中,对视频信号的幅度包括亮度Y信号的幅度、R、G、B信号的幅度、复合视频信号的幅度、节目底电平的范围、节目的声音电平大小、声道具体如何分配以及节目带的制作规范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我们应详细了解这些技术指标的参数与范围,更要注重节目的主观评价,透彻理解在主观上对一个节目的图像和声音是如何评判的,因为从历年参评节目技术质量奖得出的经验,主观评价对一个节目技术质量的优劣在质量评价方面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把握好节目的前期拍摄,控制好节目素材的质量

因为前期拍摄的素材的好坏对节目的图像质量起到了决定与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前期拍摄的节目素材的画面清晰透亮、质感细腻, 有足够的画面层次, 在前期拍摄中有必要进行技术上的监测, 在数字电视节目中, 我们大家知道利用带有色域监测功能的示波器 (如我们使用的Tektronix WFM6120) 直接监测节目信号的R、G、B信号幅度、复合视频信号幅度不超标, 防止色域的越限, 是数字电视时代最有效和科学的监测手段, 可大大提高数字视频图像的质量。在拍摄前, 对摄像机的前后焦距、黑白平衡做正确的调整、GAMMA曲线的合理应用以及摄像机拐点的校正都是保证数字电视节目图像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节目画面的质量足够好, 利用示波器监测节目素材的信号指标是否在标准所规定的色域范围内, 另一个原则是使我们拍摄的画面的信号波形的面积在不越限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波形面积最大, 因为这样的画面往往是最清晰、最通透, 且画面层次非常丰富, 色彩柔和非常逼真。

三利用非编系统中的各种视频滤镜控制节目信号的视频幅度

在非编系统中非编软件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滤镜,比如系统中的“清晰化”、“去除交错”、“闪烁滤除”,影像控制中“YUV”调整、“HSV”调整,色彩校正中的“广播安全”、“RGB平衡”、“RGB限制”等等。对于在前期拍摄中本来就可以防止视频信号幅度超标的画面,由于没有正确使用摄像机的自动拐点校正(AUTO KNEE)功能和没有正确设置好摄像机的动态伽马DRS (Dynamic Range Stretcher)曲线范围,使得被拍摄景物中高亮部分区域的图像信号幅度明显超幅(如图1),我们可以看到镜头最近端的植物树叶非常耀眼,从泰克示波器显示的信号波形中,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复合视频信号和亮度信号幅度已超标严重(如图2),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非编软件的一些滤镜来弥补前期拍摄不完美而带来的视频信号幅度上的超标。在苹果非编系统中,我们可以给这个画面加上色彩校正中的“广播安全”这个功能强大的滤镜(如图3),在这个视频滤镜中有六个控制级别,分别是“机构内部”、“正常”、“保守”、“非常保守”、“极端保守”、“自定义”,在通常情况下,

在一些大型文艺晚会的录制中,灯光师为了达到舞台上的灯光艺术效果,达到某种气氛,增强舞台的幻觉感与节奏感,经常使用大量的具有同一高色温的电脑灯、泛光灯(如图4),这样往往使得舞台效果艳丽、但这样一来使得节目视频的R、G、B信号幅度超标严重(如图5),这时候单独加“广播安全”一个滤镜已无法把节目的R、G、B信号幅度控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到非编系统中的另一个控制视频指标的滤镜“RGB平衡”,用了两层滤镜后(如图6),可以明显看到RGB信号幅度都回到了菱形框内(如图7),通过这样的调整后,现在的信号已变得非常安全。所以充分利用好非编软件视频滤镜的强大功能,往往可以非常好地控制好节目的各种视频信号幅度回到安全范围内。

四为烘托节目气氛作适当的调色

一档电视节目的优劣更多地取决于整个片子的光影与色彩的应用。一个节目的主题往往通过整个片子中光影与色彩的准确应用来烘托节目的气氛、衬托节目的意境。光影与色彩是构成影像艺术现实语境的必要载体,也是电视工作者为营造节目的氛围、意境所常用的艺术手段。随着非编软件中数字调色技术的广泛应用,在Final Cut Studio 2中加入了Color这个专业影视调色软件,它的众多专业调色工具使得节目制作者对整个片子的光影与色彩的把控得心应手, 通过对一些平淡的画面的调色, 可以让画面具有原来所没有的意境, 营造出适合编导意图的超自然的画面质感, 图8是拍摄一个专题片时在湖州太湖的早上所拍到的一个镜头,虽然可以表达湖面广阔,帆影点点,旭日正从东面冉冉升起这样一个构图意境,但这个画面显得太单薄,色彩平淡,没有那种旭日东升时气势磅礴、场面恢宏壮阔、整个湖面被金灿灿的太阳所印染而折射出的那种朝气蓬勃、熠熠生辉的意境,为了使画面充满这种感染力,通过在Color Fx(颜色特效)工作间中,采用节点结构对这个镜头添加图像过滤器(如图9),充分使用了Color这个专业影视调色软件的调色功能,图10是调色以后的画面,从而创造出了原来画面所不具有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大大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和艺术气息。

五运用多种移动拍摄手段及先进的拍摄辅助设备

为了使节目看上去画面优美、镜头语言丰富,拍摄专题类、短片类等节目时,尽可能运用轨道车、摇臂等多种移动拍摄手段,甚至可以利用摄影机稳定器Steadicam(斯坦尼康)这种先进的拍摄辅助设备,这样拍出的镜头极具动感,画面非常符合人们对景物的欣赏要求,避免了镜头的呆滞感,极大丰富了镜头语言,给镜头画面增添了纵深空间感,带来了行云流水般的感觉,这样的电视作品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央电视台电视制作中心2010年拍摄制作的大型高清纪录片《问道武当》与《人文圣山·庐山》,分别获得了国际纪录片人文类亚洲制作奖“金熊猫”奖,“高清杯”高清视频作品大赛专题片人文地理类一等奖的殊荣,从这两部片子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整个片子大量使用了摇臂或是轨道车对某一人文景点进行多角度、全范围的移动拍摄,丰富的画面构图产生了多样的视觉效果,突破了电视画面的空间局限性,画面极其优美,动感极强,行云流水,气势恢宏,再配合舒缓的背景乐和紧扣电视画面的娓娓解说,使画面极具震撼力,是我们电视工作者学习的典范。所以在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中,移动拍摄的巧妙运用无疑给整个节目增添了丰富的镜头语言,极大地提高了专题类节目的观赏性。

六结语

篇4:浅谈电视节目制作的趋向

线性编辑

传统的线性编辑是录像机通过机械运动使用磁头将25帧/秒的视频信号顺序记录在磁带上,在编辑时也必须顺序寻找所需要的视频画面。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方法在插入与原画面时间不等的画面,或删除节目中某些片段时都要重编,而且每编一次视频质量都会有所下降。

傳统的电视剪辑是在录像带这个载体上制作完成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前家里的录音机,如果需要录几首歌,你是不是把磁带剪开然后再用胶布粘在一起呢?——肯定不是。那怎么办呢?当然是只能一首一首顺序着录下去。那么假如歌曲的顺序想更换一下,比如不喜欢A、B、C而想听B、C、A,那只能重新录制。也就是说制作的过程因为载体的原因,只能按照一条线的方式顺序进行。不能打断,所以也称这种方式为线性记录方式。这是由模拟记录方式的先天特性决定的。

说线性编辑也就是我们工作中用的单编或者对编,比如说电视剧的串编,在对编上作电视剧和广告的串编是比较简单和机械的,也可以说是浪费时间。运用对编来完成电视剧和广告的串编,谈不上有什么工作效率,因为运用对编需要你来回地倒,比如说你需要在电视剧上加个什么东西的话你就得把电视剧从头到尾地跑一遍,然后你还想再加个什么东西的话你还得这样地跑一遍,而且对编由于它的特性使得我们更不可能制作出什么精良的电视节目。但是作为电视节目你做不出吸引观众的东西那就留不住观众,我们不得不来优化我们的节目制作设备,下面

我们就来谈一下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模/数)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非线性编辑没有采用磁带而是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记录数字化的视音频信号,由于硬盘可以满足在l/25秒内任意一帧画面的随机读取和存储,从而实现视音频编辑的非线性。非线性编辑系统将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机、数字特技、录像机、录音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集成于一台计算机内,用计算机来处理、编辑图像和声音,再将编辑好的视音频信号输出,通过录像机录制在磁带上。对于能够编辑数字视频数据的软件也称为非线性编辑软件,如Premiere、大洋等。说到非线性编辑的特点,其实非线性视频编辑是对数字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它与计算机处理其他数据文件一样,在微机的软件编辑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多次反复地编辑和处理。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实际编辑过程中只是编辑点和特技效果的记录,因此任意的剪辑、修改、复制、调动画面前后顺序,都不会引起画面质量的下降,克服了传统设备的致命弱点。非线性编辑系统设备体积小,功能集成度高,与其他非线性编辑系统或普通个人计算机易于联网形成网络资源的共享。我们要把节目做得绚丽、丰富多彩,就要加上很多自己的思想,用电脑特技来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只能依靠非线性编辑来完成。

节目上载及软编机房的广告串编

我在上载机房工作也有两年了,就上载和软编来说它们是一个系列的,我们可以把制作好的电视节目上载在硬盘里到播出机房直接播出给观众朋友们欣赏,也可以把我们的素材上载在硬盘里再利用软编来进行简单的串编,这主要是针对广告的串编。

这里我们是利用线性编辑里的录像机把我们的节目或者素材上载在硬盘里,成品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直接播出,针对电视剧素材我们可以上载在硬盘里,然后再到软编机房进行串编。所谓的软编也有点像非线性编辑,数字记录(但是不能像非线性编辑那样来进行特技什么的),然后我们利用段落编辑来进行电视剧和广告的串编,也就是大家从电视中看到的电视节目中穿插广告,在做电视剧与广告的串编时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就广告串编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随便地把广告来穿插在电视剧中,段落编辑的使用在此就不多说了。如何来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把广告穿插在电视剧中,就个人经验来说,我们在选择电视剧的断点时,主要的就是要考虑剧情、镜头、画面等因素,有时候我们要把电视剧减短或者伸长,我们要保证电视剧剧情本身的连贯性,还要镜头之间的连接顺畅,以及剪接后的画面的美感。

综上所述,电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而产生的,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电视节目的制作发展越来越迅速。当今世界,电视节目的制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源于电视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的交融合流。电视节目能以其丰富翔实的内容,绚丽多姿、饱满动人的画面语言呈现给观众朋友,主要得益于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电视传媒业的新设备、新系统、新模式、新方法、新观念……这一系列从技术层面到理念层面的“新东西”不断涌现,层出不穷。人类成就和发展了电视,电视也回报和服务了人类。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篇5: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

这学期的电视节目制作之门课,与本学期的其他课程相比,更加注重实践,给了我宝贵的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的机会,使我对与拍片的流程,具体的每个人的职责与分工,拍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拍片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拍片与剪辑的基本技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团队间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我担任的是场记这一看似平凡其实责任重大的职务。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的剪辑和加工,我总结我的体会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在拍摄前,因为未接触过场记这一职务,所以我去网上详细的了解了场记的职责和实践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后,就信心满满的开工了。拍摄初期,因为道具不足,我用的场记板是调白平衡的白纸加醒目的彩色笔,但拍了几个镜头后,发现在监视器中不能看的很清楚,于是果断的换了同学的小黑板充当场记板,这一举动的正确性在后期剪辑时得到证明——清晰明确的“打板”给后期剪辑省去了很多麻烦,节省了很多时间。真可谓是公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前看电视剧时,总是对剧中的画面场景不以为然,对偶然出现的穿帮镜头嗤之以鼻,当我真正担任场记时,我们有一场戏险些出现了穿帮镜头,我才知道小小场记原来有大学问大门道。它要求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投入,更是需要绝对的耐心和细心。那一场戏设定女主角给男主角打电话并给手机屏幕一个大特写,因为镜头是上下午分别拍的,屏幕上的手机时间结果不一致。我吸取了这一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拍摄中抱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穿帮的机会,检查演员的服装配饰的穿戴位置,人物间的站立位置,室内光线的强弱,物品的摆放等每一个小细节我都一再的审查核实。场记工作也使我懂得,不论做什么,认真的态度都是尤其重要的。

做场记没有戏份,但一部片子不是单纯由演员组成的,真正想做好场记就会知道,这是个比较充实比较“忙”的角色,因为要不停地写啊记啊,准确的记录每个镜头的起始,记录有效镜头,场记做到后来,我发现自己手上的剧本越来越烂,上面无颜六色涂了好多……分镜头打板做场记单,记录排练中的花絮和戏中的精彩片段,为演员提词,基本就是嘴不停手不停脚不停,虽然很辛苦,但我真正感受到了拍片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片子是分成若干场景和数个镜头拍摄的,拍摄时因为天气的原因演员的时间安排原因等,不能按镜头顺序进行拍摄,而我的准确的记录对于镜头的衔接,以及后期的剪辑配音和导演的补拍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拍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小经验:拍摄时多拍一些转场镜头和空镜头,对于后期编辑时很有用。拍摄的画面长度要比实践用的时间稍长一些,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有备无患。(由于第一次拍片,我们好多镜头都是一遍就过,这就直接导致了素材的缺失。)即使是基础条件有限,也要争取每个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各拍一次。在拍摄时要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否则画面反差会很大,效果不好。有人说:场记是导演的助手,是电影流动的记忆。我觉得这话一点不假,因为场记工作的特殊性,我和导演摄影师走完了拍摄的全程,在后期剪辑中,因为我熟悉每个镜头的拍摄情况,熟悉剧情的情节发展脉络,在剪辑时就方便了不少。通过剪辑我个人的体会是:通过拍摄反映思想的过程主要在于视角的把握而不在于技术的操作,一个合适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状态决定了你的关注程度,而技术的运用只是辅助作用,绝不是决定作用。一个好的拍摄角度可以使原本空洞的画面内容灵动起来,巧妙的剪辑也能使片子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组通过屏幕分裂就使影片的表现力大为增强)剪辑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掌握了基本技术后通过多次的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剪出我脑海中想要的画面。

篇6:电视节目制作策划

前言

此策划属于报纸杂志新闻类节目,主要面向受众是白领以上阶级人士。根据目前国内电视新闻行业里的报纸杂志新闻类节目市场和国内的受众市场来看,本策划有很大的收视市场。节目名称为《小D陪你读新闻》,以主持人名字来给节目命名,以“早间时刻,小D为你读新闻,满足你所需要的。”为宗旨,打响节目,给受众深刻印象。

主要内容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32、内部环境分析 „„„„„„„„„„„„„„„„„„33、市场环境分析 „„„„„„„„„„„„„„„„„„34、受众分析 „„„„„„„„„„„„„„„„„„„„35、注意问题 „„„„„„„„„„„„„„„„„„„„3

二、节目设置

1、节目定位 „„„„„„„„„„„„„„„„„„„„42、节目宗旨 „„„„„„„„„„„„„„„„„„„„43、节目风格 „„„„„„„„„„„„„„„„„„„„44、节目构成 „„„„„„„„„„„„„„„„„„„„4—5

(1)节目来源 „„„„„„„„„„„„„„„„„„„„4

(2)内容安排 „„„„„„„„„„„„„„„„„„„„4

(3)主持人与主题词„„„„„„„„„„„„„„„„„„5

(4)节目时间 „„„„„„„„„„„„„„„„„„„„5

(5)广告时间 „„„„„„„„„„„„„„„„„„„„5

(6)节目操作 „„„„„„„„„„„„„„„„„„„„

5三、整合目标

1、问题分析 „„„„„„„„„„„„„„„„„„„„52、优势„„„„„„„„„„„„„„„„„„„„„

5四、节目包装与推广 „„„„„„„„„„„„„„„„6

五、节目经营运作 „„„„„„„„„„„„„„„„„6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此档节目主要是针对白领阶级以上的人士,目前在国内报纸杂志类的新闻节目很少,市场前景很大。我国大多白领生活工作忙碌,一般都很少有空闲时间专门去收看电视,大多在早晨或者晚上10点之后开电视听新闻,本节目以读些报纸杂志及网站头条新闻给白领们听,满足他们所需要的信息量。

2、内部环境分析

本节目根据受众的特殊将时间定在早上8点到8点半这个阶段,大多受众这个时候都会开着电视听新闻。这个时间可以招一些中高消费品的广告商投资,广告时间在8点15左右插播。

3、市场环境分析

目前国内很少有专门在早间播出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而且还是专门针对白领阶级做的播读形式的新闻节目,现在仅有的一些此类节目对目前国内的白领电视市场而言就是杯水车薪,这块市场非常有前景有潜力的。现在的关键是占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培养自己的固定受众。

4、受众分析

此策划就是针对白领阶级以上的受众所策划的一档早晨新闻节目。需要培养的固定受众也是国内各行业白领。

5、注意问题

(1)所播读的杂志报纸新闻必须严格筛选适合白领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2)主持人播读的同时的评论不能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

(3)不要一味的严肃新闻播读,适当的以一些其他的话语缓和严肃的新闻氛围,但是不能过于调侃。

二、节目设置

1、节目定位

《小D与你读新闻》定位为国内早间报纸杂志播读类新闻节目。

2、节目宗旨

节目宗旨为“早间时刻,小D为你读新闻,满足你所需要的”。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量。

3、节目风格

严肃的新闻性质中又带有轻快的播读评论风格,有特别板块是受众参与型的。

4、节目构成(1)节目来源

大部分来自于各大报纸杂志和新闻网的新闻,还有一些观众的来信(有个每日一说的板块是跟受众的互动板块)。

(2)内容安排

节目板块有四个,分别是特别关注、时事热点、每日一说、白领公寓。

“特别关注”的内容就是前一天的特别新闻和一些特殊的新闻内容(播读都相对具体,评论也全面)。

“时事热点”就是一些国内国外的各类新闻(简报形式播读主持给一些简单评论)。“每日一说”是根据受众的短信微博参与,受众向节目组说出自己最近的一件事情,可以是烦恼可以是生活笑话,也可以是祝福,然后由主持随即抽出一条播读并回复受众。“白领公寓”是专门为白领设置的版块,这一板块会专门聊和白领们相关的话题,或工作,或新闻事件,或是感情婚姻。

节目所有环节都是由主持人一人进行。

(3)主持人与主题词

主持人采用虚拟主持人,就是一个3D的虚拟卡通人物,配以卡通人物的声音来主持节目。并且可以在播读的同时适当配合新闻做出相应的卡通动作。

主题词用的是节目口号:“早间时刻,小D为你读新闻,满足你所需要的”。

(4)节目时间

每天早上8:00 —— 8:30中间插播广告。

(5)广告时间

8:12 —— 8:17 广告时间

(6)节目操作

最好是直播,因为是每天都要播出的。

三、整合目标

1、问题分析

(1)知名度低。此栏目尚属于初创,故知名度低是个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品牌知名度的建设。

(2)技术人才不充足。因为是虚拟主持,团队中还需要3D动画制作的人才来设计制作卡通主持形象。

(3)自身队伍建设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

2、优势

(1)影片拍摄经验丰富。

(2)电视后期制作经验丰富。

(3)新闻敏感度有些。

(4)地理优越。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

四、节目包装与推广

1、包装

视觉识别要清晰。节目的标志要形象,简洁。主持人背景布置、演播室的布置。视觉包装要突出。包括节目的片头、片尾、片花、子节目片头、节目宣传片、节目定位宣传片等。

音频包装要深刻。包括节目主题曲、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标志音符等。

2、推广

主体推广:要有意识的培养、炒作主持人、编辑和节目本身。也可以以节目名义做观众互动活动。

客体推广:要有意识的提炼节目内容可以炒作的信息,以致节目内容形成社会热点、热门话题。

五、节目经营运作

本节目为准制片负责制。

篇7:电视节目制作心得

这学期上了电视节目制作这节课,感触颇多。与其他课程相比,电视节目制作更加注重实践,更加贴近实际操作,给了我机会亲身投入拍摄工作中去。从而对整个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技术运用的熟练性的重要,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并不觉得这里面有多复杂,却又如此自然。想要整个片子流畅的播放出来,还真不容易。从前期的策划选题,到整个的拍摄过程,再到最后的进行剪辑,都是需要费心费力,全力以赴当这一切经历过来,我看着片子制作完成以后,心里的兴奋不言而喻。

电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决定它必须要充分展示社会人生美与主体性情美。这就要求电视编创人员,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与鲜明的个体风格和谐统一的原则,去阐释社会生活之美,去表现生命之美、理想之美和未来之美。其次,各类电视节目,可以说都是主体对某些物像的切割筛选、删除渲染之后的再生物。因此,电视节目制作就必须要坚持充分展示生活真实美与意象物化美的美学原则。再次,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深入向民族优秀传统学习,充分发挥电子传媒时效性的动能,及时满足大众对文化的需求。

参与和体验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的每一个环节,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让我们掌握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术,成为可以应对基本需要的全面人才,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体味和感受各个工种间配合的重要,而后者可能对我们更为重要。套用初中课本中的一句话,电视节目制作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这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的综合。这里有语言文字的文学艺术,有摄影摄像的声光艺术,等等。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中的点滴体会。

1.策划与编辑 好的节目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策划,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好点子。这个点子就是节目的灵魂,决定了节目发展的方向。节目前进的道路平坦通途还是崎岖小道,很可能就在出发的一刻决定了。为了一个好的选题大家讨论了很久。而一旦一个可行的方案推出以后,后面的工作就会在这个前进的方向上一帆风顺了。如何才能有一个好的策划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必须很好的理解要做的节目的意图:要做给谁看,要对他们说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明白你的宗旨是要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你的受众易于接受的切入点,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出发,把一个事情说明白。这些,是我们很多从业人员所欠缺的,也是我们学习中所应当重视的。之后,要在拍摄前尽可能多的做功课,包括考虑到实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拍摄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等等,最好能形成书面。如果有大量的语言表达,则应该有比较完整的文案。

2.拍摄 拍摄过程是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技术含量相当高的环节,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操作各种专业设备,另一方面要求其有较高的审美水平,能做到不仅拍摄到事物本身,还能通过这个拍摄过程展现出其美好或者丑陋的一面。虽然客观的事物是不变的,但是不同的人拍摄出来,就会有千差万别。可以说,看到一部作品的画面,就可以看出这个摄像人员或者导演的审美价值观。尽管目前我们在学习阶段接触到的还都是比较简单的设备和比较低的要求,尽管目前的设备只要把所有设置都调到auto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那些只是所谓的表面文章。我个人在拍摄过程中的体会是,通过摄像反映思想的过程主要在于视角的把握而不在于技术的操作,一个合适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状态决定了你的关注程度,而不是是否在拍摄中运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使一部作品显得花里胡哨但是内容流于空洞。这个观点在新闻纪实作品中尤为突出,过度的技术参与反而可能降低了真实和可信度。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技术的进步,而只是提出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内容永远应该大于形式,内涵永远应该大于外表,这个思路在后期的剪辑中同样值鉴。

3.后期制作后期的制作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俗话说是七分拍,三分剪,其实在很多具体的应用中,剪辑的重要程度可能更大一些。特别是一些文艺作品,很多气氛的烘托、特技的加入都是依靠后期制作完成的。我个人是偏重新闻纪实性的,一般的应用中剪辑的作用更多的是从大量素材总选择需要的素材,然后拼接成段子,用来支持和反映主题。但是这个剪辑同样是有讲究的,我的实践经验就是挑核心内容,尽量保持简洁。很多时候自己拍摄的素材会难以取舍,结果是自己陶醉的很而旁人不厌其烦,在这个时候我们呢就应该更加注意对于主题的把握,点到即可。总而言之,参与过制作的方方面面,就能够做到不仅仅从节目主持的角度看问题,而可以从节目全局审视你的创作。同时,对于你与各个工种的合作和沟通也是很有帮助的。良好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在遇到分歧时候也会进行很好的沟通,在最繁琐的剪片阶段,良好的合作气氛促进我们的进度,愉快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的结果。所以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学会讨论和沟通,学会分担,是很重要的。

篇8:电视节目制作学习体会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学习平台,ASP.NET3.5,LINQ,视频管理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视听觉形象材料内容和时空运动思维过程,这些视听觉形象和运动是用文字语言无法准确的描述和诠释的,然而我们现行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学习教材一般都是以文字教材为主,甚至在教材中少有图像图形加以解释。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述。然而无论文字还是语言都是抽象符号,它不能准备的表达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所要表达的视听形象材料,从而使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教学存在着种种难题。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教学与学习的运用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能有效促进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难懂的概念与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可使用的信息和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有利于学生的画面意识和编辑意识的培养。

1 系统功能分析

为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资源,结合现有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果,此学习平台采用流行的B/S结构,突破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教师可以有效的控制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学生也可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以及师生之间可以自由的利用学习平台进行网络交流。本平台针对不同的角色用户,设置了相应的个性化空间,包括教师空间,学生空间。

教师空间为教师用户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主要包括:

1)课程内容管理:主要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等)的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

2)教学资源管理:包括教学所用的视、音频资源,课外拓展资源(国内外优秀影片)以及历届学生的作品管理。

3)在线作业管理:通过此功能实现作业布置、收发、批改的网络化。

4)在线答疑:通过在线答疑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课程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5)在线题库管理:为课程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试题,以供学生自学、自测使用。

6)学生管理: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如:添加、删除等。

学生空间为学生用户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

1)课程学习:学生可自主的选择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2)上传作业:通过此功能学生可在线完成作业并提交,同时还可查看教师的批语。

3)下载资源: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下载。

4)课程测试:利用教师建立的试题库,可以实现课程或章节的在线自测。

5)评价教师:学生可对课程及任课教学进行评价。

2 技术方案

系统的开发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本平台涉及技术如下:

数据库技术:系统的数据管理需要借助数据库来实现,本系统采用的数据库是Microsoft的SQL Server 2005。

网站开发技术:运用VS 2008集成开发环境下的ASP.NET为开发工具构建Web平台,并以DW 9.0辅助网页界面的设计与布局。

素材的处理:系统中所需的大量视频素材处理用到Premiere,图形图像素材用到PS CS3,动画用到FLASH CS4。

3 结构及模块设计

3.1 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表现层通过统一的接口向数据访问层发送请求,业务逻辑层将请求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处理后进入数据库操作,然后将数据库返回数据集合封装成对象的形式返回到表现层。通过这样的数据处理流程,用户表现层甚至可以不知道数据的结构,只要维护与数据访问之间的接口即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对用户表现层开发人员的要求,因为表现层不需要进行任何关于数据库的操作。

3.2 各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以上系统功能分析及结构设计,可以描述出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4 主要技术实现

4.1 页面布局及外观

网站主题的动态切换已成为网站迎合用户个性、博得用户好感最简单、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从ASP.NET 2.0中引入主题技术以来,主题已成为ASP.NET网站外观设计和修饰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主题综合运用外观(Skin)和级联样式表(css)文件,对网站界面的设计和修饰进行统一定制和管理,为网站外观的动态更换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网站中创建多个主题,每个主题在站点根目录的App_Themes文件夹中自动以主题的名称创建子文件夹以存放主题相关的资源。主题间对站点的外观控制是互斥的,每次仅能使用其中一个主题。

不同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站点的整个主题但不影响其他用户。这种用户可能是一个会话或站点注册的一个真正用户。对于访问站点的单个会话,可将用户选择的主题存放于Session中,网站的主题直接从Session中获取,这种主题仅在会话的活动期间有效;对于注册的用户,可将用户选择的主题存放到数据库中,并建立用户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每次用户访问站点时,直接从数据库获取用户保存的主题,这种主题对于用户而言可持续有效。

4.2 数据库访问技术

本系统中的数据访问技术主要采用LINQ(语言集成查询),LINQ是VS2008中提供的一项新技术,LINQ查询操作可以通过编程语言自身传达,而不是以字符方式嵌入到应用程序代码中,LINQ能够面向更多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数组、集合以及数据库。使用LINQ可以把数据从数据库的表中传递到内存的对象中,并将数据源转换为基于IEnumerable对象集合。LINQ提供了LINQ to ADO.NET技术专门处理关系数据。其中,LINQ to ADO.NET包括两种独立的技术:LINQ to DataSet和LINQ to SQL。使用LINQ to DataSet可以查询或处理DataSet对象中的数据,使用LINQ to SQL可以直接查询或处理关系数据。

4.3 视频管理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课程涉及到大量的视音频资源,在网络环境中,音视频资源文件偏大,不能像文本、图形可以照原格式在网上传输,因此在本系统中视音频文件主要采用flv格式。使用flv播放器可以使用户上传的文件格式统一、页面的加载速度较快、减少缓冲的等待时间。在用户上传视频时首先需要判断用户上传文件的类型,如果用户上传的文件不是.flv格式,就需要考虑视频转换,在本系统中采用视频转换工具是ffmpeg。而对于作为学生学习编辑的视频素材,为达到很好的效果,仍然采用传统的AVI、MPG、RM格式提供上传、下载。

4.4 文件上传

在传统的ASP程序中,上传较大文件,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的文件上传组件。而在ASP.NET中,提供了专门用来进行文件上传的控件HtmlInputFile,使用这个控件的内部方法SaveAs()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文件的上传。即控件名称.PostedFile.SaveAs(服务器端物理路径),将文件上传到特定的目录之下。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5 结束语

为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各高等学校都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ASP.NET技术设计开发电视节目制作基础课程学习平台,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习、在线交流,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同时该系统采用B/S模式,简化了维护程序,降低了维护成本,从而加快高校课程数字化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闫雨石.ASP.NET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4).

[2]汪家宝.电视节目制作基础课程数字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2009.

[3]张树亮.ASP.NET2.0+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9:专题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特点

专题电视节目由于它的专业性,决定了节目内容应以专业知识介绍为主,艺术形式服务于内容需要。一般性制作的专题节目,不容易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应,往往是专业人员看得津津乐道,其他观众却感到很枯燥,观众收视率比较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更多的人们接受专题片的内容和形式,是摆在专题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题目。下面提出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见解,供参考。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专题片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此专题片是否成功。如何确定准确的题目呢?一般情况下,题目设定的内容范围越小、越明确,就越容易介绍清楚,内容介绍清楚了,观众就愿意看。相反,题目过于大,涉及的内容就多,面面俱到,就不容易讲清楚,节目就不容易达到目的。比如,做一部介绍沿海海岸线的专题节目,片名可以取为《中国的海岸线》也可以取为《中国海岸线的植被》,两个题目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以及要求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需要介绍有关海岸线的方方面面,而后者就具体到海岸线的植被,只需把沿海植被的情况分层次介绍清楚就可以了。前后两个题目相比较,后一个制作起来比前一个更容易介绍清楚。所以,选题准确,内容就容易把握,节目制作的思路就清晰。

选题确定以后,内容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是知识和内容层面的定位,然后是量和度的把握。过去,由于公众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要求专题节目在内容表现上要容易理解,一点就透,不要求深入解释内在的知识层面。现在,公众的文化水平比过去大大提高,知识面也比较宽,理解能力增强,对专题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和节奏方面的要求,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介绍一种自然现象,过去,由于很多人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把现场的场面展示出来,再作简单的原理介绍,观众就感解说、音乐、字幕、图表、动画等内容的统筹安排,需要提前做出制作方案,逐项得以实施。

目前的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其情节结构有以下几种:(1)时间线索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搭配内容。采用这种方式结构简洁明了,条理清晰。(2)空间线索式,主要是按照地域、地理的不同分布来排列和搭配各个部分的内容。(3)主题表现式。其结构方法就是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按照主题的思想的内容增加、减少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种结构方法主题突出,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便于撰稿者阐述理论,也便于观众的观看与理解。(4)集纳式,或称板块式或典型集合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内容往往相对比较分散,常常被分成平行的几块,这几块的内容在同一个主题的观照下被组合起来,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主题的内涵。这种结构像“搭积木”。在一个总体的构思下进行组合。(5)平行对照式,在内容构思中采用两条交错的线索,互相对立而又相互关联,此类专题常常提炼出对方冲突的方面来进行比较、冲撞,从而表现出主题凸现的思想。(6)传统故事式,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线形的讲故事的方法,类似中国古典小说(传奇)的写法:利用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曲折的情节、详细的细节来打动读者,所以直叙式电视专题片的写作的主要的特点就是讲好故事。

以上介绍的几种专题电视节目的结构形式,各有利弊,在选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以期制作出更完美好看的专题片。

上一篇:网络招聘申请报告下一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