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模拟试题

2024-08-08

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模拟试题(通用6篇)

篇1: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模拟试题

地隧施工员培训课程—《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0分)

1、围岩失稳

2、斜眼掏槽

3、矿山法 级

4、曲线隧道 学 号

5、隧道预支护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30分)

1.在地下水发育地段,隧道结构的施工缝应该采用防止漏水。2.混凝土衬砌截面的最小厚度是m。

3.当遇到不良地质时,隧道选线应尽可能的。4.铁路曲线隧道不同加宽断面的衔接是采用。5.预裂爆破的特征是。

6.温克尔假定认为,某点的与该点的变形成正比。7.隧道围岩分级共分为级,级别越小,则围岩越。

8.公路隧道的运营通风要求比较高,是否设置通风机械的因素是和。

9.在直刚法计算中,衬砌结构的边界条件是

10.在隧道的设计中,是否布置辅助坑道,主要考虑 11.隧道施工循环中的关键工序是占的时间比例最大。

12.隧道与地面建筑物的根本区别是。13.在新奥法施工中,控制爆破、重要手段。

14.在确定隧道纵坡时,如果是紧坡地段,应该设计成 15.洞口地形图的主要作用是用。

16.在山岭隧道施工方法中,适应性最强的是法,它可以通过调节的长度来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

17.隧道建筑限界是确定的主要依据。

18.当隧道翻越分水岭时,为了尽量减少隧道的长度,建议从穿越。

19.当隧道的走向与地质结构面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结构面的滑动而产生的。

20.对于水平成层的岩层,锚杆的作用体现为。21.新奥法和传统矿山法都属于 22.在干喷法中,拌和料与是分开的。

23.当隧道的埋深超过一定值之后,围岩压力就与 24.削竹式洞门的适应条件是。25.洞口边仰坡的开挖高度是控制 不利影响。

26.喷锚支护既是支护,同时也是 27.棚洞是。28.“撑靴”是指的支撑千斤顶。

29.定程度的在新奥法施工中,为了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需要允许围岩有一。

30.支护结构与围岩之间如果有空隙,必须回填密实,目的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小避车洞的设置间距是:

A.每侧30m,交错设置B.每侧60mC.每侧60m,交错设置D.每侧30m

2.隧道成洞地段使用的照明电压是:

A..380VB.220VC.24~36VD.110V 3.用于施工的辅助坑道,在竣工后应该:

A.保留,用于通风、采光B.保留,用于通风C.除了通风需要外,应予封闭D.封闭4.当受洞口地形限制,难以设置翼墙时,可以换成:

A.柱式洞门B.端墙式洞门C.削竹式洞门D.台阶式洞门

5.“被动荷载”的“被动”是指:

A.衬砌受到围岩压迫B.围岩松动形成的压力C.围岩变形形成的压力D.衬砌压迫围岩

6.公式

q0.452S1

w 中的w是:A.隧道高度影响系数B.隧道洞形影响系数C.隧道宽度影响系数D.隧道地质影响系数 7.对于浅埋隧道,围岩自然拱:

A.能形成B.支护及时则能形成C.让围岩充分变形则能形成D.不能形成8.对于隧道开挖时形成的欠挖,应该:

A.岩石强度较高时,可保留,以节省建材。B.只要不侵限,就可保留

C.去除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留

9.爆轰波是爆破的一种敏感源,对它敏感的爆破材料是:

A.塑料导爆管B.导爆索C火雷管D.电雷管

10.为了避免形成洞口范围的高大边仰坡,应该:A.使隧道短一点B.使隧道长一点C.不刷坡D.将边仰坡的坡率放缓 11.应该将钢筋网设置于:

A.喷层之中B.二次衬砌之中C.焊接于格栅钢拱架上D.喷层与岩壁之间

12.当用直刚法计算隧道衬砌结构时,参与运算的单元类型有:A.3种B.4种C.2种D.1种 13.设置格栅钢架的理由是:

A.支护强度大B.能配合其它预支护C.便于施工D.(A、B、C)三条都有

14.隧道与地面结构最主要的差别是:

A.建筑材料不同B.施工方法不同C.结构形式不同D.结构受围岩约束

15.隧道的工程因素是指:

A.工程的重要性B.地质条件C.人为因素D.施工水平

16.当地质条件较好,且地形等高线与线路中线正交时,应该采用:

A.斜交洞门B.台阶式洞门C.端墙式洞门D.25.目前来看,在隧道工程中效果最好的锚杆是:

翼墙式洞门

17.超前小导管注浆:

A.属于喷锚支护B.属于预支护C.属于预加固D.既是预支护,又是预加固

18.当隧道长度大于3km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最有效的辅助坑道是:A.横洞B.竖井C.平行导坑D.斜井 19.大、小避车洞在设置时,应:

A.分别考虑间距,有大避车洞的地点,不再设小避车洞;B.统一考虑间距,有小避车洞的地点,不再设大避车洞; C.统一考虑间距,有大避车洞的地点,不再设小避车洞; D.分别考虑间距,二者无关。

20.隧道施工量测最常用而又准确的方式是:

A.锚杆拉拔试验B.位移量测C.应力量测D.肉眼观察岩面变化

21.非电毫秒爆破的段位是指:

A.雷管的猛度B.雷管的延迟爆破时间C.药卷的殉爆距离D.导爆索的延迟时间22.复合式衬砌用于:

A.掘进机法B.新奥法C.传统矿山法D.都可以

23.隧道施工组织网络图的优点是:

A.便于工序优化B.直观C.形象D.方便了解工序进度

24.直眼少循环的概念是:

A.少打眼、少循环B.打浅眼、少循环C.打深眼、少循环D.多打眼、少循环

A.自进式中空锚杆B.预应力锚杆C.砂浆锚杆D.树脂粘结剂锚杆

26.为了减少回弹和防止堵管,喷射混凝土材料的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A.10mmB.25mmC.15mmD.20mm 27.SEC法喷射混凝土工艺的关键是:

A.干式喷射 B.水分为两次添加C.加了专门的添加剂D.形成砂子表面的水泥造壳

28.当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柔性时:

A.围岩成为惟一的承载结构B.围岩对支护的压力增大C.围岩与支护共同组成承载结构D.围岩对支护的压力减小 29.影响台阶法的台阶长度的因素有:A.地质条件B.施工机械

C.进度要求D.地质条件和施工机械 30.横洞是一种辅助施工效果很好的辅助坑道,应该:

A.尽量采用B.长度3km以上的隧道才采用C.长度1km以上的隧道才采用D.地质条件好时不采用

四、改错题(指出并改正)(每题2分,共计20分)

1.某隧道位于软弱破碎地层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周边位移加速度等于零,因而断定围岩变形已经稳定。

2.必须施作锚喷支护才能在洞室周围形成承载圈。

3.喷射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应不得大于15mm,这是为了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级配。

4.由于在隧道狭小的空间内不方便布置钢筋,故采用格栅钢拱架来代替钢筋混凝土衬砌中的钢筋。

5.隧道位于不良地质地层中时,应格外注意初期支护的稳定信息,不能提前施作二次衬砌。

6.护盾式掘进机主要用于坚硬完整的地层中。

7.隧道建筑限界是由结构受力要求以及经济性要求所决定的。

8.只要控制好了周边眼间距,光面爆破就可获得好的效果。

9.某三车道浅埋公路隧道,工期要求很紧,为加快进度,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10.在新奥法施工中,为了安全,应该开挖后先行施作拱圈衬砌,在拱圈的保护下再开挖下简答题

五、论述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1.请论述隧道位移量测在掘进机法、新奥法、传统矿山法施工中的作用。请阐述怎样通过位移量测信息来分析隧道的稳定状态。

2.请论述新奥法与传统矿山法的主要区别。

篇2: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模拟试题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

姓名:学号:

摘要:简要介绍我国现行的隧道及地铁的施工工艺,并简介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的新型工艺技术。展望我国未来的地下结构建筑发展方向并提出施工技术方面的需求和注意。

关键词:隧道;地下建筑;施工技术

一、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在地上建筑高度比拼的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成了建筑师们钟爱的方向。近年来我国一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落成为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大量实验基础和施工经验,如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和顺利实施,为解决高原冻土区地下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基础;同时,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也对解决复杂城市地质环境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大型桥梁、跨江隧道和海上设施的建设使水下的地下工程施工面临更高的技术要求。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工极大地促进了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及时总结和完善这些地下工程施工新工艺和其他技术成果将为今后的地下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保证,对推动我国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施工方法

我国现行的地下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以下几种:

(1)、新奥法

新奥法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 在我国常把新奥法称为“锚喷构筑法”。采用该方法修建地下隧道时,对地面干扰小,工程投资也相对 较小,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工程质量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使用此方法进行施工时,对于岩石地层,可采用分步或全断面一次开挖,锚喷支护和锚喷支护复合衬砌,必要时可做二次衬砌;对于土质地层,一般需对地层进行加固后再开挖支护、衬砌,在有地下水的条件下必须降水后方可施工。新奥法广泛应用于山 岭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房、矿山巷道等地下工程,是我国目前矿石隧道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

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城市地铁工程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智利的圣地亚哥新地铁线采用新奥法施工地铁车站,车站位于城市道路下7~9m, 开挖面积230m2,相当于17m(宽)×14m(高)。针对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 新奥法经过多年的完善

与 发展,又开发了“浅埋暗挖法”这一新方法,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较,由于它可以避免明挖法对地表的干扰性,而又较盾构法具有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车站、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如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采用“群洞”方案修建的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及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站,断面复杂多变的折返线工程、联络线工程也多采用新奥法。

在我国利用新奥法原理修建地铁已成为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尤其在施工场地受限制、地层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下用新奥法施工尤为重要。

(2)、盾构法

我国应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上海。最初是用于修建城市地下排水隧道,采用的是比较老式的盾构机(如网格式、压气式、插板式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采用土压式、泥水式等现代盾构修筑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等优点。目前,该方法已经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是我国目前城市隧道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

随着盾构法研究的深入、工程应用的增多,盾构法施工技术以及盾构机修造配套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提高:上海地铁隧道基本全部采用盾构法修建,除区间单圆盾构外,还使用双圆盾构一次施工两条平行的区间隧道,此外还试验采用了方形断面盾构修建地下通道;采用直径 11.2m的泥水盾构建成了大连路越江道路隧道,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直径的盾构机。广州地铁采用具有土压平衡、气压平衡和半土压平衡模式的新型复合式盾构机成功应用于既有软土、又有坚硬岩石以及断裂破碎带的复杂地层的地铁区间隧道修筑,大大拓展了盾构法的应用范围。深圳、南京、北京、天津等城市虽然地质、水文条件各不相同,但采用盾构法修建区间隧道均取得了成功。

除了上述几点外,我国盾构技术的进步还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掌握了盾构机的选型和配套技术,与外国合作设计生产盾构机,配套施工设备包括管片模具完全能够自行设计制造;②掌握了盾构隧道的设计和结构计算技术以及防水技术;③掌握了盾构掘进控制技术,如盾构掘进参数选择控制、碴土和压力管理、地表沉降控制、盾构机姿态和隧道轴线控制、管片防裂、同步注浆等,实现了信息化施工,可以确保盾构施工的安全、优质、高效和环保;④掌握了不同地质条件和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施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但同时我们也 应看到自己的不足。

(3)、浅埋暗挖法

经新奥法多年施工总结发展而成的浅埋暗挖法又称矿山法,起源于1986年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是国人自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隧道修建方法。该法是在借鉴新奥法的理论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具体工程条件开发出来的一整套完善的地铁隧道修建理论和操作方法。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适合于城市地区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下,隧道埋深小于或等于隧道直径,以很小的地表沉降修筑隧道的技术方法。它的突出优势在于不影响城市交通,无污染、无噪声,而且适合于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它是一项边开挖边浇注的施工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土层在开挖过程中短时间的自稳能力,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使围岩或土层表面形成密贴型薄壁支护结构的不开槽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质。由于浅埋暗挖法省去了许多报批、拆迁、掘路等程序,现被施工单位普遍采纳。

浅埋暗挖法的核心技术被概括为 18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其主要的技术特点为: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信息化施工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变位、应力监测系统;强调小导管超前支护在稳定工作面中的作用;研究、创新了劈裂注浆方法加固地层;发展了复合式衬砌技术,并开创性地设计应用了钢筋网构拱架支护。

由于该工法在有水条件的地层中可广泛运用,加之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的地铁区间隧道修建中得到推广,已成功建成许多各具特点的地铁区间隧道,而且在大跨度车站的修筑中有相当的应用。此外,该方法也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过街人行道和城市道路隧道等工程的修筑。

(4)、钻爆法

我国地域广大、地质类型多样,重庆、青岛等城市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广州地铁也有部分区段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这种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通常采用钻爆法开挖、喷锚支护。钻爆法施工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钻爆、装运出碴,喷锚支护,灌注衬砌,再辅以通风、排水、供电等措施。在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常采用注浆、钢架、管棚等一系列初期支护手段。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断面尺寸,钻爆法隧道开挖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例如:上导坑先拱后墙法、下导坑先墙后拱法、正台阶法、反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半断面开挖法、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等。对于爆破,有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对于隧道初期支护,有锚杆、喷混凝土、挂网、钢拱架、管棚等支护方法。及时的测量和信息反馈常用来监测施工安全并验证岩石支护措施是否合理。防水基本采用截、堵、排等几种方法,其中在喷射混凝土内表面张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板,然后再灌注二次混凝土衬砌被认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防渗漏措施。

同时,经多年的施工总结和发展,我国也研究开发出一批自己的地下施工新技术,包括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大量运用的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地铁施工中的桩基托换技术、过江隧道施工中的水平冻结法、地铁车站三拱两柱结构暗挖中洞施工工艺、海上基础工程施工工艺等。

三、发展方向

我国已有近40年的地下空间开发修建史,尤其是今年来的各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更加丰富了我国在包括地铁、隧道、地下商城等地下空间部分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防灾救治设备维修等技术丰富和管理制度。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地质情况复杂多样,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也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就目前看来,我国已有的技术手段可以应付除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城市的地下建设需求。

为了使我国的地下建筑开发日趋完备,更快的完成经济、适用、安全等要求,我们仍需努力。

1、尽早统一地下建筑的设计、施工规范,以保证其有法可依。

2、组织力量对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及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寻找更为经济环保的施工工艺。

3、加大地下建筑防水材料、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地下建筑的防水问题仍是一大空白,地下部分建筑的防水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用的工程防水技术难以满足防水要求或者后期维修复杂繁琐。故对地下防水新型防水材料和防水工艺的开发利用是刻不容缓的。

篇3:隧道与地下工程智能优化系统

迄今为止, 以工程类比法为主、量测为辅的现场监控设计仍然是隧道和地下洞室设计的主要方法。由于隧道工程环境条件数量化表达方面的困难, 常常会使得力学家们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和计算方法, 难以对具体工程起到指导作用。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分析方法主要有地层结构法和荷载结构法两种。地层结构法是基于现代支护结构原理, 建立在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的基础上的设计模型, 显然, 比支护单独承载是一种技术进步, 但由于理论缺陷, 其作用机理, 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以及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等方面, 尚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大量原始参数准确测试问题没有解决, 目前只能达到定量计算而定性使用的水平。有的工程应变实测值为理论计算的5~10倍, 甚至有些规律还不同。特别是计算得到的收敛值与实测所得的规律不符。因此, 地层结构法一般作为定性参考或校核。

荷载结构法因具有明确的受力概念及清楚的安全系数评价方法, 而被许多国家普遍使用。但也存在若干问题, 一是荷载确定方法还不可靠, 至今处于经验统计分析阶段, 特别是侧压力系数与实测相差甚大。二是荷载结构模型虽然考虑了围岩的粘聚力、摩擦力、弹性抗力的承载作用, 但未考虑围岩承载拱的承载作用, 因此不能正确解释围岩自稳等问题。三是缺乏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法。传统做法是由工程类比初步选定断面几何形状及尺寸, 用反复试算或大比例作图试凑的办法进行设计优化, 不仅费工费时, 难以最优, 影响安全或经济性。四是设计计算过程比较烦琐, 优化计算周期较长, 而且容易出错, 不能满足快速设计和动态设计的要求。

本系统在解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使隧道与地下工程衬砌设计分析, 向科学、可靠、安全、经济和方便实用的新境界前进了一大步。

2 系统编制依据和创新点

系统根据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荷载结构法计算规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隧道及地下洞室设计施工新法》编制, 经与朱-布法、纳氏法、链杆法、矩阵力法、能量法等等计算范例对比验证无误后, 考虑了各种不利的极限情况,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 完成了隧道及地下洞室优化的智能系统编制、测试以及著作权报批工作。其创新点如下。

2.1 立体极限地压理论使荷载计算走向实用阶段

《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指出:“隧道设计时, 掌握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存在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公路隧道施工》写道:“在设计中由于荷载不明, 围岩参数不清楚及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只能参考经验或套用规范。这样做对每座隧道来讲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往往与实际山体地质及围岩应力状态出入较大”立体极限地压理论在泰沙基理论的基础上有四项新突破:一用立体计算取代了传统的平面计算, 考虑了进深对荷载的影响;二是考虑了围岩的层理、裂隙、节理、水害、施工震动及暴露时间对c值的影响, c值折减系数在0.3~1之间变化;三是考虑了不同施工条件下, 垂直荷载传递引起的侧压力系数增加的变化;四是考虑了深埋隧道极限压力问题, 使深、浅埋隧道设计荷载都接近于实际。从而使计算围岩压力与实测围岩垂直压力基本符合。立体极限地压理论的计算值, 与我国的40项工程实测地压十分接近。误差在±20%占93.5%;误差在±20%至±34.5%占6.5%。误差最大的洛河东坡单线铁路隧道, 实测地压是20kPa, 计算地压是26.9kPa, 优化后衬砌厚度影响不超过2cm。鉴定委员会专家对深埋、浅埋、模筑支护、喷锚支护四座不同隧道的计算围岩压力测试结果, 其误差均小于10%, 见表1。

与357个铁路单线隧道实测平均坍塌荷载相一致, 也与铁路、公路隧道最新规范深埋隧道的计算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一致, 见表2, 而且, 立体极限地压理论计算荷载与铁路隧道实测平均坍塌荷载最为接近, 说明垂直压力计算值是符合实际的。

水平侧压力计算值虽然普遍比规范值高, 但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有利于工程安全。这样, 把长期以来凭经验设计提高到理论分析走出了新的一步。使荷载计算走向了实用阶段。

2.2 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围岩承载, 促进了荷载结构法的发展

荷载-结构模型是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得最多一种, 前苏联、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普遍使用这种设计方法, 我国现行的《地铁设计规范》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也均推荐采用。采用这种设计模型, 具有明确的受力概念及清楚的安全系数评价方法。但是, 现代支护理论认为:传统的荷载结构法只考虑围岩产生荷载而不能承载, 是有悖于地下结构的本质特征的。实际上, 荷载-结构法也考虑了围岩的粘聚力、摩擦力的承载作用, 使实际设计荷载远比整个围岩自重低。唯一欠缺的是没有考虑围岩承载拱的承载作用。本系统考虑了围岩承载拱的作用, 不仅可以计算无衬砌自稳洞室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计算围岩承载;也可计算衬砌承载或共同承载。从而, 使荷载结构法得到了新发展。它不仅可以用于深埋、浅埋隧道整体式衬砌设计, 也可应用于复合式衬砌设计, 还可用于自稳洞室设计。而且, 其计算结果, 比地层结构法清晰、可靠和节约, 可以对具体隧道工程起到指导作用。

2.3 系统通过智能选择合理拱轴, 使受力优化, 显著提高了围岩自承能力和衬砌承载能力

“新奥法的理论基础是围岩具有自承能力, 经济合理的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围岩自承能力源于围岩强度, 因此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 既是为了保持原有的围岩强度, 又是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 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围岩强度是必要的, 但不是充分的。围岩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强度之分, 如何利用其抗压强度高的优势, 尽量避免受弯拉剪破坏, 仍是关键之举。这样, 可以不用额外投入, 就能获得显著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效果。

在同样围岩和洞室尺寸的情况下, 通过智能优化系统计算, 发挥抗压优势可衬砌厚度显著减薄, 已在不同的试验工程中得到验证。按照本方法设计施工的不同围岩、不同跨度、不同埋深的9个可比的优化工程对比证明, 所有优化工程, 经过13~29年的长时间考验, 不仅全部安全无事故, 解决了裂缝、净空不足、渗漏等影响使用问题, 工程质量至今完好。实际平均节约混凝土41.1%, 节约钢材50%, 节约木材90%, 节约建设资金28.6%, 见表3。部分优化工程见图1~3。

2.4 双曲优化整体组合衬砌, 为保障隧道全过程稳定平衡创造了有利条件

系统推荐的双曲优化组合衬砌, 是由6cm厚、30cm宽、100cm长的多功能预制拱片和泵送防水混凝土组成的立体受力结构, 由于已达设计强度的预制拱片与现浇混凝土的组合衬砌具有立即受力、合理受力、立体受力、共同受力、稳定受力的特性, 且其强度与围岩压力同步增长, 保证了施工全过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加之, 双曲优化组合衬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无须喷射混凝土、锚杆加固和钢筋网加强, 也无须支撑和模板, 减少了工序、节约了施工时间、减轻了围岩扰动, 因此能有效保护围岩和减少围岩变形, 并使衬砌施工人员始终在承载拱保护下工作, 确保了施工安全。不仅具有简化工序;节约材料;成洞迅速等优势, 而且, 有利于施工环境改善, 便于发展工业化施工。同时, 还实现了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合一;柔性支护与刚性支护合一;自动应力调整或人工应力调整结合;合理受力与共同承载结合。是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路子。

3 系统的基本功能

本系统采用了荷载—结构模型, 适用于铁路、公路、冶金、煤炭、水电、水利、人防、国防等隧道、巷道、坑道、地道以及城市地铁、窑洞民居等地下拱形工程。主要有以下五种用途。

3.1 用于围岩压力计算

系统除包括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式计算、按铁路工程技术规范直接荷载确定法计算、按普式压力拱理论计算外, 特别推荐按立体极限地压理论公式计算围岩压力。这种方法考虑了洞室埋深、毛洞跨度、与洞形有关的毛洞计算高度, 毛洞长度、地层内摩擦角、粘聚力、重度、侧压力系数、考虑地层两侧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洞宽、洞高、洞形及施工方法影响的侧荷载系数以及考虑岩体构造状况、施工方法、支护时间、施工爆破情况、地面地下水影响、毛洞风化程度、施工环境、风化程度等对c值影响的折减系数等影响因素, 计算结果与实测十分接近, 有利于隧道设计安全可靠, 防止因荷载偏离过大引起的设计失误和浪费。而且, 可以自动传输数据进行优化设计, 准确方便, 立等可取。

3.2 用于常规衬砌设计

在已知荷载和轴线尺寸条件下, 设定断面厚度, 进行内力计算, 绘制弯矩、轴力图, 进行强度校核、工程量计算, 净空校核、绘制施工图等。其荷载可以是垂直、水平荷载按均布、马鞍形、山形、梯形、三角形分布的25种不同组合。

拱形可包含直墙或曲墙, 单心圆、三心圆、五心圆、七心圆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拱形。截面厚度可以是等截面、直线变截面、余弦变截面和任意变截面。同时, 还可以考虑弹性抗力或不考虑弹性抗力、考虑地层与衬砌间摩擦力或不考虑摩擦力等情况。计算要求灵活, 计算结果准确。与多种计算方法的典型范例比较, 计算结果都很接近。其计算精度比经典设计范例提高100倍。

3.3 用于优化衬砌设计

(1单优化设计:根据已定结构尺寸和拱形进行截面厚度优化设计。系统自动按规范要求, 选择既符合安全强度要求、又经济节约的混凝土衬砌截面厚度。不仅节约了反复试算的时间, 而且, 较常规设计明显节约。对经典算例, 一般已经单优化, 节约混凝土较少, 但对多数设计仍有潜力可挖。如同济曙光软件计算地处Ⅲ类围岩、净宽9.5m的二级公路隧道算例, 衬砌厚度为c25混凝土60cm, 经单优化其最小厚度为56cm, 说明该设计在该设定拱形不变情况下已经优化, 节约余地较小。而新庄岭黄土公路隧道, 原设计为11×8m的直墙单心圆双车道隧道, 采用80~100cm厚的c25混凝土衬砌, 最小安全系数是5.2, 偏于保守;在拱形不变情况下, 单优化衬砌厚度为65cm, 最小安全系数是3.22, 即可满足规范要求。这与实测结果"一次衬砌厚度45~65cm, 实际承载89.5%, 二次衬砌35cm, 实际承载10.5%"的结论十分接近。

(2) 双优化设计:根据荷载和洞室尺寸, 系统自动选择优化拱形和优化衬砌厚度。可在满足净空要求的条件下, 设计出更适用、经济的衬砌截面来。所有选择 (包括决定拱形的各半径大小、圆心位置、各段圆弧对应圆心角等和决定最佳衬砌厚度) 计算、校核, 全部智能自动确定, 无须人工干涉。使过去二十天的工作量在一分钟左右精确完成, 为又好又快地进行方案对比、动态设计创造了条件。上述两例如果采用拱形优化, 在满足净空、强度和偏心的要求下, 其衬砌厚度仅需36cm, 说明拱形优化能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优势, 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而且已经得到了实践证实。1986年建成的西关地下商场工程, 净跨10m, 荷载也基本相似, 其优化设计仅需21~35cm素混凝土衬砌, 在地面公交通道车附加荷载作用下, 至今已完好安全使用二十余年。由此可见, 拱形优化是提高衬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对比计算表明:双优化较权威著作典型设计范例平均节约混凝土30.53%。比现代支护理论推荐的复合式衬砌标准设计平均节约混凝土39.05%;比日本单双线隧道和新干线平均减少混凝土31.76%。

3.4 用于围岩稳定分析

如果将承载主体由衬砌材料变成围岩, 系统就能进行洞室自稳计算。黄土洞室的稳定计算与黄土地下建筑技术条例调查结果完全一致;各级围岩的自稳计算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各级围岩自稳能力判断表基本符合。判断表中的稳定跨度与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平均值计算结果相同, 一般偏于安全或保守。本系统能分析任何实际洞室的稳定性, 因此具有普遍意义。例如, 规范判断表中:Ⅰ级围岩跨度20m可长期稳定, 计算检验是正确的。但对于跨度115m稳定了150多年的中洞苗寨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呢?计算表明:当围岩物理力学指标达到Ⅰ级时, 该洞室可以长期稳定, 而且稳定的形状与实际洞形十分接近, 见图4。判断表认为Ⅵ级围岩无自稳能力, 这对于公路隧道来说是对的, 但是, 计算结果, Ⅵ级围岩1.5m跨度也能暂时自稳。所以, 任何围岩都有一定的自稳能力, 只不过是自稳洞室的尺寸不同而已。这样通过围岩自稳计算, 合理控制毛洞开挖尺寸和进尺, 以有利施工安全。

3.5 用于复合式衬砌设计

如果将承载主体由衬砌材料变成围岩, 并选择设置注浆锚杆, 系统会自动考虑围岩的强度, 这样计算出的围岩厚度加锚杆锚固长度就是设计的锚杆长度。如承载主体选择某种标号的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 计算出的厚度即为初期支护设计厚度或二次衬砌厚度。同样, 可以按照已定拱形不优化;衬砌厚度单优化;衬砌厚度及拱形双优化进行设计。

3.6 用于反推地压和动态设计

原铁道部黄土双线隧道设计研究组对陇海线13座黄土双线隧道裂缝问题调查研究发现:“黄土隧道开裂与结构形式有密切关系。尖拱型单线隧道, 则拱腰部分出现纵向裂缝;双线隧道均属尖拱型, 拱腰普遍出现裂缝。因此, 得出结论: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尖拱型衬砌不适应实际土压力大小及分布”。为弄清土压力大小及分布, 原国家建委某工程黄土洞室科研组在山西进行了近二年的《黄土洞室稳定性的野外试验》 (表4) , 测得109洞垂直荷载为86kPa, 水平荷载按侧压力系数0.3计算是25.8kPa, 其按此分析结果得出计算变形与实际变形完全相反;原国家建委五局建筑科学研究所据此试验实测数据, 认为平均垂直荷载是86kPa, 推断其拱顶至拱脚的垂直荷载按2.7~172.1kPa直线变化, 呈马鞍形分布, 但这种荷载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变形也不完全相符;本系统反推侧压力系数为0.6099, 完全符合拱顶向上位移, 两侧向内位移的实际情况, 得到了理论计算与实际破坏完全一致的结果。对保证动态设计的安全、经济性有重要作用。

3.7 用于隧道施工安全计算

静宁隧道是位于松软、潮湿、饱和新黄土地段的双车道隧道, 2007年发生的大塌方事故, 除遇连续降雨, 渗水使黄土强度急剧降低, 粘聚力显著折减等不利条件影响外,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抢工期, 一次衬砌太长、二次衬砌没有跟上, 造成冒顶坍塌事故。该隧道在松软黄土地层中构筑, 勘测确定为Ⅵ级围岩。系统计算:一次衬砌承载长度在3m以下, 安全系数>2, 可保安全;一次衬砌承载长度在3m~10m, 安全系数>1, 暂时安全;一次衬砌承载长度>10m, 安全系数<1, 不安全。实际一次衬砌承载长度控制30m, 安全系数在0.72以下, 事故难以避免。本系统可按照实际拱形, 计算最大掘进进尺长度、计算一次衬砌最大承载长度、校核二次衬砌允许拆模强度等, 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3.8 用于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围岩自承载能力决定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隧道断面尺寸和形状以及掘进长度等。毛洞的破坏主要因素是荷载大小、分布与围岩强度、挖掘洞形不相适应、承载拱以内的地层失稳造成的。洞室破坏后形成新的优化拱形而暂时稳定, 但随着垂直和侧向水平荷载的相互变化, 又会形成新的失稳, 以新的优化拱形暂时稳定。每次暂时稳定的优化拱形和尺寸, 可以通过系统算出。其计算结果与陕西省建工局建筑科学研究所,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地下结构专业八孔土窑失稳破坏全过程调查结果相同, 见图5, 也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采矿系模拟试验研究小组黄土峒库模拟试验结论相似。不仅片帮、冒顶的形状、尺寸与实测接近, 而且片帮、冒顶的顺序也与实际相同。

4 结语

本系统针对当前隧道与地下工程衬砌设计存在的问题, 解决了地下工程荷载计算、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围岩承载、智能确定优化拱形和最佳衬砌厚度等问题, 并经过理论与实践的长期检验, 证明是可用于指导隧道具体工程的实用设计系统, 除了能精确、快速地进行衬砌优化设计外, 还能用于围岩稳定分析、复合式衬砌设计、反推围岩压力分布、动态设计、隧道施工安全计算和围岩破坏机理研究等工作。但其试验工程还局限于部分地区的少量工程, 缺乏普适性验证。隧道及地下工程量大面广, 地质条件工程情况千变万化, 还需要广大同行通力协作,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和检测, 以通过大量工程实践, 进一步发现问题, 完善补充, 扩大应用, 为我国乃至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作出贡献。

5 后记与致谢

本系统在继承和发扬太沙基理论、荷载结构法、合理拱轴原理的基础上, 进行了创新、论证、检验、试验等工作, 于2007年通过省级鉴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在地下洞室优化设计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2009年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公布的三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工作, 单靠我们的力量是难以完成。其取得进展, 离不开广大隧道及地下工程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因为, 从室内模拟试验、围岩压力的测试、优化工程的实践以及理论问题的探讨等, 广大隧道工作者都做了大量工作, 为成果完成起了很大作用。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淮南煤炭学院、山东矿业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兰州铁道学院、铁道科学院、铁路专业设计院、北京市政设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等编著的曲墙或直墙拱结构计算实例, 为理论上验证系统计算的精确性和优化效果提供了条件;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原国家建委某工程黄土洞室科研组、原铁道部黄土双线隧道设计研究组、广州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等众多单位的40项工程围岩压力测试和裂缝隧道调查统计以及357个铁路单线隧道塌方统计分析, 为对比计算与实测结果、检验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提供了依据;国内外173项隧道与地下工程实践, 为检验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对比提供了条件;甘肃省人防、兰州市人防、原甘肃省建委、兰州市建委提供的9项隧道与地下工程优化试验工程, 为进一步长期实践考验优化工程的安全、质量、速度、节约性能作出了最有力的证明。

摘要:为解决隧道与地下工程衬砌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际先进水平的《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新法》编制, 用立体极限地压理论、优化承载主体、自动确定合理拱轴线等方法, 解决了正确计算地下工程荷载、智能确定最佳拱形和最佳衬砌厚度等问题, 使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进入了新高度。利用本系统不仅可以在几分钟时间内完成隧道衬砌设计分析工作, 计算精度较经典范例提高100倍,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高。经过大量实测数据与多项工程试验证明, 是可靠、实用、经济的方法。比复合式衬砌总厚度平均减薄30%以上。按本系统设计和施工的不同试验工程, 经过长期考验, 全部获得成功。不仅实现了安全无事故、优质、快速, 而且节约水泥、钢材、木材40%以上。

关键词:地下工程,隧道,优化设计,智能分析

参考文献

[1]朱汉华, 王迎超, 祝江鸿.隧道预支护原理与施工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131.

[2]黄成光, 于敦荣.公路隧道施工[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4.

[3]王胜利.隧道及地下洞室设计施工新法[J].中国科技成果, 2005 (19) :34-36.

[4]王梦恕.21世纪山岭隧道修建的趋势[J].铁路标准设计, 2004 (9) :38.

[5]喻渝, 陈中, 王明年.隧道设计计算模型对围岩适应性的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 2004 (4) :6.

[6]关宝树.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42.

[7]赵占厂.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测试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 2003, 40 (4) :58-61.

[8]徐干成, 白洪才, 郑颍人.地下工程支护结构[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3:240.

[9]王建宇.关于我国隧道工程的技术进步[J].中国铁道科学, 22 (1) :75.

篇4: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模拟试题

他是技术难题的攻关者:首次提出和解决了北京地铁暗挖区间隧道耐久性受杂散电流腐蚀而影响的计算与评估方法,在评价地铁隧道混凝土衬砌耐久性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空白。

他是青年人才的领路人:积极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参加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与建设工作,由其主讲的西南交通大学《地下铁道》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的《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一书被评为2008年度四川省重点图书。

他就是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开路先锋、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晓军。

努力拼搏 以实力攻坚克险

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在车水马龙的街区,在承载市民便利出行重任的地铁车站旁和地下隧道内,涌动着一群忙碌的身影,无论烈日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们凭借在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领域领先的专业优势,默默地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做着贡献。这其中,就有周晓军的身影。

在铁道部渝怀(重庆至怀化)铁路科研攻关项目中,周晓军与中铁二院和中铁十八局集团合作,通过对地质顺层偏压隧道的模型试验和科学研究,提出和解决了在地质顺层偏压条件下,深埋和浅埋隧道衬砌结构所受偏压作用的计算方法,并针对隧道所承受的偏压作用,提出了隧道衬砌采用不均衡支护措施,成功解决了地质顺层偏压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存在技术难题,为渝怀线渔塘湾隧道工程的建设节约工程投资500万元。

在广州地铁三号线体育西路车站的建设中,周晓军与中铁二院地铁设计院等单位合作,结合该车站自身特点,研究并提出了地铁新线车站穿越既有线车站的立体交叉模式,成功解决了广州地铁三号线新建车站穿越既有一号线运营车站之间的施工力学问题,确保了既有线车站结构的安全运营,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工程投资 700万元,该课题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07年获得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线路的西江盾构隧道设计任务中,为确保该隧道安全、优质和快速建成,周晓军结合该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成功解决了西江泥水加压盾构隧道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始发井、接收井以及衬砌管片结构方案设计与结构计算。

同时,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周晓军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盾构圆形工作井地下连续墙单元划分和新型接头型式,并提出了小断面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的结构形式和隧道穿越的总体设计与施工方案,形成了油气管道线路越江盾构隧道穿越复杂地层的成套设计与施工技术。周晓军结合西江泥水加压盾构隧道特点所主持设计的始发井是目前国内开挖直径最大的油气管道盾构始发工作井。

据悉,该隧道已于2011年12月顺利贯通,解决了制约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周晓军对西江泥水盾构隧道的设计和安全施工发挥了主导作用,采用由其所提出的工程设计使西江盾构隧道的建设投资从 14000万元下降到9500万元,节约建设成本4500万元。周晓军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使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越江盾构隧道和山岭隧道的设计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山西大同至浑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工作中,周晓军针对大断面黄土隧道的特点,提出了适合黄土地层大断面隧道的一种新施工方法,成功解决了大断面高速公路黄土隧道在施工期间围岩易塌方、衬砌易变形以及施工进度缓慢等技术难题,得到建设、设计和施工以及监理等单位的好评。

勇于创新

为西气东输保驾护航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2001年,周晓军开始主持其一线靖边至临汾段13 座山岭隧道工程的设计任务。针对黄土具有承载力低和湿陷性的力学特点,他提出了“无损进洞,环形开挖、超前支护和及时衬砌”等设计与施工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中靖边至临汾段13座山岭黄土隧道和延水关黄河隧道的设计任务。

在西气东输一线工程13座陆上隧道和延水关黄河隧道的施工中,针对黄土隧道施工期间易发生的洞口边仰坡滑坡、洞内冒顶和坍塌等技术难题,他通过对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使西气东输一线工程靖边至临汾段线路隧道顺利竣工,节约工程投资约1500万元,还为中石油集团工程设计西南分公司培养了长输油气管道隧道工程的设计技术人员。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克拉2气田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盐水沟隧道是克拉2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敷设天然气管道的配套工程,全长为1984.7m。由于盐水沟隧道穿越以第四系泥岩和砂岩互层结构为主的倾斜地层,围岩强度低,岩体节理裂隙极为发育,施工难度极大。因此盐水沟隧道就成为西气东输克拉2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和当时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中最长的管道山岭隧道。

在克拉2气田盐水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中,周晓军通过对克拉2 气田外输管道穿越天山支脉丘里塔格山盐水沟地段线路的方案比较后,提出采用隧道方式敷设输气管道可节约工程造价近1000万元,并主持圆满完成了西气东输盐水沟隧道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和配合施工任务。

在隧道施工期间,他还提出了适合于小断面管道隧道采用的超前钢管预注浆支护、超前锚杆与柔性格栅相结合等技术措施,克服了盐水沟隧道施工期间发生的诸如围岩坍塌、隧道大量涌水、断层软弱破碎带和浅埋地层等技术难题,确保了盐水沟隧道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

同时,根据对隧道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数据,周晓军及时对隧道的施工方案和支护设计参数进行了调整,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使盐水沟隧道开挖的月进尺达到450m,创国内同行业小断面输气管道线路隧道施工月进尺的最高记录。

根据他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仅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而且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同时还降低了隧道建设投资,前后节约工程投资约2500万元,使天然气管道隧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对我国长输石油天然气骨干网络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在泸州长江隧道的工程中,周晓军及时提出采用明挖暗挖相结合、短掘进与临时超前地质预报相结合、预制砌体与喷锚支护相结合的隧道衬砌形式以及小断面隧道机械化快速施工等技术方案,成功解决了泸州长江隧道在掘进施工期间因断面狭小、斜巷坡度大而造成的施工进度缓慢等施工技术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由于隧道洞口段岩层渗水、浅层天然气溢出以及软硬岩夹层等对隧道施工安全引起的技术难题,使泸州长江隧道仅用10个月时间得以顺利贯通。

此外,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的委托,周晓军先后对西气东输2线果子沟1号隧道、陕京三线、兰州至成都成品油管线等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山岭隧道在施工期间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咨询和调研,提出和解决了管道隧道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系列技术问题,确保了国家能源生命线工程的安全。

篇5: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模拟试题

郭陕云万姜林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提要:简要介绍了我国采用岩石掘进机和盾构修建隧道的发展情况,阐述了我国掘进机法与盾构法的技术进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我国掘进机与盾构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掘进机和盾构技术及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隧道及地下工程,岩石掘进机,盾构,产业化,展望与建议,前言

本文所谓的隧道掘进机法是指应用掘进机开挖隧道的方法,隧道掘进机英文全称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应用于岩石隧道的称为岩石掘进机(本文简称掘进机),用于软土层隧道的则称为盾构。

盾构法和掘进机法是修建隧道的一种先进方法。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盾构法和掘进机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城市地铁、水利水电隧洞中越来越多应用盾构法和掘进机法修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盾构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并且随着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发展,对盾构和掘进机的市场需求仍会有较大的增长。由于盾构和掘进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并且对我国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影响较大,因而也引起了国内业内外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来在国内已召开过许多国际、国内的盾构和掘进机技术交流会或专题研讨会;2001~2002年国家科技部已将盾构研发技术列入国家“863”发展计划,并在国内就盾构研发试制进行了招标,落实了中标单位;2002~2003年1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实现隧道掘进机本地化生产”和若干政策建议的提案;2004年3月,钱伟长同志上书胡锦涛主席,提出充分发挥盾构作用,推进我国隧道掘进机产业发展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2004年4月,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推进隧道掘进机技术及产业化的专家座谈会。可见,隧道盾构和掘进机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内工程技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我国掘进机和盾构技术的发展情况、技术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等作一简介,并就今后的技术发展以及其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抛砖引玉。我国隧道盾构法和掘进机法的应用情况

2.1 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2.1.1盾构

我国研究应用盾构法修建隧道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1956年在东北矿山采用直径

2.6m的手掘式盾构在砂层中修建疏水巷道,这是我国的第一条盾构隧道。1957年北京采用2台直径2.0m和2.6m的手掘式盾构施工下水道。上海从1963年开始研究应用盾构法技术,用于城市地下排水隧道修建,1965年研制两台直径5.8m的网格式盾构用于地铁区间隧道修建试验,掘进长度1200m。1966年研制直径10.22m的网格式盾构并辅助于压气稳定开挖面施工打浦路越江隧道。从此之后,我国陆续研制应用手掘式盾构总计达30台用于各种排水隧道施工,施工总长度约20km。

1985年引进日本的1台直径4.33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排水隧道,之后研制应用了几台土压平衡盾构,但效果并不理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上海、广州地铁的建设,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地铁区间隧道。1994年开始引进日本的直径11.2m泥水平衡盾构修建延安东路越江隧道。由于采用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等现代盾构修建隧道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等优点,因而盾构法在我国特别是地铁建设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继上海地铁1号、2号线区间隧道、1

广州地铁1号、2号线部分区间隧道成功采用盾构法外,北京、天津、深圳、南京地铁以及上海、广州地铁的其它地铁线区间隧道等也相继大量推广采用盾构法,并且在越江道路、输气和市政排水隧道等也越来越多采用盾构法。盾构法目前已成为我国地铁隧道的一种主要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城市地铁采用的盾构已有60多台,掘进完成的和正在掘进的隧道总长度已超过200km(单线),采用的盾构类型为土压平衡(包括加泥式土压平衡)和复合式盾构计50余台,泥水加压平衡盾构10 台。采用的盾构直径3.3m~12m不等,其中以6.3m左右直径的居多。

2.1.2岩石掘进机

1964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国家科委领导下,成立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攻关小组,完全自力更生,先后制造出50多台掘进机。由于核心技术不过关,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80年代初,国家科委成立掘进机办公室,采取联合攻关方式制造了8台掘进机,先后在云南西洱河水电站等工程应用,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甚大。80年代中期,在天生桥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了罗宾斯公司的一台直径10m的二手掘进机施工,但效果并不理想。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在甘肃引大入秦工程中,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中,由外国承包商采用岩石掘进机施工多条输水隧洞取得成功。在2000年后,云南昆明掌鸠河引水工程也由外国承包商应用掘进机施工,并且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与美国罗宾斯公司合作制造了一台双护盾岩石掘进机在该工程中使用。九十年代初,铁道部在西安~安康铁路18.4km长的秦岭铁路隧道,引进2台德国的8.8m直径的敞开式掘进机由国内单位操作使用成功建成隧道,之后采用该2台掘进机在西安~合肥铁路成功完成了6km长的磨沟岭和7km长的桃花铺隧道施工。由此也推动了我国掘进机技术的应用。

2.2 工程应用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提高

2.2.1 盾构应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随着盾构法应用的增加以及对技术研究的深入,我国在盾构隧道的设计计算、盾构的选型及配套、盾构的使用及施工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提高和发展。技术已基本成熟,有的(尤其在地铁隧道盾构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以城市地铁盾构法技术为代表,目前已有二十家国内承包商在使用近60台盾构施工,不仅采用了土压平衡盾构,也采用了泥水平衡盾构,还有复合式盾构;除区间单圆盾构外,在上海地铁还采用了双圆盾构一次施工两条平行的区间隧道;盾构隧道地面环境除复杂的建构筑物外,也有在江下、湖下穿越的(上海穿越黄浦江、广州穿越珠江、南京穿越玄武湖);盾构穿越地层除粘土、淤泥质软土、砂粘土外,还有砂层、砂砾层、卵石层、以及较高强度的岩石地层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州地铁2号线越三区间研究采用具有土压平衡、气压平衡和局部气压平衡模式的新型复合式盾构成功修建了既有软土、又有坚硬岩石以及断裂破碎带的复杂地层的区间隧道,打破了长期被认为的盾构法应用的地质禁区,大大拓宽了盾构法的应用范围。

目前,我国地铁盾构法隧道管片环宽已从1.0m,普遍加大到1.2m,在广州地铁2号线率先采用了1.5m环宽的管片,是目前地铁区间隧道所用的最宽管片,有利于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刚度,拼装接缝减少,安装效率提高,并节约成本。接缝防水大多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密封防水,使隧道建成后不渗不漏,达到A级防水标准。

采用激光导向或陀螺仪导向,并辅于人工测量技术等,以及运用盾构推进油缸分区操作和姿态控制与纠偏技术,管片排版选型和拼装技术等,可将隧道线形精度控制在30~50mm以内,管片错台高度控制在5~10mm内。

管片背后环形间隙注浆除采用日本常用的即时注浆和欧洲常用的惰性浆液同步注浆外,也已开发应用非惰性浆液的同步注浆技术,具有更好的早期稳定管片和控制地层沉降效果。在掘进控制、泥水与土压力和排碴管理、碴土改良、防刀盘结泥饼技术等方面也已作的很好。端头加固、联络通道施工、始发到达、安全换刀、信息化施工等方面都已掌握。在盾构的故障诊断及管用养修上已有很高技术,可以达到55%~67%的高机时利用率。

我国盾构施工中的地表隆沉一般可控制在+10~-20mm以内,可以在距既有建构筑物很近的距离下安全掘进隧道。广州地铁2号线越三区间隧道穿越既有14股铁路轨道,轨面沉降控制在5mm以内,轨道沉降差小于2mm。上海地铁2号线近距离下穿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引水箱涵和地下室,地面沉降控制在3.5~8.5mm。我国盾构掘进速度平均一般为180~200m/月以上,广州地铁2号线越三区间最高月进尺405m,平均进度为236m/月。在相似地质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大汉区间,盾构施工进度平均已达334米/月,最高月进度达到562.5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法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采用盾构法修建越江隧道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上海采用直径11.2m的泥水盾构已建成穿越黄浦江的大连路隧道,平均进度超过200m/月。上海、广州地铁也成功采用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地铁越江区间隧道。此外,也建成了或在建一些地层复杂、水头高度超过60m越江隧道,南京三江口、湖北忠县红花套、湖南城陵矶采用泥水盾构修建穿越长江输气隧道(直径3.3m),已建成2条,第三条即将建成;重庆正在采用直径6.5m的泥水盾构修建穿越长江的排污隧道,计划于今年建成。

2.2.2岩石掘进机应用技术开端良好,且在运用中不断创新

以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为标志,我国已掌握了岩石掘进机隧道的设计施工及掘进机的使用技术,不但在秦岭特长铁路隧道施工中得到成功的使用,而且在磨沟岭、桃花铺隧道长距离破碎带岩石中施工也发挥了它的优异的机械性能,在配件、配套国产化上迈出了第一步。秦岭隧道全长18.4km,采用2台直径8.8m的岩石掘进机相向施工,由铁道第一设计院设计,中铁隧道集团和中铁十八局集团施工。结合设计、施工和掘进机的管用养修等开展了6大课题24个子课题的研究和攻关,解决了极硬岩和不良地质的掘进、刀具布置及磨损与围岩特性的关系,高地应力圆形衬砌、掘进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隧道掘进最高月速度达到573m,平均达到300m以上。掘进机机时利用率平均达到58.31%的高水平。该工程技术成果获国家2003科学技术一等奖。在西安-合肥铁路,采用敞开式岩石掘进机成功完成施工磨沟岭隧道和桃花铺隧道,运用超前管棚支护、超前周边预注浆加固地层等辅助技术较好解决了不稳定破碎围岩的安全掘进施工难题,拓宽了敞开式掘进机的应用范围。同时实现了17英寸盘形滚刀和部分部件及部分后配套设备的国产化。

2.2.3 设备的设计制造有了新的进步

我国已完全能够自行设计制造手掘式盾构。而对现代盾构的设计制造则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后,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设计制造了一定数量的盾构,包括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重型机械厂或造船厂等,由国外公司设计,国内制造组装,在工程应用基本能够满足要求。通过中外合作,我国在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有所提高,已经掌握了结构件的设计及制造技术与工艺,已实现了部分部件的国产化,如盾构用于软土和软硬不均地层的刀盘、刀具已基本能够自行设计制造;盾构和掘进机的后配套设备、运输设备和高精度管片钢模具等已能自主设计制造,因此也降低了设备的采购和使用成本,也有利于促进掘进机和盾构技术的发展。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说来,经过多年来在掘进机和盾构技术上的应用研究,我国在盾构施工使用技术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岩石掘进机施工使用技术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有的盾构监控软件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盾构和掘进机的选型设计、维修、零部件、后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等已接近国际水平,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岩石掘进机和盾构的设计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国内使用的盾构和掘进机基本都是国外公司设计制造的,依赖国外的局面未得到改变;

(2)岩石掘进机的应用仍然较少,掘进机数量少、机型和应用方法单一;

(3)在盾构和岩石掘进机施工中仍然出现过一些问题,如盾构施工时隧道端头塌陷、沉降过大、有的甚至引起地面建筑物的损坏等;在岩石掘进机施工中出现围岩坍塌、掘进方向严重偏差等。我国盾构和掘进机技术的前景展望及发展建议

3.1发展前景广阔

21世纪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发展的世纪,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要完成近6000km的地下隧道建设,平均每年约300km。到2010年,国内各种地下工程建设约需岩石掘进机、盾构约180台(不包括微型机),年均需求量约为30台,可见市场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1)城市地铁快速发展,对盾构需求最多。我国城市地铁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地铁和轨道交通规划总长度已超过3000km。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数量仅占规划数量的10%多,未来城市地铁建设仍将快速发展。除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深圳、天津地铁将继续需要采用较大数量的盾构施工外,武汉、杭州、苏州、成都、沈阳等城市地铁也有采用盾构施工的需求。城市地铁仍将是今后对盾构需求最多的领域。

(2)越江隧道建设方兴未艾,对大直径和超大直径盾构的需求将有快速增长。除上海、广州地铁区间越江隧道外,上海计划在2010年采用盾构法建成20多条越江隧道,穿越黄埔江的中环隧道已开工,盾构直径14.87m;穿越长江的双向六车道公路崇明隧道,采用直径15.2m的盾构施工,计划于2004年底开工;武汉长江隧道为双向四车道,采用直径12m的盾构施工,计划于2004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南京穿越长江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已通过预可研设计,目前正在前期准备;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用2条3.9km隧洞穿越黄河,计划采用直径9m的盾构施工。此外,拟建的浦东铁路越江段也计划采用盾构法施工;北京站至北京西站的地下直径线也在考虑盾构法施工;温州欧江道路隧道、哈尔滨松花江隧道也计划采用盾构施工,正在规划之中。

(3)城市各种地下管线隧道有待发展,对盾构的潜在需求大。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城市的给水、排水、电缆、电讯、热力、输气等隧道工程的长度将超过1000km,其对小型盾构、微型盾构或掘进机的需求量也相当大。

(4)长大、特长山岭隧道增加,对掘进机需求增加。在山岭隧道工程领域,铁路和水利水电工程都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长大、特长隧道,对掘进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85km长的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采用3台直径8m的掘进机施工,掘进机施工长度约60km,掘进机计划2004年下半年进场掘进。云南、青海、陕西、山西、新疆等拟建的水利水电隧洞总长超过200km,约需掘进机10台。规划修建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约有240km输水隧洞,也计划大部分采用掘进机施工。拟建中的锦屏二级水电站4条长16.6km、直径13m的输水隧洞,也有采用掘进机施工的方案设想。

3.2 几点建议

鉴于我国盾构和掘进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实现盾构和掘进机的国产化,全面提升工程应用技术水平已是必然的趋势。作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2.1加速盾构和掘进机的研发步伐,掌握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进我国掘进机的产业化

(1)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尽早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现代的盾构和掘进机是高科技设备,其设计制造涉及机、电、液、气、控、测、计算、结构、材料、制造、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很大。必须有效组织整合国内的各有关学科领域的优势技术资源共同努力方能完成。在引进技术、合作制造的同时,应组织国内设计、施工、研发、制造等单位对掘进机的核心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进行攻关,在国外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技术和掘进机产品。

(2)国家应加大力度扶持盾构和掘进机的研发

原国家经贸委将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技术研究与开发列为“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于2002年将直径6.3m盾构掘进机研发列入了“863”重大专项,并由中铁隧道集团、上海隧道公司分别牵头,联合国内有关单位正在进行研究攻关,已在河南和上海建立盾构研发基地和设计试验中心,前期计划研制两台样机,目前正在进展之中。由于盾构和掘进机的研制风险高,基地建设及样机研制资金投入大,回报难于预期。建议国家重点扶持,在政策上实行优惠,在资金上加大投入,以使尽快建立起盾构从研究、设计、制造、工业性试验和改造,以及集产、学、研、用等为一体的研发基地。同时也避免一哄而上,粗制滥造和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研发的思路必须正确,不搞象计划体制下那样的“大而全”或“小而全”。

(3)建立实验工程或示范工程

盾构和掘进机样机的现场工业性试验必不可少并且十分重要。由于样机可能存在缺陷,试验性施工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实验失败的可能等,由研发承担单位找寻并通过有关业主来确定试验段工程的方法不太现实,难度很大。建议国家给予特别支持,在适当的地方分别划出若干典型的专门的国产盾构和掘进机的试验性工程。

(4)加强修理改造研究和配件及消耗材料的研发

如前所述,我国目前及今后使用的盾构和掘进机数量很大,而盾构和掘进机是对地质高敏感的非标设备,并且我国地域广大,地质类型多样,因此应加强对盾构和掘进机旧设备的修理和更新改造的技术研究,以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应加强盾构和掘进机配件和消耗材料的国产化研发,以降低工程费用。

(5)盾构和掘进机类型的多样化

我国地质类型多样,各地区环境条件不同,隧道功能和断面各异,需要的盾构和掘进机有所不同,因此,盾构和掘进机的研发宜多样化。

3.2.2进一步创新发展设计与施工技术,全面提升盾构和掘进机的工程应用水平

由于我国掘进机和盾构技术的应用将迅速增加,应用范围不断加大,遇到的地质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条件会千变万化,并且对其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效率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其工程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

3.2.2.1在盾构法方面:

(1)进一步研究盾构与地质的适应性关系,以及地中障碍物的超前探测技术,开发盾构在复杂地质条件及穿越障碍物时的安全、高效掘进技术及配套技术;

(2)深入研究高水压下和长距离隧道盾构(包括超大断面盾构)掘进技术,尤其在防突水涌水、停机检修和换刀安全技术方面应有所突破;

(3)城市地铁车站多采用明挖法,拆迁量大,对地面干扰大,费用也不断增加,因此应研究采用异型盾构修建地铁车站或单圆盾构先行掘进然后扩挖的修建车站的成套技术;

(4)应研究完善盾构辅助工法的应用配套,尤其是始发、到达端头加固技术以及联络通道的安全施工技术;

(5)简易的盾构如插刀盾构、网格盾构等在我国仍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且其价格低,设计制造简单,适合中国国情,目前已完全具备自行设计制造能力。建议加强对简易盾构及施工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研究压缩混凝土衬砌与简易盾构的成套技术。

3.2.2.2岩石掘进机法方面:

(1)进一步研究掘进机法的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综合对比研究,尤其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掘进机在不良地质的安全掘进技术及配套与辅助技术,以为扩展掘进机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2)研究应用岩石掘进机与钻爆法结合的“混合法”施工成套技术;

(3)进一步研究完善适应掘进机施工的围岩分类(或岩石分级)和地质工作规范,尤其要完善创新掘进机施工中的配套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和手段。

3.2.3 规范市场,完善法规,有序发展

目前在我国掘进机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公正、不公平,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以及无序竞争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盾构和掘进机的国产化;建筑队伍“鱼龙混杂”、低价中标,缺乏统一的权威的规范、规程等也影响着我国盾构和掘进机工程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建议:

(1)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努力做到招投标的公正、公平、科学、有序,营造有利于我国盾构和掘进机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及工程应用技术水平提高的市场环境,尤其要避免无资质、无业绩和无技术的队伍进入盾构和掘进机市场,要改变不合理低价中标现象;

(2)要认真总结国内外盾构和掘进机应用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尽快组织编制我国盾构和掘进机研发、设计制造、和施工生产的系统完善的技术法规,使规划、设计、研制、工程建设、施工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4加速人才培养,建立数量足够的、技术过硬的队伍

目前我国在盾构和掘进机研发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复合人才十分匮乏,建议尽快培养和引进,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相关课程和实验室,以尽快建立起数量充足、技术过硬的研发、生产、设计、施工队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隧道盾构和掘进机技术历经四、五十年的“波折”,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数量最大、发展最快、今后需求最大的国家。但在掘进机和盾构设计制造及工程应用技术方面总体上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相当的差距,需要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携手努力,不断创新,迎头追赶。

作者简介:

1、郭陕云,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万姜林,硕士研究生学历,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陵园东路3号院,邮编:471009

联系电话:0379-2632027,2632757(总工办),***(万姜林)

篇6: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护

第一章

隧道:隧道是地下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铁路、道路、水渠、各类管道(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动力及通信电缆等)遇到岩土、水体等障碍物时开凿的穿过山体或水体的内部通道,是“生命线”工程。

灾害:所谓灾害,一般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伤害和物质财富毁损的自然或社会事件,它们源于天体、地球、生物圈、等方面以及人类自身的失误,形成超越本地区防救力量的大量伤亡和物质的毁损。 自然灾害成因:(1)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和洪水;(2)由水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海洋灾害及海岸带灾害;(3)由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地震及地质灾害;(4)由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农、林、病虫、草、鼠害;(5)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2)海洋灾害;(3)洪水灾害;(4)地质灾害;(5)地震灾害;(6)农作物灾害;(7)森林灾害。

地下工程常遇灾害:(1)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2)人为灾害(战争灾害、运营事故、工程事故)。

第二章

风险的属性:(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3)经济属性。

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随机性;(4)规律性;(5)动态性。

工程的可靠性:工程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地铁运营中引起事故的原因:(1)运营设备、线路老化短路引起的火灾;(2)年久失修,隧道地下工程渗漏、断裂、沉降、倒塌;(3)操作失误,引发列车追尾、出轨。

风险损失:风险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由于风险分析是事前进行,风险损失的分析就带有预测成分。

第三章

地下工程内部火灾特点:(1)第一文库网氧含量急剧下降 ;(2)温度急剧升高;(3)产生烟气量大,火灾的危害大;(4)散热条件差,浓烟难以排出 ;(5)人员疏散困难 ;(6)灭火救援难。

地下工程的火灾易发地点:(1)长隧道;(2)地形较复杂隧道;(3)容易形成低扩散区的隧道。

地下工程火灾的原因:(1)违反电气安装和使用的安全规定进行操作;(2)电气焊割 ;(3)吸烟及用火不慎;(4)线路过负荷;(5)爆炸所引起的火灾;(6)人为纵火或恐怖袭击;(7)列车故障或管理不善引发的铁路隧道火灾。 建筑消防系统作用:为建筑物的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保障体系,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

第四章

地震:地震是一种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快速运动或人为爆破造成地面震动的自然现象。

第五章

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结构的危害:

1.地下水对围护结构的危害:(1)吸湿作用;(2)毛细作用;(3)侵蚀作用;(4)渗透作用;(5)冻融作用。

2.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危害:(1)浮力作用影响;(2)潜蚀作用影响;(3)对地下结构耐久性和强度的影响;(4)对地基强度的影响。

地下水对基坑工程施工影响:(1)挡土结构上发生的事故;(2)基坑底面内发生的事故;(3)基坑周边发生的事故。 地下工程防水的内容: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包括结构防水、注浆防水、排水以及渗漏水处理等。 地下工程防水的原则:

(1)地下工程防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理。 “防”是工程结构自防水或采用附加防水层等防水设施,使工程具有一定的防水渗入的能力;

“排”是采用自流排水或机械排水的方法,将地下工程内外积水及时排走,降低水头压力,为防水创造有利条件; “截”是指在工程所在地的`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洪沟、导排水系统,将地表水、地下水流经通道截断,防止和减少雨水下渗,减少地下裂缝水进入工程;

“堵”是指在围岩有裂缝水存

在时,采用注浆和嵌填等方式堵住孔洞和裂隙。在工程建成后对渗漏水段,采用注浆、嵌填、防水抹面等方法将渗水通道堵塞;

(2)地下工程的防水,应积极推广和采用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

(3)地下工程防水要体现综合设防原则,必须贯穿、设计、施工和维修及选材的每个环节,灵活对比各类防水方法,以达到不同等级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

变形缝:变形缝是为了避免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各部分所受荷载不同、地基和结构不同出现变形、开裂和建筑结构破坏,而设置的将其各部分分开的裂缝。

变形缝的分类:(1)伸缩缝;(2)沉降缝;(3)防震缝;(4)引发缝(诱导缝)。 渗漏水的处理:(待定)p224

第六章

民防工程的作用:(1)有利于实施信息化作战;(2)对武器的袭击有较好的防御作用;

(3)与其他作战要素相结合,

提高作战及防御能力;(4)有利于作用作战战术,保证机动作战的胜利。

第七章

组织施工时引起重视的地下工程特点:(1)隐蔽性;(2)循环作业性强;(3)场地拥挤,作业空间狭小;(4)围岩与支护力学行为随工况动态变化;(5)作业环境差;(6)施工风险大。

基坑工程事故原因:1.设计因素(1)无证设计;(2)盲目设计;(3)越级设计;(4)虚假设计;(5)忽略对地下水的处理措施2.施工因素(1)无施工资质或越级承包;(2)施工质量差;(3)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意识差,未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和程序施工;(4)在没有征得设计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凭经验处理;(5)忽视施工监测和险情预报3.勘察因素4.项目管理因素5.施工监理因素。

上一篇:2022年高考阶段中等生提分攻略下一篇:我的小动物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