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2024-08-13

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精选8篇)

篇1: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背景:

关键词: 和谐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着党的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 一词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文字, 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 美在和谐中, 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 “和谐” 也就自然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

一、和谐教育

和谐课堂是 “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氛围, 即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感知、富有人情化的课堂环境, 从而达到师生之间沟通无碍、轻松活泼的和谐的互动交流场景。和谐课堂下既能充分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又能达到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追求和谐的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情绪是高涨的, 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 它适应于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 使课堂中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 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1.和谐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一改以往教师的 “喧宾夺主” , 教师承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条件 “成熟” 的情况下, 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掌控,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拥有了主人翁意识之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才会敢说、敢做, 爱说、爱做, 学习起来才会更带劲, 更有效。2.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尽显个性风采。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 “接收器” , 对于课堂中的新知识, 甚至是课堂中的各个因素,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观点, 同学间、师生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彼此交流作为个体独有的见解, 展示了自我, 发展了群体。3.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吸收均衡的 “营养”。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是深藏作家真情的文本, 和谐的阅读教学, 除了吃 “白米饭” —— —掌握语言文字之外, 更需要让他们在“菜肴” —— —情理中吸收营论文格式养, 达到语文课程“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真正的统一。4.和谐使每一位学生深受美的熏陶。教育家于漪说: “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 的确, 语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其中有着语言美、结构美、情节美、意境美、思想美„„阅读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自身要善于发现美, 在此基础上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感悟美。多彩的语言, 丰厚的人文, 绵延的情思, 深邃的哲理, 使我们的学生启心智, 长见识。5.和谐使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观点, 尊重学生的创造;教师默默地站在学生的身边期待、鼓励着学生的成长发展。“你的想法太奇妙了!” “你的回答太精彩了!”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这些都是老师对学生的呼唤与肯定, 告诉学生: “你是最棒的, 你是成功的!”

三、追求和谐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

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那么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必须是:1.平等对话—— —互动的课堂。在以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为了使同学们正确、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往往习惯于运用 “讲授法” , 采用 “满堂灌” 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硬塞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 会不由分说地替学生安排各种练习, 逼着学生去完成。新课改之后, 我们追求自由、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知情合一—— —充实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而这样的 “统一” 并没有客观的标准可供参考, 从而使得一些老师很难把握统一的“度” , 很容易顾此失彼, 将极富情感的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练习课;更有甚者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在现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语言优美的散文, 精练和韵的诗歌以及蕴意深刻的小说等等。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可运用 “讲读法” , 通过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 “读” 来读出感情, 训练语感。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不仅要让孩子学好语文知识, 更应使我们的孩子悟出 “情” , 做到有 “心” , 有 “情” , 有 “爱”。

3.整体把握—— —完整的课堂。课堂中我们追求的是完整、和美的阅读课堂, 其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 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 没有任何的块状感, 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 一泻千里, 一气呵成。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 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 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 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教师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其中有宏观的把握, 也有微观的艺术。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一开始,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览课文, 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 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通过自身的努力, 尽量缩短。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 提出自己想解决的,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老师则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 筛选出有价值的、全班学生须掌握的问题, 然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 品读课文, 在 “读” 中品味语言, 增强语感, 理解文章, 感悟情理, 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 使得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 达到我中有书, 书中有我, 书我合一的境界。4.和而不同—— —个性的课堂。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往往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框定在一个固定牢笼中, 学生该说的, 能说的只能是标准答案, 否则换来的只能是 “× ”。然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都不一样, 在面对同一文本的时候就会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5.注重生成—— —发展的课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前认论文格式真深入地钻研透教材, 尽可能全面地备好学生, 但在明确教学目标, 保证课堂的正确方向的前提下, 教师应随时迎候学生的 “一鸣惊人” , 不光如此, 教师还应努力提倡创新求异,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倡导问题解决的多样化策略,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师及时地为生成 “变换着节奏”。过程中老师、学生的思想与所探究的问题本身不断地磨击碰撞, 创新的火花不断冒出迸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地加深, 使得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 更赋予了课堂生命的活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除了轻松、快乐地学好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情的体验、融合与发展。每位学生都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如何将其内在隐藏的光芒释放出来,这是一门艺术, 更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职责。课堂中, 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 让他们的智慧得以显露, 行为得到认同。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和谐课堂里, 美不胜收的文本中尽情遨游, 欣赏语文的美!

去伪求真,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背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文性课堂 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为“人文而人文”、“机械人文性” 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笔者称之为“伪人文性” 现象。下面,就现今阅读教学中的“伪人文性”现象以及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谈一下笔者的看法。现今阅读教学两大“伪人文性”现象及反思

1.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有失偏颇

现象:语文课结束时,教师启发道: “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大家想一想,小羊怎样了呢?” 或者是 “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 „„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课堂上热闹非凡。反思:经典寓言《狼和小羊》最终以老狼恶有恶报、撞死于巨石或被正义使者猎人枪杀代替了原著中的小羊惨死;名家名篇 《落花生》 一课中,“花生派” 在 “苹果石榴派” 的滔滔雄辩下,黯然失色,退居二线。从种种逆向设计不难看出,教师在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的氛围,从而张扬个性,体现人文性。但我们不禁要问:提倡这类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究竟能给小学生留下些什么呢?众所周知,狼永远不会因为学生同情小羊的善心而改变吃人的论文格式本性,而落花生那种有真才实学却不图虚名的实干家也决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存在的价值。黑格尔告诉我们:想象要止于理性。所谓理性,是对文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语文课堂上许多来自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偏离教学内容真正的价值取向的。学生思维是活了,课堂气氛是活了,但学生也失去了很多。他们失去的是富有理性的思考,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正确理解。求新、求异固然重要,但如果要以牺牲 “求真” 为代价,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2.课堂中的交往、对话缺乏对生命体真正的人文关怀

现象:①语文课上的小组学习,停留在四人围坐一起,一两个学生独霸话坛,其他学生放任自流的简单合作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正的主体参与和对问题的共同探讨;教师匆匆组织,又草草收场,形式主义倾向明显。②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本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频繁采取激励性评价,致使赞美之辞泛滥,渐渐埋没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反思:失去人文性的学习,教育家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教师们都在各自的课堂阵地上身体力行,试图使 “悲剧” 不再续演。于是在语文课上,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增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毫不吝啬的表扬、赞美和激励似乎也令课堂充满了“人情味”。种种体现人文关怀的举动,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丝人文性的光芒在闪烁。可当循着这点光亮深入进去时,却发现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长。

重视生命个体,打造人文性课堂

从上述的 “伪人文性” 现象中不难看出:在那种缺乏精神内涵的正确把握、毫无意义的合作、廉价的表扬、缺少真情实感的对话充斥课堂的教学秩序下,那种蜻蜓点水式的人文关怀更多时候不过是教师“为了人文而人文” 的虚情假意罢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彻底摒弃伪人文性、打造一个真正的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呢?

1.钻透教材,正确体会文本的“人文性”

如《文心雕龙》中所述: “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先倾注了情感,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得自己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以此去影响并感染小学生。例如,笔者在执教 《夏明翰英勇就义》 一课时,将夏明翰简单地理解成不怕死的英雄,可在课堂的互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英雄理解为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笔者大惊,于是再次深究文本带给我们的人文信息。为什么他们会不怕死?那是他们热爱生命的表现,牺牲小我、顾全大我,那是为了能珍惜更多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热爱啊!经过调查,95%的学生转变了对生命的看法,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夏明翰的英雄形象。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只有建立在合情合理领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帮助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2.享受学习,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1)关注差异,促进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对于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给予肯定。在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应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当每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为之骄傲,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2)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论文格式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三是认真倾听;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只要使合作常规落到实处,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自主、活泼地学习,营造出一个人文性的学习环境。(3)张扬个性,学会自评。长久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被评价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其实,评价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各国都非常关注评价的主动性。英国曾提出一种 “改善学习” 的评价,它伴随着课程学习的始终,以自我为参照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已有的前提,明确学习目标并知道如何弥补达到目标的差距。德国在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中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理念:教学评价应当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由此可见,评价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张扬。在教学中,如果把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小学生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教师、同学等的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才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自我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创建出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3.学会学习,提倡人文性教学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阅读课堂中要想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小学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倡人文性教学法。有效的人文性教学方法应该是 “思考、讨论、交流、反省”,在思考中,体现展示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和情感体验;在讨论中,努力使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立场得以展现;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观点受到认可或质疑;在反省中使个体发现认知冲突和内心的矛盾。通过这些形式的交往,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克服大班教学所造成的空洞、低效的弊端,让每一位小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使无穷无尽的知识从学生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他们幼小心灵、脆弱生命和美好人性的“维生素”。例如,在教《穷人》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桑娜一家穷吗?针对这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稍微思考后回答。在认认真真的自读之后,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一家很穷,并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穷”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说,妈妈说倪伯伯是我们村最穷的人了,他都比桑娜住得好,那桑娜当然穷了。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不穷。有的学生认为说他们穷也行、不穷也行。但是这两类学生似乎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于是,教师掀起了教学高潮,让学生自由搭配讨论。笔者发现享受过思考快乐的学生迅速投入这场争论,气氛异常激烈。在学生的情绪慢慢平稳之后,学生之间开始交流。有的学生说,“他们在生活上吃不饱,穿不暖,确实是穷人,但他们敢于面对艰难生活的坚强,关心别人的那份善良,却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 ;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品质,他们这么善良,这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 “对,他们精神上是幸福的”„„而刚才说他们穷的学生都纷纷表示自己考虑得太片面了。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教师着眼于对学生精神自由的尊重,关注“人”,发展“人”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充满着一种人情味的精神关怀。

篇2: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语文是有生命的。因为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的学问,语文的生命融入在不断变化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呼唤人文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的空间。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缺乏人情味,没有把新课标的要求运用到实处,教学效果预想相差甚远。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领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一起感受语文课堂中生命的律动与成长。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才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一、有情感

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首先是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首先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融入感人的或是昂扬向上的等适合当时教学气氛的情感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活动活跃化的过程。让每节课成为孩子展翅翱翔的蓝天。

(一)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理解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如我在教《长江之歌》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再让学生查阅相关长江的的资料。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长江古有李白诗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句都让人自然联想起黄河长江的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很自然带着对长江的向往敬仰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二)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 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教学《花脸》课文中浓浓乡土之情;以及作者孩提时对面具喜爱、因面具闯祸后的害怕之情;“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一腔报国之情;《唯一的听众》,小作者怎样有音乐白痴成长为小提琴手的坚强毅力;“岁寒三友”松、竹、梅坚毅挺拔、岿然不动,傲然正气;......怎会不让学生肃然起敬,而有所感悟呢?只要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出作者情感。

二、有生气

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兴奋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之流就不怕涌动不起来。

(一)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可以提高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我在教学课文时采用 “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入情入境,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问中成长

有时我们在教学中怕学生打断思路,所以遇到学生提问往往会“头疼”。但这时往往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教师要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就会有进步。许多老师会发现敢于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不但表达能力会有进步,而且敢于在公众场合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话,让学生自己说

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空间,一节课才会有生气。如在教《黑孩子罗伯特》一课时,我创设情景:昨天大家预习了《黑孩子罗伯特》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就像这篇课文中的课堂一样。于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课堂的表达中得到提高与发展。

三、有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让我很受启迪:“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学生来学校是要求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提高,思维水平的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教师应熟所教知识短的知识系统,熟悉每节课要让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启迪和进步,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

四、有创新

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等等,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丰富的想象。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篇3: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一、循问题之“道”而导, 唤醒已有阅读体验

导入新课是指每一节语文课开始阶段采用一定手段导入正文, 好的课堂导入定会与整堂课的设计融为一体, 为语文学习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如何导入新课才算合理?

1. 归类阅读, 触类旁通

随着学生接触到的文本不断增多, 他们就会发现, 不同时间呈现的文本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或是表达方法上相似, 或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 或是题材相近……如果教师从中捕捉“营养元素”, 进而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切入点导入, 唤醒学生更多似曾相识的记忆。长此以往, 学生渐渐学会联系并归类阅读, 触类旁通, 以一篇带动多篇, 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和阅读厚度。

笔者对人教版课文做了一些比对后发现, 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与《为人民服务》在说理方法上接近;五年级下册《落花生》借物喻人的写法与五年级下册《白杨》如出一辙。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激发高段学生的阅读期待, 唤醒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知识, 并在教学的收官阶段, 比较相近课文的异同, 便可增加学生的阅读厚度, 提高其阅读品味。

2. 以生为本, 优势入手

明朝学者陈献章说:“疑者, 觉悟之机也。”教师可从学生产生疑问之处入手, 让他们在强烈的探知欲望驱使下, 引导其顺其自然深入阅读。教学《桂花雨》和《索溪峪的“野”》时, 我先让学生尝试解析题目, 提出疑问。读《桂花雨》时, 学生质疑:“这篇文章可能是描写桂花的美丽, 可这篇课文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呢?”读《索溪峪的“野”》, 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题目不说‘索溪峪的美’, 而偏偏突出‘野’呢?”

一篇新的课文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 不仅要引导其乐于和课本对话, 形成真切阅读体验, 而且应在导入时就要消除课文和学生间的隔阂。

二、循问题之“质”而提, 开展读写结合实践

教育最佳境界是教师能够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产生心理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然后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寻找办法来解决这个冲突, 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的目的。高段阅读教学中, 教师又是如何巧设问题, 唤醒学生的阅读智慧呢?

1. 问在迷津之处, 建立新旧连接

例如, 《唯一的听众》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 作者面对的是成千上百的观众, 可却说老夫人是唯一的听众, 为什么呢?学生们马上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爱的力量, 使人振奋, 激人奋进, 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有的说是老妇人的循循善诱, 积极鼓励, 真诚无私, 使作者树立了信心, 最终获得成功;有的说从老夫人身上汲取到一种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的正能量。教师在教学结束前回扣课题, 安排一个质疑的环节, 使其将心中疑问提出来, 并利用已有的情感体验解决这个问题。同时, 也使教师有机会将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深化, 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 在你的生活中, 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 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 写出你最想感谢的一个人。”

2. 问在无疑之处, 实现发展需要

如果教师在学生以为平淡无奇的地方巧设问题, 并引导他们发现精彩, 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再及时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 学生就能真正体味语文的味道。

例如, 笔者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时提出的问题:

(1) 出示阅读思考提示: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 分组交流讨论;

(3) 追问思考题: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大家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观念, 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进行一次辩论赛;

(4) 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请你写一写。

在学生看似毫无疑问之处设计问题, 进而将问题情境设计转化为很好的语言表达, 使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实现从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学生的语言知识因习而得, 由事到情, 再到法, 思路简单而清楚。

三、循问题之“真”而写, 落实读写结合目标

在高段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学生阅读、注解、圈解、感悟, 似乎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批注式阅读的认识并不深刻, 从而无法有效实施。

有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时, 在朗读课文、学习字词后, 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批注。从听课的情况看, 学生的批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这几类: (1) 细枝末节类:作者看到途中看到几种动物?植物多大了? (2) 修辞技法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句很生动, 是拟人句; (3) 概括品质类:主人公具有高尚的品质、人类热爱大自然。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阅读, 它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挖掘学生的真知灼见, 但为什么学生的批注却是统一的套路呢?

1. 细细品味, 深层体验

文本的细枝末节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 而这些细微之处又往往蕴藏独特的审美意蕴, 也许是一个匠心独运的词语, 一个触动心灵的句子, 甚至是一处巧妙的标点, 都可以去赏析、批注。通过反复诵读, 细细品味, 将文章读厚, 将感情内化, 从而获得深层体验。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 迁移运用, 拓展深化

批注既是一种可横向亦可纵向的拓展, 又可以对原有的批注进行补充、巩固和提高, 也可以为文本的空白处做联想式补充, 还可以针对文本中某些精彩片段等仿写。这样既活跃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使学生迁移写作手法, 提高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的片段:

师:这严重的生态灾难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痛心疾首。如果有人能够劝阻他不再继续这个错误的决定, 必将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同学们, 让我们给总统先生写一封信, 我们需要以课本为依据, 可以讲明道理, 可以引用身边的例子, 要有理有据地阐明你的观点。

由此可见, 批注式阅读凭借着其“让”的特性与气质, 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品味语言的精华与魅力。总之, 要摒弃目标泛化、只重内容、模式单一、收效甚微的阅读教学, 而追求目标单纯、言意并重、课型多样、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

摘要:笔者有幸听过众多的语文课, 其中既有常规课, 也有名师观摩课, 欣喜地看到阅读教学的视角转换到了语用能力培养上, 又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但喜中又有忧, 常规课堂上, 我们所关注的“课堂教学模式”却没有根本的改变, 依然存在耗时低效等问题。针对现状, 笔者立足于小学高段阅读教学, 对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篇4:和谐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一.和谐教育

和谐课堂是“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氛围,即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感知、富有人情味的课堂环境,从而达到师生之间沟通无碍、轻松活泼的和谐的互动交流场景。和谐课堂下既能充分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能达到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追求和谐的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它适应于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使课堂中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

1、和谐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一改以往教师的“喧宾夺主”,教师承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掌控,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拥有了主人翁意识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才会敢说、敢做,爱说、爱做,学习起来才会更带劲,更有效。

2、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尽显个性风采。记得教《落花生》一课时,笔者先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花生图。上面是青枝绿叶,下面是埋在根部的落花生(先覆盖后揭去)。加上角色扮演,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花生埋在土里,绝不炫耀自己的那种内在的美,并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开去,让他们写出一种自己熟悉的无生命物体的品格。孩子们美滋滋地想着,一个个十分兴奋,十分乐意。随即写出一篇篇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小品文。光题目就有《石子》、《蜡烛》、《火柴》、《红》、《绿》、《铁》等等,充分显示出学习的活力,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吸收均衡的“营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深藏作家真情的文本,和谐的阅读教学,除了吃“白米饭”——掌握语言文字之外,更需要让他们在“菜肴”——情理中吸收营养,达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的统一。

三.追求和谐的途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那么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必须是:

1、平等对话——互动的课堂。在以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习惯运用“讲授法”,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硬塞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会不由分说地替学生安排各种练习,逼着学生去完成。新课改之后,我们追求自由、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知情合一——充实的课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运用“讲读法”,通过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读”来读出感情,训练语感。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仅要让孩子学好语文知识,更应使我们的孩子悟出“情”,做到有“心”,有“情”,有“爱”。

3、整体把握——完整的课堂。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教师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注重生成——发展的课堂。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的思想与所探究的问题本身不断地磨击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冒出迸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地加深,使得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更赋予了课堂生命的活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除了轻松、快乐地学好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情的体验、融合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篇5: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追求和谐之美,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内容摘要]: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和谐氛围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本文中,笔者拟结合平时的教学实例,抒发一些粗浅的感受,投石问路,以期获得大家的共鸣。

[关键词]:和谐 本真 本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滋润了教师的心田。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场新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对当前的语文课堂进一步反思时,我们感觉到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一些语文公开课太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太注重形式,盲目跟风,而全盘否定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该讲解时不敢讲解,该训练时不去训练,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现象比较严重。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自然、和谐、本色的课堂,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求“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一个求“真”的课堂。

1、真正“自主”。一提“自主学习”,不少老师便将之理解为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定,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挑,学习方法由自己选,结果走入了自主学习的误区。学生表面上获得自主的权利,可都没有凸现真正的自主。长此以往,反而造成了学生能力低下,智力发展一般。因此,笔者认为真正的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如何,关键是教师的“导”,要导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处,导在学生困惑迷茫时。

2、抒发真情。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的“气”之所在。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感情因素,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让那种源于儿童本性的真情在课堂上汩汩流淌。笔者在执教《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1-

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此时的你,一定已被作者母亲无私的母爱所深深地打动,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也许从作者身上,你还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写下你心中想说的话,可以对作者说,可以对作者的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

孩子们有的说:“作者叔叔,我从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对妈妈的体重也一无所知。”有的说:“作者的妈妈,您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还有的说:“妈妈,十年来,为了我的健康成长,您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但却不求任何汇报!”一时间,课堂上真情涌动,孩子们怀着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语言诠释着对母爱的感悟。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比大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应该说,是母亲的胸怀。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点滴进步都饱含着母亲的心血,每一天成长的背后都有她充满期望的目光,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爱!”最后,在抒情委婉的音乐声中,再次齐读表现母爱的经典文字。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激发了孩子们的真情,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二、求“实”

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的“底线”。然而看一看当前的一些语文公开课教学的课堂,你会发现,语文课堂已经不堪重负,强加在语文身上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了。现在语文课已失去了本真,失去了“语文味”。

有一位教师教《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他先让学生朗读比赛,读完后再让学生拿出竖笛吹一吹,接着让学生想象并分组表演南郭先生吹笛的样子,最后小组合作,说一说南郭先生回家后的情景。

这样的课堂的确热闹,形式多样,但却没有让学生从文字本身去体悟,忽视语言文字和形式的积累,学生一节课真正得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得到提高吗?

1、语文课应上得扎实。即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要主动讲解。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与“感悟”并举。笔者在执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始终都把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与

涵泳放在首位。请看:

师:请大家边读边划出自已读不懂的或感兴趣研究的词语。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已认为值得研究或读不懂的词写在黑板上。(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将词写在黑板上)

师:看着这些词,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还有读不懂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同桌讨论。(学生默读、静思、查资料)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或有什么疑惑?

生:我认为“包上”、“装进”这两个词用得好,这样更能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师:你有很强的语感,谁能上来做这两个动作呢(一生上来演示)师:他的动作对吗?

生:(齐)对。

师:对,谁能将这句话读一读?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样轻?

生:这只小甲虫很漂亮,又得来不易,要好好珍惜。

整堂课中,教师“锁定”并不为人所注意的字词,引导学生用演示、朗读、评述等方法进行悉心揣摩和深入领会,雪落无声般地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习得,做到了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真正地让语文学习实在起来。

2、语文课应该追求朴实。那种追求场面热闹,形式花哨的语文课终究不长久。我们应该追求那种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

我曾听过我校姜红梅老师执教的一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望洞庭》,她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欣赏一下大家心中所积累的古诗。学生背诵,教师恰当评价。

2、导游洞庭,初读古诗。

师:同学们,湖南省北部有一个美丽的洞庭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界,气象万千。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传世名作。其中,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望洞庭》描写生动,想象逼真。请大家轻轻朗读一下这首古诗,相信大家会深深喜欢上它的。

(二)、圈点“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1、提出自学目标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2、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你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

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需要别人帮助的?

(生:自由交流;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1、读一读,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2、说一说,介绍感受,一起分享。

3、画一画,画出意境,展示成果。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这就是笔者所追求的新境界:语文课要上得自然、淳朴、不刻意雕琢,回归本色,让语文课真正姓语。

三、求“简”

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繁花满目,流光溢彩,但一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和品味。而有些简单的课,初听不怎么样,但越嚼越有味,越嚼越有文化气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 异二月花。”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方法单一,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并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简化教学过程。笔者认为,简单的语文课堂应该是:

1、内容简约。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浅出上做文章。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笔者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诗歌时,原先也设置过一个问题:“你们先认真读诗,再说说应该怎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后来“磨课”时考虑到此诗意思浅显、格式跳跃、留白较多等特点,就将教学过程由复杂的“问题指引”改为简约的“自主感悟”。

师:大家才读了短短几遍,就能把书读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我们需要美妙的朗读,也需要用心地思考。现在请大家开始默读课文,一会儿自由交流读书心得,让老师倾听你们的声音、分享你们的收获!

(学生研读,有时提笔圈点批注,教师巡视学情。)

生:文章两次出现“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这句话,我想,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我们应该好好观察,不断探索。

师:真行!相信你会说到做到!

生:书上写大自然中有翠竹松柏、果园沃野;有鸣禽野花、青山绿水;更有广阔的天空和广袤的大地,我们应该时时做个有心人,发现奥秘,探索奥秘。

师:说得很对。生活处处皆学问,让我们做个有心人。

2、媒体简便。即简单方便,为教学所用,克服浪费作秀。例如一位教师教《九寨沟》一课,先叫学生罗列了九寨沟的各处景色,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说这儿的景色很美。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很认真,但课后课文的内容如“过眼云烟”,并没有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什么痕迹。同样一堂课,另一位教师自制简单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学生从片中欣赏着九寨的奇丽风光,深深陶醉其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真切的情感体验是深刻的、难忘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但不是“自发”的,是水到渠成的。而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3、语言简洁。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简洁、精炼、准确。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有一次我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南沙群岛”在哪里?“充满魅力”是什么意思? „„这些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但如果一问一答逐个解决的话,势必影响了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难点的突破,这样就造成语文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又挤掉了一部分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时间。于是我选择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词语“宝库”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不仅意会了“宝库”这个名词的意思,而且对课文中心句之一的字面意思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随即调整了原先的教学预案,把“为什么说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这个问题选为课堂的主问题之一,然后引导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的自己质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迸射。

篇6: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tianwei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环境。总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应该摆在首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一、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鲜明。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文中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与他们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无疑能使学生对文本感到真实、亲切,从而强化感受,进而引发共鸣,并且在共鸣中动情。教学中,在教学掌声这篇文章时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会说……‛、‚如果你是小英,你会想……‛、‚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 二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要构建和谐课堂,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抄写、贴纸、绘图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让学生常常对其中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辱与共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应该鼓励他们敢于阅读,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教学《一定要争气》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很生气,决定要让他退学,后来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童第周基础差,却不灰心,半年后,经过努力,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最后成为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说到这里,教师应结合实际让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得到启发,激励学生敢于阅读,敢于发言,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自然而然投入阅读学习中,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激起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体现了人文精神。

三、挖掘文本内蕴,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的读,充分的读,用心的读,用心去感悟。教学《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它们各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理解:

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不需要加引号。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在烈火中他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从邱少云的外表句子和插图想象:烈火熊熊,浓烟滚滚,邱少云怒目圆睁,咬紧牙关,顽强地坚持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体会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文本,抓住重点难点,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四、培养阅读质疑,促进多维思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目前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占着重要的地位。教学《草船借箭》,在学习‚知悉对方‛时,有学生质疑: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认真思考之后,有了不同的答案:鲁肃是个老实忠厚之人;鲁肃想试试诸葛亮的本事;鲁肃两边都不得罪,告诉了周瑜,但不全说;鲁肃对周瑜的做法有成见,他不会出卖诸葛亮;鲁肃和诸葛亮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当然不会出卖诸葛亮……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表达了学生个性化观点。又如教学《田忌赛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究竟如何调换顺序?为什么会转败为胜?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马的顺序,结果又会怎样呢?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大胆质疑,启发思维,充分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来探求新知,发展智

力,激发课堂,和谐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为了解救儿子,夜以继日地挖了38个小时的过程,使学生对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但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假如父亲他挖了38小时,结果手里抱的是个没有救活的儿子,他还了不起吗?假如这位父亲在挖的过程中,房屋又塌了下来,自己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那该如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呢?假如……各种假设,各种结局,学生从生疑,质疑,释疑中感知: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促进了学生的多维思考。

五、重视课外积累,拓展阅读视野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章,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应通过教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

篇7: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的中的对话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转化权威角色,创设师生和谐对话的教学氛围;要尊重个性,利用“预习报告”,创设师生和谐对话的教学空间;要精设话题,巧妙点拨,创设师生和谐对话向纵深发展;要重视言语教学,回归生活,寻求语文教学中师生和谐对话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和谐对话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对话式教学的试验。对话教学的内涵包含了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和以人为本,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因而能把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对话”成为阅读教学必然的选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对话教学是多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学生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学生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和谐对话呢?笔者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有益的尝试,以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以人为本,转化权威角色,创设师生和谐对话的教学氛围。

阅读教学的首要策略就是突出以人为本,重在人的全面的教育发展,换言之,是以培养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人为最终教育目标的。阅读教学除了要教人言语,教人学会读书、作文外,还要教人学会做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真人。我们目前的语文教育正患上了只讲知识点,只讲机械的训练,而漠视人的存在,只见分数不见人的毛病,这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离开了人本教育,缺失了人文性,言语、读书、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的批评虽有些偏激,但也的确触着了没有“人”的教育的痛处。

我们有句老话儿: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更应摒弃师道尊严、高高在上这种滞后的认识,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只传授教科书上知识的权威,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学是为了不教这一全新理念。

要想学生亲其师,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教师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的感激之情深深地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急切的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在课余一起评论甚至一起争论李白、超级女生或周杰伦,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这时我们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同志、兄长、严父或慈母。

爱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我们的教育便现出了成功的曙光。可以想象,那些爱学生的教师会想:这么可爱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法把他们教好呢?那些爱老师的学生会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听从他的教育呢?教师变权威角色为爱的使者,这样的课堂,肯定是师生畅所欲言的课堂,这就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对话创设了氛围,解决了师生能够达成和谐对话的问题。

二、尊重个性,利用“预习报告”,创设师生和谐对话的教学空间。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可能是教师把他对“文本”的理解“注入”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学生在拥有对“文本”的自我理解并与教师展开平等对话后,才有可能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深化,提升自己对“文本”更丰富、更深刻、更显教育意义的把握和理解。因此,学生主体的个性必须得到尊重且得到充分、能动的发挥,才能使每一个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个体,真正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理解”。正如钟启泉教授在他的《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一文中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同时,就此而言,面对同一“文本”,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解释文本,文本的理解没有绝对划一的“通释本”,无怪乎当下语文教改中的模糊教学已引起一些同仁的关注。

通过尝试,我采用的“预习报告”这一教学手段,既帮我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难易、多少等掌握程度,又能调控教师对语文教材知识重难点的设立与处理,做到所教授的是学生应学的,所质疑的是学生想了解的。

“预习报告”的内容在每堂课学习前,可以是布置学生明确出对所要学内容已经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可以是明确发现了的不理解、有疑异的地方,可以是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问题,学生先进行自行解答……先学后教是“预习报告”这一手段的根本目的,完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是“预习报告”可行性的根本依据。

课堂授课空间随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富于变化,灵活而丰富多彩,师生间和谐对话需要言之有物的问题得以解决。

三、精设话题,巧妙点拨,创设师生和谐对话向纵深发展。

话题阅读教学是指师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共同选择、确立一个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去搜集信息,阅读文本,自主探究,之后师生就阅读探究的成果展开对话,切磋交流,最后形成新认识、新见解的`一种阅读活动。实施话题阅读教学是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延伸。在话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达到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目的。在话题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这就为实现对话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话题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因此,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总是很注意话题的确立和设计,想方设法创设一种有利师生和谐对话的情景。

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语言的艺术。设定再好的授课内容一旦到课堂,也会有随学生主体感知差异等因素而需变化的情况出现。这时,教师的设疑、点拨如果灵活、恰倒好处,不仅会解决授课过程中学生无话可说,进入僵局这种局面,更会促进学生解疑答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达到有扩展,有深化,有融会和贯通。

教师的适时、适当地点拨,语言简练,准确,感人,富于启发性,为实现师生和谐对话创设了情境,会使得师生和谐对活继续向纵深发展。

如在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问:如果从骗子的角度为这篇童话重新取题目,可以怎样取?学生立即活跃起来,争着为课文取题目。即后我又追问:为什么安徒生却要取为《皇帝的新装》?此时课堂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稍后有了小声的议论,但无人举手回答,我知道自己问题可能大了些,马上给了提示:大家可以先试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揣摩。经我及时的提示点拨,课堂又活跃了起来。

四、重视言语教学,回归生活,寻求语文教学中师生和谐对话的最佳途径。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即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只能在言语实践中培养。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语言的本能,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奠定了语言智能发展的基础,但人的这种语言本能必须在言语活动中才能“苏醒”。在语文课堂中实践对话教学,强调学生主体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刺激,才能把学生的语言潜能激发出来,把他们想像、创造等多方面的智能的潜力激发出来。因此,阅读教学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言语的学习。哪怕是一个词语的锤炼,它都会成为诱发和促进思维的拐杖、酵母和跳板。“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个“朵”字,就让我们随着郭沫若心灵的眼睛看到了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言语教学的是否有效,始终是一个须充分关注并切实解决的问题。所谓“言语有效性”,可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中言语形式对经验传达的文学效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用言语诉说的方式(书面的或口头的),来阐释“文本”的自我理解,看看其言语表达真诚、准确与否,看看他们是否真的拥有了“自己”的语言。

语文学习中的生活断裂现象相当严重。学生一跨入校门、一坐进教室,相遇的就是知识、训练、考卷,而相关生活的种种感受体验、情感思考,似乎与学习毫无关系。对生活的隔绝,使得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完整的生命全息的人也不复存在,这一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恰是致命的缺憾。我们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习生活,只有这样,语文学习才是一潭“活”水,才有可能为学生所愿学、乐学、善学。

“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对话中发现,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让他们会处处展示自我,追求创新;既要通过尽可能多的对话实践,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我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某种感悟和理解,并从而获得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又要设置恰当的话题,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极大的兴奋投入到对话中,汲取知识,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体验,通过对话提高自己,通过合作共同发展。同时,在阅读、探究、质疑、感悟、品味、交流等对话形式中,师生要学会相互倾听,让对话更有效,更和谐!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视野》覃润昌覃波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主编刘墨欧阳芬开明出版社

3、《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钟启泉

篇8: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一、平等———构建和谐“对话场”的首要前提

在“对话”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 (学生) 所无与伦比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1. 营造宽松氛围———平等对话的“土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营造师生宽松和教学民主的对话环境。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设法把自己当做“孩子”, 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学习伙伴”。而学生也只有在心理毫无束缚、平等、安全的前提下, 才会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的伙伴畅所欲言。同时, 教师只有把学生看做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 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 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 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反之, 如果课堂离开了生命体的平等, 离开宽松的教学氛围, 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2. 创设多彩情境———平等对话的“源泉”

编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与文本对话, 吸收其精华, 达到知识上的飞跃、情感上的震鸣、价值观的提升, 这是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的。而小学生的言语发展还比较稚嫩, 思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此, 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结合课文的内容, 借助图片、音乐、谜语、诗歌等媒体, 巧妙地创设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等特点的课文情境, 让学生未见课文就有一种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二、互动———构建和谐“对话场”的宽广平台

“对话”有三要素:教师、学生、文本。提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是“课堂”, 搭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是“互动”。离开了课堂, 语文教学的土壤将不再肥沃;离开了互动, 教学主体间的对话将成为一句空话。

1. 文本对话, 获取信息

我们这里所谓的对话文本, 不仅是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也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而且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让教师潜心与文本对话, 其次才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那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有哪些要求呢?一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要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只有被文本感动了, 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 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二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表达方法, 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赖文本典范性语言的吸纳、积累、内化和运用。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有一番“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师生对话时才能恰当引导, 画龙点睛。这些, 教师都必须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就成竹在胸。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必须要十分充分。我在课堂上总是精心组织他们对文本进行初次对话, 分三步展开:要求学生把文本读通、读熟;记下自己通过与文本对活获取了什么信息, 并把这些信息与生活相联系, 加以体验;有什么疑问, 做上记号。

2. 生生对话, 相互启发

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 是与其他的精神生命相互碰撞的过程, 通过交流与碰撞而获得更深入更透明的理解, 不断生成新的意义。

我们认为,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应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导读活动。在“对话”过程中, 有时候学生的见解比教师更具真理性。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子, 具备向真理投降的勇气和向学生请教的气度, 乐于以朋友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同志式的平等讨论或争论, 并虚心地吸取学生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因此, 我在阅读教学中, 总是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在此基础上, 又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背景, 让他们去发现, 去探索, 求得共识。同时, 还把他们引向课外, 接触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需要阐述, 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对话的源头之水就会汩汩而来。

三、有效———构建和谐“对话场”的本质追求

在课堂中,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无处不在, 关键要看教师如何抓住对话的契机, 引导学生不断开拓阅读对话真度、深度和广度, 让课堂“对话”真正走向“对话”, 提高“对话”的有效性,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1. 巧妙设计, 发现疑点, 实现对话的真度

真实、朴实是新课程课堂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真”课堂也包含阅读对话过程的“真度”。即, 教师解答学生真正不懂的问题, 真正实现教师的“解惑”。疑是学习的动力, 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开始。真实的课堂就应该让学生质疑、寻疑、解疑。追求真实的最基本的做法之一就是抓疑点, 实现阅读对话的真实度。因此, 课堂上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学生学习中即时生成的疑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与文本对话, 体味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提升课堂阅读对话的真实度, 以更好地发挥生命的精彩, 彰显生命的主体意识, 捕捉课堂的精彩对话。

2. 引导感悟, 巧抓浅点, 挖掘对话的深度

“珍视孩子内心独特的感受”是新课程所特别强调的。因为这种感受是学生建立在自身知识、经验、生活等基础上的感受, 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然而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毕竟不是大人, 其阅读对话的质量有时肯定会与文本的真正含义有所差距。此时, 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理解上的浅点, 适当地引导, 让学生的感受从“浅层次”走向“深层次”向深处发展, 这将影响孩子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也将成就课堂中对话的深度, 提高对话的质量。

总之, 构建平等、互动、有效的“对话场”, 强调的是对话主体———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融合, 强调的是对话的过程, 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 才能真正诠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方智范.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和作者的“知音”[J].人民教育, 2009 (21) .

上一篇:选调生、公务员 面试 自我介绍下一篇:大学校运会横幅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