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2024-08-16

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精选8篇)

篇1: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按照州法律援助中心及县目标办的要求,现将今年1-4月份全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余东平任组长,各乡(镇)司法助理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法律援助中心,由何东负责日常工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法律服务工作者及律师个人身上。各乡(镇)司法所也要完成具体工作目标。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工作协调

各级司法所要抓住州局以及县委县府落实“一五年民生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及时主动向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争取党政领导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将实施法律援助列入当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确保“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项目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根据工作进程,“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检查组对援助中心和各工作站的工作情况进行年终目标考核。对年终不能完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本年度评选优秀的资格,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申请局里予以物资表彰奖励。

(四)加强典型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向公众宣传、向社会各界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使困难群众明显地感到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作风的转变。通过组织开展一些有声势、有影响的宣传活动,增加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加深社会各界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认识,增加支持配合的积极性,形成党政领导关心支持、政府部门理解支持、社会各界配合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项目完成情况

全县法律援助中心1-4月份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4人次(包括诉讼、仲裁)其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件,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包括法律咨询、代书各类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调查取证等)105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2%。新建1个规范化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均已进入装修阶段;力争10月底全面完成。

全县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全年已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1-4月份的.工作,与省、州对法律援助工作要求相差太远。存在如下问题,需待改进:

一是整个法律援助工作需进一步提高;

二是还应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是需与公、检、法联系,标准化规范建设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各类法律援助事项;

四是加强社会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

五是改善中心办公条件。

六是加强指导和规范工作站的业务工作力度。

四、下一季度工作打算

在下一季度的工作中,我中心将继续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法律援助条例》宣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律师、志愿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开展专项活动,全方位推进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和谐,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篇2: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市司法局

2013年,我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能力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措施,不断畅通法律援助服务渠道,完善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效果

(一)提升服务能力,加大法律援助事项办理力度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我市法律援助机构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了法律援助案件和其他事项的办理力度,基本实现了“能援则援”、“应援尽援”的既定目标。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239件,总计为2405名受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388.93万元,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6525件。

(二)深化管理监督,确保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在案件数量逐年攀升的情况下,我市提出了“零距离亲情服务、零收费无偿服务、零投诉优质服务”的法律援助三零目标,不断强调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将案件质量视为法律援助事业的生命线。去年,我市通过建立完善律师、法律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档案,将近年所有法律援助案件根据案卷质量和意见反馈情况评分,登记在册。建档后,不仅可以通过补贴发放与办案质量挂钩的奖惩机制,来促使办案人员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指派案件,还可以全面掌握每名法律服务人员的办案水平、案卷质量,在指派案件时,便于中心选择责任心强、在案件的专业领域有特长的法律服务人员来承办案件。

(三)完善便民措施,打造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为了更好服务民生,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各项便民措施:一是拓展受理渠道。要求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发现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可作为法援案件先行受理,3日内报送法援中心审查,使有涉法需求且符合条件的群众能方便快捷的获得法律援助。二是推出四项承诺。即对所有来访、来电、来信人员推出免费咨询、免费代书、免费调解、免费送法规等4项承诺。对老弱病残人员和行动不便人员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三是简化受理程序。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法律援助做到五个当天,即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律师、当天提供法律援助。对情况紧急或者即将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援助案件,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四是建立援调对接制度。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代理其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再行提起诉讼或仲裁。对调解案件中,一方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经申请,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代理其参与调解。五是落实与司法救助衔接机制。通过与公检法三家联合制定的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衔接制度,建立了快速、高效的法律救助双向通道,两年来,共为法律援助受援人申请到缓交诉讼费六十余万元,减免诉讼费二十八万余元,使困难群众能真正敢打官司,打得起官司。

二、巩固机构规范化建设,发挥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作用

(一)推进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

去年3月,全省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召开后,我市及时通报了规范化建设达标的情况,督促尚未达标的三个县(市)按照“统一规划、标准规范、完善功能、运作高效”的要求,对照省厅的规范化建设标准,逐项逐条落实。通过努力,我市市县两级法援中心已提前一年完成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在构建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依托乡镇建站率和村(居)委会联系点设立率均达100%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在社团组织以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步伐。同时,为了切实发挥了部门、社会团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中心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协作、沟通,根据各工作站的实际情况,定期派驻工作人员,给予业务指导。如:考虑到春节前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峰期,市中心委派了两名律师驻点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半个月,期间为百余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追回了五十余万元拖欠工资。

(三)推进“12348”法律援助咨询专线建设

为了更好的保障“12348”热线的运行,我市推出了三项举措:一是完善专线管理制度。出台了《“12348”专线管理细则》,要求市、县两级法援中心都设立专线接听场所,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值守热线平台,确保线路畅通。市中心通过每日对各县市“12348”接听情况进行抽查,每月进行情况通报,加强业务指导,率先实现了专线的省、市、县三级无障碍转接。二是定期培训接听人员。专线开通后,及时组织了接听人员的培训,提高接听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接听人员的表达技巧。三是确保解答咨询质量。市中心开通了两个“12348”专线坐席,聘请了两名资深社会律师值守,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咨询解答。为了更好的落实对疑难问题的预约答复制度,我市成立了由律师协会专业委员组成的专家咨询团,对疑难问题,预约专家为群众提供专业领域的咨询服务。

三、创新法律援助宣传,扩大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

(一)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宣传力度

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我市组织开展了“大走访下基层,法律援助促和谐”活动。活动中,通过走访部分低保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农民工家庭等弱势群体家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宣传法律援助对象、范围、程序和咨询电话;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引导他们理性表达诉求,合法维护权益;简化程序,现场受理农村贫弱群体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为低保群众发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使持卡群众直接获得法律援助。

(二)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活跃着一支百余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主要是由大学法律专业在校师生组成的,专业素质较高。为了充分发挥了这支队伍的效用,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活动,主要是到城区中心广场或周边街道、社区、农村进行法律援助宣传和社会调查,在法援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为群众开展多种形式法律服务,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三)加强与电视、报纸等媒体合作

为了丰富宣传形式,展现法援工作成效,我市在省、市、县三级电视台和报纸,陆续报道了一些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办理效果较好法律援助案件,系统地宣传了法律援助制度和取得的可喜成绩。通过和媒体的合作,感觉这种形式的宣传是老百姓非常喜闻乐见的,具有广泛的宣传效果。于是,市法援中心联系**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法治**》栏目,并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拟制作了10期专题系列报道,全面报道我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一些典型案例,向社会充分展示法律援助工作扶贫、助弱的服务宗旨和现阶段的工作成果,目前已制作了6期。

篇3:对长丰县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

长丰县从2007年开始, 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 2008年、2009年连续对民生工程“扩容升级”。三年来, 全县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达到36项, 计划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1.88亿元, 已累计支付资金9.77亿元, 其中, 发放补助救助类资金4.82亿元, 受益人数达到261.7万人次;完成新型农民和农民工技能合格培训1.06万人, 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3518人;完成水稻、小麦、油菜参保面积160.3万亩, 在保能繁母猪、奶牛达到5.36万头, 基本实现全覆盖;拨付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5亿元, 已建成各类工程5572个、在建工程13个。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 细化实施方案, 健全工作机制

按照省市民生工程工作有关要求, 结合长丰实际, 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以及24个配套文件;县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调整完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职责以及民生工程联络员制度、定期分析通报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目标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为各项工程深入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证。

(二) 落实配套资金, 严格资金管理

按照省市规定的资金标准和配套比例, 在年初财政预算的基础上, 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压缩一般性支出, 足额落实三十三项民生工程县级配套资金。同时, 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开设了民生工程资金专户。完善了《长丰县民生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做法, 对发放和补贴到人的资金, 直接打卡发放到户。对工程建设类资金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 直接支付到施工单位或供应商。

(三) 加强督查调度, 确保序时推进

领导小组按月调度, 先后开展了一次综合督查和两次专项检查, 对存在问题以督办通知的方式限期解决, 确保政策措施落实。

三、主要社会成效

(一) 关爱困难群体, 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第一, 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以来, 长丰县逐年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从683元提高到1000元, 按照应保尽保原则, 将38535名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 累计发放资金6551万元。

第二, 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全县10013名农村五保户已纳入供养范围, 供养标准由2007年的年人均2040元、1460元提高到2640元和1500元, 累计发放生活补助资金4785万元。同时, 三年共投入资金3374万元, 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5所, 新增床位2812张。

第三, 建立和完善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已将732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按月发放生活补助, 同时, 帮助606名未参保人员办理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第四, 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 认真落实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特殊困难实行奖励扶助, 全县共审核确定奖励扶助对象903人, 累计发放扶助资金163.5万元;对全县5457名重度残疾人实施生活救助, 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对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实行直接补助, 全县共核定直补人口30313人, 年人均补助600元, 累计发放直补资金2172万元。同时, 加大对库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全县共完成建设项目149个, 投入资金1553万元。

第五, 实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 大力建设安居工程。对县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廉租住房补贴, 政策惠及338户785人, 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10.5万元。在县城和南部工业区开工建设660套廉租住房, 建筑面积达32950平方米, 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六, 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工程。按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养老范畴, 全县核定参保农民达到10893人, 累计发放养老金3568万元。

(二) 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第一,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 全县参合、参保人数70.5万人, 参保率达90%以上, 减少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第二, 逐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 完善和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制度。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实施医疗救助, 累计救助人次达到10.2万人, 补助救助资金859.8万元;对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 累计救治、救助5800人;免费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全县共有43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第三, 积极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防保网络, 加强卫生服务监督,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年来, 共改扩建8所乡镇卫生院, 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7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8个, 总投资达1806.6万元。

(三) 健全教育服务体系, 让更多的人享有公平教育的机会

近年来, 长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二是建立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认真落实各项补助政策, 建立中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三是加大教育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 改建中小学校86所, 改建校舍面积32768平方米;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 大力实施中小学建设工程, 完成新建学校2所、改扩建学校13所;普及学前教育, 加快城乡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提升办园质量。三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7054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四)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加大公共文化体育事业投入。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为重点, 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 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42个农家书屋、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二是着力推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在巩固广播组组通工程的基础上, 2008-2009年共计对170个广播电视“盲村”实施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为4652户安装卫星直播接收装置, 基本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

(五) 健全农民培训体系, 提高素质扩

大就业

2009年, 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四大”新型农民培训, 累计培训农民6500人, 其中“阳光工程”完成培训4100人, 实现劳动力转移3518人, 农业专业技术完成培训1600人,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800人。同时, 紧紧围绕进企业、进工厂、进工地、进社区、进农村等“五进”活动, 深入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已完成农民工合格培训4906人, 发放培训合格证书3096人, 取证率达

70.4%。

(六) 全面推行政策型农业保险,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2009年, 完成水稻参保80.7万亩, 占任务数147%, 小麦参保33万亩, 占任务数143.5%, 油菜参保46.6万亩, 占任务数155%, 已落实到期承保能繁母猪56700头, 占任务数100%, 奶牛731头, 占任务数100%。2009年度, 共为农户理赔受灾水稻10.75万亩, 理赔款483.7万元;受灾草莓570.3亩, 理赔款30.0万元;能繁母猪理赔2600头, 理赔款260.0万元;奶牛理赔29头, 理赔款14.5万元, 合计788.2万元, 小麦、油菜正在定损摸底, 理赔资金全部通过“一卡发”的方式赔付到户, 大大降低了种养户的灾害损失。

(七)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强力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和通乡公路建设工程。三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6790.6万元, 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和通乡公路建设工程129条, 建设里程达251.5公里, 建成农村客运站5个, 候车亭及招呼站290个, 投入运营车辆212台, 开通班线72条, 全县258个行政村实现通班车, 通达率达到98.1%, 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消除安全隐患。2009年, 投入财政资金4963万元, 对2座中型水库、1座国家小型水库、16座省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三是加速推进农村安全人饮和沼气建设工程, 三年来, 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524.3万元, 埋设自来水主管网达600公里, 完成改扩建水厂2座, 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4处, 全县15个乡镇13.52万人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实施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建成户用沼气1885口, 服务网点26个, 大型沼气工程1处, 家居环境清洁化, 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趋势逐步显现。

四、对策建议

长丰县在民生工程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民生工程实施水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一) 从思想上切实增强做好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 常怀为民之心, 常谋为民之策, 常行为民之举,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解决群众困难,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促进和推动全县民生工程深入实施, 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二) 在民生工程政策选择上, 应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群体

将政策保障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并举, 保证社会效率, 促进结果公平。工程实施重点必须放在教育、就业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将各地已有的“4050工程”、下岗人员培训、大学生职业培训、农民技术培训等关于就业的政策纳入民生工程, “授之以渔”,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有能力在初次分配阶段获得更好的收入。由于年老体弱、低收入和低学历群体对民生工程有着较高的期望值, 因此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还应重点向这部分群体倾斜。

(三) 服务与监督双剑并举, 提高民生工程实施效果

民生工程覆盖面广, 受益群众多, 实施工作难度大。任何一项惠民政策, 只有真正落实无偏差, 才能实现它惠民的初衷。因此, 必须加强民生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 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和政策执行的公平。基层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 提高行政效率, 缩短群众享受政策的办理时间。同时,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最好建立全县联网的民生工程信息库。

(四)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政策的理解程度

部分群众对民生工程有不满意的地方, 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民生工程相关政策不理解。各地要改进宣传工作模式, 细化宣传工作内容, 消除部分群众通过民生工程坐享其成的错误观念。

摘要:笔者对长丰县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该县在民生工程实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民生工程实施水平, 笔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篇4: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省政协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责任部门的全力推进,以及各市县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进展顺利,成果喜人,多数项目已建成投用,发挥效益,超额完成五年投资计划目标任务已成定局。

一、投资计划超额完成,工程效益不断呈现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计划)和(关于实施“五大百亿”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发[2003]16号),确定了54个单项或打捆项目,总投资3704亿元,2003年至2007年投资3087亿元。2004和2005年,又根据浙政发[2003]16号文关于“‘五大百亿’工程项目按照突出重要性、公益型、可操作性和滚动计划性的原则确定”的要求,先后增加了诸永高速公路、大唐乌沙山电厂、国华余姚燃气发电厂、杭浦高速公路、龙丽高速公路和丽龙高速公路等6个重大项目。由此,“五大百亿”工程最终共包括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总投资4281亿元,本届政府2003年至2007年计划投资3493亿元。

投资计划提前超额完成。2003年至2007年9月,“五大百亿”工程已完成投资3771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总投资3493亿的108%,是过去五年重点建设投资额的两倍。各项工程按照实施计划滚动推进。其中,“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39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105%;“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26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105.2%;“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19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投资的143.7%;“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9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95%;“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投资的121.8%。

项目实施进展顺利。“五大百亿”工程的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中,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湖嘉乍铁路和温州大剧院等四个项目由于国家规划和建设标准调整等原因,推进计划略有调整。到目前已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有36个,其中20个项目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其余24个项目预计到今年底都能够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计划目标任务。随着一批项目的建成投用,工程效益日益凸显。

(一)“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优化了区域发展环境

通过“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到2006年底,全省新建和改造铁路营运里程78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36公里。公路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547.6万千瓦,提前一年实现全省装机容量翻一番目标,新建高压电网10358公里,有效缓解了电力供求缺口和配电输送瓶颈;沪杭、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投用,时速由8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客货运能力;宣杭铁路复线工程建成,时速由8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有效缓解了京沪、沪杭线运力紧张状况,其中电煤运能提高了近一倍;北仑港区四期工程的竣工投产,使宁波港向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合龙,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公路网布局;滩坑水电站按计划顺利推进,为明年3月下闸蓄水奠定了基础;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全省防洪、治涝和抗旱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立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设与应用全面展开。这一大批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优化了全省的发展环境,提升了浙江的环境竞争力。

(二)“五大百”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

“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加快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通过重点建设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扶持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引进一批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培育一批国家和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到2007年9月底,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46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4家,引进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科研机构300多家。通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杭州、宁波、温州等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高校层次,增强了高校实力,目前全省高校拥有博士点259个、硕士点750个,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和谐社会构建

“五大百亿”工程不仅强调“经济建设”,而且还强调“社会发展”,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卫生等方方面面。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省共有敬老院1168所,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45748人、城镇“三无”对象6923人,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了92.37%和97.13%。杭州、宁波、温州大剧院以及西湖文化广场等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大省”建设。全省疾控系统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群众身体健康,降低国家、社会、个人的疾病负担,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在“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中,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省域内的大部分水系近两年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杜绝,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基本达到II类以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野生动物、鸟类随处可见;森林蓄水能力增强,地下径流不断流。据统计,2006年全省森林火灾呈大幅度下降态势,火灾发生次数比上年下降54%,受害面积比上年下降70.2%,伤亡人数比上年下降

37.5%,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同时,万里清水河道、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城市绿地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省主要骨干河道的疏浚、护岸、筑坝、清障、截污卓有成效,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大幅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居全国前列。

(五)“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滩坑水电站、洞头半岛工程等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丽温高速、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同时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提供下山补助、完善下山小区基础设施、加强下山后农民转移就业服务等举措,引导农民下山脱贫、异地发展,大批山区农民通过异地搬迁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致富奔小康道路。另一方面,通过山海协作工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达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步伐。欠发达地区不仅引进了大量的资金,还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更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市场意识。发达地区实施“腾笼换鸟”,为自身引进、培育新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促进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积极探素管理机制,及时总结工程经验

“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不但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综合效应,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工程实施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我省重点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理念科学,导向正确

在“五大百亿”工程谋划之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建设项目涵盖水利电力交通、信息化、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帮扶致富等工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中,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科教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进步,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促进发达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培育,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二)领导重视,政府推动

省人大十分重视“五大百亿”工程。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时度势,审议通过了2003年至2007年我省实施以“五大百亿”工程为龙头的重点建设,经常听取省重点工程情况汇报,每年组织1至2次工程项目视察,对项目存在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各专业委员会关心、重视工程推进情况,2007年11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专项督促、检查。

领导重视,狠抓实施。2003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五大百亿”工程由省长负总责,分管副省长协调配合,各位副省长在各自分管领域积极推进,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还决定建立省政府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具体项目的第一责任人。2005年4月、2006年4月,省委、省政府又两次召开“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实施“五大百亿”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创新推动、集约建设”的原则,切实抓好“五大百亿”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目标任务。省政协也十分关心工程进展,积极建言献计;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都将“五大百亿”工程列入重要议程,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支持,在资金、土地和政策处理上重点倾斜,合力攻坚,确保“五大百亿”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在“五大百亿"52程的实施中,各责任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通力协作、合力推进,保证了"22大百亿”工程高效有序地开展。2003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工作责任书》(浙政办发[2003]16号),将“五大百亿”工程的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部门根据工作责任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五大百亿”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和高效运行。省发改委牵头建立了计划制度、目标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报告)制度、年度考核和奖惩制度、省市县财政性资金与“五大百亿”工程年度计划配套协调机制,以及廉洁保障制度等“七项制度”,有力保障工程有序推进。省农办就如何加快欠发达地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深入调研,按照“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管理的指导意见;省交通厅制订了关于高速公路、农村通村公路和乡村康庄工程等建设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省水利厅出台了有关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省信息办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浙江省“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三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省协作办在全省协作系统建立起“山海协作”工程规划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备山海协作项目库和企业档案,为市县协作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四)加强协调,有效推进

加强协调与服务工作,促进“五大百亿”工程顺利实施。从省里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协调工作机制,重大项目的难点问题,如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滩坑水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等,省政府领导亲自协调,各市县领导深入一线,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资源要素保障。省财政每年提前研究、安排“22大百亿"HI程省级财政性资金计划;省国土资源厅每年安排一定计划指标用于,“五大百亿”工程建设;省环保局加快项目环评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每年还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为工程项目融资,并努力向国家争取国债资金、补助资金和企业债券额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针对工程征迁工作的难点问题,省发改委牵头,每年多次召开重点工程征迁联席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督促各部门、各级政府和项目业主加快征迁工作。进一步规范“22大百亿”工程招投标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根据我省实际使招标投标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加强对“五大百亿"35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对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各环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五)创新管理,和谐共建

在“五大百亿”工程建设中,一方面,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发包承包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确立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形成了依法有序的推进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管理,推行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如省委党校迁建、浙江美术馆和省疾控中心等工程都实行了代建制,同时积极开展项目后评价制度,先后完成了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绍兴小舜江引水工程等后评价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管理,努力实现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逐步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全面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追踪国内外技术前沿,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保障了“五大百亿”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继续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实施计划的考核督促工作,确保“五大百亿”工程计划的全面完成。

(二)分析存在问题,为我省下一步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实施积累经验。重点在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加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预防工程建设职务违法违纪,以及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确保我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三)做好“五大百亿”工程宣传工作。认真总结“五大百亿”工程的成功经验和辉煌成就,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编辑《辉煌的成就——浙江省“五大百亿"SE程》画册,加强对“五大百亿"5E程的宣传。

(四)认真研究,加快谋划下届政府重大建设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抓紧谋划布局好下一届政府的重大建设工程。

篇5: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按照中共x省委办公厅 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xx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xx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中共x市委督查室、x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印发xxxx年省、市民生实事目标区(市)县分解表的通知》(成府督发〔xxxx〕x号)文件要求,xxxx年,我市民生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进方法、转变作风,建设“民生幸福简阳”的工作目标,强化民生工程质量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加强宣传,落实措施,强化督查,扎实推进九项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项目。现将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执行情况

xxxx年,我市民生工程共九大项xx个小项;民生实事共xx件,xx个小项,目前已全部达到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已拨付资金x.xx亿元,占年初计划安排资金x.xx亿元的xxx%。

二、工作成效

我市民生工程在市委、政府领导下,各市级部门和乡镇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市司法局获得x市司法局维护稳定服务民生工作先进单位;x港通、x国光被首次认定为x市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简阳市被x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x日报》、《x经济报》等省市级媒体相继对我市民生工程在扶贫、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民生资金投入增加。xxxx年,我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大事总投入资金x.xx亿元,近五年全市民生工程累计总投资金高达xx.xx亿元。简阳市财政局根据省、x市出台的资金筹措方案,积极筹集配套资金,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做到“预算充足、拨付及时、调度到位”。

(二)就业促进工程扎实推进。一是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xxxx人;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xxx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xxx人;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xxxx人。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xxxx级藏区“x+x”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xx%。三是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务品牌培训xxx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培训xxx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xxxx人。

(三)教育助学工程逐年提升。为xxxx名幼儿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保教费;免除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外的中职学生学费xxxx人;资助普通高中学生xxxx人;免除非民族自治地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xxxx人;中职学校学生招生xxxx人;新增学位xxxxx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xx所。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进一步加强。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重点救助对象,经各类医疗报销报销后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在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已高达xx%;参合农民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xx%;城乡居民参保率高达xx%。二是保障设施不断更新,重视特殊群体保障。新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xxx张;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xxxx人;对xx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xx名;为xxxx名贫困残疾人配备辅助器具xxxx名。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子女上学xxx人。为xxxxx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xx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xxxx名。

(五)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明显。一是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改造危旧房棚户区xxxx户;改造城中村xxx户。二是农房建设稳步推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xxx户;农村土坯房改造xxxx户;实施分散农户地质灾害搬迁安置xx户。三是注重群众需求。建成消防安全社区示范点x个;建成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xx个;建成应急能力示范社区xx个。四是提升市容环境。新建环卫公厕x座,改造环卫公厕xx座;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xxxx座;完成村容村貌薄弱村治理xx个;完成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病害治理xxx个。

(六)加大食品安全和法律援助、法治观念普及。为xxxx人次提供法律援助;办理xxx件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其他法律援助案件xxxx件;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x个。建成“互联网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体验站”x个;全市xx%的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明厨亮灶”网络监管达xxxx家;全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等级评定达xx%。

三、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明确责任。省、x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任务下达后,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常务会、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调整充实民生程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民生工程项目的责任领导、联系领导和分管领导,各责任部门和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完备的责任体系。目标任务全部层层细致分解到市级责任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责任明确,推进顺利。

二是严格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管理,加大对《简阳市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简阳市民生工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民生工程例会制度》等文件的落实监督。市委、政府制发《xxxx年简阳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规范全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的实施。各责任部门和乡镇完善民生工程会议、资金管理、联络员及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强化民生工程管理和工作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完善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调整规范各类资金发放流程,特别是补助类资金发放,全部实行直接打卡发放,使民生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市民生办会同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对全市民生项目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督查。对滞后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单位,及时予以通报,并要求其倒排工期、及时整改,确保年终目标任务的完成。市民生办坚持每月将民生工程推进情况向全市通报两次,并每两月专送一次给责任领导阅示,市财政局每月通报一次民生工程资金投入情况。

四是加强考核宣传。对承担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的市级部门、乡镇严格进行目标考核,并对先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市民生办定期编发民生工程简报,举办专题培训班;通过印发政策明白纸,张贴政策文告,制作固定性、永久性标语横幅,设置流动宣传台,开动宣传车,制作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发送民生政策手机短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支持、合力推进的民生工作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

我市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建设类项目因规划、选址、设计、招投标等程序上耗时太长,导致进度滞后。二是季节性补助或培训类项目,部分安排在年底实施,平时统计困难。三是部分项目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不一致。

五、来年工作打算

我市将按照上级要求,积极争取更多民生项目落户简阳,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确保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继续发挥好我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牵头协调职责,完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部门协作的协调推进机制,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创新工作方法。按照x市民生工作要求,探索建立外部监督制度,发挥市民代表的作用,实行民生工程市民代表集中检查和明查暗访制度,邀请市民代表实地检查和暗访民生项目,召开民生工程市民代表检查动员会,听取市民代表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设,督促市级牵头部门和乡镇(街道办)进一步改进民生工程工作方法,尽快适应民生工作新常态。

三是强化督查指导。加强对责任项目的指导力度,坚持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全面掌握项目动态情况。加强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的执法监察和审计监督,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篇6: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水务局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至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局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求是、奉献、发展”的水务精神,突出民生水利,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了部分人民群众的吃水、用水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生水利工作实施情况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实施情况

至我县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累计解决了13个乡,28个村委会,43个村民小组,20491人,32500头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项目总投资为万元。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翠玉、兴文两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争取到项目资金900万元,目前翠玉水库已完成大坝灌浆、溢洪道改造工程、前坝坡整治正在紧张施工。兴文水库已完成后坝坡培厚、前坝坡整治、溢洪道改造、左坝肩渗漏处理、泻水槽开挖支砌。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情况

1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冰雪凝冻灾害,给我县水利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坏。5月份,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造成我县靠近四川周边5个乡5座小型水库,八座小型水库受损。在中央、省的支持下,巴东湾水库地震应急抢险工程于9月20日开标,到位资金250万元,完成前坝坡整治、后坝坡培厚,溢洪道改造,大坝灌浆;东瓢落水库震损应急抢险工程于9月26日开标,到位资金10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巴东湾水库地震应急防汛防洪沟修复工程总投资50万元,目前工程已竣工,并已组织验收;全面完成了

冰雪灾恢复重建工程,大兴镇李家村人畜饮水工程4万元,宁利乡玉鹿村人畜饮水工程6万元,烂泥箐乡、二拉八村人畜饮水工程7万元,翠玉乡嘎落村人畜饮水工程8万元,合计25万元,并已组织验收。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全县共实施生态修复保护面积20平方公里。同时,加强了水电、交通、煤炭、矿产业、旅游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工作,严格两费收费管理。-我县共争取到资金290万元对山跨河小流域进行了分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种植果木林251亩,保土耕作1557亩,封禁治理5653亩,封育管护39亩,修建拦砂坝1座,谷坊6座,排道槽1000米。

小型水库配套灌渠工程实施情况

三岔河南灌渠、新营盘巴东湾灌渠为底开工,4月竣工,总投资484万元。在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县东瓢落

水库南干渠防渗工程已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水利专项贷款投资计划内,该工程共计投资300万元。其中省级水利专项贷款投资150万元,市县自筹150万元。该工程建设内容为:干支渠防渗公里,渠道流量/秒,灌溉面积万亩,其中改善面积万亩。工程已于年底竣工。东瓢落水库北灌渠防渗工程总投资525万元。其中中央小农水补助资金投资300万元,其余资金由市县配套。该工程于12月11日进行公开招投标,于3月份完工。

二、民生水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至我局的各项工作虽顺利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县水利工程多数修建于五、六十年代,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淤积严重,病害工程多,特别是经历多次地震后,水毁工程较多,急需大量资金进行修复;二是投入不足,水利自筹资金困难,农村税费改革后,水费

征收难度大;三是虽近年来陆续充实了水利工作人员队伍,但仍面临水利队伍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四是争取项目的工作经费不足。

三、意见及建议

篇7: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市水务局

(2010年12月24日)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县(市、区)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饮水安全工程(省十项民生工程之一)进展顺利。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内部明电《关于做好2010年十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豫机号3344)要求,我局对承办2010年饮水安全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关于做好2010年十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下发我局后,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党组会,认真研究、落实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成立了专门的自查领导小组,市水利局局长*****任组长,主抓农水业务的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专门抽调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的同志充实到自查领导小组;各县(市)水利局也相应成立了自查领导小组,成立了机构,充实了人员。根据各县(市)项目建设和管理实际情况,按照省通知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局对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全面行了全面自查。

二、计划安排及完成情况

(一)计划安排情况 2010年,上级共安排我市两批饮水安全工程,涉及偃师、孟津、新安等县(市、区)、**个乡镇、**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万元、省万元、市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万元。计划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处,共解决26.1万农村群众、2.4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工程完成情况 饮水安全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各有关项目县(市)区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合同制”的要求,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截止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已到位万元,完成投资万元,到位率100%,完成总投资的100%。全市74处工程,水源工程、管网工程、管理设施已全部完工,入户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扫尾工作。已累计完成土方石方247.2万方、混凝土4.9万方、钢材436吨、塑料管材875吨,铺设自来水管网292.3万米、累计投入工日54万个,共解决万人(含学校师生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按照上级要求,围绕“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好,工程设施

全,群众评价高”的思路,我局迅速启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确保了201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规范、组织有序。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及早动手,抓好前期工作

一是及早细化实施方案,突出“实、细、精、准”,即在项目批复前,就着手全面完善实施方案,力求方案内容实、设计细(深)、测量精、预算准;

二是及早招标,项目计划一下达,立即着手将施工标、材料标、监理标、设计标等各种预算报送发改、财政部门审核,在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审核后,按照程序迅速发布招标公告,在当地发改、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公开监督下开展招标工作。

(二)真抓实干,搞好施工管理

一是抓协调,重点是抓好部门协调和施工环境协调,确保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计其功、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确保部门配合协作好、工期工序衔接好、施工环境好。

二是抓进度,确保工程早见效。实行三级(省、市、县)督办促进度,挂牌督办逼进度、科学安排保进度。

三是抓质量,创优质工程。重点是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旁站监理,搞好技术指导。核心是把好“三关”,即材料关、工序关、质检关。

(三)精益求精,抓好扫尾工作

一是抓好工程扫尾,按照设计内容,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内容。

二是抓好内业资料整理,确保资料规范、完整、齐全。

三是抓好决算审计,确保“三个安全”。

五、存在问题

一是我市工程总体基本结束,但由于前段大风降温天气,影响了扫尾工作的进展,导致个别入户工程、外墙粉刷等扫尾工程尚未彻底结束。

二是山丘区地形复杂、工程艰巨,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工期长。

三是山丘区群众居住分散,村小人少,群众筹资能力低,很难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单村工程国家投资小,相对于平原区工程形象差。

*****市水务局

篇8:司法局民生工程情况报告

一、全省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7年12月29日, 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首次提出了民生档案的概念。在此之前, 我省已相继了开展了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工作, 如社保档案、信用档案、农村劳动力档案、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等。2008年, 在全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 省档案局局长于佩常同志提出了“三个突破”, 首要就是抓好民生领域中的档案工作。省档案局及时将《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印发到各市地档案局及省 (中) 直各单位, 并针对我省实际情况, 提出四条贯彻意见。各级档案部门在继续巩固已有的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基础上, 又从没有涉及的领域着眼, 围绕服务民生制定发展目标, 部署工作任务, 积极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深入发展, 推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一) 以完善法规和制度体系为重点, 加强了民生档案宏观管理

民生档案涉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它们来源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 包括各类与民生有关的专门档案。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积极会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 联合制定相关档案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管理的法规和制度体系。省档案局单独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就社保档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最低保障档案、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农村劳动力档案、信用档案、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等工作印发了规范性文件, 并结合我省档案工作实际情况, 对这部分民生档案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做好民生档案管理、落实惠民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排解群众忧难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市地县区档案局也相继转发了相关文件, 有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 如牡丹江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全面概括了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要求各县 (市) 、区及涉民单位做好民生档案工作, 并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了各县 (市) 、区目标管理考核中。近期, 他们还与市民政局联合制定了《牡丹江市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正在签发中。鹤岗市档案局起草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 从巩固社区建档成果入手, 指导社区建立民生档案和档案规范化管理。目前, 兴安区兴安路街道办事处兴欣社区和兴山区岭南街道办事处东华社区已对“关心下一代活动记录、创建平安街巷记录、青年‘一帮一’结对、特困生、特殊家庭 (单亲家庭, 体现对单亲子女的关怀) 、献爱心捐赠”等总计39种民生档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管理。双鸭山市档案局已会同市民政局联合转发了《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 伊春市档案局与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伊春市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规范》, 着力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工作。

(二) 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 夯实了民生档案业务基础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深入有关行业和部门, 做好调研, 摸清情况, 当前重点围绕医疗、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积极指导建立了民生档案。省档案局先后就社保档案、民营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等工作召开专题会议, 总结经验, 布置工作, 有效地推进全省这部分民生档案工作走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牡丹江市档案局邀请各涉民单位到产权市场管理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参观学习, 介绍档案管理经验和做法, 使各涉民单位学有目标, 找有差距。同时, 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加大了民生档案检查指导力度, 针对民政、社保、医保、农业等部门的具体情况, 把有关民生文件材料的收集是否齐全完整, 整理是否科学合理, 管理是否规范, 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进行检查指导, 对未建立民生档案的尽快指导建立, 对已建立的抓紧时间完善。齐齐哈尔市档案局把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年度执法检查内容, 并已为丢失档案的企业职工补办档案800人, 解决了百姓所需所急。截止2007年底, 哈尔滨市各级档案部门配合有关部门, 为214.7万农民工建立了外出务工档案, 为111.3万人建立养老保险档案, 为173.1万人建立了社会医疗保险档案, 为46万人建立了生育保险档案, 为55万人建立工伤保险档案, 总计建立民生档案30余种。目前, 绥滨县档案局已经指导建立了社保档案、再就业档案、保险档案、教学档案、医疗档案。萝北县档案局还立足本地兴建家庭档案的需求, 面向广大群众, 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工人、农民、教师、医生、个体户等, 着手建立家庭档案, 计划年底前将1 000户家庭档案建立起来。

(三) 以档案资源整合为依托, 丰富了民生档案内涵

《黑龙江省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了馆藏年增长量10%的目标。2007年, 省档案局专门召开全省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座谈会, 指出档案资源建设要向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百姓生活延伸, 逐步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档案馆藏体系。各级档案馆纷纷行动起来, 着力调整馆藏档案收集范围, 整合民生档案资源, 积极做好民生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鹤岗、双鸭山等档案馆分别加大对婚姻档案、工人招收合同存根、职称档案、调配档案、纪检档案、重大活动 (事件) 档案等收集力度, 大庆市接收了民生档案12 854卷 (件) , 牡丹江市2008年已接收了2 301卷 (件) 民生档案。七台河市下发了《关于市档案馆接收档案的通知》, 逐步将与百姓、与民生有关的档案纳入建档范围和进馆范围, 仅2008年上半年已接收档案近1 000卷。保存在机关档案室的档案是民生档案资源的最原始积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从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入手, 积极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修订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时, 对其中涉及到与公民权益有关的档案进行重点审批, 确保合理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科学鉴定档案保管价值, 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 为档案服务民生打下坚实基础。省档案局还将现行文件报送工作作为年度省中直机关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内容之一, 从源头上保证了现行文件的齐全完整, 方便群众利用。

(四) 以贴近民生为宗旨, 深化了民生档案服务工作

各级档案馆认真梳理馆藏民生档案的种类和数量, 结合民生档案利用工作的实际情况, 在保守各种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 本着“先用先整、突出重点”的原则, 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划控、数字化工作。目前, 各级档案馆开放的民生档案已有职称档案、调配档案、婚姻档案、计生档案、死亡干部档案等类别。各级档案馆还主动改善服务方式, 变被动等待利用者上门为主动出击, 采取多种措施, 如档案进社区、乡镇、村、网络查询、电话查询、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将民生档案宣传出去, 营造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环境和氛围。佳木斯市档案局面向全市下发《关于收集档案工作利用实例的通知》, 收集整理档案应用实例, 以编撰《档案利用实例汇编》, 旨在宣传档案工作在民生领域发挥的具体作用, 目前已收集实例30例, 预计年底完成。牡丹江市档案局在“牡丹江档案信息网”上公布了档案馆藏查档指南, 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档案馆, 知道查阅档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截至目前, 牡丹江市档案馆已接待查档者630人次, 提供利用档案1 986卷 (件) , 为查档者解决了实际问题。有条件的档案馆还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并提供网上在线查询服务。并已将馆藏121 368卷 (件) 档案全部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哈尔滨市建立了现行档案数据库、婚姻档案数据库、优抚档案数据库、重要文件数据库、工商档案数据库、已公开现行文件数据库等, 并实现计算机联网, 方便群众查阅。

二、存在问题

(一) 思想观念还不够更新, 工作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如果观念不转变、体制不突破, 民生档案工作就没有发展后劲, 只有被边缘化。目前, 有的档案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满足于既有成绩, 有“等、靠、拖”的想法, 态度不积极, 工作不主动, 仅满足于听从上级的工作布置完成民生档案工作任务。有的档案部门思维方式陈旧, 仍然沿用旧的管理理念和做法, 已与民生档案工作发展不相适应。还有部分档案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发展还没有一个整体清晰的工作思路, 急于求成, 工作效率不高。纵观全省民生档案工作发展, 总体还不平衡, 全省民生档案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广, 民生档案种类还比较集中。

(二) 档案资源管理网络还不完善, 民生档案资源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没有完整系统的民生档案, 民生档案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服务民生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基层档案室是民生档案资源体系的主体, 他们共同承担着服务民生的任务和责任。我省各级档案部门尽管做了许多工作, 但以各级各类档案馆、基层档案室为基础, 覆盖乡镇、村、社区的民生档案资源管理网络还未完全建成, 各类民生档案资源体系还不健全。究其原因主要为:

一是对基层档案室民生档案的监管还不到位。民生档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档案, 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经国家档案局同意,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本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可以制定本系统专业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办法。部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于这部分专业档案在制度上存在缺失, 疏于监管, 致使这部分专业档案多年游离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执法范围之外, 对其具体管理情况不甚了解。目前, 还有部分单位民生档案没有纳入集中统一管理, 部分民生档案还没有纳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

二是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资源还不丰富。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馆藏档案中有涉及民生的内容, 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造成馆内文书档案与其他档案比例严重失调, 使得馆藏档案中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内容多, 反映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百姓生活的内容少, 已不能满足民生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

(三) 档案服务水平还不够高, 民生档案利用服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民生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群众满意了, 民生档案的价值才得以体现。目前, 主动提供民生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的还是以各级各类档案馆为主, 基层档案室的提供利用工作多限于机关内部人员, 对于普通群众的利用门槛还比较高。而我省各级档案馆, 尤其是县区级档案馆, 多数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硬件设施还不健全、深层次开发力度还不够大, 使得民生档案利用渠道和方式还比较单一, 已不能满足群众利用的需要。同时, 民生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大、宣传范围还不够广, 尤其是社区、乡、镇、村等基层, 档案利用群体的信息来源还比较窄, 民生档案利用信息反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 民生档案的利用体系还有所欠缺。

三、建议

(一) 进一步转变观念, 开阔思路, 确保民生档案工作科学发展

服务民生是时代对档案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档案部门提升自身地位、发展服务功能的必然体现。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 开辟新视野, 提出新思路, 采取新措施, 牢牢抓住服务民生不动摇。民生档案是一个新领域, 在档案史上没有先例, 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依照。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 立足解决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 突破传统观念, 拓展发展路径, 加快发展速度, 提高发展质量, 找到发展民生档案的突破口。要积极树立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公众的服务理念, 在管理理念上破除过分强调档案服务机要性、保密性的要求, 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公益性、公共性的优势, 创造性地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民生档案工作涉及面广, 内容繁杂, 不能一蹴而就。各级档案部门要立足自身, 充分做好调研, 全面了解情况, 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方针,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适应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各类民生档案管理的机制和体制, 将阶段性与长远性、服务民生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 紧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断丰富发展民生档案内容, 拓展档案服务领域, 激活档案服务热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做细、做实民生档案工作。

(二) 进一步抓好机制建设, 科学指导, 逐步加强全社会民生档案监管

民生档案涉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诸多领域, 需要各方的支持配合。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 与各有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 加大对基层档案室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通过建立分工协作的联系机制, 营造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合力推进的民生档案工作氛围。各级档案部门要摸清有关行业和部门的具体情况, 做好民生档案调查和登记工作, 特别要把街道、社区、乡、镇、村的涉民档案纳入到调查中来, 全面科学界定民生档案种类, 确定其归属及流向, 为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档案体系打下基础。要本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 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 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期待, 把教育、劳动就业与培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部门形成的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内容纳入民生档案归档范围, 采取有力的监控手段, 明确其分布及保管状况。要会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逐步将室藏各类民生档案的管理纳入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 进一步加强档案执法指导工作力度, 提出管理标准, 明确管理要求, 强化监管措施, 切实做到与民生有关的文件材料得以及时收集与归档, 有效管理, 不流失、不散失, 保证各个行业或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的齐全完整, 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要通过执法检查, 发现并查处民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违法现象, 增加依法管理民生档案的意识, 推动民生档案工作走向法制化轨道。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争取早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接收、征集、管理、利用的法规和制度, 为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性依据, 把民生档案工作的触角逐步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 为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三) 进一步推进馆藏资源建设, 加大接收征集力度, 逐步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馆藏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民生档案资源是民生档案工作的基础, 必须认真抓实抓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群众利用档案的领域越来越宽, 促使民生档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对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档案馆要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以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为手段, 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 建立健全馆藏民生档案资源管理体系。要继续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力度。我省档案馆资源建设工作已经开展起来, 各级档案馆在调整档案接收范围的时候, 要将接收范围扩大到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和专门档案、有关基层单位档案, 把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纳入进馆范围, 有意识地加强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婚姻、户籍、医疗、保险、家谱、兵役、劳模、人事、“上山下乡”、合同、公证、财产等方面档案的收集、征集工作, 使更多的民生档案资源向国家综合档案馆集聚。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将那些未到进馆期限、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关系民生的档案按时或提前接收进馆。

(四) 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 提升服务质量, 逐步完善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上一篇:保安主管半年述职报告下一篇:街道办事处主任个人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