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代表工作

2024-08-07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代表工作(通用9篇)

篇1: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代表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代表工作

梁世义

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重大使命。人大代表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构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认真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需要我们作认真的研究。

一、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基础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决定其能否履行好代表职务。因此,应该始终把提高代表履行职务的水平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通过采取办代表培训班、法律讲座、以会代训、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代表提高执行职务的水平。

一是通过培训,使代表了解和掌握在新形势下当好代表的基本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从代表的人员构成上,由于存在文 1 化程度、思想素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出现代表素质的参差不齐,许多代表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之甚少。针对这种状况,常委会应该通过举办培训班,对代表进行人大知识、代表知识的教育,使代表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懂得履行代表职务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通过培训,使代表明确宗旨,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提高思想素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非常简单明了地概括了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怎样做到“为人民”,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代表中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使代表的思想感情和实践行为与人民群众的意愿融为一体,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三是通过法律讲座,使代表知法、懂法,自觉依法履职,提高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水平。人大代表必须依法履行职务,而要依法履职,首先必须自己知法、懂法。因此,必须加强对人大代表的法律知识教育,经常举办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专题法律讲座,使广大代表明确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熟悉依法履行职务的内容、2 程序和方法,懂得依法维护人民利益和代表权益,同时,增强代表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水平。

二、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是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环节

人大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履行代表职务的重要形式,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议案是保障代表民主权利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环节。代表的建议、意见办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代表职权的行使,影响代表履行职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近年来,人大常委会能够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制定了关于办理代表建议、意见的暂行规定,每年坚持审议区政府关于办理代表建议、意见的工作报告,“一府两院”也采取了政府领导参与办理,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大力推行二次办案制度,认真搞好回访工作等措施,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办理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交办、督办、查办制度,切实保证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落到实处,使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三、完善机制是做好代表工作的保障

做好代表工作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工作机制,以保障代表能够充分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增强代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建立和完善联系机制,畅通民主渠道。加强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代表联系网络,形成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网络。要逐步形成制度,并且实行责任制,把联系的范围和数量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国家机关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形成一条畅通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民主渠道,保证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

二是建立和完善代表履职监督机制,促进代表履职尽责。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国家职务。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既是权利的行使,又是义务的履行。人大代表要自觉依法履行职务,但同时也必须接受人大常委会和选民的监督。人大常委会要完善代表履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每年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不断完善代表履职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考核,对履职好的代表进行表彰,对不能履行职务的提出批评,这样才能促进代表履职尽责。

三是落实保障机制,保证代表依法履职。保障人大代表执行职务,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必要条件。代表法专门用一章对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作了规定,内容包括司法保障、时间保障、物资待遇保障、活动经费保障。同时,要求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为本行政区域内的代表执行职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服务。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法律要求,落实各项规定,切实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司法保障、物资保障、时间保障和经费保障,多形式、多途径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从而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务。

四是实行激励机制,调动积极因素。建立和实行健康的激励机制,是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方法,在代表中开展评选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代表活动,就是一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好形式。各代表团(组)应该积极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并且广泛宣传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充分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执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组织好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

组织好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这是代表法明确规定了的。那么,为什么说组织好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大代表履行法定的义务和职责,大多是需要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完成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每次会议的时间不过几天,大部分时间处于闭会期间。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人大代表应与原选举单位或者原选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项义务和职责。这些法定的职责和义务,大多是需要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完成的。所以,代表既要出席代表大会,依法做好大会期间的工作,又要积极开展和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才能完成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各项职责。

第二,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是人民代表大会会内工作的继续和延伸。代表在闭会期间联系选民,参加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等活动,就能了解到许多实际情况,一方面为开好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审议报告作好准备,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到新的意见和要求,从而为下一次代表大会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作好准备。也就是说,代表从代表大会期间的工作到闭会期间的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哪一方面,代表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总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必须加强代表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代表的素质和履职水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6 认真办理好代表建议和意见,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必须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保障;必须建立和完善联系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代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必须认真抓好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保证完成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和义务。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

篇2: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才能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提供条件和方便,使代表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代表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当前我们的代表工作,离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的希望仍有一定的差距,与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代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代表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二是学习宣传贯彻代表法不够深入,导致个别代表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了解不深,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部分代表素质不高,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四是代表活动没有经费保障,严重制约了代表工作的正常开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克服这些存在问题,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紧迫而鲜明地摆在了我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面前。因此,我们各级人大必须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思路,采取相应对策,克服存在问题,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工作。

努力提高代表素质,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活动的质量,进而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成效,影响整个权力机关的作用和权威。这就决定了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相应的文化素质,较高的议政能力和较强的代表意识。从整体上说,我市人大代表的政治觉悟大多是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一届比一届高,议政能力也一届比一届强,但从代表肩负的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来看,从代表应该发挥的作用来看,代表的政治水平、知识结构、议政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亟待全面提高。如有的代表在审议报告时人云亦云,或一言不发;有些代表意识不强,影响到代表工作的开展,这些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代表肩负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好“三关”,努力提高代表的素质,推进代表工作。

第一,抓好代表的选举关。一是要从推荐、酝酿代表候选人起就重视人大代表的素质。要在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民意志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试行演讲、答询等形式,使选民对候选人有所鉴别,好中选优,使选出的代表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较强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二是保持代表工作的连续性。每届代表都有一批素质高、热心人大工作的人大代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代表先进事迹的宣传,推荐其继续留任代表职务,保持人大代表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抓好代表的培训关。一是出台硬性规定,要求代表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人大工作知识等,使代表在履行职务、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二是抓好代表培训工作,使代表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结合实际,在抓好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大力宣传代表先进事迹、代表工作先进经验,促进代表素质和代表工作水平的双提高。

第三,抓好代表履职的监督关。法律在赋予代表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相应的义务。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对代表履行职务到位情况进行监督很有必要。一是坚持代表述职制度,推行代表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二是建立代表联系选民责任制,促进代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做群众的代言人。三是建立评议代表和评先树优制度,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建立代表履职档案,作为代表推荐连任和奖惩的依据。

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服务

为代表履行代表职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服务,落实各项保障,这是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必须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和职责。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代表充分履行职务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代表统一活动日制度、“一府两院”向代表通报工作制度、代表监督工作制度等制度,使代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要让代表知情知政。代表的充分知政知情,是能尽职工作和活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各级人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重大决定和举措、本行政区的大事要事,及时通报传达给人大代表,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作为代表也应要有积极、主动的知政意识,要结合自身特点,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政情。三是要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制度。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各级人大不仅要有一整套交办落实和答复代表的制度,以充分调动代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的积极性,而且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到承办单位检查办理情况,以促使承办单位增强办理建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要及时征询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对代表不满意的答复件,要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提出重办意见并跟踪办理,做到案案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落实有保证。四是要健全代表活动激励机制。对人大代表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是进一步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形式,为此各级人大应继续坚持和推广这一做法,使之不断完善。要通过对那些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成绩突出的人大代表,给予奖励表彰或把他们推荐为上级人大代表候选人或作为下届人大代表的人选,来激励那些不作为的人大代表奋发向上,达到提高代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目的。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代表工作的,要动员其辞职或由原选区进行罢免,以全面提高代表的素质。五是要从时间和经费上保障代表活动的开展。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检查、评议等活动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各单位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并要给予必要的时间保障。代表离开本单位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应当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代表活动经费,应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执行代表职务活动的代表,各级财政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妨碍代表履行职务和侵害代表合法权益的,各级人大要督促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深入宣传贯彻代表法,开创代表工作新局面

篇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培训工作

一、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要通过广泛的宣传, 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进行农机培训对于管好用好农业机械, 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机手上岗前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 对促进安全生产及提高经济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提高农民对农技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广纳生源, 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农机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与时俱进。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社会知识不断更新, 各种农机新机具, 新技术推陈出新, 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教师只停留在自己以前所学知识水平上是不行的, 而应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观点, 掌握新理论, 以此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就是要求教师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 不断补充新知识, 来提高教师素质。其次农机校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实践, 积累实践经验, 只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教师应深入到农机生产的田间地头、现场一线去进行实践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丰富。这样, 讲起课来才不会使人觉得空洞飘渺, 而是贴近实际生活, 有血有肉, 这样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增强授课质量效果。另外还应注意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 端正其工作态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教师岗位职责, 树立其乐于奉献, 争当育人楷模的思想。

三、改善办学条件, 改变教学环境,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应逐步增加对农机校的资金投入, 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多年来由于经费不足, 农机培训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农机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机培训的重视, 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实习场地, 改变学校环境, 树立起一流学校的形象, 营造一个条件良好、舒适、卫生、文明和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与氛围, 同时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购买新型农机具和教练车,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四、转变观念, 积极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

农机培训工作的实质是为社会培养造就人才, 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能力,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 农机培训工作必须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适应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工作的需要, 拓宽培训途径, 努力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创业的培训工作。立足农机、面向市场, 注重效益, 增强活力, 开拓创新, 多元化发展, 这也是农机培训工作基本方向。除搞好农机培训工作主业务外, 还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班, 如农村劳动输出培训, 岗前培训, 还可以采用联合办学, 合作办学, 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拓宽培训市场, 把培训项目搞活, 提高农机校的声誉和社会知名度,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篇4: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青年思想工作

一、夯实基础,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工作机制

随着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健全完善教育引导工作机制,是做好青年思想工作的前提,更是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当下要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就要看推进青年思想工作的基础设施是否制度化、科学化,重点要在情况分析、动态反映、科学决策、监督检查、评价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工夫,特别是要建立一套适应青年思想工作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青年思想工作抓得牢不牢、实不实、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单位思想重视、工作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形势下,要不断创新完善思想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全面形成上级领导认可、青年群众依赖的、覆盖面广的青年思想工作网络。逐步实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青年思想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情理交融,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青年思想工作要想做出效果、抓出成绩,就必须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青年,通过开展摸底调研等形式,及时了解青年思想波动,做好青年动态信息收集,在通过与青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中找到开展思想工作的突破口,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不定期通过开展青年思想工作分析会、座谈交流、恳谈会等形式,分析讨论青年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通过座谈讨论,使思想沟通的方式更具针对性,方法更具操作性。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及方式方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通过组织各种形势任务教育、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用积极的方式去教育引导青年,进一步增强思想工作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人认为思想工作是“磨皮专家”、“嘴皮子”工作,往往是道理讲一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抓好青年的工作、生活、思想等各方面问题,单靠强制执行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我们把思想工作“虚”功“实”做,把思想教育工作打造成艺术性、使用性及亲和性一体的新思想工作模式,通过“以需促学”、“以趣激学”、“以情带学”,把“无形”的说教转变为“有形”的道理,使思想工作更具“人情味”、“人性化”,切实帮助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只有这样,青年思想工作才会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善于倾听,把解决青年问题作为突破口

青年人思想之所以波动大,关键是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正是造成广大青年思想变化的重要根源。因此,要想真正了解青年,正确把握青年的思想变化趋势,必须“对症下药”。要注重与青年职工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经常深入到青工中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与他们交心谈心,找到思想教育的“共鸣点”,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培养青工良好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还要经常性主动性的了解青年的现实工作需求和生活需要,经常性的到基层去倾听,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竭诚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把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作为解决青年思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把思想工作做成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品牌,使青年真正从心里感受到组织的力量、领导的关心、同志的帮助,从而使他们在困难时刻不被困难和问题压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姿态和生活追求,在各项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先锋作用。根据部分青年职工思想比较消极的实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增强积极肯定的情感,降低消极否定的因素,让青年职工在愉悦的环境中干心工作、愉快生活。

四、创新方式,正确把握思想教育的着力点

经济发展的今天,不会创新或不敢创新的人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创新。要想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必须要解放思想,只有从思想上得到解放,才能够有更多渠道更多方式去解决问题。要不断的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最终形成思想工作有效的活动载体。在思想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寻找思想和行为的闪光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大力培养青年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树立先进层、转化后进层、带动中间层的方式,教育引导职工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在全科形成了比学赶帮和激励向上的气氛。同时,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日常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引导青年加强知识积累,不断激发青年的求知欲,逐步培养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创新型青年队伍。

篇5: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一传统和优势,在我们党夺取政权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现,群众工作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群众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必须提高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党的群众工作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通过各种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使广大群众正确理解并认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并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心同德地为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实现党的纲领目标而努力奋斗。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意义重大且任务紧迫。首先有利于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稳定局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显现甚至变得十分突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化解,势必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其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顺应群众期待,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才能更好地理顺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社会关系,凝心聚力,共同构建起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再次,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社会转型的加快,带来各种利益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冲突和矛盾层出不穷,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严峻的考验,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

二、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在提高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沟通群众、化解矛盾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必须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要强化宗旨意识,心系群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这样才会发自内心地深入群众。所以就要从强化宗旨教育入手,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掌握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理论。要深入调查研究,走近群众。干部必须沉下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密切干群关系,才能亲身体验群众疾苦,亲耳聆听群众呼声,亲口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掌握第一手材料。要畅通渠道,联系群众。必须建立方便群众反映问题的制度和平台。如定期下访制度、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信箱等,多方联系群众,第一时间听到群众的声音。

二是必须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要关注民生,利为民所谋。任何一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考虑大多数群众的觉悟、意愿和利益要求,凡是群众不支持或不赞成的事,就不能急于去办。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满足群众利益要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取得群众的信赖。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从树立党员干部优良品德和良好形象入手,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修练德行,严格自律,学会吃苦,学会吃亏。用过硬的作风和实在的人品,赢得群众的信任,使群众愿意跟着走跟着干。要讲究方法。善于因地制宜,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工作对象,要区别对待,让群众乐于接受,自觉自愿地配合工作。

三是必须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提高把握民意的能力。走近基层,走近群众,认真听,仔细记,了解最真实的民意,把握矛盾的焦点,找准症结,才能找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要苦练内功,提高办事能力。党员干部要加强业务学习,立足本职,苦练本领。学会主动服务,微笑服务,并创新思维,丰富工作方法和手段,做业内的能手、能人,做到谋事精明,办事干练。

四是必须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要主动出击,接近与群众的距离,减少和清除身份地位、感情信任、情绪态度等方面的沟通障碍。放下架子,与群众为友,以群众为师,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厚意,与群众做以心换心的交流沟通。要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说话办事水平,关于用群众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把要传达的方针政策输入群众心里,使群众愿意听,愿意信。要创新沟通手段。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群众交流和沟通。

五是必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善于预见和发现矛盾,提高事前防控能力。通过加强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保持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善于见微知著,洞察秋毫,做到未雨绸缪。把矛盾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问题,对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活动趋势,要予以高度关注,制定应急处置预案。要加强实践,提高事中处置能力。要练胆量,敢于面对群众,敢于直面矛盾,临事不慌,临危不惧。在突发事件爆发时,要从容应对,并把每一次事件,当作一次提高处置能力的锻炼机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处置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亲临现场,果敢处置,灵活处置。处置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意见,善于借力寻策。要畅通诉求通道,提高全面疏导能力。不要怕群众说问题,不要不给群众说话的机会,畅通诉求通道,就是给矛盾一个释放的出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事实清楚,合情合理,就应落实具体的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并督促其及时解决。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真实交待原因,以求谅解。对于那些群众误解的事,就必须做好解释。总之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面疏导,化解矛盾。

领导干部要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0-03-15 来源: 点击: 237

梦 华

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敬之以心。大量事实表明,当前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在思想上、感情上严重脱离群众造成的。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我们的干部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群众,遇事想着群众,要有爱民之心、亲民之义、为民之举。“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

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接见民政工作会议代表时有一番深情的讲话,他说自己也是一个民政干部,是为民办事的,并希望民政干部做一个有心的人,用真心去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和利益看成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深刻地体会、努力地实践温总理的讲话,用政策解疑心,用温暖热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制度稳人心,用帮困宽人心,用真情换真心。

(二)授之以利。群众是最讲实惠的,利益追求、利益诉求是现阶段群众工作的最大趋向,“说一万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授之以利的本质是要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与民争利。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群众,就是对党的背叛。

一是始终关注民生。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关切和感受,注意从源头抓起,注意从小事抓起,注意从日常工作抓起,及时解决关系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实际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温家宝总理说,人民群众的事情,小事也是大事。把总书记和总理的话联系起来,就会理解小与大的关系。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办群众真心拥护的事情,而且是经实践检验正确的事情。如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保是民生之安、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看似小事,实则大事,一定要做好。

二是尽力帮助民富。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要进一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努力使发展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解决好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众的问题,解决好城乡的统筹协调问题,使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切实维护民权。要畅通民主渠道,鼓励和保护老百姓讲实话讲真话。各级领导干部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群众信访,通过民情直通车、民情联系卡等形式畅通渠道,形成民意畅达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我们要通过创造各种形式,使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机会说话,这样,很多问题就能得到及时解决。

四是努力保障民安。确保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福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和人流、物流增加,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善于见微知著,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有方法、有手段,切实保证人民群众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建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深化法治建设,大力发展平安韶关创建活动,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制,以维护稳定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三)动之以情。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有很多同志感慨现在的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在基层走访群众和接待群众上访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我认为,出现这些情况的症结是找不到消除隔阂的切入口,没有打开群众的内心世界。要做到动之以情,用心走进群众。

一是诚心沟通,拉近距离。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是沟通关系、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拨动心弦的前提和基础。拉家常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其实质是对群众动之以情,通过与群众拉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利于营造谈话的氛围,使群众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沟通交流,消除一些矛盾和隔阂;有利于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深化友谊。因此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干部来说,与群众拉家常,不是一般的手段,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但拉家常不等于信口开河,而是要带情去,带心去,平等对待群众,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我总结的口诀是心要诚,诚则信,信则灵,把群众当作交流的对象,决不能居高临下,这样才能打开群众的心扉。

二是虚心求教,平等谦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领导干部只有尊重群众,才会被群众所尊重、拥护。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以平等谦和的姿态与群众交流,敞开心扉、虚心请教、实话实说,群众才愿意对你说真话、说心里话。如果官气十足、居高临下,那么群众自然敬而远之,三缄其口了。

(四)晓之以理。晓之以理关键是宣传、教育、引导好群众,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和谐文化。

一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群众。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领导干部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要深入宣传好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切实把群众的思想统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理顺情绪、鼓舞士气,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共同努力。

二是以朴实的道理教育群众。要善于用群众身边的事例,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学历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轻,但在做群众工作方面确实比较欠缺,不懂得如何去与群众交流。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与群众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本领。

三是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引导群众。群众的事情,要由群众评价,要从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群众都是很实在的,通过民主的方法去比较,他们自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要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其他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五)束之以法。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构成要素,是实现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用法律手段、制度方法来做群众工作。

一要依法保障全社会最大限度的公平和正义。要通过改革,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使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通过增加政府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和为民办实事等活动,把更多的钱用在群众身上。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协调好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要求。

二是依法行政。法律和政策既是约束广大人民群众的,更应该约束我们自己,一定要依照法律和政策办事。

三要依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和化解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情况的矛盾与纠纷 的新机制,有效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用群众的问题上大做文章,惟恐天下不乱的违法犯罪分子,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绳之以法,营造社会稳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六)立之以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

一要改变作风。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把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到转变工作作风的全过程,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广大乡镇干部一定要解决“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的问题,做到“人下”、“心下”,干事、连心,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要公心处事。“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切忌感情用事,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公平。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分清是非,公正裁决,切不能搞厚此薄彼,亲疏有别。

篇6: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凤山乡派出所教导员——鲁文斌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群众工作的主体,能力素质和作风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群众工作的成效,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下面,结合我乡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一、认清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当前,我乡农村工作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的不断改善,农民对农村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二是随着中央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党和政府的依赖性和观望性越来越强;三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和政治权利的追求在不断提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个概念的理解切发生巨了大变化,只知道享受公民的权利,而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开始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各阶层、各群体的诉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五是当前由于改革的一些配套措施不完善,各类矛盾逐渐凸显,有时候在有些地方还可能激化。

二、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把握五个着力点

(一)着力发展生产力,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在全局上赢得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群众敬重的是想办事、能办事、办得成事的人。实干兴邦。所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增加群众收入。一是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我们坚持把农村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2010年完成烤烟种植2816亩,实现产量8385.596担,产值624.53万元;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2个、启动实施1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11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革命老区、易地扶贫搬迁、信贷扶贫等项目,年内脱贫744人。二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建成一批对凤山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公路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403.4公里增至2010年的678公里,增加274.6公里,建设通达工程98.7公里,组组通工程274.6公里,乡村公路等级得到提高,桥涵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完成人畜饮水工程和烟区水利工程32件,解决了3961人6681头牲畜饮水难问题;实施农网改造3120户,用电量平稳增长;全乡通信网络、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2%,开通了互联网、数据网等信息网络。

(二)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力求通过干部进村入户,在感情上赢得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支部是战斗堡垒,干部是做群众工作的群众。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激发干部经常性接触、接近、接纳群众的自觉性,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重要一环。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2010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配齐配强了村支部班子,加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干部队伍素质。二是加大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严格执行“户不出组、组不出村、村不出乡”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下。三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2010年农村低保对象扩大到1620名,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金124.0944万元;兑现农业综合补贴218.56万元。

(三)着力于矛盾焦点,以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的精神,力求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在人心向背上赢得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这此问题解决起来既棘手又劳心,一般人既不愿也不敢触碰它。因此,要以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的精神,去解决焦点问题。2010年全乡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6件,调处成功227件,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目前,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四)着眼于政策、法律、文化进农村,力求通过党的方针政策等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赢得在思想上牢固掌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坚持多角度、广覆盖、创特色的原则,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一是解决农村中的“会荒”问题,坚持各村每周一次班子成员学习交流会、一个季度一次党员大会、一年一次全乡党员干部大会的制度,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等。二是开展学习刀会祥、兰平春、杨善洲等先进事迹教育活动,开展针对性教育,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实现自我教育。三是加强廉政教育,深化廉政文化“六进入”活动,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明显增强。

(五)着力于换位思考、适应群众,力求利益向群众倾斜,在具体方法上赢得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1、善待群众来信来访。一是正确理解人民群众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群众利益始终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决定着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信访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行使主人翁权利的重要渠道。人民群众有什么不满和苦衷,有什么要求和建议,通过信访这种形式,向党和政府反映,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于党和政府来说,信访工作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接受信访是发扬民主、体察民情、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二是不能回避矛盾,拖拉推诿。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是推动和引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第一信号”。领导同志亲自批办重要的群众来信,接待重大问题的来访群众,通过解剖麻雀,体察下情,见微知著,推动全局。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认真调查分析,区别情况,正确处理,尽可能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有理的成份占多少,我们都要认真对待,都应当积极采取办法解决或耐心解释。任何推诿搪塞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积重难返,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三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不是鼓励上访。相反,通过我们的工作尽量减少群众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以避免给少数人寻衅闹事之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向信访群众讲清楚,除了信访以外,解决问题还有民主、法制的多种正规渠道,要引导信访者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让信访群众相信法律,遵守法律,信“法”胜过信“访”。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信访群众是通情达理的,绝大多数信访问题是能够在基层妥善解决的。但必须懂得,减少群众上访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压制群众信访,而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2、利益向群众倾斜。群众对我们基层干部的不满情绪,主要原因:一是执行上级政策不力,甚至走了样;二是政策精神没吃透,好事没办好;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利益分配失准。在工作中,我们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在贯彻落实政策时,注意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把问题想透,把道理讲明,达成共识后再组织实施。

篇7: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理论工作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可见理论工作对全局工作的重要性,而我党从她诞生那一天起就重视理论工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加快理论建设,用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于新形势下的理论建设工作,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理论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第一代领导在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中形成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既是实践的参与者也是理论的著就者,多位领导人的著作直接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新形势下要做好理论工作有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实践的主体仍然是人民群众,不同的是理论却往往是由专家、学者著就的。实践的主体和理论著就者,因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了一定的区别,只有两者产生紧密的联系,让专家、学者对实践有最切身的感受,靠近群众、贴近生活,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是新形势下理论产生的基础。

新形势下做好理论工作必须考虑能更好的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理论政策出来后必须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罗尔斯说过,政策的制定应该最有利于那些最不利的人群。一切的理论都是以人民的需要为核心的,这是

专家、学者该持的基本立场,然而在新形势下却有了新情况出行。我国的房价到底有多贵,这可能已不需要笔者去说了,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应该感受到的,然而在最新的房产新政——限价限购政策出台之前却不断的有“专家”、“学者”出来鼓吹房价必须涨,才能发展经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人代表的是那些大地产商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群众,所幸他们的理论没有被政府采纳。由此可知,理论政策在制定前必须充分考虑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新形势下做好理论工作必须放眼天下。世界也只是个地球村,这个说法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我们都只是地球村中的一员,我们不仅要谋生存更要谋发展。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国力已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然经济战、贸易战也不断充斥期间,还有严峻的南海局势,国内不断高起的物价,面临的通胀压力,这些都是理论工作必须要解决的。理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和局面,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能够指导实践,并要具备一定的预见性。

新形势下做好理论工作必须走大众化路线。理论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是指导人民大众的实践,不是艰涩、难懂的科学论题,忌“假”、“大”、“空”,而是浅显易懂的白话。理论要让人民大众接受、易懂,必须会说百姓的话、说百姓听得懂的话。笔者仍然记得早在中学时期,教科书已经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录入其中,小小的中学生都已能对这些理论有了相当的了解。年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新闻战线开

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从基层汲取最新鲜的营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走基层”将会成为更多理论工作者的工作作风。

新形势下做好理论工作必须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期,各种思想充斥着人民生活当中,理论工作者必须善于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传播正确的思想,给人民大众以指引,尤其是网络。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光我国就有近5亿的网民。一方面,在这样的时代,每一人都有话语权,而理论工作者要能掌握话语权,引导大众言论;另一方面,在网络上也有很多言论是百姓心声的直接反映,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善于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

新形势下做好理论工作必须让理论工作下倾。我国的党政机关有很多都是理论的好手,尤其是我国公务员改革以后,更是吸收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壮大了公务员队伍。公务员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基层公务员更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不仅了解国家政策也了解民生,如果他们能将自己在工作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用自己最感性的体验和最理性的认识形成文字的形式,必能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篇8: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培训工作

农机培训是农机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担负着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诸多重要任务。随着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 和国家对农民的各项支农惠民政策出台, 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农村急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懂技术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复合型人才。农机培训机构如何积极创造条件,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1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生源组织困难

生源组织困难依然是农机技能培训最大的问题。2004年《道路交通法》的出台, 使一直由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失去了管理权、培训权, 拖拉机管理又处于失控状态, 这对农机技能培训工作来说, 面临的是极大的挑战。随着业务的大部分移交, 培训生源缺乏强有力地组织手段, 步履蹒跚、困难重重, 严重制约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

1.2 农机培训领域不宽, 办学方式不灵活

现在农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业务大多停留在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上, 由于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 也就决定了其培训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随着农机市场化的发展, 将促使农机培训走向多元化, 从这一意义上说, 要尽快地扭转以往的办学方式不灵活、内容单一的局面, 否则, 农机培训工作将会陷入僵局。

1.3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法律意识不强, 安全观念淡薄。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相当一部份农民, 借国家惠农直补政策的幌子, 在购买了农机后, 思想上产生了模糊概念, 认为从事农田作业, 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 个别时间在道路行驶, 不需要挂牌入户, 也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更有甚者, 在农忙季节, 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违章操作, 长此以往, 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1.4 师资力量不足, 再教育缺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各种新机型应运而生, 但目前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薄弱, 远远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在师资队伍中, 大多数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 动手能力差, 实践经验不足, 知识老化问题突出, 缺少专业性的进修, 对新式农机状况知之甚少, 掌握的知识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

1.5 宣传力度不够, 主动占用市场的意识不强

搞拖拉机驾驶培训时, 购机者为了领取牌证, 进校学习成了必经之路, 在动员学习方面不用费力。而其他农业机械的使用者, 培训机构如果仍然处于“等”、“靠”、“望”的状况, 不主动占用市场不深入农村加强宣传力度, 那么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农机培训多元化的思路将无法实现。

2 争取支持协作做好农机培训

农机培训机构应在农机局的支持协调下, 密切配合监理站, 牢固树立“分工不分家, 全局一盘棋”的思想, 纵横协调, 通力合作努力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农机监理站在组织驾驶员和车辆年审时, 要积极宣传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动员组织驾驶员参加培训, 对未经培训的驾驶员, 坚决不给办证, 农机校则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 配合监理站搞好机械的技术维修、安全驾驶、交通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农机局协调和帮助农机校和监理站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时间问题。

3 强化教师素质提高培训质量

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农机培训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新时期对我们农机培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强化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 成为我们现实期的迫切任务。通过多种途径,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 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大力提高农机师资队伍和农机骨干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针对农机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不足、人员老化问题, 市、县区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与人事部门协调, 补充具有农机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或具有较高能力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机培训机构, 增加农机师资队伍新鲜血液, 切实解决农机师资队伍总量不足, 知识老化的问题。

4 创新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

结合农机工作实际, 充分发挥市、县区农机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 以农机化新技术培训为主线, 以提高农业机械化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为核心, 依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等活动, 突出师资培训、骨干培训、普及性培训三个重点。

一是市县级抓师资培训。市县农机部门选拔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农机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办班的形式对农机师资和农机驾驶员、农村维修工进行集中培训。

二是县乡抓骨干培训。县乡农机部门主要通过召开新机具现场演示会、产品推介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 开展现场指导式培训。做好农机驾驶员、农村维修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等农机人员的技术指导培训。

三是乡村抓专业培训。乡镇农机站和村级组织重点培育农机示范大户, 搞好指导服务, 发挥示范大户的示范效应, 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并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 负责抓好本辖区内的专业性技术培训和专业大户的技术指导、机具调试, 提高农民群众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和新机具使用能力。

四是社会抓普及培训。发挥近年来通过购机补贴扶持的农机专业大户的作用, 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促进农机新技术的普及。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 广泛宣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借助社会各界组织的各类宣传活动, 广泛普及农机化知识。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对自产和销售的农机产品发货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现场操作培训。

5 集中培训要与分散培训结合

篇9: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关键词:信访;源头;解决

中图分类号:D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99-01

信访工作是企业与企业员工进行联系的纽带,能够听取企业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是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更加的需要做好信访工作,使得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当前信访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访问题量大面广。

虽然,以往几年我国的信访总体形势处于平稳状态,但是需要认识到我国的信访主体正在不断的扩大,信访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为复杂,信访的总量始终居高不下,同时,对于信访问题的处理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其中对于房屋的拆迁、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的信访问题越来越为突出,其中一些问题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关于政策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重信重访的概率很高[1]。

二、群体性事件易发、高发。

除了个体进行上访之外,很多群众集体上访的形式也常有发生,而且一些集体上访的规模非常的大,上访人员的情绪非常的不稳定,一些重大的节日还有相关重大活动的期间,集体上访发生的概率就越高。我国社会已经全面的步入信息时代,一些偶然性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传播,同时,还会发生严重的炒作现象,使得偶然性发生的问题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新形势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作风,健全制度,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做好信访工作的本质就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主要是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坚决的做好对于信访矛盾问题的排查。信访矛盾问题的排查是信访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对于工作的落实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使得工作更加的全面化、精细化,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通过有效的排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提早的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提早的拟定相关的措施,使得相关工作能够尽早到的开展。信访干部对于上访人员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关系到上访人员对于信访干部的信赖程度,同时,还关系到信访工作的实际开展,语言要亲和有力,使得上访人员能够将自身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讲述出来。要抓住主要矛盾,确定工作开展的方向,坚决的做好重点事件和案例的排查工作。其中需要特别注重的就是不同时期发生的集体上访的问题,还有越级上访,以及上访率较高的问题,对上访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能够解决的上访问题,一定要尽快的对其进行解决。对于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和政策不能够及时解决的上访问题,要注重安抚相关人员的心理,要坚决的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对于无故闹事、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上访人员,必须要依据我国的法律对其给予严厉的惩罚[2]。

(二)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

信访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不仅仅要求每一名的信访工作人员都将能够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同时对于紧急的突发事件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对策,能够良好的应对变化性很强的信访情况,要积极主动的掌握对于信访问题进行处理的主动权。在信访工作落实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全面的发挥,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进行上访。要全面性的掌握和了解信访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提出的信访问题,工作人员必须要给出有理有据的答复,增强上访群众对于信访部门的信赖度。受到新形势的影响对于信访工作人员具有的素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要求创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信访工作队伍,真心实意的为上访群众服务,积极主动的解决上访问题。

(三)要热爱本职,树立群众观念,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

信访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多的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无论任何时候也不能忘却自己本身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来自人民群众,同样也要回归于人民群众。信访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要有一定的热爱,不能存在任何的消极态度,群众上访的问题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不能有任何的拖延。信访工作人员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对工作开展的形式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改良,坚决的做好信访工作。

结语:社会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信访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的帮助上访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需要信访工作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对于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正确的进行上访。信访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有着一定的热爱,这样才能够在新形势喜爱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淑艳.浅谈如何做好信访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31):243

[2]曹新华.对新形势下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03):71-73

上一篇:数控加工实训简介下一篇:有关名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