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

2024-08-09

《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共13篇)

篇1:《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詹天佑》这一篇课文,知道了詹天佑是一个既爱国又勤奋的工程师。

《詹天佑》这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中国人要造铁路了,外国人认为中国能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呢!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最终,詹天佑完成了这一项任务。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你看,詹天佑这么勤奋工作,还会对自己的国家作着想,都可以把命都扔了。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詹天佑真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啊!

篇2:《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

在你修筑京张铁路的时候遇到的种种嘲笑与困难,你并没有退缩和灰心,在你的态度和决心上我们觉得你有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在这点上我们非常佩服你!在你解决问题中,你并没有偷懒,而是工作认真,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你白天攀山越岭,晚上绘图计算。你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始终兼职工作,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你遇到困难时,你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关系到中国人的信心。正是你的决心变成了动力,你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是多么聪明啊,你有这非凡的智慧,大胆创新的精神!我们将把你这种精神永传下去?

詹天佑爷爷,谢谢您。给我们幸福的,生活是您用心血洗刷了中国人的屈辱,保护了祖国的尊严。你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篇3:《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

一、在感知中走近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5—6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指出:“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因此,在新课教学前,我总是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并想想词语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这样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词语,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例如在《詹天佑》中,就有10个一类生字,还有3个二类生字。教学时,词语预习我是这样进行的,第一步:读文划词。让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划出生字新词。第二步:查字辨义。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先了解每个生字新词有哪些意思,在课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字词意思。第三步:读文检查。指名让学生逐段读课文,每读一段后,让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这样既有助于对学生正音,又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交流检查。学生经历了以上几步以后,对生字新词都有了大概的认知,为新课文的学习扫除了最基本的障碍。

二、在咀嚼中深入

(一)在咀嚼中体会词语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情感丰富的重点词语,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反复咀嚼,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使这些词语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詹天佑》中“阻挠、要挟、嘲笑”的教学:

师:“阻挠、要挟、嘲笑”,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贬义的词语。生:都是写帝国主义对待我国修筑铁路的态度。生:这三个词语刻画出了帝国主义的霸道。师:对!同学们对这三个词语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和体会。的确,这三个词语刻画了帝国主义的霸道和丑恶嘴脸!那么,帝国主义到底是怎么阻挠,怎么要挟,怎么嘲笑的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借用课文帝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描述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讲述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生: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师:他们为什么要“阻挠”?生: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师:你从“阻挠”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生:我从中感受到了帝国主义的霸道和用心险恶。师:你说的好,“阻挠”的结果怎样?生:结果是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执了好久都得不到解决。师:没有办法,最后他们怎么做的?生: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师:这是“要挟”吗?生:是的,这本来是清政府的事,请不请别国的工程师,不关他们的事。生:而且帝国主义者认为当时清政府没有自己的工程师,最后还得求助他们。师:你说得好!这的确是要挟。师: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帝国主义者是怎么“嘲笑”的?生: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师:你从这句嘲笑当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出了帝国主义者对清政府的看不起……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谁能读读你们的感受?(生读)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以“阻挠、要挟、嘲笑”几个词语为依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在与文本对话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这些词语,也充分体会了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使这些词语走进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在咀嚼中描绘词语画面

词语,只有转换成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才能扎根于学生心中。《詹天佑》一文中,有许多描写詹天佑筑路困难的词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处理的:

师:是啊,这些都是他遇到的困难。老师将课文中描写詹天佑遇到困难的部分词语摘录了下来,请大家自己读读。

请看屏幕——出示下列词语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狂风怒号

黄沙漫天山高坡陡隧道渗水

攀山越岭定点构图坠入深涧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读出感觉来(生读)师:你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师: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仿佛浮现出哪些画面?学生交流。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直入云霄的山峰,深不见底的山涧,詹天佑他们就站着悬崖边上定点构图,太危险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组紧密相连的词语展开联想,进行语言进行描述,使学生读出了联想出了画面,说出了内涵。这样,这些词语在学生的脑海里不再是生硬的,而是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一幅幅险象环生的画面。

三、在运用中内化

运用是词语学习的目的。只有当词语被准确运用,表达人们情感的时候,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因此,教师要创设具体语境,让学生在读写中对新词进行再次拥抱,使之内化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在《詹天佑》的课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假如你目睹了“詹天佑铜像揭幕仪式”,面对着高大的铜像,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爷爷说……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中学过的下列词语:

阻挠要挟嘲笑毅然竣工赞叹不已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狂风怒号爱国杰出(生写话,师巡视)

配乐让学生读,师引导点评……

“一颗沙粒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当我们注重对词语的教学时,学生在经历对词语进行感知、咀嚼、运用后,它们将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学生也将从一个个词语中构建自己的言语世界。

摘要:“一颗沙粒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当我们注重对词语的教学时,学生在经历对词语进行感知、咀嚼、运用后,它们将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学生也将从一个个词语中构建自己的言语世界。

篇4:六年级詹天佑读后感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计划。一些帝国主义者救出来阻挠,他们都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但帝国主义者错了,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清政府就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詹天佑没有辜负中国人的期望,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这给了那些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詹天佑这一系列的工作,体现了他的自信心。决心。细心。恒心。苦心。耐心。虚心。良心,更体现了他那颗永生不息的拳拳爱国心。詹天佑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工程师的自豪。他给了中国的工程师自信心,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回击。

篇5:六年级作文:詹天佑读后感

正文:站在詹天佑的塑像前

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只见他面带笑容的望着京张铁路,穿着一身朴实的工人装,手里还拿着手套,看来是他铁路刚和工人完成不久的。我想他那时候心中肯定充满了欢喜,因为他修成京张铁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给帝国主义者和藐视中国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詹天佑的一生是为祖国而生的,他为中国人民赢得了不小的荣耀。詹天佑自从小时候,便养成了一颗爱国心。他发奋读书,就是为了能去好的学校读书,将来为祖国赢得荣耀。他在12岁就时考上了幼童出洋培训班。到了美国,他和他的同学们亲眼目睹美国在经济和机械科技上的迅速发展,使很多同学不禁感叹,对中国未来产生悲观情绪,而唯独他却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詹天佑

詹天佑更加刻苦,1887年5月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在120名回国的毕业生中,只有两个人获得了学位,詹天佑便是其中之一。詹天佑回国后,原本想将自己所学所有知识用于建设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官员却过度迷信于外国,将铁路工程全部交给了外国人来做,但詹天佑并没有泄气,而是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所学。

1888年,詹天佑靠同学的推荐,终于成功成为了一名中国铁路工程师。在修建唐山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靠大胆创新,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只用了八十天就让唐山铁路成功竣工通车。外国人修筑滦河桥时,英国、德国、日本相继失败,而詹天佑却大胆创新,从滦河下潜水打桩,让铁路修建成功

在清政府揽下京张铁路的建设时,詹天佑毅然接受了总工程师的职务。他带着学生工人白天在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落崖的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上测绘,还经常和工人一起施工,同吃同住,晚上便一刻不停在油灯下地为京张铁路设计路线。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下,他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还缩短了工期,其使用费用还不到外国承包商索价的四分之一。

篇6:詹天佑优秀读后感500字六年级

读到“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和“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时,它的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使我无地自容:在生活中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在学习上更是如此:考试时不是把加号看成减号,就是把乘号看成除号;不是把小数点写错位置,就是没写……例如上次考试,我就把乘四看成了除以四,白白失去了一分。如果让我去修筑京张铁路,很多人都可能在坐火车过京张铁路时丧命!

读到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的部分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将我自己与詹天佑进行对比,使我感到无比的羞愧:在我没有詹天佑那样的毅力,当遇到一小点困难时,便退缩了。如果让我去修筑京张铁路,估计一千年都修不好!

篇7:六年级詹天佑400字的读后感

《詹天佑》这篇文章大致讲的是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囯工程师,清政府腐败无能,叫詹天佑修京张铁路。詹天佑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并巧妙的运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修居庸关;还用中部凿井法修八达岭;还用“人”字形修青龙桥。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

读完文章后,我觉得詹天佑十分爱国,不怕困难,用自己的智慧给中国人争了光,我对詹天佑充满了敬意,他那种爱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外国人以前侮辱我们中国人的工程师,詹天佑又为中国的工程师找回了信心。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他吃苦耐劳。无论环境有多恶劣,詹天佑总是不放弃。

像詹天佑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

黄继光在上甘岭的战场上,我军没有子弹了,黄继光做出了一个英勇的决定。他为了给我军开辟道路,大步跨向前去,他死死的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给我军开辟了一条生命的道路。

像我们近代也有这样的爱国人士。

钱学森在美国读博士,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注备回国。回国途中。不幸被捕,把钱学森关在牢房里,他不能休息,半个月就瘦了十几斤。钱学森曾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篇8:《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

文章最后写道:“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我从这句话体会到:在修筑京张铁路前,帝国主义者们曾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修筑;嘲笑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铁路“是个笑话”;更狂妄地称:“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詹天佑不怕困难,为了祖国,毅然接受了任务。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我也从中懂得了: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用实际行动来爱国!

詹天佑强烈的爱国情感值得我们学习。爱国并不是口号!我们还是小学生,不用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做好小学生的本职: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尊重师长,关爱他人……除此之外,我还会要求自己多了解国家大事,多了解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篇9:六年级语文《詹天佑》教案

主讲教师: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小学 曾祥梅

内容来源: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詹天佑

课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的:通过精读课文第五、第七自然段,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怎样开凿隧道,感受其严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杰出的才华。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清朝末年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的阻挠、要挟,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詹天佑——ppt(引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体现了詹天佑什么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二、合作探究

师: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下面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生说,师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学习课文(师出示自学提示)ppt

1、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圈圈画画。讨论: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细节,用“——”、“~~~~”、“„„”分别画出詹天佑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

2、合作学习五、六自然段。交流:詹天佑是如何克服困难开凿隧道的?在纸上画画开凿隧道的示意图。再看看詹天佑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说说火车是如何爬上陡坡的。

三、品读:再现动人细节

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谁来说。下面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画开凿隧道示意图。

(老师已经将居庸关、八达岭的示意图画在黑板上,我想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画画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点评:画对了吗?我想问问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开凿隧道啊?(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所有采用这种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画对了吗?你这是什么开凿法呀?怎么和他的不一样?请这位同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是竖井开凿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为什么这样设计啊?(因为八达岭隧道长约1100米,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一半的工期)师:缩短工期就意味着可以提前竣工,用行动来给你些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难怪人们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四、整体概括,升华主题

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不满四年就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给了那些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假如你来到青龙桥车站,站在詹天佑铜像前,你会如何赞叹?

生:你真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筑的京张铁路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生:你真是杰出的工程师,多少创新设计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生:你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五、反馈测评

请你根据中的描述,画出这两种凿井法的示意图和火车爬坡的示意图。

板书:

勘测线路 詹天佑

篇10:六年级语文《詹天佑》教学反思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改实践中,要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到写作中去。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让读写结合,在阅读中学会习作。蒙老师在这节课上很好的体现了读与写的结合:如在让学生读4至6自然时,让学生边读边写自己的感触,这样就促使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写,使学生不光有了“积蓄”也学会了“倾吐”;如在教学时让学生给詹天佑写颁奖词,教师让学生在读文感悟后运用文中一些词语写颁奖词,使学生不再缺少书面表达的词语,使读写之间互相沟通,绿水长流。

这节存在不足之处是:1品读不是很到位。2创设情景有些欠妥。像学生在念颁奖词时,教师为什么只强调要严肃认真,而不是快乐、兴奋或者骄傲呢?

篇11: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主要内容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19,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詹天佑》这篇文章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伟大形象。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他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在詹天佑身上,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我学习:

一是寒天有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的精神。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学习詹天佑这种精神。学习,就要一心一意的学,也不能以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就不勤奋学习。到现在我才明白:只有不畏劳苦,才能攀登高峰。

二是学习詹天佑不怕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记得我二年级的时候,看见别人画画画得很好,就老想着做一名画家,于是我开始在家刻苦画画,终于完成了一幅作品,就拿给老师看,谁知老师说我画的不行,当时我便泄了气,再也不画画了。哎,比起詹天佑的这种精神,我感到多么惭愧啊!

篇12:《詹天佑》六年级读后感

我利用优质资源课配合录像中的宋老师围绕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并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

我在场使这种新方法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感受:

一、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我在反复观看优质资源课的基础上决定先让同桌研读课文相关内容后尝试画示意图,而后让学生观看宋老师录像中制作的课件动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二、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引导学生从搜集来的资料入手,去深入体会当时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并引导学生多遍朗读詹天佑想法的句子,从而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大概是受优质资源的牵制,我总想充分利用其优势,所以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并不充裕。

2、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在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学生并没有提出,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设计这个线路有什么好处?要是能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篇13:詹天佑读后感六百字左右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不管条件怎样恶劣,他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是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由此可以看出詹天佑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我十分佩服詹天佑,他之所以能成功修筑京张铁路,并提前两年竣工,是因为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在激励着他,由此可以看出詹天佑对这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

这几千年里,中国出了多少个像詹天佑一样的爱国儿女?如老革家吴玉章,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在悬挂的万国国旗中,日本故意不挂中国国旗,这时,吴玉章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他挺身而出,代表中国学生严正提出:必须挂中国国旗,并且要向中国学生道歉。又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金钱、地位、荣誉什么都有了,但仍然坚持回国。虽然美国方面想方设法地阻拦他回国,但钱学森不是放弃,而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祖国做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苏武传原文与翻译下一篇:马小课改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