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8-06

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旅游工作任务和措施。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做好旅游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刚才,听了有关景区点去年工作的汇报,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旅游部门对旅游工作进一步重视。二是景区点建设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旅游促销成效显著。四是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抓了招商引资。五是旅游行业管理和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的旅游工作无论在景点建设、宣传促销还是在行业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景区点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去年年初我们确定的计划是全年投入建设资金4500万元,但最后仅完成2403万元。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大多数景区点面貌陈旧,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处于低水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接待能力。有的景区点满足于吃老本,多年不搞投入,正逐步走向萎缩,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存有各自为政现象。目前,我县各主要景点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这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体制,使全县旅游业难以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造成投入、管理和利益分配上一系列的问题;有的部门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全县旅游业大局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本部门的利益着想,只顾眼前,不管长远;有的景区点没有把县旅游局作为全县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来对待,在工作上不请示,不汇报,甚至对旅游局安排的工作敷衍塞责,拖着不办,影响了全县旅游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去年由于我县道路的原因,县里对宣传促销抓的稍微放松的一点,除沂山、嵩山外,其它景点均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宣传也是“小打小闹”,存有走程序思想。

【范文网】

四是景区点的服务质量和软环境建设还不高。(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不到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还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的景点内垃圾成堆,摊点管理混乱,破旧设施随处可见,文物和墙壁上被涂抹刻画,既破坏了景区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又严重影响了我县旅游的整体形象。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实现今年旅游工作的新突破

第一,加大旅游景区点建设,配套完善景区点硬件设施。景区点要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从我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走势,确定项目主体,注重发掘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2005年的重点建设项目有:沂山计划建成一座高标准宾馆,搞好仙人谷和神龙大峡谷的开发,完成槐荫溪的蓄水工程。老龙湾修建西大门及停车场,整修新西门内广场及做好游览道路改线工作,加强和细化景区内绿化工作。石门坊风景区主要对照景点评定标准进行整改和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2a级旅游区。山旺国家地质公园继续搞好公园建设,力争在明年5月份揭碑,对外开放。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搞好白龙寺遗址后期资料整理及发表,对津汕高速公路临朐段沿线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第二,加大招商引资,解决景区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把立足点放在大力引进、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办旅游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兴办旅游企业,把最好的景点、地段和项目拿出来进行招商,采取合资、合作、出售、参股、转让、租赁等方式,把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吸引外部资金, 盘活(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资源性资产和现有企业存量资产。重点招商项目有,沂山宾馆、神龙大峡谷和槐荫溪蓄水工程,整个石门坊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海浮山三期绿化工程及景点建设,冶源水库芙蓉岛北部、情人岛及水库水面等重点部位。

第三,加大宣传促销,在打造临朐旅游品牌上实现新突破。今年要全面落实去年我们定的目标,实现临朐旅游宣传的“一鸣惊人”。以沂山为龙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主动推销自己的旅游产品,策划和组织几个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力求运用大手笔,形成大声势,造就大影响,吸引大人流,产生大效益。各景区(点)要做好宣传图册的印制和声像资料的配套。继续在济南、青岛、东营、临沂等地举行旅游推介会。做好对县内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举办好红叶旅游观光月、临朐奇石节等活动,在活动期间推出一批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采取小分队上门促销和邮寄资料等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参加在宝鸡举办的中国五大镇山第四届文化旅游节。参加国家、省、市旅游部门举办的旅游推介会。继续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上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形成临朐旅游良好的品牌轰动效应。

第四,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实现旅游经济效益新突破。一是进一步确定我县旅游商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制定旅游商品开发目录,确定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厂家,逐渐使我县旅游商品走上正规化、系列化发展的轨道。二是组织景区点研制开发能够体现各自景区文化旅游特色、质量较高、有收藏和纪念价(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值的旅游商品,改变景区旅游商品特色不足,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三是在各景区点开辟规范的旅游购物市场,切实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做到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经营人员持照经营,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树立和维护我县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第五,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旅游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旅游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二是强化管理,实现旅游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指导各景区点、重点宾馆饭店完善导游、卫生、安全、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景区点的内部管理、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逐步提高景区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道德、安全方面的培训和管理,继续推行细微服务年活动,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四是规范对旅行社行业的管理,严格查处各类“黑社”、“黑导”。

第六,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宾馆、饭店的用水、用电、用气、排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旅游汽车公司、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车辆的优惠政策,对旅游项目用地的优惠政策。对我县企业集体购买景点门票给予优惠的政策。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促进我县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要想加快发展,必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第一,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极参与和支持旅游工作。今天与会的县直有关部门,都与旅游工作密切相关。希望各单位按照各自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支持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第二,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局的职能作用。县旅游局作为县政府直属机构,代表县政府指导和管理全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各景区点不管隶属哪个乡镇、哪个部门,都必须明确县旅游局的管理职能,自觉接受旅游局的业务指导,主动向旅游部门请示汇报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和情况交流。无论是制定规划,还是进行开发建设,开展宣传促销,都要在县旅游局的管理下进行,决不允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更不容许对县旅游局安排的工作推诿扯皮、拖着不办。《山东省旅游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应当征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对此,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对待,切实遵守。同时,县旅游局也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学习旅游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和指导能力。要围绕全县旅游工作的开展主动想办法,出点子,当好县委、县政府和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的参谋。第三,各景区点之间要形成合力。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打好“联合牌”,做到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同时,景区点与周围乡镇、单位之间要妥善处理好关系,从旅游工作的大局出发,遇事多沟通,多体谅,共同促进旅游工作的开展。

同志们,今年全县旅游工作的任务已经确定,关键是狠抓落实。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确定的任务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是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县几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景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工作调度会;大别山主峰景区与所在乡镇建立了月度联席会议制度,佛子岭景区成立了县级创建4A工作指挥部,实行按月调度制度,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建立了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从2007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实际综合投入2亿元以上,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旅游景区开发和外围道路等配套建设。2008、2009连续两年共拿出120多万元重奖发展旅游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是建立了有效的服务质量提升机制。不断强化行业建设,通过组织导游员岗前培训、景区讲解员培训选拔、宾馆服务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旅游企业争创星级旅游饭店和诚信旅游社的热情,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全县旅游市场的诚信度和美誉度明显提高。

四是建立了有效的市场开拓机制。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打造相应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2009年突破百万大关,创旅游综合收入4亿多元。

客观地讲,我县旅游业近年来的确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初级阶段,与“旅游大县”、“旅游强县”相比,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旅游产品内涵不够丰富。全县对外开放的景区中,仍以观光、度假项目为主,缺乏参与性娱乐项目、富有文化内涵的项目;农家乐经营户较多,但基本上以餐饮为主,缺乏配套服务项目,规模不大、规范不够,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有待加快。二是外部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主要是交通设施,尽管我县持续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受山区条件的限制,景区通达能力较差这一瓶颈没有得到根本破解,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市场营销不够有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宣传推介活动偏少,推介形式不够丰富,营销网络不够健全,效果不够理想。四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目前我县仅有持证导游20多人,相对于超过百万人次的年接待量明显不足,宾馆饭店、旅游餐馆和农家乐的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上述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工作中务必努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任务,继续按照“四创”发展思路,着力提升景区品位,丰富产品内涵,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建成国内知名品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旅游道路等级,实现进入景区无障碍的通达能力;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建立完善的旅游宣传体系和营销网络;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游客满意的旅游目的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增国家5A级景区1个、四星级以上饭店3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5家,实现年接待游客量3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超13亿元。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突出重点。要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的重点内容,制定计划,分步实施。景区建设上,大别山主峰景区重点是完善白马尖和龙井峡景区设施配套,加快别山湖景区和白马尖南坡索道等二期工程建设;佛子岭景区重点是丰富景区旅游项目,完善内部配套功能,加快新增的23项工程项目建设;铜锣寨景区重点要加快前寨门停车场建设及步道改造,对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抓紧完善配套;南岳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景区打捆申报4A工作要加快进入实施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是旅游通道建设,推动六潜高速黄尾连接线建设,力争批准开通磨子潭互通立交,早日实施S318线道士冲至中界岭段升级改造、磨胡路改造、东太路路面工程、迎白路安保工程以及庙冲旅游公路等工程。接待设施上,重点是加快南岳山庄主体楼新建和铜锣寨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建设,推进一批宾馆饭店、旅游餐馆和农家乐创建工作。

二要强化措施。市场营销工作,旅游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思考,精心谋划,对于一般常规的旅游推介活动,引导企业主动谋划实施,对于影响力较大的重要旅游推介活动,可以通过政府牵头,联合旅游企业共同落实。旅游推介一定要有策划、有活动、有包装。配套功能建设,就我县而言,旅游“六要素”都不够完善,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科学规划、超前谋划。景区开发创建工作,我县有的景区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完善提高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大别山主峰景区,已开放的白马尖和龙井峡,还需要在内部配套设施上进一步完善,高规格改造步道、栈道,并针对山岳型景区特点,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同时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应及时解决水路与陆路、南坡与北坡的循环通道建设问题;另外,别山湖水上旅游项目进展较快,游船顺利吊装下水,要考虑到下一步网箱整治工作,县政府将作统一部署,有关乡镇和部门要积极参与、及时解决。铜锣寨景区,自2008年经营权转让以来,推进了不少建设项目,但近期建设速度趋缓,创建工作没有跟上序时进度。县旅游局要主动协助景区开展相关工作,所在乡镇要全程参与景区各个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协调服务工作。佛子岭景区在完成创建任务后,今年新增了23项任务,其中8项是招商任务、15项是建设任务,已经领到任务的相关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确保如期完成,佛子岭镇作为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单位,要搞好各方协调与沟通工作。南岳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景区,要按照8月11日市调度会确保成功创建4A景区的要求,对照创建标准,梳理项目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这项工作县里已经成立了创建领导组,各位组长特别是宜国部长、正开县长要多花精力、多下功夫,旅游局要主动作为,各相关单位要迅速进入角色,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确保顺利完成。领导组将实行周调度、月调度、季调度,强化督查,加快推进,确保创建一举成功。

范文网【】

三要加强协作。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引导作用,做好与其他建设规划的有机衔接;注重对旅游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相关项目资金在旅游业发展上的合理利用。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旅游经济最终还是市场行为,市场主体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旅游投资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敢于成为省级、国家级优秀旅游企业。要发挥各部门主动服务旅游的意识和作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单是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的事,各相关部门都有责任也有这个职能,旅指委成员单位更要结合自身的职责,积极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帮助企业争取旅游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形成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篇3: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 我就2009年全省乡镇企业、农机工作开展情况和抓好2010年乡镇企业、农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2009年全省乡企、农机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一) 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局面扭转,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2009年, 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沉着应对, 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 扭转了效益下滑的局面,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经济总量、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1. 发展成效同步提高。

预计2009年, 全省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入分别达到922.5亿元、535亿元、299.1亿元和251.0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19%、13%和6.6%.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7%, 100.5%。

2. 发展态势稳步加快。

预计2009年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82.8亿元, 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达到21.2亿元, 同比增长9%。规模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5%, 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

3. 发展贡献继续上升。

预计到12月底, 全省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上交税金、支付劳动者报酬分别达到3524.4亿元、128.3亿元、288亿元, 同比增长12%、15%, 13%。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064元 (全口径) , 同比增长12.7% (未扣除物价因素)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17万人, 同比增长3%。

我省乡镇企业取得上述成绩, 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 以应对金融危机为核心,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加大监测力度。强化对重点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30个乡镇企业直报点生产运行情况监测, 积极建立统一的应对金融危机信息收集、情况分析和对策研究机制。二是认真落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投入贷款贴息资金700多万元重点扶持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成长型企业, 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三是打造政、银、企合作平台。与省农信社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大信贷投放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 制定了《关于建立贵州省地县两级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试点的方案》, 投入资金1100万元支持11个县建立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分支机构扩展到贵阳、遵义、安顺。四是加大科企对接力度。积极承办农业部11月份在我省举办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收集了肉类加工、粮油加工和蔬菜加工三大类别46个技术需求问题, 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国内科研机构搭建合作平台, 实现技术对接。

第二,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产业型大项目工作的意见》, 重点支持茶、油、椒、药、薯、肉、粮、果、蔬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发展, 投入贷款贴息资金800多万元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型大项目、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创业基地, 着力培育在本地区同类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能带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组成“秸秆生物饲料实验项目课题组”, 启动了应用生物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饲料项目, 开展利用秸秆生物饲料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的试点工作, 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在开阳、绥阳两县筹办了“全省桔秆生物饲料养畜推广示范暨综合利用现场会”, 对秸秆生物饲料养畜和综合利用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三是成功举办2009中国贵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第五届医药博览会, 有效推进了我省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产品展示、技术合作、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第三, 以应对农民工回流为重点, 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功能作用, 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以提高素质推动就业。一是开展创业扶持。制定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 以政策引导、强化服务为手段,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平台,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支撑, 投入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资金461万元, 引导返乡农民工发展乡村旅游、储藏保鲜、商品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务业。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 开展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花卉、林果等实用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工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需求, 开展茶叶加工、食品检验、中药材种植、竹木工艺、食用菌栽培、建筑等工种以及企业订单、定向、定岗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帮助农民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 全省乡镇企业系统每年培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和农民工达10万人 (次) 。三是开展回乡创业培训。投入农民工创业培训资金250万元, 组织开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种养殖、加工、农产品经纪人、营销等创业技能培训, 帮助农民工创业。

(二) 农机工作保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

1. 购机补贴资金全部兑现, 补贴效果凸显。

2009年, 中央财政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 增加补贴机具种类, 扩大实施范围, 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覆盖了全省所有农业县。中央下达我省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为1.6亿元, 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各级农机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农业部领导提出的“三个绝不能”和“三个严禁”的要求, 严格贯彻执行农业部和财政部制定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 》, 努力把农机购置补贴这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让各级政府满意、让农机生产流通企业满意、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为方便农民购机和操作, 除中央资金每台机具补贴标准为30%外, 省级资金每台机具的补贴标准均为8000从实施情况看, 中央和省级购机补贴资金全部完成, 共补贴农户购置各类农业机械9.86万台套, 受益农户达9.56万户,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616万千瓦, 增长5.1%。

2. 农机化服务领域拓展, 作业水平提高。

各级农机部门以实施“农机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和“农机科技进农家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 组织开展好农机社会化服务, “春耕”、“三秋”期间积极组织机耕、机收服务队、抗灾救灾突击队, 加快农作物的抢种抢收进度, 组织开展以耕、种、收为重点的机械化作业, 发挥了农机的生力军作用。全省完成机耕面积910万亩, 机械灌溉625万亩, 机械半机械化脱粒355万吨, 组织农机科技人员下乡5万人次, 农机出勤241.9万台次, 组织机耕服务队1367个, 抗灾救灾服务队452个, 投入抗灾救灾机具52.5万台, 检修各类农机具34.98万台次, 培训各类农机人员30万人次, 有效促进“春耕”、“三秋”生产的顺利进行。

3. 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全省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 通过农机化项目的有效实施, 进一步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步伐。一是按照“稳点、扩量、巩固、提高”的要求, 继续全力抓好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工程的实施, 全省水稻机插秧工作实施有序, 效果良好, 共完成机插秧面积30万亩。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我省作为农业部农机化司确定的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省区之一, 2009年在总结前几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 继续在20个县进行示范推广, 投入资金200万元, 各实施县以组织引导、示范宣传、保障措施等工作为抓手, 促进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取得新进展。三是加大茶叶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力度。在24个宜茶县实施茶叶生产机械化示范, 每县投入18万元, 共投入资金432万元, 项目实施区新增茶叶生产机械2047台, 带动各类资金投入1046万元。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 进一步完善了组织协调机制, 提高了茶叶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为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探索了路子。四是做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按照实施要求继续在9个县组织实施, 2009年每县投入20万元, 各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制度建设、项目管理、监督检查和宣传引导上进一步落实, 通过与农机购机补贴资金紧密结合, 示范区新增各类机具1.58万台, 投入各类资金4495.6万元, 项目区农机技术装备和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五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县结合本地实际, 把建立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农机部门的重点工作, 认真帮助条件成熟的乡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投入资金208万元, 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26个, 使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10个。同时, 各县对农机协会、农机服务组织、经销服务组织、维修服务组织的建设也积极引导, 做好协调服务, 充分发挥了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和促农增收中的作用。

4. 强化安全措施,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全省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切实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牌证核发和安全技术检验及驾驶人员的培训等工作, 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一是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进一步提高农机经营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二是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和农机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 深化拖拉机及驾驶员无牌无证和“五整顿、三加强”专项治理活动, 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挂牌率、检审率, 深入地县开展专项督查, 确保农机安全作业。三是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新机制, 增强服务意识,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消除事故隐患, 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全年未发生农机死亡事故, 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

二、正确把握乡镇企业和农机工作发展形势和问题

在看到我省乡镇企业和农机化发展的积极变化和进步的同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和农机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就乡镇企业发展而言: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9%, 资源型产业产品占主导的工业结构特征明显, 与走贵州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尽管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银行贷款仍然比较谨慎, 抵押贷款手续繁杂, 企业选择银行空间不断缩小, 融资难度加大。三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能力弱。目前全省乡镇企业仅有不到2%的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不少企业投入研发的费用还达不到销售收入的1%, 企业创新前沿技术少。不少企业的技术装备还停留在90年代甚至80年代水平。从人才结构看, 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密度为11.1%, 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密度还不足3.3%。人才总量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创新缓慢, 成为制约我省乡镇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农机工作看:一是全省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 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绝大部分作物机械化程度依然很低, 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还不够大, 服务市场也不够规范, 还不能适应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三是少数地方购机补贴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资金使用监管还不够完善和有力, 违规违纪操作补贴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机作业受油价与供应影响较大, 影响农民从事农机作业的积极性。同时,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有利因素不少。从政策环境看,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措施, 各级政府积极创新农机化扶持政策, 中国特色的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健全, 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从内在需求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 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农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 农民生产生活观念深刻改变, 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从技术支撑看, 粮食作物各主要环节机械化装备基本成熟, 其他各类农机装备和技术创新日趋活跃, 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装备及技术基础进一步夯实。从发展机制看,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 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有效实现了普通农户与农机经营者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多赢, 为立足家庭承包经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各级乡镇企业和农机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定走区域特点乡镇企业发展和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改革创新,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拓宽发展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发展质量, 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布局、效益有机统一, 促进乡镇企业和农业机械化健康稳步和可持续发展。

三、真抓实干, 推动乡镇企业和农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是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 也是乡镇企业和农机融入新组建的农委协调运转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的乡镇企业和农机工作至关重要。

(一) 关于乡镇企业工作

2010年, 乡镇企业在产业发展上, 要围绕壮大县域经济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配套型、农业产业延伸型产业;在功能定位上, 要围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 加快与城市产业配套协作, 提升产业层次, 搭建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平台;在发展重点上, 要围绕产业化、资源差异和市场需求, 做好转型、重组、升级“三篇大文章”;在资金使用上, 抓住农产品加工这个重点, 实行“两个为主, 两个为辅”, 即以贴息为主, 补助为辅;以扶持产业型大项目为主, 培育成长型企业为辅, 实施“四个倾斜”, 即向规划内的项目倾斜、向乡镇企业集聚区内的主体企业倾斜、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内的主体企业倾斜、向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倾斜, 促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1. 在发展优势产业上, 实现“三个突破”。

按照农业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要求, 一是优先发展以粮、油、茶、椒、药、薯、肉、果、蔬为主的加工业, 在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上取得突破。二是组建区域性企业集团, 加强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 在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上取得突破。三是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在搭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平台上取得突破。

2. 在发展特色产业上, 打造“三个亮点”。

一是精心培育特色旅游产品,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二是在小城镇、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加工集散地、重大工程项目和交通枢纽节点, 积极发展储藏保鲜、物流配送、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餐饮住宿、连锁经营等服务业;三是培育、建设一批辐射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3. 在解决制约瓶颈上, 破解“二大难题”。

一是在资金方面, 加快地、县担保机构试点步伐, 进一步健全乡镇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二是在技术方面, 加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力度,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攻克影响发展的关键性难题, 建立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研发体系, 支持企业开展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提高乡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在夯实基础工作上, 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进一步摸清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 尤其是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及时与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省统计部门衔接, 调整、修订我们现有的统计体系, 以适应新的工作职责、职能要求。三是加强项目库建设。今后各地申报的项目, 原则上要出自项目库中。各地的项目库储备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产业政策及时更新、增减。四是着手制订“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二) 关于农机工作

2010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新增各类机具8万台套, 农机总动力达到1680万千瓦, 机耕面积950万亩, 机插秧面积30万亩, 机收面积200万亩, 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较大幅度增加, 农机装备结构继续改善,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农机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为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 各级农机部门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 强化购机补贴政策措施, 确保补贴工作安全到位。

2010年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各级农机部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将农机购置补贴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真正让党和政府放心, 让农民和企业满意。特别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严格纪律, 规范操作, 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要求, 坚持“五项制度”, 做到“八个不得”, 严格程序, 阳光操作;强化监管措施, 加大监督力度, 加强对倒卖补贴指标、乱收费、虚报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的检查, 发现问题严厉查处, 决不姑息。

2.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上水平。

按照《农业部关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 进一步加强指导服务, 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政策要继续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大力组织开展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建设活动, 建立定点联系机制, 培育一批典型, 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2010年全省将新建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25个。通过开展合作社法人代表和维修人员及操作工等业务骨干培训, 全面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

3. 突出抓好重点农时服务, 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春耕”、“三秋”是农机服务农业生产的主战场, 各级农机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好“春耕”、“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作业, 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用柴油供应, 维护农机作业秩序。重点加强水稻机收跨区作业组织协调, 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领域, 推动跨区作业向跨区机耕、机插等环节拓展。

4. 立足节本增效,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

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机化技术步伐, 大力推广土地深松、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和农作物桔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导,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集成应用, 努力探索适合山区特点的农机推广新机制。

5. 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

要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 继续开展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开展新一轮“平安农机”示范县考评工作, 加强对拖拉机培训机构的管理, 严把农机登记关、检验关, 农机手的培训关、审核关, 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隐患, 确保农机事故死亡控制数零指标的实现, 为农机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篇4: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对于桂林市的旅游工作,不仅仅旅游从业人员高度关注,全国全区也给予高度关注。今天的旅游工作会议,也是桂林市最大的专项工作会议之一。我们经常说,桂林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一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这点看,桂林市的旅游业要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人数上讲,已经看到端倪了。从过去的一年,桂林市在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也实现了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桂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取得新成绩

新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的一年实现了新跨越。无论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收入占GDP比例上,都实现了新跨越。去年自治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我们是218亿元,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入境旅游人数约占二分之一。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桂林旅游无疑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从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角度,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突破。无论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还是观光度假休闲以及农家乐的发展方面;无论是县域旅游,无论是人数、人次,还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阳朔、兴安获得一等奖,龙胜、资源、恭城应该是第二梯队,其他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新成绩。去年,阳朔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业休闲会议也在阳朔召开),兴安乐满地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两个试点,在过去的一年,为全国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在旅游市场、旅游秩序和旅游队伍建设方面,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成绩,为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五是在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最值得肯定的。作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也是重大基地,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去年7月正式动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去年桂林市几大重要的、事关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大活动,自治区都专门派出领导参加。世界旅游城奠基仪式,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参加奠基和揭幕。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高雄等领导亲自参加开幕式。过去的一年,桂林旅游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推进,都因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博览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直接参与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线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导游等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对于过去一年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和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区及旅游先进集体,通过表彰和奖励对旅游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桂林旅游发展,我们尽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突出的问题,大家讲得比较多。在这里,我再简要讲一下。

1、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无论有没有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由此带来资源配置和游客分流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多方竞争的环境下,怎样争取更多客源来桂林旅游,是我们在旅游人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去年实现旅游人数2700多万人次,对于全市总人口只有5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容量已经很大了。今年还提出了旅游人数按照10%的比例增长,实际上,从城市游客容量来看,已经有一定的局限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这么大的游客量的基础上提升旅游的效益和质量,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问题。

2、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在旅游产品结构上还不尽合理。不少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景区,有些老化了,有些设备比较陈旧,服务标准跟不上,这也是我们在旅游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3、我们面临着旅游市场竞争、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开发和老的景点景区老化等问题,创新手段的方式方法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改善和加强。

4、桂林作为最早开放的一批旅游城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旅游市场管理上还需要完善理顺。这也是全国老的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和突破的瓶颈问题。所以,满意度调查都会集中在这些旅游对外开放比较早的、旅游名气很大的城市上,而不是新兴的开发一两年的城市。正是由于我市旅游开放早、旅游发展比较长,我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会更容易发现。事实也证明,我们确实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5、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在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等方面,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旅游产业需求,还是有欠缺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对桂林旅游有新的认识,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深入研究,抢抓旅游发展机遇,更好地发挥优势。只有这样,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桂林旅游业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抢占旅游发展高地在广西率先建成旅游强市。

二、抓住重点,实现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刚才讲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扎实工作,使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既要认真总结,更要坚定信心,抓住重点,使桂林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在新的一年有新突破。关于这一点,我重点讲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别是推动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实现旅游市场管理新突破。

第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此基础上专门下发了通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要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大融合,形成相互繁荣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旅游局的通知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市2008年提出“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把文化工作和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几年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旅游局的通知要求,全国旅游业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项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激发功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外交流的优势。今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通过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旅游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推进,对桂林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的大融合。

在最近召开的文化与旅游结合工作座谈会上,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有些是我们正在做的,有些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大家提出,一是要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打造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引导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二是要加快推进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提升文化旅游企业档次和文化品位;三要深度开发旅游工艺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推广;四要积极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人才。这几个方面是今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这也是桂林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桂林旅游资源有文化、历史、山水、民俗等等,要很好地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升华细化4条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等。旅游发展要评说论道,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旅游产业发展更需要我们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第二,要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工作,去年做了很多努力。关于《总体方案》,国家方面正在论证。从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来看:第一个方面要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出台,第二个方面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不等不靠,按照现在已经制定的政策内容,先行先试。去年,市国土局在积极争取旅游产业用地试点城市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今年我们拿到了试点城市。这个试点城市,对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旅游用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就是不等不靠的一个例子。如果要等到政策都批下来再去做,那就晚了。我们必须借鉴兄弟省、市在旅游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积极争取上级给我市正式批复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今年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快试验区各项工作先行先试上来,不等不靠,加快我们自己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世界旅游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按照“一点三星三区”规划及27个功能区,按照这样一个集旅游发展之大成的规划加快建设。我们相信,在全市共同努力下,世界旅游城的建设将会为桂林市今后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第四个方面,要按照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这一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要切实破解漓江保护与发展难题,保护好桂林旅游这张中国名片。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切实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景区。去年国家旅游局检查了一些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大家看到了,有一些城市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已经摘牌,一些5A级景区已经明令限期整改,包括炒的最厉害的嵩山少林寺景区。去年内部通报的,就是漓江5A级旅游景区。内部通报内容针对几个方面:漓江游览秩序,主要表现在游船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没有达到要求;漓江水域管理,主要是竹筏、河道挖沙及沿岸景观破坏的问题,还存在飞钩挂船的现象;漓江游览码头建设管理标准化方面,还没有达到要求,老化、陈旧,不符合5A景区要求。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对漓江5A景区进行了专项整改。尽管取得一定成效,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去国家旅游局汇报工作,得到国家旅游局认可,但是按照5A景区标准,有些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今年要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要求,按照桂林市打造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下大力气提升旅游市场的秩序和质量。

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涉及漓江景区的市、县(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能及行政资源,明确管理主体,推进漓江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经营等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景区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利不清的问题;二是要全力推动漓江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漓江流域旅游的经营管理力度,调整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理顺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做到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管理规范、奖惩并举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要在确保旅游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漓江沿岸农民走发展旅游致富的问题;三是要健全漓江景区行政执法体制。要按照刘君书记的指示,“码头和游船整改由交通局负责,杜绝河道挖沙由阳朔、雁山两县区政府负责,竹筏问题的解决由阳朔、雁山两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对漓江整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一项一项抓落实,涉及到的各部门和阳朔、雁山两县区必须无条件执行,谁影响5A景区谁负责”。今年,要在继续深入实施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漓江景区旅游秩序管理的力度,力争今年在漓江景区管理秩序和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解放思想,强力推动旅游业取得新发展

1、要以抓项目促进旅游业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做了专门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规划,推动发展,把项目作为载体,抓紧抓好落实。特别是对旅游试验区、世界旅游城、各县区在旅游项目建设上,要加快推进。在投资导向、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源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的推动作用。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品位,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具有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把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成自然景观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专用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对外集散辐射能力。要坚决杜绝资源浪费,今后凡涉及旅游的建设项目,在发改部门立项前应先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自治区旅游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审批属于旅游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使之符合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避免非标准化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确保资源合理利用,规范行业发展。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宁可不开发。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目光高远,绝不能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要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广开项目源,建好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旅游项目。对旅游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选择那些增值性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开发。

2、要以转变方式推动旅游业新发展。全面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首先就要转变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式,老城区以创新为主,新城区以项目建设为主,各县区以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一是要做大做强产业主体。旅游市场主体是旅游业的根本。引导扶持旅游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旅游、餐饮、酒店实行产业集群式、品牌化发展。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旅游业,引导社会资金向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水平、能力、素质,大力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要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温泉康体、文化创意、养生疗养等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智能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开展旅游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把一些景点景区、街区串联打包,在桂林城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使之成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做好旅游活动策划;四是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针对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特性,创新营销手段,全面提升桂林旅游推广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整合全市旅游行业资源、文化资源、外宣资源和新闻资源,全市联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提升桂林旅游的知名度。继续加强“联盟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手段,加强与航空公司、境内外旅游机构的营销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境外桂林旅游大联盟的作用,联手做好桂林旅游营销推广。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提升桂林国际影响力,借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3、要以增强合力推动旅游业新发展。旅游业关联性强、牵涉面广,发展旅游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和特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发改部门要重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拟定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时,优先将旅游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行列,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旅游资金;建规部门在城镇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结合旅游发展,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在环境营造、建筑立面控制等方面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城乡风貌改造要融入旅游元素;国土部门要支持旅游建设用地的使用,重点支持世界旅游城建设用地,同时加大景区土地收储力度,筹措发展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公路建设优先列入规划,抓紧做好重点景区道路立项,加快在建旅游公路建设;金融部门要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信贷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旅游宣传和新闻报道,对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和指导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农业部门要加强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人事、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劳动部门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市、县两级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沟通,与同级部门搞好协调,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全力支持和配合旅游工作。全市上下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扶持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5: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专题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对今年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旅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最近,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今天又在此召开城乡建设暨旅游工作会议。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这一系列会议,都是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建立三个基地、形成一个轴心”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理念,并全力推动。城乡建设和旅游工作是这一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我们务求取得实效。刚才,俊波和建国同志分别安排了相关分管工作,郭杨同志从四个方面作了很好的部署,我都赞成;部分乡镇和部门的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我感觉大家是结合了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思考的,没有流于形式,这都是非常好的。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几点。

一、高标准完善规划体系

规划是城乡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否则根据什么来建、建成什么模样、发展成什么模样,都是我们工作的难点。比如开发商和建筑公司可以凭想象把房子建起来,但如果没有好的规划设计和一系列规范的图纸,就很难保证房屋的质量和居住的舒适。虽然2005—2006年,按照全市城乡统筹的要求,我县已对县城及重点镇的整体规划体系作了相应调整,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总体上还不尽完善。如旅游产业发展,如果孤立地看“三湖”的每一个湖,都有其独自的发展空间,但是如何体现全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如何对接“三湖”之间的相应关系,如何合理、科学地在规划中体现旅游六要素,都需要一套完善的规划,而目前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在这种没有具体的整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情况下,开发商在某一个区、某一个湖形成了独立的开发规划,我们的很多工作就会失控。再比如交通,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建立交通网络体系,如何实现整个交通体系在区域内以及与全市、与周边区县的有效对接,不是你我说了算,而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规划体系。要将整体交通网络体系体现在全县城乡总体规划之中,结合城市、城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需求,规划相应的交通体系,如交通主干线、区域内部的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城市、城镇内部的交通分支体系。总之,我们必须高标准地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做好城乡之间的衔接,不断拓展和提升城乡群众的发展空间和生活品质。

一是要找准规划定位。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试验区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贯彻市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产业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规划定位;要按照我县“三基地一轴心(休闲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深入研究县城、寿安等城镇建设规划,快速通道、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三湖”开发总体规划等涉及产业发展的规划。

二是要突出统筹意识。从规划开始到未来的发展过程都需要突出统筹的理念,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在未来,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不仅有很好的现代产业作支撑,还有很好的现代基础设施配套和现代文化内涵,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和生活在农村里的人都会感到很舒适,真正形成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大格局。对生态环境非常好的蒲江,我们的规划更要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城镇与农村、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通盘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生产要素布局和人

口布局,按照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乡村共融”的城乡发展形态,加快建立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切实发挥好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调控作用,努力形成城乡共融。

三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县委已明确今年的规划重点:一是修改完善县城、寿安的城市规划,进一步科学规划城市的产业定位、功能分区,以更好地体现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基本定位。二是进一步做好三大基地的整体发展规划,全面完善产业规划。三是进一步完善区域重点镇的控规和详规,特别是控规,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空间。四是协助重大项目做好相应的规划,特别是重大旅游发展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使其符合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实施上述重点规划的过程中,要树立精品意识,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强化城乡规划研究和规划方案论证、审查等环节的技术把关,广泛听取专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二、加快建设现代休闲宜居城市

未来五年,我县要着力通过加强区域中心镇建设,带动和推进全县的新型城镇化,特别要重点加快县城和寿安的城市化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着力打造“休闲宜居城市”。

一是要加快特色城市建设方案设计。要尽快制定城市重要节点建设等具体方案,分块实施、逐步推进。在方案设计中,要围绕蒲江城市发展定位,着力挖掘蒲江在自然、历史、建筑、地域等方面的人文特色与内涵,系统地进行分类设计,突出“休闲宜居”的城市个性和特色;要高度重视区域和项目的协调、项目与效益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协调、现代与传统的协调,推动城市建设由单纯建房盖屋、铺路架桥向造景、造城、造经济板块、造生活板块转变,由人景分离向人景交融转变;要追求品位和风格,确保建经得起群众评说的建筑、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

二是要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要按照“城市”的标准来打造县城和寿安镇,在完善城市规划和功能区改造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县城和寿安镇重要的基础设施(路网、河流等骨架)改造,把城市骨架构建起来,提升城市尤其是功能区的品质。构建城市骨架首先要突破城市功能区的完善和配套,只有这样,城市才有品位和特色,未来才有升值的空间。比如,在一个城市里,什么地方是工业区、什么地方是商贸主业区、什么地方适合人们居住、什么地方适合开发旅游项目、什么地方适合休闲度假,都有不同的城市区域,如果不很好地规划、挖掘和利用,就不能很好地展示城市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所以,规划建设局提出要做好一些重要干道、重要河流以及重要区域的完善工作,是有道理的。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工业集中发展区(点)等重要功能区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快城市建成区内企业异地技改进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抓好西部新城、三分水综合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雨污水管网的补充覆盖、中小街道美化亮化等项目建设;要突出“以水为魂、以山为屏”的特色,做活水文章,推进沿蒲江河、西河两岸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景观打造。

三是要加快推进城市经营。城市和农村都有很大的经营空间和价值,关键在于会不会去挖掘、分析可供利用的资源。关于“钱从哪里来”,政府收益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通过规划,整合城市业态、城乡业态的有效资源,建立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机制,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

大价值。比如,如果是开发房地产的土地,就有房地产开发的价值和空间;如果是发展现代农业或者观光旅游业,那么农业土地也有它的开发价值和空间。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也是政府可利用的一个很好的资源,要把它作为城市的一个细胞而不是孤立的一个地块来研究和琢磨。要在摸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利用好国家政策,发挥好土地资源应有的价值。二是引进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增长税收、带动就业,激活城市长效发展。三是产业的持续带动、不断升级,提升城市、城乡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比如,大家熟悉的大连,工业并不发达,但是通过旅游这一城市名片,每年吸引了很多的海外资金;再比如其他的一些工业城市,吸引了很多工业企业在他那里开发,就会形成一个长效的、非常有优势的城市产业,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内动力和内在价值。因此,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加大城市经营力度的政策,完善青蒲小城投等投融资平台建设,组建和启动国资经营公司,大力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活力。要全面清理城市内各类政府可开发资源,做好做活政府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保值增值工作,重点加强城区土地的收储和整合,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各种形态的房地产业。

四是要下大力气搞好城市管理。城管工作需要多个单位的协调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加快建立健全运转高效、协调一致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县、乡镇、社区三级城市管理工作监督网络和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紧紧围绕打造休闲宜居城市的要求,突出抓好市容示范街打造、城镇区域园林绿化管理、市容秩序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注重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形象。要努力把县城区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标准辐射到各区域中心镇乃至乡镇,每个乡镇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大场镇及其周边区域的改造和管理力度,加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全面提升蒲江城乡环境形象。

三、着力打造成都休闲旅游基地

县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借助成都“休闲之都”的优势,把蒲江打造成高品质的“成都休闲旅游基地”,加快建设中国旅游强县的决定,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是要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县上下要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对花样年、“三湖”开发及西蜀·太阳城等重大旅游项目,相关部门和乡镇必须紧密结合贯彻市委1号文件精神,积极创新机制和办法,破除一切障碍,全力抓好服务工作,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形成新的旅游亮点。

二是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要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环境打造等工程的实施,加速推进光明樱桃观光休闲区、成佳茶文化旅游区、长秋山休闲健身观光区等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开发,加速乡村旅游向规模化、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色”的错位发展格局。

三是要不断丰富完善旅游要素。要打造蒲江一日游、二日游线路,进一步拓展特色主题活动,做到季季有新意、月月有活动;要加大茶叶、米花糖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的包装营销力度,丰富旅游购物市场;要加快星级农家乐发展,引导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标识及旅游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营造休闲旅游的良好环境,不断聚集人气、吸引游客,确保今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万人次。

四是要强化宣传营销。要将打造“成都休闲旅游基地”的宣传同建设“休闲宜居城市”的宣传结合起来,突破松散的宣传营销模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集中政府和各旅游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力量,整合全县旅游产品资源和配套设施资源,大手笔地进行统一包装策划,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整体宣传营销,形成强大的对外宣传营销攻势,加快树立蒲江大旅游形象。

四、切实强化交通保障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动脉”,改善城乡发展环境、推进蒲江跨越发展,需要我们全力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通畅、发达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关于交通建设,刚才会议已经作了比较具体的安排,我再简要强调四点:一是要积极加强对上争取;二是要全力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三是要认真抓好基础工作;四是要不断提升交通形象。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就是大家要解放思想,加强学习。

一是要研究发展形势。蒲江目前处在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当中,我们的城乡发展要向怎样的目标和建设什么样的环境奋斗,大家都要结合自身的工作,认真思考。比如,刚才朝阳湖镇在发言中就提出,要将朝阳湖镇打造为“三湖游客集散地”,这个定位准确与否姑且不论,但大家就是要去学习和研究。包括如何打造?定位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内容?如果是旅游景区,应该具备怎样的配套条件、完善哪些方面?类似这些问题,我们的乡镇和部门都应该认真思考,并且要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认真钻研理论、钻研政策。

二是要学习政策法规。比如,发展旅游业、发展房地产业,如果大家连相关的法律法规、发展形势都不清楚,如果大家连学习了市委1号文件以后怎样利用、哪些方面可以利用、怎样结合实际利用都没有吃透;或者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对招什么商、一些项目该不该来都不明白;或者是搞建设的连报建都不懂,我们就会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出现盲目,工作就会很被动、失去方寸。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学习,从外行到内行、内行到专家。

三是要向同行学习。“拿来主义”是我们在城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和捷径。比如,乡镇的同志要去看一看“五朵金花”是怎样打造的,看一看温江是怎样建设休闲宜居城市的。部门亦是如此,比如你修的路与其他地方修的路有什么区别,我们的建筑与别人的建筑在立面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的房产价格就比我们的高,有时候一看就懂了。包括大家到图书馆或者书店去翻一翻资料,有时都会觉得眼前一亮,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提升。因此,我们做事不要盲目地埋头自己干,而是要多看、多学、多借鉴。县级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应该外出学习两次,学习借鉴周边区(市)县的城乡建设和管理经验;乡镇和部门领导要通过学习借鉴,具备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不断增加理性和感性认识,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的人员更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指导城市建设和城乡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多听取专家和学者的建议、意见。只有这样,我们的城乡建设和管理才会少走弯路,提升品质。我们的投资开发商也要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开阔视野,做出精品、做出亮点,不断提升生存空间和竞争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到蒲江舒适地居住和生活,真正和县委提出的建设现代休闲宜居城市、成都休闲旅游基地相匹配。

同志们,“重大项目建设年”很快就要过去一个季度了,时不待人,大家一定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统一思想,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旅游等工作,为改善城

篇6: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我县旅游工作的基本情况,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下步我县旅游工作的任务措施,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活动,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行动起来,推进“旅游强县”战略的实施。今天,省旅游局党组成员、人事处处长张明池同志,市旅游局局长于慰杰同志在百忙之中专程来临出席会议,并就我县的旅游工作讲了重要意见。大家要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县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旅游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审时度势、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着眼发挥优势、积极顺应趋势,作出了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的科学决策。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是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推进临朐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其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4.2个就业机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是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位于云台山风景区的修武县岸上村,由于发展旅游产业,人均年收入由的不足千元,猛增到现在的6万多元,增长幅度非常大,拉动效应明显。同时,抓旅游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使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对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临朐形象、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牢固确立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像抓工业那样抓旅游,使其成为支撑临朐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二)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xx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6.9:49.1:34,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4.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发展服务业的任务艰巨。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于一身,几乎涵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部门,不仅能够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和商品贸易等行业的繁荣,而且可以为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开辟新的领域,进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一产、二产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从旅游业自身特性看,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

(三)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是发挥我县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的现实选择。从旅游发展条件来看,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各类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奇石、书画、雕塑、红木工艺等特色文化产业远近闻名;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7%;随着长深高速公路的即将通车,我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可以说,发展旅游业,我县已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后发优势。从旅游发展规律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xx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山东省人均GDP达到7273美元。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已经来临,由此形成的广阔市场,将会给我县旅游业加快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从旅游发展政策来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省市党委、政府也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把旅游业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我县地处“三区”叠加地带,享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沂蒙革命老区扶持政策,为我县旅游业发展争取相关政策和资源,提供了新的支持。面对这些条件和机遇,只要我们顺应形势,牢牢把握,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临朐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先后投入资金10亿多元,组织实施了“突破沂山”、“老龙湾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全县旅游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20xx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分别增长35.6%和39.4%;今年1—8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34.3%。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旅游工作的重视不够。全县上下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各级抓旅游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的认为旅游工作仅仅是旅游部门的职责,对旅游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齐心协力发展旅游的氛围还没有形成。认识上的差距,使得旅游业在政策扶持、体制机制、人财物投入等方面的配套措施跟不上。二是旅游品牌和特色不突出。虽然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模和水平还不高,还没有打造出像河南云台山那样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的龙头景区,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旅游品牌。各景区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市场吸引力不大。三是旅游宣传不到位。近年来,我县旅游在整体形象宣传方面虽然有了较大突破,但作用显现需要过程。总体上看,旅游宣传投入相对较少,宣传密度低、覆盖面小、冲击力弱;旅游宣传主要依靠政府出资,渠道比较单一,“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旅游宣传网络还没有建立。四是营销体系不完备。各景区营销意识普遍不强,大部分没有建立专职的营销队伍,主客源市场局限在200公里范围内的潍坊、淄博、东营、滨州等地,省外市场还没有破题。景区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一日游”、“二日游”线路产品,对旅行社吸引力不够,导致市场覆盖面狭窄。五是旅游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我们在导游队伍素质、服务功能、线路策划、内部管理、硬件配套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影响了临朐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各级各部门要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推动全县旅游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推进“旅游强县”战略和5A级景区创建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体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总抓手,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产品,科学配置旅游要素,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力争“三年大突破、五年创一流”,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旅游成为临朐的响亮名片。具体目标是: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0%以上,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制定科学规划为先导,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业,整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发挥科学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一要修订完善总体规划。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旅游业六大要素,进一步梳理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和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对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使规划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要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和省市要求,抓紧制定我县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长中短期目标、工作重点、空间布局及具体保障措施,为科学有序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二要做好景区景点建设规划。沂山景区作为我县5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龙头,要认真对照创建标准要求,结合创建工作需要,进一步修订沂山景区总体规划,完善相关景点、项目详细规划。其他景区的开发建设也要按照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编制好各自景区的项目建设规划,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集单体规划、详细规划、景点控制规划为一体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三要严格执行规划。要建立规划落实的长效机制,在规划的控制引领下,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发挥各自优势,彰显区域特色,避免雷同和重复建设,确保旅游资源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县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指导,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贯彻不打折,落实不走样,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二)以打造精品景区为核心,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是提高一个地方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有利于临朐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我县整体形象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县单靠沂山打造5A级旅游景区,有很大难度,必须走整合资源、联合创建的路子。要以建设名牌精品景区为核心,以实施“创5A十大工程”为重点,明确目标要求,加强调度协调,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开发力度,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力争用三年的时间,真正把沂山、老龙湾、石门坊、山旺国家地质公园、黑松林、嵩山等景区整体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沂山景区作为这次创建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着力开发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实施好法云寺重建、华夏古文化艺术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本景区各项创建活动的开展;特别要注重镇山文化、帝王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元素的融合提炼,进一步彰显沂山的“灵气”和独特魅力。老龙湾景区要以建设“鲁中水乡,北国江南”为目标,整合弥河、巨洋湖、海浮山等资源,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做足做活水文章,打造县城南部城市旅游综合体。石门坊景区要以红叶文化为主线,按照规划要求,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向“四季游”方向发展。山旺国家地质公园要与周边尧山、灵山、擦马山一体规划和开发,配套拓展性和科普性项目,建设山旺地层层型剖面保护展馆,争创世界地质公园。嵩山景区要依托独特的山地资源和林果资源,加强游客中心、游览道路、餐饮住宿、户外运动设施等基础配套建设,打造山地探险、生态果乡旅游品牌。黑松林景区要整合神牛谷、八棵树沟、万亩板栗园等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特色,进一步完善游览、接待、度假、采摘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发一批旅游特色村,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标准与要求,建立切实有效的创建责任制,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做到层层落实,全民参与,全社会创建。要切实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旅游局的沟通和联系,邀请旅游行业的权威人士来临指导创建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创建信息的上报工作,使上级旅游部门及时了解我们的创建动态。

(三)以强化宣传推介为重点,提升临朐旅游吸引力、竞争力。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命脉所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千方百计把我县的旅游品牌打出去、叫响亮,提高市场占有率。一要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品牌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名片,一个城市往往因为拥有了一个朗朗上口、入耳入心的品牌,就特别令人向往。比如“好客山东”、“七彩云南”、“多彩贵州”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在旅游推介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经过多年的打造,“灵气所钟,山水临朐”已成为我县最响亮的名片,逐步深入人心。下步,要进一步强化临朐旅游在国内主流媒体的良好形象,积极整合有效资金,以市级以上媒体为主要载体,集中时间进行大力度、全方位的宣传,力争形成轰动效应。要创新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宣传的办法,开展一系列网络宣传活动,构建立体宣传网络。二要切实加大营销推介力度。要合理确定市场开发重点和主攻方向,在不断巩固发展以潍坊、淄博、东营、滨州为主的省内客源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省外客源市场。要尽快成立“临朐二日游营销开发办公室”,组建专职营销队伍,划分目标客源市场,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接客源地市场,进行点对点宣传营销。要继续实施旅游彩虹工程,由旅游部门牵头,整合全县旅游景点、宾馆、特色美食、购物市场、娱乐场所,组合成生态、文化、度假、观光、探秘等各具特色的临朐精品旅游线,形成具有市场吸引力的临朐“一日游”、“二日游”产品。要注重发挥旅行社内引外联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和奖励政策,鼓励扶持本地旅行社做大做强,吸引国内知名旅行社和旅游代理商向我县输送游客。三要扎实办好各类节会活动。要认真研究我县现有节会资源与旅游的结合问题,以“国民休闲汇”、“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为依托,策划、举办好沂山文化节、红叶节、观赏石展销博览会等节会活动,通过节会把临朐旅游的牌子打得更响,把节会办得更精彩、更有活力。要积极邀请著名导演、编辑、记者、作家、画家、摄影家来临朐采风、创作、座谈,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推介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在5A级景区创建过程中,要注重以节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定期推出新项目、新专题,时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朐,走进临朐。

(四)以完善服务功能为抓手,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发展旅游业,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要有完备的硬件设施,更要有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中,不断增创临朐旅游发展新优势。一要加强服务设施建设。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我县旅游业发展和创建5A级景区的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快交通、宾馆、娱乐、购物、接待等旅游重要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星级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通讯设施、中英文旅游标识、给排水、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层次,尽快形成前后衔接、上下呼应、左右联动的一体化服务网络,让游客享受高效、便利、快捷的服务。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在县城建设全县游客集散中心,增加游客在县城内的消费,拉动城市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二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延伸产业链条是旅游业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使游客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我县奇石、雕塑、红丝砚、红木工艺、全羊等特色资源,深入研发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制作精美、适合各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商品,择优纳入旅游线路进行推介,更好地满足游客购物需求。三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为基础,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规范、监督与管理,依法打击扰乱市场、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导游队伍等重点领域和对象,要切实采取措施,继续深入开展服务品质提升活动,重点培育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要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事事关系旅游环境、处处要为旅游服务”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旅游、服务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在全县营造干净卫生、安全文明、诚实守信、热情待客的社会环境。

(五)以转变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思路决定出路。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创建5A级景区,必须要放宽视野,把旅游业放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放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在互动共生中开拓新路子,创造新优势。一要注重与城镇化相一致。城镇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着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三重角色,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旧城旧村改造,还是小城镇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寻求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二要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农村是旅游发展的广阔天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家乐、农业观光蔚然兴起,乡村旅游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在新农村建设中,各镇街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做到规划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要注重与文化发展相融合。“文化、旅游、生态”是临朐的三张名片,三者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生态是旅游的形象。在抓旅游的同时,要抓好文化元素的内涵。我县文化底蕴深厚,镇山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我们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上做得还不够深、不够精,还没有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下步,要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通过演艺、节会等多种创新载体,使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落的文化系统化,高雅的文化通俗化,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培育我县旅游特色;要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通过挖掘、包装、研究、演绎等众多手段,进一步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拉长旅游链条,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完美嫁接。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为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切实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形成合力,努力推动旅游业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要抓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工作调度,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和5A级景区创建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协调发展;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承担起全县旅游业规划布局、宣传促销、市场监管、队伍建设等工作职责;发改部门要加大旅游项目的争取力度;交通部门要优先将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列入交通建设规划;宣传部门要将5A级景区创建和旅游工作宣传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其他相关部门和有关镇街要根据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支持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两个督查室要加强工作督查,把各项任务进行量化细化,形成奖优罚劣、跟踪问效和失责必究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要抓创新,强化体制保障。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法管理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宣传推广、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逐步形成一体化、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要大胆创新景区管理体制,以整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将沂山、老龙湾、石门坊、山旺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进行整合,要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实现对全县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要按照有利于促进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大胆探索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机制,推进旅游景区、景点走向市场,使其在市场中增加活力,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同时,要妥善处理景区开发经营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要抓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可能单靠自身财力来解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研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尤其要善于运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县里将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促销、规划编制、项目策划包装、品牌开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旅游、发改等部门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努力争取上级旅游专项资金,积极为景区开发建设提供支持。要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企业、个人以及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投入旅游开发建设。

四要抓培训,强化人才保障。发展旅游业,关键靠人才。当前,我县旅游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驾驭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能力。要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引进、培养一批中高级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促进我县旅游管理水平的提高。组织部门要把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和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加快培训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教育培训,组建职业化精英导游团队,稳定壮大导游队伍,提高导游素质。

五要抓扶持,强化政策保障。政策是旅游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近年来,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我们又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制定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真正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同时,要认真学习研究外地发展旅游业的好政策、好办法,不断完善我们的政策措施,调动方方面面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

同志们,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起点,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狠抓落实,全面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为实现“又好又快、跨越赶超”目标,建设“富强临朐、文化临朐、生态临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幼儿园家委会工作计划表下一篇: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