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2024-08-19

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精选6篇)

篇1: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文言文断句练习2

1、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4、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

5、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6、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9、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0、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1、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文言文断句练习3

1、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2、(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3、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5、帝臵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6、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7、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8、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文言文断句练习4

1、赏 罚 之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 可 不平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 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 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 罚 妄 加 则 直 士 恨

2、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 暴 其 尸 而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与 嗟 乎 严 仲 子 知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

3、杨 朱 过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 行 贤 而 去 自 贤 之 心 焉 往 而 不美

4、孟 子 曰言近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平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5、富 贵 名 誉 自 道 德 来 者 如 山 林 中 花 自 是 舒 徐 繁 衍 自 功 业 来 者 如 盆 槛 中 花 便 有 迁 徙 兴 废 若 以 权 力 得 者 如 瓶 钵 中 花 其 根 不 植 其 萎 可 立 而 待 矣

6、孔 融 被 收 中 外 惶 怖 时 融 儿 大 者 九 岁 小 者 八 岁 二 儿 故 琢 钉 戏了 无 遽 容 融 为 使 者 曰 冀 罪 止 于 身 二 儿 可 得 全 否 儿 徐 进 曰 大 人 岂 见 覆 巢 之 下 复 有 完 卵 乎 寻 亦 收 至

7、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期 日 中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元 方 时 年 七 岁 门 外 戏 客 问 元 方 尊 君 在 不 答 曰 待 君 久 不 至 已 去 友 人 便 怒 曰 非 人 哉 与 人 期 行 相 委 而 去 元 方 曰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日 中 不 至 则 是 无 信 对 子 骂 父 则 是 无 礼 友 人 惭 下 车 引 之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篇2: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城:②益:③更:④辍:

2.翻译: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

3.断句并翻译。

断句: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翻译:

篇3: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正确答案】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

篇4:文言翻译断句强化练习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3、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4、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5、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7、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8、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9、为人大须学问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0、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11、欧阳修诲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1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13、陶母责子退鲊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14、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16、陈万年教子谄谀

(陈)万年尝病召咸(其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17、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而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8、贤妻桓少君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19、魏徵论自制

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20、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21、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芳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22、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23、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

24、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 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 矣

篇5: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参考答案:“……得玉,……子罕。……受……曰:“……玉人,……宝也,……献之。”……曰:“……为宝,……为宝。……与我,……宝也。……其宝。”

2.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学记》)

2.参考答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参考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3.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

文德后贺太宗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3.参考答案:1.(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2)参考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4.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4.参考答案:婴儿非与戏也M婴儿非有知也M待父母而学者也M听父母之教M今子欺之M是教子欺也M母欺子M子而不信其母M非以成教也。

参考译文: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5.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史记》《张仪列传》)

篇6: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09年高考题

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答案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解析 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

2008年高考题

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解析 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义和结构,正确断句。2.(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暴 其 尸 而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与 嗟 乎 严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史记·刺客列传》)

答案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解析 先整体阅读,弄懂文意再断句。

3.(08福建)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

答案(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走自己的路。

(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韬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

解析(1)①重点词语:行(推行)、藏(退隐)、是(这样)。②重点词语:由(实行)、行(走)。

(2)第一段话要抓住“舍之则藏”这句话来理解。第二段话要抓住“独行其道”四字来理解。比较出二人处世态度的不同:一个是归隐,一个是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

4.(08江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 固 论 司 马 迁 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微 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答案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解析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对句子进行断句。

2004~2007年高考题

1.(07福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节选)

【注】 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答案 ①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

②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解析 ①句中,“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此处可译为“您”。“豫”是“快乐,高兴”的意思。“然”是“„„的样子”。②句中“治”是“治理”的意思。“舍”是“舍弃”的意思。

(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

解析 抓住关键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来分析。

【参考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人。’”(孟子)说:“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以外,还会有谁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2.(07北京)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以 示 弓 工 乃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 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答案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解析 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思正确断句。

【参考译文】

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就喜欢弓箭,搞到几十个好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的了。近来我把收藏的弓箭拿给做弓箭的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我问原因,工匠说,木材的质地不平直,纹脉都是斜的,弓箭虽然有劲,然而射出的箭不会平直。我才明白从前辨识(弓箭)的方法还不准确。我凭借弓箭打天下,认识这些弓箭还不完全,况且天下的事物这么多,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

3.(07浙江)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颜氏家训·勉学》)

答案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解析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还应注意文段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这段文字要注意几组动宾结构的对称句子。4.(06北京)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齿 之 有 唇 也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答案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了赵国与齐、楚的利害关系,再加上我们非常熟悉的“唇亡齿寒”的成语,所以,难度较小。 5.(05福建)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①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②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③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答案 ①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②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③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属地。

解析 本题共有三小则语段翻译。第一则用倒装更方便译释。大、小可以活用成名词。“王”也是要活用的,称王之意,在孟子文章多见。此即为“王道”。第二则,“困”表被动,“于勾践”是向勾践,是状语后置。“请命”是难点,“求哀”是提示,请命是求哀的具体内容。下文也有提示,勾践欲赦而范蠡不可。第三则文意与前一句类比,否则不能构成相互理解之便。“之”是结构助词,用法是分开主谓关系。“解”是突围,“而”是顺接,“东”是活用动词“向东走”。此“国”当不同今天之国,标准答案仍旧解释为“回国”不妥,应该是封地或是属地。此字为具有政治意义的古今异义。

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1.(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孟 子 曰 言近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①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平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注】 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答案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

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2.(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美 恶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答案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

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3.(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诗 人 多 用 野 老 字 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 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 篇 注 云 六 国 时 人 在 齐 楚 间 应 邵 曰 年 老 居 田 野 相 民 耕 种 故 号 野 老 则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陔余丛考·野老》)

答案 诗 人 多 用 野 老 字/不 过 谓 田 野 老 人 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 七 篇/注 云/

六 国 时 人/在 齐 楚 间/应 邵 曰/年 老 居 田 野/相 民 耕 种/故 号 野 老/则 二 字 所 出 最 古 矣。

4.(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二模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语文试题)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

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答案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5.(北京市朝阳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答案 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2009年9月更新

1.(2010届广东省梅州揭阳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群断句。

对 曰 夫 兵 在 御 之 得 其 道 不 在 众 多 陛 下 取 其 壮 健以 道 御 之 足 以 无 敌 于 天 下 何 必 多 取 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

答案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2.(广东顺德伦教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答案 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3.(湖南省浏阳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用/给文中句子断句。

陵 卒 从 汉 王 定 天 下 以 善 雍 齿 雍 齿 高 祖 之

仇 陵 又 本 无 从 汉 之 意 以 故 后 封 陵 为 安 国

侯。

答案 陵 卒 从 汉 王 定 天 下 / 以 善 雍 齿 / 雍 齿 / 高 祖 之 仇 / 陵 又 本 无 从 汉 之 意 / 以 故 后 封 陵(/)为 安 国 侯。

4.(重庆市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用斜线(∕)断句:

刘 俯 身 窥 之 见 十 数 人 儿 女 杂 坐 罗 列 盘 馔 环 绕 之而 共 食 见 其 妻 在 坐 中 语 笑。

答案 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

2008年联考题

1.(0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赏 罚 之 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可 不平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 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 罚 妄 加 则 直 士 恨。

答案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 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参考译文】

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被给予好处的原因,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惩罚使他们知道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

2.(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②,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③。王命相者趋④射之,狙执⑤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⑥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⑦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庄子·徐无鬼》

【注】 ①狙(jū):猕猴。②委蛇(wēi yí)攫搔(jué zào):“搔”字以“爪”代“虫”,音zào;从容转身,手舞足蹈的样子。③搏捷:接住。④趋:通“促”,急。⑤执:同“即”。⑥敖:通“傲”。⑦助:通“锄”。

(1)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

(2)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答案(1)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着它身子敏捷轻视我(或:不把我放在眼里),以至于遭到射杀。

(2)颜不疑回来后以董梧为师,铲除自己的骄色,取消音乐歌舞,辞别显贵高名。

3.(08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 童 心 者 真 心 也 若 以 童 心 为 不 可 是 以 真 心 为 不可 也 夫 童 心 者 绝 假 纯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 若 失 却 童 心 便 失 却 真 心 失 却 真 心 便 失 却 真 人 人 而 非真 全 不 复 有 初 矣

答案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参考译文】

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如果丢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做人的心;做人而不真诚,就会丢掉人所具有的真诚的本性。

2006~2007年联考题

1.(0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联考)断句、翻译。

(1)用“/”给文中的句子断句。

不 得 行 绝 粮 从 者 病 莫 能 兴 孔 子 讲 诵 弦 歌 不 衰。

(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答案(1)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2)①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忍。

②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2.(06东城综合练习<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洛 阳 之 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虽 负 担 者 亦 然 花 开 时 士 庶 竞 为游 邀 往 往 于 古 寺 废 宅 有 池 台 处 为 市 井 张 幄 幕 笙 歌 之 声 相 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答案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邀/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3.(07西安市重点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按要求完成(1)(2)两题。

帝问公权(柳公权,书法家)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常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浣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

(1)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五处停顿,请加标点断开。

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

(2)翻译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②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

答案(1)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此小节耳,非有益治道者。(译文:皇上应当选拔贤臣,罢免没有才德的人,采纳臣下的劝谏,赏罚分明。穿洗过的衣服,这是小节,不是有益于治理国家的事。)

(2)①心术端正运笔就端正,运笔端正就可以学会书法了。

②当时皇帝荒淫放纵,所以柳公权说了上面这些话。

4.(06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一>)用斜(/)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答案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5.(06福州高三质量检测)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英雄之言(唐)罗隐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1)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2)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3)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答案(1)物品隐藏不露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

(2)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保持不变罢了。

(3)所以说高大的宫室与放纵的游乐,不被人们羡慕觊觎,那是太少了。

【参考译文】

上一篇:社区爱国卫生汇报下一篇:经典房源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