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对员工个别谈话五种技巧

2024-08-13

领导对员工个别谈话五种技巧(通用6篇)

篇1:领导对员工个别谈话五种技巧

领导对员工个别谈话五种技巧
领导对员工个别谈话五种技巧个别谈话是领导干部进行思想工作的一个重 要方法,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群众当中或领导干部之间的许多具体问题,都适宜通过个别谈话加以解决。运用好个别谈话,不仅可以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还可以畅通言路,集思广益,凝聚人心,增进 友谊。因此,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必须练好这项基本功,掌握好这门领导艺术。

一、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真挚,态度诚恳,平等待人,亲切交心,是 开展好个别谈话的重要前提。我们常说开展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个别谈话 也是这样,需要用尊重、关心、爱护谈话对象的深厚感情去吸引人、感染人、打 动人。有情,是说领导者要有“爱人之心”,对自己的下属有深厚的感情。感情本 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领导者平时要主动接近谈话对象,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同志 间友情,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感情体现在关心谈话对象的学习、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平时要掌握对 方的家庭情况,社会交往,以及影响工作、学习、情绪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还要了解他们有什么特点,甚至犯了什么错误,错误产生的始末根由,在这种情 况下与对方进行个别谈话,才能使对方愿意敞开心扉,进而更好地解开对方的思 想疙瘩,收到良好的谈话效果。感情体现在信任的态度上,要尊重对方的感情,给予对方充分信任,消除隔 阂,减少对方恐惧、紧张和戒备心理。个别谈话时,要耐心地、细心地听取别人 谈话,对他们讲得好的地方要点头承认,给予鼓励,并通过插话和提问启发对方 讲话,使对方在轻松的气氛中把话讲完,理解领导意图。只有相互间建立了深厚 的感情和信任,才能使自己所讲的道理通过感情的“催化”变成他们自身的思想 和要求,形成他们自己的觉悟和决心,进而推动他们主动地做好工作。

二、适时
个别谈话要注意适时,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谈晚了,失 去时机,不利问题的解决,甚至给工作造成损失。因此,选择恰当谈话时机,是 开展好个别谈话的重要基础。谈话的时机应根据谈话目的,问题性质,迫切程度 以及谈话对象的思想水平、觉悟高低、心理素质、当时心境、环境气氛等选择适 当时机进行个别谈话。比如,某人受到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或工作变动、接 受新任务时,可及时与之进行个别谈话;某人责任心不强,工作出现失误,也应 及时与之谈话,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使之吸取教训。如果 某人不讲团结,

与同事吵架闹矛盾时,就应该进行“冷处理”,待该同志情绪稳 定、自我反省后,再进行教育帮助,切忌“火上浇油”,扩大事态,加深矛盾。总之,选定个别谈话的适宜时机,要掌握好“火候”,既不要“坐等时机”,也不 要“错失良机”。

三、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个别谈话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也就是说谈话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如何 “对症”?一是要考虑对象。对象不同,基础、需要、爱好不同,谈话的内容、方式、语言等也有所不同。尽可能从对方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二是要及时 消除对方的各种心理障碍。谈话对象的心理活动大都有揣测心理、防御心理、恐 惧心理、对立心理、懊丧心理和喜悦心理等,个别谈话过程中,根据对象的主要 心理状态,及时消除影响谈话的心理因素,使谈话卓有成效地进行。三是从实际 出发,因人而异。区别不同对象,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起点”不宜太高,防 止谈话对象丧失上进心。要有分析、有区别,因人而异地讲道理、做工作、尽量 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四、讲理
作思想工作要讲道理,以理服人,个别谈话也同样需要“讲真理、讲实话”。说话要服从于事实,不能只讲虚理,要从事实中引出道理。理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与个别人谈话不注意根据事实讲道理,不仅不能服人,还可能讲出一些主观

片面之理,甚至是歪理,就会使人反感,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对待谈话 人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人对事一分为二,不要说人家好,就什么都好; 说人家坏,就一无是处;也不要一表扬,就都是成绩;一批评,就新老账一齐算,甚至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全面否定。更不要采取“木匠斧子一边砍”“我一讲,、你就得服”的态度。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因此,讲理,首先要讲点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两点论”,做到入情、入理、入心、使别人真正服气。

五、灵活
个别谈话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谈话目的、对象不同,谈话的方式也应有所 不同。实践中,我们可以灵活采取以下几种谈话方式。一是询问型交谈。这种方式关键是要掌握“问”的技巧,在问的过程中注意 消除对方的疑虑。对有的人可能直接问,而对另一些人则可委婉地问。二是批评型交谈。对有的人可以进行单刀直入地批评,而对有的人则需要启 发其进行自我批评,批评者应先肯定其成绩,对被批评的人的缺点和错误应尽力 引导,使之自觉地认识。三是商量型交谈。可用商量的口吻进行交谈。谈话人要心平气和、平等待人,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对待谈话

话对象,不能自视特殊,好为人师,不能“连珠炮” 似的发问,或中间打断对方的话头,应允许人家解释,谈不同看法,对的要肯定,错的予以指出,在友好的气氛中,协商解决问题。


篇2:领导对员工个别谈话五种技巧

【摘要】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不仅培养、形成、巩固班集体,而且还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时,最常用的是谈话方式,其中是为关键的是要提高谈话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谈话技巧 功在于心 法在于情 力在于理路在于疏 巧在于信

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不仅培养、形成、巩固班集体,而且还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时,最常用的是谈话方式,其中是为关键的是要提高谈话的质量和效率。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于学生在进行谈话教育时我认为就做到如下几方面,更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谈话之功在于心

身为班主任,首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主动地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把他们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才能有效地运用谈话教育方式。其次,班主任还应有一颗爱心,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就能接受教师的教诲。学生只有热爱教师才会信赖教师。因此,教师在谈话时要多进行“心理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用学生的思想去度量,常说的“将心比心”,正是这种“心理换位”的体现。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与你贴心。班主任就会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最终赢得学生的心。

二、谈话之法在于情

找学生谈话,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和感情,如果班主任不首先搭起感情的“桥梁”,学生心中就会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再好的道理也听不进去,更不要说交流感情。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语言+38%音调+55%情感”。情感交流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语言交流。班主任运用细腻的情感,恰当的分寸,友善的态度,亲切的语音语调,就能形成良好的谈话情境,从而消除学生畏惧、紧张的心理,感化学生。在此,要做到:①切忌提审。有些班主任谈话时喜欢居高临下,用审问式的口气“训”学生,其结果,学生可能会慑于教师的威严而口头上暂时认错,其心灵深处却因你的简单粗暴方式而恼火。②切忌揭短。学生做错了事,班主任应“就是论事”、“就事治事”,而不应“揪陈帐、算老帐”。这样“揭短”式的谈话挫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希望求得班主任谅解、宽恕的心情冷落,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对立,对你的话充耳不闻。③切忌唠叨。某些班主任为了起到强化作用,说起话来总是没完没了,反三复四,唯恐学生印象不深。殊不知,重复唠叨会使学生在大脑皮层上产生抑制,形成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不听,漠然置之,直至讨厌你,冲撞你。

三、谈话之力在于理

理者,事理也,即世上万物所蕴涵的道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就是要抓住一个“理”字,把道理讲透,以理服人。错误的思想要用正确的思想去战胜它,心灵中的黑暗应用光明去驱除它。正理说服歪理,大道理要管小道理,小道理要引出大道理,要让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学会做人,朝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四、谈话之路在于疏

学生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知识水平,所处的环境,性格特点各有差异,疏通谈话之路,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他们的心理和特点入手。例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用“拉家常”的办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对性格耿直爽快的,可直截了当地把问题点透,不兜圈子;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学生要善于从对方的内心情绪和要求谈起,先回避“烦恼”、“卡壳”的问题,从旁诱导,迂回曲折地常导常进。总之,班主任在运用谈话的方式,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时,应避免简单急燥,急于求成,而应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考虑疏导之路时,要多想几条。既要走“宽阔大道”,也要走“羊肠小道”,还可以“穿大街走小巷”,因为“条条道路通北京”。

五、谈话之巧在于信

在班集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后进生,这是客观存在的。导致后进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智力差。这类学生学习很刻苦,组织纪律也好,但文化成绩很难上得来。此类学生在心灵上是很“苦的”个别谈话时不要伤害其自尊心。对这类学生成绩目标定低一些,鼓励他们多学一些基础知识,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语,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二是智力较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基础差,成绩进步不大。他们好玩,课堂上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班主任对他们做工作,可以跟各科任教师沟通,使教师对他们严格要求,多辅导一些基础知识。班主任综合成绩找出“闪光点”,给予及时肯定,鼓励他们在成绩上持之以恒,逐步提高。

有极少数平时成绩、表现均不错的学生,偶尔不能遵守纪律。据调查,这类学生从心理上不愿违反而受别人诱惑。故而在工作中,我对偶尔出现一次的学生,相信他们的承诺,用信任促其改正。

对于顽皮的学生,最好请家长配合教育。

篇3:浅谈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谈话技巧

一、避开“审问”,消除“戒备”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班主任习惯了用审问的口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谈话,让学生视师生间的谈话为训话,也使学生总是怀着一颗紧张不安的心,小心翼翼地“对付”着教师。这样的谈 话不但不 能使教师弄清楚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反而会让学生非常反感,导致实现不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审问”不等同于“谈话”,平等有效的谈话应避开审问,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以平等的心态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谈话时,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地拉近师生距离,比如大话家常,使谈话氛围轻松愉快,减弱学生的排斥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敞开心扉,消除戒备心理,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谈话才能有一 个良好的开端,事情也才 能向着班 主任预先 设计好的 方向发展。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与谈话技巧。情与理的结合能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

例如,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怕吃苦的 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我惯用哲理故事,再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励志名言,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从中悟出学习、生活、交友和做人的道理。力求把所 谈的内容当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演讲稿,使每位学生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三、以诚相待,倾心而谈

找学生谈话时,我们都有过这样的 感受:学生开始时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和感情。因此在与学生谈话时,教师要以诚相待,学生只要不是自甘堕落,班主任就要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是诚心帮助他们的,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进行双向交流。

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 公式:交流的总效果 =7% 语言 +38% 音调 +55% 情感。情深出良言,谈话时班主任应做到推心置腹,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和谐、平等、毫无压力的氛围下,学生会更加乐意接受教师的劝诫和批评。例如对于班干部,我常以商量的口气与之相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以亲切自然的语调、和颜悦色的表情进行谈话,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可直截了当,不兜圈子,用信任促其改正。

四、旁敲侧击,幽默暗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合理的批评对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批评也需注 意火候,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会让被批评者无地自容。因此,班主任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而幽默暗示不失为“忠言顺耳”的一剂良药。

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为课后作业,结果发现班上的A学生与B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了解情况后,知道是平时就表现不佳的A学生抄袭,一时火冒三丈。但在冷静 下来后,我意识到 每位学生 都有尊严,尤其是男生更是 要面子。在与A学生谈话 的过程中,我旁敲侧击地指出:“第一,你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帮助老师选出了一篇优秀的范文;第二,你有一颗细致的心,连抄袭都能抄 得一字不 差;第三,你有一颗 上进的心,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想拥有好的成绩。这几点,多么难能可贵啊。”一席幽默的话,让A学生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但笑过后,他又迅速 恢复了严 肃,主动承认 错误。自那次谈话后,A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虽然作文写得还不是很优秀,但能看出,每一篇作文都是他自己认真写出来的,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谈话也是 一门学问。作为一名 合格的班 主任,需要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以充满教育智慧的语言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炽热的情感、真挚的语言,帮助学生“药到病除,言至心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摘要:进退有度、左右有局的谈话技巧是班主任进行思想工作、实施正面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选取中学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的谈话角度,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倾心而谈,幽默暗示四方面探讨师生间的谈话技巧,以期能帮助学生“药到病除,言至心开”。

篇4:浅谈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谈话技巧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谈话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97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涉及国家兴亡,非常重要。同样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谈话依然是师生之间沟通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正确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选择最佳的谈话时机,针对个体差异,融入谈话智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时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触龙循循善诱方能救赵于水火。如何成为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班主任是我们每位中学班主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实践经验,对班主任的谈话技巧谈几点看法。

一、避开“审问”,消除“戒备”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班主任习惯了用审问的口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谈话,让学生视师生间的谈话为训话,也使学生总是怀着一颗紧张不安的心,小心翼翼地“对付”着教师。这样的谈话不但不能使教师弄清楚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反而会让学生非常反感,导致实现不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审问”不等同于“谈话”,平等有效的谈话应避开审问,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以平等的心态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谈话时,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地拉近师生距离,比如大话家常,使谈话氛围轻松愉快,减弱学生的排斥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敞开心扉,消除戒备心理,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谈话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事情也才能向着班主任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与谈话技巧。情与理的结合能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

例如,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怕吃苦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我惯用哲理故事,再适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励志名言,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从中悟出学习、生活、交友和做人的道理。力求把所谈的内容当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演讲稿,使每位学生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三、以诚相待,倾心而谈

找学生谈话时,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学生开始时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和感情。因此在与学生谈话时,教师要以诚相待,学生只要不是自甘堕落,班主任就要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是诚心帮助他们的,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进行双向交流。

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语言+38%音调+55%情感。情深出良言,谈话时班主任应做到推心置腹,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和谐、平等、毫无压力的氛围下,学生会更加乐意接受教师的劝诫和批评。例如对于班干部,我常以商量的口气与之相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以亲切自然的语调、和颜悦色的表情进行谈话,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可直截了当,不兜圈子,用信任促其改正。

四、旁敲侧击,幽默暗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合理的批评对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批评也需注意火候,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会让被批评者无地自容。因此,班主任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而幽默暗示不失为“忠言顺耳”的一剂良药。

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为课后作业,结果发现班上的A学生与B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了解情况后,知道是平时就表现不佳的A学生抄袭,一时火冒三丈。但在冷静下来后,我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尊严,尤其是男生更是要面子。在与A学生谈话的过程中,我旁敲侧击地指出:“第一,你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帮助老师选出了一篇优秀的范文;第二,你有一颗细致的心,连抄袭都能抄得一字不差;第三,你有一颗上进的心,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想拥有好的成绩。这几点,多么难能可贵啊。”一席幽默的话,让A学生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但笑过后,他又迅速恢复了严肃,主动承认错误。自那次谈话后,A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虽然作文写得还不是很优秀,但能看出,每一篇作文都是他自己认真写出来的,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谈话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以充满教育智慧的语言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炽热的情感、真挚的语言,帮助学生“药到病除,言至心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篇5:同学生个别谈话的技巧

常常听到同事们议论:“我们班的某某,真没法治了,天天找他谈话,就是不管用。”“某某学生是属核桃的,得砸着吃,昨天敲了一顿,老实了点,今天老毛病又犯了。”

真是这样的吗?我不敢下结论。但是,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见不见效,不在于次数的多少,也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谈话的质量。注意了谈话的技巧,谈到了“点子”上,就会见效。否则,便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学生犯了错误,如果老师先发制人,来一句“你的毛病怎么又犯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我想,这个学生即使有改正错误的愿望,也会被这盆凉水泼掉了。

那么怎样才是讲究谈话的技巧呢?我认为,表扬的话不宜过头,要有分寸,批评的话不宜过火,要有分量,大道理不宜多说,要讲究实际;讽刺挖苦的话切不可讲,要以诚相待。从谈话的方式来讲,还要注意:批评个别学生的话不宜当着众人讲,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表扬个别学生时,不宜贬低另外的大多数;在办公室谈话时声音不宜过大,要让学生感到亲切。

也许有人会说:学生捅了漏子,老师气还气不过来,哪还讲究什么个别谈话的技巧?先发上一顿火,出出气再说!其实,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暴露出老师的无能。问题的解决决不能靠发火,而要靠多方面的细致的工作,个别谈话是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想教育方法。

老师与学生谈话讲究技巧,并不是要装腔作势,而是要出自对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只有立足于“爱”字,才可能谈得好,有效果。

篇6:浅谈个别谈话的技巧

一、与学生谈话时的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萨默通过研究发现,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人际距离不超过1.4米。据笔者所知,不少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很少注意到这一点,如果自己的位置与学生相距甚远,这种人际距离易造成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失控,增大了学生获取教师情感信息的难度,客观上造成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难于形成,其谈话效果自然较差。懂得这个道理,班主任就应自觉做到和学生谈话要坐得近一些,最远距离不能超过1.4米,这种近距离谈话能使学生准确感受到教师的爱生之情,有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谈话的顺利进行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与学生谈话时的面部表情

许多研究的结论告诉我们,在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的过程中,面部表情传递的信息比较真实,师生双方在交谈过程中,通过互相观察面部,尤其是面部不同部位的表情,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洞察彼此的内心世界。有些班主任由于缺乏上述认识,加之受“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影响,似乎和颜悦色有失尊严,板着面孔才有助于建立威信,因而和学生谈话总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拘束紧张,增大压抑感,而且还可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误解,乃至反感,导致谈话陷入僵局,难于收到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就应让学生感受到目光中饱含着深情,微笑中流露着热爱,表情中充满着关怀。

三、与学生谈话时的身体方向

身体的方向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对角度或空间排列。有关研究表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就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如果有一方他视或身体发生倾斜,则表明有一种避开的愿望。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身体的相对位置,会直接影响谈话效果。有的班主任不太注重自己的姿态,要么歪靠在椅子上抽着烟与学生谈话;要么边批改作业边听学生谈话;要么虽听学生谈话但身子却不时转向一边与其他教师谈天,诸如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样很有可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不被重视,觉得教师看不起自己,因而进行自我心理封锁,并对教师的教育持否定态度,其谈话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如此,教师与学生谈话时要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文静潇洒,要与学生面对面而坐,目光要始终落在学生身上,认真倾听学生的言语,更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做其他事情或与他人聊天。要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兴趣,不要流露出漫不经心的神态。

四、与学生谈话时的“副语言”

所谓副语言是指伴随着语言出现的语气和语调等。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语言除了表达确定的意思外,副语言的变化同时也在表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潜台词,有时可以同词义相一致,有时则可能截然相反。例如,“你表现得真好。”这句话因为副语言的不同而分别具有赞叹、敷衍,甚至嘲讽的意思。一些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不投机或陷入僵局时,感到有伤尊严,怒从心头起,但又碍于教师身份不便直接发泄,便借用副语言讽刺、挖苦学生,以发泄心中之怒气。尽管他们的情绪没有直接反映在语言中,但并不意味着学生毫不觉察,学生会通过对副语言的理解感受到教师讲话的真实含义。

非语言交流在人际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班主任与学生个别谈话也属于人际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使之收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不仅要重视运用语言手段交流思想,而且要善于运用非言语手段传递各种信息,并注意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谈话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上一篇:婚礼精彩发言下一篇:迎宾员的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