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

2024-08-16

关于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

关于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 摘要:农村教育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研究农村教育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农村教育经过多年的变迁已经有了新的含义,英中家庭教育在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优化家庭教育外部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加大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的力度等方式来完善中国农村家庭教育。关键词:农村教育;家庭教育;家长;学校

一、农村家庭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农村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良好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李岚清曾提出,家庭教育应实现三个转变——由经验教育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作为教育三大支柱之一的家庭教育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家长的错误观念 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成人,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没有明确要求,认为“树大自然直”。如在孩子的读书问题上,抱着能读则读,读到哪里算哪里的想法,不苛求 孩子上大学,也不奢望孩子靠读书学知识发家致富,让孩子读书只是“例行公事”,不少父母说是“还债”,让孩子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还清了“债”。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问题远不如家庭经济建设重要,认为一个人的能耐以房子为标志,有多大的本 事看你能造多大的房子。所以越是贫困的农村,家长对孩子越放任自流。尤其是近几年,上大学交学费,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就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少家长从眼前利益出发,算起了经济账,觉得高中、大学费用至少也得6万元,工作找不好还不如不读。有这笔钱,无论是给儿子造房子,还是给女儿办嫁妆都对得起孩子了。农村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许多家长把教育单纯理解为学校的事情,认为学校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全面责任。因而这些家长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缺乏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家访被家长认为是“告状”,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认为到学校去是一种耻辱,干脆听之任之。农村家庭教育中认为分数可以代表一切,有些家长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尺度,认为“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并以此互相攀比。也有一些家长只辅导孩子的学习,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他们不理解孩子学习的真正意义,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机械地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明天的就业联系起来。教育方法简单。在教育方法问题上,存在着严而无格、宽而无度的偏颇。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的现象,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家长态度的差异 一些家长的重男轻女思想大大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的家长对儿子和女儿的学历要求不同,这样就影响了部分子女的教育水平。农村家庭一般有两个孩子,少数家庭有两个女孩一个男孩,这些家庭中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父母往往喜欢(或更喜欢)其中一个孩子,或者干脆只喜欢男孩,不喜欢女孩,在吃、穿和言语态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结果使不受喜欢的孩子与家长在感情上产生对立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偏爱(以性别差异为主要原因),甚至影响到农村学校里的教师。远远超过男孩,造成小学高年级以后的女孩学习成绩普遍不如男孩。一些原本成绩较好的女孩成绩下滑,老师也因此偏爱男生,一些要强的女生还因此出现心理失衡问题。

(三)家庭内部教育目标不统一 农村家庭中,几代同堂的情况比较多,在教育子女的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甚至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会不统一。在农村,家庭中严父慈母的角色反差太大。许多孩子在父亲面前百依百顺,但并非心悦诚服,因 为大多数父亲采取的高压政策让他们不敢直言;而在母亲面前,孩子则说一不二,母亲只能一味地迁就顺从孩子,对他们有求必应。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容易形成不诚实的心理品质和双重性格。另外,在有的家庭中,双亲中谁收入较高谁就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交给收入较低的一方。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或盲从一方,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事物。

(四)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 在农村,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低下,因而他们的学识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使孩子觉得父母无能,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蔑视心态,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父母也觉得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代人的隔阂也就越来越大。而父母本身学历的低下也会使家庭生活中缺乏一种学习的氛围。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的义务,自己根本就用不着再学习,他们缺乏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不懂得要先了解孩子的问题,再找出问题的具体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而往往是采取“高压政策”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另外许多家长不注意言传身教,只会要求孩子,却不注意自身应该树立怎样的榜样,影响了对孩子教育的效果。

(五)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 在农村,许多家庭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要么独自在家,要么托付于亲戚家。有的是父母的一方成了留守家长,但是一个人操持家务、田地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孩子由于与父母接触时间少,寄养在亲戚家里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久而久之,产生了不乐于与别人交往的心理,极易形成孤僻或骄横的心理。有些孩子甚至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搞些恶作剧,并逐渐产生暴力和破坏行为。

二、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优化家庭教育外部环境 党政有关部门要把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封建文化残余,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好家长、好媳妇、好母亲等)及优秀社会角色(好干部、好村民)等评选活动,树立新形象。根据当地情况(人们的爱好),开展绘画、体育、歌咏、书法、讲故事等各类竞赛,建立起适合农村孩子发展、创造、竞争、成才的健康环境。

(二)提高家长素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该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孩子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接受熏陶,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庭和睦,孩子就诚实温和;父母勤奋,孩子一般好学;长辈不和,孩子烦躁;管教粗暴,孩子就易怒。同时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一定要与子女平等相处,要给予孩子鼓励、帮助,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做父母的不但要相亲相爱,关系融洽,还要有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家长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孩子做榜样,绝不应有赌博之类的不良习气。因为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熏陶孩子,影响孩子。

(三)加大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的力度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许多农村家长对学校有依赖思想,文化低、办法少是客观事实。由学校(包括幼儿园)承担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工作是最为合适的。这是因为在农村,老师文化水平较高,又懂得教育;学校有学习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利条件;另外,老师熟悉学生情况,也了解家长及家庭教育现状。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及学校开放日、家教咨询等面对面地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手册、黑板报、广播宣传、组织看家教录像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农村教育是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家庭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子女的成长过程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篇2:关于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

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应如何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在当今中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片大好”还是“令人担忧”

一些人认为,中国当前农村教育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至20世纪末在农村已完成全面“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自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下发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村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自2006年起得以全面实施,至今已有10年之久,农村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小升初”率长期稳定在九成以上。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首先,自2000年至2010年期间过快过急地推行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资料称,2000-2010年间中国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幅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幅约60%,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负逾25%。10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每小时消失4所农村学校),导致一些农村地区学龄儿童上学困难;其次,农村学生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且辍学主体由高年级学生转为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复读后再辍学的比例也有升高之虞;第三,农村学校师资、校舍和教学资源质、量均得不到保证,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第四,“进城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势成痼疾。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一些引发广泛争议的农村教育政策、举措,其出台的初衷是好的。

当初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撤并边远、分散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资源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提高有限教育成本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农村学生学习条件;淘汰农村代课教师的目的,则是规范教师职业标准,提升农村教学品质。

然而这些良好的初衷却并未能全部换来预期效果,以至于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不得不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在事实上修正了持续10年的农村中小学校撤并趋势,在一些农村边远地区,“不规范师资”在事实上的继续被使用,也大有“触底反弹”之势。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尽管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迈出了第一步,但毋庸讳言的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市替代农村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相对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农村发展速度大为滞后,单从相对差距论,城乡落差在许多地方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绝对数量上看固然大幅度增加,但和城市相比较,“相对增幅”则极为有限,在中国经济结构迅速升级换代的21世纪,这种状况持续10年以上的结果,就是令农村生源在升学、就业等领域的竞争力每况愈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自给、半自给和“准城乡分离型”,迅速演进为如今的外向型、工商业主导型和“城市依附型”,和城市经济结合愈紧密的农村,经济越发达,社会进步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城镇化的提速又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变成城镇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新城里人”。然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并非都能跟得上、都能适应这样迅速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变,许多地方出现了不适应、不配套的情况,农村教育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不适应、不配套的具体表现

这种不适应、不配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条块分割的义务教育模式和“大流动”的农村学龄儿童状况不相匹配。随着大量民工进城和跨省流动,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在远离故土乡村的城市和城郊结合部定居,安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的下一代或随父母离乡、进城,或本就出生在城镇,“农村老家”对他们而言和城里小伙伴一样陌生和不适应。但于此同时,中国义务教育却经历了一个从“全国一盘棋”到各省各自为政的发展阶段,这虽然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却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新城里人”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结果导致部分“新城里人”子弟因寄读困难而不得不栖身教学质量、条件不规范和参差不齐的“民工学校”(对“民工学校”的整治又成为新的两难),即便顺利寄读,“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同校同班,不同教学大纲和高考考卷”也让“新城里人”无时无刻不被强制性忆起自己的“农村身份”,并不得不忍受从日常学习到升学考试的一系列不便。为摆脱这些不便,许多“新城里人”只能将学龄子女送回农村老家,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农村户口、城里思维”的“留守儿童”远离熟悉的生长环境,远离父母,又造成新的问题。

其次,教学条件、内容的改变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十多年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面貌剧变的十多年,社会在变,经济结构在变,知识更新的提速和就业门槛的提升,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农村教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不配套,导致农村子弟竞争力的相对下降和新时代“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正如一些常年从事贫困农村助学工作的朋友所言,“穷”、“付不起学费”仅仅是农村辍学率、尤其低年级辍学率上升的一部分原因,而另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甚至“越读越浪费”——一个农村子弟读到初中、高中,并不能从中获得现实的收益,而“少读了几年书”的同伴则可能去城里打工“多赚了几年钱”,即便留在乡下也能帮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如果考上大学,还要贴上至少三四年的不菲开销(在有些边远、贫困地区,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其家庭全部年收入的几倍),而由于“扩招”和“不包分配”,“高价供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很可能长期“收不回本”,这无形中影响了许多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和许多助学团体、个人,都侧重于前一部分原因的帮扶,却缺乏对后部分原因所导致农村辍学、厌学的充分、深刻认识和适当政策调整,并严重影响到帮扶效果。

同样令部分农村教育帮扶者困惑的,是那些“帮扶幸运儿”们普遍不愿留在或回到贫困的家乡,而是利用一切可能远离那里。笔者一位在云南鹤庆山区帮教多年的朋友就曾苦恼地说“我们帮服务的结果,是让那里最聪明的孩子都永远离开家乡,这不是越帮越‘失血’么”?

改变思路:“有进有退” 值得思索的是,中国曾经是全球范围内农村“读书意愿”最强烈的地区。

早在帝王时代,“耕读世家”就成为社会称赞的典范,不仅富裕、小康的农村家庭子弟热衷读书,贫寒子弟只要有条件也乐此不疲;步入近代,先有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普及乡村教育,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张旗鼓的农村扫盲、中小学教育普及;改革开放之初,许多省、市农村中小学掀起读书热,一些沿海省份的部分农村“县中”,高考录取率甚至压倒大多数同省大城市重点中学,以至于部分城市家长将正读高中或落榜复读的子女送到“县中”去“进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当时的农村,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中国的帝王时代有千年科举历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终南捷径就是读书-科举-做官,尽管这条路是不折不扣的高淘汰率“窄路”,但毕竟赋予农村子弟靠自身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可能性和机遇,这足以激励众多农村学子勤学不辍;近代和建国后虽然科举停办,但读书依然是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大专院校“包分配”时代,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大专甚至中专,就可以“农转非”并成为“国家干部”,吃上农村人人羡慕的“皇粮”,笔者在80年代曾参观某苏北高升学率“县中”,见高三毕业班课桌上都刻着“别忘了你还是农村户口”的字样,“有用才读书”的“原动力”昭然若揭——对此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事实。

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多数地方社会发展程度不高,有限但有针对性的一些文化知识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如在改革开放之初,笔者老家(安徽著名贫困县泗县)就有亲戚凭借初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搞“分层鱼塘”成了“万元户”,即便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时期,也有远亲因“识文断字”被推举为生产队会计,过上了稍好于乡亲的生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乡村文化程度普遍极为低下,相对文化稍高的部分“读书人”可以借自己的“相对知识落差”和“稀缺资源垄断”成功“变现”,这虽然是时代的悲剧,却在客观上维系了许多农村子弟及其家庭对上学、读书的热情。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食物链”,从总体上讲这是进步,是大势所趋,就教育环节而言也是“进步为主”,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产业门槛的提升让“识文断字”不再能“变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统招统分体制的改变,又让“学而优则仕”这一曾经最有效的“农村学子激励原动力”变得成本沉重、代价高昂且风险大增。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帮扶的思路,即不再将帮扶的重点放在“让农村孩子上得起学”,而是放在“让农村上学的孩子未来过得更好”上。要做到这一点,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不断推进”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思路,转而采取“因地制宜、有进有退”的方略。

所谓“有进”,即在主要层面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素质,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必须指出,“撤并农村学校”和“淘汰代课教师”等争议性措施并非一无可取,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初衷仍然不应否定,过去的“一刀切”需要纠正,但因噎废食同样不可取,简陋、粗放、聊胜于无的教育,只能培养出越来越不符合社会需要、越来越缺乏现代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农村青年,而要解决上述两难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基数。

“有进”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理顺体制,让“新城里人”在城镇长大甚至出生的“农村子弟”不仅能接受和周围“城里孩子”同等的学校教育,也能获得和后者同等的考试、升学机会,这样做,不仅能彻底解决“城市农村子弟”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也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稳定,改善合格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减少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所谓“有退”,即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现实情况,不能照搬工业化国家“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基础教学应更加有的放矢,毕竟在那些地方,绝大多数适龄儿童现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非升学,取法梁、晏、陶等先贤和新中国几十年农村教育普及经验,在这部分乡村的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农村实用知识、技能的教育并注重适时更新,不仅会极大提高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社会面貌和风气。

篇3: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家庭的几点思考

一、中国留守家庭现状

留守家庭是目前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已婚男性外出务工,留下子女、妻子、父母在家,“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共同组成了留守家庭。这三个群体是农民工进城的牺牲品和默默奉献者,他们的现状不尽如意,生活需要、情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带来了很多实际问题。首先,他们普遍缺乏父母陪伴的爱,他们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生活圈子非常小,影响他们日后成长成才;其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良好家庭教育和教育资源的缺乏使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再次,留守儿童的人生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被害、落水、性侵等事件时有发生;最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现状让人担忧,儿童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时期,没有人引导不容易走上正确的轨道。

留守妇女面临一系列问题。第一,生活负担重,承担的体力劳动量大;第二,心理负担重,精神上缺少依靠,孤独感强,缺乏安全感;第三,幸福感不强,留守妇女普遍没有感受到生活、家庭、爱情的温暖;第四;生理负担重,夫妻关系不和谐,正常的生理需求、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生活照顾和情感慰藉。一是留守老人生活上自食其力,没有更多更好的依靠,有的年迈老人生活起居上十分困难,特别是失独老人,他们经济状况不好,有的甚至靠政府救济维持生活;二是老人孤独感强,情感上得不到慰藉,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留守家庭存在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家庭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过程造成的,这种家庭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改善农村留守问题的局面。

(一)现实经济因素

家门口没有更好的就业选择,经济负担所迫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在农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之外就是打点临工,再没有其他的就业挣钱的方式,这对于养家糊口的农村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困境,在农村只能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而农业收入非常微博,不能负担起小孩读书、赡养老人、生活奢侈品的费用,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得想办法谋生存,改善家庭困难的局面。城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市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这给农民工进城创造了客观可能性。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以及信息、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民工进城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进城似乎被农村人视为一种向往,因此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催生了农民群体进城谋发展的强烈意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相对在家务农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远没有实现与城市物价、房价的同梯度的增长,对于农民工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买房、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从而实现在城市安家的愿望是不大可能,因此他们只能是单纯的实现收入的提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融入城市化,也就是说他们的进城不能连带实现在家的子女、妻子、父母进城的愿望,这样留守家庭就是必然的。

(三)农民传统心理因素

改变祖孙三代是农民,争取成功的跳出“农门”是当代农民工的普遍心理。他们认为,在城市就算生活得不好也比农村的发展前景大,在农村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他们想方设法要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造成了农村留守现象普遍存在。而且随着农民工逐渐习惯城市生活,他们就不想留在农村了,农民工进城的心理已经形成,很难再让他们过回农村生活。

三、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的路径

农村留守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要认真研究农村留守家庭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必须仅仅依靠发展,留守家庭问题也只有大力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级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一些人力资源需求大的企业引进到本地区,为本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平台。县、镇(乡)、村三级要多制定地方性经济策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让本地的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这样既改善了农村留守问题,又发展了区域经济。政府应出台优惠的招商政策,引进一批生产型企业,让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就近进厂上班,这样既缓解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又照顾了家庭,避免了留守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大政策向农民倾斜的力度

国家要真正做好“三农”工作,必须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政策性实惠。其一,多出支农、惠农政策。国家要把农业摆在第一产业的战略位置,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制度,鼓励一批有条件的人搞承包经营,并且以先富带动全体村民致富;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在家就能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要搞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财政倾斜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要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资源,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要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民工子女留在城里读书;要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让留守群体治得起病。其二,完善城市廉租房和房地产政策。国家要多出台农民住房的好政策,让农民在城里住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买得起房子。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留守群体的文化生活

农村留守群体的生活单调,幸福感缺失。因此,国家要大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文化大餐丰富留守群体的日常生活。财政部门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支出力度,建农家书屋、建健身休闲广场;要大力发展公益演出事业,比如去农村放电影,送戏下乡,利用节假日多在农村地区进行免费公益文艺演出,确实增强农村留守群体的幸福感。

(四)建立健全扶贫政策,全方位实施精准扶贫

留守家庭的产生多半是迫于穷困的经济状况,因此要实施更加有力的扶贫政策。首先,要摸清楚农村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了解家庭收入水平,实施精准扶贫。其次,要实施“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策略,要多给贫困群体致富的政策,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五)留守群体和农民工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留守群体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转移生活压力,将注意力更多的倾注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留守妇女要扩大交往范围,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广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跳广场舞等活动来加强锻炼身体以及社会交往;留守儿童要多与身边的同龄人、友善者交往,多接受外面积极健康的信息资源,拓宽思维领域,练就多才多艺;留守老人要发挥农村老人多的优势,把留守老人召集在一起交流,开展健康有趣的活动。农民工要多学技术多学知识,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农民工要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和国家政策,回乡创业,吸纳就业人口,在自家门口实现致富,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敬忠,詹姆斯·莫瑞,等.关注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王菲.留守妇女农村上演新织女故事[J].中国社会导刊,2007(4):26-28

[5]李春艳,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篇4:关于西部农村教育的思考

如何理解“农村教育”?它有没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

2000年在和《甘肃日报》记者的谈话中,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西部地区农村进行素质教育,也有自己的优势。在我的教学中,有过这样的体会,许多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想象力与艺术天分,这是由于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的缘故。如何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与地域文化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新课题。在这方面有许多文章可做。”但我的这一意见,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这样的忽视并非偶然。因为在城市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念里,乡村教育是绝对落后于城市教育的,这背后有一个“城市——乡村”“先进——落后”的二元对立模式。如此,城市化就成为乡村教育的唯一出路,也就是说,乡村教育城市化就等于教育的现代化。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及其独有的优势就完全被忽视了。

在座的大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们从小是怎样接受教育的?其实在接受书本教育以通向一个超越本土的世界之外,还有农村本土的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熏陶。比如乡村有许多民间节日,你们西北地区有社火、演戏等活动,小孩子活跃其间,在享受童年欢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化传递,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融入生命的教育,影响更为深远。老师们不妨从教育的角度去重读鲁迅的《社戏》,还有他的《无常》《女吊》,就可以知道,童年时期农村文化,地方、民间文化的教育对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对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的培育作用,是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的。而民间文化教育、熏陶的缺失,正是城市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年上半年我在北京两个重点中学上课,讲鲁迅的《无常》《女吊》,我本以为学生会很喜欢这两篇散文,结果没想到学生最不理解的就是这两篇,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童年记忆,他们完全陌生于,甚至抵制这样的地方、民间文化。他们问我:鲁迅为什么对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如此念念不忘?坦白地说,他们把我问呆了,我感到十分震惊。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对本民族的地方与民间想象持排斥态度,那么他的精神发展就是畸形的。这可以说是“科学主义教育”与所谓的“唯物主义教育”结出的恶果。

还有大自然的熏陶。“人在大自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这样的生存状态对人的精神成长可以说具有决定意义。现代都市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人的生存空间的剥夺,这也是现代城市教育的最大缺憾。而在这方面,农村教育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我向许多城市里的年轻父母建议,一定要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孩子到农村去,不是走马观花猎奇式的旅游,而是实实在在生活一段时间,和农村的小朋友一起在泥里打滚、在山野疯跑、接受乡村野趣与野气的熏陶、呼吸新鲜的空气,这对城市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绝对必要的。“西部阳光”行动中有些大学生从小在城市长大,这是第一次到农村,最大的体会就是他们的童年缺少了这一课,有人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城市里的孩子有很多很多遗憾,他们或许永远没有机会在这样整齐的梯田中品尝如此美味的烤洋芋,在这空旷的山野中畅快奔跑……”,这其实也是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警示。当然,如果有条件,农村的孩子也应该到城市去看看他所不知道的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总之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应该是互补的。

以上所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概括,我的分析就是受了他的启示。他说:“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构成了其特殊优势。在我看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乡村教育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和对城市教育的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当然,也有人批评刘教授“把原有的乡村教育理想化了,是不是在削弱那些引导乡村少年走出乡村世界的正规书本教育的重要性”。我想这其中可能存在某些误解。农村学校教育显然仍是以正规书本教育为主,我们已经说过,这是使农村青少年走向超越本土的更广大的世界、接受民族与人类文明结晶的基本途径,其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当然,这样的批评也是一个提醒,就是不可将乡村文化教育“过于理想化”,它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与劣势,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城市文化教育的精华。我们一定要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要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对立起来,而要强调其互补性。其前提就是要承认,从人的心灵乃至智慧发展的视角来看,显然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承认并尊重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各自特点。鉴于长期以来教育界对农村教育特点的忽视,所以我们今天在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要注意吸取乡村本土地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农

村教育的内发性资源,这种作法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重新认识农村教育在乡村建设和改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里实际上还内含着一个农村学校在乡村改造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这也是长期被忽略的。我在贵州参加安顺九溪村的文化建设(那一带保存了明代从江南地区传来的独特文化,即“屯堡文化”)与乡村建设的学术讨论会时,谈到农村老师在乡村建设中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老师们对此有不满,却不知道如何参与,从而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深思。当年晏阳初、陶行知等提出的使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改造与建设的中心的设想,对我们今天的思考与探索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农村学校不仅要把学校自身办好,而且也应积极参与乡村改造与建设工作;农村教育不应是自我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要充分发挥学校外扩性的影响与辐射作用。

这里还涉及一个更大的问题,即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我们所说的“乡村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乡村“学校教育”,这是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现代乡村社区教育体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亦即所谓“村民教育”。我们所说的乡村建设与改造,必须要以农民为主体,但农民要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在我看来,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二要使农民接受现代教育,包括公民教育、文化、卫生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地方文化传统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律教育等等,成为具有现代意识、觉悟与知识的现代农民,这才有可能使他们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学校应该把国民教育与社区教育统一起来,同时担负起村民教育的重任,通过办夜校等方式,使学校成为农村文化教育的一个中心,成为乡村社会“家园”的象征与载体。由此乡村教师自然也就成为乡村精英的重要成员和乡村建设与改造的骨干力量。当然,这样的任务仅仅依靠学校教师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乡村政权、乡村教育自治组织与学校相互积极配合。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更需要具体的实验。这里也只是提出一个理念与设想,算是我对农村

教育的一个梦想吧。

三、重新规划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这同时就提出了乡村教师的培养目标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的乡村教师不仅是一个乡村教育人才,而且应该是乡村建设与改造人才。

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上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四所全国著名的大学曾经成立了一个“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晏阳初先生称之为“中国大学教育史上的新记录,大学教育的一大革命”。他说:“农村建设运动是伟大的事业,必须以大学为基础,方能巩固。大学教育能走到乡村建设的路上来,比办几次识字运动、几个民众教育馆,其意义不知要深远多少倍。只有大学源源不绝地培养农建人才,这运动才会发扬光大。”晏阳初先生的这番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乡村建设是一项科学事业,它需要专门的人才;而大学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任务,这本身就是大学教育的一场革命。我想,这对我们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因为在当下所有的大学教育改革的设想与实践中,乡村建设问题都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我不敢有过多的奢望,但是可以提出在地方院校、至少在省市师范院校的教育中,要以乡村建设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下面我想更具体地来讨论一下关于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家已有共识,自不多言。我要讨论的是,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培养应该有一个统一规划,建立一个新的结构。

这些年关注农村教育的人逐渐增多,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支农、支教活动,这当然是城市反馈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问题是如何建立起一套乡村支教体系,使它更具规模并形成制度,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沟通。或许可以把大学生志愿者也纳入这个体系,这应该是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低估。

我想着重讨论的是,如何就地培养能够在农村呆得住、又能胜任农村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在我看来,他们应该是农村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与骨干力量。因此,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师范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灵魂,是改变贫困与落后最有效的途径”,可谓一语中的。现在的问题是,师范教育不仅不被重视,而且有被取消的趋势。这些年师范大学纷纷向研究型综合大学发展,很让人忧虑。这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不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教育训练才可以胜任,反而认为只要具有大学本科、研究生的水平,经过短期的教师培训就可以胜任教师工作。这种作法在实践中是非常有害的,造成教师选用上的唯文凭倾向,出现了非师范生比师范生更容易被聘为教师的怪事

在师范教育中,这些年出现了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趋势,这在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界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校长、老师都反映,“中师教育在西部地区是比较适合农村教育需求的,中师生在现在很受基层学校的欢迎”,农村教师中的许多骨干教师都是老中师生,他们撑起了西部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有些老教师担心若干年后会出现断层,没有完全适合农村学校发展的老师,这并非杞人忧天。一位从师范毕业被保送到北京的研究生说得好:“中师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特色教育,尤其是在中国农村。长期以来,中师教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它为广大农村培养最基层的师资,是培养地方教育资源最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基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教育体制,它没有高中的升学压力,也不像专科院校强调‘专’字,因其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中师教育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舞蹈、音乐、绘画、三笔字(毛笔、硬笔、粉笔)、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样样都有所涉及,这是最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的,最后受益的肯定是学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本人就在贵州的中等专业学校,先是卫生学校,后是师范学校教语文,为所在地区的广大农村培养卫生与教育人才,这里的学生有几大特点:一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很明确,都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呆得下来;二是学生所学与农村所需相符合,专业基本功比较全面、扎实,因此能胜任工作;三是没有多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的想法,工作踏实、勤恳,受到基层领导与农民家长的欢迎。直到今天,这个地区卫生、教育两个部门的许多基层领导、骨干都是我们当年的学生。应该说,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中等学校教育是成功的:一是目标明确,面向农村;二是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都比较切合农村实际,这确实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因此,在我看来,对中等教育包括中等师范教育的削弱乃至取消,反映了教育改革中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一心只想“与国际接轨,和世界同步发展”,忽视中国自己的教育传统,忽视中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实际,尤其是西部农村教育的实际。现在一味强调教师的学历,统一的硬性规定,是不切合西部农村教育实际的。正如有些老师所说:“在农村教书,文凭是次要的,关键是能力,文凭不能代替能力。我们不能用城市的眼光来看农村,不能用城市的标准来要求农村,我们提高文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不是追求一种形式。”如果我们为追求文凭,而否认过去曾是、现在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都绝对是培养农村教师的主要基地的中师教育,那很有可能如一些老师所尖锐指出的,“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因此,我主张农村教师的培养仍应以中等师范(主要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与专科师范(主要培养农村初中教师)为主体,而且应对这两类师范教育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即全额免费、包分配,学生则与学校、政府签订合同,保证毕业后到农村任教3~5年。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贫寒子弟的求学问题,更可以吸引一大批农村的优秀青年入学,并在学成后回到农村,使农村学校得到稳定、合格、甚至高质量的老师。这样的培养基地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在职教师的培训体系、城市的支教体系相结合,一定可以形成一个培养农村教师队伍的合理格局。

篇5:关于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

江西省湖口二中(332500)秦书典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的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协调,形成合力。作为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社会、家庭和学校没有很好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外出务工浪潮此起彼伏,许多农民朋友外出淘金,大多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辈或亲友照看,年龄小的甚至是学龄前儿童,稍大些的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孩子成了“留守孩子”。这些孩子虽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但从此就失去了父母亲的家庭教育机会,极易染上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恶习,生活散漫自由,变得不原意接受学校教育。《共同关注》栏目曾播出一农村少年因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因此变得有些痴呆,不得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因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染上恶习多次向奶奶要钱上网,甚至拿着菜刀向奶奶要钱,不得而已奶奶只好向派出所报案。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记得去年教完的一届高中学生,全班62名学生均来自农村,其中13位学生因双亲均在外务工由祖辈照顾;28位学生因父亲在外务工与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生活;12位学生因父亲在外务工与有初中以上文化的母亲生活;另有9位学生双亲在家,但忙于农活和做小买卖。

由此可见,家长(监护人)的素质和水平有限,也缺乏必要的时间和良好得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农村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蒙昧状态。因此,农村学生缺乏必要有益的家庭教育,学生本应受到的家庭教育转接到了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势必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

育相脱节。

二、农村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有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功效。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是良好的,也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畸形的,对孩子的影响不良。必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形成了“隔代型”,“上代型”和“自管型”的监护家庭。这些孩子往往能得到只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思想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心理和精神缺少关注。缺乏必要良好家庭教育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有碍于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家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家庭教育不再纯属家庭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

1、针对留守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的较普遍的现象,社会应积极宣传倡导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长提高思想认识。“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对绝大多数家庭已成为过去,改革开放外出务工,使不少农村家庭富裕了,物质生活提高了,孩子辍学不受教育的少了,但家长却忽视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教育环节。社会应倡导外出务工的家长回乡务工或创业,重在照看子女,让子女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误了下一代。

2、各中小学校应承担起辅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开好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及学习发展规律,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和谐环境。

3、《中央8号文件》特别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

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的特殊重要作用”。要求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为此县区妇联,教育行政部门、关工委要积极送文化下乡,为广大农村家长定期编印可读的家庭教育素材以及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促进家庭教育风气的形成和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宝安日报》曾报道的深圳宝安区实施的“家教工程”就是一例典范。

4、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委会可设立“家庭教育协会”,以各村民小组的组长、长者等有威望的人士为会员。各会员指导、协助家长(监护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并不定期反映本小组的家庭教育问题和进展情况。协会并可对家庭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家庭张榜表扬,如荣获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的情况,中、高考录取结果,参军入伍,好人好事等事情予以张榜,以促成各家庭对家庭教育成果的积极攀比。

篇6:关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

作者: 文金辉

地址: 贵州省雷山县报德小学

电话: ***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当然也应该朝着这个战略主题发展。现就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前几年,我聆听了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一位知名教授风趣地说:“我们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当时,与会者一笑了之,但是仔细一想,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决非轻而易举的事。其次,片面的教育评价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对老师和学校的评价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上级对老师和学校的评价也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不得不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只能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了。考试成绩似乎变成了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谁还敢马马虎虎搞应试教育?第三,应试教育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的需要。农村的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因为他们长年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为改变命运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而“成龙成凤”的最好办法就是考取大学,跳出农门。你在学校学不会考试,你就别想考上大学,就不能改变命运。所以,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得学会考试,其他的事情等到大学毕业以后再说。老师和学校迫于各个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

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农村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2009年,我省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以后,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还远没有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准要求。小到图书、仪器、办公设施设备,大到校舍、体育活动场地场馆,都不同程度地欠缺。农村小学软件和硬件设施配备不齐,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特别是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办学条件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显得尤其突出。显然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小学开设有信息技术课。但农村小学有这么一个学科却没

有专职教师,没有电脑,更不要说语音室。因而,信息技术课仅仅成为一个摆设而已。而农村小学师资的培养更是进入了一个怪圈:农村小学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被挖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城市学校落聘下来的教师分流到农村小学来,还美其名曰“支教”、“交流”。这种恶性循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确举步维艰。但是,在一些发达的地方却做得比较好,他们是把落聘的教师送到专业学校进修学习,而把一些优秀教师轮流下放到农村学校支教,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两种做法决然不同,两种做法的结果也决然不同。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不应该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作为政府行为应该得到具体落实,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那么简单,更不是应付考试,那种拿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教育成果标准的做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悖素质教育目标的,甚至是荒谬的。我们应该把教育扩展到生活的范畴,把学校扩展到社会的范畴,所有的生活都可看作是课程,社会应该就是一所大型学校。农村小学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这样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其实,艺术家不一定非得背来“四书五经”,数学家不一定非得有个好嗓音,平民百姓为什么一定要样样精通?人是有差异的,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岗位也千差万别,所需的人才也不尽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有才,但人人都不一定是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成才。认识了这样的人才观,我们就不会把学生暂不需要的东西强加在他们身上;我们就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就会主动去了解学生,发现学生。换句话说,我们要通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最终学会做人。

(三)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就是教书。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把教和学从不可分割的整体中游离出来的教育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的互动关系,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效果可想而知。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创造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的做法是:

1、加强课前预习,学会提出问题。学生在预习中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向老师或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先是学生通过讨论探索,能在学生当中解决的问题就在学生当中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老师就给予提示帮助解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局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情绪高涨活跃,学习气氛轻松自由。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就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合作学习,激发讨论热情。在班上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交流见解,探索新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合作学习可以互补彼此间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是存在着差异的,在合作学习中,他们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四)面向全体,因村施教,重视个性发展

儿童心理学认为,得到赏识与肯定是一个人乐此不疲地从事某件事情的外在动力因素。赏识教育在农村学校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的做法是:课外尽可能指导他们超前学习,课堂上经常鼓励他们展开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对于后进的学生,我经常在他们中间开展一些学习比赛活动,重点放在提高的幅度上。无论提高幅度大小,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能从这个幅度上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希望,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使上层学生的潜力得到挖掘,下层学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尝进步的快乐。总之,我们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加以赏识,以此达到增强兴趣,树立自信,发展能力的目的。

(五)结合农村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推进特色教育发展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农业生产是农村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是农村人生存的基本技能。农村人不懂得农业生产技术,必将闹出“守着金山饿肚子”的笑话。因此,农村学生要全面发展,生产劳动教育自有它特定的意义。

我所在的地区是苗族聚居区,这里的人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人一样都从事着最基本的农业生产与管理工作。然而,教师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可能是全才,农业生产活动并不一定在行。但我们要看到,开展教育活动的人也不仅限于教师。我们可以聘请农技部门的有关干部来指导,可以邀请当地劳动能手来作典型经验介绍,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向有经验的农户实地学习,甚至还可以利用远程设备搜集教育资源,然后再组织学生学习。这里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跳芦笙、踩铜鼓、吹木叶、唱飞歌、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苗族民居建筑吊脚楼„„所有这些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闪烁着灿烂的民族光芒。在乡村旅游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无疑都是值得开发的“新课程”。农村的教育就应该有农村的特色,无论是农业生产技能还是民族文化素质,都应该让孩子们传承下去,在“教学做”中传承下去。

篇7:关于当前我县农村教育工作的思考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就此,我与办公室、教育局的同志一起作了一番深入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梳理如下:

一、我县农村教育工作的现状

截止2004年底,全县农村10个乡镇共有127 所中小学,学生15157名。其中,中学13所,学生6635名;小学114所,学生8522名。[文章-http:// 帮您找文章]

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有教职员工1885名。其中,中学教师583名,小学教师1302名;专任教师1705名,专任教师占农村教职工总数的90.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4名,中级职称的784名,初级职称的 1003名,工勤人员74 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862名,中师1001名,高中22名。

全县农村中小学校总占地面积13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拥有图书175.7万册,计算机340台。

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年费用在260元左右,中学生年费用在500元左右,食宿生费用在1600元左右。

近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县农村教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从2001年至2004年末,县财政累计为农村教育投入资金120万元(不含教师工资),仅2004年,就投入42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到2004年底,全县已改造农村学校危房11373平方米,占危房总面积的51.9%。经多方筹集,还先后在绥中乡建起了大庄园希望小学、在**乡建起了**希望小学等13所标准化的小学。二是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由于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保证了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月统发。再加上教育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考核评估,实行末位备案制,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绝大多数教师都能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三是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暑期,教育部门采取考试、面试、答辩、测评的方法,对农村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走上了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岗位,给农村中小学校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年末,又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政府办学、以县为主,全面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这些措施不仅使农村学校落后的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也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乱收费现象基本杜绝。全县农村的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能严格执行小学生每学期30元、中学生每学期45元的收费标准,没有发现超收和巧立名目多收费的问题。多数学校还对贫困学生减免了学杂费,避免了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现象的发生。

我县的农村教育工作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的情况也较复杂,必须引起我们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

1、农村中小学生大量流失。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中小学生流失数量多、面积大、个别学校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比较严重。据统计,2003年9月开学初,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为15818人(中学6131人,小学9687人),到2004年6月学年末,在校生人数为14300人(中学4949人,小学9351人),流失1518人(中学1182人,小学336人),流失率中学为19.28%、小学为3.47%。其中,辍学756人(中学754人,中学辍学率12.33%,小学2人),占流失生总人数的49.8%(中学63.79%,小学0.59%);举家搬迁或随父母外出打工转入其它学校762人(中学428人,小学334人),占流失生总人数的50.2%(中学36.21%,小学99.41%)。如**中学2000年初一入学人数为222人,2004年初四毕业参加中考只有31人,4年流失了191人,流失率达86%。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造成的流失。一个农村学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教育投资达2.4万元,平均年教育投资在2000元左右,而多数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有的家庭还达不到这个数),除去家庭的日常开销,很多家庭供孩子上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的家庭因缺少劳动力,父母患病、离异和家庭突发性事件导致贫困,再加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看到孩子升学无望,并且上学的费用又较高等等原因,于是不让孩子上学。二是社会原因造成的流失。有的学生家距离学校较远,需要在学校吃住,而多数农村中学没有食堂宿舍,不能满足学生就读的需要;受当前社会上重男轻女思想和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部分家长产生了上学与不上学一个样、与其上学不分配不如退学学手艺的思想,让学生回家帮助种地、到外打工或学手艺。三是教育原因造成的流失。当前农村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部分学校教师学历低,业务水平不过硬,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讲不明白,学生听不懂,导致学生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教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歧视,学生与老师之间有隔阂,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读完小学或初中,就回到家或流向社会。四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流失。家庭条件好的干脆把孩子送到县里的中小学去借读或投亲

靠友到外地借读;家长在外打工的把孩子带到打工的地方借读,从而导致学生流失。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农村教师队伍有这样几多几少。老的多,年轻的少;学历低的多,高的少;领工资的多,能讲好课的少;用非所学的多,教其所学的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突出,全县农村小学教师中,男教师50周岁、女教师45周岁以上的就有524人,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40.2%。现有农村教师,多数是教主科的,教英语、音乐、美术、生物课的教师非常少,致使所有学科不能均衡授课,学生偏科严重。除此以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教师素质和能力偏低,导致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流失严重,状况堪忧。农村中小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不能胜任循环教学,有的正式教师教不了课,只能烧锅炉或者从事其它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高学历的教师多数被分到城里的中小学,有的即使被分到农村,也早已借调回县里。二是农村现有骨干教师多数被县里的中小学借走。据统计,几年来,城镇中小学共从农村中小学抽调教师233名,仅**一个镇就借出23人。三是农村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中,多数为民转公的教师,其中一些人观念旧、水平低,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更新,特别是定上高级职称以后,就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3、办公经费严重短缺。据统计,全县农村中小学,共有债务168.8万元,其中,中学有债务55.2万元,小学有债务113.6万元,债务最多的是**镇(31.4万元),最低的是**镇(6.3万元),中小学校平均负债达1.33万元。有90%以上的学校购不全教学资料,连简单的教学用具、试验用品都无力购买,桌、椅、门、窗等基础设施得不到维修,多数学校举债维持教学。农村所有小学中,学生总数超过70人的学校约占30%,70%的学校靠收取杂费难以支撑教学。另外,由于学校没钱雇更夫,夜间无人值宿,给学校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县财政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生均经费没有按时支付到位,除教师工资和冬季取暖用煤由财政统一拨给外,办公经费基本没有拨付,致使学校正常的办公经费没有保障。二是“一免两补”政策实行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费用,以前学校的更夫都是村里花钱雇人,教育体制改革后,村里不管学校的事,不再出这笔钱。三是生源少,多数学校的学生在五、六十人左右,再去除特困生的杂费及购买教学用书等费用,办公经费所剩无几,根本保证不了办公的需要。

4、教育体制不完善。多年来,受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师工作无论好与坏,都是铁饭碗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体现不出多劳多得,也做不到奖优罚劣,致使一部分教师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从而影响整个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体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二、发展农村教育工作的主要对策

1、建立和完善新的投入机制,确保农村教育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大县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严格执行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使县级政府真正承担起应尽的义务。要遵照《教育法》中“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规定,由县级政府实行教育经费单独预算,建立专项教育转移支付,加强农村教师工资的管理,逐步完善各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重新核定各乡镇中小学运转所必需公用经费的最低支出水平,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确定合理的师生比例和班额标准,确定合理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消耗的比例,确保农村学校日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积极实行教育经费公示制度,农村中小学经费的筹措、分配、使用情况必须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和纪检部门必须加强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向人大报告教育经费使用情况。与此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化解农村学校的债务,积极向上争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发展的建设资金,以确保农村中小学的“安全”运作。

2、完善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尽快理顺县级教育管理部门与农村学校的关系,解决因乡镇教育机构撤销导致的管理机制混乱现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把管理的重心转向依法督导评估和宏观指导。要进行分类规划,按照乡镇规模大小和农村学校的布局状况,建立和完善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职能,指导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从实际出发探索多种有效的农村教育管理新模式,调动乡镇政府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行学校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校长聘任制,引导学校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积极推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农村的办学体制,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措施,开辟新的民间筹融资渠道,建立农村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在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允许社会力量采用租赁、承包等方式承办和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缓解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帮助化解学校债务。

篇8:关于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 如此重要, 但我们的家长们对家庭教育了解多少呢?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一是抚养, 二是教育。作为父母, 不能只管抚养不管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 家长应该加强自身修养, 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 给孩子树立榜样, 当好第一任老师, 给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但我们有些农村的家长们, 能做到以上所说, 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少之又少, 除不进行家庭教育外, 他们的言行还给学校教育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例如, 在我刚步入教师行列之时, 有一年夏天, 我给三年级孩子布置了些家庭作业, 第二天早上, 检查时, 一个女孩子没写完, 我问起原因, 她说:“晚上我妈不让我开灯写, 她要睡觉, 怕蚊子咬。”听了这句让我意想不到的回答, 我很吃惊, 我想这如果不是孩子的谎言, 那么这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 不肯做一点点牺牲, 这能算是称职的家长吗?我想在我们周围, 像这样的家长大有人在。更有甚者, 一次, 我告诉班里的孩子每人必备一本字典, 隔了好几个星期, 班里一名女生还没拿来, 我问她, 她告诉我说:“我妈不给买, 说要字典没用?”家长竟然连字典的重要性都不知道, 足以说明无知, 这样的家长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恐怕难。

在农村, 我遇到了好几次这样的事, 农村教育赶不上城市教育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师资力量的原因;二是学校条件差, 比不上城里学校条件好, 这方面差距的确存在, 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我们的家长与城里家长们存在差距:城里孩子的家长, 大部分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来一起教育、培养孩子, 另外, 城里家长在教育上肯投资, 也并不是说他们都有钱, 是他们明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反过来, 我们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整日不管不问, 任其发展, 认为交给学校全部教育交给老师, 但她不懂家庭教育是何等重要, 有时甚至比学校老师的教育更有力度、效果。家长如此漠视教育,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也就会慢慢种下这样的恶果, 那么将来她长大, 又成为孩子家长时, 又这样重蹈覆辙的漠视教育, 这样一代一代下去, 农村家长的素质和对教育的关心度一直是这样, 那么整个农村教育又怎能有所前进呢?

不过我们看到了好的一点:近几年农村的大部分家长, 尤其是年轻的家长们, 她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对待教育的态度有了改观。

上一篇:行为的名词英文单词下一篇:儿科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