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2024-08-07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通用6篇)

篇1: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题目: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以广州市萝岗区萝岗公路街为例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李新庚 企业导师:

学号:

二级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6 年 3 月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以广州市萝岗区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关于人性和家庭伦理道德观的思想,而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机构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个人和家庭。本文以广州市萝岗区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得出当代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助于个案社会工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精华、去其糟粕得使用,更好的发展个案社会工作。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笔者与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多名社工进行交谈,选取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有代表性并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案例,加以归纳和分析比较案件中传统文化起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个案社会工作;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O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SOCIAL WORK CASE ——DISTRICT OF GUANGZHOU LUOGANG HORNSEY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 CASE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profound, which contains a lot of thinking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the family, and the main body of cases of social work is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s, serving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s are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Taking Guangzhou City Luogang Hornsey District Social Work Service Center, for example, analyz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case of social work, to arrive at work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ontacts and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ases between help case Social work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its essence, to its dregs have to use, develop better social case work.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ase social work;influence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目录........................................................................................................................................4 1.绪论.......................................................................................................................................5 1.1选题背景......................................................................................................................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5 2.研究方法...............................................................................................................................6 3.研究对象...............................................................................................................................6 4.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积极影响.......................................................................6 4.1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家庭.........................................................................................6 4.2 乐于助人的睦邻关系.................................................................................................8 4.3 积极的三观引导.........................................................................................................9 5.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消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10 5.1 传统文化中的对个体的打压...................................................................................10 5.2 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10 5.3 传统文化中与当今社会的冲突和碰撞...................................................................12 6.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1.绪论

1.1选题背景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文化,西方把社会工作价值归纳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和能力。这与我古代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人道主义不谋而合,古人把正心诚意的修养,道德修养的至善,看成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思想,其基本精神、对家庭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对个案社会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个案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工作者与家庭及工作者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指南。但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及社会心理,根源自中国几千年封闭的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的生活方式、宗法制度、小农经济、专制的官僚政治。尽管今天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式较之古代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很多负面传统文化是一股巨大野蛮的惯性力量,其消极影响在短期内是难以根除的。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理性看待,并应警惕和避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究其根本个案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的价值理念指引下,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以个别方式帮助有需要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难处。然而专业的社会工作时间在我国起步和发展较晚,并且个案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世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人情伦理和普世价值,也存在不少与专业个案社会工作相悖的思想,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价值观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有助于个案社会工作更加适应当前国情,也有利于其在确保专业化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多年传承留下了非常多的思想,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准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也在对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处事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当今社会经济增长迅速,人口流动大,存在不少微观社会问题:如家庭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空巢老人问题,低保、残障等弱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势群体的边缘化问题从理论上发现个案中被人忽视的问题,并把问题放到时代背景中进行研究,探求新时代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笔者与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多名社工进行交谈,选取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有代表性并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案例,加以归纳和分析比较案件中传统文化起的作用。

3.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广州市萝岗区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它是在萝岗区成立的一家本土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目前广州市萝岗区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承接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有:萝岗区萝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海珠区南石头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萝岗区镇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笔者通过与与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多名社工进行交谈,选取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具有代表性并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案例,选取了母亲打女儿和丈夫要求妻子当贤内助不工作这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积极影响

4.1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家庭

以萝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

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在亲情仁爱的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家庭文化传统中积极的因素。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传统形成的大家庭模式及其文化,使老年人生活在亲子家庭中,这对养老问题和抚养孩子问题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亲情关爱方面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肩负工作压力,还要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生活压力巨大,心理压力大,负面情绪无处宣泄,因此他们有时候对孩子犯错误后的惩罚格外严厉,以至于对孩子的成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个案社会工作者经常通过中国家庭文化来影响和改善年轻三口之家的矛盾,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小刘向笔者叙述过这样一个案件:“半年前,香雪社区幼儿园中五班张老师找到我,向我反映有半年多来的时间,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罗某身上有淤青,甚至有一次张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罗某的母亲刘女士在打罗某,张老师担心这对罗某的成长不利,于是希望我介入调解母女之间的关系。于是我与周老师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去拜访刘女士,开始个案辅导。刘女士刚开始对我的介入非常排斥,她说:‘这是我自己家的问题,我教育自己孩子,关你们什么事?’我向她耐心解释了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错误的方法会给孩子造成童年阴影,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刘女士听我耐心讲完态度有所好转,愿意跟我敞开心扉聊聊女儿的教育问题,她说:‘以前我不这么对女儿,也就是前半年,女儿逐渐长大,越来越调皮,跟幼儿园有的小朋友关系闹得很僵,总打架,也不好好吃饭,有的时候我好声好气得教育她,完全没有作用。再加上前半年孩子爸爸突然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一年,我一个人照顾孩子,我工作很忙,身边也没什么亲戚能帮一把,所以我整个人很焦虑,对孩子也越来越没耐心。不过,我骂她、体罚她也是为她好,总这么皮以后还能了得。’我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再次约刘女士协助她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通过向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尊重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并且邀请她尝试香雪社区服务中心开设的孩子课后托管服务,让自己生活节奏不会因为丈夫出远差而无法回归正常。我定期邀请她参加一些关于和谐家庭的传统文化讲座,以此改善刘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引导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小女孩多敏感,刘女士需要掌握适当的谈话技巧来改善母女之间的沟通质量;并且我推荐她参加一些社区中心开办的亲子活动,希望以此改善母女之间的关系。同时我的同事处理罗某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他对罗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结束这些我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并采用定期回访来进行跟进服务。通过我和同事的帮助,刘女士改正了对待孩子犯错的方式,并且由于技术疏导了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孩子减轻了不恰当体罚对其成长的不良影响,母女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像这样的个案香雪里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泛爱人,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求回报;尊重他人,乐于助人。通过宣传这些优秀品质,社区中心鼓励居民参与到关爱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的活动,组织家庭反暴力讲座打击家庭暴力,并邀专业人士定期来社区对居民潜在的心理危机进行疏导。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了更好的帮助居民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发展计划,走向更加幸福的生活,开展了许多其他服务,包括:新员工入职适应、员工人际交往及关系调试、压力管理与放松训练、员工情绪管理、婚姻家庭服务、员工恋爱、关系辅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个案辅导、突发事件危机介入等多种服务方式。这些服务好处多多: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企业员工提供兴趣学习、文化娱乐等活动,丰富员工日常生活;帮助新员工入职适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压力管理与放松训练、团队建设等发展型服务,引导企业员工发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并且香雪社会服务中心积极与企业工会及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开展各类型的员工团建、大型文艺活动,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为企业员工提供个别、隐私的心理辅导服务才能更好得赢得企业员工的心理信任,以更好的效果为员工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使企业员工能够及时消解负面情绪和工作压力,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并且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现来咨询的许多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的家庭生活方面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心理咨询必要时也邀请员工的直系家庭成员参加。并且中心通过邀请拥有传奇工作经历的老一辈人物展开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向人们宣扬积极的工作观。这些都帮助社区居民在求职、跳槽和失业的不良处境中找到了良好的心理平衡,减轻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压力。

4.2 乐于助人的睦邻关系

以萝岗街香雪人家义工服务队为例

《周礼》有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厚重的文化传统。正像老话说的,“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俗语,都在表达着好邻居的重要性。应该说,这种基于地域关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对有着深厚农耕文化的中国来说,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缘和宗法关系,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建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城市里,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比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人际交往被割裂,乡村共同体渐渐消失,邻里关系也趋于淡漠。有鉴于此,萝岗街香雪人家义工服务队成立后做的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训等一系列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找到新工作,帮助其通过工作获得自我价值的正确实现;开展《反家庭暴力法》知识讲座宣传家庭暴力的危害,组织社工们对极端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个案的前期表现培训,帮助社工更好得提升其个人能力;开展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人们更加健康得生活防止疾病,开展亲子体验画和义卖活动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帮助社区中有困难的居民,为小朋友开展暑期兴趣班不仅为小朋友带来了全方位的素质培养,还解决了家长暑期无人照顾小朋友的难题。香雪社会服务中心的种种优秀高质量服务不仅为居民解决了困难和难题,还创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创造正能量的社区文化,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观。

5.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消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5.1 传统文化中的对个体的打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价值观是整体大于个体,群体的利益大于个体,要塑造共同人格,集中体现在思想家孔子的“克己复礼”,过分压抑个人的追求和欲望,不仅无法使个体有激情得投入到其事业中,埋没了其才华,还容易导致人性格扭曲变态,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社工人员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减少传统文化中与当今时代大趋势不符合的文化因素对人们的印象,积极宣传专业的个案社会工作流程,加深社区居民对个案社会工作流程的了解。

5.2 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

中国古代的家庭,其中轴的宗法制的特性是始终保持以父权为中心,以长子继承权,并且家长拥有专制的特权。往往这种家长独裁的模式,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运转模式。在古代社会,不仅是以家庭为本位,而且被严密地罩上了一张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等级观念为特色的封建伦理网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家长制作风、等级观念、独裁制度,与当今社会的人人平等的男女平等、现代民主观念、民主制度格格不入。

如今,也有事业有成的女性,婚后一心相夫教子,社区服务中心也调解过丈夫要求妻子产后放弃高薪工作在家做贤内助引发家庭矛盾的,当时负责案件的社工小张说:“有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家小夫妻新婚没几年,因为丈夫要求妻子放弃工作要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的要求

5.3 传统文化中与当今社会的冲突和碰撞

民国之前的中国是封建制帝王统治国家,也就是人治。对人民的规范的是“法不责众”,“人治大于法治”,遵从长幼、贵贱、尊卑均有其特使规范的“礼治”。国家通过维护等级秩序的稳定来维持统治,并且宗法制与礼治并重,通过“刑”法处罚违反“礼”规范的人。而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法治代替了人治,但是与社会进步相比,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落后思想仍然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个案社会供着要多对比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冲突的地方,碰到相关个案应采取迂回委婉的方式,逐渐让案主打开心扉,积极主动得沟通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创建和谐社会。

6.结论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依据我国国情,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并且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中国人情感表达方式会传承下去,那些有利于国人幸福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会积淀下来,成为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文化要素。传统文化中肯定有一些文化符合时代进步,代表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个案社会工作者更应该注意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应该被发扬光大,帮助社区居民提升其品德修养,改正落后恶习,增加文化底蕴。而有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应该被摒弃,不应该让一些社会恶习和不良风气搭借宣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污染人们的生活。因此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本着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性、尊重每个案主个人诉求的原则,加强对社工们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致力于帮助社区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它的服务对个人、家庭以至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笔者认为个案社会工作者应该更加注意把传统文化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得运用,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理解个体的差异,在工作中尽量避免让偏见先入为主。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刘淑娟,浅析个案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02(15)2张亚君,个案社会工作在社区工作中的运用[J],改革与开放,2011(10)郭变红,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9)苏存军、张阳,一个中学的个案社会工作辅导[J],中国社会导刊,2007(10)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致谢

本篇论文从去年到现在谢笔已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全赖各位的支持才能促使本论文的完成,在此必须感谢给与过我帮助的每一位人。首先感谢论文指导教师李新庚老师,他严谨的教学态度还有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我论文写作的道路上给与了我极大的支持,在此也谢过三年来在大学里对学生不离不弃的热心老师教导了我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感谢的是企业导师钟国轩先生还有香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每一位同事,他们接纳了初出茅庐的我还给与笨拙的我各种协助,无论是外出活动还是在机构里的下午茶日常,这大半年来很高兴能和他们和谐融洽的相处也很庆幸自己能来到香雪人家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同时感谢三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白云学院的同学,这三年来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了平淡的生活也让我感觉大学三年活的非常充实。

最后感谢白云学院,这里的生活是我人生的一个台阶,因为这里才会培育出各种各样的学生,让我认识到不一样的人.现在即将离别,我不会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迈入人生新的阶段。

篇2: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对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的认识 人际关系是同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关系。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网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化,包括我国各企业。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就是在企业内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就是企业形象设计,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就是开展思想教育等„„但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企业加文化或企业与文化嫁接,更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具体说来:

1、企业文化的要素有5个方面: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2、企业文化的内涵如下几点: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3、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

二、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在微观层次进行强调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而企业文化主要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心理的力量,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的无形力量。分清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具体来对中国人际关系的变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来进行论述。

首先:

(一)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家族制企业文化的前身。

改革开放以前伦理道德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一直以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从道德或伦理的角度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也无形的影响了中国的企业文化,在对人物和事件评价时,总是将其纳入一个伦理道德价值的框架中进行判断。特别是发生人际冲突事,中国人往往习惯以伦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也是跟以农业文明为基石的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中国文化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即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中伦理,心理风习中情谊与这一文化特征相适合的社会结构,则是以家庭为中心,由小及大,由进及远,由亲及疏。延伸扩展成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在社会的进程中她起到了协调内部和整合社会的功能。而那个时候的企业文化也是受到这些影响的。例如民国的四大家族集团,就是以家族制为基础的。日本的三菱,三井都是家族制的代表。而家族制的企业大部分的模式都是子承父业,所以该公司的企业文化难以避免的就是代表该家族的传统文化。

其次:

(二)经济的冲击,人际关系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新发展。

受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等,中国的人际关系又发生了变化,而在这种浪潮下企业文化也在改变着。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

篇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济,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我国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 形成了我国的文化传统。我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一、哲学文化传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儒、佛、道三位一体建构的中国传统哲学虽然历经先秦诸子、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及宋明理学几种典型的哲学形态, 但其中的精华却体现出了继承性, 这些便构成了中国的哲学传统, 具体而言, 主要有:

1. 以求善为主导, 强调人与天的合一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中国文化在于求善, 西方注重求真。在求善哲学的指引下, 孔孟提出了“仁政”说, 性善说, 这些学说对后世哲学及统治阶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求善基础上, 中国古代乃至当今中国人都强调天与人的合一。这里的“天”与自然意义的“天”有着根本的差别, 前者更在于突出完善的道德属性及它与人的根本性存在的本体性关系。它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 能化育万物, 公正赏罚人间, 天命是世间一切道德礼法的最高根据。“获罪与天, 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居敬”“立诚”“格物致知”的修养法则都体现了人性与天理的沟通、融合、统一。总之, 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都潜存着这样一个逻辑进程:做人之始, 当以德为本, 修养身心, 以成就圣贤, 一旦得道, 即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 上通天道, 下化万民。这一信念, 是为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核心部分。

2. 以道德为根本, 强调寡欲中庸。

中国哲学传统的另一大特点, 是它始终以伦理观念、道德修养为主线。在古代, 周天子提出了“敬德”, “保民”, 孟子以“仁、义、礼、智”四端界定人性之本, 这些均强调了德的根本性地位。在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选择中, 中国人大都趋向于寡欲、去欲。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 董仲舒提出了“正视谊 (义) 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宋代, 那些理学家们更是提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道德律条。我国哲学克己寡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内向、含蓄、中庸调和、注重平衡。

3. 在人生态度上, 强调出世与入世的互补。

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出世与入世。出世主要为佛家与道家所推崇, 强调修心养性;入世则主要为儒家所宣扬,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世与入世的价值取向互相补充、融合, 成为中国大多数人的人生选择。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 同时又通过对经济、政治等经文化形态的影响来制约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哲学文化传统决定下的民族的潜意识心理, 它在哲学文化传统间接作用经济发展中充当着链条的角色。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文化主要是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念体系和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

一般而言, 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制度经济文化, 公司或企业文化, 居民经济文化。

1. 制度经济文化:

制度经济文化就其内涵而言, 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价值判断、发展总方略等方面的观念体系及实践方式。一般而言, 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在这个文化层面上, 我国的传统应该还是以马恩构造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文化为主导, 但还掺杂着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方面, 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区别,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并且认为公有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大根本差别, 能实现社会公平, 但在实践方式上, 却采用纯而又纯的一大二公的形式。在社会发展阶段及总方略方面, 认为社会主义源于资本主义, 高于、优于资本主义, 最终会过渡到共产主义。但在实现发展战略时表现为浮躁, 急功近利。“五年赶英, 八年超美”, 以及为了达到预定的表面的数字目标而不惜弄虚作假。这些给我国经济乃至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格而言, 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 但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及简单的思维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只能是破坏, 这一点已为历史所证明。

2. 公司或企业文化:

公司文化主要是关于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观念体系及其实践方式。集体主义和以德为本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为基石而形成的企业文化, 体现出以下特点: (1) 职工的终身制。我国企业大都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为了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主义的仁爱思想, 企业里的职工一般是终身制雇员, 国家对雇员的生老病死实行全包。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职工工作经常总是出工不出力, 积极性不高, 企业则是负担沉重、成本加大, 这些均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发展不好,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难以有好的表现。 (2) 缓慢的评价和升级方式。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里, 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一般需5-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晋级, 干部行政级别越高年龄越大。在这种晋级方式下, 社会中青年人群体的积极性是广泛地受到了影响。 (3) 含蓄的、情感的控制和协调方式。中国人含蓄、内向、注重情感。这种性格特征, 在企业管理中就表现为领导者采取情感的控制和协调方式进行管理。在学术界, 有人称这种方式是一种非理性化、非制度化的管理方式, 用以和西方的理性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相区别。这里的理性化制度化, 主要是指围绕企业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持续稳定公平而严格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体系, 如人事制度、财务制度……, 以这些制度体系为标准来协调、运作企业。在理性化方式下, 制度严格, 可信度高、有着法治的意义;在非理性化方式下, 企业制度依据领导人及领导人意志变动而变动, 企业管理运作的随意性、间断性强, 具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在当今中国, 许多民营企业, 特别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在企业规模扩大时, 就面临着管理方式的革新。

3. 居民经济文化:

居民经济文化主要是指作为生活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公民的价值观念体系及基本的行为方式。我国居民经济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 (1) 消费观念:中国人历来崇尚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在消费时, 一般实行“量入为出”。这种经济观念和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对于筹集建设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今的买方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观念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兴旺。 (2) 就业观念:中国人好安守命运, 追求平衡, 表现在就业上, 则为害怕竞争, 缺少忧患意识,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就业观念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只能是落后、淘汰。

参考文献

[1]唐玉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商业研究》;1999年12期

篇4: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茶道;儒道释;四谛

[中图分类号]G112;TS97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4.014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载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本土神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是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日本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一个缩影,它汇集了日本园林、建筑、礼仪、书道、花道、陶瓷和料理等的特质,是日本艺术的综合体现。[1]目前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的研究,或从历史、内容、形式等方面着手,分析其与中国茶道的不同,或探讨日本茶道与禅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异彩纷呈。日本茶道从形式上看,似儒而非儒,似道而非道,似佛而非佛,但究其渊源,却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樊篱,尤其作为其核心思想的“和、敬、清、寂”四谛思想,更是深受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分析,以日本茶道“四谛”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一、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

日本没有自生茶。日本茶道中的茶最初源自中国,其茶文化在经历了由复制、模仿到独立的漫长发展过程后,最终演变成特征鲜明的本土文化代表之一——茶道。

1.日本茶道的缘起及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最澄从浙江天台山学佛回国时,带回茶籽并播种在京都比叡山麓的日吉神社,从此日本开始了茶的种植。806年,空海法师返回日本时也带回一些茶籽,并将之与唐朝宝物一同献给嵯峨天皇。[2](P23-30)平安晚期,茶在日本曾一度衰退。1168—1187年,荣西禅师先后两次到天台山学法,后著《吃茶养生记》,被尊为日本“茶祖”。荣西所传南宋制茶法,讲究“旋摘旋制、散叶保存,饮用时磨成粉、直接点饮”[2](P83)。自此,饮茶之风在日本逐渐流传开来,不过只局限于贵族、僧侣阶层。

佛教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径山寺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首屈一指。径山寺位于杭州东北52公里处的天目山脉,兴于唐,盛于宋:宋宁宗封径山寺为“五山十刹”之首。13世纪初,日本镰仓幕府的统治者们把中国径山称做“道之所在”,此地遂成为南宋时期日僧来华求禅的圣地。茶礼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1241年,日僧圆尔辨圆回国,带回佛学和儒学经典千余卷,并带回径山茶种栽种在故乡,指点当地人按径山茶的制法生产出了高档次的日本抹茶,被称为“本山茶”。[2](P96-100)不仅如此,圆尔把径山寺庄严的禅寺茶礼也传授到了日本。1267年,日僧南浦绍明辞别径山,回国时带回7部茶典(其中有一部刘远甫作的《茶堂清规》,其后两部分被后世抄录为《茶道经》)及一套点茶用具。据《茶道经》记载,刘远甫在无祖山曾开设了茶禅道场,并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若《茶道经》来历真实,则可以认定日本茶道的“四谛”思想是来源于中国五祖山的茶禅道场。

2.日本茶道的大成

室町末期,被后世称为茶道“开山之祖”的村田珠光(1423—1502),提倡将“禅”“茶”结合在一起,即“禅茶一味”,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日本茶道点茶法,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3]草庵茶道标示着茶道文化的新发展,也意味着日本茶道作为一种融宗教、哲学、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之后,日本茶道创始人之一的武野绍鸥(1502—1555)继承并发展了村田珠光的事业,将日本和歌的艺术理念引入茶道,促使日本茶道向本土化、艺术化、正规化方向发展[3]。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1)。千利休师从武野绍鸥,提倡简朴的寂静、古雅,以及含有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逢之意的“一期一会”的茶道精神,创立了千利休流草庵风茶法,将日本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因此也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千利休把茶道规则解释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也叫“四谛”,即“和、敬、清、寂”。“和”即“和谐”,指在茶事过程中要保持和谐的氛围,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敬”即“尊敬”,要求茶事中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清”即“洁清”,主要指饮茶环境要干净、整洁;“寂”即“静寂”,要求参与茶事的人内心无他,一心茶事。千利休去世后,他的技艺被后人发扬光大,形成宗教色彩浓厚、组织形式严密的现代茶道文化,并逐渐渗透到日本各个阶层,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可见,日本茶道经历了由模仿中国到独立发展的过程。茶初传日本时,一方面被当作珍宝贡献于宫廷,另一方面伴随禅宗进入日本佛寺,被当作参佛悟道的一种重要手段。发端于百姓阶层的中国茶,一进入日本便成为上流社会、僧侣的新宠。在日本茶道中,饮茶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日本贵族和高僧学习中国文化、修养身心的载体,是日本人审美意识的再现。在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中,日本人继承了中国茶文化的成果,从中汲取营养、吸收精华,再融入日本元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二、日本茶道的特征

现在,日本茶道已明显不同于中国,更注重形式之美,注重精神的品鉴。日本茶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礼法这两个方面。

1.内容复杂且高雅

日本茶道涉及建筑、书法绘画、竹木漆器、点茶道具、烹饪小点、点茶技法及其他技艺,每一部分的设置都有诸多规定,以显其高雅。茶会是日本茶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举办的场所被称作“道场”。道场包括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茶室也就是“草庵”,其房顶覆以稻秸,地面铺设榻榻米,布局极其精巧,看似简陋实则非常讲究。茶室入口非常狭小,只可一人俯身膝行入内;室内陈列的书法绘画多为禅僧、名家所作,布置简单而雅致;竹木漆器的选用及搭配讲究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点茶道具颇有季节感,突出主人的心思,如5~10月使用风炉,11月至次年4月使用地炉;茶点的形态及图案显示出相应的季节之美,如一月的茶点一般要做成梅花形态,六月的茶点则要做成八仙花形态等;至于点茶技法更是对位置、动作、顺序等做出具体规定,甚至连茶刷拿起多高,一碗茶分几口喝完都有规定,每一个细节均显示出参与茶事之人的优雅。茶道建筑的另一重要部分是茶庭,即露地。其间布置似简实繁,每一物都有特定含义,如用幽曲石径代表山间小路,低矮松木寓指森林,而竹筒敲石与蹲踞式的洗手钵意在让人联想到山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茶庭的观赏性早已超出其实用性,其意义更在于为饮茶创造一个清净、高雅的文化环境。

2.礼法严格且精准

在整个茶室活动中,茶道的礼法是非常严格、精准的,这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精髓之所在。在具体茶事实践中,日本茶道讲求主客之间、客客之间、人与人之间礼法的全面、适度和规范。主客之间,客为上。主人要依据举办茶会的主题用心搭配茶室里的各种道具,以备客人观摩欣赏;而客人也要尽快察觉主人的用心,对茶釜、茶碗、茶室里的字画等可一一询问,询问方式几乎是固定的,基本都是问出处、来历、雅号等,然后要做出简短而又恰到好处的评论。客人与客人之间也分主次,在茶室要依次落座。在日本茶道中,人与物之间的礼法表现得尤为特别,这体现在参与茶事之人在使用和欣赏茶具的过程中,如喝茶时,双手要先将茶碗庄重托起,以左手掌托住茶碗,右手将碗顺时针方向转动两三次,将茶碗花纹的一面转向外面后方可饮用。

日本茶道从初始就注重伴随饮茶活动而生发的精神追求。由于日本人自我克制力强、具有坚忍的意志素养及集体协作精神,日本茶道更注重共同参于茶事、一起营造和谐氛围的特质。同时,由于日本遵循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重视礼仪与规范,因此日本茶道的规程繁琐而严格。可以说,日本茶道是通过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以提高道德修养的一种高雅仪式。而日本茶道的内容与礼法无一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日本茶道特征明显,主张以“和、敬、清、寂”的思想为内涵,通过演习程式化的茶道礼仪,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和”“敬”主要体现在茶事活动中宾主及宾客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清”“寂”既指人饮茶的环境要达到天人合一,又指参与茶事人的内心要空灵。“和、敬、清、寂”不但是对茶事活动外在表现形式的要求,更是对茶道精神的精炼概括。追根溯源,日本茶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思想的影响。

1.儒家“和”“礼”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日本茶道影响深远,尤其是作为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和”“礼”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更是明显。儒家尚和而贵仁,“和”这一思想在儒家经典中出现得比较早。《尚书·君陈》提倡载“宽而有制,从容以和”,《礼记·月令》中讲“天地和同”,这里所谈的“和”是和谐、调和、融合之意,这是儒家“和”思想较早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论语·子路》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被朱熹解释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4],也就是说君子能够加深自己的德行,让自己的心胸达到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对他人的个体性持充分的尊重态度。[5]在中国,儒家“和”的思想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谐,也指自然之和谐、社会之和谐。

“礼”亦是儒家重要思想之一。《礼记·仲尼燕居》对“礼”有明确的解释,“礼也者,理也”。《乐记·乐论》对“礼”的解释为“礼者,天地之序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因此对于儒家来讲,“礼”就是天道,是指导生活实践的法则。《礼记·曲礼上》强调了“礼”的重要性,“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见,儒家“礼”的思想对道德、民俗、言行、学习、做官、等级制度、法令纪律等均有着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要求,即要恭敬、节制,懂退让。

儒家“和”“礼”思想是日本茶道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谛”之“和”即调和、和谐之意。在具体的茶事中,“和”贯穿始终。宾主之间要“和”,主人要处处为客人着想,要为客人营造良好的饮茶环境,准备精致的吃食;客人也要及时领悟主人的好意,对主人的用意做出恰到好处的评价。同时,人与物、环境之间也要“和”,如茶碗的重量要适当,拿在手中不能让人感到太重亦不能让人感到轻薄;茶室中熏香的味道宜淡不宜浓;茶花(即茶道用花)需要应季的花木,一般是待放的花苞,一朵或两朵,加上一些枝叶,以便客人在观赏时能发现茶花的变化;茶会中的点心也有讲究,其寓意要与茶会的氛围和目的协调。人与茶事活动要“和”,参与茶事之人要专心茶事,除了例行的简短问答之外,要少言语。可以说日本茶道中的“和”其实质是以茶事之“和”带动人世之“和”。

日本茶道思想中的“敬”是相互尊重、相互承认、上下有序、内外有别、有礼有节之义。[6]在17世纪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茶礼”的称呼要比“茶道”更为流行。“敬”其实属于儒家思想“礼”的范畴,其不仅体现在茶的礼法中,也体现在茶礼中。如客人进入茶室前,主人要将水倒入洗手钵,以水声表示对客人的敬意;主客之间要行默礼,而后分开至茶室,进入茶室之后再行默礼,客人要分先后坐到事先设定好的位置;茶会结束,主客要行离别之礼;茶会之后,客人们要写书信(并附一包土特产)向主人表达谢意,此为“后礼”。茶道的“礼”,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如客人进入茶室后要向室内挂轴行礼,表示对书写挂轴的禅僧的敬意;之后要拜看地炉或风炉中的景色;随着茶事的进行也要对其他茶道具进行欣赏、赞评。整个茶事活动,一切从“礼”开始、一切以“礼”结束,有“礼”方能显“敬”。

2.道家“清”“无”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是深刻的。道家讲究师法于自然之“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提倡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时,要顺其自然,不能刻意强求,因此“清”与“无”的修养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清”即清静,主要指心神宁静;“无”指无为、虚无。《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道家看来,外物只会对人产生干扰,只有内心清净虚无,心无旁骛才能悟“道”。“清”与“无”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讲“清静为天下正”,意为清静无为者才能治理天下,这是对“清”“无”思想的较高评价。

日本茶道大师冈仓天心在其著作《茶之书》中明确指出,“茶道是道教的化身”[7]。道家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和精神理念上。日本茶道“四谛”之“清”不仅指茶庭茶室的干净整洁,亦指饮茶者内心的纯净。茶庵的仆人们要经常打扫茶庭、茶室,保持干净整洁,甚至要做到茶庭的地面没有一片多余的树叶,树叶之上没有灰尘;茶庵的主人要用心擦拭每一件茶道具,包括烧水用的炭;客人进入茶室之前要在洗手钵处洗手、漱口,通过除去外物之污浊以助实现内心的纯净。千利休讲“拂去浮世俗尘”,也即拂去心灵之尘、保持寡欲淳朴之心的意思,这与道家追求清静自然、静虚闲淡的“清”“无”思想高度契合。“道法自然”,本指凡事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听其自然而然,而日本茶道处处体现“自然”。茶庭之景就是自然的缩影,茶室被称为“草庵”,其中各种设施、道具都注重取法自然,主张求自然而然中的天人之境,讲求人对自然的“无为”。老子重物轻生,主张不以外物累形。在现实生活中,欲望和追求越多,其精神层面的痛苦也就越大,只有返璞归真、清心寡欲,才能平复起因驰心外骛所造成的精神损耗,而这正是日本茶道所追求的精神所在。

3.释家“空”“寂”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作为释家思想核心的“空”“寂”思想对日本茶道具有实质性的影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 是佛教主张的精神实质,即一切返璞归真,摆脱世俗纷扰,从内心出发追寻最自然真实的状态,由静悟到顿悟,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佛教之“寂”指“寂灭”,是“涅槃”的意译,指将世间诸事万物都灭尽的圆满而寂静的状态。“寂灭”之中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只有解脱、安乐、自在,唯有不断调整自己不好的思想、情感,才能最终进入没有烦恼、超脱生死、随缘而不变的圆满世界。

茶随佛教传入日本,出于佛教教义的规定及僧侣参禅修行的需要,使得佛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四谛”之“寂”讲究内心无烦恼,无喜悦,无杂念,神宗六祖慧能《坛经》中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寂”应是指释家思想的“空”和“寂”,不完全等同于“寂灭”。“寂”是抛开尘事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境界,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最高美学境界,表示幽雅、幽闲、宁静之意。“寂”要求茶事活动的主体通过凝神沉思以达到摈弃欲望的目的。在这个概念上,禅与茶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8]在日本饮茶之风形成的过程中,寺庙不仅对茶的种植贡献巨大,而且禅宗对饮茶习俗的推广、茶道精神的形成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禅宗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主张饮茶人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领悟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9]所以,从本质上讲,茶道即是修禅的一种途径,使人们脱离桎梏,明心见性,得“大自在”。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把“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老子《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论语·里仁》载“朝闻道,夕死可矣”,释家更是将一生修行作为修道、悟道的途径。日本茶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作为其精神内核的“和、敬、清、寂”思想,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日本茶道文化是以儒道释精神为内核,杂糅了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一种修行方式。陆羽讲“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10]。可见,修习茶道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养生、健身等形而下的需求,而且可以在“天人合一”的氛围中,提高个人乃至民族的精神素质。

[参考文献]

[1]苏畅.禅茶一味——从日本茶道中体味禅宗文化[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1):66.

[2]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晓雪.论日本茶道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现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72.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90-191.

[5]黄瑜.儒家“和同”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1.

[6]李红.和敬清寂 禅茶一味——论日本茶道[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2.

[7][日]冈仓天心,九鬼周造.茶之书“粹”的构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

[8]韩铁英.日本茶道简析[EB/OL].(2014-05-09)[2015-03-20].http://tieba.baidu.com/p/3054106797.

[9]孙艺秋.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鉴赏[EB/OL].(2010-01-22)[2015-03-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fbd7410100iana.html.

[10]栗智.日本茶道的禅宗与“四谛”[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72.

[11]白冰潮.茶道与宗教[C]//日本茶道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38-149.

篇5: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它不、以各种道团组织在民间流传,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几代道教学者的宣传和改造,道教教义逐步地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扶持,从民间走向官方,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之一。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产生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社会作用。它与儒教、佛教两家鼎足而立,互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由于它的诞生是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所以道教必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影响。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鲁迅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学艺术领域: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发生的重要影响,在西方许多作家的作品里均可以发现。同样,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曾经对中国的文学发生过重要影响。首先,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6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道教中关于玉皇大帝、东龙公、西王母、盘古真人等等传说还有道教本身所创造的神仙故事,如关于八仙的传说,以及有关泰山、华山、龙虎山、武当山等的神话故事,也盛传于民间,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教追求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也”的平等社会。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影响了许多文学家,从而产生了一批类似《桃花源记》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还有,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这种神仙思想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如《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韩湘子全传》、《吕仙飞剑记》、《七真传》等。并且道教对文学的影响,不仅反映在题材方面,还反映在文体上。再者就是在艺术领域中,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雕塑、石刻、建筑等形式及其精神,均有重要影响。如音乐上,由于道教音乐是为道教宗教活动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又蕴藏着浓厚的道教哲理,与群众的习俗关系密切,为人们所欢迎,不仅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也保留了不少历代已经失传的宫廷音乐曲调和各地民间音乐的曲调,是今天人们发掘和研究中国古典音乐重要方面。建筑上,如武当山现存的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2.科学技术:一提到道教,必然会联想到一个词——长生不老。没错,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丹术。试图通过各种方术,来达到它所追求的目标,虽然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从客观上来看,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如当时炼丹术的发展,为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并且在道教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修炼各种方术,在客观上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与经验。同时,许多道教的人往往兼通药物学和医学,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孙思邈将道教方术与中医药学结合,在导引、服气、金丹、服饵、按摩、饮食起居等方面对养生学作出了重大贡献。除此之外,道家和道教经典文献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许多数学与物理成果,对中国古代数学

与物理也有着独特的贡献。最后还有,至今我们仍然引以为傲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火药的发明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总之,道教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科技方面的宝贵遗产。

3.民间习俗: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例如,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中国的老百姓,不管信仰道教与否,对这些神灵大都很恭敬。每逢年末岁首,道教对于民俗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传统节日里,从喜庆娱乐到饮食、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如贴门神、灶马,画桃符,十分热闹。这些习俗,有些甚至延续至今。其中门神、灶马、桃符等,均出自道教。

4.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人生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传统,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甘于恬淡素朴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这种传统,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起了重大作用。同时,道教文化中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认为人的寿命可通过修炼得以延长,此种热爱现世、人定胜天的观点,既与佛教悲观厌世思想不同,又与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听天由命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它是鼓励人们积极征服自然、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经过道教的长期宣传,深入人心,不能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使人定胜天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此外,道教思想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反对自矜、自足、自大、自伐,反对骄傲自满,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文化方面的兼收并蓄态度,融摄百家,像海纳百川一样,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胸怀,容易吸收各种先进文化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而且愈来愈繁荣昌盛。

5、政治领域: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方面是上层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他们的封建统治服务,因而长期以来,道教均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另一方面,许多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也曾利用道教作为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并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发动起义的思想武器。由此可见,道教与过去中国上层和下层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6.道德伦理领域:道教是一个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化的宗教,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戒律和劝善书,包括功过格等,其中包含了许多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是合理的伦理道德思想,这些内容不仅对道教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的各种劝善书,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其根本宗旨在于劝人行善积德,去恶从善,因此在中国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道教对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其实其影响除了体现在上述的领域外,道教还对民族的凝聚力,民间的信仰,中国学术思想领域有着影响。道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篇6: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理,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哲思,并将其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去,必将对我国企业管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深入探讨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科学管理方法的有机契合方式,把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传承与创新,以实现促进我国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科学管理方法 竞争 企业管理 传承

引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逐渐转移到了具有浓郁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调查表明,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论语》、《周易》、《孙子兵法》等之类的书,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在一日本为首的亚洲四小龙崛起的背后,留给我国企业这样一个是深思: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仅仅照搬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企业更要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经验,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这才是我管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与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是文化的产物。我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智慧有着永恒的魅力与价值,因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财富,并将其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去,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更有利于不断完善和改良我国的企业管理方式,使我国企业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我国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1 页

共5页

法学101班 王紫源 201010631038

一、传统道德观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作为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国人仍旧特别重视人际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和思想道德教育。而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维系企业正常运行的不仅仅是各种规章制度和硬性规定,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准则、心理意念等伦理道德因素。而管理道德则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调整管理主体之间或者是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公平与偏袒、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来衡量管理主体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道德标准。而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仁、义、礼、智、信,以及诚实守信、仁者爱人,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因此,将企业管理学中融入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于提升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凝聚力,改善企业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必将使得企业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获得巨大的社会价值,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的重视。古代管理者强调修己、正身,反复探讨为君之道、为将之道、爱民之道,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道德标准,反映到现代管理学中就是要求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能够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实事求是,不图虚名,艰苦朴素,品行端正。而作为领导所应具备的这些品质,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甚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存亡。第二,是对作为管理课题的人的重视。传统文化中在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时,特别重视关注民本、体察民心、顺应民意、体恤民情,尚书中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数千年的古籍中,古人都对此作了反复的论证,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被管理客体的高度重视。可见,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人第2 页

共5页

法学101班 王紫源 201010631038 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树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意识,以人为核心,做到面向人、尊重人、关心人,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他们身上的的智慧与潜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传统谋略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尤其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实现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注重企业的战略谋划。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首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很多可用于企业战略性研究的一般原理。孙子兵法中讲究以谋略为中心,提倡“谋攻妙算、因变制胜”,在管理方式上,孙子提出了分级管理的原则,即“沿众如沿寡,分数是也”,其主要是强调依靠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在如何令组织富有战斗力中他又提出“令人齐武”的原则,就是要重视思想教育,同时要严明法纪;此外,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五事、七计”等理论,也已成为古往今来众多战略家的制胜法宝。将这一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企业战略决策,就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竞争对手,了解其战略部署,进行竞争者导向;第二,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去赢得顾客、占领市场;第三,正确的分析和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清醒的认识自身的资源实力,以变应变,改革创新;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对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政治环境经行分析和考量,把它们作为战略要素进行考虑,并综合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战略决策。

四、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其中,“天人合一”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时,它还是一种关于人生哲理、人生价值的学说。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把人的意志强加于自然;这一理论与现代管理学相结合,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做第3 页

共5页

法学101班 王紫源 201010631038 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可盲目决策;此外,和谐思想还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把和谐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是要求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都要做到和谐统一,互谅互让,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实现企业快速、平稳的发展。

五,传统无为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是道家文化中的精髓,这里所说的“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指不强作、不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把这种思想与现代管理学相结合,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最少的、必要的、有效的规章制度把对企业管理的干涉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协调发展。无为而治的管理是通过一种不为人注意,确实际发挥很大作用的行为方式,他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在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上不必做到事必躬亲、面面俱到,而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具体说来,作为企业领导,应该分得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分别授权让每一级去管本级应该管的事,领导只需要抓企业中的重中之重的大事,凡是那些已经授权下属去做的事,不要再去插手,领导只要管那些没有对下属授权的事情,如此一来就能将自己从企业日常管理的琐事中解放出来,从而致力于企业战略发展的制定和研究,更好地发挥领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挑战也将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加第4 页

共5页

法学101班 王紫源 201010631038 上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差异,倘若我国企业照搬西方的管理方式,其结果必定大打折扣,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开创符合我国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汲取现代西方科学管理思想,将科学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开创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超现代管理方式,才是推动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郑致光,林宏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和影响现代财经[J]1996(5):22—25

3、王仲尧《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J]1999,(1):66—68

4、夏清明论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4月 第19卷第2期

第5 页

上一篇: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下一篇:圣诞晚会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