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2024-08-18

输血申请管理制度(通用9篇)

篇1: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申请临床输血管理信息及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报告

尊敬的院职能领导:

【建设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的法律法规依据】

一、2012年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00年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国家、地方颁布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4.19.4 开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核对 制度,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之4.19.4.2 建立输血管理信息系 统,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

【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必要性】

一、计算机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化在临床科、护理单元、输血科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临床输血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它是各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化作为医院输血科管理的一部分,主要起到了血站血液信息管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医院其他管理系统高效共享相关数据,包含的信息数据涉及范围极广,可以延伸涉及到医生、护士等人员。建立输血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促进流程与信息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血液输注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二、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的高速发展的今天,输血科的工作任务也日趋繁重。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医院输血科质控工作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底子薄,由过去的血库改建而成,原始手工工作模式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输血医疗工作的需求,尤其是我们医院在创“三级医院”,医院的业务规模逐步壮大,临床用血量也在逐年增加,对输血科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输血科及临床输血的发展情况,必须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

三、输血质量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的建立不仅是临床输血质量工作的保证,也是临床输血安全的保证;不仅是提高临床输血水平的关键,也是输血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更是临床输血诊疗实际工作和输血科发展壮大的需求。输血科的管理软件系统的建立必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输血管理信息和输血科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乃当务之急,输血科全体员工恳请院职能部门领导酌情调研,予以批准为盼。呈送:

2016输血科申请人: 年2月22日

篇2: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指导本医院临床输血科室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执行日常工作。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严禁输安慰血、搭配血、人情血,严格控制3单位以下少量红细胞制品的输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本医院应使用山西省卫生厅正式批准文号的单位供血,根据临床输血申请情况,定期向供血方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临床医生给患者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临床病情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

四、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行输血治疗。

五、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应涵盖RBC、HbPlt)、ABO正反定型、RhD血型初检与确认及RhD阴性患者的RhD阴性确认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有输血史、妊娠史和短时间内多次输血)、凝血功能、乙肝五项、丙型肝炎抗体(HCV)、梅毒抗体(RPR)、艾滋病抗体(HIV)和谷丙转氨酶(ALT)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家属)。

六、交叉配血需两种以上方法,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七、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严格执行临床输血审批制度,经审签后至少首次申请应连同血样本一起提前送输血科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备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应具备以上条件并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八、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紧急输血外,应至少提前一天向输血科递交输血申请单,特殊血液成分供血如洗涤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须提前预约。

九、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十、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的血液标本采集、输血科标本接收、输血相关检测结果审核前、血液及血液成分的接收、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发放与领取前、临床输注前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十一、用于检查的血标本及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一般以三天为限。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保存于2~8℃至少7天。

十二、输血科接收标本时应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病人姓名、血型、性别、床号、年龄,严防采错标本,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立即与相关科室联系,重采血样。

十三、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十四、由医护人员领血,血液发放与领取时双方应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配血记录单、血袋标签及血液外观,正确无误后,双方办理血液领取登记及领血专用凭证签字手续,并使用符合血液储存条件的血液专用运输工具运送至临床使用科室。

十五、勤工人员、家属一律不许代替医护人员领血和代替医师签字、填写血型、用血量以及改填输血申请单。

十六、临床输血科室在血液运送至输注前应避免血液强烈震荡、破损、污染。临床科室血液领回后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遵循慢后快的输注原则,除了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及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十七、输血期间和输血后,必须严密监护患者,以便及时察觉可疑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连同血袋一并送输血科保存。

十八、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按规定程序对可疑的不良反应迅速调查和治疗处理,并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处理记录表后送输血科保存。如果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还必须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输血科应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资料并上报医务科。

十九、临床用血科室必须将输血后血袋统一登记回收,并按院感要求包裹封贴标识后由专人送输血科于2-6℃下保存24小时,如无输血不良反应,按医疗垃圾处理相关规定由专人运送至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

二十、血液领取后,原则上不得退回。除非有特殊原因,但出库时间也不得超过半小时,而且血液未经冰冻或加温,保存完好,经输血科检查合格后可酌情退血。

二十一、医院血液及血液成分不得发生责任性报废与退库,如遇血液及血液成分有其他不明原因需查证的、血液血型不符的、有质量问题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呈阳性的及紧急调配的等情况可行退库手续。

二十二、输血科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完好,全血、红细胞、代浆血冷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应当控制在20-24℃,应当作好血液冷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学标准。

二十三、输血病历首页上输血类型、数量必须与医嘱、输血配血记录单相符,输血病历中输血配血记录单三查十对与执行记录完整且输血记录时间与输血实际时间相吻合,输血病程与监护记录内容完整、详实,应包涵输血指征、输血目的,输血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有否输血反应,输血疗效评估等内容。二

十四、大量输血和紧急输血,若医院血液库存量紧缺,供血方又不能及时调配的可按血液应急管理制度启动应急用血机制,给予配合型输血。

篇3: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1 临床输血的评估

有调查显示:同等临床状态下血液的输注数量差异明显, 说明临床用血存在过度和不足的现象[3]。临床医师对临床输血的评估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失血量、实验结果, 对临床输血做出全面评估, 并比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 中附件3《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和附件4《内科输血指南》[4]中的输注指征, 作出输血与否的决定。临床医师在作出输血与否的决定前应考虑10个问题[5]: (1) 患者的临床预期如何? (2) 为减少患者输血需要, 可否使失血量减少? (3) 能否用有其他替代输血的疗法? (4) 患者输血指证是什么? (5) 患者经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有多大? (6) 输血给患者带来的益处是否大于潜在的风险? (7) 如不及时输血, 是否有替代方案? (8) 患者出现急性输血反应, 是否能做到应对措施及时正确? (9) 输血的决定和理由是否在输血申请和病历表中明确记录? (10) 在此情况下, 如果患者是自己或至亲, 是否接受输血?

2 临床用血申请

2.1 择期手术临床用血申请

医院应择期手术临床用血申请进行明确规定, 应以医院的血液申请方案为指南, 确定临床用血申请的数量。医院血液申请方案应由医院输血委员会或由决定输血的临床医师会, 同血库根据当地情况制订, 并通过验证实际执行情况, 对血液申请方案进行监测和评估。常规开展外科手术的医院应制定和执行一个用血申请方案, 该方案应以一览表形式来显示择期手术正常预期用血需求, 该方案应当反映通常情况下常见的手术用血数量, 和术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的血液单位数量。并以此为指南来确定每种手术通常情况下应申请的血液制品数量。同时根据手术的预计的失血量和复杂程度对该数量进行调整。此方法可以确保患者一旦需要输注血液, 备用血液可随时供给患者, 有效节约费用和时间。

2.2 紧急情况用血申请

粘贴血样标签和确认患者身份是紧急情况下申请血液, 容易出错的环节。应制定紧急情况血液申请方案;该方案应列明: (1) 方案送达血库时间及接收人; (2) 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 (3) 用血时间; (4) 送血人员; (5) 血液送达地点。紧急情况下经临床医师的特殊申请, 可以使用未经配型的血液, 但必须在用血申请单上写明“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输血”并由申请医师签字。

2.3 用血申请取消

已向血库提交的输血申请取消时, 应该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前往血库说明情况, 或向血库递交书面备忘录该备忘录必须有申请医生亲笔签名。血库在收到备忘录前, 输血前各项检查照常进行。

3 讨论

要严格根据输血指征, 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临床医师作出输血与否的决定前应充分评估, 谨慎作出输血方案, 必须在输血申请上应注明输血目的, 填写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失血量、血液检测指标, 对不符合输血指征的输血申请必须注明原因。从制度上杜绝血液的滥用和浪费, 不输“营养血”、“人情血”、“保险血”, 确保最急需的患者能够用到足量的血液。

摘要:大连地区22家医院1277份病例, 共输血4559次, 合理用血为2315次, 不合理用血2244次。不合理用血比例为50%, 因此, 必须注重临床输血评估及用血申请监测评估程序, 降低不合理输血比例。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程序,输血评估,用血申请

参考文献

[1]WHO.Blood safty and clinical technology strategy 2000-2003[R].Geneva:WHO, 2001:2-3.

[2]叶萍, 席惠君.大连地区临床用血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 (5) :331-333.

[3]The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blood components[M].Canberra:NHMRC, 2001:24-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卫医发[2000]184号.

篇4: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如缺患者和家属签名、签字人与患者的关系、输血前各项检查结果、输血知情告知内容等。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说明输血治疗的利弊,要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1.3输血前实验室检查有漏缺现象

输血前血常规、ALT、乙肝五项、Anti—HCV、Anti—HIV、梅毒抗体五项检验有漏检项目,输血始终存在着风险,对输血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判断患者输血前血液有无传染性的指标、是否有输血适应证的重要依据。如果输血前未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必然处于被动地位。1.4输血适应征的把握不严 输血的适应症、目的在病程记录中未反应出来,或把握不严,输血品种选择不当,有滥用现象。 输血仅根据实验室指标机械地评价,欠缺结合病程中患者症状、体征的综合分析。

1.5 病程记录中缺乏输血过程记录 输血成分、血型及血袋编码、输入量、输血过程有无输血反应及其处理1.6 输血后疗效评估不及时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未对输血治疗的疗效作出评价,有重治疗过程而不重结果的现象。1.7 麻醉记录和术后小结记录不详细 患者术中病情叙述、输血目的、出血量、输入成分、输入量记录不详细,个别记录的用血量与病人术中实际用血量不符。1.8 输血护理记录不完整 输血执行者对整个输血过程的记录过于简单、描述不准确。存在未对执行医嘱记录的检查、输血执行者未签名,具体开始输血时间、输血结束时间未填,缺少及输血过程中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 2问题的存在原因2.1 对输血医疗文书的意义认识不足 输血始终存在风险,极易发生医疗纠纷。部分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 ,对原始输血各项记录在法律纠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根据我国《责任侵权法》医疗损害责任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能以反证的方式证明医疗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有过错,医疗机构则不承担责任侵权赔偿”。输血病历是是临床输血过程的客观记录和文字见证,一旦当发生法律纠纷时,输血病历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依据之一,是一份客观的法律文书。做为法律纠纷的举证依据对医护人员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2.2 对输血规范、病历书写规范理解不够 临床工作存在重临床行医,轻文书书写质量的现象,认为治好病就行,记录病历质量无关重要。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输血规范理解不够,在输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文书存在不同程度缺陷。部份病案没有在病程中对输血指征把握不严格,要是临床医师是对输血规范理解不够;输血护理记录不完整,反应出护士对对输血反应知识欠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理解不够。 2.3 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不到位 医院对输血安全问题存在只重血液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而不重临床输血的标准化管理心态,从而导致监管不到位。临床输血病历的缺陷也反应了当前临床输血质量体系的缺失或不健全,表现出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不清、临床输血委员监管不严、人员缺乏系统培训、风险意识低、输血相关记录缺乏溯源性等问题。3 防范对策3.1 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法律意识增加,人们对整个医疗过程的知情权要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行医疗责任举证倒置的今天。临床输血病案文书是输血过程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稽查凭证属性,可为输血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是非认定、责任判定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提供依据[1]。组织医务人员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有效学习,使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完整规范的输血病历在防范医疗风险中的重要作用。3.2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

:

篇5:输血申请单

临 床 输 血 申 请 单

预定输血日期: 年 月 日

受血者姓名: 性别:(男、女)

年 龄: 病案号: 科别: 病区: 床号:

临床诊断: 输血目的:

既往输血史:(有/无): 孕 产 受血者属地:(本市/外阜)

预定输血成分: 预定输血量:

受血者:

血型: 血红蛋白: HCT: 血 小 板: ALT: U/L: HBSAg: AntI—HCV: AntI—HIVI/Z: 梅毒:

申请医师签字: 主治医师签字: 申 请 日 期:

备注:请医师逐项认真准确填写,请于输血日期前送输血科(血库)

﹋﹋﹋﹋﹋﹋﹋﹋﹋﹋﹋﹋﹋﹋﹋﹋﹋﹋﹋﹋﹋﹋﹋﹋﹋﹋﹋﹋﹋﹋﹋﹋﹋﹋﹋﹋﹋﹋﹋﹋﹋﹋

受血者姓名: 受血者姓名: 病 案 号: 病 案 号: 病区 床号

篇6:关于临床输血分会成立的申请

***医学会:

输血医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与血液和输血相关的基础理论、血液免疫机理与临床治疗、技术应用与扩展、献血服务与血液质量、成分输血与血液制品应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信息化管理等,研究和推广输血新技术,达到输血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

2014年1月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医学分会在北京成立。2015年11月**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在**成立。2016年7月30日输血医学正式增设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为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促进***临床输血医学专业的发展,为***临床输血医学专业提供学术交流、技术交流、培训***临床输血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推广无偿献血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我们申请以*****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输血科为技术基础,联合全***临床输血医学工作者,成立“***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现将有关事宜进行汇报,希望得到院领导及医学会的批准。

一、分会中文名称为“***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二、分会是***医学会领导下的分支学术机构。由**省临床输血医学分会进行业务指导,***医学会领导。以*****人民医院医院输血科为技术基础,负责组织***本学科(专业)的活动。

三、**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今后的工作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医学会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为我市的输血学的发展探索方向、为当前输血领域存在的问题找寻解决途径。切实落实分会的各项工作,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2)推进学科组织建设: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临床输血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临床输血医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积极发展会员,吸纳从事输血专业的各类人才。

(3)调研我市输血医学的现状: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从事输血行业的医师、技师、护士的人数及百分比,了解输血行业人员的层次结构,以及了解我市输血医学发展的具体情况。

(4)建立输血分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会各项制度,对于两次无理由不参加分会会议的委员考虑退出机制,调查清楚不再从事输血行业的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安排。

(5)建立技术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临床输血医学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探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密切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委员和其他医学人员学习业务,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国内外、省内外的学术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临床输血医学的先进技术。开展临床输血医学、无偿献血知识科普的咨询服务活动。大力推动临床输血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依法维护输血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承办医学会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任务。发现、推荐和培养优秀输血医学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在输血医学科技活动成绩优异的委员和会员,以及在学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会工作人员。(6)整合学科资源,强强联合:把输血学与有优势、有特点的学科强强联合,组建一个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出精品的团队,为发展我市输血事业和专业建设做出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在市医学会领导下成立***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将对我们***的临床输血医学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如果医学会批准我们成立,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勤奋工作,更好地为临床医学和患者服务,为输血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筹委会

篇7: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符合用血条件 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3 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4 严重烧伤病人。

成分血的适应症 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4 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VII因子、XIII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量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输血前评估 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液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及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去,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各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四

输血后评价 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3 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分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输血效果评价

术中情况:

实际用血量:红细胞------ML,血浆-------ml,血小板-------人份,其他------

输血后相关检查:

篇8: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12月本院输血科收到临床输血申请单9660份。

1.2 方法

对每一份输血申请单逐项认真核查,并分类统计进行分析。

2 结果

9660份输血申请单中,填写完整并且规范的5258份,占54.4%,填写不完整或不规范的4402份,占45.6%。4402份不规范申请单主要问题见表1。

3 讨论

从表1可见,4402份输血申请单上书写不规范之处累计达12803处,有的申请单上有多项空白或不规范书写,现逐项分析讨论。

3.1 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漏填或错填,主要表现如下

(1)漏填患者姓名或住院号;(2)病人的姓或名字中某一个字写错;(3)把其他患者或医生自己的名字写上去;(4)患者住院号错填或字迹潦草无法辨认;(5)床位号相近、名字相近的患者的姓名或住院号搞混。分析其中原因:有的急症病人无自主意识又无家属朋友陪护;或正在办理入院手续,病人住院号医师暂时无法填写;或因为医师疏忽大意造成错填;有的医师认为年龄无关紧要而空填。这样有可能造成张冠李戴,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

3.2 患者科室漏填或错填,主要表现为错填

此种现象多出现在有多个病区的大科室或多个科室会诊中,例如值班医师跨病区为病人诊治,需要开输血申请单时,习惯性的书写医师所在病区名称。科室的漏填或错填耽搁了输血科的发血时间,对于急性失血病人时间就是生命。

3.3 患者血型漏填或错填有398例,其中多数为漏填,分析原因如下

(1)急症入院患者,没有事先化验血型,血型标本、合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由护理人员一同送至输血科;(2)血型已送检,但报告单未发送回患者科室;(3)个别医师因主观原因空填。血型的错填虽占很小比例,但对输血安全威胁最大,造成的后果最严重。因此笔者建议为了输血安全,患者入院后,临床医师应对其进行输血可能性评估,对潜在需要输血病人进行常规化验血型,输血前血型进行二次检测,避免了标本采集的人为错误。对于多次输血患者,应尽量找到该患者的过往输血记录,作为参考;同时笔者建议每次输血前都做血型鉴定包括ABO和Rh血型,确保血型无误,保证输血安全。

3.4 Hb的漏填,没有参考数据,导致输血科无法了解病人贫血情况,也就无从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证[2]。临床实践中可见到一些医生给患者输血1~2单位(200~400mL)的病例,这种输血应该讲大部分都是不合理的。要么是这些患者根本不需要输血,要么是这些患者输血量不足,未能起到应有的疗效。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输一单位全血(200mL)或红细胞时,患者血红蛋白只能升高5g/L,输血2单位只能提高患者血红蛋白10g/L。对于真正需要输血的贫血或急性失血患者来讲,仅提高血红蛋白5~10g/L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3]。

3.5 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20几种,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0%,也就说估计我国有1.2亿左右的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4]。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性学调查,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例HCV感染者。卫生部公布2009年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梅毒列发病第3位。2005年每10万人中梅毒确诊病人达到5.7例,20年来,梅毒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卫生部已将经血传播相关疾病列为住院病人必查项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经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用血志愿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但是,一旦因为HIV、HCV、USR、HBsAg未检测,患者在输血后检测出患有相关疾病,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将出现十分被动局面,同时也为院内感染和医疗人员的自我防护敲响了警钟。因此笔者建议对每位新入院患者必须进行常规HIV、HCV、USR、HBV检测,对于急症患者一定要在输血前抽取检测标本,并记录采血时间。杜绝院内感染,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6 输血目的漏填主要是疏忽或不重视,而输血目的的错填以输血浆表现的尤为突出

现在仍有很多医师把输血浆的目的写为“扩容”或“补充蛋白”,更有甚者写上“纠正贫血”。分析原因:(1)传统输血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血浆可以补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各种蛋白成分和扩容的作用;(2)对血浆输注引起输血不良反应重视不够。血浆有潜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且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上有许多比血浆扩容效果好且安全的扩容制品,如代血浆、白蛋白等。血浆中的白蛋白浓度低,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白蛋白浓度,同时会增加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染病风险,同时可能造成某些患者(如恶性肿瘤恶液质、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等)发生钠水潴留。

3.7 临床诊断、输血史、妊娠史的漏填

分析原因可能有一部分患者临床诊断、输血史、妊娠史尚不明确,医生无法书写造成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疏忽和不重视导致。人类已知红细胞血型为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多次输血、妊娠、疾病均可产生抗体。因此《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在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都要做抗体筛选试验。

3.8《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

申请输血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申请医师和抽血护士的签名漏填则有可能导致出现医疗纠纷后的责任认定困难。

3.9 预约血类别未填或不规范填写

主要原因是某些医生的输血知识缺乏造成的。例如有的医师不懂血液制品的单位书写方式,误填写为“悬浮红细胞400mL”或“血浆2u”等。而申请血类别:(1)急;(2)手术备血;(3)普通。漏填或错填,则直接扰乱了输血科的日常工作,有可能把普通用血当急症处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或者急症当成普通用血处理,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中输血申请单书写不规范之处,漏写部分占相当大比例,主要是医疗人员重视不够引起的,而错写主要是责任心的问题,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更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应按规定逐项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抽血护士采血前也要逐项认真核对,抽血签名后送往输血科,再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一遍,输血科严格把关,争取使每一份输血申请单完整规范,确保输血安全。

摘要:目的 通过对输血申请单书写情况统计,分析书写不规范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引起医疗、护理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书写的重视。方法 对2009年3~12月输血科收到临床9660份输血申请单,逐项核查并统计,以项目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 9660份输血申请单中,规范书写的5258份,占54.4%,不规范书写的4402份,占45.6%,不规范书写累计达12803处之多。结论 输血申请单的不规范书写可能为输血安全和医疗纠纷留下隐患。通过对输血申请单统计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规范书写的重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范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输血申请单,书写情况,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2000年6月10日卫生部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S].1999年1月5日卫生部卫医发[1999]第6号发布.

[3]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篇9:输血申请管理制度

【关键词】 输血科;安全管理;临床输血;纠纷;措施防范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7-01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和有效,这两者是辩证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如果尽管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输注的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1]。自2002年9月1日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纷越来越多,而输血科的安全规范管理则是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现笔者分析近几年临床输血纠纷的实例及预防纠纷的几点措施如下;

1 建立、健全输血科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临床输血,减少临床输血纠纷

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输血科各项管理制度、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组织实施各项制度等并确保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组织学习本科所有人员并确保每人均能理解,带领全科人员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输血科管理办法》,使输血科的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提高了工作的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

2 加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工作人员及血站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预防医患纠纷

2.1 临床方面应该严格管理,堵塞漏洞 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医护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对已经发生的差错和纠纷应采取个案分析,对案例进行讨论剖析,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纠纷产生的原因,使全體医护人员逐渐学法、懂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2.2 对于输血科工作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尤其是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配血双签字制度。交叉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采用聚凝胺法。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同时输血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不断发展规律的要求,通过各种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巩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每年派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性会议,拓展视野,接收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质量意识关,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输血的思想意识,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及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2.3 对于血站工作人员来说。目前血站检测血液技术都比较成熟和安全,但是有极少用于临床输血之后患者出现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国内均报道经输血传播艾滋病、丙肝、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窗口期”因素。(2)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3)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4)由于献血员自身情况造成[2]。由于以上各种情况的存在,就造成血液污染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构成输血而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造成患者严重的损害和后果,使产生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血站应该强化管理,规范健全创建机制始终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质量意识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按《质量工作手册》进行考核,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牢牢把住了血液的检测质量利用。

2.4 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血液制品进行怀疑、抱怨甚至纠纷。笔者曾值班时遇到一位肿瘤病人输注一袋血浆后发生荨麻疹、皮肤潮红等输血反应症状,患者家属要求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工作人员予以解释,笔者亲自向病人家属解释,根据患者症状属于正常的血浆过敏反应,荨麻疹反应较常见,发生率可达1%-3%[3],但病人家属一直认为就是血浆质量有问题,并且患者家属在输血科情绪激动,任何解释都是无法听进去,从而引进一次临床输血纠纷。笔者认为,在输血前让患者家属认真阅读输血治疗同意书,以做好输血时发生的任何输血反应。

3 共同努力,提高输血技术,把输血医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减少医疗纠纷隐患

临床科室,输血科,血站等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医疗诊治过程,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更要加强输血科以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引进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更放心,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总之,现代医疗纠纷的发生是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输血科认为规范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2] 安万新.输血技术血[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07-210

上一篇:简介英语下一篇:通风与空调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