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小学

2024-08-13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小学(精选8篇)

篇1: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小学

你见过小人的国家吗?你见过个个都是巨人的国家吗?你见过经常陷入沉思的人吗?你见过马是主人的国家吗?在格列佛游记里,这些都不是幻想,而是现实。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是一个叫格列佛这位喜欢冒险的人,在四次出海时,经常遭遇事故,因此4次飘到了4种不同的岛屿上。第一个是小人国,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童话书里经常可以看到。格列佛在小人国里成为了一个大臣,但是被迫离开小人国。我觉得还是飞岛国比较有趣,格列佛被一个好朋友带他去参观“科学博物馆”里面的人老是空想,想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我看了这一本书觉得,在生活里一定要善良,不能看他以前是你的仇人,就对他不好,应该更他做朋友,善待他。我们还不能没有实际的空想,一定要根据生活实际,有科学依据的做事。有一篇课文讲述了横着切苹果的,那叫我们创新没错,但不能盲目创新。要做出有用的创新。在格列佛所历险过的这4个国家内,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忏悔了许多。希望大家去看一看。

篇2: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小学

在这些故事里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大人国、小人国的历险了。

曾经来往甚多,且十分友好的两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国和利立浦特国,却为了打鸡蛋打大头还是小头导致兵戈相向,从而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立浦打败了前来入侵的不来夫斯古,受到了奖赏。可贪婪的国王不满足,他想让主人公一举消灭不来斯古,主人公拒绝了。加上大臣们诬蔑,伤心的主人公逃到了不来斯古,不来斯古国王十分公正、讲义气,安全让主人公回到了英格兰。

读到这,我心中不免有些想法,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所谓口腹蜜剑,甜言蜜语最会麻痹你。书中的慧骃国便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纯洁的、善良的,没有猜忌、谎言、贪婪。

篇3:小学生游记习作教学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小学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为: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通俗地讲,小学习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要让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观察和体验离不开活动,这两种能力需要在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因此,为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教师通常带领学生去亲身体验,让学生走近观察和感受的对象,去倾听、触摸、品味。学生通过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有感受的事,降低了习作难度,克服了畏难情绪,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游记习作的教学现状

游记是习作教学的内容之一。游记是一种对游历进行记录的文体,可分为记叙型游记、抒情型游记、写景型游记和说理型游记。小学阶段的习作往往以记叙型和写景型游记为主,没有“游”的记录,就不会有“游记习作”,因此,许多教师会适时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如春游、秋季到采摘园体验收获、冬天到雪乡体验农家乐,然后让学生写游记。这些活动听起来很有趣,语文教师的初衷也是期望将写作教学与儿童生活融合起来,从而使儿童与写作、生活共同成长。然而,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某文化学校组织了一次“六一,跟着老师去爬山”的活动,学生们报名十分踊跃。孩子们对于户外体验十分感兴趣,听说可以走出教室,和小伙伴到帽儿山看侏罗纪时期的酸性火山岩,体验惊心动魄的玻璃栈道,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他们欢呼、大叫,教师想让他们安静下来都难。

在孩子们整装准备出发的当天早上,学生坐在教室里,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互相交换着内心的激动。然而,当任课教师走进班级,给孩子们讲解写作技巧时,孩子们安静了,他们安安静静的记下了游记写作的步骤、如何写景、如何写人、如何写物、如何写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口中的写作技巧也灌进了学生的耳朵里。终于结束了这场体验前的辅导之后,学生们踏上了“愉快”的旅途。抵达目的地后,孩子们从车上奔了下去,他们环顾四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爬山。但任课教师再次讲解了观察要领之后,孩子们才得以“放行”,而且孩子们被要求做到:要拿着纸和笔,要记下自己看到的景物、路线以及感受。整个爬山途中,时不时地会传来教师的提醒:“同学们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在这次游览过程中,学生已经忘记什么是真正的体验,在这种前提下写出的作文,学生已没有真实的自我和话语,这样的作文教学不是在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是在扼杀学生的思想。

三、游记习作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整个活动都是教师精心策划,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习作,教师针对地域文化特点,慎重地选择游览地点,使学生能够熟记游览过的景物、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在出发前已经设计好了游览路线,学生要跟着教师的设定一步一步游览,而不是去体验自己想去的地方。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告诉学生,本次游览的目的是为习作服务,学生要记住游览路线和内容,做好笔记,在教师的统一号令下,学生情绪变得低落。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教师一直将学生锁定在自己的视线周围,学生的目光随着教师手指的移动而转换,游览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全凭教师掌控。

观察与习作原本是基于儿童兴趣之上的一体化行动,它们互相包容,观察是习作素材的累积、是习作动机的激发,习作是观察活动的映射、是对观察内容的加工。同时,它们又互相消解,观察不是“考察”,而是愉悦身心的游览,习作不是“写字”,而是审美愉悦的分享和交流。不能把习作片面地视为观察的后续活动,也不能把观察功利地看成习作的前置行为,因为习作与观察是同构共生、互为因果的系统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淡化观察与习作的痕迹,化负担为经历,使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营造的言语交际活动。

户外游览活动原本是一件让学生非常欣喜的事,但由于教师布置了习作任务,学生的热情被冷却了,游览也变得没有了趣味。学生关注点也不是景物,而是作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除了要教给他们学习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上学习。教师的过分牵引指挥,只会使学生丧失对习作的热情,使学生的精神变得涣散,童心变得愚钝,再美的景致也无法进人学生的内心,再美的画面也不能产生审美的愉悦,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对习作而言有害无益。

四、游记习作的教学建议

游记教学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选择观察对象。由于游记教学的特殊性,在游览之前教师要明确游记教学的任务。游记是为习作做准备,教师要明确游记目的,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心中有数并不是要将学生的手脚和自己的绑在一起。习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习作的方法,无需面面俱到地大包大揽。观赏哪些景观学生有自己的主观倾向,只有让这种意向得到满足,学生才会生成感受,有所表达。教师让学生自由地游览,学生有了观察的选择权,才会呈现出风格迥异的思想火花,使学生性格和能力的多样性、差异性得到展现,习作中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

游记教学应该教在前、赏在中、讲在后,各不干扰。教即教方法,教观察的方法,教习作的方法。在游览之前,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哪些景物、如何去观察、观察后有哪些感受,要留心将自己喜欢的景物或者瞬间记录下来,拍照也可,随时捕捉习作素材。赏即欣赏,欣赏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味生命的奇妙,将感受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最后在习作时形成文字。讲即讲授,与教不同,讲的内容更为具体,在系统讲解习作方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游览景物的记忆。学生在回忆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对游览情绪的表达,在口语的表述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为习作奠定基础。教、赏、讲三个方面组成了游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是为赏做准备,赏是为讲做铺垫,三者一气呵成、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教不是教习作,而是教观察,讲才是习作教学的开始,赏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不应多加干涉,否则会降低赏的效果,不利于习作教学的开展,只有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游记习作教学才会取得成效。

游记习作教学要注意营造快乐氛围,提起习作,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厌烦。虽然游记作文教学的形式较以往的习作课新颖和灵活,但当学生回到课堂,提起笔习作时依然眉头紧锁,教师要合理地切换这两个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厌烦情绪。首先,营造一个快乐的意境十分重要,可以进行“二次游览”,调动学生的回忆;其次,采用灵活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分组竞赛,讲述自己记忆深刻或者有趣的事,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在竞争的氛围中,忘却习作的压力,使学生畅所欲言,为习作打下坚实基础。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讲述汇总向大家汇报,评出最佳演说家,学生在这样的情绪下开始习作,习作效果非常好。

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默长思或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遗憾。”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守护学生时代独有的“童年的痴拙”,时光会褪却孩提时的稚嫩,但带不走孩子们回忆里的欢声笑语和真情实感,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会有发自真心的情。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小学生是不会写作的,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写作。教师在强势推进作文教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入到权威的窠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超越儿童的言语特征,轻视儿童鲜活动感的生活体验,作文课成为习作制造课。游记习作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体验,在观察和感受中体会游玩乐趣,在快乐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游记,习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第2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3]管建刚.作文重要的是内心想法和感受[J].小学语文教师,2011,(增刊).

[4]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5]向红云.反思小学游记类作文的教学[J].教学艺术,2015,(1).

[6]李家栋.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7]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朱永新.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篇4:《西游记》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四师徒同行到西天极乐大雷音寺取经的故事。唐三藏是一名高僧,后来受观音菩萨指点到西天取经。虽然取经路途遥远,难关重重,但他都勇敢地面对,他这锲而不舍的精神及毅力成为世人的典范。在取经途中,他收了三个徒弟,一路以来他都以我佛慈悲来教导他那三个徒弟。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徒弟们顽劣,他都从未放弃他们。最后,他总算能修成正果,普度众生。

孙悟空也是《西游记》里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孙悟空原本是花果山的一只石猴,后来得到菩提老祖的悉心教导,学成长生不老之术,被玉皇大帝召上天庭封做神仙。因为骄傲及顽劣,他大闹天宫,结果犯下滔天大罪。玉帝命十万天兵天将捉拿他,结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最后经过唐三藏的教导,他终于浪子回头,顽劣的他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最终他获得大成佛法,被封为“斗战胜佛”。他那浪子回头的态度很值得世人学习。

猪八戒是天庭的一小卒。由于下凡屠杀妖猴有功,被封为掌管天河十万天兵的天蓬元帅。他因为好色调戏嫦娥,被王母娘娘贬下凡间,历尽千世情劫。后来猪八戒被唐三藏收为徒弟,经过师父多年的悉心教导,他及时悔改。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变得更踏实和懂事。最后,他被封为“净坛使者”。

沙悟净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对我而言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他本是天庭上的卷帘大将,不但聪明绝顶而且法力高强,可说是文武双全。因为他一时的好奇心,打破了王母娘娘的流连灯而被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底做了一个小妖精。后来,遇见唐三藏,就成了他徒弟。在取经途中,沙僧细心地照顾师父。即使师父生病,他也从未离开师父,而是加以保护。因为他这些年来护师有功,被封为“金身罗汉”。他那尊师重道的美德是世人的典范。

总结来说《西游记》是一本有修养和有益身心的书,所以空闲时间我们不妨阅读这本书来学习里面的真谛,把自己带入书中,来一个穿越时空之旅!最后,我非常地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吴承恩,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本名闻天下的惊世杰作《西游记》!

篇5: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小学300字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就被书里的内容所迷住了:袖珍的小人国、巨大的大人国、会飞的国家,还有神奇的慧驹国。只要是我们平时所想到的国家都一一出现在这本书里。阅读了这本书,我就好像跟主人公格列佛一起去探险一样,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被我一一克服了。

其实,我最佩服是还是格列佛主人公,虽然他一路上几次遇到海盗,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而是坚强地克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他的机智、勇敢和拥有丰富的知识都让人由衷地感动欣慰。从他身上我获得了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另外,在第四部马的王国里,还出现了一种丑陋的动物——野胡。它们的基本相貌与人类很相似,却非常难看,而且具有贪婪、懒惰、贪财、好斗等不良习惯。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丑陋的动物存在,只要在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想:我要做一个好人,不能像野胡那样坏、

篇6:格列佛游记小学生读后感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世界流行的一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是一本特别经典的一本名书,是一生必读一本书之一。书中讲了格列佛到了居民身高六英寸的小人国、身高直立如塔的巨人国、浮在空中的飞岛、充满理性的慧骃。一部集冒险和幻想的小说,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吧!!!~

格列佛的全名叫作莱缪尔。格列佛,是一位水手医生。本书中的格列佛是一位热爱航海的年轻人,第一次便遭遇暴风雨,来到了一个小人国利立浦特,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便会说他们的国语,不就之后,因为布莱夫斯库想要进利立浦特,格列佛为了保护利立浦特将布莱夫斯库的一部分战舰都拖到了利立浦特,战争的原因竟是因为利立特浦原来的吃鸡蛋的方式是从大端打破鸡蛋,可是有一次,国王打鸡蛋不小心将手指弄伤了,国王就规定以后吃鸡蛋必须从小端打起,一些大端派的人受不了这个命令,逃到了布莱夫斯库,因此发生了战争。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又遭遇了暴风雨,到了一个慧骃岛,岛上的马有这非常高的理性。

篇7:小学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作品内容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是妈妈在网上给我买的,我很喜欢这本书。书里讲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S国发生的故事,真是奇妙有趣,也使我受益匪浅!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就被书里的内容所迷住了:袖珍的小人国、巨大的大人国、会飞的飞岛国,还有神奇的慧S国。阅读了这本书,我就好像跟主人公格列佛一起去探险一样,()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一一克服了。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是格列佛主人公,虽然他一路上几次遇到海盗,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而是坚强地克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他的机智、勇敢和拥有丰富的知识都让人由衷地感到佩服。从他身上我获得了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决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各种精神!

篇8: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小学

关键词:游记散文,优化方法,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 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 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 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 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 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 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 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 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 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 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 ”和内洞 “奇妙美 ”得到了显现 。 此外 , 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 ”,洞口是 “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 ”、 “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 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 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 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 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 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写手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 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 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 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 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 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文做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 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 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 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谌勇.融自然神韵与人文情怀于笔端——游记散文写作略谈,2012.

上一篇:《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下一篇:整改落实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