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简介

2024-08-07

鲁迅先生简介(精选8篇)

篇1:鲁迅先生简介

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是我们大家认为我们最了解的中国作家, 从中学时代起, 教科书就把我们带入他的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心灵中留下了作者的形象, 然而时间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变得复杂。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探索鲁迅先生更多的文章,不再是以前易懂且略带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亦或是《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开始读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鲁迅先生其人其事也开始渐渐为我们所知。于是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如何的。

我觉得提到鲁迅先生不得不提到鲁迅精神,早在1937年,即鲁迅逝世一周年,毛主席在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演时就总结过鲁迅先生身上不灭的民族精神有三个,首先是政治的远见,由于中国现代各种思潮本身的政治性,由于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裂的激化,使得斗争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政治内容,并且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必然成为被时代播弄的糊涂虫。鲁迅先生最突出的特点——他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清醒,正是他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意识和不断提高的政治觉悟才获得的。其次是斗争精神,并且表现在鲁迅先生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会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再次是牺牲精神,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最后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向世人塑造和展现的他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引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因为主席的评价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并且我深刻的感受得到主席对鲁迅先生在逆境中所显示的反抗意识和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的钦佩。无疑,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很高的,不管现在关于鲁迅先生有多少论争,我始终觉得主席的评价是正确的方向,鲁迅先生为塑造顽强不亢的民族魂做出了一个文人所能做的一切,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和先驱者, 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杂文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而且他的文学作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 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 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 璀璨华美的文采, 鲁迅先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 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 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能征服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能征服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具有新时代仍能传承的证明么,无论如何,我是很钦佩鲁迅先生的。

因为鲁迅先生涉猎的文学体裁很广泛,而我还未能把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细细品味,所以只能凭借我所读过的来谈谈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在其文章中被称为奴隶、下等人、卑贱者、被吃者)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并表现了他本人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中国下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这在其作品《阿Q正传》、《药》、《祝福》中均有体现。例如浑浑噩噩的小混混阿Q鼠目寸光、盲目跟风;孱弱可怜的小栓被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丧命而不知;善良懦弱的祥林嫂得不到解救竟求助于迷信的无知而悲惨的一生等等。

鲁迅先生还关注“国民性”问题,它像一条红线一样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著作,是“鲁迅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就《阿Q正传》而言,这部作品以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对国民性的反思推向极致。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充满了病态、荒诞、畸形和丑陋,中国民众中的确有很多阿Q式的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人物。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鲁迅先生创作一系列剖析国民性弱点的作品,是还丑以丑的本来面目,其目的是通过民族的自我反省实现民族的自我拯救。鲁迅先生还是深刻的自我剖析者,自剖意识是驱使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大内驱力之一。在小说、散文、杂文等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中,无不活跃着鲁迅先生自己的身影,倾诉着他自己的声音,甚至带有自我传记性的特征。这表现在叙述方法上,在《呐喊》、《仿徨》两部作品中,不难发现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参与故事并作为故事中的人物而出现的叙事模式,从数量上来说占了总数的近一半以上。其中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故乡》、《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由此看来,这种以“我” 作为叙述者参与故事并作为故事中的人物出现的“我—叙述”模式,在鲁迅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可以说是鲁迅非常喜爱的一种叙事模式。在我眼里的鲁迅先生是先进民族精神的化身,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拨开迷雾现真实的革命雄风,是拯救愚钝懵懂的国民于水火之中的良药。我钦佩鲁迅先生,也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

篇2:鲁迅先生简介

1、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2、我以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3、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4、我们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种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但我还并不十分怨恨,因为我觉得他们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能借此说话了,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

8、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9、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0、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篇3:论鲁迅先生的《祝福》

一.祥林嫂的生命史

祥林嫂生命的第一阶段———出生时期。生为女性, 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伦理、道德的强化, 程朱理学, “三从四德”、“贞妇”、“节烈”的绳索桎梏等着她。

祥林嫂生命的第二阶段———生存时期。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她对自己不可改变的性别身份的尊严、自由、价值的否定的过程。“祥林嫂”, 就成了她永远的身份标志。“从一而终”的女性人生观, 在祥林嫂这里, 具体化为“从祥林而终”。而祥林的突然辞世, 不仅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就是她精神上的“从”, 也没有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但“从一而终”的生命信念不能改变, 于是, “从”变为“守”, 要守住自己曾经有过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一”。这叫“节”, 是不能失去的,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已经深入进祥林嫂的灵魂深处。正值盛年的女人, 要钳制住自己正常生命的欲望, 忍受住正常生理需要的煎熬, 那得需要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已经内化为祥林嫂自律力量的封建伦理、道德, 就有这样强大。它就使得祥林嫂甘愿以这种革除自己天理欲望的方式, 来消尽自己生命的时光。当婆婆把她卖给另一个男人, 无疑是对祥林嫂“从一而终”人生信念的轰毁。她拼死反。她逃跑, 她要撞死。“从一而终”是对她身体生理的摧残, 而逼她再嫁, 则是对她心灵精神的毁灭。

依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 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那段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一个女人, 有疼爱自己的丈夫, 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是祥林嫂在脱离了 (虽然不是自愿的) 那种“从一而终”的礼教生活后, 才能得到的一种美好生活。当然, 悲剧祥林嫂是不会在这种美好中享尽自己天年的。夫丧子亡, 极其沉重地打击她之后, 将她推进了更为深重的精神灾难的深渊, 将她推到了生命的尽头。

祥林嫂生命的第三阶段———死亡时期。死亡之前的祥林嫂在贫困中饥寒交迫。身体之外, 在风雪交加的时节, 她沿街乞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以乞讨活命, 而破碗中却是空空如也。身体之内, 她间着挣扎无果的绝望。她惧怕自己死后被阎王锯开分解的结局, 于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赎“罪”, 用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捐门槛”, 但是, 鲁四老爷的态度明白的告诉她:没用!死后也不能得到安宁, 她没有了任何解脱悲惨痛苦的路。最后, 在惊惧、恐怖之中, 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 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

二.悲剧的起源

祥林嫂的悲剧当然首先起源于她的奴隶性格。

鲁迅先生是深刻的洞悉中国传统文化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 外国人, 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 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所以, 他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 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 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作为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贫苦农村妇女, 祥林嫂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 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但她身上的奴隶性格害了她。

《祝福》中, 祥林嫂唯一的一次笑是当柳妈提到改嫁的事时, 她自然地想起了和贺老六短暂的幸福, 更忆起了他们的孩子阿毛, 于是,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会心的笑, 是对过去那段美好生活的深情的怀念。但这笑的背后消解了祥林嫂曾经激烈反抗的意义。奴隶性格再一次占了上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 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 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 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 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这极难得的一笑, 又是那样的短暂。当柳妈盯着祥林嫂的眼睛,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 立刻敛了笑容, 旋转眼光, 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再一强,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 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于是, 祥林嫂崩溃了。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再一次表明她的奴隶性格信服了神权迷信, 要以门槛作为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 就是这样残害, 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三.悲剧的根底

祥林嫂的悲剧应该归罪于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人的残酷精神虐杀。但在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解读时, 我们或许会问这样的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与鲁四老爷有直接的关系吗?鲁四老爷一家并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 他们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 而且最初也不乏同情心, 先是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后来祥林嫂再度守寡后, 虽然很是忌讳, “起初还踌躇”, 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 “眼圈就有些红了”, 仍然继续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迟滞的劳作, “已颇有些不满了”, 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 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

再看着鲁镇上的一般群众, 你也很难说他们对祥林嫂有什么明显的恶意。但只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 他们和祥林嫂交往时“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其后她的不幸遭遇虽然一度使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但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之所以嘲笑她, 是因为她的“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即便是柳妈, 她与祥林嫂同为女佣, 你也很难说她给祥林嫂讲阴司、阎罗大王的故事是为着折磨祥林嫂。她也许倒是真诚地为祥林嫂担心呢, 还给祥林嫂想了一个捐门槛以赎罪的办法。

丁玲在谈到《祝福》时曾说:“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在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假如是这样, 那就只是人的问题, 换了一个人祥林嫂也会幸福起来的, 但鲁迅就不是写这些, 不是写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是写封建吃人, 写旧社会吃人, 只要是封建统治着的地方, 祥林嫂就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作品, 一句教训人的话都没有, 可是你读了后能够不深深觉得封建可怕吗?” (《跨到新的时代来·“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的来源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还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说是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 其露出的1/8是意识部分, 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7/8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 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 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 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 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祥林嫂在她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偶然性的革命性的追问。祥林嫂的追问“是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 才对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的。就是说, 封建礼教在其合理性 (不要忘记, 其最初形成时, 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的) 完全丧失殆尽, 在最虔诚相信它的人被它通到绝路上时, 才迫使其不得不怀疑它、反抗它, 在这同时, 也就最终敲响了它的丧钟”。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最初并不是从理性上开始的, 而是在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 以一种个体感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 祥林嫂并没有以一种明确的理性认识来反抗、怀疑封建礼教,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会进入地狱, 是否会与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但正是通过这种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形式, 才真正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最初的但却是本质的变化与变革, 只是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总以为最初的社会的变革、革命是在一种清醒的理性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也就因此而忽视了祥林嫂对集体无意识怀疑、质询的革命意义, 也就因此而忽视了阿Q那“如果中国真正发生了革命, 我的阿Q也只能是革命者”的一面。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这种社会、时代的最初变革, 是在中国本土上发生的, 有着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看这篇小说, 这种质询、怀疑是由祥林嫂发出的, 而不是由从观念层面上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我”来发出的, 虽然“我”深知鬼魂、阴司的有无。那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质的变革, 不是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就能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其质上的变革,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将中国人的感性生命完全窒息, 而不得不在生命窒息前的质询、怀疑中而被迫发生。

篇4:鲁迅先生读书六法

一、多翻法

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多翻书的方法可以防止受到某些坏书的影响,不会受骗上当,另外还有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二、博览法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指出:“……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先生年轻时,除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卉鸟兽等方面的书籍几乎都读,他说:“爱看书的青年,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样多读书,才能博览群书,才能得到“多方面的优点”,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跳读法

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遇到暂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先生认为,要“跳过去,再向前进”,这样,读到后面“连前面的都明白了”。书读多了,理解力提高了,知识面扩大了,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四、设问法

鲁迅先生读书,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例如:书上写的什么?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边读边问,逐渐深入,效果会更好。

五、背书法

鲁迅先生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个工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一个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等他把书签上的十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一篇文章背下来。

六、剪报法

鲁迅先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剪报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他的剪报册贴得十分整齐,分类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他曾利用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利的杂文,还用剪报编过一部《萧伯纳在上海》的书,该书的封面就是用各种剪报图案画拼成的。剪报的确有益于学习与写作,他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持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篇5:鲁迅先生简介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您好!希望身居天堂的您能收到我这封微不足道的信,鲁迅先生,如果您收到了我会很高兴的。

我们正在学一篇课文叫做《一面》里面写的是您,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那一次下雨,在内山书店里,有一个年轻人想买你的书,你以一元钱卖给他两本书,你那本不要钱,还有一本是《毁灭》,他叫阿累。他没有丢您的脸,因为您,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因为您,是他有活下去的勇气。

虽然,我没有见过您,却能从文章中读出您一定是一个为工作勤勤恳恳的人,为了工作,为了革命事业您奉献了您的一生,把所有的心血,青春投入到工作里。因为您的忘我牺牲的精神,您流芳百世,后人有永远记住了您,以您为榜样。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极为认同,我也很赞赏你那颗强烈得有些偏执的愤世嫉俗之心。对你提出“医人不如医心”这个观点感到惊讶与佩服!

您倡导了新文学革命运动,而且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新民主主义者。虽然文学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被逮捕,甚至被杀头,但鲁迅先生您却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了,一点悔意也没有,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革命精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您连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了。

记得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受迫害的“狂人”无论看什么书都写着“吃人”两个血红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篇小说还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堪称“伟大”!为五四文坛带来了一场雷雨,为许多文人带来了勇气,为读者的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解放!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啊!

当别人还在封建思想压迫下等待死亡的时候,您却挺身而出,为一个民族的苏醒而奋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1500字》()。我无法揣测您心里到底包容了多少。但至少,您早已把中华民族包容在心里。您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对未来的启迪。您用心灵的制剂来唤醒一个个被麻醉的人。您虽然饱经风霜、苦难,却依然追随光明、追随未来。您化身为一名战士,用笔作枪杆,向意识上的敌人开枪。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唤醒,您用特殊的人格魅力,开辟了新的道路,来拯救民族。

您不愧是我们中国的“民族魂!”您在中华历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如今,革命事业解放了,我们跨入了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世界在发展,祖国儿女在大步前进,现在克隆技术蒸蒸日上,神州10号欲欲待发,纳米技术,电子眼,或许您还不懂,但是我会在梦里告诉您的,保准您听了也惊奇世界进步得如此之快,您听了,一定也会乐得合不拢嘴。

篇6:回忆鲁迅先生

篱笆中学

宋波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

一看题目就知道,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文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本文也是一篇真实地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提到鲁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是度娘,请注意,现在老师要上网搜索信息了。我在百度上输入的关键词是“鲁迅”,那么网页上会跳出哪些相关信息呢?(开火车或自由发言。)

1、介绍鲁迅的个人情况、作品。已经学过《风筝》、《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2、根据我们之前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冷峻、严肃、庄重、伟大、倔强、不苟言笑、难以亲近、深邃、匕首、投枪)

3、鲁迅先生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让我们来看看萧红笔下的鲁迅吧!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学生概括)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或“鉴赏服饰”)、真诚待友(四处:)、认真读信。

2、这些片段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请大家先讨论,然后再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发言。小组交流。

要求:首先确定发言顺序,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发言;其次,发言内容首先应该代表小组意见,个人意见可以作为补充;最后,发言时请注意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坐标明确,建议寻找文本中的证据时,提前在文中圈划出来。

3、班级交流:

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1)笑声——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自由率真、平易近人(2)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动作描写)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精干敏捷(3)品评衣着——不太注意人的穿着,朴素但并不缺乏审美观,博学广识却不妄议他人,足见其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4)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一定” “一定嘱咐”(无微不至)之二:吃韭菜合子、“笑”“冲”(明朗、可亲、可爱)之三:两次来访(幽默)之四:冯雪峰来访(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却与共产党人之间保持着的亲密友情,可见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即使危险,他也绝不回避,足见其爱国爱民之心)(5)认真读信——宽容、赤子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爱护青年 “深恶痛绝”“但”“每封”“不同角落”“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深入研讨:感悟平凡鲁迅身上的不平凡: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那么,课文最后的内容似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不凡的一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虽然深恶痛绝青年人写得草率的来信,却依然认真展读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信,绝不因为别人的马虎而卸下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这份责任还是他自己放到肩上的,没有人强迫他,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那么做。那他为什么非做不可?

或许,你想起了那个阿累笔下慷慨赠书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在唐弢笔下曾经为青年人补鞋去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竭尽一切力量关怀和帮助青年人的鲁迅。他说“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他从不因为自己力量微薄而放弃努力,以单薄瘦弱的双肩竭力承担着拯救民族灵魂的重任,这便是平凡之中的伟大吧。

四、写法探究: 过去,我们常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而现在我们还要说鲁迅先生是“可敬、可亲、可爱”的。是萧红带我们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高高的圣坛,变得平易近人,仿佛触手可及。

因此,有人称赞本文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有人情味的传世佳作”。那么,本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使人们给予它这样高的评价呢?

1、真情最动人。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的情感。本文既无溢美隐恶之嫌,也无矫情雕琢之态,更无攀附伟人以自抬身价之意。萧红身世坎坷,鲁迅先生像对无数青年人一样关怀和帮助她,使她终于走上文学之路。对于萧红来说,鲁迅先生是文学路上引领智慧的师者,也是生活中宽厚的长者。没有鲁迅,文坛上或许不会有“萧红”这个名字。所以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也比普通人更浓、更深。而萧红对鲁迅先生的为人性格、日常生活十分了解,她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先生伟大人格的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因此,她笔下的鲁迅,没有偶像气,也没有神秘化,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人、真人,显得既可敬又可亲,甚至还有些可爱。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前对鲁迅先生性格为人的某些误解,让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特别亲切动人的鲁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文章成为萧红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2、细节最传神。散文的细节不同于小说的细节,它不能虚构夸张,不能加工改造。如果不善于捕捉和描绘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流于平铺直叙呆板乏味。在本文中,作者写的大都是鲁迅先生一言一行的平凡小事,但却做到了“管中窥豹”,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写鲁迅走路时独特的姿态,“刚、一、就”,这种朴素的描写既逼真又传神,把鲁迅精干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都充分表现了出来。

散文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写的往往是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小结:我们怎样才能像萧红那样写出如此真挚动人的文章呢?学生总结。养成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有灵性的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

(机动内容:谈谈你观察到的他人的细节。)

五、作业

1、作文: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用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篇7:回忆鲁迅先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说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二、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

2、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三、思考,交流

1、有以下生活场景:(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品评衣着;(4)、待人饮食;(5)、调侃玩笑;(6)、感染快乐;(7)、接待商人;(8)、回复来信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2、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这表明:这是一篇情绪化的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3、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使学生从吃、穿、住、行多侧面了解鲁迅,感受鲁迅的平易近人。

4、因为萧红这篇文章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鲁迅先生才更显得真实而有个性。所以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受。深入文本体悟有血有肉、平凡中见伟大的真鲁迅。提问: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请同学讨论有关句子的含义。

1、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2、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3、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4、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5、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四、讨论、交流

1、鲁迅不太注意人的穿着,但并不缺乏审美观,那些美学的诊断足见他独到的眼光。而这一句简单的语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人情练达。

2、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3、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4、鲁迅戏称冯雪峰先生是贩卖精神武器的“商人”,显得诙谐幽默,自然和谐,对青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持在文中进一步体现。

5、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让学生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更显伟大。对比研究感受通过描写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而表现的鲁迅更为真实伟大。

提问:阅读唐弢的《琐忆》,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异同,说说哪篇文章里的鲁迅,你感到更真实?为什么?讨论,交流。同:都是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风趣的性格;对青年的提携关爱之情;以及对革命的支持。异:相对《回忆鲁迅先生》而言,《琐忆》采撷的生活场景比较单调,而《回忆鲁迅先生》却从“吃、住,待人接物”等各方面描写鲁迅先生,显得比较充实。而且《回忆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尤其具体生动,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鲁迅先生。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到萧红通过采撷生活细节而描写的鲁迅更可亲可敬,更具有生活的气息。因此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五、揭示主旨

1、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选入教材,而不是其他篇目?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个性特点?

2、请学生朗读本文中比较精彩的生活细节。探讨,交流,朗读。因为这篇文章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幽默、睿智、热情、宽容等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人物刻画充满人性,使鲁迅的形象栩栩如生。通过朗读,更使学生体会,感悟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布置作业

1、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上网浏览,增进对鲁迅的了解。完成作业。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网络开拓视野、增加累积。

六、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直接和唐弢的《琐忆》进行对比,品味作者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七、练习举隅

1、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个性,请选择一处进行作简单评析。

2、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全文,说说读后的感受。

3、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先生真君子》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原文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着,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我常到鲁迅先生家里做客。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鲁迅先生就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向着我,还微微站起来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我不是才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算上午我来的那次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玩笑。

梅雨季节,很少有晴天。一天上午,天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跑上楼还喘着气。鲁迅先生说:“来啦?”

我说:“来啦!”

我喘得连茶也喝不下。

鲁迅先生就问我:

“有什么事吗?”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鬼到底有没有的?传说上有人见过,还跟鬼说过话,还有人被鬼在后边追赶过,吊死鬼一见了人就贴在墙上。但没有一个人捉住一个鬼给大家看看。

鲁迅先生讲了他看见过鬼的故事:

“是在绍兴„„”鲁迅先生说,“三十年前„„”

那时鲁迅先生从日本读书回来,在一个师范学堂里教书,晚上没有事时,鲁迅先生总是到朋友家去谈天,这朋友住的地方离学堂几里路,几里路不算远,但必得经过一片坟地。谈天有的时候谈得晚了,十一二点钟才回学堂的事也常有。

有一天,鲁迅先生回去得很晚,天空有很大的月亮。鲁迅先生向着归路走得很起劲时,忽然看见远处有一个白影。

鲁迅先生是不相信鬼的。他在日本留学时是学的医,常常把死人抬来解剖。鲁迅先生解剖过二十几个,他不怕鬼,对死人也不怕,所以对坟地也就根本不怕,仍旧向前走。

走了不几步,那远处的白影没有了,再看突然又有了。并且时小时大,时高时低,正和鬼一样。鬼不就是变幻无常的吗?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堂不只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罢了。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就是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

鲁迅先生那时从日本回来不久,还穿着硬底皮鞋。他决心要给那鬼一个致命的打击,等走到那白影旁边时,那白影缩小了,蹲下了,一声不响地靠住了一个坟堆。

鲁迅先生就用他的皮鞋踢了出去。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起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却是个人。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也是很害怕的,好像若一下不把那东西踢死,自己反而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原来是个盗墓的人。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篇8:鲁迅先生作品中“矛盾”句解读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语言极富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 有些语言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下面本人就先生作品中的一些看似矛盾的句子做点浅显的解读。

《风筝》 (七年级上册) 中开篇这样写道:“远处有一两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诧异和悲哀。”不难看出, 这一句就写出了作者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作者“诧异”的是故乡放风筝是在春二月, 而北京的冬季居然还能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风筝浮动;“悲哀”的是想起儿时自己因为不爱放风筝而损毁了小弟的风筝, 当我明白“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对于小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让我的心上像是一直压着千万斤重的巨石, 又无法落下去的沉重苦痛。

当然, 这一句也许说不上很矛盾, 只是两种不同的心情而已。那么, 我们再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下册) 中写百草园的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中的“似乎”和“确凿”就显得非常矛盾了。不过, 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似乎”是因为作者“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百草园里面长的一些什么已经没有很清晰的记忆了;“确凿”是可以肯定地说园子里只生长有一些野草, 比如何首乌、木莲等, 没有其他很高大的东西。

还有《孔乙己》 (九年级下册) 中结尾段这样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与“的确”也明显矛盾, 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并非矛盾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是因为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孔乙己了, 联想到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时用两手爬来的情境, 只能推测他“大约”是死了;但根据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生活处境来看, 他是必死无疑的了, 所以断定他“的确”死了。

再看看《故乡》 (九年级上册) 中“他站住了, 脸上露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 句中“欢喜”和“凄凉”两种神情不可能同时写在脸上, 看似矛盾, 其实也是写出了作者两种不同的心情。“欢喜”是因为闰土在二十年后又见到了儿时的朋友———迅哥儿, 欣喜之情溢满脸上;而“凄凉”是因为人到中年的闰土一想到自己的生活处境,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这些“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了”, 心底的悲哀不禁布满在整个脸上。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教育叙事下一篇:扶贫例会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