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研究论文

2024-08-08

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研究论文(共8篇)

篇1: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创新项目中对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的对比和总结,主要阐述设计师如何做好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儿童生活好习惯;产品设计

一、中国儿童教育的现状

中国拥有超过一亿的零至六岁学龄前人口,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中国幼儿教育毛入学率仅为40.75%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二、中国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受教育者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就目前来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和教师质量不高所以导致现阶段儿童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好习惯的重要性,而生活好习惯的养成,从儿童的幼儿时期就应该开始由培养,包括爱护牙齿、常换衣服常洗澡、经常洗手等等。一个孩子在习惯上的养成和儿童所生活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家庭中父母所受教育的程度、城乡差异和儿童所接触的人等都影响着儿童生活习惯的养成。一个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只能让儿童健康成长,更能影响着儿童成人后的独立。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写到培养习惯的原则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研究一些杰出人物的成长史,他们并不是从小被要求形成什么“好习惯”,相反,他们都有宽容的父母,甚至成年后他们大多数在生活小事上是不拘小节的,但他们往往有很好的直觉和判断力,对某些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变通力强,懂得取舍,把力量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世上很少有做得面面俱到的人,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不一定能准确地记录家庭财务账,杰出的文学家可能做不了小学数学题。我们可以照着理想去培养孩子,但不能照着理想直接去硬性要求。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多身教,少言传”自身做好,儿童自然就会学着你做。

三、产品是否能够帮助儿童培养生活好习惯

1.在设计每一款产品前应考虑到父母与儿童双方的感受,父母是否会为孩子购买,儿童看见是否愿意去使用。即是产品的实用性与儿童的喜欢程度,为了能让儿童能够养成生活好习惯,设计师在各类产品上下功夫,在传统的纸质版书籍上,为了能让儿童直观的体会感受到,设计师改变了单一的翻页书籍,为了增加看书的趣味性,把书中加入了图形的镂空效果、加入了可触摸的质感,更出现了3D版的图书。目的是让儿童喜欢看书,能够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2.在儿童用品的设计上,有很多改变,比如儿童牙刷、香皂、毛巾等都出现了卡通化的产品,运用当下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从侧面提高儿童对卡通形象的喜欢,来达到多使用的目的。还有儿童体验化课堂,模块化的上课课堂,全程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情节让儿童直观感受。对事情有自己的理解。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改进的设计,都比之前的出色,更易让儿童喜欢。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购买的心理。近年来,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出色。想了很多的办法,以及用在儿童身上的产品越来越多。于是就会有设计师设计出一系列产品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和进一步完善市场产品的多元化。

四、市面上现有的相关产品

1.飞利浦公司近几年生产的儿童互动声波牙刷,和儿童以往使用的正常牙刷不同。改变以往的刷牙方式,让儿童对此款产品产生好奇心理,进一步想使用这款牙刷,飞利浦公司生产的这款牙刷专门设计保护儿童柔弱牙龈,适用于4-12岁儿童,这款产品拥有超软刷头以及用于黏贴可更换趣味贴纸的面板。让儿童不对产品有讨厌心理。外表可爱且安装简单。家中每个年龄段的大人都能够操作,及时帮助儿童刷牙。优点是这款牙刷具备智能计时功能,能够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按照提醒及指导完成刷牙步骤,规范刷牙保护牙齿健康。让儿童认为刷牙不枯燥,刷牙更有趣。缺点就是儿童对此产品易产生依赖性,当不使用这款牙刷时,儿童可能不接受其他刷牙方式,导致儿童可能不爱刷牙。起到了坏的作用。但这款产品不失为可以帮助儿童培养生活方式道路上的一款产品,但使用时间不易过长,以避免儿童产生依赖性。

2.帮助儿童使用洗手池以及其他地方需要登高的儿童登高凳,就目前市场销量来看现在很多家庭都进行了购买,以及使用。儿童登高凳使用频率较高,且简单方便。占用空间面积小。我们现在对于这款产品的设计也从之前的单一实用性发展到有多元趣味性,让儿童更加喜欢,能够多使用。在很多情况下能够让儿童使用这款产品自主的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登高凳放在卫生间里,可以帮助儿童勤洗手,保持自己的个人卫生。培养一个好习惯。以及培养儿童自己自主的能力。不足是这款产品结构不稳、底座不是防滑设计。易导致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摔倒,或者撞到身体。导致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安全隐患,给家人和孩子自身造成困扰。就失去了这款产品设计的初衷。

五、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应考虑的多方面因素

处在21世纪,面对现在市场上的电子产品快速发展,我们所做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从多方面考虑产品,以及产品在使用中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针对现在市场上产品的不足,我们应如何改进,进一步完善设计,我们在设计产品时第一要考虑购买者的消费心理以及购买后使用者是否会使用。这是不论我们设计什么产品时第一要考虑的事情。举例说明:飞利浦公司的儿童互动声波牙刷,需要与电子设备连接,具有不易携带型。且此款牙刷为高端商品,不适合所有儿童的使用。并不能普遍的让当代儿童都拥有并使用。需改进市场价格以及设备自身的完善。更适合大众化。还有儿童登高凳最初设计意义是方便迅速可以让儿童拥有更好地自主能力,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渐渐暴露出登高凳的不稳性,对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让消费者产生不敢买的心里。针对这款产品,我们可以进行改进。例如,加厚扶梯两端的柔软程度,底座选用更防滑材料保证安全,进而在使用位置频率高的地方安装固定的可折登高凳,避免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可见,当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应全面考虑到使用过程中能够发生的所有事件,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在培养儿童生活好习惯时,设计师的理念是如何能够让我们的产品能够最大化的培养儿童生活好习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属于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围绕在广大儿童的身边,但不一定每件产品都能够起到作用,所以现在设计师的首要设计思想就是如何让儿童能够更好地使用产品并且不对产品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以及减少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让儿童能够接受家长能够放心。所以在设计一款产品前设计师应该去进行一种调查,去了解家长对哪种产品的消费量较大,了解儿童所喜欢的产品类型,多与客户沟通,在设计产品时我们应该考虑家长的年龄因素,去考虑我们设计的产品是否适应于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使用,了解家长对电子产品的理解程度,当然也要据消费者的需要去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参考文献: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篇2: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研究论文

为了能使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很大,许多事情只要反复训练孩子,就能刺激孩子的大脑皮质形成条件反射,良好的习惯也就形成了,否则等孩子长大了再来纠正那些不良习惯就显得困难了。首先,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是极其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和健康的大事。孩子如果能养成按合理的作息制度生活的习惯,就能够保证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有规律地轮换,有利于脑功能的正常发育。对于1岁的婴幼儿,在他们的生活安排中,吃和睡是主要的,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白天应当在上午、下午各睡约两小时,夜间睡10小时;一天应当进餐4次,每餐间隔3小时左右;活动时间3~4小时。对于2岁的孩子,白天可以只安排下午睡2个半小时左右,晚上睡10个半小时;一天安排进食三餐,每餐相隔3~4小时,再加一瓶奶;游戏和运动的内容更丰富了,活动的时间增加到4~5小时。对于3岁的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可以照旧,晚上可以少睡半小时;进食按三餐安排;游戏和活动的时间可以增加到5~6小时。

睡眠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要使孩子有足够的睡觉时间,还要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因此在培养孩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睡前排尿的习惯之外,还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入睡,不能让孩子养成边哄边睡、边拍边睡、边摇边睡、边咬住奶头边睡或者一定要大人陪着睡等坏习惯。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些坏习惯,不仅大人做不了其他事,而且一旦不哄、不拍、不摇、将奶头抽出、大人走开,孩子就会醒来,孩子的睡眠质量就不会高。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孩子消化好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家长在安排孩子的食谱时要让孩子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使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有利于孩子获得较全面的营养;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孩子定时、定位、定量进餐的好习惯。这样每到吃饭时间,让孩子坐到固定的位置上,孩子自然就有了良好的食欲。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饭到处跑的坏习惯。有的家长每到接近吃饭时间,发现孩子肚子饿了想吃东西,生怕饿了孩子,马上就给孩子先吃一些零食,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饭前孩子有了食欲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这只会使孩子的这一餐饭吃得更好。此外,如前所述,及时培养孩子独立吃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促进体内助消化物质的分泌,而且对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大有好处。

篇3: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研究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长沙两大社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大于59岁;病例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T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具有独立听说理解能力;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楚、不合作、语言表达不清楚、记忆模糊的老年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特征调查表自行设计一般特征调查表,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文化程度、老年前期工作性质、慢性病情况等。

1.2.1.2老年2型糖尿病与老年前期生活行为习惯相关性调查问卷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整合与改编2型糖尿病饮食习惯与营养知识调查表,并征询了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和社区慢性病管理人员的意见。最终将问卷分为吸烟饮酒、睡眠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工作习惯、心理状态、遵医体检、糖尿病相关知识8个维度。

1.2.2资料收集方法2015年10月—2015年11月在长沙两大社区,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调查方法---他填法,进行问卷资料的收集。问卷当场收回,本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79份,有效数1 7 9份,病例组8 7份,对照组9 2份,有效回收率为89.5%。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人录入并进行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性。一般特征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并用χ2检验鉴定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对各自变量进行赋值,进行二元逐步回归分析。主体问卷内容,对各自变量进行赋值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特征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共纳入179名研究对象,其基本特征见表1。

2.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冠心病、年龄分组为自变量,是否患有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患有冠心病及年龄增大是老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具体结果见表2、表3。

2.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该调查问卷中的八大模块,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老年前期吸烟、饮酒量是老年期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4。

3讨论

3.1老年糖尿病与年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2年,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调查统计中,城市中45岁~59岁人群患病率为4.41%,60岁以上为13.13%,农村相应年龄阶段为0.98%和7.78%[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且增长迅速,尤以老年前期增长更显著,与本研究中研究结果一致。因为这个时期组织器官与生理功能退行性老化,代谢衰退。而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将会加倍衰老速度,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

3.2老年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外众多研究说明,糖尿病与冠心病总是形影不离。冠心病病人大多合并糖耐量异常或者伴有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阳性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7,8]。Steven等[9]的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病人的冠心病患病率将增大2倍~4倍。胰岛素抵抗是重要原因。而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发生变化,加大了心血管系统发病几率[10,11]。我们无法区分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因果关系,但是研究文献发现,老年前期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期,老年期则是发病的高峰期[12]。因此,老年前期的防治工作,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3.3老年糖尿病与老年前期生活行为习惯在老年前期生活行为习惯方面,本研究显示吸烟、饮酒是老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1吸烟不少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而吸烟则会刺激激素分泌,使血糖暂时性升高和胰岛素抵抗。但是吸烟对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是可逆的,在10h~12h后敏感性可恢复[13]。流行病学调查中得出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结果:吸烟对于50岁以下的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没有显著意义,但却明显增加了50岁以上的人群的患病风险[14]。因此,当步入老年前期,戒烟的意识尤其要加强,自身的主动吸烟与他人被动吸烟都会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3.3.2饮酒关于糖尿病与饮酒的关系,国内外基础医学研究都多次验证,胰岛素信号转导,在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的发挥上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过量的饮酒,会导致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糖耐量降低,提高了糖尿病的发病率[15]。但是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Carlsson等[16]等对饮酒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的Meta分析中,两者呈U型关系。而饮酒的量与种类是关键。适量的饮酒,特别是葡萄酒,能增强抗氧化性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舒张动脉依赖性内皮,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及其心血管并发症[17,18,19]。对比从全民的角度探索饮酒导致糖尿病的机制的传统研究,本研究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回顾性分析老年前期这一特殊阶段的整体饮酒状态。对老年期糖尿病的影响。结合机体本身机能变化,探索糖尿病与饮酒的关系是否有新的发现。每个阶段人群的生理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特定人群,得出的结果会更适应这一人群。

3.4老年2型糖尿病与老年前期的其他生活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研究已经不少见了,然而关于老年前期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在仔细筛选中发现,生活方式的差异,尤其是饮食,睡眠,运动,心理应激等都与糖尿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21,22,23,24]。就相关知识角度来看,护理知识与护理行为呈正相关,而现阶段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是不容乐观的[25]。而不少研究对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健康教育等干预能强化对疾病的认识,降低个人危险因素以及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于疾病的影响[26]。世界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统计表明,行为生活方式占60%。因此,老年前期生活行为习惯对于老年期的重要性必然是不可忽视的。本研究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可能由于样本量的不足。

3.5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局限性1混杂偏倚:本次研究属于本科生创新课题,由于时间、人数及经费的限制,不能采用长期客观的追踪调查,且调查范围及例数的局限,没能很好控制混杂偏倚。但着眼于老年前期这一新的方向,以期为今后护理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2信息偏倚:调查者的专业培训和统一的调查方式,现实情况中,还是避免不了个别主观诱导的现象以及研究对象回忆偏倚。虽有不足,却对于老年前期方面的流行病学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4小结

本研究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与年龄、冠心病、吸烟饮酒等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探索生理、心理、社会均处于关键时期的老年前期人群,与老年慢性病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突出了对于老年前期人群的关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使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整体思路还是有创新性以及实际意义,因此会不断改善,继续跟进新的相关项目。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前期生活行为习惯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法,随机抽取长沙两社区确诊无糖尿病和确诊有糖尿病老年人各100例,改编2型糖尿病饮食习惯与营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吸烟饮酒是老年糖尿病患病率的危险因素,并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同时会增大冠心病发病风险。[结论]关注老年前期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对于老年期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影响,提前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是降低老年慢病发病率的重要步骤。

篇4:学前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在当今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社会,我们该思索的是:该教会孩子什么?我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有是心理健全的,才能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也才能让这个社会充满和谐与快乐。而心理健全的起点就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从小培养的习惯将陪伴孩子一生

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具体的事件中,日积月累而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可养成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要从儿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有持续性和一致性。

(一)习惯始自生活点滴

三四岁之前是宝宝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应对生活的挑战,最初他们主要依靠先天反射,以后慢慢尝试和模仿新的办法,一点一点建立起独特的行为模式。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回来,促使宝宝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方式,这样一个过程不断重复,印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渐渐就会形成习惯。

比方说,宝宝天生敏感,拉了尿了出汗了,尿布或衣服贴着身体不舒服,他总是不停地哭闹,引得家长每次都须尽可能快的帮他换掉。长大一些见到衣服脏了,宝宝主动告诉家长,马上就可以换上干净衣服并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再比如闹闹,开始尿在地上的时候,听到妈妈笑着说“看你这个小坏蛋,又给妈妈画地图了”,他还以为是表扬,渐渐从无意的行为变成了故意的举动,后来这样的行为遭到了家长的惩罚,被冷落到一边的他,发现只有四处拉尿才能立刻引来家长的关照,不经意间就形成了随处便溺的坏习惯。

生活的点滴表面上看不起眼,但大人们的反应和态度却会对宝宝产生很大的影响,将来孩子是仔细还是马虎,做事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喜欢读书还是讨厌学习,乐于交往还是我行我素,许许多多的习惯都是通过生活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积累而养成的。

(二)习惯养成不易改

人的行为有一种定式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和思维去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办法最省力,小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挑食,最初常常是偶然因素,看到某些东西没食欲或者吃了不舒服,以后见到它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时间一长挑拣惯了,有些食物就再也吃不进了。

养成习惯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同一种行为不断重复,在大脑中渐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难以甚至无法改变。就像小孩子学结巴,开始是因为好玩,等到自己变成口吃,若不尽早强化治疗将致终生无法纠正。俗话说:江河易改秉性难移。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小注意,防止宝宝养成坏习惯。

(三)培养良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检点宝宝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意识的引导宝宝发展良好的行为模式。

二、学前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实践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结合蒙氏的教育理念,在活动室内做了很多隐性教育环境,如:在洗手池处贴上英文:washmyhands,并辅以充满童趣的洗手环节图片,让幼儿看到这些就想洗手而且能够正确的洗手,同时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还和幼儿一起创编了《洗手歌》,孩子们在洗手时说着自己编的儿歌既有成就感,又无形中形成了自律意识。又如:在卫生间的小墙壁上贴上图文并茂的正确如厕的环节图,提示幼儿便后洗手等,都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饱、吃好不仅能满足孩子体力支出和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进餐时的良好气氛还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同时,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还有助于教育和帮助孩子学习社会行为准则,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

1、培养孩子对吃饭有积极性,有极大的兴趣,始终保持心情愉快。

我们在每天的午餐前都会和幼儿一起做有关于吃的律动,或是讲各种有关于吃的故事寓言等,激起幼儿的食欲。另外,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几位老师都保持教育步调一致,从不会在餐前批评孩子,让他们进餐时一直都保持愉悦的心情。

2、进餐时要有固定的座位,不任意改变座位;进餐时注意力集中,细嚼慢咽,不可以边吃边玩,更不能吃饭时打闹。

我们把这一点作为规则来约束幼儿,让他们知道这是对别人的尊敬,是进餐时最起码的礼节,更是让自己有好身体的保证。

3、进食要定时定量,饮食全面,做到爱吃各种食物。

每天离园前我们都有一节必修课,那就是看第二天的餐谱,为幼儿留一项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配料的营养价值或有关故事趣闻等,在第二天的餐前互相交流,这样既让幼儿了解了关于食物的知识,又能促使他们不挑食,还真是一举两得呢。

4、经常喝白开水,不随便喝生水,不过多喝饮料;不随便吃不洁的食物,不捡地上的脏东西吃。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我们做了一个《看谁喝水多》的小记录栏,幼儿每喝一杯水都会自己做记录,在每天离园前总结,喝水多的幼儿就会得到伙伴们每人一句的夸奖的话,每当他们站在前面听小朋友的奖励话时都会很自豪。另外,我们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有关饮食卫生的知识,因为他们的主动参与,他们就很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由他律向自律发展。

(三)培养自我服务意识

1、从自己吃饭开始

从入园伊始,为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兴趣,我们和孩子一起去购买了他们喜欢的餐具(小碗、小勺、小筷),让孩子对自己吃饭产生间接兴趣。同时,教给他们自己吃饭的本领,从如何用勺子和筷子入手,引导他们大口大口地吃饭,并始终坚持让他们自己吃饭。哪怕他们吃得很脏,对于孩子愿自己吃饭,我们就鼓励、表扬,激励孩子自己获得成功。

2、从自己睡觉开始

很多孩子睡觉时要大人陪伴,有的孩子有摸着妈妈脖子或奶奶耳朵睡觉的习惯,或睡觉前需要大人讲故事。这类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午睡很难入睡,原因很简单,缺少了入睡前的依赖条件。我们就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入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消除孩子午睡的不良习惯。如:家长陪伴的时间由多变少到不陪伴,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

3、从自己穿脱衣服、穿脱袜子、穿脱鞋开始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游戏化的语言,形象地描述穿脱衣服、穿脱袜子、穿脱鞋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首先,在蒙氏工作中把穿脱衣服作为一次展示活动来做,让孩子们掌握要领。其次,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创编了穿脱衣服、穿脱袜子、穿脱鞋的儿歌:“抓领子,盖房子(把衣服往后甩),小老鼠钻洞子(手伸进袖子里),轱辘轱辘上房子(扣钮扣)。”等,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有时我们还将脱衣服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孩子更易接受。

4、从收拾自己的玩具、图书开始

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那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玩具,而让孩子整理这块小天地正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绝好机会。通过家园合作,我们在孩子玩玩具、看图书前都会和孩子“约法三章”,即自己的玩具自己收,自己的图书都要自己理。等孩子同意后,才能玩。在孩子玩好后,在及时提醒孩子自己收拾,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了解了自己的玩具自己收,养成了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在幼儿园中,经常表扬为他人服务的小朋友,如:我们班有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幼儿叫轩轩,他的自理能力很差,不会和小朋友交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受规则的约束,还经常大声喊叫,孩子们没有人喜欢和他呆在一起。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鼓励幼儿主动帮助他,和他成为好朋友,但孩子们还是不太愿意。一天天润小朋友主动帮他拿了小椅子,我们就在第一时间在集体面前的表扬了她,肯定了她的这种行为,强化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慢慢的,主动帮助轩轩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孩子们做的也越来越自然,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很自然的帮助其他小朋友了,更可喜的是轩轩在小朋友们为他营造的爱心环境下,症状也逐渐减轻,已经能够和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了,并且也很少大声喊叫了。

另外我们还家园配合,鼓励宝宝为爸爸妈妈拿鞋子、为爷爷奶奶拿眼镜、为客人做点事等。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服务意识,更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五)让孩子自然地参与家务劳动

结合蒙氏教育,我们在日常展示中为他们提供很多身边的工作,如:洗手绢、擦椅子、扫地、拧毛巾等,在蒙氏操作中练习。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为孩子创造实际操作的环境,逐渐掌握要领,让他们乐于工作,并能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尽一份自己的义务。

篇5:儿童好习惯故事里面的故事

懒羊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说:“明天春游,我要带好多好吃的。”沸羊羊抢过懒羊羊手里的零食说:“你就知道吃,我看了明天的《羊羊天气预报》明天是个好天气,咱们应该好好的锻炼身体,我明天要带着运动器械。”喜羊羊拿着遥控飞机说:“明天我要带着遥控飞机。”

“明天春游我要穿过生日时妈妈送我的连衣裙,那连衣裙可漂亮了。”美羊羊一边跳着优美的舞蹈一边说着。暖羊羊等到伙伴们都说完了才说:“明天春游我要带治疗磕伤的药。”

“暖羊羊明天去春游,你带治疗磕伤的药干什么?”美羊羊问道。“大家在玩的时候要是磕伤了,我就给你们上上药,防止感染。”“我们不可能磕到,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用带。”懒羊羊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还是带着吧。”“你真固执。”懒羊羊说。

春游的时候到了,“今天气真好,真配你的粉裙子。”沸羊羊对美羊羊说。羊羊们先有秩序的上了羊羊车,然后在村长的带领下到达了目的地。村长拿着喇叭对大家说:“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不过不要做危险的动作,就这样,大家自由活动去吧。”

沸羊羊、喜羊羊和懒羊羊并没有听村长的话,而是跑到森林里探险去了。不过在探险的时候沸羊羊被一块石头磕伤了腿,都不能走路了,喜羊羊和懒羊羊把沸羊羊背了回来,并向村长承认了错误,沸羊羊的腿一直在流血,暖羊羊看到这情况,先马上从书包里拿出来治疗磕伤的药和止血的药给沸羊羊简单的包扎了一下,使沸羊羊的腿止住了血,然后村长和喜羊羊、懒羊羊一起把沸羊羊送到了青青草医院,沸羊羊的伤好了之后,回到了羊村对暖羊羊说:“暖羊羊,谢谢你,要不是你给我吃了止痛药,我肯定会痛死的。”

“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都是同学,就应该互相帮助。”“暖羊羊你真好,以后你就是我们的班长”小羊们不约而同地说。暖羊羊开心的笑了,说:“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以后我会更加认真的做好大家的班长。”

篇6: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儿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孩子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这一点特别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

独生子女在人格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教育专家关鸿羽等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孩子存在着“六小”问题。结合他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的阐述,我们综合出这“六小”的具体表现,1.“小霸王”

表现为孩子在家里特别霸道,说一不二,听不进去父母和长辈的话。比如一家人看电视,看什么频道不是由家长定而是由孩子定,否则孩子就不让父母看,甚至发脾气。

2.“小懒虫”

表现为孩子在家里不干活,根本没有做家务劳动的意识。小学生让父母给穿衣服、中学生起床不叠被子、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的例子俯拾即是。父母要想让孩子做点家务,简直比登天还难。

3.“小馋猫”

表现为孩子特别馋,喜欢吃零食,听不得更见不得“好”东西,不给吃就乱发脾气,直到父母让他吃才罢休。其实他们要吃的东西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进去对身体健康发育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造成挑食、偏食甚至厌食的毛病。孩子的饮食应该营养搭配适宜,最好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

4.“小犟牛”

表现为孩子特别任性,执拗,一意孤行,想怎样就怎样,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还表现为孩子说话爱跟父母强嘴。

5.“小磨蹭”

表现为孩子特别拖拉,做事情没有计划,不懂得珍惜时间。往往十分钟能做完的功课要半小时甚至更久,去什么地方办事情也是慢慢吞吞,一点儿也不着急。

6.“小马虎”

表现为孩子做事马虎,不认真,爱凑合。比如做作业常常抄错题目,考试时常常忘记检查,等等。

除了这“六小”以外,孩子们还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如花钱大手大脚、爱攀比、虚荣心强,等等。归根结底,这都是一个习惯的问题。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及从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孩子们之所以在人格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实际还是因为没有养成好习惯。

二、当前少年儿童存在的七个主要不良习惯

(一)喜欢依赖别人,(二)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三)害怕承担责任

(四)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

(五)不爱劳动;

(六)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

(七)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

分析:

(一)传统性习惯好,时代性习惯不足

(二)技能性习惯突出,智慧性习惯不够

(三)重视私人性习惯,忽视公共性习惯

一、做人的习惯

(一)、讲诚信

(二)、有爱心:

1、爱他要让他知道。

2、培养孩子学会爱。

3、爱要留一半。

(三)、讲礼仪:

1、为孩子树立榜样。

2、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3、培养孩子注重礼仪。行为举止应该把“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作为目标,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

二、做事习惯的培养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建议做个“懒妈妈、爸爸”。

2、建议有一定的“教育机制”。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之后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才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要求他:自己的问题就得自己解决。这个孩子以后从没再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二)、有耐心

“三分钟”耐心训练法: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皮奈特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分钟时间正好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这样不仅使孩子觉得父亲守信,而且还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主动学习的动力。当然培养孩子的耐心,父母要更有耐心和恒心。

(三)、会与他人交往

1、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2、让孩子自己来处理问题。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①、使用礼貌用语。多使用礼貌用语,不对别人说粗话,不对别人做不礼貌的动作。②、孩子主动和同学打招呼、问好,帮助别人可以打开友谊大门。

③、在与同学交往中,宽容同学的缺点和过错。不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

④、与人交往要注重给予,而不凡事注重回报。

⑤、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也不打听别人的秘密和隐私。

⑥、真心诚意待人,讲信用,不欺骗说谎。

⑦、不对自己成绩得意忘形,要体谅他人感情。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专注

1、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或者完成作业时,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3、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

4、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二)、独立思考

1、家长不要做到有问必答

2、让孩子自己来处理问题

(三)、阅读习惯

1、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2、图画书,最好的阅读起点。

3、和孩子一起阅读。

4、持续默读。

5、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

6、读经典的书。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一、让小闪光点形成大光圈--行为习惯培养法(1):正强化

二、不必每次进步都表扬--行为习惯培养法(2):间歇强化

三、暂且维持不适宜行为--行为习惯培养法(3):区别强化

四、拿好行为“购买”奖励--行为习惯培养法(4):代币制

五、契约面前亲子互惠--行为习惯培养法(5):行为契约法

六、正反训练总相宜--行为习惯培养法(6):反向链锁

七、从源头改造不良因素--行为习惯培养法(7):刺激控制

八、好孩子能吃眼前亏--行为习惯培养法(8):自我控制

九、春雨润物细无声--行为习惯培养法(9):渐隐

十、解开困扰行为的纽扣--行为习惯培养法(10):合理情绪疏导

十一、温柔地冷落孩子--行为习惯培养法(11):负惩罚

十二、让孩子感到厌恶--行为习惯培养法(12):正惩罚

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

一、习惯培养要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

二、习惯养成要注重第一次

三、习惯培养要按层次进行

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

五、习惯培养要找好突破口

六、习惯培养需要必要的训练

七、习惯培养要提倡孩子的自我教育

八、家庭内部要保持一致性

九、主动与学校沟通配合十、言教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十一、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十二、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十三、让孩子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十四、给孩子找个同龄榜样

十五、习惯培养需要父母的威信

十六、必要的惩罚是习惯培养的辅助手段

篇7:好习惯帮助少年儿童形成健康人格

本课题专家顾问组成员、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 张雨青

一、了解儿童的人格和气质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最近,有关教育的观念特别多,有的人说千万不要管孩子,有的人又说千万不要不管孩子,让我们都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就深层次的来说,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说我们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秉性、性格,包括智力、人格等特点,都和他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就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对他进行各不相同的教育。因材施教指的是根据每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施加一定的教育。这种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就是人格。所以对儿童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儿童的人格和气质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才能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指导。

二、人格研究的基础是对人的相互行为的认识、了解和观察

首先,怎样来对儿童进行观察呢?心理学家对儿童的观察是和常人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我们通过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形形色色人的特点。实际上,我们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通过相互语言上的交流和接触,以及对行为的观察。作家、画家、诗人、音乐家主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如小说、诗歌、音乐等等,对人的性格特点、感情做出描述。他们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对人进行观察。这种方法比较主观,特殊,没有办法涵盖一组人,比如说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不能从小说里反映出来。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可以通过比较客观、科学的方法探讨人的规律性的特点。所以,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是一个基本的手段,对人格的研究的基础是对人的相互行为的认识、了解和观察。

三、人格和人格的基本结构

根据教科书的划分,人格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个性的倾向性;第二个是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等;人格的性格特征包括性格、气质、智力等等。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是人格和个性的区别。我们经常会问到,有的书写的是人格心理学,有的书写的是个性心理学,我们怎么来区分呢?实际上,人格和个性从英文单词上是不一样的,人格是personality,个性是individuality,个性主要是指共性的对立面。个性是根据共性来看待的。而人格可以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价值观等,也包括人的高矮胖瘦等这些生理的特点。人格从概念上讲比个性更全面。个性可以有很多种,但是人格包括的面更广,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来讲,对于人格的研究,在国际上又有了新的进展,超过了过去的范围。过去在人格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理论,有的人认为人格有三个维度。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就认为人格有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这三个维度。有的研究者,像卡特尔认为人格有十六个因素。最近十年的研究把过去凌乱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变成了一个五因素的人格结构。它的来源就是从字典里找到的关于描述人的特点的这些词汇,然后进行分析。因为人格描述比较复杂,不好说哪些词是描述人格的,哪些词不是描述人格的。有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心理学家,他从字典里找到五万多个描述人特点的词汇,抽出来进行详细分类、仔细研究。最近的五因素结构就是以他的研究为基础进行深入探讨,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得到的。五因素的标准比过去的标准更加详细和精确。因为在每个因素下还包括着很多的内容,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内容非常多,所以我们也把五因素叫做“大五因素”。人格的大五因素包括:

1、人的外倾性

有关人格维度的概念都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比如外倾性,它即包括外倾性又包括内倾性,一个维度就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极度外倾和极度内倾中间的一个点上,很少有绝对的内倾和外倾的,从内倾到外倾是一个正态的分布。很少有人比较极端,所以峰值大多数是在中间的。外倾性是我们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外倾性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这个主要是根据一个叫五因素的人格问卷(NEOGI)作出的。这六方面包括:

第一个是善于交际,偏爱和其他人交往。这在测量上有高分有低分。我们通过平常的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小孩特别善于和别的小孩交流,这是高分。有的小孩呢,特别的紧张,性格比较孤僻,喜欢一个人玩,这是低分,这就是区别。

第二个是热情。热情表示有感情的、友好的,容易和别人建立比较紧密的关系的特征。热情也有高低分。低分表示比较保守,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和热情相反的方面。

第三个是决断性。决断性表示有支配性的、强迫性的这种特点。有的小孩在小孩群里是头儿,他可以让别的小孩照着他的想法做事情。这样的小孩就有很高的支配性,在决断性方面的测验分数就比较高。还有的就是喜欢跟在别人后面,说话也喜欢跟着别人说,这样的小孩在决断性方面的分数就低一些。

第四个是活动性。它表示精力旺盛、忙碌。这种人比较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忍受不了缓慢和迟钝。活动性方面得低分的人表现为比较放松闲散,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

第五个方面是兴奋性。它是外倾性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表示渴望兴奋和刺激,喜欢明亮的颜色和喧闹的环境。有的小孩写作业喜欢听着音乐写,觉得效率比较高,这样的孩子在兴奋性方面要求比较高。另外还有低兴奋性的,他就需要周围的环境比较安静,比较有条理,这样他的精力才比较集中。

第六个是积极情绪。有积极情绪就有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表现为平常比较愉快、兴奋。比如有的小孩特别爱笑,这表示他比较乐观。这些都是正面情绪占主要方面的。相反的就是不快乐的,负面的这种情绪,整天都觉得没意思,没劲儿。

这是外倾性的六个内容。善于交际、热情、决断性、兴奋性、活动性、积极情绪是外倾性下面的六个内容。

2、亲和性。也有人翻译成怡人性。它的意思是人的脾气非常好,能够和人搞好关系,惹人喜欢。它也包括六个内容:真诚、坦率、利他、顺从、谦逊、善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真诚。真诚的高分体现为他相信别人对他都是诚实的,都是有良好意愿的。低分表现为疑虑,对什么都有怀疑。

其次是坦率。高分表示坦诚的、真挚的、直率的。低的分数表现为喜欢恭维人,喜欢耍一些小的诡计,喜欢欺骗和操纵别人。

第三个是利他。比如雷锋,干什么事都是为他人着想。高分主要是表现为爱帮助别人,慷慨大方,为别人着想。低分的呢,主要就是不愿意卷入别人的事情里,怕自己有什么扯不清楚,自己做自己的,自我中心。

第四是顺从。高分的人就是做事说话都会顺着别人,他会克制自己的攻击性,尽管自己很愤怒,他会克制自己,尤其是在强者面前。比如在领导、父母面前表现出服从。低分的人主要是具有攻击性,喜欢竞争,不愿意合作。

第五是谦逊。高分表示为人谦和,非常有礼貌。谦虚不一定表示没有自信心。低分主要表示是比较自傲,比较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比别人强。

第六个是善良。高分主要表现为容易受感动,很容易动感情,这个人比较和善。低分的人表现为心肠硬,很少同情别人。

3、认真性。也有人翻译成谨慎性,英文为cautiousness。它包括的六个方面是:竞争性、整洁有序、责任心、渴望成就、自律、深思熟虑。

认真性的第一个内容是竞争。高分表示自视较高,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对生活的挑战有准备。低分表示对自己能力评价比较低,比如怕自己上台发言说错了,干脆就不举手。

第二是整洁有序。有的小孩做事情喜欢有序,比如作业整整洁洁的,这样的孩子在整洁有序方面的分数就比较高。他们做事干净,井井有条,把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低分表示缺乏计划和组织能力,做事情没有计划,马虎。

第三个是责任心。有责任心的孩子能够严格的遵守他的道德准则,非常认真地负责任。相反,低分的孩子做事比较没有责任心,不可靠。比如我让他去收作业本,他可能会收的丢三落四。

第四个是渴望成就。高分表示有很高的抱负水平,对自己的要求高。在这方面分数高的学生学习会比较刻苦、比较认真。分数低的表示缺乏成功的驱动力,缺乏对自己的要求、缺乏野心,对自己的目标定的低,容易对自己的成绩陶醉。

第五个是自律。自律表示能够克服自己,排除干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比如听老师讲课,特别没意思,可能会比较厌烦,但自律性高的孩子就会克服厌烦情绪,继续听下去。相反,分数低表示自律性差一些。

第六个是深思熟虑。在作事情之前有一个过程,分数高的人就表示小心、谨慎,做事严谨。低分表示做事比较草率,不考虑就说、就做。

4、情绪性。很多人把它叫神经质。神经质分数高的不是说他有神经病,是说他性格方面的特点,情绪高。神经质包含的内容有:焦虑、害怕、烦恼、神经过敏、紧张、恐惧。

首先是焦虑。焦虑的低分表示安详、放松这种感觉。高分则相反。

第二个方面是敌意。高分表示有很强的敌意感,做什么事都防着别人。前两天我碰到一个高三的学生,他们快要高考了,相互之间都互相提防。比如有的孩子开夜车,到两三点,第二天去,作出很轻松的样子,跟同学说:“哎呀,我昨天晚上八点钟就睡了”。或者这道题我会做,偏说不会做等。高分表示为愤怒、挫折、容易发怒,坏脾气等特点。低分表现为比较温和,发怒比较缓慢。

第三个是抑郁。高分表示自卑、无助、孤独的感觉。低分表示很少体验到上述感觉,一般都比较高兴愉快。

第四个特点是自我意识,也叫自我注意。高分表示比较自卑,不喜欢公众场合,尤其是和别人交往,说话感到特别难受,容易感到害羞。他会想是不是我心跳的太快了,越想心跳的越快,或者想自己是不是脸红了,越想脸越红。低分表示相反,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情绪性方面的第五个指的是冲动性。冲动性指的是无法控制的渴望和要求。高分表示自制力不强,爱发脾气,说话做事不加思考,比较冲动。分数低的就相反。

最后是脆弱性。高分表示比较容易产生紧张感,比较脆弱,没有办法应付紧张状态。比如老师提问,考试,对孩子来说都是紧张状态......分数低的表现为在困难的情况下,有能力控制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现在有很多孩子经不起挫折,很多小孩是独生子女,遇到挫折就又哭又闹,我们提倡挫折教育。

5、开放性维度。英文是openess。开放性包括六个方面:幻想、审美的、情感体验、活跃、求异性、价值观。

第一个是幻想。高分表现为有生动的想像力、活跃的幻想力。比如小孩把太阳想象成兰色的。低分表示为生活比较单调,喜欢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做事一板一眼。冒险性也是在开放性的维度里。

第二个方面是审美。表示对艺术和美有较高的鉴赏力,容易被文学作品打动,容易被音乐吸引,对音乐比较着迷。这是审美的特点。低分表现为对艺术和美不敏感或不感兴趣。

第三是情感体验。高分表示对快乐和痛苦的情感体验比一般人要强烈。有的小孩平常看不出他发怒,但他一发怒就比别的孩子要强烈,这就是他的情感体验比一般小孩强烈。低分就表现为情感体验比较迟钝,讲了一个笑话半天都不笑。

第四个是活跃。高分表现为喜欢奇异的、变化的,不喜欢熟悉的,一成不变的事物。低分表示不喜欢变化,喜欢脚踏实地。在这方面有个词叫感觉寻求或刺激寻求,开放性里也应该包含,因为人需要一定的刺激。这个问题的起源在过去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把人放在实验室的环境里,躺在特别软的床上,手和脚带上指套,眼带上眼罩,声音也没有,看人能坚持多长时间。有的人只能坚持四个小时就受不了要出去,最长的有人能躺在这里7天,忍受感觉的剥夺。到最后的时候,人有很多像幻听、幻觉精神分裂等状况。在感觉剥夺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失常。有个贺岁电影叫《甲方乙方》,说有个大款,想体验一下什么是受苦,就给那个公司付了钱,被安排到一个小山村里,手机什么的都不开,看他能忍受多久。最后大家都知道,他躺在村口,把村里的鸡都吃光了,等着人来接他。这是一种社会剥夺。活跃的感觉对刺激需要的程度要多一些。小孩在十三四岁的时候需要的刺激是最多的,迪厅啊,过山车啊,都是小孩玩的多,年纪大的人不爱玩这些。但是也有例外,前几天我看报道,美国有个72岁的老太太,她最喜欢坐过山车,喜欢这种体验,这是比较特殊的例外。在这方面也有差别,有的人需要的刺激多,有的人需要的刺激少一些。

第五个是求异性。高分比较喜欢哲学思辩,探讨一些比较深奥的哲学问题,喜欢脑筋急转弯啊什么的。低分表示好奇心有限。

最后一个是价值观。高分表示有挑战性,怀疑现有的价值观。比如为什么非要实行一夫一妻制,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我可以有新的想法。比较爱提出新的东西。分数低表示他遵守传统、墨守成规、接受权威,权威说什么我就听什么,比较保守。所以开放性包括的比较广,几乎我们能想到的都包括在里面。

从一般意义上说,外倾性最核心的内容是一种力量,有的人特别活跃,和他接触就能感觉到,他很有力量,劲头很足,精力充沛。亲和性核心的特点就是爱,我爱别人,别人也爱我。人们之间比较真诚坦率,为别人着想,互相帮助。认真性主要是和工作学习有关的特点。情绪性是人情感方面的表现。开放性方面对应的就是人的智慧。所以这五个方面对应的就是:力量、爱、学习工作、情感和智慧五大因素结构的内容。

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育健康人格的温床

人格可以按等级划分成不同的水平。最高的水平叫类型,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外倾性,就是人格的一个类型。第二个是特质,特质就是人主要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善于交际、热情等可以罗列为外倾性的六个特质。特质底下就可以叫习惯。习惯是典型性的行为表现。对于善于交际来说,他的习惯就是善于与人交往,善于表达,比如我们描述一个小孩特别爱说话,是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观察的结论,我们说爱说话是他的习惯。一系列的习惯决定人的特质。比如善于交际是由爱说话、善于与人交流等一系列有关的习惯组成特质。再底下就是一般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可能是偶尔出现的,不具有典型意义的,但是这些行为多了呢,就会形成习惯。有一句话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会决定人的命运。习惯在人格结构中处于类型和特质之下,是典型的常见的行为的表示。习惯是组成人格的非常基础的东西。我们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养良好人格的温床。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形成好的人格特质,影响他的人格类型,形成健康的人格结构。

五、气质与人格

为什么要介绍儿童的气质呢?因为儿童的气质在他的人格中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般来说,在人格心理学中,如果儿童的年龄比较小,三岁以下到学龄前,我们把他的人格叫气质不叫人格。过去有很多研究,比如希波克拉特的“体液说”,认为身体里的不同的体液如果占的成分较多,就对应着不同的气质特点。血液比较多就对应着多血质,比较开朗热情愉快;粘液比较多就对应着粘液质的特点,比较缓慢变化少,不容易发怒,但是发怒起来持续很长时间;黄胆汁比较多就对应着胆汁质特点,比较暴躁、行动快,但不容易持久;还有黑胆汁比较多就形成抑郁质的特点,表现比较沉稳,比较深思熟虑。他的体液说我们很早就知道,但现在看来不是很科学。因为我们在人的身体里很难分清什么是黄胆汁什么是黑胆汁,找不到一一对应的生理基础,现在我们很少用这种理论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

有关儿童气质的研究最早最重要的是美国纽约大学有两个儿科医生,一个叫托马斯,一个叫切斯。他们开创了关于儿童气质的研究工作。在1956年左右,他们发现刚出生的新生儿有很多差别,有的小孩哭声特别响亮,有的小孩哭声微弱。有的小孩注意力比较集中,有的小孩注意力容易涣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组成了一个专家组对141名刚出生到3个月大的小孩进行了长达21年的追踪研究,研究小孩从刚出生到三个月到二十岁,他们的特点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发现人的很多特点基本上从出生到长大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可能是受先天和生理气质的影响。这就是气质和性格的差别,气质很大程度是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性格主要是受后天因素,比如父母、环境等的影响造成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对141名小孩进行追踪观察,比如让护士对小孩的行为进行观察,最后总结出九个维度。

第一个是活动量,是指儿童动作的多少或者速度的快慢。一个小孩比其他的小孩好动,可能他不是故意这么做,而是他从一出生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受生理和遗传因素影响,他的父母可能就比同龄人好动。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有的小孩动作比较多,我们不能马上就说他是多动症,要注意到这是他先天的气质特点。现在有种教育理念是要去适应孩子的特点,我们就应该改变教育的方法,适应他的特点,引导他与周围的环境相一致。比如他的动作比较多,老师可以不时的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啊,收作业本啊,擦擦黑板啊,过一段时间就让他的天性得到释放一下。

第二个是节律性,是指他在平常的生活中是不是有规律性,像饥饿、睡眠、排便方面的规律。我们知道人的生理有规律,有时会比较烦躁,有时又比较兴奋,这是生理节律。

第三个趋避性的特点,趋是趋向,避是躲避,就是小孩如果是躲避型的,第一次碰见新的东西,他都是躲避的、拒绝的。比如说我自己的小孩,你要给他一个新的吃的东西,他没见过,都不要。你给他舔一下,他觉得好吃了,才接受。他的气质是躲避型的。而有的小孩,陌生人来了他都是喜欢跟人交往,表现为一种趋近的特点。这个特点对小孩的学习影响特别大,比如上课时,小孩属于趋避性的,对新鲜的东西接受慢。就是俗话说的新鲜劲老过不去。他上课老琢磨老师的样子啊什么的,老师讲的东西没听进去,这样的孩子就和别人有一段距离。如果了解小孩有这个特点,就应该缩短他适应的过程,在接触新东西之前有熟悉的过程更合适一点。

第四个是适应性,就是对新的环境的适应过程是什么样的,快的慢的还是中等的。趋避性是接触的第一阶段是什么样子,适应性是过了最初这个阶段后的适应过程是什么样子。

第五是反应的阈限。阈限是物理上的一个名词,是门槛的意思。主要是表示能够引起人注意或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量。比如说有的人特别敏感,房间里灯光特别暗,或者房间里有什么异味他能马上感觉出来。有些什么刺激,什么声音。有的女同志外面有什么声音她马上能反映出来,这表明她的反应阈限比较低,反应速度快比较灵敏。阈限高呢,反映就比较迟钝。人的眼耳鼻舌身都有反应阈限的问题。除了这些以外呢,还有叫社会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感觉。比如说人家都已经在皱眉,你还在不停的说啊,察觉不到别人的不耐烦,这就说明你的社会觉阈限太高了,太迟钝了。有的小孩要是这样,就要提醒他以后要会察言观色,要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要是感觉阈限低的小孩,他对老师上课说的东西领会的多,老师的一些言外之意和细微的表达他能感觉出来,有这种感觉的小孩学习方面可能更好些。

第六是反应强度,是能量反应的强度水平。有的小孩在出生时哭声比较洪亮,那么他长大以后说话的声音也是洪亮的,比一般人要响亮。小孩出生时哭声弱,他长大后声音也是比较弱的,这是气质上的差别。有的孩子反应强度高,有句话叫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稍微一饿了,马上大哭大闹,母亲马上就喂他。学习时有东西不懂了,马上就问。反应强度低的小孩我们就很难觉察出来,这道题他到底会不会做啊?讲半天他到底明不明白啊?你从他外表上看不出来。因为他反应很微弱。

第七是心境。测试的指标主要是一个人睡醒后几个小时内,他的主要情绪是正面的,负面的,还是中性。心境比较好的人,什么时候都是乐呵呵的。心境不好的人老是耷拉着脸,总是很忧愁的样子。怎么样判断小孩的心境呢?如果一个小孩,他的情绪和表现一致的话,还好判断,要是他的情绪和表现不一致,比如有的人很高兴了,也只是“嘿”的笑一下,看不出来。有的人已经很愤怒了,表面上还是不表现出来,人们也不知道。这是外在表情和内在情绪体验的不一致。这个不一致不同于情感倒错,情感倒错是精神病,就是心里很悲伤了,表现出来却是哈哈大笑。

第八个是注意力分散度。老师经常会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父母也经常说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实际上,注意力的集中是一个气质的特点。注意力分散度是指儿童的注意力是不是容易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转移。有的小孩在做作业,别的小朋友一逗,他注意力就分散了。有的小孩在做事情,可能你叫半天他都不理你,注意力很集中。注意力的分散度是从孩子刚出生就具有的气质。有的小孩的注意力排除了别的因素,比如老师讲课太枯燥等原因之外,他的注意力还是不集中,那可能就是先天的气质--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对这样的小孩,我们经过分析就要对他作出一些安排,比如把他安排在离老师近的地方,上课经常看他一眼,强迫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最后一个是坚持性。坚持性指从事某一单一活动的时候,能够稳定注意时间的长短。有的小孩坚持性高,我们说他犟,比如他要买一个玩具,到了家门口了他还是坚持一定要买下来,特别难哄。这样的孩子,如果把劲头用在学习上是很好的。比如一道题,解不出来,那我不睡觉也要把它做出来。但是也不能太强,太强的话他比较固执,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方法他就照着做,不会变通。坚持性弱的小孩则容易有相反的问题,他可能非容易转移,做事没有恒心,三分钟的热乎劲儿。

刚才介绍的是著名的儿童气质的九个维度。为什么介绍这个呢?因为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用五因素人格维度来分析,小一些的孩子就用九因素人格维度来分析,因为我们认为小孩子的人格气质更多的是受先天和遗传的影响,受后天比如家庭、社会的影响较小。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更广泛的维度来评价他,可能更为合适。

六、小结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最好就是同时从五个因素方面进行。关于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有人做过探讨,比如我过去对认真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我对北京八中和育民小学的超常儿童都做过调查发现维度之间有相关,但这个相关是负相关,什么是负相关呢?就是开放性越强,小孩智商越高,创造性越高,幻想性越强,他的认真性就越低,做事可能比较马虎粗心、学习不努力。而对于普通的小孩来说,他学习越努力,开放性也越强,这是正相关。

篇8:儿童生活好习惯相关产品设计研究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经内窥镜(电子胃镜及电子结肠镜)诊断的1 816名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患者。

1.2 方法

课题组在分析临床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法和座谈法,以不同乡镇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为依据,具体研究4种肿瘤高发的15个乡镇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从中找出其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

2 结果

本研究将4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乡镇检出率,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取前15个乡镇,进行研究。15个乡镇4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共382人。

2.1 胃癌的检出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胃癌检出率前15位的乡镇中属张川、清水县辖区的最多,而检出率最高的秦安县叶堡乡只有7千多人,却检出胃癌11人。其他乡镇大多分布于张川、清水县的山区,这些地区海拔较高、缺水,居民多饮用水窖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硒、铁等)的天然雨水。

张川县大部分居民为回族,喜食烟熏和烘烤食品(如牛、羊肉)及辛辣、热烫、干硬食品。

2.2 食道癌的检出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知,食道癌检出率前15位的乡镇中属清水县辖区的最多(8个),而秦安县2个,麦积区2个,秦州区、张川县和甘谷县各1个,清水县松树乡的检出率最高。

2.3 结肠癌的检出情况(见表3)

从表3可见,结肠癌检出率较高的15个乡镇中,秦州区有5个,清水县有4个,张川县有3个,秦安县有2个,麦积区有1个,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乡镇为秦安县兴国镇。

注:*为七里墩街道、西关街道、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东关街道、大城街道、中城街道合称,因7街道所处环境、生活及饮食各方面相似,故合并统计,但不算乡镇

从地形特征来看,秦州区牡丹镇、秦岭乡、杨家寺乡、麦积区三岔乡均为林区,而张川县张棉乡、龙山镇,清水县松树乡、王河乡、远门乡和贾川乡呈带状分布,推断该地区居民饮食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硒等)。

2.4 直肠癌的检出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直肠癌检出率以清水县最高。15个乡镇中属清水县辖区的占6个,其中草川铺乡检出率最高,而张川县、秦安县、武山县和秦州区的乡镇数依次为4个、2个、2个、1个。

3 讨论

天水地区乡镇居民多饮水困难,以水窖内的天然雨水为主。天然雨水多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这些因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关系密切。故建议常年饮用水窖内天然雨水的居民定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水的乡镇往往蔬菜种植困难,居民夏季还可以吃自己种植的蔬菜,冬季只能吃腌制的萝卜、辣椒和白菜,而腌制食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要尽量限制控制腌制食品的摄入。

胃癌检出率较高乡镇多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当地居民长期处于低蛋白、低脂肪饮食状态,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物种类少,常年食用发酵酸菜和腌制萝卜、辣椒及白菜,喜食烟熏和烘烤及辛辣、热烫、干硬食品,且常年饮用窖内的天然雨水,易缺乏微量元素(如硒、铁等)。建议尽量减少食用烟熏、烘烤和辛辣、热烫、干硬食品,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限制腌制食品的摄入量。因为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食道癌高发乡镇多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当地居民对玉米面相对摄入较多,多食用腌制萝卜、发酵的酸菜及干硬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相对较少,饮水中缺乏微量元素(如锌、钼、铂等)和维生素(如Vit A、Vit C、Vit B2等)。由于腌制食品形成的亚硝酸胺是强致癌物,辛辣、刺激食物过量食用会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促使癌症发生。因此,建议少食腌制和辛辣、刺激食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结肠癌多发乡镇位于天水经济较发达地区,当地居民饮食相对精细,多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类,但食物纤维素摄入不足[1],同时缺乏一定微量元素(如钼、硒等)。建议可适当提高杂粮和蔬菜的摄入量。

直肠癌高发乡镇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饮食结构中对蔬菜的摄入量相对较少,食物中维生素(Vit A、Vit C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低。建议适当增加蔬菜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Vit A、Vit C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4 结论

经分析可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应普及健康教育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预防知识,使肿瘤高发地区的居民对该病有一定认识,并指导他们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去医院进行内窥镜检查,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此降低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防行政诉讼制度研讨论文下一篇:人事专员面试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