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2024-08-08

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精选8篇)

篇1: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2010年,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学前教育也十分重视,特别是近两年政府投入明显加大,新建、扩建幼儿园的步伐明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明显加强。全市公办幼儿园(含集体办)316所,占73.5%,省、市级优质幼儿园317所,占73.7%,就读于公办幼儿园(含集体办)在园幼儿占84.6%,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公办幼儿园为主、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为主的良好发展态势。市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苏州市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意见》,2011年初又及时出台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我市现状提出了学前教育发展20条,明确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各市(区)也先后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

贯彻落实意见,为全市学前教育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市学前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入公办优质园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城乡一体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当前我市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

全市每年新出生人口约9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外来新生人口。据统计,2010年,苏州常住新生人口达44660人,外来新生人口则是49530人。2011年全市幼儿园招生数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8569人,增长了14%,其中主要是外来新生人口,今后若干年这种情况仍将持续。新生人口增长给我市的学前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且在入园需求上有向城镇集聚的趋势,使公办优质园更加供不应求,不少幼儿园班容量已大大超额,给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3~6岁的学前教育学位已十分紧张,对接下来要推开的0~3岁早期教育,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更是困难重重。

(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滞后

学前教育必须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管、公办为主的原则,而依当前的体制,公办幼儿园包含了差额补贴的公办园和自收自支的集体办幼儿园两种情况,在体现公益性和普惠性的要求下,幼儿园的收费是限定 的,而随着幼儿园硬软件的改善和教学要求的提高,幼教年生均成本在不断提高,据反映大约为4000~10000元,这就使得原有的政府扶持水平已不能满足幼儿园运行的要求。而一些场地较小的自收自支幼儿园限于办学规模,已出现收支倒挂的情况,维持运转非常艰难。必须要研究出台并落实新的扶持机制,把政府负责、公益性、公办为主的原则落到实处。

(三)配套幼儿园建设问题突出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是解决幼儿入园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对此相关文件有明确的规定,但落实情况不够理想。一是规划的整体性、科学性不够,随着城区的扩大,住宅用地在不断向周边拓展,而相应的幼儿园等公用事业的规划没有及时跟上,等住宅一批批落成,已无地可用于幼儿园建设。特别是一些零星开发的住宅项目,单项总量不大,而周围连成一片,配套就成了大问题。部分商住楼名义开发项目,实质上有大量是住宅,却没有纳入相应的配套要求中。二是部分开发商受经济利益驱使,在建设中对已规划的幼儿园缩小面积、随意更改布局,造成新建的幼儿园建成时就硬件不达标。三是按政策规定,配套幼儿园是公共教育资源,属国有教育资产,应按属地移交当地政府承办幼儿园,目前无偿移交和归口管理还得不到落实。四是政府对开发商建设幼儿园的监管制约不够有力。特别是文件规定的教育部门在

设计和验收环节参与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缺乏硬性制约手段,政策规定难以落实。

(四)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瓶颈”

一是教师的编制偏紧。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在编教师比例为53.5%,虽然为全省最高,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但是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比仍然相差较大,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对幼儿园的核编数量仍然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公办园必须做到 “两教一保”,确保主要教职工进入事业编制。目前我市在编教师比例与政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无法适应幼儿园扩容、新建园对幼儿教师需求激增的要求。

二是教师的待遇偏低。由于编制紧缺,致使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身份比较复杂,报酬差距较大,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2010年全市公办编制幼儿教师的年收入约为7万左右,公办中自收自支的集体编制的年收入约4~5万元,不在编的平均不到3万。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使部分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不稳定,制约了办园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幼教均衡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教师的来源偏少。根据我市制定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拟新建(包括改扩建)幼儿园197所计算,每年至少需要增加500多名幼儿教师。我市幼儿园的专业保健保育员也十分缺乏,人员绝大部分来自非相关专业,许多保健保育

员仍没有相关资格证书。从全省来看,主要有南京、苏州、徐州3所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幼儿教师,苏州幼师承担了目前我市主要的师资培养任务。该校总占地面积还不到70亩,其中校本部位于虎丘名胜区的塔影园占地面积仅为38亩,场地很小,由于受场地限制,学校不得不租借校园外的房子解决部分学生的住宿,安全隐患突出。办学条件明显不达标,制约了办学规模的扩大,每年毕业仅仅400人左右,其中本地生源只有200人左右,这必将对全市学前教育师资的补充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苏州幼师易地新建,扩大办学规模已迫在眉睫。

(五)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管理存在缺位

在坚持公办为主的前提下,鼓励发展民办幼儿园是政策导向。但相应的扶持政策还没有能落实到位。一些收费较高的高档园,面临办学成本高、场地租金高等困难,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更多的收费低、条件差的幼儿园,办学水平差,师资薄弱,无法实现良性循环。更有不少无证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不仅质量差,而且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由于幼教供求矛盾的存在,有关部门面对这种状况管理上显得两难,要按文件在明年年底前全面清除无证园还任重道远。

二、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

发展学前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一是发展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苏州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大力发展优质的学前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苏州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是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的题中之义。二是更好地发展学前教育是苏州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要求个层次各门类的教育都要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而且要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抓好学前教育这个开端,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养成、个性和创造意识。三是更好地发展学前教育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普遍要求,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内容,也是当前苏州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有没有良好的学前教育,关系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关系到社会稳定,同时也反映出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中央、省的有关精神和政策规定,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摆上重要位臵,切实履行责任,落实政策措施,努力抓紧抓好。

(二)科学规划,着力解决配套幼儿园问题

幼儿园建设是城市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套幼儿园建设不到位是当前学前教育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加强规划的整体化、科学性和前瞻性,严格把好审批关,新开发项目不应再出现配套幼儿园建设不到位问题。二是要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幼儿园按照人口和小区分布合理规划布局,防止零星开发的住宅项目累积和商住楼开发项目造成的幼儿园配套不足问题。三是无论政府整体规划的幼儿园还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都要落实由教育管理部门从设计开始介入的制度,确保建设符合规划和教学功能的要求。四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要严格落实建设责任和建设后无偿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必要时市政府可专门发文再次明确。五是对现在已经存在的由开发商出租的小区幼儿园要重新定位,明确产权归属,不能明确产权国有的,在出租竞标时须由教育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价格,控制租金恶意炒高。

(三)抓好落实,发挥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要理顺关系,为幼儿园自主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市公办幼儿园有三种不同管理体制:即小学附设幼儿园、独立幼儿园、机关(街道、妇联)主管的幼儿园,前两种由于有财政补贴机制、教育部门主管等因素,师资力量强、办园质量高,大多为优质名园。应强化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为主的机制,大力支持幼儿园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二是要切实解决公办教师编制问题。要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公办园必须做到“两教一保”的要求,实事求是地重新核定编制数量,制定并落实每年的编制扩充计划,确保主要教职工进入事业编制,确保在编教师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三是要研究出台新的财政扶持机制。公益性的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必须依托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随着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需求的增长,原有的扶持水平和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必须研究由各级财政分担的、新的、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建议:第一,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象新建小学一样,对各区(特别是古城区)新建幼儿园项目,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帮助。第二,尽快出台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财政补贴机制。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实行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为各地提供了借鉴。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尽快使之付诸实施。第三,努力解决幼儿教师待遇偏低、收入差距偏大问题。要通过纳入或参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建立各级财政分担的补贴、奖励机制,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缩小同一单位人员的收入差距,尤其是对公办幼儿园中的集体性质幼儿园要有力度更大的扶持措施,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化、特色化发展。

(四)多元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

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应由政府大包大揽,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我市目前幼儿园的公民办比例比较合理,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公民办协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各级政府要在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上花更大力气。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民办幼教机构的准入和管理。对面向大众、收费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实事求是制

定合格条件,使其适合相应人群的需求。对收费高的高端民办幼儿园,要鼓励错位发展,加强质量监管,使其不断提升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帮助其创特色、树立品牌。要理顺早教管理体制,把好早教机构的准入关,并加强日常监管,防止某些机构以早教的名义,骗钱害人。二是要实行公民办一体化的管理,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实行民办幼儿园享有相应的财政补助机制和公用事业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和扶持其发展;对租金偏高的幼儿园要协助其降低租金、减少运行成本,并适当给予减免;给予民办幼儿园在教研活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比考核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待遇。三是要积极借鉴外地经验,探索由公办名园向民办幼儿园派驻园长、教师,实行名园输出管理,帮助其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五)大力培养,优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是江苏省专门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力量较强的专科学校,每年培养的学生因为质量高、需求量大而炙手可热。教育部提出的要加大学前教育大专院校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和群众对学前教育需求的增加,使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加上“苏州市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已经启动,明确幼师现址列入古迹保护开发范围。市政府要加大力度,加强协调,按

300~500亩的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标准和3000~5000学生数的办学规模,易地新建,并乘势而上,争取办成独立大专院校。这样幼师可以培养更多的优质幼儿师资,增设苏州紧缺的相关专业,并更好承担起全市学前教育在职培训、教育研究等任务,为我市学前教育师资补充和提高质量提供保障。

(六)提升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以《学前教育发展纲要》和《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在幼儿园办园目标、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一日活动、环境构建等方面进行理念上的引导、实践上的指导、评价上的跟进,坚持突出游戏化、活动化,坚决抵制小学化倾向,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建构起一个科学的、分层的、凸显个性发展的园本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和课堂教学体系。

篇2: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全民的健身意识、健身需求都有较大的提高,健身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广场舞(俗称坝坝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走进“大妈们”的生活。因坝坝舞是一种集音乐、健身和形体舞蹈于一体的表演形式,通常配合节奏明快,曲调简洁的音乐,在广场、院坝、操场等场地开展,备受中老年女性的青睐。据媒体报道,我市共有5600多个坝坝舞团体,有约31万余人参与坝坝舞。坝坝舞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坝坝舞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较少。目前,全市坝坝舞的开展多以民众自发组织、自主锻炼为主,而这种自发形式的体育活动多数依靠情感和道德等手段维系,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较少,市民们参与坝坝舞的随意性大。

2.场地设施条件较差。开展坝坝舞活动,没有固定场所,有的在公路旁的相对开阔处就跳起来了。公路开阔处都较为狭窄,这样就无形中影响了交通的畅通,并且受汽车尾气的影响,容易形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其次,由于跳舞用的音响设备大多是领队人员私人购买的“二手货”或者“便宜货”,音响效果普遍都不太好。有的坝坝健身点,由于是私拉电线接触不好,跳舞时时常出现“无声”现象,并且也导致了一些用电不安全因素。除此之外,各个健身点都没有领队人员的“舞台”,这就导致教练员与学习者都在一个水平面上,后面的学员基本看不见教练的动作,严重影响了练习的效果。

3.领队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领队人员在推动坝坝舞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坝坝舞的组织指导者大多以业余舞蹈爱好者为主,而多数业余舞蹈爱好者没有受到过专门、系统的培训,其指导能力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不能根据参与健身活动人群的实际需求和特征选择合理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对坝坝舞内容的选择和动作的编排缺乏科学性。他们一般都是在网上或者碟片中进行自学,自己熟练以后就开始进行教授。这就导致了坝坝舞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舞种,乃至于网络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标准舞蹈,经各个领队人员员教授给学员后也出现了千人千面的现状,甚至有些领队人员教授给学员的动作都缺乏协调性和美观性。与此同时,有的坝坝舞播放的音乐内容存在不健康的内容。由此可见,领队队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4.活动经费保障不足。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一项健身运动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难以生存和发展。坝坝舞作为全市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方式,它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多数坝坝舞锻炼点的经费来源于群众自筹,只有极少数锻炼点的经费由居委会和街道补贴或企事业单位资助。通常,坝坝舞练习者自筹的经费一部分用于维护场地、购买器材、交电费、维修音响设备,另一部分则用于支付领队人员的报酬。这种以群众自筹为主的的经费来源方式不仅妨碍坝坝舞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还限制了其他活动的开展。

5.噪声扰民现象严重。坝坝舞本是一项强身健体、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好事,但由于活动的开展大多在居民住宅楼下的广场内或者居民的门前,加之音响声大大超出环保标准,出现噪声扰民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睡眠和孩子的学习。有的地方,集中了几支坝坝舞队伍,播放音乐不统一,出现震耳的嘈杂声。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每天晚饭后,音乐就响起来了,隔着几栋楼都听得见,这个时候正是孩子晚上做作业的时候,孩子怎么专心做作业?小区的住户,大家都不满”。此外,坝坝舞噪声持续时间长。单支队伍跳的时间在2-3小时,加之组织跳舞的时间段不一样,有的早上,有的下午,有的晚上,这样累计起来,市民将有7个多小时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因而,出现居民不满噪声困扰而发生泼脏水、扔东西等现象。环保等部门接到群众反映也出面干涉过,但由于没有好的解决措施,“扰民”的现象依旧存在。

二、破解坝坝舞发展难题的建议

1.加强组织管理。文化、体育、市政等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对长期固定在30人以上的坝坝舞队伍进行登记备案,引导规范坝坝舞活动;成立“坝坝舞”协会,强化协会自律和规范管理,合理引导市民们参与坝坝舞。

2.改善硬件设施和条件。政府要为坝坝舞锻炼点提供安全固定的场所,比如开放一批体育场所、公共设施广场及企事业单位闲置的院坝,在音响设施方面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为坝坝舞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3.加强教育培训。领队人员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坝坝舞锻炼点的发展和规模。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规范领队人员培训制度,提升指导人员的业务水平。首先,应该依托文化馆(站)和舞蹈协会等培训平台对现有坝坝舞锻炼点的领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指导能力;其次,各锻炼点的相关负责部门应该明确领队人员报酬,保证每一位领队人员都享有一定的薪酬待遇,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接受过专门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坝坝舞指导者的行列;第三,要扩宽坝坝舞领队人员的培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人才资源优势,各锻炼点可以聘请体育专业的教师或学生定期对领队人员进行专业辅导、节目编排、内容选择等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坝坝舞整体水平。第四,政府应该对现有的领队人员员进行政策支持,对这些热心全民健身工作的领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条件达到的可以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做到使领队人员持证上岗。

4.建立多种渠道的筹资机制。多元化筹资体系能够解决各种群众体育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市市坝坝舞锻炼点的经费主要以群众自筹为主,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坝坝舞活动的场地,影响指导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机制。首先,明确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在下拨有关经费的时候对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用于坝坝舞的发展;其次,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应该鼓励和支持各锻炼点通过合法经营、有偿体育服务等手段,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第三,可以寻求和鼓励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的资助。

5.加强联合执法。有关部门配合联动,对噪音扰民,实行“四限”措施。限音量:在开展坝坝舞活动时不得超过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限时段:每日22时至翌日6时为禁止使用乐器或者扬声设备的健身、娱乐等活动的时段。限区域:通过功能分区划定专门的健身娱乐区域,临近学校、医院、居民区、办公场所等场地划为安静休憩区。限设备:限制扬声设备和乐器等的使用,可以尝试戴着耳机跳舞。

篇3: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1 科学规划, 确定辖区主导产业

各街镇政府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以保护地方特色生态资源为主, 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 规划确定辖区的特色主导产业。

2 合理布局, 确保行业安全生产

推进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建设, 有效防治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和药物残留, 确保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3 创新发展,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各街镇政府驻村人员应进村入户, 摸清辖区实有流转土地面积、区域、地形地貌、水电路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等资源现状, 因地制宜, 创新产业经营模式,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 突显特色, 打造现代农业亮点

引进有资金、有人才、有条件的成熟企业, 以当地文化为魂, 结合山地地形地貌, 打造农旅融合的山地特色现代农业亮点, 促进养生、养心、养老示范基地建设。

5 科技引领, 提升产品品牌效益

不断提高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的科技水平,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三品一标”认证, 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6 政策扶持,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篇4: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1.可有效解决我市耕地面积不足的矛盾

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市目前农业人口18.8万人,耕地面积为20.14万亩,人均耕地1亩,南部沿山区和中部平川区人均0.5亩,北部库区人均1.8亩,单纯依靠发展规模经营的种植和粮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制约。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加快“秸秆生物反应堆”、“无土栽培”、“黄板诱蚜”、“菜沼综合应用”等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满足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要求。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建筑、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农业结构调整和農民增收有重要影响。设施农业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满足市场需求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设施农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被誉为农民的“绿色银行”。2010年南严村的瓜菜、东城村的西红柿亩纯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今年南严村日光温室仅西瓜一项就为全村增加110余万元收入。

4.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增长、社会需求增加、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的挑战。设施农业通过生物工程与环境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减少水、肥料、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能源消耗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如冯东村的大棚葡萄全年用药次数为6~7次,而露地葡萄用药次数为10~15次,用药次减少1倍。

5.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

优质果菜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均衡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通过创造可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全年持续供应。据统计全市蔬菜产量为7.3万t,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5.9万t,占全市蔬菜产量的80%。同时,在设施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能够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处在有效的安全监控范畴之内,成为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二、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

1.制定规划,科学发展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村组,认真调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华阴市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实施百万亩设施大棚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并通过电视、广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政府重视、政策推动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市设施农业发展专题会议,与各乡镇(办)签订了目标书,夯实了责任。二是资金支持。对于新建日光温室,除了省财政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外,市政府每棚奖励1000元。

3.参观学习,调动积极性

一是先后组织华西、北社等6个乡镇主管领导、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150名人员到杨凌、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种植经验,让群众亲眼目睹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好处和市场前景,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二是聘请我市土专家通过现身说法,使群众对设施农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广大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科技支撑,强化品牌

一是实施技术责任层层包联。农牧局所属的8个基层单位负责包联6个镇(办)的日常业务指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中。各单位又与技术人员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夯实了责任。二是在建设设施大棚关键时期,下派2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到6个镇(办)22个村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建棚质量。三是成立设施农业培训专家团,明确人员及分工,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直通车,将农业科技服务车开到了田间地头,设立24h咨询电话,随时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引进、推广小型农机具和配套技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二年来通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广配套微耕机600台,卷帘机1550台,喷药机330台,太阳能杀虫灯500台,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三年来,华阴市委、市政府依据市域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全力引导,强势推动,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给群众谋利增收的英明之举。截止10月底,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5125亩,产量51425t,总产值4537.5万元。新建日光温室1535亩,大棚4200亩,新建百亩以上的示范园6个,其中岳庙办岳东村规划建设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日光温室800亩,已建成54棚500亩。日光温室以钢结构为主,主要分布在华西镇的南严村、冯东村,桃下镇的东城村等6个镇(办)12个村,以种植礼品西瓜、西红柿、黄瓜、葡萄为主,亩纯收入在1.5~2万元。大棚以钢架、竹木混合结构为主、主要分布在北社乡的土洛坊、新姚村,华西镇的南严、庆华等5个镇(办)8个村,以种植甜瓜、哈密瓜、秋延辣椒为主,亩纯收入在0.8~1.2万元。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强劲,但与设施农业发达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四个方面:

1.设施农业规模小

一是受南山、北滩、东塬的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我市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大,农业基础不平衡,使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的政策,使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土地难以集中,况且许多农民仍依靠种田务农来维持生计,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制约着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如我市百亩以上的设施农业示范园有6个,但缺少千亩连片生产基地,更不用说万亩连片生产基地。

2.投入资金短缺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农力度不大,农户贷款难,发展缺乏资金,财政补贴资金与农户发展资金相差过大。如建1亩标准日光温室需要投资6万元,省财政、华阴市财政每亩共计补助3000元,仅占总投资的0.5%。巨大的资金缺口主要是依靠群众以自筹的手段来弥补,造成制约发展“瓶颈”。

3.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流通设施等配套不够健全,服务功能不够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产品档次较低,品牌带动能力不够,市场开拓份额不够大,流通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4.农民的标准化意识不够强

由于受传统种植的影响,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认识,许多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不了解,按照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四、对策及建议

1.扩大生产规模,做强优势产业

按照点状布局,块状联合,全面推进的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力度,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连片经营,规模发展,努力形成精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扶持措施

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资金整合原则,整合财政、农发、扶贫等各类涉农资金,将涉农项目资金向设施农业示范村倾斜。二是加强信贷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制度,联系协调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对设施农业开展信贷业务,并不断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出台优惠措施,吸引民間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共同参与设施农业发展。

3.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

主要围绕设施农业产业,根据国家、行业已有的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标准,结合华阴市设施农业的实际特点,制定自己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设施农业生产标准,指导设施农业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种植转变。同时,规范种植行为,对投入品进行严格登记,实施农业生产档案记录,如打药时间、使用农药品种、农药用量、农药使用方法等,具有可追朔性,保护销费者的合法权益。

4.加大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

篇5: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程的建议

一、国内形势及背景:

杭州:灵隐社区关心外来人员,加强培训

北京:酒仙桥街道加强外来人口培训工作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大连:中山区就业培训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率达80%

浙江:宁波市5年内计划培训外来务工人员50万人

„„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地区,文化、精神素质不高,因而给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城市卫生文明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体现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也是事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好我省我市“三农”问题的全局性热点性问题,同时是我市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我建议我市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强管理的同时,应该发挥政府管理职能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和加强政府职能的服务职能,贯彻与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文明卫生、遵法守纪等综合水平和素质,实现我市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和需求,要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需求性。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业创业能力不高、卫生行为习惯不良、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1. 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

创业就业技能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的生存性、关键性问

题,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最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帮助解决的切身问题,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的问题。对外来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培训的内容事关重大,决定成败,无论在内容、范围、深度等方面都必须精挑细选,认真安排。要选择和组织大量针对性强和内容新颖、实用、易学、能掌握的单项劳动技术和技能教育培训课程,如餐饮服务、理发美容、装修装饰、电动车修理、家政服务等等。

2. 良好文明素质的教育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认识和摒弃不良卫生行为习惯的,更好的融入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争当高素质的文明市民。

3. 法律法规常识的教育培训

无知导致愚昧,愚昧酿成悲剧。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初到城市以后,往往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知识,有些行为无意中就已经越过了法律法规的红线;有的是在工作合生活已经受到侵害而不知不晓,更不知道通过法律维权和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己。要让来自落后、偏远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是需要对其进行基本法律法规普及教育的。

4. 健康心理的教育培训

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生活,面对惊讶之余羡慕不已的繁华市井,会油然而生感叹、羡慕、嫉妒等心理反应、偏远落后农村和身边现实的极大反差产生的不平衡感、工作生活等压力、陌生和不太适应的生活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导致此类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疾患和疾病。这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问题,也会对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和谐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5. 我市城市建设、规划和布局的教育培训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力推进,新昆明的规划、改造和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我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要说外来务工人员,即便生活在昆明十几年几十年的老昆明人,对我市新昆明的区划布局,行政办公和便民服务、教育卫生、道路公交系统等等也不见得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为便于了解、认识新昆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我市城市建设规划教育培训也是很必要的。

三、教育培训机制和认证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和体制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计划、安排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并对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检查和监督等;把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委托教育机构或终身教育集团(筹备中)进行培训;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内容要多、类别要全、知识技能要新、学习方式要活、知识技能要易学易掌握,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和模块化处理,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学习; 教育培训的内容,特别是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可以有多个内容模块可供选择,实行积分制或参照职称计算机考试类似的形式进行考试考核,各项均合格达到积分要求后颁发合格证书。

四、教育培训方式

为满足不同年龄、知识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采用传统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字化网络教育两种方式进行。

五、经费和制度保障

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是来自偏远、落后和贫困的地方,生活比较困难。所以,要把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难入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范畴,利用政府投资或财政补贴的形式,免费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另外也是要通过教育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很好的融入到我市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和新昆明建设发展中。对此,要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为确保此项工作长期开展和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相关规定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并获得相应认证方可办理登记,比如,在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暂住证、购房、就业创业登记等等。

市政协委员: 赵宝

篇6:关于推进我市新市镇建设的建议

新市镇建设是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时代课题,也是合肥“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必解之题。行政区划调整后,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构建新型城市化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合肥新兴中心城市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合肥“新市镇”概念的提出及建设情况

“镇级市”作为一个新名词,首次出现在合肥市的官方文件中是在2011年发布的合肥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中,“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从浙鲁两省的实践来看,“镇级市”并非“镇改市”,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其核心在于:以一个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管理一个镇。比如道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水平,在建设、管理标准上要超越一般乡镇,按照城市标准来进行。

在合肥十二五规划中,合肥已经圈定了水湖、三河、长临、下塘这4个镇进行新市镇建设试点。这几个镇分别有自己的特色,能够错位发展。三河有旅游文化资源;水湖本身综合实力基础就较强;长临倚靠在滨湖和巢湖之间,又有四顶山风景区,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下塘则是合肥与淮南建设合淮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很大。目前,这几个镇分别只有几万人口。按照10~20万人口规模规划建设“镇级市”后,4个点将吸引50万左右人口,成为环绕在合肥主城区周边的卫星城。

而成立于2007年的合肥东城新市镇,则已经进行了新市镇建设的探索性工作。合肥东城新市镇位于合肥东大门的东部组团,是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是合肥东向接轨的门户,范围包括了肥东的“三镇两区”,即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 1

经济工业园。东城新市镇是一个开放的突破行政区划束缚的城市空间,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中东部组团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快新市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良好成效和总体态势构成了我市新市镇建设的良好基础,但是在加快新市镇建设过程中,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是明显的,既表现为我们在现阶段传统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表现为与新市镇建设要求相比的差距。

一是中心镇、重点镇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偏小。县域城镇化率只有36.5%,与全市和城区平均水平分别相差31.7和53.9个百分点。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40平方公里,而县域镇区建成区面积只有147.3平方公里。靠近合肥市区周边城镇发展较快,偏远城镇建设缓慢,人口及规模基本没有增加。全市建制镇镇区人口平均只有2.3万人,最少的白龙镇仅0.4万人;店埠、上派、水湖、庐城四个城关镇人口占全县的比重分别只有18.6%、15%、13.8%、19.5%。建成区面积平均只有4.78平方公里,最少的包公镇仅1平方公里。与全国千强镇相比,我市小城镇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社会指标总体偏小,差距较大。

二是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程度较低。多数乡镇镇域经济薄弱,产业门类小而全,支撑作用和能力较弱。有的乡镇还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几乎没有二三产业。综合实力较强(不包含城关镇)的撮镇、桃花镇、岗集镇、柘皋镇与沿海发达地区不少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已过100亿元和10亿元的强镇相比,差距相当大。

三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加大,自我发展能力有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对城镇未来发展预留建设用地数量偏小,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布局零乱、存量土地盘活不够,极大地制

约了小城镇空间拓展。四县一市建制镇(包括城关镇)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还不到5000人/平方公里,少数乡镇甚至不到1000人/平方公里。缺乏融资能力和市场融资主体,主要依赖政府投资,而市、县区、乡镇财力对小城镇投入很有限,污水垃圾处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供水等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缺乏稳定的后续资金支持。建设管理中急需大量人才,而乡镇从事规划、土地、建设、融资等工作的专业人才非常紧缺。

四是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一些镇发展定位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组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尚不足,重点小城镇发展不快,城镇间缺乏有机联系,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尚处探索阶段。虽然多数乡镇都已编制了发展规划,但规划起点不高,系统性、前瞻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缺乏个性特色亮点,存在“千镇一面”现象。同时,规划管理薄弱,执行力不够,随意变更规划现象仍然存在。

五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承载力、吸引力不强。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之间的公路等级低,镇区道路标准不高,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城镇无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三废”不能有效处理。各建制镇虽建有自来水厂或接通了自来水,但供水能力有限(县城除外),且水价偏高。服务功能不全,商业、金融业等形不成规模,教育、住房、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社会资源共享程度低,人口集中度不高。

三、推进合肥新市镇建设的建议

1、适度调整新市镇建设规划。新市镇的建设规划要与行政区划调整相适应,从“大合肥”的高度重新圈定试点镇,积极调整出台有关政策,引领支撑试点镇的发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不断做大做强试点镇,为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及新兴中心城市建设夯实基础。

2、强化新市镇建设工作保障。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从市到县(区)、镇成立推进新市镇建设领导和工作机构,强化领导、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新市镇改革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和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各县(区)、各试点镇要抓紧研究制定推进新市镇建设的具体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支持新市镇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完善制度保障。尽快出台我市加快新市镇建设的《意见》,统筹做好相关政策间的衔接和整体集成。同时,抓紧研究细化方案和用地、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新市镇建设的动态、好做法和新经验的宣传,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市镇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3、做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加快促进人口集聚。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改革,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人口就近有序向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转移。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支持和鼓励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建设大型商场或商贸综合体,加快商贸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加快工业功能区和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集聚提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工业功能区工业增加值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

4、加大新市镇建设人才保障。新市镇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人才是关键因素。积极招引人才。要通过大力培育引进产业和企业,通过产业和企业等集聚各类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特别是新市镇建设急需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要采取下派挂职、上挂锻炼等形式,建立市、县(区)与试点镇干部双向交流机制,加大乡镇干部的培训力度。加强社会管理力量。根据新市镇的人

口规模、经济发展、建设管理任务等情况,在不突破县(区)乡镇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事业单位编制总额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新市镇编制数量。

5、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民的居住、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提供教育、医疗、养老和救助等社会保障。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入新机制,市和各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在职称评定、社保、入户、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创新政策。加强农民技能和职业培训。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社区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社区服务机制,以社区发展为抓手推进中心镇社会建设。

6、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与“权力下移、能放则放、权责一致”的原则,着力增强中心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赋予中心镇相当于县一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执法、联合执法和由派驻机构办理等形式,下放事权。各中心镇根据规模大小综合设臵党政综合管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务、农业农村等机构,“三定”方案由中心镇政府制定并报县政府批准。中心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可由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兼任。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副县级待遇。垂直部门派驻机构考核及主要领导任免须事先征求镇党委意见。根据工作需要,垂直部门派驻省级中心镇的机构主要负责人,可由各县局领导兼任。

7、加强试点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六网”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大试点小城市路网、电网、供排水网、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供气网、物流网。路网建设。重点是以提升主干道、连接高速路、沟通大循环、实现网络化为目标。电网建设。重点

篇7: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

一、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已是当务之急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近几年,我市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推动乡镇水厂改造扩容、输水管道延伸入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市自来水公司日均供水能力约为10万立方米,管网覆盖全市建成区和南海新区。完全有能力保障全市的供水。但是开发区自来水公司为主的包括部分乡镇自来水公司等小区域分头供水模式的弊端已日益明显,迫切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要求,彻底消除供水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1、水源水质状况难以控制,农民群众要求一体化供水的呼声日高。小水厂均自河道取水,由于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水源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取水口或被住宅区包围,或离工业园区较近,水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绝大部分水厂粪大肠菌、铁、锰、溶解氧超标,2家水厂氟化物超标。同时大多数小水厂规模小、工艺流程简单、净水设施简陋,供水水质难以保证。近些年,农民对饮用安全卫生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向城乡供水,就能消除农村用水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2、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整合优化供水资源迫在眉睫。

多年来,各水厂建设中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及与其相适应的实施机制,造成重复投资,有限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小而全的供水格局造成供水基础设施不能共建共享,设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水质得不到充分保证。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就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束缚,有效解决资源制约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3、部分水厂发展后劲不足,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刻不容缓。大多数小水厂当初建设主要出于及时解决群众饮用安全水问题,依靠政府行政推动,主要通过集体、个人筹资建成,具有应急性和突击性的特点,较少考虑供水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规模小、成本高、管理水平低,难以做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早期铺设的管道材质低劣,施工安装不到位,管道基础处理不当,经过多年的运行后,管网漏损率普遍较高,而且水压难以达标,给水厂的日常维修保养和及时抢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少水厂后期维护的必需投入和经营效益不佳投入乏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依靠规模企业的管理手段,就可以有效改善各乡镇的用水环境,优化地方的投资环境,保障各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城乡统一供水相应滞后,推进一体化供水势在必行。

坚持集中集约集聚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先争优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全市上下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村庄整治、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一体化供水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单纯强调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而对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关注较少,虽然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目标,但是项目实施进展较慢,已经远远落在了其它地区的后面。据我调查:浙江省在城乡一体化供水工作中走在最前面,比如绍兴市在2001年就对市区农村实行一体化供水;萧山区在1990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早1999年城乡一体化供水已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平原乡镇,到2002年对南片山区可通水的村也实行了一体化供水;嘉兴市目前已完成了市区3个镇的一体化供水,到年底可完成5个镇,计划到2010年全面完成;桐乡市在2005年完成了7个镇的一体化供水的基础上,目前已全面完成一体化供水任务。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生活质量要素的第一要求,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就应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快实施进程,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饮水水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二、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造福于民、恩泽千秋的实事工程,要使工程顺利推进,必须客观正视、着力解决有关技术层面、体制层面、资金层面、社会层面的相关问题。

1、关于区域供水模式选择

实施区域供水与城市供水经营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供水范围延伸到了乡镇,从我省其它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经验来看,推行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统一直供模式。由市自来水公司对乡镇用户直接供水、直接管理,并按照中心城区相同的价格直接向用户收取水费。该模式要求市级供水企业前期投入大、日常管理要求高。二是分层转供模式。由市级供水企业将水输送到乡镇,通过总表计量,按统一价格批发给小水厂(供水服务站),再由小水厂(供水服务站)向本区域内用户零售自来水。该模式继续由乡镇水厂对乡镇以下管网实行管理,对市级供水企业压力较小。但小水厂的效益可能降低,也有可能擅自制水,形成混供水。

2、关于小水厂资产、人员的处置。

推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必然涉及到市自来水公司与小水厂的关系处理问题。现有乡镇水厂权属性质多种多样,建成时间与经济效益状况各不相同。上下各级必须围绕一体化供水的目标,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舆论等手段加以推进。区、乡镇政府要积极做好水厂间的协调工作;要明确供水管网无论谁建设,统一划归市市自来水公司管理;二级批发供水的,要参照天然气上、下网的方法,对价格介入审查,维护好双方的利益;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安全饮用水的宣传报道,营造推进一体化供水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有序推进、有情操作,兼顾收购后乡镇小水厂的利益。小水厂节余资金仍留在各营业所,用于所在区、乡镇管网建设和改造;小水厂的安装队仍然保留,改造和维护保养管网可优先安排其施

工;小水厂的人员由各营业所安排工作,确保人员稳定,职工退休或内退可参照所在区、乡镇统一政策执行。

3、严格依照一体化供水规划执行。

有关部门应在前几年开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作进一步论证修改,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完善后提交市政府批准实施。根据《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确定的方案和任务,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不断优化供水管网方案,加快推进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禁随意调整项目,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立项,一律不得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各级财政不给予任何贴息补助。对用水需求上升较快,供需矛盾日趋明显,水质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在近期新上马供水设施项目的乡镇,按照“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步推进”的原则,优先立项,集中力量,提前推进,切实避免重复建设,杜绝新的投资浪费。

4、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

城乡一体化供水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政府每年应从财政上安排一定资金,或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配套费,专项用于城乡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明确小水厂的闲置土地拍卖所得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通过对项目进行包装,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争取国债和上级专项补助或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项目用地作为公益性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行政划拨,纳入当年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一体化供水工程需要架设输电专线的,只收取成本费,其运行电费给予优惠。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农村居民用水,短期内实行城乡差别政策,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要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群众承受能力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现同网同价;实施对居民生活用水采取阶梯收费的办法;使水价问题不致以成为供水一体化的障碍。

2011

篇8:关于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桑椹又名桑果,甘甜爽口、富含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具有多种食用、保健及治疗功效,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1993年被原国家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一。桑椹富含蛋白质,1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和锌、锰等多种矿物成分,其营养价值是苹果的5~6倍,葡萄的4倍之多。同时,桑椹中富含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多种活性成分,《本草纲目》记载,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补肝益肾、固精安胎、乌须黑发、聪耳明目、延缓衰老、安神养心、润通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利关节、去风湿、解酒等功效。

1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现状

1.1果桑基地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省果桑产业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50余个基地县(市、区)发展果桑,果桑种植总面积达到12万亩,居全国第一。果桑基地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的德昌县、盐边县,川东北地区的南部县、嘉陵区,川南地区的资中县、东兴区等地。其中,攀西地区的德昌县和盐边县属优势区域,建有20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果桑基地。全省果桑品种以“德果1号”、“无核大10”、“嘉陵30号”、“蜀椹1号”等为主,“堡坎61号”、“红果1号”、“红果2号”、“台湾果桑72C002”等品种正在逐步推广种植。

1.2桑椹加工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果桑基地的不断发展,相继涌现出一批桑果深加工企业,截止目前,全省有德昌元坤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四川缔铂酒业有限公司、四川黑金椹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四川四喜农业公司、四川圣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誉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或合作社从事桑果产品研发和生产,产品包括桑椹干、桑果汁饮料、桑椹浓缩汁、桑椹干红、桑椹醋等已投放市场。全省初步形成年加工能力2万t、年产值10亿元的果桑产业配套加工体系。

1.3高效观光生态果桑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蚕丝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加上果桑既有休闲观光、体验采摘的功能,又具有很好的科普教育价值。近年来,以蚕桑(果桑)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在全省各地蓬勃兴起,在成都、南充、绵阳、资阳、宜宾、乐山等市(州)、20余个县(区)的城市近郊相继建立果桑观光、采摘基地40余个,发展各类果桑园、蚕家乐50余家,果农出售鲜果收入达5~30元/kg,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1倍,休闲农业产值达1亿,大大提高了果农的收入,也有效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4果桑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显著

2016年,全省桑果产量突破6万t,农民桑果销售收入超过3.6亿元。以优势产区攀西地区的德昌县为例,2016年全县果叶兼用桑园面积达3万亩,投产面积0.85万亩,产桑果25025t,农民售果收入13500万元,加工企业年产桑椹浓缩汁500t、饮料1000t,果桑实现总产值2.1亿元。

2四川果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果桑品种单一、熟期结构搭配不合理

尽管目前全省引进栽培的果桑品种数量达10个之多,但具体到某一特定区域,存在着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比如攀西地区盐边县、德昌县种植的“德果1号”占90%以上,川东北地区的南部县、嘉陵区以“无核大十”为主,川南地区的资中县则以“嘉陵30号”为主。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桑果挂果期短、成熟期较为集中、病害易大规模暴发、桑椹采收和运输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紧张,收购加工企业压力大等问题。

2.2果桑种植标准化水平不高、技术规程不完善

2.2.1栽植密度太大。攀西果桑主产区虽属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可以进行适度密植,但多数地区果桑种植密度仍达2000株/亩以上,其它地区除了近年来新发展的果桑园以外,大部分种植区仍采用老旧桑园嫁接果桑的模式,导致果桑栽植密度太大,桑园管理及采收难度高,桑园通风透气性能差、湿度大、桑果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

2.2.2果桑园专用化程度低、间套作搭配不当。以南部县、嘉陵区为例,80%以上的果桑园均间、套种其它作物,部分桑园甚至套种油菜、小麦等高杆作物,导致桑园湿度大、病害易发生、统防统治技术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2.2.3修剪方式不规范、树型凌乱。在果桑建园初期,大多数果农为片面追求桑果数量,不愿进行修剪和树型养成,多年不进行剪伐,将桑树留成大树、老树,没有养成标准化的树型,致使树势衰败、桑果品质大幅度降低、采摘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不利于病虫害防控。

2.2.4田间管理措施严重不到位。大多数果农在桑园耕翻、防除杂草、开沟排水、清除桑园杂物、肥培管理等方面意识淡薄,尤其是在肥培管理方面,部分桑园常年不施肥,进行掠夺式经营,多数桑园也主要以化学肥料为主,基本没有考虑配方施肥或施用有机肥。以上问题既不利于桑园管理、桑椹采摘,同时,给病虫害综合防治带来极大的难度,也严重影响到桑椹的产量和质量。

2.3“一病一虫”制约果桑产业的发展

果桑主产区攀西地区因为春季气候干燥,不易发生桑椹菌核病和桑椹浆瘿蚊,内地其它各区域由于春季高温多湿的气候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发生。以桑椹菌核病为例,近年来全省平均发病率高达30%,个别地区如南部县2012年桑椹菌核病发病率高达85%,西充县、江油市等地2014年桑椹菌核病发病率甚至高达90%以上。桑椹菌核病具有只能防、不能治、来势猛、发病快的特点,其危害往往造成“第一年丰产,第二年减产,第三年绝产”,发病严重的果桑园甚至颗粒无收,给果农及桑椹加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2.4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全省果桑产业发展以地方政府主导为主,农户种植较为分散、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现代果桑产业组织体系和新型双层经营体系尚不健全,农民面对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服务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和合作服务能力较弱,多元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技推广、病虫防控、土地流转、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贯彻不到位,导致亩桑效益较低,特别是市场信息滞后,导致桑果滞销,严重影响了果农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产业化水平不高、加工能力不强、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

桑椹属于浆果类水果,鲜果含水率达80%~85%,加上果皮极薄,不耐贮运和保鲜,是制约大量鲜果上市的主要原因。各果桑主产区桑椹开发利用手段较为单一,攀西地区桑椹以鲜销为主,占当地桑椹总产量的90%左右,而其它果桑主产区则以加工、休闲采摘为主。虽然全省共有从事桑椹加工的龙头企业10余家,但大多数龙头企业实力不济、加工能力不强、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足,对原料的需求非常有限。近年来,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桑椹滞销、产能过剩的现象。

2.6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开拓不够、缺乏引导市场的主导产品

目前,全省桑果获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仅有4个,虽然先后有10余家企业进行桑椹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但大多数加工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不高,甚至多为小作坊式生产,果桑加工工艺主要以简单套用其它水果的加工工艺为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桑果深加工中的共性问题、瓶颈问题,产品质量低端、缺乏引导市场的主导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差。同时,对桑椹食用、保健及药用功效的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影响力小,销售渠道受限,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果桑产业的发展。

2.7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研究和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果桑品种选育、果桑标准化种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桑椹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均属于基础性工作,缺乏专项资金支持;果桑基地建设、桑椹冷藏、烘干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缺乏有实力、进行高端产品开发的大型加工企业投入桑椹精深加工产品开发。

3四川果桑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3.1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果桑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应根据各果桑主产区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人口数量、种养习惯、交通便利程度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当地果桑产业发展。一是攀西果桑主产区地处金沙江、安宁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光热资源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桑椹产量高、品质优、不易发生桑椹菌核病,是发展果桑产业的优势区域,适宜规划成全省的优质果叶兼用桑产业带,同时,通过调整桑树的剪伐形式来调节桑果、桑叶的产量,可有效规避短期内加工能力不足、单一依靠市场鲜销等风险。二是盆地及丘陵、山区蚕桑产业基础较好,是发展果桑产业的宜栽区域,由于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导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建议适度规模、稳步推进。其中:盆地周边及城市近郊适宜规划成高效观光果桑旅游产业带,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采摘、科普教育、蚕家乐、蚕桑宴等,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丘陵、山区由于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匮乏,但空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较少,适宜规划成优质果桑产业带,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的优质果桑原料生产基地,以满足当地桑椹加工企业的加工需求为主。

3.2加强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合理布局品种的功能与熟期结构

各地应根据果桑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带规划及桑椹的用途,筛选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其中:攀西优质果叶兼用桑产业带重点筛选果叶兼用桑品种,盆地周边及城市近郊高效观光果桑旅游产业带重点筛选适合于鲜食的果桑品种,丘陵、山区优质果桑产业带重点筛选适合于加工的果桑品种。同时,要加大新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建立新品种比较试验园,进一步筛选满足当地用途的早、中、晚熟品种,丰富品种类型、改善现有品种熟期单一的现状,既能错开桑椹菌核病病原的集中感染、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又能延长桑椹挂果期、减轻采摘、运输和企业加工的劳动强度。

3.3提高果桑标准化种植水平、完善果桑种植技术规范

各地应根据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建立高标准的果桑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开展果桑栽植模式及栽植规格、剪伐方式、肥培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桑椹采收等的试验研究,集成果桑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制定栽培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一是在栽植密度及树型养成方面。果桑或果叶兼用桑应坚持单行种植、适度稀植的原则,其中:攀西优质果叶兼用桑产业带栽植密度应控制在600株~1000株/亩左右,养成低干树型;盆地周边及城市近郊高效观光果桑旅游产业带栽植密度应控制在100株~150株/亩左右,养成中、高干树型;丘陵、山区优质果桑产业带栽植密度应控制在250株~330株/亩左右,养成中干树型。既有利于桑椹采摘、又有利于桑园管理。二是在剪伐形式方面。果桑或果叶兼用桑应坚持夏季修剪、秋季摘心、冬季短梢的修剪方式,建园初期应推行果桑快速养型技术,实现嫁接当年定干、第二年投产、第三年盛产的目的。三是在加强果桑园田间管理及肥培措施方面。应切实做到春季除草、冬天翻耕、清除桑园杂物、常年开沟排水,施肥上重点施好冬肥和夏肥,重施基肥,轻施追肥,重施钾肥,轻施氮肥,多施有机肥。

3.4注重桑果产品质量安全,抓实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依托全省桑树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开展果桑病虫害绿色防控专项研究,对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总结防治经验。在防治策略上,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防治措施上,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措施有三点,一是农业防治措施:选栽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品种结构、标准化种植、合理剪伐、科学施肥、冬季翻耕与清洁桑园、春节防除杂草、常年开沟排水等;二是物理防治措施:摘除病椹、地膜覆盖、树冠覆盖、隔年轮伐等;三是化学防治措施:坚持“宜早不宜晚”的原则,每年3月上中旬,当气温达到15℃、土壤湿度适宜时,分别在初花期、盛花期、盛末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腐霉利1500倍液三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每次施药间隔时间7天左右,施药2~3次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5培养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提高果桑产业组织化程度

一是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文章,突破结构与规模制约,解决“谁来种桑”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充分调动果农自主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二是围绕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做文章,突破体制与组织制约,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四位一体”现代果桑产业组织体系,增强果桑产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果桑产业新型双层经营体系,便于开展标准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果农利益为核心,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二次返利等,建立农民土地租金、股民土地股金、农业工人薪金“三金”并立的利益形成机制。三是围绕服务体系做文章,突破教育与素质制约,解决“谁来服务”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及果农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合作社服务、专业协会、专业服务公司、服务超市、农民职业经理人等市场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多种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深入推进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通过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果桑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平台。打通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3.6创新机制,提高果桑产业化水平

一是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果桑产业:结合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加大对桑椹、桑叶、桑芽等废弃物及副产物的集约、精细、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桑+菜”、“桑+药”、“桑+草”、“桑+禽”等果桑园林下种养,既可提高桑园整体效益,还可防除杂草、肥培土壤、防病治虫。二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果桑产业:积极构建果桑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延伸产业链,“接二连三进四”,大力发展桑椹精深加工及物流商贸等。三是拓展果桑产业功能支撑:拓展桑树的生态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拓展蚕丝的文化功能,发展科普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产业。四是拓展桑椹产品支撑:以绿色健康消费需求为导向,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桑椹产品和旅游产品,特别是加大对桑椹膏等易消费品和桑椹提取花青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力度。

3.7加大宣传,积极培育引导市场的主导产品

一是要加大对桑椹的营养、活性成分及其食用、保健及药用功效的宣传,积极引导本地市场鲜食消费。二是要抓好品牌培育,积极支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和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登记“三品一标”等认证。三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大力宣传桑果产品,提高知名度,支持企业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新营销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积极举办、支持企业参加“农博会”、“酒博会”等展销活动,扩大产品市场影响,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竞争力。

3.8加大投入,大力提升果桑产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上一篇:在县人代会代表议案、建议交办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那些远方还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