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2024-08-07

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精选6篇)

篇1: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建立“资源整合,协作共享”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公益+市场”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探索可持发展续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各项信息化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全国各地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开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新局面。

篇2: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据国家林业局信息办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共投入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12.6亿元,平均每年投入2.5亿元左右。

国家级和省级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市场规模

国家林业局自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左右用于国家级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根据《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仍将保持相同的资金投入,单个省级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投资约为500万元左右。根据上述估算,“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和36个省级(31个省级行政区、4个森工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总投资约需2.3亿元。

国家级林业信息化重点业务系统市场规模

《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林业资源综合监管、综合营造林管理、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管理三个核心业务系统作为全国林业系统的建设重点。2010年,国家林业局投入800万元用于林业资源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保持相同的年均资金投入,作为配套,单个省级林业部门投入约为60万元左右。根据上述估算,“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和36个省级(31个省级行政区、4个森工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资源综合监管系统总投资约需6,160万元。加上规模相似的综合营造林管理系统和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管理系统,“十二五”期间,三个重点业务系统的总投入约为1.85亿元。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林业供需预测与战略咨询报告》

省级林业信息化业务系统市场规模

据国家林业局信息办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共投入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12.6亿元,平均每年投入2.5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省林业信息化投入将持续加大,按平均20%的增长幅度,则全国36个省级(31个省级行政区、4个森工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系统投入将超过15亿元。

篇3: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当前, 山西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加快推进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不仅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而且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推手。

山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把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着力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扎实农村信息化基础;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技术) 应用, 发展现代精准农业;着力推进农村三网融合,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着力推动农村移动农网, 拓宽农村信息渠道;着力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站,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向村镇延伸, 促进农村政务公开;着力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 加强农村信息队伍建设。全面加快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不断提高山西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 推进山西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山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 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99%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宽带网光网覆盖, 80%的农户能实现信息入户, 基本消除信息盲点;80%以上的农村区域具备三网融合条件, 7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电子政务应用, 基本实现政务公开;涉农信息资源库得到较好整合和完善, 涉农信息和市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较快发展;以政府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服务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山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

加强引导, 统筹规划。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织编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加强统筹规划和部门协同运作, 充分发挥涉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加大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支持力度。

需求主导, 突出应用。以需求为导向, 突出农业生产服务、突出农产品经营、突出新农民培育, 扩展开发信息化应用, 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针对性。

资源整合, 共建共享。打破行业、部门界限, 整合网络传输资源、农业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共建共享, 实现农业信息化综合效益的整体提高。

示范带动, 整体推进。选择部分县乡在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数字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试点, 培育示范典型, 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整体推进。

山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期间, 山西省农村信息化将重点实施八项工程。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加大农村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力度。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 组织实施“宽带下乡”工程。到2015年, 实现光缆覆盖山西省99%以上的行政村, 基本消除信息盲点, 接入带宽达到8M以上, 满足三网融合后互联网承载高清电视的能力。

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延伸和数字化双向改造。到2015年, 70%以上行政村完成数字化双向改造。到2015年, 力争山西省乡镇光缆通达率及数字化双向改造实现100%, 有线电视接入带宽达到8M以上, 80%以上行政村实现有线、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混合覆盖。

实施“信息化三下乡”。山西省经信委、农业厅、科技厅、文化厅、商务厅等涉农部门及电信运营企业等有关单位要统筹规划, 集中资金送设备, 集中力量送培训, 集中资源送信息。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

普及规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依托山西省委组织部、文化厅、科技厅、农业厅、商务厅现有力量, 组织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到2015年, 力争80%的行政村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80%以上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达到“五个一”标准。

整合资源, 拓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应用。整合山西省内涉农资源, 建立由涉农部门、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电信营运企业广泛参与的山西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积极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综合试点。

电子政务村镇延伸工程

建设农业农村基础信息数据库。统筹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资源, 建立省、市、县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 突出权威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进行数据库的深度挖掘, 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完善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业专家智能咨询系统、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监控系统, 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农村信息资源体系。

推进电子政务向村镇延伸。进一步深化“金农”工程, 加大农村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县、乡 (镇) 、村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拓展农村电子政务应用。到2015年, 山西省100%的乡镇要开设电子政务网站 (或网页) 。

农村三网融合工程

深化山西省农村三网融合经验。进一步深化省级广电部门和电信企业合作, 支持县级广电部门和电信企业联合开发三网融合市场, 发展IPTV业务, 拓展增值业务, 促进业务与内容的融合。规范已开展三网融合地区的内容传输及网络接入, 完善电信和广电双向进入机制。

加快市县IPTV分前端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山西省广电建设的全省IPTV统一平台为主体, 电信运营企业、山西省广电网络公司要加快建设与规范IPTV分前端, 完成与省级IPTV统一平台的对接, 确保IPTV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 要加大电信传输网络升级改造力度。

加强农村地区IPTV运维队伍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村节目源建设。

移动农网工程

继续推进手机终端三农服务热线。要进一步深化拓展“12316” (三农服务热线) 和“12590110” (农科热线) 、“12582” (农信通) 应用, 降低农民获取信息服务的门槛, 提供权威准确服务, 开辟解决“三农”问题的“直通车、快车道”。要建立一支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农业咨询专家队伍。加强制度建设,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移动农网”试点。要针对当前山西省农村信息计算机终端拥有率不高, 农村信息服务资费偏高, 符合农事规律、贴近农民需要的个性化信息资源传输不畅等问题, 推动“移动农网”的实施。

农业商贸物流信息化工程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以农产品交易为重点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推进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物流信息化大发展。要推进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推进农产品物流作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建设。

推进信息技术农资监管应用。加强对农资生产和经营的监管, 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用。推进农产品的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 加快建立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数据库, 推广产地身份识别技术以及产品认证码加密与分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中的应用。

“数字农业”工程

依托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业大学、软件开发和服务企业, 积极研发和推广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的各类信息产品和信息应用系统, 积极推进先进的农业智能生产管理技术、3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 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在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发展优质、精准、高效的生态农业, 提高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水平。同时, 要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山西省特色农产品领域的应用, 要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

农村信息化培训工程

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培训基地。依托现有大中专院校, 建立省、市两级农业农村信息化培训基地。各培训基地要根据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特点和内容, 加快编制培训课件和教材, 完善培训基础设施。

推进农村信息化培训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员和农村基层干部信息化培训制度, 把信息化培训逐步纳入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内容之一。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 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开展目标人员的信息化培训。组织实施一系列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 对各级领导干部、信息技术骨干和专兼职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十二五”规划期间, 要对山西省各村镇主要干部及信息员进行普及培训。

山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山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涉农部门和有关企业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联席会议”, 加强统筹, 合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加大规划统筹。各市、县经信委要会同涉农部门, 组织制定本区域“十二五”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整合涉农资源, 强化部门协作, 建立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信息化资金的投入,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要建立农村信息化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运行、维护和服务的长效机制。

篇4:中国农业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近日,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规划》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一是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包括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包括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三是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包括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四是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包括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五是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包括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篇5:审计局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审计机关大力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切实做好审计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保障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又

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和审计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市审计局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审计信息化建设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挑战,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审计信息化的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市审计局充分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信息化发展全局,秉承信息技术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审计一线服务和为办公管理服务的宗旨,一方面,认真抓好审计队伍建设,大力加强计算机知识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审计队伍信息化素质和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硬件投入和软件应用,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事业的发展路子,努力更新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技术水平,服务审计事业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市两级审计机关的电脑配备已全面达到人手一机的要求,部分审计机关还达到业务人员人手一台手提电脑的程度,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了应用条件。

2、全市已建立审计业务vpn专网,实现了审计系统上下级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方便了上下级间的联系。市审计局和大部分县级审计局已建立了单位局域网,联入互联网,部分领域已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

3、全市已全面应用审计统计软件、审计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络视频培训系统、审计信息三级发布系统和审计法规查询系统等,实现了审计统计工作电算化、办公邮件无纸化、业务培训网络化、信息发布和法规查询电子化,有效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全市两级审计机关已逐步开展了审计署ao软件的应用工作,市审计局烟草公司审计ao应用实例获得了审计署应用奖,公积金中心ao应用审计、医院医疗收费ao应用审计在全省计算机应用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4、全市审计人员已全部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初级考试,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今后深化计算机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部分审计人员已熟练掌握了ao软件应用、数据库操作、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技能,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审计项目工作中,带动了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开展。

二、问题分析

1、认识问题。目前,仍有不少同志认为,被审计单位没有应用会计电算化,没有电子帐册,不具备信息化环境就搞不了计算机审计。这是个巨大的思想认识误区,需要提升的空间巨大。其实不给电子数据,审计组一样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进行项目管理。

2、人才建设问题。当前,审计队伍中大部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水平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观念落后,知识结构不合理、更新慢,无系统学习培训,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3、建设资金问题。由于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受上级补助金额和当地财力有限的制约,造成部分县(市、区)无法按照上级部署的时间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影响了信息化推进进度。

4、创新性应用问题。受知识、技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很多应用仍停留于简单的复制应用层面,缺乏开拓性、创新性的应用,需要今后花很大力度去推进,这是关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大事。

5、制度滞后和对下指导问题。由于当前出台的计算机审计有关法规还比较少,加上各级对下级审计机关的指导还都不够,且指导缺乏针对性,无法真正做到分领域、分人才做相应、有效、及时的指导,从而造成不利于计算机审计的全面应用和推进的局面。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及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市审计局将以审计技术创新为动力,创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技术和方式、方法,为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体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初步实现“三个转变”的建设目标,初步建立“预算跟踪+联网核查”审计模式,使审计效率、质量和审计覆盖面得到较大提高,审计监督职责履行的综合审计能力和质量到全面提升。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局在“十二五”期间,将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金审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审计网络建设,建成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系统。在抓好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进程,积极应用各种审计业务软件,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的覆盖面,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尝试实施网络环境下对财政、税务、银行、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重要部门和重点资金的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支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审计干部队伍。

四、主要任务

1、进一步完善全市审计业务专网建设,确保网络安全、高效运行。目前,我市审计业务专网是基于政务内网网络搭建起来的审计系统业务网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

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任务。根据新出台的安全保密要求,下一阶段,将对网络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与完善,重点是对网络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由二层交换机升级为三层交换机,实现对ip地址的绑定和智能跟踪管理。

2、建设、完善县级审计机关的各种审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全省“金审二期工程”的建设要求,市审计局将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审计局抓紧实施各单位的机房建设、网络综合布线、内外网物理隔离、横向介入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网络(局域网、vpn、政务外网、互联网),确保全市每个审计人员都能实现联网办公,都能实现与全省审计专网联通,顺利访问省政务专网,顺利通过全省“金审二期”工程建设验收。建设内容包括机房建设,网络综合布线,服务器、内外网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购置、安装与调试等。

3、建成全市审计系统异地会商系统,实现网上视频交流。在当地建设好政务外网的基础上,建设横向介入网,实现与政务外网的连通。在实现政务外网连通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署关于建设审计会商系统的要求,着手建设全市审计会商系统,实现审计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网络视频会议和现场互动交流,丰富互动方式,密切沟通联系,提高互动频率和效率,节约人力和行政成本。

4、全市审计机关统一安装、部署审计署审计oa管理系统,实现办公无纸化。按照审计署和省厅的工作要求,在市审计局和各县(市、区)审计局安装部署审计署审计oa管理系统,实现本部与上、下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审计数据、被审计单位资料等的数据间的交互使用和互联互通,实现本部机关办公(0a)与审计现场管理系统(ao)互通,全面提升对审计业务的支撑和审计办公管理、信息共享功能。其建设内容包括硬件、软件的购置、oa系统的部署和日后的维护服务等。

5、大力推广ao软件的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审计手段和成效。根据审计署的要求,在“十二五”末,全市两级审计机关力争实现ao软件在审计项目应用的比例达到75%以上。在应用的基础上,每要注意着手征集、建立全市审计项目ao应用优秀实例库和计算机方法案例,并开展ao应用优秀实例、计算机方法案例成果演示或评比,鼓励、宣传应用成果,丰富、拓宽审计思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6、逐步探索、实施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市审计局将在时机成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性地开展一些以一级预算单位及财政、地税、社会保障等部门为重点的联网审计或某些重点领域的信息系统审计,不断积累、总结审计经验。各县(市、区)审计机关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着手开展联网审计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对已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县(市、区),可以尝试开展以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及财政、地税、社会保障等部门为重点的联网审计;对尚未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的县(市、区),审计机关可根据自身情况,摸底了解可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领域,并作些探索性的尝试,以积累信息系统审计的经验。

7、其他方面。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关于市、县级审计机关金审工程建设的要求,着手进行部署、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措施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从审计管理和审计业务实施的层面,通盘构架全市十二五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遵照执行。为保证规划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全市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以加强组织协调和指挥管理。在具体贯彻中,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统筹兼顾,以实现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争取经费,保障投资。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把信息化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和计算机培训经费纳入经费预算,确保信息化建设任务的正常开展。

3、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根据“十二五”信息工作规划要求,制定计算机应用培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计划。每年年初,并结合工作实际和审计人员计算机运用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如计算机中级培训、ao认证培训、网管培训等)。通过采取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方式,力求培养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方面的专家,普及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信息化形势的需要。

4、总结经验,加强研究。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广的经验,探索规律,指导今后的实践。“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审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系统归纳、总结梳理各专业审计领域的计算机审计思路,开展数据分析研究,形成一整套规范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

5、深化应用,加强指导。在总结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应用,拓宽应用领域,创新应用技术,提高应用水平。同时,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履行好对下指导的义务,促进市、县全面提高应用的积极性。

篇6: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在全面分析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旨在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享,为政府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手段,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本规划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进一步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外网平台和涉密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一批重大政

务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务外网的专网平台及其数据库(简称“三网”,如图1所示),为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保障。

图1 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体系

同时,引导和推动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了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应急避险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一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不同程度地提升了企业防范事故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及部分地方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服务等工作开始步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信息化为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监察以及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主要成效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实施了“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初步形成了支撑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基础业务的资源专网及其应用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多种网络资源建成了覆盖全国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全部省级安全监管机构和大部分市(地)、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互联互通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各级

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间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初步建成了面向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调度与统计和矿山应急救援等业务信息系统,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事故和执法统计等基础业务数据库,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非涉密业务办公、网络舆情分析和电子公文传输等系统,为日常行政办公、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应急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撑,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息化对安全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保障能力。

2.依托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全国省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80%的市(地)级和50%的县级机构基于互联网络建成了政府网站门户系统,及时发布安全生产政务、政策法规、事故调查处理、为民服务等信息,开展了安全生产信息查询、政府信息公开、安全生产建言献策等公共服务,一些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开通了“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进一步加强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信息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了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安全生产舆情民意,正确引导安全生产舆论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撑。

3.加强了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按照涉密信息安全保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涉密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扩容和升级了机关内部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机关涉密网办公系统的功能,通过了国

家保密局组织的安全保密检查和测评,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提供了安全的业务信息处理环境。

4.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作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得到立项并实施。各地区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北京、河北、辽宁、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市(地)及部分县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大连、青岛、南京、沈阳、南昌、南宁、威海、秦皇岛以及北京市房山区等城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逐步扩充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5.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国有重点煤矿全部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和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以及其他应急避险系统正在全面建设;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危化品车辆运输监控系统等;化工园区建设了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非煤矿山企业建设了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烟花爆竹企业建设了礼花弹流向管理系统。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和事故风险防控能力。

6.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安全

监管监察机构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了运维保障制度。通过“金安”工程一期项目的实施,建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以及供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使用的综合运维管理平台,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整体运维保障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全国安全生产专网还没有完全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网络、信息安全、运行环境等信息基础设施和设备尚不能全面保障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

2.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难以发挥整体效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状况在各地区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各类型企业之间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企业基础信息难以有效采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尚未进行全面规划,更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尚未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传输通道,无法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信息化在加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企业事故预防等方面的整体保障作用不明显。

3.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信息化驱动安全生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不够,信息化和工业化

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的工作进展缓慢。信息技术尚未全方位融入安全生产的核心业务,安全生产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与有机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4.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仍未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严重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缺少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分类不同、库表结构和编码规范不一,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功效发挥。

5.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落后。尚未完全建立从规划设计、系统研发、工程实施到运维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形成面向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产业。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高危行业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滞后,影响了信息化的应用推进。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时期,是确保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

1.安全生产工作日趋复杂,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需要信息化手段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依然薄弱,高危行业(领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6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安全生产保障难度加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2.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了机遇。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将不断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通过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是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4.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更加迫切。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对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安全

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和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关于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推进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综合协调、科学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平衡发展。

以用促建,以建保用。以信息化建设保障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业务的深度融合。

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和企业之

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益。

夯实基础,安全可靠。依托现有多种网络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使用管理水平。

精选示范,分类推广。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等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先行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标准规范体系、典型业务系统及数据库,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信息共享的标准、互联互通机制以及典型业务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管理,为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信息化保障。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与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具备新一代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机密级内网及其业务系统。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市(地)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成政府网站,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统计和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等基础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80%以上。

——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相关部门间、与重点安全监管监察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传输交换的标准规范。

——建成覆盖国家、省(区、市)、市(地)、重点企业和主要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信息系统运行需要,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明显加强。

三、主要任务

(一)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系统建设。

1.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业务系统,煤矿安全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煤矿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井下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巡查。建立覆盖煤矿职业卫生申报、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功能的管理系统。

2.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系统,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网上审批和全国统一配号发放。建设非煤矿山企业基础信息动态采集、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动态化安全管理。

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危险化学品监管系统。利用移动网络和3S等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掌

握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装置和关键部位安全状态,为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扩充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网上申报和审批、执法检查信息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并实现与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数据交换。

4.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完善“金安”工程一期的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烟花爆竹流向网上查询、跟踪、管理等全过程监管功能以及生产经营重点场所(部位)视频监控与报警功能,为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实现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大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6.职业健康监管系统:建立完善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中介机构管理、专家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职业危害场所相关信息的采集系统,实现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动态监管。

7.调度与统计系统:继续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生产安全事故快报、事故统计和行政执法统计系统,扩充建设事故快报跟踪管理、应急管理统计等功能,拓展在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健康统计功能,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全国生产安

全事故分析及形势预测预警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二)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应急管理与救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国家、省(区、市)、市(地)以及国家和区域矿山救援队、重点企业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资源管理、预案管理、协调指挥和应急评估等功能的实效;建设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研制应急演练、预测预警和智能方案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接入和综合展现,形成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保障能力。

(三)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企业(集团)级应急平台建设,推进生产作业环境的监测监控、安全管理和应急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动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作业环境实现超前感知,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控能力。2011年,非煤矿山安装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到2012年,煤矿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到2013年6月底,非煤矿山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到2015年,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区的尾矿库安装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妥地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装运输车辆跟踪定位系统。到2015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

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各形成50家安全生产物联网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四)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制定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化的数据、业务、技术和管理标准,指导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安委会成员单位接口建设和信息共享交换。编制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接入规范、资源目录规范、业务功能规范、系统建设标准和标准使用指南等。

(五)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

1.信息资源规划:根据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职能,梳理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全面规划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研究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采集范围和方式,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构建全面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2.数据库系统建设:扩充完善“金安”工程一期建设的数据库,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煤矿安全监察与执法、安全生产应急三大类数据库,为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环境。新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人才教育培训等业务数据库和综合办公数据库。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应用系统建设需求,进一步完善本地数据库建设。

3.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分析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

理等业务流程,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建立安全生产整体业务模型和信息服务总线,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广域网内实现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及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共享基础数据,满足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多级数据集成需要,为应用集成和流程整合提供基础。

(六)政务办公及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1.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政务办公、政府信息公开、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务办公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建设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系统,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联网查询、安全生产舆情分析等系统,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公开以及媒体和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建设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党建网站、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建设党风廉政、监察、信访等政务系统,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涉密政务办公系统建设:按照国家关于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拓展和完善内网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公文智能收发系统和基于GIS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加强涉密信息安全管理。

3.政府网站群建设:继续完善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为主站,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业务司局、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为子站的政府网站群建设,重点加强政府信息公

开、公共信息服务、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互动等系统建设。到2015年,所有市(地)级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依托专网数据资源实现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许可、科技成果、安全评价资质等12类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继续深化公众参与网络互动平台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社会监督信息化,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加快开通“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系统。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党建工作平台建设。对政府网站进行扩容和系统升级,保障网站安全运行。推进安全生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

(七)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1.安全生产资源专网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传输通道,完善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专网,实现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联通。重点加强市(地)和县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基础网络建设,满足安全监管执法、调度统计等业务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以无线网络、3G等移动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为补充,实现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网络联接。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涉密内网改造:按照“涉密最小化”的原则,进一步缩小涉密内网的覆盖范围,加强涉密内网的安全改造,强化用户终端的安全保障。更新密码系统并升级加密传输系统。调整涉密内网的政务信息系统,扩充完善内网数据库。

3.视频会议及IP电话系统建设:扩充完善视频会议系统

和IP电话系统,覆盖到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将现有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升级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和IP电话的使用效率。

(八)安全保障与运行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非涉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定级指南,完善安全生产专网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人才和运维保障队伍建设,完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控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数据备份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保障安全生产专网的正常运行。扩充完善专网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专网核心节点和骨干节点的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网络设备及广域网传输通道的实时监控管理。制定完善系统运维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系统运维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九)信息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建设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和安全保障实验室,开展信息技术产品应用于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化检测和验证,加强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测试。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能。研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视频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十)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

积极开展信息化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在煤矿等行业(领

域)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装备,重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打造安全生产领域信息产业,加强专用信息产品研发。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转化平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成果推广的服务平台。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0个安全生产信息化示范城市。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二期。依托国家政务信息资源、“金安”工程一期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所形成的信息化成果,建设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有关单位业务信息处理的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用系统、数据库、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运行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等六个方面。通过试点应用,形成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职业安全健康、统计分析等领域共用共享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制定适用于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

通过“金安”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基地)以及有关单位的信息网络平台、安全和运维保障系统,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机构系统内、相关部门间、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间相关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全面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及行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在已有信息系统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装备标准规范以及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标准,指导地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编制与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数据接口规范。通过标准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以及有关信息采集和分类编码标准,统一各业务系统底层数据格式,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安全生产数据的及时报送和更新。

(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监管工程。

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化监管工程,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网上申报、业务办理、达标情况考核及评审管理等功能,重点实现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标准化达标内容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动态跟踪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进展情况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内外网改造工程。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要求,按照“涉密最小化”的原则,19 调整内外网环境及其应用系统布局,构建机密级内网应用平台,将原有非涉密政务办公系统整合迁移到专网平台,完善机密级内网基础平台和涉密应用系统,健全内网安全保密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扩充专网信息平台,新建非涉密信息办公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办公、通知、短信与安全监管监察业务系统的整合。扩容升级外网电子邮件系统。完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办公相关应用的国产正版软件基础环境的升级改造。健全外网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五)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选择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建设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有效感知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的安全状态信息,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要素和职业危害因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提升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与相关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立信息关联,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建立国家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工程中心,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联网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实现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五、保障措施和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

充分发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和议事决策作用,协调有序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解决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做到信息化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步骤地开展。

(二)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顶层设计,重视需求分析,加强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提高进度控制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三)加强信息化培训,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通过专题讲座、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推进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信息系统应用评价制度,加强对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有关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效果的考核监督,将应用推

进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个人,逐步纳入单位和个人的政绩业绩考核体系。

(四)保障资金投入,严格项目资金管控。

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及系统运维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系统运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或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对项目建设进行资源、资金、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经济控制和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格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

上一篇:结课论文格式要求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