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2024-08-09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精选8篇)

篇1: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读《人生之目的》有感

一直很喜欢读书,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或者深夜的灯光中,无论在喧嚣的城市,还是寂静的山林,一个人,静静地打开书,看着书中的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看了十几年的书,当师父说要写读后感,我对书没有感触时,才恍然明白,我一直都不会读书。我喜欢的也许只是读书时寂静的意境,而常常忘了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深义,或偶有感触,亦未深究,稍纵即逝。现在细细回想,却回忆不起对书的记忆,也没有对文字深刻的触动。

师父说,有两种读书方式,一种是文字上,一种是心性上的。我就是那种读文字的人,喜欢文辞的优美空灵,喜欢从文字寻找玄妙之理,只停留在文字上,或者知识学问中,没有从心性上去体悟文字的生命。因此,我的读书与我的生命是分离的,似乎读书与人生没有一体的关系。

其实上人写的这本《人生之目的》,我已读过好几遍,今日为写读后感,再细细拜读,对人生之目的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从文字中微微体会到上人流露的慈悲与智慧。不知是否因为带着任务去读,就特别用心,还是渐渐明白怎样去读佛书。虽然还远远未达到师父所说的,读佛书要用生死心、用生命去读,至少明白读佛书,不仅用眼睛去读,用脑去记忆文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读,用心去体悟文中的慈悲与智慧。

我学着用这样的方法,细细地感受《人生之目的》中蕴含的深义。上人在书的开始,用一幅攀藤食蜜图把人生的实相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就触目惊心,毕竟众生沉沦太久,如非如此直接、猛烈的画面,则难以惊醒众生黑暗无明的心。虽然我已学佛,明白今生可以解脱,但用心体会画中的人生实相,依旧心有余悸,胆战心惊,因为自己就是那个在秋野黄昏中的孤寂旅人,被无常之虎紧紧逼迫,落入悬崖之上,没有退路,等待自己的就是无尽的深海巨浪,而自己却为了几滴蜂蜜而沉沦。幸好遇到弥陀宝手垂救,紧紧护佑,让我不入无常虎口,不堕无底深海,我才能如此安心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这幅食蜜图揭示了人危机四伏、必堕无情深海的人生实相。人必有一死,但死后的世界如何,是人死如灯灭,空空然呢?还是死后依旧有一个世界呢?这是人们心中的疑问。关于死后的是有是无,上人用了几位世界名人在临死前的所见所闻,证明了人死不是如灯灭,而是死后依旧有世界在等待我们。

对于死后的世界,其实在世界的宗教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有人死灵魂不灭的理论。很多学佛之人自然明白六道轮回之理,因此很多人修福修慧,以求来生投生善处,却不知要求人天是多么难修之果。也有人就算知道有轮回之事,却不以为意,挥霍人生,自认为喝了孟婆汤,一切从头再来,轮回乃自然之理,何必抗拒,一切随缘而去。我曾经与同学在谈话中说到关于得人身的话题,一同学听后就问:“为什么要去求人身呢?一切要顺其自然,何况做牛做马也比做人好啊。”他只知做人苦,却不知人身之难得可贵,三恶道之苦不知超过人间多

少倍,这些人看似洒脱,其实是被无明所障,知苦厌苦,却不知求乐,也不知何为乐,浑浑噩噩,毫无出离之心。

“好鼓不用重锤”,但末法众生根机不堪,刚强难化,故上人在书中说到众生死后的去向,不讲人天善道,甚至连畜生、恶鬼道也不谈,直接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众生,必堕地狱。”又引印光大师之言:“不生西方,必堕地狱。”把最真实的结局直示读者:今生若不往生成佛,死后必堕地狱。这是上人的慈悲,若非如此,或许还有很多人心存侥幸,认为或许自己能投生到好的地方,就失去出离六道的迫切之心。

其实人们是很无知的,也许知道要堕地狱,也依旧毫无恐惧之心,似乎还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豪情,上人深知众生之心,为让众生惊醒,用一譬喻形容地狱之苦,若每日受三百支枪所刺受的苦如小石,则地狱受之苦便如喜马拉雅山之大。这种痛苦之大,不言而喻。现在想想,自己曾经无始劫来,不知多少劫都在地狱中受无量之苦,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心中依旧毛骨悚然。如果人们看到这样的文字,还是无动于衷,就失去了解脱之道。

上人把人生的道路明明白白地显示给人们,人生只有两条路可选,不生西方,则堕地狱。看到这样的彻入骨髓的文字,只要稍有常识之人,哪怕不懂佛法,也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人生的目的,当然就是求生西方。点明人生只有求生西方此唯一一条光明大道,接下来上人写明要如何解决后生这一大事,就是“念佛往生”,故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人生生存的唯一目的。

也许很多人看后虽有往生之心,却认为自身罪恶,或根机下劣,恐不能往生成佛,上人在文中点明:“弥陀本愿,无论你是善是恶,只看你是信是疑,一旦信愿念佛,则不管善恶,都蒙佛光摄取。生在弥陀摄取光明中,死入弥陀无量光明土;得无量之寿命与自在之身心;永离轮回,无诸苦恼,岂不快哉!”短短一段话,就明示了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以及无条件的救度。可见我们的人生目的,简单易做,而且人人能做,人人能达成,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只要明确方向愿意去,只要念佛就能在人生最后达成目的,往生西方。

上人在文章中,引经据典,示娑婆众生十方诸佛舍弃之恶机,显地狱之无期巨苦,明人身之难得,结合事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人生“念佛往生”之目的阐释得透彻无余,并直接明了地传达给读者,毫无含糊,只要用心读之,则能彻悟人生之目的,发起念佛往生之心。

这本书虽然简短,但字字珠玑,字字是上人的肺腑之言,处处是上人慈悲之语。用心读完之后,顿觉心中朗然,念佛往生之目的更深入内心。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得遇弥陀救度之法,明确念佛往生之目标,自当大庆喜,故应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毕竟归根结底,人生之目的,往生之法,乃至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都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中。念佛之时,一切皆有,一切皆成!

南无阿弥陀佛!

篇2: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怀特海(1861—1947年)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他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教育的目的》则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全书一共六个章节,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及其作用》,涵盖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应该说,他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只要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设想为获得机械的智能或仅仅在于系统陈述实用的真理,就不可能有进步。”

观照当下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机械的、为人们所诟病的面目: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使学生在灌输中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的丰富性;以意识形态作为德育工作和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使教育难以脱离政治的巢臼而面临学生人文理想与创造智慧的枯竭;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教育发展理念,又使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潮中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教育自身的尊严与规律,而教育却在盛世的喧嚣中沾沾自喜,抱着教育产业化的噱头寻找着权力的寻租——教育,正使我们的心灵不断趋向失衡而不知所措。我们时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是那样沉默寡言,毫无生气,可一旦下了课,他东奔西跑,能说能跳,是那样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这无拘无束的课间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课堂大多时候都只是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仿佛是为教材活着。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了无源之水。学生认真听课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只是为了博得老师的表扬,抑或是为了给苦口婆心的父母一个交代。在这样的课堂中,哪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发?哪会有快乐可言呢?

中国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历来怀抱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传统,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将追求学识成就与国家的振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理想融入自己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职业规范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大潮下,这种信念与理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这一“象牙之塔”面临着新的分化、蜕变,有的开始裂变甚至开始沉沦:那种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荣的道德操守日渐泛商业化,工作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作无生命的工具,当作一种僵死的物质,一种感受器,一种储存器,学生只是消极地接收知识,被动地接收知识,于是,任何知识、任何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呆滞的、凝固的、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一种储存。学生也就没有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活生生的生命思维。

怀特海指出:“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当下的教育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受那种急功近利、简单化的影响,很多教师仅仅靠一次讲座,一堂观摩课,“企图通过一种虚幻的方法作出高明的概括。”这不是教育进展的方式。这种看似热闹的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呆滞的思想”的体现。这种表演式的教学是一种作假,一种作秀,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卖弄学问的人”,是分裂人格的人。

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在这个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应该承担起人类文明、人类智慧、人类先进文化的薪火传递者这一角色,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树立起为人类文明已经所证明了的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终极关怀意识,以全新的姿态投入社会实践生活,关注现实问题,并以自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了解、参与,播撒民主的种子和自由创造之果,在未来建设者的心灵深处锻铸起理性与智慧之火,为我们这个民族培养更多的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因而也更有重要意义的目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掌握某些知识就不可能有智慧,但人们也可能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没有智慧。何谓智慧?在怀特海看来,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显然,智慧高于知识,是人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现代教育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智慧的启迪,必然导致大量的书呆子和空泛无益、微不足道、缺乏创新的死板知识,甚至根本无知识可言。当着我们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笔记本、忘记了为了考试而背得滚瓜滥熟的细节知识的时候,换言之,当着我们不是成为知识的奴隶,而学会了积极地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时候,我们才最终拥有了智慧。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提倡的“带着智慧进课堂”的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过去的知识惟其有价值,就在于它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

作为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过程在本质上是创造的,一切过程都面向了无数的可能性,都具有一种更为根本的新质。要实现这种新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超越过去,因为现在不完全是由过去决定的,它总是面向未来的。过程哲学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过程教育哲学必然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哲学,即一种超越了现代教育之僵化观念的学说。

在教育发展史上,特别是在现代教育史上,除了少数知识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外,过去的教育几乎完全受着各种僵化观念的可怕束缚,这种僵化观念在现代发展到了极致。僵化的观念是一种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融为一体的观念;简言之,是一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的观念。囿于这种观念的教育消极被动,没有节奏,满足于传授陈腐的知识,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和实践,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扼杀了人之天才的创造活力,是一种毫无价值、极其有害的教育。怀特海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使之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人类走向伟大和崇高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对各种僵化观念的反动。教育要承担起服务人类、增进自由的重任,就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

接受他人的思想,就必须超越现代教育的僵化观念,就必须加强首创精神(包括思想上的首创精神和行动中的首创精神)。他指出:“成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必有某种创新。”“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必然是错误的教育。”

在过程教育哲学中,创造、历险、享受和自由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创造性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历险、增进享受和获得自由的过程。在怀特海看来,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决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往行李箱里装物品的过程,它充满了历险、享受和自由。要创造,就会有历险。教育的每一种创新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现有教育秩序的突破,因而都是一种历险。现代教育的一大弊端正是受机械论的世界观所束缚,循规蹈矩,按步就班,把教学秩序固定化,长时间地使人按照固定的程序从事教学,从而使人的想像力变得迟钝不堪。怀特海认为,秩序和创新并不矛盾,秩序是一种变化和发展着的秩序,即一种必然包含着新质的秩序。如果一种秩序不能迈向更高的秩序即不能实现新质,那么就应当变革这种秩序。因此,在教育中,不能没有秩序,但更不能没有创造和历险。这似乎是一个两难,但“进步的艺术就在于既维护旨在变革的秩序,又维护旨在秩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创新与守旧、变革与秩序、自由与纪律的互动中,教育向前发展了。他十分欣赏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屿》中的这样一句台词:“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认为教育也应该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在他看来,学生们知道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得到愉悦;创造的愉悦乃是成功之必不可少的前提,甚至某种纯粹休闲的愉悦也是必不可少的。

怀特海认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科学教育是训练观察自然的艺术,侧重于逻辑思维(用脑);技术教育是训练生产物质产品的艺术,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动手)。人文教育则是通过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学习,学会观察社会、进而学会生活的艺术。但是,源于现代哲学之精神与躯体、思想与行动之二元对立的现代教育却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或是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对立起来,或是把两者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了狭隘的专门化,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我们看到的大量眼高手低、高分低能或是虽有一定的科技修养、但又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就是这种现代教育的畸形产物。在怀特海特看来,只进行一种教育必然会有失偏颇,但三者的机械混合同样难以通达真理。关键是把握三者的必要张力,实现其最佳平衡。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应试教育,支撑这种教育的是那种在精神上缺乏远见的、单调的物质主义的、现代机械论的世界观。这种教育割裂了学校和社会、认识与实践的联系,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只注重书本知识,是对学生的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扼杀。怀特海并不完全否认考试的作用和意义,认为考试是教育节奏之精确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但是,当着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和奴隶,当着考试成了教育的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时候,在理论上说,它就成了一种非人的教育。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布鲁姆鲍格在《怀特海、过程哲学和教育》一书中指出:“在怀特海看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旨趣的具体存在。”应试教育这种非人教育不仅在理论上误导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中造成了大量的悲剧。这种教育虽然培养了大批会考试的学生,但社会需要的却是创造性的人才。它的悲哀恰恰在于,它对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问题贡献甚少。

怀特海出身于一个教育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曾长期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他本人也曾在英美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哈佛大学这些顶级大学里担任过包括教授、系主任、教务委员会主任、理事会主席在内的多个不同职务,对教育有着极大的兴趣。这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得他对现代工业文明中教育的理念、制度和实践(特别是其中的弊端,如保守的观念、狭隘的偏见、僵化的体制)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因而他所提出的各种富有创造性变革意义的后现代教育理念也更具有针对性、启示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可以说,怀特海所揭示的现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在今天的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

篇3: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本书共分26章,其中8、9章着重论述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理论?“无目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教育无目的论的提出

(一)对当时流行的教育目的反思与批判

对教育目的的讨论,杜威并不是第一人,在他以前及他所处的时代流行着各种教育目的论,杜威在书中重点介绍了以下三种观点。

1. 以卢梭为代表的儿童本位论教育家提出的“由自然提供的教育目的”的观点

杜威引用卢梭本人对这一观点的阐述:我们从三个来源接受教育,即自然、人和事物。我们的器官和能力的自发大发展构成自然的教育,教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发展构成人给我们的教育,从周围获得的个人经验构成事物的教育。只有当这三种教育和谐一致,走向同一个目的时,人才朝向他真正的目标。 (2) 杜威极其赞赏这种观点,事实上,他直接承袭了卢梭的这个观点。同时杜威认为“遵循自然”很容易被认为自然不仅提供开始生长的原始力量,而且提供开始生长的计划和目标,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使自然和社会相对立,这一点是杜威所不能接受的。

2.“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任务恰恰就在于提供自然所不能获得的东西,即个人习惯于社会控制,天赋能力服从社会准则。 (3) 也就是说使儿童的心智社会化。杜威认为这种学说的价值主要在于纠正了自然发展学说走入了歧途的地方;错误在于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使天赋能力服从的办法,而不是利用天赋能力的办法去获得效率。

3.“文化或精神修养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

在这里所谓的文化,也是某种属于个人的东西;文化是培养观念、艺术和广泛的人类兴趣的鉴赏能力。 (4) 杜威认为这种理论至少把文化作为某种有素养的东西,某种成熟的东西;当自然等同于粗野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相对立;当效率就是狭隘的行动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对立。但是当人们把文化视为某种纯粹“内在”的东西时,它就成为社会阶级分化的明确标志。杜威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社会所不容许的。

(二)依据的教育哲学

在经过对以上三个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后,杜威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论。

杜威指出,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了圆满教育了。所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5) 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他称他的教育哲学是“属于经验的、操诸经验的和为着经验的”教育哲学。我认为正是本着这样的教育哲学,杜威提出了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即生长和生活无止境、无终极,因而也没有最后的目的。生长和生活永远前进,在其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儿童和青少年便逐步成长而终于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6)

二、对教育无目的论的认识

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杜威眼中的教育也是有目的的。他自己曾说: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活动中。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的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祁尔德说杜威心中的教育目的就是“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读了这本书,我认为教育并非没有目的,教育“无”目的只是针对当前流行的各种教育“有”目的的批判。书中也提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乃是对于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三点由成人决定的教育目的的缺点,这也正是杜威极力反对的这种目的的原因。

(一)强制性

杜威提醒我们,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由此可见,所谓教育的目的几乎全部来自于儿童外部,这种目的与其说是“目的”,还不如说是“命令”。因为,成人和儿童在身体、心理及对事物的理解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杜威承认:“成人的见识范围较广,对观察儿童的能力和缺点,决定儿童能力的强弱,缺点的大小,具有很大价值。” (7) 但同时,他也指出以成人的成就作为一种背景,把儿童和青年的活动放在这个背景中进行观察,这是一回事;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标,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8) 这种外来的命令,只能让儿童在高压下进行活动,完全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

(二)孤立性

我认为这种孤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的内部各个阶段的孤立;二是目的与儿童活动的孤立。在谈目的的性质时,杜威说:如果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由教师命令,他的许多行动的唯一顺序来自功课指定和由别人给予指示,要谈什么教育目的,就是废话。同样,与儿童活动孤立的目的把儿童与环境隔离,杜威认为目的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除非这个目的有助于制定具体的进程程序,这些程序又能检验、校正和发挥这个目的,否则这个目的便是没有价值的。

(三)终极性

终极的目的是针对杜威所说的一般的目的而言的。杜威说:一个真正一般的目的,能开拓人们的眼界,激发他们考虑更多的结果。所谓一般的目的就是对现在活动的领域进行广泛的观察。而成人所谓的目的,是把儿童的活动固定在一个范围内,这种目的会使儿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儿童在达到某个目的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这种目的不能启发一个更平衡的活动,反而阻碍了活动的进行。

杜威对这种外部强加的目的的看法是:在教育上,这些外部强加的目的的流行,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至此,杜威巧妙地将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的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杜威眼中的教育还是有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所以,我认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传统的教育目的“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实践中与我国的教育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学习借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我们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如制定教育目的要注意自然与社会、“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结合、教育目的的灵活性等。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制定和设计教育目的体系。再次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反对“外在”的教育目的,只是追求一种内外的统一而非分离。

摘要: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论”, 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 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 并与我国教育现实相结合, 揭示了其教育目的观中蕴含的社会性目的。

关键词: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吴亚玲.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篇4: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篇5: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一怀特海的教育节奏理论的思想内涵

“所谓教育的节奏, 我指的是一个为每一个有教育经验的人所熟悉、并在实际中要用的原则。这个原则其实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 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 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周期性的, 它包含很多智力发展的周期, 它们循环往复地出现, 每一个循环周期都各不相同, 每个循环周期都有其附属的阶段。他的教育节奏理论包含三个方面:

1. 人的智力发展具有节奏性、周期性, 强调在不同的智力发展阶段进行相应的教育

智力的发展过程显示出一种节奏性, 这种节奏包含着一种互相交织的循环。他认为人从婴儿到成年是一个大的循环周期, 智力的发展包含着若干这样的循环, 例如幼儿期的循环、青春期的循环, 每个循环都包括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三个阶段, 教育应该是这些周期的持续不断的重复。

第一, 领悟的浪漫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具有创造潜力和主动精神, 面对各种各样丰富的知识、事实既不知所措又异常兴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直接接触, 是单纯认识, 获得的是活跃的而又杂乱无章的思想, 其智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把自身行为和心理感知协调起来。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自由, 使这种潜能得到自由发展, 要鼓励儿童独自领悟、独自探索, 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挖掘世界的奥秘。

第二, 专注的精确阶段。精确阶段主要是知识的积累, 是通过掌握精确的知识细节进而领悟原理的阶段。这一阶段注重文法和规则的学习, 包括语言的文法和科学的原理。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细节的、精确的、科学的原理, 与之前的知识相结合,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梳理, 建构知识框架。

第三, 主动的综合运用阶段。综合运用阶段相当于黑格尔的综合, 是对浪漫阶段的否定之否定。这一阶段出现了“回归浪漫”的情形, 其本质是脱离那种被训练的比较被动的状态, 进入到积极主动应用知识的自由状态。大学教育是综合运用阶段, “在中学阶段, 学生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 而在大学, 他应该站起来环顾四周”。大学教育可以看作是效果的呈现, 应该注重研究性课程的学习, 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将知识转化为力量, 将所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肯定每一个阶段的重要性

怀特海按照侧重点和特质的不同将生命循环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他认为不能过分夸大三个不同阶段的差异, 三个阶段交替占据主导地位, 一个阶段应逐渐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浪漫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活跃的丰富的事实, 没有对事实的广泛且普遍的模糊的认识, 之后的分析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精确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知识体系, 培养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 为综合运用阶段打好基础。另外, 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 我们要重视综合运用阶段的学习, 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 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

3. 在不同的阶段要有所专注, 重视各门学科的整体性

怀特海在论述其教育节奏思想的同时, 特别提出要注意专注, 强调要避免在同一循环周期的同一阶段不同科目的竞争, 要“在合适的季节收获合适的作物”, 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旧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它开设的各门学科互不联系, 知识被分解到不同的科目中。他提出, 成功教师的秘诀是:他十分清楚学生需要精确学习的知识范围, 他不让学生记住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成功的秘诀就是速度, 速度的秘诀是专注。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 并得心应手地应用。

二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提前“抢跑”现象严重

目前, 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面对激烈的竞争, 家长和老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提前“抢跑”。幼儿园阶段就开始采用类似于小学的教育管理、教育模式及内容。这样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应该接受的具体教科书知识, 忽视了儿童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 忽视了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发展。这种教育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遏制了其智能的全面发展。

2. 忽视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分强调知识积累

我国传统的教学体制过度延长了精确阶段的教育, 忽视了另外两个阶段, 导致教育生产出大量的书呆子。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经历浪漫阶段, 小学已经开始各种知识的积累, 整个中学阶段更是要埋头苦干, 力争上游, 到了大学仍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 学生也已经习惯作为接受知识的“工具”, 独立思考、充分想象的能力已被“扼杀”, 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

3. 忽视教学科目的整体性, 缺乏每一个阶段的专注

怀特海认为之后诸多发展循环与第一个周期相比总是“失败”, 其原因就是受到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 任务设定不合理, 没有节奏, 没有鼓励, 没有专注集中。我国学校普遍采用分科教学, 学科之间分科过细, 联系不紧密, 缺乏整体性, 因而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 难成体系。做事情讲究聚精会神, “心灵同时从事几件事情的时候, 它是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的”。因此, 教育应让学生在不同阶段专注于不同的学习。

三怀特海的教育节奏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1. 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智力发展的节奏

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的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智力的发展具有节奏性, 其有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 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对学生的心理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 设置不同的课程, 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 切实将学生智力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前进、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

2. 明确三个阶段的地位, 协调三个阶段的发展

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要重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 促进其协调、平衡发展。浪漫阶段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使其享受快乐、发挥创造性和培养主动精神。精确阶段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也要注重能力的提高、思维方式的训练。综合运用阶段是解决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最好时期, 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的培养, 使其所学能够回归生活。

3. 合理设置科目, 使每一个阶段有所专注

专注的精确阶段是必要的, 教育培养的应是一种整体的智慧。在对学校的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 要注意在每一个阶段学生应集中专注于某一重点学科领域, 其他学科内容应围绕它进行设置, 有机整合统摄于重点科目之下, 使之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科目体系, 关注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重教学科目的整体性。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来说无疑是一块瑰宝,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庄莲平、王立中译) [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12

[2]付殿英.遥远而有震撼的回音——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及其深远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12)

篇6: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篇7:读《教育小语》有感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指出:要做一个“现代人”, 一方面不要忘本,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一方面要应用欧美的科学, 要有驾驭自然的本领, 一扫从前那种靠天吃饭、信赖命运的行为, 换上一副创造新天地的气魄, 这才能有办法。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 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到相当的教育, 能够和衷共济, 努力为国家负责, 国基一定稳固。

杰斐逊《反对愚昧无知运动》一书中说:“除了教育外, 任何东西都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幸福。”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富强在于开启民智, 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国家的强大, 人民的幸福与教书育人密切联系。一个国家, 少年强则国家强, 少年兴则国家兴。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普通的教育者, 我深感肩上担负的重任。要真正地与孩子很好地相处, 你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喜欢具体的东西, 不能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什么东西, 以生活化的形式出现, 其效果总是令人满意的。就如:

一、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前研学单

学生毕竟是孩子, 更多的是喜欢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东西, 或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我们都是数学老师, 我们都经历过布置预习作业, 该做的会做, 不做的还是不做, 甚至久了, 都不做了的情况。不怪学生的不完成, 而是我们的作业真的提起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的课前研学单虽也有知识性的东西, 但是我更多的是将知识结合到生活中去, 提高课前研学单的趣味性和神秘性, 激起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比如本学期, 我在教学负数的时候, 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 就在研学单中提出:“今天的温度是多少?我记得去年6月份时是20°C, 它们区别在哪?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意义么?”还有, “一个朋友, 最近买房, 钱不够, 找银行贷款了20万, 于是其他朋友都叫他“负二贷”, 这是什么意思?”等等。这比让学生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等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比如教学简算时, 我会提供我的购物清单, 让学生通过笔算, 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 研究简算的技巧, 也让他们知道简算在生活中如何使用。

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是无限的, 得力于家长和网络, 在得到我所想让他们知道的知识同时, 他们给我的意外却也是巨大的, 尤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二、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前研学单的设计, 我会根据工作日与节假日进行设计, 工作日的设计偏于理论和研讨,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了解, 而节假日的研学单我更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这个时段, 我会布置很少的理论作业用于巩固知识, 将大部分作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表面积的时候, 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认为太简单了。在假期我就布置任务, 让同学们去测量学校的门卫室, 我们要刷门卫室的里面。结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直接 (长×宽+长×高+宽×高) ×2算的, 有算五个面的, 有减去门窗的, 甚至有人考虑到房檐的等等。在课堂上, 各小组就开始争论谁对谁错, 一个一个发言, 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不足, 找到最合理的。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 我知道是我上场的时候来, 所以在作出结论前, 我告诉他们,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有的时候是生活的理想化结果, 不要以为我们学了知识, 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谦虚谨慎,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 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学懂了。

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只要我们用心, 只要我们善于了解孩子, 只要我们善于关注他们的需求, 引起他们思考, 就都能上得让他们所喜欢, 上得富有美感, 上得带有生活的启迪。

篇8:读《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有感

文章提出“教育素养首先是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说明教师的文化根底不仅要“渊”要“深”,更应强调“博”和“广”,要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身上的人文血肉。使之面对学生能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而授与学生的东西,也是教师自己人文思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教师除了要广收博采,更要“整合”,自成一家,形成自己对生命,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信念。可见,教师只有拥有了深刻的知识,讲课才能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反之,就谈不上教育素养。就像我们经常说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河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这种教育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读书,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才能使你达到教育技巧的巅峰,到达通往师生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正如培训中我们学到的读书使人明智。因此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教育素养。

其次,教师的教育素养还包括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对儿童的认识首先是有观察构成的”,因此要懂得研究各种儿童方法,那就要求教师要多观察,善于思考,潜心的研究心理学。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科学真正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只有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矛盾,近而影响和教育学生。所以,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第三,教师还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教师独特而鲜明,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是沟通师生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苏霍姆林基强调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可见,教师的语言对孩子们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也应当是艺术化的,是表意准确而且形象鲜明的,是善于运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架好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的。艺术化的语言将形成一种教学的风格,感染学生,震撼学生。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为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质量打下基础。

正因为教师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课文的艺术世界,一个是学生的心理世界。这两个世界都丰富如浩瀚的宇宙。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开发、去探索。

总之,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们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们懂得了作为一位好教师,不应该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播者,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在立身做人诸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要用高尚的追求,严谨的治学、百折不挠的奋斗热情、精练而逻辑性强的语言去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品格。

通过学习我们也发现自身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与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教育素养差距很大。在繼续教育培训中,尽管强调要求老师读书,读书,再读书。但我们自己只是从表面了解到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却没想到多读书会给自己、学生带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我们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多拿出时间来细细领悟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并以其精髓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

上一篇:上海世博会青少年中心安全保卫工作计划下一篇:保险行业新人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