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字幕翻译

2024-08-07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共9篇)

篇1:英语电影字幕翻译

电影字幕翻译之翻译策略

一、缩减式

缩减式翻译是译者在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言语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从译入语角度出发,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而非盲目地缩减、删除原语信息。主要体现在译者可根据信息接受者的特点,将一些在有限时空中与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对于信息接收者固有认知结构的缺乏,而在有限时空中又无法补充的信息可从略;对画面或音乐、动作等已提供了充分语境的信息也可以考虑进行缩减。

翻译实践中缩减法可分为三种:浓缩(condensation)、压缩性意译(reductive paraphrasing)和删除(deletion)。

电影台词翻译过程中多采用这种翻译策略。

1、浓缩

眼中钉、肉中刺比喻最痛恶的人或事物,译者在翻译时直接将原语中的翻译成thorns in one’s flesh,显得简洁,同时这样在目的语中更能凸显其意义。

2、压缩性意译

如:我已是古稀之年,身体又多病。(i am too old and sick.)(《建国大业》)

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古稀之年表示人老的意思。而目的语也就是英语并没有这一概念,因此直接将这一成语翻译成old,将身体多病翻译成sick。

3、删除

由于字幕翻译的时空局限性,译者在翻译时往往要对一些与故事发展关联性不强甚至没有关系的信息进行删除(deletion),去粗存精,以有效地传达重要信息,减小目的语观众理解和接受的难度。

如:吃人家东西嘴短,要见的。(of course.)(《建国大业》)

吃人家东西嘴短是当时毛主席说的一种客套话,在交流时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若将此句也翻译出来势必会造成目的语观众的混淆。因此在翻译时直接将其删除,只要翻译出这句话所传达的意义即可,而且能凸现所要表达的重点信息。

二、归化式

对于原语与目的语意义相差很大的词语应该采用归化(adaptation)的翻译方法。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旨在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当、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消除语言文化的障碍,为其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归化是用与原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语词语,其优点就是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这句话的翻译应该是从那天开始,我们经常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但这样的翻译,对中国观众是难懂。在西方国家,豌豆和胡萝卜用做菜,因而用在一起来比喻关系的密切。对于中国观众不予理解,单纯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用归化的手法翻译为形影不离,中国观众对于这个词语的含义非常熟悉。译为形影不离既能准确表达阿甘的语义,又能保留原句的生动性让观众易于理解。

2、鄙人今天看到你们二位站在一起,确实有一些激动和兴奋。(to see you standing next to each other,i can’t help but feel excited.)

2、例3都是引自《建国大业》。在中国,跟长辈和上级说话时与同辈或下级说话时不一样,往往要使用某些尊称和敬辞。这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上下有义,贵贱有分,男女有别的,这也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所以,敬辞或谦辞在汉语中的使用常常是讲话者有礼貌的一种表现。而在英语中,与长辈、领导谈话无需用特殊的词语,得注重语气。因此,在翻译时也应特别注意要根据译语的特点与习惯进行翻译。

三、直译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按照译文语言的语法规则翻译出原文的字面意思,仍保留原文的文体风格和文化特征。直译不是死译、硬译、呆译,是在保证原文语境不流失的情况下,尽量直译。

篇2:英语电影字幕翻译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及技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影视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影视剧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受到英语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影视字幕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翻译的策略.

作 者:刘蓉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字幕 翻译 策略

篇3:英语电影的字幕翻译探讨

1. 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1.1 语言的瞬时性

影视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语言的瞬时性。影片里的画面、声音都是按照剧情的发展转瞬即逝。一般的文学作品, 如散文、小说等, 其语言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在纸上, 读者可以一遍一遍地看, 字斟句酌。而现场欣赏影视剧则不然。观众没有机会像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那样, 一遍看不懂再回过头去看第二遍。影视剧中的语言若是一遍听不懂, 只能放弃;若是花时间去琢磨, 则会影响到欣赏后面的内容, 这好比我们参加听力考试一样, 一道题目听不懂, 只能放弃, 立即准备听下一道题。因此, 影视对白的译文必须流畅通顺, 含义明白, 通俗易懂。

1.2 语言的口语化

电影语言本身绝大部分是由对白构成, 对白翻译要占整个影片翻译量的98%以上, 其他的如片头、片尾及片中一些有关地点等的翻译所占的百分比不足2%。对白的内容是整个影片的核心, 所以优秀的对白翻译要遵从其本身口语化的语言特色, 表现出口头语的特点, 即简短、直接、生动、非正式语、俗语、俚语多、语气词多等。

1.3 语言的大众化

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其他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深浅难易之分, 对读者的文字能力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与此相反, 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大众化的语言鲜活生动, 通俗易懂, 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脱离生活, 过于典雅、晦涩、陈腐的翻译语言只会给原作带来创伤, 影响观众的观赏效果 (张春柏, 1998) 。

例1:

杰克:不要往脸上贴金了, 他只不过是个糟老头, 缺了我, 他控制不了本市。

安琪儿:你真是什么都不在乎, 杰克?……

安琪儿:真是个帅哥。

例2:

(一个同事) :诺克, 有你的东西。 (笑声)

诺克:傻蛋一个!哈罗, 美腿姐姐。

例1、2中所译的“脸上贴金”“糟老头”“帅哥”“傻蛋”“美腿姐姐”等, 都是人们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常说常听到的词汇, 非常通俗鲜活, 流畅生动, 观众一听就懂, 对大众极具亲和力, 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体现出大众化的语言特色。

2. 电影字幕的制约因素

2.1 时空制约

字幕翻译既有其他领域的共性, 同时也有其个性, 字幕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和语境的制约。技术上的约束主要指字幕翻译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字幕翻译受空间的限制。空间是指屏幕的大小以及翻译字幕的字数积极行数。因为我们知道, 屏幕的大小有限以及演员的口型对话, 从空间上决定了字幕的长短和字体的大小。如果原电影演员说话的时间很短, 那么翻译出的字幕必须与之相应。在此, 暂不讨论多少字的问题, 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过多的字幕不仅占了屏幕过多的空间, 有损视频本身的图片效果, 将产生喧宾夺主的后果;而且观众在很短的时间里, 很难做到既欣赏图片又浏览字幕, 从而影响正常的交流活动。因此, 对字幕翻译者来说, 字幕的翻译应该做到译文简洁明了, 一目了然。

电影字幕受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 电影的声音或图像所持续的时间; (2) 观众浏览字幕所需要的平均时间。观众因本身所受教育的不同, 理解程度不一, 在观看同一字幕时, 从看完到理解, 各自需要的时间也是各不一致的, 即字幕显示的时间和观众阅读时间是不一样的。屏幕上单行字幕可能只有两秒, 两行字幕大约7秒左右 (方梦之, 2004) 。如果字幕时间太长, 会使观众精力过多集中与字幕而不是屏幕。

2.2 接受者自身素质的制约

接受美学认为,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接受, 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体现。Jauss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指出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也是影片应该考虑的问题。Jauss强调, 文学题材或类型, 已被接受的作品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事实都有可能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而审美距离是指期待视野作品的距离, 以及熟悉程度或审美经验在接受新的作品时视野所需的变化 (Jauss H.Robert, 2002) 。由此可以看出, 在英文影片汉译的过程中, 译者应该考虑到潜在的观众, 充分把握译语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先在知识、心理需求等, 注重译语观众的接受性;译者也应该正确估计潜在观众的现实视野和历史视野。

2.3 文化因素的制约

谢天振在其译介学中指出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 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 有时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 人们只要一提到意象, 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物象与寓意是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 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影片翻译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化因素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伦理、美学和政治影响。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因素的存在, 才导致了文化意象的差异。由于影片译制的局限性, 译者不可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加以诠释, 因此, 只能选择中国观众易于接受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影片翻译, 才能使中国观众对影片的欣赏感受与原片观众的感受最接近。

3. 字幕翻译的策略

3.1 时空制约与缩减法

影视媒体本身的特点将字幕译者的操作置于种种制约之下, 具体到字幕翻译主要涉及两个制约因素:时间和空间。这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由于时空的制约, 字幕译者常常要采用缩减的翻译策略。缩减法在实际翻译操作中可分为三种:浓缩、压缩性意译和删除。浓缩即只译出原文信息的精髓要旨;压缩性意译指用较为简短的语句译出源语的意义;删除当然就是完全略去不译了。

缩减法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压缩, 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相关性。相关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力的判断上。对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干的信息可以删减节略, 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对信息接受者固有认知结构中缺乏、而在有限时空中又无法补充的信息, 可从略;对画面或音乐已提供了充分语境的信息亦可考虑缩减 (李运兴, 2001) 。

例3:

辛茜亚:我们查过了, 蒂米。你的犯罪记录有厚厚一大迭。 (《神勇飞鹰》)

这里, Constitution Avenue指华盛顿的一条大街, 直译过来中国观众不易听懂, 更由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制约, 所以干脆删掉。

例4:

丝黛芬妮:今晚陪我去吃饭。

迈克尔:好啊, 只要你愿意, 今生今世, 天天一块儿吃饭。 (《一见钟情》)

例4中的原文“tomorrow night...And every night...for the restof your life”在英文中非常自然, 但无法直译成汉语, 只能意译。“今生今世”既体现了原文的幽默, 也考虑到了由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制约而不得不采取压缩性意译来控制字数的限制。

3.2 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电影是继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事实说明, 电影不仅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 而且是群众性最广的艺术, 被人们称之为一种“俗文化”。从电影本身来看, 大部分的电影是供人们观赏的, 而电影的观众, 则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 所受教育程度不一。翻译的字幕语言必须符合广大观众的实际水平, 力求译语读起来能接近观众, 一目了然, 更能雅俗共赏。但是译文的语言也必须生动活泼、准确自然。因此,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 一方面, 必须尽量译介原本文化的语言特色, 吸纳外语表达特点;另一方面又必须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 用具有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文本 (郭建中, 2002)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目的。

例5:

丹尼:我爸爸不会轻饶我的。快点!

雷夫:呵。我们开飞机了!

丹尼:我们开飞机了! (《珍珠港》)

例6:

丽兹:你觉得这真是你吗, 奶奶?

老罗丝:是的, 亲爱的。我当时是不是很漂亮? (《铁达尼号》)

例5中小丹尼和雷夫误将飞机开了起来, 丹尼知道父亲脾气暴躁, 爱打人, 故而很害怕, 用了kill一词, 其本义为“杀”;美国人性格幽默, 有夸大其词的习惯, kill用得很随意;而在中国“杀”是人们很忌讳的字, 父亲对孩子的惩罚更不能说“杀”。所以, 此处翻译为“不会轻饶”既能表达出原意, 也符合中国人的语言, 感情习惯。例6中老罗丝在回答孙女的疑问时说:“Wasn’t I a dish?”此处的dish不能直译为“盘子”、“碟子”, 应译为“漂亮”;当然, 也可译为“当年我还算得上一个花瓶吧?”“当年我也是秀色可餐吧?”。

3.3 直译与意译必须以观众为中心

直译或意译都要以观众为中心。直译能吸收外来有意义的新因素, 能更加反映异国的事物及情调;意译则更能让译语观众接受。电影字幕翻译必须考虑到观众语言水平的高低, 所受教育程度的不一, 必须以目的语的观众为中心, 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以影片片名的翻译为例:Titanic译为《铁达尼号》, 既和发音相似, 又能表现出该船的庞大, 豪华;Batman译为《蝙蝠侠》而不是《蝙蝠人》, “侠”字和“人”字相比, 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主人公的侠义行为;Tarzan译为《人猿泰山》泰山和Tarzan发音相似又能表现出主人公的强壮、敦厚, 为了避免误解, 加了“人猿”二字, 准确地表明其特殊经历。以上是直译意译结合翻译技巧的完美结合。

例7:

安娜:我们……相爱了。常常秘密幽会, 可不久便分手了, 一切烟消云散。 (《一见钟情》)

例8:

扎克:天上的仙女临终时……有这么美吗? (《浮华世家》)

例7中的Gone with the Wind是人人皆知的小说《飘》。但是无论怎么翻译, 中国观众也不会联想到这本小说, 所以还不如将它译成“烟消云散”。例8中的专有名词Cam ille是大仲马的小说The Lady with the Camillias里的女主人公, 是一位绝代佳人。显然, 如果将它直译成汉语“卡弥尔”更没有人能听懂了。因此, 索性把它译成了“天上的仙女”, 以期达到比较接近的效果。

3.4 文化信息的处理

同任何其他类型的翻译一样,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信息是翻译中最难处理的地方。因电影字幕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原电影中许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以及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 因不同语言民族文化上的空缺和不可代替性, 大大加大了电影字幕翻译的难度。比如说双关、文字游戏、俗语等在翻译时, 译者通常不得不放弃。这实际上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原电影的“叛逆”。我们应该坚持从保存和介绍异域的文化特色出发, 使观众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电影有所了解;并在需要的时候舍去源语的文化特色, 恪守本族语, 使字幕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我们还应把策略的运用和电影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图片的说明性和解释性, 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在描述17世纪英国清教徒横渡大西洋前往美洲的电影《五月花中》, 有一名乘客霍普金斯的妻子在船上生了一个儿子。霍普金斯高兴极了。他就说:

例9:

这句话是直译, 则为“他将取名为欧谢纳斯——欧谢纳斯·霍普金斯!”, 中国观众就无法听懂霍普金斯把儿子取名为“欧谢纳斯”的用意, 而西方观众一听就懂, 因为“Oceanus”这字是拉丁语中的“海洋”, 英文的“Ocean”就源于此字。但如果把它译成“给他取名为海洋——海洋·霍普金斯!”也不妥, 因为“海洋·霍普金斯”是个不中不西的名字。因此可以灵活一下, 把这句话译成“给他取名为海洋——海洋的孩子!”这样既能让中国观众听懂, 又比较通顺。

例10:

知道吗?他可不像加勒哈德那么纯, 他是只离不了鱼腥的猫。

这是影片《莫冈波》中女主角埃洛丝的话。加勒哈德是亚瑟王传奇中的圣洁骑士, 因品德高尚纯洁而得圣杯。虽然他在我国鲜为人知, 但因前后两句在意义上互补, 可以采取保留前句, 仅将后句暗喻转换成中国文化中通俗易懂的比喻译法。

结语

为了满足大部分译语观众群体的需要, 外语电影通常会用本族语进行配音。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配以字幕的影视作品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大的信息量, 同时也能让他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影视作品。因此, 作为影视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视翻译迄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 对电影字幕的特征、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准确性、可读和易读性以及读者省力原则这三条实际操作原则, 并针对影视翻译的限制性与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实际操作策略。在文中表明字幕片翻译过程中, 提出译者应先考虑译文的接受者, 即观众的反应与接受程度, 以保证字幕不阻碍观众欣赏影片为前提。字幕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辅助观众欣赏影片, 所以译者应尽量使译文的语言简洁、明了、流畅, 让观众可以在耗费相对最小的认知努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张春柏.影视翻译出探[J].北京:中国翻译, 1998, (2) :50-53.

[2]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328-329.

[3]Jauss H.Robert.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M].London:Perspective Multilingual Ltd., 2002.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 2001, (4) .

[5]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65.

[6]萨姆·汉姆.蝙蝠侠[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关键词】英语电影 字幕翻译 策略

一、前言

我国著名学者钱绍昌曾明确地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的数量,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总的来说,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二、“信、达、雅”翻译标准新用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首次提出对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产生重大贡献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很多人认为严复所提出的“雅”破坏了“信”和“达”,从字面上来看,的确如此,因为仅仅为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而脱离原文,这样的做法本身极具挑战和危险性,但是从积极乐观的一面来讲,严复的翻译标准极其重视润饰,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关注的,这为后来的翻译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启发大家在越来越重视美感的时代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追求译文美感。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所以多年来没有被翻译界抛弃,是因为这简明扼要的三个字把翻译的精髓总结得淋漓尽致,尽管时代赋予了翻译新的意义,但是对严复翻译标准的运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由于受到电影故事背景、情节、文化内涵以及观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翻译标准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和要求。

三、“意境说”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翻译大家严复、鲁迅、瞿秋白等前辈将翻译提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而中国文学艺术着意追求超越客观形象的神韵意味,将自然形象当做表现内在神情气韵的媒介,因而形象刻画并不是中国文学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第29页,《中西比较诗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境说”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就会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就可以从形式文采美的角度对字幕译文进行深度润饰,使观众通过颇具美感的字幕译文领略电影本身的魅力,进入精彩纷呈的电影世界。

1.偏重于主观的主客观统一。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我们所谓意境,就是意与境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31页,《中西比较诗学》)而非仅仅局限于主观论断。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要注意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客观的境指的是与电影本身相关的一切因素,与字幕翻译本身最直接相关的是电影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翻译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源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源语言的深入探索和理解,已经有很多成果值得参考和借鉴。而主观的意却被忽略得较多,我们所看到的译文都是翻译者以客观的境为基础,通过自身的能力翻译出来的,多少都有主观的成分。当然这样的主观并不是单方面地追求美感,而是尽量用一种符合语境美感的方式使其在观影过程中能够通过译文的美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2.偏重于美。意境说偏重于美,即我们常说的意境美。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所谓的意境美并不是要求所有的译文都很优美,抑或是只能用华丽的辞藻来翻译源语言,而是指所翻译的译文在尊重源语言的基础之上尽量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和外部环境,翻译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形式文采等手段对译文进行润饰,使最终的译文在内容上、结构上、语言的选择上都具有值得称赞的意境美。

四、以电影《复仇者联盟2》为例

《复仇者联盟2》在内地上映后,连续两天票房累计3.88亿,但关注度最高的不是精彩的打斗场面,也不是囊括所有回忆的经典,而是该片的中文字幕翻译问题。这让《复仇者联盟2》的翻译者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通过重复观看电影、分析争议译文在电影中所处的环境,我发现有问题的不是对源语言的理解,而是润饰做得不够。比如:

A.弗瑞带着母舰前来支援,雪中送炭,美国队长惊呆了,脱口而出:“you son of a bitch.”

字幕显示:“你个老伙计。”

网友版:“卧了个大叉”“刁爆了”等。

网友们希望在字幕翻译中能见到耳熟能详的网络语言表达,但是翻译,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必须注重文化积淀和美感。所以,根据电影台本对照以及台本本身对台词的注释(but here used as a sign of respect),这里翻译为:“你真是酷毙了(帅呆了)。”更加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和电影外部环境。

B.影片末尾,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斗之后,美国队长说:“I am home.”

字幕显示:“我很好。”

翻译者本人也认为这句翻译时稍显粗心,所以,根据当时影片的氛围和环境,最后一句翻译为“(我)终于回家了(到家了、回来了)。”都是不错的选择,更加符合影片的意境,这样的译文便显示出前面所提到的意境美。

五、结语

影视翻译却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因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还不是非常完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为影视字幕翻译从业人员及研究学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篇5:英语电影字幕翻译

最早读《哈姆雷特》是在高一,说来惭愧,是为完成作业被迫读的。当时读的是译本,而且更像是读一本简单的故事书,关注的只是故事情节,没有将作品还原到文学的高度来品味和赏析。多年以后无论是再次读作品还是看作品拍成的电影,那种读后感观后感较之前都是大不相同的。有句话叫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的体会是,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可以读出不同的哈姆雷特。

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多重的人,起初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天性善良、孝顺父母、相信友情爱情和人间美好的人,他就像未经风雨的温室花朵自由无忧的成长。当他突然面对父亲死于叔父的谋杀,母亲迅速改嫁杀父仇人,以及朋友的投敌叛变的事实,不堪一击。性格大为改变,疑虑、痛苦,忧郁,未经风雨的他突然承受多重打击,精神几乎崩溃。但是他没有倒下,虽然几乎孤军奋战,但还是坚持计划为父报仇。期间也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虽说曾错过了报仇的最佳时机,但这也间接体现了他的性格优点:他仍然相信人心向善,希望自己做得是正义之举,只是他低估了宫廷的黑暗。

有人说他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并不完全赞同。首先,他的懦弱是深受他成长的环境影响的,其次,他当时孤立无援,国家军队不受他控制,亲人朋友投靠了仇人,行动起来困难重重,所以他必须计划周全,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总是矛盾于计划与行动间,有着“to be or not to be”的痛苦和纠结。我想莎翁有意将哈姆雷特刻画成一个矛盾体,也正是这个人物形象成功的关键,这是一个正常人面对重大抉择时该有的矛盾,这样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

名著拍成电影对导演和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一定的考验,既不能失去原作的意义韵味,又要照顾到电影拍摄的特点。《哈姆雷特》最经典的部分是王子独白“to be or not to be”这一部分,演员既要演出主人公当时的愤怒的程度还不能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狂怒,怒气中要有矛盾和痛苦。电影中将镜头拍成主人公对着镜子来独白这段话,看着自己,有一种和自己的内心交流的感觉,比较成功,而文学方面,汉语翻译中这段话采用了卞之琳的译本也是成功之笔,排比和韵感很强的句子将强烈的气氛烘托的更加强烈。

在我看来,一部文学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时代性,《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并历来被奉为经典,大多就在于它的现实意义。主人公

哈姆雷特性格的每一种特点似乎都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不同人的不同的人生阶段得到体现。

篇6:英语电影字幕翻译

首先,将VOBSUB安装包中vobsub.dll文件解压到VirtualDub/NanDub路径中的Plugins目录中,并重命名为vobsub.vdf。

打开Virtualdub/Nandub,调入要操作的视频文件。点击[Video]?C[filters]点击“Add...”,进入“滤镜选项”(如果这时候VobSub滤镜尚未出现在列表中,可以按下“Load...”按钮加入VobSub滤镜),

选择“VobSub”,点击“OK”即进入Vobsub工作界面。点击“Open...”按钮,选择包含影片主文件信息的.ifo文件。之后选择一个存放索引信息的文件夹。接着进入字幕流选择画面,点击“ALL-->”再点击“OK”按钮。

索引建立完成后,自动返回Vobsub工作界面。选择你所需要的字幕语言。当然在这里,你也可以点击“Customcolors”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幕颜色和字幕的位置等等。

点击“OK”,Vobsub就会完成在影片画面中加入DVD字幕的工作。也可以预浏览到字幕的工作情况

注1:工作期间存放字幕信息的文件是始终需要的,请勿删除。

篇7:论文大纲-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Clarify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aning, theoretical frame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Chapter Two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movie titles I.Types of film

II.General feature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Language characteristic ii.Artistry

iii.culturality(文化性)ⅳ.Commercial III.The principle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translation i.Information value principle ii.Aesthetic principles iii.Goal orientation principle ⅳ.Cultural value principle Chapter Three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Correspond with the film and be easily understood II.Concise and easy to be remembered III.Attract audience and increase the box-office income Chapter Four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Translation method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Literal translation ii.Free translation

II.Translation skill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i.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i.Compiling method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whole passag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Also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 of essay writing and bring up some suggestions in future research.第一章 绪论

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写作目的、理论框架和组织结构。第二章 英语电影片名的分析

对英语电影片名做了一个总体分析:介绍了电影的种类,分析了电影片名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为探讨其翻译方法奠定了基础。2.1电影的种类

根据电影的不同内容和性质,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爱情片、战争片、伦理片、科幻片、悬疑片等。

2.2英语电影片名的基本特点 2.2.1语言特色 2.2.2艺术性 2.2.3文化性 2.2.4 商业性

2.3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2.3.1信息价值原则 2.3.2美学欣赏原则 2.3.3 目标取向原则 2.3.4文化价值原则

第三章

英语电影片名的功能及作用

本章具体探讨了电影片名所具有的三种基本功能,即1)切合原影片的内容、反映原影片的主题、突出原影片的风格;2)言简意赅、便于记忆;3)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3.1切合影片,通俗易懂 3.2言简意赅,便于记忆 3.3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第四章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4.1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4.1.1直译 4.1.2意译

4.2英语电影片名的技巧 4.2.1直译意译结合 4.2.2编译法 第五章

结论

篇8: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我国著名学者钱绍昌曾明确地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的数量,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总的来说,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二、“信、达、雅”翻译标准新用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首次提出对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产生重大贡献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很多人认为严复所提出的“雅”破坏了“信”和“达”,从字面上来看,的确如此,因为仅仅为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而脱离原文,这样的做法本身极具挑战和危险性,但是从积极乐观的一面来讲,严复的翻译标准极其重视润饰,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关注的,这为后来的翻译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启发大家在越来越重视美感的时代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追求译文美感。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所以多年来没有被翻译界抛弃,是因为这简明扼要的三个字把翻译的精髓总结得淋漓尽致,尽管时代赋予了翻译新的意义,但是对严复翻译标准的运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由于受到电影故事背景、情节、文化内涵以及观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翻译标准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和要求。

三、“意境说”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翻译大家严复、鲁迅、瞿秋白等前辈将翻译提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而中国文学艺术着意追求超越客观形象的神韵意味,将自然形象当做表现内在神情气韵的媒介,因而形象刻画并不是中国文学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第29页,《中西比较诗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境说”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就会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就可以从形式文采美的角度对字幕译文进行深度润饰,使观众通过颇具美感的字幕译文领略电影本身的魅力,进入精彩纷呈的电影世界。

1. 偏重于主观的主客观统一。

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我们所谓意境,就是意与境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31页,《中西比较诗学》)而非仅仅局限于主观论断。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要注意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客观的境指的是与电影本身相关的一切因素,与字幕翻译本身最直接相关的是电影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翻译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源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源语言的深入探索和理解,已经有很多成果值得参考和借鉴。而主观的意却被忽略得较多,我们所看到的译文都是翻译者以客观的境为基础,通过自身的能力翻译出来的,多少都有主观的成分。当然这样的主观并不是单方面地追求美感,而是尽量用一种符合语境美感的方式使其在观影过程中能够通过译文的美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2. 偏重于美。

意境说偏重于美,即我们常说的意境美。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所谓的意境美并不是要求所有的译文都很优美,抑或是只能用华丽的辞藻来翻译源语言,而是指所翻译的译文在尊重源语言的基础之上尽量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和外部环境,翻译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形式文采等手段对译文进行润饰,使最终的译文在内容上、结构上、语言的选择上都具有值得称赞的意境美。

四、以电影《复仇者联盟2》为例

《复仇者联盟2》在内地上映后,连续两天票房累计3.88亿,但关注度最高的不是精彩的打斗场面,也不是囊括所有回忆的经典,而是该片的中文字幕翻译问题。这让《复仇者联盟2》的翻译者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通过重复观看电影、分析争议译文在电影中所处的环境,我发现有问题的不是对源语言的理解,而是润饰做得不够。比如:

A.弗瑞带着母舰前来支援,雪中送炭,美国队长惊呆了,脱口而出:“you son of a bitch.”

字幕显示:“你个老伙计。”

网友版:“卧了个大叉”“刁爆了”等。

网友们希望在字幕翻译中能见到耳熟能详的网络语言表达,但是翻译,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必须注重文化积淀和美感。所以,根据电影台本对照以及台本本身对台词的注释(but here used as a sign of respect),这里翻译为:“你真是酷毙了(帅呆了)。”更加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和电影外部环境。

B.影片末尾,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斗之后,美国队长说:“I am home.”

字幕显示:“我很好。”

翻译者本人也认为这句翻译时稍显粗心,所以,根据当时影片的氛围和环境,最后一句翻译为“(我)终于回家了(到家了、回来了)。”都是不错的选择,更加符合影片的意境,这样的译文便显示出前面所提到的意境美。

五、结语

影视翻译却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因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还不是非常完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为影视字幕翻译从业人员及研究学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影视翻译者们几乎把“整个世界”搬到中国观众眼前,将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影片引进中国。中国广大的电影观众对新鲜事物有着饱满的热情,与此同时,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心态、获取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字幕翻译也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

关键词: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篇9:英语电影字幕翻译

摘 要:电影蕴含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多重元素,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媒介,电影字幕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三原则:准确规范原则、跨文化交际原则和美学价值原则,并通过对电影《冰雪奇缘》字幕翻译案例的分析以及重译,论证这三条原则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原则 《冰雪奇缘》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外影片被引入中国,与此同时,电影字幕翻译作为展现电影情节,最大限度地传递语言信息的一种翻译模式逐步为大众所接受。然而,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字幕翻译中还存在诸如“译者缺乏责任心”“词义理解错误”“不考虑目标语表达习惯”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原版影片中的内容或文化的误读。本文试以电影《冰雪奇缘》为例,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准确规范原则、跨文化交际原则和美学价值原则三个角度出发,对字幕翻译的不规范之处进行解读并改译,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二、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e Reiss)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创立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她将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电影字幕以信息型文本为主,翻译过程中既要强调信息的传达,又要实现情感传递功能和感召功能,给目的语观众以视觉享受。此后,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重点强调原文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决定着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字幕翻译应当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实现电影预期的交际效果。

国内学者就电影字幕的翻译原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钱绍昌论证了电影文本语言的五个特征: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李天颐提出了字幕翻译中的语言简洁和关联理论原则。于秀华提出字幕翻译的归化原则,认为译者首先要尊重观众的意愿,让他们理解影片的剧情,其次应当把握电影中的各个要素,最后创造性地将影片中的亮点用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元素进行塑造。从文化角度出发,杜建伟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译者除了正确传达语义之外,还应把握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运用归化法、异化法和顺应法等翻译策略,产出高质量的译文。

以上研究主要从影片的语言特点、中西方文化差异等角度阐释了电影字幕翻译应当采取的具体策略。他们讨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针对影片本身的语言特征探究具体的翻译策略,但是对电影文本功能的研究十分有限。为此,有必要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探索在电影字幕汉译中如何运用准确规范原则、跨文化交际原则和美学价值原则,以期为字幕汉译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电影字幕的翻译原则

电影《冰雪奇缘》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通过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经历,展现了人们珍视友谊,对亲情与爱情的美好追求。但是在影片字幕汉译过程中,由于对影片语言特点及其蕴含的文化把握不准,从而导致部分信息和文化出现误译。以下笔者将对其中部分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译提出建议。

1.电影字幕汉译的准确规范原则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电影字幕翻译的首要目的就是要给观众传达影片内容。因此,笔者提出了“准确规范原则”。译者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以符合受众语言表达规范的译文,忠实地传达影片的信息。以下笔者将从词汇和句法层面进行举例分析。

在词汇层面,影片开篇呈现了一幅凿冰的劳动场面,凿冰的人呼喊着:“Split the ice apart, beware the frozen heart.”原译为:“打破寒冰结境,融化冰封之心。”“结境”在文中属于生造词,而且从电影字幕本身特点来看,字幕翻译受空间的限制,因而从词汇数量和词语内涵对等观点来看,源语可译为“打碎寒冰”。“beware”有“当心、小心”之意,考虑到当时的语境,大家都在热情洋溢地凿冰,译为“唤醒冰封之心”与当时的场景更搭配,透露出暖意融融的感觉。除了实词的误译外,由于电影多以人物对白为主,其中有不少依靠语音表示含义的词,其高度省略句子成分的特点要求译者应该采用明晰化的翻译策略,以突出电影人物的特点。例如克里斯托弗在杂货店中与店主言语相向,店主托起他要甩出门外时,克里斯托弗口里念念有词:“Okay. Im——Ow!Whoa, Uh——oh. No No.”原译为“好了,我是”,无法体现当时克里斯托弗紧张的心情,建议采用明晰化的策略,改译为“好了,哦,哇! 不,不要啊”,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在句法层面,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对话发生的情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实现信息的传递。克里斯托弗在杂货店买东西时,店主说:“Thatll be fourty.”根据当时的情境,原译“大概有40只”属于错译,可以直译为“一共40块”。另一例是雪宝首次出现时跟大家打招呼:“Hi, Im Olaf and I love warm hugs.”电影的译者将这句话译为:“嘿,我是喜欢热情熊抱的雪宝。”翻译目的论认为,译文必须与其自身内部和原文保持连贯,据此,我们可以采用顺应策略,翻译成:“嘿,我是雪宝,我喜欢温暖的拥抱。”

2.电影字幕汉译的跨文化交际原则

霍尔兹·曼塔利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地翻译字句或文本,而是引导潜在的合作,跨越文化障碍,促进功能性交际的完成。郭映雪强调译者不仅需要熟悉两种语言,也要了解并懂得两种语言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跨文化交际原则,运用文化补偿法与改写法来指导影片中文化意象的翻译问题。

尤金·奈达提出:“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困难是译者面对的最头疼的问题。”《冰雪奇缘》中展现了很多体现异域文化特色的美食,例如“hot glogg in the great hall”和“add a quarter of lutefisk”,译为“大厅里有格拉格”和“加上一品脱的碱鱼”。“glogg”和“lutefisk”分别指“瑞典式热饮格拉格”和“产地挪威的碱鱼”,此处可以采用文化补偿法,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改译为“大厅里有瑞典热饮格拉格”和“加上一品脱的挪威碱鱼”,将原文的信息和交际功能以符合目标语语言及文化的方式进行传达,呈现给观众原汁原味的国外文化。

赖斯指出,译文的效果以及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的接受性是译者最主要的考虑因素。翻译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而且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的目的就是迎合各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为了使字幕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在一定情境下可以采用改写法处理文化意象的汉译问题。例如,影片中安娜站在悬崖边说道:“Its a hundred feet drop.”原译为:“大概有一百多米深。”并没有考虑到中西方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英语中度量单位都是“英尺”,通过国际统一的单位换算标准可以直接用“米”,以跨文化交际原则为指导,可以重译为“有三十多米吧”。

3.电影字幕汉译的美学价值原则

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有意图的、人际间的互动行为。译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受众的审美情趣、文化背景以及信息需求,并注重译文的可接受性。《冰雪奇缘》中的歌词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辟隽永、唯美深刻,是表现影片主题与人物情感,达到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的重要手段。为了尊重目的语受众的审美情趣,译出原文的美感,笔者提出美学价值原则以指导探究影片歌词的汉译。

许渊冲提出优化的译文必须是意美、音美、形美的译文。《冰雪奇缘》中的电影歌词因其优美的语言和轻快的节奏而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唱,翻译时要力求突显歌词三种形式的美,有助于审美再现。原文:

The snow blows white on the mountain tonight

Not a footprint to be seen

A kingdom of isolation

And it looks like Im the queen

The wind is howling like the swirling storm inside

Couldnt keep it in, heaven knows Ive tried

歌曲主题“Let it go”意在突显艾尔莎心境的变化:从最初在封闭王国的孤独悲伤,到漫步雪野之后的幡然醒悟。“Let it go”从修辞效果上看,英文歌词音节少,句式对偶,原译“随心而行 随心而行”四字格的使用与源语在形式上不对等。为了达到音美和形美的效果,笔者认为“放开手 放开手”更能形象地展现出艾尔莎经历寂寞后的从容笃定,同时与电影情节中艾尔莎张开双手的动作相呼应,实现视听美与画面美的统一。从音美的角度来说,原文中“seen”“isolation”“queen”和“inside”“tried”分别押尾韵“n”“d”。原译采用直译的方法,语言平铺直叙。要达到音美的标准,就要力求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使译文保持一定的韵律。笔者对其进行了改译:

白雪纷飞 一片银色的世界

没有脚印的地方

遥远国度 放逐自我

寂寞孤单的女王

狂风怒号 心似澎湃巨浪

无法再压抑最后的忍耐

伽达默尔说:“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世界在语言中获得表述,语言蕴含着独特的认知世界方式。作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渠道,电影字幕翻译在传递文本信息的同时,还应当实现文本情感的成功移植,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艺术感受,为观众提供更优秀的国外电影作品。

四、结语

电影字幕翻译在电影推介和跨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笔者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尝试以准确规范原则、跨文化交际原则和美学价值原则为指导,对影片《冰雪奇缘》部分字幕进行了改译或重译,使其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与渲染情绪,契合影片剧情发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综合考虑双语文化,尽可能在表达影片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尊重目的语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暗示,更好地丰富目的语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程瑾瑜.《冰河世纪》台词翻译中的“功能翻译理论”[J]. 影视翻译,2013(22).

[2] [德]Reiss, Katharinna.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 [英]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4]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2000(1).

[5] 李天颐,曾庆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2).

[6] 于秀华.电影《盗梦空间》字幕翻译的归化策略[J].影视翻译,2014(2).

[7] 杜建伟,唐海东.从文化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J].语言应用研究,2014(3).

[8]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 杨洋.电影字幕翻译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

[10] 郭映雪.从功能对等理论谈译制片《冰河世纪1》的翻译补偿[J].海外英语,2013(24).

[11] [美]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12] [德]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13] 杨璇.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大陆与香港翻译版本的对比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3).

[14]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15] 刘世聪.散文的“情韵”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2(2).

[16] 潘红.文化霸权下的修辞暴力——中英《天津条约》对“夷”的英译和禁用[J].东方翻译,2015(2).

作 者:张树敏,翻译硕士,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邹惠玲,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英美文学。

上一篇:经发办2013年产业化总结下一篇: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的安全监理职责